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55546B - 车辆用副车架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副车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55546B
CN112455546B CN202010920723.9A CN202010920723A CN112455546B CN 112455546 B CN112455546 B CN 112455546B CN 202010920723 A CN202010920723 A CN 202010920723A CN 112455546 B CN112455546 B CN 11245554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ir
portions
members
wall portion
width dir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2072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455546A (zh
Inventor
印南昌光
内田浩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Tektronix
Original Assignee
FTektronix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Tektronix filed Critical FTektronix
Publication of CN1124555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555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4555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555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 B62D21/02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comprising longitudinally or transversely arranged frame memb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 B62D21/15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having impact absorbing means, e.g. a frame designed to permanently or temporarily change shape or dimension upon impact with another body
    • B62D21/152Front or rear frames
    • B62D21/155Sub-frames or underguar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 B62D21/11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with resilient means for suspension, e.g. of wheels or engine; sub-frames for mounting engine or suspens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 B62D21/02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comprising longitudinally or transversely arranged frame members
    • B62D21/03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comprising longitudinally or transversely arranged frame members transverse members providing body suppor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 B62D21/09Means for mounting load bearing surfa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副车架(1)。在车辆用副车架(1)中,一对侧梁(110、130)分别具有上侧梁(111、131)和下侧梁(117、137),该下侧梁(117、137)在下方侧与上侧梁(111、131)对置并延伸,并且向后方侧伸出,一对安装部件(60、80)与一对侧梁(110、130)各自的下侧梁(117、137)接合。

Description

车辆用副车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副车架,特别涉及对悬臂等进行支承并装配于汽车等车辆的车辆用副车架。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装配于汽车等车辆的副车架中,装配有悬臂或稳定器等悬架关联部件、转向齿轮箱等转向关联部件和发动机/变速器类的安装关联部件这样的各种外力施加部件。
因此,针对该副车架,要求在提高其生产性等的同时以进一步增大其强度和刚性的方式装配于车辆的车体。
此外,针对该副车架,在装配有该副车架的车辆的典型的前表面碰撞时,为了在该碰撞时吸收车辆受到的动能的一部分,要求该副车架以期望的变形模式进行变形、即发挥需要的碰撞性能。
该状况下,日本特开2016-060311号公报公开了一种副车架构造1,其具有:侧梁11,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并且前端部和后端部与车体框架连结;后横梁12,其与侧梁11重叠,连结侧梁11并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延伸部13,其从侧梁11和后横梁12的重合部T向车辆前方延伸并且与后横梁12一体成型;以及向车体框架安装的安装支柱15,其设置于重合部T的后端部。
但是,根据本发明人的研究,在日本特开2016-060311号公报的结构中,是以下侧侧梁11a和上侧侧梁11b使用铝合金等冲压成型品,后横梁12和延伸部13的一体成型物和安装支柱15使用铝合金等铸造品为前提的,因此,冲压成型品和铸造品混合存在,结构烦杂,对它们进行焊接的焊接种类也成为多种,考虑碰撞性能的设计作业也复杂化的倾向,存在改良的余地。
