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58090B - 電子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電子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758090B TWI758090B TW110104722A TW110104722A TWI758090B TW I758090 B TWI758090 B TW I758090B TW 110104722 A TW110104722 A TW 110104722A TW 110104722 A TW110104722 A TW 110104722A TW I758090 B TWI758090 B TW I758090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substrate
- line
- electronic device
- initial
- circuit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33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3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5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5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3
- 239000003566 seal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8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2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9000010408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34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4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11810 insulat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4642 Polyim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20001721 polyim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XUIMIQQOPSSXEZ-UHFFFAOYSA-N Silicon Chemical compound [Si] XUIMIQQOPSSXEZ-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579 optical reflectomet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3229 poly(methyl methacryl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0139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5020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926 polymethyl methacryl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1 reg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10 silic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703 silic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409 thin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0297 Rayo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581 Si3N4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GWEVSGVZZGPLCZ-UHFFFAOYSA-N Titan 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Ti]=O GWEVSGVZZGPLCZ-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54 acut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21417 amorphous silic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19 ceram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21419 crystalline silic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38 encap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30 et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304 jo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28 membra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788 optical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TWNQGVIAIRXVLR-UHFFFAOYSA-N oxo(oxoalumanyloxy)alumane Chemical compound O=[Al]O[Al]=O TWNQGVIAIRXVL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120 photoresistant 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21420 polycrystalline silic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5591 polysilico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41 protectiv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HQVNEWCFYHHQES-UHFFFAOYSA-N silicon nitride Chemical compound N12[Si]34N5[Si]62N3[Si]51N64 HQVNEWCFYHHQE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814 silicon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OGIDPMRJRNCKJF-UHFFFAOYSA-N titanium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Ti]=O OGIDPMRJRNCKJF-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48—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to or from the solid state body in operation, e.g. leads, terminal arrangements ;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H01L23/488—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to or from the solid state body in operation, e.g. leads, terminal arrangements ;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consisting of soldered or bonded constructions
