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01589B - 冷凍裝置及液體調溫裝置 - Google Patents

冷凍裝置及液體調溫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01589B
TWI801589B TW108118202A TW108118202A TWI801589B TW I801589 B TWI801589 B TW I801589B TW 108118202 A TW108118202 A TW 108118202A TW 108118202 A TW108118202 A TW 108118202A TW I801589 B TWI801589 B TW I80158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ndenser
gas
refrigerant
fluid
liqui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182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04104A (zh
Inventor
梅木真通
古本英明
青木繁雄
守屋亮
井上紘文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伸和控制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伸和控制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伸和控制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041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041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015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01589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6/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several condenser circuits
    • F25B6/04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several condenser circuits arranged in seri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6/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several condenser circuits
    • F25B6/02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several condenser circuits arranged in paralle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5/00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using a combination of modes of operation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the groups F25B1/00 - F25B23/00
    • F25B25/005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using a combination of modes of operation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the groups F25B1/00 - F25B23/00 using primary and secondary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0/00Subcoolers, desuperheaters or superhea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3/00Arrangements for separating or purifying gases or liquids; Arrangements for vaporising the residuum of liquid refrigerant, e.g. by heat
    • F25B43/006Accumul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B49/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compression type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400/00General features or devices for 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or heat-pump systems, i.e. not limited to a particular subgroup of F25B
    • F25B2400/13Economis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400/00General features or devices for 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or heat-pump systems, i.e. not limited to a particular subgroup of F25B
