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31308B - 跨坐型車輛 - Google Patents
跨坐型車輛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731308B TWI731308B TW108106254A TW108106254A TWI731308B TW I731308 B TWI731308 B TW I731308B TW 108106254 A TW108106254 A TW 108106254A TW 108106254 A TW108106254 A TW 108106254A TW I731308 B TWI731308 B TW I731308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trol unit
- engine control
- vehicle
- heat dissipation
- straddle
- Prior art dat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1/00—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to auxiliary equipment of vehicles
- B60L1/02—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to auxiliary equipment of vehicles to electric heating circui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1/00—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of propulsion units
- B60K11/02—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of propulsion units with liquid cooling
- B60K11/0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radiators, radiator shutters, or radiator blind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17/00—Weather guards for riders; Fairings or stream-lining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J17/10—Ventilation or air guiding devices forming part of fairing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7/00—Motorcycles characterised by position of motor or engine
- B62M7/12—Motorcycles characterised by position of motor or engine with the engine beside or within the driven wheel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2200/00—Type of vehicles
- B60L2200/12—Bik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Y—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SPECTS CROSS-CUTTING VEHICLE TECHNOLOGY
- B60Y2200/00—Type of vehicle
- B60Y2200/10—Road Vehicles
- B60Y2200/12—Motorcycles, Trikes; Quads; Scooters
- B60Y2200/126—Scoo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頭管收容部包含開放部(322)。開放部(322)形成於頭管(11)之下方,轉向裝置(3)自內側空間通過開放部朝向外側延伸。引擎控制單元(44)於頭管收容部之內側空間配置於頭管(11)之前方,於前視車輛時與頭管(11)之至少一部分重疊。引擎控制單元形成為較厚度尺寸而言長度尺寸與寬度尺寸較大,且包含主散熱面。主散熱面沿厚度方向觀察時,在長度方向與寬度方向上延伸,於側視車輛時,在相對於頭管(11)之軸線方向(Ax1)交叉之方向上延伸。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跨坐型車輛。
先前,於跨坐型車輛搭載有用以控制引擎之引擎控制單元。例如,於日本專利特表2017-507845號公報之機車中,於側盒與儲物箱之間配置有引擎控制單元。
近年來,藉由跨坐型車輛之控制之高功能化、或多功能化,而引擎控制單元之發熱量之增大成為問題。然而,於上述側盒與儲物箱之間之空間中,容易聚熱。該空間由於位於座部之下方,故而存在因積聚之熱導致騎乘者之乘坐舒適性降低之情形。因此,若於側盒與儲物箱之間配置引擎控制單元,則有需要熱對策用之特別之構造之可能性。
此處,本發明之發明者著眼於覆蓋頭管之周圍之頭管收容部之內部空間。於頭管收容部之周圍,無如引擎般成為高溫之熱源。
進而,發明者著眼於形成於頭管收容部之下部之開放部。該開放部係為了使左右之緩衝器通過而形成於頭管收容部者。發明者考慮藉由利用通過該開放部而於頭管收容部之外部與內部流通之空氣,提高引擎控制單元之冷卻性。
因此,發明者首先考慮使引擎控制單元之姿勢以如下方式配置於頭管之前方。即,於引擎控制單元以與引擎控制單元之厚度方向正交之方式形成寬闊之散熱面。發明者考慮使該散熱面為於側視車輛時沿著頭管之傾斜之姿勢。其原因在於,發明者認為藉由將引擎控制單元如此安裝,可使引擎控制單元接近位於頭管之後方之車輛重心。
然而,發明者擔心於速克達型車輛中有引擎控制單元之散熱無法順利進行之虞。即,於速克達型車輛中,頭管收容部包含至少一部分配置於頭管之後方之背部外殼。背部外殼包含後視時與頭管重疊之中央部、位於中央部之左方之左側部、及位於中央部之右方之右側部。於速克達型車輛中,存在與中央部相比而左側部與右側部位於較頭管之後緣靠前方之情形。因此,發明者擔心若將引擎控制單元以上述姿勢安裝,則引擎控制單元與背部外殼之間之空間變窄。若引擎控制單元與背部外殼之間之空間變窄,則擔心自開放部取入至頭管收容部之內側空間之行駛風無法向頭管之側方充分流動,而使引擎控制單元之散熱無法充分進行。
