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34202B - 霧滴產生噴嘴 - Google Patents

霧滴產生噴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34202B
TWI834202B TW111123570A TW111123570A TWI834202B TW I834202 B TWI834202 B TW I834202B TW 111123570 A TW111123570 A TW 111123570A TW 111123570 A TW111123570 A TW 111123570A TW I834202 B TWI834202 B TW I83420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injection port
nozzle
inlet
center lin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235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327732A (zh
Inventor
青山恭明
奥村宏
水上康洋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科學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2200214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176803B1/ja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科學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科學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3277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277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342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34202B/zh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藉由將液體朝外部空氣噴射,可產生混入並溶入大量的微氣泡及大量的超微細泡沫之大量霧滴(液滴)的霧滴產生噴嘴。 本發明具備噴嘴本體(Y1)。噴嘴本體(Y1)具有:第1及第2噴射口(4)、(5);第1及第2流入口(6)、(7);第1噴嘴孔(8),連接於第1噴射口(4)及第1流入口(6);第2噴嘴孔(9),連接於第2噴射口(5)及第2流入口(7)。噴嘴本體(Y1),從第1及第2噴射口(4)、(5)將水以第1及第2銳角角度(θ1)、(θ2)朝外部空氣噴射,對從第1及第2噴射口(4)、(5)所噴射之液體的一部分形成衝擊,並藉由衝擊而促使所噴射的水進行迴旋。

Description

霧滴產生噴嘴
本發明關於:將液體朝外部空氣噴射,而產生混入並溶入大量的微氣泡及大量的超微細泡沫之霧滴(液滴)的霧滴產生噴嘴。
作為用來產生霧滴的技術,專利文獻1揭示了雙流體噴嘴(TWO-FLUID JET NOZZLE)。雙流體噴嘴,具備霧化部及噴出口,將已加壓的洗淨液及已加壓的氣體導入霧化部。在專利文獻1中,利用霧化部將洗淨液及氣體予以混合,產生已混入且溶入有氣泡的霧滴,並從噴出口噴出。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3-145064號公報
[發明欲解決之問題]
在專利文獻1中,為了產生已混入且溶入有氣泡的霧滴,必須將已加壓的液體導入霧化部。 雖然在專利文獻1中,藉由利用霧化部來混合洗淨液(液體)及氣體,可將氣體予以粉碎(剪斷)而產生「已混入且溶入有某種程度之微氣泡」的霧滴,但期待能更進一步增加可混入且溶入液體之微氣泡及超微細泡沫的量。
本發明提供:藉由將液體朝外部空氣噴射,可產生已混入並溶入大量的微氣泡及大量的超微細泡沫之大量霧滴(液滴)的霧滴產生噴嘴。 [解決問題之手段]
本發明的請求項1,為液滴產生噴嘴,其特徵為具備噴嘴本體,該噴嘴本體具有:噴板;第1噴射口,在前述噴板的表面形成開口;第2噴射口,未與前述第1噴射口連通,且在前述噴板的表面形成開口;第1及第2流入口,在前述噴板的背面形成開口;第1噴嘴孔,連接於前述第1噴嘴口及前述第1流入口;第2噴嘴孔,連接於前述第2噴射口及前述第2流入口,該噴嘴本體連接於液體流路,使流動於前述液體流路的液體,從前述第1及第2流入口流入前述第1及第2噴嘴孔,前述第1及第2噴射口,在第1方向上具有開口寬度並在前述噴板的表面形成開口,在前述第1方向中,配置成於前述第1及第2噴射口的中心線之間,隔著「超過0且小於前述開口寬度」的第1孔間隔,在與前述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中,配置成於前述第1及第2噴射口的中心線之間,隔著第2孔間隔,前述第1流入口,配置成使前述第1噴射口位於前述第1流入口與前述第2噴出口之間,並在前述第2方向中,對前述第1噴射口隔著第3孔間隔,而開口形成於前述噴板的背面,前述第2流入口,配置成使前述第2噴射口位於前述第2流入口與前述第1噴射口之間,並在前述第2方向中,對前述第2噴射口隔著第4孔間隔,而開口形成於前述噴板的背面,前述第1噴嘴孔,在前述第2方向中,於前述第1噴嘴孔的孔中心線與前述第1噴射口的中心線之間,隔著第1銳角角度,並連接於前述第1噴射口及前述第1流入口,前述第2噴嘴孔,在前述第2方向中,於前述第2噴嘴孔的孔中心線與前述第2噴射口的中心線之間,隔著第2銳角角度,並連接於前述第2噴射口及前述第2流入口,前述第1及第2噴嘴孔,在前述第2方向中,配置成於前述第2噴嘴孔的孔中心線與前述第1噴嘴孔的孔中心線之間,隔著超過0度且90度以下的孔間角度,在前述第1方向中,於前述第1噴嘴孔的孔中心線與前述第2噴嘴孔的孔中心線之間,隔著前述第1孔間隔而形成並列。
根據本發明的請求項1,噴嘴本體,使已流入第1及第2噴嘴孔的液體,從第1及第2噴射口以第1及第2銳角角度朝外部氣體噴射。從第1及第2噴射口以第1及第2銳角角度朝外部氣體噴射之液體的一部分,形成衝擊。從第1及第2噴射口以第1及第2銳角角度朝外部氣體噴射的液體,藉由一部分的液體的衝擊,產生渦卷而成為迴旋流。從第1及第2噴射口以第1及第2銳角角度所噴射之液體及液體中的氣泡(氣體、空氣),藉由一部分的液體的衝擊以及迴旋流,被粉碎成大量的霧滴(液滴)。從第1及第2噴射口以第1及第2銳角角度朝外部氣體噴射之液體中的氣泡(氣體、空氣),藉由一部分的液體的衝擊(飛濺)以及迴旋流而被粉碎(剪斷),成為已混入且溶入有大量的微氣泡及大量的超微細泡沫之大量的霧滴液體(液滴)。 在請求項1中,不需要已加壓之氣體的導入,藉由從第1及第2噴射口將液體朝外部氣體噴射,便能產生已混入且溶入有大量微氣泡及大量超微細泡沫的大量霧滴(液滴)。 在請求項1中,可採用以下的構造:噴嘴本體,從第1噴射口以第1銳角角度噴射「已流入第1噴嘴孔的液體」,並以第2銳角角度從第2噴射口噴射「已流入第2噴嘴孔的液體」,第1孔間隔及第2孔間隔,形成可使「從第1噴射口以第1銳角角度噴射之液體的一部分」與「從第2噴射口以第2銳角角度噴射之液體的一部分」產生衝擊的間隔。
本發明的請求項2,是請求項1所記載的霧滴產生噴嘴,其特徵為:前述第1銳角角度及前述第2銳角角度,形成相同的角度。 [發明的效果]
根據本發明,藉由從第1及第2噴射口將液體朝外部氣體噴射,能形成(產生)已混入且溶入有大量微氣泡及大量超微細泡沫的大量霧滴(液滴)。
參考圖1至圖29,說明本發明的霧滴產生噴嘴。
參考圖1至圖29,說明第1實施形態及第2實施形態的霧滴產生噴嘴。
參考圖1至圖7,說明第1實施形態的霧滴產生噴嘴(霧滴產生噴嘴器、霧滴產生器)。
在圖1至圖7中,第1實施形態的霧滴產生噴嘴X1(以下,稱為「霧滴產生噴嘴X1」),具備噴嘴本體Y1。
如圖1至圖7所示,噴嘴本體Y1(噴嘴手段)具有:噴嘴筒部2、噴板3(噴射板、噴嘴板)、第1噴射口4、第2噴射口5、第1流入口6、第2流入口7、第1噴嘴孔8及第2噴嘴孔9。
如圖2及圖3所示,噴嘴筒部2譬如形成圓筒狀(圓筒體)。
如圖1至圖3所示,噴板3譬如形成圓形(圓形板)。噴板3,在板厚度方向A(板中心線的方向)上具有表面3A(板表面)及背面3B(板背面)。噴板3的表面3A及背面3B,在板厚度方向A上隔著板厚度T配置成平行。
噴板3,將噴嘴筒部2的其中一個筒端2A予以封閉,並固定於噴嘴筒部2。噴板3與噴嘴筒部2配置成同心。噴板3,使噴板3的背面3B抵接於噴嘴筒部2的其中一個筒端2A,而封閉噴嘴筒部2的其中一個筒端2A。
噴板3及噴嘴筒部2,譬如採用合成樹脂而形成一體。
第1噴射口4及第2噴射口5(第1及第2噴射孔 口),如圖1至圖4、圖6所示,形成於噴板3。第1噴射口4及第2噴射口5,在噴板3的表面3A形成開口。第1噴射口4及第2噴射口5,並未彼此連通且在噴板3的表面3A形成開口。第2噴射口5,如圖1、圖4及圖6所示,並未與第1噴射口4連通且在噴板3的表面3A形成開口。
