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67914B - 具有彎曲區域的顯示裝置 - Google Patents

具有彎曲區域的顯示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67914B
TWI767914B TW106120649A TW106120649A TWI767914B TW I767914 B TWI767914 B TW I767914B TW 106120649 A TW106120649 A TW 106120649A TW 106120649 A TW106120649 A TW 106120649A TW I767914 B TWI767914 B TW I76791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rea
display device
region
pad
curv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206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800811A (zh
Inventor
權泰勳
郭源奎
金光民
辛惠眞
李承珪
Original Assignee
南韓商三星顯示器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南韓商三星顯示器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南韓商三星顯示器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008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008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679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67914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7Passive-matrix OLED displays
    • H10K59/179Interconnections, e.g. wiring lines or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and not covered by groups H10K10/80, H10K30/80, H10K50/80 or H10K59/80
    • H10K77/10Substrates, e.g. flexible substrates
    • H10K77/111Flexible substrat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7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comprising two substrates, e.g. display comprising OLED array and TFT driving circuitry on different substrates
    • H10K59/1275Electrical connections of the two substrat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31Interconnections, e.g. wiring lines or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21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2102/301Details of OLEDs
    • H10K2102/311Flexible OLE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49Organic PV cel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ectrochromic Elements, Electrophoresis, Or Variable Reflection Or Absorption Elements (AREA)
  • Auxiliary Devices For Music (AREA)
  • Control Of El Display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揭露一種顯示裝置,其包括:具有影像顯示於其中的第一區域、不顯示影像的第二區域和連接第一區域和第二區域的彎曲區域的基板。彎曲區域配置成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彎曲軸線彎曲。複數個墊部端子設置在第二區域內。沿第一方向測量的彎曲區域的第一寬度比沿第一方向測量的第二區域的第二寬度窄。

Description

具有彎曲區域的顯示裝置
相關申請案的交互參照
本申請案主張於2016年6月20日向韓國智慧財產局提出之韓國專利申請號第10-2016-0076879號之優先權及權益,其全部內容於此併入做為參照。
本公開涉及顯示裝置,特別係涉及具有彎曲區域的非四邊形顯示裝置。
顯示裝置包括液晶顯示器(LCD)、電漿顯示面板(PDP)、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顯示器、場效顯示器(FED)、電泳顯示裝置(electrophoretic display device)等。
特別地,OLED顯示器包括兩個電極和位於它們之間的有機發光層。電子從一個電極注入,而電洞從另一個電極注入。注入的電子和電洞在有機發光層中彼此結合以產生激子,並且激子以光的形式發射能量。
OLED顯示器是自發光的,且因此不需要獨立光源。因此,OLED顯示器可比需要獨立光源的LCD更薄且更輕。此外,OLED顯示器具有相對低的功耗、高亮度和高響應速度。
一種顯示裝置,包括具有影像顯示於其中的第一區域、影像不顯示於其中的第二區域以及連接第一區域及第二區域的彎曲區域之基板。彎曲區域被設置成沿著於第一方向延伸的彎曲軸線彎曲。複數個墊部端子被設置在第二區域內。沿著第一方向測量的彎曲區域的第一寬度比沿著第一方向測量的第二區域的第二寬度窄。
一種顯示裝置,包括影像顯示於其中的顯示基板的第一區域和複數個墊部端子設置於其中的顯示基板的第二區域。彎曲區域連接第一區域和第二區域。顯示基板設置成在彎曲區域內彎曲,使得第二區域朝向第一區域折疊。第一區域大致為圓形,例如圓形或橢圓形,並且彎曲區域的平均寬度小於第二區域的平均寬度。
