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94207B - 攝像裝置、相機模組、攝像系統、及攝像裝置之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攝像裝置、相機模組、攝像系統、及攝像裝置之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94207B
TWI794207B TW107104075A TW107104075A TWI794207B TW I794207 B TWI794207 B TW I794207B TW 107104075 A TW107104075 A TW 107104075A TW 107104075 A TW107104075 A TW 107104075A TW I794207 B TWI794207 B TW I79420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ide
telephoto
angle
white balance
ratio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040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838405A (zh
Inventor
宮本能義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索尼半導體解決方案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索尼半導體解決方案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索尼半導體解決方案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384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384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942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94207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80Camera processing pipelines; Components thereof
    • H04N23/84Camera processing pipelines; Components thereof for processing colour signals
    • H04N23/88Camera processing pipelines; Components thereof for processing colour signals for colour balance, e.g. white-balance circuits or colour temperature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80Camera processing pipelines; Components thereof
    • H04N23/84Camera processing pipelines; Components thereof for processing colour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45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for generating image signals from two or more image sensors being of different type or operating in different modes, e.g. with a CMOS sensor for moving images in combination with a charge-coupled device [CCD] for still imag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lor Television Image Signal Generators (AREA)
  • Processing Of Color Television Signal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於設置有攝角不同之複數個光學系統之攝像裝置中,提高白平衡修正精度。 廣角側光檢測部於攝角較特定值廣之廣角圖像資料內之複數個區域之各者檢測複數個廣角側色成分。望遠側光檢測部於攝角較上述特定值窄之望遠圖像資料內之複數個區域之各者檢測複數個望遠側色成分。望遠側白平衡增益取得部基於複數個廣角側色成分各自之累計值之比率即廣角側累計比率、及複數個望遠側色成分,求出對於望遠圖像資料之增益作為望遠側白平衡增益。望遠側白平衡修正部根據望遠側白平衡增益而修正望遠圖像資料。

Description

攝像裝置、相機模組、攝像系統、及攝像裝置之控制方法
本技術係關於一種攝像裝置、相機模組、攝像系統、及攝像裝置之控制方法。詳細而言係關於一種進行白平衡修正之攝像裝置、相機模組、攝像系統、及攝像裝置之控制方法。
自先前以來,於拍攝圖像資料之裝置中,為了反映出被攝體原本之顏色,而進行白平衡修正。例如,提出有如下攝像裝置,其設置有用以拍攝圖像之主攝像元件、及用以檢測色成分之檢測用攝像元件,藉由根據由該檢測用攝像元件所檢測出之色成分而計算出之增益,進行白平衡修正(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03-101867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於上述先前技術中,可同時執行色成分檢測及圖像拍攝,因此與依序進行該等處理之情形相比,可提高攝像之圖框速率。然而,於設置有攝角不同之複數個光學系統之攝像裝置中,若針對每個光學系統利用相同方法進行白平衡修正,則有白平衡修正之精度降低之虞。例如,於將廣角側之圖像資料內之被攝體之一部分於望遠側放大後拍攝之情形時,於廣角側可檢測被攝體整體之色成分而設定增益,相對於此,於望遠側則僅能檢測被攝體之一部分之色成分。因此,於望遠側之圖像中,與廣角側相比,白平衡修正之精度有所降低。 本技術係鑒於此種狀況而完成者,其目的在於:在設置有攝角不同之複數個光學系統之攝像裝置中,提高白平衡修正精度。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本技術係為了解決上述問題點而完成者,其第1態樣係一種攝像裝置及其控制方法,該攝像裝置具備:廣角側光檢測部,其於攝角較特定值廣之廣角圖像資料內之複數個區域之各者檢測複數個廣角側色成分;望遠側光檢測部,其於攝角較上述特定值窄之望遠圖像資料內之複數個區域之各者檢測複數個望遠側色成分;望遠側白平衡增益取得部,其基於上述複數個廣角側色成分各自之累計值之比率即廣角側累計比率、及上述複數個望遠側色成分,求出對於上述望遠圖像資料之增益作為望遠側白平衡增益;及望遠側白平衡修正部,其根據上述望遠側白平衡增益而修正上述望遠圖像資料。藉此,帶來如下作用:藉由基於廣角側累計比率及複數個望遠側色成分而求出之望遠側白平衡增益,修正望遠圖像資料。 又,於該第1態樣中,亦可為,上述望遠側白平衡增益取得部將包含上述廣角側累計比率之特定範圍設定為望遠側累計範圍,計算與上述望遠側累計範圍內之上述複數個望遠側色成分各自之累計值之比率即望遠側累計比率對應之增益作為上述望遠側白平衡增益。藉此,帶來如下作用:藉由與望遠側累計範圍內之複數個望遠側色成分各自之累計值之比率對應的增益,修正望遠圖像資料。 又,於該第1態樣中,亦可為,上述複數個望遠側色成分包含R(Red)成分、G(Green)成分及B(Blue)成分,且上述望遠側白平衡增益取得部將以上述R成分與上述G成分之比率及上述B成分與上述G成分之比率各者作為座標軸之正交座標系統中以上述廣角側累計比率為中心之特定形狀之範圍設定為上述望遠側累計範圍。藉此,帶來如下作用:將正交座標系統中以廣角側累計比率為中心之特定形狀之範圍內之望遠側色成分累計。 又,於該第1態樣中,亦可為,上述望遠側累計範圍係矩形。藉此,帶來如下作用:將矩形累計範圍內之望遠側色成分累計。 又,於該第1態樣中,亦可為,上述望遠側累計範圍係圓形。藉此,帶來如下作用:將圓形累計範圍內之望遠側色成分累計。 又,於該第1態樣中,亦可為,上述望遠側累計範圍係橢圓形。藉此,帶來如下作用:將橢圓形累計範圍內之望遠側色成分累計。 又,於該第1態樣中,亦可為,本發明之攝像裝置進而具備:廣角側白平衡增益取得部,其計算特定廣角側累計範圍內之上述複數個廣角側色成分各自之累計值之比率作為上述廣角側累計比率,並取得與上述廣角側累計比率對應之增益作為廣角側白平衡增益;及廣角側白平衡修正部,其根據上述廣角側白平衡增益而修正上述廣角圖像資料。藉此,帶來如下作用:藉由與特定廣角側累計範圍內之複數個廣角側色成分各自之累計值之比率對應的增益,修正廣角圖像資料。 又,於該第1態樣中,亦可為,上述望遠側累計範圍之邊與上述特定廣角側累計範圍之邊平行。藉此,帶來如下作用:將邊與廣角側累計範圍平行之望遠側累計範圍內之望遠側色成分累計。 又,於該第1態樣中,亦可為,上述複數個望遠側色成分包含R成分、G成分及B成分,上述望遠側白平衡增益取得部將以上述R成分與上述G成分之比率及上述B成分與上述G成分之比率各者作為座標軸之正交座標系統中以上述廣角側累計比率為中心之特定形狀之範圍與預先設定之基準累計範圍的重疊範圍設定為上述望遠側累計範圍。