本發明之課題在於提高引擎控制單元之散熱性。更詳細而言,在於有效地使用頭管收容部之狹窄之內部空間,提高引擎控制單元之散熱性。
第1態樣之跨坐型車輛包含車體框架、轉向裝置、引擎、頭管收容部、及引擎控制單元。車體框架包含頭管。轉向裝置支持於頭管。引擎配置於較頭管靠後方且下方。頭管收容部包含前外殼與背部外殼。前外殼之至少一部分配置於頭管之前方。背部外殼之至少一部分配置於頭管之後方。於前外殼與背部外殼之間形成有收容頭管之內側空間。引擎控制單元對引擎進行控制。
頭管自下開口端朝向上開口端向後方延伸。頭管收容部包含開放部。開放部形成於頭管之下方。轉向裝置自內側空間通過開放部朝向外側延伸。背部外殼包含中央部、左側部、及右側部。中央部於後視時與頭管重疊。左側部位於中央部之左側方。右側部位於中央部之右側方。左側部與右側部中至少一方位於較頭管之後端緣靠前方。
引擎控制單元於頭管收容部之內側空間配置於頭管之前方。引擎控制單元於前視車輛時與頭管之至少一部分重疊。引擎控制單元形成為較厚度尺寸而言長度尺寸與寬度尺寸較大,且包含主散熱面。主散熱面係在厚度方向觀察時於長度方向與寬度方向延伸。於側視車輛時,主散熱面在相對於頭管之軸線方向交叉之方向延伸。
於本態樣之跨坐型車輛中,通過開放部而於頭管收容部之內側空間流通之空氣以沿著頭管之方式朝向上方流動,容易向頭管之軸線方向流動。因此,於側視車輛時,引擎控制單元之主散熱面在相對於頭管之軸線方向交叉之方向延伸,藉此通過開放部而流通之空氣容易碰撞主散熱面。藉此,可提高引擎控制單元之散熱性。
於側視車輛時,頭管之軸線亦可朝向後方且上方延伸。於側視車輛時,主散熱面亦可朝向前方且上方延伸。於該情形時,自開放部朝向後方且上方流動之空氣容易碰撞引擎控制單元之主散熱面。藉此,可進而提高引擎控制單元之散熱性。
引擎控制單元亦可進而包含於引擎控制單元之厚度方向延伸之側面。於主散熱面之法線方向投影主散熱面所得之面積亦可大於在側面之法線方向投影側面所得之面積。於該情形時,投影面積較大之主散熱面在相對於頭管之軸線方向交叉之方向延伸。藉此,藉由來自開放部之空氣,可進而提高引擎控制單元之散熱性。
於側視車輛時,頭管之軸線亦可朝向後方且上方延伸。於側視車輛時,主散熱面亦可向前方且上方延伸。於該情形時,朝向後方且上方流動之空氣容易碰撞投影面積較大之主散熱面。藉此,藉由來自開放部之空氣,可進而提高引擎控制單元之散熱性。
跨坐型車輛亦可進而包含連接於引擎控制單元之電纜。側面亦可包含供電纜連接之連接器。於該情形時,電纜之處理變得容易。
主散熱面亦可為引擎控制單元之前表面或後表面。側面亦可為連接於主散熱面之下端之下表面。於該情形時,可容易地採用電纜自側面向下方延伸之配置。藉此,電纜之處理變得容易。
主散熱面亦可包含凹凸。於該情形時,藉由主散熱面之表面積增大,可進而提高引擎控制單元之散熱性。
主散熱面之寬度尺寸亦可大於主散熱面之長度尺寸。引擎控制單元亦可使主散熱面之寬度方向朝向車寬方向而配置。於該情形時,可將引擎控制單元於頭管收容部內在車輛上下方向精簡地配置。
引擎控制單元之上端亦可位於較頭管之上開口端靠下方。於該情形時,可將引擎控制單元於頭管收容部內在車輛上下方向精簡地配置。
跨坐型車輛亦可進而包含配置於較頭管靠前方之頭燈。於車輛前後方向上,引擎控制單元亦可配置於頭管與頭燈之間。於前視車輛時,引擎控制單元之至少一部分亦可與頭燈重疊。於該情形時,因頭燈而使頭管收容部之內側空間變窄,故而增加了散熱性降低之擔憂。因此,本發明之意義重大。
跨坐型車輛亦可進而包含用以將頭燈固定於頭管之支撐件。引擎控制單元亦可固定於支撐件。於該情形時,可將頭燈與引擎控制單元利用共通之支撐件安裝。
跨坐型車輛亦可進而包含用以使引擎起動之啟動馬達。引擎控制單元亦可包含指令單元及電壓控制單元。指令單元亦可輸出向引擎之指令信號。電壓控制單元亦可連接於啟動馬達。於該情形時,藉由來自電壓控制單元之發熱,而使引擎控制單元之發熱量變大,但藉由主散熱面可高效率地將引擎控制單元冷卻。
指令單元與電壓控制單元亦可於主散熱面之寬度方向或長度方向排列配置。於該情形時,與指令單元及電壓控制單元於厚度方向積層之情形相比,指令單元與電壓控制單元之間之配線變得容易。又,於引擎控制單元形成較大之面,故而可使來自開放部之空氣容易碰撞引擎控制單元。
背部外殼亦可包含後視時與引擎控制單元重疊之重疊部。重疊部之至少一部分亦可位於較頭管之後端靠前方。於該情形時,引擎控制單元之正後方之空間狹窄。因此,行駛風不易通過,又,用以散熱之空間較小,故而增加了散熱性降低之擔憂。因此,本發明之意義變得重大。
跨坐型車輛亦可進而具備設置於左側部或右側部之供油部。於供油部設置於左側部或右側部之情形時,根據於供油部之周圍設置用以向供油部接入之空間之需要,較佳為將左側部或右側部之一部分配置於較供油部靠前方。於該情形時,左側部或右側部之一部分與前外殼之間之空間變窄,因此增加了散熱性降低之擔憂。因此,本發明之意義重大。
跨坐型車輛亦可進而具備設置於左側部或上述右側部之主開關。於主開關設置於左側部或右側部之情形時,根據於主開關之周圍設置用以向主開關接入之空間之需要,較佳為將左側部或右側部之一部分配置於較主開關靠前方。於該情形時,左側部或右側部之一部分與前外殼之間之空間變窄,因此增加了散熱性降低之擔憂。因此,本發明之意義變得重大。
另一態樣之跨坐型車輛亦可包含車體框架、引擎、轉向裝置、前輪、前刹車、頭管收容部、引擎控制單元、及ABS(Antilock Brake System,防鎖死刹車系統)用之液壓單元。車體框架亦可包含頭管。引擎亦可配置於較頭管靠後方且下方。轉向裝置亦可支持於頭管。前輪亦可支持於轉向裝置。前刹車亦可對前輪進行制動。頭管收容部亦可配置於頭管之前方及後方,於前視車輛時與頭管重疊。引擎控制單元亦可配置於頭管收容部內,對引擎進行控制。液壓單元亦可對前刹車進行控制。
轉向裝置亦可包含轉向軸、底托架、左緩衝器及右緩衝器。轉向軸亦可插入至頭管。底托架亦可連接於轉向軸之下端,配置於頭管之下方。左緩衝器及右緩衝器之上端部亦可連接於底托架。頭管收容部亦可包含開放部。開放部之至少一部分亦可配置於較頭管靠下方。轉向裝置亦可通過開放部而配置。引擎控制單元亦可配置於頭管之前方,於前視車輛時與頭管之至少一部分重疊。液壓單元亦可配置於頭管收容部內。
於本態樣之跨坐型車輛中,可將位於頭管之左右之寬闊之空間作為引擎控制單元與液壓單元之排熱空間利用。藉此,可提高引擎控制單元與液壓單元之散熱性。又,藉由來自開放部之空氣,可將引擎控制單元與液壓單元冷卻。藉此,可進而提高引擎控制單元與液壓單元之散熱性。
液壓單元之下端亦可位於較引擎控制單元之下端靠上方。於該情形時,不妨礙由來自開放部之空氣帶來之引擎控制單元之冷卻,可將液壓單元配置於頭管收容部內。