- H01L23/498—Leads, i.e. metallisations or lead-frames on insulating substrates, e.g. chip carriers
- H01L23/49811—Additional leads joined to the metallisation on the insulating substrate, e.g. pins, bumps, wires, flat lead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48—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y packages
- H01L33/62—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to or from the semiconductor body, e.g. lead-frames, wire-bonds or solder ball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0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 H01L27/1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 H01L27/12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TFTs formed on a non-semiconducting substrate, e.g. driving circuits for AMLCDs
- H01L27/12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TFTs formed on a non-semiconducting substrate, e.g. driving circuits for AMLCDs with a particular composition, shape or layout of the wiring layers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circuit arrangement, e.g. scanning lines in LCD pixel circuit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4—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 H01L21/48—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parts, e.g. containers, prior to assembly of the devices, using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ne of the subgroups H01L21/06 - H01L21/326
- H01L21/4814—Conductive parts
- H01L21/4846—Leads on or in insulating or insulated substrates, e.g. metallisation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48—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to or from the solid state body in operation, e.g. leads, terminal arrangements ;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H01L23/488—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to or from the solid state body in operation, e.g. leads, terminal arrangements ;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consisting of soldered or bonded constructions
- H01L23/498—Leads, i.e. metallisations or lead-frames on insulating substrates, e.g. chip carriers
- H01L23/49838—Geometry or layout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005—Process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5/00—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 H01L25/16—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the devices being of types provided for in two or more different main groups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forming hybrid circuits
- H01L25/167—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the devices being of types provided for in two or more different main groups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forming hybrid circuits comprising optoelectronic devices, e.g. LED, photodiod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33/00—Details relating to devices covered by the group H01L33/0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its subgroups
- H01L2933/0008—Processes
- H01L2933/0033—Processes relating to semiconductor body packages
- H01L2933/0066—Processes relating to semiconductor body packages relating to 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to or from the semiconductor bod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Geometry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Wire Bonding (AREA)
- Combinations Of Printed Boards (AREA)
Abstract
一種電子裝置包括主動元件基板、絕緣膜材、垂直線路以及異方性導電膠。主動元件基板包括基板、第一線路以及第二線路。第一線路配置於基板的第一表面上,第二線路配置於基板的第二表面上,且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彼此相對而基板的側表面將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連接。絕緣膜材配置於基板的側表面。垂直線路配置於絕緣膜材的表面上且位於絕緣膜材與基板的側表面之間。異方性導電膠配置於垂直線路與基板的側表面之間,且將垂直線路電性連接第一線路與第二線路。