此外,日本特开2016-060311号公报完全没有公开或启示如下的具体结构:在将副车架的主要构成材料统一为冲压成型品的情况下,呈现与该结构同等或以上的高强度和刚性,并且可发挥需要的碰撞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经过以上的研究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车辆用副车架:在主要构成材料统一应用冲压成型品的同时还能够提高强度和刚性,并且能够发挥需要的碰撞性能。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第1方面是一种车辆用副车架,其经由一对前车体安装部、一对后车体安装部和一对中车体安装部装配于车体,所述一对前车体安装部被设定为在所述车体的前后方向上的前方侧在所述车体的宽度方向上相互对置,所述一对后车体安装部被设定为在所述前后方向上的后方侧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相互对置,所述一对中车体安装部被设定为在所述前车体安装部和所述后车体安装部的所述前后方向上的中间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相互对置,所述车辆用副车架具有:一对侧梁,它们由板部件构成,在所述前后方向上延伸,并且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相互对置地配设,并且对应地设置有所述一对前车体安装部和所述一对后车体安装部;横梁,它们由板部件构成,在所述宽度方向上延伸并且连结所述一对侧梁;以及一对安装部件,它们分别朝向所述宽度方向上的外方侧延伸,并且朝向所述车体的上下方向上的上方侧突出,对应地设置有所述一对中车体安装部,并且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相互对置地配设,其中,所述一对侧梁分别具有上侧梁和下侧梁,所述下侧梁在所述上下方向的下方侧与所述上侧梁对置并延伸,并且向所述后方侧伸出,所述一对安装部件与所述一对侧梁的各自的所述下侧梁对应地接合。
此外,本发明的第2方面在该第1方面的基础上,在所述一对安装部件分别设置有一对臂支承部的一部分,所述一对臂支承部对应着在所述宽度方向上对置地设置的一对悬臂而对该一对悬臂进行支承。
此外,本发明的第3方面在该第1或第2方面的基础上,所述横梁具有上横梁和下横梁,所述下横梁相对于所述上横梁配设于所述下方侧并与所述上横梁接合,所述一对侧梁的各自的所述上侧梁与所述上横梁的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两个外前端部接合,并从所述两个外前端部朝向所述前方侧延伸,所述一对侧梁各自的所述下侧梁与所述上侧梁、所述上横梁以及所述下横梁接合,在所述一对侧梁的各自的所述上侧梁对应地设置有所述一对前车体安装部,并且,在所述一对侧梁各自的所述下侧梁对应地设置有所述一对前车体安装部和所述一对后车体安装部,所述一对侧梁在所述一对中车体安装部的所述前方侧具有脆弱部,该脆弱部相对于朝向所述后方侧的冲击力而自如变形,所述一对侧梁的各自的所述下侧梁具有加强部,所述加强部在所述前后方向上对应着所述一对中车体安装部和所述一对后车体安装部之间而连续地进行连接,并且该加强部在沿着由与所述上下方向和所述宽度方向规定的平面平行的平面剖切而得的截面中,呈向所述上方侧或所述下方侧凸出的形状。
此外,本发明的第4方面在该第3方面的基础上,所述下横梁的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构成一对隔板部,所述一对隔板部沿着所述一对侧梁的各自的所述下侧梁的所述加强部在所述前后方向上延伸,并且分别朝向所述上方侧立起,所述一对隔板部的所述上下方向上的上端部分别与所述上横梁接合。
此外,本发明的第5方面在该第4方面的基础上,在沿着与由所述上下方向和所述宽度方向规定的平面平行的平面进行剖切而得的截面中,分别呈现出:由所述上横梁、所述下横梁和所述一对隔板部组合得到的闭合截面;由所述上横梁、所述一对侧梁中的一方的所述下侧梁和所述一对隔板部中的一方组合得到的闭合截面;以及由所述上横梁、所述一对侧梁中的另一方的所述下侧梁和所述一对隔板部的另一方组合得到的闭合截面。
根据本发明的第1方面的结构,一对侧梁分别具有上侧梁和下侧梁,该下侧梁在下方侧与上侧梁对置并延伸,且向后方侧伸出,一对安装部件与一对侧梁各自的下侧梁接合,由此,能够增大车辆用副车架的强度和刚性,并且,典型为,能够使车辆的前表面碰撞时施加的冲击力经由横梁或一对车体安装部件可靠地分散传递到车体,能够抑制车辆用副车架产生不必要的变形和压坏的情况,发挥所需的碰撞性能。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2方面的结构,在一对安装部件分别设置有一对臂支承部的一部分,该一对臂支承部对应着在宽度方向上对置地设置的一对悬臂而对该一对悬臂进行支承,由此,在实现需要的碰撞性能的同时,除了横梁还经由一对安装部件接受从各个悬臂施加的宽度方向上的载荷输入,由此,能够增大悬臂的支承强度和支承刚性。
根据本发明的第3方面的结构,一对侧梁在中车体安装部的前方侧分别具有脆弱部,该脆弱部相对于朝向后方侧的冲击力自如变形,一对侧梁各自的下侧梁具有加强部,该加强部在前后方向上对应着一对中车体安装部之间和一对后车体安装部之间连续地进行连接,并且,该加强部在沿着由与上下方向和宽度方向规定的平面平行的平面剖切而得的截面中,呈向上方侧或下方侧凸出的形状,由此,能够增大车辆用副车架的强度和刚性,并且,典型为,由于车辆的前表面碰撞时施加的冲击力,一对侧梁的脆弱部变形,而另一方面加强部不变形,因此,能够利用脆弱部吸收该冲击力,并且,使其余的冲击力经由横梁、一对车体安装部件和比它们更靠后方侧的一对侧梁的部分可靠地分散传递到车体,能够抑制车辆用副车架产生不必要的变形和压坏的情况,发挥所需的碰撞性能。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4方面的结构,具有如下结构:下横梁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构成一对隔板部,该一对隔板部沿着一对侧梁的各自的下侧梁的加强部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并且朝向上方侧分别立起,一对隔板部的上下方向上的上端部分别与上横梁接合,因此,能够增大比一对侧梁的脆弱部更靠后方侧的车辆用副车架的强度和刚性,典型为,能够使车辆的前表面碰撞时施加的冲击力更加可靠地分散传递到车体。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5方面的结构,在沿着由与上下方向和宽度方向规定的平面平行的平面剖切而得的截面中,分别呈现出:由上横梁、下横梁和一对隔板部组合得到的闭合截面;由上横梁、一对侧梁中的一方的下侧梁和一对隔板部中的一方组合得到的闭合截面;以及由上横梁、一对侧梁中的另一方的下侧梁和一对隔板部的另一方组合得到的闭合截面,因此,能够进一步增大比一对侧梁的脆弱部更靠后方侧的车辆用副车架的强度和刚性,典型为,能够使车辆的前表面碰撞时施加的冲击力更加可靠地分散传递到车体。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车辆用副车架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2是示出本实施方式中的车辆用副车架的结构的仰视图。
图3是示出本实施方式中的车辆用副车架的结构的左侧视图。
图4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5是图3的B-B剖视图。
图6是图1的C-C剖视图。
图7是图1的D-D剖视图。
标号说明