CL、G1、G2、G3:連接線
CT:接觸孔
C1、C2:圓形殼體
T1:第一間隔
T2:第二間隔
DW:資料線路
DA1-DAm:資料線
DA、DA':顯示區
GW1:第一閘極線
GW2:第二閘極線
GI1:第一絕緣層
GI2:第二絕緣層
ELVDD:第一電源
ELVSS:第二電源
E1-En:發光控制線
ELVDDL:驅動電源線
ILD:第三絕緣層
PA、PA':周邊區
PAD:墊部端子
PAD1:第一墊部端子
PAD2:第二墊部端子
PAD_LD:下墊部端子
P1、P1':顯示區域
P2、P2':彎曲區域
P3、P3':墊部區域
Vinit:初始化電源線
SC1-SC2n-1:第二掃描線
SC2-SC2n:第一掃描線
SUB:基板
S1、S2:邊緣
W:距離
W1:第一寬度
W2:第二寬度
L1、L1'、L2、L3:寬度
L4:間隔
R1、R1'、R2、R2':大小
100:顯示面板
140:顯示部分
150:像素
210:閘極驅動器
220:發光控制驅動器
230:資料驅動器
400:柔性電路板
410:第一驅動晶片
500:第二驅動晶片
通過參照以下結合附圖的詳細描述,本發明的更完整的理解以及其許多伴隨的態樣將可隨著其變得更好理解而輕易地獲得,其中:第1圖是根據本發明的例示性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示意性俯視圖;第2圖是第1圖的顯示裝置的基板的展開狀態的俯視圖;第3圖(A)和(B)分別是第1圖和第2圖的顯示裝置的側視圖;第4圖是根據本發明的例示性實施例的設置在彎曲區域和墊部區域中的墊部端子和連接線的視圖;第5圖是沿第4圖線V-V截取的剖面圖; 第6圖是第4圖區域A的放大圖;第7圖是沿第6圖的線VII-VII截取的剖面圖;第8圖是根據本發明的例示性實施例的第5圖的連接線的變型的視圖;第9圖是第1圖的顯示區的示意圖;第10圖是沿第9圖的線X-X截取的剖面圖;第11圖係根據本發明的例示性實施例繪示的顯示裝置的尺寸的視圖;第12圖至第15圖是根據本發明的例示性實施例繪示第2圖的彎曲區域的變型的視圖;以及第16圖是根據本發明的例示性實施例繪示的第1圖的墊部區域的變型的視圖。
在下文中,將參照附圖詳細描述本發明的例示性實施例。在不脫離本公開的精神或範圍的情況下,所描述的例示性實施例可以各種不同的方式進行修改。在整個說明書中相同的元件符號可表示相同的元件。
在附圖中,為了清楚起見,可能誇大層、膜、面板、區域、線等的厚度。應當理解,當諸如層、膜、區域或基板的元件被稱為在另一元件「上」時,其可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或者也可存在中間元件。
現在將參照第1圖至第8圖描述根據本發明例示性實施例的顯示裝置。
第1圖是根據本發明的例示性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示意性俯視圖。第2圖是第1圖的顯示裝置的基板的展開狀態的俯視圖。第3圖(A)和(B)分別是第1圖和第2圖的顯示裝置的側視圖。第4圖是設置在彎曲區域和墊部區域中的墊部端子和連接線的視圖。第5圖是沿第4圖的線V-V截取的剖面圖。第6圖是第4圖區域A的放大圖。第7圖是沿第6圖的線VII-VII截取的剖面圖。第8圖是根據本發明的例示性實施例的第5圖的連接線的變型的視圖。
參照第1圖至第8圖,根據本發明例示性實施例的顯示裝置可包括基板SUB、複數個墊部端子PAD以及柔性電路板400。連接到第一區域(以下稱為顯示區域P1)和第二區域(以下稱為墊部區域P3),且位於基板SUB上的彎曲區域P2,沿著沿第一方向(圖中的X軸方向)延伸的軸彎曲,使得墊部區域P3可與顯示區域P1重疊。此外,彎曲區域P2的第一寬度W1可小於墊部區域P3的第二寬度W2。
參照第1圖,根據本發明的例示性實施例的顯示裝置可包括顯示區域P1、彎曲區域P2和墊部區域P3。顯示區域P1、彎曲區域P2和墊部區域P3可位於基板SUB上。
顯示區域P1可為顯示影像的區域。顯示區域P1可被劃分為顯示區DA和周邊區PA。發光的顯示面板100(參照第9圖)可位於顯示區DA內。此外,可驅動顯示面板100的複數條連接線CL(參照第4圖)可位於周邊區PA內。以下將說明形成在基板SUB上的一些部件。然而,應當理解,本文未描述的其他部件也可形成在基板SUB上。
首先,將參照第9圖和第10圖對形成在基板SUB的顯示區DA中的顯示面板100進行說明。
第9圖是第1圖的顯示區的示意圖,第10圖是沿著第9圖的線X-X截取的剖面圖。
根據本發明的例示性實施例,顯示面板100包括第一閘極線GW1、第二閘極線GW2、資料線路DW、顯示部分140和像素150。
閘極驅動器210從外部控制電路接收控制訊號。如時序控制器。閘極驅動器210將掃描訊號依序地提供給包括在第一閘極線GW1或第二閘極線GW2中的第一掃描線SC2-SC2n或第二掃描線SC1-SC2n-1。此處n為正整數。
因此,透過掃描訊號選擇像素150,並且依次提供資料訊號。此處,閘極驅動器210可設置在柔性電路板400上的第一驅動晶片410中。
第一閘極線GW1以第一絕緣層GI1插入其間地位於基板SUB上。且第一閘極線GW1沿第一方向(例如X軸方向)延伸。第一閘極線GW1包括第二掃描線SC2n-1和發光控制線En。
第二掃描線SC2n-1連接到閘極驅動器210,並從閘極驅動器210提供掃描訊號。發光控制線En連接到發光控制驅動器220,並且從發光控制驅動器220提供發光控制訊號。此處,與閘極驅動器210一樣,發光控制驅動器220可設置在柔性電路板400上的第一驅動晶片410中。
第二閘極線GW2以第二絕緣層GI2插設於其間地設置在第一閘極線GW1上。第二閘極線GW2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二閘極線GW2包括第一掃描線SC2n和初始化電源線(initialization power line)Vinit。
第一閘極線GW1和第二閘極線GW2彼此不重疊。
第一掃描線SC2n連接到閘極驅動器210,並從閘極驅動器210提供掃描訊號。初始化電源線Vinit連接到閘極驅動器210,並且從閘極驅動器210施加初始化電源。
在本發明例示性實施例中,初始化電源線Vinit接收來自閘極驅動器210的初始化電源。初始化電源線Vinit可另外連接到另一個部件,並且初始化電源可由此其他部件施加至初始化電源線Vinit。
發光控制驅動器220響應於從諸如時序控制器的外部源提供的控制訊號,依序地將發光控制訊號提供給發光控制線En。因此,可藉由發光控制訊號控制像素150的發光。
例如,發光控制訊號控制像素150的發光時間。然而,可根據某些像素150結構省略發光控制驅動器220。
資料驅動器230響應從外部源(例如時序控制器)提供的控制訊號,將資料訊號提供給資料線路DW中的資料線DAm。每當掃描訊號被施加到第一掃描線SC2n或第二掃描線SC2n-1時,提供給資料線DAm的資料訊號被提供給由掃描訊號所選擇的像素150。因此,像素150被充入對應於資料訊號的電壓,且像素發出的光線具有與資料訊號電壓相對應的亮度。在此,資料驅動器230也可與閘極驅動器210一樣設置在柔性電路板400上的第一驅動晶片410中。
