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57419B - 攝像裝置、攝像模組及攝像裝置之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攝像裝置、攝像模組及攝像裝置之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757419B TWI757419B TW107104073A TW107104073A TWI757419B TW I757419 B TWI757419 B TW I757419B TW 107104073 A TW107104073 A TW 107104073A TW 107104073 A TW107104073 A TW 107104073A TW I757419 B TWI757419 B TW I757419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sub
- focus
- main
- primary
- detection area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52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9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5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3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1454 recorded im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FFBHFFJDDLITSX-UHFFFAOYSA-N benzyl N-[2-hydroxy-4-(3-oxomorpholin-4-yl)phenyl]carbamate Chemical compound OC1=C(NC(=O)OCC2=CC=CC=C2)C=CC(=C1)N1CCOCC1=O FFBHFFJDDLITSX-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19557 luminanc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194 synthesi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40000004050 Pentaglottis semperviren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4522 Pentaglottis semperviren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321 ampl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485 combus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52 compa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44991 metal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4706 metal oxide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16 mitig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199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51 othe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079 rubber t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123 tempo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7—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 H04N23/672—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based on the phase difference signal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28—Systems for automatic generation of focusing signal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28—Systems for automatic generation of focusing signals
- G02B7/285—Systems for automatic generation of focusing signals including two or more different focus detection devices, e.g. both an active and a passive focus detecting device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28—Systems for automatic generation of focusing signals
- G02B7/30—Systems for automatic generation of focusing signals using parallactic triangle with a base line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28—Systems for automatic generation of focusing signals
- G02B7/34—Systems for automatic generation of focusing signals using different areas in a pupil plane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28—Systems for automatic generation of focusing signals
- G02B7/36—Systems for automatic generation of focusing signals using image sharpness techniques, e.g. image processing techniques for generating autofocus signal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3/00—Viewfinders; Focusing aids for cameras; Means for focusing for cameras; Autofocus systems for cameras
- G03B13/32—Means for focusing
- G03B13/34—Power focusing
- G03B13/36—Autofocus system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9/00—Cameras
- G03B19/02—Still-picture cameras
- G03B19/04—Roll-film cameras
- G03B19/07—Roll-film cameras having more than one objective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9/00—Cameras
- G03B19/18—Motion-picture cameras
- G03B19/22—Double camera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5/00—Stereoscopic photography
- G03B35/08—Stereoscopic photography by simultaneous record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0—Image signal generato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45—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for generating image signals from two or more image sensors being of different type or operating in different modes, e.g. with a CMOS sensor for moving images in combination with a charge-coupled device [CCD] for still imag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7—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 H04N23/671—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in combination with active ranging signals, e.g. using light or sound signals emitted toward objec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7—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 H04N23/673—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based on contrast or high frequency components of image signals, e.g. hill climbing method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7—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 H04N23/675—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comprising setting of focusing reg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9—Control of means for changing angle of the field of view, e.g. optical zoom objectives or electronic zooming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300/00—Details of viewing arrangements using cameras and display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a vehicle
