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98811U - 車輛 - Google Patents

車輛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98811U
TWM598811U TW109204776U TW109204776U TWM598811U TW M598811 U TWM598811 U TW M598811U TW 109204776 U TW109204776 U TW 109204776U TW 109204776 U TW109204776 U TW 109204776U TW M598811 U TWM598811 U TW M598811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ody frame
axis
vehicle
vehicle body
uni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2047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黃正宏
蔡豐智
梁秋惠
Original Assignee
光陽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光陽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光陽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92047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98811U/zh
Publication of TWM5988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98811U/zh
Priority to CN202021628224.4U priority patent/CN213323484U/zh
Priority to EP20196357.6A priority patent/EP3901018A1/en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9/00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e.g. panniers or saddle bags
    • B62J9/10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e.g. panniers or saddle bags integrated with the cycle
    • B62J9/14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e.g. panniers or saddle bags integrated with the cycle under the sadd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35/00Fuel tank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otorcycles or engine-assisted cycles; Arrangements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5/00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 B62K5/02Tricycles
    • B62K5/05Tricycles characterised by a single rear whee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5/00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 B62K5/08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with steering devices acting on two or more whe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5/00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 B62K5/10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with means for inwardly inclining the vehicle body on ben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 Axle Suspensions And Sidecars For Cycles (AREA)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一種車輛,包含一車體框架、一設置於該車體框架的動力單元、一連接該車體框架的搖臂單元、一樞接該車體框架與該搖臂單元的輪軸單元、一設置於該車體框架的置物單元以及一連通於該動力單元的燃料箱。該輪軸單元包括二左右間隔設置於該車體框架的前輪及一樞接該搖臂單元的後輪。該燃料箱配置於該置物單元的後方,且位於該轉動單元與該後輪之間。由於該燃料箱之配置於該車輛之後半段,增加該車輛之後半段的重量,藉此平衡該車輛之前後配重比例,以優化操控性與平衡性,避免翻覆的情況發生。

