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28797B - 托架元件及具托架元件之自行車 - Google Patents

托架元件及具托架元件之自行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28797B
TWI828797B TW108141185A TW108141185A TWI828797B TW I828797 B TWI828797 B TW I828797B TW 108141185 A TW108141185 A TW 108141185A TW 108141185 A TW108141185 A TW 108141185A TW I828797 B TWI828797 B TW I82879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racket
bicycle
bracket element
stop
area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411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108440A (zh
Inventor
亨利克 布萊特
Original Assignee
德商矢倫德國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德商矢倫德國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德商矢倫德國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084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084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287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28797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9/0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04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 B62M9/06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1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involving different-sized wheels, e.g. rear sprocket chain wheels selectively engaged by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12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involving different-sized wheels, e.g. rear sprocket chain wheels selectively engaged by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being laterally shiftable, e.g. using a rear derailleur
    • B62M9/121Rear derailleurs
    • B62M9/125Mounting the derailleur on the fram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19/00Cycle frames
    • B62K19/30Frame parts shaped to receive other cycle parts or accessor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5/00Axle suspensions
    • B62K25/02Axle suspensions for mounting axles rigidly on cycle frame or fork, e.g. adjustab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5/00Axle suspensions
    • B62K25/04Axle suspensions for mounting axles resiliently on cycle frame or fork
    • B62K25/12Axle suspensions for mounting axles resiliently on cycle frame or fork with rocking arm pivoted on each fork leg
    • B62K25/22Axle suspensions for mounting axles resiliently on cycle frame or fork with rocking arm pivoted on each fork leg with more than one arm on each fork leg
    • B62K25/26Axle suspensions for mounting axles resiliently on cycle frame or fork with rocking arm pivoted on each fork leg with more than one arm on each fork leg for rear whee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19/00Cycle frames
    • B62K19/30Frame parts shaped to receive other cycle parts or accessories
    • B62K19/34Bottom bracke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9/0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04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 B62M9/06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1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involving different-sized wheels, e.g. rear sprocket chain wheels selectively engaged by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12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involving different-sized wheels, e.g. rear sprocket chain wheels selectively engaged by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being laterally shiftable, e.g. using a rear derailleur
    • B62M9/121Rear derailleu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9/0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04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 B62M9/06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1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involving different-sized wheels, e.g. rear sprocket chain wheels selectively engaged by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12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involving different-sized wheels, e.g. rear sprocket chain wheels selectively engaged by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being laterally shiftable, e.g. using a rear derailleur
    • B62M9/131Front derailleurs
    • B62M9/135Mounting the derailleur on the fram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Axle Suspensions And Sidecars For Cycles (AREA)
  • Gears, Cams (AREA)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Abstract

根據本發明之一個態樣,該態樣提供一種托架元件,其經組配以將一自行車架連接至一變速器系統之一後變速機構,其中該托架元件包含具有用於接納一自行車後輪輪軸之一部分的一開口或缺口之一第一部分,及具有該後變速機構之一基本元件可緊固至一安裝開口之一第二部分。根據本發明,該托架元件形成有至少一由塑膠製成之區域及一由金屬製成之區域,且該由塑膠製成之區域固定連接至該由金屬製成之區域。根據本發明之再一態樣,該態樣提供一種自行車,其包含具有一轉向表面區域之一托架元件,一自行車鏈條在其已跳離一鏈輪組中之一鏈輪時可擱置於該轉向表面區域上,且可接著在該最小鏈輪之方向上滑動以便恢復該鏈條與該鏈輪組中之一鏈輪之嚙合。根據本發明之再一態樣,該態樣提供一種自行車,其包含一托架元件,若超過該托架元件與一自行車架之一相關聯的後托架部分之間的一摩擦鎖定固持力,則該托架元件可相對於該托架部分旋轉。

Description

托架元件及具托架元件之自行車
發明領域 本發明在一個態樣中係關於一種用於一自行車之托架元件,該托架元件經組態以將一自行車架連接至一變速器系統之一後變速機構,且亦在兩個另外態樣中,在各情況中係關於一種具有一托架元件之自行車。
發明背景 後變速機構通常藉由一變速器吊架收緊至自行車架之右邊勾爪。變速器吊架通常為一托架元件,其與自行車架分開(參看例如DE 20 2019 000 904 U1、EP 3 095 684 B1、EP 3 187 402 B1及US 2013/0241175 A1),且其安裝於右邊勾爪上,並具有相對於後輪輪軸徑向偏移之一安裝開口,用於變速機構之基本元件之附接。雖然術語「變速器吊架」可原先已與安裝開口自身有關,但在技術術語中,具有安裝開口之托架元件被稱作「變速器吊架」。在英語技術術語中,術語「吊架」通常用於托架元件。亦已知具有一變速器吊架之自行車架,該變速器吊架整合(特定言之,整體)於右邊勾爪中(參看例如US 4,565,383及DE-A 2 260 252),但其在本發明之情境中並不太受關注。
為了安裝後變速機構,與自行車架分開之變速器吊架通常在其一端相對於後輪輪軸同軸地固定至車架,且在其另一端連接至後齒輪機構之基本元件(亦被稱為「B關節」)。該基本元件相對於變速器吊架可圍繞一旋轉軸(B軸)旋轉以便能夠旋轉設定變速機構及因此後輪之鏈輪組至相對於後輪軸之一相對所要位置。因此,有可能使安裝於一可移動元件(亦稱為「P關節」)以便可圍繞一旋轉軸(P軸)旋轉之一鏈條導板至正確的初始位置。可移動元件藉由一運動機構(詳言之,樞軸機構)連接至基本元件。
取決於製造商及附接之類型,變速器吊架彼此間極大地不同。如已提到,其可與車架整體形成,或如在此處具有特定關注,其可提供為一單獨組件。單獨變速器吊架通常藉由快速釋放輪軸或藉由插入式輪軸夾緊至車架。夾緊在車輛外側上及在車輛內側上皆為可能的。此具有以下結果:取決於使用之變速器吊架,變速機構呈相對於後輪輪軸及亦相對於鏈輪組之不同位置。在軸向與在徑向方向上的此等位置差異使變速機構之設計及其安裝複雜。必須取決於變速器吊架適當地設定變速機構。
藉由例如可補償定位時之突出差異且亦可使後輪之安裝更容易的多個功能組件使托架元件可能適應自行車架之托架部分自屬於同一申請者之專利申請DE 10 2018 206 104已知。