資料線路DW以第三絕緣層ILD插設於其間地設置在第二閘極線GW2上,並沿與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延伸。資料線路DW包括資料線DA1-DAm和驅動電源線ELVDDL。資料線DAm連接到資料驅動器230,並提供有來自資料驅動器230的資料訊號。驅動電源線ELVDDL連接到外部第一電源ELVDD,且驅動電源線ELVDDL提供有來自第一電源ELVDD的驅動電源。
在這種情況下,驅動電源線ELVDDL和資料線DAm可在第三絕緣層ILD上形成為相同層的部分。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且驅動電源線ELVDDL和資料線DAm也可形成為不同層的部分。
例如,驅動電源線ELVDDL可與第一閘極線GW1形成為相同的層的部分,並且資料線DAm可與第二閘極線GW2形成為相同的層的部分。相對地,驅動電源線ELVDDL可與第二閘極線GW2形成為相同的層的部分,並且資料線DAm可與第一閘極線GW1形成為相同的層的部分。
顯示部分140包括位於第一閘極線GW1、第二閘極線GW2以及資料線路DW交叉處的複數個像素150。此處,每個像素150包括以與資料訊號的驅動電流相對應的亮度發光的有機發光元件。像素電路控制流向有機發光元件的驅動電流。
像素電路連接到第一閘極線GW1、第二閘極線GW2以及資料線路DW。有機發光元件連接到像素電路。像素150被描述為有機發光元件,然而根據本發明例示性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像素150不限於此,像素150可為液晶顯示元件或電泳顯示元件。
顯示部分140的有機發光元件以像素電路插入其間地連接到外部第一電源ELVDD,並且有機發光元件也連接到第二電源ELVSS。第一電源ELVDD和第二電源ELVSS分別向顯示部分140的像素150提供驅動電源和公共電源。像素150依據提供給像素150的驅動電源和公共電源的資料訊號,發出對應於來自第一電源ELVDD並響應資料訊號而流向有機發光元件的驅動電流的亮的光。
如上所述,在根據本發明例示性實施例的顯示裝置中,第一閘極線GW1和第二閘極線GW2在第一方向上橫向於像素150佈置。第一閘極線GW1和第二閘極線GW2彼此不重疊,並且不形成在同一層內,而是將第一閘極線GW1和第二閘極線GW2分別設置在不同的層內。第二絕緣層GI2可設置在第一和第二閘極線GW1和GW2之間。因此,可減小彼此相鄰的閘極線之間的距離W,從而在同一區內形成更多的像素150。例如,可形成高解析度顯示裝置。
參照第1圖和第2圖,根據本發明的例示性實施例,基板SUB可具有在顯示區域P1中至少部分邊緣是圓形的平面形狀。例如,與彎曲區域P2相鄰的顯示區域P1的邊緣可製成圓形。亦即,顯示區域P1與彎曲區域P2相鄰的一邊緣具有非平部分。
例如,在第2圖中,顯示區域P1的邊緣S1和S2可製成圓形。在這種情況下,當基板SUB具有圓形或橢圓形的形狀時,顯示區域P1的邊緣S1和S2可對應於圓形形狀。
在顯示區域P1中基板SUB具有圓形平面形狀的情況下,顯示區DA和周邊區PA可具有圓形平面形狀。在此,顯示區DA的邊緣可形成為圓形,並且包圍顯示區DA的周邊區PA的邊緣也可形成為圓形。
在顯示區DA中,複數個像素150被設置在顯示面板100中,並且複數個像素150中的一些像素可沿著顯示區DA的邊緣設置。如上所述,顯示面板100中諸如資料線DAm和掃描線SCn的複數條訊號線可被設置在顯示區DA中。例如,複數個訊號線可傳送掃描訊號或資料訊號。
或者,連接到複數個訊號線的複數個連接線CL(參照第4圖)可設置在周邊區PA中。複數個連接線CL可透過彎曲區域P2連接到墊部區域P3的複數個墊部端子PAD。
彎曲區域P2設置在顯示區域P1和墊部區域P3之間,並將顯示區域P1和墊部區域P3彼此連接。基板SUB在彎曲區域P2中彎曲,且墊部區域P3可設置在顯示區域P1的後表面。也就是說,墊部區域P3可與顯示區域P1重疊。
參照第2圖,在基板SUB展開的狀態下,顯示區域P1、彎曲區域P2和墊部區域P3按照所述順序在第二方向(即Y軸方向)上排列。如果彎曲區域P2沿著沿第一方向(即X軸)延伸的軸線彎曲,如第1圖所示,則墊部區域P3可被設置在顯示區域P1的後表面。據此,墊部區域P3和顯示區域P1可被設置成在第三方向(即Z軸方向)上彼此分離。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且墊部區域P3可與顯示區域P1接觸。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彎曲區域P2彎曲,則彎曲區域P2的基板SUB可在其自身上折疊。例如,在彎曲區域P2中,區域P1和P3之間形成的角度可在0度和90度之間。
在彎曲區域P2中,如果在區域P1和P3之間形成的角度為大約0度,如上所述,則顯示區域P1和墊部區域P3可實質上彼此平行地延伸並且彼此重疊。
此外,如果當其摺疊以面向其自身時由基板SUB形成的角度為約0度時,則墊部區域P3可能不與顯示區域P1重疊,而是墊部區域P3可能與彎曲區域P2的部分重疊。例如,墊部區域P3設置在彎曲區域P2的後表面,其中墊部區域P3和彎曲區域P2可被設置為彼此平行。
此外,當面對其自身的基板SUB形成的角度大於0度且小於90度時,墊部區域P3可傾斜地設置在顯示區域P1的後表面。
另一方面,當彎曲區域P2彎曲時,由顯示區域P1和墊部區域P3形成的角度可為大約90度。例如,可將顯示區域P1和墊部區域P3設置成彼此垂直。
或者,如第2圖所示,根據本發明的例示性實施例,彎曲區域P2的第一寬度W1可形成為比墊部區域P3的第二寬度W2窄。第一寬度W1和第二寬度W2表示彎曲區域P2和墊部區域P3平行於第一方向的長度。例如,設置有複數個墊部端子PAD的墊部區域P3的寬度和彎曲區域P2的寬度形成為不同,特別是所形成的墊部區域P3的寬度大於彎曲區域P2的寬度。
如上所述,如果所形成之彎曲區域P2的第一寬度W1比墊部區域P3的第二寬度W2窄,則在顯示裝置中,可減小圍繞顯示區域P1的邊框的尺寸和/或包圍顯示區域P1周邊的外殼的尺寸。其將參照第11圖詳細描述。
第11圖是比較根據本發明的例示性實施例的顯示裝置尺寸的視圖。
參照第11圖,在比較例A中,顯示區域P1'中的顯示區DA'和周邊區PA'的大小R1'和R2',在語義上(semantically)與本例示性實施例B中顯示區域P1的顯示區DA和周邊區PA的每個大小R1和R2相同(R1'=R1,R2'=R2)。此外,比較例A中的墊部區域P3'的寬度L1'和本例示性實施例B的墊部區域P3的寬度L1實質相同。
此外,比較例A中的顯示區域P1'的邊緣和彎曲彎曲區域P2'的邊緣的間隔L4以及本示例性實施例B的顯示區域P1的邊緣與和彎曲彎曲區域P2的邊 緣的間隔L4實質相同。例如,在比較例A和本例示性實施例B中,彎曲區域P2和P2'從顯示區域P1和P1'的邊緣突出實質相同尺寸的程度。