液壓單元之上端亦可位於較引擎控制單元之上端靠上方。於該情形時,不妨礙由來自開放部之空氣帶來之引擎控制單元之冷卻,可將液壓單元配置於頭管收容部內。
液壓單元亦可配置於頭管之前方,於前視車輛時與頭管之至少一部分重疊。於該情形時,可將液壓單元精簡地配置於頭管收容部內。
液壓單元亦可配置於引擎控制單元之後方,於前視車輛時與引擎控制單元重疊。於該情形時,可將液壓單元與引擎控制單元精簡地配置於頭管收容部內。
於俯視車輛時,液壓單元亦可與引擎控制單元之至少一部分重疊。於該情形時,可將液壓單元與引擎控制單元精簡地配置於頭管收容部內。
於俯視車輛時,液壓單元亦可與頭管之至少一部分重疊。於該情形時,可將液壓單元精簡地配置於頭管收容部內。
於側視車輛時,頭管之軸線亦可向後方且上方延伸。於側視車輛時,引擎控制單元之散熱面亦可向前方且上方延伸。液壓單元於車輛前後方向上,配置於頭管與引擎控制單元之間。於該情形時,可將液壓單元精簡地配置於頭管收容部內。
以下,參照圖式對實施形態之跨坐型車輛1進行說明。圖1係跨坐型車輛1之側視圖。圖2係跨坐型車輛1之前視圖。本實施形態之跨坐型車輛1係速克達型車輛。如圖1所示,跨坐型車輛1包含車體框架2、轉向裝置3、車體外殼4、前輪5、座部6、後輪7、及動力單元8。
再者,於本說明書中,跨坐型車輛1之前後、上下、左右之各方向係自跨坐型車輛1之騎乘者觀察之前後、左右、上下之方向。又,前後方向並非表示僅與跨坐型車輛1之前後方向平行之方向,而是包含相對於跨坐型車輛1之前後方向以±45°之範圍傾斜之方向。換言之,較左右方向及上下方向更接近前後方向之方向包含於前後方向。
同樣地,所謂上下方向,包含相對於跨坐型車輛1之上下方向以±45°之範圍傾斜之方向。換言之,較前後方向及左右方向更接近上下方向之方向包含於上下方向。
進而,所謂左右方向,包含相對於跨坐型車輛1之左右方向以±45°之範圍傾斜之方向。換言之,較前後方向及上下方向更接近左右方向之方向包含於左右方向。
車體框架2包含頭管11、下框架12、底部框架13、及後框架14。於側視車輛時,頭管11之軸線朝向後方且上方延伸。頭管11自下開口端11a朝向上開口端11b向後方延伸。下框架12自頭管11向下方延伸。更詳細而言,於側視車輛時,於自下開口端11a朝向上開口端11b向後方延伸之頭管11之後端緣11c,連接有下框架12。底部框架13連接於下框架12之下部。底部框架13自下框架12之下部向後方延伸。後框架14連接於底部框架13。後框架14自下框架12之後部向後方且上方延伸。
轉向裝置3支持於頭管11。轉向裝置3包含轉向軸15、底托架16、左緩衝器17、右緩衝器18。轉向軸15插入至頭管11。轉向軸15能夠左右旋動地支持於頭管11。底托架16連接於轉向軸15之下端。底托架16配置於頭管11之下方。
左緩衝器17之上端部及右緩衝器18之上端部連接於底托架16。前輪5能夠旋轉地支持於左緩衝器17及右緩衝器18。於前輪5安裝有前刹車19。前刹車19對前輪5進行制動。前刹車19例如為碟式刹車。
轉向軸15之上部連接於把手21。如圖2所示,把手21包含第1握把22、第2握把23、及把手桿29。第1握把22與第2握把23安裝於把手桿29之兩端。於本實施形態中,第1握把22配置於把手外殼31之右方。第2握把23配置於下述把手外殼31之左方。
於第1握把22之前方,配置有第1桿構件24。第1桿構件24係刹車桿。於第1桿構件24,連接有主缸20。於第2握把23之前方,配置有第2桿構件25。第2桿構件25係刹車桿。
車體外殼4包含把手外殼31、頭管收容部32、後外殼33、及底部外殼34。把手外殼31覆蓋把手21之前方及後方。於把手外殼31之上表面,安裝有包含速度計等之儀錶板。
頭管收容部32配置於把手外殼31之下方。頭管收容部32覆蓋頭管11及下框架12之周圍。頭管收容部32配置於頭管11之前方及後方。頭管收容部32配置於下框架12之前方及後方。頭管收容部32於前視車輛時與頭管11重疊。頭管收容部32之下部連接於底部外殼34。頭管收容部32包含前外殼36、背部外殼38及擋泥外殼39。
前外殼36於車輛上下方向上配置於把手外殼31之下方。前外殼36之至少一部分配置於頭管11之前方。於前視車輛時,前外殼36與頭管11重疊。
於前外殼36配置有頭燈37。頭燈37配置於頭管11之前方。頭燈37於前視車輛時與頭管11重疊。頭燈37構成頭管收容部32之一部分。頭燈37及閃光器亦可不配置於頭管收容部32,例如亦可配置於把手外殼31。
前外殼36包含中央外殼部36c、右外殼部36r、及左外殼部36l。中央外殼部36c配置於較前輪5靠上方。右外殼部36r自中央外殼部36b之右側部向下方延伸。左外殼部36l自中央外殼部36b之左側部向下方延伸。中央外殼部36c包含形成為頭燈37之安裝孔之前端部36a。中央外殼部36c自前端部36a朝向上方往後方延伸。又,中央外殼部36c自前端部36a朝向上方、右側方、及左側方往後方延伸。
擋泥外殼39配置於前輪5之後方。擋泥外殼39於前視時與前輪5重疊。擋泥外殼39配置於下框架12之前方。擋泥外殼39之至少一部分於前視時與下框架12重疊(參照圖2)。擋泥外殼39連接於右外殼部36r與左外殼部36l。
背部外殼38配置於前外殼36之後方。背部外殼38之至少一部分配置於頭管11之後方。背部外殼38之至少一部分於前視時與頭管11重疊(參照圖2)。於前外殼36之中央部36c與背部外殼38之間,形成有收容頭管11之內側空間S。於擋泥外殼39與背部外殼38之間,形成有收容下框架12之下側空間L。關於背部外殼38將於下文敍述。
圖3係跨坐型車輛1之前部之立體圖。如圖2及圖3所示,頭管收容部32包含開放部322。開放部322形成於頭管收容部32之內側空間S之下部,與內側空間S連通。開放部322朝向下方打開。轉向裝置3通過開放部322配置。開放部322之一部分藉由頭燈37而劃定。開放部322配置於較前輪5之頂上部靠上方。
如圖1所示,後外殼33覆蓋後框架14之周圍。座部6配置於後外殼33之上方。座部6配置於較頭管11靠後方。於後外殼33內,配置有儲物箱331。儲物箱331配置於座部6之下方。
底部外殼34配置於頭管收容部32與後外殼33之間。底部外殼34覆蓋底部框架13之周圍。底部外殼34之上表面包含腳踏板341。腳踏板341配置於較座部6靠下方且前方。腳踏板341配置於底部框架13之上方。腳踏板341以騎乘者放置腳之方式設置。腳踏板341具有遍及車寬方向而平坦之形狀。但是,腳踏板341亦可並非平坦之形狀。例如,亦可於腳踏板341之中央,設置具有向上方突出之形狀且向前後方向延伸之中央通路部。
動力單元8配置於座部6之下方。動力單元8能夠揺動地支持於車體框架2。動力單元8將後輪7能夠旋轉地支持。後輪7經由後懸架28支持於車體框架2。動力單元8包含引擎26及變速箱27。
引擎26配置於較頭管11靠後方且下方。引擎26配置於較頭管收容部32靠後方。引擎26配置於後外殼33內。引擎26配置於座部6之下方。即,於俯視車輛時,引擎26與座部6重疊。引擎26配置於儲物箱331之下方。