1:副车架;10:横梁;12:上部件;14:上壁部;15、17:凸缘部;16:前壁部;18:后壁部;21、23:贯通孔;32:下部件;34:底壁部;35:后壁部;36、38:隔板部;37、39:凸缘部;40:焊接孔;42:肋部;44:凸部;45、46、47:贯通孔;51:左开口端部;52:右开口端部;60:左安装部件;62:左后部件;63:周壁部;64:左前部件;65:周壁部;66:前壁部;67:贯通孔;68:螺母;71、72:底壁部;74:左托架;76:左固定部件;77:螺栓;78:套环部件;80:右安装部件;82:右后部件;83:周壁部;84:右前部件;85:周壁部;86:前壁部;87:贯通孔;88:螺母;91、92:底壁部;94:右托架;96:右固定部件;97:螺栓;98:套环部件;110:左侧梁;111:左上部件;112:上壁部;113:套环部件;114:连接部;115:侧壁部;116:脆弱部;117:左下部件;118:底壁部;119:贯通孔;121、122:焊接孔;123、124:贯通孔;126:加强部;127:后壁部;128:侧壁部;130:右侧梁;131:右上部件;132:上壁部;133:套环部件;134:连接部;135:侧壁部;136:脆弱部;137:右下部件;138:底壁部;139:贯通孔;141、142:焊接孔;143、144:贯通孔;146:加强部;147:后壁部;148:侧壁部;150:后上部件;151:上壁部;152:左侧壁部;154:右侧壁部;156:后壁部;157、159:贯通孔;162、164:凹部;165、166、167、168、171、172:贯通孔;170:螺母;173、174:焊接孔;A1:第1车体安装部;A2:第2车体安装部;A3:第3车体安装部;A4:第4车体安装部;A5:第5车体安装部;A6:第6车体安装部;A7:转向齿轮箱左安装部;A8:转向齿轮箱右安装部;A9:扭矩杆安装部;A10:稳定器左安装部;A11:稳定器右安装部;S1:第1支承部;S2:第2支承部;S3:第3支承部;S4:第4支承部;T:紧固用开口部;I:装配用开口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适当参照图1~图7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车辆用副车架进行详细说明。另外,在图中,x轴、y轴和z轴构成3轴正交坐标系。此外,x轴的正方向是车体的右方,y轴的正方向是车体的前方,并且,z轴的正方向是车体的上方。此外,有时将x轴的方向称为宽度方向或横向,将y轴的方向称为前后方向,将z轴的方向称为上下方向。
图1~图3分别是示出本实施方式中的车辆用副车架的结构的俯视图、仰视图和左侧视图。图4和图7是图1的A-A剖视图和D-D剖视图,均是沿着与由y轴和z轴构成的y-z平面平行的平面剖切而得到的纵剖视图。图5是图3的B-B剖视图,是沿着与由x轴和y轴构成的x-y平面平行的平面剖切而得到的横剖视图。此外,图6是图1的C-C剖视图,是沿着与由x轴和z轴构成的x-z平面平行的平面剖切而得到的纵剖视图。另外,在图3~图6中,为了便于说明,根据需要,利用带括弧的标号将车辆用副车架的右侧的结构要素的一部分与左侧的结构要素的标号一并示出。
如图1~图7所示,虽然均省略了图示,但是副车架1装配于构成汽车等车辆的前发动机舱的前侧框架等车体并且对悬臂等进行支承。典型地讲,该副车架1相对于如下平面具有左右对称(面对称)的形状,该平面与y-z平面平行,且通过在车体的宽度方向的中央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中央线。
虽然详细情况都在后文叙述,但在副车架1中,作为装配于车体的部位,设定有第1车体安装部A1、第2车体安装部A2、第3车体安装部A3、第4车体安装部A4、第5车体安装部A5和第6车体安装部A6这6个部位,作为对悬臂进行支承的部位,设定有第1支承部S1、第2支承部S2、第3支承部S3和第4支承部S4这4个部位。
此外,在副车架1中,设定有各种用来供外力施加部件进行装配的安装部,作为该各种安装部,均在后面详细叙述,但是列举有转向齿轮箱左安装部A7、转向齿轮箱右安装部A8、扭矩杆安装部A9、稳定器左安装部A10和稳定器右安装部A11。
具体而言,副车架1主要具有:横梁10,其在宽度方向上延伸配设;左安装部件60,其与横梁10连结,配设于其左端部侧;右安装部件80,其与横梁10连结,配设于其右端部侧;以及一对侧梁即左侧梁110和右侧梁130,它们与横梁10、左安装部件60和右安装部件80连结,并且在前后方向上延伸,且在宽度方向上相互对置地配设。典型地讲,这些部件分别是对钢板等一个平板部件进行冲压成型而得到的,在相互重合的部分和对接的部分对应地抵接的状态下通过电弧焊或塞焊等被焊接接合而一体化,由此,副车架1基本上呈闭合截面形状。
横梁10具有:上部件12,其在宽度方向上延伸;下部件32,其在上部件12的下方侧与其对置,并且在宽度方向上延伸配设,并且典型为通过电弧焊或塞焊等与上部件12焊接而一体化;以及后上部件150,其处于上部件12的后方侧,在下部件32的上方侧与其对置地配设,并且典型为通过电弧焊或塞焊等与上部件12和下部件32焊接而一体化,上部件12和后上部件150相当于上横梁,下部件32相当于下横梁。此外,横梁10通过相互一体化的上部件12和下部件32,在沿着与y-z平面平行的平面剖切得到的截面上在宽度方向上连续而形成闭合截面(纵向闭合截面),并且通过与上部件12和下部件32一体化的后上部件150,在沿着与x-z平面平行的平面剖切得到的截面上在前后方向上连续而形成闭合截面(纵向闭合截面)。这里,在横梁10中,从确保上部件12的强度和刚性的观点来看,优选上部件12的板厚设定为比下部件32和后上部件150各自的板厚厚。另外,虽然成型性烦杂,但是,根据需要,上部件12、下部件32和后上部件150也可以不是由各自分体的钢板等板部件成型,而是将它们全部单一化而由1枚钢板等板部件成型出,或将它们适当组合地单一化,由多枚钢板等板部件成型出。
上部件12是基本上呈向上方凸出的形状的板部件,具有配置于上方侧的上壁部14、从上壁部14的前端部垂下的前壁部16、以及从上壁部14的后端部垂下且在前壁部16的后方侧与前壁部16对置的后壁部18。虽然上壁部14和前壁部16实质上在宽度方向上遍及上部件12的全长范围而设置,但是,在宽度方向上,后壁部18在从上部件12的中间部到其左端部和右端部即两个外端部的中途实质上消失。前壁部16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个外端部、即前壁部16的左端部和右端部上形成有对应地贯通该左端部和右端部的贯通孔21、23。此外,在前壁部16的前端部设置有朝向前方突出的平板状的凸缘部17,在后壁部18的后端部设置有朝向后方突出的平板状的凸缘部19。
下部件32是基本上呈向下方凸出的形状的板部件,具有配置于下方侧的底壁部34、从底壁部34的后端部立起的后壁部35、以及从底壁部34的左端部和右端部对应地立起的纵壁部即隔板部36和38。底壁部34和后壁部35在宽度方向上遍及下部件32的全长范围而设置。在隔板部36的上端部设置有从其上端部朝向左方突出的平板状的凸缘部37,在隔板部38的上端部设置有从其上端部朝向右方突出的平板状的凸缘部39。