或者,比較例A的彎曲區域P2'的寬度L2形成為大於本例示性實施例B的彎曲區域P2的寬度L3。
因此,在比較例A和本例示性實施例B中,彎曲區域P2及P2'的寬度L2及L3彼此不同,其餘顯示區域P1及P1'和墊部區域P3及P3'都實質上相同。
在比較例A中,假設圓形殼體C1包圍墊部區域P3'設置在顯示區域P1'的後表面上的顯示裝置。在此,為了將所有的彎曲區域P2'包圍在圓形殼體C1內,在最小的情況下,圓形殼體C1的圓形邊緣的內側可與彎曲區域P2'的兩個邊緣接觸。
相應地,在本例示性實施例B中,與比較例A一樣,假設圓形殼體C2圍繞其中墊部區域P3設置在顯示區域P1的後表面之顯示裝置。同樣地,為了將所有彎曲區域P2包圍在圓形殼體C2內,在最小的情況下,圓形殼體C2的圓形邊緣的內側可與彎曲區域P2的兩個邊緣接觸。
在這種情況下,如第11圖所示,比較例A的圓形殼體C1的最小尺寸形成為大於本例示性實施例B的圓形殼體C2的最小尺寸。例如,當比較其中彎曲區域P2'的寬度L2與墊部區域P3'的寬度L1'的尺寸相同的實施例(比較例A)與其中彎曲區域P2的寬度L3形成為小於墊部區域P3的寬度L1的實施例(本實施例B)時,其中彎曲區域P2'的寬度L2與墊部區域P3'的寬度L1'相同的實施例的所形成的圓形殼體C1較大。
因此,與本例示性實施例B相同,如果彎曲區域P2的寬度L3小於墊部區域P3的寬度L1,則可減小包圍顯示裝置的圓形殼體C2的尺寸。此外,如果圓形殼體C2的尺寸減小,則也可減小顯示裝置的邊框的尺寸。
或者,在本例示性實施例中,彎曲區域P2的第一寬度W1可形成為定值。如第2圖所示,從顯示區域P1到墊部區域P3的第一寬度W1被顯示為定值。
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且彎曲區域P2的第一寬度W1可具有如第12圖至第15圖所示的各種形狀。例如,如第12圖所示,彎曲區域P2的第一寬度W1可從顯示區域P1朝向墊部區域P3增加。相反地,如第13圖所示,彎曲區域P2的第一寬度W1可從顯示區域P1朝向墊部區域P3減小。
此外,如第14圖和第15圖所示,彎曲區域P2的第一寬度W1可減小,然後從顯示區域P1朝向墊部區域P3增加。例如,彎曲區域P2可具有其中心部分的寬度小於彎曲區域P2的兩端的寬度的形狀。然而,在第14圖中,彎曲區域P2的邊緣的一側可設置成直線,而在第15圖中,彎曲區域P2的邊緣的一側可設置成曲線。相對地,彎曲區域P2的第一寬度W1亦可增加,接著從顯示區域P1減小到墊部區域P3。
再次參照第4圖,複數個連接線CL可設置在彎曲區域P2中。如上所述,複數個連接線CL可連接到複數個訊號線,並且可透過彎曲區域P2從周邊區PA延伸到墊部區域P3。此外,複數個連接線CL可連接到墊部區域P3的複數個墊部端子PAD。例如,時脈訊號通過複數個墊部端子PAD從外部源傳送,並且經傳送的時脈訊號可通過複數個連接線CL傳送到可設置在顯示區域P1中的掃描電路。
根據本發明的例示性實施例,彎曲區域P2的複數個連接線CL之間的相鄰連接線可設置在不同的層。參照第5圖,複數個連接線CL中彼此相鄰的第一連接線G1和第二連接線G2可形成在不同的層內。
或者,參照第6圖和第7圖,當第一連接線G1和第二連接線G2形成在不同的層時,第一連接線G1或第二連接線G2可通過接觸孔CT連接到第一墊部端子PAD1或第二墊部端子PAD2。
例如,複數個墊部端子PAD中彼此相鄰的第一墊部端子PAD1和第二墊部端子PAD2可形成為同一層的部分。例如,第一墊部端子PAD1和第二墊部端子PAD2可由相同的金屬形成。此外,第一墊部端子PAD1和第二墊部端子PAD2可設置在相同的位置,並且例如可設置在絕緣層上並且彼此分離。
此外,第一連接線G1可由與第一墊部端子PAD1不同的層形成。例如,第二絕緣層GI2可設置在第一連接線G1和第一墊部端子PAD1之間。根據本發明的例示性實施例,設置在不同層內的第一連接線G1和第一墊部端子PAD1可通過形成在第二絕緣層GI2中的接觸孔CT電連接。
或者,第二連接線G2可形成在與第二墊部端子PAD2相同的層內。例如,第二連接線G2和第二墊部端子PAD2可由相同的金屬形成並且設置在同一層內。
第一連接線G1和第二連接線G2依次設置在基板SUB上。例如,第二絕緣層GI2可插設在第一連接線G1和第二連接線G2之間。第一絕緣層GI1可設置在基板SUB和第一連接線G1之間。
根據本發明的例示性實施例,設置在彎曲區域P2上的第一絕緣層GI1、第二絕緣層GI2和第三絕緣層ILD中的每一個可為有機層。例如,第一絕緣 層GI1,第二絕緣層GI2和第三絕緣層ILD可各自由有機層形成。透過在彎曲區域P2上形成與無機層相比相對軟的有機層的第一絕緣層GI1、第二絕緣層GI2和第三絕緣層ILD,在彎曲區域P2的絕緣層中可能產生較少的裂紋。
然而,根據本發明的例示性實施例,設置在彎曲區域P2上的第一絕緣層GI1、第二絕緣層GI2和第三絕緣層ILD各由有機層形成。然而,本發明不限於這種特定的佈置,並且第一絕緣層GI1、第二絕緣層GI2和第三絕緣層ILD中的至少一個可由有機層形成。例如,僅第一絕緣層GI1、第二絕緣層GI2和第三絕緣層ILD中的一個可由有機層形成,或者僅其兩層可由有機層形成。
根據本發明的例示性實施例,第一連接線G1可形成在與顯示面板100的第一閘極線GW1相同的層內。另外,第二連接線G2可由顯示面板100的第二閘極線GW2形成。
當第一連接線G1和第二連接線G2形成在同一層內時,如果第一連接線G1和第二連接線G2之間的間隔減小,則第一連接線G1和第二連接線G2短路的可能性增加。此外,第一連接線G1和第二連接線G2的間隔可減小的程度可進一步受到蝕刻製程的局限限制。
然而,根據本發明的例示性實施例,當第一連接線G1和第二連接線G2形成在不同的層內,第一連接線G1和第二連接線G2的第二間隔T2可最小化。例如,即使第一連接線G1和第二連接線G2的第二間隔T2減小,不同層的第一連接線G1和第二連接線G2的短路的可能性降低。此外,如果第一連接線G1和第二連接線G2之間的第二間隔T2最小化,則可減少配置複數個連接線CL的彎曲區域P2的寬度。此外,可最小化第一連接線G1和第二連接線G2之間的第二間隔T2,使得連接線的密度可增加。
然而,如第8圖所示,複數個連接線G3可各形成在同一層內。在這種情況下,複數條連接線G3的每條線的寬度可形成為小於第5圖的複數條連接線G1和G2的每條線寬。透過與形成有複數個連接線G1和G2的情況相同地減少複數條連接線G3的線寬,可減小彎曲區域P2的寬度。
根據本發明的例示性實施例,第一連接線G1和第二連接線G2形成為兩個不同的層,然而它們可選擇性地形成為三個、四個或複數個不同的層。
參照第4圖,可在墊部區域P3中設置複數個墊部端子PAD。在這種情況下,墊部區域P3可具有平面四邊形。
根據本發明的例示性實施例,可將複數個墊部端子PAD中彼此相鄰的第一墊部端子PAD1和第二墊部端子PAD2之間的第一間隔T1形成為大於第一連接線G1和第二連接線G2之間的第二間隔T2。因此,當在平面上觀察時,複數個連接線CL可比複數個墊部端子PAD更密集地設置。在這種情況下,第一間隔T1可形成為大於第二間隔T2約2至4倍。
