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26663U - 滾針保持器 - Google Patents

滾針保持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26663U
TWM626663U TW111201957U TW111201957U TWM626663U TW M626663 U TWM626663 U TW M626663U TW 111201957 U TW111201957 U TW 111201957U TW 111201957 U TW111201957 U TW 111201957U TW M626663 U TWM626663 U TW M626663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needle roller
needle
mounting holes
roller mounting
retain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2019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全德
Original Assignee
迦勒油封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迦勒油封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迦勒油封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12019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26663U/zh
Publication of TWM6266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26663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lling Contact Bearings (AREA)

Abstract

一種滾針保持器,係用以設置複數滾針,各滾針包含有二端面及一圓柱面。滾針保持器包含有一呈圓環形而圍繞出一軸孔之本體,以及一體地連接於本體之複數定位塊。本體具有第一、二表面,以及分別用以容置滾針之複數滾針安裝孔,各滾針安裝孔具有分別位於第一、二表面之第一、二開口,以及相互面對之二平面,所述二平面係用以面向滾針之圓柱面。滾針安裝孔之第一、二開口分別設有至少一定位塊,用以將滾針分別定位於滾針安裝孔。藉此,本創作之滾針保持器可利用較簡單、成本較低且精度較高之方式製造,且可使滾針與滾針保持器之間的磨耗較小。

