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363549C - 缝纫机及用于缝纫机的穿线方法 - Google Patents

缝纫机及用于缝纫机的穿线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363549C
CN100363549C CNB031083498A CN03108349A CN100363549C CN 100363549 C CN100363549 C CN 100363549C CN B031083498 A CNB031083498 A CN B031083498A CN 03108349 A CN03108349 A CN 03108349A CN 100363549 C CN100363549 C CN 100363549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member
threading hook
pinprick
delivering position
threa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310834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448571A (zh
Inventor
堀正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4485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485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6354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63549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87/00Needle- or looper- threading devices
    • D05B87/02Needle- or looper- threading devices with mechanical means for moving thread through needle or looper ey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缝纫机,该缝纫机包括:一机器框架;一相对于机器框架上下运动且具有一针眼的缝纫针;一通过针眼的穿线钩;一向上推进穿线钩的推进构件;一个用于克服推进构件的推进力使穿线钩向下移动以使穿线钩通过针眼的致动构件;一传送构件,该传送构件在一传送位置和一非传送位置之间移动,在传送位置中,致动构件的操作被传送到穿线钩,而在非传送位置中,致动构件的操作不会被传送到穿线钩;一用于保持线的线保持构件;一移动机构,该移动机构用于使线保持构件移至靠近由线保持构件保持的线位于已通过针眼的穿线钩附近的一个位置;以及一与传送构件邻接的邻接构件,当线保持构件已移至线的位置时,该邻接构件使传送构件从传送位置移至非传送位置。

Description

缝纫机及用于缝纫机的穿线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地涉及缝纫机,尤其涉及设有使线通过针眼的一穿线钩的缝纫机。
背景技术
传统的缝纫机包括一个穿线装置,该穿线装置包括一个可靠近及远离针眼的穿线钩、一个用于支承该钩的穿线杆、一个与穿线杆相连接的穿线杠杆、一个用于将缝纫线保持在两个位置中的保持构件以及一个用于使保持构件在针眼附近移动的移动机构。穿线装置设置在针的移动范围的上方,以防其与针发生碰撞。在上述穿线装置中,穿线杠杆垂直操作,这样,穿线杆可随之一起向下移动。当穿线杠杆向下移至最下位置时,穿线钩与针眼处于同一水平面上,这样,由针眼附近的保持构件保持的线可通过针眼。
此外,传统的缝纫机包括一个用于使缝纫针水平摆动的摆动机构。由摆动机构摆动的针形成了一个基本弧形的摆动轨迹。在此传统的缝纫机中,针眼的位置会根据针的摆动位置而不同。在这些传统的缝纫机中,穿线杆与保持构件随着针杆一起水平摆动,从而减少了针眼的位置由于针的摆动位置而改变的负面影响。例如,JP-B-7-71596揭示了这样一种结构。
然而,在上述缝纫机中,穿线杠杆被下压至最下位置,并停止在那里,此后,在穿线操作完成之前该杠杆从施压操作中释放出来。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受让人曾提出了一种穿线装置,该装置包括一个传送构件,该传送构件设置在一可操作使穿线杆被下压的构件(以下称为“致动构件”)和穿线杆之间,它用于将致动构件的操作传送到穿线杆。JP-A-2002-360964揭示了上述穿线装置。
在上述穿线装置中,当穿线钩前进完全通过针眼时,传送构件与针杆的上端邻接。因此,传送构件的传送作用被自动切断,因此一弹性构件的弹力将穿线杆向上拉起,这样,穿线钩通过针眼缩回。因此,穿线操作完成。