或者,參照第2圖,柔性電路板400可結合到複數個墊部端子PAD。柔性電路板400可安裝有用於驅動顯示面板100的第一驅動晶片410。在這種情況下,柔性電路板400可為覆晶薄膜(COF,chip-on-film)基板。
柔性電路板400可為在柔性底膜上形成複數條金屬線的類型。
第一驅動晶片410可安裝到基膜以產生驅動訊號。例如,第一驅動晶片410可為透過從外部源接收控制訊號來產生掃描訊號的掃描驅動電路或產生資料訊號的資料驅動電路。例如,上述的閘極驅動器210或資料驅動器230可形成在第一驅動晶片410中。
根據本發明的例示性實施例,COF型的柔性電路板400接合到墊部區域P3,或者,COG型或COP型的第二驅動晶片500可設置在墊部區域P3。例如,第二驅動晶片500可安裝到墊部區域P3。
參照第16圖,與第一驅動晶片410一樣,第二驅動晶片500可為透過從外部源接收控制訊號而產生掃描訊號的掃描驅動電路和產生資料訊號的資料驅動電路。例如,上述的閘極驅動器210或資料驅動器230可形成在第二驅動晶片500中。
在這種情況下,第二驅動晶片500可設置在墊部區域P3中,並且第二驅動晶片500可與複數個上述墊部端子PAD接合。此外,與柔性電路板400接合的複數個下墊部端子PAD_LD可設置在墊部區域P3的下端。例如,第二驅動晶片500可通過形成在墊部區域P3中的獨立佈線而連接到複數個下墊部端子PAD_LD。
在根據本發明的例示性實施例的顯示裝置中,彎曲區域P2的第一寬度W1形成為比墊部區域P3的第二寬度W2窄,從而減小占據顯示區域P1周邊的邊框的尺寸和/或減小包圍顯示裝置中顯示區域P1的外圍的外殼的尺寸。
雖然已結合目前被認為是實用的示例性實施例來描述本發明,但是應當理解,本發明不限於所公開的實施例,而是相反,旨在覆蓋各種修改和等效佈置。
P1:顯示區域
P2:彎曲區域
P3:墊部區域
PAD:墊部端子
PA:周邊區
DA:顯示區

Claims (30)

  1. 一種顯示裝置,其包含:一基板,包括影像顯示於其中的一第一區域、影像不顯示於其中的一第二區域、以及設置為沿著於一第一方向延伸的一彎曲軸彎曲之一彎曲區域;複數個墊部端子,設置於該第二區域之內;以及一柔性電路板,結合到該複數個墊部端子;其中沿著該第一方向量測的該彎曲區域的一第一寬度,窄於沿著該第一方向量測的該第二區域的一第二寬度,且該第一區域在相鄰於該彎曲區域之部分具有一圓弧邊緣,該彎曲區域係可彎曲而使得該第二區域重疊於該第一區域並設置於該第一區域的後表面。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區域係實質上平坦的。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彎曲區域被彎曲,使得該第二區域被鋪設為實質上平坦地抵靠該第一區域。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彎曲區域被彎曲,使該彎曲區域的該基板面向其自身。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彎曲區域被彎曲,使該第一區域和該第二區域彼此互相垂直。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彎曲區域的該第一寬度在整個該彎曲區域中實質上相同。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彎曲區域的該第一寬度在其靠近該第二區域的一區域處比在其靠近該第一區域的一區域處大。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彎曲區域的該第一寬度在其靠近該第二區域的一區域處比在其靠近該第一區域的一區域處小。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彎曲區域的該第一寬度在該第一區域和該第二區域之間的一中心區域處比在靠近該第一區域的一區域處和靠近該第二區域的一區域處小。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自該第一區域朝該第二區域,該第一寬度增加並接著減少。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區域具有實質平坦的一圓形形狀。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區域具有實質平坦的一橢圓形狀。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進一步包括:複數條訊號線,設置於該第一區域內;以及複數條連接線,設置於該彎曲區域內並連接該複數條訊號線至該複數個墊部端子。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複數條連接線中的一第一連接線及一第二連接線,彼此緊鄰且設置於不同的層中。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一絕緣層插設於該 第一連接線及該第二連接線之間。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複數個墊部端子包括一第一墊部端子及緊鄰於該第一墊部端子的一第二墊部端子;該第一墊部端子電連接至該第一連接線;以及該第二墊部端子電連接至該第二連接線。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墊部端子及該第二墊部端子設置於相同的層之內。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墊部端子設置於與該第一連接線不同的層中,以及該第二墊部端子設置於與該第二連接線相同的層中。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墊部端子係透過形成於該絕緣層中的一接觸孔,電連接至該第一連接線。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絕緣層包括一有機材料。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複數個墊部端子包括至少一第一墊部端子以及緊鄰於該第一墊部端子的一第二墊部端子,並且該第一墊部端子和該第二墊部端子之間的一第一間隔大於該第一連接線和該第二連接線之間的一第二間隔。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間隔係該第二間隔的兩倍到四倍大。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複數條連接線包括一第一連接線,以及緊鄰該第一連接線的一第二連接線;且該第一連接線及該第二連接線設置於相同的層中。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複數條連接線係設置於複數個層之內。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複數條訊號線傳輸一掃描訊號或一資料訊號。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柔性電路板之一表面上係設置有一第一驅動晶片。
