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77227B - 半導體記憶裝置 - Google Patents

半導體記憶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77227B
TWI777227B TW109129301A TW109129301A TWI777227B TW I777227 B TWI777227 B TW I777227B TW 109129301 A TW109129301 A TW 109129301A TW 109129301 A TW109129301 A TW 109129301A TW I777227 B TWI777227 B TW I77722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egion
pillars
conductive layers
memory device
semiconductor memor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293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137508A (zh
Inventor
西村貴仁
川口元気
奥村祐介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鎧俠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鎧俠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鎧俠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375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375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772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77227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BELECTRONIC MEMORY DEVICES
    • H10B41/00Electrically erasable-and-programmable ROM [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floating gates
    • H10B41/10Electrically erasable-and-programmable ROM [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floating gat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op-view layou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BELECTRONIC MEMORY DEVICES
    • H10B43/00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charge-trapping gate insulators
    • H10B43/20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charge-trapping gate insul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ree-dimensional arrangements, e.g. with cells on different height levels
    • H10B43/23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charge-trapping gate insul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ree-dimensional arrangements, e.g. with cells on different height levels with source and drain on different levels, e.g. with sloping channels
    • H10B43/27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charge-trapping gate insul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ree-dimensional arrangements, e.g. with cells on different height levels with source and drain on different levels, e.g. with sloping channels the channels comprising vertical portions, e.g. U-shaped channe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BELECTRONIC MEMORY DEVICES
    • H10B41/00Electrically erasable-and-programmable ROM [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floating gates
    • H10B41/20Electrically erasable-and-programmable ROM [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floating gates characterised by three-dimensional arrangements, e.g. with cells on different height levels
    • H10B41/23Electrically erasable-and-programmable ROM [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floating gates characterised by three-dimensional arrangements, e.g. with cells on different height levels with source and drain on different levels, e.g. with sloping channels
    • H10B41/27Electrically erasable-and-programmable ROM [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floating gates characterised by three-dimensional arrangements, e.g. with cells on different height levels with source and drain on different levels, e.g. with sloping channels the channels comprising vertical portions, e.g. U-shaped channe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BELECTRONIC MEMORY DEVICES
    • H10B41/00Electrically erasable-and-programmable ROM [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floating gates
    • H10B41/50Electrically erasable-and-programmable ROM [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floating gates characterised by the boundary region between the core region and the peripheral circuit region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BELECTRONIC MEMORY DEVICES
    • H10B43/00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charge-trapping gate insulators
    • H10B43/10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charge-trapping gate insul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top-view layou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BELECTRONIC MEMORY DEVICES
    • H10B43/00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charge-trapping gate insulators
