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61678A - 电动车车架 - Google Patents

电动车车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61678A
CN111361678A CN202010253596.1A CN202010253596A CN111361678A CN 111361678 A CN111361678 A CN 111361678A CN 202010253596 A CN202010253596 A CN 202010253596A CN 111361678 A CN111361678 A CN 1113616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electric vehicle
frame body
vehicle frame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5359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运涛
刘祎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Huijin Enterprise Management Partnership LP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Huijin Enterprise Management Partnership L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Huijin Enterprise Management Partnership LP filed Critical Tianjin Huijin Enterprise Management Partnership LP
Priority to CN20201025359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61678A/zh
Publication of CN1113616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6167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19/00Cycle frames
    • B62K19/18Joints between frame members
    • B62K19/22Adhesive joi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19/00Cycle frames
    • B62K19/18Joints between frame members
    • B62K19/24Screwed joi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19/00Cycle frames
    • B62K19/30Frame parts shaped to receive other cycle parts or accessor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19/00Cycle frames
    • B62K19/30Frame parts shaped to receive other cycle parts or accessories
    • B62K19/36Frame parts shaped to receive other cycle parts or accessories for attaching saddle pillars, e.g. adjustable during rid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19/00Cycle frames
    • B62K19/30Frame parts shaped to receive other cycle parts or accessories
    • B62K19/40Frame parts shaped to receive other cycle parts or accessories for attaching accessories, e.g. article carriers, lamp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动车车架,涉及电动车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电动车车架采用以焊接为主的方式制造,会造成产品的一致性较差的技术问题。该电动车车架包括第一车架本体、第二车架本体、鞍座支撑件、后衣架、第一后平叉、第二后平叉和五通,其中:第一车架本体、第二车架本体、鞍座支撑件、后衣架、第一后平叉、第二后平叉和五通均为压铸成型的一体结构;第一车架本体与第二车架本体能结合在一起共同形成电动车车架主体,鞍座支撑件能承载电动车的鞍座,后衣架能承担负载,第一后平叉与第二后平叉能装配电动车车轮,五通能连接电动车脚蹬。本发明用于提高现有技术电动车车架产品一致性。

