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37176B - 半導體記憶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半導體記憶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37176B
TWI737176B TW109104921A TW109104921A TWI737176B TW I737176 B TWI737176 B TW I737176B TW 109104921 A TW109104921 A TW 109104921A TW 109104921 A TW109104921 A TW 109104921A TW I737176 B TWI737176 B TW I73717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egion
area
conductive layer
members
sub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049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111714A (zh
Inventor
松田徹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鎧俠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鎧俠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鎧俠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117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117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371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37176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BELECTRONIC MEMORY DEVICES
    • H10B43/00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charge-trapping gate insulato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BELECTRONIC MEMORY DEVICES
    • H10B43/00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charge-trapping gate insulators
    • H10B43/10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charge-trapping gate insul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top-view layout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5/00Details of stores covered by group G11C11/00
    • G11C5/02Disposition of storage elements, e.g. in the form of a matrix array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5/00Details of stores covered by group G11C11/00
    • G11C5/06Arrangements for interconnecting storage elements electrically, e.g. by wiring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BELECTRONIC MEMORY DEVICES
    • H10B41/00Electrically erasable-and-programmable ROM [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floating gates
    • H10B41/10Electrically erasable-and-programmable ROM [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floating gat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op-view layou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BELECTRONIC MEMORY DEVICES
    • H10B41/00Electrically erasable-and-programmable ROM [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floating gates
    • H10B41/20Electrically erasable-and-programmable ROM [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floating gates characterised by three-dimensional arrangements, e.g. with cells on different height levels
    • H10B41/23Electrically erasable-and-programmable ROM [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floating gates characterised by three-dimensional arrangements, e.g. with cells on different height levels with source and drain on different levels, e.g. with sloping channels
    • H10B41/27Electrically erasable-and-programmable ROM [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floating gates characterised by three-dimensional arrangements, e.g. with cells on different height levels with source and drain on different levels, e.g. with sloping channels the channels comprising vertical portions, e.g. U-shaped channe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BELECTRONIC MEMORY DEVICES
    • H10B41/00Electrically erasable-and-programmable ROM [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floating gates
    • H10B41/30Electrically erasable-and-programmable ROM [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floating gat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mory core region
    • H10B41/35Electrically erasable-and-programmable ROM [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floating gat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mory core region with a cell select transistor, e.g. NAND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BELECTRONIC MEMORY DEVICES
    • H10B43/00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charge-trapping gate insulators
    • H10B43/20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charge-trapping gate insul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ree-dimensional arrangements, e.g. with cells on different height levels