    • H10B43/30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charge-trapping gate insul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mory core region
    • H10B43/35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charge-trapping gate insul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mory core region with cell select transistors, e.g. NAND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BELECTRONIC MEMORY DEVICES
    • H10B43/00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charge-trapping gate insulators
    • H10B43/40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charge-trapping gate insul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peripheral circuit region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BELECTRONIC MEMORY DEVICES
    • H10B43/00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charge-trapping gate insulators
    • H10B43/50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charge-trapping gate insul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boundary region between the core and peripheral circuit regions

Landscapes

  • Semiconductor Memories (AREA)
  • Non-Volatile Memory (AREA)

Abstract

根據一項實施例,一種半導體記憶體裝置包含一基板、絕緣部件、第一導電層、第一柱及第二柱。該基板包含一第一區、一第二區、區塊區域及一第一虛設區塊區域。該等絕緣部件配置於該等區塊區域與該第一虛設區塊區域之各別邊界部分處。該等第一導電層由該等絕緣部件分割。該等第一柱在其中該第一區與該等區塊區域重疊之一區域中穿透該等第一導電層。該等第二柱在其中該第一區與該第一虛設區塊區域重疊之一區域中穿透該等第一導電層中之至少一者。

Description

半導體記憶裝置
本文中所闡述之實施例一般而言係關於一種半導體記憶體裝置。
已知能夠以一非揮發性方式儲存資料之一NAND型快閃記憶體。
一般而言,根據一項實施例,一種半導體記憶體裝置包含一基板、複數個絕緣部件、複數個第一導電層、複數個第一柱及複數個第二柱。該基板包含一第一區、一第二區、複數個區塊區域及一第一虛設區塊區域。該第一區及該第二區在一第一方向上配置。該等區塊區域各自在該第一方向上延伸且在與該第一方向相交之一第二方向上配置。該第一虛設區塊區域在該第二方向上毗鄰於該等區塊區域。該等絕緣部件各自在該第一方向上延伸。該等絕緣部件配置於該等區塊區域與該第一虛設區塊區域之各別邊界部分處。該等第一導電層在與該第一方向及該第二方向兩者相交之一第三方向上配置且彼此間隔開。該等第一導電層由該等絕緣部件分割。該等第一柱在其中該第一區與該等區塊區域重疊之一區域中穿透該等第一導電層。該等第二柱在其中該第一區與該第一虛設區塊區域重疊之一區域中穿透該等第一導電層中之至少一者。該等第一導電層在該第一區中包含複數個第一階台式部分,其等中之每一者不與一上部第一導電層重疊,且該等第一導電層在該第二區中包含複數個第二階台式部分,其等中之每一者不與一上部第一導電層重疊。用於該等第一導電層之觸點耦合至該等第二階台式部分。該等第一階台式部分中之至少一者包含於該第一虛設區塊區域中。
根據該實施例,減小該半導體記憶體裝置之晶片尺寸係可能的。
下文將參考附圖闡述一實施例。實施例例示一種用以體現一發明之一技術理念之設備及方法。圖式係示意性的或概念性的,且每一圖式之尺寸及比率等未必與實際實施方案之尺寸及比率等相同。本發明之技術理念並不受結構元件之形狀、結構、配置等限制。
在以下闡述中,具有實質上相同功能及組態之元件將被指派有相同參考符號。在構成參考符號之字母之後的數字用於對由包含相同字母之參考符號表示且具有類似組態之元件進行區別。在不需要在此等元件之間進行區分的情況下,該等元件由僅具有字母之參考符號指稱。
[實施例]  下文將闡述根據一實施例之一半導體記憶體裝置1。
[1]半導體記憶體裝置1之組態  [1-1]半導體記憶體裝置1之總體組態  圖1展示根據實施例之半導體記憶體裝置1之一組態之一實例。半導體記憶體裝置1係能夠以一非揮發性方式儲存資料之一NAND快閃記憶體,且可由一外部記憶體控制器2控制。
如圖1中所展示,舉例而言,半導體記憶體裝置1包含一記憶體單元陣列10、一命令暫存器11、一位址暫存器12、一定序器13、一驅動器模組14、一列解碼器模組15及一感測放大器模組16。
記憶體單元陣列10包含複數個區塊BLK0至BLKn (其中n係等於或大於1之一整數)。一區塊BLK係能夠以一非揮發性方式儲存資料之一組記憶體單元,且(舉例而言)用作一資料擦除單元。複數個位元線及字線設置於記憶體單元陣列10中。舉例而言,每一記憶體單元與一個位元線及一個字線相關聯。稍後將詳細地論述記憶體單元陣列10之組態。
命令暫存器11保持由半導體記憶體裝置1自記憶體控制器2接收之一命令CMD。舉例而言,命令CMD包含用於致使定序器13執行一讀取、寫入或擦除操作等之一命令。
位址暫存器12保持由半導體記憶體裝置1自記憶體控制器2接收之位址資訊ADD。舉例而言,位址資訊ADD包含一區塊位址BAd、一頁位址PAd及及一行位址CAd。舉例而言,區塊位址BAd、頁位址PAd及行位址CAd分別用於選擇一區塊BLK、一字線及一位元線。
定序器13控制半導體記憶體裝置1之總體操作。舉例而言,定序器13基於保持於命令暫存器11中之一命令CMD而控制驅動器模組14、列解碼器模組15及感測放大器模組16等,以執行一讀取、寫入、擦除操作等。
驅動器模組14產生待用於讀取、寫入、擦除操作等之一電壓。舉例而言,驅動器模組14基於保持於位址暫存器12中之頁位址PAd而將所產生電壓施加至對應於所選擇字線之一信號線。
列解碼器模組15基於保持於位址暫存器12中之區塊位址BAd而選擇記憶體單元陣列10中之對應區塊BLK。舉例而言,列解碼器模組15將施加至對應於所選擇字線之信號線之電壓傳送至所選擇區塊BLK中之所選擇字線。
感測放大器模組16根據自記憶體控制器2接收之寫入資料DAT而在一寫入操作中將一所期望電壓施加至每一位元線。此外,在一讀取操作中,感測放大器模組16基於位元線之電壓而判定儲存於一記憶體單元中之資料,且將所判定結果作為讀取資料DAT傳送至記憶體控制器2。
上文所闡述之半導體記憶體裝置1及記憶體控制器2可組合成一單個半導體裝置。此等半導體裝置之實例包含一記憶體卡(諸如一SDTM 卡)及一固態驅動器(SSD)。
[1-2]記憶體單元陣列10之電路組態  圖2展示根據實施例之半導體記憶體裝置1中之記憶體單元陣列10之一電路組態之一實例,其聚焦於記憶體單元陣列10中之區塊BLK中之一者。如圖2中所展示,區塊BLK含有(舉例而言)五個串單元SU0至SU4。
每一串單元SU包含複數個NAND串NS,每一者與位元線BL0至BLm (其中m係等於或大於1之一整數)中之一者相關聯。每一NAND串NS包含記憶體單元電晶體MT0至MT7以及選擇電晶體ST1及ST2。每一記憶體單元電晶體MT包含一控制閘極及一電荷儲存層,且以一非揮發性方式儲存資料。選擇電晶體ST1及ST2中之每一者用於在各種操作中選擇一串單元SU。
在每一NAND串NS中,記憶體單元電晶體MT0至MT7彼此串聯耦合。選擇電晶體ST1之汲極耦合至相關聯位元線BL。選擇電晶體ST1之源極耦合至記憶體單元電晶體MT0至MT7之串聯連接之一個端。選擇電晶體ST2之汲極耦合至記憶體單元電晶體MT0至MT7之串聯連接之另一端。選擇電晶體ST2之源極耦合至一源極線SL。
在一區塊BLK內,記憶體單元電晶體MT0至MT7之控制閘極分別耦合至字線WL0至WL7。串單元SU0中之複數個選擇電晶體ST1之閘極耦合至一選擇閘極線SGD0。串單元SU1中之複數個選擇電晶體ST1之閘極耦合至一選擇閘極線SGD1。串單元SU2中之複數個選擇電晶體ST1之閘極耦合至一選擇閘極線SGD2。串單元SU3中之複數個選擇電晶體ST1之閘極耦合至一選擇閘極線SGD3。串單元SU4中之複數個選擇電晶體ST1之閘極耦合至一選擇閘極線SGD4。複數個選擇電晶體ST2之閘極耦合至一選擇閘極線SGS。
將不同行位址指派至位元線BL0至BLm。每一位元線BL由複數個區塊BLK當中的被指派有相同行位址之NAND串NS共用。針對每個區塊BLK設置一組字線WL0至WL7。舉例而言,一源極線SL由複數個區塊BLK共用。
在一個串單元SU中共同耦合至一字線WL之一組記憶體單元電晶體MT可被稱為一「單元單位CU」。將包含記憶體單元電晶體MT (舉例而言,其中之每一者儲存1位元資料)之一單元單位CU之儲存容量定義為「1頁資料」。根據儲存於記憶體單元電晶體MT中之位元數目,單元單位CU可具有2頁資料或更多之一儲存容量。
根據實施例之半導體記憶體裝置1中之記憶體單元陣列10之電路組態並不限於以上電路組態。一區塊BLK中之串單元SU之數目以及一NAND串NS中之記憶體單元電晶體MT以及選擇電晶體ST1及ST2之數目可係任何數目。