然而,在上述穿线装置中,针杆上端与传送构件之间的距离会根据针的停止位置而改变。这会改变传送构件切断传送的时间。因此,例如,当针杆的上端与传送构件之间的距离较短时,传送构件的传送会在保持构件到达针眼附近之前切断。这样,由于穿线钩通过针眼缩回,因此,线不能通过针眼。此外,当针杆的上端与传送构件之间的距离较长时,保持构件在穿线钩钩住针线之前离开针眼附近。在这种情况下,线也不能通过针眼。
根据上述缺陷,可以建议针杆的上端与传送构件之间有恒定的距离。然而,这会使缝纫机的结构复杂化。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缝纫机,无论针的垂直位置如何,在该缝纫机中线总能可靠地通过针眼。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缝纫机,该缝纫机包括:一机器框架;一相对于机器框架上下运动且具有一缝纫针;一可通过缝纫针的针眼的穿线钩;一向上推进穿线钩的推进构件;一个可向一个方向及另一个方向移动的致动构件,一进退机构,该进退机构通过从致动构件向所述一个方向的移动而使所述穿线钩克服推进构件的推进力向下移动到可进入针眼的位置,一具有保持线的的缝线保持构件、且使该缝线保持构件移动到所述缝针的针眼附近的移动机构。本发明的特点在于还包括:一传送构件,该传送构件所述传送构件配置在所述致动构件与所述进退机构之间,可在一传送位置和一非传送位置之间移动,以及一邻接构件,该邻接构件固定配置在所述机器框架一侧,在所述缝线保持构件位于因移动机构的作用而进入所述缝针的针眼的所述穿线钩的附近时,邻接构件与所述传送构件邻接而使该传送构件从传送位置向非传送位置移动,传送构件在位于传送位置时,将所述致动构件向所述一个方向的移动传送到所述穿线钩,直到该穿线钩进入所述针眼为止,而在移动到非传送位置时,即阻断向所述穿线钩的传送,从而允许所述穿线钩利用所述推进构件的推进力而上升。
当致动构件操作时,致动构件的操作通过传送构件传送到穿线钩。这样,穿线钩向下移动通过针眼前进。随后,当移动机构移动线保持构件到达附近位置时,邻接构件与传送构件邻接,这样,传送构件不移到非传送位置。因此,致动构件的操作不能被传送到穿线钩。更具体地说,当由线保持构件保持的线已移近已通过针眼前进的穿线钩之后,穿线钩返回到先前位置。这样,线能够可靠地通过针眼。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一种用于缝纫机的穿线方法,其中缝纫机包括:一个通过针眼的穿线钩;一个用于使穿线钩通过针眼前进的致动构件;一个用于将致动构件的操作传送到穿线钩的传送构件,所述传送构件设置成可在一传送位置和一非传送位置之间移动;以及一个保持线的线保持构件,其中:通过传送机构将致动构件的操作传送到穿线钩;使穿线钩通过针眼前进;使穿线钩移至这样一个位置,在该位置由线保持构件保持的线位于已通过针眼的穿线钩附近;随着穿线钩前进通过针眼,所述传送构件移至非传送位置;以及通过传送构件至非传送位置的移动切断致动构件的操作的传送。
附图说明
当参照附图阅读了下列对一实施例的描述后,可以显而易见本发明的其它目的、特征及优点,附图分别为:
图1为应用了根据本发明的穿线装置的缝纫机的正视示意图;
图2为缝纫机本体的正视示意图,其中示出了其内部结构;
图3为线保持构件以及用于线保持构件的一移动机构的左视图;
图4为缝纫机的一头部的内部结构的放大视图;
图5A为移动机构的一安装构件与一引导构件的正视图,图5B示出了引导构件和一针线挑线杆之间的位置关系;
图6A、6B和6C分别为构成移动机构一部分的零件的左视图、正视图和右视图;
图7为移动机构的整体结构的左视图;
图8为移动机构的整体结构的正视图;
图9A和9B分别为穿线钩机构的正视图和左视图;
图10为一施加旋转构件的一凹槽以及邻接构件的结构的视图;
图11A和11B为处于传送位置的传送构件以及邻接构件的正视图和右视图;
图12A和12B分别为处于停止位置的传送构件以及邻接构件的正视图和右视图;
图13为插入一盒子安装部分的一线盒以及移动机构的左视图;
图14示出了当线保持构件处于最下位置的情况下的移动机构;
图15示出了通过针眼的线钩和处于最下位置中的线保持构件之间的位置关系;
图16示出了通过针眼的线钩和由线保持构件保持的针线之间的位置关系;
图17示出了钩保持构件和线保持构件邻接的一种情况;以及
图18示出了钩保持构件和线保持构件相互脱开的一种情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参照图1和图2,其中示意性地示出了应用了本发明的穿线装置的一缝纫机10。缝纫机10包括:一缝纫床部12,该缝纫床部12具有一水平平面;一支柱14,该支柱14从床部12的右端竖立起;以及一缝纫臂16,该缝纫臂16从支柱14的上端向右延伸;以及一机器头部18,该机器头部18位于臂16的左端。一个针杆26从头部18向下延伸。一缝纫针36可拆卸地与针杆26的下端相连。头部18封闭了一个用于使针杆上下移动的针杆驱动机构28、一个用于使针杆26水平摆动的针杆摆动机构30、一个与针杆驱动机构28的运动相互锁定用于使针线挑线杆32上下移动的针线挑线杆驱动机构34以及一个用于使针线T通过针36的穿线机构38。一个梭子40设置在床部12中。针36与梭子40协作可形成针迹。
