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41534B - 皮膚外用劑及其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皮膚外用劑及其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41534B
TWI841534B TW107125304A TW107125304A TWI841534B TW I841534 B TWI841534 B TW I841534B TW 107125304 A TW107125304 A TW 107125304A TW 107125304 A TW107125304 A TW 107125304A TW I841534 B TWI841534 B TW I84153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ass
petroleum grease
skin
heated
whit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253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09924A (zh
Inventor
田嶋和夫
今井洋子
宮坂佳那
松田就人
Original Assignee
學校法人神奈川大學
松田就人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學校法人神奈川大學, 松田就人 filed Critical 學校法人神奈川大學
Publication of TW2019099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099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415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41534B/zh

Links

Abstract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皮膚外用劑,其儘管包含石油脂卻使用感優異。 本發明之皮膚外用劑,其包含:油相、水相、以及具有羥基之聚縮合聚合物粒子及/或由能夠形成囊泡的兩親媒性物質所形成的囊泡,該油相是由石油脂所構成或包含石油脂且在25℃時的黏度為5000mPa・s以上的液體或半固體;並且,該皮膚外用劑具有水中油型乳化結構,該結構是聚縮合聚合物粒子及/或囊泡介於油相及水相的界面之間。油相的含量,相對於皮膚外用劑的總量較佳是70質量%以下。石油脂的含量,相對於前述皮膚外用劑的總量較佳是2質量%以上且70質量%以下。在25℃時的黏度較佳是400000mPa・s以下。

Description

皮膚外用劑及其製造方法
本發明關於一種皮膚外用劑及其製造方法。
石油脂,因為安全性及皮膚保護作用、保濕作用優異,所以被廣為使用作為皮膚外用劑的基劑。然而,由於石油脂有著黏膩的性質,故摻合了石油脂的製劑,其使用感會變差。
為了改善由石油脂所引起的黏膩感,例如在專利文獻1中報告指出一種外用劑,其包含高濃度的石油脂,並將熔點及拉絲値調整到特定的値而成。藉由像這樣調整熔點及拉絲値,能夠抑制由石油脂所引起的外用劑的黏膩。然而,在像這樣的外用劑中,石油脂並沒有被乳化,單單僅是以液狀油劑來稀釋。由於藉由塗佈,使包含石油脂的油性物質直接接觸到皮膚,因此無法抑制黏膩感,該使用感並不一定能說是充分。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6-222585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的問題] 本發明是鑑於以上的實情而完成者,其目的在提供一種皮膚外用劑,其儘管包含石油脂卻使用感優異。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本案發明人為了解決以上的問題,而反覆進行深入探討。其結果,發現藉由使用特定的聚縮合聚合物粒子或囊泡(vesicle)來乳化石油脂,能夠提供一種包含石油脂且使用感優異的皮膚外用劑,從而完成本發明。具體而言,本發明提供以下發明。
(1) 一種皮膚外用劑,其包含:油相、水相、以及具有羥基之聚縮合聚合物粒子及/或由能夠形成囊泡的兩親媒性物質(amphipathic substance)所形成的囊泡,該油相是由石油脂所構成或包含石油脂且在25℃時的黏度為5000mPa・s以上的液體或半固體;並且,該皮膚外用劑具有水中油型乳化結構,該結構是前述聚縮合聚合物粒子及/或前述囊泡介於前述油相及前述水相的界面之間。
(2) 如(1)所述之皮膚外用劑,其中,前述石油脂的含量,相對於前述皮膚外用劑的總量是70質量%以下。
(3) 如(1)或(2)所述之皮膚外用劑,其中,前述石油脂的含量,相對於前述皮膚外用劑的總量是2質量%以上且70質量%以下。
(4) 如(1)~(3)中任一項所述之皮膚外用劑,其中,在25℃時的黏度是400000mPa・s以下。 [發明之功效]
若根據本發明,能夠製造一種皮膚外用劑,其儘管包含石油脂卻使用感優異。
以下,針對本發明的實施形態進行說明,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等實施形態。