[1-3]記憶體單元陣列10之結構  下文將闡述根據實施例之半導體記憶體裝置1之一結構之一實例。在下文所提及之圖式中,X方向對應於字線WL之延伸方向,Y方向對應於位元線BL之延伸方向,且Z方向對應於垂直於一半導體基板20之表面之方向,該半導體基板用於形成半導體記憶體裝置1。平面圖視情況具備陰影線圖案,以增強圖式之可見性。然而,此陰影線圖案可未必與陰影線結構組件之材料或性質相關。在剖視圖中,視情況省略某些組態以增強圖式之可見性。
(記憶體單元陣列10之平面佈局)  圖3展示根據實施例之半導體記憶體裝置1中之記憶體單元陣列10之一平面佈局之一實例。如圖3中所展示,記憶體單元陣列10具有對應於區塊BLK0至BLKn之區域,及對應於兩個虛設區塊DBLK之區域,且包含複數個狹縫SLT及複數個狹縫SHE。舉例而言,將記憶體單元陣列10之平面佈局在X方向上劃分成一單元區CA以及接線區HA1及HA2。
對應於區塊BLK之區域包含用以儲存資料之元件。對應於虛設區塊DBLK之區域不用於儲存資料,且經設置以用於確保區塊BLK之形狀。舉例而言,區塊BLK0至BLKn配置於兩個虛設區塊DBLK之間。舉例而言,一個虛設區塊DBLK在Y方向上之寬度近似等於一個區塊BLK在Y方向上之寬度。
單元區CA配置於接線區HA1與HA2之間。在對應於單元區CA及區塊BLK之區域中,形成複數個NAND串NS。在對應於接線區HA及區塊BLK之區域中,設置經堆疊互連件(例如,字線WL與選擇閘極線SGD及SGS)之一階梯式結構。在階梯式結構中,形成用於將耦合至NAND串NS之經堆疊互連件與列解碼器模組15電耦合之複數個觸點。在下文中,在此說明書中,將藉由使階梯之階台表面在階梯式結構中定向之一方向與垂直方向之一上方向相關聯而給出說明。
在位於單元區CA內且對應於虛設區塊DBLK之每一區域以及位於接線區HA內且對應於虛設區塊DBLK之每一區域中,設置一虛設階梯式結構。虛設階梯式結構係在形成接線區HA內之階梯式結構時並行形成之一階梯式結構。在下文中,將包含虛設階梯式結構之一區域稱作「虛設階梯式區域DSR」,且稍後將詳細地闡述虛設階梯式結構。
狹縫SLT各自在X方向上延伸,且在Y方向上以近似規則間隔進行配置。每一狹縫SLT跨越單元區CA以及接線區HA1及HA2而在X方向上延伸。狹縫SLT具有其中嵌入有一絕緣材料之一絕緣體結構。舉例而言,狹縫SLT分割經由狹縫SLT而毗鄰之互連件(例如,字線WL0至WL7以及選擇閘極線SGD及SGS)。
狹縫SHE各自在X方向上延伸,且在Y方向上配置。狹縫SHE各自在X方向上跨越單元區CA而自接線區HA1之一端區域延伸至接線區HA2之一端區域。狹縫SHE至少分割選擇閘極線SGD。在此實施例中,四個狹縫SHE配置於任何兩個毗鄰狹縫SLT之間。狹縫SHE具有其中嵌入有一絕緣材料之一絕緣體結構。狹縫SHE分割經由狹縫SHE而毗鄰之互連件(至少選擇閘極線SGD)。
在上文所闡述記憶體單元陣列10之平面佈局中,由狹縫SLT分段之一區域對應於一個區塊BLK或虛設區塊DBLK。在位於單元區CA內且對應於區塊BLK之一區域中,由狹縫SLT及SHE分段之每一區域對應於一個串單元SU。亦即,在此實例中,各自在X方向上延伸之串單元SU0至SU4針對每一區塊BLK在Y方向上對準。
根據實施例之半導體記憶體裝置1中之記憶體單元陣列10之平面佈局並不限於上文所闡述佈局。可自由地設計配置於任何兩個毗鄰狹縫SLT之間的狹縫SHE之數目。形成於任何兩個毗鄰狹縫SLT之間的串單元SU之數目係基於配置於毗鄰狹縫SLT之間的狹縫SHE之數目。
(單元區CA中之記憶體單元陣列10之結構)  圖4展示根據實施例之半導體記憶體裝置1中之記憶體單元陣列10之單元區CA之一詳細平面佈局之一實例,其聚焦於包含一個區塊BLK (亦即,串單元SU0至SU4)之一區域。如圖4中所展示,記憶體單元陣列10在單元區CA中包含複數個記憶體柱MP、複數個觸點CV及複數個位元線BL。
舉例而言,每一記憶體柱MP用作一NAND串NS。舉例而言,記憶體柱MP以二十四個交錯列配置於兩個毗鄰狹縫SLT之間的一區域中。舉例而言,狹縫SHE分別在自圖式頁之上部側計數之第五、第十、第十五及第二十列與記憶體柱MP重疊。
位元線BL各自在Y方向上延伸,且在X方向上配置。在每個串單元SU中,每一位元線BL與至少一個記憶體柱MP重疊。在本發明實例中,兩個位元線BL與每一記憶體柱MP重疊。在位元線BL中的與一記憶體柱MP重疊之一者與此記憶體柱MP之間形成一觸點CV。每一記憶體柱MP藉助於一觸點CV而電耦合至一對應位元線BL。
然而,省略在與狹縫SHE重疊之一記憶體柱MP與一位元線BL之間的一觸點CV。亦即,省略在與兩個不同選擇閘極線SGD接觸之一記憶體柱MP與一位元線BL之間的一觸點CV。設置於任何兩個毗鄰狹縫SLT之間的記憶體柱MP、狹縫SHE等之數目及配置並不限於參考圖4所解釋之組態,且可視需要進行修改。可自由地設計與一記憶體柱MP重疊之位元線BL之數目。
圖5係沿著線V-V截取之圖4之結構之一剖視圖,其展示根據實施例之半導體記憶體裝置1中之記憶體單元陣列10之單元區CA之一剖面結構之一實例。如圖5中所展示,記憶體單元陣列10包含導電層21至25。導電層21至25設置於半導體基板20上方。
具體而言,導電層21設置於半導體基板20上方,有一絕緣層插置於其間。舉例而言,對應於列解碼器模組15、感測放大器模組16等(未展示)之電路設置於半導體基板20與導電層21之間的絕緣層中。舉例而言,導電層21形成為沿著XY平面擴展之一板,且用作一源極線SL。導電層21可含有摻雜磷之矽。
導電層22設置於導電層21上方,有一絕緣層插置於其間。舉例而言,導電層22形成為沿著XY平面擴展之一板,且用作選擇一閘極線SGS。導電層22可含有鎢。
絕緣層及導電層23交替地堆疊於導電層22上方。舉例而言,導電層23形成為沿著XY平面擴展之板。經堆疊導電層23用作字線,且自半導體基板20側以升序分別稱為「字線WL0至WL7」。導電層23可含有鎢。
導電層24設置於最上部導電層23上方,有一絕緣層插置於其間。舉例而言,導電層24形成為沿著XY平面擴展之一板。導電層24可用作一選擇閘極線SGD。導電層24可含有鎢。
導電層25設置於導電層24上方,有一絕緣層插置於其間。導電層25可形成為在Y方向上延伸之一線,且用作一位元線BL。亦即,在圖式中未展示之一區域中,複數個導電層25在X方向上對準。導電層25可含有銅。
記憶體柱MP在Z方向上延伸,且穿透導電層22至24。每一記憶體柱MP包含一芯部件30、一半導體層31及一經堆疊膜32。
芯部件30在Z方向上延伸。舉例而言,芯部件30之頂部端包含於最上部導電層24上方之一層中,且芯部件30之一底部端包含於其中設置有導電層21之一層中。舉例而言,半導體層31環繞芯部件30之周邊。半導體層31之一部分在記憶體柱MP之底部處與導電層21接觸。經堆疊膜32覆蓋半導體層31之側表面及底部表面,僅半導體層31與導電層21接觸之部分除外。芯部件30可含有一絕緣體,例如氧化矽。半導體層31可含有矽。
一柱狀觸點CV設置於記憶體柱MP中之半導體層31之頂部表面上。在圖5中所展示之區域中,圖解說明分別對應於六個記憶體柱MP中之兩個記憶體柱MP之兩個觸點CV。未與狹縫SHE重疊且不具有耦合於此圖式之區域中之觸點CV之記憶體柱MP具備位於其他區域(未展示)中之一觸點CV。
一單個導電層25或(換言之)一單個位元線BL與觸點CV之頂部表面接觸。在由狹縫SLT及SHE分割之每一區域中,一單個觸點CV耦合至一個導電層25。舉例而言,此意指配置於毗鄰狹縫SLT與SHE之間的一個記憶體柱MP及配置於兩個毗鄰狹縫SHE之間的一個記憶體柱MP電耦合至每一導電層25。
一狹縫SLT形成為沿著XZ平面擴展之一板,且分割導電層22至24。狹縫SLT之頂部端包含於配置於導電層24與導電層25之間的一層中。舉例而言,狹縫SLT之底部端包含於其中設置有導電層21之分層結構之一層級中。狹縫SLT可含有一絕緣體,例如氧化矽。狹縫SLT可包含一線性觸點。若情形如此,則線性觸點可耦合至源極線SL,且與導電層22至24絕緣。
一狹縫SHE形成為沿著XZ平面擴展之一板,且分割導電層24。狹縫SHE之頂部端包含於配置於導電層24與導電層25之間的一層中。舉例而言,狹縫SHE之底部端包含於配置於最上部導電層23與導電層24之間的一層中。狹縫SHE可含有一絕緣體,例如氧化矽。狹縫SHE之頂部端可經設計以與狹縫SLT之頂部端對準或不對準。
在記憶體柱MP之上文所闡述結構中,記憶體柱MP與導電層22之相交部分用作一選擇電晶體ST2。記憶體柱MP與導電層23之相交部分用作一記憶體單元電晶體MT。記憶體柱MP與導電層24之相交部分用作一選擇電晶體ST1。
圖6係沿著線VI-VI截取之圖5之結構之一剖視圖,其展示根據實施例之半導體記憶體裝置1中之一記憶體柱MP之一剖面結構之一實例。更具體而言,圖6展示沿著平行於半導體基板20之表面且包含一導電層23之一層截取之一記憶體柱MP之一剖面結構。
如圖6中所展示,經堆疊膜32可包含一穿隧絕緣膜33、一絕緣膜34及一阻擋絕緣膜35。在包含導電層23之層中,芯部件30配置於(舉例而言)記憶體柱MP之中心中。半導體層31環繞芯部件30之周邊表面。穿隧絕緣膜33環繞半導體層31之周邊表面。絕緣膜34環繞穿隧絕緣膜33之周邊表面。阻擋絕緣膜35環繞絕緣膜34之周邊表面。導電層23環繞阻擋絕緣膜35之周邊表面。
半導體層31用作用於記憶體單元電晶體MT0至MT7以及選擇電晶體ST1及ST2之一通道。穿隧絕緣膜33及阻擋絕緣膜35中之每一者可含有氧化矽。絕緣膜34用作記憶體單元電晶體MT之一電荷儲存層,且可含有氮化矽。以此方式,每一記憶體柱MP用作一NAND串NS。
(接線區HA中之記憶體單元陣列10之結構)  在根據實施例之半導體記憶體裝置1中,接線區HA1中之經偶數編號之區塊BLK的結構類似於接線區HA2中之經奇數編號之區塊BLK的結構。接線區HA2中之經偶數編號之區塊BLK的結構類似於接線區HA1中之經奇數編號之區塊BLK的結構。
具體而言,舉例而言,接線區HA2中之區塊BLK0之平面佈局與接線區HA1中之區塊BLK1之平面佈局(其在X方向及Y方向上反轉)相同。接線區HA2中之區塊BLK1之平面佈局與接線區HA1中之區塊BLK0之結構(其在X方向及Y方向上反轉)相同。在下文中,經偶數編號之區塊BLK稱作「BLKe」,且經奇數編號之區塊BLK稱作「BLKo」。