藉此,帶來如下作用:藉由在以廣角側累計比率為中心之特定形狀之範圍與預先設定之基準累計範圍的重疊範圍內計算出之增益,修正望遠圖像資料。 又,於該第1態樣中,亦可為,上述廣角側白平衡增益取得部判定於特定廣角側累計範圍內上述複數個廣角側色成分有無可靠性,於有可靠性之情形時計算上述廣角側累計比率。藉此,帶來如下作用:基於有可靠性之廣角側色成分計算廣角側累計比率。 又,於該第1態樣中,亦可為,上述廣角側白平衡增益取得部針對上述複數個廣角側色成分之各者判斷超過規定值之色成分是否多於特定數,並基於該判斷結果判定可靠性之有無。藉此,帶來如下作用:基於超過規定值且多於特定數之廣角側色成分,計算廣角側累計比率。 又,於該第1態樣中,亦可為,上述望遠側白平衡增益取得部判定於上述望遠側累計範圍內上述複數個望遠側色成分有無可靠性,於有可靠性之情形時計算上述望遠側累計比率。藉此,帶來如下作用:基於有可靠性之望遠側色成分,計算望遠側累計比率。 又,於該第1態樣中,亦可為,上述望遠側白平衡增益取得部針對上述複數個望遠側色成分之各者判斷超過規定值之色成分是否多於特定數,並基於該判斷結果判定可靠性之有無。藉此,帶來如下作用:基於超過規定值且多於特定數之望遠側色成分,計算望遠側累計比率。 又,本技術之第3態樣係一種攝像系統,其具備:廣角側光檢測部,其於攝角較特定值廣之廣角圖像資料內之複數個區域之各者檢測複數個廣角側色成分;望遠側光檢測部,其於攝角較上述特定值窄之望遠圖像資料內之複數個區域之各者檢測複數個望遠側色成分;望遠側白平衡增益取得部,其基於上述複數個廣角側色成分各自之累計值之比率即廣角側累計比率、及上述複數個望遠側色成分,求出對於上述望遠圖像資料之增益作為望遠側白平衡增益;望遠側白平衡修正部,其根據上述望遠側白平衡增益而修正上述望遠圖像資料;及記錄部,其記錄上述修正後之望遠圖像資料。藉此,帶來如下作用:記錄藉由基於廣角側累計比率及複數個望遠側色成分而求出之望遠側白平衡增益予以修正後之望遠圖像資料。 [發明之效果] 根據本技術,能發揮如下優異效果:於設置有攝角不同之複數個光學系統之攝像裝置中,可提高白平衡修正精度。再者,此處所記載之效果亦可不必受到限定,而可為本發明中所記載之任一效果。
以下,對用以實施本技術之形態(以下,稱為實施形態)進行說明。說明係按如下順序進行。 1.第1實施形態(根據廣角側累計比率與望遠側色成分計算增益之例) 2.第2實施形態(判定可靠性,並根據廣角側累計比率與望遠側色成分計算增益之例) 3.第3實施形態(於三眼以上之攝像系統中根據廣角側累計比率與望遠側色成分計算增益之例) 4.應用於移動體之例 <1.第1實施形態> [攝像裝置之構成例] 圖1係表示本技術之第1實施形態中之攝像裝置100之一構成例的方塊圖。該攝像裝置100係能夠拍攝圖像資料之裝置,具備相機模組控制部110、兩眼相機模組200、圖像處理部120及記錄部130。作為攝像裝置100,假定具有攝像功能之智慧型手機或個人電腦等。 相機模組控制部110係按照使用者之操作控制兩眼相機模組200者。例如,相機模組控制部110按照使用者之操作,產生用以控制攝像之控制信號,並將該控制信號經由信號線118供給至兩眼相機模組200。又,相機模組控制部110按照使用者之操作,產生指示白平衡修正目標值之控制信號,並將該控制信號經由信號線119供給至圖像處理部120。 兩眼相機模組200係藉由2個固體攝像元件同時拍攝2張圖像資料者。該兩眼相機模組200將拍攝到之2張圖像資料經由信號線208及209供給至圖像處理部120。圖像處理部120係對2張圖像資料進行白平衡修正等圖像處理者。該圖像處理部120將處理後之圖像資料經由信號線129而供給至記錄部130。記錄部130係記錄圖像資料者。 再者,攝像裝置100雖記錄有拍攝到之圖像資料,但亦可設置顯示部而顯示圖像資料,還可設置通信部而將圖像資料向外部發送。 [兩眼相機模組之構成例] 圖2係表示本技術之第1實施形態中之兩眼相機模組之外觀之構成例的圖。該圖中之a係兩眼相機模組200之立體圖,該圖中之b係兩眼相機模組200之前視圖。 兩眼相機模組200係複眼方式之相機模組,且係藉由利用由矩形板狀形狀構成之連結構件203將單眼相機模組201與單眼相機模組202固定而構成。 於單眼相機模組201,搭載有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影像感測器等固體攝像元件及透鏡單元等。 於單眼相機模組201中,固體攝像元件包含呈二維狀排列有複數個畫素之畫素部、及進行畫素之驅動或A/D(Analog/Digital,類比/數位)轉換等之周邊電路部等。於該固體攝像元件中,自透鏡單元內之透鏡入射之光(像光)於畫素部之受光面成像,所成之像之光被進行光電轉換,藉此產生畫素信號。 單眼相機模組202係與單眼相機模組201同樣地,搭載有CMOS影像感測器及透鏡單元等而構成。例如,於兩眼相機模組200中,可將單眼相機模組202設為主相機,另一方面將單眼相機模組201設為副相機。 連結構件203由輪廓較將單眼相機模組201之透鏡單元與單眼相機模組202之透鏡單元並列時之平面方向之尺寸大的矩形板狀形狀構成。又,於連結構件203,對稱地貫通形成有供單眼相機模組201之透鏡單元插入之矩形插入孔部、及供單眼相機模組202之透鏡單元插入之矩形插入孔部。 於兩眼相機模組200中,對貫通形成於連結構件203之2個矩形插入孔部分別插入並固定有單眼相機模組201之透鏡單元、及單眼相機模組202之透鏡單元。藉此,兩眼相機模組200構成為具有單眼相機模組201及單眼相機模組202之複眼方式之相機模組。兩眼相機模組200係以如上方式構成。 再者,單眼相機模組201與單眼相機模組202係藉由連結構件203而連結之複數個單眼相機模組之一例,以下,於無需對其等特別加以區分之情形時,簡稱為單眼相機模組201而進行說明。 又,所謂單眼相機模組係搭載有1個固體攝像元件(影像感測器)之相機模組。另一方面,兩眼相機模組係藉由使2個單眼相機模組連結而搭載有2個固體攝像元件(影像感測器)之相機模組。其中,模組存在以封裝等其他名稱稱呼之情形。 圖3係表示本技術之第1實施形態中之兩眼相機模組200及圖像處理部120之一構成例的方塊圖。該兩眼相機模組200具備望遠透鏡211、廣角透鏡212、望遠側固體攝像元件221及廣角側固體攝像元件222。又,圖像處理部120具備白平衡修正部300及圖像合成部240。 圖3中之廣角透鏡212及廣角側固體攝像元件222配置於圖2中之單眼相機模組202內,圖3中之望遠透鏡211及望遠側固體攝像元件221配置於圖2中之單眼相機模組201內。 望遠透鏡211係攝角較廣角透鏡212窄之透鏡,將來自被攝體之光聚集並導向望遠側固體攝像元件221。作為該望遠透鏡211,例如可使用焦點距離固定之單焦點透鏡。 廣角透鏡212係攝角較望遠透鏡211廣之透鏡,將來自被攝體之光聚集並導向廣角側固體攝像元件222。作為該廣角透鏡212,例如可使用焦點距離固定之單焦點透鏡。 望遠側固體攝像元件221係按照相機模組控制部110之控制而拍攝圖像資料者。該圖像資料係藉由拜耳排列將R(Red,紅色)、G(Green,綠色)及B(Blue,藍色)之畫素資料排列而成者,亦被稱為RAW圖像資料。望遠側固體攝像元件221將圖像資料作為望遠圖像資料而供給至白平衡修正部300。 廣角側固體攝像元件222係按照相機模組控制部110之控制而拍攝圖像資料者。於該圖像資料中,亦與望遠側同樣地,藉由拜耳排列將R、G及B之畫素資料排列。廣角側固體攝像元件222將圖像資料作為廣角圖像資料而供給至白平衡修正部300。 再者,望遠側固體攝像元件221及廣角側固體攝像元件222雖將拜耳排列之圖像資料供給至白平衡修正部300,但並不限定於該構成。例如,亦能夠於白平衡修正部300之前段設置解馬賽克處理部,該解馬賽克處理部針對每個畫素進行內插所缺之顏色資訊之解馬賽克處理,並將解馬賽克處理後之圖像資料供給至白平衡修正部300。又,該解馬賽克處理於望遠側固體攝像元件221及廣角側固體攝像元件222之內部、外部均可進行。 又,望遠側固體攝像元件221及廣角側固體攝像元件222雖將包含R、G及B之顏色資訊之圖像資料供給至白平衡修正部300,但並不限定於該構成。例如,亦能夠於白平衡修正部300之前段設置轉換部,該轉換部將R、G及B轉換成亮度信號Y及色差信號(U及V等),並將轉換後之圖像資料供給至白平衡修正部300。又,向亮度信號及色差信號之轉換於望遠側固體攝像元件221及廣角側固體攝像元件222之內部、外部均可進行。 又,相機模組控制部110當收到例如開始攝像之指示時,產生表示攝像時序之特定頻率(例如,30赫茲)之垂直同步信號,並將該垂直同步信號供給至望遠側固體攝像元件221及廣角側固體攝像元件222。又,相機模組控制部110控制望遠側固體攝像元件221及廣角側固體攝像元件222各自之曝光時間、及對於畫素信號之增益。 白平衡修正部300係基於白平衡目標值對望遠圖像資料及廣角圖像資料分別進行白平衡修正者。該白平衡修正部300將白平衡修正後之望遠圖像資料及廣角圖像資料供給至圖像合成部240。 圖像合成部240係視需要將廣角圖像資料及望遠圖像資料合成者。於使用者進行了將變焦倍率提高至特定值Z1以上之操作時,該圖像合成部240不進行合成而選擇並輸出望遠圖像資料。又,於使用者進行了將變焦倍率降低至特定值Z2以下之操作時,圖像合成部240選擇並輸出廣角圖像資料。於使用者在特定值Z1至Z2之間操作了變焦倍率時,圖像合成部240將廣角圖像資料及望遠圖像資料合成,而產生與該變焦倍率對應之圖像。然後,圖像合成部240將合成所得之圖像資料供給至記錄部130。 圖4係表示本技術之第1實施形態中之白平衡修正部300之一構成例的方塊圖。該白平衡修正部300具備望遠側光檢測部310、望遠側白平衡增益取得部320、及望遠側白平衡修正部360。又,白平衡修正部300具備廣角側光檢測部315、廣角側白平衡增益取得部325、及廣角側白平衡修正部365。 廣角側光檢測部315係於廣角圖像資料中檢測複數種色成分者。