一个盒子连接部分46设置在缝纫机框架24上的头部18的上部正面中。其中封闭有绕线轴或绕线筒42的线盒可拆卸地与盒子连接部分46相连。在实施例的缝纫机10中,当线盒44与盒子连接部分46相连时,穿线机构38可以操作,而针线T被钩在针线挑线杆32上。由本发明的受让人提交的日本专利No.2001,172264揭示了一种连接线盒44的操作,与线盒连接操作紧密结合的穿线操作和一钩线操作。以下将描述本发明与上述日本专利申请的区别。
参照图1至图3,穿线机构38设置在头部18中针线挑线杆32的右边。穿线机构38包括一个用于移动用作穿线构件的线保持构件50的移动机构52以及一个设置在盒子连接部分46的左侧上的钩线机构55。首先,描述线保持构件50以及移动机构52。如图1至图5所示,移动机构52使线保持构件50在一第一位置和一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第一位置中,线保持构件靠近针36的针眼51,而在第二位置中,线保持构件50远离针眼51。移动机构52通过一支承块54和一安装构件56固定于机构框架24。安装构件56设有一覆盖针线挑线杆32的一末端的一引导构件160。
如图6A至图6C所示,针线保持构件50具有两个通过一连接部分66连接在一起的平行的线保持臂62和64。一摆动构件68具有一个中间部分,该中间部分通过一摆动轴70支承在位于图6B左侧上的线保持臂62的左侧上,从而可使摆动构件68摆动。一销74固定在摆动构件68的上端。一个螺旋弹簧72围绕摆动轴70设置,并且具有抵靠销74的两个端部中的一个。以上述结构,可以推动摆动构件68沿图6A中的箭头A1的方向围绕轴70枢转。在这种情况下,摆动构件68的下端位于线保持臂62的末端附近。如图6B所示向左突出的一邻接销76固定在摆动构件68上,以使其设置得比摆动轴70低些。当沿图6A中的箭头A2的方向对邻接销76施压时,摆动轴68可抵抗弹簧72的弹簧力沿与箭头A2相反的方向枢转,这样,摆动构件的下端可与臂62的末端脱离。
如图6B所示,连接部分66包括一个一体形成在其右部上的一连接条66a。一个互锁构件78固定在连接条66a上,该连接条66a可移动地设置在作用移动支承构件的一对可移动支承板82和86之间。互锁构件78用作一个用于支承穿线构件(线保持构件50)的支承构件。可移动支承板82和86通过六个间隔销88、90、92、94、96和98相互连接,从而使支承板相互隔开。可移动支承板82具有一个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引导凹槽84。互锁构件78具有一个可在引导凹槽84内滑动的凸部80。如图6A至6C、图7和图8所示,互锁构件78和可移动支承板82、86设置在用作固定支承构件的一对固定支承板108和1 22之间。固定支承板108和122通过间隔销124、126、128和130相互连接,从而使固定支承板108和122相互隔开。如图7所示,两个固定的支承销110和116固定在固定支承板108的左上部分中,而一固定支承销112固定在固定支承板108的右下部分中。在本发明中,固定支承销110和112分别用作上部和下部的固定部。
一个用作操作构件的盒子接触件120置于固定支承板108和122之间。一个用作传送致动构件的一动滑块118也设置在固定支承板108和122之间。动滑块118可转动地支承在块支承构件134上,该支承构件134与盒子接触件120的下部相连,从而可随着盒子接触件移动。一牵引弹簧132设置在块支承构件134的下部和可移动支承板82、86的下部之间。牵引弹簧132使整个移动机构52返回到如图7所示的初始状态,由此用作一个返回构件。盒子接触件120设置成可在固定支承板122中形成的一引导凹槽(未图示)中滑动,从而如图7所示垂直延伸。盒子连接部分46包括一个与引导凹槽相应的部分。一狭槽(未图示)形成在盒子连接部分46的一部分中。盒子接触件120包括一个通过引导凹槽和狭槽突出进入盒子连接部分46的一个部分。参见图1,当盒子连接到盒子连接部分45上时,线盒44对盒子连接件120向下施压。当对线盒44向下施压到一预定距离时,盒子接触件120将移出线盒的移动路径。
三个滑轮100、102和104分别可转动地安装在间隔销88、90和98上。一个金属的细长的线形构件,例如一金属丝106在滑轮100和104与间隔销124之间伸展。滑轮102与介于间隔销124和滑轮104之间的金属丝106的一部分接触,这样,如图7所示,可防止金属丝106位于滑轮104的左侧上。金属丝106具有两端,这两端包括通过分别向后折叠一部分金属丝而形成的环形端部106a和106b。分别使金属丝106的环形端部106a和106b绕过固定支承销110和112。互锁构件78固定在滑轮100和104之间靠近滑轮100的一部分金属丝106上。以上述结构,移动支承板82和84通过金属丝106可移动地支承在固定支承板108上。