    • F25B2400/23Separ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600/00Control issues
    • F25B2600/11Fan speed control
    • F25B2600/111Fan speed control of condenser f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600/00Control issues
    • F25B2600/25Control of valves
    • F25B2600/2509Economiser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600/00Control issues
    • F25B2600/25Control of valves
    • F25B2600/2513Expansion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30Expansion means; Dispositions thereof
    • F25B41/385Dispositions with two or more expansion means arranged in parallel on a refrigerant line leading to the same evaporat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 Compression-Type Refrigeration Machines With Reversible Cycles (AREA)

Abstract

使以壓縮機(20)來壓縮之氣相的混合冷媒被第1冷凝器(21)給凝結一部分之後,混合冷媒,是藉由第1氣液分離器(22),而被分離成氣相的第1流體部分(I)與因凝結而成為液相的第2流體部分(II)。氣相的第1流體部分(I),是藉由第2冷凝器(23)來進一步凝結一部分之後,藉由第2氣液分離器(24),來進一步氣液分離成氣相的第3流體部分(III)與因凝結而成為液相的第4流體部分(IV)。之後,使氣相的第3流體部分(III)凝結之後膨脹。

Description

冷凍裝置及液體調溫裝置
本發明,是關於具備壓縮機、冷凝器、膨脹閥及蒸發器的冷凍裝置及具備此的液體調溫裝置。
將溫度控制對象冷卻至-50℃以下等之極為低溫的溫度域之際,較多是利用二元冷凍裝置。二元冷凍裝置,具備高溫側冷凍回路與低溫側冷凍回路,構成為在高溫側冷凍回路的蒸發器與低溫側冷凍回路的冷凝器可使彼此的冷媒進行熱交換的級聯冷凝器。級聯冷凝器,是藉由在高溫側冷凍回路凝結後膨脹的高溫側冷媒,來使在低溫側冷凍回路壓縮的低溫側冷媒凝結。之後,使低溫側冷媒膨脹,藉此可將溫度控制對象冷卻至極為低溫的溫度域。
上述般的二元冷凍裝置,是高溫側冷凍回路及低溫側冷凍回路各自設有壓縮機、冷凝器、膨脹閥及蒸發器,故有著裝置全體大型化且重量變大的問題。另一方面,以往亦已知有一種冷凍裝置,是使含有彼此沸點不同的二種冷媒的混合冷媒在一個壓縮機循環,利用不同冷媒間的沸點(蒸發溫度)及凝結點(凝結溫度)之差,而實現使 用一個壓縮機來冷卻至極為低溫的溫度域(例如參照日本專利特開平8—68567A)。
上述使用一個壓縮機的冷凍裝置,是將壓縮機所壓縮之氣相的混合冷媒的一部以冷凝器來凝結之後,將混合冷媒之維持氣相的第1流體部分與被冷凝器凝結之液相的第2流體部分予以氣液分離,之後,使液相的第2流體部分膨脹來成為低溫之氣液混相的狀態。之後,藉由成為氣液混相的第2流體部分使氣相的第1流體部分凝結,使如此凝結的第1流體部分膨脹而成為低溫,藉此可實現極為低溫之溫度域的冷卻。這種冷凍裝置,所使用的壓縮機為1個,故在小型化這點比二元冷凍裝置有利。
如上述般使用一個壓縮機的冷凍裝置,在使混合冷媒氣液分離成氣相的第1流體部分與液相的第2流體部分之際,混合冷媒所含有的二種冷媒之中低沸點的冷媒全部成為氣相的第1流體部分,二種冷媒之中高沸點的冷媒全部成為液相的第2流體部分,這在低溫冷卻的觀點為理想。亦即,混合冷媒完全分離成氣相之低沸點的冷媒與液相之高沸點的冷媒為理想。這是因為,在氣液分離後之氣相的第1流體部分含有低沸點之冷媒與高沸點之冷媒的情況,於凝結後膨脹至某壓力之際的第1流體部分的溫度,不會比使只有低沸點的冷媒的液相膨脹至相同壓力之情況的溫度還要低。
但是,這種以往的冷凍裝置,於氣液分離後之氣相的第1流體部分,實際上會含有低沸點的冷媒與高沸點的冷媒。於是,並沒有將低沸點之冷媒所能輸出的冷凍能力發揮至最大限度。
本發明是考慮上述實情而完成者,其目的在於提供冷凍裝置及液體調溫裝置,將含有彼此沸點不同的二種冷媒的混合冷媒予以氣液分離,藉此可實現極為低溫之溫度域的冷卻,此時,可將混合冷媒所含有之二種冷媒之中沸點較低那邊的冷媒所能輸出的冷凍能力發揮至最大限度,藉此使可冷卻的溫度比以往還要進一步降低。
本發明的冷凍裝置,具備冷媒回路,該冷媒回路具有:壓縮機,其將含有第1冷媒與比前述第1冷媒還高沸點的第2冷媒的氣相之混合冷媒予以壓縮;第1冷凝器,其冷卻以前述壓縮機來壓縮的前述混合冷媒,將前述混合冷媒的一部分凝結成液相的狀態;第1氣液分離器,其將通過前述第1冷凝器的氣液混相之前述混合冷媒給分離成氣相的第1流體部分與被前述第1冷凝器給凝結之液相的第2流體部分;第2冷凝器,其用來將以前述第1氣液分離器所分離的前述第1流體部分之一部分予以凝結;第2氣液分離器,其將通過前述第2冷凝器的氣液混相之前述第1流體部分給分離成氣相的第3流體部分與被前述第2冷凝器給凝結之液相的第4流體部分;第3冷凝器,其用來將以前述第2氣液分離器所分離的前述第3流體部分予以凝結;第1膨脹閥,其使以前述第3冷凝器所凝結之前述第3流體部分予以膨脹;以及蒸發器,其用來將以前述第1膨脹閥來膨脹的前述第3流體部分予以蒸發而朝向前述壓縮機流出。
本發明的冷凍裝置,是在以壓縮機所壓縮過之氣相的混合冷媒的一部分被第1冷凝器給凝結之後,使氣液混相的混合冷媒,分離成氣相的混合冷媒(第1流體部分)與因凝結而成為液相的混合冷媒(第2流體部分)(第1次氣液分離)。之後,氣液分離過之氣相的混合冷媒(第1流體部分),是藉由第2冷凝器來進一步凝結一部分之後,進一步氣液分離(第2次氣液分離)。 此處,在第2冷凝器所致之凝結之際,於氣相的混合冷媒(第1流體部分),沸點較高(換言之,凝結溫度較高)的第2冷媒會比沸點較低(換言之,凝結溫度較低)的第1冷媒還先凝結。藉此,之後,使通過第2冷凝器的混合冷媒,氣液分離成氣相的混合冷媒(第3流體部分)與藉由凝結而成為液相的混合冷媒(第4流體部分)之際,可抽出使第1冷媒的濃度增加之狀態的氣相的混合冷媒(第3流體部分),可使第1冷媒的濃度增加過的混合冷媒(第3流體部分)流入至第3冷凝器。藉此,使比第1次氣液分離時還增加過第1冷媒之濃度的氣相的混合冷媒在第3冷凝器凝結,之後,可予以膨脹,故供給至蒸發器的混合冷媒之溫度,可比將第1次氣液分離時之氣相的混合冷媒予以凝結後膨脹的情況還要降低。 如此一來,可將混合冷媒所含有的二種冷媒之中沸點較低那邊的冷媒(第1冷媒)所能輸出的冷凍能力發揮至最大限度,藉此使可冷卻的溫度比以往還要進一步降低。