本發明考慮一種托架元件,藉由其可將一變速器系統之一後變速機構安裝於一自行車架之一後托架部分上,具體言之,相對於後輪輪軸不同軸。裝備有具有此習知後變速機構之一變速器系統的一自行車之提供可基於以下及另外習知組件而方便地發生(如本身已知): -  具有一定子佈置之一後輪,其包含一後輪輪軸佈置,且藉由一轉子佈置,其經安裝或可經安裝以便可相對於該定子佈置旋轉,且其包含支承該變速器系統之一鏈輪組的一輪轂;及 -  一自行車架,其具有用於該後輪之後輪輪軸佈置之一內輪軸的一左邊後托架部分及一右邊後托架部分,該等托架部分具有沿著藉由該等托架部分安裝於車架上之該內輪軸之一幾何軸線的一預定定義之軸向間距,且該等托架部分在各情況中形成用於一組件群組之一個反軸承,該組件群組佈置於該內輪軸上且其在安裝之狀態中夾緊於該等托架部分之間且其包含該定子佈置之一總成; 及用於相對於該等幾何軸線之非同軸安裝之後變速機構,包含: -  一基本元件, -  一運動機構,其較佳地設計為一樞軸機構, -  一可移動元件,及 -  一鏈條導板佈置, 其中該運動機構將該基本元件連接至該可移動元件,且該鏈條導板佈置連接至該可移動元件以便可圍繞一旋轉軸旋轉。該基本元件包含用於相對於該幾何軸線徑向偏移之一方式於安裝於該自行車架或一托架元件(變速器吊架)上之一第一附接端,及用於耦接至該運動機構之一第二附接端。該托架元件用於將該後變速機構安裝於該自行車架上,其中此處特別考慮可定位於或定位於該等後托架部分中之一相關聯者之一軸向內側上的一托架元件。當該後變速機構安裝於該自行車架上時,此托架元件(變速器吊架)屬於該組件群組,該組件群組在安裝之狀態中夾緊於該等托架部分之間。該托架元件之一安裝開口接著相對於幾何軸線徑向偏移,藉由該安裝開口,基本元件之第一附接端可緊固至托架元件。
車架製造商通常一起且相互協調地提供需要用於安裝之此托架元件。由此獲得車架與托架元件之間的一精確配合,但此未考慮使用另外自行車組件,諸如,變速機構及後輪轂。取決托架元件之選擇的容差可由此引起,該等容差使用於在齒輪改變期間改變各種鏈輪之間的鏈條之後變速機構難以精確地設定,且可因此導致齒輪改變按延遲發生或鏈條甚至變得與鏈輪脫離之一故障狀態。
此外,在作用於提到的組件中之一者上之一非故意力之情況中,例如,在自行車摔倒之情況中,作為可釋放地連接至托架部分及變速機構之單獨組件的變速器吊架用於保護昂貴或常不可修理之自行車組件(亦即,自行車架及後變速機構),其係藉由該變速器吊架提供「預定破壞點」類型。使用來自實際經驗的情況之實例,此意謂,在已損壞托架元件之自行車摔倒後,可相當有成本效益且使用極少材料來現場換托架元件。騎車人可在每次騎車巡遊期間帶著需要用於此之替換零件及工具。雖然此為一切實可行解決方案,但需要一定時間來移除損壞及此項技術之知識以便換托架元件。
發明概要 因此本發明之目標 為提供一種托架元件及一種自行車,該托架元件及該自行車對避免對自行車架或/及對變速器系統或/及對托架元件之損壞有影響,或/及其准許破壞之減小或避免,在破壞期間,由自行車鏈條進行之力傳輸遭到破壞。
在一第一態樣 中,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托架元件 ,其經組配以將一自行車架連接至一變速器系統之一後變速機構,且其包含具有用於接納一自行車後輪輪軸之一部分的一開口或缺口之一第一部分,及具有該後變速機構之一基本元件可緊固至一安裝開口之一第二部分。
根據本發明之該第一態樣 ,達成該目標,其中該托架元件形成有自塑膠製成之至少一個區域及自金屬製成之一區域,且自塑膠製成之該區域固定地連接至自金屬製成之該區域。
就此而論,術語「固定連接」可理解為意謂該等兩個區域(亦即,自塑膠製成之該區域及自金屬製成之該區域)不能在不毀壞之情況下自彼此釋放。舉例而言,自塑膠製成之該區域可與自金屬製成之該區域鑄造在一起,或黏著性地結合至自金屬製成之該區域。替代地,亦可藉由一螺釘連接來產生一固定連接,該螺釘連接准許藉由一對應的工具無毀壞地分開該等區域,在本發明之意義內,該等區域經「固定連接」。
可藉由注入模製製程,按許多不同尺寸、形狀及形成及大量地生成塑膠組件。關於自塑膠製成之該區域,因此提供該區域適於該自行車架或/及待安裝於該自行車元件的該變速器系統之該後變速機構之預定幾何形狀的一可能性。此適應使例如補償該自行車架之製造容差有可能,該等製造容差對該後變速機構之定位準確性及可調整性具有一效應。該托架元件因此對增加移位操作之可靠性有影響,該等移位操作藉由該後變速機構在一後鏈輪組中之各種鏈輪之間移位該變速器系統之一鏈條,且因此避免故障狀態。
該托架元件對該自行車架或/及該後變速機構之該等預定幾何形狀之一適應可主要地發生於該托架元件之該第一部分中,該部分具有用於接納該自行車後輪軸之該托架部分的該開口或切口。自塑膠製成之該區域因此較佳地主要佈置於該托架元件之該第一部分中。
自塑膠製成之該區域可為藉由纖維加固之一塑膠,詳言之,藉由玻璃纖維加固之一塑膠或藉由碳纖維加固之一塑膠。
在一較佳例示性實施例中,自金屬製成之該區域為凸耳形,且延伸至該第一部分及該第二部分內,或至少部分形成該等部分且至少部分形成該開口或缺口且至少部分形成該安裝開口。
自金屬製成之該區域使獲得該托架元件之一穩定組配有可能。該托架元件可因此提供相關於在正常使用期間作用於其上之力的足夠強度。
此外,該開口或缺口或/及該安裝開口可排他性地位於自金屬製成之該區域內。該托架元件可由此甚至更穩定,且因此更耐用。
可獲得在自塑膠製成之該區域與自金屬製成之該區域之間的在開頭論述之固定連接,例如,藉由圍繞自金屬製成之該區域注入模製自塑膠製成之該區域。
此連接高度可靠且對該托架元件之長服務壽命有影響,即使後者曝露於在安裝之狀態中的高應力。
該托架元件之一方便組配在於,自金屬製成之該區域係藉由至少一個通孔或至少一個凹座實現,該通孔或該凹座填充有屬於自塑膠製成之該區域的塑膠。
用屬於自塑膠製成之該區域的該塑膠對該至少一個通孔或該至少一個凹座之該填充構成以一特定穩定方式實現自金屬製成之該區域與自塑膠製成之該區域之間的該固定連接之一可能性。該托架元件可由此甚至更穩定,且因此更耐用。
用塑膠填充之該至少一個通孔或用塑膠填充之該至少一個凹座較佳地鄰近該安裝開口且鄰近自塑膠製成之該區域之一邊緣區域形成於該第二部分中。一般而言,該至少一個通孔或該至少一個凹座靠近自金屬製成之該區域之該邊緣區域的一佈置可比在中央區域中之一佈置較佳。
一般提議,該托架元件,較佳地,其自塑膠製成之區域,具有至少一個擋止形成部,其適合於位置抵靠或擋住該自行車架之至少一個配合擋止形成部。
該擋止形成部可為一擋止表面,其同時可為該托架元件之一外側向邊緣表面。該托架元件可具有多個擋止形成部。舉例而言,自塑膠製成之該區域可具有一突出部,其具有一擋止形成部。
在該托架元件可安裝於該自行車架之一相關聯的後托架部分之一內側上之一情況中,該托架元件,詳言之,在其自塑膠製成之區域中,可具有指向遠離該托架部分之一軸向突出套環。在該軸向突出套環之一俯視圖中,由該軸向突出套環形成之一導引開口或導引凹座具有一U形或J形形式。
若該托架元件安裝於該自行車架之該相關聯的後托架部分上,則由該軸向突出套環形成之該導引開口或導引凹座可用於在該自行車之一後輪於該自行車架之該托架部分上的該安裝期間導引及定位該後輪之一輪軸導板。舉例而言,該後輪之該輪軸導板之一套管此處沿著該導引開口或定位缺口導引,且在抵靠後者之一擋止處,與該托架元件之該開口或缺口對準地固持於適當位置中,同時該輪轂輪軸,詳言之,插入輪軸,經導引穿過該後輪之該輪軸導板,詳言之,插入輪軸導板,且進一步穿過該托架元件中之該開口或缺口。由此使該等組件相關於彼此之一精確定位可能,且用於安裝該後輪之時間縮短。
在本發明之一較佳例示性實施例中,該托架元件,較佳地,其自塑膠製成之區域,可形成一轉向表面區域,一自行車鏈條可在該轉向表面區域上關於其縱向方向橫向滑動。
該轉向表面區域較佳地形成於一或該軸向突出套環上。該轉向表面區域較佳地按以下方式設計:在一故障狀態中,亦即,若一鏈條未與該後變速機構之一鏈輪組中之一鏈輪嚙合,而是擱置於該轉向表面區域上,則該鏈條可在該鏈輪組之方向上滑動,且可再次進入與一鏈輪(較佳地,最小鏈輪)之嚙合。論述之故障狀態由此經即時地移除,騎該自行車之一騎車人不必中斷他/她的旅程。此外,該轉向表面區域可經組配以防止若該變速器系統之該自行車鏈條在該論述之故障狀態中,則該自行車鏈條在該自行車架上之堵塞,例如,在該後變速機構之該鏈輪組中之最小鏈輪與該托架元件之間。可由此防止藉由鏈條對自行車架之損壞。為了達成最後提到之效應,該轉向表面區域應按以下方式設計:在該安裝之狀態中,該轉向表面區域與該鏈輪組中之該最小鏈輪之間的一距離比該自行車鏈條之自行車鏈節之寬度小。
該轉向表面區域可具有一傾斜轉向表面。就此而論,術語「傾斜」意謂該托架元件之一平表面與該傾斜轉向表面之間的一角度不等於90°。該平表面與該傾斜轉向表面之間的該角度可較佳地在70°與10°之間,更好地在60°與20°之間,甚至更好地在30°與50°之間。
該轉向表面區域亦可具有一轉向表面,其形式與一平設計不同。舉例而言,該轉向表面可由一第一邊緣及一第二邊緣界限於其縱向側上。該第一邊緣與該第二邊緣之間的該表面可實質上凹彎曲,或實質上凸彎曲,或可為一凹或/及凸或/及平設計之一組合。
如在俯視圖中量測的該第一邊緣與該第二邊緣之一最大距離可大致在2 mm與10 mm之間,更好地在4 mm與8 mm之間,甚至更好地在5 mm與6 mm之間。
此外,該托架元件可具有多於一個轉向表面區域,較佳地,可具有兩個轉向表面區域,其中所有該等轉向表面區域可根據以上實施例中之一者設計,但可相互不同。一個轉向表面區域可經組配為在該安裝之狀態中鄰近該鏈條之一負載側佈置,而另一個可鄰近該鏈條之一返回側佈置。該等兩個轉向表面區域可具有距該開口或缺口之中點的一不同距離。
較佳地,該托架元件可為可安裝於該自行車架之一/該相關聯的後托架部分之一/該內側上,且可藉由自塑膠製成之該區域擱置於該托架部分上,或/及可帶進與該托架部分中之一托架開口的形態配合連接。
不言而喻,自塑膠製成之該區域可特別地適於該托架部分之各別形狀,且因此精密地配合該托架元件之定位係可能的。
原則上可設想,該托架元件可藉由用於一緊固螺釘之一容座(形成於自塑膠製成之該區域中)且藉由一插入輪軸安裝於該自行車架之該相關聯的後托架部分之一/該內側上,其中可較佳地使該容座與該托架部分中之一/該托架開口形態配合連接。
用於該緊固螺釘之該容座可至少部分嚙合於該托架開口中。此外,用於該緊固螺釘之該容座可具有一中空圓柱體之形式。因此,該托架元件當安裝於該托架部分上時,可精確地定位且可隨後藉由一緊固螺釘非常迅速地固定連接至該托架部分。
一般而言,在該安裝之狀態中,該托架元件可藉助於該緊固螺釘按以下方式連接至該自行車架之該相關聯的後托架部分:該托架元件之該開口或缺口毗連該自行車架之該相關聯的後托架部分中之一托架開口,且該等兩者形成用於一輪轂輪軸之一共同穿開口。因此,在該安裝之狀態中,一輪轂輪軸可穿過該開口或切口、該緊固螺釘,且亦穿過該相關聯的後托架部分中之該托架開口。
該容座可補償該托架部分或/及其托架開口之製造容差。首先由於塑膠之彈性性質,此係可能的。其次,該容座可具有一接觸區域或/及一補償區域,例如,一輕微圓錐形逐漸變小外圓周。一般而言,該容座可改良該托架元件相對於該托架部分之定位,其對於正確地定位該後變速機構及在操作期間之其可靠性又係重要的。
較佳地,用於該緊固螺釘之該容座具有一內螺紋,可使該內螺紋與該緊固螺釘之一外螺紋(詳言之,一左旋螺紋)嚙合。
用於該緊固螺釘之該容座之該內螺紋可在注入模製製程期間藉由注入模製一左旋螺紋而出現。
在該托架元件將一自行車架連接至該變速器系統之該後變速機構的一安裝之狀態中,該緊固螺釘可擰入至用於該緊固螺釘之該容座內。在此狀態中,該輪轂輪軸(較佳地,插入輪軸)可延伸穿過該開口或切口且穿過該緊固螺釘。
用於該緊固螺釘之該容座較佳地自該托架元件之自金屬製成的彼區域之一表面突出至少5 mm,更好地至少10 mm,甚至更好地至少15 mm,該表面面向用於該緊固螺釘之該容座。此改良該容座在該自行車架之該托架部分中的該托架開口中之嚙合。此外,該容座之某一長度對於將該緊固螺釘可靠地擰入至該容座內具有優勢。
在自塑膠製成之該區域中的該容座之一設計與一金屬緊固螺釘之使用的組合使使用塑膠之優勢(例如,其簡單的可模製性及彈性)及亦使用金屬之優勢(例如,其高剛性及耐磨性)有可能。由此減少了托架元件易於出故障。
此外,在一個可設想實施例中,該托架元件,較佳地,其自塑膠製成之區域,具有一間隔片,該間隔片較佳地可位置抵靠一/該相關聯的後托架部分之一/該內側置放或經位置抵靠一/該相關聯的後托架部分之一/該內側置放,以便相對於該自行車架之該相關聯的後托架部分以一確定的方式定位自金屬製成之該區域。
該間隔片可由此亦判定該後變速機構相對於指派至該後輪之該鏈輪組的位置。亦即,若該間隔片之一厚度在該開口或缺口之軸向方向上增大,則該托架元件之自金屬製成的彼區域及收緊至其之該後變速機構移動得更靠近該後輪。該間隔片可因此在其厚度經適當地定尺寸以為了相對於該鏈輪組正確地定位該後變速機構及其在操作期間之該可靠性時具有重要性。此外,自塑膠實現間隔片使塑膠適於各別選定車架或各別選定鏈輪組有可能。舉例而言,自行車製造商或裝配工可自多個托架元件選擇具有最合適尺寸之間隔片。
該間隔片較佳地佈置於該托架元件之該第一部分中。該間隔片可佈置於該開口或缺口與該安裝開口之間。該間隔片與用於該緊固螺釘之該容座可鄰近彼此佈置或/及可相互整體地形成。