第1噴射口4及第2噴射口5,如圖4所示,在與噴板3的板厚度方向A(噴嘴筒部2之筒中心線a的方向、噴板3之板中心線a的方向)正交的第1方向B(上下方向)中,配置成在第1噴嘴口4的中心線α(孔口中心線)與第2噴嘴口5的中心線β(孔口中心線)之間隔著第1孔間隔H1。
第1噴射口4,在第1方向B中,配置成與第2噴射口5隔著第1孔間隔H1,並在噴板3的表面3A形成開口。第2噴射口5,在第1方向B中,配置成與第1噴射口4隔著第1孔間隔H1,並在噴板3的表面3A形成開口。
第1噴射口4及第2噴射口5,譬如形成圓形(圓形口、圓形孔口)。第1噴射口4及第2噴射口5,譬如是相同的圓形,形成直徑D的圓形(圓形口、圓形孔口),並在第1方向B上具有開口寬度D而在噴板3的表面3A形成開口。
第1孔間隔H1(第1孔距離),是超過0且小於孔寬度D(直徑D)的間隔。
藉此,第1噴射口4及第2噴射口5,在第1方向B中,第1噴射口4的局部與第2噴射口5的局部形成重疊(overlap),並在噴板3的表面3A形成開口。
第1噴射口4及第2噴射口5,如圖1至圖5所示,在與噴板3的板厚度方向A以及第1方向B正交的第2方向C(左右方向)中,配置成:在第1噴嘴口4的中心線α與第2噴嘴口5的中心線β之間,隔著第2孔間隔H2。板厚度方向A,是與第1及第2方向B、C形成正交的方向。 第1噴射口4,在第2方向C中,配置成與第2噴射口5隔著第2孔間隔H2,並在噴板3的表面3A形成開口。第2噴射口5,在第2方向C中,配置成與第1噴射口4隔著第2孔間隔H2,並在噴板3的表面3A形成開口。 第2孔間隔H2(第2孔距離),譬如是數毫米(millimeter)的間隔。
第1流入口6及第2流入口7(第1及第2流入孔口),如圖2、圖3、圖5及圖6所示,形成於噴板3。第1流入口6及第2流入口7,在噴板3的背面3B形成開口。第1流入口6及第2流入口7,譬如形成圓形(圓形口)。第1流入口6及第2流入口7,是與第1及第2噴射口4、5相同的圓形,形成直徑D的圓形(圓形口、圓形孔口)。 第1及第2流入口6、7,在第1方向B中,配置成:在第1流入口6的中心線γ(孔口中心線)與第2流入口7的中心線τ(孔口中心線)之間,隔著第1孔間隔H1(第1及第2噴射口4、5的中心線α、β之間的第1孔間隔)。
第1流入口6配置成:第1噴射口4位於第1流入口6與第2噴射口5之間。第1流入口6,在第2方向C中,配置成:在第1流入口6的中心線γ與第1噴射口4的中心線α之間,隔著第3孔間隔H3,並在噴板3的背面3B形成開口。第1流入口6,在第2方向C中,對第1噴射口4隔著第3孔間隔H3,並在噴板3的背面3B形成開口。
第2流入口7配置成:第2噴射口5位於第2流入口7與第1噴射口4之間。第2流入口7,在第2方向C中,配置成:在第2流入口7的中心線τ與第2噴射口5的中心線β之間,隔著第4孔間隔H4,並在噴板3的背面3B形成開口。第2流入口7,在第2方向C中,對第2噴射口5隔著第4孔間隔H4,並在噴板3的背面3B形成開口。 第1流入口6及第2流入口7,在第2方向C中,配置成:隔著比第2孔間隔H2更大(更寬)的第5孔間隔H5。
如圖1至圖6所示,第1噴嘴孔8形成於噴板3。第1噴嘴孔8形成:連接於第1噴射口4及第1流入口6,並在板厚度方向A中,貫穿噴板3。第1噴嘴孔8,在第2方向C中,在第1噴嘴孔8的孔中心線σ與第1噴射口4的中心線α之間,隔著第1銳角角度θ1,並延伸於第1噴射口4與第1流入口6之間,且連接於第1噴射口4及第1流入口6。 第1噴嘴孔8,在第2方向C中,在第1噴嘴孔8的孔中心線σ與第1噴射口4的中心線α之間成為第1銳角角度θ1,從第1噴射口4(噴板3的表面3A)朝第1及第2噴射口4、5分離並朝向噴板3的背面3B(第1流入口6)延伸,而連接於第1流入口6。第1銳角角度θ1為:θ1=tan -1(H3/T)=tan -1(第3孔間隔/板厚度)。
如圖1至圖6所示,第2噴嘴孔9形成於噴板3。第2噴嘴孔9形成:連接於第2噴射口5及第2流入口7,並在板厚度方向A中,貫穿噴板3。第2噴嘴孔9,在第2方向C中,在第2噴嘴孔9的孔中心線δ與第2噴射口5的中心線β之間,隔著第2銳角角度θ2,並延伸於第2噴射口5與第2流入口7之間,且連接於第2噴射口5及第2流入口7。 第2噴嘴孔9,在第2方向C中,在第2噴嘴孔9的孔中心線δ與第2噴射口5的中心線β之間成為第2銳角角度θ2,從第2噴射口5(噴板3的表面3A)朝第1及第2噴射口4、5分離並朝向噴板3的背面3B(第2流入口7)延伸,而連接於第2流入口7。第2銳角角度θ2為:θ2=tan -1(H4/T)=tan -1(第4孔間隔/板厚度)。
第1噴嘴孔8及第2噴嘴孔9,如圖6所示,在第2方向C中,配置成:在第1噴嘴孔8的孔中心線σ與第2噴嘴孔9的孔中心線δ之間,隔著孔間角度θ3。 孔間角度θ3,是超過0度(0°)且90度(90°)以下的角度。第1噴嘴孔8的第1銳角角度θ1、及第2噴嘴孔9的第2銳角角度θ2,形成不同的角度、或者形成相同的角度。 當孔間角度θ3設為90度(90°)時(θ3=90°),譬如將第1銳角角度θ1設成30度(θ1=30°),將第2銳角角度θ2設成60度(θ2=60°),或者將第1及第2銳角角度θ1、θ2設成相同角度的45度(θ1=θ2=45°)。 當孔間角度θ3設成60度(60°)時(θ3=60°),譬如將第1銳角角度θ1設成15度(θ1=15°),將第2銳角角度θ2設成45度(θ2=45°),或者將第1及第2銳角角度θ1、θ2設成相同角度的30度(θ1=θ2=30°)。
第1噴嘴孔8及第2噴嘴孔9,在第1方向B中,於第1噴嘴孔8的孔中心線σ與第2噴嘴孔9的孔中心線δ之間,隔著第1孔間隔H1(和第1及第2噴射口4、5之間的間隔相同)而形成並列。
在霧滴產生噴嘴X1中,噴嘴本體Y1如圖3所示,連接於液體流路管11(液體流路ε)。液體流路管11,將液體流路管11的其中一個管端11側,從噴嘴筒部2的另一個筒端2B壓入(插入)噴嘴筒部2內,而安裝於噴嘴本體Y1。液體流路管11,如圖3所示,在噴嘴筒部2內,液體流路管11的其中一個管端11A緊密接觸(緊密附著)於噴板3的背面3B,而連接於第1及第2流入口6、7。液體流路管11,如圖3所示,具有液體流路ε。液體流路ε形成於液體流路管11內。液體流路ε,在液體流路管11之管中心線的方向中,貫穿液體流路管11,並在液體流路管11的其中一個管端11A形成開口。液體流路ε,通過液體流路管11的其中一個管端11A而連通於第1及第2流入口6、7。 液體流路ε(液體流路管11),連接於液體供給源(圖面中未顯示),並從液體供給源導入(供給)液體。液體供給源,譬如是將水AQ供給至液體流路ε(液體流路管11)的水供給源。從水供給源(圖面中未顯示)所供給(導入)的水AQ(液體),流動於液體流路管11內(液體流路ε),而從第1及第2流入口6、7流入第1及第2噴嘴孔8、9。
在霧滴產生噴嘴X1中,噴嘴本體Y1,如圖3所示,流動於液體流路ε(液體流路管11)內的水AQ(液體),從第1及第2流入口6、7流入第1及第2噴嘴孔8、9。
在霧滴產生噴嘴X1中,噴嘴本體Y1,如圖6及圖7所示,從第1噴射口4以第1銳角角度θ1,朝外部空氣噴射「已流入第1噴嘴孔8的水AQ(液體)」。噴嘴本體Y1,從第2噴射口5以第2銳角角度θ2,朝外部空氣噴射「已流入第2噴嘴孔9的水AQ(液體)」。
第1噴嘴孔8,如圖6及圖7所示,從第1噴射口4以第1銳角角度θ1,朝第2噴射口5側噴射「已流入第1噴嘴孔8的水AQ(液體)」。第1噴嘴孔8,從第1噴射口4以第1銳角角度θ1(對第1噴射口4的中心線α呈現第1銳角角度),將水AQ(液體)朝向第2方向C的第2噴射口5噴射。已流入第1噴嘴孔8的水AQ(液體),藉由流動於「以第1銳角角度θ1對第1噴射口4的中心線α形成傾斜」的第1噴嘴孔8內,而從第1噴射口4以第1銳角角度θ1朝第2噴射口5側噴射。
第2噴嘴孔9,如圖6及圖7所示,從第2噴射口5以第2銳角角度θ2,朝第1噴射口4側噴射「已流入第2噴嘴孔9的水AQ(液體)」。第2噴嘴孔9,從第2噴射口5以第2銳角角度θ2(對第2噴射口5的中心線β呈現第2銳角角度),將水AQ(液體)朝向第2方向C的第1噴射口4噴射。 已流入第2噴嘴孔9的水AQ(液體),藉由流動於「以第2銳角角度θ2對第2噴射口5的中心線β形成傾斜」的第2噴嘴孔9內,而從第2噴射口5以第2銳角角度θ2朝第1噴射口4側噴射。
從第1噴射口4以第1銳角角度θ1所噴射的水AQ(液體)、與從第2噴射口5以第2銳角角度θ2所噴射的水AQ(液體),如圖6及圖7所示,在「於板厚度方向A(與第1及第2方向B、C正交的方向)中,從噴板3的表面3A起隔著噴射高度Aα(噴射高度間隔)」並且「於第2方向C中,從第1噴射口4起隔著噴射間隔Hα」的第1及第2噴射口4、5之間的交叉點p,形成交叉。從第1及第2噴射口4、5以第1及第2銳角角度θ1、θ2所噴射之水AQ(液體)的一部分,在交叉點p形成衝擊。 從第1及第2噴射口4、5以第1及第2銳角角度θ1、θ2所噴射的水AQ(液體),更詳細地說,在第1方向B中,第1及第2噴射口4、5形成重疊之部分(第1及第2噴射口4、5產生重疊的部分)的水AQ(液體),在交叉點p形成衝擊。 噴射高度Aα(噴射高度間隔)成為計算式(1),噴射間隔Hα成為計算式(2)。在計算式(1)及計算式(2)中,H1為第1孔間隔,θ1為第1銳角角度,θ2為第2銳角角度。
[計算式]
從第1及第2噴射口4、5以第1及第2銳角角度θ1、θ2所噴射的水AQ(液體),如圖6及圖7所示,藉由一部分的水AQ(一部分的液體)的衝擊,而在第2方向C之第1及第2噴射口4、5的中心(第2孔間隔H2的中心),以「通過交叉點p並朝板厚度方向A延伸的迴旋中心線λ(迴旋中心)」作為中心形成迴旋,進而產生渦卷。 從第1及第2噴射口4、5以第1及第2銳角角度θ1、θ2所噴射的水AQ(液體),藉由一部分的水AQ(一部分的液體)的衝擊,而獲得繞著迴旋中心λ的迴旋力,並藉由迴旋力而繞著迴旋中心λ產生渦卷進而成為迴旋流。