    • H10B43/23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charge-trapping gate insul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ree-dimensional arrangements, e.g. with cells on different height levels with source and drain on different levels, e.g. with sloping channels
    • H10B43/27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charge-trapping gate insul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ree-dimensional arrangements, e.g. with cells on different height levels with source and drain on different levels, e.g. with sloping channels the channels comprising vertical portions, e.g. U-shaped channe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BELECTRONIC MEMORY DEVICES
    • H10B43/00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charge-trapping gate insulators
    • H10B43/30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charge-trapping gate insul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mory core region
    • H10B43/35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charge-trapping gate insul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mory core region with cell select transistors, e.g. NAND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BELECTRONIC MEMORY DEVICES
    • H10B43/00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charge-trapping gate insulators
    • H10B43/40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charge-trapping gate insul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peripheral circuit region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BELECTRONIC MEMORY DEVICES
    • H10B43/00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charge-trapping gate insulators
    • H10B43/50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charge-trapping gate insul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boundary region between the core and peripheral circuit regions

Landscapes

  • Semiconductor Memories (AREA)
  • Non-Volatile Memory (AREA)
  • Metal-Oxide And Bipolar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文描述之實施例總體上是關於一種半導體記憶裝置及其一種製造方法。 一第一區域包括一記憶體胞元電晶體。一第二區域係在一第一方向上與該第一區域相鄰,並且包括在一第二方向上對齊的第一子區域及第二子區域。第一構件包括沿該第一方向延伸的一部分,並且係設置在該第一子區域中。該等第一構件經配置之方式使得在自該第二子區域之一側計數之一第n列及一第(n+1)列中於該第二方向上對齊之該等第一構件在該第一方向上移位。在該第二方向上彼此相鄰之該等第一構件經配置之方式使得在該第一方向上延伸之部分面對彼此。

Description

半導體記憶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本文描述之實施例總體上是關於一種半導體記憶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能夠以非揮發性方式儲存資料之NAND閃速記憶體是已知的。
實施例中之一個實施例的半導體記憶裝置包括基板、第一絕緣構件、第二絕緣構件、第一導電層、複數個第一柱、第一絕緣層、第一觸點、複數個第一構件及複數個第二構件。該基板包括第一區域及第二區域。該第一區域包括記憶體胞元(cell)電晶體。該第二區域在第一方向上與該第一區域相鄰。該第二區域包括在與該第一方向相交之第二方向上對齊的第一子區域至第三子區域。
第一絕緣構件及第二絕緣構件中之每一個絕緣構件沿該第一方向跨該第一區域及該第二區域設置,並且包括在該第二方向上插入該第一子區域至第三子區域的部分。
該第一導電層設置在該基板上方之第一層中以沿該第一方向跨第一絕緣構件與第二絕緣構件之間的該第一區域及該第二區域延伸。
該複數個第一柱設置在該第一區域中以穿透該第一導電層。
該第一絕緣層設置在該第二子區域中之該第一層中並被跨該第二區域在該第一層中延伸的該第一導電層之一部分包圍。
第一觸點被設置成穿透該第一絕緣層。
該複數個第一構件中之每一個第一構件皆包括沿該第一方向延伸的部分,並且被設置成穿透該第一子區域中之該第一導電層。該複數個第二構件中之每一個第二構件皆包括沿該第一方向延伸的部分,並且被設置成穿透該第三子區域中的該第一導電層。
該等第一構件及該等第二構件兩者配置之方式使得在自該第二子區域的一側計數之第n列及第(n+1)列中在該第二方向上對齊之該等第一構件及該等第二構件在該第一方向上移位,其中n是不小於1的整數。
在該第二方向上彼此相鄰之該等第一構件及在該第二方向上彼此相鄰的該等第二構件兩者配置之方式使得在該第一方向上延伸之部分面對彼此。
根據該實施例能夠提高產率。
相關申請案之交叉引用
本申請案是基於並且要求於2019年9月12日提交之日本專利申請案第2019-166314號之優先權的權益,該日本專利申請案之全部內容係以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
在下文中,將參照附圖對實施例進行描述。作為實例,實施例中之每個實施例描述了用於體現該實施例之技術思想的裝置或方法。附圖是示意性或概念性的,並且附圖中之尺寸、比例等並不總是與實際的相同。除非另有明確或不言而喻地說明,否則實施例之整個描述適用於另一個實施例。本發明實施例之技術思想不藉由結構組件的形狀、組態、配置等來指定。
在以下描述中,具有基本上相同之功能及組態的結構組件將由相同之參考符號表示。構成參考符號之字母後的數位用於區分由包括相同字母並具有相同組態的參考符號所指之組件。若由包括相同字母之參考符號表示的組件不需要區分,則為此類組件分配僅包括相同字母的參考符號。 [1]實施例 [1-1]半導體記憶裝置1之組態
在下文中,將描述根據實施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 [1-1-1]半導體記憶裝置1的總體組態
圖1示出了根據實施例的半導體記憶裝置1之組態實例。半導體記憶裝置1是能夠以非揮發性方式儲存資料的NAND閃速記憶體。半導體記憶裝置1由例如外部記憶體控制器2控制。
如圖1所示,半導體記憶裝置1包括例如記憶體胞元陣列10、命令暫存器11、位址暫存器12、定序器13、驅動器模組14、列解碼器模組15及感測放大器模組16。
記憶體胞元陣列10包括複數個塊BLK0至BLKn(其中n是不小於1之整數)。每個塊BLK包括一組能夠以非揮發性方式儲存資料的記憶體胞元電晶體MT(未示出),並且用作例如資料抹除單位。源極線SL、字線WL及位元線BL(未示出)耦接至記憶體胞元陣列10。每個記憶體胞元電晶體與例如單個位元線BL及單個字線WL相關聯。稍後將描述記憶體胞元陣列10的詳細組態。
命令暫存器11保存由半導體記憶裝置1自記憶體控制器2接收之命令CMD。命令CMD包括用於使定序器13執行例如讀取操作、寫入操作、抹除操作等的指令。
位址暫存器12保存由半導體記憶裝置1自記憶體控制器2接收之位址資訊ADD。位址資訊ADD包括例如塊位址BAd、頁位址PAd及行位址CAd。塊位址BAd、頁位址PAd及行位址CAd用於分別選擇例如塊BLK、字線WL及位元線BL。
定序器13控制半導體記憶裝置1之整個操作。舉例而言,定序器13基於保存在命令暫存器11中之命令CMD控制驅動器模組14、列解碼器模組15及感測放大器模組16等執行讀取操作、寫入操作、抹除操作等。