本發明的冷凍裝置,具備:第1分歧流路,其為了將以前述第1氣液分離器所分離的前述第2流體部分供給至前述第3冷凝器而連接於前述第3冷凝器,並為了使從前述第3冷凝器流出的前述第2流體部分回到前述冷媒回路而連接於前述冷媒回路之前述蒸發器的下游側且前述壓縮機的上游側之部分,前述第1分歧流路,具有第2膨脹閥,其使以前述第1氣液分離器所分離的前述第2流體部分予以膨脹而朝向前述第3冷凝器流出,前述第3冷凝器,是藉由被前述第2膨脹閥給膨脹過的前述第2流體部分,來凝結以前述第2氣液分離器所分離之氣相的前述第3流體部分亦可。 藉此,抑制裝置構造的複雜化。
本發明的冷凍裝置,還具備:第2分歧流路,其為了將以前述第1氣液分離器所分離的前述第2流體部分供給至前述第2冷凝器而連接於前述第2冷凝器,並為了使從前述第2冷凝器流出的前述第2流體部分回到前述冷媒回路而連接於前述冷媒回路之前述蒸發器的下游側且前述壓縮機的上游側之部分,前述第2冷凝器,是藉由從前述第2分歧流路所供給的前述第2流體部分來凝結前述第1流體部分的一部分亦可。
該情況時,可將以第1氣液分離器所分離之氣相的第1流體部分的一部分,利用混合冷媒的一部分來凝結,故比起以其他冷卻手段來使第1流體部分的一部分凝結的情況,可使裝置構造簡單化。
前述第2分歧流路,具有第3膨脹閥,其使以前述第1氣液分離器所分離的前述第2流體部分予以膨脹而朝向前述第2冷凝器流出,前述第2冷凝器,是藉由被前述第3膨脹閥給膨脹過的前述第2流體部分來凝結前述第1流體部分的一部分亦可。
該情況時,藉由第3膨脹閥來使第2流體部分予以膨脹來降低第2流體部分的溫度,藉此可確實凝結第1流體部分的一部分。在此,第3膨脹閥是可調節開度的閥為佳,特別是可調節開度的電子膨脹閥為佳。該情況時,可使第1流體部分所含有之沸點較高那邊的冷媒亦即第2冷媒確實地凝結,並可抑制第1冷媒的凝結,而可迴避第1冷媒對蒸發器的流入量之不期望地降低的情形。
且,本發明的冷凍裝置,還具備回流流路,其用來使以前述第2氣液分離器所分離之液相的前述第4流體部分回流至前述冷媒回路之前述蒸發器的下游側且前述壓縮機的上游側之部分,於前述回流流路,設有用來調節前述第4流體部分之往前述冷媒回路側之回流量的流量調節閥亦可。
該情況時,將有高壓狀態之混合冷媒存在的第2氣液分離器與有低壓狀態之混合冷媒存在的壓縮機之上游側予以連接的回流流路,是藉由流量調節閥來限縮,藉此可抑制第2氣液分離器中之混合冷媒之氣相的第3流體部分往壓縮機的上游側流出的狀況,可使所期望之量的氣相的第3流體部分流入至第3冷凝器。且,此時,藉由流量調節閥來調節液相的第4流體部分的回流量,藉此可調節流入至第3冷凝器的氣相的第3流體部分中之第1冷媒的濃度。藉此,可藉由流量調節閥的開度調節來調節冷凍能力。
且,本發明的冷凍裝置,還具備回流流路,其用來使以前述第2氣液分離器所分離之液相的前述第4流體部分回流至前述冷媒回路之前述蒸發器的下游側且前述壓縮機的上游側之部分,於前述回流流路,設有用來調節前述第4流體部分之往前述冷媒回路側之回流量的流量調節閥,在前述冷媒回路之前述蒸發器的下游側且前述壓縮機的上游側設有蓄液器,前述第1分歧流路,是構成為使從前述第3冷凝器流出的前述第2流體部分回到比前述蓄液器還上游側的前述冷媒回路,前述第2分歧流路,是構成為使從前述第2冷凝器流出的前述第2流體部分回到比前述蓄液器還上游側的前述冷媒回路,前述回流流路,是構成為使以前述第2氣液分離器所分離的前述第4流體部分回到比前述蓄液器還上游側的前述冷媒回路亦可。
該情況時,即使第1分歧流路、第2分歧流路及回流流路使液相冷媒回到壓縮機的上游側,亦以蓄液器來分離液相的混合冷媒,藉此可抑制對壓縮機的液態回流。藉此,可不用考慮液態回流地來活用第2膨脹閥、第3膨脹閥及回流流路的流量調節閥,藉此可在各種條件下進行所期望的冷卻。
且,前述第1冷媒為R23,前述第2冷媒為R134a亦可。
該情況時,可大幅確保第1冷媒與第2冷媒之間的凝結溫度差,故可在第1冷凝器凝結第2冷媒的大部分,第1氣液分離器可將混合冷媒分離成:含有極多第1冷媒的氣相的第1流體部分、含有極多第2冷媒的液相的第2流體部分。藉此,最終流入至蒸發器的混合冷媒之第1冷媒的濃度亦確實地增加,故在蒸發器可進行接近理想的冷卻,換言之可進行與單獨之第1冷媒所致之冷卻接近的冷卻。而且,R23若為單獨的話,例如在0.114Mpa(abs)的壓力下能夠比-80℃還低,可具體實現極為低溫之溫度域的冷卻。
且,本發明的液體調溫裝置,具備:前述冷凍裝置、供由前述冷凍裝置所冷卻的液體通流的液體供給回路。
根據本發明,將含有彼此沸點不同的二種冷媒的混合冷媒予以氣液分離,藉此可實現極為低溫之溫度域的冷卻,此時,可將混合冷媒所含有之二種冷媒之中沸點較低那邊的冷媒所能輸出的冷凍能力發揮至最大限度,藉此使可冷卻的溫度比以往還要進一步降低。
以下,參照附加的圖式,詳細說明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
圖1,是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液體調溫裝置1的概略圖。如圖1所示般,本實施形態的液體調溫裝置1,具備:冷凍裝置10、液體供給回路100、控制部200。
冷凍裝置10是熱泵式的冷凍裝置,設置用來使在液體供給回路100循環的鹽水等之液體冷卻。液體供給回路100,是藉由泵111的驅動來使液體通流,將以冷凍裝置10冷卻過的液體藉由加熱器112來加熱之後,供給至溫度控制對象的負載150。在液體供給回路100,使通過負載150的液體回到泵111,而由冷凍裝置10及加熱器112來冷卻及/或加熱之後,再次供給至負載150。
冷凍裝置10,具備:形成迴圈狀的冷媒回路12、從冷媒回路12分歧並再次連接於冷媒回路12的第1分歧流路13及第2分歧流路14。