圖7展示根據實施例之半導體記憶體裝置1中之記憶體單元陣列10之接線區HA1之一詳細平面佈局之一實例,其聚焦於對應於毗鄰區塊BLKe及BLKo之一區域。圖7亦展示在接線區HA1附近之單元區CA之一部分。下文將基於圖7中所展示之接線區HA1中之區塊BLKe及BLKo之平面佈局而闡述接線區HA1及HA2中之區塊BLK之平面佈局。
如圖7中所展示,在接線區HA1中,選擇閘極線SGS、字線WL0至WL7及選擇閘極線SGD中之每一者包含不與上部互連層(導電層)重疊之一部分(階台式部分)。在接線區HA1中,記憶體單元陣列10包含複數個觸點CC及支撐柱HR。
在接線區HA1中未被上部互連層覆蓋之部分(階台式部分)類似於一階梯、階台或緣石。具體而言,在選擇閘極線SGS與字線WL0之間、在字線WL0與WL1之間、…、在字線WL6與WL7之間以及在字線WL7與選擇閘極線SGD之間形成階梯。在此實例中,字線WL0至WL7之端部分以一樓梯圖案形成,其中在X方向上形成階梯。
在位於接線區HA1內且屬區塊BLKe之一區域中,複數個觸點CC設置於選擇閘極線SGS、字線WL0至WL7及選擇閘極線SGD0至SGD4之各別階台式部分上。另一方面,在位於接線區HA2內且屬區塊BLKo之一區域中,複數個觸點CC設置於選擇閘極線SGS、字線WL0至WL7及選擇閘極線SGD0至SGD4之各別階台式部分上。
選擇閘極線SGS、字線WL0至WL7及選擇閘極線SGD0至SGD4中之每一者藉助於對應觸點CC而電耦合至列解碼器模組15。亦即,自(舉例而言)設置於接線區HA1及HA2中之任一者中之一觸點CC將一電壓施加至選擇閘極線SGS、字線WL0至WL7及選擇閘極線SGD0至SGD4中之每一者。
觸點CC可進一步分別設置於在位於接線區HA2內且屬區塊BLKe之區域中之選擇閘極線SGD0至SGD4之階台式部分上,並分別設置於在位於接線區HA1內且屬區塊BLKo之區域中之選擇閘極線SGD0至SGD4之階台式部分上。若情形如此,則可自接線區HA1內之觸點CC及接線區HA2內之觸點CC之兩個側將一電壓施加至選擇閘極線SGD。
支撐柱HR視情況配置於接線區HA1及HA2中之每一者中,僅其中形成狹縫SLT及觸點CC之區域除外。換言之,支撐柱HR經配置以便不與觸點CC及狹縫SLT中之任一者重疊。支撐柱HR各自具有一結構,其中,一絕緣材料嵌入於在Z方向上延伸之一孔中,且穿透經堆疊互連層(諸如字線WL以及選擇閘極線SGD及SGS)。
圖8係沿著線VIII-VIII截取之圖7之結構之一剖視圖,其展示根據實施例之半導體記憶體裝置1中之記憶體單元陣列10之接線區HA1中之一剖面結構之一實例。圖8亦展示在接線區HA1附近之單元區CA之一部分。如圖8中所展示,在接線區HA1中,對應於字線WL以及選擇閘極線SGD及SGS之導電層22、23及24之端部分形成為階梯。在接線區HA1中,記憶體單元陣列10包含複數個導電層26。
觸點CC分別設置於選擇閘極線SGS、字線WL0至WL7及選擇閘極線SGD之階台式部分上。一個導電層26配置於每一觸點CC上。藉此,導電層22、23及24經由觸點CC而電耦合至相關聯導電層26。舉例而言,導電層26與導電層25包含於同一層中。
支撐柱HR在Z方向上延伸,且可穿透導電層22至24。支撐柱HR之頂部端可包含於介於導電層25與記憶體柱MP之頂部端之間的一層中。支撐柱HR之底部端可包含於其中設置有導電層21之一層中。
若一半導體層用作一蝕刻停止層(stopper)且選擇閘極線SGS之一部分設置於導電層21與導電層22之間,則支撐柱HR之底部端可至少到達半導體層。另外,支撐柱HR可由複數個種類之絕緣層形成,且一導體或半導體可含於支撐柱HR中,只要支撐柱HR與導電層22至24絕緣即可。
(單元區CA之端部分處的記憶體單元陣列10之結構)  圖9展示根據實施例之半導體記憶體裝置1中之記憶體單元陣列10之單元區CA之一端部分處的一平面佈局之一實例,其聚焦於包含虛設區塊DBLK及區塊BLK0之一區域。在下文中,可將在虛設區塊DBLK外部且不包含記憶體柱MP等之一區域稱作「周邊區域PR」。
如圖9中所展示,虛設區塊DBLK包含(舉例而言)複數個記憶體柱MP。舉例而言,虛設區塊DBLK中之記憶體柱MP以與每一區塊BLK相同的方式配置成二十四個交錯列。狹縫SHE可以與區塊BLK相同的方式設置於虛設區塊DBLK中,或可被省略。虛設階梯式區域DSR包含於虛設區塊DBLK之區域中。在實施例中,將虛設階梯式區域DSR設置為自配置於區塊BLK0與虛設區塊DBLK之邊界處的狹縫SLT之附近一直至未到達最外部狹縫SLT之一區域。
圖10係沿著線X-X截取之圖9之結構之一剖視圖,其展示根據實施例之半導體記憶體裝置1中之記憶體單元陣列10之單元區CA之端部分處的一剖面結構之一實例,聚焦於區塊BLK之一部分、虛設區塊DBLK及周邊區域PR。在下文將提及之圖式中,視情況簡化記憶體柱MP之結構。
如圖10中所展示,虛設階梯式區域DSR包含經堆疊互連件(例如,選擇閘極線SGS、字線WL0至WL7及選擇閘極線SGD)之階台式部分。接著,經堆疊互連件之階台式部分形成為階梯。虛設階梯式區域DSR中之此一結構對應於虛設階梯式結構。可使虛設階梯式結構在Y方向上之寬度比接線區HA中之階梯式結構在X方向上之寬度窄。下文將簡要地解釋抑制虛設階梯式區域DSR之寬度之能力之原因。
舉例而言,為在接線區HA內形成階梯式結構,重複地執行一抗蝕劑減薄與經堆疊層蝕刻之一組合。接著,用於減薄與蝕刻之組合中之抗蝕劑可取決於其作為一遮罩之耐久性而被多次形成。因此,舉例而言,待重新形成之一抗蝕劑(遮罩)經設置以不覆蓋接線區HA內之所形成階台式部分之區域,而是再次覆蓋虛設階梯式區域DSR內之所形成階台式部分之區域。此抑制虛設階梯式結構在虛設階梯式區域DSR中沿Y方向之擴展。在此情形中,可在虛設階梯式區域DSR中形成陡峭階梯(虛設階梯式結構)。
關於接線區HA內之階梯式結構,可形成比圖式中所展示之結構更複雜之一階梯式結構。藉此,舉例而言,即使經堆疊字線WL之數目增加,仍可形成每一互連層之一階台式部分,同時確保在接線區HA中有該數目個堆疊之階台式部分且同時抑制製造步驟之數目。另一方面,如在接線區HA中之此一複雜階梯式結構在虛設階梯式區域DSR中係不必要的。因此,在虛設階梯式區域DSR中設置在一個方向上具有階梯之一簡單階梯式結構。亦出於此一原因,在根據實施例之半導體記憶體裝置1中,虛設階梯式區域DSR之寬度基本上被設置成比接線區HA內之階梯式結構之寬度窄。
舉例而言,周邊區域PR由以超出記憶體單元陣列10之經堆疊互連件之頂部表面之一厚度形成的一層間絕緣膜完全覆蓋。周邊區域PR可不包含類似於狹縫SLT之一結構,僅配置於與虛設區塊DBLK之邊界部分處的狹縫SLT除外。儘管在圖式中省略對此之圖解說明,但周邊區域PR可包含用於將設置於半導體基板20與導電層21之間的一層中之電路與經堆疊互連件等耦合之互連件或觸點。舉例而言,位元線BL可經由周邊區域PR而與半導體基板20上之電路耦合。
在根據實施例之半導體記憶體裝置1中,導電層21 (源極線SL)可至少設置於區塊BLK中,且可終止於周邊區域PR之任何區中。舉例而言,在其中一蝕刻停止層設置於導電層21與導電層22之間的一情形中,可省略虛設區塊DBLK中之導電層21。
[2]實施例之效應  根據半導體記憶體裝置1,根據上文所闡述之實施例,減小半導體記憶體裝置之晶片尺寸係可能的。下文將詳細地闡述由根據實施例之半導體記憶體裝置1產生之效應。
在具有經三維堆疊之記憶體單元之一半導體記憶體裝置中,互連件(諸如字線WL)被堆疊。為製備此等經堆疊互連件,採用犧牲部件之一替換程序已係已知的。亦即,在用於經堆疊互連件之替換程序中,首先交替地堆疊絕緣膜與犧牲部件,且形成狹縫以分割經堆疊犧牲部件。接著,經由狹縫而移除犧牲部件,且在由經移除犧牲部件形成之空間中形成導體。以此方式,形成經堆疊互連件(諸如字線WL)。若執行用於經堆疊互連件之替換程序,則視情況將支撐柱HR設置於其中未形成記憶體柱MP之一區域中。支撐柱HR用於保持由經移除犧牲部件形成之空間。
另外,在形成記憶體單元陣列10時之一個問題係在圖案之一循環端處保證形狀之難度。在狹縫SLT、記憶體柱MP等之循環圖案中,歸因於蝕刻(例如,RIE)之處理不均勻在一端部分處變大,此使得難以保證形狀。作為用於保證區塊BLK中之圖案之形狀之一方法,可設想在虛設區塊DBLK中或虛設區塊DBLK外部之一區域中形成某些虛設圖案。
舉例而言,為了保證狹縫SLT之形狀,將最外部狹縫SLT設置為一虛設狹縫以用於保證毗鄰於區塊BLK之狹縫SLT之形狀。類似地,將虛設記憶體柱MP設置於一預定範圍中以便抑制區塊BLK內之記憶體柱MP上之一陣列端之變形之影響。
圖11展示根據實施例之一比較實例的一半導體記憶體裝置1中之一記憶體單元陣列10之一單元區CA之一端部分處的一平面佈局之一實例,其展示與圖9中所展示之區類似之一區。如圖11中所展示,相對於實施例中之記憶體單元陣列10,實施例之比較實例中之記憶體單元陣列10具有其中一虛設區域DR被添加至虛設區塊DBLK之外部之一結構。
實施例之比較實例中之虛設區域DR包含一虛設階梯式區域DSR。虛設區域DR在Y方向上之寬度大於虛設區塊DBLK在Y方向上之一寬度Wslt。另外,舉例而言,配置類似於虛設區塊DBLK中之記憶體柱MP之複數個記憶體柱MP,以便毗鄰於最外部狹縫SLT。在虛設區域DR中,進一步將複數個記憶體柱MP設置於遠離最外部狹縫SLT之寬度Wslt內之一部分中。
圖12係沿著線XII-XII截取之圖11之結構之一剖視圖,其展示根據實施例之比較實例的半導體記憶體裝置1中之記憶體單元陣列10之單元區CA之一端部分處的一剖面結構之一實例,圖12展示與圖10中所展示之區類似之一區。如圖12中所展示,在實施例之比較實例中,舉例而言,在虛設階梯式區域DSR中,犧牲部件SM留在對應於導電層22至24之層中。犧牲部件SM係用於經堆疊互連件之一替換程序之部件,且係較不可能留在區塊BLK中之材料。
在其中虛設階梯式區域DSR包含於最外部狹縫SLT外部(如實施例之比較實例)的情形中,用於保持藉由在經堆疊互連件之替換程序時移除犧牲部件SM來形成之空間之記憶體柱MP設置於自最外部狹縫SLT之一預定範圍中。換言之,虛設區域DR中之記憶體柱MP至少配置於其中犧牲部件SM可能經由最外部狹縫SLT而被移除之一區域中。以此方式,將未用於儲存資料之一較大區設置於根據實施例之比較實例的半導體記憶體裝置1中。