- B60R2300/10—Details of viewing arrangements using cameras and display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a vehicle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amera system used
- B60R2300/105—Details of viewing arrangements using cameras and display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a vehicle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amera system used using multiple camera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300/00—Details of viewing arrangements using cameras and display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a vehicle
- B60R2300/60—Details of viewing arrangements using cameras and display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a vehicle characterised by monitoring and displaying vehicle exterior scenes from a transformed perspective
- B60R2300/607—Details of viewing arrangements using cameras and display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a vehicle characterised by monitoring and displaying vehicle exterior scenes from a transformed perspective from a bird's eye viewpoi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0—Image signal generators
- H04N13/204—Image signal generators using stereoscopic image cameras
- H04N13/239—Image signal generators using stereoscopic image cameras using two 2D image sensors having a relative position equal to or related to the interocular distanc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2013/0074—Stereoscopic image analysis
- H04N2013/0081—Depth or disparity estimation from stereoscopic image signa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Automatic Focus Adjustment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ameras In General (AREA)
- Stereoscopic And Panoramic Photography (AREA)
- Testing, Inspecting, Measuring Of Stereoscopic Televisions And Televisions (AREA)
- Focusing (AREA)
Abstract
本發明在檢測複數個透鏡各者之焦點之攝像裝置中,提高焦點之檢測精度。 主側聚焦控制部將在主側圖像內之主側檢測區域內對合焦點之主側透鏡之位置檢測為主側合焦位置。視差取得部基於主側合焦位置求得距離且取得與距離相應之視差。副側檢測區域設定部基於視差及前述主側檢測區域之位置而設定副側圖像內的副側檢測區域之位置。副側聚焦控制部將在副側檢測區域內對合焦點之副側透鏡之位置檢測為副側合焦位置。
Description
本技術係關於一種攝像裝置、攝像模組及攝像裝置之控制方法。詳細而言,係關於一種檢測複數個透鏡之各自之合焦位置的攝像裝置、攝像模組及攝像裝置之控制方法。
自先前以來,為了同時拍攝複數個圖像資料而使用設置複數個攝像元件之複眼型攝像裝置。例如,業界提議有在右眼用之攝像單元與左眼用之攝像單元之二者設定相同之攝像參數進行攝像之複眼攝像裝置(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 日本特開2014-36363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在上述之先前技術中,攝像裝置藉由將攝像參數設為相同而可以相同之攝像條件拍攝2張圖像資料。然而,當使焦點在該攝像裝置內之攝像單元之一個聚焦區域聚焦,且將該聚焦區域利用攝像參數亦設定於另一者而進行聚焦控制時,有針對在一個區域使焦點聚焦之被攝體在另一個區域焦點不聚焦之虞。此係緣於若在由2個攝像單元分別拍攝之圖像中視差為大,則與該視差相應而被攝體之拍攝位置偏移,因而被攝體未進入到聚焦區域內之故。若在攝像單元中焦點針對被攝體不聚焦而焦點之檢測精度降低,則有由該攝像單元拍攝之圖像資料之畫質降低之問題。 本技術係鑒於如此之狀況而產生者,其目的在於在檢測複數個透鏡之各自之焦點之攝像裝置中,提高焦點之檢測精度。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本技術係為了解決上述之問題點而完成者,其第1態樣係一種攝像裝置及其控制方法,該攝像裝置具備:主側聚焦控制部,其將在主側圖像內之主側檢測區域內對合焦點之主側透鏡之位置檢測為主側合焦位置;視差取得部,其基於上述主側合焦位置求得距離且取得與上述距離相應之視差;副側檢測區域設定部,其基於上述視差及上述主側檢測區域之位置而設定副側圖像內的副側檢測區域之位置;及副側聚焦控制部,其將在上述副側檢測區域內對合焦點之副側透鏡之位置檢測為副側合焦位置。藉此,可發揮基於視差及主側檢測區域之位置設定副側檢測區域之位置之作用。 又,在該第1態樣中,上述副側聚焦控制部可在上述副側檢測區域之中上述副側圖像資料之圖框外之區域之面積不超過特定值之情形時檢測上述副側合焦位置。藉此,發揮在副側檢測區域之中圖框外之區域之面積為特定值以下時檢測副側合焦位置之作用。 又,在該第1態樣中,上述主側透鏡與上述副側透鏡之視野角不同,上述副側檢測區域設定部可基於上述主側圖像及上述副側圖像之一者相對於另一者之放大率、上述視差及上述主側檢測區域之位置,設定上述副側檢測區域之位置及尺寸。藉此,發揮基於放大率、視差及主側檢測區域之位置設定副側檢測區域之位置及尺寸之作用。 又,在該第1態樣中,可行的是,可驅動上述主側透鏡而對合焦點之上述距離之範圍即主側搜索範圍,與可驅動上述副側透鏡而對合焦點之上述距離之範圍即副側搜索範圍不同,上述副側聚焦控制部當上述副側圖像資料之圖框外之區域之面積不超過特定值,且與上述主側合焦位置對應之距離為上述副側搜索範圍內之情形時,檢測上述副側合焦位置。藉此,可發揮在與主側合焦位置對應之距離為副側搜索範圍內時檢測副側合焦位置之作用。 又,在該第1態樣中,可行的是,進一步具備拍攝上述主側圖像之主側固體攝像元件、及拍攝上述副側圖像之副側固體攝像元件,且上述主側固體攝像元件當檢測到上述主側合焦位置時拍攝新的主側圖像,上述副側固體攝像元件當檢測到上述副側合焦位置時拍攝新的副側圖像。藉此,發揮在檢測到主側合焦位置時拍攝新的圖像之作用。 又,在該第1態樣中,可行的是,上述主側聚焦控制部將上述主側檢測區域內之對比度為最強之上述主側透鏡之位置檢測為上述主側合焦位置,上述副側聚焦控制部將上述副側檢測區域內之對比度為最強之上述副側透鏡之位置檢測為上述副側合焦位置。藉此,發揮將對比度為最強之透鏡之位置檢測為合焦位置之作用。 又,在該第1態樣中,可行的是,上述主側聚焦控制部基於相位差而檢測上述主側合焦位置,且上述副側聚焦控制部基於相位差而檢測上述副側合焦位置。藉此,可發揮藉由相位差AF方式檢測合焦位置之作用。 又,本技術之第2態樣係一種攝像模組,其具備:主側聚焦控制部,其將在主側圖像內之主側檢測區域內對合焦點之主側透鏡之位置檢測為主側合焦位置;視差取得部,其基於上述主側合焦位置求得距離且取得與上述距離相應之視差;副側檢測區域設定部,其基於上述視差及上述主側檢測區域之位置而設定副側圖像內之副側檢測區域之位置;副側聚焦控制部,其將在上述副側檢測區域內對合焦點之副側透鏡之位置檢測為副側合焦位置;及圖像輸出部,其輸出處理上述主側圖像及上述副側圖像之至少一者之圖像。藉此,發揮基於視差及主側檢測區域之位置設定副側檢測區域之位置,且輸出處理主側圖像及副側圖像之至少一者之圖像之作用。 [發明之效果] 根據本技術,可發揮在檢測複數個透鏡之各自之焦點之攝像裝置中,可提高焦點之檢測精度之優異之效果。又,不一定限於此處所記載之效果,只要係在本發明中所記載之任一效果皆可為本發明之效果。
