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67401U - 隔熱杯套改良結構 - Google Patents

隔熱杯套改良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67401U
TWM467401U TW102206727U TW102206727U TWM467401U TW M467401 U TWM467401 U TW M467401U TW 102206727 U TW102206727 U TW 102206727U TW 102206727 U TW102206727 U TW 102206727U TW M467401 U TWM467401 U TW M467401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up
paper
segment
sheet
structure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2067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Yi-Ming Wu
Original Assignee
Yau Tong Pap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u Tong Pap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u Tong Paper Co Ltd
Priority to TW1022067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467401U/zh
Publication of TWM4674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67401U/zh

Links

Landscapes

  • Packages (AREA)

Description

隔熱杯套改良結構
本新型是有關於一種隔熱杯套改良結構,特別是指一種套置在一杯體外圍,以做為盛裝熱飲時能用以隔絕熱量傳導之隔熱杯套。
按以,一般紙製或塑膠製的免洗杯,於盛裝咖啡、茶或其他熱飲時,由於免洗杯不具有隔熱效果,所以熱飲的溫度直接地傳導至杯身再往外發散,故,當使用者以手握持該免洗杯時,與杯身接觸的部位容易會被熱燙傷,或是溫度過高造成握持不便之情況。此外,該等免洗杯盛裝熱飲或冰飲後,亦容易軟化而難以穩固握持。為此,目前已有業者研發出多種隔熱杯套,可套置在免洗杯外圍用以隔絕熱量傳導,並供穩固握持。
有一種隔熱杯套是用瓦紙黏合而成杯套,或者折疊方式折出供使用者握持的握持部,或者以柔軟的發泡材,以熱壓合方式做出接合邊外露的杯套,第一種以瓦楞紙圈圍黏結成環形,具有一中空環狀之基環層,及一黏固在該基環層內圍且呈波浪狀起伏的浪板層。該基環層與浪板層更界定出複數相間隔且上下連通的空隙。在使用時,將該隔熱杯套套置在免洗杯外圍,使用者可手握在隔熱杯套外,飲用盛裝在免洗杯內的熱飲。
上述隔熱杯套儲置時,可被壓扁摺疊以節省儲置空間,而後於使用時再撐開套在免洗杯外圍,如此即可藉由隔熱杯套來降低熱飲外傳 的熱度,而且透過該等空隙以及浪板層與免洗杯間之間隙向外排散熱量,用以隔離熱量避免人手燙傷,然而,上述設計亦會使得該隔熱杯套之保溫效果相對降低,尤其保溫性不佳。此外,由於該隔熱杯套係由瓦楞紙製成,其表面不是平滑的,因此在印製圖案或字樣時,是有所設限與不便的,充其量僅能印有三至四種顏色,外觀上較不精美,而且亦較呆板單調。
第二種隔熱杯套,所須要的成本較高,在構造上較為複雜,而且僅能適用於薄紙材,無法達到保溫的效果,第三種隔熱杯套其為發泡材片製成,發泡材片是柔軟的,所以結合為杯套後,無法有效的撐住濕軟的紙杯,而且其結合方式必須是將結合面設在外表面,這樣才有辦法收折堆疊。