替代該間隔片或除了該間隔片外,該托架元件,較佳地,其自塑膠製成之區域,可具有一接觸凸緣,該接觸凸緣可按位置抵靠一/該相關聯的後托架部分之一/該內側之一方式置放或經按位置抵靠一/該相關聯的後托架部分之一/該內側之一方式置放,以便較佳地相對於該自行車架之該相關聯的後托架部分以一確定的方式定位自金屬製成之該區域。該接觸凸緣可可釋放地連接至該托架元件,例如,可插入至該托架元件之該容座上。
替代該接觸凸緣,該托架元件可具有一凸緣容座,該凸緣容座較佳地可位置抵靠一/該相關聯的後托架部分之一/該內側置放或經位置抵靠一/該相關聯的後托架部分之一/該內側置放,以便較佳地相對於該自行車架之該相關聯的後托架部分以一確定的方式定位自金屬製成之該區域。
該托架元件之該接觸凸緣及該凸緣容座兩者可有助於在該相關聯的托架部分上定位該托架元件。
在一第二態樣 中,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自行車 ,其包含具有一後輪之一自行車架,該後輪可藉由一變速器系統驅動且其具有該變速器系統之一鏈輪組,其中與在一各別選定齒輪中之一選定鏈輪嚙合的該變速器系統之一鏈條可藉由該變速器系統之一後變速機構在該鏈輪組中之該等鏈輪之間傳送,其中該後變速機構藉由安裝於該自行車架之一相關聯的後托架部分之一內側上的一托架元件連接至該自行車架。該托架元件包含:一第一部分,其具有一開口或缺口,該後輪之一自行車後輪輪軸之一部分容納於該開口或缺口中;及一第二部分,其具有一安裝開口,該後變速機構之一基本元件緊固至該安裝開口。
該托架元件可為先前根據本發明之第一態樣描述的托架元件。替代地,該托架元件可形成有自塑膠製成之至少一個區域及自金屬製成之一區域,且自塑膠製成之該區域可可釋放地連接至自金屬製成之該區域。
根據本發明之該第二態樣 ,達成該目標,其中該托架元件按一摩擦鎖定方式緊固或可按一摩擦鎖定方式緊固於該相關聯的後托架部分上之一所要的位置中,且在施加超過該摩擦鎖定固持力之一旋轉力之情況中,可在一擋止位置之方向上旋轉出該所要的位置,在該擋止位置中,該托架元件處於抵靠該後托架部分之至少一個旋轉擋止件之一擋止處。
就此而論,術語「可旋轉」意謂應顯著地自簡單製造遊隙定界且為較佳地至少10°、更好地至少20°、甚至更好地至少30°之一旋轉。
該托架元件較佳地可圍繞一旋轉軸旋轉,該旋轉軸之中點處於該托架元件中之一開口或缺口中。此可涉及經組配用於接納一自行車後輪輪軸之一部分的該開口或缺口。
該托架元件在該所要的位置中之一對準可與該托架元件在該擋止位置中之一對準相差大致25°至105°、更好地大致40°至90°、甚至更好地大致55°至75°之一旋轉角度。
該固持力較佳地藉由該托架元件與該托架部分之表面位置抵靠彼此來提供。在使用根據本發明之第一態樣的一托架元件之情況中,例如,用於一緊固螺釘之該容座之一外表面可以一形態配合方式位置抵靠該托架部分中的一托架開口之一內表面,其中一固持力提供於該等先前提到之表面之間。此外或替代地,該間隔片之一表面可位置抵靠該托架部分之一表面,且因此,一固持力同樣地提供於該等表面之間。
若一障礙物在該後變速機構上施加一力,則先前論述之旋轉可例如發生於自行車之運動期間。在該托架元件之此旋轉不可能之習知自行車中,此力直接傳輸至該托架元件,此通常導致對該托架元件或甚至剛性收緊至其的該自行車架或/及剛性收緊至其的該後變速機構之損壞。根據本發明之該托架元件可藉由至少部分吸收此力(當後者在實行中時)且使用其用於該托架元件在該擋止位置之方向上自該所要的位置旋轉(較佳地,在一向後旋轉移動中)來抵消此損壞。
又,舉例而言,若一物件按鏈條將後變速機構移動出其操作位置且此移動傳輸至連接至該後變速機構之托架元件之此方式干擾鏈條之操作性提供的繞轉移動,則該托架元件可相對於該相關聯的後托架部分旋轉。若該外部動態力大於該托架元件與該相關聯的後托架部分之間的摩擦鎖定固持力,則該托架元件可相對於該相關聯的托架部分旋轉,且可因此抵消對該後變速機構或該鏈條自身之損壞。
該摩擦鎖定固持力較佳地亦在該托架元件之該旋轉期間作用,詳言之,在反向旋轉移動期間,且因此,該旋轉操作需要某一時間週期,對於騎自行車之騎車人而言,該時間週期保持作為該騎車人可適當地對該動態力反應之一反應時間。舉例而言,騎自行車之騎車人可調整踩踏或一鏈條傳動,或/及可手動消除作用於該托架元件上之力。在障礙或施加於該後變速機構上的力之主動或被動消除之情況中,可在該托架元件處於該擋止位置(一第二擋止位置)中前停止該旋轉,在該擋止位置中,該托架元件處於抵靠該後托架部分之至少一個旋轉擋止件的一擋止處。否則,該旋轉可繼續,直至該托架元件處於該擋止位置(第二擋止位置)中。
該擋止位置可為該托架元件在旋轉方向之方向上的旋轉停止之任一所要的擋止位置。該托架元件之旋轉同等地帶來該後變速機構之旋轉及該鏈條之繞轉路徑的一相關聯之增加。亦即,在該托架元件在該擋止位置之方向上的一旋轉期間,一鏈條張力增大。該托架元件在該擋止位置中的旋轉之停止防止一鏈條張力導致損壞。該擋止位置(第二擋止位置)因此較佳地按以下方式組配:由於由該托架元件之該旋轉引起的該鏈條張力,防止對該後變速機構或/及對該鏈條自身之損壞。
通常提議,該後變速機構具有兩個旋轉擋止件——一向前旋轉擋止件及一向後旋轉擋止件,其中該托架元件處於對應於該所要的位置之一第一擋止位置中抵靠該向前旋轉擋止件之一擋止處,且在施加超過該摩擦鎖定固持力之該旋轉力之情況中,可旋轉至在抵靠該向後旋轉擋止件之一擋止處的一第二擋止位置(先前僅被稱作擋止位置)內。
在該安裝之狀態中,該向前旋轉擋止件限制該托架元件在該托架元件之向前旋轉方向上的一旋轉,且在該安裝之狀態中,該向後旋轉擋止件限制該托架元件在該托架元件之向後旋轉方向上的一旋轉。
較佳地,根據本發明之第一態樣設計該托架元件,且該托架元件有利地具有該托架元件之第一擋止形成部,該擋止形成部撞擊在該第一擋止位置中的該向前旋轉擋止件之一配合擋止形成部,其中該第一擋止形成部可由自塑膠製成之該區域形成。
在該第一擋止形成部之此設計之情況中,可使用塑膠之簡單可模製性及其彈性性質。前者准許該托架元件之該擋止形成部精確地適於該向前旋轉擋止件之該配合擋止形成部,且後者可避免當該托架元件之該第一擋止形成部撞擊該向前旋轉擋止件之該配合擋止形成部時對該車架及對該托架元件之損壞。
該第一擋止形成部較佳地為一第一擋止表面。該第一擋止表面可藉由根據第一態樣的該托架元件之軸向突出套環形成,例如,可為該軸向突出套環之一外邊緣表面,該邊緣表面指向遠離該托架元件。該第一擋止形成部亦可佈置於由該套環形成之突出部上。
該托架元件之該第一擋止形成部(該擋止形成部撞擊在該第一擋止位置中之該向前旋轉擋止件)與該托架部分之該向前旋轉擋止件之該配合擋止形成部之間的一接觸表面較佳地為至少10 mm²。
該接觸表面係必要的,以便防止該托架元件在向前旋轉方向上之旋轉及旋轉超出向前旋轉擋止件,例如,在安裝期間。接觸表面較佳地具有足夠大小以便提供防止該托架元件之一不良旋轉且大於在該向前旋轉方向上之一旋轉力的一固持力,該旋轉力可在操作期間預期到且作用於該托架元件上。在自行車之操作期間,該托架元件較佳地藉由該變速器系統之自行車鏈條之一鏈條張力在第一擋止位置之方向上預張拉。
可設想,根據第一態樣設計之托架元件具有一第二擋止形成部,其撞擊在該第二擋止位置中的該向後旋轉擋止件之一配合擋止形成部,其中該第二擋止形成部較佳地由自塑膠製成之該區域形成。
對於該第二擋止形成部,類似地產生以上關於該第一擋止形成部提到之有利效應。
該第二擋止形成部較佳地為一第二擋止表面。該第二擋止表面可藉由軸向突出套環形成,例如,可為該套環之一外邊緣表面,該邊緣表面指向遠離該托架元件。該第二擋止形成部亦可佈置於由該套環形成之突出部上。
該第一擋止形成部可鄰近該第二擋止形成部佈置。舉例而言,在該第一擋止形成部及該第二擋止形成部經分別設計為一第一及第二擋止表面之情況中,該第一擋止表面與該第二擋止表面之間的一角度可在70°與120°之間。
可規定,該相關聯的托架部分中之一凹陷(例如,其一邊緣或一斜坡)或自該相關聯的托架部分突起之一突起形成向前旋轉擋止件之配合擋止形成部。
該托架元件之該第一擋止形成部(較佳地,該第一擋止表面)可按一形態配合方式位置抵靠該向前旋轉擋止件之該配合擋止形成部,較佳地,抵靠該托架部分之該向前旋轉擋止件之一邊緣。該邊緣之一表面可按與該等毗連表面之一直角延伸,或可設計為一傾斜表面。
通常提議,在該相關聯的托架部分中之該或一凹陷或自後者突出之該或一突起形成該向後旋轉擋止件之該配合擋止形成部。
較佳地,該向前旋轉擋止件之該配合擋止形成部及該向後旋轉擋止件之該配合擋止形成部由一共同突起或由該托架部分上之一共同凹陷形成。
替代地,該向前旋轉擋止件之該配合擋止形成部可為該凹陷或該突起之一第一邊緣表面,或/及該向後旋轉擋止件之該配合擋止形成部可為該另外凹陷或該另外突起之一第二邊緣表面。
該托架元件之該第二擋止形成部(較佳地,該第二擋止表面)可按一形態配合方式位置抵靠該向後旋轉擋止件之該配合擋止形成部,較佳地,抵靠該托架部分之該向後旋轉擋止件之一邊緣。該邊緣之一表面可按與該等毗連表面之一直角延伸,或可設計為一傾斜表面。
該突起可與該托架部分整體形成,或可經擰入或可擰入至後者上。
在本發明之一發展中,該托架元件可形成一轉向表面區域,一鏈條可在指向遠離該相關聯的後托架部分之內側之一方向上關於其縱向範圍橫向在其上滑動。
該轉向表面區域可根據本發明之第一態樣之轉向表面區域來設計。在一傾斜轉向表面之情況中,後者可相對於該托架元件之一平表面傾斜,其中該傾斜轉向表面在指向遠離該相關聯的後托架部分之內側之一方向上傾斜下落。
一般而言,該托架元件在其安裝於該自行車架之該相關聯的後托架部分之內側上的狀態中可延伸至在該後變速機構之鏈輪組中之一最小鏈輪與該相關聯的後托架部分之該內側之間的一空間內。該範圍較佳地使得該最小鏈輪與該托架元件之間的一距離防止該鏈條堵塞於其間。換言之,該距離小於該鏈條之一鏈節之寬度或厚度。
在一第三態樣 中,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自行車 ,較佳地,根據本發明之第二態樣,其包含具有一後輪之一自行車架,該後輪可藉由一變速器系統驅動且其具有該變速器系統之一鏈輪組,其中與在一各別選定齒輪中之一選定鏈輪嚙合的該變速器系統之一鏈條可藉由該變速器系統之一後變速機構在該鏈輪組中之該等鏈輪之間傳送,其中該後變速機構藉由安裝於該自行車架之一相關聯的後托架部分之一內側上的一托架元件連接至該自行車架,其中該托架元件包含:一第一部分,其具有一開口或缺口,該後輪之一自行車後輪軸之一部分容納於其中;及一第二部分,其具有一安裝開口,該後變速機構之一基本元件緊固至該安裝開口。
該托架元件可為先前根據本發明之第一態樣描述的托架元件。替代地,該托架元件可形成有自塑膠製成之至少一個區域及自金屬製成之一區域,且自塑膠製成之該區域可可釋放地連接至自金屬製成之該區域。
根據本發明之該第三態樣 ,達成該目標,其中藉由一轉向表面區域,在至少一個外邊緣區域上實現該托架元件,當該鏈條已在該托架元件之方向上自該鏈輪組中之一鏈輪彈開超出該鏈輪組之軸向區域時,該鏈條可擱置於該轉向表面區域上,且可接著在該最小鏈輪之方向上滑動以便恢復該鏈條與該鏈輪組中之該或一鏈輪之嚙合或對此有影響。
換言之,該鏈條可自動再次進入與一鏈輪(任擇地,最小鏈輪)之嚙合,或/及可再次與一鏈輪(任擇地,最小鏈輪)嚙合,至少藉由該後變速機構。
因此,在該鏈條不與該鏈輪組中之該等鏈輪中之一者嚙合之一故障狀態中,該轉向表面區域可經組配以引起該鏈條在有齒環之一鏈輪(較佳地,最小鏈輪)之方向上的一移動,使得恢復該鏈條與該有齒環之該等鏈輪中之一者嚙合的正常狀態。該故障狀態可因此經消除,騎該自行車之騎車人不必中斷他/她的旅程。
如稍後更詳細地解釋,該轉向表面區域可包含一實質上平轉向表面、一凸轉向表面或一凹轉向表面。該轉向表面區域亦可包含轉向表面之先前提供的組配之一組合。
特別考慮,該托架元件之一外表面(該外表面指向該鏈輪組之方向)與該最小鏈輪之間的一距離使得該鏈條不會堵塞於其間。指向該鏈輪組之方向的外表面較佳地為在此方向上最遠地突出之表面。
此組配避免由一堵塞之鏈條造成且其可僅在自行車旅程之中斷期間消除之一故障狀態。為此目的,自行車製造商或裝配工可根據准許所要的距離之第一態樣選擇例如一托架元件。該選擇可針對每一自行車個別地發生,且可取決於選定自行車架及取決於選定鏈輪組及其製造容差。
通常提議,關於該托架元件之一/該開口或缺口之一中點,該轉向表面區域的最靠近該鏈輪組之一第一邊緣之一徑向準面處於該鏈輪組中之最小鏈輪之一尖部直徑之徑向準面處,或相對於其徑向向內偏移。
該轉向表面區域之該第一邊緣自該最小鏈輪之該尖部直徑的該向內偏移徑向準面准許該鏈條沿著該轉向表面區域之滑動,直至其進入與一鏈輪之嚙合。
該轉向表面區域之該第一邊緣可具有一直線或/及一彎曲構型。可至少分區段地使該邊緣之一彎曲構型適於該最小鏈輪之成圓。
此外,提議,該轉向表面區域具有一第二邊緣,其比該第一邊緣靠近該相關聯的後托架部分且相對於該第一邊緣之徑向準面向外偏移。
該等邊緣可按以下方式佈置:與該轉向表面區域之該等兩個邊緣相交且在該最小鏈輪之方向上伸展的一假想延伸部同樣地與該最小鏈輪之周邊表面相交,該周邊表面由該鏈輪組中之該最小鏈輪之該尖部直徑界定,或在尖部圓內與該最小鏈輪相交。相對於該最小鏈輪的該等邊緣之此幾何組配准許藉由該轉向表面區域有效地使該鏈條與該最小鏈輪再次成嚙合。
該第一邊緣與該第二邊緣之間的表面較佳地實質上平坦或實質上凹彎曲或實質上凸彎曲,或具有提到的形狀中之一或多者之一組合。此准許鏈條在最小鏈輪之方向上的滑動,自行車架之零件不受損壞。
如在俯視圖中量測的該第一邊緣與該第二邊緣之間的一最大距離可有利地大致在2 mm與10 mm之間,更好地在4 mm與8 mm之間,甚至更好地在5 mm與6 mm之間。