驅動器模組14生成將在讀取操作、寫入操作、抹除操作等中使用之電壓,並將生成之電壓供應至列解碼器模組15。基於例如保存在位址暫存器12中的頁位址PAd,驅動器模組14將生成之電壓施加至對應於選擇之字線WL的信號線。
基於保存在位址暫存器12中之塊位址BAd,列解碼器模組15選擇記憶體胞元陣列10中之單個對應塊BLK。此後,列解碼器模組15將例如施加至對應於選擇之字線WL之信號線的電壓轉移至選擇之塊BLK中之選擇之字線WL。
在寫入操作中,感測放大器模組16向每個位元線BL施加根據自記憶體控制器2接收之寫入資料DAT判定之電壓。在讀取操作中,感測放大器模組16基於位元線BL的電壓判定儲存在記憶體胞元電晶體MT中之資料,並且將判定的結果作為讀取資料DAT傳送至記憶體控制器2。
上述半導體記憶裝置1及記憶體控制器2之組合可以構成單個半導體記憶裝置。此種半導體記憶裝置之實例包括如SD™卡、固態驅動器(SSD)等記憶體卡。 [1-1-2]記憶體胞元陣列10之電路組態
圖2示出了根據實施例的半導體記憶裝置1中包括之記憶體胞元陣列10的電路組態之實例,其中示出了記憶體胞元陣列10中包括之複數個塊BLK之一。所有其他塊BLK皆組態有與圖2所示組件及連接相同之組件及連接。記憶體胞元陣列10中之塊BLK的數量及每個塊BLK中之串單元SU之數量可以被設置為任何數量。在以下給出之描述中,作為實例,我們假設塊BLK包括四個串單元SU0至SU3。
每個串單元SU是分別與位元線BL0至BLm(其中m是不小於1之整數)相關聯的一組NAND串NS。每個NAND串NS包括例如記憶體胞元電晶體MT0至MT7以及選擇電晶體ST1及ST2。每個記憶體胞元電晶體MT包括控制閘極及電荷儲存層,並且以非揮發性方式儲存資料。選擇電晶體ST1及ST2中之每一個選擇電晶體用於在各種操作中選擇串單元SU。
在每個NAND串NS中,記憶體胞元電晶體MT0至MT7串聯耦接。選擇電晶體ST1之汲極耦接至對應的位元線BL,並且選擇電晶體ST1之源極耦接至串聯耦接之一組記憶體胞元電晶體MT0至MT7的一端。選擇電晶體ST2之汲極耦接至串聯耦接之該組記憶體胞元電晶體MT0至MT7的另一端。選擇電晶體ST2之源極耦接至源極線SL。
同一塊BLK中之多組記憶體胞元電晶體MT0至MT7的控制閘極分別共同耦接至字線WL0至WL7。串單元SU0至SU3中之選擇電晶體ST1的閘極分別共同耦接至選擇閘極線SGD0至SGD3。選擇電晶體ST2之閘極共同耦接至選擇閘極線SGS。
每個串單元SU中之NAND串NS之一耦接至對應的位元線BL。源極線SL在例如複數個塊BLK之間共用。
耦接至單個串單元SU中之公共字線WL之一組記憶體胞元電晶體MT被稱為例如胞元單元CU。舉例而言,包括單獨儲存1位元資料之記憶體胞元電晶體MT的胞元單元CU的儲存容量被定義為「1頁資料」。根據儲存在記憶體胞元電晶體MT中之資料的位元數,胞元單元CU之儲存容量可以為2頁或2頁以上資料。
根據實施例的半導體記憶裝置1中包括之記憶體胞元陣列10的電路組態不限於上述電路組態。舉例而言,包括在每個NAND串NS中之記憶體胞元電晶體MT以及選擇電晶體ST1及ST2的數量可以被設計成任何數量。 [1-1-3]記憶體胞元陣列10之結構
在下文中,將描述根據實施例的記憶體胞元陣列10之結構之實例。在下文將提及之附圖中,「Y方向」對應於位元線BL延伸之方向,「X方向」對應於字線WL延伸的方向,並且「Z方向」對應於垂直於半導體基板20(未示出)之表面的方向,半導體記憶裝置1形成於半導體基板上。在平面視圖中,為了提高可視度,必要時會應用影線。平面視圖中應用之影線不一定與畫影線之組件的材料或特性相關。在橫截面視圖中,為了提高可視度,如絕緣層(層間絕緣膜)、互連件、觸點等結構組件在不必要的情況下被省略。 (記憶體胞元陣列10之平面佈局)
圖3示出了根據實施例的半導體記憶裝置1之記憶體胞元陣列10的平面佈局之實例,其中示出了對應於單個塊BLK(亦即,串單元SU0至SU3)的區域。如圖3所示,記憶體胞元陣列10包括例如記憶體區域MA、連接區域HA以及觸點區域C3T及C4T。記憶體胞元陣列10進一步包括複數個狹縫SLT1至SLT3、複數個記憶體柱MP以及複數個觸點CC、C3及C4。
記憶體區域MA、連接區域HA以及觸點區域C3T及C4T被設置成在Y方向上延伸,並且沿X方向對齊。記憶體區域MA佔據記憶體胞元陣列10的大部分。連接區域HA在X方向上設置在記憶體胞元陣列10之堆疊結構的一端處。觸點區域C4T適當地插入記憶體胞元陣列10中,並且在X方向上分割例如記憶體區域MA。換言之,觸點區域C4T設置在沿X方向彼此相鄰之兩個記憶體區域MA之間。觸點區域C3T設置在記憶體胞元陣列10之堆疊結構的外部。可替代地,連接區域HA可以設置在沿X方向觀察之兩端處,並且觸點區域C4T可以插入連接區域HA中。
在連接區域HA中,選擇閘極線SGS、字線WL0至WL7以及選擇閘極線SGD中之每一個皆包括不與上部互連層(導電層)重疊的部分(平台部分)。不與上部互連層重疊之部分的形狀類似於階梯、平台、邊緣石等之形狀。具體地,台階分別設置在選擇閘極線SGS與字線WL0之間、字線WL0與字線WL1之間、……、字線WL6與字線WL7之間以及字線WL7與選擇閘極線SGD之間。
狹縫SLT1至SLT3中之每一個狹縫皆具有絕緣構件嵌入其中的結構,並將設置在同一互連層中之導電層分隔開以使其彼此相鄰,其中狹縫SLT插入其間。狹縫SLT1被設置成沿Y方向延伸,並且在X方向上對齊。狹縫SLT2被設置成沿X方向延伸,並且連接相鄰之狹縫SLT1。亦即,一組相鄰狹縫SLT1及相鄰狹縫SLT2形成環形區域。舉例而言,三個狹縫SLT3設置在相鄰狹縫SLT1之間。三個狹縫SLT3被設置成沿X方向延伸,並且在Y方向上對齊。在被狹縫SLT1及SLT2包圍之區域中,由狹縫SLT2及SLT3分隔之四個區域分別對應於選擇閘極線SGD0至SGD3。
記憶體柱MP包括在記憶體區域MA中,該等記憶體柱中之每一個記憶體柱用作例如單個NAND串NS。記憶體柱MP在相鄰狹縫SLT2與SLT3之間及兩個相鄰狹縫SLT3之間的區域中呈例如四列交錯配置。然而,相鄰狹縫SLT2與SLT3之間的記憶體柱MP之數量及配置不限於此,並且可以適當地變化。
至少一條位元線BL與記憶體柱MP中之每一個記憶體柱重疊。位元線BL在Y方向上延伸,並且在X方向上對齊。在本實例中,兩條位元線BL被配置成與每個記憶體柱MP重疊,並且電耦接設置在記憶體柱MP與重疊於記憶體柱MP之位元線BL中之一個位元線之間。
在連接區域HA中,觸點CC被配置在選擇閘極線SGS、字線WL0至WL7及選擇閘極線SGD的相應平台部分中。觸點C3包括在觸點區域C3T中,並且耦接至例如與其相關聯之觸點CC。選擇閘極線SGS、字線WL0至WL7及選擇閘極線SGD藉由與其耦接之觸點CC及C3電耦接至列解碼器模組15。藉由此種方式,連接區域HA及觸點區域C3T用於耦接在列解碼器模組15與耦接至NAND串NS的 堆疊互連件(例如,字線WL以及選擇閘極線SGS及SGD)之間。
穿透記憶體胞元陣列10形成之區域的觸點C4係用於向(例如)經設置於記憶體胞元陣列10下方之電路供電。觸點C4係設置在觸點區域C4T中的穿透區域PA中。將在稍後詳細討論穿透區域PA。經設置在穿透區域PA中之觸點C4的數量可以是兩個或兩個以上。
在上述半導體記憶裝置1之記憶體胞元陣列10的平面佈局中,由狹縫SLT2及SLT3分隔之區域中的每個區域用作單個串單元SU。亦即,各自在X方向上延伸之串單元SU0至SU3係在Y方向上對齊。在記憶體胞元陣列10中,對應於圖3所示之單個塊BLK的佈局(例如)係在Y方向上重複配置。單個記憶體柱MP經電耦接至由狹縫SLT1至SLT3分隔之每個空間中的單個位元線BL。 (記憶體區域MA中之記憶體胞元陣列1的結構)
圖4展示根據實施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中記憶體胞元陣列10之記憶體區域MA之橫截面結構的實例。如圖4所示,在記憶體區域MA中,半導體記憶裝置1包括導電層GC、導電層21至23及30至36、記憶體柱MP、觸點C0至C2及CV,以及絕緣構件53。
導電層GC設置在半導體基板20上方,其中閘極絕緣膜插入其間。導電層GC用作設置在記憶體胞元陣列10下方之電晶體TR的閘極電極。觸點C0設置在導電層GC及半導體基板20上。設置在半導體基板20上之觸點C0耦接至設置在半導體基板20中的雜質擴散區域(未示出)。
導電層21設置在觸點C0上。觸點C1設置在導電層21上。導電層22設置在觸點C1上。觸點C2設置在導電層22上。導電層23設置在觸點C2上。在下文中,導電層21至23分別設置於的三個互連層將分別被稱為互連層D0至D2。
導電層30設置在導電層23上方,其中絕緣層插入其間。導電層30形成為例如沿XY平面延伸之板狀形狀,並用作源極線SL。導電層30包括例如磷摻雜之多晶矽。
導電層31設置在導電層30上方,其中絕緣層插入其間。導電層31形成為例如沿XY平面擴展之板狀形狀,並用作選擇閘極線SGS。導電層31包括例如磷摻雜的多晶矽。
導電層32設置在導電層31上方,其中絕緣層插入其間。導電層32沿Z方向堆疊,並且絕緣層設置在相鄰之兩個導電層32之間。每個導電層32形成為例如沿XY平面擴展的板狀形狀。堆疊的導電層32按照自半導體基板20之一側開始之順序用作字線WL0至WL7。導電層32包括例如鎢。
導電層33設置在最上層之導電層32上方,其中絕緣層插入其間。導電層33形成為例如沿XY平面擴展之板狀形狀,並用作選擇閘極線SGD。導電層33包括例如鎢。
導電層34設置在導電層33上方,其中絕緣層插入其間。每個導電層34形成為例如沿Y方向延伸之線性形狀,並用作位元線BL。亦即,複數個導電層34在未示出之區域中沿X方向對齊。導電層34包括例如銅。
導電層35設置在導電層34上方,其中絕緣層插入其間。導電層36設置在導電層35上方,其中絕緣層插入其間。導電層35及36是用於例如耦接半導體記憶裝置1中之電路並供電的互連件。在下文中,導電層34至36分別設置於之三個互連層將分別被稱為互連層M0至M2。
記憶體柱MP中之每一個被設置成沿Z方向延伸的柱狀形狀。每個記憶體柱MP穿透導電層31至33,並且記憶體柱MP之底部與導電層30接觸。每個記憶體柱MP包括例如半導體層40、隧道絕緣膜41、絕緣膜42及塊絕緣膜43。
