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41663U - 雙向電連接器 - Google Patents

雙向電連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41663U
TWM541663U TW105210416U TW105210416U TWM541663U TW M541663 U TWM541663 U TW M541663U TW 105210416 U TW105210416 U TW 105210416U TW 105210416 U TW105210416 U TW 105210416U TW M541663 U TWM541663 U TW M541663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rows
tongue
portions
tongue plat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2104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周賢
Original Assignee
蔡周賢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蔡周賢 filed Critical 蔡周賢
Publication of TWM5416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41663U/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Means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upling
    • H01R13/642Means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upling by position or shape of contact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7/00Coupling parts adapted for co-operation with two or more dissimilar counterpar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1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with a coupling device exclusively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 H01R12/716Coupling device provided on the PCB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05Securing in non-demountable manner, e.g. moulding, rivet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01R24/60Contacts spaced along planar side wall transverse to longitudinal axis of eng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2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assembling or disassembling contact members with insulating base, case or sleeve
    • H01R43/24Assembling by moulding on contact member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Description

雙向電連接器 【技術資料】
本案主張以下各申請案的優先權:美國臨時案申請號62/189,799,申請日2015年7月8日;美國臨時案申請號62/203,441,申請日2015年8月11日;美國臨時案申請號62/249,526,申請日2015年11月2日;美國臨時案申請號62/259,742,申請日2015年11月25日;美國臨時案申請號62/268,085,申請日2015年12月16日;美國臨時案申請號62/281,765,申請日2016年1月22日;以及美國臨時案申請號62/312,714,申請日2016年3月24日。
本案係關於一種雙向電連接器,尤其是一種藉由和互補電連接器對接以電連接至一外部電路板之雙向電連接器。
由於目前各種電子產品的功能越來越強大,且手持式裝置亦逐漸盛行,故各種產品或裝置間的信號傳輸需求也越來越多;基此,如何在體積不斷縮小的產品或裝置的殼體周圍輪廓中,設置更多可與不同裝置進行信號傳輸的端子介面(例如,雙向電連接器或與其對接之互補電連接器),即成為業界共同努力的目標。其中,雙向電連接器係為電連接插頭(Electrical plug),而互補電連接器則為電連接插座(Electrical receptacle)。
於電連接插頭與電連接插座對接之前,必須以正確的方向讓電連接插頭朝向電連接插座,才可使兩者對接,亦即,電連接插座具有插 接方向性,其為俗稱的防呆功能,此功能係為了確保電連接插頭上的端子介面可與電連接插座上的連接介面接觸。然而,多數使用者沒有將電連接插頭以正確的方向朝向電連接插座的習慣,此防呆功能反而造成電連接插頭與電連接插座的對接失敗,之後使用者再翻轉電連接插頭,才得以正確對接。換言之,此防呆功能反而造成使用者的困擾。
因此,市面上提供一種具有雙面對接功能之電連接插頭,如台灣專利公開案第TW201440327號專利揭露一種電連接插頭。參考第TW201440327號專利之圖15A至圖15F所示,雖然雙向電連接器1510可提供雙面對接功能,但其中交越接點框之製造過程和組裝過程必須經過嚴格的管理,才可實現其精密的結構。因此,交越接點框的製造允許誤差很小,故在製造及組裝上會面臨一定程度的難度。另外,由於交越接點框之交錯重疊結構複雜,故其焊接點所在位置不固定,而難以進行焊接工作,其更加提升其製造及組裝的難度。
此外,亦有若干專利公開案或專利案揭露雙向電連接器,例如中國專利申請號201420215601、中國專利申請號201420486606或中國專利申請號201520562191等等。此揭雙向電連接器在實際應用上產生若干困擾,例如製造或組裝難度的增加、製造或組裝成本的增加或不當使用有短路之虞導致無法提供友善的使用方式等等。
本案之目的之一在於提供一種可便於製造及組裝之雙向電連接器,其具有雙面對接功能之雙向電連接器,更和Micro USB現有的電連接插座或插頭相容。
本案之目的之一在於提供一種可便於使用之雙向電連接 器,在雙向電連接器和互補電連接器對接過程中,雙向電連接器的舌板的結構和動作可避免短路的發生,方便使用者使用。
本案之目的之一在於提供一種雙向電連接器,其金屬殼的卡扣設計可確保對接的平順性和穩定性,優化雙向電連接器的表現,故本案的雙向電連接器可符合更高規格或標準的要求。
依據上述,一種雙向電連接器,包括:一殼體;一絕緣座體;設於該絕緣座體的前端的一舌板,該殼體框圍該舌板並於該舌板的上下兩側形成一連接槽,該舌板浮動地或固定地設於該連接槽的中段;及兩排接觸端子,該兩排接觸端子的任一者設有至少一延伸彈動部、設於該延伸彈動部的前端的一接點和一接觸部、一固定部和一接腳,該兩排接點分設於該舌板的上下兩側,該固定部的前端連接該延伸彈動部,連接於該固定部的後端的該接腳伸出於該絕緣座體外;其中,該舌板為一H型舌板結構,該H型舌板結構鄰近該殼體的兩側面的部份為隔離該兩排接觸部的兩限位凸部,該兩限位凸部較H型舌板結構的中間高。
依據上述,一種雙向電連接器,包括:一殼體;一絕緣座體;設於該絕緣座體的前端的一舌板,該殼體框圍該舌板並於該舌板的上下兩側形成一連接槽,該舌板浮動地或固定地設於該連接槽的中段,其中,該舌板的上下兩側分別設有至少一限位凹槽;及兩排接觸端子,該兩排接觸端子的任一者設有至少一延伸彈動部、設於該延伸彈動部的前端的一接點和一接觸部、一固定部和一接腳,該兩排接點分設於該舌板的上下兩側,該固定部的前端連接該延伸彈動部,連接於該固定部的後端的該接腳伸出於該絕緣座體外;其中,該接觸部的一前方導斜面抵貼於該舌板的該限位凹槽的底部,該接點高於該限位凹槽以該底面為基準的一最高面。
依據上述,一種雙向電連接器,包括:一殼體;一絕緣座體; 設於該絕緣座體的前端的一舌板,該殼體框圍該舌板並於該舌板的上下兩側形成一連接槽,該舌板浮動地設於該連接槽的中段;及兩排接觸端子,該兩排接觸端子的任一者設有至少一延伸彈動部、設於該延伸彈動部的前端的一接點和一接觸部、一固定部和一接腳,該兩排接點分設於該舌板的上下兩側,該固定部的前端連接該延伸彈動部,連接於該固定部的後端的該接腳伸出於該絕緣座體外;其中,該兩排接觸部為一前一後形成於一片金屬板材下料展開沖壓成型埋設成型。
依據上述,一種雙向電連接器,包括:一殼體;一絕緣座體;設於該絕緣座體的前端的一舌板,該殼體框圍該舌板並於該舌板的上下兩側形成一連接槽,該舌板固定地設於該連接槽的中段;及兩排接觸端子,該兩排接觸端子的任一者設有至少一延伸彈動部、設於該延伸彈動部的前端的一接點和一接觸部、一固定部和一接腳,該兩排接點分設於該舌板的上下兩側,該固定部的前端連接該延伸彈動部,連接於該固定部的後端的該接腳伸出於該絕緣座體外;其中,該兩排接觸部的兩排前方導斜面分別抵貼於該舌板的上下兩側,且該兩排延伸彈動部可於該舌板的上下兩側上下地壓縮彈動。
依據上述,一種雙向電連接器,包括:一殼體;一絕緣座體;設於該絕緣座體的前端的一舌板,該殼體框圍該舌板並於該舌板的上下兩側形成一連接槽,該舌板固定地或浮動地設於該連接槽的中段;及兩排接觸端子,該兩排接觸端子的任一者設有至少一延伸彈動部、設於該延伸彈動部的前端的一接點和一接觸部、一固定部和一接腳,該兩排接點分設於該舌板的上下兩側,該固定部的前端連接該延伸彈動部,連接於該固定部的後端的該接腳伸出於該絕緣座體外;其中,該舌板為一金屬舌板。
依據上述,一種雙向電連接器,包括:一殼體;一絕緣座體; 設於該絕緣座體的前端的一舌板,該殼體框圍該舌板並於該舌板的上下兩側形成一連接槽,該舌板設於該連接槽的中段;及兩排接觸端子,該兩排接觸端子的任一者設有至少一延伸彈動部、設於該延伸彈動部的前端的一接點和一接觸部、一固定部和一接腳,該兩排接點分設於該舌板的上下兩側,該固定部的前端連接該延伸彈動部,連接於該固定部的後端的該接腳伸出於該絕緣座體外;其中,該舌板為一H型舌板結構,該兩排接觸部為一前一後形成於一片金屬板材下料展開沖壓成型,且一次埋設成型。
依據上述,一種雙向電連接器,包括:一殼體;一絕緣座體;設於該絕緣座體的前端的一舌板,該殼體框圍該舌板並於該舌板的上下兩側形成一連接槽,該舌板固定地或浮動地設於該連接槽的中段;及兩排接觸端子,該兩排接觸端子的任一者設有至少一延伸彈動部、設於該延伸彈動部的前端的一接點和一接觸部、一固定部和一接腳,該兩排接點分設於該舌板的上下兩側,該固定部的前端連接該延伸彈動部,連接於該固定部的後端的該接腳伸出於該絕緣座體外;其中,該舌板為一H型舌板結構,該H型舌板結構鄰近該殼體的兩側面的部份為兩限位凸部,該兩限位凸部相較於H型舌板結構的中間的一金屬舌板結構具有一高度差,該高度差可隔離該兩排接觸部,該H型舌板中段設有連接槽之金屬舌板結構為一全鏤空結構。
依據上述,一種雙向電連接器,包括:一殼體;一絕緣座體,其中,該絕緣座體設有串接相同電路的一U形連結結構,該U形連結結構於該絕緣座體的後端彎折設有一段差埋設於該絕緣座體中;設於該絕緣座體的前端的一舌板,該殼體框圍該舌板並於該舌板的上下兩側形成一連接槽,該舌板固定地或浮動地設於該連接槽的中段;及兩排接觸端子,該兩排接觸端子的任一者設有至少一延伸彈動部、設於該延伸彈動部的前端的 一接點和一接觸部、一固定部和一接腳,該兩排接點分設於該舌板的上下兩側,該固定部的前端連接該延伸彈動部,連接於該固定部的後端的該接腳伸出於該絕緣座體外。
依據上述,一種雙向電連接器,包括:一殼體;一絕緣座體;設於該絕緣座體的前端的一舌板,該殼體框圍該舌板並於該舌板的上下兩側形成一連接槽,該舌板固定地或浮動地設於該連接槽的中段;及兩排接觸端子,該兩排接觸端子的任一者設有至少一延伸彈動部、設於該延伸彈動部的前端的一接點和一接觸部、一固定部和一接腳,該兩排接點分設於該舌板的上下兩側,該固定部的前端連接該延伸彈動部,連接於該固定部的後端的該接腳伸出於該絕緣座體外,其中,該兩排接觸部為一前一後形成於一片金屬板材下料展開沖壓成型,且相同電路的兩接觸部之間設有一ㄇ形或U形的或上下相對的一體式金屬端子連結結構。
依據上述,一種雙向電連接器,包括:一殼體;一絕緣座體;設於該絕緣座體的前端的一舌板,該殼體框圍該舌板並於該舌板的上下兩側形成一連接槽,該舌板固定地或浮動地設於該連接槽的中段;及兩排接觸端子,該兩排接觸端子的任一者設有至少一延伸部、設於該延伸部的前端的一接點和一接觸部、一固定部和一接腳,該兩排接點分設於該舌板的上下兩側,該固定部的前端連接該延伸部,連接於該固定部的後端的該接腳伸出於該絕緣座體外,其中,該兩排接觸部為一前一後形成於一片金屬板材下料展開沖壓成型,且相同電路的兩接觸部其中至少一對在該對應的延伸部處設有一凸包結構以縮短其長度。
依據上述,一種雙向電連接器,包括:一殼體;一絕緣座體;設於該絕緣座體的前端的一舌板,該殼體框圍該舌板並於該舌板的上下兩側形成一連接槽,該舌板固定地或浮動地設於該連接槽的中段;及兩排接 觸端子,該兩排接觸端子的任一者設有至少一延伸彈動部、設於該延伸彈動部的前端的一接點和一接觸部、一固定部和一接腳,該兩排接點分設於該舌板的上下兩側,該固定部的前端連接該延伸彈動部,連接於該固定部的後端的該接腳伸出於該絕緣座體外,其中,該兩排接觸部為前後二排且相同電路的該些接觸部為上下且一左一右形成於一片金屬板材下料展開沖壓成型,且該絕緣座體的二側設有斷開該兩排金屬端子的一料橋的一無電鍍層結構。
依據上述,一種雙向電連接器,包括:一殼體,其中,該殼體為一金屬殼並且包括設置在該殼體上的至少一彈性卡扣結構,該彈性卡扣結構具有一前導斜面和一後卡合面,該後卡合面較該前導斜面陡直地突出於該殼體的一殼面外,當一互補電連接器由該舌板的前端接近以進行對接時,該前導斜面較該後卡合面先接觸該互補電連接器,而對接定位後,該後卡合面陡直可增加拔出力,確保夾持卡定功能之前後不同斜面結構;一舌板,該殼體框圍該舌板並於該舌板的上下兩側形成一連接槽,該舌板為固定地或浮動地設於該連接槽的中段;設置於該舌板的後段的一絕緣座體;及兩排接觸端子,該兩排接觸端子的任一者設有至少一延伸彈動部、設於該延伸彈動部的前端的一接點和一接觸部、一固定部和一接腳,該兩排接點分設於該舌板的上下兩側,該固定部的前端連接該延伸彈動部,連接於該固定部的後端的該接腳伸出於該絕緣座體外。
較佳地,該金屬殼上下二面設有封閉式釣竿型漸縮或漸寬彈性卡扣結構;或該金屬殼為二側設有上下左右對稱<>斜角之金屬板材彎折結構;或該金屬殼二側為<>型斜角之金屬板材彎折之上下左右對稱定位構造;或該金屬殼為四面包前方開放為插入口之金屬板材彎折之上下左右對稱定位構造;或該舌板為H型固定或浮動設于該連接槽中段;或浮動舌 板設有斷開之隔離構造,使長短端子之彈動接觸部可分別自主作動;或該上下兩排接觸端子之上下接觸部皆為至少二側為較長接觸部;或該上下兩排接觸端子之電源及接地端子設有較寬之接觸部,延伸部,固定部及接腳;或該上下二排一前一後之連接介面為相同接觸介面且相同電路序號者依序反向排列;或該上下二排一前一後之連接介面為相同接觸介面依序反向排列且相同電路序號者電連接;或該上下兩排接觸端子之接觸部為一前一後形成於一片金屬板材下料展開沖壓成型,且一次埋設成型;或該舌板為金屬舌板固定或絕緣舌板浮動設于該連接槽中段;或該絕緣座體二側設有斷開金屬端子料橋之無電鍍層結構。
較佳地,該延伸部為一彈動延伸部;或當該上下排接觸端子之接觸部前方導斜面抵貼舌板限位凹槽底部且該上下排接觸端子之接觸部接點高於舌板上下限位凹槽結構之最高面時,該二排接觸端子設有該延伸彈動部,該延伸彈動部中段與該浮動或固定舌板之上下二側設有彈動間隙;或當該舌板為浮動時,該浮動舌板設有斷開之隔離構造,使長短端子之彈動接觸部可分別自主作動;或該上下兩排接觸端子之上下接觸部皆為至少二側為較長接觸部;或該二排接觸端子設有該延伸彈動部,該延伸彈動部中段與該浮動或固定舌板之上下二側設有彈動間隙;或該上下兩排接觸端子之該延伸彈動部中段分別抵貼於該舌板之上下二側,且該接觸部前方導斜面分別浮設於該固定舌板之上下二側,該接觸部前方導斜面分別與該固定舌板之上下二側設有彈動間隙;或該H型之舌板為可浮動或固定結構之舌板;或該浮動或固定式舌板為絕緣舌板結構,可埋設金屬補強片;或該上下兩排接觸端子之電源及接地端子設有較寬之接觸部,延伸部,固定部及接腳;或該上下兩排接觸端子設有至少2個為充電式結構或3個或4個或5個上下前後接觸部的浮動式絕緣舌板或固定式金屬舌板結構;或該 H型舌板包括二外側為尺寸較厚之限位凸部及中段尺寸較薄之分隔板;或該H型浮動舌板之中段設有尺寸較薄之分隔板,該分隔板之上下設有端子限位槽,且該上下端子接觸部導斜面前端凹設於該限位槽或抵貼該限位槽底部;或該H型浮動舌板中段之上下端子間設有分隔板及限位槽,且該上下端子抵貼該分隔板,且上下端子之接觸部凸出該舌板中段分隔板之限位槽;或該H型浮動舌板中段之上下端子間設有分隔板及限位槽,該限位槽限位該上下端子接觸部導斜面之前端及二側;或該H型浮動或固定舌板之中段分隔板包覆設有金屬補強片,當該雙向電連接器與對接連接器對接時,該舌板中段分隔板設有之金屬補強片可支撐該上下端子之彈動接觸部彈性壓縮之強度;或該浮動舌板之金屬彈片及上下兩排接觸端子於一片金屬板材展開不重疊;或該外殼體為金屬殼,且該彈性卡扣部之前導斜面平順利於插入,而後卡合面陡直可增加拔出力,確保夾持卡定功能之前後不同斜面結構;或該上下兩排接觸端子之串接相同電路之U形連結結構於後端設有一彎折段差;或該上下兩排接觸端子之相同電路之接觸部其中至少一對接地端子於該延伸部設有凸包結構以縮短長度;或該至少一金屬內縮臂為設於該上下兩排接觸端子外圍之一ㄇ形金屬外框,該ㄇ形金屬外框設有連結料橋連結該上下各至少一接觸部;或該外殼體為金屬殼,且該彈性卡扣部之前導斜面平順利於插入,而後卡合面陡直可增加拔出力,確保夾持卡定功能之前後不同斜面結構;或該二排接觸端子設有該延伸彈動部,該延伸彈動部中段與該浮動或固定舌板之上下二側設有彈動間隙。