在本發明之一發展中,該托架元件可包含兩個單獨形成之轉向表面區域,其按相對於該托架元件之一/該開口或缺口之一/該中點的不同旋轉角度佈置。
在操作狀態中,至少圍繞一前鏈輪及該後鏈輪組中之一鏈輪導引該鏈條。此處在鏈條之負載側(其為由在前鏈輪處引入至鏈條內的力預張拉之拉動之鏈條側)與鏈條之返回側(其為鏈條之鬆散側)之間進行區分。該等兩個轉向表面區域中之一者較佳地位置鄰近該負載側,且另一者鄰近該返回側。此佈置增大了一鏈節將由該等轉向表面區域中之一或兩者轉向至一(較佳地,最小)鏈輪且將進入與其之嚙合的可能性。因此甚至更有效地防止一故障狀態,例如,甚至在不尋常鏈條移動之情況中,如可在路外出現。
該等兩個轉向表面區域可佈置於關於該開口或缺口之中點的不同徑向準面處。舉例而言,兩個轉向表面區域中之指向該鏈條之一返回側之方向的一者佈置於一徑向較大準面處。
以下將更詳細地解釋該等轉向表面之機能。開始點為該鏈條不與後鏈輪嚙合之一情形。鄰近該鏈條之該負載側的該轉向表面區域用以允許該鏈條在最小鏈輪之方向上滑動,亦即,遠離該自行車架之組件。因此意欲避免鏈條抵靠自行車架之堵塞,作為此之一結果,進一步准許該鏈條在其縱向方向上之滑動移動,且力可自鏈條之負載側轉移遠至鏈條之鏈節與鄰近鏈條之返回側的轉向表面區域接觸的位置。
鄰近該鏈條之該返回側的該轉向表面區域可用以允許該鏈條在最小鏈輪之鏈輪齒之方向上滑動。由於彼處存在之鏈條屬於鏈條之返回側,因此自鏈條導板開始在彼處預張拉鍊條,作為此之一結果,可產生有利條件,用於鏈條之鏈節與最小鏈輪之重新嚙合。
較佳地,無論何時鏈條之一鏈節之一外鏈板之一外邊緣的一接觸線或一接觸點(其中轉向表面區域鄰近返回側)位於對應於最小鏈輪之一尖部直徑或最小鏈輪之一鏈輪齒的一齒尖之一齒尖邊緣之一徑向準面的一徑向準面處(該齒尖邊緣更遠離該托架元件),鄰近該鏈節的一鏈節之一內鏈板之一內邊緣(該內鏈板更遠離該托架元件)可處於與判定尖部直徑之一齒尖邊緣或更遠離該托架元件之該齒尖邊緣相同的軸向準面,或較佳地,可處於比該齒尖邊緣距托架元件大的一軸向距離處。
用於鏈節在最小鏈輪之鏈輪齒之齒中間空間中的重新嚙合之一個條件可因此為,一鏈節之一對內鏈板中的一內鏈板(較佳地,更遠離該托架元件之一鏈板)之一內邊緣位於該最小鏈輪之一鏈輪齒之一齒尖(較佳地,更遠離該托架元件之一鏈板)的一齒尖邊緣上。若選擇具有相對較低數目個齒之一小鏈輪,則可產生特別有利條件。齒尖之嚙合可發生於一鏈節之一對內鏈板處及一鏈節之一對外鏈板處。不言而喻,可用於一鏈輪齒之嚙合的空間在一對外鏈板之情況中比在一對內鏈板之情況中大。
作為鄰近返回側的轉向表面區域之動作之一結果,在一齒尖已在由一對內或外鏈板形成之該中間空間中嚙合後,該鏈條之一部分再次與該最小鏈輪嚙合地伸展。因此,應按以下方式選擇鄰近該返回側的該轉向表面區域之徑向準面:當該鏈條之一鏈節之一外鏈板位置抵靠該轉向表面區域時,一內鏈板(較佳地,更遠離該托架元件之一鏈板)之內邊緣可位置抵靠該最小鏈輪之一齒尖。更好的是,若該內鏈板(較佳地,更遠離該托架元件之該內鏈板)之內邊緣,較佳地,其最上部角落,進行與齒尖邊緣或齒尖邊緣之指向遠離托架元件的表面或與齒尖點之接觸。
為了該托架元件相對於該托架部分之一精確相對定位,可設想,該自行車此外具有一接觸凸緣,其可連接至或連接至該托架元件或由後者形成。替代地,該接觸凸緣可為可連接至或可經連接至該托架部分,或可由後者形成。
為此目的,該托架元件之一接觸表面(該接觸表面指向該托架部分)可位置抵靠該托架部分之一配合接觸表面,其中自該接觸表面及該配合接觸表面形成之一組配形成於該接觸凸緣上。
該接觸表面與該配合接觸表面具有相互對應的組配,作為此之一結果,精確定位係可能的。此可此外藉由按真實比例的接觸表面與配合接觸表面之組配而發生。
較佳地,該接觸凸緣可與該接觸表面一起自該托架元件突出,且該配合接觸表面可由該托架部分形成,且可相對於該托架部分之一鄰近表面重新設定。該接觸凸緣可在形成該配合接觸表面之一凹陷中嚙合。不言而喻,為了精確定位,可按尺寸特別精確地生產凹陷及/或接觸凸緣。
該配合接觸表面可例如不具有油漆工作或具有具比鄰近該配合接觸表面之一托架部分表面之油漆工作之層厚度小的層厚度之油漆工作。該凹陷可由此實質上藉由該托架部分之表面之油漆塗覆或塗層之厚度來進行。在具有托架部分之自行車架之製造期間的後托架部分之輪廓之複雜調適將因此並非必要。
較佳實施例之詳細說明 圖1展示根據本發明的一托架元件1之透視圖,其包含自塑膠製成之一區域2及自金屬製成之一區域3。在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自塑膠製成之區域2固定連接至自金屬製成之區域3,但為了在圖1中更好檢視之原因,已選擇兩個區域2、3之未連接繪示。兩個區域2、3相互連接之一繪示在圖2中係顯而易見的。托架元件1經組配以將自行車架4連接至一變速器系統之一後變速機構5,如例如在圖5中係顯而易見的。為了提供此連接,托架元件1包含一第一部分,其具有用於接納自行車後輪軸(例如,插入輪軸)之一部分的一開口或缺口6。此外,托架元件1包含一第二部分,其具有後變速機構5之基本元件可緊固至之一安裝開口7。
如在圖1中顯而易見,自金屬製成之區域3可按一凸耳形方式形成,且可形成開口或缺口6及安裝開口7兩者。為了將後變速機構5安裝於托架元件1上,可將一擰入軸套8引入至安裝開口7內,且例如藉由壓入配合固持於其中。該擰入軸套8可在一側上具有一突起邊緣,且因此在與該邊緣相對之側上的後變速機構5之擰入可導致托架元件1與後變速機構5之間的固定連接。
為了將圖1及圖2中繪示之托架元件1安裝於自行車架4之相關聯的後托架部分9之一內側上,托架元件1可藉由與開口或缺口6對準地形成之一容座10連接至後托架部分9。為此目的,可使容座10進入與托架部分9中之一托架開口11的一形態配合連接,如例如在圖3中顯而易見。
當自自塑膠製成之區域2實現容座10時,推薦藉由一種材料來支撐該區域,該材料之強度及耐磨性大於塑膠之強度及耐磨性。此可例如藉由一緊固螺釘12發生,該緊固螺釘12經引入至容座10內且延伸穿過容座10,且任擇地,至開口或缺口6內。緊固螺釘12與容座10之間的連接可藉由一螺紋連接發生,其中較佳地,緊固螺釘12之外螺紋嚙合於容座10之內螺紋中。該緊固螺釘12可因此佇入至容座10內。
針對將緊固螺釘12佇入至容座10內提供之螺紋式連接較佳地實現為左旋螺紋。此可對於藉由插入輪軸將後輪安裝於自行車架4上有利。當將緊固螺釘12佇入至容座10內時,該緊固螺釘12可由此逆時針旋轉。舉例而言,在延伸穿過緊固螺釘12的插入輪軸之隨後配合期間,在插入輪軸之一外表面與緊固螺釘12之一內表面之間可存在某一摩擦力。亦即,插入輪軸之旋轉可至少部分傳輸至緊固螺釘12。藉由左旋螺紋,因此避免插入輪軸至緊固螺釘12內之擰入導致後者之放鬆。取而代之,插入輪軸之擰入亦可導致緊固螺釘12收緊於容座10中。作為再一可能組配,可藉由兩個螺紋導程來實現左旋螺紋,此可提供用於將緊固螺釘12擰入至容座10內之該情況的有利條件。較大之螺紋間距此處可幫助不過於牢固地收緊緊固螺釘12。
為了待自緊固螺釘12之頭部傳輸至托架部分9的力之均勻力分佈,可在緊固螺釘12之頭部與容座10之間且亦按位置抵靠托架部分9之一方式引入一平墊圈13。
在將托架元件1安裝於托架部分9上後,容座10可完全填充托架部分9中之托架開口11,且該托架開口11可在一側上接界平墊圈13或緊固螺釘12之頭部且在另一側上接界托架元件1之第一部分。
在托架元件1之一個可能例示性實施例中,托架元件1之位置抵靠托架部分9之內側的彼區域可自自塑膠製成之區域2形成。在一較佳實施例中,在托架元件1之生產期間,該區域可以不同厚度實現,且可充當一間隔片14,該間隔片14以相對於自行車架4之相關聯的後托架部分9之一定義的方式定位自金屬製成之區域3。
為了後輪之安裝,例如,藉由插入輪軸,後者應經導引至少穿過緊固螺釘12及連接至後輪之一後輪轂15,如例如在圖3中顯而易見。因此,在此安裝期間,由後輪軸形成之插入輪軸導板16可與開口或缺口6及與緊固螺釘12之一穿開口對準地定向。為了有助於此定向,托架元件1可具有一套環17,其例如在後輪轂15之方向上軸向突起且其可具有一導引開口或導引缺口18。在本情況中以U形繪示之該導引開口或導引缺口18可按以下方式設計:後輪轂15之插入輪軸導板16之軸套可沿著導引開口或導引缺口18之表面滑動,直至該軸套處於U之彎曲中,作為此之一結果,可達成插入輪軸導板16與開口或缺口6之一對準的定向。
如在該等圖中繪示之例示性實施例中實現的托架元件1可具有一轉向表面區域19、20,其可至少由一第一邊緣21及一相對第二邊緣22界限。在第一邊緣21與第二邊緣22之間的轉向表面區域19、20係例如按掉在鏈輪組23之方向上的一方式設計,如在圖3中顯而易見。雖然為了更清晰起見,未在圖3中繪示自行車鏈條,但顯然應理解,在能夠發揮功能的自行車之情況中,此自行車鏈條與鏈輪組23中之一鏈輪嚙合,且在該鏈輪組圍繞該等鏈輪中之一者之偏轉前,在垂直於繪示之平面之一方向上伸展。
在一故障狀態中,舉例而言,若發生移位操作以用於改變齒輪,亦即,當將鏈條自一個鏈輪轉接至另一鏈輪時,或在歸因於環境影響(例如,在森林區中之灌木叢)的出故障之情況中,可使鏈條與鏈輪組23中之鏈輪脫離。重力及鏈條張力可使在此故障狀態中之鏈條在托架部分9之方向上移動,且在該過程中,高度可能與轉向表面區域19、20進行接觸。在此情況中,與鏈輪組脫離之鏈條及已與轉向表面區域接觸之鏈條可在鏈輪組之方向上關於其縱向方向橫向地滑動,該縱向方向關於繪示之平面垂直,且可因此再次進入與鏈輪組23中之一鏈輪(較佳地,最小鏈輪24)之嚙合。為此目的,較佳地提供兩個轉向表面區域19、20,其皆經組配以准許鏈條在鏈輪組23之方向上關於其縱向範圍橫向地滑動。
轉向表面區域19、20可因此在無人工干預之情況下在短時間內消除自行車之故障狀態。若此外或替代地避免了托架元件1之一外表面26(該外表面指向鏈輪組23之方向)與最小鏈輪24之間的鏈條之堵塞,則此可特別有效地發生。為此目的,該托架元件1之外表面26(該外表面指向該鏈輪組23之方向)與該最小鏈輪24之間的一距離25可使得該鏈條不會穿過其間。可變化該距離25,例如,藉由間隔片14之設計。舉例而言,間隔片14之較厚組配(其中托架元件1另外保持相同)將在最小鏈輪24之方向上將外表面26移動得更遠,亦即,將減小距離25。
在圖中繪示之例示性實施例中,轉向表面區域19、20係自塑膠形成。此為一有利設計,因為塑膠可非常易於模製且可因此適於不同鏈輪組23及托架部分9。不言而喻,然而,轉向表面區域19、20自自金屬形成之區域3形成之一設計亦係可能的。
當稍微更精確地考慮時,鏈條與鏈輪組23中之一鏈輪的嚙合意謂一鏈輪齒50在一鏈條之一對內鏈板51或一對外鏈板52之間的嚙合,該鏈板係參考圖4a中之四個鏈節示意性地繪示。在操作狀態中,該鏈條至少圍繞一前鏈輪及後鏈輪組23中之一鏈輪伸展,且可分成部分,根據作用於鏈條上之力,該等部分被稱作側(負載側及返回側)。在圖3中繪示之實例中,較佳地,兩個轉向表面區域中之一者19為鄰近負載側之一轉向表面區域19,且另一者為鄰近返回側之一轉向表面區域20。圖4b按一放大比例繪示後者轉向表面區域20,以便更精確地解釋該轉向表面區域20之機能。
圖4b展示一狀態,其中該鏈條位置藉由一外鏈板53之外邊緣抵靠鄰近返回側之轉向表面區域20,其中該外鏈板更靠近托架元件1,且與該轉向表面區域在一接觸線或一接觸點54處進行接觸,而更遠離托架元件1之一內鏈板55可與鏈輪齒50接觸,較佳地,其中一齒尖邊緣56更遠離托架元件1。齒尖邊緣56可此外經組配為一細長尖,且更遠離托架元件1之內鏈板55可接著與該尖接觸。
在一合乎需要之狀態中,接觸線或接觸點54可在對應於最小鏈輪或最小鏈輪24之一鏈輪齒50之一齒尖的更遠離托架元件1之齒尖邊緣56之尖部直徑之一徑向準面57的一徑向準面57上。此外,鄰近鏈節52之一鏈節51之更遠離托架元件1的一內鏈板55之內邊緣可處於與判定尖部直徑之一齒尖邊緣56或更遠離托架元件1之齒尖邊緣56相同的軸向準面58上,或較佳地,具有相對於該齒尖邊緣56距托架元件1之一較大軸向距離。亦即,更遠離托架元件1之齒尖邊緣56可擱置於內鏈板55上,其中,以一合乎需要之方式,該齒尖邊緣56可位置抵靠內鏈板55之一內邊緣,該內邊緣更遠離托架元件1,如在圖4b中所展示。鄰近返回側之轉向表面區域20可因此准許一鏈輪齒50在一對內鏈板51之間及亦在一對外鏈板52之間的滑動,作為此之一結果,鏈條可進入再次與最小鏈輪24之嚙合。
以上解釋展示在安裝期間及/或在具有托架元件1之自行車之使用期間,種種不同力可作用於自塑膠製成之區域2上。為了增加之安全性,因此推薦關注一下,在自塑膠製成之區域2上的各種動態力期間,始終確保在自塑膠製成之區域2與自金屬製成之區域3之間的開頭處論述之固定連接。為了達成此規範,提議在自金屬製成之區域3周圍注入模製自塑膠製成之區域2。若自金屬製成之區域3具有可填充有屬於自塑膠製成之區域2的塑膠28之一或多個通孔或凹座27,則可達成更好的連接。在注入模製期間,塑膠可流動至通孔或凹座內,可填充通孔或凹座,且可確保在塑膠冷卻後的兩個區域2、3之固定連接。在圖1及圖2中繪示之例示性實施例中,在自金屬製成之區域3中提供兩個通孔27,該等通孔填充有自塑膠製成之區域2的已流動至其中之部分28。
以下將描述一自行車 ,其自行車架104及將該自行車架104連接至一變速器系統之一後變速機構105的托架元件101經按以下方式組配:可避免在種種不同故障情形中的先前提到之零件之損壞。
托架元件101亦為先前描述之托架元件1。替代地,其可為實質上如托架元件1建構之一托架元件,但其中自塑膠製成之區域2可可釋放地連接至自金屬製成之區域3。在托架元件1中及在托架元件101中皆存在及/或與其互動之組件或零件在下文藉由增大100之參考符號來參考。先前描述之解釋繼續適用,除非另有提到,且將不再次重複。