於引擎26安裝有啟動馬達41。啟動馬達41使引擎26起動。啟動馬達41安裝於引擎26之曲軸42。於本實施形態中,啟動馬達41係兼做用以使引擎26起動之啟動馬達41、及利用引擎26之驅動力發電之發電機之啟動馬達發電機。
圖4係跨坐型車輛1之前部之側視放大圖。如圖4所示,跨坐型車輛1包含引擎控制單元44。引擎控制單元44配置於頭管收容部32之內側空間S。更詳細而言,引擎控制單元44配置於形成於前外殼36之中央外殼部36c與背部外殼38之間之內側空間S。引擎控制單元44對引擎26進行控制。例如,引擎控制單元44進行利用引擎26之燃料噴射、及點火時期之控制。
圖5係引擎控制單元44之立體圖。圖6係引擎控制單元44之前視圖。圖7係引擎控制單元44之後視圖。圖8係引擎控制單元44之側視圖。如圖5至7所示,引擎控制單元44具有較引擎控制單元44之厚度方向(Z)而言於長度方向(Y)及寬度方向(X)較大之尺寸。引擎控制單元44具有較引擎控制單元44之長度方向(Y)而言於寬度方向(X)較大之尺寸。此處,引擎控制單元44之厚度方向(Z)係指空間座標系統(X、Y、Z)中於引擎控制單元44中最小之尺寸延伸之方向。
引擎控制單元44配置於頭管11之前方。如圖2所示,引擎控制單元44於前視車輛時與頭管11之至少一部分重疊。
引擎控制單元44包含第1散熱面441及第2散熱面444。第1散熱面441係引擎控制單元44之前表面。第2散熱面444位於第1散熱面441之相反側。第2散熱面444係引擎控制單元44之後表面。
引擎控制單元44包含第1側面442、第2側面443、第3側面445、及第4側面446。第1側面442連接於第1散熱面441之下端。第1側面442係引擎控制單元44之下表面。第2側面443係引擎控制單元44之左側面。第3側面445連接於第1散熱面441之上端。第3側面445係引擎控制單元44之上表面。第4側面446係引擎控制單元44之右側面。
第1散熱面441與第2散熱面444係於引擎控制單元44之長度方向(Y)及寬度方向(X)延伸。第1散熱面441與第2散熱面444具有較長度方向(Y)而言於寬度方向(X)較大之形狀。第1側面442與第3側面445係於引擎控制單元44之寬度方向(X)及厚度方向(Z)延伸。第1側面442與第3側面445具有較厚度方向(Z)而言於寬度方向(X)較大之形狀。第2側面443與第4側面446係於引擎控制單元44之長度方向(Y)及厚度方向(Z)延伸。第2側面443與第4側面446具有較厚度方向(Z)而言於長度方向(Y)較大之形狀。
於第1散熱面441之法線方向投影第1散熱面441所得之面積大於在第1側面442之法線方向投影第1側面442所得之面積。於第1散熱面441之法線方向投影第1散熱面441所得之面積大於在第2側面443之法線方向投影第1側面442所得之面積。再者,第2散熱面444具有與第1散熱面441相同之投影面積。第3側面445具有與第1側面442相同之投影面積。第4側面446具有與第2側面443相同之投影面積。
如圖6所示,引擎控制單元44包含指令單元46及電壓控制單元47。指令單元46輸出向引擎26之指令信號。電壓控制單元47例如為調節器。電壓控制單元47連接於啟動馬達41,將利用啟動馬達41發電之電氣整流,對其電壓進行控制。指令單元46與電壓控制單元47於引擎控制單元44之寬度方向(X)排列配置。
引擎控制單元44包含複數個連接器48-50。複數個連接器48-50安裝於第1側面442。複數個連接器48-50於引擎控制單元44之寬度方向(X)排列配置。複數個連接器48-50自第1側面442向下方突出。
複數個連接器48-50包含第1連接器48、第2連接器49、及第3連接器50。第1連接器48連接於指令單元46。第2連接器49與第3連接器50連接於電壓控制單元47。
引擎控制單元44包含第1安裝部51及第2安裝部52。第1安裝部51與第2安裝部52設置於引擎控制單元44之兩側面。第1安裝部51與第2安裝部52分別包含供螺栓通過之孔511、521。
如圖5所示,第1散熱面441包含向厚度方向(Z)突出之凸部441a。第1散熱面441藉由凸部441a,成為包含凹凸之形狀。如圖7所示,引擎控制單元44包含複數個肋條53。複數個肋條53設置於第2散熱面444。第2散熱面444藉由複數個肋條53,成為包含凹凸之形狀。複數個肋條53於寬度方向(X)延伸。再者,於圖7中,僅對複數個肋條53之1個標註符號53,其他肋條53之符號省略。
如圖4所示,引擎控制單元44配置於頭管11之前方。
於側視車輛時,引擎控制單元44係使厚度方向(Z)朝向相對於與頭管11之軸線Ax1垂直之方向傾斜之方向而配置。於側視車輛時,引擎控制單元44之厚度方向(Z)向前方且下方延伸。
如圖2所示,於前視車輛時,引擎控制單元44之至少一部分與頭管11重疊。引擎控制單元44係使寬度方向(X)朝向車寬方向而配置。即,引擎控制單元44之寬度方向(X)於車寬方向延伸。
如圖2所示,於前視車輛時,引擎控制單元44之至少一部分與頭燈37重疊。於前視車輛時,引擎控制單元44之上端位於較頭燈37之上端靠下方。於前視車輛時,引擎控制單元44之下端位於較頭燈37之下端靠上方。
於側視車輛時,引擎控制單元44之第1散熱面441朝向前方且上方延伸。於側視車輛時,第1散熱面441在相對於頭管11之軸線方向(Ax1)交叉之方向延伸。於側視車輛時,第1散熱面441相對於頭管11之軸線方向(Ax1)傾斜。於側視車輛時,第1散熱面441向前方且上方延伸。
於前視車輛時,第1散熱面441於車寬方向延伸。於前視車輛時,第1側面442於車寬方向延伸。於側視車輛時,第1側面442於與第1散熱面441不同之方向延伸。於側視車輛時,第1側面442向前方且下方延伸。於側視車輛時,第1側面442相對於頭管11之軸線方向(Ax1)傾斜。
再者,引擎控制單元44之第2散熱面444配置於與第1散熱面441相同之朝向。引擎控制單元44之第3側面445配置於與第1側面442相同之朝向。引擎控制單元44之第4側面446配置於與第2側面443相同之朝向。但是,該等之面之朝向亦可變更。
引擎控制單元44配置於上述頭管收容部32之內側空間S。圖9係頭管收容部32之立體圖。圖10係頭管收容部32之後視圖。圖11係圖4中之XI-XI剖視圖。圖12係圖4中之XII-XII剖視圖。
如圖9及圖10所示,背部外殼38包含中央部381、左側部382、及右側部383。中央部381於後視時與頭管11重疊。左側部382位於中央部381之左側方。左側部382之至少一部分位於較頭管11之後端緣11c靠前方。左側部382之至少一部分位於較頭管11之後端緣11c靠前方。右側部383位於中央部381之右側方。右側部383之至少一部分位於較頭管11之後端緣11c靠前方。右側部383之至少一部分位於較頭管11之後端緣11c靠前方。