較佳地,該上下兩排接觸端子之上下接觸部皆為至少二側為較長接觸部;或該上下二排一前一後之連接介面為相同接觸介面且相同電路序號者依序反向排列;或該上下二排一前一後之連接介面為相同接觸介面依序反向排列且相同電路序號者電連接;或該上下兩排接觸端子之電源 及接地端子設有較寬之接觸部,延伸部,固定部及接腳;或該上下兩排接觸端子之相同電路之接觸部連接設有ㄇ形或U形之一體式金屬端子連結結構;或該上下兩排接觸端子之串接相同電路之U形連結結構於後端設有一彎折段差;或該上下兩排接觸端子之相同電路之接觸部其中至少一對接地端子於該延伸部設有凸包結構以縮短長度;或該至少一金屬內縮臂為設於該上下兩排接觸端子外圍之一ㄇ形金屬外框,該ㄇ形金屬外框設有連結料橋連結該上下各至少一接觸部;或該浮動或固定式舌板為絕緣舌板結構,可埋設金屬補強片;或該上下兩排接觸端子設有至少2個為充電式結構或3個或4個或5個上下前後接觸部的浮動或固定式金屬舌板結構;或該H型之舌板為可浮動或固定結構之舌板;或該H型舌板之二側為尺寸較厚之限位凸部及中段尺寸較薄之分隔板設有較低之上下接觸部;或該H型舌板之中段設有尺寸較薄之分隔板,該分隔板之上下設有端子限位槽,且該上下端子接觸部導斜面前端凹設於該限位槽或抵貼該限位槽底部;或該H型舌板中段之上下端子間設有分隔板及限位槽,且該上下端子抵貼該分隔板,且上下端子之接觸部凸出該舌板中段分隔板之限位槽;或該H型舌板中段之上下端子間設有分隔板及限位槽,該限位槽限位該上下端子接觸部導斜面之前端及二側;或該H型舌板之中段分隔板包覆設有金屬補強片,當該雙向電連接器與對接連接器對接時,該舌板中段分隔板設有之金屬補強片可支撐該上下端子之彈動接觸部彈性壓縮之強度;或該H型舌板結構為固定舌板且該固定舌板中段分隔板為金屬或絕緣舌板,且該金屬或絕緣舌板前端設有上下導斜面為錐形之插入口結構;或該接地及電源接觸端子皆為ㄇ形各一上一下之二接觸部共4個接觸部之串接結構,且接地接觸部設於電 源接觸端子之前方,為僅設有正負極之充電式結構且僅設有二個接腳;或該僅充電型結構,僅二側上下設有前後或左右錯位之二種快速充電加寬延伸彈動部之結構;或該充電式Micro USB 2.0公頭且於接地接觸部一側增加一偵測接觸部且與該接地接觸部為一體式結構,為上下各3個共6個接觸部及2個或至少2個接腳,為具偵測功能之充電式結構;或該充電式Micro USB 2.0公頭且於接地接觸部一側增加一偵測接觸部且與該接地接觸部為分體式結構,該偵測接觸部一體設於該外ㄇ形前端橫向延伸部中段之上下,該接地接觸部於該外ㄇ形二側之內側分別設有由連接槽底部往前延伸至前端之二接地接觸部且於該座體基部後端串接,該上下電源接觸部設於由連接槽底部一體往前延伸設於該接地接觸部之後方,該接地,電源與偵測接觸部皆各設有至少1個接腳共至少3個焊盤,為具開路型偵測結構功能之充電式結構;或該充電式Micro USB 2.0公頭且於接地接觸部一側增加一偵測接觸部且與該接地接觸部為分體式結構,該上下一體之接地,電源與偵測接觸部皆各設有至少1個接腳共至少3個焊盤,且於該偵測接觸部與該接地接觸部間設有一電阻元件,為具開路型偵測結構功能之充電式結構;或該至少具訊號及充電之Micro USB 2.0公頭,該中間之上下為D+訊號接觸部一體設於該外ㄇ形前端橫向延伸部之中段,順向往內延伸且反折上下相對位於電源接觸部之前方,其中該上下接地接觸部設於連接槽二側為一體式結構且位於電源接觸部之前方,其中該上下電源接觸部設於該接地接觸部之後方,且設於該外ㄇ形二側之內側由連接槽底部一體連結往前延伸,其中該上下D-訊號接觸部一體設於由連接槽底部往前延伸且位於該D+訊號接觸部之一側,該上下接地,電源與D+,D-接觸部皆各設有至少4個 接觸部及至少4個焊盤,為至少具訊號及充電功能之結構;或該至少具訊號及充電之Micro USB 2.0公頭,該中間之上下為D+訊號接觸部一體設於該外ㄇ形前端橫向延伸部之中段,順向往內延伸且反折上下相對位於電源接觸部之前方設有至少1個接腳,其中該上下接地接觸部設於連接槽二側,為一體式之大U形結構且位於電源接觸部之前方且設有至少1個接腳,其中該上下電源接觸部設於該接地接觸部之後方,且設於該外ㄇ形二側之內側由連接槽底部為一體式之中U形連結往前延伸且設有至少1個接腳,其中該上下D-訊號接觸部為一體式之小U形設於由連接槽底部往前延伸且位於該D+訊號接觸部之一側且設有至少1個接腳,該上下接地,電源與D+,D-接觸部皆各設有至少4個接觸部及至少4個焊盤,為至少具訊號及充電功能之結構;或該雙向雙面電連接器之上下二面一前一後之接觸介面為Micro USB 2.0公頭,該中段往二側延伸之上下ID偵測接觸部一體設於該外ㄇ形前端橫向延伸部之中段,其中該上下接地接觸部設於連接槽二側為一體式結構且位於電源接觸部之前方,其中該上下電源接觸部設於該接地接觸部之後方,且設於該外ㄇ形二側之內側由連接槽底部一體連結往前延伸,其中該中間之上下D+訊號接觸部一體設於由連接槽底部往前延伸且反折上下相對位於ID偵測接觸部之後方,其中該上下D-訊號接觸部一體設於由連接槽底部往前延伸且位於該D+訊號接觸部之一側,該上下ID,接地,電源與D+,D-接觸部皆各設有至少5個接觸部及至少5個焊盤,為具Micro USB 2.0公頭功能之結構;或該雙向雙面電連接器之上下二面一前一後之接觸介面為Micro USB 2.0公頭,該中段往二側延伸之上下ID偵測接觸部一體設於該外ㄇ形前端橫向延伸部之中段,位於電源接觸部之前方設有至少1個接 腳,其中該上下接地接觸部設於連接槽二側,為一體式之大U形結構且位於電源接觸部之前方設有至少1個接腳,其中該上下電源接觸部設於該接地接觸部之後方,且設於該外ㄇ形二側之內側由連接槽底部為一體式之中U形連結往前延伸且設有至少1個接腳,其中該中間之上下D+訊號接觸部一體設於由連接槽底部往前延伸且反折上下相對位於ID偵測接觸部之後方,其中該上下D-訊號接觸部為一體式之小U形設於由連接槽底部往前延伸且位於該D+訊號接觸部之一側且設有至少1個接腳,該上下ID,接地,電源與D+,D-接觸部皆各設有至少5個接觸部及至少5個焊盤,為具Micro USB 2.0公頭功能之結構;或該雙向雙面電連接器之上下二面一前一後之接觸介面為Micro USB 2.0公頭,該上下之ID,接地,電源接觸部皆各設有至少3個接觸部及至少3個焊盤,為具Micro USB 2.0公頭具偵測之充電功能且不設有電路板之結構;或該雙向雙面電連接器之上下二面一前一後之接觸介面為Micro USB 2.0公頭,該上下之接地,電源與D+,D-接觸部皆各設有至少4個接觸部及至少4個焊盤,為Micro USB 2.0公頭至少具訊號及充電功能且不設有電路板之結構;或該雙向雙面電連接器之上下二面一前一後之接觸介面為Micro USB 2.0公頭,該設有至少上下ID,接地,電源與D+,D-接觸部皆各至少5個接觸部及至少5個焊盤,為至少一金屬板片展開下料沖壓不重疊之具Micro USB 2.0公頭功能之結構且不設有電路板之結構;或該雙向雙面電連接器之上下二面一前一後之接觸介面為Micro USB 2.0公頭,該設有至少上下ID,接地,電源接觸部皆各至少3個接觸部及至少3個焊盤,且於該ID和接地端子之間設有一電阻元件,為至少一金屬板片展開下料沖壓不重疊之具Micro USB 2.0公頭功能之結構;或該外殼體為金屬 殼,且該彈性卡扣部之前導斜面平順利於插入,而後卡合面陡直可增加拔出力,確保夾持卡定功能之前後不同斜面結構。
依據上述,一種一排雙面接觸端子之金屬內縮臂結構,其包括有:一金屬板材,該金屬板材連接至少一料帶,該料帶連接上下兩排接觸端子及至少一金屬內縮臂,該上下兩排接觸端子分別設有上下且一前一後或一左一右之二排接觸部,且於一片金屬板材下料展開沖壓成型,該至少一金屬內縮臂設有連結料橋連結該至少一接觸部,該至少一金屬內縮臂設有凸包結構以縮短長度。
較佳地,該上下兩排接觸端子之上下接觸部皆為至少二側為較長接觸部;或該上下二排一前一後之連接介面為相同接觸介面且相同電路序號者依序反向排列;或該上下二排一前一後之連接介面為相同接觸介面依序反向排列且相同電路序號者電連接;或該上下兩排接觸端子之電源及接地端子設有較寬之接觸部,延伸部,固定部及接腳;或該上下兩排接觸端子之相同電路之接觸部連接設有ㄇ形或U形之一體式金屬端子連結結構;或該上下兩排接觸端子之接觸部為一前一後形成於一片金屬板材下料展開沖壓成型,且一次埋設成型;或該上下兩排接觸端子之串接相同電路之U形連結結構於後端設有一彎折段差;或該上下兩排接觸端子之相同電路之接觸部其中至少一對於該延伸部設有凸包結構以縮短長度;或該上下兩排接觸端子之相同電路之接觸部其中至少一對接地端子於該延伸部設有凸包結構以縮短長度;或該至少一金屬內縮臂為設於該上下兩排接觸端子外圍 之一ㄇ形金屬外框,該ㄇ形金屬外框設有連結料橋連結該上下各至少一接觸部。
依據上述,一種口型雙向雙面電連接器,其包括有:一絕緣座體,及一口型連接槽,該口型連接槽設于該絕緣座體前端,該口型連接槽之頂面,底面設有二排接觸端子,該二排接觸端子分別設有一接觸部,該接觸部連接延伸部,一固定部連接該延伸部及接腳,該固定部定位於該絕緣座體,該二排接觸部上下相對凸出該口型連接槽之頂面及底面,該延伸部,固定部及接腳係分別排列,該口型連接槽之頂面或底面設有至少二個該接觸部前端或一側邊之轉折延伸部與相同序號延伸部依序併列排列之轉折串接結構。
較佳地,該設有至少二個該接觸部前端或一側邊的轉折延伸部係為相同電路的上下二排接觸部或延伸部或接腳依序並列排列的轉折串接結構;或該上下二排接觸端子之該接觸部前端或一側邊之該轉折延伸結構與不同電路之延伸部不交叉穿越重疊;或該轉折延伸部於該接觸部前端或一側邊沿舌板寬度方向反向延伸至與該舌板相對面反向排列之相同電路接觸部一側且沿舌板長度方向往後延伸至該接觸部後端;或該接觸部前端之轉折延伸部可設於上下二面其中一面或於二面同時設置;或該二排接觸部為上下二排相同電路序號連接介面且依序反向排列;或設有該上下二延伸部為相同序號依序同向排列之結構;或設有該上下二接腳部為相同序號依序同向排列之結構;或該上下二排接觸端子之該接觸部連接設有之上下二延伸部及二接腳部之序號排列為相同序號依序同向排列結構;或該二排 接觸端子係為單獨之上下各至少一排接觸端子結構;或該二排接觸端子之二接觸部連接該二延伸部,該二延伸部連接該固定部;或該二排接觸端子為上下依序反向排列的二相同電路序號連接介面具有相同電路序號且同向排列之上下二延伸部併列結構;或該接腳為板面垂直彎折縱向板片的刺破結構;或該接腳刺破結構為板面垂直彎折縱向板片之二板面材料厚度背對背縱向疊合的刺破結構;或該雙向雙面電連接器可應用於轉接器,線,頭,U盤大姆哥,或無線滑鼠或上述至少之一。
依據上述,一種口型雙向雙面電連接器,其包括有:一絕緣座體;一口型連接槽,該口型連接槽設于該絕緣座體前端,該口型連接槽之頂面,底面設有二排接觸端子,該二排接觸端子分別設有一接觸部,該接觸部連接延伸部,一固定部連接該延伸部及接腳,該固定部定位於該絕緣座體,該二接觸部上下相對凸出該口型連接槽之頂面及底面,該延伸部,固定部及接腳係分別排列;及一電路板或一金屬板;其特徵為:該口型連接槽之頂面或底面不設有該上下相同電路接點之轉折串接結構,且於該接腳設有串接該上下相同電路接點之單面板轉折金手指電路板或一排轉折金屬板之串接該反向排列之相同電路結構。
較佳地,該二排接觸部為上下二排相同電路序號連接介面且依序反向排列;或該二接觸部上下相對平貼凸出固定於該上下舌板面;或該二接觸部上下相對平貼凸出埋設或組裝固定於該頂面及底面且不設有該上下相同電路接點之轉折串接結構;或該上下二接觸部連接該上下二延伸部,且該上下二延伸部係保持安全間距;或該上下二接觸部連接該上下二 延伸部,該上下二延伸部係為轉折一段差之左右偏位延伸部;或該上下二接觸部連接該上下二延伸部,該上下二延伸部係左右錯位橫向排列;或該上下二延伸部係左右錯位橫向等高並列於該絕緣座體中心;或該上下二固定部係左右錯位橫向等高並列埋設或組裝定位於該絕緣座體中心;或該上下二接腳係左右錯位橫向等高並列為一排水平接腳;或該上下二接腳係上下相對二排水平接腳;或該上下相同電路接點之串接結構為一電路板金手指或一排轉折端子;或該電路板可為單面板轉折金手指串接或為雙面板貫孔金手指串接結構;或該上下二接腳係為一排水平接腳;或該上下相同電路接點之串接結構為一單面板轉折金手指或一排轉折端子;或該上下兩排接觸端子之接腳部分別上下一左一右轉折,該接腳部分別上下排錯位各自設於左右側之橫向等高一排或上下二排水平接腳;或該二排接觸端子之端子接腳連接一PCB電路板,該一PCB電路板設有該串接電路於該端子接腳焊墊前端沿橫向反向延伸連接該電路板另一側之相同電路端子接腳焊墊,使該相同電路電連接;或該絕緣座體後端設有一電路板,該電路板設有電路接點電連接該一排或二排水平接腳,該電路板設有單面或雙面電路串接接點結構,且該電路板設有之單面或雙面之訊號接點為各自一對相鄰靠近約略等距轉折延伸之金手指串接結構;或該電路板設有之單面或雙面貫孔之訊號電路接點焊墊,為各自上下一左一右轉折,分別設於上下排錯位左右排列之一排單面之或二排雙面貫孔電路接點焊墊,且分別一對相鄰靠近約略等距轉折延伸之金手指串接結構;或該上下二排接觸部的二排依序反向排列之接腳電連接於電路板一面或上下二面,該電路板設有U形等距相鄰之串接結構,串接該反向排列之相同電路;或該接腳設有串接上下 相同電路接觸部之串接結構為金屬端子之U形等距相鄰之串接結構;或該雙向雙面電連接器可應用於轉接器,線,頭,U盤大姆哥,無線滑鼠。
依據上述,一種雙向雙面電連接器,其包括有:一絕緣座體;一舌板,該舌板設于該絕緣座體前端,該舌板為一外殼體包覆,形成該連接槽,該舌板可上下位移浮動設于該連接槽中段,該舌板上下面設有二排接觸端子,該二排接觸端子之二排接觸部為相同接觸介面且相同電路序號依序反向排列,該二排接觸部上下相對平貼凸出固定於該上下舌板面,該二排接觸部連接二排延伸部,該二排延伸部連接該排二固定部,該二排固定部定位於該絕緣座體,該二排固定部另一端連接二排接腳,該二排接腳伸出該絕緣座體外,該二排接觸端子不設有該上下相同電路接點之轉折串接結構;及一電路板或一金屬板,其特徵為:該二排延伸部為鏤空彈動延伸部,該鏤空彈動延伸部為等高並排排列,該二排延伸部連接該排二固定部,該二排固定部定位於該絕緣座體,該二排固定部另一端連接二排接腳,該二排接腳伸出該絕緣座體外,該接腳設有串接上下相同電路接觸部之電路板或一排轉折金屬板之串接該反向排列之相同電路結構。
較佳地,該二排接觸部為上下二排相同電路序號連接介面且依序反向排列;或該二接觸部上下相對平貼凸出固定於該上下舌板面;或該二接觸部上下相對平貼凸出埋設或組裝固定於該上下舌板面且不設有該上下相同電路接點之轉折串接結構;或該上下二接觸部連接該上下二延伸部,且該上下二延伸部係保持安全間距;或該上下二接觸部連接該上下二延伸部,該上下二延伸部係為轉折一段差之左右偏位延伸部;或該上下二 接觸部連接該上下二延伸部,該上下二延伸部係左右錯位橫向排列;或該上下二延伸部係左右錯位橫向等高並列於該舌板中心;或該上下二固定部係左右錯位橫向等高並列埋設或組裝定位於該絕緣座體中心;或該上下二接腳係左右錯位橫向等高並列為一排水平接腳;或該上下二接腳係上下相對二排水平接腳;或該上下左右錯位橫向等高並列於該舌板中心之二延伸部為鏤空彈動部;或該上下相同電路接點之串接結構為一電路板金手指或一排轉折端子;或該電路板可為單面板轉折金手指串接或為雙面板貫孔金手指串接結構;或該上下二接腳係為一排水平接腳;或該上下相同電路接點之串接結構為一單面板轉折金手指或一排轉折端子;或該上下兩排接觸端子之接腳部分別上下一左一右轉折,該接腳部分別上下排錯位各自設於左右側之橫向等高一排或上下二排水平接腳;或該二排接觸端子之端子接腳連接一PCB電路板,該一PCB電路板設有該串接電路於該端子接腳焊墊前端沿橫向反向延伸連接該電路板另一側之相同電路端子接腳焊墊,使該相同電路電連接;或該絕緣座體後端設有一電路板,該電路板設有電路接點電連接該一排或二排水平接腳,該電路板設有單面或雙面電路串接接點結構,且該電路板設有之單面或雙面之訊號接點為各自一對相鄰靠近約略等距轉折延伸之金手指串接結構;或該電路板設有之單面或雙面貫孔之訊號電路接點焊墊,為各自上下一左一右轉折,分別設於上下排錯位左右排列之一排單面之或二排雙面貫孔電路接點焊墊,且分別一對相鄰靠近約略等距轉折延伸之金手指串接結構;或該上下二排接觸部的二排依序反向排列之接腳電連接於電路板一面或上下二面,該電路板設有U形等距相鄰之串接結構,串接該反向排列之相同電路;或該接腳設有串接上下相同電 路接觸部之串接結構為金屬端子之U形等距相鄰之串接結構;或該雙向雙面電連接器可應用於轉接器,線,頭,U盤大姆哥或無線滑鼠或上述至少任一。
根據上述,一種雙向雙面電連接器,其包括有:一絕緣座體;及一舌板,該舌板設于該絕緣座體前端,該舌板為一外殼體包覆,形成該連接槽,該舌板設于該連接槽中段,該舌板上下面設有二排接觸端子,該二排接觸端子之二排接觸部為相同接觸介面且相同電路序號依序反向排列,該二排接觸部於至少二個接觸部前端或一側邊設有轉折延伸部,該二排接觸部上下相對平貼凸出固定於該上下舌板面,該二排接觸部連接二排延伸部,該二排延伸部連接該排二固定部,該二排固定部定位於該絕緣座體,該二排固定部另一端連接二排接腳,該二排接腳伸出該絕緣座體外,其特徵為:該接腳設有板面垂直彎折縱向板片的刺破結構。
較佳地,該設有至少二個該接觸部前端或一側邊的轉折延伸部係為相同電路的上下二排接觸部或延伸部或接腳依序並列排列的轉折串接結構;或該上下二排接觸端子之該接觸部前端或一側邊之該轉折延伸結構與不同電路之延伸部不交叉穿越重疊;或該轉折延伸部於該接觸部前端或一側邊沿舌板寬度方向反向延伸至與該舌板相對面反向排列之相同電路接觸部一側且沿舌板長度方向往後延伸至該接觸部後端;或該接觸部前端之轉折延伸部可設於上下二面其中一面或於二面同時設置;或該二排接觸部為上下二排相同電路序號連接介面且依序反向排列;或設有該上下二延伸部為相同序號依序同向排列之結構;或設有該上下二接腳部為相同序號依序同向排列之結構;或該上下二排接觸端子之該接觸部連接設有之上下 二延伸部及二接腳部之序號排列為相同序號依序同向排列結構;或該二排接觸端子係為單獨之上下各至少一排接觸端子結構;或該二排接觸端子之二接觸部連接該二延伸部,該二延伸部連接該固定部,該二延伸部為橫向等高並排;或該二排接觸端子為上下依序反向排列的二相同電路序號連接介面具有相同電路序號且同向排列之上下二延伸部併列結構;或該二排接腳設有板面垂直彎折縱向板片的刺破結構;或該接腳刺破結構為板面垂直彎折縱向板片之二板面材料厚度背對背縱向疊合的刺破結構;或該雙向雙面電連接器之舌板可上下位移浮動,該二排延伸部為鏤空彈動延伸部;或該雙向雙面電連接器可應用於轉接器,線,頭,U盤大姆哥,無線滑鼠或上述至少之一。
1‧‧‧雙向電連接器
15‧‧‧殼體
11‧‧‧絕緣座體
12‧‧‧舌板的金屬件
13‧‧‧上接觸端子
14‧‧‧下接觸端子
131a‧‧‧接觸部
141a‧‧‧接觸部
132c‧‧‧延伸部
121*‧‧‧凹槽
122*‧‧‧隔欄
121‧‧‧防短路凸點
12*‧‧‧舌板
123‧‧‧端子料橋
122‧‧‧凸包內縮結構
131b‧‧‧接觸部
141b‧‧‧接觸部
131c‧‧‧接觸部
141c‧‧‧接觸部
171‧‧‧U形連結結構
172‧‧‧U形連結結構
173‧‧‧U形連結結構
181‧‧‧彎折段差
182‧‧‧彎折段差
183‧‧‧彎折段差
19‧‧‧外ㄇ形
191‧‧‧偵測接觸部
192‧‧‧橫向延伸部
13*‧‧‧接觸介面
161‧‧‧電阻
1411a‧‧‧接觸部
2‧‧‧雙向電連接器
25‧‧‧殼體
22‧‧‧舌板
21‧‧‧絕緣座體
211‧‧‧上絕緣基座
212‧‧‧下絕緣基座
2121‧‧‧凸柱
225‧‧‧孔洞
23‧‧‧上接觸端子
24‧‧‧下接觸端子
234‧‧‧接腳
244‧‧‧接腳
222‧‧‧限位凸部
221‧‧‧中段分隔板
224‧‧‧限位凹槽
223‧‧‧導引結構
2312‧‧‧前方斜面
2311‧‧‧彈動接點
2241‧‧‧間隙
2242‧‧‧底部
2214‧‧‧彈動間隙
226‧‧‧金屬補強板
4‧‧‧雙向電連接器
45‧‧‧殼體
41‧‧‧絕緣座體
42‧‧‧舌板
43‧‧‧上接觸介面
44‧‧‧下接觸介面
426‧‧‧金屬料橋
431a‧‧‧接觸部
441a‧‧‧接觸部
491a‧‧‧偵測接觸部
492‧‧‧橫向延伸部
422‧‧‧限位凸部
46‧‧‧彈性卡扣結構
461‧‧‧前導斜面
462‧‧‧後卡合面
5‧‧‧雙向電連接器
55‧‧‧殼體
51‧‧‧絕緣座體
53‧‧‧上接觸介面
54‧‧‧下接觸介面
52‧‧‧金屬舌板
59‧‧‧偵測端子
523‧‧‧端子料橋
531a‧‧‧接觸部
531b‧‧‧接觸部
541a‧‧‧接觸部
541b‧‧‧接觸部
526‧‧‧金屬料橋
6‧‧‧雙向電連接器
524‧‧‧串接結構
