CN100354465C - 缝纫机的切线装置 - Google Patents

缝纫机的切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354465C
CN100354465C CNB021457646A CN02145764A CN100354465C CN 100354465 C CN100354465 C CN 100354465C CN B021457646 A CNB021457646 A CN B021457646A CN 02145764 A CN02145764 A CN 02145764A CN 100354465 C CN100354465 C CN 100354465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read cutting
tangential knife
cutting device
thread
platfo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214576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412375A (zh
Inventor
秦文彦
福田照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uk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Juk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uki Corp filed Critical Juk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4123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123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5446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54465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65/00Devices for severing the needle or lower thread
    • D05B65/02Devices for severing the needle or lower thread controlled by the sewing mechanism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37/00Devices incorporated in sewing machines for slitting, grooving, or cutting
    • D05B37/04Cutting devices
    • D05B37/06Cutting devices with oscillating tool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57/00Loop takers, e.g. loopers
    • D05B57/08Loop takers, e.g. loopers for lock-stitch sewing machines
    • D05B57/10Shuttles
    • D05B57/14Shuttles with rotary hoo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一种水平旋梭缝纫机的切线装置。包括安装在机座部下面并在水平面内可进行位置调节的旋梭轴配置台(24)、被可旋转地轴支撑在所述旋梭轴配置台上的1个水平旋梭(20)和通过由具有捉线部和刃部的第1切线刀(4)及具有刃部的第2切线刀(8)的协同动作把线切断的切线装置;其特征是:在第1切线刀和第2切线刀中,至少使第1切线刀在水平面内进行摇摆运动,并把该摇摆运动的中心(25A)配置在相对于穿过落针位置(2A)的送布方向线(26)的所述水平旋梭旋转中心(20A)的相反侧。通过把旋梭配置在下方可防止在缝制时发生的缝制不良和断线等的故障,并可使切线刀的刃部在水平方向上接近针孔,从而将被切线后残留在布上的线头切短。

Description

缝纫机的切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缝纫机的切线装置。
背景技术
首先,结合图9及图10,对一例具有传统水平旋梭的缝纫机的切线装置进行说明。该缝纫机在缝纫机机头部(未图示)的下面固定有可在水平方向上进行位置调节的旋梭轴配置台24。在该旋梭轴配置台24上,安装有可在以垂直轴线51A为中心、在旋梭20上方摆动的切线刀51。
切线刀51能够在水平方向上进行位置调节。所述垂直轴线51A,如图10所示的那样,被配置在相对沿送布方向横穿落针位置2A的直线26、与旋梭20的旋转中心20A相同的一侧。
当通过对未图示的踏板的操作、输入切线信号时,切线刀51进行以摆动中心51A为中心的回转运动,使形成在其前端上的捉线部和刃部在旋梭20的上方移动,进行线的捕捉、切断。