除了其自行車架104及托架元件101外,該自行車可為自先前技術已知且具有可藉由一變速器系統驅動之一後輪的一自行車,其中連接至後輪之一後輪轂115具有變速器系統之一鏈輪組123。根據分別由操作者選擇之齒輪,該鏈條與鏈輪組123中之一選定鏈輪嚙合,且可藉由該變速器系統在鏈輪組123中之鏈輪之間移動,例如,藉由後變速機構105之一具體移動。
使用之托架元件101可為具有一開口或缺口106且具有一安裝開口107之一托架元件,該後輪之一自行車後輪輪軸之一部分容納於該開口或缺口中,且該後變速機構105之一基本元件緊固至該安裝開口。在以下考慮之例示性實施例中,連接至後變速機構105之托架元件101連接至自行車架104之一相關聯的後托架部分109之一內側。
圖5展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個例示性實施例的可避免對後托架部分109、托架元件101及後變速機構105之先前技術之損壞之方式。在此關頭提到,在圖5a及圖5c中的後變速機構105之繪示中,由鏈條傳輸至後變速機構105之力未被考慮,且因此後變速機構105之小鏈條導引及鏈條張拉輥之位置可在現實中與圖5a及圖5c中之繪示不同。
在正常操作狀態中,托架元件101處於在圖5a、圖5b中顯而易見且托架元件101緊固於其中之一所要的位置中,或可按一摩擦鎖定方式緊固至相關聯的後托架部分109。托架元件101之摩擦鎖定收緊可藉由一緊固螺釘112發生,該緊固螺釘112自後托架部分109之一外側導引穿過其一托架開口111且穿過托架元件101之開口或製品106且嚙合於一容座110中。舉例而言,可使用藉由緊固螺釘12、平墊圈13及容座10的先前描述之收緊。
如在圖3a、圖3b中最佳地顯而易見,後托架部分109與托架元件101之間的摩擦鎖定固持力可因此在位置抵靠彼此之兩個元件之表面之間產生。舉例而言,當使用先前描述之托架元件1時,容座10之外表面及間隔片14之面向托架部分9的彼表面以一摩擦鎖定方式位置抵靠後托架部分9、109,且可因此提供後托架部分109與托架元件101之間的一摩擦鎖定固持力。
在施加超過該摩擦鎖定固持力之一旋轉力之情況下,在圖5a、圖5c中之逆時針方向上的箭頭130之方向上,托架元件101可關於托架元件109在圖5c中繪示之擋止位置(第二擋止位置)之方向上自圖5a、圖5b中繪示之所要的位置(第一擋止位置)開始旋轉。雖然遠至第二擋止位置之完全旋轉繪示於圖5c中,但該旋轉亦可停在圖5a中繪示之所要的位置與圖5c中繪示之第二擋止位置之間的未繪示之一位置中。
托架元件101之旋轉角度可受到兩個旋轉擋止件131、132限制。旋轉擋止件中之一者可為一向前旋轉擋止件131,且另一者可為一向後旋轉擋止件132。向前旋轉擋止件131可准許托架元件101之一向前旋轉,亦即,在圖5a中之順時針方向上之旋轉,直至後者處於在抵靠向前旋轉擋止件131之一擋止處的一第一擋止位置(對應於所要的位置)中。實務上,向前旋轉擋止件131可充當在將托架元件101安裝於托架部分109上期間之一定位輔助,且可准許兩個元件相對於彼此之一定義的定位。
向後旋轉擋止件132可限制在施加超過摩擦鎖定固持力之旋轉力之情況下在方向130上之旋轉。圖5c展示在抵靠向後旋轉擋止件132之一擋止處的第二擋止位置中之托架元件101。向後旋轉擋止件132防止托架元件101之旋轉,該旋轉導致後變速機構105之損壞且能夠由增大之鏈條張力(由於收緊至托架元件101的後變速機構105之旋轉)引起。
在第一擋止位置中,如在圖5a中所展示,托架元件101之擋止形成部133位置抵靠向前旋轉擋止件131之一配合擋止形成部。在第二擋止位置中,如在圖5c中所展示,托架元件101之第二擋止形成部134位置抵靠向後旋轉擋止件132之配合擋止形成部。
在開頭描述之托架元件1可具有以上提到之擋止形成部,作為第一擋止形成部33及第二擋止形成部34,且當使用該托架元件1時,第一擋止形成部33、133及/或第二擋止形成部34、134較佳地自其自塑膠製成之區域2形成。擋止形成部33、34、133、134可由此藉由可易於模製之塑膠而適應於對應的配合擋止形成部。擋止形成部與配合之擋止形成部彼此間之撞擊亦可受到塑膠之彈性性質阻止。如在圖1中顯而易見,第一擋止形成部33、133及/或第二擋止形成部34、134可自軸向突出套環10形成。
以下將描述具有旋轉擋止件131、132、231、232、331、332、431、432之各種替代設計的托架部分之例示性實施例。各例示性實施例之參考符號各增大100。該等組件或零件之先前描述之功能性對應於先前解釋且將不再次重複。
如習知已知的,以下描述且在圖6至圖15中展示的後托架部分209、309、409之所有例示性實施例具有一托架開口211、311、411,用於將一托架元件201、301、401收緊至其。
圖6至圖11繪示根據一第一例示性實施例的托架部分209,其中向前旋轉擋止件231之一配合擋止形成部形成於托架部分209之凹陷235之一邊緣上,且向後旋轉擋止件232之一配合擋止形成部形成於連接至托架部分209之一突起238上。
凹陷235之一第一可能組配展示於圖6中,其中該凹陷之一邊緣可在一第一子區段236中具有一直線構型,且在一毗連第二子區段237中可具有圍繞托架開口211之一彎曲構型,其中較佳地,該等兩個子區段236、237相互合併,而無偏移或具有輕微偏移。向前旋轉擋止件231之配合擋止形成部較佳地由具有直線構型的凹陷235之邊緣之第一子區段236形成。
如在圖6中顯而易見,整體/固定連接至托架部分209之一較佳圓突起238、239可形成向後旋轉擋止件232之配合擋止形成部。突起238、239較佳地鄰近凹陷235之邊緣,較佳地,鄰近在第一子區段236與第二子區段237之間的其過渡區域。
圖7展示在圖6中繪示之托架部分209,其中托架元件201收緊至該托架部分。在看向托架部分209之內側的在圖7a中繪示之視圖中,托架元件201與托架部分209一起處於第一擋止位置或所要的位置中。此外,顯而易見,托架元件201之第一擋止形成部233位於抵靠向前旋轉擋止件231之由凹陷235之邊緣形成的配合擋止形成部之一擋止處。收緊至托架部分209之托架元件201的對應於圖7a之後視圖繪示於圖7b中。
托架元件201在其已在相反旋轉方向230之方向上旋轉至第二擋止位置後的位置繪示於圖7c中。顯而易見,在該第二擋止位置中,托架元件201之第二擋止形成部234位於抵靠向後旋轉擋止件232之配合擋止形成部的一擋止處,而該配合擋止形成部係由突起238、239形成。亦顯而易見,托架元件201之提供第二擋止形成部234的彼部分(較佳地,在其突起242上)突起超出凹陷235。此突起242亦可由在開頭描述之托架元件1提供,較佳地,由其軸向突出套環10提供。
圖8展示凹陷235之第二可能組配,其中其邊緣之第一直線子區段236與一偏移合併成其邊緣之第二彎曲子區段237。如在圖9a中顯而易見,當托架元件201處於第一擋止位置或所要的位置中時,托架元件201之第一擋止形成部233可位置抵靠凹陷235之邊緣之直線第一子區段236。
圖6中展示且整體/固定地連接至托架部分209之突起239可替代地設計為一突起240,其可釋放地連接至托架部分209,如在圖8中展示。舉例而言,托架部分209可具有一缺口,可釋放突起240可擰入至該缺口內,或該缺口可藉由壓入配合來按壓。舉例而言,在將托架元件201安裝於托架部分209上期間,適應於托架元件201之一突起240可由此經選擇且連接至托架部分209。如先前關於圖6及圖7描述,可釋放突起240可接著形成向後旋轉擋止件232之配合擋止形成部,該配合擋止形成部如在圖9b中展示,處於在抵靠托架元件201之第二擋止形成部234之一擋止的第二擋止位置中。
突起238與其作為整體或可釋放地連接至托架部分209之一突起239、240的形成部無關,可鄰近凹陷235之邊緣之第一子區段236與第二子區段237之間的偏移(在圖8a中顯而易見)佈置。
圖10展示凹陷235之第三可能組配,其邊緣可包含三個直線子區段236、236'、236'',其中一偏移可佈置於第一直線子區段236與第二直線子區段236'之間及/或第二直線子區段236'與第三直線子區段236''之間。凹陷235之該第三可能組配,較佳地亦有第二及/或第一可能組配,提供凹陷之邊緣與托架開口211之邊界之間的一段距離。
此外,圖10展示作為一細長突起241的突起238之一第三可能組配。舉例而言,細長突起241之一邊緣區域可鄰近第一子區段236延伸,較佳地,接界該第一子區段236。如在圖10b中之剖面繪示中顯而易見,在一下部部分區域中之細長突起241可形成凹陷135之邊緣之第一子區段236,且在一上部部分區域中可自托架部分209之一表面突出。
圖11a展示在第一擋止位置或所要的位置中之細長突起241,其中托架元件201之第一擋止形成部233位於抵靠凹陷235之邊緣之第一子區段236的一擋止處,亦即,細長突起241之下部部分區域。同時,第一擋止形成部233亦可撞擊細長突起241之上部部分區域。
此外,細長突起241可具有一變圓之區域,向後旋轉擋止件232之配合擋止形成部較佳地形成於該變圓之區域上,且托架元件201之第二擋止形成部234可在第二擋止位置中撞擊該變圓之區域,如在圖11b中展示。
圖12及圖13繪示根據一第二例示性實施例的托架部分309,其中向前旋轉擋止件331之配合擋止形成部及向後旋轉擋止件332之配合擋止形成部形成於連接至托架部分209之一突起338上。如關於第一例示性實施例解釋,該突起可為整體/固定地連接至托架部分309之一突起239,或可釋放地連接至托架部分309且具有圓或/及細長形狀或另一合適形狀之一突起240。在托架部分309之此第二例示性實施例中,後者較佳地不具有一凹陷,且因此亦不具有凹陷之邊緣。
繪示托架元件301處於圖13a、圖13b中之第一擋止位置或所要的位置中,及圖13c中之第二擋止位置中。在該圖中顯而易見,突起338可形成向前旋轉擋止件231之配合擋止形成部(托架元件301之第一擋止形成部333可在第一擋止位置或所要的位置中撞擊該配合擋止形成部),及亦向後旋轉擋止件332之配合擋止形成部(托架元件301之第二擋止形成部334可在第二擋止位置中撞擊該配合擋止形成部)。
圖14及圖15繪示根據一第三例示性實施例的托架部分409,其中向前旋轉擋止件431之配合擋止形成部及向後旋轉擋止件432之配合擋止形成部形成於托架部分409之凹陷435之邊緣上。
該凹陷之該邊緣可具有一第一直線子區段436、一第二彎曲子區段437及一第三直線子區段436',該等子區段較佳地相互合併。在第一擋止位置或所要的位置中,見圖15a,托架元件401之第一擋止形成部433可處於抵靠向前旋轉擋止件231之配合擋止形成部之一擋止處,該配合擋止形成部由該凹陷之該邊緣之第一子區段436形成。在第二擋止位置中,見圖15b,托架元件401之第二擋止形成部434可處於抵靠向後旋轉擋止件432之配合擋止形成部之一擋止處,該配合擋止形成部由該凹陷之該邊緣之第三子區段436'形成。
在托架部分209、409之後端處的凹陷235、435之設計(該凹陷在一側上合併成托架部分209、409之閉合邊緣且在另一側上由凹陷235、435之一邊緣界限)可按針對根據第一及/或第三例示性實施例之凹陷的一對應方式形成。凹陷235、435之邊緣可將該凹陷連接至托架部分209、409之向內指向表面。在各情況中,在凹陷235、435之邊緣與托架開口211、411之間可存在一段距離。該距離可為至少1 mm,更好地3 mm,甚至更好地5 mm。
圖16繪示一托架元件1001之再一可能例示性實施例。該托架元件可為先前提到之托架元件1、101、201、304、401中之一者。在托架元件1中及在托架元件1001中皆存在及/或與該等托架元件互動之組件或零件在下文藉由增大1000之參考符號來表示,且其功能不再一次地重複。不言而喻,亦可使用托架元件1001,替代在先前描述之例示性實施例中使用之托架元件101、201、301及401。此外,其可為托架元件1001,其中自塑膠製成之區域1002可釋放地連接至自金屬製成之區域。
圖16中繪示之托架元件1001可具有一接觸凸緣1043,對應於該繪示,其較佳地設計為一圓環。該接觸凸緣1043,詳言之,其接觸表面1044,可經組配以位置抵靠托架部分之一配合接觸表面,該表面在托架元件之方向上指向內,及/或與該配合接觸表面進行接觸。在安裝之狀態中,接觸表面1044可指向托架部分之方向。
如在圖16a及圖16b中最佳地顯而易見,接觸凸緣1043可毗連間隔片1014。接觸凸緣1043較佳地與托架元件1001整體形成,詳言之,與其自塑膠形成之區域1002整體形成。然而,接觸凸緣1043亦可黏著性地結合、擰入、按壓或鎖存至托架元件1001。
接觸表面1044與配合接觸表面較佳地具有相互對應的組配。甚至更佳地,接觸表面1044及配合接觸表面尺寸特別準確地形成。托架元件1001可由此相對於托架部分定向。不言而喻,對於所要的定向,接觸凸緣1043可具有各種其他形狀。舉例而言,個別突起或其他形狀將亦可設想到。