另一方面,另一个直径比金属丝106小的金属丝114在间隔销90和固定支承销116之间延伸。金属丝114两端的两个环形端部114a和114b分别绕过间隔销90和固定支承销116。金属丝114的中间部分钩在动滑动118上。间隔销90可相对于固定支承板108移动。因此,金属丝114的环形端部114a是一个自由端,而环形端114b是一个固定端。在实施例中,金属丝106可用作一移动线形构件以及用作一个第一线形构件。可移动支承板82和86和滑轮100和104用作一移动致动构件。特别在实施例中,从互锁构件78通过滑轮104延伸至固定支承销110的一部分金属丝106构成了一下降线形构件,而从互锁构件78通过滑轮100延伸到固定支承销112的另一部分金属丝106构成了一个上升线形构件。另外,金属丝114作用一传送线形构件以及一第二线形构件。间隔销90作用一安装部分。金属丝114和动滑块118构成了一个传送机构。
当线盒44向下推压盒子接触件120距离d时,动滑块118随着盒子接触件120向下移动距离d。与金属丝114邻接的一部分动滑块118朝环形端114a一侧移动距离d并向下移动距离d。因此,向下拉动的金属丝114的环形端114a的长度约为距离d的两倍(2×d)。因此,间隔销90以及可移动支承板82和86向下移动距离(2×d)。当可移动支承板82和86向下移动时,安装在相应的可移动支承板82和86上的滑轮100和104也朝下移动距离(2×d)。而后,与金属丝106邻接的部分滑轮100和104朝环形端106b侧移动距离(2×d)并向下移动距离(2×d)。因此,位于滑轮100和104之间的一部分金属丝106向下移动的长度是距离(2×d)的两倍,因此,是距离d的四倍长(4×d)。
在本实施例中,移动机构52由互锁构件78、可移动支承板82和86、固定支承板108和122、滑轮100、102和1 04、动滑块118、固定支承销110、112和116、间隔销90和124以及金属丝106和114构成。本实施例中移动机构52使盒子接触件120的移动量放大了四倍,并将放大四倍的移动量传送给了线保持构件50。当盒子接触件120不操作时,可移动支承板82和86处于如图7所示的相应位置或不操作的情况,而可移动支承板82和86移至图14所示的相应位置相操作位置。
以下,将参照图4、9至12描述穿线钩机构55。穿线钩机构55构造为可同针杆26一起围绕一摆动中心轴58摆动(参见图4)。该机构55包括:一穿线钩35;一用于移动钩35的移动机构138,从而使该钩通过针36的针眼51前进及缩回;一穿线杆47,该穿线杆47平行于针杆26设置,并可上下移动;一引导杆49,该引导杆49用于支承穿线杆47,这样穿线杆可上下移动;一钩支承构件162,该支承构件162设置在穿线杆47的下端上,用于保持穿线钩35;一压缩螺旋弹簧136,该弹簧围绕引导杆49设置,用于向上推动该杆;一盒子接触件139,该接触件用于抵抗螺旋弹簧136的推力使穿线杆47下降,由此使钩35通过针眼55;一传送构件48,该构件用于将盒子接触件139的操作传送给穿线杆47;以及一邻接构件158,该邻接构件158使传送构件48的传送停止。穿线钩35具有一个形成在其下部中的凹部(未图示)。针线T被捕捉在该凹部中。
移动机构138包括:一个设置穿线杆47和引导杆49上部上的施加旋转构件140;一个设置在穿线杆47上的销,从而通过穿线杆47水平延伸;以及一个固定在针杆26上的高度调节构件146。螺旋弹簧136设置在引导杆49上的一配合部分49a和施加旋转构件140之间。一压缩螺旋弹簧144围绕介于施加旋转构件140的上部和销142之间的穿线杆47的一部分设置。如图10所示,施加旋转构件140具有一个与穿线杆47相应地形成在其一部分中的一凹槽148。该凹槽148包括一下半部螺旋凹槽148a以及一上半部笔直凹槽148b。销142具有一个插入凹槽148内的端部。一邻接部分154设置在施加旋转构件140的上部上。盒子接触件139支承在固定于头部18中的一引导轴151上,从而如图9、11A、11B、12A和12B所示,盒子接触件139可上下移动。牵引弹簧155向上推动盒子接触件139,该盒子接触件139包括一个从设置在盒子连接部分46中的狭槽45向前突出的一邻接部分139a。参见图1。当线盒44与盒子连接部分46相连时,线盒向下对邻接部分139a施压。整个盒子接触件139抵抗牵引弹簧155的推力沿引导轴151向下移动。
传送构件48可枢转地支承在一水平轴60上,该水平轴60还安装在盒子接触件139的上部上。围绕水平轴60设置的扭转螺旋弹簧152沿图11B中的箭头A3所示方向推进传送构件48。传送构件48在图11A和11B示出的一传送位置和图12A和12B示出的一非传送位置之间移动。当传送构件处于传送位置中时,传送构件48的上端153从上方与施加旋转构件140的邻接部分154邻接。这样,盒子接触件139的向下运动可通过施加旋转构件140传送到穿线杆47。换言之,传送构件48可将使盒子接触件139移动穿线钩35的力向下传送。另一方面,当传送构件处于非传送位置中时,传送构件48的上端153与施加旋转构件140的邻接部分154分离。这样,可以防止盒子接触件139的操作传送到施加旋转构件140和穿线杆47,而穿线杆47被允许由于螺旋弹簧136的推力而上升。