廣角圖像資料被分割為複數個廣角側區域,廣角側光檢測部315針對每個廣角側區域檢測R成分、G成分及B成分作為色成分。R成分係廣角側區域內之R畫素資料之合計值,G成分係廣角側區域內之G畫素資料之合計值。B成分係廣角側區域內之B畫素資料之合計值。於廣角側區域之個數為n(n係整數)個之情形時,R成分、B成分及G成分分別各被檢測出n個。而且,廣角側光檢測部315將所檢測出之色成分標準化,並將經標準化之色成分作為廣角側色成分供給至廣角側白平衡增益取得部325。 此處,標準化係指如下處理:利用標準化係數調整望遠側及廣角側各自之光學系統之光學特性之差異、或望遠側及廣角側各自之固體攝像元件之特性(感度等)之差異對色成分造成之影響。 廣角側白平衡增益取得部325係基於廣角側色成分求出廣角側白平衡增益者。該廣角側白平衡增益取得部具備廣角側累計部340及廣角側白平衡增益運算部355。 廣角側累計部340係計算廣角側色成分各自之累計值之比率者。該廣角側累計部340首先使用下式針對每個廣角側區域計算廣角側R/G成分比率及廣角側B/G成分比率作為色成分比率。 (廣角側R/G成分比率)=(廣角側R成分)/(廣角側G成分) (廣角側B/G成分比率)=(廣角側B成分)/(廣角側G成分) 然後,廣角側累計部340於以R/G及B/G各者作為座標軸之正交座標系統中,針對每個廣角側區域判斷該區域之色成分比率是否為特定廣角側累計範圍內之值。此處,廣角側累計範圍表示用於白平衡增益計算之資料之範圍。 其次,廣角側累計部340藉由下式計算廣角側R/G累計比率、及廣角側B/G累計比率。 (廣角側R/G累計比率)=(廣角側R累計值)/(廣角側G累計值) (廣角側B/G累計比率)=(廣角側B累計值)/(廣角側G累計值) 於上式中,「廣角側R累計值」表示廣角側累計範圍內之廣角側R成分之累計值。又,「廣角側G累計值」表示廣角側累計範圍內之廣角側G成分之累計值。「廣角側B累計值」表示廣角側累計範圍內之廣角側B成分之累計值。 廣角側累計部340將廣角側R/G累計比率及廣角側B/G累計比率作為廣角側累計比率供給至廣角側白平衡增益運算部355及望遠側白平衡增益取得部320。 廣角側白平衡增益運算部355係基於廣角側累計比率及目標值計算白平衡增益者。作為目標值,例如,相對於R/G累計比率之R/G目標值、及相對於B/G累計比率之B/G目標值係基於所期望之光源之顏色溫度而設定。廣角側白平衡增益運算部355計算R/G目標值除以廣角側R/G累計比率所得之商作為對於R畫素資料之R增益。又,廣角側白平衡增益運算部355計算B/G目標值除以廣角側B/G累計比率所得之商作為對於B畫素資料之B增益。例如,於R/G目標值為「1」,廣角側R/G累計比率為「1/2」之情形時,計算出「2」作為R增益。再者,亦可不僅計算R增益及B增益,進而計算G增益。 然後,廣角側白平衡增益運算部355將R增益及B增益逆標準化,並將經逆標準化之增益作為廣角側白平衡增益供給至廣角側白平衡修正部365。 廣角側白平衡修正部365係根據廣角側白平衡增益而修正廣角圖像資料者。該廣角側白平衡修正部365藉由R增益修正廣角圖像資料內之R畫素資料,藉由B增益修正B畫素資料。而且,廣角側白平衡修正部365將修正後之廣角圖像資料供給至圖像合成部240。 望遠側光檢測部310係於望遠圖像資料中檢測複數種色成分者。望遠圖像資料被分割為複數個望遠側區域,望遠側光檢測部310針對每個望遠側區域檢測R成分、G成分及B成分作為色成分。而且,望遠側光檢測部310將所檢測出之色成分標準化,並將經標準化之色成分作為望遠側色成分供給至望遠側白平衡增益取得部320。 望遠側白平衡增益取得部320係基於望遠側色成分及廣角側累計比率求出望遠側白平衡增益者。該望遠側白平衡增益取得部具備望遠側累計部330及望遠側白平衡增益運算部350。 望遠側累計部330係計算望遠側色成分各自之累計值之比率者。該望遠側累計部330首先使用下式針對每個望遠側區域計算望遠側R/G成分比率及望遠側B/G成分比率作為色成分比率。 (望遠側R/G成分比率)=(望遠側R成分)/(望遠側G成分) (望遠側B/G成分比率)=(望遠側B成分)/(望遠側G成分) 又,望遠側累計部330將以R/G及B/G各者作為座標軸之正交座標系統中以廣角側累計比率為中心之特定範圍設定為望遠側累計範圍。而且,望遠側累計部330針對每個望遠側區域判斷與該區域對應之色成分比率是否為望遠側累計範圍內之值。 其次,望遠側累計部330藉由下式,計算望遠側R/G累計比率、及望遠側B/G累計比率。 (望遠側R/G累計比率)=(望遠側R累計值)/(望遠側G累計值) (望遠側B/G累計比率)=(望遠側B累計值)/(望遠側G累計值) 於上式中,「望遠側R累計值」表示望遠側累計範圍內之望遠側R成分之累計值。又,「望遠側G累計值」表示望遠側累計範圍內之望遠側G成分之累計值。「望遠側B累計值」表示望遠側累計範圍內之望遠側B成分之累計值。 望遠側累計部330將望遠側R/G累計比率及望遠側B/G累計比率作為望遠側累計比率供給至望遠側白平衡增益運算部350。 望遠側白平衡增益運算部350係基於望遠側累計比率及目標值計算白平衡增益者。該望遠側白平衡增益運算部350藉由與廣角側白平衡增益運算部355相同之運算求出R增益及B增益並將其等逆標準化,且將經逆標準化之增益作為望遠側白平衡增益供給至望遠側白平衡修正部360。 望遠側白平衡修正部360係根據望遠側白平衡增益而修正望遠圖像資料者。該望遠側白平衡修正部360將修正後之望遠圖像資料供給至圖像合成部240。 圖5係表示本技術之第1實施形態中之廣角圖像資料及望遠圖像資料之一例的圖。該圖中之a係廣角圖像資料510之一例,該圖中之b係望遠圖像資料520之一例。 如該圖中之a所例示般,廣角圖像資料510被分割為複數個矩形廣角側區域。廣角圖像資料510內之以細虛線包圍之區域分別表示廣角側區域。又,廣角圖像資料510內之區域511係與望遠圖像資料520對應之區域。 又,如該圖中之b所例示般,望遠圖像資料520亦被分割為複數個矩形望遠側區域。望遠圖像資料520內之以細虛線包圍之區域分別表示望遠側區域。 此處假定比較例之攝像裝置,其係僅根據廣角側色成分而計算廣角側白平衡增益,另一方面,僅根據望遠側色成分而計算望遠側白平衡增益。在如此般於廣角側及望遠側個別地計算白平衡增益之構成中,於望遠側,有被攝體之色調與所期望之光源下之色調發生偏差之虞。其原因在於:於廣角圖像資料510中,不僅檢測區域511之色成分,而且亦檢測該區域511以外之色成分,而相對於此,於望遠圖像資料520中,僅能根據與該區域511對應之部分檢測色成分。 例如,於廣角圖像資料510中,假定區域511帶有藍色,其周圍帶有紅色,圖像整體之R、G及B之平衡接近目標值。於在廣角側及望遠側個別地計算白平衡增益之比較例中,攝像裝置於廣角側,由於取得了平衡故幾乎不進行修正,相對於此,於望遠側,由於整體帶有藍色故會提高R增益而進行修正。其結果,於望遠側,與廣角側相比被攝體之色調變得不自然,白平衡修正精度降低。 相對於此,白平衡修正部300係設定以廣角側累計比率為中心之望遠側累計範圍,並基於該範圍內之望遠側色成分計算望遠側白平衡增益。藉此,可將望遠側累計比率縮限於接近廣角側累計比率之值,因此可提高望遠側之白平衡修正精度。 再者,亦考慮將廣角側白平衡增益原狀應用於望遠側之方法,但於該方法中,無法充分提高望遠側之白平衡修正精度。其原因在於:廣角側與望遠側各自之光學系統之特性不同,又,有時固體攝像元件之特性(感度等)亦不同。亦考慮預先求出該等特性差之修正係數而以該係數修正望遠側白平衡增益之方法,但難以對各種光源以相同之係數進行修正。即便針對每種光源設定係數,亦需要於記憶體等中預先保持非常多之係數,而難以進行合適之修正。 [廣角側累計部之構成例] 圖6係表示本技術之第1實施形態中之廣角側累計部340之一構成例的方塊圖。該廣角側累計部340具備色成分比率運算部341、累計範圍內判定部342、累計範圍資訊保持部343及累計比率運算部344。 色成分比率運算部341係針對每個廣角側區域計算廣角側R/G成分比率及廣角側B/G成分比率,並將計算結果供給至累計範圍內判定部342者。 累計範圍資訊保持部343係保持表示廣角側累計範圍之資訊者。累計範圍內判定部342係自累計範圍資訊保持部343取得廣角側累計範圍,並針對每個廣角側區域判定色成分比率是否處於廣角側累計範圍內者。該累計範圍資訊保持部343將判定結果供給至累計比率運算部344。 累計比率運算部344係根據與廣角側累計範圍內之色成分比率對應之廣角側區域之色成分而計算廣角側R/G累計比率、及廣角側B/G累計比率者。該累計比率運算部344將計算結果供給至廣角側白平衡增益運算部355及望遠側累計部330。 [望遠側累計部之構成例] 圖7係表示本技術之第1實施形態中之望遠側累計部330之一構成例的方塊圖。該望遠側累計部330具備色成分比率運算部331、累計範圍內判定部332、累計範圍設定部333及累計比率運算部334。 色成分比率運算部331係針對每個望遠側區域計算望遠側R/G成分比率及望遠側B/G成分比率,並將計算結果供給至累計範圍內判定部332者。 累計範圍設定部333係將以廣角側累計比率為中心之特定範圍設定為望遠側累計範圍者。累計範圍內判定部332係取得所設定之望遠側累計範圍,並針對每個望遠側區域判定色成分比率是否處於望遠側累計範圍內者。該累計範圍內判定部332將判定結果供給至累計比率運算部334。 累計比率運算部334係根據與望遠側累計範圍內之色成分比率對應之望遠側區域之色成分而計算望遠側R/G累計比率、及望遠側B/G累計比率者。該累計比率運算部334將計算結果供給至望遠側白平衡增益運算部350。 圖8係表示本技術之第1實施形態中之廣角側色成分比率及判定結果之一例的圖。設為於n個廣角側區域分配有區域識別資訊「A0」至「An」。於「A0」之廣角側區域,例如,設為廣角側R成分、廣角側G成分及廣角側B成分分別為「10」、「20」及「20」。於該情形時,廣角側之色成分比率運算部341算出「1/2」作為「A0」之廣角側R/G成分比率,算出「1」作為「A0」之廣角側B/G成分比率。 又,廣角側之累計範圍內判定部342針對每個廣角側區域判定色成分比率是否處於廣角側累計範圍內。