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40097U - 食品包材 - Google Patents

食品包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40097U
TWM540097U TW106200103U TW106200103U TWM540097U TW M540097 U TWM540097 U TW M540097U TW 106200103 U TW106200103 U TW 106200103U TW 106200103 U TW106200103 U TW 106200103U TW M540097 U TWM540097 U TW M540097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surface modifying
food packaging
packaging material
base lay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2001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Yu-Miao Zhao
Bo-Qun Zhao
Original Assignee
Bo-Qun Zha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Qun Zhao filed Critical Bo-Qun Zhao
Priority to TW1062001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40097U/zh
Publication of TWM5400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40097U/zh

Links

Landscapes

  • Wrappers (AREA)
  • Package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Description

食品包材
本創作是有關於一種使用於食品上的包裝裝置,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容易印製圖案,且外形美觀的食品包材。
傳統用來包裝食品的保麗龍(PS聚苯乙烯發泡材質)容器,其質輕且價格低廉,因其用途甚廣,如飲料杯、生鮮托盤、餐盒、餐碗...等免洗餐具上。PS發泡材質的免洗餐具,雖然具有一定的保溫、保冰效果,但是卻不耐酸、不耐熱,當盛裝液體溫度超過攝氏70度或遇到封口機的高熱時,將容易釋出苯乙烯,而長期接觸苯乙烯可能對人體造成心律不整、腎功能受損,甚至致癌等生命危害。
近幾年來,在食安風暴連連不斷之下,政府單位對於免洗餐具的用材上也有所重視與相對應的規範,基於PS發泡材質較不耐高溫,所以,政府單位已勒令改用聚丙烯PP發泡材質。由於PP發泡材質的耐熱程度可高達攝氏100至120度左右,使用於外帶食品上,如各式湯品、熱咖啡、熱飲等等,即可解決高熱釋放毒物的危險,因此,坊間常見的5號容器,即是合乎規範的耐熱發泡PP材質容器。
針對以往發泡PP材質的容器而言,各個店家為了突顯商品價值及商品的獨特性,通常會將自家的商標或代表圖案設置於容器的外表面上,以往的作法,是預先印製一圖案貼紙層,利用貼印方式將圖案貼紙層貼設於發泡PP材質容器外側,此種作法雖然在貼印上相當的方便,但是, 製作成本相對高昂,大量生產下,亦徒增不少製造成本。
另外,亦有業者嘗試將印刷油墨直接印製於發泡PP材質的容器本體外表面,但由於一般墨水會抑制發泡與膨脹,使得過高溫度加熱該發泡PP層的過程中,發泡PP層的整體的發泡程度不均、膨脹程度不均,進而導致被覆在發泡PP層外的墨層破裂,產生圖案模糊不清的狀況,並破壞了外觀之美感。為此,業者固然會採用價格較高的同步墨水塗佈在發泡PP層上,但是,高溫加熱發泡PP層的過程中,該同步墨水可於發泡PP層發泡膨脹的同時,隨之同步往外擴張,從而形成具有圖案的墨層。只是,為了外觀平整,在製造上需要多次印刷同步墨水,不僅施工較困難,其工序亦較複雜,相對則提高了製造成本。