在底壁部34的前后方向上的比中央部靠前侧的部分形成有贯通该部分的焊接孔40。焊接孔40是用于在上部件12的凸缘部19与底壁部34的包围焊接孔40的部分抵接的状态下使焊接孔40的孔周缘和上部件12的凸缘部19通过电弧焊等被焊接在一起的在宽度方向上延伸的长孔部,通过以此方式焊接孔周缘且通过电弧焊等将下部件32的底壁部34和上部件12的凸缘部17焊接在一起,下部件32与上部件12一体化。优选设置多个该焊接孔40,以使得能够在多个部位对上部件12和下部件32进行分散焊接。此外,在底壁部34中,也可以在多个焊接孔40中的相邻的焊接孔40的彼此之间设置有使底壁部34呈向下方向凸出的形状的加强部即肋部42,该情况下,当考虑板部件的成型性等时,优选使焊接孔40的周围的底壁部34成为呈向上方凸出的形状的凸部44。这里,关于上部件12和下部件32被焊接而一体化所构成的闭合截面,具体而言,通过使上部件12的上壁部14、前壁部16和后壁部18、以及下部件32的底壁部34在宽度方向上连续而构成该闭合截面。另外,肋部42可以呈向上方凸出的形状,也可以设置于上部件12的除了上部件12的凸缘部19与焊接孔40重叠的部分以外之处。此外,对于焊接孔40,不仅是其孔周缘还可以以堵住其整体的方式进行塞焊,也可以仅针对其孔周缘的一部分进行焊接。
此外,在底壁部34的焊接孔40的后方侧设置有分别贯通这部分的贯通孔45、46和47,在宽度方向上,以隔着贯通孔45的方式,在贯通孔45的左侧配置有贯通孔46,并且在贯通孔45的右侧配置有贯通孔47。
在横梁10的左端部侧设置有用于装配省略图示的左侧悬架部件的左开口端部51,在横梁10的右端部侧设置有用于装配省略图示的右侧悬架部件的右开口端部52。即,左开口端部51和右开口端部52在宽度方向上设置在横梁10的两个外端部侧。
此外,在横梁10的宽度方向上的左右两个外端部侧,以与左开口端部51和右开口端部52对应的方式,对应地配设有用于将副车架1安装于车体的一对安装部件即左安装部件60和右安装部件80。
左安装部件60具有:左后部件62,其具有主要包围宽度方向的两侧、后方侧和上方侧的周壁部63以及与该周壁部63连接且堵住下方侧的底壁部71,并且,基本上朝向左方且上方突出,配设于横梁10的左端部侧;左前部件64,其具有与左后部件62相匹配地接合的形状,并且具有主要包围宽度方向的两侧、前方侧和上方侧的周壁部65以及与该周壁部6连接且堵住下方侧的底壁部72,并且相对于左后部件62对应地配设于前方侧;左托架74,其配设于左后部件62和左前部件64的左端部;以及左固定部件76,其经由左托架74固定于左后部件62和左前部件64。典型地讲,这些部件分别是对钢板等一枚平板部件进行冲压成型而得到的。另外,根据需要,这些部件也可以分别不是钢板等板部件,而是将它们全部单一化的铸造品或压铸品。
关于左后部件62、左前部件64和左托架74,典型为周壁部63和65彼此、以及底壁部71和72彼此通过电弧焊等对应地焊接而一体化,由此在左安装部件60的内部构成闭合的空间,在左安装部件60中,可以说在沿着与x-z平面平行的平面剖切而得的纵截面中,构成在宽度方向上连续的闭合截面,在沿着与y-z平面平行的平面剖切而得的纵截面中,构成在前后方向上连续的闭合截面,并且在沿着与x-y平面平行的平面剖切而得的横截面中,构成在上下方向上连续的闭合截面。左固定部件76经由左托架74而使用螺栓77紧固固定于左后部件62和左前部件64,并且,虽然适当省略了图示,但是在左固定部件76固定设置有典型为金属制的筒状部件的套环部件78,该套环部件78用于使车体安装用螺栓贯穿插入到贯通了左固定部件76的贯通孔中。另外,虽然成型性烦杂,但是根据需要,左后部件62和左前部件64也可以不是分别由分体的钢板等板部件成型,而是由将它们全部单一化的1枚钢板等板部件成型。另外,左安装部件60的内部的空间关闭不是指左安装部件60的内部的空间处于完全密闭状态,其意思是,容许存在板部件的组合部处的间隙、涂装时的涂装孔和空气通孔等孔部,但是左安装部件60的除此以外的部分的、内部的空间关闭。
此外,左前部件64的底壁部72在横梁10的下部件32的底壁部34的上方侧,以重叠的部分抵接着的方式通过电弧焊等被焊接。在左前部件64的周壁部65中的平面朝向前方的前壁部66上形成有贯通该前壁部66的贯通孔67,并且,相对于贯通孔67固定设置有从前壁部66朝向后方立起的螺母68。以此方式,通过应用左开口端部51来作为支承悬臂的左前的第1支承部S1,由此,能够增大悬臂的支承强度和支承刚性,该左开口端部51具有横梁10的上部件12和构成左安装部件60的闭合截面的一部分的左前部件64。
与配设于横梁10的右端部侧的右安装部件80相关联的结构和与左安装部件60关联的结构相对于如下平面左右对称,该平面与y-z平面平行并通过在车体的宽度方向的中央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中央线,因此省略其详细说明,但是,与左安装部件60中的左后部件62、周壁部63、左前部件64、周壁部65、前壁部66、贯通孔67、螺母68、底壁部71和72、左托架74、左固定部件76、螺栓77以及套环部件78对应地,右安装部件80具有右后部件82、周壁部83、右前部件84、周壁部85、前壁部86、贯通孔87、螺母88、底壁部91和92、右托架94、右固定部件96、螺栓97以及套环部件98。
这里,在横梁10的左端部,上部件12中的后壁部18在从横梁10的中央部到左端部的中途以与左安装部件60的左前部件64抵接的方式通过电弧焊等被焊接,并且实质上消失,因此,作为由上部件12的上壁部14和前壁部16、下部件32的底壁部34以及左安装部件60的前壁部66包围而成的矩形状的开口端部,在横梁10的左端部侧构成了左开口端部51。在左开口端部51中,上部件12的前壁部16和左安装部件60的前壁部66均为平板部且相互对置。即,在这样对置着的其中一方前壁部16形成有贯通该前壁部16的贯通孔21,另一方面,在左安装部件60的与前壁部16对置的前壁部66,与前壁部16的贯通孔21对应地形成有贯通该前壁部66的贯通孔67,并且,螺母68以从前壁部66朝向后方立起的方式固定设置于贯通孔67。
与在横梁10的右端部侧构成的右开口端部52相关联的结构和与左开口端部51相关联的结构相对于如下平面左右对称,该平面与y-z平面平行,通过在车体的宽度方向的中央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中央线,因此省略其详细说明,但是右开口端部52是如下的矩形状的开口端部:由上部件12的上壁部14和前壁部16、下部件32的底壁部34以及右安装部件80的前壁部86包围,与左开口端部51中的贯通孔21、贯通孔67和螺母68对应地具有贯通孔23、贯通孔87和螺母88。
后上部件150是基本上呈向上方凸出的形状的板部件,具有配置于上方侧的上壁部151、从上壁部151的左端部垂下的左侧壁部152、从上壁部151的右端部垂下的右侧壁部153、以及从上壁部151的后端部垂下的后壁部156。在后上部件150中,上壁部151的前端部的中间部从上方侧与横梁10的上部件12的上壁部14的后端部重叠,其左前端部从上方侧与左安装部件60的左后部件62的周壁部63重叠,其右前端部从上方侧与右安装部件80的右后部件82的周壁部83重叠,分别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左侧壁部152和右侧壁部153与左侧梁110的左下部件117的左侧的侧壁部128和右侧梁130的右下部件137的右侧的侧壁部148对应地重叠。这样,后上部件150的重叠部分典型为通过电弧焊等对应地焊接,由此,后上部件150与上部件12、左安装部件60、右安装部件80、左侧梁110和右侧梁130一体化。另外,也可以将后上部件150的在宽度方向上延伸的后壁部156的左右的两端部与左侧梁110的左下部件117的后壁部127、右侧梁130的右下部件137的后壁部147通过电弧焊等对应地焊接。