Description

电动车车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动车车架。
背景技术
电动车车架,一般包括车架本体、鞍座支撑件、后衣架、后平叉等。
现有技术公开的电动车车架,通常是采用管材焊接的方式制作的,即电动车车架的各部分是通过以焊接为主的方式制造并装配在一起的。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电动车车架采用以焊接为主的方式制造,由于需要人工操作,生产效率较低,产品的一致性较差;并且,电动车车架各部分采用以焊接为主的方式装配在一起,装配误差较大,产品合格率较低。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1、现有技术提供的电动车车架,采用以焊接为主的方式制造,会造成产品的一致性较差;
2、现有技术提供的电动车车架,采用以焊接为主的方式装配,装配误差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电动车车架,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电动车车架采用以焊接为主的方式制造,会造成产品的一致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实施例的电动车车架,包括第一车架本体、第二车架本体、鞍座支撑件、后衣架、第一后平叉、第二后平叉以及五通,其中:
第一车架本体、第二车架本体、鞍座支撑件、后衣架、第一后平叉、第二后平叉以及五通均为压铸成型的一体结构;
第一车架本体与第二车架本体能结合在一起共同形成电动车车架主体,鞍座支撑件能承载电动车的鞍座,后衣架能承担负载,第一后平叉与第二后平叉能装配电动车车轮,五通能连接电动车脚蹬。
在可选地实施例中,第一车架本体与第二车架本体为对称结构,第一车架本体与第二车架本体通过胶水或者螺栓固定连接。
在可选地实施例中,第一车架本体与第二车架本体通过胶水粘接在一起并且第一车架本体与第二车架本体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在可选地实施例中,电动车车架主体上存在车架座管。
在可选地实施例中,鞍座支撑件为钣金件,鞍座支撑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车架座管顶部。
在可选地实施例中,后衣架嵌套在车架座管上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车架座管中部。
在可选地实施例中,车架座管上设置有后衣架支撑部,后衣架支撑部与后衣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在可选地实施例中,第一后平叉与第二后平叉为对称结构,第一后平叉与第二后平叉铰连接于车架座管下部。
在可选地实施例中,五通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电动车车架主体上。
在可选地实施例中,电动车车架为镁铝合金或者铝合金材质。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至少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
现有技术中,电动车车架的各个部件采用以焊接为主的方式制造,由于需要人工操作,生产效率较低,产品的一致性较差。
相对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电动车车架的各个部件采用压铸工艺,均为压铸成型的一体结构,由此避免了现有的电动车车架的各个部件采用以焊接为主的方式制造,同一个模具压铸得到的电动车车架产品基本一致,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一致性,所以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电动车车架采用以焊接为主的方式制造,会造成产品的一致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现有技术中,电动车车架各部分采用以焊接为主的方式装配在一起,装配受工人焊接技术影响,装配误差较大,产品合格率较低。
相对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电动车车架的各个部件采用胶水或者螺栓固定连接,由于各个部件均为压铸成型的一体结构,装配孔位已经固定,人工操作简单,避免了不同工人焊接技术的影响,所以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电动车车架采用以焊接为主的方式装配,装配误差较大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动车车架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动车车架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动车车架的主视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动车车架的俯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1、电动车车架主体;11、第一车架本体;12、第二车架本体;13、车架座管;131、后衣架支撑部;2、鞍座支撑件;3、后衣架;41、第一后平叉;42、第二后平叉;5、五通。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实施例之一,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动车车架。
下面结合图1~图4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更为详细的阐述。
如图1~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动车车架包括第一车架本体11、第二车架本体12、鞍座支撑件2、后衣架3、第一后平叉41、第二后平叉42以及五通5,其中:
第一车架本体11、第二车架本体12、鞍座支撑件2、后衣架3、第一后平叉41、第二后平叉42以及五通5均为压铸成型的一体结构;
第一车架本体11与第二车架本体12能结合在一起共同形成电动车车架主体1,鞍座支撑件2能承载电动车的鞍座,后衣架3能承担负载,第一后平叉41与第二后平叉42能装配电动车车轮,五通5能连接电动车脚蹬。
相对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电动车车架的各个部件采用压铸工艺,均为压铸成型的一体结构,由此避免了现有的电动车车架的各个部件采用以焊接为主的方式制造,同一个模具压铸得到的电动车车架产品基本一致,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一致性,所以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电动车车架采用以焊接为主的方式制造,会造成产品的一致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第一车架本体11与第二车架本体12为对称结构,第一车架本体11与第二车架本体12通过胶水或者螺栓固定连接。
相对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电动车车架的各个部件采用胶水或者螺栓固定连接,由于各个部件均为压铸成型的一体结构,装配孔位已经固定,人工操作简单,避免了不同工人焊接技术的影响,所以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电动车车架采用以焊接为主的方式装配,装配误差较大的技术问题。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第一车架本体11与第二车架本体12通过胶水粘接在一起并且第一车架本体11与第二车架本体1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上述结构中通过胶水和八个螺栓将第一车架本体11与第二车架本体12固定连接在一起,能防止连接失效。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电动车车架主体1上存在车架座管13。上述结构便于加工制造。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鞍座支撑件2为钣金件,鞍座支撑件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车架座管13顶部。上述结构便于加工制造,也便于装配。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后衣架3嵌套在车架座管13上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车架座管13中部。上述结构中,后衣架3从上至下套入车架座管13,然后通过一个螺栓固定连接在车架座管13中部,便于装配。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车架座管13上设置有后衣架支撑部131,后衣架支撑部131与后衣架3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上述结构便于加工制造,也便于装配。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第一后平叉41与第二后平叉42为对称结构,第一后平叉41与第二后平叉42铰连接于车架座管13下部。上述结构便于加工制造,也便于装配。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五通5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电动车车架主体1上。上述结构便于加工制造,也便于装配。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电动车车架为镁铝合金或者铝合金材质。镁铝合金或者铝合金材料的重量轻,实现车架轻量化设计。
本发明实施例的装配工艺步骤为:
1.将第一车架本体11与第二车架本体12用一种专用胶水粘接起来然后用八个螺栓对车架进行加固,防止失效;
2.将后衣架3通过从上至下套入方式套入到车架座管13上,并用一个螺栓固定;
3.将后衣架支撑部131与后衣架3用两个螺栓进行固定;
4.将第一后平叉41与第二后平叉42通过铰链装配到电动车车架主体1上;
5.将五通5通过螺栓固定方式安装到电动车车架主体1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动车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车架本体、第二车架本体、鞍座支撑件、后衣架、第一后平叉、第二后平叉以及五通,其中:
所述第一车架本体、所述第二车架本体、所述鞍座支撑件、所述后衣架、所述第一后平叉、所述第二后平叉以及所述五通均为压铸成型的一体结构;
所述第一车架本体与所述第二车架本体能结合在一起共同形成电动车车架主体,所述鞍座支撑件能承载电动车的鞍座,所述后衣架能承担负载,所述第一后平叉与所述第二后平叉能装配电动车车轮,所述五通能连接电动车脚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车架本体与所述第二车架本体为对称结构,所述第一车架本体与所述第二车架本体通过胶水或者螺栓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车架本体与所述第二车架本体通过胶水粘接在一起并且所述第一车架本体与所述第二车架本体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车车架主体上存在车架座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鞍座支撑件为钣金件,所述鞍座支撑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所述车架座管顶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衣架嵌套在所述车架座管上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所述车架座管中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座管上设置有后衣架支撑部,所述后衣架支撑部与所述后衣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后平叉与所述第二后平叉为对称结构,所述第一后平叉与所述第二后平叉铰连接于所述车架座管下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动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五通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所述电动车车架主体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动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车车架为镁铝合金或者铝合金材质。
CN202010253596.1A 2020-04-02 2020-04-02 电动车车架 Pending CN11136167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53596.1A CN111361678A (zh) 2020-04-02 2020-04-02 电动车车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53596.1A CN111361678A (zh) 2020-04-02 2020-04-02 电动车车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61678A true CN111361678A (zh) 2020-07-03