但是,由于具有该水平旋梭的缝纫机把切线刀51配置在旋梭20的上方,所以,在设置有切线装置的情况(图11(A))下,相对于未设置切线装置的情况(图11(B)),必须把旋梭20配置在向下方下降h高度的位置上。然而,当这样地把旋梭20向下方配置时,将会使旋梭梭尖20B对面线环的捕捉不稳定,因而在进行缝制时容易发生断线和缝口不良。
而且,如果梭尖20B发生了磨损,则使得在最接近机针52时的机针52与梭尖20B在水平方向的间隙增大,在这种情况下,则需要通过相对机座部水平移动旋梭轴配置台24,来调整所述针52与梭尖20B的间隙。但是,由于此时切线刀51也随之移动,所以还需要相对落针位置2A而重新调整切线刀51的位置。
另外,对于切线刀51的配置应尽量使其前端部靠近落针位置2A,但是如图11(A)所示,针板2及旋梭20的旋梭限制部2B、20C形成了障碍,所以在配置时不得不留出一定的间隔d,因此,不能够把在切线后残留在布上的线头切短。
并且,在以往的这种缝纫机中,虽然切线装置是与切线凸轮(未图示)的旋转一同被驱动,但是在发生不能切断线等的切线故障的情况下,需要通过调整切线凸轮的安装状态、改变动作时间来解除该故障,而且该调整跟烦琐。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解决由于把旋梭配置在下方而造成的在进行缝纫时发生断线和缝制不良等的问题的缝纫机的切线装置。
另外,本发明的其他目的是提供一种即使在水平方向上移动旋梭台也不需要对切线装置进行调整的缝纫机的切线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使切线刀的刃部在水平方向上接近针孔,从而能够把在切线后残留在布上的线头切短的缝纫机的切线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的缝纫机的切线装置,是单针水平旋梭缝纫机的切线装置,包括安装在机座部下面并在水平面内可进行位置调节的旋梭轴配置台、被可旋转地轴支撑在所述旋梭轴配置台上的1个水平旋梭和通过由具有捉线部和刃部的第1切线刀及具有刃部的第2切线刀的协同动作来把线切断的切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1切线刀和第2切线刀中,至少使第1切线刀在水平面内进行摇摆运动,并把该摇摆运动的中心配置在相对穿过落针位置的送布方向线的所述水平旋梭旋转中心的相反侧。
例如,把所述第1切线刀和第2切线刀配置在独立于所述旋梭轴配置台而安装在所述机座部下面的切线台上。
理想的是,所述旋梭轴配置台在水平面内的移动,不会导致所述摇摆运动的中心与所述落针位置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的立体图。
图2是实施例1的俯视图。
图3是实施例1的仰视图。
图4是实施例1的控制方框图。
图5是表示在切线刀的待机时的实施例1的主要部分的状态图,(A)是主要部分的俯视图,(B)是凸轮和滚轮的俯视图,(C)是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在切线刀达到最靠前时的实施例1的主要部分的状态图,(A)是主要部分的俯视图,(B)是凸轮和滚轮的俯视图,(C)是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在把线切断时的实施例1的主要部分的状态图,(A)是主要部分的俯视图,(B)是凸轮和滚轮的俯视图,(C)是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2的水平旋梭缝纫机的切线装置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以往例的水平旋梭缝纫机的切线装置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以往例的水平旋梭缝纫机的切线装置的俯视图。
图11是表示以往例的水平旋梭缝纫机的切线装置的侧视图。
图中:1-切线台,2A-针孔(针的下落位置),4-第1切线刀,8-第2切线刀,20-水平旋梭,20A-水平旋梭的旋转中心,24-旋梭轴配置台,25-第1切线刀的摇摆运动中心,26-送布方向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7,对本发明实施例1的切线装置进行说明。
该水平旋梭缝纫机,具有在水平面内可进行位置调节的安装在未图示的机座部下面的旋梭轴配置台24、通过轴的支撑,被可旋转地支撑在旋梭轴配置台24上的1个水平旋梭20、固定在机座部上面的针板2以及切线装置。针板2具有形成有针孔(落针位置)2A的送布牙2C。所述切线装置,具有被配置在把穿过落针位置2A的沿着送布方向延伸的直线26夹在中间的旋梭轴配置台24的相反侧、并通过固定螺钉3被固定在机座部下面上的切线台1、和设置在该切线台1上的第1切线刀4和第2切线刀8。所述切线台1与所述旋梭轴配置台24独立构成,第1切线刀4在其前端部上具有捉线部和刃部,第2切线刀8在其前端部上具有刃部,通过该第1及第2切线刀4、8的协同动作而完成线的切断。
第1切线刀4被安装在短臂5上,第2切线刀8被安装在短臂7的一端侧。在短臂7的另一端侧形成二股叉部7c,在中央部形成孔7a及长孔7b。在短臂5上固定有2个轴15、25,把轴25分别留有间隙地插嵌在短臂7的孔7a和形成在切线台1上的孔(未图示)内,把轴15留有间隙地插嵌在短臂7的长孔7b内。这样,第1及第2切线刀都能够以轴25的中心25A为中心在水平面内进行摇摆运动。以把所述直线(送布方向线)26夹在中间的状态地、把该摇摆运动的中心25A设置在水平旋梭20旋转中心20A的相反侧。