在后上部件150中,形成有分别贯通上壁部151的、在左安装部件60的右斜后方侧在前后方向上并排的一对贯通孔157和157、以及在右安装部件80的左斜后方侧在前后方向上并排的一对贯通孔159和159,与该一对贯通孔157和157以及一对贯通孔159和159对应地设置有凹部162和164,该凹部162和164通过将上壁部151的一部分向下方凹陷设置,并且在宽度方向上延伸而形成,并且供省略图示的稳定杆在宽度方向上自如地贯穿插入。在后上部件150中,形成有分别贯通上壁部151的、在一对贯通孔157和157的左斜后方侧从上方与左下部件117的贯通孔123对置的贯通孔165、在贯通孔165的右斜后方侧从上方与左下部件117的贯通孔124对置的贯通孔166、在一对贯通孔159和159的右斜后方侧从上方与右下部件137的贯通孔143对置的贯通孔167、以及在贯通孔167的左斜后方侧从上方与右下部件137的贯通孔144对置的贯通孔168。也可以与贯通孔166和贯通孔124、以及贯通孔168和贯通孔144分别对应地,在横梁10的内部固定设置省略图示的套环部件,该套环部件典型为金属制的筒状部件。此外,在后上部件150中,形成有分别贯通上壁部151的、配置于一对贯通孔157、157的右斜后方侧并从上方与下部件32的贯通孔46对置的贯通孔171、以及配置于一对贯通孔159、159的左斜后方侧并从上方与下部件32的贯通孔47对置的贯通孔172。也可以与贯通孔171和46、以及贯通孔172和47分别对应地在横梁10的内部固定设置省略图示的套环部件,该套环部件典型为金属制的筒状部件。此外,在后上部件150中,在宽度方向上处于贯通孔171和172的中间的上壁部151上固定设置有从上方与下部件32的贯通孔45对置且与贯通了上壁部151的省略图示的贯通孔对应的螺母170。在螺母170的前方侧,在上壁部151与上部件12的上壁部14、凸缘部19以及下部件32的底壁部34之间设置有开口部,构成了横梁10的内部空间向外部开放的装配用开口部I,省略了图示的发动机/变速器系统的安装部件的托架经由装配用开口部I穿过由上部件12的上壁部14、前壁部16、后壁部18与下部件32的底壁部34在宽度方向上连续而构成的闭合截面的上方侧,能够使该安装部件的绝缘体衬套到达下部件32的贯通孔45和上壁部151的螺母170的位置。
这里,在后上部件150中,形成有分别贯通上壁部151的、在贯通孔165的右方侧朝向后方而向右侧倾斜并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长孔部即焊接孔173、以及在贯通孔167的左方侧朝向后方而向左侧倾斜并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长孔部即焊接孔174。下部件32的隔板部36的凸缘部37与上壁部151的包围焊接孔173的部分抵接,该状态下,焊接孔173的孔周缘和下部件32的隔板部36的凸缘部37通过电弧焊等被焊接在一起,并且,下部件32的隔板部38的凸缘部39与上壁部151的包围焊接孔174的部分抵接,该状态下,焊接孔174的孔周缘和下部件32的隔板部38的凸缘部39通过电弧焊等被焊接在一起。并且,在后上部件150中,在宽度方向上延伸的后壁部156的中间部与下部件32的后壁部35典型为通过电弧焊等来焊接在一起。通过以此方式来焊接后上部件150,使后上部件150与下部件32一体化,并且,在后上部件150的沿着与x-z平面平行的平面剖切得到的纵截面中,通过上壁部151、下部件32的底壁部34以及下部件32的隔板部36和38构成闭合截面。另外,对于焊接孔173和174,不仅是它们的孔周缘,还可以以堵住它们的全部的方式进行塞焊,也可以仅针对其孔周缘的一部分进行焊接。
左侧梁110具有:作为板部件的左上部件111,其具有上壁部112和从该上壁部112的左右两端部垂下的一对侧壁部115,基本上呈向上方凸出的凸形状,并且使左方侧在前后方向上延伸;以及作为板部件的左下部件117,其在左上部件111的下方侧与其对置地配设,并且具有底壁部118和从该底壁部118的左右两端部立起的一对侧壁部128,基本上呈向下方凸出的凸形状,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左上部件111相当于左上侧梁,左下部件117相当于左下侧梁。左上部件111和左下部件117的相互对应的侧壁部115和128等壁部彼此典型为通过电弧焊等被焊接而一体化。在左下部件117中的、在上下方向上与横梁10、左安装部件60和右安装部件80重叠的部分中,一对侧壁部128中的右侧的侧壁部128实质上消失。另外,在左侧梁110中,考虑板部件的成品率,左上部件111和左下部件117、特别是前后方向上较长的左下部件117也可以在前后被分割,虽然成型性会变得烦杂,但是根据需要,左上部件111和左下部件117可以不是分别由分体的钢板等板部件成型,而是将它们全部单一化而由1枚钢板等板部件或筒部件成型出。
左上部件111在上壁部112的前端部与贯通该上壁部112的省略图示的贯通孔对应地固定设置有套环部件113,该套环部件113典型为金属制的筒状部件,并且,在该左上部件111的后端部具有连接部114。典型为通过使连接部114从前方侧与横梁10的上部件12的前壁部16通过电弧焊等对应地焊接在一起,使左上部件111与横梁10一体化。左上部件111在与连接部114相邻的前方侧具有在沿着与x-z平面平行的平面剖切而得的纵截面中截面面积在上下方向上减小的部分,该部分相当于脆弱部116的一部分。此外,在一对侧壁部128中的左方侧的侧壁部128构成使左侧梁110的内部空间向外部开放的紧固用开口部T,以使得能够将螺栓贯穿插入到左开口端部51中的贯通孔21、贯通孔67和螺母68中而进行紧固。
左下部件117具有在下方侧与左上部件111的前端部对置的前端部、以及在下方侧与后上部件150的后端部的后壁部156对置的后端部即后壁部127,该左下部件117在底壁部118在下方侧与横梁10的下部件32的底壁部34接触着的同时,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左下部件117在其前端部具有贯通了底壁部118的贯通孔119,并且从贯通孔119朝向后方依次具有分别贯通了底壁部118的焊接孔121和122以及贯通孔123和124。
贯通孔119在左上部件111的套环部件113的下方侧对置,与套环部件113和贯通孔119对应地,在左侧梁110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省略图示的套环部件,该套环部件典型为金属制的筒状部件。焊接孔121是后方侧的宽度比前方侧的宽度宽的孔部,以使得在横梁10的下部件32的底壁部34与底壁部118的包围焊接孔121的部分抵接的状态下,对焊接孔121的孔周缘和横梁10的下部件32的底壁部34通过电弧焊等来焊接,以此方式针对孔周缘进行焊接,并且通过将底壁部118的右端部与横梁10的下部件32的左端部焊接在一起,使左下部件117和横梁10的下部件32一体化。此时,底壁部118和横梁10的后上部件150的上壁部151通过横梁10的下部件32的隔板部36被分隔,因此,在沿着与x-z平面平行的平面剖切而得的纵截面中,通过底壁部118、侧壁部128、横梁10的后上部件150的上壁部151和左侧壁部152以及横梁10的下部件32的隔板部36构成了闭合截面。焊接孔122是用于在左安装部件60的左后部件62的底壁部71和左安装部件60的左前部件64的底壁部72与底壁部118的包围焊接孔122的部分抵接的状态下,使焊接孔122的孔周缘与左安装部件60的左后部件62的底壁部71和左安装部件60的左前部件64的底壁部72通过电弧焊等被焊接在一起的孔部,通过以此方式针对孔周缘进行焊接,使左下部件117和左安装部件60一体化。通过该一体化或构成闭合截面的结构,能够增大副车架1的强度和刚性,并且由于左下部件117和左安装部件60构成为一体化的结构,因此,典型为能够使车辆的前表面碰撞时施加的冲击力经由横梁10和一对车体安装部件60、80可靠地分散而传递到车体。另外,也可以是,在焊接孔121上,除了横梁10的下部件32的底壁部34,还焊接横梁10的上部件12,在焊接孔122上,除了左安装部件60的左后部件62的底壁部71和左安装部件60的左前部件64的底壁部72,还焊接横梁10的下部件32。此外,对于焊接孔121和122,不仅是孔周缘,还可以以将它们完全堵住的方式进行塞焊,也可以仅针对其孔周缘的一部分进行焊接。