Family

ID=712029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53596.1A Pending CN111361678A (zh) 2020-04-02 2020-04-02 电动车车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6167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47185A (zh) * 2021-11-15 2022-03-08 无锡蓝豹科技有限公司 电动车后衣架的制造工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47185A (zh) * 2021-11-15 2022-03-08 无锡蓝豹科技有限公司 电动车后衣架的制造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61678A (zh) 电动车车架
CN211996001U (zh) 车架和具有其的电动车
CN210000406U (zh) 用于新能源汽车的铝合金副车架
CN212313780U (zh) 电动车车架
CN106956739A (zh) 一种电动车车架及使用该车架的电动车
CN202987334U (zh) 一种加强型侧支架与主搁脚的安装结构
CN201172437Y (zh) 二轮车主脚架连结机构
CN201305086Y (zh) 变截面大弯梁车架结构
CN204801979U (zh) 一种锻钢骨架与异型管结合式越野摩托车增强车架
CN201172459Y (zh) 镁合金一体压铸电动车架
CN2913159Y (zh) 新型摩托车车架
CN101402384B (zh) 一种踏板摩托车车架结构
CN207985082U (zh) 一种自行车及其车架
CN201646866U (zh) 一种连接汽车纵梁与前轮罩边梁的连接组件
CN218343672U (zh) 一种车架和电动车
JP2014122004A (ja) 自動二輪車の車体フレーム
JPS6036986B2 (ja) 自動二輪車のフレ−ム構造
CN214930385U (zh) 一种电动车或自行车车架连接结构
CN204701711U (zh) 一种摩托车前照灯支架结构
CN101716968B (zh) 摩托车大货架的安装结构
CN201305085Y (zh) 一种摩托车车架
CN213566109U (zh) 一种特种车转向节
CN203142899U (zh) 带可拆卸挡风板的三轮车车架
CN216232809U (zh) 一种中置电机挂件
JPH0421758Y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