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46560U - 電動機車 - Google Patents

電動機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46560U
TWM646560U TW111213111U TW111213111U TWM646560U TW M646560 U TWM646560 U TW M646560U TW 111213111 U TW111213111 U TW 111213111U TW 111213111 U TW111213111 U TW 111213111U TW M646560 U TWM646560 U TW M646560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control
control unit
front side
body structure
vehicle bod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2131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陳冠廷
周照顯
黃亮誠
Original Assignee
三陽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三陽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三陽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12131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46560U/zh
Publication of TWM6465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46560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hotoreceptors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otors (AREA)

Abstract

一種電動機車,包括一車體結構、一前輪、一後輪以及一動力控制單元。前輪以可轉動的方式連接該車體結構,其中,該前輪具有一前轉動軸心。後輪以可轉動的方式連接該車體結構,其中,該後輪具有一後轉動軸心,一基準線通過該前轉動軸心以及該後轉動軸心。該動力控制單元連接該車體結構,該動力控制單元至少部分位於該基準線的下方,該動力控制單元與該基準線之間具有一夾角,該夾角大於0度並小於90度,該動力控制單元包括一單元前側以及一單元後側,該單元前側的高度高於該單元後側的高度。

Description

電動機車
本創作之實施例係有關於一種電動機車,特別係有關於一種散熱效能較佳之電動機車。
在電動機車已逐漸普及化,而電動機車內的各零件中,動力控制單元為主要的發熱來源之一。在習知技術中,動力控制單元多被設置於置物箱周圍,由於外部氣流多被車殼、置物箱等等元件所遮檔,因此難以對動力控制單元進行有效的散熱,造成動力控制單元的使用壽命減短,並可能會造成周邊零件的提早損壞。
本創作之實施例係為了欲解決習知技術之問題而提供之一種電動機車,包括一車體結構、一前輪、一後輪以及一動力控制單元。前輪以可轉動的方式連接該車體結構,其中,該前輪具有一前轉動軸心。後輪以可轉動的方式連接該車體結構,其中,該後輪具有一後轉動軸心,一基準線通過該前轉動軸心以及該後轉動軸心。該動力控制單元連接該車體結 構,該動力控制單元至少部分位於該基準線的下方,該動力控制單元與該基準線之間具有一夾角,該夾角大於0度並小於90度,該動力控制單元包括一單元前側以及一單元後側,該單元前側的高度高於該單元後側的高度。
在一實施例中,該夾角介於5度至30度之間。
在一實施例中,該動力控制單元包括複數個散熱鰭片,該等散熱鰭片位於該動力控制單元的底面。
在一實施例中,該車體結構包括一第一前側管以及一第二前側管,該動力控制單元連接該第一前側管以及該第二前側管。
在一實施例中,該車體結構包括更包括一橫管,該橫管之一端連接該第一前側管,該橫管之另一端連接該第二前側管,該第一前側管以及該第二前側管連接該動力控制單元之該單元前側,該橫管連接該動力控制單元之該單元後側。
在一實施例中,該電動機車更包括一電池容置座,其中,該電池容置座設於該車體結構,該車體結構包括一主管,在一水平方向上,該動力控制單元位於該電池容置座與該主管之間。
在一實施例中,該電動機車更包括一車殼以及一腳踏板,該腳踏板連接該車殼,該車殼覆蓋該車體結構以及該動力控制單元,該動力控制單元位於該腳踏板的下方。
在一實施例中,該車殼包括至少一進風口,其中,一氣流通過該進風口進入該車殼之內,並經過該動力控制單元,以從該動力控制單元的表面移除熱量。
在一實施例中,該電動機車更包括一電動馬達,該電動馬達設於該車體結構,該動力控制單元位於該電動馬達與該前輪之間。
在一實施例中,該車體結構包括一第一搖臂以及一第二搖臂,該第一搖臂樞接該第一前側管,該第二搖臂樞接該第二前側管,該第一搖臂以及該第二搖臂連接該後輪。
在本創作之實施例中,由於動力控制單元至少部分位於該基準線的下方,因此動力控制單元不會被車架、置物箱等等元件所遮檔,氣流可充分對動力控制單元進行對流散熱,移除動力控制單元表面的熱量。相較於習知技術,本創作實施例之動力控制單元的使用壽命延長,並可減少對周邊零件的影響。此外,在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動力控制單元以傾斜方式配置,藉此可進一步增加氣流與散熱鰭片的接觸面積,提高散熱效果。
1:車體結構
111:第一前側管
111A:第一支架
112:第二前側管
112A:第二支架
12:橫管
12A:橫管支架
13:主管
141:第一搖臂
142:第二搖臂
2:動力控制單元
201:單元前側
202:單元後側
21:散熱鰭片
3:電池容置座
31:電池
4:車殼
41:腳踏板
42:進風口