例如,於色成分比率處於累計範圍內之情形時,對判定結果設定「1」,於色成分比率處於累計範圍外之情形時,對判定結果設定「0」。 圖9係表示本技術之第1實施形態中之廣角側色成分、累計值及廣角側累計比率之一例的圖。累計比率運算部344根據判定結果為「1」之廣角側區域之色成分,計算廣角側R/G累計比率、及廣角側B/G累計比率。例如,設為「A0」之判定結果為「0」(累計範圍外),「A1」或「An」之判定結果為「1」(累計範圍內)。於該情形時,累計比率運算部344將判定結果為「1」之「A1」或「An」之R成分、B成分及G成分分別累計而求出R累計值、G累計值及B累計值。然後,累計比率運算部344根據R累計值及G累計值而計算廣角側R/G累計比率,根據B累計值及G累計值而計算廣角側B/G累計比率。 圖10係對本技術之第1實施形態中之廣角側色成分比率及望遠側色成分比率各自之資料進行繪圖所得的散佈圖之一例。該圖中之a係對廣角側色成分比率之資料進行繪圖所得之散佈圖,該圖中之b係對望遠側色成分比率之資料進行繪圖所得之散佈圖。該圖中之a及b之縱軸表示B/G,橫軸表示R/G。白色三角係對每個廣角區域之色成分比率進行繪圖所得者。黑色三角係對廣角側累計比率進行繪圖所得者。白色圓圈係對每個望遠區域之色成分比率進行繪圖所得者。黑色圓圈係對望遠側累計比率進行繪圖所得者。又,以單點鏈線包圍之範圍表示廣角側累計範圍,以虛線包圍之範圍表示望遠側累計範圍。 再者,廣角側及望遠側之光學特性或固體攝像元件之特性之差異已藉由標準化調整完畢。 廣角側累計部340判定白色三角線圖各者是否處於廣角側累計範圍內,並根據廣角側累計範圍內之線圖而計算廣角側累計比率。然後,廣角側累計部340將廣角側累計比率供給至望遠側累計部330。 然後,望遠側累計部330將正交座標系統中以廣角側累計比率為中心之特定形狀(例如,矩形)之範圍設定為望遠側累計範圍。又,以望遠側累計範圍之邊與座標軸平行,且望遠側累計範圍不超出廣角側累計範圍之方式,設定其位置及尺寸。又,對望遠側累計範圍之中心至各邊之距離(c及d)設定藉由性能評價而預先調整後之值。望遠側累計部330根據所設定之望遠側累計範圍內之線圖而計算望遠側累計比率。 圖11係對在望遠側及廣角側個別地計算白平衡增益之比較例中之望遠側色成分比率之資料進行繪圖所得的散佈圖之一例。該圖中之縱軸表示B/G,橫軸表示R/G。黑色三角係對廣角側累計比率進行繪圖所得者。白色圓圈係對每個望遠區域之色成分比率進行繪圖所得者。黑色圓圈係對望遠側累計比率進行繪圖所得者。又,以單點鏈線包圍之範圍表示望遠側累計範圍。 於比較例中,無關於廣角側累計比率,而設定固定之望遠側累計範圍。比較例之攝像裝置係設為於廣角側與望遠側同樣地將望遠側累計範圍內之線圖之色成分累計而計算望遠側累計比率者。 如圖11所例示般,於比較例中,存在望遠側累計比率成為與廣角側累計比率有較大差異之值之情況。其結果,望遠側之白平衡修正精度降低。其原因在於:如上所述,於廣角側可檢測被攝體整體之色成分,而相對於此,於望遠側僅能檢測被攝體之一部分之色成分。 相對於此,望遠側累計部330除使用望遠側色成分以外,還使用廣角側累計比率計算望遠側累計比率。因此,如圖10所例示般,望遠側累計比率成為接近廣角側累計比率之值。藉此,可提高望遠側之白平衡修正精度。 [攝像裝置之動作例] 圖12係表示本技術之第1實施形態中之攝像裝置100之動作之一例的流程圖。該動作例如於用以拍攝圖像之應用程式被執行時開始。攝像裝置100判斷是否為垂直同步信號VSYNC之啟動時序(步驟S901)。於並非垂直同步信號VSYNC之啟動時序之情形時(步驟S901:否),攝像裝置100重複步驟S901。 另一方面,於為垂直同步信號VSYNC之啟動時序之情形時(步驟S901:是),攝像裝置100進行廣角圖像資料及望遠圖像資料之產生(步驟S902)。然後,攝像裝置100執行用以對該等圖像資料進行白平衡修正之白平衡修正處理(步驟S910)。繼而,攝像裝置100根據變焦倍率進行圖像資料之合成(步驟S903),並重複執行步驟S901及其以後之步驟。 圖13係表示本技術之第1實施形態中之白平衡修正處理之一例的流程圖。白平衡修正部300針對每個廣角側區域檢測R、G及B之色成分(步驟S911),並針對每個望遠側區域檢測R、G及B之色成分(步驟S912)。 然後,白平衡修正部300進行用以求出累計比率之累計處理(步驟S920)。繼而,白平衡修正部300基於廣角側累計比率及目標值算出廣角側白平衡增益(步驟S913),並基於望遠側累計比率及目標值算出望遠側白平衡增益(步驟S914)。 白平衡修正部300藉由廣角側白平衡增益修正廣角圖像資料(步驟S915),並藉由望遠側白平衡增益修正望遠圖像資料(步驟S916)。於步驟S916之後,白平衡修正部300結束白平衡修正處理。 圖14係表示本技術之第1實施形態中之累計處理之一例的流程圖。白平衡修正部300於廣角側累計範圍內進行累計而算出廣角側累計比率(步驟S921)。然後,白平衡修正部300設定以廣角側累計比率為中心之望遠側累計範圍(步驟S922),並於望遠側累計範圍內累計望遠側之色成分而算出望遠側累計比率(步驟S923)。於步驟S923之後,白平衡修正部300結束累計處理。 如此,根據本技術之第1實施形態,攝像裝置100係基於廣角側累計比率及望遠側色成分求出與望遠側累計比率對應之增益,因此相較於僅使用望遠側色成分之情形時,可取得更接近廣角側之合適之望遠側之增益。藉由將該合適之增益用於白平衡修正中,可提高望遠側之白平衡修正精度。 [第1變化例] 於上述第1實施形態中,白平衡修正部300係設定以廣角側累計比率為中心之矩形累計範圍,但若設為矩形,則中心(廣角側累計比率)至累計範圍邊界(邊或頂點)之距離不固定。若將至邊為止之距離設為合適,於中心至頂點之距離內無用之線圖亦會成為計算對象。其結果,有無法充分提高修正精度之虞。該第1實施形態之第1變化例之攝像裝置100於設定中心至邊界之距離固定之累計範圍之方面,與第1實施形態不同。 圖15係表示本技術之第1實施形態之第1變化例中的望遠側累計範圍之形狀之一例的圖。該圖中之a係對廣角側色成分比率之資料進行繪圖所得之散佈圖,該圖中之b係對望遠側色成分比率之資料進行繪圖所得之散佈圖。如該圖中之b所例示般,白平衡修正部300將以廣角側累計比率為中心之圓形範圍設定為望遠側累計範圍。又,對圓之半徑設定如望遠側累計範圍不超出廣角側累計範圍之值。 再者,累計範圍之形狀並不限定於圓形,亦可為橢圓。藉由設為橢圓,可將與中心之距離設為容許量,而使長軸(R/G等)方向之容許量大於短軸(B/G等)方向之容許量。 如此,於本技術之第1實施形態之第1變化例中,攝像裝置100係設定以廣角側累計比率為中心之圓形望遠側累計範圍,因此可使與中心之距離固定。藉此,可提高白平衡修正精度。 [第2變化例] 於上述第1實施形態中,白平衡修正部300係設定邊與座標軸平行之矩形望遠側累計範圍,但若將與中心之距離c及d設定得較大,則有望遠側累計範圍超出廣角側累計範圍之虞。為了擴大與中心之距離c及d,白平衡修正部300例如只要設定邊與廣角側累計範圍平行之望遠側累計範圍即可。該第1實施形態之第2變化例之攝像裝置100於設定邊與廣角側累計範圍平行之望遠側累計範圍之方面,與第1實施形態不同。 圖16係表示本技術之第1實施形態之第2變化例中的望遠側累計範圍之形狀之一例的圖。該圖中之a係對廣角側色成分比率之資料進行繪圖所得之散佈圖,該圖中之b係對望遠側色成分比率之資料進行繪圖所得之散佈圖。如該圖中之b所例示般,白平衡修正部300將以廣角側累計比率為中心且具有與廣角側累計範圍之邊平行之邊的矩形範圍設定為望遠側累計範圍。對與中心之距離c及d設定如望遠側累計範圍不超出廣角側累計範圍之值。 如此,於本技術之第1實施形態之第2變化例中,攝像裝置100係設定邊與廣角側累計範圍平行之望遠側累計範圍,因此與第1實施形態相比,可延長與中心之距離。藉此,望遠側累計範圍之面積增大,因此望遠側累計範圍內之線圖數增多,從而可提高白平衡修正精度。 [第3變化例] 於上述第1實施形態中,白平衡修正部300係以不超出廣角側累計範圍之方式設定望遠側累計範圍,但廣角側累計範圍之形狀各式各樣,亦存在具有複雜形狀之情況。因此,若以不超出廣角側累計範圍之方式設定望遠側累計範圍,則有與中心之距離c或d變得過短之虞。若c或d變短,則望遠側累計範圍內無法納入足夠個數之線圖,而有修正精度降低之虞。於該情形時,例如,只要預先與廣角側累計範圍分開地將特定累計範圍作為基準累計範圍對望遠側進行設定,攝像裝置100於該基準累計範圍與以廣角側累計比率為中心之特定範圍之重疊範圍內進行累計即可。該第1實施形態之第3變化例之攝像裝置100於在基準累計範圍與以廣角側累計比率為中心之特定範圍之重疊範圍內進行累計之方面,與第1實施形態不同。 圖17係表示本技術之第1實施形態之第3變化例中的累計處理之一例之流程圖。該第1實施形態之第3變化例之累計處理於執行步驟S924代替執行步驟S922之方面,與第1實施形態不同。 白平衡修正部300算出廣角側累計比率(步驟S921),將以該廣角側累計比率為中心之特定範圍與基準累計範圍之重疊範圍設定為望遠側累計範圍(步驟S924)。此處,基準累計範圍係與廣角側累計範圍分開地預先對望遠側設定之特定累計範圍。然後,白平衡修正部300於望遠側累計範圍內將望遠側之色成分累計,而算出望遠側累計比率(步驟S923)。於步驟S923之後,白平衡修正部300結束累計處理。 圖18係表示本技術之第1實施形態之第3變化例中的矩形望遠側累計範圍之形狀之一例的圖。該圖中之a係對廣角側色成分比率之資料進行繪圖所得之散佈圖,該圖中之b係對望遠側色成分比率之資料進行繪圖所得之散佈圖。該圖中之b之以兩點鏈線包圍之區域係基準累計範圍。白平衡修正部300將以廣角側累計比率為中心之矩形範圍與基準累計範圍之重疊範圍設定為望遠側累計範圍。該圖中之斜線部分係以廣角側累計比率為中心之矩形範圍中超出基準累計範圍之區域。該斜線部分中之線圖並不用於計算。再者,亦能夠不對望遠側設定基準累計範圍,而為白平衡修正部300將以廣角側累計比率為中心之特定範圍與廣角側累計範圍之重疊部分設定為望遠側累計範圍。 