本發明之皮膚外用劑,包含:油相、水相、以及具有羥基之聚縮合聚合物粒子及/或由能夠形成囊泡的兩親媒性物質所形成的囊泡,該油相是由石油脂所構成或包含石油脂且在25℃時的黏度為5000mPa・s以上的液體或是半固體。然後,此皮膚外用劑的聚縮合聚合物粒子及/或前述囊泡是由介於油相及水相的界面之間的水中油型乳狀液構成。
<聚縮合聚合物粒子、囊泡> 聚縮合聚合物粒子及囊泡,因為介於水相和包含石油脂之油相的界面之間,並經由凡得瓦力來構成乳化狀態,所以不論水相及油相的組成或條件,都能夠構成良好的乳化狀態。根據本案發明人,可知這樣的乳化方法,能夠於常溫使高黏性的石油脂極為穩定地乳化,並且藉由具有由聚縮合聚合物粒子或囊泡物理性地被覆包含石油脂的油相而成之乳化結構,能夠將皮膚外用劑的黏性抑制得較低。然後,這樣的皮膚外用劑,當藉由塗佈等來施加外力,使包含在油相中的石油脂在皮膚上延伸時,由於在油相與皮膚之間存在著水相,故能夠抑制在皮膚上的黏膩感。又,皮膚外用劑,其延展性佳,能夠廣泛且均勻地塗佈。令人驚訝的是,本發明的皮膚外用劑即使是在薄薄地塗佈於肌膚上的情況下,被膜感(保水性)仍足夠高。尤其是對於皮膚的保水性,比起一般市售的石油脂製劑明顯較高。這認為是由於藉由塗佈於皮膚上並施加力量,乳狀液粒子雖然會被破壞,但在乳狀液的情況下,在皮膚與石油脂之間存在著水分,而且聚縮合聚合物粒子或囊泡會提高兩者的黏著性,因此能夠一邊給予皮膚水分一邊防止其蒸散的緣故。
本發明的經穩定化的包含石油脂之油劑的乳化狀態,是藉由使用聚縮合聚合物粒子或囊泡進行乳化來達成。另外,像石油脂這種黏度高的油劑,無法以習知的界面活性劑等進行乳化。
又,像這樣進行而穩定化的包含石油脂之油劑的乳化結構,不會因為以水稀釋皮膚外用劑而被破壞。因此,本發明的皮膚外用劑,能夠輕易地以水來稀釋,能夠適當調整濃度和黏度。另一方面,在使用了藉由如專利文獻1的方法所獲得的含石油脂之皮膚外用劑的情況下,無法以水來稀釋。
具有羥基之聚縮合聚合物,可以是天然高分子或合成高分子中的任一種,可依照乳化劑的用途來適當選擇。但是,在安全性優異且一般而言廉價這點上,較佳是天然高分子,在乳化機能優異這點上,更佳是以下所述的糖聚合物。另外,所謂的粒子,包含聚縮合聚合物經單粒子化而成者或該單粒子彼此連接而成者中的任一者,另一方面,單粒子化之前的凝集體(具有網狀結構)不包含在內。
糖聚合物,是纖維素、澱粉等具有葡萄糖苷結構之聚合物。可舉出例如:從核糖、木糖、鼠李糖、海藻糖、葡萄糖、甘露糖、葡萄糖醛酸、葡萄糖酸等單醣類之中,將數種糖作為構成要素而由微生物產生者;三仙膠、阿拉伯膠、關華豆膠、刺梧桐膠、鹿角菜膠、果膠、褐藻膠、榅桲籽膠(quince seed gum)、黃蓍膠、刺槐豆膠、半乳甘露聚糖、卡德蘭膠、結蘭膠、岩藻聚醣(FUCOGEL)、酪蛋白、明膠、澱粉、膠原蛋白、玻尿酸、玻尿酸衍生物、白木耳多醣體等天然高分子;甲基纖維素、乙基纖維素、甲基羥丙基纖維素、羧甲基纖維素、羥甲基纖維素、羥丙基纖維素、羧甲基纖維素鈉、海藻酸丙二醇酯、纖維素結晶體、澱粉-丙烯酸鈉接枝聚合物、疏水化羥丙基甲基纖維素等半合成高分子;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羧乙烯基聚合物、聚丙烯酸鹽、聚氧化乙烯等合成高分子。
作為能夠形成囊泡的兩親媒性物質,並沒有特別限定,可舉出由下述通式1表示的聚氧乙烯硬化蓖麻油的衍生物。
<通式1>
式1中,作為氧化乙烯的平均加成莫耳數的E是3~100。
作為兩親媒性物質,可以採用磷脂質或磷脂質衍生物等,尤其是可以採用疏水基與親水基經酯鍵結而成者。
作為磷脂質,可採用由下述的通式2表示的構成之中的碳鏈長為12的1,2-二月桂醯基-sn-甘油-3-磷酸-rac-1-膽鹼(1,2-Dilauroyl-sn-glycero-3-phospho-rac-1-choline,DLPC)、碳鏈長為14的1,2-二肉豆蔻醯基-sn-甘油-3-磷酸-rac-1-膽鹼(1,2-Dimyristoyl-sn-glycero-3-phospho-rac-1-choline,DMPC)、碳鏈長為16的1,2-二棕櫚醯基-sn-甘油-3-磷酸-rac-1-膽鹼(1,2-Dipalmitoyl-sn-glycero-3-phospho-rac-1-choline,DPPC)。
<通式2>
又,也可以採用由下述的通式3表示的構成之中的碳鏈長為12的1,2-二月桂醯基-sn-甘油-3-磷酸-rac-1-甘油(1,2-Dilauroyl-sn-glycero-3-phospho-rac-1-glycerol,DLPG)的鈉(Na)鹽或銨(NH4 )鹽、碳鏈長為14的1,2-二肉豆蔻醯基-sn-甘油-3-磷酸-rac-1-甘油(1,2-Dimyristoyl-sn-glycero-3-phospho-rac-1-glycerol,DMPG)的鈉鹽或銨鹽、碳鏈長為16的1,2-二棕櫚醯基-sn-甘油-3-磷酸-rac-1-甘油(1,2-Dipalmitoyl-sn-glycero-3-phospho-rac-1-glycerol,DPPG)的鈉鹽或銨鹽。
通式3
並且,也可以採用蛋黃卵磷脂或大豆卵磷脂等卵磷脂來作為磷脂質。
作為聚縮合聚合物粒子及囊泡的總量,並沒有特別限定,相對於水中油型乳狀液的總量,較佳是0.001質量%以上,更佳是0.002質量%以上,進一步更佳是0.005質量%以上,特佳是0.01質量%以上。在另一方面,作為聚縮合聚合物粒子及囊泡的總量,相對於水中油型乳狀液的總量,可以是50質量%以下、40質量%以下、30質量%以下、25質量%以下、20質量%以下、15質量%以下、10質量%以下。
