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77068B - 氧化還原液流電池單元及氧化還原液流電池 - Google Patents

氧化還原液流電池單元及氧化還原液流電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77068B
TWI777068B TW108120660A TW108120660A TWI777068B TW I777068 B TWI777068 B TW I777068B TW 108120660 A TW108120660 A TW 108120660A TW 108120660 A TW108120660 A TW 108120660A TW I777068 B TWI777068 B TW I77706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electrolyte
redox flow
cell
flow batter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206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13795A (zh
Inventor
越智雄大
宮武健一郎
寒野毅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住友電氣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住友電氣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住友電氣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137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137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770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77068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86Inert electrodes with catalytic activity, e.g. for fuel cells
    • H01M4/96Carbon-based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86Inert electrodes with catalytic activity, e.g. for fuel cells
    • H01M4/8605Porous electrodes
    • H01M4/8626Porous 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
    • H01M4/8631Bipolar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18Regenerative fuel cells, e.g. redox flow batteries or secondary fuel cells
    • H01M8/184Regeneration by electrochemical means
    • H01M8/188Regeneration by electrochemical means by recharging of redox couples containing fluids; Redox flow type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2004/026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polarity
    • H01M2004/029Bipolar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86Inert electrodes with catalytic activity, e.g. for fuel cells
    • H01M2004/8678Inert electrodes with catalytic activity, e.g. for fuel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polarity
    • H01M2004/8694Bipolar electrod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50Fuel cell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Fuel Cell (AREA)
  • Inert Electrod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一種氧化還原液流電池單元,其係具備被供給電解液之電極、及供配置上述電極之雙極板者,且上述雙極板係於上述電極側之面具有供電解液流通之至少1個槽部,上述電極由包含碳纖維之碳纖維聚集體所形成,且具有被按壓至上述雙極板側而埋入上述槽部內之埋入部,上述埋入部之埋入量為0.2 mm以上1.4 mm以下。

Description

氧化還原液流電池單元及氧化還原液流電池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氧化還原液流電池單元及氧化還原液流電池
作為大容量之蓄電池之一,已知有氧化還原液流電池(以下,有時稱為「RF電池」)(參照專利文獻1~4)。一般而言,於RF電池中使用將單元框架、正極電極、隔膜、負極電極分別積層複數個而成之單元堆。單元框架具備:配置於正極電極與負極電極之間之雙極板,及設置於雙極板之外周之殼體。單元堆係於相鄰之單元框架之雙極板之間隔著隔膜配置正負電極,而形成1個單元。RF電池係使電解液循環至內置有電極之單元而進行充放電。