Description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裝置,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電子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在各種不同應用需求下,電子裝置的設計日益多變。舉例而言,在一些設計中,為了讓產品顯示畫面的尺寸不因裝置本身的結構而受限,已有設計將多個具有顯示功能的裝置拼接在一起來達成需要的尺寸。在拼接多個裝置的設計中,為了降低拼接接縫的存在感,這類裝置需要盡可能的縮減邊框寬度。
本發明提供一種電子裝置,可具有縮減的邊框寬度。
本發明提供一種電子裝置的製造方法,可製造窄邊框的電子裝置。
本發明的電子裝置包括主動元件基板、絕緣膜材、垂直線路以及異方性導電膠。主動元件基板包括基板、第一線路以及
第二線路。第一線路配置於基板的第一表面上,第二線路配置於基板的第二表面上,且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彼此相對而基板的側表面將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連接。絕緣膜材配置於基板的側表面。垂直線路配置於絕緣膜材的表面上且位於絕緣膜材與基板的側表面之間。異方性導電膠配置於垂直線路與基板的側表面之間,且將垂直線路電性連接第一線路與第二線路。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絕緣膜材具有凸出部。凸出部由垂直線路的末端遠離垂直線路凸出。凸出部可經彎折而覆蓋垂直線路的末端。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電子裝置更包括密封材料。密封材料配置於主動元件基板上,且沿著絕緣膜材的至少部份周緣設置。凸出部與密封材料其中一者可覆蓋垂直線路的末端。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主動元件基板更包括平坦層。平坦層配置於基板上。第一線路位於平坦層與基板之間,且平坦層的邊緣與側表面相隔一段側向距離。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線路的末端與側表面切齊。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二線路的末端與側表面切齊。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異方性導電膠接觸第一線路的末段且接觸第二線路的末端。
本發明的電子裝置的製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在初始膜
材的第一部分上形成垂直線路,並將初始膜材貼附於初始基板上。初始基板的第一表面上形成有第一線路,且初始膜材的第二部分覆蓋第一線路。於基板的第二表面上形成第二線路,其中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彼此相對。將初始膜材的第一部分所貼附的初始基板的多餘部分移除以形成主動元件基板,同時露出垂直線路以及露出第一線路的末端與第二線路的末端。透過異方性導電膠將初始膜材的第一部分貼附於主動元件基板,使異方性導電膠接觸第一線路、第二線路與垂直線路。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還移除初始膜材的第二部分,並留下初始膜材的第一部分作為貼附於主動元件基板上的絕緣膜材。可進一步沿著絕緣膜材的至少部份周緣設置密封材料。可進一步彎折絕緣膜材來覆蓋垂直線路的末端。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初始膜材透過黏膠貼附於初始基板上。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將初始基板的多餘部分移除的步驟包括切割初始基板並移除初始基板的多餘部分以形成主動元件基板。切割初始基板時,初始膜材及垂直線路維持完整。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初始膜材以垂直線路相對第一線路位移一段側向距離的方式貼附於初始基板上。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初始膜材的第一部分以使得垂直線路對齊第一線路與第二線路的方式透過異方性導電膠貼附於主動元件基板。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異方性導電膠接觸絕緣膜材的未設置垂直線路的部分。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垂直線路的長度不小於第一線路至第二線路的距離。
基於上述,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電子裝置包括設置於主動元件基板側表面上的垂直線路,且利用垂直線路將主動元件基板的上、下表面(例如前述的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上的線路店連接,以達成雙面點路導通的設計。在一些實施例中,垂直線路預先製作於絕緣膜材上,且絕緣膜材可透過異方性導電膠貼合於主動元件基板的側表面。在主動元件基板的第二表面製作構件時,可以利用預先形成有垂直線路的絕緣膜材作為第一表面的保護層,以確保第一表面的構件不受損傷,從而提高製造良率。
100、200、300、400:電子裝置
110:基板
110’:初始基板
110A:保留部分
110B:多餘部分
112:第一表面
114:第二表面
116:側表面
122:主動元件
124A:第一線路
124B:第二線路
126A、126B:元件接合墊
128A~128F:絕緣層
130、330、430:絕緣膜材
130’:初始膜材
130A、430A:第一部分
130B、430B:第二部分
140:垂直線路
150:黏膠
160:異方性導電膠
170:密封材料
170A:第一密封材料
170B:第二密封材料
180:電子元件
180P:接墊
190:驅動電路元件
AC:主動元件基板
CT1、CT2:切割線
D1、D2、D3:側向距離
DW:距離
E124A、E124B:末端
ED:汲極
EG:閘極
ES:源極
G1、G2:間隔
P130、P330A、P330B、P430A、P430B:凸出部
S130、S130’:表面
SE:半導體層
VIA:通孔
X、Y、Z:方向
Z1:距離
圖1至圖9為根據一些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的製造方法。
圖10為電子裝置100在Z方向觀看第一線路124A時的俯視示意圖。
圖11為本揭露另一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的局部剖面示意圖。
圖12為本揭露又一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的局部剖面示意圖。
圖13為本揭露再一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的局部剖面示意圖。
在附圖中,為了清楚起見,放大了層、膜、面板、區域等的厚度。在整個說明書中,相同的附圖標記表示相同的元件。應當理解,當諸如層、膜、區域或基板的元件被稱為在「另一元件上」、或「連接到另一元件」、「重疊於另一元件」時,其可以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或與另一元件連接,或者中間元件可以也存在。相反,當元件被稱為「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或「直接連接到」另一元件時,不存在中間元件。如本文所使用的,「連接」可以指物理及/或電性連接。再者,「電性連接」或「耦合」係可為二元件間存在其它元件。
應當理解,儘管術語「第一」、「第二」、「第三」等在本文中可以用於描述各種元件、部件、區域、層及/或部分,但是這些元件、部件、區域、及/或部分不應受這些術語的限制。這些術語僅用於將一個元件、部件、區域、層或部分與另一個元件、部件、區域、層或部分區分開。因此,下面討論的「第一元件」、「部件」、「區域」、「層」、或「部分」可以被稱為第二元件、部件、區域、層或部分而不脫離本文的教導。
這裡使用的術語僅僅是為了描述特定實施例的目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如本文所使用的,除非內容清楚地指示,否則單數形式「一」、「一個」和「該」旨在包括複數形式,包括「至少一個」。「或」表示「及/或」。如本文所使用的,術語「及/或」包括一個或多個相關所列項目的任何和所有組合。還應當理解,當
在本說明書中使用時,術語「包括」及/或「包括」指定所述特徵、區域、整體、步驟、操作、元件的存在及/或部件,但不排除一個或多個其它特徵、區域整體、步驟、操作、元件、部件及/或其組合的存在或添加。