由于切线台1与旋梭轴配置台24分别独立地安装在机座部的下面,所以即使对旋梭轴配置台24在水平面内进行位置调整、使其发生移动,摇摆运动的中心25A与落针位置2A的距离也不会发生变化。
在切线台1的下方配置有短臂6、短臂10、气压动作缸11以及下轴18。
轴25的下端被短臂6抱紧固定。气压动作缸11由固定螺钉13固定在切线台1的下面,并通过连杆12与短臂6连接。
在短臂10的一端安装着滚轮16,在另一端固定有轴10A。该短臂10在弹簧14的作用下被靠向图1中的B方向。轴10A被留有间隙地嵌入切线台1上的孔(未图示)内,其前端被短臂9抱紧固定。短臂7的二股叉部7c嵌合在被固定于短臂9上的销柱9a上。在下轴18上固定着凸轮17,在该凸轮17上形成的凸轮槽17A能够与短臂10的滚轮16相嵌合。
在切线台1上安装有底线保持板19,该底线保持板19被配置在当切断了面、底线的第1及第2切线刀4、8后退到如图2所示的待机位置时,还能够保持住底线的位置。
在图4中,CPU30的输入接口31与踏板32、操作面板33连接。该操作面板33具有用于设定气压动作缸11的动作杆伸缩时间等的操作部。另外,输出接口34与缝纫机马达35、气压动作缸11连接,对气压动作缸11和缝纫机马达35的动作进行控制。CPU30与储存有用于控制缝纫机全体动作的控制程序的ROM36连接。
下面,对具有以上构成的本发明实施例1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输入切线信号之前,空气被输入到气压动作缸11的伸长侧,动作杆位于伸长的位置,此时,气压动作缸11的输出动力通过连杆12、短臂6、轴25传动至短臂5及第1切线刀4,向图1中的A方向移动。此时,短臂7及第2切线刀8受到从被固定在短臂5上的轴15的力,因此,与第1切线刀4同样,也向A方向移动。另外,短臂10受到从短臂7通过短臂9、销柱9a及轴10A传动的力,以此反抗弹簧14的拉力而向A方向移动。这样,第1及第2切线刀4、8、短臂10分别被保持在图1中的A方向的待机位置上。图2、图5表示了在待机位置时的状态。如图5(B)所示,此时,短臂10的滚轮16与凸轮17的凸轮槽17A未形成嵌合。
当通过踏板32向CPU30输入切线(ON)信号后,CPU30按照存储在ROM36内的程序实施控制,向气压动作缸11的吸引侧输入空气,把气压动作缸的动作杆向图1的B方向吸引。于是,通过连杆12、短臂6、短臂5使第1切线刀4向B方向转动,如图6(C)所示地把面底线37、38分开,进行捕捉。另外,短臂7在弹簧14力的作用下,通过短臂10、轴10A、短臂9、销柱9a被拉向B方向,因此,第2切线刀8前进到送布齿2C的针孔2A的附近。当第2切线刀8移动到最前位置时,如图6(B)所示,短臂10的滚轮16嵌合在凸轮17的凸轮槽17A的侧面,短臂10被保持在该位置上。于是,由于短臂7通过轴10A、短臂9、销柱9a也被保持在该位置,所以能够把第2切线刀8保持在最前位置。
当切线信号为断开(OFF)时,在CPU 30的控制下,向气压动作缸11的伸长侧输入空气,气压缸的动作杆向图1的A方向伸长。这样,捕捉面底线37、38的第1切线刀4向图7(A)、(C)所示的方向A返回,使其刃部后退到第2切线刀8的刃部位置,把面底线37、38切断。如图7(B)所示,由于滚轮16在该进行线的切断时也保持着与凸轮槽17A嵌合的状态,所以第2切线刀8还是停止在最前位置。
然后,随着下轴18的旋转,使嵌合在凸轮槽17A内的滚轮16从凸轮槽17A内脱出,并后退到第1及第2切线刀4、8的待机位置。而且,被切断的底线被第1及第2切线刀4、8拉到待机位置,被底线保持板19保持。
在本实施例的切线装置中,第1及第2切线刀4、8的摇摆运动的中心25A,由于被配置在相对穿过落针位置2A的送布方向线26的水平旋梭20旋转中心20A的相反侧,所以不需要把旋梭20配置在下方。因此可解决在进行缝制时容易发生缝制不良和断线等的故障的问题。
另外,由于即使通过移动旋梭轴配置台24在水平方向对梭尖20B与针的间隙进行调整,也不必要移动切线台1,所以不需要对第1及第2切线刀4、8重新进行位置调整。
并且,在切线刀4、8的动作时,由于针板2及旋梭20的旋梭限制部2B、20C不会形成障碍,所以能够在水平方向移动到接近针孔的位置。从而可切短在切线后残留在布上的线头。
另外,切线刀4、8的线捕捉动作和切线动作的时刻虽然是根据气压动作缸11的动作杆的伸缩时刻进行控制,但由于该控制能够通过操作面板进行调整,所以可容易地调整动作,因此,例如在发生故障时可迅速地采取对应措施,另外,也可以容易地调整切线长度。
以上是以复动式气压动作缸为例对气压动作缸11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使用单动式的动作缸。在这种情况下,使用当切线信号为导通时气压缸动作杆复原、在断开时利用弹簧力而伸长的形式的动作缸。
下面,结合图8对本发明其他实施例的切线装置进行说明。在实施例1中,是通过气压动作缸11使第1及第2切线刀4、8动作,而在本实施例中是通过凸轮使其动作。因此,取代实施例1中的气压动作缸11、连杆12、短臂6,而设置气压动作缸101、短臂102及凸轮103。由于其他的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所以使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对其的说明。另外,图4的控制系统同样适用于本实施例。
短臂102在其中央部固定着短臂5的轴25,并且在一端侧上安装有滚轮104,其另一端侧能够与气压动作缸101相结合。在被固定在下轴18上的凸轮103上形成有凸轮槽103A,该凸轮槽103能够与滚轮104形成嵌合。另外,在通常的状态下,短臂102在弹簧105的作用下靠向B方向,形成滚轮104从凸轮槽103A中脱出的状态。