以下,說明用於實施本技術之形態(以下稱為實施形態)。說明按照以下之順序進行。 1.第1實施形態(在相應於視差而移位之位置設定檢測區域之例) 2.第2實施形態(在視野角窄的圖像資料中在相應於視差而移位之位置設定檢測區域之例) 3.針對移動體之應用例 <1.(第1實施形態)> [攝像裝置之構成例] 圖1係顯示本技術之第1實施形態之攝像裝置100之一構成例之方塊圖。該攝像裝置100係可拍攝圖像資料之裝置,且具備:操作部110、雙眼相機模組200、記錄部120及顯示部130。作為攝像裝置100,設想具有攝像功能之智慧型手機或個人電腦等。 操作部110係遵循使用者之操作產生資料者。該操作部110例如當進行指定用於檢測合焦位置之區域即檢測區域之位置之操作時產生操作信號,且經由信號線119提供給雙眼相機模組200。此處,檢測區域之位置之指定例如藉由使用者以手指輕擊顯示部130而進行。又,操作部110當使用者按下快門按鈕時產生指示圖像資料之記錄之攝像開始信號且經由信號線119提供給雙眼相機模組200。又,檢測區域之指定並不限定於以手指輕擊之操作,亦可採用例如藉由使用十字鍵及決定按鈕之操作進行指定之構成。 雙眼相機模組200係利用2個固體攝像元件同時拍攝2張圖像資料者。該雙眼相機模組200與特定頻率(例如30赫茲)之垂直同步信號同步產生圖像資料,且作為預覽圖像經由信號線209提供給顯示部130。又,雙眼相機模組200遵循操作信號設定檢測區域,將針對檢測區域內之被攝體焦點對合之透鏡之位置檢測為合焦位置。而後,雙眼相機模組200若接收到攝像開始信號,則拍攝圖像資料,且將所拍攝之圖像資料作為記錄圖像經由信號線208提供給記錄部120。又,雙眼相機模組200係申請專利範圍所記載之攝像模組之一例。 記錄部120係將記錄圖像予以記錄者。作為記錄部120係使用例如快閃記憶體。 顯示部130係顯示預覽圖像者。作為顯示部130係使用例如觸控面板。 [雙眼相機模組之構成例] 圖2係顯示本技術之第1實施形態之雙眼相機模組之外觀之構成例之圖。該圖a係雙眼相機模組200之立體圖,該圖b係雙眼相機模組200之前視圖。 雙眼相機模組200係複眼方式之相機模組,藉由將單眼相機模組201與單眼相機模組202利用具有矩形之板狀之形狀之連結構件203固定而構成。 在單眼相機模組201中,搭載有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互補式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影像感測器等之固體攝像元件及透鏡單元等。 在單眼相機模組201中,固體攝像元件包含:二維狀地排列有複數個像素之像素部、及進行像素之驅動或A/D(類比/數位)轉換等之周邊電路部等。在該固體攝像元件中,藉由自透鏡單元內之透鏡入射之光(像光)在像素部之受光面成像,且所成像之像之光進行光電轉換而產生像素信號。 單眼相機模組202與單眼相機模組201相同地搭載有CMOS影像感測器及透鏡單元等而構成。例如,在雙眼相機模組200中,可將單眼相機模組201作為主相機,另一方面將單眼相機模組202作為副相機。 連結構件203具有較排列單眼相機模組201之透鏡單元及單眼相機模組202之透鏡單元時之平面方向之尺寸更大輪廓之矩形之板狀之形狀。又,在連結構件203中,對稱地貫通形成有:供單眼相機模組201之透鏡單元插入的矩形之插入孔部、及供單眼相機模組202之透鏡單元插入的矩形之插入孔部。 在雙眼相機模組200中,針對貫通形成於連結構件203之2個矩形之插入孔部,分別插入有單眼相機模組201之透鏡單元、及單眼相機模組202之透鏡單元並固定。藉此,雙眼相機模組200構成為具有單眼相機模組201及單眼相機模組202之複眼方式之相機模組。雙眼相機模組200如以上所述般構成。 又,單眼相機模組201與單眼相機模組202係藉由連結構件203連結之複數個單眼相機模組之一例,在下文中在無須特別區別該等之情形下,簡稱為單眼相機模組201而進行說明。 又,單眼相機模組係搭載有1個固體攝像元件(影像感測器)之相機模組。另一方面,雙眼相機模組係藉由使2個單眼相機模組進行連結,而搭載有2個固體攝像元件(影像感測器)之相機模組。其中,模組有稱呼為封裝體等之其他名稱之情形。 圖3係顯示本技術之第1實施形態之雙眼相機模組200之一構成例之方塊圖。該雙眼相機模組200具備:攝像透鏡211及212、主側驅動部221、副側驅動部222、主側固體攝像元件230、副側固體攝像元件250、圖像處理部270、攝像控制部280、及開關290。 圖3之攝像透鏡211、主側驅動部221及主側固體攝像元件230設置於圖2之單眼相機模組201內。另一方面,攝像透鏡212、副側驅動部222及副側固體攝像元件250設置於圖2之單眼相機模組202內。圖像處理部270、攝像控制部280及開關290既可僅設置於單眼相機模組201及202之一者,亦可分散地設置於單眼相機模組201及202之各自中。 攝像透鏡211係將來自被攝體之光集光且朝主側固體攝像元件230導引者。作為攝像透鏡211係使用例如焦點距離為固定之單焦點透鏡。又,攝像透鏡211係申請專利範圍所記載之主側透鏡之一例。 攝像透鏡212係將來自被攝體之光集光且朝副側固體攝像元件250導引者。作為攝像透鏡212係使用例如焦點距離為固定之單焦點透鏡。又,攝像透鏡211及212之各自之視野角為相同。又,攝像透鏡212係申請專利範圍所記載之副側透鏡之一例。 主側驅動部221係遵循攝像控制部280之控制,沿著光軸方向驅動攝像透鏡211者。例如,將設置DAC(Digital to Analog Converter,數位類比轉換器)及致動器之電路用作主側驅動部221。副側驅動部222係遵循攝像控制部280之控制,沿著光軸方向驅動攝像透鏡212者。 主側固體攝像元件230係遵循攝像控制部280之控制拍攝圖像資料者。該主側固體攝像元件230將包含含有色資訊之像素資料之彩色之圖像資料作為主側圖像資料而拍攝,且將該主側圖像資料提供給圖像處理部270及攝像控制部280。該主側圖像資料係將R(Red,紅)、G(Green,綠)及B(Blue,藍)之像素資料藉由拜耳排列進行排列而成者,亦被稱為RAW圖像資料。 副側固體攝像元件250係遵循控制部280之控制拍攝圖像資料者。該副側固體攝像元件250將包含不含色資訊之像素資料之單色之圖像資料作為副側圖像資料而拍攝,且將該副側圖像資料提供給圖像處理部270及攝像控制部280。又,副側圖像資料之總像素數既可與主側圖像資料相同,亦可不同。 圖像處理部270係對於主側圖像資料及副側圖像資料進行特定之圖像處理者。該圖像處理部270在未輸入攝像開始信號時,針對主側圖像資料進行解馬賽克處理等,且作為預覽圖像提供給開關290。 又,當輸入攝像開始信號時,圖像處理部270合成主側圖像資料及副側圖像資料,且作為記錄圖像提供給開關290。拜耳排列之主側圖像資料必須藉由解馬賽克處理進行插補,藉由該處理,G之解析度成為總像素數之1/2,R及B之解析度成為總像素數之1/4。另一方面,在副側圖像資料中,由於無須解馬賽克處理,故解析度較解馬賽克後之主側圖像資料更高。因此,藉由副側圖像資料之合成,而彌補主側圖像資料中不足之像素資訊,從而可使合成圖像資料之畫質與不合成時相比更加提高。又,圖像處理部270除了解馬賽克處理及合成處理以外,還可根據需要執行白平衡修正或臉部辨識處理等之圖像處理。 攝像控制部280係控制雙眼相機模組200之攝像動作者。該攝像控制部280在主側圖像資料中,在由操作信號指定之位置將矩形之特定尺寸之區域設為主側檢測區域。且,攝像控制部280基於主側檢測區域之對比度,將焦點對合之攝像透鏡211之位置檢測為主側合焦位置。其次,攝像控制部280將表示光軸上之透鏡位置之數位值提供給主側驅動部221,使攝像透鏡211朝主側合焦位置驅動。 又,攝像控制部280基於主側合焦位置求得與被攝體之距離,且取得與該距離相應之視差。而後,攝像控制部280基於視差及主側檢測區域之位置,將在副側圖像資料中矩形之特定尺寸之區域設為副側檢測區域。將該副側檢測區域之尺寸設為與主側檢測區域相同。攝像控制部280基於副側檢測區域之對比度,將焦點對合之攝像透鏡212之位置檢測為副側合焦位置。且,攝像控制部280將表示光軸上之透鏡位置之數位值提供給副側驅動部222,使攝像透鏡212朝副側合焦位置驅動。 開關290係依據攝像開始信號而切換圖像資料之輸出目的地者。該開關290在未被輸入攝像開始信號時,將來自圖像處理部270之預覽圖像輸出至顯示部130。另一方面,在被輸入攝像開始信號時,開關290將來自圖像處理部270之記錄圖像輸出至記錄部120。又,開關290係申請專利範圍所記載之輸出部之一例。 又,攝像控制部280針對主側固體攝像元件230及副側固體攝像元件250各者設定曝光時間及增益等之曝光參數。 [主側固體攝像元件之構成例] 圖4係顯示本技術之第1實施形態之主側固體攝像元件230之一構成例之方塊圖。該主側固體攝像元件230具備:驅動器231、主側像素陣列部240、類比信號放大部232、AD(Analog to Digital,類比轉數位)轉換部233及數位信號放大部234。 驅動器231係掃描主側像素陣列部240者。對該驅動器231輸入與垂直同步信號同步之時序信號、及曝光時間。驅動器231與時序信號同步地依次選擇主側像素陣列部240內之線,且使該線於曝光時間曝光。 在主側像素陣列部240內,利用拜耳排列設置有R、G及B像素。R像素、G像素及B像素各者依照驅動器231之控制,產生類比之像素信號且提供給類比信號放大部232。 類比信號放大部232係放大像素信號者。在該類比信號放大部232中,輸入有類比增益。類比信號放大部232利用該類比增益放大來自主側像素陣列部240之像素信號且提供給AD轉換部233。 AD轉換部233係將類比之像素信號之各者轉換為數位之像素資料者。該AD轉換部233將像素資料之各者提供給數位信號放大部234。 數位信號放大部234係放大像素資料者。在該數位信號放大部234內,輸入有數位增益。數位信號放大部234利用該數位增益放大像素資料,且輸出至圖像處理部270及攝像控制部280。 [副側固體攝像元件之構成例] 圖5係本技術之第1實施形態之副側固體攝像元件250之一構成之方塊圖。該副側固體攝像元件250具備:驅動器251、副側像素陣列部260、類比信號放大部252、AD轉換部253及數位信號放大部254。 驅動器251之構成與主側之驅動器231相同。在副側像素陣列部260二維格子狀地排列有複數個像素。類比信號放大部252與主側之類比信號放大部232為相同之構成。數位信號放大部254與主側之數位信號放大部234為相同之構成。 [像素陣列部之構成例] 圖6係本技術之第1實施形態之主側像素陣列部240及副側像素陣列部260之平面圖之一例。該圖a係主側像素陣列部240之平面圖之一例,該圖b係副側像素陣列部260之平面圖之一例。 在主側像素陣列部240內,利用拜耳排列二維格子狀地排列有特定數目之R像素241、G像素242及B像素243。主側像素陣列部240之總像素數既可與副側像素陣列部260相同,亦可不同。於R像素241中設置有透過紅色光之彩色濾光器,於G像素242中設置有透過綠色光之彩色濾光器。且,於B像素243中設置有透過藍色光之彩色濾光器。 另一方面,在副側像素陣列部260內,二維格子狀地排列有複數個像素261。而且,在像素261之各者內,未設置有彩色濾光器。因此,利用該副側像素陣列部260拍攝不含色資訊之單色之圖像資料。 圖7係顯示本技術之第1實施形態之主側透鏡位置與主側透鏡驅動量之關係之一例之圖形。該圖之縱軸係將設定於主側驅動部221內之DAC之數位值作為表示主側透鏡位置之值而表示。又,該圖之橫軸表示由主側驅動部221內之致動器對攝像透鏡211進行之自特定位置之驅動量。如該圖所例示般,數位值與透鏡驅動量之間之關係以下述之式表示。 L=c×D+L0
・・・式1 在上式中,L係表示主側透鏡位置之數位值。c為斜率,L0