本新型乃提供一種能改善上述缺失之隔熱杯套,本新型之目的,即在提供一種具有保溫或散熱效果,且可撐住濕軟的紙杯杯身,相對的具有可方便堆疊,以及可簡便拆組合的杯套結構。
本創作係有關於一種隔熱杯套,尤其是採用複合材片為基體,所述的複合材片為兩種不同的材質結合而成,其底層為發泡材片,外層為紙材片,紙材片是緊密結合在發泡材片一表面,且是設在發泡材片的外層;以及在基體兩端分別設有一公扣部及一母扣部,可相互插接定位,並藉其兩端相互插設而定位成為杯套;藉此設計,避免手部與杯子直接接觸而致燙傷,或溫度過高無法握持之情形,以達到具有極佳之隔熱效果。
上述之基體係為一成扇狀之片體,該基體一端設有一凸出的公扣部,另一端設有供公扣部插接的母扣部,將基體圍繞成中空圈狀並將 其兩端相互插設定位,其外表面為紙材片,其內側為發泡材片,以達具有極佳之支撐力與隔熱效果,可避免手部與杯子直接接觸而致燙傷,或溫度過高無法握持之情形。
1‧‧‧基體
1a‧‧‧紙材片
1b‧‧‧發泡材片
12‧‧‧公扣部
121a‧‧‧插接部
121b‧‧‧插接部
121c‧‧‧插接部
121d‧‧‧插接部
121e‧‧‧插接部
121’a‧‧‧長邊
121’b‧‧‧寬邊
122a‧‧‧卡接部
122b‧‧‧卡接部
122c‧‧‧卡接部
122d‧‧‧卡接部
122e‧‧‧卡接部
122’a‧‧‧長邊
122’b‧‧‧寬邊
13‧‧‧母扣部
13’a‧‧‧長矩形
13’b‧‧‧短矩形
A‧‧‧第一段
B‧‧‧第二段
C‧‧‧第三段
第一圖係本創作展開與結合的實施圖。
第二圖係本創作基體複合材之剖視實施圖。
第三圖係本創作展開與結合的第二實施圖。
第四圖係本創作展開的第三實施圖。
餘下,為使本創作之目的、特徵及功效能獲致更進一步之瞭解,茲再配合本創作較佳實施例之圖式進一步說明如後,以期能使熟悉本創作相關技術之人士,得依本說明書之陳述據以實施:首先,敬請配合參閱第一至三圖所示,本創作隔熱杯套其為一扇形片狀的基體1,基體1為由複合材片體相疊合,且圈圍黏結而成一具容置空間截頭圓錐狀體,其包含:一紙材片1a及一發泡材片1b,該基體1為一扇形片狀彎撓扣接而成杯套結構,該紙材片1a外表面設有淋膜層(圖中未示,其用以防止遇水浸濕而溼軟變形,惟其並非本新型之重點,所以在此不再詳細說明)。
該發泡材片1b是固定地緊密被覆在該紙材片1a內側面上,該發泡材片1b可以選用聚乙烯(Polyethylene簡稱PE),或生物分解性聚乳酸(Polylactic Acid簡稱PLA)等材料,且其發泡厚度與密度可依設計而有所不 同,並不以本實施例為限。
所述基體1係為一成扇狀之片體,該基體1一端設有一凸出的公扣部12,另一端設有供公扣部12插接的母扣部13,可供基體1圍繞成中空圈狀並將其兩端相互插設定位,所述的公扣部12包括有插接部121a、121b與卡接部122a、122b,其中,插接部121a到插接部121b的長邊121’a大於卡接部122a到122b的長邊122’a,而且插接部121a、121b的寬邊121’b大於卡接部122a、122b的寬邊122’b;以及所述的母扣部13為一窗口設計,其窗口形狀由一長矩形13’a加上短矩形13’b結合而成的容套空間。
隔熱杯套基體1結合方式為:將公扣部12的插接部121a、121b嵌入至母扣部13的長矩形13’a,使卡接部122a、122b恰好卡設於短矩形13’b與長矩形13’a之間,由於該基體1係形成扇狀,故在圍繞成圈狀時,係呈具以有上下開口的圓錐狀,正好適用於一般紙杯之圓錐狀外徑,於此,可將隔熱杯套所圍設之中空處套置於所欲隔熱之杯體外側。
藉由上述,本創作另一隔熱杯套彼此相對應處所設之公扣部12與母扣部13相接後,因為卡接部122a、122b的寬邊122’b小於插接部121a、121b的寬邊121’b,所以嵌入母扣部13後其可伸縮距較小,所以套入一般的杯體外徑後得以更為密合,以達到保溫保冷的功能。