於專利文獻1~4中揭示有如下技術,即,藉由於雙極板之電極側之面形成供電解液流通之複數個槽部,而減小由單元內之電解液之流通阻力引起之壓力損失。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15-122230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特開2015-122231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專利特開2015-138771號公報 [專利文獻4]日本專利特開2015-210849號公報
本發明之氧化還原液流電池單元係 具備被供給電解液之電極、及供配置上述電極之雙極板者,且 上述雙極板係於上述電極側之面具有供電解液流通之至少1個槽部, 上述電極由包含碳纖維之碳纖維聚集體所形成,且具有被按壓至上述雙極板側而埋入上述槽部內之埋入部, 上述埋入部之埋入量為0.2 mm以上1.4 mm以下。
本發明之氧化還原液流電池係 具備上述本發明之氧化還原液流電池單元。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期待氧化還原液流電池之電池性能之進一步提高。
氧化還原液流電池之電極作為促進所供給之電解液中所含之活性物質(金屬離子)之電池反應之反應場發揮功能。作為構成氧化還原液流電池單元(以下,有時簡稱為「單元」)之電極,多使用包含碳纖維之碳纖維聚集體(例如碳氈等)。碳纖維聚集體之電極係以被壓縮之狀態收納於單元內。於在雙極板之電極側之面具有槽部之情形時,在構成單元時,將電極被按壓至雙極板側,藉此電極之一部分成為埋入槽部之狀態。
本發明人等反覆進行了努力研究,結果發現藉由於使用碳纖維聚集體之電極、及具有槽部之雙極板構成單元之情形時,將電極向雙極板之槽部之埋入量控制為一定範圍,可降低電極之反應電阻,而可提高電池性能。關於電極之反應電阻根據電極之埋入量之大小而變化之原因考慮如下。於埋入雙極板之槽部內的電極之埋入部之埋入量過小之情形時,位於槽部上之部分(埋入部之上側之未埋入槽部內之部位,以下,稱為「非埋入部」)之纖維密度變得過大,而通過該非埋入部之電解液的流動容易產生紊流。因此,抑制通過電極內之電解液之紊流之整流效果受損。其結果為,存在與電解液相接之反應區域減少之可能性,有依存於電解液之流量的電極之反應電阻(流量依存電阻)增大之虞。另一方面,於電極之埋入部之埋入量過大之情形時,位於槽部上之部分之纖維密度變得過小,而難以順利地進行電極與隔膜之界面處之電荷轉移。由此,有由電荷轉移引起之電極之反應電阻(電荷轉移電阻)增大之虞。
因此,本發明之目的之一在於提供一種能夠減小電解液之壓力損失,並且能夠降低電極之反應電阻之氧化還原液流電池單元。又,本發明之目的之一在於提供一種電池性能優異之氧化還原液流電池。
[發明之效果] 根據本發明,可提供一種能夠減小電解液之壓力損失並且能夠降低電極之反應電阻之氧化還原液流電池單元。又,根據本發明,可提供一種電池性能優異之氧化還原液流電池。
[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說明] 首先列舉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內容進行說明。
(1)實施形態之氧化還原液流電池單元係 具備被供給電解液之電極、及供配置上述電極之雙極板者,且 上述雙極板係於上述電極側之面具有供電解液流通之至少1個槽部, 上述電極由包含碳纖維之碳纖維聚集體所形成,且具有被按壓至上述雙極板側而埋入上述槽部內之埋入部, 上述埋入部之埋入量為0.2 mm以上1.4 mm以下。
根據上述氧化還原液流電池單元,藉由雙極板於電極側之面具有槽部,可使流經單元內之電解液之流通阻力變小,而減小單元中之電解液之壓力損失。因此,可降低單元之內部電阻(單元電阻)。又,藉由電極由碳纖維聚集體所形成,於電極內具有空隙。因此,電解液流通至電極內,可使電解液滲透、擴散至電極內。因此,電極與電解液之反應面積增加,而容易確保反應場。
碳纖維聚集體之電極具有柔軟性。此種電極於構成單元時被按壓至雙極板側而壓縮變形,其一部分埋入至雙極板之槽部內而形成埋入部。藉由該埋入部之埋入量為0.2 mm以上1.4 mm以下,可降低電極之反應電阻。於埋入部之埋入量為0.2 mm以上1.4 mm以下之情形時,可適度地保持位於槽部上之部分(非埋入部)之纖維密度。藉此,可獲得抑制通過電極內之電解液之紊流之整流效果,並且順利地進行電極與隔膜之界面處之電荷轉移。因此,可抑制流量依存電阻及電荷轉移電阻之增加,可降低電極之反應電阻。
因此,上述氧化還原液流電池單元可減小電解液之壓力損失,並且可降低電極之反應電阻。進而,只要埋入雙極板之槽部內的電極之埋入部之埋入量為0.2 mm以上1.4 mm以下,便容易減小流經單元內之電解液之溫度變化之不均。藉此,容易維持電解液之穩定性,進而可抑制電池性能之劣化。
雙極板之所謂「電極側之面」,係指於構成單元時與電極對向相接之面。電極之所謂「埋入部之埋入量」,係指下述剖面中自槽部之開口至埋入部之前端為止之最大長度,該剖面係在電極被壓縮之狀態下與雙極板之表面正交之厚度方向剖面且與槽部之長度方向正交。再者,電極之與雙極板相接之雙極板側之面的相反側之面成為構成單元時與隔膜對向相接之面。
(2)作為上述氧化還原液流電池單元之一形態,可列舉上述埋入部之截面面積相對於上述槽部之截面面積之比率為0.4%以上75%以下。
藉由埋入部之截面面積相對於槽部之截面面積之比率(以下,稱為「埋入比」)為0.4%以上75%以下,可有效地降低電極之反應電阻。又,於該情形時,更容易減小流經單元內之電解液之溫度變化之不均。
(3)作為上述氧化還原液流電池單元之一形態,可列舉上述電極之厚度為0.3 mm以上1.5 mm以下。
藉由電極之厚度為0.3 mm以上1.5 mm以下,可容易將埋入部之埋入量控制於上述範圍內。
所謂「電極之厚度」,係指未被壓縮之狀態、即外力未作用於電極之自然狀態下之厚度,而非裝入至單元且被壓縮之狀態之厚度。電極之厚度除於組裝單元前之狀態下進行測定以外,亦可於單元之組裝後將電極自單元取出而測定。組裝單元後自單元取出之電極自單元內之壓縮狀態彈性恢復至原本之非壓縮狀態。因此,可認為自單元取出之電極之厚度實質上與組裝單元前之壓縮前之狀態的厚度相同。
(4)作為上述氧化還原液流電池單元之一形態,可列舉上述電極之壓縮率為60%以上95%以下。
藉由電極之壓縮率為60%以上,電極變形而埋入雙極板之槽部,容易形成埋入部。藉由電極之壓縮率為95%以下,確保電極內之空隙,容易充分地確保電解液之流通性。因此,可降低由電解液之流通阻力引起之單元電阻。
電極之壓縮率可於將電極之壓縮狀態之厚度設為T1 ,將非壓縮狀態之厚度設為T0 之情形時,以{(T0 -T1 )/T0 }×100(%)形式算出。
(5)作為上述氧化還原液流電池單元之一形態,可列舉上述電極之空隙率為70%以上。