传送构件由金属制成,而施加旋转构件140由树脂制成。为了保护施加旋转构件140的邻接部分154,一保护构件卷绕在传送构件48的上端153上。保护构件由诸如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之类的合成树脂或聚缩醛树脂制成。
邻接构件158固定在支承块54上,该支承块54又固定在机器框架24上。因此,无论针杆26和针36上下及水平摆动,邻接构件158均可处于一预定位置。当盒子接触件139向下移动,使得传送构件48到达一预定位置时,邻接构件158与传送构件48邻接。这样,传送构件可抵抗扭转螺旋弹簧152的推力沿与图11B中的箭头A3相对的方向枢转,由此使传送构件移至非传送位置。线保持构件50从最下位置轻微地向上移动,这样,由线保持构件50保持的针线T可压靠在已从下通过针眼51的穿线钩,这将在下文中进一步描述。而后,当传送构件到达预定位置中时,邻接构件158与传送构件48邻接。
通过将线盒44连接到盒子连接部分46来执行穿线操作。在这种情况中各种零件的操作将参照图13至图18来描述。首先,使用者将针杆26设置到预定的高度位置用于执行穿线操作。而后,将绕线筒42设置在线盒44中,并从绕线筒42中抽出针线T,以将其捕捉到线盒44的预定部分上。而后,将线盒44从上插入盒子连接部分46中,并且从上向下压,直到线盒44的下部到达盒子连接部分46的底部。在上述将线盒44连接到盒子连接部分46上的过程中,捕捉在线盒44上的针线T沿引导构件160的上部倾斜面(参见图3)下降,以使其被针线挑线杆32捕捉到。另外,除被针线挑线杆32捕捉到的一部分之外的一部分针线T被保持构件50的线保持臂62和64捕捉到。当线保持臂62和64捕捉到针线T时,设置在线盒44上的肋(未图示)沿图6A中的箭头A2的方向对邻接销76施压,这样,摆动部分的下端将同线保持臂62的末端脱开。参见图6A。
另外,在线盒的连接过程中,线盒44的右手部分对盒子接触件120向下施压,而线盒44的中间部分对盒子接触件139向下施压。线盒44对盒子接触件120向下施压时,移动机构52被操作,从而移动支承板82和86以及互锁构件78,以及,如上所述的,线保持构件50向下移动。在这种情况中,如上所述的,线保持构件50的移动距离为盒子接触件120的移动距离的四倍。当线保持构件50移到图14示出的最下位置时,线保持臂62和64的位置比针眼51低。参见图15。图15示出了当针36位于穿线范围的最上位置时通过针眼51前进的穿线钩35U和当针36位于穿线范围的最下位置中时通过针眼51前进的穿线钩35D,以及线保持件162D。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当线保持构件50处于最下位置时,线保持臂62和64保持针线T的位置比即使针36处于穿线范围中的最下位置时从针眼5 1突出的穿线钩35低。因此,与针36的停止位置无关,线保持构件50可以沿预定的路线移动,因此,移动机构52的结构可以简化。
另一方面,当线盒44对盒子接触件139向下施压时,施加旋转构件140抵抗螺旋弹簧136的推力向下移动,以此,穿线杆47向下移动。当销142的另一端邻接高度调节构件146时,将阻止穿线杆47向下移动。此时,穿线钩35的末端与针眼51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当进一步对盒子接触件139向下施压时,施加旋转构件140进一步抵抗螺旋弹簧144的推力向下移动。在这种情况中,由于销142沿着螺旋凹槽148a引至凹槽148的笔直凹槽148b,穿线杆47随着施加旋转构件140的下降而旋转。这样,穿线钩35可通过针眼51前进。当线保持臂62和64移至比针眼低之后,穿线钩35通过针眼51前时。参见图16。
当穿线钩35前进通过针眼51时,盒子接触件120移出线盒44的移动路径。因此,牵引弹簧132将使移动机构52返回到图7示出的先前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线保持构件50向上移动,这样,在线保持臂62和64之间延伸的针线T将与通过针眼51突出的穿线钩35的末端相交。换言之,针线T可靠地被压靠在穿线钩35上。当线保持构件50移至线保持臂62和64定位地比穿线钩35稍高的一个接近位置时,邻接构件158与传送构件48邻接,由此使传送构件48从传送位置移至非传送位置。在这种情况下,穿线杆47的销下降至笔直凹槽148b的中部。此外,随着传送构件48移至非传送位置,邻接部分154与施加旋转构件140的上端153脱开。因此,螺旋弹簧144的推力使施加旋转构件140向上移动,而穿线杆47沿相反方向旋转,这样,穿线钩35返回通过针眼51。随后,螺旋弹簧136的推力移动使穿线杆47和施加旋转构件140向上移动,而穿线钩35则返回到先前位置。
另外,在线保持构件50的向上移动过程中,如图17所示,左侧线保持臂62的末端与钩保持构件162的下部邻接。因此,线保持构件50的上升速度将受到限制。更具体地说,使线保持构件50抵靠钩保持构件162的负载施加到设置用于使移动机构52返回的牵引弹簧132上,这样,线保持构件50的上升速度将受到限制。线保持构件50抵靠钩保持构件162将一直持续到穿线钩35安全通过针眼51。当穿线钩35完全通过针眼51时,线保持构件50将从与钩保持构件162的抵靠中释放出,而线保持构件将以更大的速度向上移动。