65‧‧‧殼體
61‧‧‧絕緣座體
63‧‧‧上接觸介面
64‧‧‧下接觸介面
62‧‧‧金屬舌板
622‧‧‧限位凸部
623‧‧‧端子料橋
631a‧‧‧接地接觸部
691‧‧‧偵測接觸部
624‧‧‧電阻元件
7‧‧‧雙向電連接器
75‧‧‧殼體
71‧‧‧絕緣座體
73‧‧‧接觸介面
74‧‧‧接觸介面
731c、741c‧‧‧訊號接觸部
791‧‧‧橫向延伸部
731b、741b‧‧‧電源接觸部
731a、741a‧‧‧接地接觸部
79‧‧‧外ㄇ形
731d、741d‧‧‧訊號接觸部
793‧‧‧U形連結結構
792‧‧‧U形連結結構
743a、743b、743c、743d‧‧‧焊盤
8‧‧‧雙向電連接器
85‧‧‧殼體
81‧‧‧絕緣座體
83、84‧‧‧接觸介面
831c*、841c*‧‧‧訊號接觸部
891‧‧‧橫向延伸部
831b*、841b*‧‧‧電源接觸部
894‧‧‧防短路凸點
831a*、841a*‧‧‧接地接觸部
831d*、841d*‧‧‧訊號接觸部
833a*、833b*、833c*、833d*‧‧‧焊盤
873‧‧‧端子料橋
826‧‧‧電阻元件
821*‧‧‧導角
871‧‧‧大U形結構
872‧‧‧中U形連結
12i‧‧‧舌板
16i‧‧‧連接板體
15i‧‧‧殼體
11i‧‧‧絕緣座體
17i‧‧‧上接觸部
12j‧‧‧舌板
11j‧‧‧絕緣座體
13j、14j‧‧‧接觸端子
15j‧‧‧外殼體
135a、145a‧‧‧接觸部
135b、145b‧‧‧接觸部
136j‧‧‧延伸彈動部
12k‧‧‧舌板
11k‧‧‧絕緣座體
13k、14k‧‧‧上下接觸端子
15k‧‧‧外殼體
12m‧‧‧舌板
11m‧‧‧絕緣座體
13m、14m‧‧‧接觸端子
15m‧‧‧外殼體
1n‧‧‧雙向電連接器
13n‧‧‧接觸端子
135n‧‧‧順向結構
14n‧‧‧接觸端子
136n‧‧‧逆向結構
1p‧‧‧雙向電連接器
12p‧‧‧舌板
122p‧‧‧絕緣板體
16p‧‧‧金屬板體
13p、14p‧‧‧接觸端子
19p‧‧‧接觸部
1q‧‧‧雙向電連接器
16q‧‧‧接腳
19q‧‧‧接觸端子
13q‧‧‧接觸端子
14q‧‧‧接觸端子
901i‧‧‧金屬板材
902i‧‧‧料帶
93i、94i‧‧‧接觸端子
95i‧‧‧金屬內縮臂
951i‧‧‧連結料橋
952i‧‧‧凸包結構
2i‧‧‧雙向電連接器
22i‧‧‧舌板
21i‧‧‧絕緣座體
23i‧‧‧上接觸端子
24i‧‧‧下接觸端子
25i‧‧‧外殼體
961i‧‧‧無電鍍結構
22i‧‧‧舌板
21i‧‧‧絕緣座體
222i‧‧‧對接限位部
223i‧‧‧分隔板
224i‧‧‧導斜面限位槽
226i‧‧‧補強板
228i‧‧‧金屬彈片
1k‧‧‧互補連接器
227i‧‧‧前端
2j‧‧‧雙向電連接器
21j‧‧‧絕緣座體
22j‧‧‧舌板
226j‧‧‧補強板
222j‧‧‧對接限位部
223j‧‧‧分隔板
224j‧‧‧彈動間隙
2k‧‧‧雙向電連接器
225k‧‧‧彈動間隙
23k‧‧‧上接觸端子
24k‧‧‧下接觸端子
22k‧‧‧舌板
223k‧‧‧分隔板
25m‧‧‧外殼體
251m‧‧‧卡扣
252m‧‧‧面
253m‧‧‧面
2n‧‧‧雙向電連接器
232n‧‧‧接觸端子
233n‧‧‧接觸端子
225n‧‧‧分隔板
22n‧‧‧舌板
224n‧‧‧導斜面限位槽
21n‧‧‧絕緣座體
222n‧‧‧分隔板
2p‧‧‧雙向電連接器
2q‧‧‧雙向電連接器
2r‧‧‧互補連接器
23p、24p‧‧‧接觸端子
22q‧‧‧舌板
223q‧‧‧補強板
224q‧‧‧開孔
3i‧‧‧雙面電連接器
33i‧‧‧上接觸端子
34i‧‧‧下接觸端子
331i‧‧‧導斜面
3j‧‧‧雙面電連接器
33j、34j‧‧‧接觸部
333j‧‧‧彈動接點彈動槽
331j‧‧‧接點
321j‧‧‧中心線
32j‧‧‧舌板
332j‧‧‧導斜面
321j‧‧‧凹部
333j‧‧‧彈動延伸部
3k‧‧‧雙面電連接器
32k‧‧‧浮動舌板
331k、335k、341k、345k‧‧‧電源及接地端子
4i‧‧‧雙面電連接器
42i‧‧‧浮動舌板
421i‧‧‧板體
6j‧‧‧雙面電連接器
61j‧‧‧絕緣座體
62j‧‧‧浮動舌板
65j‧‧‧外殼體
651j‧‧‧彈性卡扣結構
652j‧‧‧金屬殼焊腳
6j‧‧‧雙面電連接器
67j‧‧‧電路板
652j‧‧‧金屬殼焊腳
674j‧‧‧電路板開孔
534a~534e‧‧‧上接腳
544a~544e‧‧‧下接腳
671j‧‧‧接腳焊墊
672j‧‧‧導電墊
673j‧‧‧導線
6A‧‧‧雙面電連接器
61A‧‧‧絕緣座體
65A‧‧‧外殼體
6m‧‧‧雙面電連接器
61m‧‧‧絕緣座體
65m‧‧‧外殼體
644m‧‧‧接腳
67m‧‧‧電路板
644m‧‧‧接腳
671m‧‧‧開孔
20s‧‧‧電路板
25s‧‧‧殼體
20s‧‧‧電路板
25s‧‧‧殼體
23s‧‧‧上接腳
24s‧‧‧下接腳
4t‧‧‧雙向電連接插頭
40t‧‧‧電路板
41t‧‧‧絕緣座體
42t‧‧‧可上下彈動之舌板
43t‧‧‧上接觸端子
44t‧‧‧下接觸端子
44t‧‧‧下接觸端子
401t‧‧‧上接腳焊墊
402t‧‧‧下接腳焊墊
403t‧‧‧導線接墊
404t‧‧‧轉折串接結構
43u‧‧‧上接觸端子
431u‧‧‧上接觸部
432u‧‧‧上彎折段差部
433u‧‧‧上延伸段
434u‧‧‧上接腳
44u‧‧‧下接觸端子
442u‧‧‧下彎折段差部
443u‧‧‧下延伸段
444u‧‧‧下接腳
42u‧‧‧舌板
41u‧‧‧絕緣座體
5v‧‧‧雙向電連接插頭
50v‧‧‧延伸介面
501v‧‧‧上接腳焊墊
503v‧‧‧導線接墊
504v‧‧‧轉折串接結構
505v‧‧‧料帶
53v‧‧‧上接觸端子
A1~A4‧‧‧端子序號
54v‧‧‧下接觸端子
502v‧‧‧下接腳焊墊
B1~B4‧‧‧端子序號
55v‧‧‧外殼體
52v‧‧‧舌板
6w‧‧‧雙向電連接插頭
60w‧‧‧延伸介面
61w‧‧‧絕緣座體
62w‧‧‧舌板
65w‧‧‧外殼體
63w‧‧‧上接觸端子
64w‧‧‧下接觸端子
631w‧‧‧上接觸部
632w‧‧‧上彎折段差部
633w‧‧‧上延伸段
633w‧‧‧上延伸段
634w‧‧‧上接腳
64w‧‧‧下接觸端子
641w‧‧‧下接觸部
642w‧‧‧下彎折段差部
643w‧‧‧下延伸段
644w‧‧‧下接腳
601w‧‧‧上接腳焊墊
602w‧‧‧下接腳焊墊
603w‧‧‧導線接墊
604w‧‧‧轉折串接結構
605w‧‧‧複數串接孔
7x‧‧‧雙向電連接插頭
70x‧‧‧電路板
711x‧‧‧第一絕緣座體
712x‧‧‧第二絕緣座體
73x‧‧‧上接觸端子
74x‧‧‧下接觸端子
75x‧‧‧外殼體
702x‧‧‧下接腳焊墊
704x‧‧‧轉折串接結構
701x‧‧‧上接腳焊墊
8*‧‧‧雙向雙面電連接器
81‧‧‧第一絕緣座體
82‧‧‧第二絕緣座體
83a、83b、83c、83d‧‧‧上端子介面
812‧‧‧第一結合元件
84a、84b、84c、84d‧‧‧下端子介面
822‧‧‧第二結合元件
85‧‧‧外殼體
811‧‧‧第一座體表面
821‧‧‧第二座體表面
831a‧‧‧第一上接觸段
832a‧‧‧第一上延伸段
833a‧‧‧第一上段差部
835a‧‧‧第一串接孔
831b‧‧‧第二上接觸段
832b‧‧‧第二上延伸段
833b‧‧‧第二上段差部
835b‧‧‧第二串接孔
831c‧‧‧第三上接觸段
832c‧‧‧第三上延伸段
833c‧‧‧第三上段差部
835c‧‧‧第三串接孔
831d‧‧‧第四上接觸段
832d‧‧‧第四上延伸段
833d‧‧‧第四上段差部
835d‧‧‧第四串接孔
841a‧‧‧第一下接觸段
842a‧‧‧第一下延伸段
843a‧‧‧第一下轉折段
844a‧‧‧第一下段差部
841b‧‧‧第二下接觸段
842b‧‧‧第二下延伸段
844b‧‧‧第二下段差部
841c‧‧‧第三下接觸段
842c‧‧‧第三下延伸段
843c‧‧‧第三下轉折段
844c‧‧‧第三下段差部
841d‧‧‧第四下接觸段
842d‧‧‧第四下延伸段
843d‧‧‧第四下轉折段
844d‧‧‧第四下段差部
8A‧‧‧雙向雙面電連接器
835a*~835d*‧‧‧刺破結構
86‧‧‧座體蓋
845a*~845d*‧‧‧互補刺破結構
80‧‧‧延伸介面
801‧‧‧上接腳焊墊
802‧‧‧下接腳焊墊
803‧‧‧導線接墊
804‧‧‧轉折串接結構
805‧‧‧料帶
83‧‧‧上接觸端子
84‧‧‧下接觸端子
96i‧‧‧內縮臂
962i‧‧‧凹凸結構
7B‧‧‧雙向雙面電連接器
71‧‧‧絕緣座體
712‧‧‧座體蓋
713‧‧‧塑膠
735a*~735d*‧‧‧刺破結構
745a*~745d*‧‧‧互補刺破結構
76‧‧‧補強肋
73a*~73d*‧‧‧上端子介面
74a*~74d*‧‧‧下端子介面
圖1至圖6是本案雙向電連接器於第一較佳實施例中之結構、結構側視、結構上視、結構前視、局部結構爆炸示意圖、局部結構爆炸上視示意圖。
圖7是本案雙向電連接器之複數上接觸端子以及複數下接觸端子於第一較佳實施例中側視立體之結構示意圖。
圖8是本案雙向電連接器之複數上接觸端子以及複數下接觸端子於第一較佳實施例中俯視之結構示意圖。
圖9是本案雙向電連接器於第一較佳實施例中與互補連接器對接之局部結構剖面示意圖。
圖10是本案雙向電連接器之複數上接觸端子以及複數下接觸端子於第二較佳實施例中側視立體之結構示意圖。
圖11是本案雙向電連接器之複數上接觸端子以及複數下接觸端子於第二較佳實施例中俯視之結構示意圖。
圖12至圖17是本案雙向電連接器於第三較佳實施例中之結構、結構側視、結構上視、結構前視、局部結構爆炸、結構爆炸上視示意圖。
圖18是係本案雙向電連接器之絕緣座體以及舌板於第三較佳實施例中之結構爆炸示意圖。
圖19是本案雙向電連接器於第三較佳實施例中不同設計之結構剖面示意圖。
圖20是本案雙向電連接器於第三較佳實施例中不同設計之結構剖面示意圖。
圖21至圖26是本案雙向電連接器於第四較佳實施例中之結構上視、結構前視、結構、結構側視、局部結構上視、結構爆炸示意圖。
圖27是本案雙向電連接器於第四較佳實施例中之端子和舌板結構俯視示意圖。
圖28是本案雙向電連接器於第四較佳實施例中之端子和舌板結構立體示意圖。
圖29至圖33是本案雙向電連接器於第五較佳實施例中之俯視、立體前視、側視、局部結構上視、結構爆炸示意圖。
圖34是本案雙向電連接器於第五較佳實施例中之端子和舌板結構俯視示意圖。
圖35是本案雙向電連接器於第五較佳實施例中之端子和舌板結構立體 示意圖。
圖36至圖41是本案雙向電連接器於第六較佳實施例中之俯視、前視、立體側視、側視、結構爆炸俯視、結構爆炸立體示意圖。
圖42是本案雙向電連接器於第六較佳實施例中之接觸端子和金屬舌板的俯視示意圖。
圖43是本案雙向電連接器於第六較佳實施例中之端子和舌板結構立體示意圖。
圖44至圖49是本案雙向電連接器於第七較佳實施例中之結構俯視、結構前視、結構立體側視、結構側視、結構部分爆炸、結構部分爆炸立體側視示意圖。
圖50是本案雙向電連接器於第七較佳實施例中之接觸介面和金屬舌板的俯視示意圖。
圖51是本案雙向電連接器於第七較佳實施例中之接觸介面和金屬舌板的立體側視示意圖。
圖52至圖57是本案雙向電連接器於第八較佳實施例中之結構俯視示意圖、結構前視、結構立體側視、結構側視示意圖、結構部分爆炸俯視示意圖、結構部分爆炸立體側視示意圖。
圖58是本案雙向電連接器於第八較佳實施例中之接觸介面和金屬舌板的俯視示意圖。
圖59是本案雙向電連接器於第七較佳實施例中之不同應用的接觸介面和金屬舌板的立體側視示意圖。
圖60和圖61為本案雙向電連接器於第九實施例中的爆炸立體側視和俯視圖式。
圖62至圖65係本案雙向電連接器於第十較佳實施例中之結構、結構側視、結構上視、結構前視示意圖。
圖66和圖67係本案雙向電連接器於第十較佳實施例中不同視角之結構爆炸示意圖。
圖68至圖69係本案雙向電連接器之第十較佳實施例中上接觸端子以及下接觸端子不同視角之結構示意圖。
圖70至圖72係本案雙向電連接器於第十一較佳實施例中之結構、結構側視、結構前視示意圖。
圖73和圖74係本案雙向電連接器於第十一較佳實施例中不同視角之結構爆炸示意圖。
圖75至圖77係本案雙向電連接器於第十二較佳實施例中之結構、結構側視、結構前視示意圖。
圖78至圖79係本案雙向電連接器於第十二較佳實施例中不同視角之結構爆炸示意圖。
圖80至圖81係本案雙向電連接器之複數上接觸端子以及複數下接觸端子於第十二較佳實施例中不同視角之結構示意圖。
圖82至圖86係本案雙向電連接器於第十三較佳實施例中之結構立體側視、結構側視、結構前視、結構立體示意圖、結構爆炸示意圖。
圖87至圖88係本案雙向電連接器之複數上接觸端子以及複數下接觸端子於第十三較佳實施例中不同視角之結構示意圖。
圖89至圖96係本案雙向電連接器於第十四較佳實施例中不同視角之結構示意圖。
圖97至圖104顯示出雙向電連接器之第十五較佳實施例中不同視角之 結構示意圖。
圖105是本案雙向電連接器的一排雙面接觸端子的金屬結構俯視示意圖。
圖106至圖112為本案雙向電連接器於第十六較佳實施例中的結構、結構側視、結構上視、結構前視、分離之結構、結構爆炸、結構剖面側視示意圖。
圖113至圖114為本案雙向電連接器於第十六較佳實施例與互補電連接器對接之結構剖面側視示意圖。
圖115為本案雙向電連接器於第十七較佳實施例之結構剖面側視示意圖。
圖116至圖118為本案雙向電連接器於第十八較佳實施例之結構不同視角示意圖。
圖119至圖120為本案雙向電連接器於第十八較佳實施例之舌板和接觸介面不同態樣的剖面示意圖。
圖121為本案雙向電連接器於第十九較佳實施例之結構剖面視角示意圖。
圖122以及圖123為第二十較佳實施例中的外殼體的立體和剖面示意圖。
圖124至圖126為第二十一實施例中的雙向電連接器的正視、部分爆炸立體、部分爆炸立體示意圖。
圖127至圖129為第二十二較佳實施例中的雙向電連接器的正視、部分爆炸立體、部分爆炸俯視示意圖。
圖130至圖132,第二十三較佳實施例中的雙向電連接器的正視、側 剖面、與互補電連接器對接的剖面示意圖。
圖133至圖138為第二十四實施例的雙面電連接器的立體、側面、俯視、正視、部分爆炸和剖面示意圖。
圖139至圖144為第二十五實施例的雙面電連接器的部分爆炸、側剖面、俯視立體、俯視立體示意圖。
圖145至圖148為第二十六實施例的雙面電連接器的俯視、正視、局部爆炸、側剖面示意圖。
圖149至圖151為第二十七實施例的雙面電連接器的俯視、局部立體、立體示意圖。
圖152至圖157為第二十八實施例的雙向雙面電連接器的局部爆炸立體、立體、俯視、側視、局部爆炸立體、立體示意圖。
圖158至圖160為第二十九實施例的雙向雙面電連接器的立體、局部結構立體、局部結構俯視示意圖。
圖161為第二十九實施例的雙向雙面電連接器的不同態樣示意圖。
圖162為第二十九實施例的雙向雙面電連接器的不同態樣示意圖。
圖163為第二十九實施例的雙向雙面電連接器的電路板示意圖。
圖164至圖167為第三十實施例的雙向雙面電連接器的俯視、前視、側剖面示意圖。
圖168為圖166移除外殼體的電路板和端子的局部細部布局俯視圖。
圖169至圖172為第三十一實施例的雙向雙面電連接器的部分爆炸、俯視、前視、側剖面示意圖。
圖173至圖176為第三十二實施例的雙向雙面電連接器的俯視、部分結構爆炸透視、前視、側面示意圖。
圖177至圖181為第三十三實施例的雙向雙面電連接器的局部爆炸正視、立體前視、部分結構透視、前視、側視、俯視和側剖面示意圖。圖
圖182和圖183為為第三十三實施例的端子和電路板結合的示意圖。
圖184係本案雙向雙面電連接器於第三十四較佳實施例中之結構爆炸示意圖。
圖185係本案雙向雙面電連接器之一排上端子介面與一排下端子介面於第三十四較佳實施例中之結構爆炸示意圖。
圖186係本案雙向雙面電連接器之一排上端子介面與一排下端子介面於第三十四較佳實施例中疊合之結構示意圖。
圖187係本案雙向雙面電連接器於第三十四較佳實施例中之結構示意圖。
圖188係本案雙向雙面電連接器於不同實施態樣之第三十四較佳實施例中之結構爆炸示意圖。
圖189係本案雙向雙面電連接器於不同實施態樣之第三十四較佳實施例中之局部結構爆炸示意圖。
圖190係本案雙向雙面電連接器於不同實施態樣之第三十四較佳實施例中之結構示意圖。
圖191至圖196為本案雙向電連接插頭於第三十五較佳實施例中之結構爆炸上視、局部結構、局部結構、局部結構前視、局部結構側視、結構上視、結構側視示意圖。
圖197為相對於圖105之另一種態樣。
圖198至圖202為本案的雙面電連接器於USB 2,0A type的應用的各 種視角示意圖。
本案中所述之雙向電連接器雖多以電連接插頭為例說明,但非限定雙向電連接器為電連接插頭,實際上,雙向電連接器亦可為電連接插座,此時,與其對接之互補電連接器則為電連接插頭。亦即,雙向電連接器為電連接插頭時,互補電連接器為電連接插座。反之,雙向電連接器為電連接插座時,互補電連接器則為電連接插頭。
申請人於此首先陳明,本案雙向電連接器之實施概念,至少可以適用於USB A型雙向插頭、USB A型雙向插座、MICRO USB雙向插頭、USB C型雙向插頭以及USB C型雙向插座等等裝置,但並不以此為限。
另外,本案雙向電連接器的上下接觸介面,其分別為上下各至少一排接觸端子。製作時,可利用其中一排接觸端子之每一端子組之沖壓下料之相間隔空間,並利用此相間隔空間排設下料沖壓另一排接觸端子,或進一步也同時排設下料沖壓另一金屬件(金屬隔板或彈片)。藉由上述作法,除了可節省端子或金屬零件之材料及加工費用之外,更可一次性同時電鍍該上下排端子或另一金屬件(金屬隔板或彈片),且能方便後續之組裝或埋射絕緣座體,以節省端子及金屬零件(金屬隔板或彈片)之電鍍及絕緣座體之注塑及方便組裝加工之費用。
本案以下所稱的接觸介面可包括若干區段或部分,舉例但不限地,接觸部、延伸部、轉折延伸部、段差部、固定部和接腳等等。不同的實施態樣時,接觸介面可包括的區段或部分或有差異,但皆屬於本案的接觸介面。其次,本案所稱的接腳亦可有其他的態樣,例如串接孔、穿透結構或並列結構等等,主要是固定於或電連接至電路板或其他導線。接觸 部主要是和對接的互補電連接器有交互作用而接觸。延伸部則主要是延展於舌板到絕緣座體之間,當本案的舌板和絕緣座體之間保留有鏤空區域時,若干延伸部的實施態樣是可以彈動的。固定部主要是將接觸介面定位至絕緣座體中,通常被包覆在絕緣座體中。然本案上述各區段的功能並非限於此,可依據實際的實施態樣而有些許調整。
以下茲進一步列舉複數個較佳實施例以說明本案,然熟悉此項技藝者皆知此僅為一舉例,而並非用以限定新型或創作本身。本案的雙向電連接器之上下接觸介面可為MICRO USB /USB A型/USB C型之插頭或插座,將說明如下。
參考圖1至圖8,第一實施例的雙向電連接器1包括殼體15、絕緣座體11、舌板、上接觸介面的複數上接觸端子13和下接觸介面的複數下接觸端子14。套設於絕緣座體11上的殼體15可保護舌板、上接觸端子13和下接觸端子14。於第一實施例中,雙向電連接器1可應用於於MICRO USB雙向插頭,殼體15框圍舌板並於舌板的上下兩側形成一連接槽,舌板為固設於連接槽的中段。雙向電連接器1的舌板為一固定式金屬舌板,設於舌板的後段的絕緣座體11包覆於舌板的金屬件12的左右兩側。