為截距。D係主側透鏡驅動量,單位為例如毫米(mm)。 [攝像控制部之構成例] 圖8係顯示本技術之第1實施形態之攝像控制部280之一構成例之方塊圖。該攝像控制部280具備:主側聚焦控制部281、視差取得部282、副側檢測區域設定部283、曝光控制部284、主側檢測區域設定部285及副側聚焦控制部286。 主側檢測區域設定部285係遵循操作信號設定主側檢測區域者。例如,將解釋操作信號且轉換為圖像內之位置座標之解碼器用作主側檢測區域設定部285。主側檢測區域設定部285將所設定之位置提供給主側聚焦控制部281及副側檢測區域設定部283。 主側聚焦控制部281係將在主側檢測區域內焦點對合之攝像透鏡211之位置檢測為主側合焦位置者。該主側聚焦控制部281使攝像透鏡211之透鏡位置一點一點發生變化,在每次變化時參照主側圖像資料內之主側檢測區域之對比度,而探索對比度成為最強之攝像透鏡211之位置。一般而言將如此之聚焦控制方式稱為對比度AF(Auto Focus,自動對焦)方式。在探索中,主側聚焦控制部281將驅動對象之主側透鏡位置提供給主側驅動部221。 而後,主側聚焦控制部281將所探索之位置(亦即主側合焦位置)提供給視差取得部282及副側聚焦控制部286。 視差取得部282係基於主側合焦位置求得距離,而取得與該距離相應之視差者。視差取得部282將所取得之視差提供給副側檢測區域設定部283。 副側檢測區域設定部283係基於視差、及主側檢測區域之位置設定副側圖像資料內之副側檢測區域之位置者。該副側檢測區域設定部283例如將視差換算為像素單位之值,使主側檢測區域之位置移位該值,且將該移位後之位置設為副側檢測區域之位置。而後,副側檢測區域設定部283使用下述之式運算圖框外區域面積比率P。 P=Aout
/Asub
在上式中,Aout
係副側檢測區域之中因移位而超出副側圖像資料之圖框外之區域之面積。Asub
係副側檢測區域整體之面積,且設定為與主側檢測區域相同之值。 副側檢測區域設定部283將副側檢測區域之位置、及圖框外區域面積比率P提供給副側聚焦控制部286。 副側聚焦控制部286係將在副側檢測區域內焦點對合之攝像透鏡212之位置檢測為副側合焦位置者。該副側聚焦控制部286判斷圖框外區域面積比率P是否為特定值以下。當圖框外區域面積比率P超過特定值時,亦即在圖框外之區域之面積為大時,由於必須使焦點聚焦之被攝體之大部分位於圖框外,故缺乏進行焦點檢測之必要性。因此副側聚焦控制部286當圖框外區域面積比率P為特定值以下時,利用對比度AF方式檢測副側合焦位置,且將攝像透鏡212驅動至該位置。 曝光控制部284係控制曝光時間及增益等之曝光參數者。該曝光控制部284求得主側圖像資料及副側圖像資料之亮度,基於該亮度決定曝光參數且提供給主側固體攝像元件230及副側固體攝像元件250。 又,攝像控制部280係利用對比度AF方式檢測焦點,但亦可取代對比度AF方式,而利用基於經光瞳分割之2個像之相位差求得合焦位置之相位差AF方式檢測焦點。相位差AF方式既可為在像面設置相位差像素之像面相位差AF方式,亦可為在固體攝像元件之外部設置線感測器之方式。在像面相位差AF方式中,例如分別在主側固體攝像元件230及副側固體攝像元件250設置相位差像素。而後,攝像控制部280自該等之相位差像素之像素資料檢測相位差,將與該相位差對應之透鏡位置求作合焦位置,且將透鏡朝該位置驅動。 圖9係顯示本技術之第1實施形態之主側透鏡位置及副側透鏡位置與距離之關係之一例之圖形。該圖a係顯示主側透鏡位置與距離之關係之一例之圖形。該圖a之縱軸係表示焦點對合之主側透鏡位置之數位值,橫軸係至使焦點聚焦之被攝體之距離。該圖b係顯示副側透鏡位置與距離之關係之一例之圖形。該圖b之縱軸係表示焦點對合之副側透鏡位置之數位值,橫軸係至使焦點聚焦之被攝體之距離。 如圖9所例示般,由於主側與副側之各自之光學特性之相異及產品偏差,顯示主側透鏡位置與距離之關係之曲線形成與副側不同之曲線。例如,就每產品將調整其關係式之調整值預先保持於暫存器等。攝像控制部280使用該調整值調整關係式,且求得與主側合焦位置對應之距離。 圖10係用於說明本技術之第1實施形態之距離為遠時之視差之圖。將攝像透鏡211及212之間之距離設為基線長度sd,將透鏡(攝像透鏡211或212)與固體攝像元件(主側固體攝像元件230或副側固體攝像元件250)之間之距離設為透鏡感測器間之距離b。又,將至被攝體之距離設為被攝體距離a。此處,若透鏡之焦點距離為f,則可得到下述之式。 1/f=(1/a)+(1/b) ・・・式2 一般而言將上式稱為透鏡公式。 若轉換式2,可得到下述之式。 a=f2
/(b-f)+f ・・・式3 上式之(b-f)相當於透鏡之驅動量。 攝像控制部280將表示主側合焦位置之數位值代入式1而運算主側透鏡驅動量,且將該驅動量代入式3之(b-f)而運算被攝體距離a。 又,以被攝體700、主側固體攝像元件230之成像點704、及副側固體攝像元件250之成像點702為頂點之三角形係與以攝像透鏡212之主點701、成像點702、及點703為頂點之三角形相似。此處,點703係自主點701引出之垂線與像面之交點。基於相似之關係,下述之式成立。 (a+b):(pd+sd)=b:pd ・・・式4 由於已知基線長度sd及透鏡感測器間之距離b,故曝光控制部284可利用式4根據被攝體距離a運算視差pd。前述之圖9之曲線係將根據式1至式4取得之曲線利用調整值進行調整後者。 圖11係顯示本技術之第1實施形態之距離為遠時之主側圖像資料及副側圖像資料之一例之圖。該圖a係主側圖像資料之一例,該圖b係副側圖像資料之一例。 在主側圖像資料510中,當使用者指定某一位置時,雙眼相機模組200將以該位置為中心之矩形之區域設為主側檢測區域511。 而後,雙眼相機模組200檢測主側合焦位置,且使用式1至式4根據主側合焦位置運算距離。其次,雙眼相機模組200將視差換算為像素單位之移位量,在副側圖像資料520中,設定以使主側檢測區域511之位置偏移移位量之位置為中心之副側檢測區域521。如圖11所例示般,由於在距離為遠時視差比較小,故移位量亦變小。 圖12係顯示本技術之第1實施形態之距離為遠時之對比度與主側透鏡位置及副側透鏡位置之關係之一例之圖形。該圖a係顯示對比度與主側透鏡位置之關係之圖形。該圖a之縱軸為對比度,橫軸為主側透鏡位置。該圖b係顯示對比度與副側透鏡位置之關係之圖形。該圖b之縱軸為對比度,橫軸為副側透鏡位置。 雙眼相機模組200將對比度為最強之主側透鏡位置檢測為主合焦位置Pm,將對比度為最強之副側透鏡位置檢測為主合焦位置Ps。 圖13係用於說明本技術之第1實施形態之距離為近時之視差之圖。如該圖所例示般,在距離為近時,視差pd變得較大。 圖14係顯示本技術之第1實施形態之距離為近時之主側圖像資料及副側圖像資料之一例之圖。該圖a係主側圖像資料之一例,該圖b係副側圖像資料之一例。 在主側圖像資料530中,當使用者指定某一位置時,雙眼相機模組200將以該位置為中心之矩形之區域設為主側檢測區域531。 而後,雙眼相機模組200運算與視差相應之移位量,且在副側圖像資料540中,在將主側檢測區域531之位置偏移移位量之位置設定副側檢測區域541。如圖14所例示般,由於在距離為近時視差較大,故移位量變大。 又,雙眼相機模組200係根據主側合焦位置運算視差,但在技術上亦可實現藉由使用如圖14例示之2張圖像資料之圖像處理而運算視差。惟,在該方法中,計算量變得非常大。例如,已知有在2張圖像資料中分別抽出特徵點,將該等之特徵點彼此建立對應關係,而將所對應之點之座標之差分求作視差之方法,但在該方法中,必須處理圖像資料整體。因此,圖像資料之解析度愈高則計算量愈增大。相對於此,在根據主側合焦位置運算視差之雙眼相機模組200中,由於係根據式1至式4等之簡易之式運算視差,故可減少計算量。 圖15係顯示本技術之第1實施形態之距離為近時之移位前之對比度與主側透鏡位置及副側透鏡位置之關係之一例之圖形。該圖a係顯示對比度與主側透鏡位置之關係之圖形。該圖a之縱軸為對比度,橫軸為主側透鏡位置。該圖b係顯示副側之位置相對於主側不移位之比較例之對比度與副側透鏡位置之關係之圖形。該圖b之縱軸為對比度,橫軸為副側透鏡位置。 當在視差為大時在副側相對於主側不移位下設定副側檢測區域時,有在主側使焦點聚焦之被攝體未進入到副側檢測區域內之情形。其結果為,如圖15所例示般,副側之對比度與透鏡位置之間之關係成為與主側大不相同者。因此,在雙眼相機模組200中在主側使焦點聚焦之被攝體在副側焦點卻不聚焦。 圖16係顯示本技術之第1實施形態之產生移位時之移位後之對比度與副側透鏡位置之關係之一例之圖形。藉由相應於視差而進行移位,由於在主側使焦點聚焦之被攝體進入副側檢測區域內,故副側之對比度與透鏡位置之間之關係成為與主側接近者。因此,雙眼相機模組200在主側使焦點聚焦之被攝體亦可在副側使焦點聚焦。 圖17係顯示本技術之第1實施形態之副側檢測區域超出時之主側圖像資料及副側圖像資料之一例之圖。該圖a係主側圖像資料之一例,該圖b係副側圖像資料之一例。 在主側圖像資料550中,在靠近左端或右端之位置設定有主側檢測區域551。該情形下,在副側圖像資料560中,當在相對於主側進行移位後之位置設定副側檢測區域561時,有如圖17之b所例示般副側檢測區域561之一部分超出副側圖像資料之圖框外之情形。在超出之區域為大時,由於必須使焦點聚焦之被攝體之大部分位於圖框外,故缺乏進行焦點檢測之必要性。 因此,雙眼相機模組200在圖框外區域面積比率P大於特定值時,不進行副側合焦位置之檢測。在對比度AF方式中,由於必須一邊改變透鏡位置一邊探索合焦位置,故一般而言與相位差AF方式相比至焦點之檢測出為止所耗費之時間變長。如上述所述般,由於雙眼相機模組200不進行不必要之焦點檢測,故可縮短直至記錄圖像之拍攝為止之時間。 [攝像裝置之動作例] 圖18係顯示本技術之第1實施形態之攝像裝置100之動作之一例之流程圖。該動作例如在攝像裝置100中,在執行用於攝像之應用程式時開始。攝像裝置100判斷使用者是否指定檢測區域之位置(步驟S901)。在未指定檢測區域之位置時(步驟S901:否),攝像裝置100重複步驟S901。 另一方面,在已指定檢測區域之位置時(步驟S901:是),攝像裝置100執行用於檢測焦點之AF處理(步驟S910)。而後,攝像裝置100判斷使用者是否進行用於拍攝記錄圖像之攝像操作(步驟S902)。在未進行攝像操作時(步驟S902:否),攝像裝置100重複步驟S902以下之步驟。 另一方面,在已進行攝像操作時(步驟S902:是),攝像裝置100進行主圖像資料及副圖像資料之攝像(步驟S903)。攝像裝置100執行合成該等之圖像資料之處理等之圖像處理且產生記錄圖像(步驟S904)。在步驟S904之後攝像裝置100結束用於攝像之動作。 又,攝像裝置100係當在AF處理(步驟S910)之後進行攝像操作時進行攝像,但亦可為即便無攝像操作而在AF處理後直接進行拍攝。 圖19係顯示本技術之第1實施形態之AF處理之一例之流程圖。攝像控制部280利用對比度AF方式搜索主側合焦位置(步驟S911)。 攝像控制部280將主側之透鏡驅動至主側合焦位置(步驟S912)。攝像控制部280利用式1及式3,根據主側合焦位置運算被攝體距離(步驟S913)。又,攝像控制部280基於如圖9之b所例示之被攝體距離與副側透鏡位置之關係,預先將副側之攝像透鏡212驅動至與被攝體距離對應之位置。藉此,可使副側之透鏡追隨主側(步驟S914)。 其次,攝像控制部280進行用於設定副側檢測區域之副側檢測區域設定處理(步驟S950),且進行用於判定是否在副側執行焦點檢測之副側AF執行判定處理(步驟S960)。 攝像控制部280判斷副側AF執行旗標是否開啟(步驟S915)。此處,副側AF執行旗標係表示是否在副側執行焦點檢測之判定結果之旗標,例如,在執行時設為開啟,在不執行時設為關閉。 在副側AF執行旗標為開啟時(步驟S915:是),攝像控制部280限制副側之搜索範圍且設定,利用對比度AF方式搜索副側合焦位置(步驟S916)。而後,攝像控制部280將副側之透鏡驅動至該位置(步驟S917)。 另一方面,在副側AF執行旗標為關閉時(步驟S915:否),或在步驟S917之後攝像控制部280結束AF處理。 圖20係顯示本技術之第1實施形態之副側檢測區域設定處理之一例之流程圖。攝像控制部280利用式1及式3根據主側合焦位置運算距離(步驟S951)。而後,攝像控制部280利用式4根據距離運算視差,且換算為移位量(步驟S952)。