在焊接孔122与贯通孔124之间,使左下部件117的底壁部118向上方突出设置而呈凸形状的加强部126延伸设置成对焊接孔122和贯通孔124在前后方向上连续地进行连接。这里,在前后方向上,焊接孔122的位置相当于左安装部件60的套环部件78的位置、即第3车体安装部A3的位置,贯通孔124的位置相当于第5车体安装部A5的位置,因此,加强部126在前后方向上延伸而对第3车体安装部A3和第5车体安装部A5进行连续连接。此外,横梁10的下部件32的隔板部36与加强部126的右方侧相邻地并排设置,沿着加强部126并且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因此,除了加强部126,还利用隔板部36来进一步增大左下部件117的强度。另外,加强部126也可以是使左下部件117的底壁部118向下方向突出设置的凸形状。
此外,左下部件117的在下方侧与左上部件111的脆弱部116的一部分对置的部分相当于沿着与x-z平面平行的平面剖切而得的纵截面中的截面面积在上下方向上减小的脆弱部116的一部分,这样的左上部件111和左下部件117各自的部分协作地在第3车体安装部A3和第4车体安装部A4的前方侧构成脆弱部116的整体。典型为,由于车辆的前表面碰撞时对左侧梁110施加的冲击力,该脆弱部116通过在前后方向上被压坏并朝向下方折曲这一变形模式而自如变形。由于该前表面碰撞时施加的冲击力,脆弱部116变形,另一方面,在脆弱部116的后方侧配置有强度均增大且针对变形的耐力均增大的横梁10、左安装部件60、加强部126,因此,能够利用脆弱部吸收该冲击力,并且,使其余的冲击力经由横梁10、左安装部件60和加强部126可靠地分散传递到右侧梁130或车体。另外,左下部件117由1枚钢板等板部件构成,但是,也可以根据需要连结在前后方向的中途被分割的多个钢板等板部件而构成左下部件117。此外,该多个板部件的板厚可以不同。
在左侧梁110的右侧在宽度方向上与该左侧梁110对置配设的右侧梁130的相关结构和与左侧梁110相关联的结构相对于如下的平面左右对称,该平面与y-z平面平行,通过在车体的宽度方向的中央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中央线,因此,省略其详细说明,但是与左侧梁110的左上部件111、上壁部112、套环部件113、连接部114、侧壁部115、脆弱部116、左下部件117、底壁部118、贯通孔119、焊接孔121和122、贯通孔123和124、加强部126、后壁部127以及侧壁部128对应地,右侧梁130具有右上部件131、上壁部132、套环部件133、连接部134、侧壁部135、脆弱部136、右下部件137、底壁部138、贯通孔139、焊接孔141和142、贯通孔143和144、加强部146、后壁部147以及侧壁部148。
在以上的结构中,作为副车架1的向车体装配的各种部位中的左前的第1车体安装部A1,是设置于左侧梁110的左上部件111的套环部件113、设置于左侧梁110的左下部件117的贯通孔119和与它们对应地设置且省略图示的套环部件,作为右前的第2车体安装部A2,是设置于右侧梁130的右上部件131的套环部件133、设置于右侧梁130的右下部件137的贯通孔139和与它们对应地设置且省略图示的套环部件,作为左中的第3车体安装部A3,是设置于左安装部件60的左固定部件76的套环部件78,作为右中的第4车体安装部A4,是设置于右安装部件80的右固定部件96的套环部件98,作为左后的第5车体安装部A5,是设置于左侧梁110的左下部件117的贯通孔124、设置于后上部件150的贯通孔166和与它们对应地设置的套环部件,并且作为右后的第6车体安装部A6,是设置于右侧梁130的右下部件137的贯通孔144、设置于后上部件150的贯通孔168和与它们对应地设置的套环部件。另外,典型地讲,这些部位均是使用螺栓等紧固部件进行紧固的紧固用部位。此外,作为这些部位,假设采用了不使副车架安装部件介入的刚性构造的例子,但是,当然也可以采用使副车架安装部件介入的浮动构造。
此外,作为副车架1的分别用来对悬臂的内侧枢轴部进行支承的各种部位中的左前的第1支承部S1,是具有横梁10的上部件12的贯通孔21、左安装部件60的左前部件64的贯通孔67和螺母68的左开口端部51,作为右前的第2支承部S2,是具有横梁10的上部件12的贯通孔23、右安装部件80的右前部件84的贯通孔87和螺母88的右开口端部52,作为左后的第3支承部S3,是设置于左侧梁110的左下部件117的贯通孔123和设置于后上部件150的贯通孔165,并且作为右后的第4支承部S4,是设置于右侧梁130的右下部件137的贯通孔143和设置于后上部件150的贯通孔167。另外,典型地讲,这些部位均是使用螺栓等紧固部件进行紧固的紧固用部位。此外,作为应用于这些部位的悬臂而设想了采用L型下臂的例子,但是当然也可以采用A型下臂或2根I型下臂。此外,设想了在左前的第1支承部S1、右前的第2支承部S2、左后的第3支承部S3和右后的第4支承部S4中,分别紧固有省略了图示的绝缘体衬套部件的内筒的例子。
此外,作为副车架1的供各种外力施加部件装配的各种安装部中的转向齿轮箱左安装部A7,是设置于横梁10的后上部件150的贯通孔171、设置于横梁10的下部件32的贯通孔46和与它们对应地设置的套环部件,作为转向齿轮箱右安装部A8,是设置于后上部件150的贯通孔172、设置于下部件32的贯通孔47和与它们对应地设置的套环部件,作为扭矩杆安装部A9,是设置于横梁10的上部件12的螺母170和设置于下部件32的贯通孔45,作为稳定器左安装部A10,是设置于后上部件150的贯通孔157和157,作为稳定器右安装部A11,是设置于后上部件150的贯通孔159和159。另外,典型地讲,这些部位均是使用螺栓等紧固部件进行紧固的紧固用部位。此外,设想了在转向齿轮箱左安装部A7和转向齿轮箱右安装部A8中对应地紧固有转向齿轮箱主体的左右的安装座的例子,设想了在扭矩杆安装部A9中紧固有发动机/变速器系统的安装部件的内筒的例子,并且稳定器左安装部A10和稳定器右安装部A11均省略了图示,但是设想了分别紧固有托架、且稳定杆经由衬套部件装配于该托架的例子。