於背部外殼38設置有供油部60。於俯視車輛時,供油口60配置於頭管11之一側方。詳細而言,於俯視車輛時,供油口60配置於頭管11之左方。供油部60設置於左側部382。左側部382包含左上部382a及左下部382b。左上部382a具有自左下部382b朝向前方凹陷之形狀。供油部60設置於左上部382a。如圖11所示,左上部382a位於較頭管11之後端緣11c靠前方。左上部382a位於較頭管11之後端緣11c靠前方。
於背部外殼38設置有主開關56。於俯視車輛時,主開關56配置於頭管11之另一側方。詳細而言,於俯視車輛時,主開關56配置於頭管11之右方。主開關56設置於右側部383。右側部383包含右上部383a及右下部383b。右上部383a具有較右下部383b更向前方凹陷之形狀。主開關56設置於右上部383a。右上部383a位於較頭管11之後端緣11c靠前方。右上部383a位於較頭管11之後端緣11c靠前方。但是,供油口60與主開關56之配置亦可變更。
如圖11所示,於俯視車輛時,引擎控制單元44配置於較供油口60靠前方。於俯視車輛時,引擎控制單元44配置於較主開關56靠前方。
如圖10所示,背部外殼38包含後視時與引擎控制單元44重疊之重疊部384。重疊部384跨及中央部381、左上部382a、及右上部383a。重疊部384中之左上部382a中所包含之部分位於較頭管11之後端緣11c靠前方。重疊部384中之右上部383a中所包含之部分位於較頭管11之後端緣11c靠前方。
圖13係表示頭管收容部32之內部之構造之側視圖。圖14係表示頭管收容部32之內部之構造之俯視圖。如圖11至圖14所示,於車輛前後方向上,引擎控制單元44配置於頭管11與頭燈37之間。
如圖13所示,於側視車輛時,引擎控制單元44與頭燈37之至少一部分重疊。詳細而言,頭燈37包含透明外殼54及殼體55。透明外殼54由具有透光性之材料形成。透明外殼54之一部分自頭管收容部32向外部露出。殼體55配置於透明外殼54之後方。於側視車輛時,引擎控制單元44與殼體55重疊。
引擎控制單元44之上端位於較頭管11之上端靠下方。引擎控制單元44之下端位於較頭管11之下端靠上方。引擎控制單元44之下端位於較底托架16靠上方。
如圖14所示,引擎控制單元44於車寬方向上小於頭燈37。於俯視車輛時,引擎控制單元44之左右之端部位於較頭燈37之左右之端部於車寬方向上靠內側。即,於俯視車輛時,引擎控制單元44之左端部位於較頭燈37之左端部靠右方。於俯視車輛時,引擎控制單元44之右端部位於較頭燈37之右端部靠左方。
如圖13所示,跨坐型車輛1包含將頭燈37固定於頭管11之支撐件57。引擎控制單元44固定於支撐件57。支撐件57包含第1支撐件58及第2支撐件59。第1支撐件58安裝於頭管11。第1支撐件58自頭管11向前方延伸。第2支撐件59支持於第1支撐件58。頭燈37安裝於第2支撐件59。
圖15係表示省略了頭燈37之頭管收容部32之內部之構造的側視圖。圖16係表示省略了頭燈37之頭管收容部32之內部之構造的前視圖。如圖15及13所示,第2支撐件59包含第1支持部61及第2支持部62。第1支持部61安裝於第1支撐件58。第1支持部61具有彎曲之環狀之形狀。於側視車輛時,第1支持部61自第1支撐件58向前方且上方延伸。
第2支持部62具有於前視車輛時彎曲為U字狀之形狀。第2支持部62之兩端連接於第1支持部61。於側視車輛時,第2支持部62自第1支持部61向下方延伸。頭燈37安裝於第1支持部61與第2支持部62。
引擎控制單元44安裝於第1支持部61。詳細而言,第1支持部61包含第1突出部63及第2突出部64。第1突出部63與第2突出部64自第1支持部61向車寬方向上之內側突出。引擎控制單元44之第1安裝部51藉由螺栓等固定機構安裝於第1突出部63。引擎控制單元44之第2安裝部52藉由螺栓等固定機構安裝於第2突出部64。
如圖16所示,於引擎控制單元44連接有複數個電纜65-67。複數個電纜65-67分別連接於第1~第3連接器48-50。連接於第1連接器48之電纜65係將複數個通信線捆紮而成之線束。複數個通信線之一部分連接於檢測引擎旋轉速度之感測器等各種感測器。複數個通信線之一部分連接於引擎26之燃料噴射裝置、火星塞等裝置。
連接於第2連接器49與第3連接器50之電纜66、67連接於啟動馬達41及未圖示之電池。連接於第1連接器48之電纜65較連接於第2連接器49之電纜66粗。連接於第1連接器48之電纜65較連接於第3連接器50之電纜66粗。
電纜65-67自引擎控制單元44向下方且後方延伸。電纜65-67自引擎控制單元44朝向頭管11延伸。雖然省略圖示,但是電纜65-67沿著下框架12向下方延伸。
如圖4所示,跨坐型車輛1包含ABS用之液壓單元45。液壓單元45配置於頭管收容部32內。詳細而言,液壓單元45配置於前外殼36內。液壓單元45連接於來自前刹車19之刹車軟管。液壓單元45連接於來自主缸20之刹車軟管。液壓單元45與引擎控制單元44藉由通信線而連接。液壓單元45對前刹車19進行控制。
液壓單元45配置於頭管11之前方。液壓單元45於車輛前後方向上配置於頭燈37與頭管11之間。液壓單元45於車輛前後方向上配置於頭管11與引擎控制單元44之間。液壓單元45配置於引擎控制單元44之後方。液壓單元45安裝於第1支撐件58。
如圖15所示,液壓單元45之下端位於較引擎控制單元44之下端靠上方。液壓單元45之上端位於較引擎控制單元44之上端靠上方。液壓單元45之前端位於較引擎控制單元44之後端靠前方。液壓單元45之後端位於較引擎控制單元44之後端靠後方。
如圖2所示,液壓單元45於前視車輛時與頭管11之至少一部分重疊。液壓單元45於前視車輛時與引擎控制單元44重疊。
如圖16所示,於俯視車輛時,液壓單元45與引擎控制單元44之至少一部分重疊。於俯視車輛時,液壓單元45與頭管11之至少一部分重疊。液壓單元45於車寬方向上小於引擎控制單元44。液壓單元45之左端部位於較引擎控制單元44之左端部靠右方。液壓單元45之右端部位於較引擎控制單元44之右端部靠左方。
於以上所說明之本實施形態之跨坐型車輛1中,引擎控制單元44配置於頭管11之前方,於前視車輛時與頭管11之至少一部分重疊。通過開放部322向頭管收容部32之內側空間S流通之空氣以沿著頭管11之方式朝向上方流動,藉此,容易向頭管11之軸線方向(Ax1)流動。因此,於側視車輛時,引擎控制單元44之第1散熱面441在相對於頭管11之軸線方向(Ax1)交叉之方向延伸,藉此,通過開放部322流通之空氣容易碰撞引擎控制單元44。藉此,可提高引擎控制單元44之散熱性。
於側視車輛時,頭管11之軸線Ax1朝向後方且上方延伸。於側視車輛時,引擎控制單元44之第1散熱面441朝向前方且上方延伸。因此,自開放部322朝向後方且上方流動之空氣容易碰撞引擎控制單元44。藉此,可進而提高引擎控制單元44之散熱性。
