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20552U - 一种后悬置支架组件及其后悬置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后悬置支架组件及其后悬置支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320552U CN217320552U CN202123448845.1U CN202123448845U CN217320552U CN 217320552 U CN217320552 U CN 217320552U CN 202123448845 U CN202123448845 U CN 202123448845U CN 217320552 U CN217320552 U CN 21732055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unting part
- plate body
- rear suspension
- plate
- suspension brack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6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5
- 230000002146 bilateral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10000000614 Ribs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266 cas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后悬置支架组件及其后悬置支架,支架本体,支架本体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第一板体上一体成型有大梁安装部、挡泥板支架安装部和驾驶室支撑油缸安装部;第二板体上一体成型有高度阀安装部、语音提示器安装部、红黄管支架安装部、挂车阀安装部和驾驶室翻转支架安装部。本实用新型将多个零部件的安装功能集成于单个零件,且一体成型为整体结构,可有效提高该后悬置之间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提高整体强度,减少装配工件和工序,提高装配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后悬置支架组件及其后悬置支架。
背景技术
后悬置支架主要功能是支撑驾驶室,作为驾驶室与车架间的关键连接件,对整车的行驶安全和驾乘的平稳舒适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现有的驾驶室后悬置支架都是多个功能单一的小支架通过螺栓和焊接连接而成,存在每个品种功能单一、品种多且产品笨重、结构强度低、局部应力大、铸造工艺性差、产品内部容易产生缩松缩孔、尺寸不稳定等问题,导致整车难以有效轻量化、总体布置难度大、开发周期长、整车装配工作量大装配效率低,开发周期长投入高及管理难度大等。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后悬置支架组件及其后悬置支架。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后悬置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支架本体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
第一板体上一体成型有大梁安装部、挡泥板支架安装部和驾驶室支撑油缸安装部;
第二板体上一体成型有高度阀安装部、语音提示器安装部、红黄管支架安装部、挂车阀安装部和驾驶室翻转支架安装部。
优选地,大梁安装部布置在第一板体远离第二板体的一端;驾驶室支撑油缸安装部布置在第一板体的底部;挡泥板支架安装部布置在第一板体的左侧或右侧,且位于驾驶室支撑油缸安装部的正左侧或正右侧。
优选地,驾驶室翻转支架安装部布置在第二板体远离第一板体的一端;高度阀安装部位于第二板体靠近第一板体的一端,且对称布置在第二板体两侧;红黄管支架安装部布置在位于左侧或右侧的高度阀安装部和第二板体之间;挂车阀安装部布置在第二板体的左侧或右侧,且位于高度阀安装部和驾驶室翻转支架安装部之间;语音提示器安装部布置在第二板体的右侧或左侧,且位于高度阀安装部和驾驶室翻转支架安装部之间。
优选地,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上均开设有减重孔。
优选地,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优选地,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之间的夹角介于150-180度之间。
优选地,第一板体的顶部和第二板体的顶部之间连接有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后悬置支架组件,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后悬置支架,两个后悬置支架的结构呈左右对称设置。
本实用新型中,所提出的后悬置支架,本实用新型将大梁安装部、挡泥板支架安装部和驾驶室支撑油缸安装部、高度阀安装部、语音提示器安装部、红黄管支架安装部、挂车阀安装部和驾驶室翻转支架安装部等多个零部件的安装功能集成于单个零件,且一体成型为整体结构,可有效提高该后悬置之间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提高整体强度,减少装配工件和工序,提高装配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后悬置支架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后悬置支架的右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后悬置支架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另一角度的后悬置支架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的结合;下面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
参照图1-4,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后悬置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支架本体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2;
第一板体1上一体成型有大梁安装部3、挡泥板支架安装部5和驾驶室支撑油缸安装部4;
第二板体2上一体成型有高度阀安装部6、语音提示器安装部7、驾驶室翻转支架安装部8、红黄管支架安装部9和挂车阀安装部10。
本实用新型将大梁安装部3、挡泥板支架安装部5和驾驶室支撑油缸安装部 4、高度阀安装部6、语音提示器安装部7、红黄管支架安装部9、挂车阀安装部 10和驾驶室翻转支架安装部8等多个零部件的安装功能集成于单个零件,且一体成型为整体结构,可有效提高该后悬置之间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提高整体强度,减少装配工件和工序,提高装配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大梁安装部3布置在第一板体1远离第二板体2的一端;驾驶室支撑油缸安装部4布置在第一板体1的底部;挡泥板支架安装部5布置在第一板体1的左侧或右侧,且位于驾驶室支撑油缸安装部4的正左侧或正右侧。
在进一步地实施例中,驾驶室支撑油缸安装部4包括两个一体成型在第一板体1底部的第一支撑板,两个第一支撑板对称布置在第一板体1的左右两侧且均与第一板体1垂直,第一支撑板上开设有用于驾驶室支撑油缸固定的第一安装孔。
在进一步地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板上开设有线束安装孔。
在进一步地实施例中,挡泥板支架安装部5包括一体成型在第一板体1的左侧或右侧的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与第一板体1位于同一水平面,第二支撑板开设有用于与挡泥板支架固定的第二安装孔。