冷媒回路12,具有:壓縮機20,其將含有第1冷媒與比第1冷媒還高沸點(蒸發溫度)的第2冷媒的氣相之混合冷媒予以壓縮;第1冷凝器21,其冷卻以壓縮機20來壓縮的混合冷媒,將混合冷媒的一部分凝結成液相的狀態;第1氣液分離器22,其將通過第1冷凝器21的氣液混相之混合冷媒給分離成氣相的第1流體部分與被第1冷凝器21給凝結之液相的第2流體部分;第2冷凝器23,其用來將以第1氣液分離器22所分離的第1流體部分之一部分予以凝結;第2氣液分離器24,其將通過第2冷凝器23的氣液混相之第1流體部分給分離成氣相的第3流體部分與被第2冷凝器23給凝結之液相的第4流體部分;第3冷凝器25,其用來將以第2氣液分離器24所分離的第3流體部分予以凝結;第1膨脹閥26,其使以第3冷凝器25所凝結之第3流體部分予以膨脹;以及蒸發器27,其用來將以第1膨脹閥26來膨脹的第3流體部分予以蒸發而朝向壓縮機20流出。
又,嚴密來說的話,冷媒回路12是將上述的各構成構件藉由配管來連接成迴圈狀而成。且,混合冷媒中,第2冷媒的沸點(蒸發溫度)比第1冷媒的沸點(蒸發溫度)還高,該情況時,第2冷媒的凝結點(凝結溫度)亦比第1冷媒的凝結點(凝結溫度)還高。且,在圖1中,就說明的方便上,將第1氣液分離器22所氣液分離之氣相的第1流體部分以符號I表示,將液相的第2流體部分以符號II表示。且,將第2氣液分離器24所氣液分離之氣相的第3流體部分以符號III表示,將液相的第4流體部分以符號IV表示。
壓縮機20,將從蒸發器27流出之氣化狀態之低壓的混合冷媒予以壓縮,作為高溫且高壓的氣相冷媒來吐出。作為壓縮機20的一例有渦捲式壓縮機,但亦可使用其他形式的壓縮機。
本實施形態的混合冷媒中,第1冷媒為R23,第2冷媒為R134a,第1冷凝器21,理想上是期望能將第1冷媒(R23)完全地維持成氣相並將第2冷媒(R134a)完全地凝結成液相的狀態,但實際上,在第1冷凝器21被凝結的液相部分,含有第1冷媒與第2冷媒,未被凝結的氣相部分,亦含有第1冷媒與第2冷媒。但是,使用R23作為第1冷媒,使用R134a作為第2冷媒的情況,可較大地確保第1冷媒與第2冷媒之間的凝結溫度差,故第1冷凝器21,藉由冷卻混合冷媒,而可凝結作為R134a之第2冷媒的大部分。藉此,之後,第1氣液分離器22,可將混合冷媒分離成:含有極多第1冷媒的氣相的第1流體部分、含有極多第2冷媒的液相的第2流體部分。
又,混合冷媒並不限於本實施形態的態樣,亦可由其他冷媒的組合來構成。例如,作為混合冷媒可採用:作為第1冷媒的R116與作為第2冷媒的R134a、作為第1冷媒的R23與作為第2冷媒的R152a等之組合。該等組合亦可較大地確保凝結溫度差。
且,本實施形態的第1冷凝器21,具有:供混合冷媒通流的冷凝器本體21A、將流通於冷凝器本體21A的混合冷媒予以冷卻之作為冷卻部的複數個風扇21B。而且,本實施形態中,風扇21B的風量是藉由控制部200來控制。在第1冷凝器21中被凝結之作為第2冷媒的R134a,其凝結溫度比較高故可藉由空冷來凝結,但第2冷媒的凝結溫度若比R134a還低且為難以藉由空冷來凝結的冷媒的情況,亦可取代風扇21B,而以可確保更高冷卻量(冷凍能力)的例如鹽水回路等來作為冷卻部使用。
第1氣液分離器22,從流入通口22A接收來自第1冷凝器21的混合冷媒,之後,如上述般氣液分離成第1流體部分(I)與第2流體部分(II)。之後,第1氣液分離器22,從氣體流出通口22B將氣相的第1流體部分(I)予以吐出,並從液體流出通口22C將液相的第2流體部分(II)予以吐出。
第2冷凝器23是設置用來將上述從氣體流出通口22B吐出之第1流體部分(I)的一部分予以凝結,在其內部使第1流體部分(I)通流,並讓用來冷卻第1流體部分(I)的冷卻媒體通流。而且,第2冷凝器23,是構成為使第1流體部分(I)與上述冷卻媒體進行熱交換,藉此使第1流體部分(I)的一部分凝結。在此,本實施形態,是使用第2流體部分(II)來作為冷卻第1流體部分(I)的上述冷卻媒體。第2流體部分(II),是透過上述第2分歧流路14而往第2冷凝器23流入,但關於此的詳細待留後述。又,在本實施形態,第2冷凝器23是由板式熱交換器來構成,但亦可由殼管式熱交換器等來構成。
第2氣液分離器24,從流入通口24A接收來自第2冷凝器23之氣液混相的混合冷媒,之後,如上述般氣液分離成第3流體部分(III)與第4流體部分(IV)。之後,第2氣液分離器24,從氣體流出通口24B將氣相的第3流體部分(III)予以吐出,並從液體流出通口24C將液相的第4流體部分(IV)予以吐出。
第3冷凝器25是設置用來將上述從第2氣液分離器24之氣體流出通口24B吐出的第3流體部分(III)予以凝結,在其內部使第3流體部分(III)通流,並讓用來冷卻第3流體部分(III)的第2流體部分(II)通流。亦即,第3冷凝器25,是構成為使第3流體部分(III)與第2流體部分(II)進行熱交換,藉此使第3流體部分(III)理想上能全部凝結。在此,第2流體部分(II),是透過上述第1分歧流路13而往第3冷凝器25流入,但關於此的詳細待留後述。又,在本實施形態,第3冷凝器25亦由板式熱交換器來構成,但亦可由殼管式熱交換器等來構成。
且,第1膨脹閥26,是設置用來將在第3冷凝器25凝結後之液相的第3流體部分(III)予以膨脹,而變化成氣液混相的狀態。本實施形態的第1膨脹閥26為可調節開度的電子膨脹閥,其開度是藉由控制部200來調節。
且,蒸發器27,為了在其內部使液體供給回路100的冷媒通流而連接於液體供給回路100,在其內部使從第1膨脹閥26流出的第3流體部分(III)通流,而使第3流體部分(III)與液體供給回路100的液體進行熱交換,藉此冷卻液體供給回路100的液體並使氣液混相的第3流體部分(III)蒸發。在本實施形態,蒸發器27亦由板式熱交換器來構成,但亦可由殼管式熱交換器等來構成。且,在本實施形態,是藉由冷凍裝置10來冷卻液體供給回路100的液體,故作為蒸發器27是採用可流通2種不同流體之形式的熱交換器,但藉由冷凍裝置10來冷卻外氣等之氣體之際,蒸發器27亦可為翅片管式熱交換器等。
且,於本實施形態的冷媒回路12,在蒸發器27的下游側且壓縮機20的上游側進一步設有蓄液器28。蓄液器28,是在混合冷媒含有液相部分的情況,將此分離而抑制往壓縮機20的液態回流。
接著針對第1分歧流路13來說明,本實施形態的第1分歧流路13,是為了將以第1氣液分離器22分離後的第2流體部分(II)予以供給至第3冷凝器25,而連接於第3冷凝器25,並使從第3冷凝器25流出的第2流體部分(II)回到冷媒回路12。具體來說,第1分歧流路13,是從第1氣液分離器22的液體流出通口22C延伸,而連接於第3冷凝器25之後,連接於冷媒回路12之蒸發器27的下游側且壓縮機20的上游側之部分。第1分歧流路13,具有:連接於第1氣液分離器22之液體流出通口22C的流入側端部13A、連接於冷媒回路12之蒸發器27的下游側且壓縮機20的上游側之部分的流出側端部13B,將流出側端部13B連接於蓄液器28的上游側。
更詳細來說,第1分歧流路13,具有:對於第3冷凝器25位在上游側的上游部13U、對於第3冷凝器25位在下游側的下游部13D,將上游部13U連接於設在第3冷凝器25的二種流體流路之中一方之流路的流入通口,將下游部13D連接於上述一方之流路的流出通口。又,於上述二種流體流路之中另一方之流路的流入通口及流出通口,連接有構成冷媒回路12的配管。