藉由電極之空隙率為70%以上,電極容易變形,而容易形成埋入部。電極之空隙率之上限例如為95%以下。
作為「電極之空隙率」,係指未被壓縮之狀態、即外力未作用於電極之自然狀態下之空隙率,而非裝入至單元且被壓縮之狀態之空隙率。電極之空隙率除於組裝單元前之狀態下進行測定以外,亦可於單元之組裝後將電極自單元取出而測定。組裝單元後自單元取出之電極自單元內之壓縮狀態彈性恢復至原本之非壓縮狀態。因此,可認為自單元取出之電極之空隙率實質上與組裝單元前之壓縮前之狀態之空隙率相同。
電極之空隙率可於將電極之真體積設為V,將表觀體積設為Va之情形時,以{(Va-V)/Va}×100(%)形式算出。電極之真體積V可用電極之質量除以構成電極之碳纖維之密度而算出。
(6)作為上述氧化還原液流電池單元之一形態,可列舉上述碳纖維聚集體為選自碳氈、碳布及碳紙中之至少一種。
作為碳纖維聚集體,具體而言,可列舉將碳纖維編織而成之碳氈(碳纖維之不織布)或碳布(碳纖維之梭織布)、由碳纖維與碳複合而成之碳紙(碳纖維與碳之複合材料)。該等中,碳氈或碳布具有適度之柔軟性,容易變形。因此,於將碳氈或碳布用於電極材料之情形時,電極容易埋入雙極板之槽部而形成埋入部。尤其是碳氈之碳纖維無規地配向。因此,於將碳氈用於電極材料之情形時,具有容易使電解液擴散至電極內之各個角落等優點,故而較佳。
(7)作為上述氧化還原液流電池單元之一形態,可列舉上述碳纖維之平均纖維直徑為20 μm以下。
藉由構成碳纖維聚集體之電極之碳纖維之平均纖維直徑為20 μm以下,纖維較細,具有可撓性。因此,電極容易變形,容易形成埋入部。由於纖維具有可撓性,故而纖維不易刺進隔膜。碳纖維之平均纖維直徑之下限例如為5 μm以上。
碳纖維之纖維直徑係設為具有與纖維之截面面積相等之面積之圓的直徑(等面積圓當量徑)。所謂「纖維之截面面積」,係指與纖維之長邊方向正交之纖維剖面之投影面積。
(8)作為上述氧化還原液流電池單元之一形態,可列舉上述碳纖維之楊氏模數為20 GPa以上200 GPa以下。
藉由構成碳纖維聚集體之電極之碳纖維之楊氏模數為20 GPa以上,纖維之抗撓剛度較高。因此,於使電極壓縮變形時,可抑制電極之損傷。碳纖維之楊氏模數為200 GPa以下,藉此電極容易變形,而容易形成埋入部。
作為碳纖維,具體而言,可列舉:以聚丙烯腈(PAN)纖維作為原料之PAN系碳纖維、以瀝青纖維作為原料之瀝青系碳纖維、以嫘縈纖維作為原料之嫘縈系碳纖維。
(9)實施形態之氧化還原液流電池係 具備如上述(1)至(8)中任一項所記載之氧化還原液流電池單元。
上述氧化還原液流電池藉由具備上述實施形態之氧化還原液流電池單元,而能夠降低單元中之電解液之壓力損失,並且能夠降低電極之反應電阻。因此,上述氧化還原液流電池於電池性能方面優異。
[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詳細] 以下,一面參照圖式一面對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氧化還原液流電池單元(以下,有時簡稱為「單元」)、及氧化還原液流電池(RF電池)之具體例進行說明。圖中之同一符號表示同一或相當部分。再者,本案發明並不限於該等例示,由申請專利範圍所表示,意圖包含與申請專利範圍均等之意義及範圍內之所有變更。
《RF電池》 參照圖1~圖5,對實施形態之RF電池1、及RF電池1所具備之單元10之一例進行說明。圖1、圖2所示之RF電池1係使用含有藉由氧化還原而價數變化之金屬離子作為活性物質的電解液來作為正極電解液及負極電解液。RF電池1係利用正極電解液中所含之離子之氧化還原電位、與負極電解液中所含之離子之氧化還原電位之差進行充放電。此處,作為RF電池1之一例,示出使用於正極電解液及負極電解液中含有釩(V)離子之釩電解液之釩系RF電池。圖1中之單元10內之實線箭頭表示充電反應,虛線箭頭表示放電反應。RF電池1經由交流/直流轉換器80連接於電力系統90。RF電池1例如可用於負載平準化用途、瞬間電壓降補償或緊急用電源等用途、太陽能發電或風力發電等自然能量發電之輸出平滑化用途。
RF電池1具備:進行充放電之單元10,供貯存電解液之罐106、107,及使電解液於罐106、107與單元10之間循環之循環流路100P、100N。
《單元》 單元10如圖1所示,具有正極電極14、負極電極15、及介存於兩電極14、15間之隔膜11。單元10之構造係隔著隔膜11而分離為正極單元12與負極單元13,於正極單元12內置有正極電極14,於負極單元13內置有負極電極15。
正極電極14及負極電極15之各電極係包含碳纖維之碳纖維聚集體,例如由碳氈、碳布、碳紙之任一者所形成。作為碳纖維,例如可列舉:PAN系碳纖維、瀝青系碳纖維、嫘縈系碳纖維。隔膜11例如由使氫離子透過之離子交換膜所形成。
於單元10(正極單元12及負極單元13)中,電解液(正極電解液及負極電解液)通過循環流路100P、100N而循環。供貯存正極電解液之正極電解液罐106經由正極循環流路100P連接於正極單元12。同樣地,供貯存負極電解液之負極電解液罐107經由負極循環流路100N連接於負極單元13。各循環流路100P、100N具有:自各罐106、107向單元10輸送電解液之去路配管108、109,及使電解液自單元10向各罐106、107返回之返路配管110、111。於各去路配管108、109設置有對各罐106、107中所貯存之電解液進行壓送之泵112、113。藉由該泵112、113使電解液向單元10循環。
《單元堆》 單元10可構成為具備單個單元10之單個單元,亦可構成為具備複數個單元10之多個單元。單元10通常以如圖2所示之將單元10積層複數個而具備之稱為單元堆2之形態予以利用。單元堆2如圖3A所示,藉由利用2片端板220將子堆200自其兩側夾住,並利用緊固機構230對兩側之端板220進行緊固而構成。於圖3A中,示出了具備複數個子堆200之單元堆2。子堆200係將單元框架3、正極電極14、隔膜11、負極電極15依序積層複數個(參照圖3B),並於該積層體之兩端配置供排板210(參照圖3A,於圖2中省略圖示)而成之構造。將各循環流路100P、100N(參照圖1、圖2)之去路配管108、109及返路配管110、111連接於供排板210。
(單元框架) 單元框架3如圖3B所示,具有配置於正極電極14與負極電極15之間之雙極板31、及設置於雙極板31之周圍之殼體32(亦參照圖4)。將正極電極14以接觸之方式配置於雙極板31之一面側。將負極電極15以接觸之方式配置於雙極板31之另一面側。於殼體32之內側設置雙極板31,藉由雙極板31與殼體32形成凹部32o。凹部32o分別形成於雙極板31之兩側,正極電極14及負極電極15隔著雙極板31而被收納於各凹部32o內。各凹部32o形成正極單元12及負極單元13(參照圖1)之各單元空間。