Description

車輛
本新型是有關於一種交通工具,特別是指一種車輛。
參閱圖1,一種習知的三輪車輛,包含一較佳由金屬所製成的車體框架11、一固設於該車體框架11的引擎12、一連接該車體框架11且與該引擎12相鄰設置的搖臂13、二樞接於該車體框架11且彼此相間隔設置的前輪14(圖1因繪示角度只繪示一個)、一樞接於該搖臂14且可經該引擎12驅動而轉動的後輪15、一設置於該車體框架11上且位於該引擎12上方的燃料箱16,以及一設置於該車體框架11且位於該燃料箱16後方的置物箱17。定義一將該等前輪14之軸心至該後輪15之軸心間的鉛直距離切分成二等分的平分線L,該平分線L亦將該車體框架11劃分為分別位於前後兩側的一前半部P1與一後半部P2。其中,該引擎12、該搖臂13、該燃料箱16與該置物箱17皆設置於該後半部P2,且該置物箱17位於該後輪15之上方。
由於需要安裝兩個前輪14的關係,該車體框架11之該前半部P1之輪軸結構會較該後半部P2複雜且構成零件也較多,導致該前半部P1之配重較高於該後半部P2。另外,該燃料箱16與該引擎12配置上皆較鄰近該平分線L,即該燃料箱16與該引擎12之重量概集中於該三輪車輛之中央區域,因而無法降低該前半部P1與該等前輪14的配重,導致前後配重比例上的不平衡,不僅會影響駕駛操控性,當操作該三輪車輛煞車時,還容易因該三輪車輛整體之前重後輕的配重比例而有向前翻翹甚至翻覆的危險。此外,由於該燃料箱16配置於較鄰近該引擎12的位置,為了避免產生熱害問題而發生危險,還需要增設隔熱泡棉,因而增加額外的成本,對於生產者是一個負擔。
[本新型欲解決之課題]
因此,本新型之目的,即在提供一種前後配重比例較佳而有較優駕駛操控性,且可避免燃料箱產生熱害的車輛。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於是,如申請專利第1項的創作,本新型車輛包含一車體框架、一設置於該車體框架的動力單元、一連接該車體框架的搖臂單元、一樞接於該車體框架與該搖臂單元的輪軸單元、一設置於該車體框架的置物單元,及一連通於該動力單元的燃料箱。
該動力單元包括一汽缸本體、及一連接該汽缸本體的曲軸箱。該曲軸箱具有一以一曲軸軸心為轉軸而轉動的曲軸。
該搖臂單元位於該曲軸箱之後方,並能相對於車體框架擺動,定義一通過該搖臂單元與該車體框架之樞接處的擺動軸線。
該輪軸單元包括二樞接該車體框架且相間隔設置的前輪,及一樞接於該搖臂單元,且可經該動力單元驅動而以一後輪軸心為轉軸而轉動的後輪,該後輪軸心與該曲軸軸心彼此呈現水平配置。
該置物單元位於該動力單元之上方,並界定出一容置空間。
該燃料箱包括一鄰近該置物單元的前壁,及一相反於該前壁的後壁。定義一與該前壁與該後壁之距離相同的中心面,該中心面位於該曲軸軸心與該後輪軸心之間。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的創作,該置物單元之後緣位於該曲軸軸心與該後輪軸心之間。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的創作,該擺動軸線位於該燃料箱下方。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的創作,該曲軸軸心位於該燃料箱下方。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的創作,該燃料箱位於該置物單元後方。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的創作,該動力單元固定於該車體框架。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的創作,該動力單元還具有一位於呈水平配置之該汽缸本體之前方的汽缸頭,該汽缸頭之前端位於該曲軸軸心前方。
[本新型所能達成之效果]
在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創作中,該燃料箱之配置位置相較該動力單元之曲軸箱,設置於該車體框架更後方,藉由該燃料箱的重量平衡該車輛之前半段因安裝兩個前輪而較重的配重,進而平衡該車輛整體之前後配重,以優化駕駛操控性與穩定性,確保操作該車輛煞車時,使得該車輛之整體不會發生向前翻翹甚至翻覆的情況,維護駕駛者的安全。此外,該燃料箱相對較遠離該動力單元,藉此避免該燃料箱因該動力單元而引發的熱害問題。
在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的創作中,限制該置物單元與該動力單元之間相對位置的配置,該置物單元設置於該動力單元之該曲軸箱的上方,且位於該車體框架之後半段,用以平衡該車輛之前後配重平衡。
在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至第5項的創作中,由於該曲軸箱、該搖臂單元與該置物單元設置於該車輛較後半段的位置,使得讓該燃料箱設置於該曲軸箱與該搖臂單元的上方,或該置物單元的後方時,亦限制了該燃料箱位於該車輛更後方,進而增加該車輛後半段之重量,以平衡該車輛之前後配重比例,並優化駕駛操控性。
在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的創作中,藉由該動力單元為一固定式引擎的態樣,使得駕駛該車輛時,該動力單元不會相對於該車體框架擺動而影響該車輛之平衡性,用以增加駕駛穩定度。
在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的創作中,由於該汽缸本體與該汽缸頭相對於該曲軸箱呈水平配置,增加了位於該曲軸箱上方的該車體框架之可利用空間,進而能安裝更大尺寸規格的該置物單元。