於第1分歧流路13,設有第2膨脹閥30,其使以第1氣液分離器22分離後之液相的第2流體部分(II)膨脹並朝向第3冷凝器25流出,第2膨脹閥30,是使液相的第2流體部分(II)膨脹而成為低壓且低溫之氣液混相的狀態並供給至第3冷凝器25。藉此,第3冷凝器25,可藉由第2流體部分(II)來凝結第3流體部分(III)。本實施形態的第2膨脹閥30為可調節開度的電子膨脹閥,其開度是藉由控制部200來調節。
在此,為了在第3冷凝器25內藉由第2流體部分(II)來使液相的第3流體部分(III)凝結,有必要使在第2膨脹閥30膨脹之第2流體部分(II)的溫度比第3流體部分(III)的凝結溫度還低。在此,本實施形態,是使用沸點之差較大之作為第1冷媒的R23及作為第2冷媒的R134a,藉此在使多數含有第2冷媒的液相的第2流體部分(II)膨脹之際,可容易使第2流體部分(II)的溫度充分下降至能夠使多數含有第1冷媒的氣相的第3流體部分(III)凝結的程度。
接著針對第2分歧流路14來說明,本實施形態的第2分歧流路14,是為了將以第1氣液分離器22分離後的第2流體部分(II)予以供給至第2冷凝器23,而連接於第2冷凝器23,並使從第2冷凝器23流出的第2流體部分(II)回到冷媒回路12。具體來說,第2分歧流路14,是從第1分歧流路13之第1氣液分離器22與第2膨脹閥30之間的部分延伸,而連接於第2冷凝器23之後,連接於冷媒回路12之蒸發器27的下游側且壓縮機20的上游側之部分。第2分歧流路14,具有:連接於第1分歧流路13的流入側端部14A、連接於冷媒回路12之蒸發器27的下游側且壓縮機20的上游側之部分的流出側端部14B,將流出側端部14B連接於蓄液器28的上游側。
更詳細來說,第2分歧流路14,具有:對於第2冷凝器23位在上游側的上游部14U、對於第2冷凝器23位在下游側的下游部14D,將上游部14U連接於設在第2冷凝器23的二種流體流路之中一方之流路的流入通口,將下游部14D連接於上述一方之流路的流出通口。又,於上述二種流體流路之中另一方之流路的流入通口及流出通口,連接有構成冷媒回路12的配管。
如以上所述般,第2分歧流路14連接於第2冷凝器23,藉此第2冷凝器23可藉由從第2分歧流路14所供給的第2流體部分(II)來凝結第1流體部分(I)的一部分。更詳細來說,於本實施形態的第2分歧流路14,設有第3膨脹閥31,其使以第1氣液分離器22分離後之液相的第2流體部分(II)膨脹並朝向第2冷凝器23流出,第3膨脹閥31,是使液相的第2流體部分(II)膨脹而使溫度下降之後將第2流體部分(II)供給至第2冷凝器23。藉此,第2冷凝器23,可藉由第2流體部分(II)來確實地凝結第1流體部分(I)的一部分。本實施形態的第3膨脹閥31為可調節開度的電子膨脹閥,其開度是藉由控制部200來調節。
在此,本實施形態的第2冷凝器23是構成為,藉由第2流體部分(II)來凝結液相之第1流體部分(I)的一部分之際,主要是使第1流體部分(I)所含有的第2冷媒凝結,且盡量抑制第1流體部分(I)所含有的第1冷媒之凝結。為了實施上述般的凝結,是藉由第3膨脹閥31,調節第2流體部分(II)之膨脹後的壓力及/或對第2冷凝器23之混合冷媒的流入量,藉此調節第2冷凝器23的冷凍能力即可。這種冷凍能力,會因第1冷媒與第2冷媒的混合比率而變化,故只要因應所使用的混合冷媒來適當調節即可。
且,在本實施形態,於第2氣液分離器24,連接有回流流路15,其用來使以第2氣液分離器24分離後之液相的第4流體部分(IV)回到冷媒回路12之蒸發器27的下游側且壓縮機20的上游側之部分。本實施形態的回流流路15,其一端部連接於第2氣液分離器24的液體流出通口24C,其另一端部連接於第2分歧流路14的下游部14D。於是,回流流路15,是構成為使以第2氣液分離器24分離後的第4流體部分(IV)在比蓄液器28還上游側回到冷媒回路12。
且,於回流流路15,設有流量調節閥15A,其用來調節第4流體部分(IV)之往冷媒回路12側的回流量。在本實施形態,將有高壓狀態之混合冷媒存在的第2氣液分離器24與有低壓狀態之混合冷媒存在的壓縮機20之上游側予以連接的回流流路15,是藉由流量調節閥15A來限縮,藉此可抑制第2氣液分離器24中之混合冷媒之氣相的第3流體部分(III)往壓縮機20的上游側流出的狀況,可使所期望之量的氣相的第3流體部分(III)流入至第3冷凝器25。
且,本實施形態的冷凍裝置10,進一步具備注出流路16,其從第1分歧流路13之第1氣液分離器22與第2膨脹閥30之間的部分延伸而連接於壓縮機20。注出流路16,具有:開閉閥16A,其切換以第1氣液分離器22分離後之第2流體部分(II)往壓縮機20側的流動及遮斷;以及毛細管16B,其設在開閉閥16A的下游側,供來自開閉閥16A的第2流體部分(II)通流。
在該注出流路16,將開閉閥16A打開藉此使流入至毛細管16B的液相之第2流體部分(II)膨脹並降溫,以該狀態流入至壓縮機20。藉此可抑制壓縮機20的溫度上昇。又,開閉閥16A例如由電磁閥所成,藉由控制部200來控制。
接著針對控制部200進行說明,本實施形態的控制部200,是電性連接第1膨脹閥26、第2膨脹閥30、第3膨脹閥31、流量調節閥15A、風扇21B及開閉閥16A。控制部200可調節該等各部。
接著,針對本實施形態之液體調溫裝置1的動作進行說明。
液體調溫裝置1在開始調溫動作之際,首先使冷凍裝置10的壓縮機20驅動,並使液體供給回路100的泵111驅動。藉此,在冷凍裝置10使混合冷媒循環,並在液體供給回路100使液體循環。
如上述般驅動壓縮機20的話,首先,以壓縮機20所壓縮之氣相的混合冷媒的一部分會被第1冷凝器21給凝結。之後,成為氣液混相的混合冷媒,被分離成氣相的混合冷媒(第1流體部分(I))與因凝結而成為液相的混合冷媒(第2流體部分(II))(第1次氣液分離)。之後,氣液分離之氣相的混合冷媒(第1流體部分(I)),是藉由第2冷凝器23來進一步凝結一部分之後,藉由第2氣液分離器24,來進一步氣液分離成氣相的混合冷媒(第3流體部分(III))與因凝結而成為液相的混合冷媒(第4流體部分(IV))(第2次氣液分離)。
此處,在第2冷凝器23所致之凝結之際,於氣相的混合冷媒(第1流體部分(I)),沸點較高(換言之,凝結溫度較高)的第2冷媒會比沸點較低(換言之,凝結溫度較低)的第1冷媒還先凝結。藉此,之後,使通過第2冷凝器的23混合冷媒,氣液分離成氣相的混合冷媒(第3流體部分(III))與藉由凝結而成為液相的混合冷媒(第4流體部分(IV))之際,可抽出使第1冷媒的濃度增加過之狀態的氣相的混合冷媒(第3流體部分(III)),可使第1冷媒的濃度增加過的混合冷媒流入至第3冷凝器25。藉此,使比第1次氣液分離時還增加過第1冷媒之濃度的氣相的混合冷媒在第3冷凝器25凝結,之後,可予以膨脹,故供給至蒸發器27的混合冷媒之溫度,可比將第1次氣液分離時之氣相的混合冷媒予以凝結後膨脹的情況還要降低。
