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27985U - 機車車架強化結構 - Google Patents
機車車架強化結構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M627985U TWM627985U TW111203446U TW111203446U TWM627985U TW M627985 U TWM627985 U TW M627985U TW 111203446 U TW111203446 U TW 111203446U TW 111203446 U TW111203446 U TW 111203446U TW M627985 U TWM627985 U TW M627985U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fuel tank
- frame
- reinforcement
- locomotive
- side step
- Prior art dat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創作係速克達機車車架的強化結構,其包含一油箱補強架,油箱補強架置於機車的油箱的安裝凸緣上,且環繞貼靠於油箱外,並與油箱一同鎖合於油箱座上,因此使油箱座及油箱上的多個鎖點之間進一步有支架連接,藉此能大幅提升油箱處的結構強度,尤其可有效強化前後方向的直向應力以及車架左右扭轉強度,本創作藉此強化整體車架最弱的踏板處的結構強度。此外,油箱補強架的鎖孔位置對應到原有的鎖點,因此無須額外的結合結構,而僅須將油箱補強架放置於油箱的安裝凸緣上,並使用原來鎖合油箱的螺栓貫穿油箱補強架的鎖孔來一同固定油箱補強架即可,藉此方便安裝,而無須更動到原有的結構。
Description
本創作係涉及一種強化機車車體的結構,尤指一種用於速克達且環繞於油箱外及連接於兩側踏支架之間的強化架體。
現有技術的一般速克達機車,其多以引擎作為機車結構強度的主體,並搭配多數桿體連接(焊接)而成的車架來維持整體結構。
然而,現有技術的速克達機車均有一供騎乘者放置雙腳的踏板處,踏板處連接前方的龍頭與後方的車廂,為提供放置雙腳的空間,踏板處為速克達機車上下厚度最薄之處,而無法像前方的龍頭或後方的車廂有一定的高度空間可以設置較多架體來補強結構。因此以速克達機車而言,踏板處的結構強度為整體車架最弱之處,甚至可視為龍頭跟車廂之間有一個很大的洞,而造成整體結構有一弱點。
並且,現有技術的車架的強度設計僅是對應於一般的騎乘情形,當使用者以高速騎乘或連續過彎等激烈騎乘時,或是甚至是經過改裝而能超出原廠設定的車速時,則車架的結構強度便有所不足,而可能會導致車架變形或甚至斷裂,進而造成安全上的隱憂,並且車輛的操控性也會因此變差。
尤其當車架結構承受不住之時,往往是車速極高或過彎等情形時,這時更是不容意外發生,因此現有技術的機車車架結構強度不足,實有待加以改良。
有鑑於前述之現有技術的缺點及不足,本創作提供一種機車車架強化結構,以可有效強化車架的踏板處的結構強度,進而大幅提升安全性。
為達到上述的創作目的,本創作所採用的技術手段為設計一種機車車架強化結構,其中包含:
一油箱補強架,其用以設於一速克達機車上,該速克達機車包含有一油箱座及一油箱;該油箱座上設有複數油箱座孔;該油箱置於該油箱座上,且環繞突出有一安裝凸緣,該安裝凸緣上設有複數油箱穿孔;該油箱補強架置於該油箱的該安裝凸緣上,且環繞於該油箱外,該油箱補強架為環狀,且設有複數油箱補強孔,該等油箱補強孔的位置分別對應於該等油箱穿孔的位置,且分別對應於該等油箱座孔的位置。
本創作之優點在於,在踏板附近的油箱外環繞設置油箱補強架,且油箱補強架與油箱一同透過多個螺栓鎖合於油箱座上,因此使油箱座及油箱上的多個鎖點之間進一步有支架連接,藉此能大幅提升油箱處的結構強度,尤其可有效強化前後方向的直向應力(例如煞車時)以及車架左右扭轉強度(例如車輛大傾角時),本創作藉此強化整體車架最弱的踏板處的結構強度。
並且油箱補強架的油箱補強孔的位置對應到原有的鎖點(油箱穿孔及油箱座孔),因此無須額外的結合結構,而僅須將油箱補強架放置於油箱的安裝凸緣上,並使用原來鎖合油箱的螺栓貫穿油箱補強孔來一同固定油箱補強架即可,藉此方便安裝,而無須更動到原有的結構。
進一步而言,所述之機車車架強化結構,其中該油箱補強架為一體成形。
進一步而言,所述之機車車架強化結構,其中該油箱補強架包含有一左架體、一右架體及兩連接架體,該左架體及該右架體置於該油箱的該安裝凸緣上,且橫向夾設及環繞貼靠該油箱,該等油箱補強孔設於該左架體及該右架體上;該兩連接架體分別位於該油箱的前側及後側,且各該連接架體連接該左架體及該右架體。