於第1散熱面441之法線方向投影第1散熱面441所得之面積大於在第1側面442之法線方向投影第1側面442所得之面積。因此,於引擎控制單元44中投影面積較大之第1散熱面441在相對於頭管11之軸線方向(Ax1)交叉之方向延伸。藉此,藉由來自開放部322之空氣,可進而提高引擎控制單元44之散熱性。
於側視車輛時,第1散熱面441向前方且上方延伸。因此,自開放部322朝向後方且上方流動之空氣容易碰撞投影面積較大之第1散熱面441。藉此,藉由來自開放部322之空氣,可進而提高引擎控制單元44之散熱性。
供電纜65-67連接之連接器48-50設置於第1側面442,第1側面442係引擎控制單元44之下表面。因此,電纜65-67可容易地採用自第1側面442向下方延伸之配置。藉此,電纜65-67之處理變得容易。
第1散熱面441包含凹凸。因此,藉由第1散熱面441之表面積增大,可進而提高引擎控制單元44之散熱性。
第1散熱面441之寬度尺寸大於第1散熱面441之長度尺寸。又,引擎控制單元44使第1散熱面441之寬度方向(X)朝向車寬方向而配置。因此,可將引擎控制單元44於頭管收容部32內於車輛上下方向上精簡地配置。
引擎控制單元44之上端位於較頭管11之上端靠下方。因此,可將引擎控制單元44於頭管收容部32內於車輛上下方向上精簡地配置。
於車輛前後方向上,引擎控制單元44配置於頭管11與頭燈37之間。於前視車輛時,引擎控制單元44之至少一部分與頭燈37重疊。因此,藉由頭燈37,頭管收容部32之內側空間S變窄,故而增加了散熱性降低之擔憂。因此,本發明之意義變得重大。
引擎控制單元44固定於用以將頭燈37固定於頭管11之支撐件57。因此,可將頭燈37與引擎控制單元44利用共通之支撐件57安裝。
引擎控制單元44包含指令單元46及電壓控制單元47。電壓控制單元47對電壓進行控制,故而來自電壓控制單元47之發熱較大。於本實施形態之跨坐型車輛1中,藉由如上所述配置引擎控制單元44,可使來自電壓控制單元47之發熱高效率地冷卻。
指令單元46與電壓控制單元47係於第1散熱面441之寬度方向(X)排列配置。因此,與指令單元46與電壓控制單元47於厚度方向(Z)積層之情形相比,指令單元46與電壓控制單元47之間之配線變得容易。又,於引擎控制單元44形成較大之面,故而可使來自開放部322之空氣容易碰撞引擎控制單元44。
背部外殼38包含後視時與引擎控制單元44重疊之重疊部384。重疊部384之至少一部分位於較頭管11之後端緣11c靠前方。於該情形時,引擎控制單元44之正後方之空間狹窄。因此,行駛風難以通過,又,用以散熱之空間較小,故而增加了散熱性降低之擔憂。因此,本發明之意義變得重大。
左緩衝器17之上端部及右緩衝器18之上端部連接於配置於頭管11之下方之底托架16。即,跨坐型車輛1不具備上托架,利用底托架16將左緩衝器17與右緩衝器18連結。因此,於頭管11之左方與右方,未配置左緩衝器17與右緩衝器18。因此,可將位於頭管11之左右之寬闊之空間作為引擎控制單元44之排熱空間利用。藉此,可提高引擎控制單元44之散熱性。但是,跨坐型車輛1亦可具備上托架。
以上,對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上述實施形態,於不脫離發明之主旨之範圍內能夠進行各種變更。
跨坐型車輛1並不限定於速克達型車輛,亦可為踏板型車輛等其他種類之車輛。前輪5之數量並不限定於1個,亦可為2個以上。或者,後輪之數量並不限定於1個,亦可為2個以上。
引擎控制單元44亦可不具有電壓控制單元47。引擎控制單元44亦可具有怠速停止等控制功能。怠速停止係於車輛停止時自動地使引擎26停止,於車輛發動時自動地使引擎26再起動之功能。於引擎控制單元44具有此種控制功能之情形時,存在引擎控制單元44大型化,並且因處理量之增大而使發熱量增大之傾向。因此,如上述實施形態般,提高引擎控制單元44之散熱性變得有效。
引擎控制單元44之構造並不限定於上述實施形態之構造。例如,引擎控制單元44亦可為較寬度方向(X)而言於長度方向(Y)較長之形狀。第1散熱面441並不限定於引擎控制單元44之前表面,亦可為引擎控制單元44之後表面、或其他面。第1側面442並不限定於引擎控制單元44之下表面,亦可為引擎控制單元44之上表面等其他面。
引擎控制單元44之連接器之數量並不限定於3個,亦可少於3個或多於3個。引擎控制單元44之連接器並不限定於下表面,亦可配置於其他面。
支撐件57之構造並不限定於上述實施形態之構造,亦可變更。液壓單元45之配置並不限定於上述實施形態之配置,亦可變更。例如,液壓單元45亦可配置於與頭管收容部32內不同之場所。或者,亦可省略液壓單元45。
引擎控制單元44之配置並不限定於上述實施形態之配置。例如,如圖17所示,於側視車輛時,引擎控制單元44之第1散熱面441亦可於與頭管11之軸線方向(Ax1)垂直之方向延伸。或者,如圖18所示,於側視車輛時,引擎控制單元44之第1散熱面441亦可向前方且下方延伸,且在相對於頭管11之軸線方向交叉之方向延伸。或者,如圖19所示,於側視車輛時,引擎控制單元44之第1散熱面441亦可於水平方向延伸。或者,如圖20所示,於側視車輛時,引擎控制單元44之第1散熱面441亦可於車輛上下方向延伸。頭燈37亦可設置於把手外殼31,而並非前外殼36。
1‧‧‧跨坐型車輛
2‧‧‧車體框架
3‧‧‧轉向裝置
4‧‧‧車體外殼
5‧‧‧前輪
6‧‧‧座部
7‧‧‧後輪
8‧‧‧動力單元
11‧‧‧頭管
11a‧‧‧下開口端
11b‧‧‧上開口端
11c‧‧‧後端緣
12‧‧‧下框架
13‧‧‧底部框架
14‧‧‧後框架
15‧‧‧轉向軸
16‧‧‧底托架
17‧‧‧左緩衝器
18‧‧‧右緩衝器
19‧‧‧前刹車
20‧‧‧主缸
21‧‧‧把手
22‧‧‧第1握把
23‧‧‧第2握把
24‧‧‧第1桿構件
25‧‧‧第2桿構件
26‧‧‧引擎
27‧‧‧變速箱
28‧‧‧後懸架
29‧‧‧把手桿
31‧‧‧把手外殼
32‧‧‧頭管收容部
33‧‧‧後外殼
34‧‧‧底部外殼
36‧‧‧前外殼
36a‧‧‧前端部
36c‧‧‧中央外殼部
36l‧‧‧左外殼部
36r‧‧‧右外殼部
37‧‧‧頭燈
38‧‧‧背部外殼
39‧‧‧擋泥外殼
41‧‧‧啟動馬達
42‧‧‧曲軸
44‧‧‧引擎控制單元
45‧‧‧ABS用之液壓單元
46‧‧‧指令單元
47‧‧‧調節器
48‧‧‧第1連接器
49‧‧‧第2連接器
50‧‧‧第3連接器
51‧‧‧第1安裝部
52‧‧‧第2安裝部
53‧‧‧肋條
54‧‧‧透明外殼
55‧‧‧殼體
56‧‧‧主開關
57‧‧‧支撐件
58‧‧‧第1支撐件
59‧‧‧第2支撐件
60‧‧‧供油部
61‧‧‧第1支持部
62‧‧‧第2支持部
63‧‧‧第1突出部
64‧‧‧第2突出部
65-67‧‧‧電纜
322‧‧‧開放部
331‧‧‧儲物箱
341‧‧‧腳踏板
381‧‧‧中央部
382‧‧‧左側部
382a‧‧‧左上部
382b‧‧‧左下部
383‧‧‧右側部
383a‧‧‧右上部
383b‧‧‧右下部