繼續,敬請參閱如第三圖所示,為本創作之另一實施圖,所述基體1係為一成扇狀之片體,該基體1一端設有一凸出的公扣部12,另一端設有供公扣部12插接的的母扣部13,可供基體1圍繞成中空圈狀杯套體,換句話說,公扣部12與母扣部13兩端相互插設定位後即為一杯套體,所述的公扣部12包括有插接部121a、121b與卡接部122a、122b,其中,插 接部121a到插接部121b的長邊121’a大於卡接部122a到122b的長邊122’a,而且插接部121a、121b的寬邊121’b大於卡接部122a、122b的寬邊122’b;以及所述的母扣部13為一開口設計,其開口形狀由一長矩形13’a加上短矩形13’b結合的開口扣合結構。
承上述,將公扣部12的插接部121a、121b嵌入至母扣部13的長矩形13’a,使卡接部122a到122b之恰好卡設於短矩形13’b與長矩形13’a之間,由於母扣部13為開口設計,所以在公扣部12之插接部121a、121b嵌入後母扣部13後拆裝更為快速。
繼續,如第四圖所示,為本創作之另一實施例,該基體1一端設有一凸出的公扣部12,另一端設有供公扣部12插接的的母扣部13,可供基體1圍繞成中空圈狀並將其兩端相互插設定位,所述的公扣部12設有分段的插接部121a、121b、121c、121d、121e與卡接部122a、122b、122c、122d、122e,其中,插接部121a、121b為公扣部12的第一段A,插接部121a、121c為公扣部12的第二段B,插接部121d、121e為公扣部12的第三段C;其中,插接部121a與插接部121b、121c為共用分設為第一段A與第二段B,所述的第一段A、第二段B與第三段C指的是適用於紙杯外徑尺寸的容置範圍,更詳細的說就是第一段A適用16 oz容量的紙杯外徑,第二段B適用12 oz容量的紙杯外徑,第三段C適用8 oz容量的紙杯外徑,藉此可使杯套可適用多種尺寸的紙杯容置,換言之,杯套的公扣部12可依照紙杯的外徑大小,選擇要扣合於母扣部13是第一段A或第二段B或第三段C,以使杯套的容置徑寬放大或縮小。
因此,經上所述,本創作隔熱杯套是以複合材片為基體1, 故,能透過發泡材材片1b之發泡特性來保溫、保冷,以延長保持杯體內所盛裝物品的溫度。
所以本實施使用時,因為發泡材片1b的外層為紙材片1a,所以具有支撐的功能,可以保持杯套圓錐的形狀,使套入盛裝熱飲或冷飲的杯體不會因溫度的影響,造成濕軟而無法支撐杯形。
又,隔熱杯套的基體1可展開為扇狀之片體,因此利於包裝以及堆疊存放,而且在拆裝作業上較為簡便容易。
由上述說明可知,本新型隔熱杯套之設計,主要是由複合材片疊置緊密結合而成,除了在基體1之內側面被覆有發泡材片1b,用以選擇具有較佳之保溫或散熱效果之外,更在基體1之外側面上設有紙材片1a,為具有厚度之紙板,所以可以支撐發泡材片1b,且藉由其為光滑平整的紙材片1a特性可以方便印刷,此外,藉由印刷方式可有多種顏色變化增添美觀性,以提昇隔熱杯套的產品價值,確實能夠達到本新型之目的,因此,本新型不僅是前所未有之創新,更可供產業上利用。
綜上所陳,僅為本創作之一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用來限定本創作實施之範圍。即凡依本創作申請專利範圍所做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為本創作專利範圍所涵蓋。本新型之實施者,乃確實具有創新暨實際功效提昇,是應合於新型專利之成立要義,懇祈 鈞局明鑒,惠予授准合法之新型專利權成立,至感德便。
1‧‧‧基體
1a‧‧‧紙材片
1b‧‧‧發泡材片
12‧‧‧公扣部
121a‧‧‧插接部
121b‧‧‧插接部
121’a‧‧‧長邊
121’b‧‧‧寬邊
122a‧‧‧卡接部
122b‧‧‧卡接部
122’a‧‧‧長邊
122’b‧‧‧寬邊
13‧‧‧母扣部
13’a‧‧‧長矩形
13’b‧‧‧短矩形