1、101、201、401:托架元件 2、1002:自塑膠製成之區域 3:自金屬製成之區域 4、104、204、304、404:自行車架 5、105:後變速機構 6、1006:開口或缺口 7:安裝開口 8:擰入軸套 9、109、209、309、409:後托架部分/托架部分 10、1010:容座 11、211、311、411:托架開口 12:緊固螺釘 13:平墊圈 14、1014:間隔片 15:後輪轂 16:插入輪軸導板 17:套環 18:導引開口或導引缺口 19、20:轉向表面區域 21:第一邊緣 22:第二邊緣 23:鏈輪組 24:最小鏈輪 25:距離 26:外表面 27:通孔或凹座 28:塑膠 33、133、233、333、433:第一擋止形成部 34、134、234、334、434:第二擋止形成部 50:鏈輪齒 51、55:內鏈板 52:外鏈板 53:外邊緣 54:接觸線或接觸點 56:齒尖邊緣 57:徑向準面 58:軸向準面 130:方向 131、231、331、431:向前旋轉擋止件 132、232、332、432:向後旋轉擋止件 235、435:凹陷 236、436:第一子區段 236'、436':第二直線子區段 236'':第三直線子區段 237、437:第二子區段/第二彎曲子區段 238、239、338、339、240:突起 241:細長突起 1043:接觸凸緣 1044:接觸表面
以下將參考在圖中繪示或展示之例示性實施例更詳細地解釋本發明。
圖1展示根據本發明之一例示性實施例的一托架元件及不屬於該托架元件且需要用於安裝之零件之一分解繪示。
圖2以剖視圖(圖2a)及透視圖(圖2b)展示在一組裝之狀態中的在圖1中繪示之零件。
圖3將在一安裝之狀態中的包含一後輪轂、一鏈輪組、一托架元件、一緊固螺釘、一平墊圈、一擰入軸套及一後變速機構之一總成展示為一剖視圖(圖3a)及其部分之放大(圖3b)。
圖4展示根據本發明之一例示性實施例的一托架元件之一轉向表面區域、一鏈條及一鏈輪齒之一齒尖之示意圖(圖4b)及示意性繪示之鏈條之俯視圖(圖4a)。
圖5展示在連接車架與後變速機構之托架元件的一第一擋止位置或所要的位置中之該托架元件,其中該車架之一托架部分看向該托架部分之一內側(圖5a)及看向該托架部分之一外側(圖5b),及亦在該托架元件之一第二擋止位置中之該托架元件,其中該托架部分看向該托架部分之內側(圖5c)。
圖6展示根據一第一例示性實施例設計的具有一托架部分之一車架之後端,具有根據一第一替代例設計之一凹陷及根據一第一替代例設計之一突起,看向該托架部分之內側(圖6a)及外側(圖6c),及沿著線I-I形成之一剖視圖(圖6b)。
圖7展示在圖6中繪示之托架部分,具有一安裝於其上之托架元件,其中該托架元件繪示於其中托架部分看向該托架部分之一內側(圖7a)及一後側(圖7b)之一第一擋止位置中及看向該托架部分之內側(圖7c)之一第二擋止位置中。
圖8展示根據一第一例示性實施例設計的具有一固持部分之一車架之後端,具有根據一第二替代例設計之一凹陷及根據一第二替代例設計之一突起,看向該托架部分之內側(圖8a),及沿著線II-II形成之一剖視圖(圖8b)。
圖9展示在圖8中繪示之托架部分,具有一安裝於其上之托架元件,其中該托架元件繪示於一第一擋止位置中(圖9a)及一第二擋止位置(圖9b)中,其中在各情況中,該托架部分看向該托架部分之一內側。
圖10展示根據一第一例示性實施例設計的具有一托架部分之一車架之後端,具有根據一第三替代例設計之一凹陷及根據一第三替代例設計之一突起,看向該托架部分之內側(圖10a),及沿著線III-III形成之一側視圖(圖10b)。
圖11展示在圖10中繪示之托架部分,具有一安裝於其上之托架元件,其中該托架元件繪示於一第一擋止位置中(圖11a)及一第二擋止位置(圖11b)中,其中該托架部分看向該托架部分之內側。
圖12以一透視圖(圖12a及圖12c)及沿著線IV-IV形成之一側視圖(圖12b)展示根據一第二例示性實施例設計的具有一托架部分之一車架之後端,具有根據一第一替代例設計之一凹陷。
圖13展示在圖12中繪示之托架部分,具有一安裝於其上之托架元件,其中該托架元件繪示於一第一擋止位置中(圖13a)及一第二擋止位置(圖13c)中,其中該托架部分看向該托架部分之內側,且以在第一擋止位置中之一透視圖(圖13b)展示該托架部分。
圖14以一透視圖(圖14a)及沿著線V-V形成之一剖視圖(圖14b)展示根據一第三例示性實施例設計的具有一托架部分之一車架之後端。
圖15展示在圖14中繪示之托架部分,具有一安裝於其上之托架元件,其中該托架元件繪示於一第一擋止位置中(圖15a)及一第二擋止位置(圖15b)中,其中在各情況中,該托架部分看向該托架部分之內側。
圖16以一透視圖(圖16a)、一剖視圖(圖16b)及一後視圖(圖16c)展示該托架元件之再一例示性實施例。
2:自塑膠製成之區域
3:自金屬製成之區域
7:安裝開口
17:套環
18:導引開口或導引缺口
19、20:轉向表面區域
21:第一邊緣
22:第二邊緣
27:通孔或凹座
28:塑膠
33、133:第一擋止形成部
34、134:第二擋止形成部

Claims (35)

  1. 一種托架元件(1;101;201;301;401;1001),其經組配以將一自行車架(104;204;304;404)連接至一變速器(derailleur)系統之一後變速(rear gearshift)機構(5;105),包含:一第一部分,其具有用於接納一自行車後輪軸之一部分的一開口或缺口(6;1006),以及一第二部分,其具有一安裝開口(7),該後變速機構(5,105)之一基本元件可緊固至該安裝開口,其特徵在於該托架元件(1;101;201;301;401;1001)形成有至少一由塑膠製成之區域(2)及一由金屬製成之區域(3),且該由塑膠製成之區域(2)固定連接至該由金屬製成之區域(3),該由金屬製成之區域(3)為凸耳形狀且延伸至該第一部分及該第二部分中,或至少部分地形成該等部分且至少部分地形成該開口或缺口(6;1006)且至少部分地形成該安裝開口(7)。
  2. 如請求項1之托架元件(1;101;201;301;401;1001),其特徵在於,該由塑膠製成之區域(2)係經圍繞該由金屬製成之區域(3)而注入模製。
  3. 如請求項1之托架元件(1;101;201;301;401;1001),其特徵在於,該由金屬製成之區域(3)係實現有至少一個通孔(27)或至少一個凹座,該通孔或該凹座填充有屬於該由塑膠製成之區域的塑膠。
  4.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托架元件(1;101;201;301;401;1001),其特徵在於,該托架元件(1;101;201;301;401;1001)具有至少一個擋止形成部(33,34;133,134;233,234;333,334;433,434),該擋止形成部適合於置靠或擋抵該自行車架(104;204;304;404)之至少一個配合擋止形成部(131,132;231,232;331,332;431,432)。
  5. 如請求項1之托架元件(1;101;201;301;401;1001),其特徵在於,該托架元件(1;101;201;301;401)可安裝於該自行車架(104;204;304;404)之一相關聯的後托架部分(9;109;209;309;409)之一內側上並且具有朝向遠離該托架部分(9;109;209;309;409)之一軸向突出套環(17)。
  6. 如請求項1之托架元件(1;101;201;301;401;1001),其特徵在於,該托架元件(1;101;201;301;401;1001)形成一轉向表面區域(19,20),一鏈條可在該轉向表面區域上相對於其縱向方向橫向地滑動。
  7. 如請求項1之托架元件(1;101;201;301;401;1001),其特徵在於,該托架元件(1;101;201;301;401;1001)可安裝於該自行車架(104;204;304;404)之相關聯的後托架部分(9;109;209;309;409)之內側上,且藉由該由塑膠製成之區域(2),置靠該托架部分(9;109;209;309;409),或/及可與該托架部分(9;109;209;309;409)中之一托架開口(211;311;411)產生形態配合 之連接。
  8. 如請求項1之托架元件(1;101;201;301;401;1001),其特徵在於,該托架元件(1;101;201;301;401;1001)可藉由用於一緊固螺釘(12)之形成於該由塑膠製成之區域(2)中的一容座(10)及藉由一插入輪軸而安裝於該自行車架(104;204;304;404)之相關聯的後托架部分(9;109;209;309;409)之內側上。
  9. 如請求項8之托架元件(1;101;201;301;401;1001),其特徵在於,用於該緊固螺釘(12)之該容座(10;1010)具有一內螺紋,該內螺紋可與一外螺紋產生嚙合。
  10. 如請求項1之托架元件(1;101;201;301;401;1001),其特徵在於,該托架元件(1;101;201;301;401;1001)具有一間隔片(14;1014)或/及一接觸凸緣(1043),該間隔片或/及該接觸凸緣可按置靠相關聯的後托架部分(9;109;209;309;409)之內側之一方式來置放或係經置放,以便相對於該自行車架(104;204;304;404)之該相關聯的後托架部分(9;109;209;309;409)以一確定的方式來定位該由金屬製成之區域(3)。
  11. 如請求項4之托架元件,其特徵在於,該托架元件(1;101;201;301;401;1001)之該由塑膠製成之區域(2)具有至少一個擋止形成部(33,34;133,134;233,234;333,334;433,434)。
  12. 如請求項5之托架元件(1;101;201; 301;401),其特徵在於,該托架元件(1;101;201;301;401)在由塑膠製成之區域(2)中具有朝向遠離該托架部分(9;109;209;309;409)之一軸向突出套環(17)。
  13. 如請求項5之托架元件(1;101;201;301;401;1001),其特徵在於,由該軸向突出套環(17)形成之一導引開口或導引缺口(18)在俯視視角中具有一U形或J形形式。
  14. 如請求項6之托架元件(1;101;201;301;401;1001),其特徵在於,該托架元件(1;101;201;301;401;1001)之由塑膠製成之區域(2)形成一轉向表面區域(19,20),一鏈條可在該轉向表面區域上相對於其縱向方向橫向地滑動。
  15. 如請求項8之托架元件(1;101;201;301;401;1001),其特徵在於,該容座(10;1010)可與該托架部分(9;109;209;309;409)中之托架開口(211;311;411)產生形態配合之連接。
  16. 如請求項9之托架元件(1;101;201;301;401;1001),其特徵在於,該內螺紋可與該緊固螺釘(12)之一左旋螺紋產生嚙合。
  17. 如請求項10之托架元件(1;101;201;301;401;1001),其特徵在於,該托架元件(1;101;201;301;401;1001)之由塑膠製成之區域(2)具有一間隔片(14;1014)或/及一接觸凸緣(1043),該間隔片或/及該接觸凸緣可按置靠一/該相關聯的後托架部分(9;109;209; 309;409)之一/該內側之一方式來置放或係經置放,以便相對於該自行車架(104;204;304;404)之該相關聯的後托架部分(9;109;209;309;409)以一確定的方式來定位該由金屬製成之區域(3)。
  18. 一種自行車,其包含具有一後輪之一自行車架(104;204;304;404),該後輪可藉由一變速器系統驅動且具有該變速器系統之一鏈輪組(23),其中該變速器系統中與該各別選定齒輪中之一選定鏈輪嚙合的一鏈條,可藉由該變速器系統之一後變速機構(5;105)在該鏈輪組(23)之該等鏈輪之間轉移,其中該後變速機構藉(5;105)由如請求項1至17中任一項所述的托架元件(1;101;201;301;401;1001)而連接至該自行車架(104;204;304;404),該托架元件係安裝於該自行車架(104;204;304;404)之一相關聯的後托架部分(9;109;209;309;409)之一內側上,包含:一第一部分,其具有一開口或缺口(6),該後輪之一自行車後輪軸之一部分容納於該開口或缺口中,以及一第二部分,其具有一安裝開口(7),該後變速機構(5;105)之一基本元件緊固至該安裝開口,其特徵在於該托架元件(1;101;201;301;401;1001)按一摩擦鎖定方式經緊固於或可緊固於該相關聯的後托架部分(9;109;209;309;409)上之一所要的位置中,且在施加超過摩擦鎖定固持力之一旋轉力之情況中,可在一擋止位置之 方向上旋轉離開該所要的位置,在該擋止位置中,該托架元件(1;101;201;301;401)位在抵靠該後托架部分(9;109;209;309;409)之至少一個旋轉擋止件(131,132;231,232;331,332;431,432)的一擋止處。
  19. 如請求項18之自行車,其特徵在於,該後變速機構(9;109;209;309;409)具有兩個旋轉擋止件(131,132,231,232,331,332,431,432),一向前旋轉擋止件(131;231;331;431)及一向後旋轉擋止件(132;232;332;432),其中該托架元件(9;109;209;309;409)位在對應於該所要的位置之一第一擋止位置中抵靠該向前旋轉擋止件(131;231;331;431)的一擋止處,且在施加超過該摩擦鎖定固持力之該旋轉力之情況中,可旋轉至位在抵靠該向後旋轉擋止件(132;232;332;432)之一擋止處的一第二擋止位置。
  20. 如請求項19之自行車,其特徵在於,該托架元件(1;101;201;301;401;1001)係根據請求項4至10中任一項來設計,且該托架元件(1;101;201;301;401;1001)之第一擋止形成部(33;133;233;333;433)係由該由塑膠製成之區域(2)形成,該第一擋止形成部在該第一擋止位置中撞抵該向前旋轉擋止件(131;231;331;431)之配合擋止形成部。