441‧‧‧第1散熱面
441a‧‧‧凸部
442‧‧‧第1側面
443‧‧‧第2側面
444‧‧‧第2散熱面
445‧‧‧第3側面
446‧‧‧第4側面
511、521‧‧‧孔
Ax1‧‧‧軸線
L‧‧‧下側空間
S‧‧‧內側空間
圖1係實施形態之跨坐型車輛之側視圖。
圖2係跨坐型車輛之前視圖。
圖3係跨坐型車輛之前部之立體圖。
圖4係跨坐型車輛之前部之側視放大圖。
圖5係引擎控制單元之立體圖。
圖6係引擎控制單元之前視圖。
圖7係引擎控制單元之後視圖。
圖8係引擎控制單元之側視圖。
圖9係頭管收容部之立體圖。
圖10係頭管收容部之後視圖。
圖11係圖4中之XI-XI剖視圖。
圖12係圖4中之XII-XII剖視圖。
圖13係表示頭管收容部之內部之構造之側視圖。
圖14係表示頭管收容部之內部之構造之俯視圖。
圖15係表示省略了頭燈之頭管收容部之內部之構造的側視圖。
圖16係表示省略了頭燈之頭管收容部之內部之構造的前視圖。
圖17係第1變化例之跨坐型車輛之前部之側視放大圖。
圖18係第2變化例之跨坐型車輛之前部之側視放大圖。
圖19係第3變化例之跨坐型車輛之前部之側視放大圖。
圖20係第4變化例之跨坐型車輛之前部之側視放大圖。
3‧‧‧轉向裝置
11‧‧‧頭管
12‧‧‧下框架
16‧‧‧底托架
17‧‧‧左緩衝器
18‧‧‧右緩衝器
32‧‧‧頭管收容部
36‧‧‧前外殼
37‧‧‧頭燈
38‧‧‧背部外殼
54‧‧‧透明外殼
55‧‧‧殼體
60‧‧‧供油部
381‧‧‧中央部
382‧‧‧左側部
382b‧‧‧左下部
383‧‧‧右側部
383b‧‧‧右下部
Claims (16)
- 一種跨坐型車輛,其具備: 車體框架,其包含頭管; 轉向裝置,其支持於上述頭管; 引擎,其配置於較上述頭管靠後方且下方; 頭管收容部,其包含至少一部分配置於上述頭管之前方之前外殼、及至少一部分配置於上述頭管之後方之背部外殼,且於上述前外殼與上述背部外殼之間形成有收容上述頭管之內側空間;及 引擎控制單元,其對上述引擎進行控制; 上述頭管自下開口端朝向上開口端向後方延伸, 上述頭管收容部包含形成於上述頭管之下方之開放部, 上述轉向裝置自上述內側空間通過上述開放部朝向外側延伸, 上述背部外殼包含後視時與上述頭管重疊之中央部、位於上述中央部之左側方之左側部、及位於上述中央部之右側方之右側部,上述左側部與上述右側部中至少一者位於較上述頭管之後端緣靠前方, 上述引擎控制單元於上述頭管收容部之內側空間配置於上述頭管之前方,於前視車輛時與上述頭管之至少一部分重疊, 上述引擎控制單元形成為較厚度尺寸而言長度尺寸與寬度尺寸較大,於沿厚度方向觀察之情形時包含在長度方向與寬度方向上延伸之主散熱面, 於側視車輛時,上述主散熱面在相對於上述頭管之軸線方向交叉之方向上延伸。
- 如請求項1之跨坐型車輛,其中 於側視車輛時,上述頭管之軸線朝向後方且上方延伸, 於側視車輛時,上述主散熱面朝向前方且上方延伸。
- 如請求項1之跨坐型車輛,其中 上述引擎控制單元進而包含在上述引擎控制單元之厚度方向上延伸之側面, 於上述主散熱面之法線方向投影上述主散熱面所得之面積大於在上述側面之法線方向投影上述側面所得之面積。
- 如請求項3之跨坐型車輛,其中 於側視車輛時,上述頭管之軸線朝向後方且上方延伸, 於側視車輛時,上述主散熱面向前方且上方延伸。
- 如請求項3之跨坐型車輛,其 進而具備連接於上述引擎控制單元之電纜, 上述側面包含供上述電纜連接之連接器。
- 如請求項3之跨坐型車輛,其中 上述主散熱面係上述引擎控制單元之前表面或後表面, 上述側面係連接於上述主散熱面之下端之下表面。
- 如請求項1之跨坐型車輛,其中 上述主散熱面包含凹凸。
- 如請求項1之跨坐型車輛,其中 上述主散熱面之寬度尺寸大於上述主散熱面之長度尺寸, 上述引擎控制單元係使上述主散熱面之寬度方向朝向車寬方向而配置。
- 如請求項1之跨坐型車輛,其中 上述引擎控制單元之上端位於較上述頭管之上開口端靠下方。
- 如請求項1之跨坐型車輛,其 進而具備配置於較上述頭管靠前方之頭燈, 於車輛前後方向上,上述引擎控制單元配置於上述頭管與上述頭燈之間, 於前視車輛時,上述引擎控制單元之至少一部分與上述頭燈重疊。
- 如請求項10之跨坐型車輛,其 進而具備將上述頭燈固定於上述頭管之支撐件, 上述引擎控制單元固定於上述支撐件。
- 如請求項1之跨坐型車輛,其 進而具備使上述引擎起動之啟動馬達, 上述引擎控制單元包含: 指令單元,其輸出向上述引擎之指令信號;及 電壓控制單元,其連接於上述啟動馬達。
- 如請求項12之跨坐型車輛,其中 上述指令單元與上述電壓控制單元於上述主散熱面之寬度方向或長度方向排列配置。
- 如請求項1之跨坐型車輛,其中 上述背部外殼包含後視時與上述引擎控制單元重疊之重疊部, 上述重疊部之至少一部分位於較上述頭管之後端靠前方。
- 如請求項1之跨坐型車輛,其 進而具備設置於上述左側部或上述右側部之供油部。
- 如請求項1之跨坐型車輛,其 進而具備設置於上述左側部或上述右側部之主開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8-040643 | 2018-03-07 | ||
JP2018040643A JP2019155944A (ja) | 2018-03-07 | 2018-03-07 | 鞍乗型車両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938434A TW201938434A (zh) | 2019-10-01 |
TWI731308B true TWI731308B (zh) | 2021-06-21 |
Family
ID=656354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8106254A TWI731308B (zh) | 2018-03-07 | 2019-02-25 | 跨坐型車輛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3536531B1 (zh) |
JP (1) | JP2019155944A (zh) |
PH (1) | PH12019050036A1 (zh) |
TW (1) | TWI73130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1149147A1 (ja) * | 2020-01-21 | 2021-07-29 |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 Mt型ストラドルドビークル |
WO2021149146A1 (ja) * | 2020-01-21 | 2021-07-29 |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 Mt型ストラドルドビークル |