  2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進一步包括:一第二驅動晶片,設置於該第二區域之內,並電連接至該複數個墊部端子。
  2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於該第一區域之內設置有複數個有機發光元件。
  2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二區域具有實質平坦的一四邊形形狀。
  3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區域具有實質平坦的一四邊形形狀。
TW106120649A 2016-06-20 2017-06-20 具有彎曲區域的顯示裝置 TWI76791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60076879A KR102403234B1 (ko) 2016-06-20 2016-06-20 표시 장치
KR10-2016-0076879 2016-06-20
??10-2016-0076879 2016-06-2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00811A TW201800811A (zh) 2018-01-01
TWI767914B true TWI767914B (zh) 2022-06-21

Family

ID=590934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20649A TWI767914B (zh) 2016-06-20 2017-06-20 具有彎曲區域的顯示裝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4) US10157969B2 (zh)
EP (1) EP3261142A1 (zh)
KR (3) KR102403234B1 (zh)
CN (2) CN116782734A (zh)
TW (1) TWI76791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403234B1 (ko) 2016-06-20 2022-05-2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102381286B1 (ko) * 2017-05-18 2022-03-3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JP2019003026A (ja) * 2017-06-15 2019-01-10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
CN111837455B (zh) * 2018-03-12 2023-06-13 夏普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
KR102580292B1 (ko) 2018-05-29 2023-09-1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그 제조 방법 및 표시 장치 제조를 위한 레이저 가공 장치
CN108630736B (zh) * 2018-07-06 2021-08-03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oled显示器
KR102522469B1 (ko) * 2018-07-18 2023-04-1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WO2020065945A1 (ja) * 2018-09-28 2020-04-0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及び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JP7112930B2 (ja) * 2018-10-05 2022-08-04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
KR20200065161A (ko) * 2018-11-29 2020-06-0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20200091987A (ko) 2019-01-23 2020-08-0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USD966276S1 (en) 2019-07-29 2022-10-11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module for wearable device
USD958094S1 (en) 2019-07-29 2022-07-19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panel
USD940131S1 (en) 2019-07-29 2022-01-04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panel
CN110853521A (zh) * 2019-11-29 2020-02-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1180494B (zh) * 2020-01-03 2023-05-26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20220016407A (ko) 2020-07-31 2022-02-0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11785658B (zh) * 2020-08-03 2022-12-1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2285963B (zh) * 2020-09-14 2022-09-23 业成光电(无锡)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112652245A (zh) * 2020-12-22 2021-04-13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669707B (zh) * 2020-12-22 2023-05-12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柔性线路板、及显示装置