如此一來,根據本實施形態,可將混合冷媒所含有的二種冷媒之中沸點較低那邊的冷媒(第1冷媒)所能輸出的冷凍能力發揮至最大限度,藉此使可冷卻的溫度比以往還要進一步降低。
又,本發明並不限於上述的實施形態,可在上述的實施形態加入各種變更。例如在上述的實施形態,第2冷凝器23及第3冷凝器25是藉由在第1氣液分離器22氣液分離過之液體的第2流體部分(II),來冷卻第1流體部分(I)或第2流體部分(III)。亦可取代該態樣,使第2冷凝器23及第3冷凝器25,從其他的裝置來供給用來冷卻第1流體部分(I)或第2流體部分(III)的流體。
1‧‧‧液體調溫裝置 10‧‧‧冷凍裝置 12‧‧‧冷媒回路 13‧‧‧第1分歧流路 13A‧‧‧流入側端部 13B‧‧‧流出側端部 13U‧‧‧上游部 13D‧‧‧下游部 14‧‧‧第2分歧流路 14A‧‧‧流入側端部 14B‧‧‧流出側端部 14U‧‧‧上游部 14D‧‧‧下游部 15‧‧‧回流流路 15A‧‧‧流量調節閥 16‧‧‧注出流路 20‧‧‧壓縮機 21‧‧‧第1冷凝器 21A‧‧‧冷凝器本體 21B‧‧‧風扇 22‧‧‧第1氣液分離器 22A‧‧‧流入通口 22B‧‧‧氣體流出通口 22C‧‧‧液體流出通口 23‧‧‧第2冷凝器 24‧‧‧第2氣液分離器 24A‧‧‧流入通口 24B‧‧‧氣體流出通口 24C‧‧‧液體流出通口 25‧‧‧第3冷凝器 26‧‧‧第1膨脹閥 27‧‧‧蒸發器 28‧‧‧蓄液器 30‧‧‧第2膨脹閥 31‧‧‧第3膨脹閥 100‧‧‧液體供給回路 111‧‧‧泵 112‧‧‧加熱器 150‧‧‧負載 200‧‧‧控制部
圖1是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具備冷凍裝置之液體調溫裝置的概略圖。
1‧‧‧液體調溫裝置
10‧‧‧冷凍裝置
12‧‧‧冷媒回路
13‧‧‧第1分歧流路
13A‧‧‧流入側端部
13B‧‧‧流出側端部
13U‧‧‧上游部
13D‧‧‧下游部
14‧‧‧第2分歧流路
14A‧‧‧流入側端部
14B‧‧‧流出側端部
14U‧‧‧上游部
14D‧‧‧下游部
15‧‧‧回流流路
15A‧‧‧流量調節閥
16‧‧‧注出流路
16A‧‧‧開閉閥
16B‧‧‧毛細管
20‧‧‧壓縮機
21‧‧‧第1冷凝器
21A‧‧‧冷凝器本體
21B‧‧‧風扇
22‧‧‧第1氣液分離器
22A‧‧‧流入通口
22B‧‧‧氣體流出通口
22C‧‧‧液體流出通口
23‧‧‧第2冷凝器
24‧‧‧第2氣液分離器
24A‧‧‧流入通口
24B‧‧‧氣體流出通口
24C‧‧‧液體流出通口
25‧‧‧第3冷凝器
26‧‧‧第1膨脹閥
27‧‧‧蒸發器
28‧‧‧蓄液器
30‧‧‧第2膨脹閥
31‧‧‧第3膨脹閥
100‧‧‧液體供給回路
111‧‧‧泵
112‧‧‧加熱器
150‧‧‧負載
200‧‧‧控制部

Claims (7)

  1. 一種冷凍裝置,其特徵為:具備冷媒回路,該冷媒回路具有:壓縮機,其將含有第1冷媒與比前述第1冷媒還高沸點的第2冷媒的氣相之混合冷媒予以壓縮;第1冷凝器,其冷卻以前述壓縮機來壓縮的前述混合冷媒,將前述混合冷媒的一部分凝結成液相的狀態;第1氣液分離器,其將通過前述第1冷凝器的氣液混相之前述混合冷媒給分離成氣相的第1流體部分與被前述第1冷凝器給凝結之液相的第2流體部分;第2冷凝器,其用來將以前述第1氣液分離器所分離的前述第1流體部分之一部分予以凝結;第2氣液分離器,其將通過前述第2冷凝器的氣液混相之前述第1流體部分給分離成氣相的第3流體部分與被前述第2冷凝器給凝結之液相的第4流體部分;第3冷凝器,其用來將以前述第2氣液分離器所分離的前述第3流體部分予以凝結;第1膨脹閥,其使以前述第3冷凝器所凝結之前述第3流體部分予以膨脹;蒸發器,其用來將以前述第1膨脹閥來膨脹的前述第3流體部分予以蒸發而朝向前述壓縮機流出;以及第1分歧流路,其為了將以前述第1氣液分離器所分離的前述第2流體部分供給至前述第3冷凝器而連接於前述第3冷凝器,並為了使從前述第3冷凝器流出的前述第2流體部分回到前述冷媒回路而連接於前述冷媒回路之前述蒸發器的下游側且前述壓縮機的上游側之部分,前述第1分歧流路,具有第2膨脹閥,其使以前述第1 氣液分離器所分離的前述第2流體部分予以膨脹而朝向前述第3冷凝器流出,前述第3冷凝器,是藉由被前述第2膨脹閥給膨脹過的前述第2流體部分,來凝結以前述第2氣液分離器所分離之氣相的前述第3流體部分。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冷凍裝置,其中,還具備:第2分歧流路,其為了將以前述第1氣液分離器所分離的前述第2流體部分供給至前述第2冷凝器而連接於前述第2冷凝器,並為了使從前述第2冷凝器流出的前述第2流體部分回到前述冷媒回路而連接於前述冷媒回路之前述蒸發器的下游側且前述壓縮機的上游側之部分,前述第2冷凝器,是藉由從前述第2分歧流路所供給的前述第2流體部分來凝結前述第1流體部分的一部分。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冷凍裝置,其中,前述第2分歧流路,具有第3膨脹閥,其使以前述第1氣液分離器所分離的前述第2流體部分予以膨脹而朝向前述第2冷凝器流出,前述第2冷凝器,是藉由被前述第3膨脹閥給膨脹過的前述第2流體部分來凝結前述第1流體部分的一部分。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冷凍裝置,其中,還具備回流流路,其用來使以前述第2氣液分離器所分離之液相的前述第4流體部分回流至前述冷媒回路之前 述蒸發器的下游側且前述壓縮機的上游側之部分,於前述回流流路,設有用來調節前述第4流體部分之往前述冷媒回路側之回流量的流量調節閥。
  5. 如請求項2或3所述之冷凍裝置,其中,還具備回流流路,其用來使以前述第2氣液分離器所分離之液相的前述第4流體部分回流至前述冷媒回路之前述蒸發器的下游側且前述壓縮機的上游側之部分,於前述回流流路,設有用來調節前述第4流體部分之往前述冷媒回路側之回流量的流量調節閥,在前述冷媒回路之前述蒸發器的下游側且前述壓縮機的上游側設有蓄液器,前述第1分歧流路,是構成為使從前述第3冷凝器流出的前述第2流體部分回到比前述蓄液器還上游側的前述冷媒回路,前述第2分歧流路,是構成為使從前述第2冷凝器流出的前述第2流體部分回到比前述蓄液器還上游側的前述冷媒回路,前述回流流路,是構成為使以前述第2氣液分離器所分離的前述第4流體部分回到比前述蓄液器還上游側的前述冷媒回路。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冷凍裝置,其中,前述第1冷媒為R23,前述第2冷媒為R134a。