進一步而言,所述之機車車架強化結構,其中該連接架體上設有兩連接穿孔,其中一該連接穿孔的位置對應於該左架體的其中一該油箱補強孔的位置,另一該連接穿孔的位置對應於該右架體的其中一該油箱補強孔的位置。
進一步而言,所述之機車車架強化結構,其中該油箱補強架環繞貼靠於該油箱外。
進一步而言,所述之機車車架強化結構,其中該油箱補強架的至少一該油箱補強孔為長孔。
進一步而言,所述之機車車架強化結構,其中該油箱補強架為平板狀。
進一步而言,所述之機車車架強化結構,其中該油箱補強架的其中一側面突出有一油箱補強肋,該油箱補強肋沿著該油箱補強架的安裝凸緣環繞延伸。
進一步而言,所述之機車車架強化結構,其中該油箱補強架的厚度介於0.1毫米至50毫米之間。
進一步而言,所述之機車車架強化結構,其中該油箱補強架為白鐵或鋁合金或鈦合金材質。
進一步而言,所述之機車車架強化結構,其進一步包含有一側踏補強架,其用以設於該速克達機車的兩側踏支架(後座乘客置放腳的腳踏位置)上,且連接該兩側踏支架;各該側踏支架上設有一側踏支架孔;該側踏補強架的兩端分別設有一側踏補強孔,兩端的該兩側踏補強孔的位置分別對應於該兩側踏支架的該兩側踏支架孔的位置。藉由側踏補強架橫向連接兩個側踏支架,可有效提升橫向的結構強度,進而抵抗左右方向以及車架扭轉的變形,如此對於機車過彎時的結構穩定性更能大幅提升。此外,側踏補強架補強的結構之處也相當靠近踏板處,進而也有助於強化整體車架最弱的踏板處的結構強度。
進一步而言,所述之機車車架強化結構,其中該側踏補強架的至少一該側踏補強孔為長孔。
進一步而言,所述之機車車架強化結構,其中該側踏補強架為平板狀。
進一步而言,所述之機車車架強化結構,其中該側踏補強架的其中一側面突出有一側踏補強肋,該側踏補強肋沿著該側踏補強架的安裝凸緣環繞延伸。
進一步而言,所述之機車車架強化結構,其中該側踏補強架的厚度介於0.1毫米至50毫米。
進一步而言,所述之機車車架強化結構,其中該側踏補強架為白鐵或鋁合金或鈦合金材質。
請參閱圖1及圖2所示,本創作之機車車架強化結構包含一油箱補強架10及一側踏補強架20,其均用以裝設於一速克達機車上,速克達機車包含有一油箱座30、一油箱40及兩側踏支架50。
油箱座30的位置大致位於機車的龍頭60與車廂之間,且位於踏板的下方,油箱座30上設有複數油箱座孔供固定油箱40使用。
油箱40置於油箱座30上,且油箱40的外壁面環繞突出有一安裝凸緣41,安裝凸緣41上設有複數油箱穿孔,油箱穿孔對齊油箱座孔,藉此可透過螺栓70貫穿油箱穿孔及油箱座孔以將油箱40鎖合於油箱座30上。螺栓70、油箱穿孔及油箱座孔均為現有技術的機車的結構。
請參閱圖1至圖3所示,前述之油箱補強架10置於油箱40的安裝凸緣41上,油箱補強架10為環狀且環繞於油箱40外。在本實施例中,油箱補強架10環繞貼靠於油箱40外,藉此使油箱補強架10與油箱40的結合更緊密,較佳地,油箱補強架10的形狀與油箱40的外壁面的形狀完全相同而使油箱補強架10的內周面完整環繞貼靠油箱40的外壁面,但不以此為限,油箱補強架10的內周面亦可僅有部分貼靠油箱40的外壁面,如此亦可。此外,若有其他需求,亦可使油箱補強架10與油箱40間隔設置。
油箱補強架10上設有複數油箱補強孔11,該等油箱補強孔11的位置分別對應於油箱40的油箱穿孔的位置,且分別對應於油箱座30的油箱座孔的位置,藉此油箱補強架10置於油箱40的安裝凸緣41上後,便可使用現有的用來鎖合油箱40及油箱座30的螺栓70,一併貫穿油箱補強孔11,而將油箱補強架10及油箱40一同鎖合於油箱座30上,藉此無須額外的結合結構也無須更動到原有的結構,便可方便的安裝油箱補強架10。
在本實施例中,至少一個油箱補強孔11為長孔,藉此方便於公差較大的情形使用。
此外,請參閱圖4及圖5所示,當搭配不同車型時,亦可使油箱補強架10有不同的輪廓。
請參閱圖3及圖4所示,在本實施例中,油箱補強架10為一體成形,藉此可維持較佳的結構補強效果,但不以此為限。
請參閱圖6所示,油箱補強架10亦可包含有一左架體12、一右架體13及兩連接架體14。左架體12及右架體13置於油箱40的安裝凸緣41上,且分別位於油箱40的橫向兩側,左架體12及右架體13橫向夾設及環繞貼靠油箱40的外壁面,左架體12及右架體13可相接也可間隔設置,前述的油箱補強孔11設於左架體12及右架體13上。兩連接架體14分別位於油箱40的前側及後側,前側的連接架體14連接左架體12的前端及右架體13的前端,後側的連接架體14連接左架體12的後端及右架體13的後端,藉此左架體12、右架體13及兩連接架體14共同連接成環狀,並且兩連接架體14使左架體12及右架體13環繞貼靠油箱40的外壁面。此外,連接架體14亦可同樣環繞貼靠油箱40的外壁面,但亦可只用以連接左架體12及右架體13。