CN114356132A (zh) * 2021-12-22 2022-04-15 维信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4758582A (zh) * 2022-05-17 2022-07-15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US20240120347A1 (en) * 2022-10-11 2024-04-11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237467A1 (en) * 2004-04-23 2005-10-27 Sharp Kabushiki Kaisha Display device
US20130056243A1 (en) * 2011-09-07 2013-03-07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ouch panel
US20140254111A1 (en) * 2013-03-07 2014-09-11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Display device
TW201448691A (zh) * 2013-04-09 2014-12-16 Apple Inc 具彎折邊緣區域之可撓性顯示器
US20160016781A1 (en) * 2012-05-01 2016-01-21 Michael Allora Bulk cooking oil distribution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079259B1 (fr) * 1999-08-27 2013-11-13 The Swatch Group Management Services AG Procédé de réalisation d'un module d'affichage à cellule à cristaux liquides
SG85719A1 (en) 1999-08-27 2002-01-15 Swatch Group Man Serv Ag Method for making a display module including a liquid crystal and a single-face printed circuit, and module obtained via said method
JP4591157B2 (ja) * 2005-03-31 2010-12-01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配線基板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入力装置とその製造方法
BRPI0912347A2 (pt) * 2008-05-16 2015-10-13 Sharp Kk substrato de matriz ativa, dispositivo de exibição, método para inspecionar substrato de matriz ativa, e método para inspecionar dispositivo de exibição
US9865302B1 (en) 2008-12-15 2018-01-09 Tata Communications (America) Inc. Virtual video editing
KR101947163B1 (ko) * 2012-02-10 2019-02-1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KR101450836B1 (ko) 2013-02-27 2014-10-22 한국생산기술연구원 상하이동부를 포함하는 성형장치
KR102009670B1 (ko) 2013-02-28 2019-08-13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2140645B1 (ko) * 2013-04-22 2020-08-0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제조 장치
KR102042149B1 (ko) * 2013-07-31 2019-11-07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KR20150037198A (ko) 2013-09-30 2015-04-0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패널 및 이를 갖는 표시장치
KR102127974B1 (ko) * 2013-12-19 2020-06-3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KR102086644B1 (ko) 2013-12-31 2020-03-09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표시장치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KR102194822B1 (ko) * 2014-01-16 2020-12-2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114319B1 (ko) * 2014-01-22 2020-05-2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6425114B2 (ja) 2014-07-02 2018-11-21 Tianma Japan株式会社 折り畳み式表示装置及び電気機器