繼而,攝像控制部280使副側相對於主側之位置移位移位量而設定副側檢測區域之位置(步驟S954)。又,攝像控制部280運算圖框外區域面積比率(步驟S955),且結束副側檢測區域設定處理。 圖21係顯示本技術之第1實施形態之副側AF執行判定處理之一例之流程圖。攝像控制部280判斷圖框外區域面積比率是否為特定之容許值以下(步驟S961)。在圖框外區域面積比率為容許值以下時(步驟S961:是),攝像控制部280開啟副側AF執行旗標(步驟S963)。 另一方面,在圖框外區域面積比率超過容許值時(步驟S961:否),攝像控制部280關閉副側AF執行旗標(步驟S964)。在步驟S963或S964之後,攝像控制部280結束副側AF執行判定處理。 如此般,根據本技術之第1實施形態,由於在利用根據主側合焦位置求得之視差而將主側之位置移位後之位置設定副側檢測區域,故在主側使焦點聚焦之被攝體亦可在副側使焦點聚焦。 <2.(第2實施形態)> 在上述之第1實施形態中,由於使用視野角相同之攝像透鏡211及212拍攝變焦倍率相同之2張圖像資料,故難以在不降低畫質下變更變焦倍率。若追加變焦透鏡則可光學地變更變焦倍率,但有雙眼相機模組200之尺寸變大,而無法收納於智慧型手機等之小型之機器之虞。又,雖然亦有進行電子變焦之方法,但畫質會降低。因此,在第2實施形態中,設置視野角不同之2個攝像透鏡,藉由切換該等而在維持畫質下變更變焦倍率。該第2實施形態之雙眼相機模組200在設置視野角之不同之2個攝像透鏡之點上與第1實施形態不同。 圖22係顯示本技術之第2實施形態之雙眼相機模組200之一構成例之方塊圖。該第2實施形態之雙眼相機模組200在取代攝像透鏡211及212而具備廣角透鏡213及望遠透鏡214之點上與第1實施形態不同。且,在取代副側固體攝像元件250而具備副側固體攝像元件255之點上與第1實施形態不同。 廣角透鏡213係視野角廣於望遠透鏡214之單焦點透鏡。該廣角透鏡213將光集光且朝主側固體攝像元件230導引。又,廣角透鏡213係申請專利範圍所記載之主側透鏡之一例。 望遠透鏡214係視野角較廣角透鏡213窄之單焦點透鏡。該望遠透鏡214將光集光且朝副側固體攝像元件250導引。又,望遠透鏡214係申請專利範圍所記載之副側透鏡之一例。 又,在第2實施形態之副側固體攝像元件255中,與主側相同地設置有彩色濾光器。 第2實施形態之圖像處理部270在使用者進行將變焦倍率提高至特定值Th1以上之操作時,在不合成下選擇望遠側之副側圖像資料並輸出。又,在使用者進行將變焦倍率降低至特定值Th2以下之操作時,圖像處理部270選擇廣角側之主側圖像資料並輸出。當使用者在特定值Th1至Th2之間操作變焦倍率時,圖像處理部270將廣角側之主側圖像資料與望遠側之副側圖像資料合成,產生與其變焦倍率相應之圖像。 圖23係顯示本技術之第2實施形態之副側區域未超出時之主側圖像資料及副側圖像資料之一例之圖。該圖a係主側圖像資料之一例,該圖b係副側圖像資料之一例。 在主側圖像資料570中,當使用者指定以虛線包圍之區域572內之位置時,雙眼相機模組200在該位置設定主側檢測區域571。該區域572係與副側圖像資料之視野角對應之區域。 且,雙眼相機模組200在副側圖像資料580中,在使主側檢測區域571之位置移位移位量之位置設定副側檢測區域581。 此處,由於副側之視野角與主側不同,故基於主側及副側各者之視野角而設定副側檢測區域581之尺寸及移位量。如前述所述般,由於副側較主側視野角為窄,故在副側被攝體被放大,其放大率由主側之視野角及副側之視野角決定。若將副側圖像資料相對於主側圖像資料之放大率設為m(m為實數),則副側檢測區域之尺寸被設為主側檢測區域之m倍。又,將移位量設為視差pd之換算值之m倍。 圖24係顯示本技術之第2實施形態之副側區域超出時之主側圖像資料及副側圖像資料之一例之圖。該圖a係主側圖像資料之一例,該圖b係副側圖像資料之一例。 在主側圖像資料590中,在靠近與副側圖像資料對應之區域592之端部之位置設定有主側檢測區域591。該情形下,在副側圖像資料600中,當在使主側之位置移位後之位置設定m倍之尺寸之副側檢測區域601時,有如圖24之b所例示般副側檢測區域601之一部分超出副側圖像資料之圖框外之情形。由於在超出之區域為大於一定時缺乏進行焦點檢測之必要性,故雙眼相機模組200不進行副側合焦位置之檢測。藉此,省略不必要之焦點檢測處理,而可縮短記錄圖像之記錄之前之時間。 圖25係顯示本技術之第2實施形態之主側搜索範圍及副側搜索範圍之一例之圖。此處,主側搜索範圍係可驅動主側之廣角透鏡213而使焦點合焦的距離之範圍。又,副側搜索範圍係可驅動副側之望遠透鏡214而使焦點合焦的距離之範圍。由於主側之光學系統與副側之光學系統之光學特性不同,故即便在相同之驅動範圍內驅動透鏡,搜索範圍仍未必一致。例如,與主側搜索範圍相比副側搜索範圍更窄。因此,有與主側合焦位置對應之距離未進入到副側搜索範圍內之情形。考量到副側合焦位置與主側合焦位置之差異不大,因此在該情形下,有無法在副側檢測出焦點之虞。因此,在與主側合焦位置對應之距離未進入到副側搜索範圍內時,攝像控制部280不進行副側合焦位置之檢測。 圖26係顯示本技術之第2實施形態之AF處理之一例之流程圖。攝像控制部280執行步驟S911至S914,進行副側AF執行判定處理1(步驟S960)。而後,攝像控制部280判斷副側AF執行旗標是否開啟(步驟S921)。 在副側AF執行旗標為開啟時(步驟S921:是),攝像控制部280執行副側檢測區域設定處理(步驟S950),且進行副側執行判定處理2(步驟S970)。其次,攝像控制部280判斷副側AF執行旗標是否開啟(步驟S915)。 在副側AF執行旗標為開啟時(步驟S915:是),攝像控制部280執行步驟S916以後之步驟。 當在步驟S921中副側AF執行旗標為關閉時(步驟S921:否),或當在步驟S915中副側AF執行旗標為關閉時(步驟S915:否),或在步驟S917之後,攝像控制部280結束AF處理。 圖27係顯示本技術之第2實施形態之副側檢測區域設定處理之一例之流程圖。該第2實施形態之副側檢測區域設定處理在進一步執行步驟S953之點上與第1實施形態不同。 在步驟S951及S952之後,攝像控制部280利用放大率m調整副側檢測區域之尺寸及移位量(步驟S953)。而後,攝像控制部280執行步驟S954以後之步驟。 圖28係顯示本技術之第2實施形態之副側AF執行判定處理1之一例之流程圖。該第2實施形態之副側AF執行判定處理在取代步驟S961而執行步驟S962之點上與第1實施形態不同。 攝像控制部280判斷與主側合焦位置對應之距離是否在副側搜索範圍內(步驟S962)。當與主側合焦位置對應之距離位於副側搜索範圍內時(步驟S962:是),攝像控制部280開啟副側AF執行旗標(步驟S963)。 另一方面,當對應之距離為副側搜索範圍外時(步驟S962:否),攝像控制部280關閉副側AF執行旗標(步驟S964)。 圖29係顯示本技術之第2實施形態之副側AF執行判定處理2之一例之流程圖。攝像控制部280判斷圖框外區域面積比率是否為特定之容許值以下(步驟S971)。當圖框外區域面積比率為容許值以下時(步驟S971:是),攝像控制部280開啟副側AF執行旗標(步驟S972)。 另一方面,當圖框外區域面積比率為超過容許值時(步驟S971:否),攝像控制部280關閉副側AF執行旗標(步驟S973)。在步驟S972或S973之後,攝像控制部280結束副側AF執行判定處理。 如此般,在本技術之第2實施形態中,由於藉由廣角透鏡213及望遠透鏡214拍攝主側圖像資料及副側圖像資料,且切換該等,故可在維持畫質下變更變焦倍率。 <3.針對移動體之應用例> 本發明揭示之技術(本技術)可應用於各種產品。例如,本發明揭示之技術可實現為搭載於汽車、電力機動車、混合動力機動車、自動二輪車、自行車、個人移動性裝置、飛機、無人機、船舶、機器人等之任一種類之移動體之裝置。 圖30係顯示作為可應用本發明揭示之技術之移動體控制系統之一例之車輛控制系統之概略構成例之方塊圖。 車輛控制系統12000具備經由通信網路12001連接之複數個電子控制單元。在圖30所示之例中,車輛控制系統12000具備:驅動系統控制單元12010、車體系統控制單元12020、車外資訊檢測單元12030、車內資訊檢測單元12040、及綜合控制單元12050。又,作為綜合控制單元12050之功能構成,圖示有微電腦12051、聲音圖像輸出部12052、及車載網路I/F(interface,介面)12053。 驅動系統控制單元12010遵循各種程式控制與車輛之驅動系統相關聯之裝置之動作。例如,驅動系統控制單元12010作為內燃機或驅動用馬達等之用於產生車輛之驅動力之驅動力產生裝置、用於將驅動力傳遞至車輪之驅動力傳遞機構、調節車輛之舵角之轉向機構、及產生車輛之制動力之制動裝置等的控制裝置發揮功能。 車體系統控制單元12020遵循各種程式控制裝備於車體之各種裝置之動作。例如,車體系統控制單元12020作為無鑰匙進入系統、智慧型鑰匙系統、動力車窗裝置、或前照燈、尾燈、煞車燈、方向指示燈或霧燈等之各種燈之控制裝置發揮功能。該情形下,對於車體系統控制單元12020,可輸入有自代替鑰匙之可攜式裝置發出之電波或各種開關之信號。車體系統控制單元12020受理該等之電波或信號之輸入,而控制車輛之車門鎖閉裝置、動力車窗裝置、燈等。 車外資訊檢測單元12030檢測搭載車輛控制系統12000之車輛之外部之資訊。例如,在車外資訊檢測單元12030連接有攝像部12031。車外資訊檢測單元12030使攝像部12031拍攝車外之圖像,且接收所拍攝之圖像。車外資訊檢測單元12030可基於所接收之圖像,進行人、車、障礙物、標識或路面上之文字等之物體檢測處理或距離檢測處理。 攝像部12031係接受光且輸出與該光之受光量相應之電氣信號之光感測器。攝像部12031既可將電氣信號作為圖像輸出,亦可作為測距之資訊輸出。又,攝像部12031所接受之光既可為可視光,亦可為紅外線等之非可視光。 車內資訊檢測單元12040檢測車內之資訊。於車內資訊檢測單元12040連接有例如檢測駕駛者之狀態之駕駛者狀態檢測部12041。駕駛者狀態檢測部12041包含例如拍攝駕駛者之相機,車內資訊檢測單元12040基於自駕駛者狀態檢測部12041輸入之檢測資訊,既可算出駕駛者之疲勞度或集中度,亦可判別駕駛者是否打瞌睡。 微電腦12051可基於由車外資訊檢測單元12030或車內資訊檢測單元12040取得之車內外之資訊,運算驅動力產生裝置、轉向機構或制動裝置之控制目標值,且對驅動系統控制單元12010輸出控制指令。例如,微電腦12051可進行以實現包含車輛之碰撞避免或衝擊緩和、基於車距之追隨行駛、車速維持行駛、車輛之碰撞警告、或車輛之車道脫離警告等的ADAS(Advanced Driver Assistance Systems,先進駕駛輔助系統)之功能為目的之協調控制。 又,微電腦12051藉由基於由車外資訊檢測單元12030或車內資訊檢測單元12040取得之車輛之周圍之資訊控制驅動力產生裝置、轉向機構或制動裝置等,而可進行以在不依賴於駕駛者之操作下自主地行駛之自動駕駛等為目的之協調控制。 又,微電腦12051可基於由車外資訊檢測單元12030取得之車外之資訊,對車體系統控制單元12020輸出控制指令。例如,微電腦12051與由車外資訊檢測單元12030檢測到之前方車或對向車之位置相應而控制前照燈,而可進行將遠光切換為近光等之以謀求防眩為目的之協調控制。 聲音圖像輸出部12052朝可針對車輛之乘客或車外視覺性或聽覺性通知資訊之輸出裝置發送聲音及圖像中之至少一者之輸出信號。在圖30之例中,作為輸出裝置例示有音訊揚聲器12061、顯示部12062及儀表板12063。顯示部12062例如可包含機上顯示器及抬頭顯示器之至少一者。 圖31係顯示攝像部12031之設置位置之例之圖。 