聚縮合聚合物粒子及囊泡的平均粒徑,在乳狀液形成前是8nm~800nm左右,而在水中油型乳化結構中是8nm~500nm左右。另外,聚縮合聚合物粒子及囊泡,可以只包含其中一方,也可以包含雙方。當包含雙方時,例如可以將個別乳化而成的乳狀液混合起來。另外,在本發明中所謂的「平均粒徑」,是使用粒度分佈測定裝置FPAR(大塚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並藉由動態光散射法來測定,然後利用Contin分析法所求得的値。
<石油脂> 石油脂,是以水中油型乳化結構的油相為主而構成者。
作為在本發明的皮膚外用劑中所使用的石油脂,亦能夠適當組合例如下述市售的石油脂來使用:Sun White P-150、Sun White P-200、Sun White S-200(以上是日興Rica公司製造);NOMCORT W(日清OilliO公司製造);CROLATUM V(Croda Japan公司製造);Penreco Snow、Ultima White、Ointment Base No.4(以上是Penreco公司製造);PROTOPET Super White、SONNECONE DM1、SONNECONE CM、MINERAL GELLY#10、MINERAL GELLY#14、MINERAL GELLY#17、SONOJELL#4、SONOJELL#9(以上是Sonneborn公司製造)等。
石油脂的總量,相對於皮膚外用劑可以是1質量%~80質量%的量。又,從充分獲得石油脂的保濕性這點來看,較佳是2質量%以上,更佳是3質量%以上,進一步更佳是5質量%以上,特佳是7質量%以上。藉由石油脂的總量在所需量以上,能夠充分獲得塗佈後的被膜感,另一方面,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之皮膚外用劑,儘管包含這種程度的量的石油脂,但呈現低黏性,使用感優異。石油脂的總量,在抑制黏膩這點上,相對於皮膚外用劑較佳是70質量%以下,更佳是60質量%以下,進一步更佳是低於50質量%,特佳是40質量%以下。石油脂的總量越少,能夠越降低皮膚外用劑的黏度,其結果是獲得延展性良好的皮膚外用劑。就結果而言,減少石油脂的含量,並薄薄地塗佈的方式,在能夠充分地獲得被膜感(保水性)這點上較優異。
包含石油脂之油相的總量,相對於皮膚外用劑可以是1質量%~80質量%的量。又,可以是2質量%以上、3質量%以上、5質量%以上、7質量%以上。在另一方面,石油脂的總量,相對於皮膚外用劑可以是70質量%以下、60質量%以下、低於50質量%、40質量%以下。
另外,油相也可以包含除了石油脂以外的後述之任意成分。
<水相> 水相,是在水中油型乳化結構中,分散作為油相的石油脂的媒介。
水相的含量沒有特別限定,相對於皮膚外用劑可以是20質量%~99.99質量%的量,較佳是25質量%~98.5質量%,更佳是30質量%~98質量%的量。
另外,水相也可以包含除了水以外的後述之任意成分。
<任意成分> 本發明的皮膚外用劑中,為了增強或補強本發明的效果、賦予其他效果的目的,能夠包含上述必要成分以外的任意成分。作為像這樣的任意成分,可舉出:多元醇及/或二醇醚類、界面活性劑、液狀油、細胞賦活化成分、抗菌成分、抗發炎成分、消炎鎮痛成分、止癢成分、維生素類、局部麻醉成分、保濕成分、美白成分、抗氧化成分、抗老化成分、角質軟化成分、促進血液循環成分、具有預防及/或修復DNA的損傷之作用的成分、紫外線吸收成分、紫外線散射成分、收斂成分、生髮成分、抗組織胺成分、防腐成分、其他的添加劑等。
另外,這些任意成分,可以使用單獨1種,也可以組合2種以上來使用。又,對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而言,其摻合量能夠從公知的範圍來適當選擇。又,符合以下的複數成分者,在本發明中是發揮作為其符合的各種成分的作用。
如上述這類任意成分,是依照其親水性、親油性的程度,分配在水相或油相。石油脂以外的油相所包含的成分的含量,沒有特別限定,相對於皮膚外用劑較佳是50質量%以下,更佳是30質量%以下,進一步更佳是20質量%以下。又,水以外的水相所包含的成分的含量,沒有特別限定,相對於皮膚外用劑較佳是50質量%以下,更佳是30質量%以下,進一步更佳是20質量%以下。
本發明的皮膚外用劑的黏度,較佳是400000mPa・s以下,更佳是200000mPa・s以下,進一步更佳是5000mPa・s以下,特佳是3000mPa・s以下。另一方面,黏度例如可以是10mPa・s以上、20mPa・s以上、50mPa・s以上,也可以是100mPa・s以上、200mPa・s以上。此處,在本發明中,所謂的「黏度」,是指使用芝浦SYSTEM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的B型黏度計 VSA1型,並在25℃、1min的條件下所測定得到的値。如同上述,本發明,能夠提供一種皮膚外用劑,其儘管包含石油脂,但為低黏性。另外,一般市售的石油脂,在25℃是硬到無法用B型黏度計來測定。
本發明的皮膚外用劑,能夠經由攪拌等輕易地形成乳化狀態,在乳化狀態中具有水中油型乳化結構,能夠穩定地維持乳化狀態。
本發明的皮膚外用劑,可以採用液狀、乳液狀、乳霜狀、固態狀、膠體狀等的各種形態。