此外,諸如「下」或「底部」和「上」或「頂部」的相對術語可在本文中用於描述一個元件與另一元件的關係,如圖所示。應當理解,相對術語旨在包括除了圖中所示的方位之外的裝置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一個附圖中的裝置翻轉,則被描述為在其他元件的「下」側的元件將被定向在其他元件的「上」側。因此,示例性術語「下」可以包括「下」和「上」的取向,取決於附圖的特定取向。類似地,如果一個附圖中的裝置翻轉,則被描述為在其它元件「下方」或「下方」的元件將被定向為在其它元件「上方」。因此,示例性術語「下面」或「上面」可以包括上方和下方的取向。
本文使用的「約」、「實質上」、或「近似」包括所述值和在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確定的特定值的可接受的偏差範圍內的平均值,考慮到所討論的測量和與測量相關的誤差的特定數量(即,測量系統的限制)。例如,「約」可以表示在所述值的一個或多個標準偏差內,或±30%、±20%、±10%、±5%內。再者,本文使用的「約」、「實質上」、或「近似」可依光學性質、蝕刻性質或其它性質,來選擇較可接受的偏差範圍或標準偏差,而可不用一個標準偏差適用全部性質。
除非另有定義,本文使用的所有術語(包括技術和科學術語)具有與本發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通常理解的相同的含義。將進一步理解的是,諸如在通常使用的字典中定義的那些術語應當被解釋為具有與它們在相關技術和本發明的上下文中的含義一致的含義,並且將不被解釋為理想化的或過度正式的意義,除非本文中明確地這樣定義。
本文參考作為理想化實施例的示意圖的截面圖來描述示例性實施例。因此,可以預期到作為例如製造技術及/或公差的結果的圖示的形狀變化。因此,本文所述的實施例不應被解釋為限於如本文所示的區域的特定形狀,而是包括例如由製造導致的形狀偏差。例如,示出或描述為平坦的區域通常可以具有粗糙及/或非線性特徵。此外,所示的銳角可以是圓的。因此,圖中所示的區域本質上是示意性的,並且它們的形狀不是旨在示出區域的精確形狀,並且不是旨在限制權利要求的範圍。
圖1至圖9為根據一些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的製造方法。圖1示出初始基板110’以及形成於初始基板110’的第一表面112上的主動元件122、第一線路124A、元件接合墊126A及多層絕緣層128A~128E。在一些實施例中,形成於第一表面112上的構件還可包括訊號線、電容結構、光學膜層、及/或其他構件。形成於初始基板110’的第一表面112上的這些構件可用於連接成需要的電路而用於提供驅動控制以及訊號傳遞等功能。為了方便說明,本文圖式中標示了X軸、Y軸與Z軸來表示各構件與裝置的
定向。
主動元件122可包括半導體層SE、閘極EG、源極ES以及汲極ED,且是一個具有開關功能的元件。半導體層SE可配置於絕緣層128A上,其中夾於初始基板110’與半導體層SE之間的絕緣層128A可用於提供緩衝作用,以減輕形成半導體層SE的過程中在初始基板110’或是半導體層SE上造成的應力累積。半導體層SE的材質可包括矽質半導體(例如,非晶矽、多晶矽、結晶矽等)、氧化物半導體、陶瓷半導體或其他具有半導體特性且可以膜層形式製作於初始基板110’上的材質。絕緣層128B配置於半導體層SE上並覆蓋半導體層SE。
閘極EG配置於絕緣層128B上,且閘極EG在初始基板110’的正投影落在半導體層SE在初始基板110’的正投影之內。絕緣層128B夾於閘極EG與半導體層SE之間而提供閘極絕緣層的作用。絕緣層128C配置於閘極EG上並覆蓋閘極EG。源極ES與汲極ED配置於絕緣層128C上,且可填入貫穿絕緣層128A~128C的通孔VIA而接觸半導體層SE。源極ES與汲極ED彼此分離且位於閘極EG的不同側。閘極EG、源極ES與汲極ED可由導電性良好的金屬材料或是金屬材料的多層堆疊材料構成。在一些實施例中,閘極EG、源極ES與汲極ED的材質可包括非金屬類的導電材料(例如氧化物導電材料、有機導電材料),但不以此為限。
在一些實施例中,與閘極EG相同的膜層中還可包括有訊號線(例如掃描線、共用線)、電容電極、導電墊等構件。與源極
ES、汲極ED相同的膜層中還可包括有訊號線(例如資料線、共用線)、觸控電極、電容電極、導電墊等構件。另外,與源極ES、汲極ED相同膜層的構件可透過對應的通孔連接至與閘極EG相同膜層的構件,以連接成需要的電路。
第一線路124A可配置於絕緣層128C上而與源極ES、汲極ED為相同膜層的構件。舉例而言,第一線路124A、源極ES與汲極ED可以是由同一個導電材料層圖案化而成的三個構件。第一線路124A可以透過對應的導電構件而電性連接至閘極EG、源極ES或是圖中未示出的電容電極、觸控電極或任何訊號線。第一線路124A可用於傳遞主動元件122所需要的訊號,也可用於傳遞觸控元件、感測元件等功能性元件(裝置中若有的話)所需要的訊號。在一些實施例中,初始基板110’上可設置有陣列排列的多個主動元件122,而第一線路124A可以設置於這些主動元件122的外側。換言之,初始基板110’上設置有多個主動元件122時,所有的主動元件122都位在第一線路124A的同一側。另外,圖中雖僅呈現一條第一線路124A,但實際上,第一線路124A的數量可為多條,以用於建立不同的訊號傳遞路徑。
絕緣層128D配置於第一線路124A、源極ES與汲極ED上,且覆蓋第一線路124A、源極ES與汲極ED。絕緣層128D可以具有相對厚的厚度,也就是比絕緣層128A~128C更厚,從而提供平坦化的效果。因此,絕緣層128D可理解為平坦層。不過,本揭露不以此為限。另外,絕緣層128E覆蓋絕緣層128D。在一些
實施例中,絕緣層128A~128C與128E的材料可包括無機絕緣材料,例如氧化矽、氮化矽、氮氧化矽、氧化鈦、氧化鋁及/或其他可以應用於薄膜電晶體製作技術中的無機絕緣材料。絕緣層128D可選擇以有機絕緣材料製作,但不以此為限。可採用的有機絕緣材料可包括樹脂材料、光阻材料、聚亞醯胺(Polyimide,PI)、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等。
由圖1可知,主動元件122與第一線路124A位於絕緣層128D與基板110之間,且絕緣層128D可經圖案化而露出第一線路124A的遠離主動元件122的一部分。也就是說,絕緣層128D並未完全覆蓋第一線路124A。另外,絕緣層128E可以包覆絕緣層128D並且覆蓋住未被絕緣層128D覆蓋的第一線路124A的部分。換言之,第一線路124A的一部分被絕緣層128D覆蓋而另一部分被絕緣層128E覆蓋。另外,絕緣層128D也可露出汲極ED,而絕緣層128E雖覆蓋絕緣層128D的側壁但也可將汲極ED部分露出。
元件接合墊126A配置於絕緣層128E上。元件接合墊126A可以成對設置,且成對的元件接合墊126A之其中一個可連接至主動元件122的汲極ED而另一個可連接至對應的訊號線(例如共用線)。元件接合墊126A可用於在後續步驟中接合對應的元件。各元件接合墊126A可包括第一導電部MP以及第二導電部SP,且第二導電部SP可包覆第一導電部MP。第二導電部SP相
較於第一導電部MP可以為較不容易氧化的導電部。舉例而言,第一導電部MP可以由金屬材料構成,而第二導電部SP可以由導電氧化物構成,但不以此為限。
在圖2中,在初始膜材130’的第一部分130A上形成垂直線路140,並將初始膜材130’貼附於初始基板110’的第一表面112上,其中初始膜材130’的第二部分130B可覆蓋主動元件122與第一線路124A。初始膜材130’可以是絕緣材料的薄膜,其內部不具有導電線路或類似元件。垂直線路140可預先製作在初始膜材130’上,且初始膜材130’主要是以垂直線路140面向初始基板110’的方式貼附於初始基板110’上。舉例而言,初始膜材130’可通過黏膠150貼附於初始基板110’上。黏膠150提供暫時黏附的作用,而在後續步驟中使得初始膜材130’可自初始基板110’剝除/移除。在一些實施例中,黏膠150可為熱固化膠,但不以此為限。
由圖2可知,初始膜材130’貼附於初始基板110’之後,主動元件122、第一線路124A、元件接合墊126A等構件都被初始膜材130’覆蓋而夾於絕緣膜材13與初始基板110’之間。因此,初始膜材130’可遮蔽初始基板110’的第一表面112上的所有構件。在一些實施例中,初始膜材130’在X方向與Y方向的平面上的面積可以不小於初始基板110’。
垂直線路140設置於初始膜材130’的表面上且夾於初始膜材130’與黏膠150之間。初始膜材130’貼附於初始基板110’的方式是使得垂直線路140相對第一線路124A在X方向上位移一
段側向距離D1。也就是說,初始膜材130’貼附於初始基板110’後,垂直線路140在初始基板110’上的正投影可不重疊第一線路124A在初始基板110’上的正投影。另外,垂直線路140可對應第一線路124A設置,舉例而言,垂直線路140在初始基板110’上的正投影的延伸線可以與第一線路124A在初始基板110’上的正投影排列於同一直線上。在後續步驟中,垂直線路140可與第一線路124A電連接以建立連通的電訊號傳遞路徑。另外,初始基板110’上可設置有多條第一線路124A,而初始膜材130’上可設置有多條垂直線路140,且多條第一線路124A與多條垂直線路140可一對一的對應設置而形成多個獨立的電傳遞路徑。