圖9為雙向電連接器1與互補連接器對接之局部剖面示意圖。參考圖1至圖9,舌板的金屬件12、複數上接觸端子13和複數下接觸端子14是由一片金屬板材製作而成的,並且在舌板的金屬件12、複數上接觸端子13和複數下接觸端子14的後端保留一金屬料橋。要說明的是,由於舌板的金屬件12、複數上接觸端子13和複數下接觸端子14由一片金屬板材而來,各結構的各部分是可以部份共用的,故以下若干部分可是舌板的金屬件12,也可以同時是上接觸端子13和下接觸端子14的一部分。 又,由一片金屬板材而來的複數上接觸端子13和複數下接觸端子14可形成不同態樣的接觸部,例如接觸部131a為一種反折順向的形式,接觸部141a則為一種斷面的形式。是以,本案中,部份接觸部可以以斷面區段接觸或以反折的板面區段接觸,但本案不限於此。又,以單一接觸端子13說明,接觸端子13之延伸部132c的寬度大於互補連接器之凹槽121*的寬度,使得延伸部132c可跨置於互補連接器之隔欄122*上,以進一步避免發生短路情形。
續參考圖1至圖9,舌板的金屬件12上可設置一或複數防短路凸點121,此些防短路凸點121可抵頂互補連接器之舌板12*的隔欄122*,以避免上接觸端子13或下接觸端子14掉入舌板12*之凹槽121*內,如此可避免發生短路情形。要說明的是,基於互補連接器的接觸介面13*設於舌板12*之凹槽121*內的特性,對接時,本實施例的舌板的金屬件12接近互補連接器之舌板12*時本身就不會有短路的情形,故防短路凸點121的設置為一選項。在考量使用一段時間後,互補連接器之舌板12*的隔欄122*可能磨損的情形時,增設防短路凸點121可更避免短路的發生。
續參考圖1至圖8,上接觸端子13、下接觸端子14和舌板的金屬件12之間設有一或複數端子料橋123,端子料橋123連接上接觸端子13、下接觸端子14和舌板的金屬件12,故可提升組裝的便利性及穩定性。又,上接觸端子13和下接觸端子14上設有凸包內縮結構122,其可因應需求而調整控制上接觸端子13的一或複數接觸部(以接觸部131a為代表說明)的位置,或是控制下接觸端子14的一或複數接觸部(以接觸部141a為代表說明)的位置。又,相同電路的該兩接觸部之間設有一ㄇ形或U形的一體式金屬端子連結結構,或更包括於絕緣座體11的後端設有一彎折段差。以相同電路的接觸部131a和接觸部141a為例,接觸部131a和接觸 部141a向絕緣座體11的後端有一U形連結結構171,並且可更包括一彎折段差181,其中,接觸部131a為向上反折順向接觸部,接觸部141a為向下斷面接觸部,其他相同電路者皆可有類似的結構:接觸部131b和接觸部141b為相同電路,後端有U形連結結構173和彎折段差183;接觸部131c和接觸部141c為相同電路,後端有U形連結結構172和彎折段差182,其中,接觸部131b和接觸部131c為向上接觸的接觸部,接觸部141b和接觸部141c為向下接觸的接觸部。是以,向上接觸的接觸部131a~131c和向下接觸的接觸部141a~141c為相同電路,且為依序反向排列又相同電路序號者電連接。
續參考圖1至圖8,雙向電連接器1可包括具有偵測功能之偵測接觸部,例如,以接地功能的接觸部131a為例,在接觸部131a的一側具有一偵測接觸部191,偵測接觸部191和接觸部131a為一分體式結構,偵測接觸部191一體地設於一外ㄇ形19前端橫向延伸部192中段之上下。又,接地功能的接觸部131a與具有偵測功能之偵測接觸部191之間設有電阻161,可控制充電電流之流向。
參考圖10和圖11,第二實施例的上下接觸端子和第一實施例不同處是接觸部1411a可以以彎折的板面區段接觸(亦即圖中的反折順向接觸部及板面彎折接觸部)。是以,本案的雙向電連器的接觸端子可以具有一種或多種形式的接觸部,其皆可達到正反向對接互補電連器時電接觸的功能。根據上述,第一實施例和第二實施例可應用於Micro USB的插頭,其為一種固定式金屬舌板結構,金屬舌板、上下接觸端子和絕緣座體一次埋設成型,一片金屬板材沖壓成型為至少3個或4個或5個上下前後接觸部的固定式金屬舌板,並且以U形一體式金屬端子連結相同電路結構。
參考圖12至圖18,第三實施例的雙向電連接器2的殼體 25包覆舌板22和絕緣座體21,舌板22和絕緣座體21係採用上絕緣基座211、舌板22以及下絕緣基座212三件式結構所結合而組成的設計。其次,因應三者的結合,上絕緣基座211、舌板22或/和下絕緣基座212可包括若干的結合結構,例如下絕緣基座212的凸柱2121可匹配舌板22的孔洞225。再者,一排上接觸端子23和一排下接觸端子24分別設置於舌板22的上下兩側。任一上接觸端子23包括一接點、一彈動部、一固定部和一接腳234,任一下接觸端子24亦是,其中,兩排接點分設於舌板22的上下兩側,任一延伸彈動部連接對應的接點和固定部的一端,連接於對應的固定部另一端的接腳234和接腳244則伸出於絕緣座體21外。
續參考圖12至圖18,舌板22為一浮動式絕緣舌板結構,其鄰近該殼體25的兩側面的部份較舌板22的中間部分厚。於第三實施例中,舌板22包括兩限位凸部222和位於兩限位凸部222之間的中段或中段分隔板221,其中,任一限位凸部222的厚度大於中段分隔板221。其次,中段分隔板221的前端的上下兩面可分別包括間隔排列的複數限位凹槽224(或謂端子限位槽),中段分隔板221的中段的上下兩面可分別包括間隔排列的複數導引結構223。於一實施例中,任一上接觸端子23和下接觸端子24可分別抵貼中段分隔板221的上下兩側,任一上接觸端子23的接觸部對應上下兩側的限位凹槽224,該對應的限位凹槽224限位該接觸部的前方斜面2312的前端和二側,並且該接觸部的彈動接點2311凸出於該對應的限位凹槽224的最高處(以限位凹槽224的底部2242為基準,見圖20)。同理,下接觸端子24亦是如此,故不贅述。
參考圖18和圖19,第三實施例的任一上接觸端子23和下接觸端子24可分別抵貼中段分隔板221的上下兩側,故中段分隔板221對接觸端子的中段形成中段支撐,接觸部的前方斜面2312和對應的限位凹 槽224之間則設有一間隙2241而不接觸。另外,舌板22的前端內更可設置金屬補強板226,其可提升舌板22的結構強度。圖20顯示第三實施例的接觸端子的另一種設置態樣。參考圖18和圖20,上接觸端子23的前方斜面2312會抵貼舌板22的限位凹槽224的底部2242,上接觸端子23的的延伸彈動部的中段則與舌板22的中段分隔板221之間具有彈動間隙2214,此彈動間隙2214可增加吸收彈動的接觸部的高度誤差尺寸的包含量,確保接觸部導通的功能的穩定。同理,下接觸端子24亦然,於此不贅述。根據上述,第三實施例的雙向電連接器可應用於Micro USB插頭,其為浮動式絕緣舌板結構和一次埋設成型的絕緣座體,其上下排接觸部的接觸部的前方導斜面抵貼於舌板的限位凹槽的底部,接觸部的接點高於限位凹槽以其底面為基準的一最高面。
參考圖21至圖28,第四實施例的雙向電連接器4為一MICRO USB 2.0插頭,其包括殼體45、絕緣座體41、舌板42、上接觸介面43和下接觸介面44,殼體45框圍舌板42並於舌板42上下兩側形成一連接槽。於此實施例中,上接觸介面43和下接觸介面44可為上下一前一後的接觸介面,上接觸介面43和下接觸介面44各自至少一接觸介面可分別併排連結,且可於一片金屬板材沖切下料後,展開而不重疊地與其他結構一起埋設或組裝。於第四實施例中,上接觸介面43和下接觸介面44為左右併排連結,其後端由一金屬料橋426共同連結,但本案由一片金屬板材製作的上下接觸介面亦可以是前後併排連結,甚至同時包括左右和前後並排連結的方式。其次,上接觸介面43和下接觸介面44可包括兩接地接觸部,任一接地接觸部的一側具有一偵測接觸部,偵測接觸部和該接地接觸部為一一體式結構。以向上接觸的接觸部431a和向下接觸的接觸部441a為接地接觸部為例,其兩者之任一的一側具有一偵測接觸部491a,偵測接 觸部491a和接觸部431a或接觸部441a為一一體式結構,偵測接觸部491a由該一體式結構往前方的一橫向延伸部492中段往後形成一上一下接觸的結構。是以,第四實施例的偵測接觸部的態樣和第一實施例是不同的。又,第四實施例的上接觸介面43和下接觸介面44僅包括接地端子和電源端子,接地端子和電源端子包括兩接地接觸部和兩電源接觸部,上下電源接觸部設於由連接槽底部一體往前延伸設於接地接觸部431a和441a之後方,接地接觸部與電源接觸部皆各設有至少1個接腳共至少2個焊盤,故第四實施例的雙向電連接器4可為具短路偵測結構功能之充電式結構。
續參考圖21至圖28,舌板42是一固定式金屬舌板,其左右兩側有限位凸部422,限位凸部422和後端的絕緣座體41的絕緣板體為一次埋設成型,其中,舌板42的金屬件(可對應橫向延伸部492)是和上接觸介面43和下接觸介面44屬於同一金屬板材。是以,設計上,可於該左右併排連結或前後併排連結的金屬介面的其中一側另設有一金屬件,上下接觸介面和金屬件皆可於一片金屬板材沖切下料後展開而不重疊,並且上下接觸介面和金屬件皆設有埋設的絕緣板體。其次,舌板42為H型結構,該H型舌板結構為固定舌板且固定舌板中段分隔板為金屬件構成的金屬舌板,此金屬舌板厚度尺寸為0.10mm-0.20mm。
續參考圖21至圖28,殼體45的上下兩側可對稱地設有一彈性卡扣結構46,彈性卡扣結構46具有一前導斜面461和一後卡合面462,該後卡合面462較前導斜面461陡直地突出於殼體45的一殼面外,當與互補電連接器對接時,彈性卡扣結構46之前導斜面461平順利於插入,而後卡合面462陡直可增加拔出力,確保夾持卡定功能,故彈性卡扣結構46是一前後不同斜面的結構。
參考圖29至圖35,第五實施例的雙向電連接器5的殼體 55和絕緣座體51,兩者與第四實施例類似,於此不贅述。第五實施例的上接觸介面53和下接觸介面54為左右併排連結,並與金屬舌板52和偵測端子59併排連結於一片金屬板材沖切下料展開不重疊。其次,上接觸介面53、下接觸介面54和偵測端子59之間有複數端子料橋523連結成一體。以向上接觸的接觸部531a為例,其在對應的延伸部處的兩側,分別具有端子料橋523,一側的端子料橋523連結至偵測端子59,另一側的端子料橋523則與向下接觸的接觸部541b和向上接觸的接觸部531b的共同延伸部連結。同理,向下接觸的接觸部541a亦是如此,故偵測端子和接地端子和電源端子藉由不切斷的端子料橋成為一體結構。又,接觸部531a、531b、541a和541b有一串接結構524,其可以是一共同接腳,偵測端子59則由外ㄇ形向後延伸兩接腳連結至金屬料橋526。再者,偵測端子59向前延伸至接觸部531a和接觸部541a前方的橫向延伸部則可作為金屬舌板52,並向內形成上下兩偵測接觸部,接地接觸部531a、541a為在外ㄇ形二側之內側分別由連接槽底部往前延伸至前端之二接地接觸部,其在絕緣座體51的基部後端以串接結構524串接。上下電源接觸部531b、541b設於由連接槽底部一體往前延伸設於接地接觸部531a、541a之後方,接地接觸部、電源接觸部與偵測接觸部皆各設有至少1個接腳共至少3個焊盤,為具開路型偵測結構功能之充電式結構。
參考圖36至圖43,第六實施例的雙向電連接器6的殼體65與第四實施例類似,於此不贅述。其次,雙向電連接器6的絕緣座體61前方的絕緣板體的一部分構成了金屬舌板62左右兩側的限位凸部622,本實施例中的限位凸部622的厚度小於第四實施例,即在殼體65框圍金屬舌板62的上下兩側的連接槽中,限位凸部622並非抵靠在殼體65的內側壁上,故金屬舌板62是可於連接槽中上下位移,故第六實施例的金屬舌板 62為一浮動式H型金屬舌板。
續參考圖36至圖43,第六實施例的上接觸介面63、下接觸介面64和偵測端子69之間的端子料橋623在埋設後會被切斷,即在雙向電連接器6的一片金屬材所形成的接觸介面中沒有端子料橋623。又,在接地接觸部631a和偵測接觸部691所對應的延伸部處有跨設的一電阻元件624,如此優化本案雙向電連接器的應用。是以,第六實施例的上下二面一前一後之接觸介面為MICRO USB 2.0插頭,且於接地接觸部631a一側增加一偵測接觸部691,偵測接觸部691與接地接觸部631a為分體式結構。此上下一體之接地、電源與偵測接觸部皆各設有至少1個接腳共至少3個焊盤,且於偵測接觸部691與接地接觸部631a間設有一電阻元件624,為具開路型偵測結構功能之充電式結構。
參考圖44至圖51,第七實施例的雙向電連接器7的殼體75和絕緣座體71與第四實施例類似,於此不贅述。其次,雙向電連接器7的上下二面一前一後之接觸介面73、接觸介面74為MICRO USB 2.0插頭,中間之上下為D+訊號接觸部731c、741c一體設於一外ㄇ形前端橫向延伸部791之中段,順向往內延伸且反折上下相對位於電源接觸部731b、741b之前方,其中,上下接地接觸部731a、741a設於連接槽二側為一體式結構且位於電源接觸部731b、741b之前方,其中,上下電源接觸部731b、741b設於接地接觸部731a、741a之後方,且設於外ㄇ形79二側之內側由連接槽底部一體連結往前延伸,其中上下D-訊號接觸部731d、741d一體設於由連接槽底部往前延伸且位於該D+訊號接觸部731c、741c之一側。又,接地接觸部731a、741a由U形連結結構793串接,上下電源接觸部731b、741b則由U形連結結構792串接。該上下接地、電源與D+、D-接觸部皆各設有至少4個接觸部及至少4個焊盤743a、743b、 743c、743d,為至少具訊號及充電功能之結構。
參考圖52至圖58,第八實施例的雙向電連接器8的殼體85和絕緣座體81與第四實施例類似,於此不贅述。其次,雙向電連接器8之上下二面一前一後之接觸介面83、84為MICRO USB 2.0插頭,中間之上下為D+訊號接觸部831c*、841c*-體設於外ㄇ形前端橫向延伸部891之中段,順向往內延伸且一左一右反折上下,且相對位於電源接觸部831b*、841b*之前方,並設有至少1個接腳。又,橫向延伸部891上可設有防短路凸點894。上下接地接觸部831a*、841a*設於連接槽二側,其後端有一體式之大U形結構871,且位於電源接觸部831b*、841b*之前方,且設有至少1個接腳。上下電源接觸部831b*、841b*設於接地接觸部831a*、841a*之後方,且設於外ㄇ形二側之內側由連接槽底部為一體式之中U形連結872往前延伸,且設有至少1個接腳。該上下D-訊號接觸部831d*、841d*為一體式上下反折相對,且設於由連接槽底部往前延伸且位於該D+訊號接觸部之一側且設有至少1個接腳,並且有端子料橋873連結彼此。上下接地、電源與D+、D-接觸部皆各設有至少4個接觸部及至少4個焊盤833a*、833b*、833c*、833d*,為至少具訊號及充電功能之結構。圖59則為接觸部的另一實施方式,一電阻元件826設於接地接觸部和偵測接觸部所對應的延伸部處,即將第八實施例的訊號接觸部做為偵測接觸使用。另外,於橫向延伸部設置導角821*於上下兩側,如此可利於對插。
圖60和圖61為本案雙向電連接器於第九實施例中的爆炸立體側視和俯視圖式。雙向電連接器為一為MICRO USB傳輸介面之電連接插頭,其包括舌板12i、絕緣座體11i、連接板體16i、複數上下接觸端子以及殼體15i。上下二排接觸端子係以同一片金屬板材而製成,且僅需藉由一次埋入射出製程即可成型出固定於絕緣座體11i之上下二排接觸端子。絕 緣座體11i以及舌板12i係藉由一次塑膠注塑成型方式而形成,其僅為例示,而非以此為限,於另一較佳實施例中,絕緣座體11i以及舌板12i係藉由組裝方式而形成。上接觸端子以及下接觸端子可以僅具有充電功能,故上下二排接觸端子中僅具有電源功能以及接地功能之接觸端子。舌板12i為H型且藉由連接板體16i連接於絕緣座體11i,且連接板體16i有二片彈片顯露於外,因應彈片之結構,舌板12i可相對於絕緣座體11i浮動,故此為一H型浮動絕緣舌板。其中,二個彈片分別位於複數上接觸端子以及複數下接觸端子的外側。另外,連接板體16i中未顯露於外的框架位於舌板12i內,而可強化舌板12i的結構,亦即其具有結構補強功能。本案更可採用以下較佳作法:連接板體16i之彈片具有半圓凸起或S型之增加彈性的彈動結構,其彈動結構除了具有提升其彈性力的功效之外,亦可因應需求而調整連接板體16i的前後位置,使舌板12i可位於適當的位置。上接觸端子、下接觸端子以及連接板體16i係為一體成型。舌板12i和絕緣座體11i係為一體成型,且上下接觸端子僅有上接觸部17i以及下接觸部顯露於舌板12i之外。
參考圖62至圖69,第十實施例的雙向電連接器包括舌板12j、絕緣座體11j、複數上下接觸端子13j、14j以及外殼體15j,其中,複數上接觸端子13j以及複數下接觸端子14j係為一體成型。要說明的是,第十實施例的雙向電連接器未設置有連接板體,亦即不需設置彈片。其次,且上下二排接觸端子13j、14j僅具有電源功能以及接地功能,該些接觸端子分別為ㄇ形的串接結構,其中,具有電源功能以及接地功能之接觸端子13j、14j中的接觸部分別往相反方向延伸,而具有接地功能之接觸部135a、145a位於具有電源功能之接觸部135b、145b的前方。詳言之,上接觸端子13j中具有接地功能之上接觸部位135a於具有電源功能之上接觸部 135b的前方,且該兩者係分別設置於舌板12j前端的斜對角。另外,該些接觸端子ㄇ形之二側皆為延伸彈動部136j。
請參閱圖70至圖74,第十一實施例中的雙向電連接器包括舌板12k、絕緣座體11k、複數上下接觸端子13k、14k以及外殼體15k,其中,複數上接觸端子13k以及複數下接觸端子14k係為一體成型。第十一實施例中,舌板12k之對接限位部之厚度較高,而可與外殼體15k接觸,亦即,舌板12k為浮動結構。
請參閱圖75至圖81,第十二實施例的雙向電連接器包括舌板12m、絕緣座體11m、複數上下接觸端子13m、14m以及外殼體15m,其中,複數上接觸端子13m以及複數下接觸端子14m係為一體成型,該些接觸端子具有電源功能以及接地功能。其中,具有接地功能之接觸端子(參考接觸部135a、145a)為ㄇ形的串接結構,而具有電源功能之接觸端子(參考接觸部135b、145b)則為類似H型的串接結構,為具有電源功能之接觸端子之前端具有順向的彈動結構。另,舌板12m為浮動結構。
參考圖82至圖88,第十三實施例的雙向電連接器1n係為MICRO USB傳輸介面之電連接插頭,其長度較長的接觸端子13n之前端設置有彎折拉回的順向結構135n,而長度較短的接觸端子14n之前端則設置有相反方向的逆向結構136n。
參考圖89至圖96,第十四實施例的雙向電連接器1p為MICRO USB傳輸介面之電連接插頭。雙向電連接器1p的結構中,舌板12p包括一絕緣板體122p由後端向前方包覆金屬板體16p於一排上下接觸端子中具有接地功能之上下接觸端子13p上增加上下一體式的二接觸部19p,且增加的二接觸部19p具有偵測功能,使得一排上下接觸端13p和電源功能的二接觸部14p子中共包括6個接觸部(上排3個接觸部,下排3 個接觸部),其中,具有偵測功能的接觸部和具有接地功能的接觸部為共用接腳。另,舌板12p為浮動結構。
參考圖97至圖104,第十五較佳實施例的雙向電連接器1q係為MICRO USB傳輸介面之電連接插頭,其具有偵測功能的二接觸部係具有接腳16q,且具有偵測功能的上下接觸端子19q為一體式,具有接地功能的上下接觸端子13q亦為一體式,而具有電源功能的上下接觸端子14q非為一體式,其為分體式的結構。
參考圖105,一排雙面接觸端子之金屬內縮臂結構,包括一金屬板材901i,該金屬板材901i連接至少一料帶902i,該料帶902i連接上下兩排接觸端子93i、94i及至少一金屬內縮臂95i,該上下兩排接觸端子93i、94i分別設有上下且一前一後或一左一右之二排接觸部,且於一片金屬板材下料展開沖壓成型,該至少一金屬內縮臂95i設有連結料橋951i連結該至少一接觸部,該至少一金屬內縮臂設有凸包結構952i以縮短接觸端子93i、94i的至少之一的長度,本例中,金屬內縮臂為一ㄇ形封閉型者。又,料帶於塑料注塑完後,料橋會被移除,故於絕緣座體的兩側面可看到斷開金屬端子料橋的無電鍍結構961i。