  7. 一種液體調溫裝置,其具備:如請求項1所述之冷凍裝置、供由前述冷凍裝置所冷卻的液體通流的液體供給回路。
TW108118202A 2018-05-31 2019-05-27 冷凍裝置及液體調溫裝置 TWI80158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05223 2018-05-31
JP2018105223A JP6957026B2 (ja) 2018-05-31 2018-05-31 冷凍装置及び液体温調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04104A TW202004104A (zh) 2020-01-16
TWI801589B true TWI801589B (zh) 2023-05-11

Family

ID=686982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18202A TWI801589B (zh) 2018-05-31 2019-05-27 冷凍裝置及液體調溫裝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1365907B2 (zh)
EP (1) EP3805664A4 (zh)
JP (1) JP6957026B2 (zh)
KR (1) KR20210014091A (zh)
CN (1) CN112204318B (zh)
TW (1) TWI801589B (zh)
WO (1) WO201923063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28770A (zh) * 2020-09-30 2021-03-02 三花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流体控制组件及热管理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03427A (en) * 1976-06-23 1981-12-01 Heinrich Krieger Cascade multicomponent cooling method for liquefying natural gas
TW200532153A (en) * 2004-01-07 2005-10-01 Shinmaywa Ind Ltd Ultra-low temperature refrigerating equipment, refrigerating system, and vacuum plant
US20140341710A1 (en) * 2011-12-21 2014-11-20 Venus Systems Limited Centrifugal refrigerant vapour compressors
CN104729133A (zh) * 2015-03-24 2015-06-24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用于双温直冷冰箱的双气液分离器增效制冷循环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1516728A (fr) * 1965-03-31 1968-02-05 Cie Francaise D Etudes Et De C Méthode et appareillage pour le refroidissement et la liquéfaction à basse température de mélanges gazeux
FR2123095B1 (zh) * 1970-12-21 1974-02-15 Air Liquide
FR2280041A1 (fr) * 1974-05-31 1976-02-20 Teal Technip Liquefaction Gaz Procede et installation pour le refroidissement d'un melange gazeux
US4325231A (en) * 1976-06-23 1982-04-20 Heinrich Krieger Cascade cooling arrangement
DE2631134A1 (de) * 1976-07-10 1978-01-19 Linde Ag Verfahren zur verfluessigung von luft oder lufthauptbestandteilen
JPH0642829A (ja) * 1992-07-28 1994-02-18 Daikin Ind Ltd 低温用冷凍装置
JPH06159827A (ja) * 1992-11-27 1994-06-0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超低温装置
US5408848A (en) * 1994-02-25 1995-04-25 General Signal Corporation Non-CFC autocascade refrigeration system
JPH0868567A (ja) 1994-08-30 1996-03-12 Mitsubishi Denki Bill Techno Service Kk 低温生成装置
JPH08285410A (ja) * 1995-04-12 1996-11-01 Sanyo Electric Co Ltd 冷凍装置
JP2001099498A (ja) * 1999-09-30 2001-04-13 Dairei:Kk 非共沸系混合冷媒を用いた冷凍システム
NO312736B1 (no) * 2000-02-10 2002-06-24 Sinvent As Framgangsmåte og anlegg for kjöling og eventuelt flytendegjöring av en produktgass
JP2003314908A (ja) * 2002-04-23 2003-11-06 Chiyoda Corporation:Kk 低温冷凍装置