然而,形成一大虛設區域DR可導致晶片尺寸之擴展,且增加半導體記憶體裝置之製造成本。由於兩個毗鄰狹縫SLT之間的記憶體柱MP之列數目傾向於增加以便提升每單位區之一儲存容量,因此歸因於經擴大虛設區域DR之晶片尺寸擴展之影響為大。另一方面,隨著配置於兩個毗鄰狹縫SLT之間的記憶體柱MP之列數目增加,兩個毗鄰狹縫SLT之間的距離亦增加。
因此,根據實施例之半導體記憶體裝置1具有其中虛設階梯式區域DSR包含於虛設區塊DBLK中之結構。換言之,根據實施例之半導體記憶體裝置1具有其中最外部狹縫SLT (虛設狹縫) 不保證其開口配置於虛設階梯式結構外部之一結構。因此,在根據實施例之半導體記憶體裝置1中,可在最外部狹縫SLT外部(周邊區域PR)省略用於保證區塊BLK內之記憶體柱MP之形狀之記憶體柱MP之配置。
即使在此一情形中,由於可配置於虛設區塊DBLK中之記憶體柱MP之列數目為大,因此保證區塊BLK內之記憶體柱MP之形狀係可能的。另外,由於以與實施例之比較實例相同的方式來配置實施例中之最外部狹縫SLT,因此保證位於虛設區塊DBLK與最外部區塊BLK之間的邊界處的狹縫SLT之形狀係可能的。
如上文所闡述,在根據實施例之半導體記憶體裝置1中,可保證設置於最外部區塊BLK中之複數個記憶體柱MP之形狀以及位於虛設區塊DBLK與最外部區塊BLK之間的邊界處的狹縫SLT之形狀,且可省略在虛設區塊DBLK外部之虛設圖案。因此,在根據實施例之半導體記憶體裝置1中,可減小晶片尺寸,且可抑制半導體記憶體裝置1之製造成本。
[3]實施例之修改  可以各種方式修改根據上文所闡述實施例之半導體記憶體裝置1。在下文中,將關於與根據實施例之半導體記憶體裝置1不同之點而按次序闡述實施例之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修改。
[3-1]第一修改  圖13展示根據實施例之一第一修改的一半導體記憶體裝置1中之一記憶體單元陣列10之一單元區CA之一端部分處的一平面佈局之一實例,圖13展示與圖9中所展示之區類似之一區。如圖13中所展示,實施例之第一修改中之記憶體單元陣列10具有一結構,其中比實施例之比較實例的一虛設區域DR窄之虛設區域DR被添加至實施例中之記憶體單元陣列10。
舉例而言,虛設區域DR包含複數個記憶體柱MP。舉例而言,虛設區域DR內之記憶體柱MP以四個交錯列進行配置。在實施例之第一修改中,將虛設階梯式區域DSR設置為自配置於區塊BLK0與虛設區塊DBLK之邊界處的狹縫SLT之附近一直至虛設區域DR與周邊區域PR之間的邊界。亦即,在實施例之第一修改中,虛設階梯式區域DSR之一端部分配置於虛設區域DR與周邊區域PR之間。
基於虛設階梯式區域DSR之寬度而設計虛設區域DR內之記憶體柱MP之配置。舉例而言,由於虛設階梯式區域DSR在Y方向上之寬度增加,因此將虛設區域DR在Y方向上之寬度設計為大的。接著,根據在Y方向上之寬度增加之虛設區域DR,將記憶體柱MP之列數目設計為大的。
圖14係沿著線XIV-XIV截取之圖13之結構之一剖視圖,其展示根據實施例之第一修改的半導體記憶體裝置1中之記憶體單元陣列10之單元區CA之端部分處的一剖面結構之一實例,圖14展示與圖10中所展示之區類似之一區。如圖14中所展示,在實施例之第一修改中,導電層23之階台式部分在Y方向上之寬度大於實施例之寬度。因此,導電層23之階台式部分之一部分包含於最外部狹縫SLT外部。注意,導電層21 (源極線SL)可至少設置於區塊BLK中,且終止於虛設區塊DBLK、虛設區域DR及周邊區域PR之任何區域中。根據實施例之第一修改的半導體記憶體裝置1之其他結構與實施例之其他結構相同。
如上文所闡述,根據記憶體單元陣列10之設計,虛設階梯式結構可具有一大寬度。因此,根據實施例之第一修改的半導體記憶體裝置1具有其中虛設階梯式區域DSR包含最外部狹縫SLT之一結構。即使在此一情形中,根據實施例之第一修改的半導體記憶體裝置1仍可藉由進行設計以便使設置於最外部狹縫SLT外部之虛設區域DR之寬度最小化而獲得與實施例之效應相同的效應。亦即,為了獲得在實施例中所解釋之效應,虛設階梯式結構可至少包含於虛設區塊DBLK之區域中。
[3-2]第二修改  圖15展示根據實施例之第二修改的一半導體記憶體裝置1中之一記憶體單元陣列10之一單元區CA之一端部分處的一平面佈局之一實例,圖15展示與圖9中所展示之區類似之一區。如圖15中所展示,相對於實施例中之記憶體單元陣列10,實施例之第二修改中之記憶體單元陣列10具有其中用支撐柱HR來替換虛設區塊DBLK中之記憶體柱MP之一結構。
配置於虛設區塊DBLK中之支撐柱HR之數目小於配置於一個區塊BLK中之記憶體柱MP之數目。換言之,虛設區塊DBLK內之支撐柱HR之間距大於區塊BLK內之記憶體柱MP之間距。在虛設區塊DBLK中,舉例而言,支撐柱HR以十五個交錯列進行配置。注意,可藉由列數目或基於毗鄰狹縫SLT之間的在Y方向上之配置之數目而對虛設區塊DBLK內之支撐柱HR之數目與一個區塊BLK內之記憶體柱MP之數目進行比較。
虛設區塊DBLK內之支撐柱HR各自具有包含以與接線區HA內之支撐柱相同的方式嵌入之一絕緣體之一結構。另外,虛設區塊DBLK內之支撐柱HR之外徑可大於區塊BLK內之記憶體柱MP之外徑。換言之,在沿著包含一單個導電層23之XY平面之剖面中,虛設區塊DBLK內之支撐柱HR之一剖面面積可大於區塊BLK內之記憶體柱MP之剖面面積。根據實施例之第二修改的半導體記憶體裝置1之其他結構與實施例之其他結構相同。
虛設區塊DBLK內之上文所闡述支撐柱HR經配置而以與實施例中之虛設區塊DBLK中之記憶體柱MP相同的方式保證配置於記憶體單元陣列10之端部分處的區塊BLK (例如,區塊BLK0)內之記憶體柱MP之形狀。如此,設置於半導體記憶體裝置1中之虛設區塊DBLK中之柱並不限於記憶體柱MP,而是可係支撐柱HR。即使在此一情形中,根據實施例之第二修改的半導體記憶體裝置1仍可獲得與實施例之效應相同的效應。
另外,在形成記憶體單元陣列10時,虛設區塊DBLK可包含犧牲部件(例如,氮化矽SiN)與絕緣層(例如,氧化矽膜)之一經堆疊結構(對應於一階梯式結構)以及自周邊區域PR之層間絕緣膜連續之一絕緣層(氧化矽膜)的一混合區域。因此使處理變得極其困難,此乃因處理目標不同於區塊BLK中之處理目標,且若虛設區塊DBLK內之支撐柱HR之間距與記憶體柱MP之間距一樣細小,則可在處理支撐柱HR時產生缺失圖案或灰塵。
相比而言,根據實施例之第二修改的半導體記憶體裝置1具有其中使虛設區塊DBLK內之支撐柱HR之間距適中之一結構。藉此,根據實施例之第二修改的半導體記憶體裝置1可抑制可在虛設區塊DBLK中所產生之圖案缺失或灰塵。因此,在其中支撐柱HR配置於虛設區塊DBLK中的情形中,根據實施例之第二修改的半導體記憶體裝置1可改良良率。
[3-3]第三修改  圖16展示根據實施例之第三修改的一半導體記憶體裝置1中之一記憶體單元陣列10之一單元區CA之一端部分處的一剖面結構之一實例,圖16展示與圖10中所展示之區類似之一區。如圖16中所展示,實施例之第三修改中之記憶體單元陣列10包含記憶體柱MP,每一者包含在Z方向上連接之複數個柱。
具體而言,實施例之第三修改中之每一記憶體柱MP包含一下部柱LP及一上部柱UP。下部柱LP及上部柱UP中之每一者可具有與在實施例中所闡述之記憶體柱MP之層結構相同的層結構。下部柱LP穿透複數個導電層23L (字線WL)及導電層22。上部柱UP穿透導電層24及複數個導電層23U (字線WL)。在虛設階梯式區域DSR中,導電層23L之一階梯式結構與導電層23U之一階梯式結構可或可不重疊。換言之,導電層23L之階台式部分與導電層23U之階台式部分可或可不重疊。
在每一記憶體柱MP中,下部柱LP之底部部分與導電層21接觸。下部柱LP之頂部部分與上部柱UP之底部部分接觸。下部柱LP內之半導體層31與上部柱UP內之半導體層31彼此電耦合。下部柱LP內之半導體層31與上部柱UP內之半導體層31可整體地或個別地形成。上部柱UP之頂部部分藉助於一對應觸點CV而耦合至導電層25。根據實施例之第三修改的半導體記憶體裝置1之其他結構與實施例之其他結構相同。
如上文所闡述,記憶體柱MP可具有其中兩個柱在Z方向上連接之一結構。另外,記憶體柱MP可具有其中三個或更多個柱在Z方向上連接之一結構,或者其中對應於選擇閘極線SGD之一柱連接至對應於字線WL之一柱之一結構。即使在此一情形中,根據實施例之第三修改的半導體記憶體裝置1仍可獲得與實施例之效應相同的效應。
[3-4]第四修改  圖17展示根據實施例之第四修改的一半導體記憶體裝置1中之一記憶體單元陣列10之一單元區CA之一端部分處的一剖面結構之一實例,圖17展示與圖10中所展示之區類似之一區。如圖17中所展示,實施例之第四修改中之記憶體單元陣列10具有一結構,其中,省略對應於源極線SL之導電層21,且記憶體單元陣列10之經堆疊互連件設置於半導體基板20上。另外,在實施例之第四修改中,狹縫SLT之結構不同於實施例之結構。
具體而言,導電層22 (選擇閘極線SGS)設置於半導體基板20上,有一絕緣層插置於其間。在導電層22上,交替地設置絕緣層與導電層23。在最上部導電層23上,設置導電層24,有一絕緣層插置於其間。記憶體柱MP穿透導電層22至24。記憶體柱MP之底部部分耦合至半導體基板20。
實施例之第四修改中之狹縫SLT各自包含一導體40及一絕緣膜41。導體40及絕緣膜41可形成為沿著XZ平面擴展之一板,以便分割導電層22至24。導體40之頂部端包含於導電層24與導電層25之間的一層中。舉例而言,導體40之底部端耦合至設置於半導體基板20中之一雜質擴散區域。導電層40可含有一金屬、一半導體等。絕緣膜41設置於導體40之一側表面上,從而使導體40與導電層22至24既隔離亦絕緣。換言之,相對於實施例中之狹縫SLT,實施例之第四修改中之狹縫SLT各自形成為進一步包含在沿著XZ平面擴展之絕緣體結構中於Y方向上與導電層22至24隔離並絕緣之導體40。
以此方式,一線形觸點(導體40)設置於實施例之第四修改中之狹縫SLT中。在此情形中,記憶體柱MP經由半導體基板20及狹縫SLT中之導體40而耦合至源極線SL。另外,在實施例之第四修改中,周邊電路(諸如感測放大器模組16)設置於記憶體單元陣列10之區外部。