關於連接架體14連接左架體12及右架體13的結構,較佳地,連接架體14上設有兩連接穿孔141,其中一連接穿孔141的位置對應於左架體12的其中一油箱補強孔11的位置,另一連接穿孔141的位置對應於右架體13的其中一該油箱補強孔11的位置,藉此同樣可使用原有的螺栓70同時貫穿連接架體14及左架體12(或右架體13),如此便可同時結合連接架體14及左架體12(或右架體13),又可同時將油箱補強架10結合到油箱40及油箱座30上。但連接架體14及左架體12(或右架體13)的結合方式不以此為限。
而藉由將油箱補強架10分成左架體12、右架體13及兩連接架體14,如此方便安裝油箱補強架10,具體而言,透過將環狀的油箱補強架10由複數元件組合而成,安裝時無需拆解油管及電線,便能順利使油箱補強架10套設於油箱40外。
請參閱圖3及圖4所示,在本實施例中,整個油箱補強架10均為平板狀,藉此可完整貼合於油箱40的安裝凸緣41。但不以此為限,油箱補強架10亦可大部分是桿體,而於油箱補強孔11處為片體,桿體及片體相互焊接,如此亦可。
在本實施例中,平板狀的油箱補強架10的其中一側面(較佳為底面)突出有一油箱補強肋15,油箱補強肋15沿著油箱補強架10的安裝凸緣環繞延伸,藉此可大幅強化油箱補強架10的強度剪力,進而有效抵抗彎折變形。
在本實施例中,平板狀的油箱補強架10的厚度(不含油箱補強肋15)介於0.1毫米至50毫米之間(包含0.1毫米及50毫米),且較佳可介於0.2毫米至0.4毫米之間(包含0.2毫米及0.4毫米),並且其中一較佳的厚度為0.3毫米,但不以此為限。而油箱補強肋15突出的距離則配合油箱補強架10的厚度,例如當油箱補強架10的厚度介於0.2毫米至0.4毫米之間時,油箱補強肋15突出的距離介於0.1毫米至0.3毫米之間(包含0.1毫米及0.3毫米),且較佳為0.2毫米,但不以此為限。
在本實施例中,油箱補強架10為白鐵或鋁合金或鈦合金材質。白鐵的彈性韌性佳,且較佳為雷射切割而成。鋁合金的重量較輕,且較佳為CNC製成。但油箱補強架10的材質均不以此為限。另外,請參閱圖5所示,另外,油箱補強架10上也可能會有製作時留下的治具孔16。
本創作的油箱補強架10環繞貼靠於油箱40,且與油箱40一同透過螺栓70鎖合於油箱座30上,因此能穩固結合於油箱座30及油箱40上,並使油箱座30及油箱40上的多個鎖點之間進一步有支架連接而能大幅提升油箱40處的結構強度,尤其可有效強化前後方向的直向應力。並且縱使在分成左架體12及右架體13的實施例中,左架體12及右架體13的前後兩端均分別以一螺栓70鎖合於油箱座30及油箱40,因此左架體12及右架體13同樣具有強化前後方向的直向應力的功效。最後,透過油箱補強架10環繞貼靠於油箱40,且與油箱40一同鎖合,因此也使油箱40可作為結構強度的主體來強化整體車架最弱的踏板處的結構。
並且油箱補強架10鎖合到原有的鎖點上而無須更動到原有的結構,因此更是方便安裝。
請參閱圖1及圖2所示,接著看到側踏補強架20的部分,兩側踏支架50位於油箱座30的後方,且側踏支架50的位置高於油箱座30的位置,側踏支架50係設置供後座乘客踩踏之處,各側踏支架50上設有一側踏支架孔,側踏支架孔用以側踏支架50與其他側架透過螺栓80鎖合在一起。
請參閱圖1、圖2及圖7所示,前述之側踏補強架20設於兩側踏支架50上,且連接兩側踏支架50。側踏補強架20的兩端分別設有一側踏補強孔21,兩端的兩側踏補強孔21的位置分別對應於兩側踏支架50的兩側踏支架孔的位置,藉此側踏補強架20置於兩側踏支架50上後,便可使用現有的用來鎖合兩側踏支架50與其他側架的螺栓80,一併貫穿側踏補強孔21,而將側踏補強架20與其他側架一同鎖合於側踏支架50上,藉此無須額外的結合結構也無須更動到原有的結構,便可方便的安裝側踏補強架20。
在本實施例中,側踏補強架20的其中一側面(較佳為底面)突出有一側踏補強肋22,側踏補強肋22沿著側踏補強架20的安裝凸緣環繞延伸,藉此可大幅強化側踏補強架20的強度剪力,進而有效抵抗彎折變形。
在本實施例中,側踏補強架20的厚度與材質較佳與油箱補強架10相同,故在此不重複贅述。
本創作的側踏補強架20橫向連接兩個側踏支架50,進而可有效提升橫向的結構強度,進而抵抗左右方向以及車架扭轉的變形,而如此對於機車過彎時的結構穩定性更能大幅提升。並且,側踏補強架20補強的結構之處也相當靠近踏板處,進而也有助於強化整體車架最弱的踏板處的結構強度。