半導體層40被設置成沿Z方向延伸。半導體層40具有在Z方向上延伸之柱狀形狀,其寬度在底部處變窄。舉例而言,半導體層40之上端包括在導電層33上方的層中,並且半導體層40之下端與導電層30接觸。隧道絕緣膜41覆蓋半導體層40之側表面。絕緣膜42覆蓋隧道絕緣膜41的側表面。塊絕緣膜43覆蓋絕緣膜42的側表面。在記憶體柱MP中,隧道絕緣膜41、絕緣膜42及塊絕緣膜43中之每一個皆可以覆蓋其內層或膜之側表面及底表面,除了其側表面的一部分之外。隧道絕緣膜41及塊絕緣膜43兩者包括例如二氧化矽(SiO2 )。絕緣膜42包括例如氮化矽(SiN)。
記憶體柱MP與導電層31相交之部分用作選擇電晶體ST2。記憶體柱MP與每個導電層32相交之部分用作記憶體胞元電晶體MT。記憶體柱MP與導電層33相交的部分用作選擇電晶體ST1。亦即,半導體層40用作記憶體胞元電晶體MT0至MT7以及選擇電晶體ST1及ST2中之每一個的通道。絕緣膜42用作記憶體胞元電晶體MT的電荷儲存層。
觸點CV設置在記憶體柱MP中之半導體層40上。觸點CV之頂表面與導電層34之一(亦即位元線BL之一)接觸。在所示區域中,示出了耦接至兩個記憶體柱MP之一的觸點CV。在未示出之區域中,觸點CV耦接至在所示區域中觸點CV未耦接至的另一個記憶體柱MP。
絕緣構件53形成為例如沿XZ平面擴展之板狀形狀,以穿透設置在導電層30上方之導電層31至33並將設置在導電層30上方之堆疊結構在Y方向上分成複數個結構。絕緣構件53的上端包括在導電層33與34之間的層中。絕緣構件53之下端與導電層30接觸。換言之,絕緣構件53在Y方向上不分割導電層30,從而導致導電層30在Y方向上之長度大於導電層31至33。絕緣構件53對應於狹縫SLT1至SLT3。
在上述半導體記憶裝置1之記憶體區域MA的組態中,狹縫SLT1至SLT3之間的結構中之每一個用作單個串單元SU。如上所述,在由狹縫SLT1至SLT3分隔之每個空間中,單個觸點CV耦接至導電層34之一(位元線BL之一)。線性觸點可以形成於狹縫SLT2及SLT3中。在此種情況下,線性觸點耦接至源極線SL,並且絕緣設置在觸點與導電層31至33之間。
圖5展示了根據實施例的半導體記憶裝置1中之記憶體柱MP的橫截面結構之實例。更具體地,圖5示出了平行於半導體基板20的表面並包括導電層32之層中的記憶體柱MP之橫截面結構。
如圖5所示,在包括導電層32之層中,半導體層40設置在例如記憶體柱MP之中心處。隧道絕緣膜41圍繞半導體層40之側表面。絕緣膜42圍繞隧道絕緣膜41之側表面。塊絕緣膜43圍繞絕緣膜42之側表面。導電層32圍繞塊絕緣膜43的側表面。記憶體柱MP可以包括處於半導體層40之內部部分的中心處之芯構件。芯構件可以包括如氧化矽等絕緣體。 (連接區域HA中之記憶體胞元陣列10的結構)
圖6展示了根據實施例的半導體記憶裝置1中之記憶體胞元陣列10之連接區域HA的橫截面結構之實例。在圖6中,亦示出了與連接區域HA相鄰的記憶體區域MA及觸點區域C3T之部分。如圖6所示,半導體記憶裝置1在連接區域HA中包括複數個觸點CC及導電層37,並且在觸點區域C3T中包括觸點C3以及導電層24及38。
在記憶體區域MA中分別用作選擇閘極線SGS、字線WL及選擇閘極線SGD之導電層31至33之端部在連接區域HA中設置成例如階梯形狀。單個觸點CC設置在用作選擇閘極線SGS之導電層31、分別用作字線WL0至WL7之導電層32及用作選擇閘極線SGD之導電層33中的每一個之平台部分上。在複數個觸點CC中,分別耦接至字線WL0、WL3及WL6以及選擇閘極線SGD之四個觸點CC展示於圖6中。
單個導電層37以觸點CC及導電層37電耦接之方式設置在觸點CC中之每個觸點上。導電層37包括在例如與導電層34相同之層(佈線層M0)中。在本實例中,已經描述了一種情況作為實例,其中如字線WL等堆疊互連件具有帶有三層台階之階梯結構;然而,連接區域HA中之堆疊互連件可以形成為具有任何層數之台階的階梯形狀。有待形成之階梯結構在選擇閘極線SGS、字線WL及選擇閘極線SGD之間變化。導電層37可以設置在不同於導電層34的層中。
在觸點區域C3T中,導電層24設置在佈線層D2中。觸點C3設置在導電層24上。觸點C3設置成沿Z方向延伸之柱狀形狀。導電層38設置在觸點C3上。由此,設置在如字線WL等堆疊互連件下方之導電層24及設置在堆疊互連件上方之導電層38藉由觸點C3電耦接。導電層38包括在例如與導電層34相同之層(佈線層M0)中。導電層38可以設置在不同於導電層34之層中。 (觸點區域C4T中之記憶體胞元陣列10的組態)
圖7展示了根據實施例的半導體記憶裝置1中之記憶體胞元陣列10之觸點區域C4T的平面佈局之實例。如圖7所示,在X方向上延伸並且在Y方向上彼此相鄰之兩個狹縫SLT(以下稱為「相鄰狹縫SLT」)之間的觸點區域C4T中之區域被分成中間區域MR及旁路區域BR。中間區域MR是位於相鄰狹縫SLT之間的中間部分處之區域,並且包括穿透區域PA。旁路區域BR是中間區域MR與狹縫SLT之間的區域。
中間區域MR包括支撐柱HRd及觸點C4。舉例而言,各自具有圓形平面形狀的支撐柱HRd以交錯配置之方式設置在除穿透區域PA之外的中間區域MR中。觸點C4配置在例如穿透區域PA之中心部分處。支撐柱HRd可以配置在穿透區域PA中,並且較佳地與觸點C4分離。
旁路區域BR包括支撐柱HRo及HRe。在平面視圖中,支撐柱HRo及HRe中之每一個皆具有長方形形狀,如橢圓形或矩形。換言之,柱HRo及HRe中之每一個皆包括沿在X方向上延伸之狹縫SLT延伸的部分。支撐柱HRo及HRe分別對應於在中間區域MR與狹縫SLT之間自中間區域MR之一面開始以奇數列及偶數列配置之支撐柱。在以下描述中,以奇數列配置之支撐柱HRo將被稱為「奇數支撐柱HRo」,而以偶數列配置之支撐柱HRe將被稱為「偶數支撐柱HRe」。
在旁路區域BR中,奇數支撐柱HRo及偶數支撐柱HRe以交替方式配置。換言之,奇數支撐柱HRo及偶數支撐柱HRe在Y方向上以之字形圖案配置。另外,在每一列中,每一列中之支撐柱HRo及HRe包括在X方向上彼此相鄰的複數個支撐柱HRo及HRe,並且在平面視圖中,支撐柱HRo及HRe在旁路區域BR中呈交錯配置。具體地,奇數支撐柱HRo沿X方向對齊,其中間隙部分GPo插入其間。偶數支撐柱HRe沿X方向對齊,其中間隙部分GPe插入其間。間隙部分GPo及間隙部分GPe以交替方式配置。舉例而言,間隙部分GPe在X方向上配置在兩個相鄰間隙部分GPo之間的位置處。間隙部分GPo在X方向上可以配置在兩個相鄰間隙部分GPe之間的位置處,此取決於支撐柱HRo及HRe之配置。
藉由在豎直方向上以之字形圖案配置長方形支撐柱HRo及HRe,面對部分FP設置在Y方向上相鄰之支撐柱HRo與HRe之間。在例如支撐柱HRo鄰近於觸點C4之情況下,面對部分FP設置在支撐柱HRo之附圖的左側上之間隙部分GPe與間隙部分GPo之間以及該支撐柱HRo之附圖的右側上的間隙部分GPe與間隙部分GPo之間。相鄰面對部分FP被設計成例如在X方向上具有基本上相同的長度。旁路區域BR中在Y方向上對齊之支撐柱HRo及HRe組之數量為至少一個。
圖8展示了根據實施例的半導體記憶裝置1中之記憶體胞元陣列10之觸點區域C4T的橫截面結構之實例,其示出了沿Y方向切割之橫截面並且包括圖7所示之觸點C4。如圖8所示,在中間區域MR中之穿透區域PA中,半導體記憶裝置1進一步包括絕緣層50及51、複數個犧牲構件52以及導電層25及39。
絕緣層50設置在與導電層30相同之層中的穿透區域PA中。絕緣層51設置在與導電層31相同之層中的穿透區域PA中。犧牲構件52設置在與導電層32及33相同之層中的穿透區域PA中。藉由此種方式,穿透區域PA中之堆疊結構不同於記憶體區域MA或觸點區域C4T中的其他區域中之堆疊結構。犧牲構件52是用於稍後將描述之堆疊互連件之替換過程的構件,並且包括例如氮化矽。
導電層25耦接至設置在記憶體胞元陣列10下方之電路,並且包括在互連層D2與穿透區PA相交之區域中。觸點C4設置在導電層25上。導電層39設置在觸點C4上。導電層39耦接至設置在記憶體胞元陣列10上方之電路,並且包括在互連層M0與穿透區PA相交的區域中。
觸點C4設置成在Z方向上延伸之柱狀形狀,並且穿透犧牲構件52以及絕緣層50及51。藉由絕緣層50在觸點C4與導電層30之間提供絕緣。藉由絕緣層51在觸點C4與導電層31之間提供絕緣。藉由犧牲構件52在觸點C4與導電層32及33之間提供絕緣。絕緣層50及51包括例如氧化矽。
在觸點區域C4T中,支撐柱HRo、HRe及HRd設置成在Z方向上延伸之柱狀形狀,並且穿透導電層31至33。支撐柱HRo、HRe及HRd之上端包括在互連層M0與導電層33之間的層中。支撐柱HRo、HRe及HRd之下端與例如導電層30接觸。在支撐柱HRo、HRe及HRd中嵌入例如絕緣構件。支撐柱HRo、HRe及HRd之下端至少到達導電層31。支撐柱HRo、HRe及HRd可以具有類似於記憶體柱MP之結構。
狹縫SLT之間的上述導電層32及33藉由替換過程設置,在替換過程中,犧牲構件52被導體替換。簡而言之,在替換過程中,犧牲構件52在將形成例如字線WL之區域中初步形成,犧牲構件52藉由狹縫SLT選擇性地蝕刻,並且導體在已經移除犧牲構件52之空間中形成。
圖9示出了根據實施例的半導體記憶裝置1中之記憶體胞元陣列10的橫截面結構之實例,其中示出了包括觸點區域C4T及記憶體區域MA之區域。在以下描述中,「W1」至「W4」定義如下。「W1」表示相鄰狹縫SLT之間的長度。「W2」表示面對部分FP在X方向上之寬度。「W3」表示穿透區域PA在Y方向上之寬度。「W4」表示在X方向上自觸點區域C4T之端部至穿透區域PA的長度。「W1/2」表示自狹縫SLT至與其相鄰之狹縫SLT之距離之一半,並且對應於W1之一半。
圖9示出了平行於半導體基板20之表面並且包括導電層32之橫截面,並且設置導電層32之區域對應於犧牲構件52已經經由狹縫SLT藉由蝕刻被選擇性地移除之區域。如圖9所示,本實施例中的替換過程執行之方式使得穿透區域PA中之犧牲構件52保留,並且犧牲構件52之選擇性蝕刻沿繞過記憶體柱MP及支撐柱HRo、HRe及HRd之路徑推進。犧牲構件52之典型蝕刻路徑包括例如路徑1至3。