如上文所闡述,半導體記憶體裝置1可具有其中經堆疊互連件(諸如字線WL)形成於半導體基板20上之一結構。即使在此一情形中,根據實施例之第四修改的半導體記憶體裝置1仍可獲得與實施例之效應相同的效應。注意,半導體記憶體裝置1可具有其中包含感測放大器模組16等之一晶片黏附至包含記憶體單元陣列10之一晶片的一結構。若採用此一經黏附結構,則可省略對應於半導體基板20之一結構。
[4]其他  根據實施例之一種半導體記憶體裝置包含一基板、複數個絕緣部件、複數個第一導電層、複數個第一柱及複數個第二柱。該基板包含一第一區、一第二區、複數個區塊區域及一第一虛設區塊區域。第一區及第二區在一第一方向上配置。區塊區域各自在第一方向上延伸且在與第一方向相交之一第二方向上配置。第一虛設區塊區域在第二方向上毗鄰於區塊區域。絕緣部件各自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絕緣部件配置於區塊區域與第一虛設區塊區域之各別邊界部分處。第一導電層在與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兩者相交之一第三方向上配置且彼此間隔開。第一導電層由絕緣部件分割。第一柱在其中第一區與區塊區域重疊之一區域中穿透第一導電層。第二柱在其中第一區與第一虛設區塊區域重疊之一區域中穿透第一導電層中之至少一者。第一導電層在第一區中包含複數個第一階台式部分,其等中之每一者不與一上部第一導電層重疊,且該第一導電層在第二區中包含複數個第二階台式部分,其等中之每一者不與一上部第一導電層重疊。用於第一導電層之觸點耦合至第二階台式部分。第一階台式部分中之至少一者包含於第一虛設區塊區域中。藉此可減小半導體記憶體裝置之晶片尺寸。
實施例之第一至第四修改可彼此組合。此外,可組合三個或更多個種類之修改。即使在此一情形中,半導體記憶體裝置1仍可獲得與實施例之效應相同的效應。在實施例及每一修改中,闡述毗鄰於區塊BLK0之虛設區塊DBLK,但相同結構可應用於毗鄰於區塊BLKn之虛設區塊DBLK。
在實施例中,虛設區塊DBLK配置於記憶體單元陣列10之端部分處,但該結構並不限於此。舉例而言,虛設區塊DBLK可經配置以便夾置在記憶體單元陣列10中之作用區塊BLK之間。此一虛設區塊DBLK可不具有一虛設階梯式結構。另外,在此一虛設區塊DBLK中,舉例而言,可在其中用於經堆疊互連件之一替換程序之犧牲部件SM被留下之一區域中省略記憶體柱MP及支撐柱HR。舉例而言,在此虛設區塊DBLK中,可設置用於將介於半導體基板20與記憶體單元陣列10之經堆疊互連件之間的一電路與經堆疊互連件之一上部層之一電路耦合之一貫穿觸點等。
在用於實施例中之解釋之圖式中,將記憶體柱MP及支撐柱HR圖解說明為具有在Z方向上筆直之相同直徑。然而,形狀並不限於此。舉例而言,記憶體柱MP及支撐柱HR可係錐形的或倒錐形的,或者可在中間凸出(弓形)。類似地,狹縫SLT及SHE可係錐形的或倒錐形的,或者可具有一弓形。此外,在實施例中,記憶體柱MP、支撐柱HR及觸點CC具有一圓形剖面。然而,每一組件之剖面可係橢圓形的,或實際上任何形狀。
在實施例中,可採用各種類型之絕緣材料來填充狹縫SLT。舉例而言,若一狹縫SLT由一絕緣體形成,則當狹縫SLT配置於一層間絕緣膜中(與實施例中之最外部狹縫SLT一樣)時,該狹縫SLT變得難以與自身之周邊絕緣膜進行區分。此處,解釋用於識別一狹縫SLT之一方法之一實例。圖18展示根據實施例之半導體記憶體裝置1中之狹縫SLT之一結構之一實例,其展示分割經堆疊互連件之一狹縫SLT及不分割經堆疊互連件之一狹縫SLT。
如圖18中所展示,若經處理狹縫SLT具有一弓形,則絕緣體可不完全嵌入於狹縫SLT中。換言之,狹縫SLT可具有一接縫。在此一情形中,可基於絕緣膜之接縫之位置而識別狹縫SLT之位置。該情形並不限於此,且此同樣適用於其中一接縫形成於具有其他形狀之一狹縫SLT中之一情形。
此外,用於經堆疊互連件之替換程序中之材料之一部分可留在狹縫SLT之一側壁上。舉例而言,若鎢用於經堆疊互連件,則可在形成鎢之前形成一氧化鋁薄膜。在此情形中,氧化鋁可留在狹縫SLT與周邊層間絕緣膜之間的邊界部分處。亦即,可基於用於經堆疊互連件之替換程序中之材料之一部分而識別狹縫SLT之位置。
在實施例中,記憶體單元陣列10包含兩個接線區HA1及HA2,但該結構並不限於此。在記憶體單元陣列10中,可設置至少一個接線區HA。在此情形中,可將接線區HA設置為毗鄰於單元區CA,或設置於單元區CA之中間部分中。另外,用於將記憶體單元陣列10之上部互連件與下部互連件耦合之一觸點區可設置於記憶體單元陣列10中。在此情形中,舉例而言,穿透記憶體單元陣列10之經堆疊互連件之一觸點設置於觸點區中。
在實施例中,字線WL0至WL7之端部分以在接線區HA中僅在X方向上具有階梯之一樓梯圖案形成,但該結構並不限於此。舉例而言,可進一步形成在Y方向上之階梯以提供階台式部分。在X及Y方向上形成於經堆疊字線WL之端部分處的階梯之數目可被設計成任何數目。換言之,接線區HA中之字線WL之端部分可被設計為在半導體記憶體裝置1中具有任何數目個列之任何階梯式結構。
貫穿本說明書,術語「耦合/連接」係指電耦合,且因此其可包含與插置於其間之某些其他元件耦合。表達「電耦合」可係指組件與插置於其間之一絕緣體耦合,只要可以與在被電耦合時相同的方式進行操作即可。一「柱」係指設置於一孔中之一結構,該孔在製造半導體記憶體裝置1之程序中形成。一「相同層結構」可由至少以相同次序形成之層組成。
貫穿本說明書,一「區」可係包含於半導體基板20中之一結構。舉例而言,當將半導體基板20界定為包含單元區CA以及接線區HA1及HA2時,單元區CA以及接線區HA1及HA2分別與半導體基板20上方之不同區相關聯。
儘管已闡述特定實施例,但此等實施例已僅以實例方式呈現,且並不意欲限制本發明之範圍。實際上,本文中所闡述之新穎實施例可以各種其他形式來體現;此外,可在不背離本發明之精神的情況下對本文中所闡述之實施例之形式做出各種省略、替代及改變。意欲使所附申請專利範圍及其等效內容涵蓋如將歸屬於本發明之範疇及精神內之此等形式或修改。 相關申請案之交叉參考
本申請案基於並主張於2020年3月16日提出申請之日本專利申請案第2020-44893號之優先權權益,該日本專利申請案之全部內容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
1:半導體記憶體裝置 2:外部記憶體控制器/記憶體控制器 10:記憶體單元陣列/上文所闡述記憶體單元陣列 11:命令暫存器 12:位址暫存器 13:定序器 14:驅動器模組 15:列解碼器模組 16:感測放大器模組 20:半導體基板 21:導電層 22:導電層 23:導電層/最上部導電層 23L:導電層 23U:導電層 24:導電層/最上部導電層 25:導電層 26:導電層/相關聯導電層 30:芯部件 31:半導體層 32:經堆疊膜 33:穿隧絕緣膜 34:絕緣膜 35:阻擋絕緣膜 40:導體 41:絕緣膜 ADD:位址資訊 BAd:區塊位址 BL:位元線/相關聯位元線/對應位元線 BL0:位元線 BL1:位元線 BLm:位元線 BLK:區塊/對應區塊/所選擇區塊/經偶數編號之區塊/經奇數編號之區塊/最外部區塊 BLK0:區塊 BLK1:區塊 BLKe:區塊/毗鄰區塊/經偶數編號之區塊 BLK(n-1):區塊 BLKn:區塊 BLKo:區塊/毗鄰區塊/經奇數編號之區塊 CA:單元區 CAd:行位址 CC:觸點/對應觸點 CU:單元單位 CV:觸點/柱狀觸點/對應觸點 DAT:寫入資料/讀取資料 DBLK:虛設區塊 DR:虛設區域/大虛設區域/經擴大虛設區域 DSR:虛設階梯式區域 HA1:接線區 HA2:接線區 HR:支撐柱/上文所闡述支撐柱 LP:下部柱 MP:記憶體柱/虛設記憶體柱 MT0-MT7:記憶體單元電晶體 NS:NAND串 PAd:頁位址 PR:周邊區域 SGD:選擇閘極線 SGD0-SGD4:選擇閘極線 SGS:選擇閘極線/閘極線 SHE:狹縫/毗鄰狹縫 SL:源極線 SLT:狹縫/毗鄰狹縫/最外部狹縫/經處理狹縫 SM:犧牲部件 ST1:選擇電晶體 ST2:選擇電晶體 SU0-SU4:串單元 UP:上部柱 V-V:線 VI-VI:線 VIII-VIII:線 WL:字線/經堆疊字線 WL0–WL7:字線 Wslt:寬度 X:方向 X-X:線 XII-XII:線 XVI-XVI:線 Y:方向 Z:方向
圖1係展示根據一實施例之一半導體記憶體裝置之一整個組態之一實例之一方塊圖。 圖2係展示根據實施例之半導體記憶體裝置中之一記憶體單元陣列之一電路組態之一實例之一電路圖。 圖3係展示根據實施例之半導體記憶體裝置中之記憶體單元陣列之一平面佈局之一實例之一平面圖。 圖4係展示根據實施例之半導體記憶體裝置中之記憶體單元陣列之一單元區之一詳細平面佈局之一實例之一平面圖。 圖5係沿著圖4中之線V-V截取之一剖視圖,其展示根據實施例之半導體記憶體裝置中之記憶體單元陣列之單元區中之一剖面結構之一實例。 圖6係沿著圖5中之線VI-VI截取之一剖視圖,其展示根據實施例之半導體記憶體裝置中之一記憶體柱之一剖面結構之一實例。 圖7係展示根據實施例之半導體記憶體裝置中之記憶體單元陣列之一接線(hookup)區中之一詳細平面佈局之一實例之一平面圖。 圖8係沿著圖7中之線VIII-VIII截取之一剖視圖,其展示根據實施例之半導體記憶體裝置中之記憶體單元陣列之接線區中之一剖面結構之一實例。 圖9係展示根據實施例之半導體記憶體裝置中之記憶體單元陣列之單元區之一端部分處的一平面佈局之一實例之一平面圖。 圖10係沿著圖9中之線X-X截取之一剖視圖,其展示根據實施例之半導體記憶體裝置中之記憶體單元陣列之單元區之端部分處的一剖面結構之一實例。 圖11係展示根據實施例之一比較實例的以一半導體記憶體裝置中之一記憶體單元陣列之一單元區之一端部分處的一平面佈局之一實例之一平面圖。 圖12係沿著圖11中之線XII-XII截取之一剖視圖,其展示根據實施例之比較實例的半導體記憶體裝置中之記憶體單元陣列之單元區之端部分處的一剖面結構之一實例。 圖13係展示根據實施例之一第一修改的一半導體記憶體裝置中之一記憶體單元陣列之一單元區之一端部分處的一平面佈局之一實例之一平面圖。 圖14係沿著圖13中之線XIV-XIV截取之一剖視圖,其展示根據實施例之第一修改的半導體記憶體裝置中之記憶體單元陣列之單元區之端部分處的一剖面結構之一實例。 圖15係展示根據實施例之一第二修改的一半導體記憶體裝置中之一記憶體單元陣列之一單元區之一端部分處的一平面佈局之一實例之一平面圖。 圖16係展示根據實施例之一第三修改的一半導體記憶體裝置中之一記憶體單元陣列之一單元區之一端部分處的一剖面結構之一實例之一剖視圖。 圖17係展示根據實施例之一第四修改的一半導體記憶體裝置中之一記憶體單元陣列之一單元區之一端部分處的一剖面結構之一實例之一剖視圖。 圖18係展示根據實施例之半導體記憶體裝置中之一狹縫之一結構之一實例之一剖視圖。