從第1及第2噴射口4、5以第1及第2銳角角度θ1、θ2所噴射的水AQ(液體),藉由一部分的水AQ(一部分的液體)的衝擊而被粉碎(剪斷),進而成為大量的霧滴(液滴)。 從第1及第2噴射口4、5以第1及第2銳角角度θ1、θ2所噴射的水AQ(液體)及水AQ中(液體中)的氣泡(氣體、空氣),藉由一部分的水AQ(一部分的液體)的衝擊(飛濺)以及迴旋(迴旋流),而被粉碎(剪斷),成為已混入且溶入有大量的微氣泡及大量的超微細泡沫之大量的霧滴水(水滴、液滴)。 從第1及第2噴射口4、5以第1及第2銳角角度θ1、θ2所噴射的水AQ(液體),藉由迴旋(迴旋流),將空氣(外部空氣)捲入霧滴水中並形成迴旋。霧滴水(液滴)及霧滴水中(水滴中、液滴中)的氣泡(包含藉由迴旋流而捲入霧滴水中的空氣),藉由迴旋流(迴旋)而被粉碎(剪斷),成為已混入且溶入有大量的微氣泡及大量的超微細泡沫之大量的霧滴水(水滴、液滴)。
霧滴產生噴嘴X1,並未連通第1及第2噴射口4、5且在噴板3的表面3A形成開口,將第1及第2孔間隔H1、H2設為「從第1及第2噴射口4、5以第1及第2銳角角度θ1、θ2所噴射的水AQ(液體),其中一部分可產生衝擊」的間隔,並藉由使第1及第2噴嘴孔以第1及第2銳角角度θ1、θ2形成傾斜,可使「從第1及第2噴射口4、5所噴射的水AQ(液體)的一部分」產生衝擊(飛濺),並使「從第1及第2噴射口4、5所噴射的水AQ(液體)」形成迴旋,藉由水AQ(液體)的衝擊以及水AQ(液體)的迴旋,能產生(生成)已混入且溶入有大量的微氣泡及大量的超微細泡沫之大量的霧滴水(水滴、液滴)。在霧滴產生噴嘴X1中,只需藉由從第1及第2噴射口4、5將水AQ(液體)朝外部氣體噴射,便能產生(生成)已混入且溶入有大量微氣泡及大量超微細泡沫的大量霧滴水(水滴、液滴)。 第1孔間隔H1及第2孔間隔H2形成:可使「從第1噴射口4以第1銳角角度θ1所噴射之水AQ(液體)的一部分」與「從第2噴射口5以第2銳角角度θ2所噴射之水AQ(液體)的一部分」形成衝擊的間隔(可形成衝擊的間隔)。
參考圖8至圖29,說明第2實施形態的霧滴產生噴嘴(霧滴產生噴嘴器、霧滴產生器)。 在圖8至圖29中,由於與圖1至圖7相同的圖號,為相同的構件、相同的構造,因此省略其詳細的說明。
在圖8至圖14中,第2實施形態的霧滴產生噴嘴X2(以下,稱為「霧滴產生噴嘴X2」),具備噴嘴本體Y2。
如圖8至圖29所示,噴嘴本體Y2(噴嘴手段)具有:噴嘴筒部15、噴板16(噴射板、噴嘴板)、複數個開口孔群17(導引孔18;第1及第2噴射口19、20;第1及第2流入口21、22;第1及第2噴嘴孔23、24)、及霧滴件31(偏導構件、霧滴偏導構件、內芯)。
如圖15至圖17所示,噴嘴筒部15譬如形成圓筒狀(圓筒體)。噴嘴筒部15具有內周直徑DA。噴嘴筒部15,在筒中心線a的方向中,於各筒端15A、15B之間具有筒長度LX。
如圖15至圖18所示,噴板16譬如形成圓形(圓形板)。噴板16,在板厚度方向A(板中心線的方向)上具有表面16A及背面16B。噴板16的表面16A及背面16B,在板厚度方向A上隔著板厚度T配置成平行。 噴板16,將噴嘴筒部15的其中一個筒端15A予以封閉,並固定於噴嘴筒部15。噴板16與噴嘴筒部15配置成同心。噴板16,使噴板16的背面16B抵接於噴嘴筒部15的其中一個筒端15A,而封閉噴嘴筒部15的其中一個筒端15A。 噴板16及噴嘴筒部15,譬如採用合成樹脂而形成一體。
如圖15至圖22所示,各開口孔群17形成於噴板16。各開口孔群17,如圖15、圖16及圖19所示,譬如以噴板16的板中心線a作為中心,配置在位於噴板16之半徑r1(直徑DS)的圓S1上、半徑r2(直徑DT)的圓S2上、及半徑r3的圓S3上。圓S2的半徑r2是大於圓S1之半徑r1的半徑(r1<r2),圓S3的半徑r3是大於圓S2之半徑r2的半徑(r2<r3)。各開口孔群17,在各圓S1、S2、S3上配置1個或者複數個,舉例來說,在圓S1(第1圓)上配置3個開口孔群17,在圓S2(第2圓)上配置6個開口孔群17,在圓S3(第3圓)上配置12個開口孔群17。 圓S1上的各開口孔群17,如圖19所示,在噴板16(圓S1)的周方向(圓周方向)中,配置成:在各開口孔群17之間,隔著第1孔配置角度θA(譬如,θA=120°)。圓S2上的各開口孔群17,如圖19所示,在噴板16(圓S2)的周方向(圓周方向)中,配置成:在各開口孔群17之間,隔著第2孔配置角度θB(譬如,θB=60°)。圓S3上的各開口孔群17,如圖19所示,在噴板16(圓S3)的周方向(圓周方向)中,配置成:在各開口孔群17之間,隔著第3孔配置角度θC(譬如,θC=30°)。
如圖15至圖22所示,各開口孔群17(噴嘴本體Y2)構成:具有導引孔18、第1噴射口19、第2噴射口20、第1流入口21、第2流入口22、第1噴嘴孔23及第2噴嘴孔24。
在各開口孔群17中,導引孔18,如圖15至圖22所示,譬如形成截頭四角錐台形狀(截頭四角錐台孔)。各開口孔群17的導引孔18(截頭四角錐台孔),在板厚度方向A中,貫穿噴板16,而在噴板16的表面16A及背面16B形成開口。各開口孔群17的導引孔18(截頭四角錐台孔),在板厚度方向A中,從噴板16的表面16A朝向背面16B逐漸地擴大,並延伸於噴板16的表面16A與背面16B之間。 各開口孔群17的導引孔18(截頭四角錐台孔),如圖19所示,配置成使截頭四角錐台孔的導引孔中心線f位於(齊聚於)各圓S1、S2、S3。 各開口孔群17的導引孔18,在圓S1上配置成:於每個第1孔配置角度θA,使導引孔中心線f位於(齊聚於)圓S1。各開口孔群17的導引孔18,在圓S2上配置成:於每個第2孔配置角度θB,使導引孔中心線f位於(齊聚於)圓S2。各開口孔群17的導引孔18,在圓S3上配置成:於每個第3孔配置角度θC,使導引孔中心線f位於(齊聚於)圓S3。
各開口孔群17的導引孔18,如圖20至圖22所示,在各圓S1、S2、S3與導引孔中心線f的交點(接點),在接觸於各圓S1、S2、S3之切線的方向C(以下稱為「圓S1、S2、S3之切線的方向」)上具有第1及第2傾斜內側面18A、18B(第1及第2內側面、傾斜內側面)。各開口孔群17的導引孔18,在與各圓S1、S2、S3的切線正交的徑向B(第1方向)上具有第3及第4傾斜內側面18C、18D(第3及第4內側面、傾斜內側面)。
各開口孔群17之導引孔18的第1及第2傾斜內側面18A、18B,如圖20至圖22所示,配置成交叉於各圓S1、S2、S3的切線,並且在各圓S1、S2、S3之切線的方向C(第2方向)中,於第1及第2傾斜內側面18A、18B之間,隔著內面間隔配置成平行。 各開口孔群17之導引孔18的第1傾斜內側面18A,如圖22所示,在各圓S1、S2、S3之切線的方向C(第2方向)中,配置成:在第1傾斜內側面18A與導引孔18的導引孔中心線f之間,隔著第1銳角角度θ1。第1傾斜內側面18A,在各圓S1、S2、S3之切線的方向C(第2方向)中,於第1傾斜內側面18A與導引孔18的導引孔中心線f之間形成第1銳角角度θ1,從噴板16的表面16A朝第2傾斜內側面18B分離並朝噴板16的背面16B延伸,而配置於噴板16的表面16A與背面16B之間。 各開口孔群17之導引孔18的第2傾斜內側面18B,如圖22所示,在各圓S1、S2、S3之切線的方向C(第2方向)中,配置成:在第2傾斜內側面18B與導引孔18的導引孔中心線f之間,隔著第2銳角角度θ2。第2傾斜內側面18B,在各圓S1、S2、S3之切線的方向C(第2方向)中,於第2傾斜內側面18B與導引孔18的導引孔中心線f之間形成第2銳角角度θ2,從噴板16的表面16A朝第1傾斜內側面18A分離並朝噴板16的背面16B延伸,而配置於噴板16的表面16A與背面16B之間。
各開口孔群17的第1噴射口19及第2噴射口20(第1及第2噴射孔口),如圖15、圖17至圖22所示,形成於噴板16。各開口孔群17的第1噴射口19及第2噴射口20,在噴板16的表面16A形成開口。各開口孔群17的第1噴射口19及第2噴射口20,並未彼此連通且在噴板16的表面16A形成開口。各開口孔群17的第2噴射口20,並未與第1噴射口19連通且在噴板16的表面16A形成開口。 各開口孔群17的第1噴射口19及第2噴射口20,配置成鄰接於各開口孔群17的導引孔18。
各開口孔群17的第1噴射口19及第2噴射口20,如圖20所示,在各圓S1、S2、S3的徑向B(第1方向)中,配置成:在第1噴射口19的中心線g(孔口中心線)與第2噴射口20的中心線k(孔口中心線)之間,隔著第1孔間隔H1。各開口孔群17的第1噴射口19,在各圓S1、S2、S3的徑向B中,配置成與各開口孔群17的第2噴射口20隔著第1孔間隔H1,並在噴板16的表面16A形成開口。各開口孔群17的第2噴射口20,在各圓S1、S2、S3的徑向B中,配置成與各開口孔群17的第1噴射口19隔著第1孔間隔H1,並在噴板16的表面16A形成開口。