在以上的本实施方式中的副车架1中,一对侧梁110、130分别具有上侧梁111、131和下侧梁117、137,该下侧梁117、137在下方侧与上侧梁111、131对置,且一边延伸一边向后方侧伸出,一对安装部件60、80与一对侧梁110、130的各自的下侧梁117、137接合,由此,能够增大车辆用副车架1的强度和刚性,典型为,能够使车辆的前表面碰撞时施加的冲击力经由横梁10和一对车体安装部件60、80可靠地分散传递到车体,能够抑制在车辆用副车架1产生不必要的变形和压坏的情况,发挥所需的碰撞性能。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的副车架1中,在一对安装部件60、80分别设置有一对臂支承部S1、S2的一部分,该一对臂支承部S1、S2对应着在宽度方向上对置地设置的一对悬臂而对该一对悬臂进行支承,由此来实现所需的碰撞性能,并且,还经由一对车体安装部件60、80接受从各个悬臂施加的宽度方向的载荷输入,由此能够增大悬臂的支承强度和支承刚性。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的副车架1中,一对侧梁110、130相对于一对中车体安装部A3、A4分别在前方侧具有相对于朝向后方侧的冲击力变形自如的脆弱部116、136,一对侧梁110、130各自的下侧梁117、137具有加强部126、146,该加强部126、146在前后方向上对一对中车体安装部A3、A4之间和一对后车体安装部A5、A6之间连续地进行连接,并且在沿着与由上下方向和宽度方向规定的平面平行的平面剖切而得的截面中呈向上方侧或下方侧凸出的形状,由此,能够增大副车架1的强度和刚性,并且典型为,由于车辆的前表面碰撞时施加的冲击力,一对侧梁110、130的脆弱部116、136变形,另一方面加强部126、146不变形,因此,能够利用脆弱部116、136吸收该冲击力,并且使其余的冲击力经由横梁10、一对车体安装部件60、80和比它们更靠后方侧的一对侧梁110、130的部分可靠地分散传递到车体,能够抑制副车架1产生不必要的变形和压坏的情况,发挥所需的碰撞性能。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的副车架1中,具有如下结构:下横梁32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构成一对隔板部36、38,该一对隔板部36、38沿着一对侧梁110、130各自的下侧梁117、137的加强部126、146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并且朝向上方侧分别立起,一对隔板部36、38的上下方向上的上端部分别与上横梁150接合,因此,能够增大比一对侧梁110、130的脆弱部116、136更靠后方侧的副车架1的强度和刚性,典型为,能够使车辆的前表面碰撞时施加的冲击力更加可靠地分散传递到车体。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的副车架1中,在沿着与由上下方向和宽度方向规定的平面平行的平面剖切而得的截面中,分别呈现出由上横梁150、下横梁32和一对隔板部36、38组合得到的闭合截面;由上横梁150、一对侧梁110、130中的一方的下侧梁117、137和一对隔板部36、38中的一方组合得到的闭合截面;以及由上横梁150、一对侧梁110、130中的另一方的下侧梁137、117和一对隔板部36、38的另一方组合得到的闭合截面,因此,能够进一步增大比一对侧梁110、130的脆弱部116、136更靠后方侧的副车架1的强度和刚性,典型为能够使车辆的前表面碰撞时施加的冲击力更加可靠地分散传递到车体。
另外,本发明的部件的种类、形状、配置、个数等不限于所述实施方式,当然能够将其结构要素适当置换为发挥同等作用效果的结构要素等,能够在不脱离发明主旨的范围内适当变更。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中,能够提供如下的车辆用副车架:主要构成材料统一应用冲压成型品,并且能够提高强度和刚性,并且能够发挥需要的碰撞性能,因此,期待能够根据其通用普遍的性质而广泛应用于车辆等移动体的副车架的领域。

Claims (4)

1.一种车辆用副车架,其经由一对前车体安装部、一对后车体安装部和一对中车体安装部装配于车体,所述一对前车体安装部被设定为在所述车体的前后方向上的前方侧在所述车体的宽度方向上相互对置,所述一对后车体安装部被设定为在所述前后方向上的后方侧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相互对置,所述一对中车体安装部被设定为在所述前车体安装部和所述后车体安装部的所述前后方向上的中间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相互对置,所述车辆用副车架具有:
一对侧梁,它们由板部件构成,在所述前后方向上延伸,并且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相互对置地配设,并且对应地设置有所述一对前车体安装部和所述一对后车体安装部;
横梁,其由板部件构成,在所述宽度方向上延伸并且连结所述一对侧梁;以及
一对安装部件,它们分别朝向所述宽度方向上的外方侧延伸,并且朝向所述车体的上下方向上的上方侧突出,对应地设置有所述一对中车体安装部,并且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相互对置地配设,
其中,
所述一对侧梁分别具有上侧梁和下侧梁,所述下侧梁在所述上下方向的下方侧与所述上侧梁对置地延伸,并且向所述后方侧伸出,
所述一对安装部件与所述一对侧梁的各自的所述下侧梁对应地接合,
所述横梁具有上横梁和下横梁,所述下横梁相对于所述上横梁配设于所述下方侧并与所述上横梁接合,
所述一对侧梁的各自的所述上侧梁与所述上横梁的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两个外前端部接合,并从所述两个外前端部朝向所述前方侧延伸,
所述一对侧梁各自的所述下侧梁与所述上侧梁、所述上横梁以及所述下横梁接合,
在所述一对侧梁的各自的所述上侧梁对应地设置有所述一对前车体安装部,并且,在所述一对侧梁各自的所述下侧梁对应地设置有所述一对前车体安装部和所述一对后车体安装部,
所述一对侧梁在所述一对中车体安装部的所述前方侧具有脆弱部,该脆弱部相对于朝向所述后方侧的冲击力而自如变形,
所述一对侧梁的各自的所述下侧梁具有加强部,所述加强部在所述前后方向上对应着所述一对中车体安装部和所述一对后车体安装部之间而连续地进行连接,并且该加强部在沿着与由所述上下方向和所述宽度方向规定的平面平行的平面剖切而得的截面中,呈向所述上方侧或所述下方侧凸出的形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副车架,其中,
在所述一对安装部件分别设置有一对臂支承部的一部分,所述一对臂支承部对在所述宽度方向上对置地设置的一对悬臂对应地进行支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副车架,其中,
所述下横梁的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构成一对隔板部,所述一对隔板部沿着所述一对侧梁的各自的所述下侧梁的所述加强部在所述前后方向上延伸,并且分别朝向所述上方侧立起,
所述一对隔板部的所述上下方向上的上端部分别与所述上横梁接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用副车架,其中,
在沿着与由所述上下方向和所述宽度方向规定的平面平行的平面进行剖切而得的截面中,分别呈现出:由所述上横梁、所述下横梁和所述一对隔板部组合得到的闭合截面;由所述上横梁、所述一对侧梁中的一方的所述下侧梁和所述一对隔板部中的一方组合得到的闭合截面;以及由所述上横梁、所述一对侧梁中的另一方的所述下侧梁和所述一对隔板部的另一方组合得到的闭合截面。
CN202010920723.9A 2019-09-06 2020-09-04 车辆用副车架 Active CN11245554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63137 2019-09-06
JP2019163137A JP7296830B2 (ja) 2019-09-06 2019-09-06 車両用サブフレー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55546A CN112455546A (zh) 2021-03-09