在圖31中,車輛12100具有攝像部12101、12102、12103、12104、12105作為攝像部12031。 攝像部12101、12102、12103、12104、12105設置於例如車輛12100之前端突出部、側視鏡、後保險杠、後背門及車廂內之擋風玻璃之上部等之位置。前端突出部所具備之攝像部12101及車廂內之擋風玻璃之上部所具備之攝像部12105主要取得車輛12100之前方之圖像。側視鏡所具備之攝像部12102、12103主要取得車輛12100之側方之圖像。後保險杠或後背門所具備之攝像部12104主要取得車輛12100之後方之圖像。由攝像部12101及12105取得之前方之圖像主要用於前方車輛或行人、障礙物、信號燈、交通標誌或車道等之檢測。 又,在圖31中,顯示攝像部12101至12104之攝影範圍之一例。攝像範圍12111表示設置於前端突出部之攝像部12101之攝像範圍,攝像範圍12112、12113表示分別設置於側視鏡之攝像部12102、12103之攝像範圍,攝像範圍12114表示設置於後保險杠或後背門之攝像部12104之攝像範圍。例如,藉由重疊由攝像部12101至12104拍攝之圖像資料,而可取得自上方觀察車輛12100之俯瞰圖像。 攝像部12101至12104之至少1個可具有取得距離資訊之功能。例如,攝像部12101至12104之至少1個既可為含有複數個攝像元件之立體相機,亦可為具有相位差檢測用之像素之攝像元件。 例如,微電腦12051藉由基於根據攝像部12101至12104取得之距離資訊,求得至攝像範圍12111至12114內之各立體物之距離、及該距離之時間性變化(對於車輛12100之相對速度),而可在尤其是位於車輛12100之前進路上之最近之立體物中,將朝與車輛12100大致相同之方向以特定之速度(例如,0km/h以上)行進之立體物作為前方車抽出。進而,微電腦12051設定針對前方車之近前預先設定必須確保之車距,而可進行自動制動控制(亦包含追隨停止控制)或自動加速控制(亦包含追隨起步控制)等。如此般可進行以在不依賴於駕駛者之操作下自主地行駛之自動駕駛等為目的之協調控制。 例如,微電腦12051可基於自攝像部12101至12104取得之距離資訊,將與立體物相關之立體物資料分類為2輪車、普通車輛、大型車輛、行人、電線桿等其他之立體物並抽出,且用於障礙物之自動回避。例如,微電腦12051將車輛12100之周邊之障礙物識別為車輛12100之駕駛員能夠視認之障礙物及難以視認之障礙物。而後,微電腦12051判斷表示與各障礙物之碰撞之危險度之碰撞風險,在碰撞風險為設定值以上而有碰撞可能性之狀況時,藉由經由音訊揚聲器12061或顯示部12062對駕駛員輸出警報,或經由驅動系統控制單元12010進行強制減速或躲避操舵,而可進行用於避免碰撞之駕駛支援。 攝像部12101至12104之至少1個可為檢測紅外線之紅外線相機。例如,微電腦12051可藉由判定在攝像部12101至12104之攝像圖像中是否有行人而辨識行人。如此之行人之辨識藉由例如抽出作為紅外線相機之攝像部12101至12104之攝像圖像之特徵點之程序、針對表示物體之輪廓之一系列特徵點進行圖案匹配處理而判別是否為行人之程序而進行。微電腦12051當判定在攝像部12101至12104之攝像圖像中有行人,且辨識為行人時,聲音圖像輸出部12052以針對該被辨識出之行人重疊顯示用於強調之方形輪廓線之方式控制顯示部12062。又,聲音圖像輸出部12052亦可以將表示行人之圖標等顯示於所期望之位置之方式控制顯示部12062。 以上,針對可應用本發明揭示之技術之車輛控制系統之一例進行了說明。本發明揭示之技術可應用於以上說明之構成之中之攝像部12101至12104。例如,在攝像部12101至12104之各自之內部配置有雙眼相機模組200。由於藉由將本技術應用於攝像部12101至12104,而可提高圖像資料之畫質,故能夠減輕駕駛員之疲勞。 此外,上述實施形態係顯示用於將本技術具體化之一例者,實施形態之事項與申請專利範圍之發明特定事項分別具有對應關係。同樣地,申請專利範圍之發明特定事項與賦予與其相同名稱的本技術實施形態之事項分別具有對應關係。但是,本技術並不限定於實施形態,可在不脫離其要旨之範圍內藉由對實施形態施行各種變化而具體化。 又,在上述之實施形態中所說明之處理程序既可被視為具有該等一系列程序之方法,且,亦可被視為用於使電腦執行該等一系列程序之程式及記憶該程式之記錄媒體。作為該記錄媒體,可使用例如CD(Compact Disc,壓縮光碟)、MD(MiniDisc,迷你光碟)、DVD(Digital Versatile Disc,數位多功能光碟)、記憶卡、藍光光碟(Blu-ray(註冊商標)Disc)等。 另外,本說明書所記載之效果終極而言僅為例示而並非被限定者,亦可具有其他之效果。 此外,本技術亦可採用如以下之構成。 (1)一種攝像裝置,其具備: 主側聚焦控制部,其將在主側圖像內之主側檢測區域內對合焦點之主側透鏡之位置檢測為主側合焦位置; 視差取得部,其基於前述主側合焦位置求得距離且取得與前述距離相應之視差; 副側檢測區域設定部,其基於前述視差及前述主側檢測區域之位置而設定副側圖像內之副側檢測區域之位置;及 副側聚焦控制部,其將在前述副側檢測區域內對合焦點之副側透鏡之位置檢測為副側合焦位置。 (2)如前述(1)之攝像裝置,其中前述副側聚焦控制部當前述副側檢測區域之中前述副側圖像資料之圖框外之區域之面積未超過特定值之情形時檢測前述副側合焦位置。 (3)如前述(2)之攝像裝置,其中前述主側透鏡與前述副側透鏡之視野角不同, 前述副側檢測區域設定部基於前述主側圖像及前述副側圖像之一者相對於另一者之放大率、前述視差及前述主側檢測區域之位置,設定前述副側檢測區域之位置及尺寸。 (4)如前述(3)之攝像裝置,其中可驅動前述主側透鏡而對合焦點之前述距離之範圍即主側搜索範圍,與可驅動前述副側透鏡而對合焦點之前述距離之範圍即副側搜索範圍不同, 前述副側聚焦控制部當前述副側圖像資料之圖框外之區域之面積不超過特定值,且與前述主側合焦位置對應之距離為前述副側搜索範圍內之情形時,檢測前述副側合焦位置。 (5)如前述(1)至(4)中任一項之攝像裝置,其進一步具備: 拍攝前述主側圖像之主側固體攝像元件,及 拍攝前述副側圖像之副側固體攝像元件;且 前述主側固體攝像元件當檢測到前述主側合焦位置時拍攝新的主側圖像, 前述副側固體攝像元件當檢測到前述副側合焦位置時拍攝新的副側圖像。 (6)如前述(1)至(5)中任一項之攝像裝置,其中前述主側聚焦控制部將前述主側檢測區域內之對比度為最強之前述主側透鏡之位置檢測為前述主側合焦位置, 前述副側聚焦控制部將前述副側檢測區域內之對比度為最強之前述副側透鏡之位置檢測為前述副側合焦位置。 (7)如前述(1)至(5)中任一項之攝像裝置,其中前述主側聚焦控制部基於相位差而檢測前述主側合焦位置, 前述副側聚焦控制部基於相位差而檢測前述副側合焦位置。 (8)一種攝像模組,其具備: 主側聚焦控制部,其將在主側圖像內之主側檢測區域內對合焦點之主側透鏡之位置檢測為主側合焦位置; 視差取得部,其基於前述主側合焦位置求得距離且取得與前述距離相應之視差; 副側檢測區域設定部,其基於前述視差及前述主側檢測區域之位置而設定副側圖像內之副側檢測區域之位置; 副側聚焦控制部,其將在前述副側檢測區域內對合焦點之副側透鏡之位置檢測為副側合焦位置;及 圖像輸出部,其輸出處理前述主側圖像及前述副側圖像之至少一者之圖像。 (9)一種攝像裝置之控制方法,其具備: 主側聚焦控制程序,其將在主側圖像內之主側檢測區域內對合焦點之主側透鏡之位置檢測為主側合焦位置; 視差取得程序,其基於前述主側合焦位置求得距離且取得與前述距離相應之視差; 副側檢測區域設定程序,其基於前述視差及前述主側檢測區域之位置而設定副側圖像內之副側檢測區域之位置;及 副側聚焦控制程序,其將在前述副側檢測區域內對合焦點之副側透鏡之位置檢測為副側合焦位置。
100‧‧‧攝像裝置
110‧‧‧操作部
119‧‧‧信號線
120‧‧‧記錄部
130‧‧‧顯示部
200‧‧‧雙眼相機模組
201‧‧‧單眼相機模組
202‧‧‧單眼相機模組
203‧‧‧連結構件
208‧‧‧信號線
209‧‧‧信號線
211‧‧‧攝像透鏡
212‧‧‧攝像透鏡
213‧‧‧廣角透鏡
214‧‧‧望遠透鏡
221‧‧‧主側驅動部
222‧‧‧副側驅動部
230‧‧‧主側固體攝像元件
231‧‧‧驅動器
232‧‧‧類比信號放大部
233‧‧‧AD轉換部
234‧‧‧數位信號放大部
240‧‧‧主側像素陣列部
241‧‧‧R像素
242‧‧‧G像素
243‧‧‧B像素
250‧‧‧副側固體攝像元件
251‧‧‧驅動器
252‧‧‧類比信號放大部
253‧‧‧AD轉換部
254‧‧‧數位信號放大部
255‧‧‧副側固體攝像元件
260‧‧‧副側像素陣列部
261‧‧‧像素
270‧‧‧圖像處理部
280‧‧‧攝像控制部
281‧‧‧主側聚焦控制部
282‧‧‧視差取得部
283‧‧‧副側檢測區域設定部
284‧‧‧曝光控制部
285‧‧‧主側檢測區域設定部
286‧‧‧副側聚焦控制部
290‧‧‧開關
510‧‧‧主側圖像資料
511‧‧‧主側檢測區域
520‧‧‧副側圖像資料
521‧‧‧副側檢測區域
530‧‧‧主側圖像資料
531‧‧‧主側檢測區域
540‧‧‧副側圖像資料
541‧‧‧副側檢測區域
550‧‧‧主側圖像資料
551‧‧‧主側檢測區域
560‧‧‧副側圖像資料
561‧‧‧副側檢測區域
570‧‧‧主側圖像資料
571‧‧‧主側檢測區域
572‧‧‧區域
580‧‧‧副側圖像資料
581‧‧‧副側檢測區域
590‧‧‧主側圖像資料
591‧‧‧主側檢測區域
592‧‧‧區域
600‧‧‧副側圖像資料
601‧‧‧副側檢測區域
700‧‧‧被攝體
701‧‧‧主點
702‧‧‧成像點
703‧‧‧點
704‧‧‧成像點
12000‧‧‧車輛控制系統
12001‧‧‧通信網路
12010‧‧‧驅動系統控制單元
12020‧‧‧車體系統控制單元
12030‧‧‧車外資訊檢測單元
12031‧‧‧攝像部
12040‧‧‧車內資訊檢測單元
12041‧‧‧駕駛者狀態檢測部
12050‧‧‧綜合控制單元
12051‧‧‧微電腦
12052‧‧‧聲音圖像輸出部
12053‧‧‧車載網路I/F
12061‧‧‧音訊揚聲器
12062‧‧‧顯示部
12063‧‧‧儀表板
12101‧‧‧攝像部
12102‧‧‧攝像部
12103‧‧‧攝像部
12104‧‧‧攝像部
12105‧‧‧攝像部
12111‧‧‧攝像範圍
12112‧‧‧攝像範圍
12113‧‧‧攝像範圍
12114‧‧‧攝像範圍
a‧‧‧被攝體距離
b‧‧‧透鏡感測器間之距離
pd‧‧‧視差
Pm‧‧‧主合焦位置
Ps‧‧‧主合焦位置
S901~S904‧‧‧步驟
S910~S917‧‧‧步驟
S921‧‧‧步驟
S950~S955‧‧‧步驟
S960~ S964‧‧‧步驟
S970~S973‧‧‧步驟
sd‧‧‧基線長度