各開口孔群17的第1噴射口19及第2噴射口20,如圖20所示,在各圓S1、S2、S3之切線的方向C(第2方向)中,導引孔18位於第1噴射口19與第2噴射口20之間,並配置於各開口孔群17的導引孔18之切線的方向C的兩側。 各開口孔群17的第1噴射口19及第2噴射口20,在各圓S1、S2、S3之切線的方向C中,配置成:在第1噴射口19的中心線g與第2噴射口20的中心線k之間,隔著第2孔間隔H2。各開口孔群17的第1噴射口19,在各圓S1、S2、S3之切線的方向C中,各開口孔群17的導引孔18位於各開口孔群17的第1噴射口19與第2噴射口20之間,配置成與各開口孔群17的第2噴射口20隔著第2孔間隔H2。各開口孔群17的第2噴射口20,在各圓S1、S2、S3之切線的方向C中,各開口孔群17的導引孔18位於各開口孔群17的第1噴射口19與第2噴射口20之間,配置成與各開口孔群17的第1噴射口19隔著第2孔間隔H2。
各開口孔群17的第1噴射口19及第2噴射口20,如圖20及圖22所示,延伸於各圓S1、S2、S3之切線的方向C(第2方向),並在各開口孔群17的導引孔18形成開口。各開口孔群17的第1噴射口19及第2噴射口20,譬如在各圓S1、S2、S3之切線的方向C(第2方向)中,配置成:其中一個開口端側是形成半圓形狀(半圓形口、半圓形孔口)的長孔口(長形開口),另一個開口端在各開口孔群17的導引孔18形成開口。各開口孔群17的第1噴射口19及第2噴射口20,其中一個開口端側是形成直徑D的半圓形狀的長孔口(長形開口),在各圓S1、S2、S3的徑向B(第1方向)上具有開口寬度D,在噴板16的表面16A及各開口孔群17的導引孔18形成開口。 在各開口孔群17的第1及第2噴射口19、20,第1孔間隔H1,形成超過0(零)且小於開口寬度D的間隔。 在各開口孔群17的第1及第2噴射口19、20,第2孔間隔H2,是各圓S1、S2、S3之切線的方向C(第2方向)的導引孔18的孔寬度,形成數毫米或者小於第1及第2噴射口19、20的開口寬度D之3倍的間隔。各開口孔群17的導引孔18,在各圓S1、S2、S3之切線的方向C(第2方向)中,具有數毫米或者小於第1及第2噴射口19、20的開口寬度D之3倍的孔寬度,連通於各開口孔群17的第1及第2噴射口19、20,並在噴板16的表面16A形成開口。
各開口孔群17的第1流入口21及第2流入口22(第1及第2流入孔口),如圖16、圖17、圖20及圖22所示,形成於噴板16。各開口孔群17的第1流入口21及第2流入口22,在噴板16的背面16B形成開口。
各開口孔群17的第1流入口21及第2流入口22,如圖21所示,在各圓S1、S2、S3的徑向B(第1方向)中,配置成:在第1流入口21的中心線n(孔口中心線)與第2流入口22的中心線q(孔口中心線)之間,隔著第1孔間隔H1。
各開口孔群17的第1流入口21,如圖21及圖22所示,配置成:各開口孔群17的第1噴射口19與導引孔18,位於各開口孔群17的第1流入口21與第2噴射口20之間。各開口孔群17的第1流入口21,在各圓S1、S2、S3之切線的方向C(第2方向)中,在第1流入口21的中心線n與第1噴射口19的中心線g之間,隔著第3孔間隔H3,並在噴板16的背面16B形成開口。各開口孔群17的第1流入口21,在各圓S1、S2、S3之切線的方向C(第2方向)中,對各開口孔群17的第1噴射口19隔著第3孔間隔H3,並在噴板16的背面16B形成開口。
各開口孔群17的第2流入口22,如圖21及圖22所示,配置成:各開口孔群17的第2噴射口20與導引孔18,位於各開口孔群17的第2流入口22與第1噴射口19之間。各開口孔群17的第2流入口22,在各圓S1、S2、S3之切線的方向C(第2方向)中,在第2流入口22的中心線q與第2噴射口20的中心線k之間,隔著第4孔間隔H4,並在噴板16的背面16B形成開口。各開口孔群17的第2流入口22,在各圓S1、S2、S3之切線的方向C(第2方向)中,對各開口孔群17的第2噴射口20隔著第4孔間隔H4,並在噴板16的背面16B形成開口。
各開口孔群17的第1流入口21及第2流入口22,如圖21所示,在各圓S1、S2、S3之切線的方向C(第2方向)中,配置成:隔著比第2孔間隔H2更大(更寬)的第5孔間隔H5。
各開口孔群17的第1流入口21及第2流入口22,如圖21及圖22所示,延伸於各圓S1、S2、S3之切線的方向C(第2方向),並在各開口孔群17的導引孔18形成開口。各開口孔群17的第1流入口21及第2流入口22,譬如配置成:是與第1及第2噴射口19、20相同的長孔口(長形開口),另一個開口端在各開口孔群17的導引孔18形成開口。各開口孔群17的第1流入口21及第2流入口22,在各圓S1、S2、S3的徑向B(第1方向)上具有開口寬度D,在噴板16的背面16B及各開口孔群17的導引孔18形成開口。
如圖17、圖20至圖22所示,各開口孔群17的第1噴嘴孔23形成於噴板16。如圖22所示,各開口孔群17的第1噴嘴孔23形成:連接於各開口孔群17的第1噴射口19及第1流入口21,並在板厚度方向A中貫穿噴板16。各開口孔群17的第1噴嘴孔23,在各圓S1、S2、S3之切線的方向C(第2方向)中,於第1噴嘴孔23的孔中心線s與第1噴射口19的中心線g之間,隔著第1銳角角度θ1,並延伸於各開口孔群17的第1噴射口19與第1流入口21之間,連接於各開口孔群17的第1噴射口19及第1流入口21。各開口孔群17的第1噴嘴孔23,在各圓S1、S2、S3之切線的方向C中,在各開口孔群17之第1噴嘴孔23的孔中心線s與第1噴射口19的中心線g之間形成第1銳角角度θ1,從各開口孔群17的第1噴射口19(噴板16的表面16A)朝各開口孔群17的第1及第2噴射口19、20分離並朝向噴板16的背面16B延伸,連接於各開口孔群17的第1流入口21。
各開口孔群17的第1噴嘴孔23,如圖22所示,延伸於各圓S1、S2、S3之切線的方向C(第2方向),並在各開口孔群17的導引孔18(第1傾斜內側面18A)形成開口。各開口孔群17的第1噴嘴孔23,譬如形成與第1及第2噴射口19、20的長孔口相同的形狀。各開口孔群17的第1噴嘴孔23,配置成:其中的一個孔端側形成直徑D之半圓形的長孔,另一個孔端在各開口孔群17之導引孔18的第1傾斜內側面18A形成開口。 各開口孔群17的第1噴嘴孔23,在板厚度方向A中,配置成:其中的一個孔端側,遍及於第1噴射口19及第1流入口21之間,在各開口孔群17之導引孔18的第1傾斜內側面18A形成開口。
如圖17、圖20至圖22所示,各開口孔群17的第2噴嘴孔24形成於噴板16。如圖22所示,各開口孔群17的第2噴嘴孔24形成:連接於各開口孔群17的第2噴射口20及第2流入口22,並在板厚度方向A中貫穿噴板16。各開口孔群17的第2噴嘴孔24,在各圓S1、S2、S3之切線的方向C(第2方向)中,於第2噴嘴孔24的孔中心線t與第2噴射口20的中心線k之間,隔著第2銳角角度θ2,並延伸於各開口孔群17的第2噴射口20與第2流入口22之間,連接於各開口孔群17的第2噴射口20及第2流入口22。各開口孔群17的第2噴嘴孔24,在各圓S1、S2、S3之切線的方向C中,在各開口孔群17之第2噴嘴孔24的孔中心線t與第2噴射口20的中心線k之間形成第2銳角角度θ2,從各開口孔群17的第2噴射口20(噴板16的表面16A)朝各開口孔群17的第1及第2噴射口19、20分離並朝向噴板16的背面16B延伸,連接於各開口孔群17的第2流入口22。
各開口孔群17的第2噴嘴孔24,如圖22所示,延伸於各圓S1、S2、S3之切線的方向C(第2方向),並在各開口孔群17的導引孔18(第2傾斜內側面18B)形成開口。各開口孔群17的第2噴嘴孔24,譬如形成與第1及第2噴射口19、20的長孔口相同的形狀。各開口孔群17的第2噴嘴孔24,配置成:其中的一個孔端側形成直徑D之半圓形的長孔,另一個孔端在各開口孔群17之導引孔18的第2傾斜內側面18B形成開口。 各開口孔群17的第2噴嘴孔24,在板厚度方向A中,配置成:其中的一個孔端側,遍及於第2噴射口20及第2流入口22之間,在各開口孔群17之導引孔18的第2傾斜內側面18B形成開口。
各開口孔群17的第1噴嘴孔23及第2噴嘴孔24,如圖22所示,在各圓S1、S2、S3之切線的方向C(第2方向)中,配置成在第1噴嘴孔23的孔中心線s與第2噴嘴孔24的孔中心線t之間,隔著孔間角度θ3。
各開口孔群17的第1噴嘴孔23及第2噴嘴孔24,如圖20及圖21所示,在各圓S1、S2、S3的徑向B(第1方向)中,在第1噴嘴孔23的孔中心線s與第2噴嘴孔24的孔中心線t之間,隔著第1孔間隔H1形成並列。
霧滴件31(偏導構件),如圖23至圖29所示,具有基台32及複數個導引突起33(導引核心)。
基台32,如圖23至圖29所示,具有基台柱34、基台環35(基台圓筒部)、複數個基台腳36(基台凸緣)及複數個基台突起37。
如圖23至圖27所示,基台柱34譬如形成外周直徑DB的圓柱狀(圓柱體)。基台柱34的外周直徑DB,是比「配置各開口孔群17的圓S1的直徑DS(DS=2×r1)」更小的直徑。基台柱34,在柱中心線的方向E上具有柱端表面34A(柱端面)及柱端背面34B(柱端面)。基台柱34的柱端表面34A及柱端背面34B,在柱中心線的方向E上具有柱長度T1並配置成平行。基台柱34的柱長度T1,比噴嘴筒部15的筒長度LX更短。
如圖23至圖27所示,基台環35譬如形成圓筒狀(圓筒體)。基台環35,在筒中心線的方向E上具有筒端表面35A(筒端面)及筒端背面35B(筒端面)。基台環35的筒端表面35A及筒端背面35B,在筒中心線的方向E上具有筒長度T1(與基台柱34相同的長度)並配置成平行。基台環35,具有外周直徑DC及內周直徑dc。基台環35的外周直徑DC,是與噴嘴筒部15的內周直徑DA大致相同的直徑(稍小的直徑)。基台環35的內周直徑dc,是比「配置各開口孔群17的圓S2的直徑DT(DT=2×r2)」更大的直徑。