參閱圖106至圖114,雙向電連接器2i包括舌板22i、絕緣座體21i、補強板226i、排列為一排之複數上接觸端子23i、排列為一排之複數下接觸端子24i以及外殼體25i,每一上接觸端子包括上接觸部、上延伸段、上固定部以及上接腳,而上接觸部之前端具有上導斜面。每一下接觸端子包括下接觸部、下延伸段、下固定部以及下接腳,而下接觸部之前端具有下導斜面。其中,複數上接觸端子以及複數下接觸端子係分別被固定於絕緣座體21i上。於本例中,雙向電連接器係為MICRO USB傳輸介面之電連接插頭。
續參考圖106至圖114,舌板22i為H型且可相對於絕緣座體21i浮動,舌板22i包括複數對接限位部222i以及分隔板223i,分隔板223i位於複數對接限位部222i之間且分別連接於複數對接限位部222i。其中,分隔板223i之厚度小於對接限位部222i,而複數對接限位部222i係與分隔板223i一體成型。分隔板223i之二表面上分別具有複數導斜面限位槽224i,其上表面的複數導斜面限位槽224i對應於複數上接觸端子,複數上接觸端子23i可伸入相對應的複數導斜面限位槽224i中而抵貼分隔板223i,且複數上接觸端子前端的複數導斜面得以受複數導斜面限位槽224i保護。類似地,分隔板223i之下表面的複數導斜面限位槽224i,對應於複數下接觸端子24i。複數下接觸端子24i可伸入相對應的複數導斜面限位槽224i中而抵貼分隔板223i,且複數下接觸端子24i前端的複數導斜面得以受複數導斜面限位槽224i保護。
續參考圖106至圖114,雙向電連接器2i與互補連接器1k對接時,複數導斜面限位槽224i可保護複數上接觸端子23i以及複數下接觸端子24i的前端以及兩側,以避免被互補連接器1k撞擊而損壞。另一方面,絕緣座體21i具有複數隔欄,其可分隔複數上接觸端子23i以及複數下接觸端子24i且限位之,更可保護複數上接觸端子23i以及複數下接觸端子24i。另外,舌板22i中設置有補強板226i,且舌板藉由補強板226i二側的金屬彈片228i而連接於絕緣座體21i,使得舌板22i可相對於絕緣座體21i浮動。也就是說,當雙向電連接器2i與互補連接器1k對接時,舌板22i可受互補連接器1k的推抵而浮動。其中,本案係於補強板226i上進行埋入射出製程而形成舌板22i以及絕緣座體21i於補強板226i上。
續參考圖106至圖114,複數上接觸端子23i之複數上接觸部突出於分隔板223i的上表面,且複數上接觸部與舌板22i之分隔板223i 的上表面(導斜面限位槽224i之上方)之間的距離大於互補連接器之端子凹陷的間距,因此,當雙向電連接器2i與互補連接器1k對接時,複數上接觸部23i會被互補連接器1k之端子推抵而受到壓縮,此時可因應上接觸端子23i之金屬彈性而產生往互補連接器1k之端子方向的彈性正向力,以確保上接觸部與其端子之間可穩定地接觸。而複數下接觸端子24i亦為同理,故不再贅述。另一方面,由於複數上接觸端子23i以及複數下接觸端子24i分別伸入相對應的複數導斜面限位槽224i中而抵貼分隔板223i,故可提升舌板22i整體的彈性正向力。需特別說明的是,由於舌板22i之複數對接限位部222i的厚度大於分隔板223i之厚度,當雙向電連接器2i與互補連接器1k對接時,舌板22i之分隔板223i被互補連接器1k推抵而往下浮動,此時,厚度較大的複數對接限位部222i會與外殼體25i接觸而停止分隔板223i往下浮動,同時可維持複數下接觸部與外殼體25i之間存在一段間距,以避免發生短路情形。
參考圖115,第十七較佳實施例的結構之雙向電連接器的結構大致上與前述第十六較佳實施例相同,且相同之處則不再贅述。至於該兩者之不同之處有二,第一,舌板之分隔板223i之前端227i的厚度較大,以提升分隔板223i的結構強度。第二,補強板226i上對應於接觸端子與分隔板223i抵貼的位置設置有複數開孔。當分隔板223i成型之過程中發生不飽膜的情況時,分隔板223i的部份厚度會變薄,甚至可能造成補強板226i顯露於分隔板223i之外的情形,使得接觸端子有與補強板226i接觸的可能性。因此,複數開孔之功能為於成型過程中輔助塑料流入複數開孔內,而使分隔板223i飽膜,以避免接觸端子與補強板226i接觸。
請參閱圖116至圖118,第十八較佳實施例中的雙向電連接器2j包括舌板22j、絕緣座體21j、排列為一排之複數上接觸端子、排列為 一排之複數下接觸端子以及外殼體,每一上接觸端子包括上接觸部、上延伸段、上固定部以及上接腳,而每一下接觸端子包括下接觸部、下延伸段、下固定部以及下接腳。雙向電連接器2j位於舌板22j可內設置補強板226j。又,舌板22j為H型且包括複數對接限位部222j以及分隔板223j,而分隔板223j係與部份絕緣座體21j一體成型,以形成包覆塑膠型的舌板。當雙向電連接器2j與互補連接器(圖上未繪)對接時,舌板22j之分隔板223j被互補連接器推抵而些微往下浮動,所發生的浮動位移量較小。其次,接觸端子的接觸部的前導斜面抵貼限位凹槽底部,且彈動延伸部中段和該浮動或固定舌板22j的上下兩側各設有彈動間隙224j。
參考圖119和圖120,補強板226j位於分隔板223j之內部,以提升舌板的結構強度以及彈性。其中,補強板226j可以以埋入射出製程成型出全塑膠型的舌板。需特別說明的是,圖120中的補強板226j中設有開孔,其結構有助於舌板的成型。
參考圖121,第十九較佳實施例之雙向電連接器2k的上接觸端子23k以及下接觸端子24k與舌板22k之分隔板223k抵貼的部份分別為上延伸段以及下延伸段,而上導斜面以及下導斜面皆不與分隔板223k接觸。換言之,本案上接觸端子23k以及下接觸端子24k與分隔板223k抵貼的部份並非限定上導斜面以及下導斜面,亦可藉由接觸端子中的其他部份與分隔板抵貼。其次,本實施例中,上下延伸彈動部中段抵貼於舌板22k的上下兩側,且接觸部前端的導斜面和舌板22k的上下兩側設有彈動間隙225k。
參閱圖122以及圖123,第二十較佳實施例中的雙向電連接器之外殼體25m,且外殼體具有可彈動的複數卡扣251m,其為釣竿型力臂卡扣。詳言之,複數卡扣251m為設有至少一縱向延伸且前後兩端設 有支點的封閉型中段之結構。抑或是,複數卡扣為設有至少一縱向延伸且前後兩端設有往中段力臂寬度漸縮之結構。又或者,複數卡扣為封閉式延伸的結構,且插入導斜面小於拔出斜面,亦即,卡扣上靠近外殼體之前端的一面252m的角度較為平順,而卡扣上靠近外殼體之後端的一面253m的角度則較大,如圖123所示。因此,雙向電連接器與互補連接器對接時,卡扣中較大角度的表面有助於雙向電連接器與互補連接器的連接,該兩者之對接不易分離。
參閱圖124至圖126,第二十一實施例中的雙向電連接器2n的排列為一排之複數上接觸端子中,位於外側的二接觸端子232n之長度可以大於位於內側的三接觸端子233n之長度,下接觸端子亦為同理。第二,因應複數上接觸端子以及複數下接觸端子不同長度的結構,舌板22n之分隔板具有相對應的結構。舌板22n為H型且可相對於絕緣座體21n浮動,舌板22n包括複數對接限位部以及分隔板,而分隔板之二表面上分別具有複數導斜面限位槽,因應複數上接觸端子以及複數下接觸端子可以是不同長度的結構,複數導斜面限位槽224n的長度亦隨之調整。例如:USB協會規範舌板中對應於較長接觸端子之舌板前端至接觸部之導斜面的距離為0.8mm+0.15mm至0.8mm-0.15mm,而USB協會規範舌板中對應於較短接觸端子之舌板前端至接觸部之導斜面的距離為1.2mm+0.15mm至1.2mm-0.15mm。也就是說,較長接觸端子232n之接觸部的長度與較短接觸端子233n之接觸部的長度差在0.2mm以內。又,分隔板被分割為三片,其包括對應於較長接觸端子之二片外側分隔板222n部件以及對應於較短接觸端子之一片內側分隔板225n部件。藉由分隔板被分割為三片的結構,使得二片外側分隔板222n部件可因應較長接觸端子而獨立作動。同理,內側分隔板225n部件亦可因應較短接觸端子而獨立作動。換言之,本 較佳實施例之分隔板225n和222n可因應較長接觸端子或較短接觸端子而分別自主作動,以確保該長短接觸端子的前後之彈動接觸部可穩定確實接觸母座舌板的平面接觸部。
參閱圖127至圖129,第二十二較佳實施例中的雙向電連接器2p係為充電型結構,亦即接觸端子不需進行資料訊號傳輸,僅需進行電力傳輸,故稱之為充電型結構的雙向電連接器。複數接觸端子23p,24p之數量僅為2,且每一接觸端子23p,24p之水平寬度大於前述較佳實施例之接觸端子的水平寬度,以提升充電的速度。其中,複數接觸端子係以同一片銅材而製成,且僅需藉由一次埋入射出製程即可成型出固定於舌板之複數接觸端子。
參閱圖130至圖132,第二十三較佳實施例中的雙向電連接器2q之舌板22q的厚度較薄,且不具有複數導斜面限位槽。當雙向電連接器與互補連接器2r對接時,由於舌板22q之厚度較薄,故不會被互補連接器2r推抵而浮動,亦即本例之舌板22q為固定不浮動的結構。於雙向電連接器2q與互補連接器2r對接時,複數上接觸端子之複數上接觸部會被互補連接器推抵而被壓縮,如圖132所示。複數下接觸端子24q之複數下接觸部亦為同理,而不再贅述。其中,補強板223q上對應於接觸端子與分隔板抵貼的位置設置有複數開孔224q,其功能為於成型過程中輔助塑料流入複數開孔內,而使分隔板飽膜,以避免上下接觸端子與補強板223q接觸。
參考圖133至圖138,第二十四實施例的雙面電連接器3i,其上接觸端子33i和下接觸端子34i的各自導斜面331i是相對貼合而無錯位的,其餘和前述例類似而不贅述。
參考圖139至圖144,第二十五實施例的雙面電連接器3j的特徵有:上下接觸部33i、34j為左右相對、前後錯位的接觸部凹設於左右 相對、前後錯位的彈動接點彈動槽333j,上述安排可避免上下接觸部33j、34j相互碰撞而造成短路;複數接點331j係左右相對,且前後互相錯位,其中接觸端子之複數導斜面332j係貼合舌板之中心線321j;該舌板32j後方之上下各設有一排5個接點331j之彈動延伸部333j其前端抵貼該浮動舌板32j後方之凹部321j,且彈動延伸部333j設有雙力臂中段接點彈動之接觸部;以及該絕緣基座為3件式基座疊合,該3件式基座分別埋設或組裝至少一排端子。圖141顯示長度較長的接觸部33j,圖142則顯示長度較短的接觸部34j。
參考圖145至圖148,第二十六實施例的雙面電連接器3k,其該上下兩排接觸端子之電源及接地端子331k、335k、341k、345k的接觸部、延伸部、固定部及接腳部之至少其中之一的寬度較寬,較佳者為全部加寬,且接地和電源端子設於兩外側。該上下兩排接觸端子的接觸部導斜面前端抵貼浮動舌板32k的上下二側,且上下接觸部分別凸出浮動舌板32k的上下二最高面。
參考圖149至圖151,第二十七實施例的雙面電連接器4i的浮動舌板42i之板體421i之形狀為多斜面錐體結構,更有利於與互補電連接器進行對接。
參閱圖152至圖157,第二十八實施例的雙向雙面電連接器6j包括絕緣座體61j、浮動舌板62j、一排上端子介面、一排下端子介面以及外殼體65j。雙向雙面電連接器6j的外殼體65j包括彈性卡扣結構651j以及金屬殼焊腳652j,彈性卡扣結構651j有助於兩者對接時加強其對接之結合力量,而金屬殼焊腳652j則可連接於一電路板。其次,上端子介面的上接腳534a~534e以及下端子介面的下接腳544a~544e呈錯開的單排排列,並且以平行浮動舌板62j的方向伸出絕緣座體61j外。
請參閱圖158至圖160,雙向雙面電連接器6j以焊接方式連接於電路板67j上。電路板67j上除了設置有對應於金屬殼焊腳652j之電路板開孔674j之外,更包含有對應於上端子介面的上接腳534a~534e以及下端子介面的下接腳544a~544e之複數接腳焊墊671j,且每一接腳焊墊671j皆被指派予對應於端子介面之排列序號,亦即被指派有相同排列序號之接腳焊墊671j之數量為二,其分別連接於上端子介面以及相對應之下端子介面。於本實施例中,上端子介面以及相對應之下端子介面係藉由表面黏著技術(SMT)而分別連接於相對應之接腳焊墊671j。此外,電路板67j更包括其他的導電墊672j,導電墊672j透過導線673j電連接至不同排列序號的若干的接腳焊墊671j。又,相同排列序號的接腳焊墊671j透過轉折串接結構675j電連接彼此,且轉折串接結構675j設置於電路板67j被絕緣座體61j覆蓋的部分。根據上述,本案透過轉折串接結構675j電連接相同排列序號的接腳焊墊671j,因此只要一半數量的接腳焊墊671j透過導線673j連接至導電墊672j。實際訊號傳遞時,無論是透過上端子介面或是透過下端子介面的訊號,皆可透過導線673j傳遞至導電墊672j,進一步傳遞至電路板67j上或其他外部電路上。反之,外部的訊號亦可傳遞至上端子介面和下端子介面兩者任一。又,端子介面的訊號接腳和串接結構(轉折串接結構675j)為相鄰約略平行等距排列。
圖161顯示出雙向雙面電連接器6A包括一絕緣座體61A以及一外殼體65A,其外觀結構與雙向雙面電連接器6有些微不同,但其內部結構和運作大致上相同,於此不贅述。圖162顯示出另一雙向雙面電連接器6m,其絕緣座體61m以及外殼體65m之外觀結構與雙向雙面電連接器6A大致上相同,但其下端子介面之接腳644m為插腳,故電路板67m包括容置接腳644m的開孔671m,且開孔671m可填入焊料以建立下端子 介面和電路板67m之電性連接。而上端子介面仍以表面黏著技術而連接於電路板67m之接腳焊墊671m。
參考圖163,進一步說明電路板和接腳的設置關係,此設置關係適用於圖162所示的態樣。電路板20s由殼體25s的後方伸出於外,複數上接腳23s和複數下接腳24s分別設置於電路板20s的上下兩側,故本案的上下接觸端子的上下接腳23s、24s可設於電路板20s的同一側或是分設於上下兩側。是以,本案的電路板包括複數上接腳焊墊、複數下接腳焊墊、複數導線接墊、複數轉折串接結構以及複數串接孔。上接腳焊墊係對應於上接觸端子,其設置於電路板之上表面上且可分別與相對應之上接觸端子連接。其次,上接腳焊墊被指派有端子序號(類似圖159、圖160上的序號1~5說明對應的端子序號)。下接腳焊墊係對應於下接觸端子,其設置於電路板之下表面上而與複數上接腳焊墊設置於不同表面上,複數下接腳焊墊之功能為分別與相對應之下接觸端子連接,其中,複數下接腳焊墊亦被指派有端子序號。複數導線接墊設置於電路板之一側,且與複數上接腳焊墊設置於同一表面上,其可分別連接於相對應之複數導線。本案並非限定上接腳焊墊以及下接腳焊墊必須設置於電路板之同一表面上(如圖159、圖160、圖161),亦可分別設置於不同表面上(如圖163),以可適用於不同需求的雙向電連接插頭。
參考圖164至圖167,雙向電連接插頭4t包括電路板40t、絕緣座體41t、可上下彈動之舌板42t、排列為一排之複數上接觸端子43t、排列為一排之複數下接觸端子44t以及外殼體45t。於本較佳實施例中,雙向電連接插頭4t係為USB 2.0 A型傳輸介面,且一排上接觸端子43t以及一排下接觸端子44t之端子數量為四。
續參考圖164至圖167,雙向電連接插頭4t藉由一排上接 觸端子43t以及一排下接觸端子44t連接於電路板40t,且電路板40t包括複數上接腳焊墊401t、複數下接腳焊墊402t、複數導線接墊403t以及複數轉折串接結構404t。複數上接腳焊墊401t係對應於複數上接觸端子43t,其設置於電路板40t上且可分別與相對應之上接觸端子43t連接。類似地,複數下接腳焊墊402t係對應於複數下接觸端子44t,其設置於電路板40t上且與複數上接腳焊墊401t設置於同一表面上,而複數下接腳焊墊402t之功能為分別與相對應之下接觸端子44t連接。複數導線接墊403t設置於電路板40t之一側,且與複數上接腳焊墊401t以及複數下接腳焊墊402t設置於同一表面上,其可分別連接於相對應之複數導線。複數上接觸端子43t分別被指派有端子序號A1~A4,且對應於複數上接觸端子43t之複數上接腳焊墊401t亦被指派有端子序號A1~A4。複數下接觸端子44t分別被指派有端子序號B1~B4,且對應於複數下接觸端子44t之複數下接腳焊墊402t亦被指派有端子序號B1~B4,其中,端子序號A1~A4及B1~B4中的1~4為編號,而A表示對應於上接觸端子43t,B則表示對應於下接觸端子44t。複數轉折串接結構404t設置於電路板40t上且與複數上接腳焊墊401t、複數下接腳焊墊402t以及複數導線接墊403t設置於同一表面上,每一轉折串接結構404t之功能為連接具有相同編號之上接腳焊墊401t以及下接腳焊墊402t,使得具有相同編號之上接腳焊墊401t以及下接腳焊墊402t連接於一個導線焊墊403t。
參考圖168說明電路板和端子的局部細部布局。每一上接觸端子43u包括一上接觸部431u、一上彎折段差部432u、一上延伸段433u以及一上接腳434u,另一方面,每一下接觸端子44u包括一下接觸部(未顯示於圖中)、一下彎折段差部442u、一下延伸段443u以及一下接腳444u。上接觸端子43u中,上接觸部431u被固定於舌板42u且顯露於舌 板42u之上表面,而可與電連接插座之連接介面接觸。上彎折段差部432u連接於上接觸部431u以及上延伸段433u,其形成一垂直方向上的高度段差,使上接觸部431u與上延伸段433u分別位於不同的高度。此外,上彎折段差部432u更形成一水平方向上的彎折形狀,使上彎折段差部432u可與下彎折段差部442u互相左右偏位而不接觸,以避免發生短路。上延伸段433u連接於上彎折段差部432u以及上接腳434u,其部份被固定於絕緣座體41u上且部份顯露於絕緣座體41u之外,其中,被固定於絕緣座體41u之上延伸段433u可被定義為上固定部,或者可將上固定部定義為上延伸段433u中的一部份。另外,顯露於絕緣座體41u之外的上延伸段433u可被定義為鏤空彈動部,因應上延伸段433u(或稱鏤空彈動部)之金屬彈性,使得與上接觸端子43u連接的舌板42u得以上下彈動。上接腳434u連接於上延伸段433u且伸出於絕緣座體41u之外,其可與相對應之上接腳焊墊(如圖167上的上接腳焊墊401t)連接。至於下接觸端子44u之結構係與上接觸端子43u類似,一排上接觸端子43u之上延伸段433u以及一排下接觸端子44u之下延伸段443u係左右錯位橫向等高並列且保持安全間距而不接觸。請同時參考圖166的側剖面圖,上下排相同電路之彈動延伸部為錯位等高並排。
參閱圖169至圖172,雙向電連接插頭5v係以延伸介面50v取代電路板之結構,延伸介面50v包括複數上接腳焊墊501v、複數下接腳焊墊502v、複數導線接墊503v、複數轉折串接結構504v以及料帶505v,複數上接腳焊墊501v係對應於複數上接觸端子53v,且複數上接腳焊墊501v被指派有端子序號A1~A4。複數下接腳焊墊502v係對應於複數下接觸端子54v,其功能為分別與相對應之下接觸端子54v連接,且複數下接腳焊墊502v亦被指派有端子序號B1~B4。複數導線接墊503v分別連接 於相對應之上接腳焊墊501v,其可分別連接於相對應之複數導線(未顯示於圖中)。每一轉折串接結構504v之功能為連接具有相同編號之上接腳焊墊501v以及下接腳焊墊502v,使得具有相同編號之上接腳焊墊501v以及下接腳焊墊502v連接於一個導線焊墊503v。料帶505v連接於複數導線接墊503v,其功能為方便於延伸介面50v之製造以及組裝,而料帶505v與複數導線接墊503v之間設有複數預斷區域,當延伸介面50v與一排上接觸端子53v以及一排下接觸端子54v連接之後,可藉由複數預斷區域輕易去除料帶505v。又,上接腳焊墊501v、複數下接腳焊墊502v、複數導線接墊503v以及複數轉折串接結構504v之數量皆為四個。至於雙向電連接插頭5v藉由一排上接觸端子53v以及一排下接觸端子54v連接於延伸介面50之結合結構係如圖170至圖172所示。又,上下兩排延伸彈動部533v為等高並排的結構。再者,雙向電連接插頭5v的外殼體55v和舌板52v與前揭實施例相同,於此不贅述。