如以上所述進行,即使不用增黏劑或乳化輔助劑也能夠獲得一種水中油型乳化皮膚外用劑,該皮膚外用劑包含被穩定地乳化的石油脂。然後而且,這樣的本發明的皮膚外用劑,具有水中油型乳化結構,能夠顯著地抑制石油脂特有的黏膩感這個習知既有的問題,塗佈起來可以毫無對肌膚的不協調感、不舒適感。
<製造方法> 本發明之皮膚外用劑,能夠藉由下述方法來製造:在分散有由能夠形成囊泡的兩親媒性物質所形成的囊泡及/或具有羥基之聚縮合聚合物的單粒子之水中,滴入由加熱至熔點以上而熔融後的石油脂所構成或包含石油脂之油並加以攪拌混合。
分散有由能夠形成囊泡的兩親媒性物質所形成的囊泡及/或具有羥基之聚縮合聚合物的單粒子之水的製造方法,由於例如在日本專利第3855203號中為習知公知技術,故將其省略。另外,關於各成分的摻合量或任意成分如同上述內容。 [實施例]
以下,表示本發明的實施例及比較例,針對本發明來更具體地進行說明,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以下的實施例。
<分散穩定性試驗> [實施例1] 在硬脂氧基羥丙基甲基纖維素的0.5質量%的25g分散液中添加20g離子交換水,並將所調配而得的分散液在90℃一邊加熱攪拌,一邊滴入5g的在90℃加熱後的白色石油脂(相對於混合後的液體的總量,白色石油脂是10質量%,硬脂氧基羥丙基甲基纖維素是0.25質量%)。全部的量滴入後,一邊攪拌,並且一邊維持加熱5分鐘。之後一邊攪拌一邊冷卻。所獲得的液體是白色的乳化物。測定此乳化物的黏度,結果是450mPa・s。
[實施例2] 在硬脂氧基羥丙基甲基纖維素的0.5質量%的25g分散液中添加10g離子交換水,並將所調配而得的分散液在90℃一邊加熱攪拌,一邊滴入15g的在90℃加熱後的白色石油脂(相對於混合後的液體的總量,白色石油脂是30質量%,硬脂氧基羥丙基甲基纖維素是0.25質量%)。全部的量滴入後,一邊攪拌,並且一邊維持加熱5分鐘。之後一邊攪拌一邊冷卻。所獲得的液體是白色的乳化物。測定此乳化物的黏度,結果是800mPa・s。
[實施例3] 將硬脂氧基羥丙基甲基纖維素的0.5質量%的25g分散液在90℃一邊加熱攪拌,一邊滴入25g的在90℃加熱後的白色石油脂(相對於混合後的液體的總量,白色石油脂是50質量%,硬脂氧基羥丙基甲基纖維素是0.25質量%)。全部的量滴入後,一邊攪拌,並且一邊維持加熱5分鐘。之後一邊攪拌一邊冷卻。所獲得的液體是白色的乳化物。測定此乳化物的黏度,結果是2450mPa・s。
[實施例4] 在硬脂氧基羥丙基甲基纖維素的0.5質量%的60g分散液中添加48g離子交換水,並將所調配而成的分散液在90℃一邊加熱攪拌,一邊滴入12g的在90℃加熱後的白色石油脂(相對於混合後的液體的總量,白色石油脂是10質量%,硬脂氧基羥丙基甲基纖維素是0.25質量%)。全部的量滴入後,一邊攪拌,並且一邊維持加熱5分鐘。之後一邊攪拌一邊冷卻。所獲得的液體是白色的乳化物。另外,各成分的比例,與實施例1相同。之後,使用Sugino Machine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的Star Burst Mini,在溫度為25℃、壓力為150MPa的條件下,進行了1~3次通過的高壓乳化。
[實施例5] 在硬脂氧基羥丙基甲基纖維素的0.5質量%的10g分散液中添加35g離子交換水,並將所調配而得的分散液在90℃一邊加熱攪拌,一邊滴入5g的在90℃加熱後的白色石油脂(相對於混合後的液體的總量,白色石油脂是10質量%,硬脂氧基羥丙基甲基纖維素是0.10質量%)。全部的量滴入後,一邊攪拌,並且一邊維持加熱5分鐘。之後一邊攪拌一邊冷卻。所獲得的液體是白色的乳化物。
[實施例6] 在硬脂氧基羥丙基甲基纖維素的0.5質量%的10g分散液中添加25g離子交換水,並將所調配而得的分散液在90℃一邊加熱攪拌,一邊滴入15g的在90℃加熱後的白色石油脂(相對於混合後的液體的總量,白色石油脂是30質量%,硬脂氧基羥丙基甲基纖維素是0.10質量%)。全部的量滴入後,一邊攪拌,並且一邊維持加熱5分鐘。之後一邊攪拌一邊冷卻。所獲得的液體是白色的乳化物。
[實施例7] 在硬脂氧基羥丙基甲基纖維素的0.5質量%的10g分散液中添加15g離子交換水,並將所調配而得的分散液在90℃一邊加熱攪拌,一邊滴入25g的在90℃加熱後的白色石油脂(相對於混合後的液體的總量,白色石油脂是50質量%,硬脂氧基羥丙基甲基纖維素是0.10質量%)。全部的量滴入後,一邊攪拌,並且一邊維持加熱5分鐘。之後一邊攪拌一邊冷卻。所獲得的液體是白色的乳化物。
[實施例8] 在硬脂氧基羥丙基甲基纖維素的0.5質量%的5g分散液中添加40g離子交換水,並將所調配而得的分散液在90℃一邊加熱攪拌,一邊滴入5g的在90℃加熱後的白色石油脂(相對於混合後的液體的總量,白色石油脂是10質量%,硬脂氧基羥丙基甲基纖維素是0.05質量%)。全部的量滴入後,一邊攪拌,並且一邊維持加熱5分鐘。之後一邊攪拌一邊冷卻。所獲得的液體是白色的乳化物。
[實施例9] 在硬脂氧基羥丙基甲基纖維素的0.5質量%的5g分散液中添加30g離子交換水,並將所調配而得的分散液在90℃一邊加熱攪拌,一邊滴入15g的在90℃加熱後的白色石油脂(相對於混合後的液體的總量,白色石油脂是30質量%,硬脂氧基羥丙基甲基纖維素是0.05質量%)。全部的量滴入後,一邊攪拌,並且一邊維持加熱5分鐘。之後一邊攪拌一邊冷卻。所獲得的液體是白色的乳化物。