圖1係本技術之第1實施形態之攝像裝置之一構成例之方塊圖。 圖2係顯示本技術之第1實施形態之雙眼相機模組之外觀之構成例之圖。 圖3係顯示本技術之第1實施形態之雙眼相機模組之一構成例之方塊圖。 圖4係本技術之第1實施形態之主側固體攝像元件之一構成例的方塊圖。 圖5係本技術之第1實施形態之副側固體攝像元件之一構成例的方塊圖。 圖6係本技術之第1實施形態之主側像素陣列部及副側像素陣列部之平面圖之一例。 圖7係顯示本技術之第1實施形態之主側透鏡位置與主側透鏡驅動量之關係之一例之圖形。 圖8係顯示本技術之第1實施形態之攝像控制部之一構成例之方塊圖。 圖9係顯示本技術之第1實施形態之主側透鏡位置及副側透鏡位置與距離之關係之一例之圖形。 圖10係用於說明本技術之第1實施形態之距離為遠時之視差之圖。 圖11係顯示本技術之第1實施形態之距離為遠時之主側圖像資料及副側圖像資料之一例之圖。 圖12係顯示本技術之第1實施形態之距離為遠時之對比度與主側透鏡位置及副側透鏡位置之關係之一例之圖形。 圖13係用於說明本技術之第1實施形態之距離為近時之視差之圖。 圖14係顯示本技術之第1實施形態之距離為近時之主側圖像資料及副側圖像資料之一例之圖。 圖15係顯示本技術之第1實施形態之距離為近時之移位前之對比度與主側透鏡位置及副側透鏡位置之關係之一例之圖形。 圖16係顯示本技術之第1實施形態之產生移位時之移位後之對比度與副側透鏡位置之關係之一例之圖形。 圖17係顯示本技術之第1實施形態之副側檢測區域超出時之主側圖像資料及副側圖像資料之一例之圖。 圖18係顯示本技術之第1實施形態之攝像裝置之動作之一例之流程圖。 圖19係顯示本技術之第1實施形態之AF處理之一例之流程圖。 圖20係顯示本技術之第1實施形態之副側檢測區域設定處理之一例之流程圖。 圖21係顯示本技術之第1實施形態之副側AF執行判定處理之一例之流程圖。 圖22係顯示本技術之第2實施形態之雙眼相機模組之一構成例之方塊圖。 圖23係顯示本技術之第2實施形態之副側區域未超出時之主側圖像資料及副側圖像資料之一例之圖。 圖24係顯示本技術之第2實施形態之副側區域超出時之主側圖像資料及副側圖像資料之一例之圖。 圖25係顯示本技術之第2實施形態之主側搜索範圍及副側搜索範圍之一例之圖。 圖26係顯示本技術之第2實施形態之AF處理之一例之流程圖。 圖27係顯示本技術之第2實施形態之副側檢測區域設定處理之一例之流程圖。 圖28係顯示本技術之第2實施形態之副側AF執行判定處理1之一例之流程圖。 圖29係顯示本技術之第2實施形態之副側AF執行判定處理2之一例之流程圖。 圖30係顯示車輛控制系統之概略構成之一例之方塊圖。 圖31係顯示車外資訊檢測部及攝像部之設置位置之一例之說明圖。
110‧‧‧操作部
221‧‧‧主側驅動部
222‧‧‧副側驅動部
230‧‧‧主側固體攝像元件
250‧‧‧副側固體攝像元件
280‧‧‧攝像控制部
281‧‧‧主側聚焦控制部
282‧‧‧視差取得部
283‧‧‧副側檢測區域設定部
284‧‧‧曝光控制部
285‧‧‧主側檢測區域設定部
286‧‧‧副側聚焦控制部
Claims (8)
- 一種攝像裝置,其具備:主側聚焦控制部,其將在主側圖像內之主側檢測區域內對合焦點之主側透鏡之位置檢測為主側合焦位置;視差取得部,其基於前述主側合焦位置求得距離且取得與前述距離相應之視差;副側檢測區域設定部,其基於前述視差及前述主側檢測區域之位置而設定副側圖像內之副側檢測區域之位置;及副側聚焦控制部,其將在前述副側檢測區域內對合焦點之副側透鏡之位置檢測為副側合焦位置;且前述副側聚焦控制部當前述副側檢測區域之中前述副側圖像資料之圖框外之區域之面積未超過特定值之情形時檢測前述副側合焦位置。
- 如請求項1之攝像裝置,其中前述主側透鏡與前述副側透鏡之視野角不同,前述副側檢測區域設定部基於前述主側圖像及前述副側圖像之一者相對於另一者之放大率、前述視差及前述主側檢測區域之位置,設定前述副側檢測區域之位置及尺寸。
- 如請求項2之攝像裝置,其中可驅動前述主側透鏡而對合焦點之前述距離之範圍即主側搜索範圍,與可驅動前述副側透鏡而對合焦點之前述距離之範圍即副側搜索範圍不同, 前述副側聚焦控制部當前述副側圖像資料之圖框外之區域之面積不超過特定值,且與前述主側合焦位置對應之距離為前述副側搜索範圍內之情形時,檢測前述副側合焦位置。
- 如請求項1之攝像裝置,其進一步具備:拍攝前述主側圖像之主側固體攝像元件,及拍攝前述副側圖像之副側固體攝像元件;且前述主側固體攝像元件當檢測到前述主側合焦位置時拍攝新的主側圖像,前述副側固體攝像元件當檢測到前述副側合焦位置時拍攝新的副側圖像。
- 如請求項1之攝像裝置,其中前述主側聚焦控制部將前述主側檢測區域內之對比度為最強之前述主側透鏡之位置檢測為前述主側合焦位置,前述副側聚焦控制部將前述副側檢測區域內之對比度為最強之前述副側透鏡之位置檢測為前述副側合焦位置。
- 如請求項1之攝像裝置,其中前述主側聚焦控制部基於相位差而檢測前述主側合焦位置,前述副側聚焦控制部基於相位差而檢測前述副側合焦位置。
- 一種攝像模組,其具備:主側聚焦控制部,其將在主側圖像內之主側檢測區域內對合焦點之 主側透鏡之位置檢測為主側合焦位置;視差取得部,其基於前述主側合焦位置求得距離且取得與前述距離相應之視差;副側檢測區域設定部,其基於前述視差及前述主側檢測區域之位置而設定副側圖像內之副側檢測區域之位置;副側聚焦控制部,其將在前述副側檢測區域內對合焦點之副側透鏡之位置檢測為副側合焦位置;及圖像輸出部,其輸出處理前述主側圖像及前述副側圖像之至少一者之圖像;且前述副側聚焦控制部當前述副側檢測區域之中前述副側圖像資料之圖框外之區域之面積未超過特定值之情形時檢測前述副側合焦位置。
- 一種攝像裝置之控制方法,其具備:主側聚焦控制程序,其將在主側圖像內之主側檢測區域內對合焦點之主側透鏡之位置檢測為主側合焦位置;視差取得程序,其基於前述主側合焦位置求得距離且取得與前述距離相應之視差;副側檢測區域設定程序,其基於前述視差及前述主側檢測區域之位置而設定副側圖像內之副側檢測區域之位置;及副側聚焦控制程序,其將在前述副側檢測區域內對合焦點之副側透鏡之位置檢測為副側合焦位置,且當前述副側檢測區域之中前述副側圖像資料之圖框外之區域之面積未超過特定值之情形時檢測前述副側合焦位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7-067102 | 2017-03-30 | ||
JP2017067102A JP2018169517A (ja) | 2017-03-30 | 2017-03-30 | 撮像装置、撮像モジュールおよび撮像装置の制御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904282A TW201904282A (zh) | 2019-01-16 |
TWI757419B true TWI757419B (zh) | 2022-03-11 |
Family
ID=636749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7104073A TWI757419B (zh) | 2017-03-30 | 2018-02-06 | 攝像裝置、攝像模組及攝像裝置之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848660B2 (zh) |
JP (1) | JP2018169517A (zh) |
KR (1) | KR102540722B1 (zh) |
CN (1) | CN109073858B (zh) |
TW (1) | TWI757419B (zh) |
WO (1) | WO2018179622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20188310A (ja) * | 2019-05-10 | 2020-11-19 | ソニーセミコンダクタ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画像認識装置および画像認識方法 |
CN110769162B (zh) * | 2019-11-28 | 2021-07-13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及对焦方法 |
JP6814453B1 (ja) * | 2020-05-21 | 2021-01-20 | 株式会社エクサウィザーズ | 撮像装置 |
CN112835172A (zh) * | 2020-12-31 | 2021-05-25 | 华兴源创(成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定倍率成像的自动对焦方法及系统 |
EP4315825A1 (en) | 2021-03-29 | 2024-02-07 | Alcon Inc. | Stereoscopic imaging platform with disparity and sharpness control automatic focusing mode |
JP2022189536A (ja) * | 2021-06-11 | 2022-12-2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撮像装置および方法 |
WO2024195563A1 (ja) * | 2023-03-17 | 2024-09-26 | ソニーグループ株式会社 | 撮像装置、信号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40202461A1 (en) * | 2003-04-08 | 2004-10-14 | Pentax Corporation | Passive autofocus system for a camera |
US20110018972A1 (en) * | 2009-07-27 | 2011-01-27 | Yi Pan | Stereoscopic imaging apparatus and stereoscopic imaging method |
US20170041525A1 (en) * | 2015-08-05 | 2017-02-09 | Omnivision Technologies, Inc. | Image Sensor With Symmetric Multi-Pixel Phase-Difference Detector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830034B1 (en) * | 1996-09-11 | 2005-05-11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processing for three dimensional display of image data on the display of an image sensing apparatus |
US6262694B1 (en) * | 1997-03-11 | 2001-07-17 | Fujitsu Limited | Image display system |
JP2002023044A (ja) * | 2000-07-12 | 2002-01-23 | Canon Inc | 焦点検出装置、測距装置及びカメラ |
JP2006173919A (ja) | 2004-12-14 | 2006-06-29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撮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
CN100477739C (zh) * | 2004-12-16 | 2009-04-08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复眼摄像装置 |
US7933512B2 (en) * | 2009-03-24 | 2011-04-26 | Patrick Campbell | Stereo camera with controllable pivot point |