Claims (8)

  1. 一種隔熱杯套改良結構,包括一基體為由複合材片體相疊合,其為一扇形片狀的圈圍黏結而成一具容置空間截頭圓錐狀杯套體,基體複合材包含:一紙材片及一發泡材片緊密結合而成為一扇形片狀,由扇形片狀彎撓扣接而成一中空環狀的隔熱杯套,該基體一端設有一凸出的公扣部,另一端設有供公扣部插接的母扣部,可供基體圍繞成中空圈狀並將其兩端相互插設定位,所述的公扣部包括有插接部與卡接部,其中,插接部的長邊大於卡接部的長邊,而且插接部的寬邊大於卡接部的寬邊;以及所述的母扣部為一窗口設計,其窗口形狀由一長矩形加上短矩形所形成的容套窗口。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隔熱杯套改良結構,其中,所述的母扣部可為一開口設計,其開口形狀由一長矩形加上短矩形結合的開口扣合結構。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隔熱杯套改良結構,其中,該發泡材片是固定地緊密被覆在該紙材片內側面上。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隔熱杯套改良結構,其中,該發泡材片可以選用聚乙烯(Polyethylene簡稱PE),或生物分解性聚乳酸(Polylactic Acid簡稱PLA)材料。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隔熱杯套改良結構,其中,所述的紙材片為具有厚度之紙板,且外表面是光滑平整的。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隔熱杯套改良結構,其中,所述的公扣部設有分段的插接部與卡接部。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隔熱杯套改良結構,其中,所述 公扣部的分段係有第一段、第二段以及第三段,指的是適用於紙杯外徑尺寸的容置範圍,更詳細的說就是第一段適用16 oz容量的紙杯外徑,第二段適用12 oz容量的紙杯外徑,第三段適用8 oz容量的紙杯外徑,藉此可使杯套容置空間分段扣合,以適用多種尺寸的紙杯容置。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隔熱杯套改良結構,其中,所述的公扣部可依照紙杯的外徑大小,選擇要與母扣部扣合是第一段或第二段或第三段,藉此以使杯套的容置徑寬放大或縮小。
TW102206727U 2013-04-12 2013-04-12 隔熱杯套改良結構 TWM4674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206727U TWM467401U (zh) 2013-04-12 2013-04-12 隔熱杯套改良結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206727U TWM467401U (zh) 2013-04-12 2013-04-12 隔熱杯套改良結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67401U true TWM467401U (zh) 2013-12-11

Family

ID=501550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206727U TWM467401U (zh) 2013-04-12 2013-04-12 隔熱杯套改良結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46740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80383B (zh) * 2015-02-13 2017-05-01 Shang-Ren Chen Green cups and their manufacturing methods
TWI605781B (zh) * 2016-10-11 2017-11-21 Vogue Long Ind Inc Coil buckle coasters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80383B (zh) * 2015-02-13 2017-05-01 Shang-Ren Chen Green cups and their manufacturing methods
TWI605781B (zh) * 2016-10-11 2017-11-21 Vogue Long Ind Inc Coil buckle coasters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BR112021009005A2 (pt) tampa de papel e método para produzir tampa de papel
US20130043263A1 (en) Cup Sleeve
US20070138188A1 (en) Drink sleeve
US20080164269A1 (en) Insulated jacket for a beverage container
US20170295974A1 (en) Pop-up Tray
US20060283868A1 (en) Beverage container accessory
JP3201121U (ja) 滑り防止効果と断熱効果とを有するカップ
TWM467401U (zh) 隔熱杯套改良結構
KR20140001588A (ko) 접이식 컵
TW201000367A (en) Protective sleeve
US20120187137A1 (en) Insulation sleeve for a beverage cup
US20040262483A1 (en) Scald-preventive disposable cup holder
KR20130006864U (ko) 컵홀더
TWM574592U (zh) 具環保且保溫功能之伸縮杯套構造
US8479974B2 (en) Paper cup with heat insulating material attached
TWM503163U (zh) 隔熱杯套
TWM541260U (zh) 環保杯套
KR20160069104A (ko) 컵홀더
TWI606802B (zh) 杯套
KR20160044754A (ko) 컵홀더
KR20160069105A (ko) 컵홀더
KR20130001230U (ko) 컵 홀더
CN105857817A (zh) 隔热容器
KR20150003324U (ko) 다수의 구멍이나 문자구멍이 구비된 컵 홀더.
CN204701875U (zh) 隔热容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