WO2022113095A1 (en) * | 2020-11-29 | 2022-06-02 | Tvs Motor Company Limited | A saddle-ride vehicle provided with a power unit, an electrical machine and the corresponding controllers thereof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321111B (zh) * | 2007-05-18 | 2010-03-01 | Yamaha Motor Co Ltd | |
JP2010105630A (ja) * | 2008-10-31 | 2010-05-13 | Honda Motor Co Ltd | 自動二輪車 |
EP2769903A1 (en) * | 2013-02-25 | 2014-08-27 | Honda Motor Co., Ltd. | Battery layout structure of saddle-ride type vehicle |
JP2015193288A (ja) * | 2014-03-31 | 2015-11-05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車両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531200B1 (en) * | 1991-09-03 | 1997-03-12 |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Power unit for motor vehicles |
JP2006182269A (ja) * | 2004-12-28 | 2006-07-13 | Yamaha Motor Co Ltd | 自動二輪車 |
US9877002B2 (en) | 2015-10-02 | 2018-01-23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Reconfigurable mobile device |
JP6536353B2 (ja) * | 2015-10-27 | 2019-07-03 | スズキ株式会社 | 電動車両のコンバータ配置構造 |
-
2018
- 2018-03-07 JP JP2018040643A patent/JP2019155944A/ja active Pending
-
2019
- 2019-02-15 EP EP19157386.4A patent/EP3536531B1/en active Active
- 2019-02-25 TW TW108106254A patent/TWI731308B/zh active
- 2019-03-05 PH PH12019050036A patent/PH12019050036A1/en unknown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321111B (zh) * | 2007-05-18 | 2010-03-01 | Yamaha Motor Co Ltd | |
JP2010105630A (ja) * | 2008-10-31 | 2010-05-13 | Honda Motor Co Ltd | 自動二輪車 |
EP2769903A1 (en) * | 2013-02-25 | 2014-08-27 | Honda Motor Co., Ltd. | Battery layout structure of saddle-ride type vehicle |
JP2015193288A (ja) * | 2014-03-31 | 2015-11-05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車両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938434A (zh) | 2019-10-01 |
EP3536531A1 (en) | 2019-09-11 |
PH12019050036A1 (en) | 2019-10-21 |
EP3536531B1 (en) | 2021-04-21 |
JP2019155944A (ja) | 2019-09-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6240217B2 (ja) | 自動二輪車 | |
TWI731308B (zh) | 跨坐型車輛 | |
US8739908B2 (en) | Motor driven vehicle | |
TWI712535B (zh) | 跨坐型車輛 | |
JP6238329B2 (ja) | 自動二輪車用エンジン制御ユニット取付構造 | |
JP2012144178A (ja) | 電動車両 | |
JP2009234422A (ja) | 鞍乗り型車両 | |
CN111688854B (zh) | 鞍乘型车辆的电装品安装构造 | |
JP2012224285A (ja) | 鞍乗型車両 | |
TWI702164B (zh) | 跨坐型車輛 | |
JP5098103B2 (ja) | 鞍乗り型車両のヘッドライト支持構造 | |
WO2020183571A1 (ja) | 鞍乗型車両 | |
JP6133111B2 (ja) | 鞍乗り型車両のバッテリー配置構造 | |
JP2010143331A (ja) | 車両用メータ装置 | |
JP2023053895A (ja) | 鞍乗型車両 | |
WO2022113117A1 (en) | A motorized vehicle | |
TWI730555B (zh) | 電動二輪機車之動力單元構造 | |
JP2023032170A (ja) | 鞍乗型車両 | |
TWI579183B (zh) | 跨坐型車輛 | |
JP2020059436A (ja) | 鞍乗型車両 | |
JP2011198680A (ja) | 鞍乗り型車両のウィンカ装置 | |
JP5235170B2 (ja) | 自動二輪車の電装品ユニット | |
TWI776555B (zh) | 跨騎型車輛 | |
JP5565941B2 (ja) | 鞍乗り型車両のウィンカ装置 | |
JP2021194987A (ja) | 鞍乗型車両のフロント構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