[實施例10] 在硬脂氧基羥丙基甲基纖維素的0.5質量%的5g分散液中添加20g離子交換水,並將所調配而得的分散液在90℃一邊加熱攪拌,一邊滴入25g的在90℃加熱後的白色石油脂(相對於混合後的液體的總量,白色石油脂是50質量%,硬脂氧基羥丙基甲基纖維素是0.05質量%)。全部的量滴入後,一邊攪拌,並且一邊維持加熱5分鐘。之後一邊攪拌一邊冷卻。所獲得的液體是白色的乳化物。
[實施例11] 在聚氧乙烯硬化蓖麻油(HCO-10)的6質量%的50g分散液中添加40g離子交換水,並將所調配而得的分散液在90℃一邊加熱攪拌,一邊滴入10g的在90℃加熱後的白色石油脂(相對於混合後的液體的總量,白色石油脂是10質量%,聚氧乙烯硬化蓖麻油是3質量%)。全部的量滴入後,一邊攪拌,並且一邊維持加熱5分鐘。之後一邊攪拌一邊冷卻。所獲得的液體是白色的乳化物。測定此乳化物的黏度,結果是10.2mPa・s。
[實施例12] 在聚氧乙烯硬化蓖麻油(HCO-10)的6質量%的50g分散液中添加30g離子交換水,並將所調配而得的分散液在90℃一邊加熱攪拌,一邊滴入20g的在90℃加熱後的白色石油脂(相對於混合後的液體的總量,白色石油脂是20質量%,聚氧乙烯硬化蓖麻油是3質量%)。全部的量滴入後,一邊攪拌,並且一邊維持加熱5分鐘。之後一邊攪拌一邊冷卻。所獲得的液體是白色的乳化物。測定此乳化物的黏度,結果是31.2mPa・s。
[實施例13] 在聚氧乙烯硬化蓖麻油(HCO-10)的6質量%的50g分散液中添加20g離子交換水,並將所調配而得的分散液在90℃一邊加熱攪拌,一邊滴入30g的在90℃加熱後的白色石油脂(相對於混合後的液體的總量,白色石油脂是30質量%,聚氧乙烯硬化蓖麻油是3質量%)。全部的量滴入後,一邊攪拌,並且一邊維持加熱5分鐘。之後一邊攪拌一邊冷卻。所獲得的液體是白色的乳化物。測定此乳化物的黏度,結果是93.78mPa・s。
[實施例14] 在聚氧乙烯硬化蓖麻油(HCO-10)的6質量%的50g分散液中添加10g離子交換水,並將所調配而得的分散液在90℃一邊加熱攪拌,一邊滴入40g的在90℃加熱後的白色石油脂(相對於混合後的液體的總量,白色石油脂是40質量%,聚氧乙烯硬化蓖麻油是3質量%)。全部的量滴入後,一邊攪拌,並且一邊維持加熱5分鐘。之後一邊攪拌一邊冷卻。所獲得的液體是白色的乳化物。測定此乳化物的黏度,結果是104.65mPa・s。
[實施例15] 將聚氧乙烯硬化蓖麻油(HCO-10)的6質量%的50g分散液在90℃一邊加熱攪拌,一邊滴入50g的在90℃加熱後的白色石油脂(相對於混合後的液體的總量,白色石油脂是50質量%,聚氧乙烯硬化蓖麻油是3質量%)。全部的量滴入後,一邊攪拌,並且一邊維持加熱5分鐘。之後一邊攪拌一邊冷卻。所獲得的液體是白色的乳化物。測定此乳化物的黏度,結果是377.15mPa・s。
[實施例16] 在聚氧乙烯硬化蓖麻油(HCO-80)的30質量%的20g分散液中添加70g離子交換水,並將所調配而得的分散液在90℃一邊加熱攪拌,一邊滴入10g的在90℃加熱後的白色石油脂(相對於乳化物的總量,白色石油脂是10質量%,聚氧乙烯硬化蓖麻油是6質量%)。全部的量滴入後,一邊攪拌,並且一邊維持加熱5分鐘。之後一邊攪拌一邊冷卻。所獲得的液體是白色的乳化物。測定此乳化物的黏度,結果是30.25mPa・s。
[實施例17] 在聚氧乙烯硬化蓖麻油(HCO-80)的30質量%的20g分散液中添加60g離子交換水,並將所調配而得的分散液在90℃一邊加熱攪拌,一邊滴入20g的在90℃加熱後的白色石油脂(相對於乳化物的總量,白色石油脂是20質量%,聚氧乙烯硬化蓖麻油是6質量%)。全部的量滴入後,一邊攪拌,並且一邊維持加熱5分鐘。之後一邊攪拌一邊冷卻。所獲得的液體是白色的乳化物。測定此乳化物的黏度,結果是35.475mPa・s。
[實施例18] 在聚氧乙烯硬化蓖麻油(HCO-80)的30質量%的20g分散液中添加50g離子交換水,並將所調配而得的分散液在90℃一邊加熱攪拌,一邊滴入30g的在90℃加熱後的白色石油脂(相對於乳化物的總量,白色石油脂是30質量%,聚氧乙烯硬化蓖麻油是6質量%)。全部的量滴入後,一邊攪拌,並且一邊維持加熱5分鐘。之後一邊攪拌一邊冷卻。所獲得的液體是白色的乳化物。測定此乳化物的黏度,結果是48.675mPa・s。
[實施例19] 在聚氧乙烯硬化蓖麻油(HCO-80)的30質量%的20g分散液中添加40g離子交換水,並將所調配而得的分散液在90℃一邊加熱攪拌,一邊滴入40g的在90℃加熱後的白色石油脂(相對於乳化物的總量,白色石油脂是40質量%,聚氧乙烯硬化蓖麻油是6質量%)。全部的量滴入後,一邊攪拌,並且一邊維持加熱5分鐘。之後一邊攪拌一邊冷卻。所獲得的液體是白色的乳化物。測定此乳化物的黏度,結果是103.95mPa・s。
[實施例20] 在聚氧乙烯硬化蓖麻油(HCO-80)的30質量%的20g分散液中添加30g離子交換水,並將所調配而得的分散液在90℃一邊加熱攪拌,一邊滴入50g的在90℃加熱後的白色石油脂(相對於乳化物的總量,白色石油脂是50質量%,聚氧乙烯硬化蓖麻油是6質量%)。全部的量滴入後,一邊攪拌,並且一邊維持加熱5分鐘。之後一邊攪拌一邊冷卻。所獲得的液體是白色的乳化物。測定此乳化物的黏度,結果是459.25mPa・s。
[實施例21] 在聚氧乙烯硬化蓖麻油(HCO-80)的30質量%的20g分散液中添加20g離子交換水,並將所調配而得的分散液在90℃一邊加熱攪拌,一邊滴入60g的在90℃加熱後的白色石油脂(相對於乳化物的總量,白色石油脂是60質量%,聚氧乙烯硬化蓖麻油是6質量%)。全部的量滴入後,一邊攪拌,並且一邊維持加熱5分鐘。之後一邊攪拌一邊冷卻。所獲得的液體是白色的乳化物。測定此乳化物的黏度,結果是43752mPa・s。