路徑1是記憶體區域MA中之路徑的實例,犧牲構件52沿該路徑設置在被蝕刻之記憶體柱MP之側部上,該路徑自狹縫SLT引導至狹縫SLT及與其相鄰之狹縫SLT之間的中間位置。換言之,路徑1示出了記憶體區域MA中自狹縫SLT引導、繞過記憶體柱MP並到達相鄰狹縫SLT之間的中間位置之最短路徑。
設置在記憶體柱MP周邊之犧牲構件52對應於用於控制記憶體柱MP中之電晶體的互連件形成之位置。因此,記憶體區域MA中之所有犧牲構件52均被導體替代。因此,在替換過程中之犧牲構件52的蝕刻中,犧牲構件52自在記憶體區域MA中距狹縫SLT之距離為至少w1/2之區域移除。
路徑2是觸點區域C4T中之路徑的實例,犧牲構件52沿該路徑設置在被蝕刻之支撐柱HRe及HRo的側部上,該路徑自狹縫SLT引導至中間區域MR。換言之,路徑2示出了觸點區域C4T中自狹縫SLT引導、繞過支撐柱HRe及HRo (亦即,穿過面對部分FP)並到達穿透區域PA附近的最短路徑。路徑2之長度設置為至少大於路徑1的長度。
在根據本實施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中,觸點區域C4T中之犧牲構件52保留在觸點C4穿透的區域(穿透區域PA)中。在觸點區域C4T中設置在支撐柱HRe與HRo之間的犧牲構件52被導體替換,其替換方式使得至少相鄰記憶體區域MA之間連接,其中觸點區域C4T插入其間。
隨著支撐柱HRo及HRe之面對部分FP的寬度W2增加,觸點區域C4T中蝕刻溶液的旁路路徑增加。在本實施例中,包括在路徑2中之面對部分FP之長度的和被設計為(例如)等於或大於W3長度的一半。在替換過程中,犧牲構件52之蝕刻時間調整的方式使得移除記憶體區域MA中的犧牲構件52並且不移除穿透區域PA中的犧牲構件52。
穿過經設置在中間區域MR一側之旁路區域BR的路徑2及穿過經設置在中間區域MR另一側之旁路區域BR的路徑2基本上長度相等。經設置在中間區域MR一側之旁路區域BR中的支撐柱HRe及HRo及經設置在中間區域MR另一側之旁路區域BR中的支撐柱HRe及HRo被配置成相對於中間區域MR基本上線對稱。
路徑3是自狹縫SLT引導至觸點區域C4T與記憶體區域MA之間之邊界附近之穿透區域PA之路徑的實例,且犧牲構件52沿該路徑被設置在被蝕刻之支撐柱HRe、HRo及HRd的側部以及記憶體柱MP的側部上。換言之,路徑3示出了自狹縫SLT引導、穿過觸點區域C4T與記憶體區域MA之間的邊界附近、繞過支撐柱HRe、HRo及HRd以及記憶體柱器MP並到達穿透區域PA附近的最短路徑。
在觸點區域C4T與記憶體區域MA之間的邊界附近,蝕刻溶液繞過支撐柱HRo及HRe聚集之區域,並進入中間區域MR。在X方向上進入中間區域MR之路徑3的寬度為W4,並且設計之方式使得穿透區域PA中之犧牲構件52保留。在本實施例中,路徑3之長度基本上等於路徑2之長度,並且比路徑1之長度長。穿透區域PA之尺寸可以根據支撐柱HRo及HRe之配置、形狀等進行調整。 [1-2]製造半導體記憶裝置1之方法
在下文中,將參考圖10描述根據實施例的用於在半導體記憶裝置1中之記憶體胞元陣列10中形成堆疊互連結構之一系列製造步驟之實例。圖10是示出根據實施例的製造半導體記憶裝置之方法的實例之流程圖。圖11至19中之每一個圖示出了根據實施例之製造過程中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的橫截面結構之實例,其中示出了在記憶體區域MA中將形成記憶體柱MP之區域及在觸點區域C4T中將形成觸點C4的區域。
如圖11所示,堆疊對應於堆疊互連件之複數個犧牲構件52(步驟S10)。具體地,在半導體基板20上形成包括導電層25之絕緣層60。雖然省略了圖示,但是在絕緣層60中形成對應於例如感測放大器模組之電路。在絕緣層60上形成導電層30。在穿透區域PA中,移除導電層30之一部分,並且形成絕緣層50。導電層31設置在導電層30及絕緣層50上方,其中絕緣層61插入其間。在穿透區域PA中,移除導電層31之一部分,並且形成絕緣層51。
此後,絕緣層62及犧牲構件52交替堆疊在導電層31上。在最上層犧牲構件52上形成絕緣層63。在形成導電層30及31之後,可以藉由移除導電層30及31之部分而一起形成絕緣層50及51。絕緣層60至63可以由例如氧化矽形成。
隨後,如圖12及圖13所示,形成記憶體柱MP(步驟S11)。具體地,藉由例如微影法形成在對應於記憶體柱MP之位置處包括開口的光罩。使用形成之光罩藉由各向異性蝕刻形成記憶體孔。每個記憶體孔穿透絕緣層61至63、導電層31及犧牲構件52,並且導電層30暴露於記憶體孔之底部。此後,在記憶體孔之側表面及底表面上依次形成塊絕緣膜43、絕緣膜42及隧道絕緣膜41。此後,在記憶體孔之底部處部分地移除塊絕緣膜43、絕緣膜42及隧道絕緣膜41,並且將半導體層40嵌入記憶體孔MH中。
隨後,如圖14及圖15所示,形成支撐柱HRo、HRe及HRd(步驟S12)。具體地,藉由例如微影法形成在對應於支撐柱HRo、HRe及HRd之位置處包括開口的光罩。之後,使用形成之光罩藉由各向異性蝕刻形成分別對應於支撐柱HRo、HRe及HRd之複數個孔。此些孔穿透絕緣層61至63、導電層31及犧牲構件52,並且導電層30暴露於其下端。此後,將絕緣體例如嵌入此些孔中,並且由此形成支撐柱HRo、HRe及HRd。
隨後,執行堆疊互連結構之替換過程,如圖16及圖17所示(步驟S13)。具體地,藉由例如微影法形成在對應於狹縫SLT之位置處包括開口的光罩,並且使用光罩藉由各向異性蝕刻形成狹縫SLT。每個狹縫SLT將例如絕緣層61至63、導電層31及犧牲構件52分隔開。此後,使用熱磷酸藉由例如濕蝕刻經由狹縫SLT選擇性地移除犧牲構件52。已經移除犧牲構件52之結構的三維架構由例如記憶體柱MP及支撐柱HRo、HRe及HRd維持。
在移除犧牲構件52之步驟中,蝕刻沿參考圖9描述之路徑1至3推進。在此步驟中執行蝕刻的條件設定之方式使得理想地,蝕刻記憶體區域MA中之所有犧牲構件52,並且將犧牲構件52保留在穿透區域PA中。在本實施例中,觸點區域C4T中之蝕刻推進藉由由以交替方式配置之支撐柱HRo及HRe形成的複數個面對部分FP。因此,觸點區域C4T中之蝕刻允許沿Y方向在遠離狹縫SLT之方向上蝕刻的推進延遲,從而使得穿透區域PA中之犧牲構件52能夠保留。
此後,藉由狹縫SLT將導體嵌入移除犧牲構件52之空間中。在此步驟中之導體形成中,例如,使用化學氣相沈積(CVD)。此後,藉由回蝕製程移除在狹縫SLT中形成之導體。在此步驟中,在相鄰互連層中形成之導體至少在狹縫SLT中被分離。
由此,形成了分別用作字線WL0至WL7之導電層32及用作選擇閘極線SGD的導電層33。在此步驟中形成之導電層32及33可以包括屏障金屬。在移除犧牲構件52之後的導體形成過程中,在例如形成氮化鈦膜作為屏障金屬之後形成鎢。
隨後,如圖18及圖19所示,形成觸點C4(步驟S14)。具體地,在狹縫SLT中形成絕緣構件53。在此步驟中,藉由例如CMP移除在絕緣構件63上方形成之絕緣構件53之一部分,並且使絕緣構件53及絕緣層63的上部平坦化。在絕緣層63及絕緣構件53上形成絕緣層64。
此後,藉由例如微影法形成在將形成觸點C4之位置處包含開口的光罩。使用形成之光罩藉由各向異性蝕刻形成對應於觸點C4之孔。孔穿透絕緣層50至51、絕緣層61至64及犧牲構件52,並且導電層25暴露於該孔之下端。此後,將導體例如嵌入該孔中,並且由此形成觸點C4。
根據本實施例的半導體記憶裝置1之上述製造步驟,形成支撐柱HRo、HRe及HRd、記憶體柱MP、源極線SL、字線WL以及耦接至記憶體柱MP之選擇閘極線SGD及SGS。上述製造步驟僅是實例,並且可以在製造步驟之間插入另一個過程。對應於觸點C4之孔可以與對應於支撐柱HRo、HRe及HRd之孔同時形成。對應於觸點C4之孔可以與對應於記憶體柱MP的孔同時形成。 [1-3]實施例之優點
根據上述實施例的半導體記憶裝置1能夠降低半導體記憶裝置1之加工難度,從而提高產率。在下文中,將描述根據實施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的詳細優點。
在記憶體胞元以三維方式堆疊之半導體記憶裝置中,存在如感測放大器模組等電路設置在記憶體胞元陣列下方的情況。在此種半導體記憶裝置中耦接記憶體胞元陣列下方之電路及記憶體胞元陣列上方之互連件的一種方式是提供穿透記憶體胞元陣列之觸點。然而,使用如鎢等金屬作為字線WL使得難以處理記憶體胞元陣列之堆疊互連結構中之孔,從而導致製造成本可能增加。
為了解決此一問題,可以在堆疊互連件之替換過程中形成犧牲構件未被導體替換的穿透區域PA。在穿透區域PA中剩餘之堆疊結構變成包括犧牲構件及絕緣層之堆疊結構,從而使得易於加工用於在穿透區域PA中形成觸點C4之孔。另外,藉由形成絕緣體之犧牲構件,可以省略在孔之側表面上形成間隔絕緣膜,從而減少形成觸點C4的步驟之數量。
在下文中,將描述根據對比實例之形成穿透區域PA之方法。圖20示出了根據實施例之對比實例的半導體記憶裝置中之記憶體胞元陣列的橫截面結構之實例,其中包括了包括觸點區域C4T及穿透區域PA之區域。如圖20所示,根據對比實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在相鄰狹縫SLT之間包括兩個壁部分WP及複數個支撐柱HR,兩個壁部分將穿透區域PA插入其間。具有類似於狹縫SLT之組態的壁部分WP設置之方式使得各自沿X方向延伸之兩個壁部分WP在Y方向上對齊。支撐柱HR以交錯配置之方式設置在除穿透區域PA之外的部分中。
在根據對比實例之堆疊互連件的替換過程中,推進對由相鄰壁部分插入之部分之蝕刻,以繞過相鄰壁部分WP之端部。亦即,在替換過程中,延遲朝向相鄰壁部分WP之間的中心區域之蝕刻之推進。因此,在對比實例中,藉由在已經完成移除記憶體區域MA中之犧牲構件之時間點停止蝕刻,可以形成犧牲構件保留在由壁部分WP插入之區域之一部分中之區域(穿透區域PA)。壁部分WP可以與支撐柱HR同時形成,或者與狹縫SLT同時形成。
當壁部分WP及狹縫SLT同時形成時,具有相似形狀之壁部分WP及狹縫SLT之蝕刻的可控性增加。然而,當絕緣材料嵌入壁部分WP中時,絕緣材料亦嵌入狹縫SLT中。由於犧牲構件52與導電層32之替換過程是藉由狹縫SLT進行的,因此嵌入狹縫SLT中之絕緣體需要在替換過程之前移除。亦即,在本實例中,需要將絕緣體嵌入壁部分WP中並自狹縫SLT移除絕緣體之步驟。步驟數量之增加可能導致製造成本增加。