在圖3中,將圖2的結構以Y方向為軸旋轉180度,使圖2中的Z方向轉為朝下。此時,初始膜材130’位於初始基板110’的下方,且初始基板110’的第二表面114朝上設置,其中第一表面112與第二表面114為初始基板110’的相對表面。另外,圖3表示在初始基板110’的第二表面114上形成第二線路124B的步驟。在形成第二線路124B之後可進一步在初始基板110’的第二表面114上形成絕緣層128F。絕緣層128F可以覆蓋第二線路124B且局部露出第二線路124B。另外,圖3還示出在初始基板110’上形成元件接合墊126B的結構。元件接合墊126B配置於絕緣層128F上,可以接觸被絕緣層128F露出的第二線路124B的一部分,並用於與其他元件接合。
在製作第二線路124B、絕緣層128F以及元件接合墊126B
的期間,第一表面112上的主動元件122、第一線路124A、垂直線路140等構件受初始膜材130’覆蓋而不會暴露出來。因此,製作第二線路124B、絕緣層128F以及元件接合墊126B的過程中,主動元件122、第一線路124A、垂直線路140等構件不會受到損壞或是改變,而有助於確保主動元件122、第一線路124A、垂直線路140等構件的完整性。換言之,初始膜材130’的覆蓋有助於提升製造良率,維持構件的品質。
在圖3中,第一線路124A與第二線路124B可對應設置。舉例而言,第一線路124A在初始基板110’的第二表面114的正投影可以重疊第二線路124B在第二表面114的正投影。另外,垂直線路140的圖案也可對應於第一線路124A與第二線路124B來設計。例如,垂直線路140的長度L140可以不小於第一線路124A至第二線路124B之間的距離DW。在一些實施例中,垂直線路140在初始基板110’的第二表面114的正投影、第一線路124A在第二表面114的正投影以及第二線路124B在第二表面114的正投影可以排列於同一直線路徑上。
接著,沿著圖3的切割線CT1切割初始基板110’,其中切割線CT1將初始基板110’劃分成保留部分110A與多餘部分110B,且多餘部分110B可以是初始基板110’上沒有主動元件122的部分。之後,如圖4所示,將初始基板110’的多餘部分110B移除以形成主動元件基板AC,並且露出初始膜材130’的第一部分130A上的垂直線路140。由圖3可知,切割線CT1可經過第一線
路124A以第二線路124B。因此,在移除初始基板130’的多餘部分110B之後可露出第一線路124A的末端E124A與第二線路124B的末端E124B。在一些實施例中,切割線CT1可不經過絕緣層128D。舉例而言,切割線CT1與絕緣層128D可相隔一段側向距離D2。在一些實施例中,側向距離D2可由100微米至500微米,例如150微米、200微米、250微米等。
在圖4中,主動元件基板AC包括縮減過的基板110、主動元件122、第一線路124A、第二線路124B、元件接合墊126A以及元件接合墊126B。在切割初始基板110’及移除多餘部分110B的過程中,基板110的側表面116可被露出,其中側表面116為連接於第一表面112與第二表面114之間的表面,且側表面116的法向量不同於第一表面114也不同於第二表面114。同時,第一線路124A與第二線路124B都可在側表面116露出。也就是說,第一線路124A的末端E124A以及第二線路124B的末端E124B可以都與側表面116切齊。在一些實施例中,可以選擇地研磨第一線路124A的末端E124A以及第二線路124B的末端E124B而有助於增加末端E124A與末端E124B在Y方向-Z方向的平面上的面積,但不以此限。
在圖4中,絕緣層128A~128C以及絕緣層128E可以都與側表面116切齊。絕緣層128D的邊緣可與基板110的側表面116相隔一段側向距離D2,且絕緣層128E可連續的延伸於絕緣層128D的側壁與基板110的側表面116之間。另外,絕緣層128F
也可與側表面116相隔一段側向距離D3,且第二線路124B在絕緣層128F的邊緣與側表面116之間連續的延伸。在其他實施例中,絕緣層128F可選擇性的與側表面116切齊。
在圖4的切割初始基板130’的步驟中,初始膜材130’以及初始膜材130’上的垂直線路140都維持完整。也就是說,初始膜材130’以及初始膜材130’上的垂直線路140皆無受到切割或是損壞。此外,在圖4的步驟中可進一步將對應於多餘部分110B的部分黏膠150移除而露出初始膜材130’的第一部分130A以及露出初始膜材130’上的垂直線路140。初始膜材130’的第二部分130B則是透過剩下的黏膠150貼附於主動元件基板AC上。
圖5示出將異方性導電膠160形成在基板110的側表面116上的步驟。異方性導電膠160可以接觸基板110的側表面116以及與側表面116切齊的絕緣層128A~128C與絕緣層128E。同時,異方性導電膠160也接觸第一線路124A的末端E124A以及第二線路124B的末端E124B。另外,異方性導電膠160可局部的延伸到接觸相對於第二線路124B內縮的絕緣層128F而將第二線路124B包覆。如此一來,異方性導電膠160與第二線路124B的接觸面積可增加而有助於提高導電傳輸的品質。
圖6表示透過異方性導電膠160將初始膜材130’的第一部分130A貼附於主動元件基板AC的步驟。具體而言,此步驟可包括彎折初始膜材130’並使初始膜材130’的第一部分130A接觸異方性導電膠160。如此一來,垂直線路140可通過異方性導電膠
160貼附於基板110的側表面116。初始膜材130’的第一部分130A例如以使得垂直線路140對齊第一線路126A與第二線路126B的方式透過異方性導電膠160貼附於主動元件基板AC。異方性導電膠160可實體接觸第一線路124A、第二線路124B以及垂直線路140,因此第一線路124A、第二線路124B以及垂直線路140可彼此電連接而形成由基板110的第一表面112經過側表面116連續延伸到第二表面114的電傳輸路徑。
接著,可以沿著圖6中的切割線CT2切割初始膜材130’並將初始膜材130’的第二部分130B移除,其中切割線CT2可與垂直線路140相隔一段距離Z1而使切割步驟不會切到垂直線路140。沿切割線CT2切割初始膜材130’之後可將第二部分130B以及對應的黏膠150移除而得到圖7的結構,其中元件接合墊126A可被露出。在圖7中,初始膜材130’經切割成貼附於主動元件基板AC上絕緣膜材130,且絕緣膜材130可具有由垂直線路140的末端遠離垂直線路140凸出的凸出部P130。凸出部P130的凸出高度例如為前文所描述的距離Z1或更小。
圖8表示絕緣膜材130的凸出部P130經彎折的結構。在圖8中,絕緣膜材130的凸出部P130可經彎折而覆蓋垂直線路140末端,且可進一步覆蓋異方性導電膠160。被彎折的凸出部P130的周緣可以由密封材料170密封並且固定住。在此步驟中,可沿著絕緣膜材130的至少部份周緣設置密封材料170,已將絕緣膜材130的周緣固定且密封起來。密封材料170位於絕緣膜材130與絕
緣層128D之間。密封材料170可以為具有阻水阻氣特性的材料。在一些實施例中,密封材料170可以具有光反射性,但不以此為限。在圖8中,密封材料170設置於絕緣膜材130的鄰近第一線路126A的周緣,但不以此為限。在其他的實施例中,絕緣膜材130的鄰近第二線路126B的周緣也可被密封材料170密封而且密封材料170可以包覆並密封垂直線路140的鄰近第二線路126B的末端。如此,除了元件接合墊128A與元件結合墊128B外,其他的導體構件與導體線路都可被密封而不外露。
圖9呈現在圖8的結構上接合電子元件180以及驅動電路元件190以構成電子裝置100的步驟。在圖9中,電子裝置100包括主動元件基板AC、絕緣膜材130、垂直線路140以及異方性導電膠160,其中主動元件基板AC可包括基板110、主動元件122、第一線路124A、第二線路124B、元件結合墊126A與元件接合墊126B。另外,電子元件180接合於主動元件基板AC的元件接合墊126A上,而驅動電路元件190接合於主動元件基板AC的元件接合墊126B上。
基板110具有第一表面112、第二表面114與側表面116。第一線路124A配置於基板110的第一表面112上,而第二線路124B配置於基板110的第二表面114上。另外,主動元件基板AC還包括設置於基板110上的主動元件122以及未示出的相關訊號線。第一線路124A可電連接與主動元件122相關的訊號線,以提供電訊號的傳輸路徑。
絕緣膜材130配置於基板110的側表面116。絕緣膜材130例如為具有可撓性質的膜材,且絕緣膜材130的材質可為塑膠材料,例如聚醯亞胺(polyimide,PI)或是其他可撓性材料。絕緣膜材130在Z方向上的尺寸可大致與主動元件基板AC對應。如圖9所示,絕緣膜材130可比垂直線路140更凸出,但絕緣膜材130的凸出部P130可經彎折而覆蓋垂直線路140。在一些實施例中,絕緣膜材130在Z方向上的延伸長度可以不超出絕緣層128D的頂面或是不超出元件接合墊126A的高度,這有助於使電子元件180更容易且更穩定的接合於主動元件基板AC上。舉例而言,絕緣膜材130在Z方向上具有較長的延伸長度時,接合電子元件180所使用的工具可能會受到凸出的絕緣膜材130的阻擋而影響接合步驟的進行。不過,絕緣膜材130在Z方向上的延伸長度可以不超出絕緣層128D的頂面或是不超出元件接合墊126A的高度,就可避免接合步驟受到影響。