Description

滾針保持器
本創作係與滾針軸承(needle roller bearing)有關,特別是關於一種滾針保持器(needle roller cage)。
習知滾針軸承係採用針狀(亦即細圓柱狀)之滾子,相較於採用球狀滾子之滾珠軸承,滾針軸承具有較小的截面積與體積,卻有更高的荷重能力,因此滾針軸承特別適用於空間較為不足之構件。滾針軸承包含有一滾針保持器,滾針保持器係呈圓環狀而於其中央形成一軸孔,且滾針保持器設有圍繞軸孔分佈之多個滾針安裝孔,以供滾針分別設於滾針安裝孔,藉以確保滾針的平行度,使滾針在運動中能與內、外軌道面保持線接觸狀態,進而使滾針能承受較大之負荷而不致損壞。
習用之滾針保持器係以金屬材料藉由沖壓方式製成,以藉由金屬材料之彈性供滾針以壓入配合之方式定位於滾針安裝孔而不會掉落。然而,此製造工序較為複雜、成本較高、精度較低,且滾針與滾針保持器之間的磨耗較大。
有鑑於上述缺失,本創作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滾針保持器,可利用較簡單、成本較低且精度較高之方式製造,且可使滾針與滾針保持器之間的磨耗較小。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創作所提供之滾針保持器係用以設置複數滾針,各滾針包含有二端面以及一圓柱面。滾針保持器包含有一呈圓環形而圍繞出一軸孔之本體,以及一體地連接於本體之複數定位塊。本體具有一第一表面、一第二表面,以及分別用以容置滾針之複數滾針安裝孔,各滾針安裝孔具有一位於第一表面之第一開口、一位於第二表面之第二開口、分別用以面向該滾針之該二端面的一第一端面及一第二端面,以及用以面向該滾針之圓柱面且相互面對之二平面。滾針安裝孔之第一開口及第二開口分別設有至少一定位塊,用以將滾針分別定位於滾針安裝孔。
藉此,本創作之滾針保持器係藉由定位塊將滾針定位於滾針安裝孔,不需藉由壓入配合之方式將滾針定位於滾針安裝孔,因此滾針與滾針保持器之間可留有微小之間隙進而使其磨耗較小,尤其,滾針安裝孔係以平面與滾針之圓柱面線接觸,而非面接觸,更可有效地減少磨耗。而且,如此之滾針保持器可非由金屬材料以沖壓方式製成,而可利用較簡單、成本較低且精度較高之方式製造,例如由塑膠材料以3D列印方式一體成型。
有關本創作所提供之滾針保持器的詳細構造、特點、組裝或使用方式,將於後續的實施方式詳細說明中予以描述。然而,在本創作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應能瞭解,該等詳細說明以及實施本創作所列舉的特定實施例,僅係用於說明本創作,並非用以限制本創作之專利申請範圍。
申請人首先在此說明,在以下將要介紹之實施例以及圖式中,相同之參考號碼,表示相同或類似之元件或其結構特徵。需注意的是,圖式中的各元件及構造為例示方便並非依據真實比例及數量繪製,且若實施上為可能,不同實施例的特徵係可以交互應用。
請先參閱圖1及圖2,本創作一第一較佳實施例所提供之滾針保持器11係一體成型,且包含有一本體20,以及多個定位塊30。
本體20係呈圓環形而圍繞出一軸孔21,軸孔21能定義出一中心軸線L1,本體20設有圍繞軸孔21分佈之多個滾針安裝孔22,用以供多個滾針40分別容置於滾針安裝孔22。詳而言之,本體20具有呈圓弧面狀且寬度較大之一第一表面23及一第二表面24,以及呈平面狀且寬度較小之二端面25、26,第一表面23面向軸孔21,第二表面24面向滾針保持器11外部,端面25、26垂直於中心軸線L1,滾針安裝孔22貫穿第一表面23及第二表面24。更明確地說,請參閱圖2至圖4,滾針安裝孔22具有一位於第一表面23之第一開口221、一位於第二表面24之第二開口222、垂直於中心軸線L1且相互面對之一第一端面223及一第二端面224,以及平行於中心軸線L1且相互面對之二平面225、226,各滾針安裝孔22能定義出一通過第一、二端面223、224之縱向軸線L2(如圖1所示),各滾針安裝孔22之縱向軸線L2平行於軸孔21之中心軸線L1。
在本實施例中,各滾針安裝孔22之第一開口221及第二開口222分別設有四定位塊30,亦即各滾針安裝孔22共設有八定位塊30。詳而言之,各第一、二開口221、222分別設有位於其四角落之四定位塊30,其中二定位塊30係與第一端面223連接且分別與平面225、226連接,另二定位塊30則是與第二端面224連接且亦分別與平面225、226連接。各定位塊30係呈三角柱狀且完全位於滾針安裝孔22內,如圖3所示,位於第一開口221之定位塊30具有一與第一表面23齊平之外表面31,位於第二開口222之定位塊30具有一與第二表面24齊平之外表面31,連接於平面225之定位塊30係自平面225朝向平面226延伸且具有一傾斜地連接於外表面31與平面225之間的內表面32,連接於平面226之定位塊30係自平面226朝向平面225延伸且具有一傾斜地連接於外表面31與平面226之間的內表面32。