另一方面,當壁部分WP及支撐柱HR同時形成時,壁部分WP及支撐柱HR兩者形成於在替換過程之前嵌入絕緣體的結構中。因此,與壁部分WP及狹縫SLT同時形成之情況相比,當壁部分WP及支撐柱HR同時形成時,步驟之數量可以減少。然而,每個壁部分WP皆具有在X方向上極大地延伸的形狀,並且其開口之面積大於每個支撐柱HR之開口的面積。藉由此種方式,在壁部分WP與支撐柱HR之間可能導致開口面積之差異,從而降低壁部分WP及支撐柱HR的蝕刻之可控性。蝕刻可控性之降低可能導致發生蝕刻誘導之缺陷。
根據本實施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在觸點區域C4T中包括以交替方式配置在穿透區域PA與狹縫SLT之間的複數個長方形支撐柱HRo及HRe。長方形支撐柱HRo及HRe之交替配置允許在相鄰支撐柱HRo與HRe之間形成面對部分FP。替換過程之蝕刻推進藉由複數個面對部分FP。
因此,犧牲構件52在Y方向上之蝕刻之推進可以在觸點區域C4T中延遲。具體地,可以移除記憶體區域MA的犧牲構件,並且維持穿透區域PA中犧牲構件之期望寬度。亦即,與在對比實例中提供壁部分WP之情況相比,根據本實施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能夠形成穿透區域PA。
此外,在本實施例中形成之支撐柱HRo及HRe之長度可以減小至與例如對比實例中壁部分WP之長度之1/10一樣短。在X方向上延伸之長度比壁部分WP之長度短的支撐柱HRo及HRe與支撐柱HRd之開口面積的差異較小。因此,與對比實例中壁部分WP及支撐柱HR同時形成之情況相比,根據本實施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提供了改善之蝕刻可控性,從而允許抑制蝕刻誘導之缺陷之發生。
此外,在根據本實施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中,長方形支撐柱HRo及HRe以及點狀支撐柱HRd一起形成,之後形成狹縫SLT並執行替換過程。因此,根據本實施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能夠抑制步驟數量增加,如在對比實例中壁部分WP及支撐柱HR同時形成的情況,從而使製造成本降低。 [2]其他修改等
在本實施例中,已經描述了一種情況作為實例,其中單個觸點C4配置在穿透區域PA中;然而,複數個觸點C4可以配置在穿透區域PA中。圖21展示了根據本實施例之修改的半導體記憶裝置1中包括之記憶體胞元陣列之橫截面結構之實例。如圖21所示,根據修改之觸點區域C4T被設置成面積比本實施例之面積更寬。另外,以交替方式配置之長方形支撐柱HRo及HRe設置在比本實施例更寬之區域中。
如本實施例中所述,以交替方式配置之支撐柱HRo及HRe能夠延遲犧牲構件52在Y方向上之蝕刻的推進。穿透區域PA在X方向上之尺寸由繞過觸點區域C4T之端部之路徑中的蝕刻量決定。亦即,穿透區域PA之尺寸可以根據支撐柱HRo及HRe之形狀及配置自由設計。在該修改中,由於支撐柱HRo及HRe在X方向上設置在比本實施例更寬之區域中,所以穿透區域PA在X方向上設置在比本實施例更寬之區域中。因此,在修改中,可以在穿透區域PA中沿X方向對齊複數個觸點C4。
在本實施例中,已經描述了觸點C4不與間隙部分GP相鄰之情況;然而,如在修改中,觸點C4可以與間隙部分GP相鄰。此外,觸點區域C4T中之長方形支撐柱HRo及HRe可以設計為允許形成穿透區域PA之任何形狀或配置。舉例而言,若旁路區域BR中之面對部分FP之長度之和被設計成在Y方向上至少等於或大於穿透區域PA(中間區域MR)之寬度W3的一半,則旁路區域BR中之長方形支撐柱HR之數量可以被設計成任何數量。另外,支撐柱HR之配置不限於奇數支撐柱HRo及偶數支撐柱HRe以交替方式配置的配置;例如,可以在旁路區域BR中以矩陣模式配置複數個長方形支撐柱HR,其中在自穿透區域PA之一側計數的第n列及第(n+1)列(其中n是不小於1之整數)中之支撐柱HR在X方向上移位之方式使得支撐柱HR包括在Y方向上彼此面對的部分。
在本實施例中,配置在觸點區域C4T與記憶體區域MA之間的邊界附近之支撐柱HRo及HRe之形狀可以不同於其他支撐柱HRo及HRe之形狀。舉例而言,配置在觸點區域C4T與記憶體區域MA之間的邊界附近之支撐柱HRo及HRe可以形成之方式使得其端部對齊,如圖7所示。
配置在觸點區域C4T與記憶體區域MA之間的邊界附近之支撐柱HRo及HRe之形狀可以類似於其他支撐柱HRo及HRe之形狀。亦即,支撐柱HRo及HRe之端部不需要在觸點區域C4T與記憶體區域MA之間的邊界附近對齊。換言之,支撐柱HRo之端部及支撐柱HRe之端部可以以交替之方式配置在觸點區域C4T與記憶體區域MA之間的邊界附近。
在本實施例中,記憶體胞元陣列10之組態可以不同於上述組態。舉例而言,記憶體柱MP可以組態之方式使得兩個或兩個以上柱在Z方向上耦接。可替代地,記憶體柱MP可以組態之方式使得對應於選擇閘極線SGD之柱與對應於字線WL之柱連接。多種類型之絕緣體可以設置在狹縫SLT中。與每個記憶體柱MP重疊之位元線BL之數量可以被設計成任何數量。
已經描述了一種情況作為實例,其中連接區域HA中之字線WL0至WL7之端部形成為具有三層台階的階梯形狀,包括在Y方向上之兩個台階及在X方向上之複數個台階;然而,結構不限於此。在堆疊之字線WL之端部處在Y方向上形成的台階之數量可以被設計成任何數量。亦即,半導體記憶裝置1中之連接區域HA中之字線WL之端部可以被設計為具有任何層數的台階之階梯形狀。
在本實施例中用於圖示之附圖中,展示了一種情況作為實例,其中支撐柱HR及觸點C4在Z方向上具有相等的直徑;然而,組態不限於此。舉例而言,支撐柱HR及觸點C4可以具有錐形或倒錐形形狀,或者可以具有中間凸出之形狀。類似地,狹縫SLT可以具有錐形或倒錐形形狀,或者可以具有中間凸出之形狀。在上述實施例中,已經描述了一種情況作為實例,其中支撐柱HR、觸點C4及記憶體柱MP中之每一個皆具有圓形橫截面結構;然而,橫截面結構之形狀可以是橢圓形的,或者設計為任何其他形狀。
在本文中,術語「耦接」係指電耦接,並且不排除插入另一個組件。表述「電耦接」覆蓋絕緣體插入耦接,其允許與不使用絕緣體之電耦接進行相同的操作。術語「柱」係指在製造半導體記憶裝置1之過程中形成的孔中設置之結構。如「基本上相同之長度」及「基本上線對稱」等表述允許製造變化導致之誤差。
雖然已經描述了某些實施例,但是此些實施例僅藉由實例之方式呈現,並且不旨在限制本發明之範圍。實際上,本文所描述之新穎實施例可以以各種其他形式體現;此外,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之情況下,可以對本文描述之實施例之形式做出各種省略、替換及更改。所附申請專利範圍及其等效物旨在覆蓋落入本發明之範圍及精神內的此種形式或修改。
1:半導體記憶裝置 2:外部記憶體控制器 10:記憶體胞元陣列 11:命令暫存器 12:位址暫存器 13:定序器 14:驅動器模組 15:列解碼器模組 16:感測放大器模組 20:半導體基板 21:導電層 22:導電層 23:導電層 24:導電層 25:導電層 30:導電層 31:導電層 32:導電層 33:導電層 34:導電層 35:導電層 36:導電層 37:導電層 38:導電層 39:導電層 40:半導體層 41:隧道絕緣膜 42:絕緣膜 43:塊絕緣膜 50:絕緣層 51:絕緣層 52:犧牲構件 53:絕緣構件 60:絕緣層 61:絕緣層 62:絕緣層 63:絕緣層 64:絕緣層 ADD:位址資訊 BLK:塊 BLK0至BLKn:塊 Bad:塊位址 BL:位元線 BL0至BLm:位元線 BR:旁路區域 CMD:命令 Cad:行位址 CU:胞元單元 CC,C0至C4,CV:觸點 C3T,C4T:觸點區域 DAT:寫入資料 D0,D1:互連層 D2:佈線層/互連層 FP:面對部分 GPo:間隙部分 GPe:間隙部分 GC:導電層 HRd:支撐柱 HRo:支撐柱 HRe:支撐柱 HR:支撐柱 HA:連接區域 MT:記憶體胞元電晶體 MT0至MT7:記憶體胞元電晶體 MA:記憶體區域 MP:記憶體柱 M0:佈線層/互連層 M1,M2:互連層 MR:中間區域 NS:NAND串 PA:穿透區域 Pad:頁位址 SL:源極線 SU:串單元 SU0至SU3:串單元 SLT:狹縫 SLT1至SLT3:狹縫 SGD0至SGD3:選擇閘極線 SGS:選擇閘極線 ST1,ST2:選擇電晶體 S10:步驟 S11:步驟 S12:步驟 S13:步驟 S14:步驟 TR:電晶體 WP:壁部分 W1:長度 W2:寬度 W3:寬度 W4:長度 WL:字線 WL0至WL7:字線
圖1是示出根據實施例的半導體記憶裝置之組態實例之方塊圖。 圖2是示出根據實施例的半導體記憶裝置中包括之記憶體胞元陣列之電路組態的實例之電路圖。 圖3是示出根據實施例的半導體記憶裝置中包括之記憶體胞元陣列之平面佈局的實例之平面視圖。 圖4是展示根據實施例的半導體記憶裝置中包括之記憶體胞元陣列之橫截面結構的實例之橫截面視圖。 圖5是展示根據實施例的半導體記憶裝置中之記憶體柱之橫截面結構的實例之橫截面圖。 圖6是展示根據實施例的半導體記憶裝置中包括之記憶體胞元陣列之連接區域的橫截面結構之實例之橫截面圖。 圖7是示出根據實施例的半導體記憶裝置中包括之記憶體胞元陣列之平面佈局的實例之平面視圖。 圖8是展示根據實施例的半導體記憶裝置中包括之記憶體胞元陣列之橫截面結構的實例之橫截面視圖。 圖9是展示根據實施例的半導體記憶裝置中包括之記憶體胞元陣列之橫截面結構的實例之橫截面視圖。 圖10是示出根據實施例的製造半導體記憶裝置之方法的實例之流程圖。 圖11是展示根據實施例的製造過程中之半導體記憶裝置之橫截面結構的實例之橫截面圖。 圖12是展示根據實施例的製造過程中之半導體記憶裝置之橫截面結構的實例之橫截面圖。 圖13是展示根據實施例的製造過程中之半導體記憶裝置之橫截面結構的實例之橫截面圖。 圖14是展示根據實施例的製造過程中之半導體記憶裝置之橫截面結構的實例之橫截面圖。 圖15是展示根據實施例的製造過程中之半導體記憶裝置之橫截面結構的實例之橫截面圖。 圖16是展示根據實施例的製造過程中之半導體記憶裝置之橫截面結構的實例之橫截面圖。 圖17是展示根據實施例的製造過程中之半導體記憶裝置之橫截面結構的實例之橫截面圖。 圖18是展示根據實施例的製造過程中之半導體記憶裝置之橫截面結構的實例之橫截面圖。 圖19是展示根據實施例的製造過程中之半導體記憶裝置之橫截面結構的實例之橫截面圖。 圖20是展示根據實施例的對比實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中包括之記憶體胞元陣列的橫截面結構之實例之橫截面圖。 圖21是展示根據實施例之修改的半導體記憶裝置中包括之記憶體胞元陣列的橫截面結構之實例之橫截面圖。