雙極板31例如由塑膠碳等所形成。殼體32例如由氯乙烯樹脂(PVC)、聚丙烯、聚乙烯、氟樹脂、環氧樹脂等塑膠所形成。單元框架3係於雙極板31之周圍藉由射出成型等將殼體32一體化。
於單元堆2(子堆200)中,使相鄰之各單元框架3之殼體32之一面側與另一面側彼此對向而對接,從而於相鄰之各單元框架3之雙極板31之間分別形成1個單元10(參照圖3A、圖3B)。各電極14、15於構成單元10時以於厚度方向上被壓縮之狀態收納在殼體32之各凹部32o內。根據該凹部32o之深度而決定電極14、15之壓縮狀態之厚度。於各單元框架3之殼體32之間,為了抑制電解液之洩漏,而配置有O形環或扁平墊圈(Flat packing)等環狀之密封構件37(參照圖2、圖3B)。於殼體32形成有用以配置密封構件37之密封槽38(參照圖4)。
單元10內之電解液之流通係藉由於單元框架3之殼體32中貫通而形成之供液歧管33、34及排液歧管35、36、以及形成於殼體32之供液狹縫33s、34s及排液狹縫35s、36s而進行。於該例所示之單元框架3(殼體32)之情形時,正極電解液自形成於殼體32之下部之供液歧管33經由形成於殼體32之一面側之供液狹縫33s被供給至正極電極14。供給至正極電極14之正極電解液經由形成於殼體32之上部之排液狹縫35s被排液歧管35排出。同樣地,負極電解液自形成於殼體32之下部之供液歧管34經由形成於殼體32之另一面側之供液狹縫34s被供給至負極電極15。供給至負極電極15之負極電解液經由形成於殼體32之上部之排液狹縫36s被排液歧管36排出。供液歧管33、34及排液歧管35、36係藉由將單元框架3積層而構成電解液之流路。該等流路經由供排板210(參照圖3A)與各循環流路100P、100N(參照圖1、圖2)之去路配管108、109及返路配管110、111分別連通,而可使電解液流通至單元10內。
於該例所示之單元10中,自正極電極14及負極電極15之下側分別供給電解液,自各電極14、15之上側排出電解液。於該例中,電解液於單元10內自各電極14、15之下緣部朝向上緣部流動。
(雙極板) 雙極板31係如圖4所示般形成有流路40之帶槽雙極板,該流路40係於電極側之面具有供電解液流通之複數個槽部400。於圖4中,為了便於理解,而對未形成有流路40(槽部400)之部分標註陰影。圖4所示之雙極板31之一面側(紙面正面側)係與正極電極14(參照圖3B,於圖4中省略圖示)對向之面。雙極板31之另一面側(紙面背面側)係與負極電極15(參照圖3B,於圖4中省略圖示)對向之面。又,於圖4所示之雙極板31中,與供液狹縫33s相連之下側之緣部為正極電解液之供給側。於雙極板31中,與排液狹縫35s相連之上側之緣部為正極電解液之排出側。圖4中,紙面左側之粗實線箭頭表示電解液之整個電解液之流通方向。
各槽部400係沿著電解液之流通方向而形成,並以等間隔並列。該例所示之槽部400包括導入側槽部410及排出側槽部420,且將導入側槽部410與排出側槽部420交替地排列而設置。導入側槽部410之一端與雙極板31之下側緣部連通,另一端距上側緣部為止空留一定長度而形成。排出側槽部420之一端與雙極板31之上側緣部連通,另一端係距下側緣部為止空留一定長度而形成。並且,設置有具有導入側槽部410之導入路徑41、及具有排出側槽部420之排出路徑42作為流路40。於該例中,導入路徑41具有沿著雙極板31之下側緣部所形成之導入側整流槽部411。各導入側槽部410之一端與導入側整流槽部411連通。又,排出路徑42具有沿著雙極板31之上側緣部所形成之排出側整流槽部421。各排出側槽部420之一端與排出側整流槽部421連通。導入側整流槽部411將自供液狹縫33s供給之電解液分配至各導入側槽部410。排出側整流槽部421將自各排出側槽部420排出之電解液彙集至排液狹縫35s。於該例中,將導入側整流槽部411與排出側整流槽部421設置於雙極板31,但導入側整流槽部411與排出側整流槽部421亦可設置於殼體32。
雙極板31藉由在電極側之面具有槽部400,可使流經單元10(參照圖2、圖3B)內之電解液之流通阻力變小,而減小單元10中之電解液之壓力損失。因此,可降低單元10之內部電阻(單元電阻)。於圖4所示之雙極板31中,導入路徑41係用以向正極電極14(參照圖3B)供給正極電解液之流路。排出路徑42係用以排出正極電解液之流路。藉由具備此種導入路徑41與排出路徑42,容易使所供給之正極電解液均勻地遍及正極電極14之整面。自供液狹縫33s供給至雙極板31之一面側之正極電解液經由導入路徑41之導入側整流槽部411而流經導入側槽部410,遍及正極電極14之整面。流向導入側槽部410之正極電解液滲入至配置於雙極板31之一面側之正極電極14,橫跨導入側槽部410與排出側槽部420之間而流向與導入側槽部410相鄰之排出側槽部420。流向排出路徑42之排出側槽部420之正極電解液經由排出側整流槽部421自排液狹縫35s排出。
於圖4中,只圖示了雙極板31之一面側(正極電極14側之面),但於雙極板31之另一面側(負極電極15側之面),亦與一面側同樣地形成有具有供負極電解液流通之複數個槽部之流路。形成於雙極板31之另一面側之負極電解液用槽部(流路)之構成與圖4所示之正極電解液用槽部400(流路40)相同,因此省略其說明。
於該例中,各槽部400(導入側槽部410及排出側槽部420)之寬度或深度相同,其剖面形狀實質上相等且於長度方向上相同。槽部400之寬度(開口寬度)或深度、相鄰之槽部400之間隔可根據雙極板31之尺寸或厚度等進行適宜選擇,並無特別限定。關於槽部400之剖面形狀(與槽部400之長度方向(電解液之流通方向)正交之剖面之形狀),例如可列舉矩形、三角形(V字狀)、梯形、半圓形或半橢圓形等。於該例中,為大致矩形(參照圖5)。
關於槽部400之寬度(於圖5中,為w所表示之開口寬度),可列舉例如為0.5 mm以上10 mm以下、進而為1 mm以上5 mm以下。關於槽部400之深度(於圖5中,為d所表示之自開口至底部為止之深度),可列舉例如為0.5 mm以上5 mm以下、進而為1 mm以上3 mm以下。關於相鄰之槽部400之間隔,可列舉例如為0.5 mm以上30 mm以下、進而為1 mm以上5 mm以下。