再者,攝像裝置100亦能夠如圖19所例示般,於以廣角側累計比率為中心之橢圓形範圍與基準累計範圍之重疊範圍內進行累計。又,攝像裝置100亦能夠於以廣角側累計比率為中心之圓形範圍與基準累計範圍之重疊範圍內進行累計。 如此,根據本技術之第1實施形態之第3變化例,攝像裝置100係於以廣角側累計比率為中心之矩形範圍與基準累計範圍之重疊範圍內進行累計,因此與第1實施形態相比,可延長與中心之距離。藉此,望遠側累計範圍之面積增大,因此望遠側累計範圍內之線圖數增多,從而可提高白平衡修正精度。 <2.第2實施形態> 於上述第1實施形態中,攝像裝置100係使用廣角側累計範圍內之線圖進行白平衡修正。然而,於廣角側累計範圍內之線圖數非常少,不滿統計上可信賴之個數之情形時,有修正精度降低之虞。又,於廣角側累計範圍內之色成分之檢測值非常小,並非為有效值之情形時,亦有修正精度降低之虞。該第2實施形態之攝像裝置100於判定廣角側之線圖有無可靠性並於有可靠性之情形時進行計算之方面,與第1實施形態不同。又,於第2實施形態中,設為於望遠側與廣角側累計範圍分開地預先設定有基準累計範圍。 圖20係表示本技術之第2實施形態中之白平衡修正部300之一構成例的方塊圖。該第2實施形態之白平衡修正部300於進而具備累計比率保持部370之方面,與第1實施形態不同。 累計比率保持部370係保持廣角側累計比率者。第2實施形態之廣角側累計部340針對垂直同步信號之每個週期判定廣角側累計範圍內之線圖整體有無可靠性,於有可靠性之情形時,計算廣角側累計比率。然後,廣角側累計部340使計算所得之望遠側累計比率保持於累計比率保持部370,並且供給至望遠側累計部330及廣角側白平衡增益運算部355。 另一方面,於無可靠性之情形時,廣角側累計部340自累計比率保持部370讀出上次利用廣角圖像資料(圖框)所計算出之廣角側累計比率,並將其供給至廣角側白平衡增益運算部355。 圖21係表示本技術之第2實施形態中之累計處理之一例的流程圖。該第2實施形態之累計處理於進而執行步驟S930、及S941至S943之方面,與第1實施形態不同。 白平衡修正部300執行用以判定廣角側色成分有無可靠性之廣角側可靠性判定處理(步驟S930)。然後,白平衡修正部300判斷廣角側可靠性旗標是否為打開狀態(步驟S941)。此處,廣角側可靠性旗標係表示廣角側色成分有無可靠性之旗標,於有可靠性之情形時設定為打開,於無可靠性之情形時設定為關閉。 於廣角側可靠性旗標為打開狀態之情形時(步驟S941:是),白平衡修正部300執行步驟S921及其以後之步驟。另一方面,於廣角側可靠性旗標為關閉狀態之情形時(步驟S941:否),白平衡修正部300自累計比率保持部370取得前圖框之廣角側累計比率(步驟S942)。此處,於步驟S942中,對於首個圖框而言不存在前圖框,因此使用特定初始值作為廣角側累計比率。然後,白平衡修正部300將望遠側色成分於基準累計範圍內累計,求出望遠側累計比率(步驟S943),而結束累計處理。 圖22係表示本技術之第2實施形態中之廣角側可靠性判定處理之一例的流程圖。白平衡修正部300於廣角側累計範圍內,判斷超過規定值Th之R成分之線圖是否多於特定數(步驟S931)。 於超過規定值Th之R成分之線圖多於特定數之情形時(步驟S931:是),白平衡修正部300於廣角側累計範圍內,判斷超過規定值Th之G成分之線圖是否多於特定數(步驟S932)。 於超過規定值Th之G成分之線圖多於特定數之情形時(步驟S932:是),白平衡修正部300於廣角側累計範圍內,判斷超過規定值Th之B成分之線圖是否多於特定數(步驟S933)。 於超過規定值Th之B成分之線圖多於特定數之情形時(步驟S933:是),白平衡修正部300將廣角側可靠性旗標設為打開(步驟S934)。 於超過規定值Th之R成分為特定數以下之情形時(步驟S931:否),白平衡修正部300將廣角側可靠性旗標設為關閉(步驟S935)。又,於超過規定值Th之G成分為特定數以下之情形時(步驟S932:否),或者,於超過規定值Th之B成分為特定數以下之情形時(步驟S933:否),白平衡修正部300將廣角側可靠性旗標設為關閉(步驟S935)。於步驟S934或S935之後,白平衡修正部300結束廣角側可靠性判定處理。 如此,於本技術之第2實施形態中,攝像裝置100針對廣角側色成分,於有可靠性之情形時計算廣角側累計比率,而不使用無可靠性之色成分,因此可進一步提高白平衡修正精度。 [第1變化例] 於上述第2實施形態中,攝像裝置100係使用望遠側累計範圍內之線圖進行白平衡修正。然而,於望遠側累計範圍內之線圖數非常少,不滿統計上可信賴之個數之情形時,有修正精度降低之虞。又,於望遠側累計範圍內之色成分之檢測值非常小,並非有效值之情形時,亦有修正精度降低之虞。該第2實施形態之第1變化例之攝像裝置100於判定望遠側之線圖有無可靠性並於有可靠性之情形時進行計算之方面,與第1實施形態不同。 圖23係表示本技術之第2實施形態之第1變化例中的累計處理之一例之流程圖。該第2實施形態之變化例之累計處理於進而執行步驟S950、S961、S962、S963、S964及S965之方面,與第2實施形態不同。 白平衡修正部300設定望遠側累計範圍(步驟S922),執行用以判定望遠側色成分有無可靠性之望遠側可靠性判定處理(步驟S950)。然後,白平衡修正部300判斷望遠側可靠性旗標是否為打開狀態(步驟S961)。此處,望遠側可靠性旗標係表示望遠側色成分有無可靠性之旗標,於有可靠性之情形時設定為打開,於無可靠性之情形時設定為關閉。 於望遠側可靠性旗標為打開狀態之情形時(步驟S961:是),白平衡修正部300執行步驟S923及其以後之步驟。另一方面,於望遠側可靠性旗標為關閉狀態之情形時(步驟S961:否),白平衡修正部300將廣角側累計比率原狀應用於望遠側(步驟S962)。即,將與廣角側累計比率相同之值設定為望遠側累計比率。於步驟S962之後,白平衡修正部300結束累計處理。 又,於廣角側可靠性旗標為關閉狀態之情形時(步驟S941:否),白平衡修正部300自累計比率保持部370取得前圖框之廣角側累計比率(步驟S942)。繼而,白平衡修正部300執行望遠側可靠性判定處理(步驟S950)。然後,白平衡修正部300判斷望遠側可靠性旗標是否為打開狀態(步驟S963)。於望遠側可靠性旗標為打開狀態之情形時(步驟S963:是),白平衡修正部300在望遠側於基準累計範圍內進行累計(步驟S964)。另一方面,於望遠側可靠性旗標為關閉狀態之情形時(步驟S963:否),白平衡修正部300自累計比率保持部370取得前圖框之望遠側累計比率(步驟S965)。此處,於步驟S965中,對於首個圖框而言不存在前圖框,因此使用特定初始值作為望遠側累計比率。於步驟S964或S965之後,白平衡修正部300結束累計處理。 圖24係表示本技術之第2實施形態之第1變化例中的望遠側可靠性判定處理之一例的流程圖。白平衡修正部300於望遠側累計範圍內,判斷超過規定值Th之R成分之線圖是否多於特定數(步驟S951)。 於超過規定值Th之R成分之線圖多於特定數之情形時(步驟S951:是),白平衡修正部300於望遠廣角側累計範圍內,判斷超過規定值Th之G成分之線圖是否多於特定數(步驟S952)。 於超過規定值Th之G成分之線圖多於特定數之情形時(步驟S952:是),白平衡修正部300於望遠側累計範圍內,判斷超過規定值Th之B成分之線圖是否多於特定數(步驟S953)。 於超過規定值Th之B成分之線圖多於特定數之情形時(步驟S953:是),白平衡修正部300將望遠側可靠性旗標設為打開(步驟S954)。 於超過規定值Th之R成分為特定數以下之情形時(步驟S951:否),白平衡修正部300將望遠側可靠性旗標設為關閉(步驟S955)。又,於超過規定值Th之G成分為特定數以下之情形時(步驟S952:否),或者,於超過規定值Th之B成分為特定數以下之情形時(步驟S953:否),白平衡修正部300將望遠側可靠性旗標設為關閉(步驟S955)。於步驟S954或S955之後,白平衡修正部300結束望遠側可靠性判定處理。 如此,於本技術之第2實施形態之第1變化例中,攝像裝置100針對望遠側色成分,於有可靠性之情形時計算望遠側累計比率,而不使用無可靠性之色成分,因此可進一步提高白平衡修正精度。 [第2變化例] 於上述第2實施形態中,白平衡修正部300係在廣角側可靠性判定處理中,將R成分、G成分及B成分與同一規定值Th進行比較。然而,亦存在接收R或B之畫素之感度與接收G之畫素之感度不同之情形。於該情形時,較理想為基於該感度對R成分、G成分及B成分分別設定不同之規定值。該第2實施形態之第2變化例之攝像裝置100於將R成分、G成分及B成分分別與不同之規定值進行比較之方面,與第2實施形態不同。 圖25係表示本技術之第2實施形態之第2變化例中的廣角側可靠性判定處理之一例的流程圖。該第2實施形態之第2變化例之廣角側可靠性判定處理於執行步驟S936至S938代替執行步驟S931至S933之方面,與第2實施形態不同。 白平衡修正部300於廣角側累計範圍內,判斷超過規定值Th1之R成分之線圖是否多於特定數(步驟S936)。 於超過規定值Th1之R成分之線圖多於特定數之情形時(步驟S936:是),白平衡修正部300於廣角側累計範圍內,判斷超過規定值Th2之G成分之線圖是否多於特定數(步驟S937)。 於超過規定值Th2之G成分之線圖多於特定數之情形時(步驟S937:是),白平衡修正部300於廣角側累計範圍內,判斷超過規定值Th3之B成分之線圖是否多於特定數(步驟S938)。此處,對規定值Th1、Th2及Th3設定與R、G及B之畫素各自之感度對應之值。 如此,於本技術之第2實施形態之第2變化例中,攝像裝置100係對色成分分別設定與畫素之感度對應之規定值,因此即便於每種色成分之感度不同之情形時,亦能夠適當地判斷色成分有無可靠性。藉此,可提高白平衡修正精度。 <3.第3實施形態> 上述第1實施形態係於兩眼之攝像裝置100中進行白平衡修正,但亦能夠於三眼以上之複眼之攝像系統中進行白平衡修正。該第3實施形態之攝像系統於在三眼以上之複眼之攝像系統中進行白平衡修正之方面,與第1實施形態不同。 圖26係表示本技術之第3實施形態中之攝像系統之一構成例的方塊圖。