5:電動馬達
A1:前轉動軸心
A2:後轉動軸心
L:基準線
θ:夾角
H:水平方向
F:氣流
M:電動機車
91:龍頭
92:前輪
93:後輪
94:座墊
第1圖係顯示本創作實施例之電動機車的外型。
第2圖係顯示本創作實施例之電動機車的主要元件側視圖。
第3圖係顯示本創作實施例之動力控制單元的細部結構。
第4A圖係顯示本創作實施例之電動機車的主要元件俯視圖。
第4B圖係顯示本創作實施例之電動機車的主要元件立體圖。
參照第1圖,其係顯示本創作實施例之電動機車M的外型,包括龍頭91、前輪92、後輪93、座墊94、動力系統等元件。
電動機車M包含前段、中段以及後段等等部分。電動機車M之前段設有龍頭91、前輪92、方向燈以及鑰匙孔等元件。電動機車M之中段設有動力系統、座墊94及腳架等元件。電動機車M之後段設有尾燈、後輪93、擋泥板等元件。
龍頭91用以控制電動機車M的行進方向,龍頭91上可裝設有機能零件,包括儀錶、開關、後照鏡等單元。龍頭91也具有把手(包含動力轉把)以及手煞車,使用者可透過把手操控龍頭91的轉向,透過動力轉把調整動力系統(電動馬達)之供電量以控制動力輸出,並透過手煞車將電動機車M減速。龍頭91上也可裝設有主燈,主燈為電動機車M提供主要光線照明。
龍頭91與前輪92透過龍頭旋轉軸連動,藉此透過旋轉龍頭91可控制前輪92的角度,從而控制電動機車M的行進方向。
動力系統連接並驅動後輪93,藉此為電動機車M提供動力,使電動機車M前進。
第2圖係顯示本創作實施例之電動機車的主要元件側視圖。參照第2圖,在一實施例中,該電動機車M更包括一車體結構1以及一動力控制單元2。前輪92以可轉動的方式連接該車體結構1,其中,該前輪92具有一前轉動軸心A1。後輪93以可轉動的方式連接該車體結構1,其中,該後輪93具有一後轉動軸心A2,一基準線L通過該前轉動軸心A1以及該後轉動軸心A2。該動力控制單元2連接該車體結構1,該動力控制單元2至少部分位於該基準線L的下方。該動力控制單元2與該基準線L之間具有一夾角θ,該夾角θ大於0度並小於90度,該動力控制單元2包括一單元前側201以及一單元後側202,該單元前側201的高度高於該單元後側202的高度。
在本創作之實施例以及請求項之中,所述該動力控制單元2與該基準線L之間具有一夾角θ,係指該動力控制單元2的底面與該基準線L的夾角。一般而言,該動力控制單元2的外型大致為具有規則形狀之立方體,該動力控制單元2的底面為該動力控制單元2之面積相對較大的一個面。
參照第2圖,在一實施例中,該夾角介於5度至30度之間。
第3圖係顯示本創作實施例之動力控制單元的細部結構。搭配參照第2、3圖,在一實施例中,該動力控制單元2包括複數個散熱鰭片21,該等散熱鰭片21位於該動力控制單元2的底面。
第4A圖係顯示本創作實施例之電動機車的主要元件俯視圖。第4B圖係顯示本創作實施例之電動機車的主要元件立體圖。搭配參照第4A、4B圖,在一實施例中,該車體結構1包括一第一前側管111以及一第二前側管112,該動力控制單元2連接該第一前側管111以及該第二前側管112。
參照第3圖,在一實施例中,該車體結構1包括更包括一橫管12,該橫管12之一端連接該第一前側管111,該橫管12之另一端連接該第二前側管112。搭配參照第3、4A、4B圖,該第一前側管111以及該第二前側管112連接該動力控制單元2之該單元前側201,該橫管12連接該動力控制單元之該單元後側202。在一實施例中,該第一前側管111上設置有第一支架111A,該第二前側管112上設置有第二支架112A,該橫管12上設置有橫管支架12A,該動力控制單元2透過螺絲鎖附的方式連接該第一支架111A、該第二支架112A以及該等橫管支架12A。
參照第2圖,在一實施例中,該電動機車M更包括一電池容置座3,其中,該電池容置座3設於該車體結構1,該車體結構1包括一主管13,在一水平方向H上,該動力控制單元2位於該電池容置座3與該主管13之間。該電池容置座3適於容置電池31。在一垂直方向上,該動力控制單元2至少部分位於該主管13的下方。
參照第1圖,在一實施例中,該電動機車M更包括一車殼4以及一腳踏板41,該腳踏板41連接該車殼4,該車 殼4覆蓋該車體結構1以及該動力控制單元2,該動力控制單元2位於該腳踏板41的下方。
搭配參照第1、2圖,在一實施例中,該車殼4包括至少一進風口42,其中,一氣流F通過該進風口42進入該車殼4之內,並經過該動力控制單元2,以從該動力控制單元2的表面移除熱量。在一實施例中,該氣流F從該散熱鰭片21移除熱量。在一實施例中,該進風口42位於該前輪92的後方,而該動力控制單元2至少部分位於該氣流F的氣流通路之上。
參照第2圖,在一實施例中,該電動機車M更包括一電動馬達5,該電動馬達5設於該車體結構1,該動力控制單元2位於該電動馬達5與該前輪92之間。
搭配參照第4B圖,在一實施例中,該車體結構1包括一第一搖臂141以及一第二搖臂142,該第一搖臂141樞接該第一前側管111,該第二搖臂142樞接該第二前側管112,該第一搖臂141以及該第二搖臂142連接該後輪93。
在本創作之實施例中,由於動力控制單元至少部分位於該基準線的下方,因此動力控制單元不會被車架、置物箱等等元件所遮檔,氣流可充分對動力控制單元進行對流散熱,移除動力控制單元表面的熱量。相較於習知技術,本創作實施例之動力控制單元的使用壽命延長,並可減少對周邊零件的影響。此外,在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動力控制單元以傾斜方式配置,藉此可進一步增加氣流與散熱鰭片的接觸面積,提高散熱效果。
雖然本創作已以具體之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創作,任何熟習此項技術者,在不脫離本創作之精神和範圍內,仍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因此本創作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車體結構
13:主管
2:動力控制單元
201:單元前側
202:單元後側
3:電池容置座
31:電池
5:電動馬達
A1:前轉動軸心
A2:後轉動軸心
L:基準線
θ:夾角
H:水平方向
F:氣流
92:前輪
93:後輪