在本实施例中,驾驶室翻转支架安装部8布置在第二板体2远离第一板体1 的一端;高度阀安装部6位于第二板体2靠近第一板体1的一端,且对称布置在第二板体2两侧;红黄管支架安装部9布置在位于左侧或右侧的高度阀安装部6和第二板体2之间;挂车阀安装部布置在第二板体2的左侧或右侧,且位于高度阀安装部6和驾驶室翻转支架安装部8之间;语音提示器安装部7布置在第二板体2的右侧或左侧,且位于高度阀安装部6和驾驶室翻转支架安装部8 之间。
应当理解的是,挡泥板支架安装部5、红黄管支架安装部9和挂车阀安装部始终位于该后悬置之间的同一侧,语音提示器安装部7位于相对的另一侧。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2上均开设有减重孔,以实现减重,节省材料,降低生产成本。
为了与发动机适配,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2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在进一步地实施例中,第一板体1与第二板体2之间的夹角介于150-180 度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2的连接之处呈弧形过渡。
为了降低应力,增强该后悬置支架的整体强度,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板体1 的顶部和第二板体2的顶部之间连接有加强筋11。
其中,加强筋11沿第一板体1到第二板体2的方向延伸。
在本实施例中,该后悬置支架通过铸造一体成型。
在进一步地实施例中,加强筋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加强筋左右对称设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后悬置支架组件,包括两个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后悬置支架,两个后悬置支架的结构呈左右对称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后悬置支架组件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后悬置支架,因而具有后悬置支架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后悬置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本体,支架本体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2);
第一板体(1)上一体成型有大梁安装部(3)、挡泥板支架安装部(5)和驾驶室支撑油缸安装部(4);
第二板体(2)上一体成型有高度阀安装部(6)、语音提示器安装部(7)、驾驶室翻转支架安装部(8)、红黄管支架安装部(9)和挂车阀安装部(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悬置支架,其特征在于,大梁安装部(3)布置在第一板体(1)远离第二板体(2)的一端;驾驶室支撑油缸安装部(4)布置在第一板体(1)的底部;挡泥板支架安装部(5)布置在第一板体(1)的左侧或右侧,且位于驾驶室支撑油缸安装部(4)的正左侧或正右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悬置支架,其特征在于,驾驶室翻转支架安装部(8)布置在第二板体(2)远离第一板体(1)的一端;高度阀安装部(6)位于第二板体(2)靠近第一板体(1)的一端,且对称布置在第二板体(2)两侧;红黄管支架安装部(9)布置在位于左侧或右侧的高度阀安装部(6)和第二板体(2)之间;挂车阀安装部(10)布置在第二板体(2)的左侧或右侧,且位于高度阀安装部(6)和驾驶室翻转支架安装部(8)之间;语音提示器安装部(7)布置在第二板体(2)的右侧或左侧,且位于高度阀安装部(6)和驾驶室翻转支架安装部(8)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悬置支架,其特征在于,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2)上均开设有减重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悬置支架,其特征在于,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2)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后悬置支架,其特征在于,第一板体(1)与第二板体(2)之间的夹角介于150-180度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悬置支架,其特征在于,第一板体(1)的顶部和第二板体(2)的顶部之间连接有加强筋(11)。
8.后悬置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后悬置支架,两个后悬置支架的结构呈左右对称设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3448845.1U CN217320552U (zh) | 2021-12-31 | 2021-12-31 | 一种后悬置支架组件及其后悬置支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3448845.1U CN217320552U (zh) | 2021-12-31 | 2021-12-31 | 一种后悬置支架组件及其后悬置支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320552U true CN217320552U (zh) | 2022-08-30 |
Family
ID=829919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3448845.1U Active CN217320552U (zh) | 2021-12-31 | 2021-12-31 | 一种后悬置支架组件及其后悬置支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320552U (zh) |
-
2021
- 2021-12-31 CN CN202123448845.1U patent/CN21732055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A2386494C (en) | Automobile body structure | |
JP4893949B2 (ja) | 車両の後部車体構造 | |
US4826234A (en) | Steering assembly supporting structure of a motor vehicle | |
US11027780B2 (en) | Vehicle front portion structure | |
CN217320552U (zh) | 一种后悬置支架组件及其后悬置支架 | |
JP6113863B2 (ja) | 車体後部構造 | |
JPH06219329A (ja) | 自動車の後部車体構造 | |
JPH09240510A (ja) | 自動車の車体後部構造 | |
CN213057209U (zh) | 一种车辆底盘纵臂安装结构 | |
CN210083126U (zh) | 一种牵引车用轻量化组合挂车辅助支架 | |
JPH0585407A (ja) | 自動車の前部車体構造及びその組立方法 | |
CN205971479U (zh) | 一种用于汽车底盘的前横梁结构 | |
JPH06329051A (ja) | 自動車の車体構造 | |
CN204587045U (zh) | 汽车后地板纵梁和汽车后部结构 | |
JP3031087B2 (ja) | トランクルームのバッテリ取付部構造 | |
CN217945344U (zh) | 一种d柱桥接件结构及车身结构 | |
CN211493578U (zh) | 一种组合式x型推力杆多功能矩形铸造横梁 | |
CN211663342U (zh) | 一种集成式商用车前下防护支座 | |
CN216508648U (zh) | 一种矿用自卸车用驾驶室安装支架 | |
CN215321846U (zh) | 一种集成鞍座连接板及气囊支架功能的推力杆大支架 | |
CN210502882U (zh) | 车身的后部构造 | |
CN213619565U (zh) | 一种踏板支架及车辆 | |
CN113815729B (zh) | 一种兼顾四驱及后驱车型的铝合金前副车架 | |
CN214396954U (zh) | 一种兼顾消音器和挡泥板的安装支架及矿用自卸车 | |
KR100258620B1 (ko) | 프런트 범퍼 취부 구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