垂直線路140配置於絕緣膜材130的表面S130上且位於基板110的側表面116與絕緣膜材130之間。垂直線路140不會埋入絕緣膜材130中,而在絕緣膜材130的表面S130凸出。在一些實施例中,垂直線路140是一個的導電線路,其例如由金屬或是其他可導電的材料製作。垂直線路140例如是沿著Z方向延伸的線性導體結構且垂直線路140的延伸長度可以至少等於第一線路124A與第二線路124B在Z方向的距離DW。垂直線路140在側表面116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可以重疊第一線路124A與第二線
路124B在側表面116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換言之,第一線路124A與第二線路124B的延伸線可通過垂直線路140。垂直線路140的末端可被絕緣膜材130的凸出部P130覆蓋而不外露,這有助於避免垂直線路140被氧化或是損壞。
異方性導電膠160用於將絕緣膜材130貼附於主動元件基板AC。如圖9所示,異方性導電膠160接觸大致切齊側表面116的絕緣層128E、第一線路126A、絕緣層128A~128C以及第二線路124B。並且,異方性導電膠160在第二線路124B的末端附近還朝向絕緣層128F延伸而將第二線路124B包覆。異方性導電膠160的一部分配置於垂直線路140與基板110的側表面116之間,且將垂直線路140電性連接第一線路124A與第二線路124B。如此一來,垂直線路140、第一線路124A與第二線路124B可透過異方性導電膠160的導電方向性而構成由基板110的第一表面112經過側表面116連續的延伸到第二表面114的電傳輸路徑。
密封材料170可以設置於基板110的第一表面112上,並且沿著絕緣膜材130的周緣設置。密封材料170的材質具有阻水阻氣特性而有助於降低垂直線路140受水氣影響而變質、氧化或導電性降低的可能。在一些實施例中,密封材料170可具有光反射性質,而有助於提升電子裝置100的光學效果。
在一些實施例中,電子元件180接合於位在第一表面112上的元件接合墊126A。電子元件180例如為發光二極體,其中發光二極體可依照不同的結構設計而為水平式發光二極體、垂直式
發光二極體或其他類型的發光二極體。在一些實施例中,發光二極體可依據結構尺寸而為毫米發光二極體、次毫米發光二極體或微米發光二極體。在一些實施例中,密封材料170具有光反射性時,密封材料170可將電子元件180發出的光線反射出去而提高電子元件180的光利用率。另外,電子元件180可包括兩個接墊180P,且這兩個接墊180P分別連接至不同的元件接合墊126A。在一些實施例中,電子元件180為發光二極體時,這兩個接墊180P可分別為陽極接墊與陰極接墊。
驅動電路190接合於位在第二表面114上的元件結合墊126B。驅動電路190例如包括可撓性電路板、驅動晶片或其組合。驅動電路190可用於提供電子元件180所需要的電訊號。驅動電路190提供的訊號可通過元件接合墊126B傳遞至第二線路124B,並藉由第二線路124B、異方性導電膠160、垂直線路140及第一線路124A構成的電傳輸路徑傳遞至位於第一表面112上的第一線路124A。第一線路124A可將電訊號進一步傳遞給設置於第一表面112上的對應的元件(例如對應的訊號線或是電極)。如此,主動元件基板AC在第一表面112的一側可不需保留接合驅動電路190所需要的面積,而可以達到窄邊框的設計。
在一些實施例中,因為窄邊框的設計,電子元件180的設置位置不需受限而可以設置在主動元件基板AC的周邊,鄰近電子裝置100的邊緣處。如此,電子裝置100可具有實質上無邊框的結構設計。這樣的電子裝置100應用於拼接顯示器之類的產品
時可以改善多裝置拼接的效果,讓使用者不易察覺拼接接縫,也有助於可讓拼接顯示器的畫面連續性提升。如圖1到圖9所描述的製作步驟,電子裝置100的製作過程中,第一表面112上的元件與線路可利用初始薄膜130’覆蓋而可避免在第二線路124B的製作過程受到損壞。因此,圖1到圖9所描述的製作步驟有助於提高電子裝置100的製作良率。
圖10為電子裝置100在Z方向觀看第一線路124A時的俯視示意圖。為了簡化圖面以呈現構件之間的配置關係,圖10僅示出基板110、第一線路124A、絕緣膜材130、導通線路140、異方性導電膠160與密封材料170。由圖10可知,絕緣膜材130的凸出部P130可覆蓋住垂直線路140的末端,且密封材料170可以沿著絕緣膜材130的周緣設置。圖10中呈現了兩條第一線路124A,其例如用於傳遞不同的電訊號。由圖10可知,垂直線路140的數量可對應於第一線路124A的數量,且各垂直線路140可對應於其中一條第一線路124A設置,從而構成多條電傳輸路徑。
異方性導電膠160配置於絕緣膜材130與基板110之間。異方性導電膠160不僅接觸垂直線路140,也接觸絕緣膜材130的未設置垂直線路140的部分。也就是說,異方性導電膠160可連續的分布於相鄰的垂直線路140之間而未經圖案化。在本實施例中,各垂直線路140與對應的第一線路124A之間的間隔G1小於與鄰近的垂直線路140的間隔G2。由於異方性導電膠160具有沿最短路徑導通的特性,因此異方性導電膠160雖連續分布於相
鄰的垂直線路140之間,並不會讓相鄰的垂直線路140之間彼此電性導通。換言之,在連續的異方性導電膠160的設置之下,各垂直線路140可與對應的第一線路124A電導通而不與相鄰的垂直線路140電導通,從而形成需要的電傳遞路徑,例如由各第一線路124A電聯通至對應的一條垂直線路140。
圖11為本揭露另一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的局部剖面示意圖。圖11的電子裝置200大致相似於圖9的電子裝置100,但圖11中省略了電子元件180與驅動電路元件190。具體而言,電子裝置200包括主動元件基板AC、絕緣膜材130、垂直線路140、異方性導電膠160以及密封材料170,且這些構件的製作方式、配置關係可參照前述實施例的記載,而不重述。不同於電子裝置100之處在於,電子裝置200中的絕緣膜材130未經彎折,因此絕緣膜材130的凸出部P130可在Z方向延伸而超出垂直線路140。另外,如圖11所示,密封材料170可以覆蓋垂直線路140的末端且夾於絕緣膜材130與主動元件基板AC之間。密封材料170可選擇性的也覆蓋絕緣膜材130的凸出部P130的周緣。具體來說,根據本實施例與圖9的實施例可知,絕緣膜材130與密封材料170其中一者可以覆蓋,甚至直接接觸垂直線路140的末端。在一些實施例中,絕緣膜材130與密封材料170可以分別接觸垂直線路140的末端的部分而將垂直線路140的末端完全覆蓋。
圖12為本揭露又一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的局部剖面示意圖。圖12的電子裝置300大致相似於圖9的電子裝置100,但圖
12中省略了電子元件180與驅動電路元件190。具體而言,電子裝置300包括主動元件基板AC、絕緣膜材330、垂直線路140、異方性導電膠160以及密封材料170,且這些構件的製作方式、配置關係可參照前述實施例的記載,而不重述。不同於電子裝置100之處在於,電子裝置300的絕緣膜材330可在Z方向延伸而超出垂直線路140的兩端,其中絕緣膜材330的材料與製作方式可與前述絕緣膜材130相同,但僅結構設計略不同於絕緣膜材130。
舉例而言,本實施例的絕緣膜材130可包括凸出部P330A與凸出部P330B,且凸出部P330A由垂直線路140的鄰近第一表面112的末端沿Z方向遠離垂直線路140凸出而凸出部P330B由垂直線路140的鄰近第二表面114的末端沿Z方向遠離垂直線路140凸出。密封材料170可包括第一密封材料170A與第二密封材料170B,其中第一密封材料170A與第二密封材料170B可以分別直接接觸垂直線路140的相對兩端以將垂直線路140密封。第一密封材料170A設置於凸出部P330A與主動元件基板AC之間,而第二密封材料170B設置於凸出部P330B與主動元件基板AC之間。
圖13為本揭露再一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的局部剖面示意圖。圖13的電子裝置400大致相似於圖9的電子裝置100,但圖13中省略了電子元件180與驅動電路元件190。具體而言,電子裝置400包括主動元件基板AC、絕緣膜材430、垂直線路140、異方性導電膠160以及密封材料170,其中主動元件基板AC、絕
緣膜材430、垂直線路140、異方性導電膠160以及密封材料170的配置關係、製作方式與功能可參照圖9的實施例的描述。本實施例與圖9的電子裝置100的差異主要在於絕緣膜材430的設計。因此,電子裝置400可以視為將絕緣膜材430的設計用於替代電子裝置100的絕緣膜材130的實施方式。