滾針40係呈圓柱狀,包含有二端面42以及一圓柱面44。當滾針40設於滾針安裝孔22時,滾針安裝孔22之第一、二端面223、224分別面向滾針40之端面42,滾針安裝孔22之平面225、226及定位塊30之內表面32面向滾針40之圓柱面44,滾針安裝孔22之縱向軸線L2平行於滾針40之軸向,亦即滾針40之軸向平行於軸孔21之中心軸線L1。
藉此,本創作之滾針保持器11可藉由材料之彈性供滾針40安裝入滾針安裝孔22,並藉由滾針安裝孔22之第一、二開口221、222的定位塊30將滾針40定位於滾針安裝孔22,使得滾針40不會掉落。換言之,本創作之滾針保持器11不需藉由壓入配合之方式將滾針40定位於滾針安裝孔22,因此滾針40與滾針保持器11之間可留有微小之間隙(此間隙非常小而未顯示於圖式中),可使得滾針40與滾針保持器11之間磨耗較小,尤其,滾針安裝孔22係以平面225、226與滾針40之圓柱面44線接觸,而非面接觸,更可有效地減少磨耗。而且,如此之滾針保持器11可非由金屬材料以沖壓方式製成,而可利用較簡單、成本較低且精度較高之方式製造,例如由塑膠材料以3D列印方式一體成型。
請參閱圖5至圖8,本創作一第二較佳實施例所提供之滾針保持器12具有與前述之滾針保持器11類同之技術特徵及功效,惟前述之滾針保持器11係用於一般滾針軸承,而本實施例之滾針保持器12係用於滾針止推軸承,其滾針40係以其軸向對應於軸孔21之徑向而呈放射狀地設置。詳而言之,滾針保持器12之本體20具有呈平面狀且寬度較大之一第一表面23及一第二表面24,以及呈圓弧面狀且寬度較小之二端面25、26,端面25面向軸孔21,端面26面向滾針保持器12外部,滾針安裝孔22貫穿第一表面23及第二表面24,各滾針安裝孔22之縱向軸線L2係以其一端朝向軸孔21之中心軸線L1且垂直於中心軸線L1。
除了前述之差異,本實施例之滾針保持器12與前述之滾針保持器11另有一差異在於定位塊30之數量及位置。詳而言之,本實施例中各滾針安裝孔22之第一開口221及第二開口222分別僅設有二定位塊30,所述二定位塊30分別與平面225、226連接,亦即各滾針安裝孔22共設有四定位塊30,定位塊30並非位於第一、二開口221、222之角落,而是位於第一、二開口221、222之中段位置,如此之設計亦可達到將滾針40定位於滾針安裝孔22之功效。
由前述內容可得知,本創作之滾針保持器的定位塊30之數量及位置可依需求調整,例如,第二較佳實施例之定位塊30的配置方式亦可應用於如第一較佳實施例所提供之一般滾針軸承,第一較佳實施例之定位塊30的配置方式亦可應用於如第二較佳實施例所提供之滾針止推軸承,只要各滾針安裝孔22之第一開口221及第二開口222分別設有至少一定位塊30而可達到定位滾針40之效果即可。此外,定位塊30之形狀亦不以前述實施例所提供之三角柱狀為限,只要可供滾針40裝入滾針安裝孔22,並可達到定位滾針40之效果即可。
最後,必須再次說明,本創作於前揭實施例中所揭露的構成元件,僅為舉例說明,並非用來限制本案之範圍,其他等效元件的替代或變化,亦應為本案之申請專利範圍所涵蓋。
11,12:滾針保持器 20:本體 21:軸孔 22:滾針安裝孔 221:第一開口 222:第二開口 223:第一端面 224:第二端面 225,226:平面 23:第一表面 24:第二表面 25,26:端面 30:定位塊 31:外表面 32:內表面 40:滾針 42:端面 44:圓柱面 L1:中心軸線 L2:縱向軸線
圖1為本創作一第一較佳實施例所提供之滾針保持器的立體圖。 圖2為本創作該第一較佳實施例所提供之滾針保持器與複數滾針的局部立體分解圖。 圖3及圖4分別為圖2沿剖線3-3及剖線4-4之剖視圖。 圖5為本創作一第二較佳實施例所提供之滾針保持器的立體圖。 圖6為本創作該第二較佳實施例所提供之滾針保持器與複數滾針的局部立體分解圖。 圖7及圖8分別為圖6沿剖線7-7及剖線8-8之剖視圖。
11:滾針保持器
20:本體
22:滾針安裝孔
221:第一開口
222:第二開口
223:第一端面
224:第二端面
225,226:平面
23:第一表面
24:第二表面
30:定位塊
40:滾針
42:端面
44:圓柱面