32:導電層
52:犧牲構件
BR:旁路區域
C4:觸點
C4T:觸點區域
HRo:支撐柱
HRe:支撐柱
MA:記憶體區域
MP:記憶體柱
MR:中間區域
PA:穿透區域
SLT:狹縫
W1:長度
W2:寬度
W3:寬度
W4:長度

Claims (20)

  1. 一種半導體記憶裝置,其包含:一基板,該基板包括一第一區域及一第二區域,該第一區域包括一記憶體胞元電晶體,該第二區域在一第一方向上與該第一區域相鄰並且包括在與該第一方向相交之一第二方向上對齊的第一子區域至第三子區域;一第一絕緣構件及一第二絕緣構件,該第一絕緣構件及該第二絕緣構件係各自沿該第一方向跨該第一區域及該第二區域設置,並且包括在該第二方向上插入該第一子區域至該第三子區域的一部分;一第一導電層,該第一導電層係設置在該基板上方之一第一層中,以沿該第一方向跨該第一絕緣構件與該第二絕緣構件之間之該第一區域及該第二區域延伸;複數個第一柱,該複數個第一柱係設置在該第一區域中以穿透該第一導電層;一第一絕緣層,該第一絕緣層係設置在該第二子區域中之該第一層中並被跨該第二區域於該第一層中延伸之該第一導電層的一部分包圍;一第一觸點,該第一觸點被設置成穿透該第一絕緣層;複數個第一構件,該複數個第一構件各自包括沿該第一方向延伸的一部分,並且被設置成穿透該第一子區域中的該第一導電層;以及複數個第二構件,該複數個第二構件各自包括沿該第一方向延伸的一部分,並且被設置成穿透該第三子區域中的該第一導電層,其中該等第一構件及該等第二構件兩者配置的方式使得在自該第二子區域之一側計數之一第n列及一第(n+1)列中於該第二方向上對齊的該等第一 構件及該等第二構件在該第一方向上移位,其中n是不小於1的整數,並且在該第二方向上彼此相鄰之該等第一構件及在該第二方向上彼此相鄰之該等第二構件兩者經配置的方式使得在該第一方向上延伸的部分面對彼此。
  2. 如請求項1之半導體記憶裝置,其中在自該第二子區域之該側計數之奇數列及偶數列中,於該第二方向上對齊的該等第一構件及該等第二構件係以一交替的方式配置。
  3. 如請求項1之半導體記憶裝置,其中該第一子區域包括複數個第一面對部分,該複數個第一面對部分面對經包括於在該第二方向上彼此相鄰之該等第一構件中並且在該第一方向上延伸的部分,該第三子區域包括複數個第二面對部分,該複數個第二面對部分面對經包括於在該第二方向上彼此相鄰之該等第二構件中並且在該第一方向上延伸的部分,該等第一面對部分在該第一方向上之長度之一和係等於或大於該第二子區域在該第二方向上之寬度的一半,該等第一面對部分係包括於自該第一絕緣構件引導、穿過該等第一構件所配置之一區域、繞過該等第一構件並到達該第二子區域的一最短路徑中,並且該等第二面對部分在該第一方向上之長度之一和係等於或大於該第二子區域在該第二方向上之寬度的一半,該等第二面對部分係包括於自該第二絕緣構件引導、穿過該等第二構件所配置之一區域、繞過該等第二構 件並到達該第二子區域的一最短路徑中。
  4. 如請求項1之半導體記憶裝置,其中自該第一絕緣構件引導、穿過該等第一構件經配置於該第一子區域中之一區域、繞過該等第一構件並到達該第二子區域的一最短路徑比自該第一絕緣構件引導、穿過該等第一柱經配置於該第一區域中之一區域、繞過該等第一柱並在該第二方向上到達該第一絕緣構件與該第二絕緣構件之間之一中間位置的一最短路徑長。
  5. 如請求項1之半導體記憶裝置,其中在該第n列或該第(n+1)列中,該等第一構件包括兩個第一構件,該兩個第一構件係在該第一方向上彼此相鄰並且經配置的方式使得經定位於該兩個相鄰第一構件之間的一部分係在該第二方向上與該第一觸點對齊。
  6. 如請求項1之半導體記憶裝置,其中自該第一絕緣構件引導、穿過該等第一構件經配置於該第一子區域中之一區域、繞過該等第一構件並到達該第二子區域的一最短路徑係基本上等於自該第二絕緣構件引導、穿過該等第二構件經配置於該第三子區域中之一區域、繞過該等第二構件並到達該第二子區域的一最短路徑。
  7. 如請求項1之半導體記憶裝置,其中該等第一構件及該等第二構件被配置成相對於該第二子區域為線對稱的。
  8. 如請求項1之半導體記憶裝置,進一步包含:一第二觸點,該第二觸點被設置成在該第一方向上與該第一觸點相鄰以穿透該第一絕緣層。
  9. 如請求項1之半導體記憶裝置,進一步包含:一第二導電層,該第二導電層係設置在不同於該第一導電層之一第二層中以沿該第一方向跨該第一絕緣構件與該第二絕緣構件之間的該第一區域及該第二區域延伸;以及一第二絕緣層,該第二絕緣層係設置在該第二子區域中之該第二層中,並被跨該第二區域於該第二層中延伸之該第二導電層的一部分包圍,其中該等第一柱被設置成進一步穿透該第一區域中的該第二導電層,並且該第一觸點被設置成進一步穿透該第二絕緣層。
  10. 如請求項9之半導體記憶裝置,進一步包含:一第三導電層,該第三導電層係設置在不同於該第一導電層及該第二導電層之一第三層中,沿包括該第一方向及該第二方向之一平面形成,並且具有大於該第一導電層及該第二導電層於該第二方向上之長度的一長度,其中該等第一柱之下端係與該第一區域中之該第三導電層接觸,並且 該第一觸點被設置成進一步穿透該第三絕緣層。
  11. 如請求項10之半導體記憶裝置,其中該等第一構件及該等第二構件之下端係與該第二區域中之該第三導電層接觸。
  12. 如請求項10之半導體記憶裝置,其中該第一絕緣構件及該第二絕緣構件之下端係與該第三導電層接觸。
  13. 如請求項1之半導體記憶裝置,其中該第一導電層與該等第一柱相交的部分用作記憶體胞元電晶體。
  14. 如請求項13之半導體記憶裝置,進一步包含:複數個第二柱,該複數個第二柱被設置成穿透該基板之一第三區域中之該第一導電層,其中該第二區域在該第一方向上係設置於該基板之該第一區域與該第三區域之間,並且該第一導電層與該等第二柱相交的部分用作其他記憶體胞元電晶體。
  15. 如請求項1之半導體記憶裝置,進一步包含:複數個第三構件,該複數個第三構件係設置在該第二子區域中以穿透該第一導電層。
  16. 如請求項15之半導體記憶裝置,其中該等第三構件具有不同於該等第一構件及該等第二構件之一形狀的一形狀,並且不包括沿該第一方向延伸的部分。
  17. 一種製造一半導體記憶裝置之方法,其包含:在一第一區域及在一第一方向上與該第一區域相鄰並包括在與該第一方向相交之一第二方向上對齊之第一子區域至第三子區域的一第二區域中形成一堆疊部分,犧牲層及絕緣層係交替地堆疊於該堆疊部分中;在該第一區域中,形成穿透該堆疊部分的複數個柱;在該第一子區域及該第三子區域中,形成複數個第一支撐柱,該複數個第一支撐柱係沿該第二方向以一之字形圖案配置,並且每個該第一支撐柱在沿該第一方向延伸之一平面視圖中具有一長方形形狀以穿透該堆疊部分;在形成該等柱及該等第一支撐柱之後,形成沿該第一方向延伸並分割該堆疊部分的複數個狹縫;經由該等狹縫,選擇性地移除該第一區域中之該等犧牲層以及該第一子區域及該第三子區域中之犧牲層;在已經移除該等犧牲層之空間中形成導體;以及在形成該等導體之後,形成穿透該第二子區域之一觸點。
  18. 如請求項17之方法,進一步包含:當選擇性地移除該等犧牲層時,允許該等犧牲層之一部分保留在該 第二子區域中,以及當形成該觸點時,允許該觸點穿透該等犧牲層之該部分。
  19. 如請求項17之方法,進一步包含:當形成該等第一支撐柱時,在該第二子區域中形成複數個第二支撐柱。
  20. 如請求項19之方法,其中該等第二支撐柱具有不同於該等第一支撐柱之一形狀的一形狀,並且在沿該第一方向延伸之一平面視圖中不具有一長方形形狀。
TW109104921A 2019-09-12 2020-02-17 半導體記憶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TWI73717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66314 2019-09-12
JP2019166314A JP2021044446A (ja) 2019-09-12 2019-09-12 半導体記憶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11714A TW202111714A (zh) 2021-03-16
TWI737176B true TWI737176B (zh) 2021-08-21

Family

ID=748624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04921A TWI737176B (zh) 2019-09-12 2020-02-17 半導體記憶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393837B2 (zh)
JP (1) JP2021044446A (zh)
CN (1) CN112490249A (zh)
TW (1) TWI73717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553132B1 (en) * 2015-09-09 2017-01-24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US11282815B2 (en) 2020-01-14 2022-03-22 Micron Technology, Inc. Methods of forming microelectronic devices, and related microelectronic devices and electronic systems