(電極) 對於作為實施形態之單元10之特徵部分之一的電極之埋入部,主要參照圖5來進行說明。圖5示出下述剖面,該剖面係與雙極板31之表面正交之厚度方向剖面且與槽部400之長度方向(電解液之流通方向)正交。於圖5中,僅圖示構成單元10之正極電極14側之部分,負極電極15側由於與正極電極14側相同故而省略圖示。於在雙極板31之電極側之面具有槽部400之情形時,當構成單元10時,在單元10內電極14被按壓至雙極板31側而壓縮變形。因此,如圖5所示,電極14之一部分成為埋入槽部400內之狀態。實施形態之單元10之特徵之一在於:電極14具有埋入雙極板31之槽部400內之埋入部16,且埋入部16之埋入量(於圖5中,為b所表示之自槽部400之開口至埋入部16之前端為止之最大長度)為0.2 mm以上1.4 mm以下。再者,於圖5中,為了便於說明,而誇張且模式性地圖示出埋入部16之狀態。
(埋入部之埋入量) 藉由將埋入部16之埋入量控制於上述範圍內,可降低電極14之反應電阻。其原因推測如下。於埋入部16之埋入量過小之情形時,位於槽部400上之部分(埋入部16之上側之未埋入槽部400之部位)之纖維密度變得過大,而通過該非埋入部(於圖5中,為交叉陰影所表示之部分)之電解液之流動容易產生紊流。因此,有抑制通過電極14內之電解液之紊流之整流效果受損,依存於電解液之流量之反應電阻(流量依存電阻)增大之虞。另一方面,於埋入部16之埋入量過大之情形時,位於槽部400上之部分(非埋入部)之纖維密度變得過小,而難以順利地進行電極14與隔膜11之界面處之電荷轉移。由此,有由電荷轉移引起之反應電阻(電荷轉移電阻)增大之虞。此處,即便於電極14中之不位於槽部400上且與雙極板31之表面相接之部分中亦有產生紊流之可能性,但位於槽部400上之部分中產生之紊流對電極14之反應電阻之影響更明顯。
於埋入部16之埋入量為0.2 mm以上1.4 mm以下之情形時,可適度地保持位於槽部400上之部分(非埋入部)之纖維密度。藉此,可獲得電極14內之整流效果,並且順利地進行電極14與隔膜11之界面處之電荷轉移。因此,可抑制流量依存電阻及電荷轉移電阻之增加,可降低電極14之反應電阻。又,只要埋入部16之埋入量為0.2 mm以上1.4 mm以下,便容易減小流經單元10內之電解液之溫度變化之不均。藉此,容易維持電解液之穩定性,進而可抑制電池性能之劣化。埋入部16之埋入量可列舉進而為0.3 mm以上0.7 mm以下、0.4 mm以上0.6 mm以下。埋入部16之埋入量可根據電極材料或電極14之特性(厚度、壓縮率、空隙率等)、構成電極14之碳纖維之種類或特性(纖維直徑、楊氏模數等)進行控制。
(埋入比) 進而,較佳為埋入部16之截面面積相對於槽部400之截面面積之比率(埋入比)為0.4%以上75%以下。藉此,不僅可有效地減小電極之反應電阻,而且更容易減小流經單元10內之電解液之溫度變化之不均。埋入比可列舉進而為5%以上40%以下、10%以上30%以下。此處,槽部400及埋入部16之截面面積係指如下剖面(圖5所示之剖面)中之截面面積,該剖面係與雙極板31之表面正交之厚度方向剖面且與槽部400之長度方向(電解液之流通方向)正交。
(電極材料) 電極14由碳纖維聚集體所形成。碳纖維聚集體之電極14為多孔質,而於電極14內具有空隙。因此,電解液流通至電極14內,可使電解液滲透、擴散。因此,與電解液之反應面積增加,容易確保反應場。作為碳纖維聚集體,代表性而言,可列舉碳氈或碳布。碳氈或碳布具有適度之柔軟性,容易變形。因此,於將碳氈或碳布用於電極材料之情形時,容易形成埋入部16。尤其是碳氈由於碳纖維無規地配向,故而有容易使電解液擴散至電極14內之各個角落等優點。作為碳纖維,代表性而言,可列舉PAN系碳纖維、瀝青系碳纖維、嫘縈系碳纖維。
(電極之厚度) 電極14之厚度例如為0.3 mm以上1.5 mm以下。藉此,容易將埋入部16之埋入量控制於上述範圍內。又,於電極14之厚度為0.3 mm以上之情形時,容易充分地確保與電解液之反應面積(反應場)。於電極14之厚度為1.5 mm以下之情形時,容易使電解液充分地滲透、擴散至整個電極14內。只要電極14之厚度為1.5 mm以下,便可使單元10之厚度變薄。電極14之厚度可列舉進而為0.5 mm以上1.3 mm以下。
電極14之上述厚度為非壓縮狀態(自然狀態)下之厚度,而非於單元10內之壓縮狀態之厚度。電極14之壓縮狀態之厚度(於圖5中,為T1 所表示之厚度)可藉由如下方式而求出:將單元10沿厚度方向切割而獲得之剖面,利用光學顯微鏡或掃描式電子顯微鏡(SEM)等進行觀察,測定除埋入部16以外之電極14之與雙極板31之表面相接之部分(未位於槽部400上之部分)之厚度。電極14之非壓縮狀態之厚度可藉由如下方式而求出:於組裝單元10之前、或於組裝單元10後將電極14自單元10取出,測定外力未作用於電極14之自然狀態之厚度。
(電極之壓縮率) 電極14之壓縮率例如為60%以上95%以下。電極14之壓縮率為60%以上,藉此電極14變形而其一部分埋入槽部400內,容易形成埋入部16。於電極14之壓縮率為60%以上之情形時,電極14之每單位體積之反應面積增加,而與電解液之反應效率變高。藉由電極14之壓縮率為95%以下,確保電極14內之空隙,而容易充分地確保電解液之流通性。因此,可降低由電解液之流通阻力引起之單元電阻。於電極14之壓縮率為95%以下之情形時,可抑制因過度變形造成之電極14之損傷。電極14之壓縮率可列舉進而為70%以上90%以下。電極14之壓縮率例如可根據電極14之厚度、或供收納電極14之單元空間(圖3B所示之單元框架3之凹部32o)之深度進行調整。
電極14之壓縮率係於將電極14之壓縮狀態之厚度設為T1 ,將非壓縮狀態之厚度設為T0 之情形時,設為{(T0 -T1 )/T0 }×100(%)。
(電極之空隙率) 電極14之空隙率例如為70%以上。電極14之空隙率為70%以上,藉此電極14容易變形,而容易形成埋入部16。又,於電極14之空隙率為70%以上之情形時,容易充分地確保電解液之流通性,而容易使電解液充分地滲透、擴散至電極14內。電極14之空隙率之上限例如為95%以下。藉此,可抑制因纖維密度之降低造成之反應面積之減少或電極14之強度降低。電極14之空隙率可列舉進而為80%以上90%以下。電極14之空隙率於碳氈或碳布之情形時,可根據碳纖維之基重(纖維密度)進行調整。
電極14之上述空隙率係非壓縮狀態(自然狀態)下之空隙率,而並非係單元10內之壓縮狀態之空隙率。電極14之空隙率係於將電極14之真體積設為V,將表觀體積設為Va之情形時,設為{(Va-V)/Va}×100(%)。電極14之真體積V可使用電極14之質量除以構成電極14之碳纖維之密度而算出。
(碳纖維之纖維直徑) 碳纖維之平均纖維直徑例如為20 μm以下。碳纖維之平均纖維直徑為20 μm以下,藉此纖維較細,具有可撓性。因此,電極14容易變形,容易形成埋入部16。進而,由於纖維具有可撓性,故而纖維不易刺進隔膜11。又,於碳纖維之平均纖維直徑為20 μm以下之情形時,電極14之每單位體積之反應面積增加,與電解液之反應效率變高。碳纖維之平均纖維直徑之下限例如為5 μm以上,進而為10 μm以上。藉此,可抑制電極14之強度降低。