Claims (12)

  1. 一種滾針保持器,係用以設置複數滾針,各該滾針包含有二端面以及一圓柱面;該滾針保持器包含有: 一本體,係呈圓環形而圍繞出一軸孔,該本體具有一第一表面、一第二表面,以及分別用以容置該等滾針之複數滾針安裝孔,各該滾針安裝孔具有一位於該第一表面之第一開口、一位於該第二表面之第二開口、分別用以面向該滾針之該二端面的一第一端面及一第二端面,以及用以面向該滾針之圓柱面且相互面對之二平面;以及 複數定位塊,係一體地連接於該本體,該等滾針安裝孔之第一開口及第二開口分別設有至少一該定位塊,用以將該等滾針分別定位於該等滾針安裝孔。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滾針保持器,其中各該定位塊係自該滾針安裝孔之一該平面朝向另一該平面延伸且完全位於滾針安裝孔內。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滾針保持器,其中各該定位塊係呈三角柱狀且具有一與該第一表面及該第二表面其中之一齊平的外表面,以及一傾斜地連接於該外表面與該滾針安裝孔之一該平面之間的內表面。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滾針保持器,其中各該滾針安裝孔之第一開口及第二開口分別設有與該二平面連接之至少二該定位塊。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滾針保持器,其中各該滾針安裝孔之第一開口及第二開口分別設有與該第一端面連接且分別與該二平面連接之二該定位塊,以及與該第二端面連接且分別與該二平面連接之另二該定位塊。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滾針保持器,其中各該定位塊係自該滾針安裝孔之一該平面朝向另一該平面延伸且完全位於滾針安裝孔內。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滾針保持器,其中各該定位塊係呈三角柱狀且具有一與該第一表面及該第二表面其中之一齊平的外表面,以及一傾斜地連接於該外表面與該滾針安裝孔之一該平面之間的內表面。
  8. 如請求項1至7中任一請求項所述之滾針保持器,其中該本體與該等定位塊係由塑膠材料以3D列印方式一體成型。
  9. 如請求項1至7中任一請求項所述之滾針保持器,其中該軸孔能定義出一中心軸線,各該滾針安裝孔能定義出一通過該第一端面及該第二端面之縱向軸線,各該滾針安裝孔之縱向軸線係平行於該軸孔之中心軸線。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滾針保持器,其中該本體與該等定位塊係由塑膠材料以3D列印方式一體成型。
  11. 如請求項1至7中任一請求項所述之滾針保持器,其中該軸孔能定義出一中心軸線,各該滾針安裝孔能定義出一通過該第一端面及該第二端面之縱向軸線,各該滾針安裝孔之縱向軸線係以其一端朝向該軸孔之中心軸線且垂直於該中心軸線。
  12. 如請求項11所述之滾針保持器,其中該本體與該等定位塊係由塑膠材料以3D列印方式一體成型。
TW111201957U 2022-02-25 2022-02-25 滾針保持器 TWM6266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201957U TWM626663U (zh) 2022-02-25 2022-02-25 滾針保持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201957U TWM626663U (zh) 2022-02-25 2022-02-25 滾針保持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26663U true TWM626663U (zh) 2022-05-01

Family

ID=825593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201957U TWM626663U (zh) 2022-02-25 2022-02-25 滾針保持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6266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991433B2 (ja) ボールねじ
JP2015075236A (ja) 中子の可撓性を改善するための切り欠きを備える内リング
JPH01169118A (ja) クロスローラ軸受のスペーサ
TWM626663U (zh) 滾針保持器
JP2008240831A (ja) 転がり軸受及び転がり軸受の組立て方法
TWI777812B (zh) 間隔子及具有該間隔子之擺線式減速機
JPH11280769A (ja) ころ軸受
JP2009097616A (ja) 転がり軸受装置
JPH09126233A (ja) クロスローラ軸受
JPH0729299Y2 (ja) スラスト玉軸受用保持器
JP7186580B2 (ja) 旋回軸受
JP4122474B2 (ja) 保持器
JP2021011918A (ja) クロスローラ軸受
JP2003239964A (ja) 直動装置
JP2010038351A (ja) 転がり軸受
JP2020045927A (ja) クロスローラ軸受
JP2003004050A (ja) クロスローラベアリング用リテーナ
CN216199807U (zh) 防尘车用平面轴承
JP2011231876A (ja) スラストころ軸受用保持器およびスラストころ軸受
CN212868199U (zh) 轴承保持架及轴承
JP2001214930A (ja) 玉軸受用間隔体
JP2013117298A (ja) リテーナープレート付き軸受ユニット
JPH0914271A (ja) 旋回ベアリングのスペーサリテーナ
JP2013036526A (ja) ころ軸受用保持器
JP2008185169A (ja) 転がり軸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