本創作之食品包材,在發泡聚丙烯(PP)之該基礎層的外表面預先塗佈一層表面改質材料,而形成該表面改質層,以提高該基礎層的外表面極性(張力),藉由表面改質材料的官能基來提高與印刷油墨的密著聚合能力,讓圖案層完整地結合於表面改質層,使圖案層的外形更為美觀。
本創作之食品包材,製作過程簡易且成本低廉,且圖案完整美觀不模糊,故品質精良,更適用於大量生產。
因此,本創作所提出之一種食品包材,該食品包材包含有一基礎層、一表面改質層及一圖案層。該基礎層,是以發泡聚丙烯(PP)材質製成,該基礎層具有相背設置的一外表面及一內表面。該表面改質層,是利用一表面改質材料塗佈於該基礎層的外表面,經過乾燥之後而結合於該基礎層之不平整的外表面上所形成。該圖案層,以印刷方式將圖案層印製於該表面改質層上,使與表面改質層相互緊密結合,當該圖案層、該表面改質層及該基礎層三者結合成一體之後,再經由機具捲製成該食品包材,使 該內表面圍繞形成U形,以構成一供放置食材的容置空間。
依照上述本創作所提出之食品包材,其中,形成該表面改質層的表面改質材料是一聚丙烯(PP)樹脂。
依照上述本創作所提出之食品包材,其中,形成該表面改質層的表面改質材料是一氯化樹脂。
依照上述本創作所提出之食品包材,其中,形成該表面改質層的表面改質材料是一壓克力樹脂。
依照上述本創作所提出之食品包材,其中,該表面改質層藉由表面改質材料的官能基與該圖案層的油墨作密著聚合。
依照上述本創作所提出之食品包材,其中,該基礎層的U形截面是一深度較深的飲料杯外形。
依照上述本創作所提出之食品包材,其中,該基礎層的U形截面是一面寬較大且深度較淺的餐盒外形。
依照上述本創作所提出之食品包材,其中,該基礎層的外形為圓形、橢圓形、矩形、多邊形之其中一個,並形成有相對應形狀的容置空間。
依照上述本創作所提出之食品包材,其中,該圖案層為圖形、文字。
據上所述,相較於現有食品容器結構的印刷油墨容易產生模糊不清的使用問題。本創作的食品包材,在發泡聚丙烯(PP)的該基礎層的外表面預先塗佈一層表面改質材料,經過烘烤過程而乾燥之後,便在該基礎層的外表面形成該表面改質層,藉該表面改質層可提高該基礎層的外表面極性(張力),因此,當在食品包材的外側施以印刷圖文時,可藉由表面改質材料的官能基來提高與印刷油墨的密著聚合能力,讓圖案層更牢固且完整地結合於表面改質層,圖形完整,且不會產生模糊不清的狀況,所以在該 食品包材的產製上,不僅可降低整體之製造成本,且品質精良,特別適用大量生產。
10‧‧‧基礎層
11‧‧‧外表面
12‧‧‧內表面
13‧‧‧容置空間
20‧‧‧表面改質層
30‧‧‧圖案層
100‧‧‧食品包材
110‧‧‧食材
200‧‧‧食品包材
300‧‧‧食品包材
400‧‧‧食品包材
第1圖為本創作食品包材第一實施例的外觀立體圖。
第2圖為該第一實施例食品包材的剖視圖。
第3圖為該第2圖中圓圈框設部位的放大圖。
第4圖為本創作食品包材第二實施例的外觀立體圖。
第5圖為本創作食品包材第三實施例的外觀立體圖。
第6圖為本創作食品包材第四實施例的剖視圖。
參照第1圖及第2圖所示,本創作食品包材的第一實施例,提供容置食材110用,該食品包材100包含有一基礎層10、一表面改質層20及一圖案層30。
該基礎層10,是以發泡聚丙烯(PP)材質製成,該基礎層10具有相背設置的一外表面11及一內表面12。
續參照第3圖所示,該表面改質層20,是利用一表面改質材料塗佈於該基礎層10的外表面11,經過乾燥之後而結合於該基礎層10的外表面11上所形成。
該圖案層30,以印刷方式將圖案層30印製於該表面改質層20上,使與表面改質層20相互緊密結合。當該圖案層30、該表面改質層20及該基礎層10三者結合成一體之後,再經由機具捲製成該食品包材100,使該內表面12圍繞形成U形,以構成一供放置食材110的容置空間13。本實施例中,該食品包材100的基礎層10之U形截面是一深度較深的 飲料杯外形。