在上述实施例中,当线保持构件50移至比通过针眼51前进的穿线钩35更高的靠近位置之后,邻接构件158使传送构件48移至非传送位置。随后,由线保持臂62和64保持的针线T将可靠地被穿线钩35钩住。另外,邻接构件158设置在固定在机器框架24上的支承块54上。换言之,邻接构件158是相对于驱动机构28和30独立的。因此,邻接构件158能够可靠地切断传送构件48的传送。
以下,将描述若干改进形式。本发明可以应用于不设有线盒的缝纫机以及设有线盒以及独立于线盒的连接而操作的穿线机构的缝纫机。在每一种情况中,设置若干手工操作的操作杠杆用于分别对盒子接触件120和139向下施压。本发明还可应用于针杆不相对于机器框架水平摆动的缝纫机。
线保持构件可以以垂直延伸的状态保持线。在这种情况下,移动机构被构造成,线可水平移动,以使线与穿线钩相交。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两个线保持臂62和64被移动,但也可以移动至少一个线保持臂,只要使针线T与穿线钩35相交即可。另外,使用动滑块的移动机构可以使穿线钩35移动。
线形构件不局限于细长的金属丝,也可以用不带齿的皮带或同步皮带来代替。此外,可以用一个纯粹的圆形缸体构件来替代动滑块。此外,移动机构可以包括齿轮。本发明可以用于其中的针36沿前后方向摆动的缝纫机以及其中的针36沿左右方向摆动的缝纫机。移动机构可以构造成,线保持构件50不平行与针36移动,而是例如相对于针倾斜地移动。另外,移动机构可以构造成,当线保持构件下降或上升时,线保持构件平行于针36移动。
以上说明和附图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原理,而不起任何限制作用。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还可作出各种变化和改进。所有这些变化和改进都将落入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中。

Claims (4)

1.一种缝纫机,该缝纫机包括一机器框架(24)、一相对于机器框架(24)上下运动的缝纫针(36)、一可通过缝纫针(36)的针眼(51)的穿线钩(35)、一向上推进穿线钩(35)的推进构件(136)、一个可向一个方向及另一个方向移动的致动构件(139),
一进退机构(138),该进退机构(138)通过从所述致动构件(139)向所述一个方向的移动而使所述穿线钩(35)克服推进构件(136)的推进力而向下移动到可进入针眼(51)的位置,
一具有保持线的缝线保持构件(50)、且使该缝线保持构件(50)移动到所述缝纫针(36)的针眼(51)附近的移动机构(52),
其特征在于,还设有:
一传送构件(48),所述传送构件配置在所述致动构件(139)与所述进退机构之间,可在一传送位置和一非传送位置之间移动,
以及一邻接构件(158),所述邻接构件(158)固定配置在所述机器框架一侧,在所述缝线保持构件(50)位于因移动机构(52)的作用而进入所述缝针的针眼(51)的所述穿线钩(35)的附近时,邻接构件(158)与所述传送构件(48)邻接而使该传送构件(48)从所述传送位置向非传送位置移动,
所述传送构件(48)在位于传送位置时,将所述致动构件(139)向所述一个方向的移动传送到所述穿线钩(35),直到该穿线钩(35)进入所述针眼(51)为止,而在移动到非传送位置时,即阻断向所述穿线钩(35)的传送,从而允许所述穿线钩(35)利用所述推进构件(136)的推进力而上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传送构件(48)可枢转,由此可在传送位置和非传送位置之间移动,并且邻接构件(158)与传送构件(48)邻接以使传送构件(48)枢转,这样,传送构件(48)移至非传送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
一针杆(26),该针杆具有一个固定针(36)且可上下移动的下端;
一穿线杆(47),该穿线杆具有一下端,穿线钩(35)固定在该下端上,并可上下移动及枢转,穿线杆(47)在针杆(26)附近平行于针杆设置;以及
一施加旋转构件(140),该施加旋转构件(140)设置在穿线杆(47)上,以使其随着穿线杆(47)上下移动,施加旋转构件(140)的上下移动使得停止在最下位置的穿线杆(47)旋转;并且其中:
致动构件(139)上下移动,传送构件(48)随着致动构件(139)上下移动,并且围绕垂直于致动构件(139)上下移动的方向的一枢转轴线转动,由此在传送位置和非传送位置之间移动;
当传送构件(48)处于传送位置时,传送构件(48)与施加旋转构件(140)邻接,以将致动构件(139)的向下移动传送到施加旋转构件(140);以及
当传送构件(48)处于非传送位置时,传送构件(48)与施加旋转构件(140)隔开。