Claims (10)

  1. 一種電動機車,包括: 一車體結構; 一前輪,以可轉動的方式連接該車體結構,其中,該前輪具有一前轉動軸心; 一後輪,以可轉動的方式連接該車體結構,其中,該後輪具有一後轉動軸心,一基準線通過該前轉動軸心以及該後轉動軸心;以及 一動力控制單元,其中,該動力控制單元連接該車體結構,該動力控制單元至少部分位於該基準線的下方,該動力控制單元與該基準線之間具有一夾角,該夾角大於0度並小於90度,該動力控制單元包括一單元前側以及一單元後側,該單元前側的高度高於該單元後側的高度。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電動機車,其中,該夾角介於5度至30度之間。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電動機車,其中,該動力控制單元包括複數個散熱鰭片,該等散熱鰭片位於該動力控制單元的底面。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電動機車,其中,該車體結構包括一第一前側管以及一第二前側管,該動力控制單元連接該第一前側管以及該第二前側管。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電動機車,其中,該車體結構包括更包括一橫管,該橫管之一端連接該第一前側管,該橫管之另一端連接該第二前側管,該第一前側管以及該第二前側管連接該動力控制單元之該單元前側,該橫管連接該動力控制單元之該單元後側。
  6. 如請求項4所述之電動機車,其更包括一電池容置座,其中,該電池容置座設於該車體結構,該車體結構包括一主管,在一水平方向上,該動力控制單元位於該電池容置座與該主管之間。
  7. 如請求項4所述之電動機車,其更包括一車殼以及一腳踏板,該腳踏板連接該車殼,該車殼覆蓋該車體結構以及該動力控制單元,該動力控制單元位於該腳踏板的下方。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電動機車,其中,該車殼包括至少一進風口,其中,一氣流通過該進風口進入該車殼之內,並經過該動力控制單元,以從該動力控制單元的表面移除熱量。
  9. 如請求項4所述之電動機車,其更包括一電動馬達,該電動馬達設於該車體結構,該動力控制單元位於該電動馬達與該前輪之間。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電動機車,其中,該車體結構包括一第一搖臂以及一第二搖臂,該第一搖臂樞接該第一前側管,該第二搖臂樞接該第二前側管,該第一搖臂以及該第二搖臂連接該後輪。
TW111213111U 2022-11-28 2022-11-28 電動機車 TWM6465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213111U TWM646560U (zh) 2022-11-28 2022-11-28 電動機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213111U TWM646560U (zh) 2022-11-28 2022-11-28 電動機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46560U true TWM646560U (zh) 2023-10-01

Family

ID=898564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213111U TWM646560U (zh) 2022-11-28 2022-11-28 電動機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6465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61328B (zh) Electric vehicle
JP5167055B2 (ja) 電気自動二輪車
JP2012131414A (ja) 電動車両
JP4762629B2 (ja) 自動二輪車のランプユニット
TWI731308B (zh) 跨坐型車輛
TWM646560U (zh) 電動機車
JP6428029B2 (ja) 電動車両用スイングアーム
JP5129713B2 (ja) 電気自動二輪車
JP2003320978A (ja) 自動二輪車のヘッドライト装置
JP6704335B2 (ja) 鞍乗型車両
CN219806922U (zh) 电动摩托车
JP3343698B2 (ja) フロントカウル用灯火装置
JP6894696B2 (ja) 鞍乗型車両
JP2011063099A (ja) 自動二輪車
CN212164070U (zh) 电动摩托车控制器的散热构造
JP2006281950A (ja) 自動二輪車
TWM645486U (zh) 電動機車
TWM615751U (zh) 電動車動力控制單元的散熱構造
TWM652079U (zh) 具有散熱結構之機車
JP7473446B2 (ja) 鞍乗型車両
JP6181809B2 (ja) 自動二輪車用ledヘッドライト装置
TWI759930B (zh) 機車水箱結構
TWM648794U (zh) 具有緩衝機構之機車
TW202418637A (zh) 電動機車
TWM637101U (zh) 摩托車的水箱導風罩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