基台環35,如圖23至圖27所示,外嵌於基台柱34,並與基台柱34配置成同心。基台環35配置成:基台環35的筒端表面35A與基台柱34的柱端表面34A形成同一平面。基台環35,配置成:在基台環35的內周面35b與基台柱34的外周面34a之間,隔著圓環間隔。
如圖23至圖27所示,各基台腳36譬如形成長板狀(長板)。各基台腳36,在板厚度方向E上具有腳板表面36A及腳板背面36B。各基台腳36的腳板表面36A及腳板背面36B,在板厚度方向E上具有板厚度T1(與基台柱34的柱長度相同的板厚度)並配置成平行。
各基台腳36,如圖23至圖27所示,架設於基台柱34的外周面34a與基台環35的內周面35b之間,並固定於基台柱34及基台環35。各基台腳36配置成:基台腳36的腳板表面36A,與基台柱34的柱端表面34A(柱端面)及基台環35的筒端表面35A(筒端面)形成同一平面。各基台腳36,在基台柱34(基台環35)的周方向(圓周方向)中,於各基台腳36之間,隔著腳配置角度θB。腳配置角度θB,是與第2孔配置角度θB(θB=60°)相同的角度。 各基台腳36,在基台柱34(基台環35)的周方向(圓周方向)中,於各基台腳36之間形成液體流通孔38,並延伸於基台柱34與基台環35之間。
如圖25及圖26所示,各基台突起37(基台突部)譬如形成短板狀(短板)。各基台突起37,在板厚度方向E上具有突起板表面37A及突起板背面37B。各基台突起37的突起板表面37A及突起板背面37B,在板厚度方向E上具有板厚度T1並配置成平行。
各基台突起37,如圖25及圖26所示,在基台環35的周方向(圓周方向)中,配置於各基台腳36之間的中央,並固定於基台環35。各基台突起37配置成:基台突起37的突起板表面37A,與基台環35的筒端表面35A(筒端面)形成同一平面。 各基台突起37,在基台環35的徑向中,從基台環35的內周面35b朝向基台柱34突出,並配置於各液體流通孔38內。各基台突起37,在和基台柱34的外周面34a之間,隔著間隔並懸臂支承於基台環35,朝各液體流通孔38突出。
各導引突起33(導引核心),如圖23至圖29所示,譬如形成與導引孔18大致相同的截頭四角錐台(truncated square pyramid)。各導引突起33,形成略小於導引孔18之相似的截頭四角錐台。各導引突起33具有:截頭四角錐台的頂面33A、底面33B、第1至第4側面33C、33D、33E、33F(第1至第4傾斜側面)。各導引突起33(截頭四角錐台),在截頭四角錐台的錐中心線u(以下稱為「錐中心線u」)的方向中,於頂面33A與底面33B之間具有與噴板16的板厚度T相同的錐高度Hq。
在各導引突起33(截頭四角錐台)中,第1至第4側面33C~33F,如圖26至圖29所示,從頂面33A朝向底面33B擴大而傾斜,形成(配置)於頂面33A與底面33B之間。 第1側面33C(第1傾斜側面33C)配置成面向第2側面33D(第2傾斜側面),第3側面(第3傾斜側面33E)配置成面向第4側面33F(第4傾斜側面)。 第1側面33C,如圖29所示,形成(配置成)對錐中心線u隔著第1銳角角度θ1(與第1傾斜內側面18A相同的角度)。第1側面33C,對錐中心線u形成第1銳角角度θ1,從頂面33A朝第2側面33D分離並朝向底面33B延伸,而配置於(形成於)頂面33A與底面33B之間。 第2側面33D,如圖29所示,形成(配置成)對錐中心線u隔著第2銳角角度θ2(與第2傾斜內側面18B相同的角度)。第2側面33D,對錐中心線u形成第2銳角角度θ2,從頂面33A朝第1側面33C分離並朝向底面33B延伸,而配置於(形成於)頂面33A與底面33B之間。
各導引突起33(截頭四角錐台),如圖23至圖29所示,被配置於基台32(基台環35、各基台腳36及各基台突起37),並固定於基台32(基台環35、各基台腳36及各基台突起37)。 各導引突起33,如圖24所示,以基台柱34(基台環35)的柱中心線w(筒中心線)作為中心,配置在位於基台32(基台環35、各基台腳36及各基台突起37)之半徑r1的圓S4上、半徑r2的圓S5上、及半徑r3的圓S6上。各導引突起33,在各圓S4、S5、S6上配置1個或者複數個,譬如在圓S4(第4圓)上配置3個導引突起33,在圓S5(第5圓)上配置6個導引突起33,在圓S6(第6圓)上配置12個導引突起33。 圓S4的半徑r1,是與配置各開口孔群17的圓S1相同的半徑,圓S5的半徑r2,是與配置各開口孔群17的圓S2相同的半徑。圓S6的半徑r3,是與配置各開口孔群17的圓S3相同的半徑。
圓S4的各導引突起33,如圖24所示,在基台柱34(基台環35)的周方向(圓周方向)中,配置成:在各導引突起33之間,隔著第1突起配置角度θA。第1突起配置角度θA,是與第1孔配置角度θA(θB=120°)相同的角度。圓S4的各導引突起33,在基柱台34的周方向中,固定於「位在每一個第1突起配置角度θA」的各基台腳36。圓S4的各導引突起33,配置成使錐中心線u位於(齊聚於)圓S4。圓S4的各導引突起33,如圖26、圖27及圖29所示,截頭四角錐台的底面33B抵接於各基台腳36的腳板表面36A,而豎立設於各基台腳36上。圓S4的各導引突起33,如圖28所示,在錐中心線u與圓S4的交點(接點),將第1及第2側面33C、33D配置於「接觸於圓S4之切線的方向C(第2方向)」上,並將第3及第4側面33E、33F配置於「與圓S4之切線的方向C正交的圓S4的徑向B(第1方向)」上,將截頭四角錐台的底面33B配置成抵接於各基台腳36的腳板表面36A。
圓S5的各導引突起33,如圖24所示,在基台柱34(基台環35)的周方向(圓周方向)中,配置成:在各導引突起33之間,隔著第2突起配置角度θB。第2突起配置角度θB,是與腳配置角度θB及第2孔配置角度θB(θB=60°)相同的角度。圓S5的各導引突起33被固定於各基台腳36。圓S5的各導引突起33,配置成使錐中心線u位於(齊聚於)圓S5。圓S5的各導引突起33,如圖26、圖27及圖29所示,截頭四角錐台的底面33B抵接於各基台腳36的腳板表面36A,而豎立設於各基台腳36上。圓S5的各導引突起33,如圖28所示,在錐中心線u與圓S5的交點(接點),將第1及第2側面33C、33D配置於「接觸於圓S5之切線的方向C(第2方向)」上,並將第3及第4側面33E、33F配置於「與圓S5之切線的方向C正交的圓S5的徑向B(第1方向)」上,將截頭四角錐台的底面33B配置成抵接於各基台腳36的腳板表面36A。
圓S6的各導引突起33,如圖24所示,在基台柱34(基台環35)的周方向(圓周方向)中,配置成:在各導引突起33之間,隔著第3突起配置角度θC。第3突起配置角度θC,是與第3孔配置角度θC(θB=30°)相同的角度。圓S6的各導引突起33,被固定於各基台腳36及各基台突起37。 圓S6的各導引突起33,配置成使錐中心線u位於(齊聚於)圓S6。圓S6的各導引突起33,如圖26、圖27及圖29所示,截頭四角錐台的底面33B抵接於各基台腳36的腳板表面36A及各基台突起37的突起板表面37A,而豎立設於各基台腳36上及各基台突起37上。圓S6的各導引突起33,如圖28所示,在錐中心線u與圓S6的交點(接點),將第1及第2側面33C、33D配置於「接觸於圓S6之切線的方向C(第2方向)」上,並將第3及第4側面33E、33F配置於「與圓S6之切線的方向C正交的圓S6的徑向B(第1方向)」上,將截頭四角錐台的底面33B配置成抵接於各基台腳36的腳板表面36A及各基台突起37的突起板表面37A。
霧滴件31,譬如利用合成樹脂使基台32(基台柱34、基台環35、各基台腳36及各基台突起37)及各導引突起33形成一體。
如圖8至圖14所示,霧滴件31被配置於噴嘴筒部15內。霧滴件31,使各導引突起33(截頭四角錐台的頂面33A)朝向噴板16的背面16B,插入噴嘴筒部15內。霧滴件31,從各導引突起33(頂面33A)插入噴嘴筒部15,並安裝於噴嘴筒部15。霧滴件31,將各導引突起33及基台32從噴嘴筒部15的另一個筒端15B,插入噴嘴筒部15。 霧滴件31,如圖9及圖10所示,基台環35的外周面35a緊密接觸(緊密附著)於噴嘴筒部15的內周面15b,將各導引突起33從噴板16的背面16B壓入(插入)各開口孔群17的導引孔18內,而配置於噴嘴筒部15內。
各導引突起33,如圖8至圖14所示,從截頭四角錐台的頂面33A壓入(插入)各開口孔群17的導引孔18,而配置於各開口孔群17的導引孔18內。
各導引突起33,如圖11及圖12所示,使截頭四角錐台的第1側面33C緊密接觸(緊密附著)於各開口孔群17之導引孔18的第1傾斜內側面18A,並使第2側面33D緊密接觸(緊密附著)於各開口孔群17之導引孔18的第2傾斜內側面18B,而壓入(插入)各開口孔群17的導引孔18內。 各導引突起33,如圖10及圖12所示,使截頭四角錐台的第3側面33E緊密接觸(緊密附著)於各開口孔群17之導引孔18的第3傾斜內側面18C,並使第4側面33F緊密接觸(緊密附著)於各開口孔群17之導引孔18的第4傾斜內側面18D,而壓入(插入)各開口孔群17的導引孔18內。
各導引突起33,如圖12及圖13所示,藉由截頭四角錐台的第1側面33C緊密附著於第1傾斜內側面18A,而由第1側面33C封閉第1噴射口19的另一個開口端,並封閉第1流入口21的另一個開口端,且封閉第1噴嘴孔23的另一個開口端。 如此一來,各導引突起33,藉由第1側面33C,將第1噴射口19、第1流入口21及第1噴嘴孔23從導引孔18密閉地劃分。