KR100609169B1 (ko) * 2004-11-02 2006-08-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캐스캐이드 냉동사이클
FR2944096B1 (fr) * 2009-04-07 2012-04-27 Ass Pour La Rech Et Le Dev De Methodes Et Processus Indutriels Armines Procede et systeme frigorifique pour la recuperation de la froideur du methane par des fluides frigorigenes.
CN103148625B (zh) * 2011-12-06 2015-02-25 苏州仟望成冷机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储冷器的混合工质节流循环低温制冷机
CN205448389U (zh) 2016-03-16 2016-08-10 南京林业大学 一种超低温自复叠式制冷装置
US11566820B2 (en) * 2018-11-07 2023-01-31 Shinwa Controls Co., Ltd. Fluid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WO2020095381A1 (ja) * 2018-11-07 2020-05-14 伸和コントロールズ株式会社 流体温調システム及び冷凍装置
JP7214227B2 (ja) * 2018-11-07 2023-01-30 伸和コントロールズ株式会社 温調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03427A (en) * 1976-06-23 1981-12-01 Heinrich Krieger Cascade multicomponent cooling method for liquefying natural gas
TW200532153A (en) * 2004-01-07 2005-10-01 Shinmaywa Ind Ltd Ultra-low temperature refrigerating equipment, refrigerating system, and vacuum plant
US20140341710A1 (en) * 2011-12-21 2014-11-20 Venus Systems Limited Centrifugal refrigerant vapour compressors
CN104729133A (zh) * 2015-03-24 2015-06-24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用于双温直冷冰箱的双气液分离器增效制冷循环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04318A (zh) 2021-01-08
TW202004104A (zh) 2020-01-16
US11365907B2 (en) 2022-06-21
CN112204318B (zh) 2022-04-22
JP6957026B2 (ja) 2021-11-02
US20200355406A1 (en) 2020-11-12
EP3805664A1 (en) 2021-04-14
JP2019211116A (ja) 2019-12-12
KR20210014091A (ko) 2021-02-08
EP3805664A4 (en) 2022-02-23
WO2019230631A1 (ja) 2019-1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738555B1 (ko) 이젝터식 냉동사이클
JP4595607B2 (ja) エジェクタを使用した冷凍サイクル
US10976085B2 (en)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KR100856991B1 (ko) 냉동 공조장치, 냉동 공조장치의 운전 제어 방법, 냉동공조장치의 냉매량 제어 방법
JP2006118849A (ja) エジェクタ式冷凍サイクル
KR20160091107A (ko) 냉장고용 냉각사이클장치
US10928103B2 (en) Fluid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and refrigeration apparatus
JP2005308380A (ja) エジェクタサイクル
JP2007078340A (ja) エジェクタ式冷凍サイクル
JP2017138090A (ja)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US11566820B2 (en) Fluid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WO2017081157A1 (en) A vapour compression system comprising a secondary evaporator
TWI801589B (zh) 冷凍裝置及液體調溫裝置
JP2010266198A (ja) エジェクタ式冷凍サイクル
RU2732947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сопряжения для тепловой сети
JP2007078349A (ja) エジェクタサイクル
TWI676773B (zh) 冷凍裝置及溫度控制裝置
JP2006090563A (ja) 冷凍装置
JP2009250495A (ja) 空気調和機
JP2021032534A (ja) 冷凍装置及び液体温調装置
KR102185416B1 (ko) 냉방 시스템
KR100293700B1 (ko) 냉장고의냉동시스템및그제어방법
JPH06241582A (ja) 蓄熱式冷房装置
US20240060688A1 (en) Fluid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JP7466645B2 (ja)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