4.一种用于缝纫机的穿线方法,其中缝纫机包括:一个通过针眼的穿线钩;一个用于使穿线钩通过针眼前进的致动构件;一个用于将致动构件的操作传送到穿线钩的传送构件,所述传送构件设置成可在一传送位置和一非传送位置之间移动;以及一个保持线的线保持构件,其特征在于:
通过传送构件将致动构件的操作传送到穿线钩;
使穿线钩通过针眼前进;
使穿线钩移至这样一个位置,在该位置由线保持构件保持的线位于已通过针眼的穿线钩附近;
随着穿线钩前进通过针眼,所述传送构件移至非传送位置;以及
通过传送构件至非传送位置的移动切断致动构件的操作的传送。
CNB031083498A 2002-03-28 2003-03-25 缝纫机及用于缝纫机的穿线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6354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091561 2002-03-28
JP2002091561A JP4029643B2 (ja) 2002-03-28 2002-03-28 ミシン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48571A CN1448571A (zh) 2003-10-15
CN100363549C true CN100363549C (zh) 2008-01-23

Family

ID=284496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3108349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63549C (zh) 2002-03-28 2003-03-25 缝纫机及用于缝纫机的穿线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6814016B2 (zh)
JP (1) JP4029643B2 (zh)
CN (1) CN100363549C (zh)
HK (1) HK105910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00137B2 (ja) 2002-06-28 2006-07-2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縫製装置及び縫製装置のプログラム
JP3729406B2 (ja) * 2002-08-01 2005-12-2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ミシン
JP4272008B2 (ja) * 2003-07-31 2009-06-03 蛇の目ミシン工業株式会社 ミシンの糸通し装置及び糸通し装置を備えたミシン
US6918344B2 (en) * 2003-11-28 2005-07-19 Janome Sewing Machine Co., Ltd. Threading device of sewing machine
JP2005342158A (ja) * 2004-06-02 2005-12-15 Brother Ind Ltd ミシン
JP2006000372A (ja) * 2004-06-17 2006-01-05 Brother Ind Ltd ミシン
JP4605444B2 (ja) * 2004-07-15 2011-01-0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ミシンの糸掛け装置
US9032889B2 (en) * 2011-03-04 2015-05-19 Brother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Cartridge selection mechanism for a sewing machine
CN103952866B (zh) * 2014-04-26 2016-06-15 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缝纫机绕线器的快速拆装结构
CN111575931B (zh) * 2020-05-26 2021-08-13 台州学院 一种工业缝纫机自动穿线装置中的夹线结构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51660A (en) * 1985-05-20 1987-03-24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Sewing machine with an automatic threader
US5003900A (en) * 1986-08-12 1991-04-02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Thread securing device in a sewing machine
CN1175292A (zh) * 1994-12-19 1998-03-04 株式会社巴鲁丹 用多种线进行缝制的缝纫机