各導引突起33,如圖12及圖13所示,藉由截頭四角錐台的第2側面33D緊密附著於第2傾斜內側面18B,而由第2側面33D封閉第2噴射口20的另一個開口端,並封閉第2流入口22的另一個開口端,且封閉第2噴嘴孔24的另一個開口端。 如此一來,各導引突起33,藉由第2側面33D,將第2噴射口20、第2流入口22及第2噴嘴孔24從導引孔18密閉地劃分。
如圖10所示,霧滴件31配置成:在噴嘴筒部15內,基台柱34的柱端表面34A、基台環35的筒端表面35A、各基台腳36的腳板表面36A及各基台突起37的突起板表面37A,緊密接觸(緊密附著)於噴板16的背面16B。
一旦將霧滴件31配置於噴嘴筒部15內,各開口孔群17的第1及第2流入口21、22,將如圖11及圖13所示,通過各液體流通孔38而連通於噴嘴筒部15內。
在霧滴產生噴嘴X2中,噴嘴本體Y2如圖10及圖11所示,連接於液體流路管41(液體流路ε)。液體流路管41,將液體流路管41的其中一個管端41A側,從噴嘴筒部15的另一個筒端15B壓入(插入)噴嘴筒部15內,而安裝於噴嘴本體Y2。液體流路管41,如圖10、圖11及圖13所示,在噴嘴筒部15內,液體流路管41的其中一個管端41A緊密接觸(緊密附著)於基台環35(基台32)的筒端背面35B,通過各液體流通孔38而連接於第1及第2流入口21、22。液體流路管41,如圖10及圖11所示,具有液體流路ε。液體流路ε形成於液體流路管41內。液體流路ε,在液體流路管41之管中心線的方向中,貫穿液體流路管41,並在液體流路管41的其中一個管端41A形成開口。液體流路ε,通過液體流路管41的其中一個管端41A及各液體流通孔38而連通於各開口孔群17的第1及第2流入口21、22。 液體流路ε(液體流路管41),連接於液體供給源(圖面中未顯示),並從液體供給源導入(供給)液體。液體供給源,譬如是將水AQ供給至液體流路ε(液體流路管41)的水供給源。從水供給源(圖面中未顯示)所供給(導入)的水AQ(液體),流動於液體流路管41內(液體流路ε)及各液體流通孔38,而從各開口孔群17的第1及第2流入口21、22流入各開口孔群17的第1及第2噴嘴孔23、24。
在霧滴產生噴嘴X2中,噴嘴本體Y2,如圖10及圖11所示,流動於液體流路ε(液體流路管41)內的水AQ(液體),通過各液體流通孔38,從各開口孔群17的第1及第2流入口21、22流入各開口孔群17的第1及第2噴嘴孔23、24。
在霧滴產生噴嘴X2中,噴嘴本體Y2,如圖13及圖14所示,從各開口孔群17的第1噴射口19以第1銳角角度θ1,朝外部空氣噴射「已流入各開口孔群17之第1噴嘴孔23的水AQ(液體)」。噴嘴本體Y2,從各開口孔群17的第2噴射口20以第2銳角角度θ2,朝外部空氣噴射「已流入各開口孔群17之第2噴嘴孔24的水AQ(液體)」。
各開口孔群17的第1噴嘴孔23,如圖13及圖14所示,從各開口孔群17的第1噴射口19以第1銳角角度θ1,朝第2噴射口20側噴射「已流入第1噴嘴孔23的水AQ(液體)」。各開口孔群17的第1噴嘴孔23,從各開口孔群17的第1噴射口19,將水AQ(液體)以第1銳角角度θ1(對各開口孔群17的第1噴射口19的中心線g形成第1銳角角度),朝向各圓S1、S2、S3之切線的方向C(第2方向)之各開口孔群17的第2噴射口20噴射。已流入各開口孔群17之第1噴嘴孔23的水AQ(液體),藉由流動於「以第1銳角角度θ1對各開口孔群17之第1噴射口19的中心線α形成傾斜」的各開口孔群17的第1噴嘴孔23內,而從各開口孔群17的第1噴射口19以第1銳角角度θ1朝各開口孔群17的第2噴射口20側噴射。
各開口孔群17的第2噴嘴孔24,如圖13及圖14所示,從各開口孔群17的第2噴射口20以第2銳角角度θ2,朝各開口孔群17的第1噴射口19側噴射「已流入第2噴嘴孔24的水AQ(液體)」。各開口孔群17的第2噴嘴孔24,從各開口孔群17的第2噴射口20,將水AQ(液體)以第2銳角角度θ2(對各開口孔群17的第2噴射口20的中心線k形成第2銳角角度),朝向各圓S1、S2、S3之切線的方向C(第2方向)之各開口孔群17的第1噴射口19噴射。已流入各開口孔群17之第2噴嘴孔24的水AQ(液體),藉由流動於「以第2銳角角度θ2對各開口孔群17之第2噴射口20的中心線k形成傾斜」之各開口孔群17的第2噴嘴孔24內,而從各開口孔群17的第2噴射口20以第2銳角角度θ2朝各開口孔群17的第1噴射口19側噴射。
以第1銳角角度θ1從各開口孔群17的第1噴射口19所噴射的水AQ(液體)、與以第2銳角角度θ2從各開口孔群17的第2噴射口20所噴射的水AQ(液體),如圖13所示,在板厚度方向A(與第1及第2方向B、C正交的方向)中從噴板16的表面16A隔著噴射高度Aα(噴射高度間隔),且在各圓S1、S2、S3之切線的方向C(第2方向)中從各開口孔群17的第1噴射口19隔著噴射間隔Hα的各開口孔群17的第1及第2噴射口19、20之間的交叉點p,形成交叉。從各開口孔群17的第1及第2噴射口19、20以第1及第2銳角角度θ1、θ2所噴射之水AQ(液體)的一部分,在交叉點p形成衝擊。 從各開口孔群17的第1及第2噴射口19、20以第1及第2銳角角度θ1、θ2所噴射的水AQ(液體),更詳細地說,在各圓S1、S2、S3的徑向B(第1方向)中,各開口孔群17的第1及第2噴射口19、20形成重疊之部分(各開口孔群17的第1及第2噴射口19、20產生重疊的部分)的水AQ(液體),如圖13所示,在交叉點p形成衝擊。 噴射高度Aα(噴射高度間隔)成為計算式(1),噴射間隔Hα成為計算式(2)。
從各開口孔群17的第1及第2噴射口19、20以第1及第2銳角角度θ1、θ2所噴射的水AQ(液體),如圖13及圖14所示,藉由一部分的水AQ(一部分的液體)的衝擊,而在各圓S1、S2、S3之切線的方向C(第2方向)之各開口孔群17的第1及第2噴射口19、20的中心(第2孔間隔H2的中心),以「通過交叉點p並朝板厚度方向A延伸的迴旋中心線λ(迴旋中心)」作為中心形成迴旋,進而產生渦卷。 從各開口孔群17的第1及第2噴射口19、20以第1及第2銳角角度θ1、θ2所噴射的水AQ(液體),如圖13及圖14所示,藉由一部分的水AQ(一部分的液體)的衝擊,而獲得繞著迴旋中心λ的迴旋力,並藉由迴旋力而繞著迴旋中心λ產生渦卷進而成為迴旋流。
從各開口孔群17的第1及第2噴射口19、20以第1及第2銳角角度θ1、θ2所噴射的水AQ(液體),藉由一部分的水AQ(一部分的液體)的衝擊而被粉碎(剪斷),進而成為大量的霧滴(液滴)。 從各開口孔群17的第1及第2噴射口19、20以第1及第2銳角角度θ1、θ2所噴射的水AQ(液體)及水AQ中(液體中)的氣泡(氣體、空氣),藉由一部分的水AQ(一部分的液體)的衝擊(飛濺)以及迴旋(迴旋流),而被粉碎(剪斷),成為已混入且溶入有大量的微氣泡及大量的超微細泡沫之大量的霧滴水(水滴、液滴)。 從各開口孔群17的第1及第2噴射口19、20以第1及第2銳角角度θ1、θ2所噴射的水AQ(液體),藉由迴旋(迴旋流),將空氣(外部空氣)捲入(混入)霧滴水中(水滴中、液滴中)並形成迴旋。霧滴水(液滴)及霧滴水中(水滴中、液滴中)的氣泡(包含藉由迴旋流而捲入霧滴水中的空氣),藉由迴旋流(迴旋)而被粉碎(剪斷),成為已混入且溶入有大量的微氣泡及大量的超微細泡沫之大量的霧滴水(水滴、液滴)。
霧滴產生噴嘴X2,各開口孔群17的第1及第2噴射口19、20並未連通且在噴板16的表面16A形成開口,將第1及第2孔間隔H1、H2設為「從各開口孔群17的第1及第2噴射口19、20以第1及第2銳角角度θ1、θ2所噴射的水AQ(液體),其中一部分可產生衝擊」的間隔,並藉由使各開口孔群17的第1及第2噴嘴孔23、24以第1及第2銳角角度θ1、θ2形成傾斜,可使「從各開口孔群17的第1及第2噴射口19、20所噴射的水AQ(液體)的一部分」產生衝擊(飛濺),並使「從各開口孔群17的第1及第2噴射口19、20所噴射的水AQ(液體)」形成迴旋,藉由水AQ(液體)的衝擊以及水AQ(液體)的迴旋,能產生(生成)已混入且溶入有大量的微氣泡及大量的超微細泡沫之大量的霧滴水(水滴、液滴)。在霧滴產生噴嘴X2中,只需藉由從第1及第2噴射口19、20將水AQ(液體)朝外部氣體噴射,便能產生(生成)已混入且溶入有大量微氣泡及大量超微細泡沫的大量霧滴水(水滴、液滴)。第1孔間隔H1及第2孔間隔H2形成:可使「從各開口孔群17的第1噴射口19以第1銳角角度θ1所噴射之水AQ(液體)的一部分」與「從各開口孔群17的第2噴射口20以第2銳角角度θ2所噴射之水AQ(液體)的一部分」形成衝擊的間隔(可形成衝擊的間隔)。 [產業上的利用性]
本發明,最適合產生已混入且溶入有大量的微氣泡及大量的超微細泡沫之大量的霧滴水(水滴、液滴)。
X1:霧滴產生噴嘴 Y1:噴嘴本體(噴嘴手段) 2:噴嘴筒部 3:噴板(噴射板、噴嘴板) 4:第1噴射口 5:第2噴射口 6:第1流入口 7:第2流入口 8:第1噴嘴孔 9:第2噴嘴孔 11:液體流路管 A:板厚度方向 B:第1方向 C:第2方向 H1:第1孔間隔 H2:第2孔間隔 H3:第3孔間隔 H4:第4孔間隔 α:第1噴射口的中心線 β:第2噴射口的中心線 γ:第1流入口的中心線 τ:第2流入口的中心線 σ:第1噴嘴孔的孔中心線 δ:第2噴嘴孔的孔中心線 ε:液體流路 θ1:第1銳角角度 θ2:第2銳角角度 θ3:孔間角度 AQ:水(液體)