並且側踏補強架20同樣鎖合到原有的鎖點上而無須更動到原有的結構,因此更是方便安裝。
以上所述僅是本創作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對本創作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雖然本創作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而並非用以限定本創作,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創作技術方案的範圍內,當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作出些許更動或修飾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凡是未脫離本創作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本創作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於本創作技術方案的範圍內。
10:油箱補強架
11:油箱補強孔
12:左架體
13:右架體
14:連接架體
141:連接穿孔
15:油箱補強肋
16:治具孔
20:側踏補強架
21:側踏補強孔
22:側踏補強肋
30:油箱座
40:油箱
41:安裝凸緣
50:側踏支架
60:龍頭
70:螺栓
80:螺栓
圖1係本創作裝設於機車的部分結構後的立體外觀示意圖。
圖2係本創作裝設於機車的部分結構後的上視示意圖。
圖3係本創作的油箱補強架的立體外觀圖。
圖4係本創作的油箱補強架的底視圖。
圖5係本創作的油箱補強架的另一實施例的底視圖。
圖6係本創作的油箱補強架的又一實施例的部分底視圖。
圖7係本創作的側踏補強架的底視圖。
10:油箱補強架
11:油箱補強孔
20:側踏補強架
30:油箱座
40:油箱
41:安裝凸緣
50:側踏支架
60:龍頭
70:螺栓
80:螺栓
Claims (16)
- 一種機車車架強化結構,其包含: 一油箱補強架,其用以設於一速克達機車上,該速克達機車包含有一油箱座及一油箱;該油箱座上設有複數油箱座孔;該油箱置於該油箱座上,且環繞突出有一安裝凸緣,該安裝凸緣上設有複數油箱穿孔;該油箱補強架置於該油箱的該安裝凸緣上,且環繞於該油箱外,該油箱補強架為環狀,且設有複數油箱補強孔,該等油箱補強孔的位置分別對應於該等油箱穿孔的位置,且分別對應於該等油箱座孔的位置。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機車車架強化結構,其中該油箱補強架為一體成形。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機車車架強化結構,其中該油箱補強架包含有一左架體、一右架體及兩連接架體,該左架體及該右架體置於該油箱的該安裝凸緣上,且橫向夾設及環繞貼靠該油箱,該等油箱補強孔設於該左架體及該右架體上;該兩連接架體分別位於該油箱的前側及後側,且各該連接架體連接該左架體及該右架體。
- 如請求項3所述之機車車架強化結構,其中該連接架體上設有兩連接穿孔,其中一該連接穿孔的位置對應於該左架體的其中一該油箱補強孔的位置,另一該連接穿孔的位置對應於該右架體的其中一該油箱補強孔的位置。
-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所述之機車車架強化結構,其中該油箱補強架環繞貼靠於該油箱外。
-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所述之機車車架強化結構,其中該油箱補強架的至少一該油箱補強孔為長孔。
-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所述之機車車架強化結構,其中該油箱補強架為平板狀。
- 如請求項7所述之機車車架強化結構,其中該油箱補強架的其中一側面突出有一油箱補強肋,該油箱補強肋沿著該油箱補強架的安裝凸緣環繞延伸。
- 如請求項7所述之機車車架強化結構,其中該油箱補強架的厚度介於0.1毫米至50毫米之間。
-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所述之機車車架強化結構,其中該油箱補強架為白鐵或鋁合金或鈦合金材質。