碳纖維之纖維直徑係根據具有與纖維之截面面積(與纖維之長邊方向正交之剖面之投影面積)相等之面積之圓的直徑(等面積圓當量徑)而求出。碳纖維之平均纖維直徑係利用光學顯微鏡或掃描式電子顯微鏡(SEM)等對電極14之剖面進行觀察,藉由圖像解析對碳纖維之纖維直徑(等面積圓當量徑)進行測量,而設為其平均值。測定纖維直徑之纖維數量例如設為10根以上、進而為20根以上。
(碳纖維之楊氏模數) 碳纖維之楊氏模數例如為20 GPa以上200 GPa以下。藉由碳纖維之楊氏模數為20 GPa以上,纖維之抗撓剛度較高。因此,於使電極14壓縮變形時,可抑制電極14之損傷。碳纖維之楊氏模數為200 GPa以下,藉此電極14容易變形,而容易形成埋入部16。又,於碳纖維之楊氏模數為200 GPa以下之情形時,可抑制向隔膜11之刺進。碳纖維之楊氏模數例如可根據碳纖維之種類、或將成為原料之有機纖維碳化之焙燒條件(焙燒溫度等)進行調整。
碳纖維之楊氏模數可藉由將碳纖維自電極14中拔出,並由拉伸試驗進行測定而求出。
[實施形態之效果] 實施形態之單元10於雙極板31之電極側之面具有槽部400,因此可使流經單元10內之電解液之流通阻力變小,而降低單元10中之電解液之壓力損失。又,電極14由碳纖維聚集體所形成,藉此電解液流通至電極14內,可使電解液滲透、擴散,容易確保電極14與電解液之反應面積(反應場)。進而,藉由埋入雙極板31之槽部400內的電極14之埋入部16之埋入量為0.2 mm以上1.4 mm以下,可抑制流量依存電阻及電荷轉移電阻之增加,可降低電極14之反應電阻。因此,單元10可減小電解液之壓力損失,並且可降低電極14之反應電阻。
又,於埋入部16之埋入量為0.2 mm以上1.4 mm以下之情形時,容易減小流經單元10內之電解液之溫度變化之不均。藉此,容易維持電解液之穩定性,進而可抑制電池性能之劣化。
實施形態之RF電池1具備實施形態之單元10,因此可減小單元10中之電解液之壓力損失,並且可降低電極14之反應電阻。因此,RF電池1於電池性能方面優異。
[試驗例1] 製作上述實施形態中所說明之單元,並使用其來組裝RF電池,而進行其評價。
於試驗例1中,將厚度或空隙率等規格不同之各種碳氈用於電極,而製作埋入部之埋入量不同之複數個單個單元(試樣No.1~5及11~18)。於各試樣之單個單元中,作為正負各電極,使用相同之碳氈之電極,各電極之面積設為9 cm2 。構成各試樣之單個單元中所使用之電極之碳纖維為嫘縈系碳纖維,使各試樣中之碳纖維之纖維直徑或楊氏模數不同。又,作為各試樣之單個單元中所使用之單元框架,準備供收納電極之凹部之深度不同者,藉此調整各試樣中之電極之壓縮率。
作為雙極板,使用形成有於正負電極側之面具有槽部之流路之帶槽雙極板。各試樣之單個單元中所使用之雙極板之槽部(流路)之構成相同。槽部之寬度(開口寬度)設為1 mm,槽部之深度設為2 mm,槽部之截面面積設為2 mm2 ,槽部之剖面形狀設為矩形。
〈充放電試驗〉 使用各試樣之單個單元來組裝單個單元之RF電池,於常溫(25℃)下對各電池進行充放電試驗。作為正負各電解液,使用硫酸釩水溶液(釩濃度:1.7 mol/L)。充放電試驗係以電流密度90 mA/cm2 之定電流進行,並於到達預先設定之特定之切換電壓後,切換充電與放電,進行複數個循環之充放電。並且,求出複數個循環中之任意1個循環中之平均電壓及平均電流,而求出單元電阻。單元電阻係藉由對使用平均電壓除以平均電流所得之電阻值乘以電極面積而算出。
〈電極之反應電阻〉 基於各試樣之單個單元電池中所求出之單元電阻求出電極之反應電阻。反應電阻係設為自單元電阻減去導電電阻所得之電阻,且藉由下述式而算出。導電電阻係利用電池內阻測試儀(BATTERY HITESTER)進行測定而求出。將各試樣中之反應電阻示於表1。 反應電阻(Ω·cm2 )=單元電阻(Ω·cm2 )-導電電阻(Ω·cm2 )
〈電解液之溫度差〉 又,於各電池之單元之入口側及出口側分別安裝溫度計,於上述充放電試驗中,測定供給至單元之電解液之溫度與自單元排出之電解液之溫度。並且,求出第1個循環中之供給至單元之電解液之最低溫度與自單元排出之電解液之最高溫度之差(以下,稱為「液溫差」)。將各試樣中之液溫差示於表1。
〈埋入部之埋入量〉 於充放電試驗後,利用光學顯微鏡對將各試樣之單個單元沿厚度方向切割所得之剖面進行觀察,而測定各試樣中之埋入部之埋入量及埋入比。此處,對1個試樣分別測定10個部位之埋入部之埋入量及埋入比,並求出各自之平均值。將各試樣中之埋入部之埋入量及埋入比示於表1。又,自將單個單元沿厚度方向切割所得之剖面測定電極之壓縮狀態之厚度。
〈電極之厚度、壓縮率、空隙率〉 於充放電試驗後,將電極自各試樣之單個單元中取出,並對電極進行清洗後,進行乾燥。其後,測定各試樣中之電極之非壓縮狀態(自然狀態)之厚度。基於電極之壓縮狀態之厚度及非壓縮狀態之厚度算出電極之壓縮率而求出。又,對電極之真實體積及表觀體積進行測量,算出電極之空隙率而求出。將各試樣中之電極之厚度、壓縮率、空隙率示於表1。
〈碳纖維之平均纖維直徑、楊氏模數〉 於充放電試驗後,利用SEM對自各試樣之單個單元中取出之電極之剖面進行觀察,藉由圖像解析測量10根碳纖維之纖維直徑(等面積圓當量徑),並算出其平均值,藉此求出碳纖維之平均纖維直徑。又,將碳纖維自電極中拔出,進行拉伸試驗,藉此測定碳纖維之楊氏模數。將構成各試樣中之電極之碳纖維之平均纖維直徑、楊氏模數示於表1。
[表1]
Figure 108120660-A0304-0001
如表1所示,試樣No.1~5之埋入部之埋入量為0.2 mm以上1.4 mm以下,且埋入比滿足0.4%以上75%以下。自表1所示之結果,可知與埋入量為範圍外之試樣No.11~18相比,埋入部之埋入量為0.2 mm以上1.4 mm以下之範圍內之試樣No.1~5之反應電阻較小,已可抑制反應電阻。具體而言,試樣No.1~5中之反應電阻為0.25 Ω・cm2 以下,進而為0.20 Ω・cm2 以下。因此,於埋入雙極板之槽部的電極之埋入部之埋入量為0.2 mm以上1.4 mm以下之情形時,可降低電極之反應電阻,可提高RF電池之電池性能。進而,試樣No.1~5之液溫差為5℃以下,與試樣No.11~18相比,液溫差較小。由此,可知於試樣No.1~5中,流經單元內之電解液之溫度變化之不均較小。
又,自表1所示之結果,可知藉由將電極之特性(厚度、壓縮率、空隙率)或構成電極之碳纖維之特性(纖維直徑、楊氏模數)設定於特定範圍內,容易將埋入部之埋入量及埋入比控制於上述範圍內。