在本實施例中,主動元件基板AC可至少包括基板110、主動元件122、第一線路124A、第二線路124B、元件接合墊126A、元件接合墊126B以及多層絕緣層(如前述實施例所記載的絕緣層124A~128F)。基板110具有第一表面112、第二表面114、連接於第一表面112與第二表面114之間的側表面116。主動元件122與第一線路124A配置於基板110的第一表面112上,而第二線路124配置於基板110的第二表面114上。元件接合墊126A可設置於基板110的第一表面112上,且至少部分的電連接主動元件122。元件接合墊126B可設置於基板110的第二表面114上且電連接第二線路126B。
在圖13中,絕緣膜材430除了沿著基板110的側表面116的平面貼附於主動元件基板AC之外,也部分地沿著基板110的第二表面114的平面貼附於主動元件基板AC。換言之,絕緣膜材430的第一部分430A大致沿著Y方向-Z方向的平面設置,而第二部分430B大致沿著X方向-Y方向的平面設置。如此,絕緣膜材430例如彎折成具有L形的剖面結構,如圖13所示。
密封材料170在本實施例中可沿著絕緣膜材430的周緣
設置。絕緣膜材430可具有凸出於垂直線路140的凸出部P430A以及凸出部P430B。凸出部P430A位於第一部分430A的邊緣,凸出部P430B位於第二部分430B的邊緣。密封材料170可包括第一密封材料170A與第二密封材料170B,其中第一密封材料170A與第二密封材料170B分別沿著凸出部P430A與凸出部P430B設置。另外,第一密封材料170A與第二密封材料170B可選擇的接觸垂直線路140相對末端。
綜上所述,本發明實施例電子裝置利用異方性導電膠將製作於絕緣膜材上的垂直線路貼附至主動元件基板,以建立垂直方向的電傳輸路徑。因此,電子裝置可將驅動電路元件與功能元件(例如發光元件、顯示元件等)接合於主動元件基板的相對兩表面,從而讓功能元件能夠盡可能地鄰近電子裝置的邊緣來設置。如此,電子裝置可具有窄邊框的設計,而滿足多種應用需求。另外,在製作電子裝置時,需要在主動元件基板的相對兩表面上製作線路。設置有垂直線路的絕緣膜材可用於保護主動元件基板之第一表面上的主動元件線路,而可避免在第二表面製作線路的製作過程中損壞已先製作於第一表面上的線路與元件。如此,絕緣膜材在電子裝置中除了用於支撐與覆蓋垂直線路外,還可提供保護作用提升電子裝置的製作良率。
100:電子裝置
110:基板
112:第一表面
114:第二表面
116:側表面
122:主動元件
124A:第一線路
124B:第二線路
126A、126B:元件接合墊
128A~128D、128F:絕緣層
130:絕緣膜材
140:垂直線路
160:異方性導電膠
170:密封材料
180:電子元件
180P:接墊
190:驅動電路元件
AC:主動元件基板
DW:距離
P130:凸出部
X、Y、Z:方向
Claims (19)
- 一種電子裝置,包括:主動元件基板,包括基板、第一線路、第二線路以及絕緣層,所述第一線路配置於所述基板的第一表面上,所述第二線路配置於所述基板的第二表面上,且所述第一表面與所述第二表面彼此相對而所述基板的側表面將所述第一表面與所述第二表面連接,所述第一線路位於所述絕緣層與所述基板之間,且所述絕緣層的邊緣與所述側表面相隔一段側向距離;絕緣膜材,配置於所述基板的所述側表面;垂直線路,配置於所述絕緣膜材的表面上且位於所述絕緣膜材與所述基板的所述側表面之間;以及異方性導電膠,配置於所述垂直線路與所述基板的所述側表面之間,且將所述垂直線路電性連接所述第一線路與所述第二線路。
-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所述絕緣膜材具有凸出部,所述凸出部由所述垂直線路的末端遠離所述垂直線路凸出。
- 如請求項2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所述凸出部經彎折而覆蓋所述垂直線路的所述末端。
-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電子裝置,更包括密封材料,配置於所述主動元件基板上,且沿著所述絕緣膜材的至少部份周緣設置。
- 如請求項4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所述絕緣膜材與所述密封材料其中一者覆蓋所述垂直線路的末端。
-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所述第一線路的末端與所述側表面切齊。
-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所述第二線路的末端與所述側表面切齊。
-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所述異方性導電膠接觸所述第一線路的末端且接觸所述第二線路的末端。
- 一種電子裝置的製造方法,包括:在初始膜材的第一部分上形成垂直線路,並將所述初始膜材貼附於初始基板上,其中所述初始基板的第一表面上形成有第一線路,且所述初始膜材的第二部分覆蓋所述第一線路;於所述初始基板的第二表面上形成第二線路,其中所述第一表面與所述第二表面彼此相對;將所述初始膜材的所述第一部分所貼附的所述初始基板的多餘部分移除以形成主動元件基板以及貼附於所述主動元件基板上的絕緣膜材,同時露出所述垂直線路以及露出所述第一線路的末端與所述第二線路的末端;以及透過異方性導電膠將所述初始膜材的所述第一部分貼附於所述主動元件基板,使所述異方性導電膠接觸所述第一線路、所述第二線路與所述垂直線路。
- 如請求項9所述的電子裝置的製造方法,還包括移除所述初始膜材的所述第二部分,並留下所述初始膜材的所述第一部分作為貼附於所述主動元件基板上的所述絕緣膜材。
- 如請求項10所述的電子裝置的製造方法,更包括沿著所述絕緣膜材的至少部份周緣設置密封材料。
- 如請求項10所述的電子裝置的製造方法,更包括彎折所述絕緣膜材來覆蓋所述垂直線路的末端。
- 如請求項9所述的電子裝置的製造方法,其中所述初始膜材透過黏膠貼附於所述初始基板上。
- 如請求項9所述的電子裝置的製造方法,其中將所述初始基板的所述多餘部分移除的步驟包括切割所述初始基板並移除所述初始基板的所述多餘部分以形成所述主動元件基板。
- 如請求項14所述的電子裝置的製造方法,其中切割所述初始基板時所述初始膜材及所述垂直線路維持完整。
- 如請求項9所述的電子裝置的製造方法,其中所述初始膜材以所述垂直線路相對所述第一線路位移一段側向距離的方式貼附於所述初始基板上。
- 如請求項9所述的電子裝置的製造方法,其中所述初始膜材的所述第一部分以使得所述垂直線路對齊所述第一線路與所述第二線路的方式透過所述異方性導電膠貼附於所述主動元件基板。
- 如請求項9所述的電子裝置的製造方法,其中所述異方性導電膠接觸所述絕緣膜材的未設置所述垂直線路的部分。
- 如請求項9所述的電子裝置的製造方法,其中所述垂直線路的長度不小於所述第一線路至所述第二線路的距離。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10104722A TWI758090B (zh) | 2021-02-08 | 2021-02-08 | 電子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
US17/371,069 US12107202B2 (en) | 2021-02-08 | 2021-07-08 | Electronic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CN202111143797.7A CN113889454A (zh) | 2021-02-08 | 2021-09-28 | 电子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10104722A TWI758090B (zh) | 2021-02-08 | 2021-02-08 | 電子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I758090B true TWI758090B (zh) | 2022-03-11 |
TW202232210A TW202232210A (zh) | 2022-08-16 |
Family
ID=790075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10104722A TWI758090B (zh) | 2021-02-08 | 2021-02-08 | 電子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2107202B2 (zh) |
CN (1) | CN113889454A (zh) |