10:記憶體單元陣列/上文所闡述記憶體單元陣列
BLK0:區塊
BLK1:區塊
BLK(n-1):區塊
BLKn:區塊
CA:單元區
DBLK:虛設區塊
DSR:虛設階梯式區域
HA1:接線區
HA2:接線區
SHE:狹縫/毗鄰狹縫
SLT:狹縫/毗鄰狹縫/最外部狹縫/經處理狹縫
X:方向
Y:方向
Z:方向

Claims (20)

  1. 一種半導體記憶體裝置,其包括:一基板,其包含一第一區、一第二區、複數個區塊區域及一第一虛設區塊區域,該第一區及該第二區在一第一方向上配置,該等區塊區域各自在該第一方向上延伸且在與該第一方向相交之一第二方向上配置,且該第一虛設區塊區域在該第二方向上毗鄰於該等區塊區域;複數個絕緣部件,其等各自在該第一方向上延伸,該等絕緣部件配置於該等區塊區域與該第一虛設區塊區域之各別邊界部分處;複數個第一導電層,其等在與該第一方向及該第二方向兩者相交之一第三方向上配置且彼此間隔開,該等第一導電層由該等絕緣部件分割;複數個第一柱,其等在其中該第一區與該等區塊區域重疊之一區域中穿透該等第一導電層;及複數個第二柱,其等在其中該第一區與該第一虛設區塊區域重疊之一區域中穿透該等第一導電層中之至少一者,其中該等第一導電層在該第一區中包含複數個第一階台式部分,其等中之每一者不與一上部第一導電層重疊,且該等第一導電層在該第二區中包含複數個第二階台式部分,其等中之每一者不與一上部第一導電層重疊,且用於該等第一導電層之觸點耦合至該等第二階台式部分,且該等第一階台式部分中之至少一者包含於該第一虛設區塊區域中;且其中該等第一柱之至少一者與該等第一導電層之至少一者之一相交部分係作用為一記憶體單元。
  2. 如請求項1之半導體記憶體裝置,其中該第一虛設區塊區域在該第二方向上之一寬度近似等於該等區塊區域中之一者在該第二方向上之一寬度,且該等絕緣部件設置於該第一虛設區塊區域之兩個側上。
  3. 如請求項2之半導體記憶體裝置,其中該等第一階台式部分包含於設置於該第一虛設區塊區域之該兩個側上之該兩個絕緣部件之間。
  4. 如請求項2之半導體記憶體裝置,其中該基板進一步包含一第三區,該第三區在該等區塊區域之一相對側上毗鄰於該第一虛設區塊區域,該第三區在該第二方向上之一寬度大於該第一虛設區塊區域在該第二方向上之該寬度,且該等絕緣部件不包含於該第三區中。
  5. 如請求項2之半導體記憶體裝置,其中該基板進一步包含一第三區,該第三區在該等區塊區域之一相對側上毗鄰於該第一虛設區塊區域,該第三區在該第二方向上之一寬度大於該第一虛設區塊區域在該第二方向上之該寬度,且該等第一階台式部分不包含於該第三區中。
  6. 如請求項2之半導體記憶體裝置,其中 該基板進一步包含一第三區,該第三區在該等區塊區域之一相對側上毗鄰於該第一虛設區塊區域,該第三區在該第二方向上之一寬度大於該第一虛設區塊區域在該第二方向上之該寬度,且類似於該等第二柱之一柱不包含於該第三區中。
  7. 如請求項4之半導體記憶體裝置,其中該等第一階台式部分中之至少一者包含於該第三區中。
  8. 如請求項1之半導體記憶體裝置,其中該基板進一步包含一第二虛設區塊區域,該第二虛設區塊區域在該第一虛設區塊區域之一相對側上於該第二方向上毗鄰於該等區塊區域,且該等第一導電層包含至少一個第一導電層,該第一導電層包含一階台式部分,該階台式部分在其中該第一區與該第二虛設區塊區域重疊之一區域中不與一上部第一導電層重疊。
  9. 如請求項1之半導體記憶體裝置,其中該等第一柱中之每一者包含一半導體層及一絕緣層,該半導體層在該第三方向上延伸,該絕緣層覆蓋該半導體層之一側表面,且在包含該等第一導電層中之一者且沿著該第一方向及該第二方向之一剖面上,該等第一柱與該等第二柱包含一相同層結構。
  10. 如請求項1之半導體記憶體裝置,其進一步包括:複數個第三柱,其等在其中該第二區與該等區塊區域重疊之一區域 中穿透該等第一導電層中之至少一者,且在包含該等第一導電層中之一者且沿著該第一方向及該第二方向之一剖面上,該等第二柱與該等第三柱包含一相同結構。
  11. 如請求項1之半導體記憶體裝置,其進一步包括:複數個第二導電層,其等在該第三方向上配置且在該基板與該等第一導電層之間彼此間隔開,該等第二導電層由該等絕緣部件分割,其中該複數個第二導電層在該第一區中包含複數個第三階台式部分,其等中之每一者不與一上部第二導電層重疊,且該複數個第二導電層在該第二區中包含複數個第四階台式部分,其等中之每一者不與一上部第二導電層重疊,且在該第一區中,該等第一階台式部分中之一者與該等第三階台式部分中之一者重疊。
  12. 如請求項11之半導體記憶體裝置,其進一步包括:複數個第四柱,其等在其中該第一區與該等區塊區域重疊之該區域中穿透該等第二導電層,該等第四柱分別耦合至該等第一柱;及複數個第五柱,其等在其中該第一區與該第一虛設區塊區域重疊之該區域中穿透該等第二導電層中之至少一者,其中用於該等第二導電層之觸點耦合至該等第四階台式部分,且該等第三階台式部分中之至少一者包含於該第一虛設區塊區域中。
  13. 如請求項1之半導體記憶體裝置,其中 該等第一柱中之每一者包含一半導體層及一絕緣層,該半導體層在該第三方向上延伸,該絕緣層覆蓋該半導體層之一側表面,該等絕緣部件中之每一者包含一絕緣體及位於該絕緣體中之一導體,該絕緣體在該第一方向及該第三方向上擴展,且該導體藉由該絕緣體而在該第二方向上與該等第一導電層隔離,且該導體經由該基板而耦合至該等第一柱中之每一者中之該半導體層,且用作一源極線觸點。
  14. 如請求項1之半導體記憶體裝置,其中包含於該第一虛設區塊區域中且在該第二方向上配置之該等第二柱之一數目小於包含於該區塊區域中之一者中且在該第二方向上配置之該等第一柱之一數目。
  15. 一種半導體記憶體裝置,其包括:一基板,其包含在一第一方向上配置之一第一區及一第二區;複數個絕緣部件,其等各自在該第一方向上延伸且在與該第一方向相交之一第二方向上配置;複數個第一導電層,其等在與該第一方向及該第二方向兩者相交之一第三方向上配置且彼此間隔開,該等第一導電層包含由該等絕緣部件分割之複數個區域部分,且該等區域部分在該第二方向上與該等絕緣部件交替地配置;及複數個第一柱,其等在該第一區中穿透該等第一導電層,其中該等第一導電層包含複數個第一階台式部分,其等中之每一者在該 第二方向上於該第一區中之一端部分處不與一上部第一導電層重疊,且該等第一導電層包含複數個第二階台式部分,其等中之每一者在該第二區中不與一上部第一導電層重疊,且用於該複數個第一導電層之觸點耦合至該等第二階台式部分,且該等第一階台式部分中之至少一者配置於該等絕緣部件當中在該第二方向上毗鄰之兩個絕緣部件之間。
  16. 如請求項15之半導體記憶體裝置,其進一步包括:複數個第二柱,其等在該等第一階台式部分中穿透該等第一導電層中之至少一者。
  17. 如請求項16中之半導體記憶體裝置,其中該等第一柱及該等第二柱各自以交錯列進行配置,且該等第二柱以比該等第一柱大之一間距設置。
  18. 如請求項16之半導體記憶體裝置,其中在包含該等第一導電層中之一者且沿著該第一方向及該第二方向之一剖面上,該等第二柱之一剖面面積大於該等第一柱之一剖面面積。
  19. 如請求項16之半導體記憶體裝置,其進一步包括:複數個第三柱,其等在該等第二階台式部分中穿透該等第一導電層中之至少一者,其中在包含該等第一導電層中之一者且沿著該第一方向及該第二方向之 一剖面上,該等第二柱與該等第三柱包含一相同結構。
  20. 如請求項19之半導體記憶體裝置,其中該等第一柱中之每一者在該剖面上具有不同於該等第二柱及該等第三柱之一層結構且包含一半導體層及一絕緣層,該半導體層在該第三方向上延伸,該絕緣層覆蓋該半導體層之一側表面,且該等第一柱中之一者與該等第一導電層中之一者之一相交部分用作一記憶體單元。
TW109129301A 2020-03-16 2020-08-27 半導體記憶裝置 TWI77722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44893 2020-03-16
JP2020044893A JP2021150295A (ja) 2020-03-16 2020-03-16 半導体記憶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37508A TW202137508A (zh) 2021-10-01
TWI777227B true TWI777227B (zh) 2022-09-11

Family

ID=776655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29301A TWI777227B (zh) 2020-03-16 2020-08-27 半導體記憶裝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631693B2 (zh)
JP (1) JP2021150295A (zh)
CN (1) CN113410248B (zh)
TW (1) TWI77722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1141102A (ja) * 2020-03-02 2021-09-16 キオクシア株式会社 半導体記憶装置
JP2021150408A (ja) * 2020-03-17 2021-09-27 キオクシア株式会社 半導体記憶装置
JP2022032210A (ja) * 2020-08-11 2022-02-25 キオクシア株式会社 半導体記憶装置
CN112437984B (zh) * 2020-10-19 2023-04-04 长江存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半导体器件及其形成方法