US6067919A (en) * 1998-05-25 2000-05-30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Needle threading device used in sewing machine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71596B2 (ja) 1986-10-01 1995-08-0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ミシンの糸通し装置
JP4540218B2 (ja) * 2000-08-03 2010-09-08 蛇の目ミシン工業株式会社 糸通し装置を備えたミシン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51660A (en) * 1985-05-20 1987-03-24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Sewing machine with an automatic threader
US5003900A (en) * 1986-08-12 1991-04-02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Thread securing device in a sewing machine
CN1175292A (zh) * 1994-12-19 1998-03-04 株式会社巴鲁丹 用多种线进行缝制的缝纫机
US6067919A (en) * 1998-05-25 2000-05-30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Needle threading device used in sewing machin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HK1059101A1 (en) 2004-06-18
JP2003284887A (ja) 2003-10-07
CN1448571A (zh) 2003-10-15
JP4029643B2 (ja) 2008-01-09
US6814016B2 (en) 2004-11-09
US20030183144A1 (en) 2003-10-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63549C (zh) 缝纫机及用于缝纫机的穿线方法
CN101144230B (zh) 缝纫机
CN201525940U (zh) 平缝缝纫机
CN102666958B (zh) 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
CN101778971B (zh) 单线锁型缝纫手缝线迹形成方法以及缝纫机
EP2034074A1 (en) Thread cutting apparatus for sewing machine
CN1322191C (zh) 缝纫机的穿线装置
CN1325719C (zh) 缝纫机的穿线装置
JP4245222B2 (ja) ミシンの下糸切断装置
CN111020903B (zh) 起缝剪线机构及其方法
WO2024087592A1 (zh) 一种剪线装置以及自动缝合装置
US4459925A (en) Cycle sewing machine
US4539925A (en) Bi-directional feed dog mechanism for sewing machine
CN101070664A (zh) 缝纫机
CN206477128U (zh) 一种电脑绣花机机械臂
JP4196378B2 (ja) ミシンの針受け装置
KR940011593B1 (ko) 미싱에 사용하는 오우버록 봉재기
CN101070665A (zh) 缝纫机
US4216734A (en) Sewing machine with universal upper feed
JPH0418548Y2 (zh)
US306713A (en) baebee
CN1367286A (zh) 缝纫机用梭芯绕线机
DE112005000258T5 (de) Nähmaschine
JPS6071759A (ja) 天びん切替え装置
US515712A (en) Sewing-machin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059101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059101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123

Termination date: 201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