当接入切线信号时,气压动作缸101伸长,推动短臂102的另一端侧。从而使短臂102的滚轮104嵌合到凸轮槽103A内。凸轮槽103A的形状被形成为其后能够进行与如图5~7所示的实施例1的情况相同的动作的形状。
本实施例的效果与实施例1的情况相比,除了可通过操作面板33控制切线刀4、8的动作之外,其余相同。
以上,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1及实施例2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可以有各种变形。
例如,虽然以第1及第2切线刀4、8都可进行摇摆运动的实例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采用仅使第1切线刀4进行摇摆运动,而把第2切线刀8固定(固定切线刀)的结构。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提供一种如下的水平旋梭缝纫机的切线装置,即,是一种在包括安装在机座部下面并且在水平面内能够进行位置调节的旋梭轴配置台、被可旋转地轴支撑在所述旋梭轴配置台上的1个水平旋梭和通过由具有捉线部和刃部的第1切线刀及具有刃部的第2切线刀的协同动作而把线切断的切线装置的单针水平旋梭缝纫机的切线装置;并具有在所述第1切线刀和第2切线刀中,至少使第1切线刀在水平面内进行摇摆运动,并把该摇摆运动的中心配置在相对穿过落针位置的送布方向线的所述水平旋梭的旋转中心的相反侧的特征。由于第1切线刀的摇摆运动中心被配置在相对穿过落针位置的送布方向线的所述水平旋梭的旋转中心的相反侧,所以不必要把旋梭配置在下方。从而可解决在进行缝制时发生的缝制不良和断线等问题。另外,由于针板及旋梭的旋梭限制部不会形成障碍,所以在切线刀的动作时能够在水平方向移动到针孔的附近位置。从而可切短切线后残留在布上的线头。
在构成把所述第1切线刀和第2切线刀配置在独立于所述旋梭轴配置台而安装在所述机座部下面的切线台上的构造的情况下,由于即使通过移动旋梭轴配置台、对梭尖与针在水平方向上的间隙进行调整,也不会使切线台移动,所以,没有必要重新进行切线刀的位置调整。
在采用即使所述旋梭轴配置台在水平面内移动,所述摇摆运动的中心与所述落针位置的距离也不会发生变化的构造的情况下,即使移动旋梭轴配置台、对梭尖与针在水平方向上的间隙进行调整,也不需要重新进行切线刀的位置调整。

Claims (2)

1.一种缝纫机的切线装置,其中,
所述缝纫机具备:
安装在机座部下面并在水平面内可进行位置调节的旋梭轴配置台、
被可旋转的轴支撑在所述旋梭轴配置台上的1个水平旋梭、及所述切线装置,
所述切线装置具备:在前端具有刃部并且具有捉线部的第1切线刀、
在前端具有刃部的第2切线刀、及独立于所述旋梭轴配置台而安装在所述机座部下面的切线台,
至少使第1切线刀在水平面内进行摇摆运动从而用两个切线刀的刃部协同动作而把线切断,所述切线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第1切线刀和第2切线刀的摇摆运动的中心配置在相对穿过落针位置的送布方向线的所述水平旋梭旋转中心的相反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的切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切线刀和第2切线刀配置在所述切线台上。
CNB021457646A 2001-10-15 2002-10-11 缝纫机的切线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5446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1317014 2001-10-15
JP2001317014A JP3817159B2 (ja) 2001-10-15 2001-10-15 水平釜ミシンの糸切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12375A CN1412375A (zh) 2003-04-23
CN100354465C true CN100354465C (zh) 2007-12-12

Family

ID=191349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145764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54465C (zh) 2001-10-15 2002-10-11 缝纫机的切线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3817159B2 (zh)
KR (1) KR20030031416A (zh)
CN (1) CN100354465C (zh)
CZ (1) CZ20023412A3 (zh)
TW (1) TW56726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042573B2 (ja) * 2006-09-15 2012-10-03 Juki株式会社 ミシン
JP5403401B2 (ja) * 2009-02-24 2014-01-29 ヤマトミシン製造株式会社 ミシンの糸切り装置