[實施例22] 在聚氧乙烯硬化蓖麻油(HCO-80)的30質量%的20g分散液中添加10g離子交換水,並將所調配而得的分散液在90℃一邊加熱攪拌,一邊滴入70g的在90℃加熱後的白色石油脂(相對於乳化物的總量,白色石油脂70質量%,聚氧乙烯硬化蓖麻油6質量%)。全部的量滴入後,一邊攪拌,並且一邊維持加熱5分鐘。之後一邊攪拌一邊冷卻。所獲得的液體是白色的乳化物。測定此乳化物的黏度,結果是358870mPa・s。
[實施例23] 將聚氧乙烯硬化蓖麻油(HCO-80)的30質量%的20g分散液在90℃一邊加熱攪拌,一邊滴入80g的在90℃加熱後的白色石油脂(相對於乳化物的總量,白色石油脂80質量%,聚氧乙烯硬化蓖麻油6質量%)。全部的量滴入後,一邊攪拌,並且一邊維持加熱5分鐘。之後一邊攪拌一邊冷卻。所獲得的液體是白色的乳化物。另外,此液體的黏度很高,無法藉由B型黏度計來測定黏度。
將實施例1~3中獲得的試料移到玻璃瓶中,觀察靜置24小時之後的乳化狀態。第1圖是將實施例1~3中獲得的試料靜置24小時之後的攝影圖。像這樣,實施例1~3中獲得的石油脂的乳化物維持在穩定的狀態。
第2圖(a)是實施例4中高壓乳化處理前的試料的光學顯微鏡攝影圖,第2圖(b)、(c)、(d)分別是將1次通過、2次通過、3次通過的高壓乳化處理後的試料靜置24小時之後的光學顯微鏡攝影圖。從第2圖(a)來看,即使在高壓乳化處理前的試料中也確認到有乳化粒子。然後,可知之後藉由施以高壓乳化處理,對於乳化粒子能夠輕易地微粒子化。
第3圖是實施例2中獲得的試料的光學顯微鏡攝影圖。又,第4圖是實施例3中獲得的試料的光學顯微鏡攝影圖。從第3及第4圖來看,確認到有乳化粒子。
將實施例11~15中獲得的試料移到玻璃瓶,觀察靜置24小時之後的乳化狀態。第5圖是將實施例11~15中獲得的試料靜置24小時之後的攝影圖。像這樣,實施例11~15中獲得的石油脂的乳化物也維持在穩定的狀態。
將實施例16~23中獲得的試料移到玻璃瓶,觀察靜置24小時之後的乳化狀態。第6圖是將實施例16~23中獲得的試料靜置24小時之後的攝影圖。像這樣,實施例16~23中獲得的石油脂的乳化物也維持在穩定的狀態。
像這樣,可知就算是在將聚縮合聚合物粒子及囊泡中的任一種作為乳化劑來使用的情況下,石油脂也穩定地被乳化,從而形成水中油型乳化結構。
<與先前技術的性能比較:稀釋試驗及顯微鏡觀察> [比較例1] 依照專利文獻1的配方例4,製造出含有石油脂之乳霜。具體而言,是混合以下成分並使其乳化而成:白色石油脂(CROLATUM V)40.0質量%、白色石油脂(MINERAL JELLY#10)10.0質量%、牛油樹脂(shea butter)3.0質量%、二甘油2.0質量%、二丙二醇3.0質量%、羥乙基脲1.0質量%、羧乙烯基聚合物0.5質量%、三仙膠0.1質量%、玻尿酸鈉0.02質量%、硬脂酸甘油酯3.5質量%、聚氧乙烯硬化蓖麻油2.5質量%、山崳醇(behenyl alcohol)2.0質量%、硬脂醇2.0質量%、水解大豆蛋白0.2質量%、毛葉杯軸花葉萃取物(Tambourissa Trichophylla Leaf Extract)0.1質量%、離子交換水30.38質量%。所獲得的液體是白色的乳化物。另外,此液體的黏度很高,無法藉由B型黏度計來測定黏度。
將實施例7中獲得的試料、與比較例1中獲得的試料滴入至80℃的水中,並觀察其樣子。第7圖(a)、(b)是將實施例7中獲得的試料滴入至80℃的水中隨後的攝影圖,第7圖(c)是將實施例7中獲得的試料滴入至80℃的水中5分鐘後的攝影圖。又,第8圖(a)、(b)是將比較例1中獲得的試料滴入至80℃的水中隨後的攝影圖,第8圖(c)是將比較例1中獲得的試料滴入至80℃的水中5分鐘後的攝影圖。
從第7圖(a)~(c)可知,實施例7中獲得的試料因為輕易地分散在水中,稀釋後也形成穩定的水中油型乳狀液。相對於此,從第8圖可知,比較例1中獲得的試料不分散於水中,經過5分鐘後油滴是分離著。
針對實施例7及比較例1中獲得的試料進行光學顯微鏡觀察。第9圖是實施例7中獲得的試料的光學顯微鏡攝影圖。又,第10圖是比較例1中獲得的試料的光學顯微鏡攝影圖。從第9圖可知,相對於實施例7中是形成水中油型乳狀液,比較例1中並沒有形成水中油型乳狀液。
<官能評估> [實施例24] 將硬脂氧基羥丙基甲基纖維素的0.5質量%的60g分散液在90℃一邊加熱攪拌,一邊滴入40g的在90℃加熱後的白色石油脂。全部的量滴入後,一邊攪拌,並且一邊維持加熱5分鐘。之後一邊攪拌一邊冷卻。所獲得的液體是白色的乳化物。
針對實施例24中獲得的試料及日本藥典白色石油脂,由20~40歲的15名官能檢查員(女性12名、男性3名)進行官能評估。具體而言,是在右手背、右前腕及右半臉上塗佈實施例24中獲得的試料,在左手背、左前腕及左半臉上塗佈日本藥典白色石油脂,並分別對「延展性的良好度」、「契合的速度」、「滑潤度」、「黏膩與清爽感」、「被膜感」,進行「非常好」(2)、「好」(1)、「不好也不差」(0)、「差」(-1)、「非常差」(-2)的5階段評估。
在表1~5分別表示針對實施例24中獲得的試料及日本藥典白色石油脂的「延展性的良好度」(表1)、「契合的速度」(表2)、「滑潤度」(表3)、「黏膩與清爽感」(表4)、「被膜感」(表5)的官能評估之結果。又,在表6表示官能檢查員15名的官能評估結果的數值(上述2~-2的數值)的合計値。如同以上所述,可知實施例24中獲得的試料,維持著「被膜感」(保濕性),並且「延展性的良好度」、「契合的速度」、「滑潤度」、「黏膩與清爽感」這類使用感比起習知的石油脂還要高。