如上所述,本創作的食品包材100,其製造,先利用發泡聚丙烯(PP)材質製作出該基礎層10,經由發泡所形成的該外表面11為凹凸不平整的表面,接著在該基礎層10的外表面11預先塗佈一層表面改質材料,經過烘烤過程而乾燥之後,便在該基礎層10不平整的外表面11形成該表面改質層20,該表面改質層20之形成可提高該基礎層10的外表面極性(張力),因此,當欲在食品包材100的外側施以印刷圖文時,可藉由表面改質材料的官能基(Functional group)來提高與印刷油墨的密著聚合能力,如此一來,利用印刷方式將該圖案層30印製於食品包材100外側時,印刷之油墨便能與表面改質層20做緊密聚合,進一步讓圖案層30更牢固且完整地結合於表面改質層20,圖形完整,且不會產生模糊不清的狀況。如此一來則無須使用價昂的油墨做圖案之印刷,故成本亦較低廉。
此外,該食品包材100中,形成該表面改質層20的表面改質材料可為聚丙烯(PP)樹脂、氯化樹脂、壓克力樹脂之其中一種。
如第4圖所示,本創作食品包材200的第二實施例,是一種提供容置食材的橢圓形餐盒,該食品包材200包含有一基礎層10、一表面改質層20及一圖案層30,再參第3圖所示,該第二實施例中,該基礎層10具有相背設置的一外表面11及一內表面12,且該內表面12圍繞形成U形,以構成一供放置食材110的容置空間13。本實施例中,該食品包材200的基礎層10之U形截面是一面寬較大且深度較淺的橢圓形餐盒。
如第5圖所示,本創作食品包材300的第三實施例,是一種提供容置食材的圓形餐盒,該食品包材200包含有一基礎層10、一表面改質層20及一圖案層30,再參第3圖所示,該第三實施例中,該基礎層10具有相背設置的一外表面11及一內表面12,且該內表面12圍繞形成U形,以構成一供放置食材的容置空間13。本實施例中,該食品包材300的基礎 層10之U形截面是一面寬較大且深度較淺的圓形餐盒。
如第6圖所示,本創作食品包材400的第四實施例,是一種提供容置食材的矩形餐盒,該食品包材400包含有一基礎層10、一表面改質層20及一圖案層30,再參第3圖所示,該第四實施例中,該基礎層10具有相背設置的一外表面11及一內表面12,且該內表面12圍繞形成U形,以構成一供放置食材的容置空間13。本實施例中,該食品包材400的基礎層10之U形截面是一面寬較大且深度較淺的矩形餐盒,第6圖中是繪示一種水餃餐盒。
值得一提的是,本創作該食品包材的第1圖至第6圖中,該圖案層30不以圖形為限,圖案層30可為各式圖案、花紋、文字等等,例如店家的商標、食材圖樣或廣告文宣字樣。
歸納上述,相較於現有食品容器結構的印刷油墨容易產生模糊不清,以及製造成本高昂的使用問題。本創作的食品包材100、200、300、400,在發泡聚丙烯(PP)之該基礎層10的外表面11預先塗佈一層表面改質材料,經過烘烤過程而乾燥之後,便在該基礎層10的外表面11形成該表面改質層20,藉該表面改質層20可提高該基礎層10的外表面極性(張力),因此,當在食品包材100的外側施以印刷圖文時,可藉由表面改質材料的官能基(Functional group)來提高與印刷油墨的密著聚合能力,讓圖案層30更牢固且完整地結合於表面改質層20,圖形完整,且不會產生模糊不清的狀況,所以在該食品包材100、200、300、400的產製上,不僅可降低整體之製造成本,且品質精良,特別適用於大量生產。此外,由於本創作的圖案層30藉由表面改質層20而容易附著於上,使用一般油墨便可,無需特別使用價昂的油墨作印製,故相對可降低製造成本。
此外,本創作第1至6圖中的食品包材,除以圓形、橢圓形、矩形為例,還可為各式多邊形的形狀,如五邊形、六邊形、八邊形等造形, 惟其結構相同,此不再多加說明。
以上所述,僅為本創作之數個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創作實施之範圍,即大凡依本創作申請專利範圍及新型說明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本創作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10‧‧‧基礎層
11‧‧‧外表面
12‧‧‧內表面
13‧‧‧容置空間
20‧‧‧表面改質層
30‧‧‧圖案層
100‧‧‧食品包材