1:氧化還原液流電池(RF電池) 2:氧化還原液流電池單元堆(單元堆) 3:單元框架 10:氧化還原液流電池單元(單元) 11:隔膜 12:正極單元 13:負極單元 14:正極電極 15:負極電極 16:埋入部 31:雙極板 32:殼體 32o:凹部 33:供液歧管 33s:供液狹縫 34:供液歧管 34s:供液狹縫 35:排液歧管 35s:排液狹縫 36:排液歧管 36s:排液狹縫 37:密封構件 38:密封槽 40:流路 41:導入路徑 42:排出路徑 80:交流/直流轉換器 90:電力系統 100N:負極循環流路 100P:正極循環流路 106:正極電解液罐 107:負極電解液罐 108:去路配管 109:去路配管 110:返路配管 111:返路配管 112:泵 113:泵 200:子堆 210:供排板 220:端板 230:緊固機構 400:槽部 410:導入側槽部 411:導入側整流槽部 420:排出側槽部 421:排出側整流槽部 b:埋入部之埋入量 d:槽部之深度 T1:電極之壓縮狀態之厚度 w:槽部之寬度
圖1係實施形態之氧化還原液流電池之動作原理圖。 圖2係表示實施形態之氧化還原液流電池之一例之概略構成圖。 圖3A係表示單元堆之一例之概略構成圖。 圖3B係單元堆所具備之單元之概略構成圖。 圖4係自一面側觀察單元框架所得之概略俯視圖。 圖5係說明實施形態之氧化還原液流電池單元之概略剖視圖。
10:氧化還原液流電池單元(單元)
11:隔膜
14:正極電極
16:埋入部
31:雙極板
400:槽部
b:埋入部之埋入量
d:槽部之深度
T1:電極之壓縮狀態之厚度
w:槽部之寬度

Claims (9)

  1. 一種氧化還原液流電池單元,其係具備被供給電解液之電極、及供配置上述電極之雙極板者,且 上述雙極板係於上述電極側之面具有供電解液流通之至少1個槽部, 上述電極由包含碳纖維之碳纖維聚集體所形成,且具有被按壓至上述雙極板側而埋入上述槽部內之埋入部, 上述埋入部之埋入量為0.2 mm以上1.4 mm以下。
  2. 如請求項1之氧化還原液流電池單元,其中上述埋入部之截面面積相對於上述槽部之截面面積之比率為0.4%以上75%以下。
  3. 如請求項1或2之氧化還原液流電池單元,其中上述電極之厚度為0.3 mm以上1.5 mm以下。
  4. 如請求項1或2之氧化還原液流電池單元,其中上述電極之壓縮率為60%以上95%以下。
  5. 如請求項1或2之氧化還原液流電池單元,其中上述電極之空隙率為70%以上。
  6. 如請求項1或2之氧化還原液流電池單元,其中上述碳纖維聚集體係選自碳氈、碳布及碳紙中之至少一種。
  7. 如請求項1或2之氧化還原液流電池單元,其中上述碳纖維之平均纖維直徑為20 μm以下。
  8. 如請求項1或2之氧化還原液流電池單元,其中上述碳纖維之楊氏模數為20 GPa以上200 GPa以下。
  9. 一種氧化還原液流電池,其具備如請求項1至8中任一項之氧化還原液流電池單元。
TW108120660A 2018-08-13 2019-06-14 氧化還原液流電池單元及氧化還原液流電池 TWI77706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8/030201 WO2020035895A1 (ja) 2018-08-13 2018-08-13 レドックスフロー電池セル及びレドックスフロー電池
WOPCT/JP2018/030201 2018-08-1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13795A TW202013795A (zh) 2020-04-01
TWI777068B true TWI777068B (zh) 2022-09-11

Family

ID=695253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20660A TWI777068B (zh) 2018-08-13 2019-06-14 氧化還原液流電池單元及氧化還原液流電池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316170B2 (zh)
EP (1) EP3840095A4 (zh)
JP (1) JP7068613B2 (zh)
CN (1) CN112534614B (zh)
TW (1) TWI777068B (zh)
WO (1) WO202003589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13144B2 (ja) * 2019-05-30 2023-01-26 東洋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レドックスフロー電池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04867A (zh) * 2014-12-26 2017-08-01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用电极和氧化还原液流电池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60181B2 (ja) 1995-04-13 2004-09-02 東洋紡績株式会社 液流通型電解槽用電極材
EP2795697B1 (en) * 2011-12-20 2020-11-04 United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Flow battery with mixed flow
DE112011105965T5 (de) 2011-12-20 2014-09-25 Intel Corporation Transistoren mit verformtem Kanalbereich unter Verwendung von Source- und Drain-Spannungserzeugern und System mit denselben
JP2015122230A (ja) 2013-12-24 2015-07-02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レドックスフロー電池
JP2015122231A (ja) 2013-12-24 2015-07-02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レドックスフロー電池
JP6103386B2 (ja) 2014-01-24 2017-03-29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レドックスフロー電池