[表1]
[表2]
[表3]
[表4]
[表5]
[表6]
<角質層水分含量及經皮水分蒸散量的評估> [實施例25] 10質量%石油脂試料 在硬脂氧基羥丙基甲基纖維素的0.5質量%的50g分散液中添加40g離子交換水,並將所調配而得的分散液在90℃一邊加熱攪拌,一邊滴入10g的加熱至90℃的白色石油脂。全部的量滴入後,一邊攪拌,並且一邊維持加熱5分鐘。之後一邊攪拌一邊冷卻。所獲得的液體是白色的乳化物。 [實施例26] 20質量%石油脂試料 在硬脂氧基羥丙基甲基纖維素的0.5質量%的50g分散液中添加30g離子交換水,並將所調配而得的分散液在90℃一邊加熱攪拌,一邊滴入20g的加熱至90℃的白色石油脂。全部的量滴入後,一邊攪拌,並且一邊維持加熱5分鐘。之後一邊攪拌一邊冷卻。所獲得的液體是白色的乳化物。
[實施例27] 30質量%石油脂試料 在硬脂氧基羥丙基甲基纖維素的0.5質量%的50g分散液中添加20g離子交換水,並將所調配而得的分散液在90℃一邊加熱攪拌,一邊滴入30g的加熱至90℃的白色石油脂。全部的量滴入後,一邊攪拌,並且一邊維持加熱5分鐘。之後一邊攪拌一邊冷卻。所獲得的液體是白色的乳化物。
[實施例28] 40質量%石油脂試料 在硬脂氧基羥丙基甲基纖維素的0.5質量%的50g分散液中添加10g離子交換水,並將所調配而得的分散液在90℃一邊加熱攪拌,一邊滴入40g的加熱至90℃的白色石油脂。全部的量滴入後,一邊攪拌,並且一邊維持加熱5分鐘。之後一邊攪拌一邊冷卻。所獲得的液體是白色的乳化物。
[實施例29] 50質量%石油脂試料 將硬脂氧基羥丙基甲基纖維素的0.5質量%的50g分散液在90℃一邊加熱攪拌,一邊滴入50g的加熱至90℃的白色石油脂。全部的量滴入後,一邊攪拌,並且一邊維持加熱5分鐘。之後一邊攪拌一邊冷卻。所獲得的液體是白色的乳化物。
針對實施例25~29中獲得的試料及日本藥典白色石油脂,進行了基於使用的皮膚的角質水分含量及經皮水分蒸散量的評估。具體而言,受驗對象設為40歲男性,而試驗期間設為:實施例26是2017年12月之中的2週,實施例25、27~29是2018年2~4月之中的2週(僅實施例25是4週)。又,作為測定機器,是使用Multi Probe Adapter MPA6(德國Courage+Khazaka公司製造),分別是使用Corneometer CM825作為測定角質層水分的測定探針,使用Tewameter TM300作為測定經皮水分蒸散量的測定探針,並在溫度20度、濕度50%的條件下進行測定。
分別在左手背內側一半及左臉頰的內側一半塗佈日本藥典白色石油脂,在右手背內側一半及右臉頰的內側一半塗佈實施例25~29中獲得的試料1日3次(上午7時、下午2時及下午8時),石油脂量是在左右各自的部位塗佈2FTU(放上食指的第一關節的量(1FTU)的2倍量)的量2週(僅實施例25為4週)。在左右手的手背外側一半及臉頰的外側一半都不塗佈任何的試料來作為控制組。評估在此期間前後的左手背、右手背、左臉頰及右臉頰的角質層水分含量及經皮水分蒸散量。
在表7~11表示角質層水分含量的測定結果。另外,表7~11中的角質層水分含量是在額頭、T字部位、頭皮、臉頰、眼角、太陽穴、嘴角、上半身、背後及脖子,低於50時評估為「非常乾燥」,50以上且60以下時評估為「乾燥」,超過60時評估為「十分濕潤」。又,在腕、手、腳及肘,低於35時評估為「非常乾燥」,35以上且50以下時評估為「乾燥」,超過50時評估為「十分濕潤」。
實施例25~29中獲得的試料,即使是在手背及臉頰的任何部位,角質層水分含量都比試驗前大幅地上昇。相對於此,在日本藥典白色石油脂並沒有見到像這樣大幅上昇的效果。因此,可知藉由利用聚縮合聚合物粒子及囊泡來乳化,石油脂變得具有高保濕效果。
[表7]
[表8]
[表9]
[表10]
[表11]
在表12~16表示經皮水分蒸散量的測定結果。另外,表12~16中的經皮水分蒸散量,0~10時評估為「非常好的狀態」,10~15時評估為「很好的狀態」,15~25時評估為「普通」,25~30時評估為「有些差的狀態」,30以上時評估為「相當差的狀態」。
對於實施例25~29中獲得的試料,即使是在手背及臉頰的任何部位,經皮水分蒸散量都比試驗前大幅地降低。相對於此,在日本藥典白色石油脂並沒有見到像這樣大幅降低的效果。因此,可知藉由利用聚縮合聚合物粒子及囊泡來乳化,石油脂變得具有高度角質層屏障功能改善效果、膚質改善效果。
[表12]
[表13]
[表14]
[表15]
[表16]
第1圖是將實施例1~3中獲得的試料靜置24小時之後的攝影圖。 第2圖(a)是實施例4中高壓乳化處理前的試料的光學顯微鏡攝影圖,(b)是將1次通過的高壓乳化處理後的試料靜置24小時之後的光學顯微鏡攝影圖,(c)是將2次通過的高壓乳化處理後的試料靜置24小時之後的光學顯微鏡攝影圖,(d)是將3次通過的高壓乳化處理後的試料靜置24小時之後的光學顯微鏡攝影圖。 第3圖是實施例2中獲得的試料的光學顯微鏡攝影圖。 第4圖是實施例3中獲得的試料的光學顯微鏡攝影圖。 第5圖是將實施例11~15中獲得的試料靜置24小時之後的攝影圖。 第6圖是將實施例16~23中獲得的試料靜置48小時之後的攝影圖。 第7圖(a)、(b)是將實施例7中獲得的試料滴入至80℃的水中隨後的攝影圖,(c)是將實施例7中獲得的試料滴入至80℃的水中5分鐘後的攝影圖。 第8圖(a)、(b)是將比較例1中獲得的試料滴入至80℃的水中隨後的攝影圖,(c)是將比較例1中獲得的試料滴入至80℃的水中5分鐘後的攝影圖。 第9圖是實施例7中獲得的試料的光學顯微鏡攝影圖。 第10圖是比較例1中獲得的試料的光學顯微鏡攝影圖。