JP2010246841A (ja) * 2009-04-20 2010-11-04 Juki Corp ミシン
CN108893887B (zh) * 2018-07-24 2023-11-24 浙江川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缝纫机的面线脱离机构的安装结构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76084A (en) * 1991-05-16 1993-01-05 Keeton J Herbert Knife assembly for automatic sewing machines
JPH0838774A (ja) * 1994-07-29 1996-02-13 Brother Ind Ltd ミシンの糸切り装置
JPH08289988A (ja) * 1995-04-25 1996-11-05 Brother Ind Ltd ミシンの糸切り装置
JP2732132B2 (ja) * 1989-08-31 1998-03-25 株式会社バルダン ミシンの糸切断装置
JPH10211380A (ja) * 1997-01-28 1998-08-11 Juki Corp ミシン
CN1299897A (zh) * 1999-12-16 2001-06-20 重机公司 缝纫机的切线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732132B2 (ja) * 1989-08-31 1998-03-25 株式会社バルダン ミシンの糸切断装置
US5176084A (en) * 1991-05-16 1993-01-05 Keeton J Herbert Knife assembly for automatic sewing machines
JPH0838774A (ja) * 1994-07-29 1996-02-13 Brother Ind Ltd ミシンの糸切り装置
JPH08289988A (ja) * 1995-04-25 1996-11-05 Brother Ind Ltd ミシンの糸切り装置
JPH10211380A (ja) * 1997-01-28 1998-08-11 Juki Corp ミシン
CN1299897A (zh) * 1999-12-16 2001-06-20 重机公司 缝纫机的切线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12375A (zh) 2003-04-23
KR20030031416A (ko) 2003-04-21
JP3817159B2 (ja) 2006-08-30
TW567265B (en) 2003-12-21
JP2003117281A (ja) 2003-04-22
CZ20023412A3 (cs) 2003-1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353317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ufting high and low pile in the same row of stitching
CN106637735B (zh) 剪线和抬压脚机构及缝纫机
KR20080082361A (ko) 자수 미싱
CN105568575A (zh) 一种缝纫机去鸟巢结构的松线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00354465C (zh) 缝纫机的切线装置
KR100453732B1 (ko) 바느질땀의풀림방지방법및장치
KR101079498B1 (ko) 재봉틀의 실 끊기 장치
CN101831768B (zh) 缝纫机的切线装置
CN102002828B (zh) 缝迹绽开防止方法以及其装置
CN100363549C (zh) 缝纫机及用于缝纫机的穿线方法
CN104372533A (zh) 一种缝纫机拖布轮装置
CN1534126B (zh) 带有挑线器和挑线器控制程序的缝纫机
JPS5886189A (ja) 布切断装置をもつミシン
US5467725A (en) Thread spreading apparatus for use in overlock sewing machine
KR100665307B1 (ko) 시퀸 이송장치
CN1955355B (zh) 双针缝纫机
CN104420083A (zh) 缝纫机
JPS58501776A (ja) カツトパイルタフテイング機械用切断機構
CN1325719C (zh) 缝纫机的穿线装置
US4489762A (en) Weaving loom selvedge trimmer drive mechanism
US1136749A (en) Feeding mechanism for sewing-machines.
CN215289252U (zh) 绣花机的机头
KR940011593B1 (ko) 미싱에 사용하는 오우버록 봉재기
JPH1157263A (ja) ミシンの生地送り駆動装置
CN100460581C (zh) 缝纫机的倒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1212

Termination date: 2009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