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641437U - 一种汽车后座椅安装支架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后座椅安装支架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641437U
CN204641437U CN201520261320.2U CN201520261320U CN204641437U CN 204641437 U CN204641437 U CN 204641437U CN 201520261320 U CN201520261320 U CN 201520261320U CN 204641437 U CN204641437 U CN 2046414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y bearing
bearing plate
rear seat
mounting bracket
turnup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26132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燕
吴学华
王传佩
黄晓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IC Group ORV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Automotiv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Automotiv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Automotiv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26132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6414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6414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6414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后座椅安装支架及汽车,其中,汽车后座椅安装支架与汽车后座椅相连接,包括安装支架本体和安装于安装支架本体内的加强板结构。在恶劣路况下或汽车后座椅承受较大负载时,加强板结构大大降低了汽车后座椅所承受的最大应力,从而降低了汽车后座椅安装支架发生变形或开裂的风险。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后座椅安装支架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后座椅安装支架及汽车。
背景技术
汽车后座椅是安装在车身上,专门供人乘坐的设施,它为司乘人员提供便于操作、舒适安全的驾驶、乘坐位置。按照部位的话,大致分为前排座椅、后排座椅。一般情况,汽车座椅包括座椅骨架,填塞物,座椅套等。座椅骨架通过座椅安装支架直接连到地板上,当汽车行驶在颠簸、泥泞、碎石等路上,乘客质量完全负载在汽车后座椅上,此时,后座椅安装支架的结构形式对汽车后座椅的安全使用有重大影响。目前汽车后座椅安装支架多采用较易成型的金属材料冲压而成,并多通过焊点或二保焊把座椅固定于车身上。且汽车后座椅安装支架多采用单体式结构,在恶劣路况下,后座椅安装支架很容易发生变形或者开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在恶劣路况下,汽车后座椅安装支架容易变形或开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后座椅安装支架及汽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汽车后座椅安装支架,用于与汽车后座椅相连接,包括:
安装支架本体,所述安装支架本体呈U形结构,包括:第一底板、第一支撑板和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相对的第二支撑板,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一底板、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第一底板之间均呈一预设角度,所述第一底板的第一边缘设有第一翻边结构,且环绕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外围均设置有翻边结构;
安装于所述安装支架本体内的加强板结构,所述加强板结构呈U形结构,包括:与所述第一底板连接的第二底板、与所述第一支撑板连接的第三支撑板和与所述第三支撑板相对的、与所述第二支撑板连接的第四支撑板,其中,所述第二底板的第一边缘设有与所述第三支撑板朝向相一致的第二翻边结构,所述第二翻边结构位于所述第一底板的第二边缘处。
可选的,所述预设角度的范围为90°~120°。
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板的第一边缘设有与所述第一支撑板垂直的第三翻边结构,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部分第二边缘设有与所述第一支撑板垂直的第四翻边结构,所述第一支撑板的第三边缘设有与所述第一支撑板垂直的第五翻边结构,其中,所述第三翻边结构、所述第四翻边结构和所述第五翻边结构均朝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第一底板的延伸方向。
可选的,所述第二支撑板的第一边缘设有与所述第二支撑板垂直的第六翻边结构,所述第二支撑板的第二边缘设有与所述第二支撑板垂直的第七翻边结构,所述第二支撑板的第三边缘设有与所述第二支撑板垂直的第八翻边结构,其中,所述第六翻边结构的朝向与所述第三翻边结构的朝向相同,所述第七翻边结构的朝向与所述第四翻边结构的朝向相反,所述第八翻边结构的朝向与所述第五翻边的朝向相反。
可选的,所述第二底板与所述第二翻边结构的连接处设有加强筋。
可选的,所述第一底板与所述第二底板上均设有多个螺栓安装孔,所述汽车后座椅安装支架通过螺栓穿设于所述螺栓安装孔与所述汽车后座椅相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底板上设有减重孔。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所述汽车包括汽车后座椅,还包括所述的多个汽车后座椅安装支架,其中,多个汽车后座椅安装支架均与汽车后座椅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后座椅安装支架,与汽车后座椅相连接,包括安装支架本体和安装于安装支架本体内的加强板结构。在恶劣路况下或汽车后座椅承受较大负载时,加强板结构大大降低了汽车后座椅所承受的最大应力,从而降低了汽车后座椅安装支架发生变形或开裂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汽车后座椅安装支架本体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汽车后座椅安装支架本体的结构示意图之二;以及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加强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1、安装支架本体;2、第一底板;3、第一支撑板;4、第二支撑板;5、第一翻边结构;6、加强板结构;7、第二底板;8、第三支撑板;9、第四支撑板;10、第二翻边结构;11、第三翻边结构;12、第四翻边结构;13、第五翻边结构;14、第六翻边结构;15、第七翻边结构;16、第八翻边结构;17、加强筋;18、螺栓安装孔;19、减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如图1~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汽车后座椅安装支架,该汽车后座椅安装支架用于与汽车后座椅相连接,包括:
安装支架本体1,安装支架本体1呈U形结构。其中,安装支架本体1包括:第一底板2、第一支撑板3和与第一支撑板3相对的第二支撑板4,第一支撑板3与第一底板2、第二支撑板4与第一底板2之间均呈一预设角度,具体的,该预设角度的范围为90°~120°。此外,第一底板2的第一边缘设有第一翻边结构5,且环绕第一支撑板3和第二支撑板4的外围均设置有翻边结构;