國內寄存資訊 (請依寄存機構、日期、號碼順序註記) 無
國外寄存資訊 (請依寄存國家、機構、日期、號碼順序註記) 無

Claims (5)

  1. 一種皮膚外用劑,其包含:油相、水相、以及具有羥基之聚縮合聚合物粒子及/或由能夠形成囊泡的兩親媒性物質所形成的囊泡,該油相是由石油脂所組成,或是實質上由石油脂所組成且在25℃時的黏度為5000mPa‧s以上的液體或半固體;該皮膚外用劑具有水中油型乳化結構,該結構是前述聚縮合聚合物粒子及/或前述囊泡介於前述油相及前述水相的界面之間。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皮膚外用劑,其中,前述油相的含量,相對於前述皮膚外用劑的總量是70質量%以下。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皮膚外用劑,其中,前述石油脂的含量,相對於前述皮膚外用劑的總量是2質量%以上且70質量%以下。
  4. 如請求項2所述之皮膚外用劑,其中,前述石油脂的含量,相對於前述皮膚外用劑的總量是2質量%以上且70質量%以下。
  5. 如請求項1~4中任一項所述之皮膚外用劑,其中,在25℃時的黏度是400000mPa‧s以下。
TW107125304A 2017-07-28 2018-07-23 皮膚外用劑及其製造方法 TWI84153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46650 2017-07-28
JP2017-146650 2017-07-28
JP2018055128 2018-03-22
JP2018-055128 2018-03-2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09924A TW201909924A (zh) 2019-03-16
TWI841534B true TWI841534B (zh) 2024-05-11

Family

ID=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6074656A (ja) 2014-10-02 2016-05-12 学校法人神奈川大学 皮膚外用剤および抗シワ剤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6074656A (ja) 2014-10-02 2016-05-12 学校法人神奈川大学 皮膚外用剤および抗シワ剤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8184516A1 (zh) 一种保湿组合物及其在制备保湿化妆品中的应用
US8309109B2 (en) Cosmetic and method for production thereof
JP5101808B2 (ja) 水中油型液状組成物
KR20110058949A (ko) 고유상 안정화 화장료 조성물
CN102858316B (zh) 水性化妆料及其制造方法
CN111568782A (zh) 一种具有改善皮肤屏障的纳米乳液组合物及其应用
JP5030243B2 (ja) 外用剤組成物
CN107028810A (zh) 一种透皮保湿组合及在制备化妆品中的应用
JP7268132B2 (ja) 局所用組成物
JP2024059710A (ja) 超吸収性ポリマーを含む組成物
JP2016180009A (ja) クレンジング組成物及びクレンジング用品
TWI841534B (zh) 皮膚外用劑及其製造方法
JP6958878B2 (ja) 皮膚外用剤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869500B2 (ja) 外用剤及び外用剤の製造方法
WO2020158881A1 (ja) 皮膚又は粘膜の外用剤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皮膚又は粘膜の外用剤の基剤
CA3030374A1 (en) Cold-processed self-emulsifying hydroalcoholic gel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TWI833884B (zh) 皮膚或黏膜的外用劑及其製造方法、以及皮膚或黏膜的外用劑之基劑
CN115040437B (zh) O/w乳剂形式的化妆品组合物
CN112842924B (zh) 一种包埋角鲨烷的高粘度保湿氨基酸洗面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JP2003073281A (ja) 皮膚外用剤
KR102248265B1 (ko) 안정성이 우수한 세라마이드 볼의 제조방법 및 상기 제조방법에 의해 제조된 안정성이 우수한 세라마이드 볼
JP4251737B2 (ja) 外用ゲル状乳化組成物
JP3351954B2 (ja) 乳化組成物
CN116392409A (zh) 一种果冻气垫及其制备方法
JP3324927B2 (ja) 乳化組成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