-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所述之機車車架強化結構,其進一步包含有一側踏補強架,其用以設於該速克達機車的兩側踏支架上,且連接該兩側踏支架;各該側踏支架上設有一側踏支架孔;該側踏補強架的兩端分別設有一側踏補強孔,兩端的該兩側踏補強孔的位置分別對應於該兩側踏支架的該兩側踏支架孔的位置。
- 如請求項11所述之機車車架強化結構,其中該側踏補強架的至少一該側踏補強孔為長孔。
- 如請求項11所述之機車車架強化結構,其中該側踏補強架為平板狀。
- 如請求項13所述之機車車架強化結構,其中該側踏補強架的其中一側面突出有一側踏補強肋,該側踏補強肋沿著該側踏補強架的安裝凸緣環繞延伸。
- 如請求項13所述之機車車架強化結構,其中該側踏補強架的厚度介於0.1毫米至50毫米。
- 如請求項11所述之機車車架強化結構,其中該側踏補強架為白鐵或鋁合金或鈦合金材質。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11203446U TWM627985U (zh) | 2022-04-06 | 2022-04-06 | 機車車架強化結構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11203446U TWM627985U (zh) | 2022-04-06 | 2022-04-06 | 機車車架強化結構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M627985U true TWM627985U (zh) | 2022-06-01 |
Family
ID=830631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11203446U TWM627985U (zh) | 2022-04-06 | 2022-04-06 | 機車車架強化結構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M627985U (zh) |
-
2022
- 2022-04-06 TW TW111203446U patent/TWM627985U/zh unknown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6421766B2 (ja) | フレーム車の骨格構造 | |
US7390047B2 (en) | Front part structure of vehicle body | |
JPWO2012111098A1 (ja) | 車両下部構造 | |
JP7335549B2 (ja) | 自動二輪車用シートレール構造 | |
CN107856746A (zh) | 钢塑混合汽车仪表板支架总成及汽车 | |
TWM627985U (zh) | 機車車架強化結構 | |
JPH06329050A (ja) | 自動車の車体構造 | |
CN209600630U (zh) | 一种小型汽车车身框架 | |
JP4692955B2 (ja) | 新規な自転車車体及びこの自転車車体を有する自転車 | |
JP2018030496A (ja) | 車両の下部車体構造 | |
CN212313780U (zh) | 电动车车架 | |
CN111361678A (zh) | 电动车车架 | |
CN206664728U (zh) | 汽车后地板支撑结构及汽车 | |
CN208630705U (zh) | 前围板加强板和车辆 | |
JP5689489B2 (ja) | 車体後部構造 | |
JPH0764297B2 (ja) | 自動二輪車のフレ−ム | |
CN221678821U (zh) | 一种副车架安装板总成结构及车辆 | |
CN205469275U (zh) | 一种汽车前副车架的安装结构 | |
CN217320552U (zh) | 一种后悬置支架组件及其后悬置支架 | |
CN104276238A (zh) | 摩托车车架大板结构总成及摩托车 | |
CN218463779U (zh) | 车厢护栏 | |
CN201049710Y (zh) | 一种摩托车车架 | |
JP4479473B2 (ja) | 自動車車体の後部構造 | |
CN217835802U (zh) | 车辆的后备箱地板总成和车辆 | |
CN219447147U (zh) | 中地板组件、地板总成以及车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