US11705367B2 (en) 2020-06-18 2023-07-18 Micron Technology, Inc. Methods of forming microelectronic devices, and related microelectronic devices, memory devices, electronic systems, and additional methods
US11557569B2 (en) 2020-06-18 2023-01-17 Micron Technology, Inc. Microelectronic devices including source structures overlying stack structures, and related electronic systems
US11380669B2 (en) * 2020-06-18 2022-07-05 Micron Technology, Inc. Methods of forming microelectronic devices
US11335602B2 (en) 2020-06-18 2022-05-17 Micron Technology, Inc. Methods of forming microelectronic devices, and related microelectronic devices and electronic systems
US11563018B2 (en) 2020-06-18 2023-01-24 Micron Technology, Inc. Microelectronic devices, and related methods, memory devices, and electronic systems
US11699652B2 (en) 2020-06-18 2023-07-11 Micron Technology, Inc. Microelectronic devices and electronic systems
US11825658B2 (en) 2020-08-24 2023-11-21 Micron Technology, Inc. Methods of forming microelectronic devices and memory devices
US11417676B2 (en) 2020-08-24 2022-08-16 Micron Technology, Inc. Methods of forming microelectronic devices and memory devices, and related microelectronic devices, memory devices, and electronic systems
US11751408B2 (en) 2021-02-02 2023-09-05 Micron Technology, Inc. Methods of forming microelectronic devices, and related microelectronic devices, memory devices, and electronic systems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190017B2 (en) * 2002-06-21 2007-03-13 Hitachi, Ltd.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20120106252A1 (en) * 2010-11-02 2012-05-03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Nonvolatile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US20130307048A1 (en) * 2003-09-05 2013-11-21 Renesas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20160268166A1 (en) * 2015-03-12 2016-09-15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TW201727636A (zh) * 2016-01-27 2017-08-01 Toshiba Kk 半導體記憶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50139255A (ko) * 2014-06-03 2015-12-11 에스케이하이닉스 주식회사 반도체 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US9818693B2 (en) 2015-12-22 2017-11-14 Sandisk Technologies Llc Through-memory-level via structures for a three-dimensional memory device
CN106920796B (zh) * 2017-03-08 2019-02-15 长江存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3d nand存储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JP2018160612A (ja) * 2017-03-23 2018-10-11 東芝メモリ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190017B2 (en) * 2002-06-21 2007-03-13 Hitachi, Ltd.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20130307048A1 (en) * 2003-09-05 2013-11-21 Renesas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20120106252A1 (en) * 2010-11-02 2012-05-03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Nonvolatile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US20160268166A1 (en) * 2015-03-12 2016-09-15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TW201727636A (zh) * 2016-01-27 2017-08-01 Toshiba Kk 半導體記憶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393837B2 (en) 2022-07-19
TW202111714A (zh) 2021-03-16
JP2021044446A (ja) 2021-03-18
US20210082939A1 (en) 2021-03-18
CN112490249A (zh) 2021-03-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37176B (zh) 半導體記憶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US10586804B2 (en) Multi-layer wiring structure,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multi-layer wiring structure, and semiconductor device
US20220093643A1 (en)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US20200212059A1 (en)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JP2020155543A (ja) 半導体記憶装置
TWI718588B (zh) 半導體記憶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JP2021044397A (ja) 半導体記憶装置
CN112242401B (zh) 半导体存储装置
JP2020031149A (ja) 半導体メモリ及び半導体メモリの製造方法
TW202123436A (zh) 半導體記憶裝置及半導體記憶裝置之製造方法
TWI764222B (zh) 半導體記憶裝置
JP2020136535A (ja) 半導体記憶装置及び半導体記憶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19161094A (ja) 半導体メモリ
US20220223607A1 (en)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TWI778483B (zh) 半導體記憶裝置
JP2020150073A (ja) 半導体記憶装置
JP2020092168A (ja) 半導体記憶装置
WO2021181607A1 (ja) 半導体記憶装置
US11973024B2 (en)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