安装于安装支架本体1内的加强板结构6,加强板结构6同样呈U形结构,包括:与第一底板2连接的第二底板7、与第一支撑板3连接的第三支撑板8和与第三支撑板8相对的、与第二支撑板4连接的第四支撑板9,其中,第二底板7的第一边缘设有与第三支撑板8朝向相一致的第二翻边结构10,第二翻边结构位于第一底板2的第二边缘处。具体的,第三支撑板8和第四支撑板9上与第二翻边结构10相邻的一侧,可以根据安装需要,适当的修饰形状,例如,第三支撑板8和第四支撑板9可以为L形;第一支撑板3与第三支撑板8,第二支撑板4与第四支撑板9可以通过焊接固定连接,且焊接的焊点可以视第三支撑板8和第四支撑板9的面积而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后座椅安装支架,包括了安装支架本体1和安装于安装支架本体1内的加强板结构6,增强了汽车后座椅安装支架的结构强度,降低了在恶劣路况下或汽车后座椅承受较大负载时,汽车后座椅安装支架发生变形或开裂的风险。此外,安装支架本体1上第一翻边结构5的设计可以为汽车后座椅安装支架的安装提供安装点,在汽车后座椅安装支架安装的过程中,第一翻边结构5与汽车的车身后板连接。另外,加强板结构6上第二翻边结构10可以起到增强加强板结构6的强度的作用。
参见图1和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安装支架本体1的第一支撑板3的第一边缘设有与第一支撑板3垂直的第三翻边结构11,第二边缘设有与第一支撑板3垂直的第四翻边结构12,第三边缘设有与第一支撑板3垂直的第五翻边结构13,其中,第三翻边结构11、第四翻边结构12和第五翻边结构13均朝第一方向延伸,第一方向为第一底板2的延伸方向。第二支撑板4的第一边缘设有与第二支撑板4垂直的第六翻边结构14,第二边缘设有与第二支撑板4垂直的第七翻边结构15,第三边缘设有与第二支撑板4垂直的第八翻边结构16,其中,第六翻边结构14的朝向与第三翻边结构11的朝向相同,第七翻边结构15的朝向与第四翻边结构12的朝向相反,第八翻边结构16的朝向与第五翻边13的朝向相反。
在本实施例中,翻边结构的设计可以为汽车后座椅安装支架的安装提供安装点,其中,在汽车后座椅安装支架的安装过程中,第三翻边结构11与汽车的车身前板连接,第四翻边结构12和第七翻边结构15均与汽车的车身地板连接,第五翻边结构13和第八翻边结构16均与车身后板相连接。
继续参见图1~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加强板结构6中第二底板7与第二翻边结构10的连接处设有加强筋17。加强筋17的设置进一步增强了加强板结构6的强度。
参见图1和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底板2与第二底板7上均设有多个螺栓安装孔18,汽车后座椅安装支架通过螺栓穿设于螺栓安装孔18与汽车后座椅相连接。
继续参见图1和图2,在第一底板2上还设有减重孔19。减重孔19的设置减轻了汽车后座椅安装支架的重量。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汽车,汽车包括汽车后座椅,还包括多个汽车后座椅安装支架,其中,多个汽车后座椅安装支架均与汽车后座椅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多个汽车后座椅安装支架通过螺栓穿设于螺栓安装孔与汽车后座椅相连接。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汽车后座椅安装支架,用于与汽车后座椅相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支架本体(1),所述安装支架本体(1)呈U形结构,包括:第一底板(2)、第一支撑板(3)和与所述第一支撑板(3)相对的第二支撑板(4),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板(3)与所述第一底板(2)、所述第二支撑板(4)与所述第一底板(2)之间均呈一预设角度,所述第一底板(2)的第一边缘设有第一翻边结构(5),且环绕所述第一支撑板(3)和所述第二支撑板(4)的外围均设置有翻边结构;
安装于所述安装支架本体(1)内的加强板结构(6),所述加强板结构(6)呈U形结构,包括:与所述第一底板(2)连接的第二底板(7)、与所述第一支撑板(3)连接的第三支撑板(8)和与所述第三支撑板(8)相对的、与所述第二支撑板(4)连接的第四支撑板(9),其中,所述第二底板(7)的第一边缘设有与所述第三支撑板(8)朝向相一致的第二翻边结构(10),所述第二翻边结构(10)位于所述第一底板(2)的第二边缘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座椅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角度的范围为90°~1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座椅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3)的第一边缘设有与所述第一支撑板(3)垂直的第三翻边结构(11),所述第一支撑板(3)的部分第二边缘设有与所述第一支撑板(3)垂直的第四翻边结构(12),所述第一支撑板(3)的第三边缘设有与所述第一支撑板(3)垂直的第五翻边结构(13),其中,所述第三翻边结构(11)、所述第四翻边结构(12)和所述第五翻边结构(13)均朝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第一底板(2)的延伸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后座椅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板(4)的第一边缘设有与所述第二支撑板(4)垂直的第六翻边结构(14),所述第二支撑板(4)的第二边缘设有与所述第二支撑板(4)垂直的第七翻边结构(15),所述第二支撑板(4)的第三边缘设有与所述第二支撑板(4)垂直的第八翻边结构(16),其中,所述第六翻边结构(14)的朝向与所述第三翻边结构(11)的朝向相同,所述第七翻边结构(15)的朝向与所述第四翻边结构(12)的朝向相反,所述第八翻边结构(16)的朝向与所述第五翻边(13)的朝向相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座椅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底板(7)与所述第二翻边结构(10)的连接处设有加强筋(1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座椅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板(2)与所述第二底板(7)上均设有多个螺栓安装孔(18),所述汽车后座椅安装支架通过螺栓穿设于所述螺栓安装孔(18)与所述汽车后座椅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座椅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板(2)上设有减重孔(19)。
8.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包括汽车后座椅,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多个汽车后座椅安装支架,其中,多个汽车后座椅安装支架均与汽车后座椅相连接。
CN201520261320.2U 2015-04-27 2015-04-27 一种汽车后座椅安装支架及汽车 Active CN2046414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61320.2U CN204641437U (zh) 2015-04-27 2015-04-27 一种汽车后座椅安装支架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61320.2U CN204641437U (zh) 2015-04-27 2015-04-27 一种汽车后座椅安装支架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641437U true CN204641437U (zh) 2015-09-16