Claims (9)

  1. 一種食品包材,包含有:一基礎層,是以發泡聚丙烯(PP)材質製成,該基礎層具有相背設置的一外表面及一內表面;一表面改質層,是利用一表面改質材料塗佈於該基礎層的外表面,經過乾燥之後而結合於該基礎層的外表面上所形成;及一圖案層,以印刷方式將圖案層印製於該表面改質層上,使與表面改質層相互緊密結合,當該圖案層、該表面改質層及該基礎層三者結合成一體之後,再經由機具捲製成該食品包材,使該內表面圍繞形成U形,以構成一供放置食材的容置空間。
  2. 如請求項第1項所述之食品包材,其中,形成該表面改質層的表面改質材料是一聚丙烯(PP)樹脂。
  3. 如請求項第1項所述之食品包材,其中,形成該表面改質層的表面改質材料是一氯化樹脂。
  4. 如請求項第1項所述之食品包材,其中,形成該表面改質層的表面改質材料是一壓克力樹脂。
  5. 如請求項第1項所述之食品包材,其中,該表面改質層藉由表面改質材料的官能基與該圖案層的油墨作密著聚合。
  6. 如請求項第1項所述之食品包材,其中,該基礎層的U形截面是一深度較深的飲料杯外形。
  7. 如請求項第1項所述之食品包材,其中,該基礎層的U形截面是一面寬較大且深度較淺的餐盒外形。
  8. 如請求項第1項所述之食品包材,其中,該基礎層的外形為圓形、橢圓形、矩形、多邊形之其中一個,並形成有相對應形狀的該容置空間。
  9. 如請求項第1項所述之食品包材,其中,該圖案層為圖形、文字。
TW106200103U 2017-01-04 2017-01-04 食品包材 TWM5400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200103U TWM540097U (zh) 2017-01-04 2017-01-04 食品包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200103U TWM540097U (zh) 2017-01-04 2017-01-04 食品包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40097U true TWM540097U (zh) 2017-04-21

Family

ID=592547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200103U TWM540097U (zh) 2017-01-04 2017-01-04 食品包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400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000054854A (ko) 단열 용기
JP4523824B2 (ja) 電子レンジ加熱用容器
CN103459266A (zh) 带有凹陷外包装的绝热容器
TWM445555U (zh) 紙製容器
US20150129598A1 (en) Spill Resistant Cup Receptacle
JP3908384B2 (ja) 断熱容器
TWM540097U (zh) 食品包材
KR20200059585A (ko) 전자레인지용 발포 종이 용기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1875280A (zh) 容器的制造方法及利用该方法所制造的容器
US20120211500A1 (en) Cup with Thermal Guard and Method for Use Thereof
JP2019023098A (ja) 紙製外装体を備えた容器
JP4791177B2 (ja) 断熱性紙製容器
JPH11342982A (ja) 取手付き断熱容器
JP2005350120A (ja) 電子レンジ加熱用容器及び電子レンジ加熱用包装食品
JP2000007057A (ja) 断熱容器
JP3195580U (ja) 厚紙製外被を備えた包装用容器の構造
TWM467401U (zh) 隔熱杯套改良結構
JP2015020776A (ja) 断熱容器
JP6916001B2 (ja) 断熱性紙製容器及び断熱性紙製容器の製造方法
JP3212873U (ja) 紙製外装体を備えた容器
TWI337970B (en) Method of container production and a container produced by the same
JPH11321939A (ja) 発泡容器の製造方法
JPH11130157A (ja) 断熱容器
KR101588078B1 (ko) 용기 제조 방법 및 그 방법으로 제조된 용기
KR20130001230U (ko) 컵 홀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