該攝像系統具備單眼攝像裝置401、402及403等3個以上之單眼攝像裝置、同步控制裝置404、及記錄裝置405。 同步控制裝置404係藉由垂直同步信號VSYNC之供給而使單眼攝像裝置401等之動作同步者。 單眼攝像裝置401之構成與第1實施形態之廣角側之單眼相機模組202相同。該廣角側之單眼攝像裝置401將廣角側累計比率供給至望遠側之單眼攝像裝置403等。單眼攝像裝置402等其他單眼攝像裝置之構成與第1實施形態之望遠側之單眼相機模組201相同。 記錄裝置405係記錄藉由單眼攝像裝置401等所拍攝到之圖像資料者。再者,記錄裝置405係申請專利範圍中所記載之記錄部之一例。 例如,於工廠內之特定監視位置配置單眼攝像裝置401等,藉由對圖像資料進行解析,從而攝像系統能夠偵測工廠內之異常。於該攝像系統中,可拍攝以較高精度進行過白平衡修正之3張以上之圖像資料,因此可提高圖像資料之解析精度。 如此,本技術之第3實施形態係於望遠側之單眼攝像裝置402等中基於廣角側累計比率及望遠側色成分而求出與望遠側累計比率對應之增益,因此可於三眼以上之攝像系統中提高修正精度。 <4.應用於移動體之例> 本發明之技術(本技術)可應用於各種製品。例如,本發明之技術亦可以搭載於汽車、電動車、油電混合車、機車、腳踏車、單人代步車、飛機、無人機、船舶、機器人等任一種移動體之裝置之形式實現。 圖27係表示作為可應用本發明之技術之移動體控制系統之一例的車輛控制系統之概略之構成例的方塊圖。 車輛控制系統12000具備經由通信網路12001而連接之複數個電子控制單元。於圖27所示之例中,車輛控制系統12000具備驅動系統控制單元12010、主體系統控制單元12020、車外資訊檢測單元12030、車內資訊檢測單元12040、及綜合控制單元12050。又,作為綜合控制單元12050之功能構成,圖示有微電腦12051、聲音圖像輸出部12052、及車載網路I/F(interface,介面)12053。 驅動系統控制單元12010按照各種程式控制與車輛之驅動系統相關之裝置之動作。例如,驅動系統控制單元12010作為內燃機或驅動用馬達等用以產生車輛驅動力之驅動力產生裝置、用以將驅動力傳遞至車輪之驅動力傳遞機構、調節車輛之舵角之轉向機構、及產生車輛制動力之制動裝置等之控制裝置而發揮功能。 主體系統控制單元12020按照各種程式控制車體上所裝備之各種裝置之動作。例如,主體系統控制單元12020作為無鑰匙進入(keyless entry)系統、智慧鑰匙(smart key)系統、電動車窗(power window)裝置、或者頭燈、尾燈、刹車燈、轉向燈或霧燈等各種燈之控制裝置而發揮功能。於該情形時,可對主體系統控制單元12020輸入自代替鑰匙之攜帶式機器發送之電波或各種開關之信號。主體系統控制單元12020受理該等電波或信號之輸入,而控制車輛之門鎖裝置、電動車窗裝置、燈等。 車外資訊檢測單元12030檢測搭載有車輛控制系統12000之車輛之外部資訊。例如,於車外資訊檢測單元12030連接有攝像部12031。車外資訊檢測單元12030使攝像部12031拍攝車外之圖像,並且接收所拍攝到之圖像。車外資訊檢測單元12030亦可基於所接收到之圖像,進行人、車、障礙物、標誌或路面上之字符等之物體檢測處理或距離檢測處理。 攝像部12031係接收光並輸出與該光之受光量對應之電氣信號之光感測器。攝像部12031可將電氣信號以圖像之形式輸出,亦可將其以測距資訊之形式輸出。又,攝像部12031所接收之光既可為可見光,亦可為紅外線等非可見光。 車內資訊檢測單元12040檢測車內之資訊。於車內資訊檢測單元12040,例如連接有檢測駕駛員狀態之駕駛員狀態檢測部12041。駕駛員狀態檢測部12041例如包含拍攝駕駛員之相機,車內資訊檢測單元12040基於自駕駛員狀態檢測部12041輸入之檢測資訊,既可算出駕駛員之疲勞程度或集中程度,亦可判別駕駛員是否正在打盹。 微電腦12051可基於藉由車外資訊檢測單元12030或車內資訊檢測單元12040取得之車內外資訊,計算驅動力產生裝置、轉向機構或制動裝置之控制目標值,並對驅動系統控制單元12010輸出控制指令。例如,微電腦12051可進行以實現ADAS(Advanced Driver Assistance System,高級駕駛輔助系統)之功能為目的之協調控制,該ADAS之功能包括:車輛之碰撞避免或衝擊緩和、基於車間距離之跟車行駛、定速行駛、車輛碰撞警告、或車輛偏航警告等。 又,微電腦12051基於藉由車外資訊檢測單元12030或車內資訊檢測單元12040取得之車輛周圍資訊,控制驅動力產生裝置、轉向機構或制動裝置等,藉此進行以不依據駕駛員之操作而自主行駛之自動駕駛等為目的之協調控制。 又,微電腦12051可基於藉由車外資訊檢測單元12030取得之車外資訊,對主體系統控制單元12020輸出控制指令。例如,微電腦12051可根據藉由車外資訊檢測單元12030偵測出之前方行車或對向行車之位置而控制頭燈,進行將遠光切換為近光等以謀求防眩為目的之協調控制。 聲音圖像輸出部12052向能夠於視覺上或聽覺上對車輛之搭乘人員或車外通知資訊之輸出裝置發送聲音及圖像中之至少一者之輸出信號。於圖27之例中,作為輸出裝置,例示有音響揚聲器12061、顯示部12062及儀錶面板12063。顯示部12062例如亦可包含板載顯示器及抬頭顯示器中之至少一者。 圖28係表示攝像部12031之設置位置之例之圖。 於圖28中,車輛12100具有攝像部12101、12102、12103、12104、12105作為攝像部12031。 攝像部12101、12102、12103、12104、12105例如設置於車輛12100之前鼻、側鏡、後保險杠、後門及車廂內之前擋風玻璃上部等位置。設置於前鼻之攝像部12101及設置於車廂內之前擋風玻璃上部之攝像部12105主要取得車輛12100前方之圖像。設置於側鏡之攝像部12102、12103主要取得車輛12100側方之圖像。設置於後保險杠或後門之攝像部12104主要取得車輛12100後方之圖像。藉由攝像部12101及12105取得之前方之圖像主要用於檢測前方車輛、或行人、障礙物、信號機、交通標誌或行車標線等。 再者,於圖28中示出攝像部12101至12104之攝影範圍之一例。攝像範圍12111表示設置於前鼻之攝像部12101之攝像範圍,攝像範圍12112、12113分別表示設置於側鏡之攝像部12102、12103之攝像範圍,攝像範圍12114表示設置於後保險杠或後門之攝像部12104之攝像範圍。例如,使藉由攝像部12101至12104拍攝出之圖像資料重合,藉此可獲得自上方觀察車輛12100之俯瞰圖像。 攝像部12101至12104中之至少一個亦可具有取得距離資訊之功能。例如,攝像部12101至12104中之至少一個既可為包含複數個攝像元件之立體聲相機,亦可為具有相位差檢測用畫素之攝像元件。 例如,微電腦12051可基於自攝像部12101至12104獲得之距離資訊,求出至攝像範圍12111至12114內之各立體物之距離、及該距離之時間性變化(相對於車輛12100之相對速度),藉此提取尤其是位於車輛12100行進路上之最近立體物且沿著與車輛12100大致相同之方向以特定速度(例如,0 km/h以上)行駛之立體物,作為前方行車。進而,微電腦12051可設定應於前方行車之後面預先確保之車間距離,而進行自動刹車控制(亦包括跟車停止控制)或自動加速控制(亦包括跟車前進控制)等。如此,可進行以不依據駕駛員之操作而自主行駛之自動駕駛等為目的之協調控制。 例如,微電腦12051可基於自攝像部12101至12104獲得之距離資訊,將與立體物相關之立體物資料分為二輪車、普通車輛、大型車輛、行人、電線桿等其他立體物而進行提取,用以自動避讓障礙物。例如,微電腦12051將車輛12100周邊之障礙物識別為車輛12100之驅動器能夠視認之障礙物及難以視認之障礙物。然後,微電腦12051對表示與各障礙物發生碰撞之危險度之碰撞風險進行判斷,於碰撞風險為設定值以上而有可能發生碰撞之狀況時,經由音響揚聲器12061或顯示部12062對驅動器輸出警報、或者經由驅動系統控制單元12010進行強制減速或避讓操舵,藉此可進行用以避免碰撞之駕駛輔助。 攝像部12101至12104中之至少一個亦可為檢測紅外線之紅外線相機。例如,微電腦12051可藉由判定攝像部12101至12104之攝像圖像中是否存在行人而識別行人。該行人之識別例如係藉由如下程序進行,即,提取作為紅外線相機之攝像部12101至12104之攝像圖像中之特徵點之程序、及對表示物體輪廓之一系列特徵點進行圖案匹配處理而判別是否為行人之程序。微電腦12051若判定為攝像部12101至12104之攝像圖像中存在行人而識別行人,則聲音圖像輸出部12052以於該被識別出之行人上重疊顯示用於強調之方形輪廓線之方式,控制顯示部12062。又,聲音圖像輸出部12052亦能以將表示行人之圖標等顯示於所期望之位置之方式控制顯示部12062。 以上,對可應用本發明之技術之車輛控制系統之一例進行了說明。本發明之技術可應用於以上所說明之構成中之攝像部12101至12104。例如,於攝像部12101至12104各自之內部配置兩眼相機模組200。藉由將本技術應用於攝像部12101至12104,可提高圖像資料之畫質,因此能夠減輕驅動器之疲勞。 再者,上述實施形態係表示用以將本技術具體化之一例者,實施形態中之事項與申請專利範圍中之發明特定事項分別具有對應關係。同樣地,申請專利範圍中之發明特定事項與標註有與其相同之名稱之本技術之實施形態中之事項分別具有對應關係。但,本技術並不限定於實施形態,可藉由在不脫離其主旨之範圍內對實施形態實施各種變化而具體化。 又,上述實施形態中所說明之處理程序可理解為具有該等一系列程序之方法,又,亦可理解為用以使電腦執行該等一系列程序之程式或記憶該程式之記錄媒體。作為該記錄媒體,例如可使用CD(Compact Disc,光碟)、MD(Mini Disc,迷你光碟)、DVD(Digital Versatile Disc,數位多功能光碟)、記憶卡、藍光光碟(Blu-ray(註冊商標)Disc)等。 