CN112455546B true CN112455546B (zh) 2023-05-09

Family

ID=748338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20723.9A Active CN112455546B (zh) 2019-09-06 2020-09-04 车辆用副车架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433947B2 (zh)
JP (1) JP7296830B2 (zh)
CN (1) CN11245554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39375B2 (ja) * 2019-03-29 2023-03-14 株式会社エフテック 車両用サブフレーム
JP7159985B2 (ja) * 2019-06-27 2022-10-2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サスペンションメンバ
US11420493B2 (en) * 2019-10-25 2022-08-23 Caterpillar Inc. Space frame front lower suspension connection
JP2022152263A (ja) * 2021-03-29 2022-10-1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サブフレーム
JP2022152261A (ja) * 2021-03-29 2022-10-1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サブフレー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026815B2 (ja) * 2002-09-06 2007-12-2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サブフレームの取り付け構造
JP5637478B2 (ja) 2010-08-26 2014-12-10 ダイハツ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の前部構造
JP5329575B2 (ja) * 2011-01-26 2013-10-3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の車体前部
JP5775382B2 (ja) 2011-06-29 2015-09-0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前部構造
US8851520B2 (en) * 2012-10-22 2014-10-07 Honda Motor Co., Ltd. Front subframe for a narrow offset collision
JP6159974B2 (ja) 2012-12-19 2017-07-12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フロントクロスメンバ
JP6063063B2 (ja) * 2013-12-13 2017-01-18 株式会社エフテック 車両用サブフレーム
CN105829192B (zh) * 2013-12-27 2017-12-1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副车架结构
JP6466098B2 (ja) 2014-08-07 2019-02-06 株式会社エフテック 車両用サブフレーム
JP2016060311A (ja) 2014-09-17 2016-04-2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サブフレーム構造
JP6600228B2 (ja) 2015-10-29 2019-10-30 株式会社エフテック 車両用サブフレーム
JP6481704B2 (ja) * 2017-03-27 2019-03-13 マツダ株式会社 フロントサブフレーム構造
JP6785707B2 (ja) 2017-04-06 2020-11-18 株式会社エフテック 車両用サブフレーム
JP6611773B2 (ja) * 2017-10-03 2019-11-27 株式会社エフテック 車両用サブフレーム
JP7062428B2 (ja) 2017-12-15 2022-05-06 株式会社エフテック 車両用サブフレーム
CN208827940U (zh) * 2018-08-30 2019-05-07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后副车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10070369A1 (en) 2021-03-11
JP7296830B2 (ja) 2023-06-23
JP2021041737A (ja) 2021-03-18
US11433947B2 (en) 2022-09-06
CN112455546A (zh) 2021-03-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455546B (zh) 车辆用副车架
JP6063063B2 (ja) 車両用サブフレーム
US7900983B2 (en) Underrun protector mounting structure of vehicle
US10086881B2 (en) Front vehicle body structure
CN112455542B (zh) 车辆用副车架
JP6600228B2 (ja) 車両用サブフレーム
JPWO2015005044A1 (ja) 車両用のサブフレーム
JP7274142B2 (ja) 車両用サブフレーム
JP2020164093A (ja) 車両用サブフレーム
EP3613656A1 (en) Vehicle front portion structure
JP7062428B2 (ja) 車両用サブフレーム
CN111746647A (zh) 车辆用副车架
CN109641623B (zh) 车身构造
JP6785707B2 (ja) 車両用サブフレーム
JP4003643B2 (ja) 車体後部構造
US11529998B2 (en) Front pillar substructure
US11702141B2 (en) Subframe for vehicle
JP7129749B2 (ja) 車両構造
JP5150168B2 (ja) 車両のロアメンバ構造
KR20230013758A (ko) 전방 차체 구조
JP6287823B2 (ja) サスペンション取付構造
CN113335384A (zh) 车身
JP2020066321A (ja) 車両前部構造
KR20030050027A (ko) 자동차의 카울 크로스 바 결합구조
JP2010143394A (ja) 車両の側部車体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