參閱圖2與圖3,本新型車輛之一實施例,包含一沿前後方向延伸的車體框架2、一固設於該車體框架2的動力單元3、一連接於該車體框架2之後方的搖臂單元4、一樞接於該車體框架2與該搖臂單元4的輪軸單元5、一設置於該車體框架2的置物單元6,以及一連通於該動力單元3的燃料箱7。
該車體框架2較佳由金屬材料製成,藉由較強之材料強度,發揮高耐久性的優勢,用以增加使用壽命。
該動力單元3在本實施例中為固定式引擎,並包括一與地面呈水平配置的汽缸本體31、一連接該汽缸本體31之前端的汽缸頭32,以及一連接該汽缸本體31之後端,且具有一以一曲軸軸心S1為轉軸而轉動並鄰近該汽缸本體31之曲軸(圖未繪示)的曲軸箱33。由於本實施例之該曲軸之特徵僅與其他元件之間的相對位置,且其位置可依該曲軸軸心S1所知,因而未在本案圖示中繪示。其中,該汽缸頭32之前端的相對位置,是位於該曲軸軸心S1之前方,且該汽缸本體31及該汽缸頭32與該曲軸箱33概呈水平配置,使得該車體框架2位於該動力單元3之上方區域較寬廣而較有利用空間安裝其他設備。
該搖臂單元4樞接於該車體框架2並向後方延伸,定義一通過該搖臂單元4與該車體框架2樞接處的擺動軸線S2,該搖臂單元4可相對於該車體框架2以該擺動軸線S2為轉軸而上下擺動。
該輪軸單元5包括二樞接於該車體框架2之前端且相間隔並列設置的前輪51,以及一樞接於該搖臂單元4,並可經該動力單元3驅動後以一後輪軸心S3為轉軸而轉動的後輪52。其中,該後輪軸心S3與該曲軸軸心S1彼此呈現水平配置,使該曲軸箱33之配置位於該車體框架2之下半部,且概平行該搖臂單元4。特別說明的是,由於該車體框架2需要安裝兩個所述前輪51,以致於該車體框架2之前半段之骨架設計較複雜且構成零件也較多,使得該車體框架2之前半段與該等前輪51之重量,將大於該車體框架2之後半段與該後輪52之重量。
在本實施例中,該置物單元6具體而言為位於該曲軸箱33之上方的置物箱,且界定出一用以囤物的容置空間60。其中,該置物單元6之後緣位於該曲軸軸心S1與該後輪軸心S3之間,用以增加本實施例之後半段的配重。
該燃料箱7設置於該車體框架2,且配置是位於該置物單元6之後方,且位於該曲軸軸心S1及該擺動軸線S2之上方,並包括一鄰近該置物單元6的前壁71,以及一相反於該前壁71並位於該擺動軸線S2與該後輪軸心S3之間的後壁72。接著,定義一與該前壁71及該後壁72之距離相同的中心面S4,以作為說明該燃料箱7相對於其他元件之配置位置的基準。其中,該中心面S4位於該曲軸軸心S1與該後輪軸心S3之間,由於本實施例因該燃料箱7設置於該車體框架2後半段,使得該燃料箱7能與上述置物單元6一同增加本實施例之後半段的重量,藉此匹配兩個該前輪51與結構較為複雜之該車體框架2前半段骨架的重量,進而平衡本實施例前後的配重。另外,由於該燃料箱7相對較遠離於該動力單元3,該動力單元3運作而產生的熱能,則較不容易影響到該燃料箱7中所儲存之燃料,能降低熱害情況的發生,以避免發生危險。
在本實施例中,由於該燃料箱7位於該車體框架2的後半段,藉此增加本實施例之後半段之配重,因而能平衡裝設兩個前輪51的該車體框架2之前半段重量。進一步就實際騎乘而言,不僅因平衡性較佳而有較優的駕駛操控性,當操作本實施例煞車時,因前後之配重落差小而趨近於平衡,使得本實施例能穩定地減速至停下來,即可避免整體向前翻翹或翻覆的情況。此外,由於該燃料箱7較遠離該動力單元3,大幅降低熱害的可能性而避免危險發生,且也因此不需要額外地裝設隔熱泡棉,得以大幅降低成本花費。
另外說明的是,由於該汽缸本體31與該汽缸頭32概呈水平配置,增加該車體框架2之上半部可利用空間,適合裝設高度較高的該置物單元6,不僅可以擴大該容置空間60,或是可以在不影響該容置空間60之大小的情況下,減少該置物單元6的前後緣之距離,進而能縮短本實施例之該等前輪51與該後輪52之間的距離,用以降低整體車型之尺寸規格。
綜上所述,本新型車輛藉由於該燃料箱7遠離該動力單元3,並設置於該車體框架2較後方的相對位置設計,不僅能避免產生熱害的問題而發生危險,還能平衡整體之前後配重之比例,因而大幅提升駕駛操控性與安全性,以避免意外發生,故確實能達成本新型之目的。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新型之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新型實施之範圍,凡是依本新型申請專利範圍及專利說明書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新型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2:車體框架 3:動力單元 31:汽缸本體 32:汽缸頭 33:曲軸箱 4:搖臂單元 5:輪軸單元 51:前輪 52:後輪 6:置物單元 60:容置空間 7:燃料箱 71:前壁 72:後壁 S1:曲軸軸心 S2:擺動軸線 S3:後輪軸心 S4:中心面
本新型之其他的特徵及功效,將於參照圖式的實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現,其中: 圖1是一側視圖,說明一種習知之三輪車輛的結構; 圖2是一側視角度的示意圖,說明本新型車輛之一實施例的結構;及 圖3是一俯視圖,說明該實施例之一輪軸單元,及一置物單元。
2:車體框架
3:動力單元
31:汽缸本體
32:汽缸頭
33:曲軸箱
4:搖臂單元
5:輪軸單元
51:前輪
52:後輪
6:置物單元
60:容置空間
7:燃料箱
71:前壁
72:後壁
S1:曲軸軸心
S2:擺動軸線
S3:後輪軸心
S4:中心面