再者,本說明書中所記載之效果終歸為例示,而非受到限定者,又,亦可具有其他效果。 再者,本技術亦能夠採用如下構成。 (1)一種攝像裝置,其具備: 廣角側光檢測部,其於攝角較特定值廣之廣角圖像資料內之複數個區域之各者檢測複數個廣角側色成分; 望遠側光檢測部,其於攝角較上述特定值窄之望遠圖像資料內之複數個區域之各者檢測複數個望遠側色成分; 望遠側白平衡增益取得部,其基於上述複數個廣角側色成分各自之累計值之比率即廣角側累計比率、及上述複數個望遠側色成分,求出對於上述望遠圖像資料之增益作為望遠側白平衡增益;及 望遠側白平衡修正部,其根據上述望遠側白平衡增益而修正上述望遠圖像資料。 (2)如上述(1)之攝像裝置,其中上述望遠側白平衡增益取得部將包含上述廣角側累計比率之特定範圍設定為望遠側累計範圍,計算與上述望遠側累計範圍內之上述複數個望遠側色成分各自之累計值之比率即望遠側累計比率對應之增益作為上述望遠側白平衡增益。 (3)如上述(2)之攝像裝置,其中 上述複數個望遠側色成分包含R(Red)成分、G(Green)成分及B(Blue)成分,且 上述望遠側白平衡增益取得部將以上述R成分與上述G成分之比率及上述B成分與上述G成分之比率各者作為座標軸之正交座標系統中以上述廣角側累計比率為中心之特定形狀之範圍設定為上述望遠側累計範圍。 (4)如上述(3)之攝像裝置,其中 上述望遠側累計範圍係矩形。 (5)如上述(3)之攝像裝置,其中 上述望遠側累計範圍係圓形。 (6)如上述(3)之攝像裝置,其中 上述望遠側累計範圍係橢圓形。 (7)如上述(3)至(6)中任一項之攝像裝置,其進而具備: 廣角側白平衡增益取得部,其計算特定廣角側累計範圍內之上述複數個廣角側色成分各自之累計值之比率作為上述廣角側累計比率,並取得與上述廣角側累計比率對應之增益作為廣角側白平衡增益;及 廣角側白平衡修正部,其根據上述廣角側白平衡增益而修正上述廣角圖像資料。 (8)如上述(7)之攝像裝置,其中 上述望遠側累計範圍之邊與上述特定廣角側累計範圍之邊平行。 (9)如上述(2)之攝像裝置,其中 上述複數個望遠側色成分包含R成分、G成分及B成分,且 上述望遠側白平衡增益取得部將以上述R成分與上述G成分之比率及上述B成分與上述G成分之比率各者作為座標軸之正交座標系統中以上述廣角側累計比率為中心之特定形狀之範圍與預先設定之基準累計範圍的重疊範圍設定為上述望遠側累計範圍。 (10)如上述(7)至(9)中任一項之攝像裝置,其中 上述廣角側白平衡增益取得部判定於特定廣角側累計範圍內上述複數個廣角側色成分有無可靠性,於有可靠性之情形時計算上述廣角側累計比率。 (11)如上述(10)之攝像裝置,其中 上述廣角側白平衡增益取得部針對上述複數個廣角側色成分之各者,判斷超過規定值之色成分是否多於特定數,並基於該判斷結果判定可靠性之有無。 (12)如上述(10)或(11)之攝像裝置,其中 上述望遠側白平衡增益取得部判定於上述望遠側累計範圍內上述複數個望遠側色成分有無可靠性,於有可靠性之情形時計算上述望遠側累計比率。 (13)如上述(12)之攝像裝置,其中 上述望遠側白平衡增益取得部針對上述複數個望遠側色成分之各者,判斷超過規定值之色成分是否多於特定數,並基於該判斷結果判定可靠性之有無。 (14)一種攝像系統,其具備: 廣角側光檢測部,其於攝角較特定值廣之廣角圖像資料內之複數個區域之各者檢測複數個廣角側色成分; 望遠側光檢測部,其於攝角較上述特定值窄之望遠圖像資料內之複數個區域之各者檢測複數個望遠側色成分; 望遠側白平衡增益取得部,其基於上述複數個廣角側色成分各自之累計值之比率即廣角側累計比率、及上述複數個望遠側色成分,求出對於上述望遠圖像資料之增益作為望遠側白平衡增益; 望遠側白平衡修正部,其根據上述望遠側白平衡增益而修正上述望遠圖像資料;及 記錄部,其記錄上述修正後之望遠圖像資料。 (15)一種攝像裝置之控制方法,其包括: 廣角側光檢測程序,其係於攝角較特定值廣之廣角圖像資料內之複數個區域之各者檢測複數個廣角側色成分; 望遠側光檢測程序,其係於攝角較上述特定值窄之望遠圖像資料內之複數個區域之各者檢測複數個望遠側色成分; 望遠側白平衡增益取得程序,其係基於上述複數個廣角側色成分各自之累計值之比率即廣角側累計比率、及上述複數個望遠側色成分,求出對於上述望遠圖像資料之增益作為望遠側白平衡增益;及 望遠側白平衡修正程序,其係根據上述望遠側白平衡增益而修正上述望遠圖像資料。
100‧‧‧攝像裝置110‧‧‧相機模組控制部118‧‧‧信號線119‧‧‧信號線120‧‧‧圖像處理部129‧‧‧信號線130‧‧‧記錄部200‧‧‧兩眼相機模組201‧‧‧單眼相機模組202‧‧‧單眼相機模組203‧‧‧連結構件208‧‧‧信號線209‧‧‧信號線211‧‧‧望遠透鏡212‧‧‧廣角透鏡221‧‧‧望遠側固體攝像元件222‧‧‧廣角側固體攝像元件240‧‧‧圖像合成部300‧‧‧白平衡修正部310‧‧‧望遠側光檢測部315‧‧‧廣角側光檢測部320‧‧‧望遠側白平衡增益取得部325‧‧‧廣角側白平衡增益取得部330‧‧‧望遠側累計部331‧‧‧色成分比率運算部332‧‧‧累計範圍內判定部333‧‧‧累計範圍設定部334‧‧‧累計比率運算部340‧‧‧廣角側累計部341‧‧‧色成分比率運算部342‧‧‧累計範圍內判定部343‧‧‧累計範圍資訊保持部344‧‧‧累計比率運算部350‧‧‧望遠側白平衡增益運算部355‧‧‧廣角側白平衡增益運算部360‧‧‧望遠側白平衡修正部365‧‧‧廣角側白平衡修正部370‧‧‧累計比率保持部401‧‧‧單眼攝像裝置402‧‧‧單眼攝像裝置403‧‧‧單眼攝像裝置404‧‧‧同步控制裝置405‧‧‧記錄裝置510‧‧‧廣角圖像資料511‧‧‧區域520‧‧‧望遠圖像資料12000‧‧‧車輛控制系統12001‧‧‧通信網路12010‧‧‧驅動系統控制單元12020‧‧‧主體系統控制單元12030‧‧‧車外資訊檢測單元12031‧‧‧攝像部12040‧‧‧車內資訊檢測單元12041‧‧‧駕駛員狀態檢測部12050‧‧‧綜合控制單元12051‧‧‧微電腦12052‧‧‧聲音圖像輸出部12053‧‧‧車載網路I/F12061‧‧‧音響揚聲器12062‧‧‧顯示部12063‧‧‧儀錶面板12100‧‧‧車輛12101‧‧‧攝像部12102‧‧‧攝像部12103‧‧‧攝像部12104‧‧‧攝像部12105‧‧‧攝像部12111‧‧‧攝像範圍12112‧‧‧攝像範圍12113‧‧‧攝像範圍12114‧‧‧攝像範圍S901~S905‧‧‧步驟S910~S916‧‧‧步驟S920~S924‧‧‧步驟S930~S938‧‧‧步驟S941~S943‧‧‧步驟S950~S955‧‧‧步驟S961~S965‧‧‧步驟
圖1係表示本技術之第1實施形態中之攝像裝置之一構成例的方塊圖。 圖2係表示本技術之第1實施形態中之兩眼相機模組之外觀之構成例的圖。 圖3係表示本技術之第1實施形態中之兩眼相機模組及圖像處理部之一構成例的方塊圖。 圖4係表示本技術之第1實施形態中之白平衡修正部之一構成例的方塊圖。 圖5係表示本技術之第1實施形態中之廣角圖像資料及望遠圖像資料之一例的圖。 圖6係表示本技術之第1實施形態中之廣角側累計部之一構成例的方塊圖。 圖7係表示本技術之第1實施形態中之望遠側累計部之一構成例的方塊圖。 圖8係表示本技術之第1實施形態中之廣角側色成分比率及判定結果之一例的圖。 圖9係表示本技術之第1實施形態中之廣角側色成分、累計值及廣角側累計比率之一例的圖。 圖10係對本技術之第1實施形態中之廣角側色成分比率及望遠側色成分比率各自的資料進行繪圖所得之散佈圖之一例。 圖11係對比較例中之望遠側色成分比率之資料進行繪圖所得之散佈圖之一例。 圖12係表示本技術之第1實施形態中之攝像裝置之動作之一例的流程圖。 圖13係表示本技術之第1實施形態中之白平衡修正處理之一例的流程圖。 圖14係表示本技術之第1實施形態中之累計處理之一例的流程圖。 圖15係表示本技術之第1實施形態之第1變化例中的望遠側累計範圍之形狀之一例的圖。 圖16係表示本技術之第1實施形態之第2變化例中的望遠側累計範圍之形狀之一例的圖。 圖17係表示本技術之第1實施形態之第3變化例中的累計處理之一例之流程圖。 圖18係表示本技術之第1實施形態之第3變化例中的矩形望遠側累計範圍之形狀之一例的圖。 圖19係表示本技術之第1實施形態之第3變化例中的橢圓形望遠側累計範圍之形狀之一例的圖。 圖20係表示本技術之第2實施形態中之白平衡修正部之一構成例的方塊圖。 圖21係表示本技術之第2實施形態中之累計處理之一例的流程圖。 圖22係表示本技術之第2實施形態中之廣角側可靠性判定處理之一例的流程圖。 圖23係表示本技術之第2實施形態之第1變化例中的累計處理之一例之流程圖。 圖24係表示本技術之第2實施形態之第1變化例中的望遠側可靠性判定處理之一例之流程圖。 圖25係表示本技術之第2實施形態之第2變化例中的廣角側可靠性判定處理之一例之流程圖。 圖26係表示本技術之第3實施形態中之攝像系統之一構成例的方塊圖。 圖27係表示車輛控制系統之概略構成之一例之方塊圖。 圖28係表示車外資訊檢測部及攝像部之設置位置之一例之說明圖。
110‧‧‧相機模組控制部
221‧‧‧望遠側固體攝像元件
222‧‧‧廣角側固體攝像元件
240‧‧‧圖像合成部
300‧‧‧白平衡修正部
310‧‧‧望遠側光檢測部
315‧‧‧廣角側光檢測部
320‧‧‧望遠側白平衡增益取得部
325‧‧‧廣角側白平衡增益取得部
330‧‧‧望遠側累計部
340‧‧‧廣角側累計部
350‧‧‧望遠側白平衡增益運算部
355‧‧‧廣角側白平衡增益運算部
360‧‧‧望遠側白平衡修正部
365‧‧‧廣角側白平衡修正部

Claims (15)

  1. 一種攝像裝置,其具備: 廣角側光檢測部,其於攝角較特定值廣之廣角圖像資料內之複數個區域之各者檢測複數個廣角側色成分; 望遠側光檢測部,其於攝角較上述特定值窄之望遠圖像資料內之複數個區域之各者檢測複數個望遠側色成分; 望遠側白平衡增益取得部,其基於上述複數個廣角側色成分各自之累計值之比率即廣角側累計比率、及上述複數個望遠側色成分,求出對於上述望遠圖像資料之增益作為望遠側白平衡增益;及 望遠側白平衡修正部,其根據上述望遠側白平衡增益而修正上述望遠圖像資料。