[圖1]為顯示第1實施形態之霧滴產生噴嘴的俯視圖(表面圖)。 [圖2]為顯示第1實施形態之霧滴產生噴嘴的仰視圖(背面圖)。 [圖3]為圖1的A-A剖面圖。 [圖4]為圖1的B部放大圖。 [圖5]為圖2的C部放大圖。 [圖6]為圖3的D部放大圖。 [圖7]為顯示在第1實施形態的霧滴產生噴嘴中,從第1及第2噴射口所噴射的水(液體)之狀態的圖。 [圖8]為顯示第2實施形態之霧滴產生噴嘴的俯視圖(表面圖)。 [圖9]為顯示第2實施形態之霧滴產生噴嘴的仰視圖(背面圖)。 [圖10]為圖8的E-E剖面圖。 [圖11]為圖8的F-F剖面圖。 [圖12](a)為圖8的G部放大圖,(b)為圖9的H部放大圖。 [圖13]為圖11的局部放大圖。 [圖14]為顯示在第2實施形態的霧滴產生噴嘴中,從第1及第2噴射口所噴射的水(液體)之狀態的圖。 [圖15]為顯示第2實施形態的霧滴產生噴嘴中,噴嘴筒部、噴板及開口孔群的前視圖(表面圖)。 [圖16]為顯示第2實施形態的霧滴產生噴嘴中,噴嘴筒部、噴板及開口孔群的仰視圖(背面圖)。 [圖17]為圖15的J-J剖面圖。 [圖18]為圖15的K-K剖面圖。 [圖19]為顯示各開口孔群之配置的俯視圖(上視圖)。 [圖20](a)為圖15的L部放大圖,(b)為圖20(a)的局部放大圖,是顯示第1及第2噴射口、第1及第2流入口、第1及第2噴嘴孔的圖。 [圖21](a)為圖20(a)的背面圖,(b)為圖21(a)的局部放大圖,是顯示第1及第2噴射口、第1及第2流入口、第1及第2噴嘴孔的圖。 [圖22]為圖18的M部放大圖。 [圖23]為顯示霧滴件(mist piece)的俯視圖(上視圖)。 [圖24]為顯示霧滴件中,導件突起之配置的前視圖。 [圖25]為顯示霧滴件的仰視圖(底視圖)。 [圖26]為圖23的N-N剖面圖。 [圖27]為圖23的O-O剖面圖。 [圖28]為圖24的P部放大圖。 [圖29]為圖27的Q部放大圖。
X1:霧滴產生噴嘴
Y1:噴嘴本體(噴嘴手段)
2:噴嘴筒部
3:噴板(噴射板、噴嘴板)
3A:表面
4:第1噴射口
5:第2噴射口
6:第1流入口
7:第2流入口
8:第1噴嘴孔
9:第2噴嘴孔
a:筒中心線
A:板厚度方向
B:第1方向
C:第2方向

Claims (4)

  1. 一種霧滴產生噴嘴,其特徵為具備噴嘴本體,該噴嘴本體具有:噴板;第1噴射口,在前述噴板的表面形成開口;第2噴射口,並未與前述第1噴射口連通且在前述噴板的表面形成開口;第1流入口及第2流入口,在前述噴板的背面形成開口;第1噴嘴孔,連接於前述第1噴射口及前述第1流入口;第2噴嘴孔,連接於前述第2噴射口及前述第2流入口,前述噴嘴本體連接於液體流路,使流動於前述液體流路的液體從前述第1流入口及前述第2流入口流入前述第1噴嘴孔及前述第2噴嘴孔,前述第1噴射口及前述第2噴射口,在第1方向具有開口寬度並在前述噴板的表面形成開口,在前述第1方向中,配置成:在前述第1噴射口的中心線及前述第2噴射口的中心線之間,隔著超過0且小於前述開口寬度的第1孔間隔,在前述第1方向中,前述第1噴射口的局部與前述第2噴射口的局部形成重疊,並在前述噴板的表面形成開口,在與前述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中,配置成:在前述第1第1噴射口的中心線及前述第2噴射口的中心線之間,隔著第2孔間隔,前述第1流入口,配置成前述第1噴射口位於前述第1流入口與前述第2噴射口之間,在前述第2方向中,對前述第1噴射口隔著第3孔間隔,並在前述噴板的背面形成開口, 前述第2流入口,配置成前述第2噴射口位於前述第2流入口與前述第1噴射口之間,在前述第2方向中,對前述第2噴射口隔著第4孔間隔,並在前述噴板的表面形成開口,前述第1噴嘴孔,在前述第2方向中,於前述第1噴嘴孔的孔中心線與前述第1噴射口的中心線之間,隔著第1銳角角度,而連接於前述第1噴射口及前述第1流入口,前述第2噴嘴孔,在前述第2方向中,於前述第2噴嘴孔的孔中心線與前述第2噴射口的中心線之間,隔著第2銳角角度,而連接於前述第2噴射口及前述第2流入口,前述第1噴嘴孔及前述第2噴嘴孔,在前述第2方向中,配置成:在前述第2噴嘴孔的孔中心線與前述第1噴嘴孔的孔中心線之間,隔著超過0度且90度以下的孔間角度,在前述第1方向中,於前述第1噴嘴孔的孔中心線與前述第2噴嘴孔的孔中心線之間,隔著前述第1孔間隔而形成並列,前述第1銳角角度及前述第2銳角角度,形成相同的角度,前述噴嘴本體,從前述第1噴射口以前述第1銳角角度,噴射已流入前述第1噴嘴孔的液體,並且從前述第2噴射口以前述第2銳角角度,噴射已流入前述第2噴嘴孔的液體,前述第1孔間隔及前述第2孔間隔形成:可使從前述第1噴射口以前述第1銳角角度所噴射之液 體的一部分、與從前述第2噴射口以前述第2銳角角度所噴射之液體的一部分形成衝擊的間隔,從前述第1噴射口以前述第1銳角角度所噴射的液體、與從前述第2噴射口以前述第2銳角角度所噴射的液體,藉由一部分液體的衝擊而形成迴旋。
  2. 一種霧滴產生噴嘴,其特徵為具備噴嘴本體,該噴嘴本體具有:噴板;第1噴射口,在前述噴板的表面形成開口;第2噴射口,並未與前述第1噴射口連通且在前述噴板的表面形成開口;第1流入口及第2流入口,在前述噴板的背面形成開口;第1噴嘴孔,連接於前述第1噴射口及前述第1流入口;第2噴嘴孔,連接於前述第2噴射口及前述第2流入口,前述噴嘴本體連接於液體流路,使流動於前述液體流路的液體從前述第1流入口及前述第2流入口流入前述第1噴嘴孔及前述第2噴嘴孔,前述第1噴射口及前述第2噴射口,在第1方向具有開口寬度並在前述噴板的表面形成開口,在前述第1方向中,配置成:在前述第1噴嘴口的中心線及前述第2噴射口的中心線之間,隔著第1孔間隔,在前述第1方向中,前述第1噴射口的局部與前述第2噴射口的局部形成重疊,並在前述噴板的表面形成開口,在與前述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中,配置成:在前述第1噴嘴口的中心線及前述第2噴射口的中心線之間,隔著 第2孔間隔,前述第1流入口,配置成前述第1噴射口位於前述第1流入口與前述第2噴射口之間,在前述第2方向中,對前述第1噴射口隔著第3孔間隔,並在前述噴板的背面形成開口,前述第2流入口,配置成前述第2噴射口位於前述第2流入口與前述第1噴射口之間,在前述第2方向中,對前述第2噴射口隔著第4孔間隔,並在前述噴板的表面形成開口,前述第1噴嘴孔,在前述第2方向中,於前述第1噴嘴孔的孔中心線與前述第1噴射口的中心線之間,隔著第1銳角角度,而連接於前述第1噴射口及前述第1流入口,前述第2噴嘴孔,在前述第2方向中,於前述第2噴嘴孔的孔中心線與前述第2噴射口的中心線之間,隔著第2銳角角度,而連接於前述第2噴射口及前述第2流入口,前述第1噴嘴孔及前述第2噴嘴孔,在前述第2方向中,配置成:在前述第2噴嘴孔的孔中心線與前述第1噴嘴孔的孔中心線之間,隔著超過0度且90度以下的孔間角度,在前述第1方向中,於前述第1噴嘴孔的孔中心線與前述第2噴嘴孔的孔中心線之間,隔著前述第1孔間隔而形成並列, 前述噴嘴本體,從前述第1噴射口以前述第1銳角角度,噴射已流入前述第1噴嘴孔的液體,並且從前述第2噴射口以前述第2銳角角度,噴射已流入前述第2噴嘴孔的液體,前述第1孔間隔及前述第2孔間隔形成:可使從前述第1噴射口以前述第1銳角角度所噴射之液體的一部分、與從前述第2噴射口以前述第2銳角角度所噴射之液體的一部分形成衝擊的間隔,從前述第1噴射口以前述第1銳角角度所噴射的液體、與從前述第2噴射口以前述第2銳角角度所噴射的液體,藉由一部分液體的衝擊而形成迴旋。
  3. 一種霧滴產生噴嘴,其特徵為具備噴嘴本體,該噴嘴本體具備:噴板,在板厚方向上具有板厚度;開口孔群,形成於前述噴板;霧滴件,前述開口孔群,構成具有:導引孔,在前述板厚度方向中,貫穿前述噴板,而在前述噴板的表面及背面形成開口;第1噴射口,在前述噴板的表面形成開口;第2噴射口,並未與前述第1噴射口連通且在前述噴板的表面形成開口;第1流入口及第2流入口,在前述噴板的背面形成開口;第1噴嘴孔,連接於前述第1噴射口及前述第1流入口; 第2噴嘴孔,連接於前述第2噴射口及前述第2流入口,前述導引孔,在前述板厚度方向中,從前述噴板的表面朝向背面逐漸地擴大,而形成延伸於前述噴板的表面與背面之間的截頭四角錐台形狀,在與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具有第1傾斜內側面及第2傾斜內側面,前述第1傾斜內側面及前述第2傾斜內側面,配置成:在前述第2方向中,於前述第1傾斜內側面及前述第2傾斜內側面,隔著內面間隔,前述第1傾斜內側面,在前述第2方向中,於前述第1傾斜內側面與前述導引孔的導引孔中心線之間形成第1銳角角度,從前述噴板的表面朝前述第2傾斜內側面分離並朝向前述噴板的背面延伸,而配置於前述噴板的表面與背面之間,前述第2傾斜內側面,在前述第2方向中,於前述第2傾斜內側面與前述導引孔的導引孔中心線之間形成第2銳角角度,從前述噴板的表面朝前述第1傾斜內側面分離並朝向前述噴板的背面延伸,而配置於前述噴板的表面與背面之間,前述第1噴射口及前述第2噴射口,在前述第1方向中,配置成:在前述第1噴射口的中心線與前述第2噴射口的中心線之間,隔著第1孔間隔, 在前述第2方向中,前述導引孔位於前述第1噴射口與前述第2噴射口之間,並配置於前述導引孔之前述第2方向的兩側,在前述第2方向中,配置成:在前述第1噴射口的中心線與前述第2噴射口的中心線之間,隔著第2孔間隔,延伸於前述第2方向,並在前述導引孔形成開口,前述第1流入口及前述第2流入口,在前述第1方向中,配置成:在前述第1流入口的中心線與前述第2流入口的中心線之間,隔著第1孔間隔,前述第1流入口,配置成:前述第1噴射口及前述導引孔,位於前述第1流入口與前述第2噴射口之間,在前述第2方向中,於前述第1流入口的中心線與前述第1噴射口的中心線之間,隔著第3孔間隔,並在前述噴板的背面形成開口,延伸於前述第2方向,並在前述導引孔形成開口,前述第2流入口,配置成:前述第2噴射口及前述導引孔,位於前述第2流入口與前述第1噴射口之間,在前述第2方向中,於前述第2流入口的中心線與前述第2噴射口的中心線之間,隔著第4孔間隔,並在前述噴板的背面形成開口,延伸於前述第2方向,並在前述導引孔形成開口,前述第1噴嘴孔, 