KR20220108627A (ko) * 2021-01-27 2022-08-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열전 소자를 구비한 수직형 비휘발성 메모리 소자, 그 메모리 소자를 구비한 반도체 패키지, 및 그 메모리 소자의 방열 방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54963B2 (en) * 2007-03-28 2011-06-07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Light source and projector
US9171860B2 (en) * 2008-12-03 2015-10-2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Three-dimensional nonvolatile memory device
US9589981B2 (en) * 2015-06-15 2017-03-07 Sandisk Technologies Llc Passive devices for integration with three-dimensional memory devices
US9806093B2 (en) * 2015-12-22 2017-10-31 Sandisk Technologies Llc Through-memory-level via structures for a three-dimensional memory device
TW202008567A (zh) * 2018-07-20 2020-02-16 大陸商長江存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用於形成三維記憶體裝置的方法
TW202010109A (zh) * 2018-08-21 2020-03-01 大陸商長江存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具有貫穿陣列接觸的三維記憶體元件及其形成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118159B1 (ko) * 2014-05-20 2020-06-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반도체 소자 및 그 제조 방법
US10256248B2 (en) * 2016-06-07 2019-04-09 Sandisk Technologies Llc Through-memory-level via structures between staircase regions in a three-dimensional memor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reof
US9754963B1 (en) 2016-08-22 2017-09-05 Sandisk Technologies Llc Multi-tier memory stack structure containing two types of support pillar structures
KR20180072915A (ko) * 2016-12-21 2018-07-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3차원 반도체 메모리 장치
KR102368932B1 (ko) * 2017-06-01 2022-03-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반도체 메모리 장치
KR102471273B1 (ko) * 2017-08-22 2022-11-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적층 구조체와 트렌치들을 갖는 반도체 소자
JP2019160922A (ja) * 2018-03-09 2019-09-19 東芝メモリ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
JP2019212687A (ja) * 2018-05-31 2019-12-12 東芝メモリ株式会社 半導体メモリ
JP2020017572A (ja) 2018-07-23 2020-01-30 キオクシア株式会社 半導体メモリ及び半導体メモリの製造方法
JP2020027674A (ja) * 2018-08-10 2020-02-20 キオクシア株式会社 半導体メモリ
EP3711091A4 (en) * 2018-12-17 2021-11-24 SanDisk Technologies LLC THREE-DIMENSIONAL STORAGE DEVICE WITH TENSIONED VERTICAL SEMICONDUCTOR CHANNELS AND PROCESS FOR THEIR PRODUCTION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54963B2 (en) * 2007-03-28 2011-06-07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Light source and projector
US9171860B2 (en) * 2008-12-03 2015-10-2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Three-dimensional nonvolatile memory device
US9589981B2 (en) * 2015-06-15 2017-03-07 Sandisk Technologies Llc Passive devices for integration with three-dimensional memory devices
US9806093B2 (en) * 2015-12-22 2017-10-31 Sandisk Technologies Llc Through-memory-level via structures for a three-dimensional memory device
TW202008567A (zh) * 2018-07-20 2020-02-16 大陸商長江存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用於形成三維記憶體裝置的方法
TW202010109A (zh) * 2018-08-21 2020-03-01 大陸商長江存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具有貫穿陣列接觸的三維記憶體元件及其形成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631693B2 (en) 2023-04-18
US20210288064A1 (en) 2021-09-16
CN113410248B (zh) 2024-03-08
JP2021150295A (ja) 2021-09-27
TW202137508A (zh) 2021-10-01
CN113410248A (zh) 2021-09-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77227B (zh) 半導體記憶裝置
TWI819090B (zh) 半導體記憶裝置
TWI737176B (zh) 半導體記憶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JP2021044397A (ja) 半導体記憶装置
CN113410241B (zh) 半导体存储器装置
TW202036856A (zh) 半導體記憶體裝置
US11227832B2 (en)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having a memory cell and semiconductor layer
US11289505B2 (en)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US11335696B2 (en)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TW202205631A (zh) 半導體記憶體裝置
CN112951836A (zh) 半导体存储装置
US20230005938A1 (en)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TWI809700B (zh) 半導體記憶裝置
JP2021136279A (ja) 半導体記憶装置
CN217955859U (zh) 半导体存储装置
TWI834083B (zh) 記憶體元件
TWI812333B (zh) 半導體記憶體裝置
US20220254800A1 (en) Semiconductor storage device
US20240057338A1 (en) Memory device
US20220406742A1 (en)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US20220084938A1 (en)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JP2023038689A (ja) 半導体記憶装置
CN117356177A (zh) 存储器设备
JP2023043646A (ja) メモリデバイス
TW202407983A (zh) 記憶裝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