KR102295874B1 (ko) 2014-07-24 2021-08-3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162257B1 (ko) 2014-07-31 2020-10-07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WO2016059514A1 (en) * 2014-10-17 2016-04-21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TWI536130B (zh) * 2014-12-05 2016-06-01 群創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面板及電子顯示裝置
KR102276995B1 (ko) * 2015-02-12 2021-07-2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비사각형 디스플레이
KR102321611B1 (ko) * 2015-03-10 2021-11-0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휴대용 단말기
CN204855999U (zh) * 2015-08-26 2015-12-09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异形显示装置
KR102403234B1 (ko) 2016-06-20 2022-05-2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US10666458B2 (en) 2016-09-30 2020-05-2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ata transmission involving tunnel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KR20210083970A (ko) * 2019-12-27 2021-07-07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표시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237467A1 (en) * 2004-04-23 2005-10-27 Sharp Kabushiki Kaisha Display device
US20130056243A1 (en) * 2011-09-07 2013-03-07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ouch panel
US20160016781A1 (en) * 2012-05-01 2016-01-21 Michael Allora Bulk cooking oil distribution system
US20140254111A1 (en) * 2013-03-07 2014-09-11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Display device
TW201448691A (zh) * 2013-04-09 2014-12-16 Apple Inc 具彎折邊緣區域之可撓性顯示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690268B2 (en) 2023-06-27
EP3261142A1 (en) 2017-12-27
US20190123117A1 (en) 2019-04-25
US10872942B2 (en) 2020-12-22
CN107527997A (zh) 2017-12-29
KR20220077902A (ko) 2022-06-09
US10157969B2 (en) 2018-12-18
US20210111234A1 (en) 2021-04-15
TW201800811A (zh) 2018-01-01
KR20240054939A (ko) 2024-04-26
KR102658459B1 (ko) 2024-04-17
CN107527997B (zh) 2023-07-21
US11991911B2 (en) 2024-05-21
KR20170143142A (ko) 2017-12-29
KR102403234B1 (ko) 2022-05-27
US20170365650A1 (en) 2017-12-21
US20230389385A1 (en) 2023-11-30
CN116782734A (zh) 2023-09-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67914B (zh) 具有彎曲區域的顯示裝置
KR102482758B1 (ko) 표시 장치
KR101736930B1 (ko) 플렉서블 유기발광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11116079B2 (en) High resolution display device
US9646525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multi-panel display device
CN110018597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20180041301A (ko) 표시 장치
US10355063B2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panel an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KR102569967B1 (ko) 인쇄회로기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KR20160127276A (ko) 표시 장치
KR102567483B1 (ko) 표시 장치
KR20180029169A (ko) 표시 장치
US10032806B2 (en)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a peripheral area and wiring disposed in the peripheral area
KR102600186B1 (ko) 측변 구부림 구조를 갖는 곡면 표시장치
CN114613258B (zh) 透明显示装置
KR20220082123A (ko) 표시 장치
KR100690578B1 (ko) 디스플레이장치
US11925080B2 (en) Display device
WO2023206668A1 (zh)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