在前述第2方向中,於前述第1噴嘴孔的孔中心線與前述第1噴射口的中心線之間,隔著第1銳角角度,延伸於前述第1噴射口與前述第1流入口之間,連接於前述第1噴射口及前述第1流入口,並配置成:延伸於前述第2方向,遍及於前述第1噴射口與前述第1流入口之間,在前述第1傾斜內側面形成開口,前述第2噴嘴孔,在前述第2方向中,於前述第2噴嘴孔的孔中心線與前述第2噴射口的中心線之間,隔著第2銳角角度,延伸於前述第2噴射口與前述第2流入口之間,連接於前述第2噴射口及前述第2流入口,並配置成:延伸於前述第2方向,遍及於前述第2噴射口與前述第2流入口之間,在前述第2傾斜內側面形成開口,前述第1噴嘴孔及前述第2噴嘴孔,在前述第2方向中,配置成:在前述第1噴嘴孔的孔中心線與前述第2噴嘴孔的孔中心線之間,隔著超過0度且90度以下的孔間角度,在前述第1方向中,於前述第1噴嘴孔的孔中心線與前述第2噴嘴孔的孔中心線之間,隔著前述第1孔間隔而形成並列,前述霧滴件,形成具有頂面、底面、第1傾斜側面至第4傾斜側面的 截頭四角錐台形狀,在截頭四角錐台之錐中心線的方向中,於前述頂面與前述底面之間具有導引突起,該導引突起具有與前述噴板的板厚度相同的錐高度,前述第1傾斜側面至前述第4傾斜側面,從前述頂面朝向前述底面擴大而傾斜,配置於前述頂面與前述底面之間,前述導引突起,從前述頂面插入前述導引孔,配置於前述導引孔內,使前述第1傾斜側面緊密接觸於前述導引孔的前述第1傾斜內側面,並使前述第2傾斜側面緊密接觸於前述導引孔的前述第2傾斜內側面,而壓入前述導引孔內,前述噴嘴本體,連接於液體流路,流動於前述液體流路的液體,從前述第1流入口及前述第2流入口流入前述第1噴嘴孔及前述第2噴嘴孔,已流入前述第1噴嘴孔的液體,從前述第1噴射口以前述第1銳角角度噴射,已流入前述第2噴嘴孔的液體,從前述第2噴射口以前述第2銳角角度噴射,前述第1孔間隔及前述第2孔間隔形成:可使從前述第1噴射口以前述第1銳角角度所噴射之液體的一部分、與從前述第2噴射口以前述第2銳角角度所噴射之液體的一部分形成衝擊的間隔。
  4. 一種霧滴產生噴嘴,其特徵為具備噴嘴本體,該噴嘴本體具有:噴板、形成於前述噴板的開口孔 群、霧滴件,前述開口孔群,構成具有:導引孔,貫穿前述噴板,而在前述噴板的表面及背面形成開口;第1噴射口,在前述噴板的表面形成開口;第2噴射口,並未與前述第1噴射口連通且在前述噴板的表面形成開口;第1流入口及第2流入口,在前述噴板的背面形成開口;第1噴嘴孔,連接於前述第1噴射口及前述第1流入口;第2噴嘴孔,連接於前述第2噴射口及前述第2流入口,前述第1噴射口及前述第2噴射口,在第1方向中,配置成:在前述第1噴射口的中心線與前述第2噴射口的中心線之間,隔著第1孔間隔,在與前述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中,前述導引孔位於前述第1噴射口與前述第2噴射口之間,並配置於前述導引孔之前述第2方向的兩側,在前述第2方向中,配置成:在前述第1噴射口的中心線與前述第2噴射口的中心線之間,隔著第2孔間隔,延伸於前述第2方向,並在前述導引孔形成開口,前述第1流入口及前述第2流入口,在前述第1方向中,配置成:在前述第1流入口的中心 線與前述第2流入口的中心線之間,隔著第1孔間隔,前述第1流入口,配置成:前述第1噴射口及前述導引孔,位於前述第1流入口與前述第2噴射口之間,在前述第2方向中,對前述第1噴射口隔著第3孔間隔,並在前述噴板的背面形成開口,延伸於前述第2方向,並在前述導引孔形成開口,前述第2流入口,配置成:前述第2噴射口及前述導引孔,位於前述第2流入口與前述第1噴射口之間,在前述第2方向中,對前述第2噴射口隔著第4孔間隔,並在前述噴板的背面形成開口,延伸於前述第2方向,並在前述導引孔形成開口,前述第1噴嘴孔,在前述第2方向中,於前述第1噴嘴孔的孔中心線與前述第1噴射口的中心線之間,隔著第1銳角角度,延伸於前述第1噴射口與前述第1流入口之間,連接於前述第1噴射口及前述第1流入口,延伸於前述第2方向,並在前述導引孔形成開口,前述第2噴嘴孔,在前述第2方向中,於前述第2噴嘴孔的孔中心線與前述第2噴射口的中心線之間,隔著第2銳角角度,延伸於前述第2噴射口與前述第2流入口之間,連接於前述第2噴射口及前述第2流入口, 延伸於前述第2方向,並在前述導引孔形成開口,前述第1噴嘴孔及前述第2噴嘴孔,在前述第2方向中,配置成:在前述第1噴嘴孔的孔中心線與前述第2噴嘴孔的孔中心線之間,隔著超過0度且90度以下的孔間角度,在前述第1方向中,於前述第1噴嘴孔的孔中心線與前述第2噴嘴孔的孔中心線之間,隔著前述第1孔間隔而形成並列,前述霧滴件具有導引突起,前述導引突起,被插入前述導引孔,而被配置於前述導引孔內,從前述導引孔密閉前述第1噴射口、前述第1流入口及前述第1噴嘴孔,並且從前述導引孔密閉前述第2噴嘴孔、前述第2流入口及前述第2噴嘴孔,前述噴嘴本體,連接於液體流路,流動於前述液體流路的液體,從前述第1流入口及前述第2流入口流入前述第1噴嘴孔及前述第2噴嘴孔,已流入前述第1噴嘴孔的液體,從前述第1噴射口以前述第1銳角角度噴射,已流入前述第2噴嘴孔的液體,從前述第2噴射口以前述第2銳角角度噴射,前述第1孔間隔及前述第2孔間隔形成:可使從前述第1噴射口以前述第1銳角角度所噴射之液 體的一部分、與從前述第2噴射口以前述第2銳角角度所噴射之液體的一部分形成衝擊的間隔。
TW111123570A 2022-01-11 2022-06-24 霧滴產生噴嘴 TWI83420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2-002142 2022-01-11
JP2022002142A JP7176803B1 (ja) 2022-01-11 2022-01-11 ミスト発生ノズル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27732A TW202327732A (zh) 2023-07-16
TWI834202B true TWI834202B (zh) 2024-03-01

Family

ID=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9109556A (ja) 2017-12-15 2019-07-0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行動履歴を用いた本人認証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9109556A (ja) 2017-12-15 2019-07-0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行動履歴を用いた本人認証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487041B2 (ja) 噴霧器ノズル
WO2020017080A1 (ja) シャワーヘッド、及びミスト発生ユニット
WO2014057660A1 (ja) シャワーヘッド
KR101119211B1 (ko) 미립자 및 미세기포 생성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시스템
US20090152381A1 (en) Air-bubble atomizing device
JP2008521601A (ja) 渦流チャンバーを有するノズル装置
JP6478105B2 (ja) 二流体ノズル
JP2020011034A (ja) シャワーヘッド、及びミスト発生ユニット
JP2017225961A (ja) 微細気泡発生ノズル
KR100741497B1 (ko) 2 유체 노즐
TWI834202B (zh) 霧滴產生噴嘴
JP6943454B2 (ja) 液体散布ノズル
US20230042827A1 (en) Fog injection nozzle
JP7176803B1 (ja) ミスト発生ノズル
JP2015196154A (ja) 二流体ノズルユニット
JP7053047B2 (ja) バブル発生装置
JP7214277B1 (ja) バブル液発生ノズル
JP5870302B2 (ja) シャワーヘッド
RU2416446C1 (ru) Пеногенератор со встречно-закрученными потоками типа взп
KR20090121608A (ko) 미세 분사노즐
JP2020081995A (ja) 噴霧ノズル
JP2015526265A (ja) 渦巻噴霧発生システム
KR102446082B1 (ko) 초음파를 이용한 유체 분사 모듈
US11872583B2 (en) Counterflow mixer and atomizer
RU2636914C1 (ru) Пневматическая форсунка с двухфазным потоком распыляемой жидкост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