TW (1) | TWI758090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849957B (zh) * | 2023-06-06 | 2024-07-21 |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顯示裝置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200839356A (en) * | 2007-03-20 | 2008-10-01 | Fujitsu Ltd | Layered display device and fabrication method of the same |
CN109979965A (zh) * | 2017-12-28 | 2019-07-05 |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 |
US20190278123A1 (en) * | 2018-03-08 | 2019-09-12 | Samsung Display Co., Ltd. |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US20200292864A1 (en) * | 2016-12-16 | 2020-09-17 | Samsung Display Co., Ltd. |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994042B2 (en) | 2013-05-20 | 2015-03-31 | Lg Electronics Inc. |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
KR20180070774A (ko) | 2016-12-16 | 2018-06-27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기판, 전자 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표시 장치 |
CN110061028B (zh) | 2018-05-08 | 2021-03-23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KR102605376B1 (ko) * | 2018-12-31 | 2023-11-23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
CN110568671B (zh) | 2019-08-14 | 2021-05-07 |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
KR20210086281A (ko) * | 2019-12-31 | 2021-07-08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와 이를 이용한 멀티 표시 장치 |
CN113644181B (zh) * | 2020-05-11 | 2024-04-16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发光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
-
2021
- 2021-02-08 TW TW110104722A patent/TWI758090B/zh active
- 2021-07-08 US US17/371,069 patent/US12107202B2/en active Active
- 2021-09-28 CN CN202111143797.7A patent/CN113889454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200839356A (en) * | 2007-03-20 | 2008-10-01 | Fujitsu Ltd | Layered display device and fabrication method of the same |
US20200292864A1 (en) * | 2016-12-16 | 2020-09-17 | Samsung Display Co., Ltd. |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CN109979965A (zh) * | 2017-12-28 | 2019-07-05 |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 |
US20190278123A1 (en) * | 2018-03-08 | 2019-09-12 | Samsung Display Co., Ltd. |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849957B (zh) * | 2023-06-06 | 2024-07-21 |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顯示裝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889454A (zh) | 2022-01-04 |
TW202232210A (zh) | 2022-08-16 |
US12107202B2 (en) | 2024-10-01 |
US20220254968A1 (en) | 2022-08-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325969B2 (en) | Display panel, fabrication method and display apparatus | |
CN106796947B (zh) | 具有微盖层的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
WO2019100874A1 (zh) | 显示基板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对应显示面板及其封装方法 | |
CN110349979B (zh) | 柔性显示器 | |
CN109638061B (zh) |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 |
TWI735241B (zh) | 可撓式顯示面板 | |
TW200812448A (en) | Flexible electronic assembly | |
CN110137222B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TWI676839B (zh) | 陣列基板及其製造方法,及應用此陣列基板的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 |
TWI737520B (zh) | 顯示面板 | |
TWI758090B (zh) | 電子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 |
WO2022067520A1 (zh) | 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 |
US20050040544A1 (en) | Electric circuit substrate | |
WO2021051846A1 (zh)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US7592672B2 (en) | Grounding structure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including a conductive paste | |
EP4131371A1 (en) | Displ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 |
CN109935613B (zh) | 显示面板 | |
TWI702582B (zh) | 顯示面板、顯示裝置及顯示面板的製造方法 | |
CN114388597A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终端 | |
KR20220021880A (ko) | 전자 디바이스 | |
CN113498553A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TWI819896B (zh) | 顯示裝置 | |
TWI817805B (zh) | 顯示面板以及顯示裝置 | |
EP4191648A1 (en) |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
TWI790627B (zh) | 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