參閱圖173至圖176,雙向電連接插頭6w包括延伸介面60w、絕緣座體61w、可上下彈動之舌板62w、排列為一排之複數上接觸端子63w、排列為一排之複數下接觸端子64w以及外殼體65w,其中,複數上接觸端子63w分別被指派有端子序號A1~A4,且每一上接觸端子63w包括上接觸部631w、上彎折段差部632w、上延伸段633w以及上接腳634w,而複數下接觸端子64w分別被指派有端子序號B1~B4,且每一下接觸端子64w包括下接觸部641w、下彎折段差部642w、下延伸段643w以及下接腳644w。雙向電連接插頭6w之結構大致上與第四較佳實施例之結構相同,且相同之處不再贅述。至於該兩者之不同之處僅在於,電路板60w之結構不同。
續參考圖173至圖176,電路板60w包括複數上接腳焊墊 601w、複數下接腳焊墊602w、複數導線接墊603w、複數轉折串接結構604w以及複數串接孔605w,複數上接腳焊墊601w係對應於複數上接觸端子63w,其設置於電路板60w之上表面上且可分別與相對應之上接觸端子63w連接,其中,複數上接腳焊墊601w被指派有端子序號A1~A4。複數下接腳焊墊602w係對應於複數下接觸端子64w,其設置於電路板60w之下表面上而與複數上接腳焊墊601w設置於不同表面上,複數下接腳焊墊602w之功能為分別與相對應之下接觸端子64w連接,其中,複數下接腳焊墊602w亦被指派有端子序號B1~B4。複數導線接墊603w設置於電路板之一側,且與複數上接腳焊墊601w設置於同一表面上,其可分別連接於相對應之複數導線(未顯示於圖中)。又,上下兩排上下延伸段633為延伸彈動部等高並排的結構(可同時參考圖172)。
續參考圖173至圖176,複數轉折串接結構604w設置於電路板60w上且與複數下接腳焊墊602w設置於同一表面上。每一轉折串接結構604w之功能為連接具有相同編號之上接腳焊墊601w以及下接腳焊墊602w,由於複數上接腳焊墊601w以及複數下接腳焊墊602w設置於不同表面上,故電路板60w上更設置有複數串接孔605w,且分別填入複數焊料以建立複數轉折串接結構604w與複數上接腳焊墊601w之電性連接,使得具有相同編號之上接腳焊墊601w以及下接腳焊墊602w連接於一個導線焊墊603w。至於雙向電連接插頭6w藉由一排上接觸端子63w以及一排下接觸端子64w連接於電路板60w之結合結構係如圖所示。
參考圖177至圖181,雙向電連接插頭7x包括電路板70x、第一絕緣座體711x、第二絕緣座體712x、排列為一排之複數上接觸端子73x、排列為一排之複數下接觸端子74x以及外殼體75x。於本較佳實施例中,雙向電連接插頭7x係為口型連接槽結構,亦即第一絕緣座體711x以 及第二絕緣座體712x分別與外殼體75x之內表面貼合,如圖所示。圖179顯示出一排上接觸端子73x被固定於第一絕緣座體711x上,且一排下接觸端子74x被固定於第二絕緣座體712x上之結構。其中,一排上接觸端子73x分別與相對應之下接觸端子74x左右錯位並列且保持安全間距而不接觸。
圖177中,複數上接觸端子73x分別被指派有端子序號A1~A4,且對應於複數上接觸端子73x之複數上接腳焊墊701x亦被指派有端子序號A1~A4。複數下接觸端子74x分別被指派有端子序號B1~B4,且對應於複數下接觸端子74x之複數下接腳焊墊702x亦被指派有端子序號B1~B4,其中,端子序號A1~A4及B1~B4中的1~4為編號,而A表示對應於上接觸端子73x,B則表示對應於下接觸端子74x。複數轉折串接結構704x設置於電路板70x上且與複數上接腳焊墊701x、複數下接腳焊墊702x以及複數導線接墊703x設置於同一表面上,每一轉折串接結構704x之功能為連接具有相同編號之上接腳焊墊701x以及下接腳焊墊702x,使得具有相同編號之上接腳焊墊701x以及下接腳焊墊702x連接於一個導線焊墊703x。至於雙向電連接插頭7x藉由一排上接觸端子73x以及一排下接觸端子74x連接於電路板70x之結合結構係如圖182~圖183所示。
請參考圖184至190,第三十四實施例的雙向雙面電連接器8包括第一絕緣座體81、第二絕緣座體82、複數上端子介面83a~83d、複數下端子介面84a~84d、外殼體85以及複數導線(未顯示於圖中),第一絕緣座體81具有複數第一結合元件812,而第二絕緣座體82具有複數第二結合元件822,可藉由複數第一結合元件812以及複數第二結合元件822而與第一絕緣座體81結合。於本實施例中,第一結合元件812係為固定孔, 而第二結合元件822係為對應於固定孔之固定柱。(P042段落[00264])
參考圖184和圖185,複數上端子介面83a~83d部份顯露於第一絕緣座體81之第一座體表面811,且複數上端子介面83a~83d之第一上端子介面83a包括第一上接觸段831a、第一上延伸段832a、第一上段差部833a以及第一串接孔835a。第二上端子介面83b包括第二上接觸段831b、第二上延伸段832b、第二上段差部833b以及第二串接孔835b。第三上端子介面83c包括第三上接觸段831c、第三上延伸段832c、第三上段差部833c以及第三串接孔835c。第四上端子介面83d包括第四上接觸段831d、第四上延伸段832d、第四上段差部833d以及第四串接孔835d。(P042段落[00265],[00266])
請參考圖184至190,第三十四實施例的雙向雙面電連接器8*的下端子介面84a~84d部份顯露於第二絕緣座體82之第二座體表面821,且下端子介面84a~84d之第一下端子介面84a包括第一下接觸段841a、第一下延伸段842a、第一下轉折段843a以及第一下段差部844a,此些結構類似於前揭實施例,但不同之處是第一下端子介面84a具有兩個第一下段差部844a。其次,第二下端子介面84b包括第二下接觸段841b、第二下延伸段842b以及第二下段差部844b。第三下端子介面84c包括第三下接觸段841c、第三下延伸段842c、第三下轉折段843c以及第三下段差部844c。第四下端子介面84d包括第四下接觸段841d、第四下延伸段842d、第四下轉折段843d以及第四下段差部844d。
續參考圖184至190,接下來說明組裝雙向雙面電連接器8*。首先提供上端子介面83a~83d和下端子介面84a~84d。之後進行第一次埋入射出製程以形成第一絕緣座體82,其中上端子介面83a~83d部份被掩埋於第一絕緣座體81中,但顯露出第一上接觸段831a~第四上接 觸段831d於第一座體表面811之外。同理,下端子介面84a~84d部份被掩埋於第二絕緣座體82中,但顯露出第一下接觸段841a~第四下接觸段841d於第二座體表面821之外。之後,通過結合複數第一結合元件812以及複數第二結合元件822的方式,結合第一絕緣座體81以及第二絕緣座體82,此時,第一上延伸段832a~第四上延伸段832d與第一下延伸段842a~第四下延伸段842d分別以上下重疊抵接方式進行併列,如圖所示。
之後,套設外殼體85於已結合的第一絕緣座體81以及第二絕緣座體82上,且互相抵接之第一上延伸段832a~第四上延伸段832d以及第一下延伸段842a~第四下延伸段842d顯露於雙向雙面電連接器8*之外,如圖187所示。最後,進行焊接第一上延伸段832a~第四上延伸段832d以及複數導線,雙向雙面電連接器8*之組裝完成。依據上述,雙向雙面電連接器8*未包含舌板,由第一絕緣座體81以及第二絕緣座體82取代前述實施例之舌板以及絕緣座體的結構,而形成一「口」字型的對接結構。
再者,另一不同態樣之第三十四較佳實施例,請參閱圖188至圖190,雙向雙面電連接器8A包括異於雙向雙面電連接器8*的上端子介面以及下端子介面之結構。參考圖188中,複數上端子介面83a~83d更包括設置於相對應之延伸段(或接腳)上的刺破結構835a*~835d*,且刺破結構835a*~835d*係垂直彎折且突起於相對應之延伸段之表面。類似的,複數下端子介面84a~84d更包括設置於相對應之延伸段(或接腳)上的互補刺破結構845a*~845d*,此些互補刺破結構845a*~845d*分別對應於刺破結構845a*~845d*,並且垂直彎折且突起於相對應之延伸段之表面。當複數上端子介面83a~83d分別與相對應之下端子介面84a~84d疊合時,複數上延伸段與複數下延伸段以併列方式設置,且刺破結構835a*~835d*分別與相對應之互補刺破結構845a*~845d*背對背地互相結合,如圖189所 示。至於外殼體85與結合的第一絕緣座體81、第二絕緣座體82和座體蓋86之組裝狀態係如圖190所示。
參考圖191至圖196,雙向電連接插頭包括延伸介面80、第一絕緣座體81、第二絕緣座體82、排列為一排之複數上接觸端子83、排列為一排之複數下接觸端子84以及外殼體85。複數上接觸端子83分別被指派有端子序號A1~A4,而複數下接觸端子84分別被指派有端子序號B1~B4。雙向電連接插頭之結構大致上與第三十三實施例之結構相同,且相同之處不贅述。至於該兩者之不同之處在於,本實施例的雙向電連接插頭係以延伸介面80取代電路板70x之結構。延伸介面80包括複數上接腳焊墊801、複數下接腳焊墊802、複數導線接墊803、複數轉折串接結構804以及料帶805,複數上接腳焊墊801係對應於複數上接觸端子83,且複數上接腳焊墊801被指派有端子序號A1~A4。複數下接腳焊墊802係對應於複數下接觸端子84,其功能為分別與相對應之下接觸端子84連接,且複數下接腳焊墊802亦被指派有端子序號B1~B4。複數導線接墊803分別連接於相對應之上接腳焊墊801,其可分別連接於相對應之複數導線(未顯示於圖中)。每一轉折串接結構804之功能為連接具有相同編號之上接腳焊墊801以及下接腳焊墊802,使得具有相同編號之上接腳焊墊801以及下接腳焊墊802連接於一個導線焊墊803。料帶805連接於複數導線接墊803,其功能為方便於延伸介面80之製造以及組裝,而料帶805與複數導線接墊803之間設有複數預斷區域,當延伸介面80與一排上接觸端子83以及一排下接觸端子84連接之後,可藉由複數預斷區域清易去除料帶805。至於雙向電連接插頭藉由一排上接觸端子83以及一排下接觸端子84連接於延伸介面80之結合結構係如圖所示。
圖197為相對於圖105之另一種態樣,其中的內縮臂96i 為開放型的,和圖105中的形式並不相同。其次,開放型的內縮臂96i仍可以設有凹凸結構962i來將接觸介面的端子或是偵測端子的接觸往後拉回。
本案前述各較佳實施例中,其係以帶有殼體(金屬殼體或塑膠殼體)的電連接器為示例,但並不以此為限,本案的創作概念亦可以應用不包括殼體的電連接器中。
參閱圖198至圖201為二排接腳設有縱向彎折背對背線纜刺破結構,並且二排接觸部於至少二接觸部前端或一側邊設有轉折延伸部。與雙向雙面電連接器7不同的,雙向雙面電連接器7B更包括覆蓋於絕緣座體71上的一座體蓋712。再者,在刺破/互補刺破結構的板面有埋設塑膠713壓制。其次,不同態樣的上端子介面和下端子介面如後述。圖200中,上端子介面73a*、73b*、73c*、73d*分別更包括刺破結構735a*~735d*,設置於相對應之上延伸段(或上接腳)上,且刺破結構735a*~735d*係垂直彎折且突起於相對應之延伸段之表面。圖201中,下端子介面74a*、74b*、74c*、74d*分別更包括互補刺破結構745a*~745d*,其中,互補刺破結構745a*~745d*設置於相對應之下延伸段(或下接腳)上且對應於刺破結構735a*~735d*。互補刺破結構745a*~745d*係垂直彎折且突起於相對應之延伸段之表面。當上端子介面73a*~73d*分別與相對應之下端子介面74a*~74d*疊合時,上延伸段與下延伸段以併列方式設置,且刺破結構735a*~735d*分別與相對應之互補刺破結構745a*~745d*背對背地互相結合,如圖202所示。刺破結構735a*~735d*分別與互補刺破結構745a*~745d*互相結合於絕緣座體之後側,利用類似上述的第二次埋入射出製程,可將結合之刺破結構735a*~735d*以及互補刺破結構745a*~745d*壓制地限位於絕緣座體上,且刺破結構735a*~735d*可設有補強肋76來 強化其刺破強度,更加強該兩者之結合,同時避免刺破結構735a*~735d*以及互補刺破結構745a*~745d*由絕緣座體上脫離。
以上所述僅為本案之較佳實施例,並非用以限定本案之申請專利範圍,因此凡其它未脫離本案所揭示之精神下所完成之等效改變或修飾,均應包含於本案之申請專利範圍內。
15‧‧‧殼體
11‧‧‧絕緣座體
12‧‧‧舌板的金屬件
13‧‧‧上接觸端子
14‧‧‧下接觸端子

Claims (27)

  1. 一種雙向電連接器,包括:一殼體;一絕緣座體;設於該絕緣座體的前端的一舌板,該殼體框圍該舌板並於該舌板的上下兩側形成一連接槽,該舌板浮動地或固定地設於該連接槽的中段;及兩排接觸端子,該兩排接觸端子的任一者設有至少一延伸彈動部、設於該延伸彈動部的前端的一接點和一接觸部、一固定部和一接腳,該兩排接點分設於該舌板的上下兩側,該固定部的前端連接該延伸彈動部,連接於該固定部的後端的該接腳伸出於該絕緣座體外;其中,該舌板為一H型舌板結構,該H型舌板結構鄰近該殼體的兩側面的部份為隔離該兩排接觸部的兩限位凸部,該兩限位凸部較H型舌板結構的中間高。
  2. 一種雙向電連接器,包括:一殼體;一絕緣座體;設於該絕緣座體的前端的一舌板,該殼體框圍該舌板並於該舌板的上下兩側形成一連接槽,該舌板浮動地或固定地設於該連接槽的中段,其中,該舌板的上下兩側分別設有至少一限位凹槽;及兩排接觸端子,該兩排接觸端子的任一者設有至少一延伸彈動部、設於該延伸彈動部的前端的一接點和一接觸部、一固定部和一接腳,該兩排接點分設於該舌板的上下兩側,該固定部的前端連接該延伸彈動部,連接於該固定部的後端的該接腳伸出於該絕緣座體外;其中,該接觸部的一前方導 斜面抵貼於該舌板的該限位凹槽的底部,該接點高於該限位凹槽以該底面為基準的一最高面。
  3. 一種雙向電連接器,包括:一殼體;一絕緣座體;設於該絕緣座體的前端的一舌板,該殼體框圍該舌板並於該舌板的上下兩側形成一連接槽,該舌板浮動地或固定地設於該連接槽的中段;及兩排接觸端子,該兩排接觸端子的任一者設有至少一延伸彈動部、設於該延伸彈動部的前端的一接點和一接觸部、一固定部和一接腳,該兩排接點分設於該舌板的上下兩側,該固定部的前端連接該延伸彈動部,連接於該固定部的後端的該接腳伸出於該絕緣座體外;其中,該兩排接觸部為一前一後形成於一片金屬板材下料展開沖壓成型,且一次埋設成型。
  4. 一種雙向電連接器,包括:一殼體;一絕緣座體;設於該絕緣座體的前端的一舌板,該殼體框圍該舌板並於該舌板的上下兩側形成一連接槽,該舌板固定地或浮動地設於該連接槽的中段;及兩排接觸端子,該兩排接觸端子的任一者設有至少一延伸彈動部、設於該延伸彈動部的前端的一接點和一接觸部、一固定部和一接腳,該兩排接點分設於該舌板的上下兩側,該固定部的前端連接該延伸彈動部,連接於該固定部的後端的該接腳伸出於該絕緣座體外;其中,該兩排接觸部的兩排前方導斜面分別抵貼於該舌板的上下兩側,且該兩排延伸彈動部可於該舌 板的上下兩側上下地壓縮彈動。
  5. 一種雙向電連接器,包括:一殼體;一絕緣座體;設於該絕緣座體的前端的一舌板,該殼體框圍該舌板並於該舌板的上下兩側形成一連接槽,該舌板固定地或浮動地設於該連接槽的中段;及兩排接觸端子,該兩排接觸端子的任一者設有至少一延伸彈動部、設於該延伸彈動部的前端的一接點和一接觸部、一固定部和一接腳,該兩排接點分設於該舌板的上下兩側,該固定部的前端連接該延伸彈動部,連接於該固定部的後端的該接腳伸出於該絕緣座體外;其中,該舌板為一金屬舌板。
  6. 一種雙向電連接器,包括:一殼體;一絕緣座體;設於該絕緣座體的前端的一舌板,該殼體框圍該舌板並於該舌板的上下兩側形成一連接槽,該舌板固定地或浮動地設於該連接槽的中段;及兩排接觸端子,該兩排接觸端子的任一者設有至少一延伸彈動部、設於該延伸彈動部的前端的一接點和一接觸部、一固定部和一接腳,該兩排接點分設於該舌板的上下兩側,該固定部的前端連接該延伸彈動部,連接於該固定部的後端的該接腳伸出於該絕緣座體外;其中,該舌板為一H型舌板結構,該兩排接觸部為一前一後形成於一片金屬板材下料展關沖壓成型,且一次埋設成型。
  7. 一種雙向電連接器,包括: 一殼體;一絕緣座體;設於該絕緣座體的前端的一舌板,該殼體框圍該舌板並於該舌板的上下兩側形成一連接槽,該舌板固定地或浮動地設於該連接槽的中段;及兩排接觸端子,該兩排接觸端子的任一者設有至少一延伸彈動部、設於該延伸彈動部的前端的一接點和一接觸部、一固定部和一接腳,該兩排接點分設於該舌板的上下兩側,該固定部的前端連接該延伸彈動部,連接於該固定部的後端的該接腳伸出於該絕緣座體外;其中,該舌板為一H型舌板結構,該H型舌板結構鄰近該殼體的兩側面的部份為兩限位凸部,該兩限位凸部相較於H型舌板結構的中間的一金屬舌板結構具有一高度差,該高度差可隔離該兩排接觸部,該H型舌板中段設有連接槽之金屬舌板結構為一全鏤空結構。
  8. 一種雙向電連接器,包括:一殼體;一絕緣座體,其中,該絕緣座體設有串接相同電路的一U形連結結構,該U形連結結構於該絕緣座體的後端彎折設有一段差埋設於該絕緣座體中;設於該絕緣座體的前端的一舌板,該殼體框圍該舌板並於該舌板的上下兩側形成一連接槽,該舌板固定地或浮動地設於該連接槽的中段;及兩排接觸端子,該兩排接觸端子的任一者設有至少一延伸彈動部、設於該延伸彈動部的前端的一接點和一接觸部、一固定部和一接腳,該兩排接點分設於該舌板的上下兩側,該固定部的前端連接該延伸彈動部,連接於該固定部的後端的該接腳伸出於該絕緣座體外。
  9. 一種雙向電連接器,包括:一殼體;一絕緣座體;設於該絕緣座體的前端的一舌板,該殼體框圍該舌板並於該舌板的上下兩側形成一連接槽,該舌板固定地或浮動地設於該連接槽的中段;及兩排接觸端子,該兩排接觸端子的任一者設有至少一延伸彈動部、設於該延伸彈動部的前端的一接點和一接觸部、一固定部和一接腳,該兩排接點分設於該舌板的上下兩側,該固定部的前端連接該延伸彈動部,連接於該固定部的後端的該接腳伸出於該絕緣座體外,其中,該兩排接觸部為一前一後形成於一片金屬板材下料展開沖壓成型,且相同電路的兩接觸部之間設有一ㄇ形或U形的或上下相對的一體式金屬端子連結結構。
  10. 一種雙向電連接器,包括:一殼體;一絕緣座體;設於該絕緣座體的前端的一舌板,該殼體框圍該舌板並於該舌板的上下兩側形成一連接槽,該舌板固定地或浮動地設於該連接槽的中段;及兩排接觸端子,該兩排接觸端子的任一者設有至少一延伸部、設於該延伸部的前端的一接點和一接觸部、一固定部和一接腳,該兩排接點分設於該舌板的上下兩側,該固定部的前端連接該延伸部,連接於該固定部的後端的該接腳伸出於該絕緣座體外,其中,該兩排接觸部為一前一後形成於一片金屬板材下料展開沖壓成型,且相同電路的兩接觸部其中至少一對的延伸部處設有一凸包結構以縮短其長度。
  11. 一種雙向電連接器,包括:一殼體;一絕緣座體;設於該絕緣座體的前端的一舌板,該殼體框圍該舌板並於該舌板的上下兩側形成一連接槽,該舌板固定地或浮動地設於該連接槽的中段;及兩排接觸端子,該兩排接觸端子的任一者設有至少一延伸彈動部、設於該延伸彈動部的前端的一接點和一接觸部、一固定部和一接腳,該兩排接點分設於該舌板的上下兩側,該固定部的前端連接該延伸彈動部,連接於該固定部的後端的該接腳伸出於該絕緣座體外,其中,該兩排接觸部為前後二排且相同電路的該些接觸部為上下且一左一右形成於一片金屬板材下料展開沖壓成型,且該絕緣座體的二側設有斷開該兩排金屬端子的一料橋的一無電鍍層結構。
  12. 一種雙向電連接器,包括:一殼體,其中,該殼體為一金屬殼並且包括設置在該殼體上的至少一彈性卡扣結構,該彈性卡扣結構為具有一前導斜面和一後卡合面的一封閉式結構,該後卡合面較該前導斜面陡直地突出於該殼體的一殼面外,當一互補電連接器由該殼體的前端接近以進行對接時,該前導斜面較該後卡合面先接觸該互補電連接器,而對接定位後,該後卡合面陡直可增加拔出力,該彈性卡扣結構具有確保夾持卡定功能之前後不同斜面結構;一舌板,該殼體框圍該舌板並於該舌板的上下兩側形成一連接槽,該舌板為固定地或浮動地設於該連接槽的中段;設置於該舌板的後段的一絕緣座體;及 兩排接觸端子,該兩排接觸端子的任一者設有至少一延伸彈動部、設於該延伸彈動部的前端的一接點和一接觸部、一固定部和一接腳,該兩排接點分設於該舌板的上下兩側,該固定部的前端連接該延伸彈動部,連接於該固定部的後端的該接腳伸出於該絕緣座體外。