JP5652391B2 (ja) * | 2009-05-07 | 2015-01-14 |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ステレオ画像取得装置 |
US8698878B2 (en) * | 2009-07-02 | 2014-04-15 | Sony Corporation | 3-D auto-convergence camera |
US8588600B2 (en) * | 2010-07-27 | 2013-11-19 |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 Stereoscopic auto-focus based on coordinated lens positions |
JP5597525B2 (ja) * | 2010-07-28 | 2014-10-01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立体映像撮像装置および立体映像撮像方法 |
JP2012103109A (ja) * | 2010-11-10 | 2012-05-31 | Panasonic Corp | ステレオ画像処理装置、ステレオ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JP5411842B2 (ja) * | 2010-12-07 | 2014-02-12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撮像装置 |
US8836767B2 (en) * | 2010-12-17 | 2014-09-16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Imaging apparatus and imaging method |
CN103354997A (zh) * | 2011-02-18 | 2013-10-16 | 索尼公司 | 图像处理设备和图像处理方法 |
JP6002043B2 (ja) * | 2011-04-28 | 2016-10-05 |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 立体視強度調整装置、立体視強度調整方法、プログラム、集積回路、記録媒体 |
JP5263434B1 (ja) | 2012-08-09 | 2013-08-14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アンテナ、アンテナ装置および通信装置 |
WO2013094635A1 (ja) * | 2011-12-19 | 2013-06-27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画像処理装置、撮像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
JP5948856B2 (ja) * | 2011-12-21 | 2016-07-06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撮像装置とオートフォーカス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
US9124875B2 (en) * | 2012-05-23 | 2015-09-01 | Fujifilm Corporation | Stereoscopic imaging apparatus |
JP2014022806A (ja) | 2012-07-13 | 2014-02-03 | Sharp Corp | 撮像装置および撮像装置制御方法 |
JP2014183206A (ja) * | 2013-03-19 | 2014-09-29 | Sony Corp | 固体撮像装置および固体撮像装置の駆動方法ならびに電子機器 |
US9565416B1 (en) * | 2013-09-30 | 2017-02-07 | Google Inc. | Depth-assisted focus in multi-camera systems |
JP2016033563A (ja) | 2014-07-31 | 2016-03-10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立体映像撮像装置 |
JP2016054415A (ja) * | 2014-09-03 | 2016-04-14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立体撮像装置および立体撮像プログラム |
JP6484349B2 (ja) * | 2015-05-27 | 2019-03-13 | グーグル エルエルシー | カメラリグおよび立体画像キャプチャ |
JP6584149B2 (ja) * | 2015-05-29 | 2019-10-0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撮像装置 |
WO2016194576A1 (ja) * | 2015-05-29 | 2016-12-08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 |
US9703175B2 (en) * | 2015-07-02 | 2017-07-1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utofocus trigger |
US9426450B1 (en) * | 2015-08-18 | 2016-08-23 | Intel Corporation | Depth sensing auto focus multiple camera system |
JP6304309B2 (ja) | 2016-06-09 | 2018-04-04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撮像装置とオートフォーカス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
-
2017
- 2017-03-30 JP JP2017067102A patent/JP2018169517A/ja active Pending
- 2017-12-20 KR KR1020187034207A patent/KR102540722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7-12-20 WO PCT/JP2017/045693 patent/WO2018179622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7-12-20 US US16/303,253 patent/US10848660B2/en active Active
- 2017-12-20 CN CN201780025851.3A patent/CN109073858B/zh active Active
-
2018
- 2018-02-06 TW TW107104073A patent/TWI757419B/zh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40202461A1 (en) * | 2003-04-08 | 2004-10-14 | Pentax Corporation | Passive autofocus system for a camera |
US20110018972A1 (en) * | 2009-07-27 | 2011-01-27 | Yi Pan | Stereoscopic imaging apparatus and stereoscopic imaging method |
US20170041525A1 (en) * | 2015-08-05 | 2017-02-09 | Omnivision Technologies, Inc. | Image Sensor With Symmetric Multi-Pixel Phase-Difference Detector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073858B (zh) | 2022-03-18 |
TW201904282A (zh) | 2019-01-16 |
WO2018179622A1 (ja) | 2018-10-04 |
JP2018169517A (ja) | 2018-11-01 |
US10848660B2 (en) | 2020-11-24 |
CN109073858A (zh) | 2018-12-21 |
US20190208132A1 (en) | 2019-07-04 |
KR20190129684A (ko) | 2019-11-20 |
KR102540722B1 (ko) | 2023-06-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757419B (zh) | 攝像裝置、攝像模組及攝像裝置之控制方法 | |
KR102649782B1 (ko) | 신호 처리 장치 및 촬상 장치 | |
CN110073652B (zh) | 成像装置以及控制成像装置的方法 | |
WO2017175492A1 (ja) |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及び電子機器 | |
JP6816769B2 (ja) | 画像処理装置と画像処理方法 | |
KR102388259B1 (ko) | 촬상 장치, 촬상 모듈, 촬상 시스템 및 촬상 장치의 제어 방법 | |
JP6816768B2 (ja) | 画像処理装置と画像処理方法 | |
JP7144926B2 (ja) | 撮像制御装置、撮像装置、および、撮像制御装置の制御方法 | |
WO2019167363A1 (ja) | 画像処理装置と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
JP2013250694A (ja) | 画像処理装置 | |
TWI794207B (zh) | 攝像裝置、相機模組、攝像系統、及攝像裝置之控制方法 | |
WO2020021826A1 (ja) | 固体撮像素子、撮像装置、および、固体撮像素子の制御方法 | |
WO2015115103A1 (ja) | 画像処理装置、カメラシステム、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 |
JP2005271693A (ja) | 物体検出装置 | |
JP2005117136A (ja) | 車両用物体検出装置 | |
JP2011077806A (ja) | 車両周辺監視装置 | |
JP2018191260A (ja) | 固体撮像装置、駆動方法、及び電子機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