Claims (7)

  1. 一種車輛,包含: 一車體框架; 一動力單元,設置於該車體框架,且包括一汽缸本體,及一連接該汽缸本體的曲軸箱,該曲軸箱具有一以一曲軸軸心為轉軸而轉動的曲軸; 一搖臂單元,連接於該車體框架且位於該曲軸箱之後方,並能相對於該車體框架擺動,定義一通過該搖臂單元與該車體框架之樞接處的擺動軸線; 一輪軸單元,包括二樞接該車體框架且相間隔設置的前輪,及一樞接於該搖臂單元,且可經該動力單元驅動而以一後輪軸心為轉軸而轉動的後輪,該後輪軸心與該曲軸軸心彼此呈現水平配置; 一置物單元,設置於該車體框架且位於該動力單元之上方,並界定出一容置空間;及 一燃料箱,連通於該動力單元,且包括一鄰近該置物單元的前壁,及一相反於該前壁的後壁,定義一與該前壁與該後壁之距離相同的中心面,該中心面位於該曲軸軸心與該後輪軸心之間。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車輛,其中,該置物單元之後緣位於該曲軸軸心與該後輪軸心之間。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車輛,其中,該擺動軸線位於該燃料箱下方。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車輛,其中,該曲軸軸心位於該燃料箱下方。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車輛,其中,該燃料箱位於該置物單元後方。
  6.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車輛,其中,該動力單元固定於該車體框架。
  7.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車輛,其中,該動力單元還具有一位於呈水平配置之該汽缸本體之前方的汽缸頭,該汽缸頭之前端位於該曲軸軸心前方。
TW109204776U 2020-04-22 2020-04-22 車輛 TWM5988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204776U TWM598811U (zh) 2020-04-22 2020-04-22 車輛
CN202021628224.4U CN213323484U (zh) 2020-04-22 2020-08-07 车辆
EP20196357.6A EP3901018A1 (en) 2020-04-22 2020-09-16 Three-wheeled vehicl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204776U TWM598811U (zh) 2020-04-22 2020-04-22 車輛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98811U true TWM598811U (zh) 2020-07-21

Family

ID=726013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204776U TWM598811U (zh) 2020-04-22 2020-04-22 車輛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3901018A1 (zh)
CN (1) CN213323484U (zh)
TW (1) TWM598811U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11167B2 (en) * 2003-09-30 2007-12-25 Honda Motor Co., Ltd. Swingable vehicle
JP6112934B2 (ja) * 2013-03-28 2017-04-1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前二輪式鞍乗り型揺動車両
JP6112933B2 (ja) * 2013-03-28 2017-04-1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前二輪式鞍乗り型揺動車両
JP6112935B2 (ja) * 2013-03-28 2017-04-1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前二輪式鞍乗り型揺動車両
JP6043274B2 (ja) * 2013-12-20 2016-12-1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前二輪式鞍乗り型揺動車両
JP6006714B2 (ja) * 2013-12-27 2016-10-1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揺動車両の揺動制御システム
JP6063861B2 (ja) * 2013-12-27 2017-01-1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揺動車両の揺動制御システム
US10408405B2 (en) * 2017-03-02 2019-09-10 Honda Motor Co., Ltd. Lighting apparatus arrangement for saddle riding vehicle, and saddle riding vehicle
JP6839119B2 (ja) * 2018-02-19 2021-03-0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901018A1 (en) 2021-10-27
CN213323484U (zh) 2021-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39533B (zh) 車輛
US9199686B2 (en) Steering axle for a vehicle having two laterally tiltable front wheels
KR101562700B1 (ko) 전동 삼륜 차량
JP6947811B2 (ja) 原動機付車両の傾斜式前キャリッジおよび関連する原動機付車両
TW201532887A (zh) 車輛
JPWO2013051493A1 (ja) 後二輪型電動車両
CN207860349U (zh) 一种简易多连杆自倾斜悬架结构
CN207141173U (zh) 车辆及其悬架系统和转向节
CN206031671U (zh) 一种防侧翻车轮悬架装置
JP5498812B2 (ja) 小型車両
CN102753426A (zh) 踏板式摩托车
US7422084B2 (en) Motorcycle
JP4739038B2 (ja) 自動二輪車のリヤクッション配置構造
CN102616312A (zh) 跨骑型车辆
TWM598811U (zh) 車輛
JP6339820B2 (ja) インホイールモータ駆動装置のサスペンション構造
CN102530162B (zh) 便携式折叠自行车
CN101386314B (zh) 跨乘型车辆
CN207860376U (zh) 一种车后轮单连杆悬架结构
CN105172501B (zh) 两栖空气动力艇独立悬挂结构
CN206901629U (zh) 一种起重机用可移动式平衡机构
CN207860370U (zh) 一种车后轮自倾斜悬架结构
WO2020089226A2 (en) Motorcycle suspension system
CN207860373U (zh) 一种结构稳定的自倾斜悬架
JP7094058B1 (ja) 被牽引車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