  13. 如請求項12所述的雙向電連接器,其中,該金屬殼上下二面設有封閉式釣竿型漸縮或漸寬的該彈性卡扣結構;或該金屬殼為二側設有上下左右對稱<>斜角之金屬板材彎折結構;或該金屬殼二側為<>型斜角之金屬板材彎折之上下左右對稱定位構造;或該金屬殼為四面包前方開放為插入口之金屬板材彎折之上下左右對稱定位構造;或該舌板為H型固定或浮動設于該連接槽中段;或該舌板為一浮動舌板,該浮動舌板設有斷開之隔離構造,使該兩排接觸端子的長短端子之彈動接觸部可分別自主作動;或當該舌板為浮動時,該浮動的舌板之上下各設有一排端子限位槽,且該上下端子接觸部導斜面前端凹設於該端子限位槽或抵貼該端子限位槽底部,且該上下端子接觸部凸出該舌板上下之端子限位槽最高面;或該上下兩排接觸端子之上下接觸部皆為至少二側為較長接觸部;或該上下兩排接觸端子之電源及接地端子設有較寬之該接觸部、該延伸彈動部、該固定部及該接腳;或該兩排接觸端子為一上下二排一前一後之連接介面,該上下二排一前一後之連接介面為相同接觸介面且相同電路序號者依序反向排列;或該兩排接觸端子為一上下二排一前一後之連接介面,該上下二排一前一後 之連接介面為相同接觸介面依序反向排列且相同電路序號者電連接;或該上下兩排接觸端子之接觸部為一前一後形成於一片金屬板材下料展開沖壓成型,且一次埋設成型;或該舌板為一金屬舌板,該金屬舌板固定或絕緣舌板浮動設于該連接槽中段;或該絕緣座體二側設有一斷開金屬端子料橋之無電鍍層結構。
  14. 如請求項1至13中任一所述的雙向電連接器,其中,該延伸彈動部為一彈動延伸部;或當該上下排接觸端子之接觸部前方導斜面抵貼該舌板之上下限位凹槽結構之底部且該上下排接觸端子之接觸部接點高於該舌板上下限位凹槽結構之最高面時,該二排接觸端子設有該延伸彈動部,該延伸彈動部中段與該浮動或固定舌板之上下二側設有彈動間隙;或當該舌板為浮動時,該浮動舌板設有斷開之隔離構造,使該兩排接觸端子的長短端子之彈動接觸部可分別自主作動;或該上下兩排接觸端子之上下接觸部皆為至少二側為較長接觸部;或該二排接觸端子設有該延伸彈動部,該延伸彈動部中段與該浮動或固定舌板之上下二側設有彈動間隙;或該上下兩排接觸端子之該延伸彈動部中段分別抵貼於該舌板之上下二側,且該接觸部前方導斜面分別浮設於該固定舌板之上下二側,該接觸部前方導斜面分別與該固定舌板之上下二側設有彈動間隙;或該H型之舌板為可浮動或固定結構之舌板;或該浮動或固定式舌板為絕緣舌板結構,可埋設金屬補強片;或 該上下兩排接觸端子之電源及接地端子設有較寬之該接觸部、該延伸部、該固定部及該接腳;或該上下兩排接觸端子設有至少2個為充電式結構或3個或4個或5個上下前後接觸部的浮動式絕緣舌板或固定式金屬舌板結構;或該舌板為一H型舌板,該H型舌板包括二外側為尺寸較厚之限位凸部及中段尺寸較薄之分隔板;或當該舌板為一H型浮動舌板時,該H型浮動舌板之中段設有尺寸較薄之一分隔板,該分隔板之上下設有一端子限位槽,且該上下端子接觸部導斜面前端凹設於該端子限位槽或抵貼該端子限位槽底部;或當該舌板為一H型浮動舌板時,該H型浮動舌板中段之上下端子間設有一分隔板及一限位槽,且該上下端子抵貼該分隔板,且上下端子之接觸部凸出該舌板中段分隔板之限位槽;或當該舌板為一H型浮動舌板時,該H型浮動舌板中段之上下端子間設有一分隔板及一限位槽,該限位槽限位該上下端子接觸部導斜面之前端及二側;或當該舌板為一H型浮動或固定舌板時,該H型浮動或固定舌板之中段分隔板包覆設有金屬補強片,當該雙向電連接器與對接連接器對接時,該H型浮動或固定舌板之中段分隔板設有之金屬補強片可支撐該上下端子之彈動接觸部彈性壓縮之強度;或當該舌板為一浮動舌板時,該浮動舌板之金屬彈片及上下兩排接觸端子於一片金屬板材展開不重疊;或該殼體為一或該金屬殼,且一或該彈性卡扣結構之前導斜面平順利於插 入,而後卡合面陡直可增加拔出力,該彈性卡扣結構具有確保夾持卡定功能之前後不同斜面結構;或該上下兩排接觸端子之串接相同電路之U形連結結構於後端設有一彎折段差;或該上下兩排接觸端子之相同電路之接觸部其中至少一對接地端子於該延伸部設有一凸包結構以縮短長度;或該雙向電連接器更包括至少一金屬內縮臂,該至少一金屬內縮臂為設於該上下兩排接觸端子外圍之一ㄇ形金屬外框,該ㄇ形金屬外框設有一連結料橋連結該上-下各至少一接觸部;或該殼體為一或該金屬殼,且一或該彈性卡扣結構之前導斜面平順利於插入,而後卡合面陡直可增加拔出力,該彈性卡扣結構具有確保夾持卡定功能之前後不同斜面結構;或該二排接觸端子設有該延伸彈動部,該延伸彈動部中段與該浮動或固定舌板之上下二側設有彈動間隙。
  15. 如請求項1至13中任一所述的雙向電連接器,其中,該上下兩排接觸端子之上下接觸部皆為至少二側為較長接觸部;或該兩排接觸端子為一上下二排一前一後之連接介面,該上下二排一前一後之連接介面為相同接觸介面且相同電路序號者依序反向排列;或該兩排接觸端子為一上下二排一前一後之連接介面,該上下二排一前一後之連接介面為相同接觸介面依序反向排列且相同電路序號者電連接;或該上下兩排接觸端子之電源及接地端子設有較寬之該接觸部、該延伸彈動部、該固定部及該接腳;或 該上下兩排接觸端子之相同電路之接觸部連接設有ㄇ形或U形之一體式金屬端子連結結構;或該上下兩排接觸端子之串接相同電路之U形連結結構於後端設有一彎折段差;或該上下兩排接觸端子之相同電路之接觸部其中至少一對接地端子於該延伸彈動部設有一凸包結構以縮短長度;或該雙向電連接器更包括至少一金屬內縮臂,該至少一金屬內縮臂為設於該上下兩排接觸端子外圍之一ㄇ形金屬外框,該ㄇ形金屬外框設有連結料橋連結該上下各至少一接觸部;或該浮動或固定式舌板為一絕緣舌板結構,可埋設金屬補強片;或該上下兩排接觸端子設有至少2個為充電式結構或3個或4個或5個上下前後接觸部的浮動或固定式金屬舌板結構;或該舌板為一H型舌板,該H型之舌板為可浮動或固定結構之舌板;或該舌板為一H型舌板,該H型舌板之二側為尺寸較厚之限位凸部及中段尺寸較薄之分隔板設有較低之上下接觸部;或該舌板為一H型舌板,該H型舌板之中段設有尺寸較薄之分隔板,該分隔板之上下設有端子限位槽,且該上下端子接觸部導斜面前端凹設於該限位槽或抵貼該限位槽底部;或該舌板為一H型舌板,該H型舌板中段之上下端子間設有分隔板及限位槽,且該上下端子抵貼該分隔板,且上下端子之接觸部凸出該舌板中段分隔板之限位槽;或該舌板為一H型舌板,該H型舌板中段之上下端子間設有分隔板及限位 槽,該限位槽限位該上下端子接觸部導斜面之前端及二側;或該舌板為一H型舌板,該H型舌板之中段分隔板包覆設有金屬補強片,當該雙向電連接器與對接連接器對接時,該舌板中段分隔板設有之金屬補強片可支撐該上下端子之彈動接觸部彈性壓縮之強度;或該舌板為一H型舌板結構,該H型舌板結構為一固定舌板且該固定舌板中段分隔板為金屬或絕緣舌板,且該金屬或絕緣舌板前端設有上下導斜面為錐形之插入口結構;或該接地及電源接觸端子皆為ㄇ形各一上一下之二接觸部共4個接觸部之串接結構,且接地接觸部設於電源接觸端子之前方,為僅設有正負極之充電式結構且僅設有二個接腳;或該雙向電連接器為一僅充電型結構,僅二側上下設有前後或左右錯位之二種快速充電加寬延伸彈動部之結構;或該雙向電連接器為一充電式Micro USB 2.0公頭且於一接地接觸部一側增加一偵測接觸部且與該接地接觸部為一體式結構,為上下各3個共6個接觸部及2個或至少2個接腳,為一具偵測功能之充電式結構;或該雙向電連接器為一充電式Micro USB 2.0公頭且於一接地接觸部一側增加一偵測接觸部且與該接地接觸部為分體式結構,該偵測接觸部一體設於一外ㄇ形前端橫向延伸部中段之上下,該接地接觸部於該外ㄇ形二側之內側分別設有由該連接槽底部往前延伸至前端之二接地接觸部且於該絕緣座體基部後端串接,兩上下電源接觸部設於由該連接槽底部一體往前延伸設於該接地接觸部之後方,該接地、電源與該偵測接觸部皆各設有至少1個接腳共至少3個焊盤,為一具開路型偵測結構功能之充電式結構;或 該雙向電連接器為一充電式Micro USB 2.0公頭且於一接地接觸部一側增加一偵測接觸部且與該接地接觸部為分體式結構,該上下一體之接地、電源與該偵測接觸部皆各設有至少1個接腳共至少3個焊盤,且於該偵測接觸部與該接地接觸部間設有一電阻元件,為一具開路型偵測結構功能之充電式結構;或該雙向電連接器為一至少具訊號及充電之Micro USB 2.0公頭,該中間之上下為D+訊號接觸部一體設於一外ㄇ形前端橫向延伸部之中段,順向往內延伸且反折上下相對位於一電源接觸部之前方,其中該上下接地接觸部設於該連接槽二側為一體式結構且位於該電源接觸部之前方,其中該上下電源接觸部設於該接地接觸部之後方,且設於該外ㄇ形二側之內側由該連接槽底部一體連結往前延伸,其中該上下D-訊號接觸部一體設於由該連接槽底部往前延伸且位於該D+訊號接觸部之一側,該上下接地、電源與D+,D-接觸部皆各設有至少4個接觸部及至少4個焊盤,為一至少具訊號及充電功能之結構;或該雙向電連接器為一至少具訊號及充電之Micro USB 2.0公頭,該中間之上下為D+訊號接觸部一體設於一外ㄇ形前端橫向延伸部之中段,順向往內延伸且反折上下相對位於一電源接觸部之前方設有至少1個接腳,其中該上下接地接觸部設於該連接槽二側,為一體式之大U形結構且位於該電源接觸部之前方且設有至少1個接腳,其中該上下電源接觸部設於該接地接觸部之後方,且設於該外ㄇ形二側之內側由該連接槽底部為一體式之中U形連結往前延伸且設有至少1個接腳,其中該上下D-訊號接觸部為一體式之小U形設於由該連接槽底部往前延伸且位於該D+訊號接觸部之一側且 設有至少1個接腳,該上下接地、電源與D+、D-接觸部皆各設有至少4個接觸部及至少4個焊盤,為一至少具訊號及充電功能之結構;或該雙向電連接器之上下二面一前一後之接觸介面為Micro USB 2.0公頭,該中段往二側延伸之上下ID偵測接觸部一體設於一外ㄇ形前端橫向延伸部之中段,其中該上下接地接觸部設於該連接槽二側為一體式結構且位於一電源接觸部之前方,其中該上下電源接觸部設於該接地接觸部之後方,且設於該外ㄇ形二側之內側由該連接槽底部一體連結往前延伸,其中該中間之上下D+訊號接觸部一體設於由該連接槽底部往前延伸且反折上下相對位於ID偵測接觸部之後方,其中該上下D-訊號接觸部一體設於由該連接槽底部往前延伸且位於該D+訊號接觸部之一側,該上下ID、接地、電源與D+、D-接觸部皆各設有至少5個接觸部及至少5個焊盤,為一具Micro USB 2.0公頭功能之結構;或該雙向電連接器之上下二面一前一後之接觸介面為Micro USB 2.0公頭,該中段往二側延伸之上下ID偵測接觸部一體設於一外ㄇ形前端橫向延伸部之中段,位於一電源接觸部之前方設有至少1個接腳,其中該上下接地接觸部設於該連接槽二側,為一體式之大U形結構且位於一電源接觸部之前方設有至少1個接腳,其中該上下電源接觸部設於該接地接觸部之後方,且設於該外ㄇ形二側之內側由該連接槽底部為一體式之中U形連結往前延伸且設有至少1個接腳,其中該中間之上下D+訊號接觸部一體設於由該連接槽底部往前延伸且反折上下相對位於ID偵測接觸部之後方,其中該上下D-訊號接觸部為一體式之小U形設於由該連接槽底部往前延伸且位於該D+訊號接觸部之一側且設有至少1個接腳,該上下ID、接地、電源與D+、 D-接觸部皆各設有至少5個接觸部及至少5個焊盤,為一具Micro USB 2.0公頭功能之結構;或該雙向電連接器之上下二面一前一後之接觸介面為Micro USB 2.0公頭,該上下接觸介面之ID、接地、電源接觸部皆各設有至少3個接觸部及至少3個焊盤,為一具Micro USB 2.0公頭具偵測之充電功能且不設有電路板之結構;或該雙向電連接器之上下二面一前一後之接觸介面為Micro USB 2.0公頭,該上下接觸介面之接地、電源與D+、D-接觸部皆各設有至少4個接觸部及至少4個焊盤,為一Micro USB 2.0公頭至少具訊號及充電功能且不設有電路板之結構;或該雙向電連接器之上下二面一前一後之接觸介面為Micro USB 2.0公頭,該上下接觸介面設有至少上下ID、接地、電源與D+、D-接觸部皆各至少5個接觸部及至少5個焊盤,為至少一金屬板片展開下料沖壓不重疊之具Micro USB 2.0公頭功能之結構且不設有電路板之結構;或該雙向電連接器之上下二面一前一後之接觸介面為Micro USB 2.0公頭,該上下接觸介面設有至少上下ID、接地、電源接觸部皆各至少3個接觸部及至少3個焊盤,且於該ID和接地端子之間設有一電阻元件,為至少一金屬板片展開下料沖壓不重疊之具Micro USB2.0公頭功能之結構;或該殼體為一或該金屬殼,且一或該彈性卡扣結構之前導斜面平順利於插入,而後卡合面陡直可增加拔出力,該彈性卡扣結構確保夾持卡定功能之前後不同斜面結構。
  16. 一種一排雙面接觸端子之金屬內縮臂結構,其包括有: 一金屬板材,該金屬板材連接至少一料帶,該料帶連接上下兩排接觸端子及至少一金屬內縮臂,該上下兩排接觸端子分別設有上下且一前一後或一左一右之二排接觸部,且於一片金屬板材下料展開沖壓成型,該至少一金屬內縮臂設有一連結料橋連結該至少一接觸部,該至少一金屬內縮臂設有凸包結構以縮短長度。
  17. 如請求項16所述之一排雙面接觸端子之金屬內縮臂結構,其中,該上下兩排接觸端子之上下接觸部皆為至少二側為較長接觸部;或該兩排接觸端子為一上下二排一前一後之連接介面,該上下二排一前一後之連接介面為相同接觸介面且相同電路序號者依序反向排列;或該兩排接觸端子為一上下二排一前一後之連接介面,該上下二排一前一後之連接介面為相同接觸介面依序反向排列且相同電路序號者電連接;或該上下兩排接觸端子之電源及接地端子設有較寬之接觸部、延伸部、固定部及接腳;或該上下兩排接觸端子之相同電路之接觸部連接設有ㄇ形或U形之一體式金屬端子連結結構;或該上下兩排接觸端子之接觸部為一前一後形成於一片金屬板材下料展開沖壓成型,且一次埋設成型;或該上下兩排接觸端子之串接相同電路之一U形連結結構於後端設有一彎折段差;或該上下兩排接觸端子之相同電路之接觸部其中至少一對於該延伸彈動部設有凸包結構以縮短長度;或該上下兩排接觸端子之相同電路之接觸部其中至少一對接地端子於該延伸 彈動部設有一凸包結構以縮短長度;或該雙向電連接器更包括至少一金屬內縮臂,該至少一金屬內縮臂為設於該上下兩排接觸端子外圍之一ㄇ形金屬外框,該ㄇ形金屬外框設有一連結料橋連結該上下各至少一接觸部。
  18. 一種口型雙向雙面電連接器,其包括有:一絕緣座體,及一口型連接槽,該口型連接槽設于該絕緣座體前端,該口型連接槽之頂面和底面設有二排接觸端子,該二排接觸端子分別設有一接觸部,該接觸部連接一延伸部,一固定部連接該延伸部及一接腳,該固定部定位於該絕緣座體,該二排接觸部上下相對凸出該口型連接槽之頂面及底面,該延伸部、該固定部及該接腳係分別排列,其中,該口型連接槽之頂面或底面設有至少二個該接觸部前端或一側邊之轉折延伸部與相同序號延伸部依序併列排列之轉折串接結構。
  19. 如請求項18所述的口型雙向雙面電連接器,其中,該設有至少二個該接觸部前端或一側邊的轉折延伸部係為相同電路的上下二排接觸部或延伸部或接腳依序並列排列的轉折串接結構;或該上下二排接觸端子之該接觸部前端或一側邊之該轉折延伸結構與不同電路之延伸部不交叉穿越重疊;或該轉折延伸部於該接觸部前端或一側邊沿該口型連接槽寬度方向反向延伸至與該口型連接槽之頂面或底面反向排列之相同電路接觸部一側且沿該口型連接槽長度方向往後延伸至該接觸部後端;或該接觸部前端之轉折延伸部可設於上下二面其中一面或於二面同時設置; 或該二排接觸部為上下二排相同電路序號連接介面且依序反向排列;或該上下二延伸部為相同序號依序同向排列之結構;或該上下二接腳部為相同序號依序同向排列之結構;或該上下二排接觸端子之該接觸部連接設有之上下二延伸部及二接腳部之序號排列為相同序號依序同向排列結構;或該二排接觸端子係為單獨之上下各至少一排接觸端子結構;或該二排接觸端子之二接觸部連接該二延伸部,該二延伸部連接該固定部;或該二排接觸端子為上下依序反向排列的二相同電路序號連接介面具有相同電路序號且同向排列之上下二延伸部併列結構;或該接腳為一板面垂直彎折縱向板片的刺破結構;或該接腳為一接腳刺破結構,該接腳刺破結構為板面垂直彎折縱向板片之二板面材料厚度背對背縱向疊合的刺破結構;或該口型雙向雙面電連接器可應用於轉接器、轉接線、轉接頭、U盤大姆哥、或無線滑鼠或上述至少之一。
  20. 一種口型雙向雙面電連接器,其包括有:一絕緣座體;一口型連接槽,該口型連接槽設于該絕緣座體前端,該口型連接槽之頂面和底面設有二排接觸端子,該二排接觸端子分別設有一接觸部,該接觸部連接一延伸部,一固定部連接該延伸部及一接腳,該固定部定位於該絕緣座體,該二接觸部上下相對凸出該口型連接槽之頂面及底面,該延伸部、 該固定部及該接腳係分別排列;及一電路板或一金屬板;其特徵為:該口型連接槽之頂面或底面不設有該上下相同電路接點之轉折串接結構,且於該接腳設有串接該上下相同電路接點之單面板轉折金手指電路板或一排轉折金屬板之串接該反向排列之相同電路結構。
  21. 如請求項20所述的口型雙向雙面電連接器,其中,該二排接觸部為上下二排相同電路序號連接介面且依序反向排列;或該二接觸部上下相對平貼凸出固定於該上下舌板面;或該二接觸部上下相對平貼凸出埋設或組裝固定於該頂面及底面且不設有該上下相同電路接點之轉折串接結構;或該上下二接觸部連接該上下二延伸部,且該上下二延伸部係保持安全間距;或該上下二接觸部連接該上下二延伸部,該上下二延伸部係為轉折一段差之左右偏位延伸部;或該上下二接觸部連接該上下二延伸部,該上下二延伸部係左右錯位橫向排列;或該上下二延伸部係左右錯位橫向等高並列於該絕緣座體中心;或該上下二固定部係左右錯位橫向等高並列埋設或組裝定位於該絕緣座體中心;或該上下二接腳係左右錯位橫向等高並列為一排水平接腳;或該上下二接腳係上下相對二排水平接腳;或該上下相同電路接點之串接結構為一電路板金手指或一排轉折端子;或 該電路板可為單面板轉折金手指串接或為雙面板貫孔金手指串接結構;或該上下二接腳係為一排水平接腳;或該上下相同電路接點之串接結構為一單面板轉折金手指或一排轉折端子;或該上下兩排接觸端子之接腳部分別上下一左一右轉折,該接腳部分別上下排錯位各自設於左右側之橫向等高一排或上下二排水平接腳;或該二排接觸端子之端子接腳連接一PCB電路板,該一PCB電路板設有該串接電路於該端子接腳焊墊前端沿橫向反向延伸連接該電路板另一側之相同電路端子接腳焊墊,使該相同電路電連接;或該絕緣座體後端設有一電路板,該電路板設有電路接點電連接該一排或二排水平接腳,該電路板設有單面或雙面電路串接接點結構,且該電路板設有之單面或雙面之訊號接點為各自一對相鄰靠近約略等距轉折延伸之金手指串接結構;或該電路板設有之單面或雙面貫孔之訊號電路接點焊墊,為各自上下一左一右轉折,分別設於上下排錯位左右排列之一排單面之或二排雙面貫孔電路接點焊墊,且分別一對相鄰靠近約略等距轉折延伸之金手指串接結構;或該上下二排接觸部的二排依序反向排列之接腳電連接於電路板一面或上下二面,該電路板設有U形等距相鄰之串接結構,串接該反向排列之相同電路;或該接腳設有串接上下相同電路接觸部之串接結構為金屬端子之U形等距相鄰之串接結構;或該口型雙向雙面電連接器可應用於轉接器、轉接線、轉接頭、U盤大姆哥、 無線滑鼠。