Family

ID=540942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261320.2U Active CN204641437U (zh) 2015-04-27 2015-04-27 一种汽车后座椅安装支架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64143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00687A (zh) * 2022-03-16 2022-07-05 无锡曙光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扶手架支撑板的生产方法以及支撑板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00687A (zh) * 2022-03-16 2022-07-05 无锡曙光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扶手架支撑板的生产方法以及支撑板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472904U (zh) 四轮汽车车架
CN102938450A (zh) 车用电池箱、车身构件及汽车
CN109466421B (zh) 一种车灯与车灯框架连接结构
CN204641437U (zh) 一种汽车后座椅安装支架及汽车
CN202528866U (zh) 后排座椅靠背锁环的加强结构
CN205468532U (zh) 一种乘用车车载燃气钢瓶安装支架连接结构
CN102414074B (zh) 用于将发动机支架附装到车身底架结构上的装置、所述附装装置的使用以及所得到的车辆
CN202295022U (zh) 一种前座椅横梁的安装结构
CN202557627U (zh) 汽车翼子板安装支架
CN106740618A (zh) 一种匹配宽体越野车保险杠的前牵引装置
CN202782750U (zh) 一种汽车座椅的定位结构
CN202624424U (zh) 一种汽车备胎安装结构
CN206426831U (zh) 一种新型电动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
CN201347012Y (zh) 一种防止行李箱物品冲击汽车座椅靠背的抗冲击结构
CN205440185U (zh) 一种汽车上车踏板总成及汽车
CN107554376A (zh) 一种越野车副驾驶辅助扶手
CN104369776A (zh) 一种车辆后部的传力结构
CN202624007U (zh) 一种汽车安全拉手
CN204020800U (zh) 一种后排安全带卷收器安装结构
CN203888726U (zh) 带有安全带出口的内饰侧面支架
CN204846077U (zh) 一种汽车车身结构及汽车
CN205440360U (zh) 轨道车辆
CN204472731U (zh) 一种汽车前保险杠及汽车
CN204341235U (zh) 汽车后备胎装置
CN203439133U (zh) 一种车辆后部的传力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104

Address after: 101300 Beijing city Shunyi District Shuanghe Street No. 99

Patentee after: BAIC MOTOR CORPORATION LTD.

Address before: 101300 Beijing City Renhe Town Shunyi District Shuanghe Street No. 99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Automobile Research General Institute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616

Address after: 100130 Zhaofeng Town, Shunyi District, Beijing Zhaofeng industrial base Tongxin Road No. 1

Patentee after: BAIC GROUP ORV Co.,Ltd.

Address before: 101300, 99, Shuanghe Avenue, Beijing, Shunyi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AUTOMOTIVE GROUP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