JP6201876B2 (ja) 2014-04-23 2017-09-27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双極板、レドックスフロー電池、及び双極板の製造方法
WO2016189970A1 (ja) * 2015-05-27 2016-12-01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レドックスフロー電池
JP2017010809A (ja) * 2015-06-23 2017-01-12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レドックスフロー電池、及びレドックスフロー電池用電極
JP2017041418A (ja) * 2015-08-21 2017-02-23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双極板、セルフレーム及びセルスタック、並びにレドックスフロー電池
EP3367487B1 (en) * 2015-10-22 2021-02-17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Redox flow battery electrode, and redox flow battery
JP2017091617A (ja) 2015-11-02 2017-05-25 旭化成株式会社 カーボンフェルト、二次電池、及び、カーボンフェルトの製造方法
KR102169179B1 (ko) * 2016-03-31 2020-10-21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바이폴라 플레이트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레독스 흐름 전지
WO2017171289A1 (ko) * 2016-03-31 2017-10-05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바이폴라 플레이트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레독스 흐름 전지
JP2017208272A (ja) * 2016-05-19 2017-11-24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レドックスフロー電池
JP6108008B1 (ja) * 2016-05-30 2017-04-05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双極板、セルフレーム及びセルスタック、並びにレドックスフロー電池
KR20170142753A (ko) * 2016-06-20 2017-12-28 알엠텍 주식회사 혼합형 산화환원 흐름 배터리에 의한 신재생에너지의 저장 및 사용장치 제조방법
WO2018026005A1 (ja) * 2016-08-04 2018-02-08 昭和電工株式会社 レドックスフロー電池
US10403911B2 (en) * 2016-10-07 2019-09-03 Lockheed Martin Energy, Llc Flow batteries having an interfacially bonded bipolar plate-electrode assembly and methods for production and use thereof
WO2018105091A1 (ja) * 2016-12-08 2018-06-14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レドックスフロー電池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04867A (zh) * 2014-12-26 2017-08-01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用电极和氧化还原液流电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34614A (zh) 2021-03-19
TW202013795A (zh) 2020-04-01
EP3840095A1 (en) 2021-06-23
CN112534614B (zh) 2023-08-04
JP7068613B2 (ja) 2022-05-17
EP3840095A4 (en) 2022-04-06
WO2020035895A1 (ja) 2020-02-20
JPWO2020035895A1 (ja) 2021-08-10
US11316170B2 (en) 2022-04-26
US20210313591A1 (en) 2021-10-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10487B (zh) 双极板、电池框架、电池堆和氧化还原液流电池
US10680248B2 (en) Electrode material, electrode of redox flow battery, and redox flow battery
AU2016342919B2 (en) Redox flow battery electrode, and redox flow battery
TWI750427B (zh) 氧化還原液流電池用電極、氧化還原液流電池單元及氧化還原液流電池
JP6448165B2 (ja) 集電板及びレドックスフロー電池
JP6408750B2 (ja) レドックスフロー電池
TWI777068B (zh) 氧化還原液流電池單元及氧化還原液流電池
CN110192299B (zh) 双极板、单元框架、单元组和氧化还原液流电池
JP6448164B2 (ja) 集電板及びレドックスフロー電池
TW202036971A (zh) 電池單元、單元堆及氧化還原電池
TW202002378A (zh) 雙極板、單元框、單元堆、及氧化還原液流電池
TW202002379A (zh) 雙極板、單元框、單元堆、及氧化還原液流電池
TW202046546A (zh) 電池單元、單元堆及氧化還原電池
JP2019012694A (ja) 集電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