  22. 一種雙向雙面電連接器,其包括有:一絕緣座體;一舌板,該舌板設于該絕緣座體前端,該舌板為一外殼體包覆,形成一連接槽,該舌板可上下位移浮動設于該連接槽中段,該舌板上下面設有二排接觸端子,該二排接觸端子之二排接觸部為相同接觸介面且相同電路序號依序反向排列,該二排接觸部上下相對平貼凸出固定於該上下舌板面,該二排接觸部連接二排延伸部,該二排延伸部連接該排二固定部,該二排固定部定位於該絕緣座體,該二排固定部另一端連接二排接腳,該二排接腳伸出該絕緣座體外,該二排接觸端子不設有該上下相同電路接點之轉折串接結構;及一電路板或一金屬板,其特徵為:該二排延伸部為鏤空彈動延伸部,該鏤空彈動延伸部為等高並排排列,該二排延伸部連接該排二固定部,該二排固定部定位於該絕緣座體,該二排固定部另一端連接二排接腳,該二排接腳伸出該絕緣座體外,該接腳設有串接上下相同電路接觸部之電路板或一排轉折金屬板之串接該反向排列之相同電路結構。
  23. 如請求項22所述的雙向雙面電連接器,其中,該二排接觸部為上下二排相同電路序號連接介面且依序反向排列;或該二接觸部上下相對平貼凸出固定於該上下舌板面;或該二接觸部上下相對平貼凸出埋設或組裝固定於該上下舌板面且不設有該上下相同電路接點之轉折串接結構;或該上下二接觸部連接該上下二延伸部,且該上下二延伸部係保持安全間 距;或該上下二接觸部連接該上下二延伸部,該上下二延伸部係為轉折一段差之左右偏位延伸部;或該上下二接觸部連接該上下二延伸部,該上下二延伸部係左右錯位橫向排列;或該上下二延伸部係左右錯位橫向等高並列於該舌板中心;或該上下二固定部係左右錯位橫向等高並列埋設或組裝定位於該絕緣座體中心;或該上下二接腳係左右錯位橫向等高並列為一排水平接腳;或該上下二接腳係上下相對二排水平接腳;或該上下左右錯位橫向等高並列於該舌板中心之二延伸部為鏤空彈動部;或該上下相同電路接點之串接結構為一電路板金手指或一排轉折端子;或該電路板可為單面板轉折金手指串接或為雙面板貫孔金手指串接結構;或該上下二接腳係為一排水平接腳;或該上下相同電路接點之串接結構為一單面板轉折金手指或一排轉折端子;或該上下兩排接觸端子之接腳部分別上下一左一右轉折,該接腳部分別上下排錯位各自設於左右側之橫向等高一排或上下二排水平接腳;或該二排接觸端子之端子接腳連接一PCB電路板,該一PCB電路板設有該串接電路於該端子接腳焊墊前端沿橫向反向延伸連接該電路板另一側之相同電路端子接腳焊墊,使該相同電路電連接;或該絕緣座體後端設有一電路板,該電路板設有電路接點電連接該一排或二 排水平接腳,該電路板設有單面或雙面電路串接接點結構,且該電路板設有之單面或雙面之訊號接點為各自一對相鄰靠近約略等距轉折延伸之金手指串接結構;或該電路板設有之單面或雙面貫孔之訊號電路接點焊墊,為各自上下一左一右轉折,分別設於上下排錯位左右排列之一排單面之或二排雙面貫孔電路接點焊墊,且分別一對相鄰靠近約略等距轉折延伸之金手指串接結構;或該上下二排接觸部的二排依序反向排列之接腳電連接於電路板一面或上下二面,該電路板設有U形等距相鄰之串接結構,串接該反向排列之相同電路;或該接腳設有串接上下相同電路接觸部之串接結構為金屬端子之U形等距相鄰之串接結構;或該雙向雙面電連接器可應用於轉接器、轉接線、轉接頭、U盤大姆哥或無線滑鼠或上述至少任一。
  24. 一種雙向雙面電連接器,其包括有:一絕緣座體;及一舌板,該舌板設于該絕緣座體前端,該舌板為一外殼體包覆,形成一連接槽,該舌板設于該連接槽中段,該舌板上下面設有二排接觸端子,該二排接觸端子之二排接觸部為相同接觸介面且相同電路序號依序反向排列,該二排接觸部上下相對凸出固定於該上下舌板面,該二排接觸部連接二排延伸部,該二排延伸部連接該排二固定部,該二排固定部定位於該絕緣座體,該二排固定部另一端連接二排接腳,該二排接腳伸出該絕緣座體外,其特徵為:該接腳設有板面垂直彎折縱向板片的刺破結構。
  25. 如請求項24所述的雙向雙面電連接器,其中,該二排接觸部於至少二個接觸部前端或一側邊設有轉折延伸部,該二排接觸部上下相對平貼凸出固定於該上下舌板面;或該設有至少二個該接觸部前端或一側邊的轉折延伸部係為相同電路的上下二排接觸部或延伸部或接腳依序並列排列的轉折串接結構;或該上下二排接觸端子之該接觸部前端或一側邊之該轉折延伸結構與不同電路之延伸部不交叉穿越重疊;或該轉折延伸部於該接觸部前端或一側邊沿舌板寬度方向反向延伸至與該舌板相對面反向排列之相同電路接觸部一側且沿舌板長度方向往後延伸至該接觸部後端;或該接觸部前端之轉折延伸部可設於上下二面其中一面或於二面同時設置;或該二排接觸部為上下二排相同電路序號連接介面且依序反向排列;或該上下二延伸部為相同序號依序同向排列之結構;或該上下二接腳部為相同序號依序同向排列之結構;或該上下二排接觸端子之該接觸部連接設有之上下二延伸部及二接腳部之序號排列為相同序號依序同向排列結構;或該二排接觸端子係為單獨之上下各至少一排接觸端子結構;或該二排接觸端子之二接觸部連接該二延伸部,該二延伸部連接該固定部,該二延伸部為橫向等高並排;或該二排接觸端子為上下依序反向排列的二相同電路序號連接介面具有相同電路序號且同向排列之上下二延伸部併列結構;或 該二排接腳設有板面垂直彎折縱向板片的刺破結構;或該二排接腳為一接腳刺破結構,該接腳刺破結構為板面垂直彎折縱向板片之二板面材料厚度背對背縱向疊合的刺破結構;或該雙向雙面電連接器之舌板可上下位移浮動,該二排延伸部為鏤空彈動延伸部;或該雙向雙面電連接器可應用於轉接器、轉接線、轉接頭、U盤大姆哥、無線滑鼠或上述至少之一。
  26. 一種口型雙向雙面電連接器,其包括有:一絕緣座體,及一口型連接槽,該口型連接槽設于該絕緣座體前端,該口型連接槽之頂面和底面設有二排接觸端子,該二排接觸端子分別設有一接觸部,該接觸部連接一延伸部,一固定部連接該延伸部及一接腳,該固定部定位於該絕緣座體,該二排接觸部上下相對凸出該口型連接槽之頂面及底面,該延伸部、該固定部及該接腳係分別排列,該口型連接槽之頂面或底面分別設有之上下二排接腳,其中,至少一對相同電路之接腳為併列接腳排列結構。
  27. 如請求項18、20或26所述之口型雙向雙面電連接器,其中,該上下二排接觸部分別為電源、D+、D-訊號端子及接地;或該上下二排接觸端子之相同電路序號者相互為反向排列,該上下二排接觸部分別為電源、D+、D-訊號端子及接地;或該上下二排接觸部為相同的連接介面,且電路序號相互為反向排列;或該上下二排接觸端子至少一對相同電路序號相互反向排列者電連接而串接成一組;或 該上下二排接觸部其中至少一對相同電路接觸部之接腳為併列接腳排列結構,且該併列接腳為上下疊合或橫向等高並排;或該絕緣座體有二個且分別上下設置,該上下二絕緣座體各固定設有該一排接觸端子且該上下二絕緣座體之二排接觸端子設有該些接腳;或該絕緣座體有二個且分別上下設置,該上下二絕緣座體前端各一體設有該口型連接槽之頂面及底面;或該絕緣座體有二個且分別上下設置,該上下二絕緣座體各埋設有該一排接觸端子;或該絕緣座體有二個且分別上下設置而形成該口型連接槽之頂面及底面,該上下二絕緣座體各埋設有該一排接觸端子,且該上下二絕緣座體之二排接觸端子設有至少一對相同電路接觸部之併列接腳;或該上下二排接觸端子之至少一對相同電路且相互為反向排列之訊號端子之接腳為併列接腳排列結構;或該上下二排接觸端子之至少一對相同電路之電源及接地端子之接腳為併列接腳排列結構;或該上下二排接觸端子之至少一對相同電路且相互為反向排列之電源及接地端子之接腳為併列接腳排列結構;或該上下二排接觸部上下相對平貼凸出固定該口型連接槽之頂面及底面;或該上下二排接觸端子設有至少4對上下相同電路接觸部之併列接腳。
TW105210416U 2015-07-08 2016-07-11 雙向電連接器 TWM541663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562189799P 2015-07-08 2015-07-08
US201562203441P 2015-08-11 2015-08-11
US201562249526P 2015-11-02 2015-11-02
US201562259742P 2015-11-25 2015-11-25
US201562268085P 2015-12-16 2015-12-16
US201662281765P 2016-01-22 2016-01-22
US201662312714P 2016-03-24 2016-03-2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41663U true TWM541663U (zh) 2017-05-11

Family

ID=5768475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210416U TWM541663U (zh) 2015-07-08 2016-07-11 雙向電連接器
TW105121873A TW201712964A (zh) 2015-07-08 2016-07-11 雙向電連接器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21873A TW201712964A (zh) 2015-07-08 2016-07-11 雙向電連接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10756488B2 (zh)
JP (1) JP2018520486A (zh)
CN (2) CN106340736A (zh)
TW (2) TWM541663U (zh)
WO (1) WO201700521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142926B2 (en) * 2010-07-19 2015-09-22 Chou Hsien Tsai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bidirectional plug insertion
CN106993079B (zh) * 2017-05-31 2024-01-3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保护壳及移动wifi接入设备
CN109904658A (zh) * 2017-09-30 2019-06-18 捷利知产股份有限公司 正反双面电连接器
CN107918581A (zh) * 2017-11-09 2018-04-17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针对高速信号连接器优化分析方法与系统
CN110391518B (zh) * 2018-04-23 2022-07-26 富顶精密组件(深圳)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TWI669862B (zh) * 2018-06-29 2019-08-21 神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浮動式連接模組及具有該模組的浮動式對接裝置
US10566722B2 (en) 2018-07-18 2020-02-18 Getac Technology Corporation Float-type connecting module and float-type docking device having the module
CN110740569A (zh) * 2018-07-19 2020-01-31 鸿富锦精密工业(武汉)有限公司 印刷电路板
CN109526140A (zh) * 2018-09-26 2019-03-26 深圳市宇隆宏天科技有限公司 可精确插入type c模组的pcb板及其制造方法
CN209169525U (zh) * 2018-12-18 2019-07-26 富鼎精密工业(郑州)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TWM588383U (zh) * 2019-05-02 2019-12-21 矽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兩件式膠體嵌接結構之視頻連接器
KR102149754B1 (ko) * 2019-10-11 2020-08-31 주식회사 에이치에스씨 마이크로 유에스비 커넥터
CN114914736A (zh) * 2021-02-06 2022-08-16 富誉电子科技(淮安)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14156680B (zh) * 2021-02-09 2024-07-19 上海飞科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Typec接口及其加工方法及电子器械
CN113611337A (zh) * 2021-06-08 2021-11-05 哈物实业(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缓冲功能的存储器固定装置
CN114824952B (zh) * 2022-06-02 2024-07-12 东莞市煜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兼容正反向连接的连接器及生产方法
CN116387879B (zh) * 2022-12-14 2024-04-30 东莞市裕坤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网通连接器及其制作工艺
CN117394064B (zh) * 2023-12-08 2024-04-09 深圳市德兰明海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储能设备及其信号连接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0987009Y (zh) * 2006-06-23 2007-12-05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TWM372559U (en) * 2008-11-10 2010-01-11 Chou-Hsien Tsai At least two-row terminals and material belt structure
TWM376988U (en) * 2009-06-05 2010-03-21 Chou-Hsien Tsai Forward/ backward dual-directional electric connection socket
CN201725892U (zh) * 2010-05-19 2011-01-26 康而富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Usb电连接器
CN102931504A (zh) * 2011-07-01 2013-02-13 蔡周贤 具套接壳的双面电连接公头
US9660389B2 (en) * 2014-05-26 2017-05-23 Apple Inc. Additional ground paths for connectors having reduced pin counts
CN204067650U (zh) * 2014-06-12 2014-12-31 深圳市华联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正反向结构usb连接器
CN204304061U (zh) * 2014-12-11 2015-04-29 东莞市扬明精密塑胶五金电子有限公司 可正反插的连接器插头
CN204333399U (zh) * 2014-12-19 2015-05-13 刘红梅 可正反插的电源插头连接器
CN204333339U (zh) * 2015-01-29 2015-05-13 慈溪卓益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增大爬电距离的插座
CN104733950B (zh) * 2015-03-09 2024-03-29 连展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防水型插座电连接器
US9379494B1 (en) * 2015-05-26 2016-06-28 Lotes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TWI568105B (zh) * 2015-09-09 2017-01-21 慶良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電連接器
TWM522478U (zh) * 2015-12-11 2016-05-21 正崴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電連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8520486A (ja) 2018-07-26
US20210044059A1 (en) 2021-02-11
CN106340736A (zh) 2017-01-18
CN205985431U (zh) 2017-02-22
WO2017005215A1 (zh) 2017-01-12
US11329432B2 (en) 2022-05-10
US20180309241A1 (en) 2018-10-25
TW201712964A (zh) 2017-04-01
US10756488B2 (en) 2020-08-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M541663U (zh) 雙向電連接器
CN102804509B (zh) 电缆连接器及分隔体
CN112134103B (zh) 低高度之双面电连接母座和双面电连接公头的组合
CN104733956B (zh) 插座连接器及插头连接器
CN101728716B (zh) 电连接器
CN104600454B (zh) 插座电连接器
CN2932722Y (zh) 电连接器及其组件
WO2018028709A1 (zh) 正反双面电连接器
WO2017041747A1 (zh) 双向双面电连接器
CN204243294U (zh) 插座连接器及与之对接的插头连接器
TW201707301A (zh) 雙向雙面電連接器
CN105470713A (zh) 电连接器
CN204966844U (zh) 插头电连接器
CN106159530B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01690060U (zh) 一种连接器及其插头、插座
TW201725812A (zh) 電連接器及其料帶結構
CN203351889U (zh) 插头连接器及插座连接器
CN202076527U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04858026U (zh) 具有金属外壳的双面电连接公头
CN201490501U (zh) 音频插座连接器
CN109904658A (zh) 正反双面电连接器
CN115332855B (zh) 一种usb c型插座连接器
CN218827979U (zh) 一种防跪pin的连接器
CN206758687U (zh) 电连接器
CN216648665U (zh) 一种usb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