  21. 如請求項20之自行車,其特徵在於,該托架元件(1;101;201;301;401;1001)之一第二擋止形成部(34;134;234;334;434)係由該由塑膠製成之區域 (2)形成,該第二擋止形成部在該第二擋止位置中撞抵該向後旋轉擋止件(132;232;332;432)之配合擋止形成部。
  22. 如請求項19之自行車,其特徵在於,該相關聯的托架部分(9;109;209;309;409)中之一凹陷(135;235;335;435)或自該相關聯的托架部分突出之一突起(238;239;240;241;338;339)形成該向前旋轉擋止件(131;231;331;431)之配合擋止形成部。
  23. 如請求項22之自行車,其特徵在於,該相關聯的托架部分(9;109;209;309;409)中之該凹陷(135;235;335;435)或自該關聯的托架部分突出之該突起(238;239;240;241;338;339)形成該向後旋轉擋止件(132;232;332;432)之配合擋止形成部。
  24. 如請求項19之自行車,其特徵在於,該托架元件(1;101;201;301;401;1001)形成一轉向表面區域(19,20),一鏈條可在該轉向表面區域上在朝向遠離該相關聯的後托架部分(9;109;209;309;409)之該內側之一方向上相對於其縱向範圍橫向地滑動。
  25. 一種自行車,其包含具有一後輪之一自行車架(104;204;304;404),該後輪可藉由一變速器系統驅動且具有該變速器系統之一鏈輪組(23),其中該變速器系統中與一各別選定齒輪中之一選定鏈輪嚙合的一鏈條,可藉由該變速器系統之一後變速機構(5;105)在該鏈輪組(23)之該等鏈輪之間轉移,其中該後變速機構(5;105)藉由如請求項1至17中任一項所述的托架元件(1;101;201; 301;401;1001)而連接至該自行車架(104;204;304;404),該托架元件係安裝於該自行車架(104;204;304;404)之一相關聯的後托架部分(9;109;209;309;409)之一內側上,包含:一第一部分,其具有一開口或缺口(6;1006),該後輪之一自行車後輪軸之一部分容納於該開口或缺口中,以及一第二部分,其具有一安裝開口(7),該後變速機構(5;105)之一基本元件緊固至該安裝開口,其特徵在於,藉由一轉向表面區域(19,20),在至少一個外邊緣區域上實現該托架元件(1;101;201;301;401;1001),當該鏈條已在該托架元件(1;101;201;301;401;1001)之方向上自該鏈輪組(23)中之一鏈輪彈開超出該鏈輪組(23)之軸向區域時,該鏈條可擱置於該轉向表面區域上,且可接著在最小鏈輪(24)之方向上滑動以便恢復該鏈條與該鏈輪組(23)中之該或一鏈輪之嚙合或有助於該嚙合。
  26. 如請求項25之自行車,其特徵在於,該等托架元件(1;101;201;301;401;1001)中朝向該鏈輪組之方向之一外表面(26)與該最小鏈輪(24)之間的一距離(25)可使得該鏈條不會堵塞於其間。
  27. 如請求項25之自行車,其特徵在於,關於該托架元件(1;101;201;301;401;1001)之開口或缺口(6;1006)之一中點,該轉向表面區域(19,20)的最靠近該鏈輪組(23)之一第一邊緣(21)之一徑向準面係位在該 鏈輪組(23)中之該最小鏈輪(24)之一尖部直徑之徑向準面處,或相對於其而徑向地向內偏移。
  28. 如請求項27之自行車,其特徵在於,該轉向表面區域(19,20)具有一第二邊緣(22),其係比該第一邊緣(21)還靠近該相關聯的後托架部分(9;109;209;309;409),且其係相對於該第一邊緣(21)之該徑向準面向外偏移。
  29. 如請求項28之自行車,其特徵在於,與該轉向表面區域(19,20)之該等兩個邊緣(21,22)相交且在該最小鏈輪(24)之方向上伸展的一假想延伸部係同樣地與該最小鏈輪(24)之周邊表面相交,該周邊表面係由該鏈輪組(23)中之該最小鏈輪(24)之該尖部直徑界定,或在尖部圓內與該最小鏈輪(24)相交。
  30. 如請求項25之自行車,其特徵在於該轉向表面區域(19,20)係為鄰近該鏈條之一負載側之一轉向表面區域(19)或為鄰近一返回側之一轉向表面區域(20),或係按其鄰近該鏈條之該負載側及該返回側兩者之一方式延伸,或者該托架元件(1;101;201;301;401;1001)包含兩個單獨形成之轉向表面區域(19,20),其中之一者鄰近該鏈條之該負載側,且另一者鄰近該鏈條之該返回側。
  31. 如請求項30之自行車,其特徵在於,該等兩個轉向表面區域(19,20)佈置於相對於該開口或缺 口(6;1006)之該中點的不同徑向準面處。
  32. 如請求項30或31之自行車,其特徵在於當該轉向表面區域(20)係為鄰近該返回側,無論何時當該鏈條之一鏈節(51,52)之一外鏈板之一外邊緣(53)的一接觸線或一接觸點(54)係位於一徑向準面(57)處且該徑向準面對應於該最小鏈輪(24)之一尖部直徑或該最小鏈輪(24)之一鏈輪齒(50)的一齒尖之一齒尖邊緣(56)的徑向準面(57),該齒尖邊緣係較遠離該托架元件(1;101;201;301;401;1001),一鏈節(52,51)之一內鏈板之一內邊緣(55)係處於與決定該尖部直徑之一齒尖邊緣(56)或較遠離該托架元件(1;101;201;301;401;1001)之該齒尖邊緣(56)相同的軸向準面(58),該內邊緣鄰近該鏈節(51,52),該內鏈板較遠離該托架元件(1;101;201;301;401;1001)。
  33. 如請求項18或25之自行車,其特徵在於,該自行車更且具有一接觸凸緣(1043),其可連接至或業經連接至該托架元件(1001)或由該托架元件形成,或可連接至或業經連接至該托架部分(9;109;209;309;409)或由該托架部分形成。
  34. 如請求項33之自行車,其特徵在於,該托架元件(1001)的朝向該托架部分(9;109;209;309; 409)之一接觸表面(1044)置靠該托架部分(9;109;209;309;409)之一配合接觸表面,其中自該接觸表面(1044)及該配合接觸表面形成之一組態係形成於該接觸凸緣(1043)上。
  35. 如請求項34之自行車,其特徵在於,該接觸凸緣(1043)與該接觸表面(1044)一起自該托架元件(1001)突出,且該配合接觸表面由該托架部分(9;109;209;309;409)形成且相對於該托架部分(9;109;209;309;409)之一鄰近表面凹進。
TW108141185A 2018-12-21 2019-11-13 托架元件及具托架元件之自行車 TWI82879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8222834.5A DE102018222834A1 (de) 2018-12-21 2018-12-21 Halterungselement und Fahrrad mit einem Halterungselement
DE102018222834.5 2018-12-2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08440A TW202108440A (zh) 2021-03-01
TWI828797B true TWI828797B (zh) 2024-01-11

Family

ID=688349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41185A TWI828797B (zh) 2018-12-21 2019-11-13 托架元件及具托架元件之自行車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20200198728A1 (zh)
EP (2) EP3670315B1 (zh)
CN (1) CN111348144B (zh)
DE (1) DE102018222834A1 (zh)
TW (1) TWI82879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8206104A1 (de) * 2018-04-20 2019-10-24 Sram Deutschland Gmbh Schaltauge zur Montage eines hinteren Schaltwerks an einem Fahrradrahmen und Set von Komponenten zur wahlweisen Montage alternativer hinterer Schaltwerke an dem Fahrradrahmen
KR102474389B1 (ko) * 2018-06-25 2022-12-06 현대자동차 주식회사 자전거 프레임의 드롭아웃 장착 구조
DE102018214218A1 (de) * 2018-08-22 2020-02-27 Sram Deutschland Gmbh Hinterrad-Kettenschaltwerk mit exzentrischer Seilzug-Umlenkrollenanordung mit Übersetzungsverhältnis
TWI730290B (zh) * 2019-02-13 2021-06-11 彥豪金屬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自行車後變速器的固定組件
DE102020132208A1 (de) 2019-12-18 2021-06-24 Sram Deutschland Gmbh Fahrrad-Schaltwerk und Anbindung eines Schaltwerks an einem Fahrrad-Rahmen
EP3838731B1 (de) 2019-12-18 2024-05-15 SRAM Deutschland GmbH Fahrrad-schaltwerk und anbindung eines schaltwerks an einem fahrrad-rahmen
WO2021158116A1 (en) * 2020-02-07 2021-08-12 Advancing Technologies B.V. A torque support assembly, a torque support device, a wheel securing device, a rear axle assembly and a bicycle
EP3904193A1 (en) * 2020-04-30 2021-11-03 Fantic Motor S.p.A. Device for the selective positioning of the pivot of a wheel
DE102020005373A1 (de) * 2020-09-01 2022-03-03 Sram Deutschland Gmbh Mehrfachritzelanordnung für eine Hinterradbaugruppe für ein Fahrrad und Hinterradbaugruppe
US20220177075A1 (en) 2020-12-03 2022-06-09 Sram Deutschland Gmbh Rear derailleur
DE102021131414A1 (de) 2020-12-03 2022-06-09 Sram Deutschland Gmbh Hinteres Schaltwerk zur koaxialen Anbindung an einem Fahrrad-Rahmen
US20220411017A1 (en) * 2021-06-29 2022-12-29 Sram Deutschland Gmbh Modular bicycle derailleur
TWI800929B (zh) * 2021-09-27 2023-05-01 彥豪金屬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自行車後變速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82303A (en) * 1990-09-06 1992-01-21 Gt Bicycles, Inc. A Calif. Corporation Changeable dropout assembly
US20020065158A1 (en) * 2000-11-24 2002-05-30 Campagnolo Sri Rear derailleur for bicycle gear changes
CN105857506A (zh) * 2015-02-05 2016-08-17 株式会社岛野 自行车拨链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164106A5 (zh) 1971-12-10 1973-07-27 Micmo Sa
FR2225327B1 (zh) * 1973-04-16 1976-09-10 Juy Lucien
US3960025A (en) * 1975-05-30 1976-06-01 Lucien Charles Hippolyte Juy Push flange construction for a pivotal roller system of a speed change mechanism
FR2502098A1 (fr) * 1981-03-23 1982-09-24 Huret & Fils Dispositif perfectionne de fixation d'un derailleur sur une patte de cadre
JPS58224876A (ja) * 1982-06-23 1983-12-2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リヤフォーク構造
US4565383A (en) 1984-02-03 1986-01-21 Trek Bicycle Corporation Front and rear wheel drop outs for bicycle frames
GB8616542D0 (en) * 1986-07-07 1986-08-13 Kirk F G Bicycle change speed arrangement
US4789379A (en) * 1987-10-06 1988-12-06 Maeda Industries, Ltd. Bicycle deraileur
JPH0281292U (zh) * 1988-12-13 1990-06-22
US5002520A (en) * 1989-12-14 1991-03-26 Greenlaw John W Bicycle drive chain guide
US5152720A (en) * 1990-09-24 1992-10-06 Browning Automatic Transmission Bicycle transmission
US6293883B1 (en) * 1998-09-10 2001-09-25 Shimano, Inc. Quick release derailleur
US6287228B1 (en) * 1999-11-12 2001-09-11 Shimano, Inc. Rear derailleur with cable guide roller
ITTO20001124A1 (it) * 2000-12-01 2002-06-01 Campagnolo Srl Gruppo bilanciere per il deragliatore posteriore di una bicicletta.
US20030083162A1 (en) * 2001-10-26 2003-05-01 Sunrace Roots Enterprise Co., Ltd. Rear derailleur of a bicycle
US20030171176A1 (en) * 2002-03-07 2003-09-11 Shimano, Inc. Bicycle rear derailleur
US6669306B1 (en) * 2002-10-25 2003-12-30 Shimano Inc. Bicycle hub axle assembly
JP2004189168A (ja) * 2002-12-13 2004-07-08 Shimano Inc 自転車用リアディレーラ
US7585237B2 (en) * 2004-11-18 2009-09-08 Shimano Inc. Bicycle component with axle fixing structure
DE202006003055U1 (de) * 2006-02-27 2006-09-28 Klieber, Jochen Abstützung für ein Schaltwerk, speziell für Fahrräder
DE102006060221A1 (de) * 2006-12-20 2008-06-26 Sram Deutschland Gmbh Kettenwerferbaugruppe
DE202007006451U1 (de) * 2007-05-05 2007-10-25 Grätz, Michael Steckachssystem zur Radbefestigung
IL186237A (en) * 2007-09-24 2013-11-28 Alon Schaffer Flexible rack for bicycle gear
CA2771312A1 (en) * 2009-08-19 2011-02-24 Rocky Mountain Bicycles, A Division Of Procycle Group Inc. Pivot joint for bicycle
US9010792B2 (en) 2012-03-16 2015-04-21 Specialized Bicycle Components, Inc. Torque element for a motor-driven bicycle
US8899606B2 (en) * 2012-07-24 2014-12-02 Chris Cocalis Removable dropouts for bicycle frame
US9227465B2 (en) * 2013-04-16 2016-01-05 Shimano Inc. Bicycle wheel securing structure
DE102013014336A1 (de) * 2013-08-28 2015-03-05 Winora-Staiger Gmbh Fahrradrahmen aus faserverstärktem Werkstoff mit Adapterplatten für das Hinterrad
US9308961B2 (en) * 2013-11-27 2016-04-12 Specialized Bicycle Components, Inc. Bicycle frame with convertible dropouts
US20160039494A1 (en) * 2014-08-08 2016-02-11 Cycling Sports Group, Inc. Bicycle with pivoting derailleur hanger
FR3036312B1 (fr) 2015-05-21 2017-06-02 Cycles Lapierre Patte de derailleur
FR3046399A1 (fr) 2015-12-31 2017-07-07 Cycles Lapierre Support d'etrier de frein a disque pour une bicyclette ou similaire
US10472019B2 (en) * 2016-08-18 2019-11-12 Wolf Tooth Components, Inc. Axle mounting system
DE102018001253A1 (de) * 2017-03-20 2018-09-20 Sram Deutschland Gmbh Hinteres Schaltwerk zur koaxialen Montage
DE102018206104A1 (de) 2018-04-20 2019-10-24 Sram Deutschland Gmbh Schaltauge zur Montage eines hinteren Schaltwerks an einem Fahrradrahmen und Set von Komponenten zur wahlweisen Montage alternativer hinterer Schaltwerke an dem Fahrradrahmen
ES2905421T3 (es) * 2018-04-20 2022-04-08 Yt Ind Gmbh Dispositivo para la fijación de un cambio de marchas en un cuadro de bicicleta
DE202019000904U1 (de) 2019-02-23 2019-03-29 Chroff Konstruktion + Design Gmbh Motorisch gesteuerte Luftdüse
US20220144381A1 (en) * 2020-02-07 2022-05-12 Perrin Stacy Rodriguez Bicycle belt or chain tensioner and internally geared hub conversion kit
EP3904193A1 (en) * 2020-04-30 2021-11-03 Fantic Motor S.p.A. Device for the selective positioning of the pivot of a wheel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82303A (en) * 1990-09-06 1992-01-21 Gt Bicycles, Inc. A Calif. Corporation Changeable dropout assembly
US20020065158A1 (en) * 2000-11-24 2002-05-30 Campagnolo Sri Rear derailleur for bicycle gear changes
CN105857506A (zh) * 2015-02-05 2016-08-17 株式会社岛野 自行车拨链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08440A (zh) 2021-03-01
US20200198728A1 (en) 2020-06-25
CN111348144B (zh) 2023-02-28
EP4063250A1 (de) 2022-09-28
EP3670315A2 (de) 2020-06-24
CN111348144A (zh) 2020-06-30
EP3670315A3 (de) 2020-08-26
DE102018222834A1 (de) 2020-06-25
US20220363339A1 (en) 2022-11-17
EP3670315B1 (de) 2022-05-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828797B (zh) 托架元件及具托架元件之自行車
TWI827591B (zh) 用於自行車架上後換檔機構之安裝的變速器掛架及用於自行車架上替代式後換檔機構之選擇性安裝的構件組
TWI831935B (zh) 後變速器機構及具有後變速器機構之自行車
US10358186B2 (en) Bicycle sprocket and bicycle sprocket assembly
US7537291B2 (en) Bicycle wheel securing structure
US7753454B2 (en) Bicycle wheel securing structure
US20160176478A1 (en) Bicycle Rear Derailleur with a Damper Assembly
US9963196B2 (en) Bicycle sprocket
TW202321096A (zh) 用於同軸安裝的後變速機構
CN113002690A (zh) 自行车后变速器和后变速器与自行车车架的连接方式
CN102963210B (zh) 具有转矩管的自行车前轮轮毂
TW201736197A (zh) 自行車前變速器
US8007383B2 (en) Low profile rear derailleur
TWI588059B (zh) 自行車車把鉗夾及自行車車把鉗夾總成
US9303726B2 (en) Bicycle chain
US11077916B2 (en) Bicycle chain guide assembly
EP1961650B1 (en) Bicycle wheel securing structure
TW202225027A (zh) 用於同軸連接在自行車車架上的後換擋機構
CN101307793A (zh) 自行车轮固装结构
EP2599704A1 (en) Bicycle axle assembly
US20160053882A1 (en) Bicycle sprocket
US20240034433A1 (en) Bicycle rear derailleur and frame connection
US20210354775A1 (en) Stop for handlebars of two- and three-wheeled vehicle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uch a stop
TWI829854B (zh) 自行車鏈條導引裝置
ITVI20070179A1 (it) Struttura di sgancio di sicurezza per parafan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