  2. 如請求項1之攝像裝置,其中上述望遠側白平衡增益取得部將包含上述廣角側累計比率之特定範圍設定為望遠側累計範圍,計算與上述望遠側累計範圍內之上述複數個望遠側色成分各自之累計值之比率即望遠側累計比率對應之增益作為上述望遠側白平衡增益。
  3. 如請求項2之攝像裝置,其中上述複數個望遠側色成分包含R(Red)成分、G(Green)成分及B(Blue)成分,且 上述望遠側白平衡增益取得部將以上述R成分與上述G成分之比率及上述B成分與上述G成分之比率各者作為座標軸之正交座標系統中以上述廣角側累計比率為中心之特定形狀之範圍設定為上述望遠側累計範圍。
  4. 如請求項3之攝像裝置,其中 上述望遠側累計範圍係矩形。
  5. 如請求項3之攝像裝置,其中 上述望遠側累計範圍係圓形。
  6. 如請求項3之攝像裝置,其中 上述望遠側累計範圍係橢圓形。
  7. 如請求項3之攝像裝置,其進而具備: 廣角側白平衡增益取得部,其計算特定廣角側累計範圍內之上述複數個廣角側色成分各自之累計值之比率作為上述廣角側累計比率,並取得與上述廣角側累計比率對應之增益作為廣角側白平衡增益;及 廣角側白平衡修正部,其根據上述廣角側白平衡增益而修正上述廣角圖像資料。
  8. 如請求項7之攝像裝置,其中 上述望遠側累計範圍之邊與上述特定廣角側累計範圍之邊平行。
  9. 如請求項2之攝像裝置,其中 上述複數個望遠側色成分包含R成分、G成分及B成分,且 上述望遠側白平衡增益取得部將以上述R成分與上述G成分之比率及上述B成分與上述G成分之比率各者作為座標軸之正交座標系統中以上述廣角側累計比率為中心之特定形狀之範圍與預先設定之基準累計範圍之重疊範圍設定為上述望遠側累計範圍。
  10. 如請求項7之攝像裝置,其中 上述廣角側白平衡增益取得部判定於特定廣角側累計範圍內上述複數個廣角側色成分有無可靠性,於有可靠性之情形時計算上述廣角側累計比率。
  11. 如請求項10之攝像裝置,其中 上述廣角側白平衡增益取得部針對上述複數個廣角側色成分之各者,判斷超過規定值之色成分是否多於特定數,並基於該判斷結果判定可靠性之有無。
  12. 如請求項10之攝像裝置,其中 上述望遠側白平衡增益取得部判定於上述望遠側累計範圍內上述複數個望遠側色成分有無可靠性,於有可靠性之情形時計算上述望遠側累計比率。
  13. 如請求項12之攝像裝置,其中 上述望遠側白平衡增益取得部針對上述複數個望遠側色成分之各者,判斷超過規定值之色成分是否多於特定數,並基於該判斷結果判定可靠性之有無。
  14. 一種攝像系統,其具備: 廣角側光檢測部,其於攝角較特定值廣之廣角圖像資料內之複數個區域之各者檢測複數個廣角側色成分; 望遠側光檢測部,其於攝角較上述特定值窄之望遠圖像資料內之複數個區域之各者檢測複數個望遠側色成分; 望遠側白平衡增益取得部,其基於上述複數個廣角側色成分各自之累計值之比率即廣角側累計比率、及上述複數個望遠側色成分,求出對於上述望遠圖像資料之增益作為望遠側白平衡增益; 望遠側白平衡修正部,其根據上述望遠側白平衡增益而修正上述望遠圖像資料;及 記錄部,其記錄上述修正後之望遠圖像資料。
  15. 一種攝像裝置之控制方法,其包括: 廣角側光檢測程序,其係於攝角較特定值廣之廣角圖像資料內之複數個區域之各者檢測複數個廣角側色成分; 望遠側光檢測程序,其係於攝角較上述特定值窄之望遠圖像資料內之複數個區域之各者檢測複數個望遠側色成分; 望遠側白平衡增益取得程序,其係基於上述複數個廣角側色成分各自之累計值之比率即廣角側累計比率、及上述複數個望遠側色成分,求出對於上述望遠圖像資料之增益作為望遠側白平衡增益;及 望遠側白平衡修正程序,其係根據上述望遠側白平衡增益而修正上述望遠圖像資料。
TW107104075A 2017-03-30 2018-02-06 攝像裝置、相機模組、攝像系統、及攝像裝置之控制方法 TWI79420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67104A JP2018170657A (ja) 2017-03-30 2017-03-30 撮像装置、カメラモジュール、撮像システム、および、撮像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17-067104 2017-03-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38405A TW201838405A (zh) 2018-10-16
TWI794207B true TWI794207B (zh) 2023-03-01

Family

ID=636749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04075A TWI794207B (zh) 2017-03-30 2018-02-06 攝像裝置、相機模組、攝像系統、及攝像裝置之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873732B2 (zh)
JP (1) JP2018170657A (zh)
TW (1) TWI794207B (zh)
WO (1) WO201817962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19734B (zh) * 2019-05-28 2022-01-2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图像采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028949A1 (en) * 2014-07-25 2016-01-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Image photographing apparatus and image photographing method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86804B2 (ja) * 1995-09-14 2002-05-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JP2003101867A (ja) 2001-09-19 2003-04-04 Olympus Optical Co Ltd 撮像装置
JP5786412B2 (ja) 2011-03-31 2015-09-30 ソニー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JP5943682B2 (ja) 2012-04-09 2016-07-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971207B2 (ja) * 2012-09-18 2016-08-17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調整装置、画像調整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WO2018007951A1 (en) * 2016-07-07 2018-01-11 Corephotonics Ltd. Dual-camera system with improved video smooth transition by image blending
US10290111B2 (en) * 2016-07-26 2019-05-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mpositing images
JP2019205003A (ja) * 2018-05-21 2019-11-28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及び、ホワイトバランスゲインの算出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028949A1 (en) * 2014-07-25 2016-01-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Image photographing apparatus and image photographing metho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179624A1 (ja) 2018-10-04
US20200014899A1 (en) 2020-01-09
JP2018170657A (ja) 2018-11-01
TW201838405A (zh) 2018-10-16
US10873732B2 (en) 2020-1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047767B2 (ja) 画像処理装置と画像処理方法
TWI757419B (zh) 攝像裝置、攝像模組及攝像裝置之控制方法
JP7024782B2 (ja) 画像処理装置と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撮像装置
US10704957B2 (en) Imaging device and imaging method
JP6977722B2 (ja) 撮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システム
JP6816769B2 (ja) 画像処理装置と画像処理方法
JP6816768B2 (ja) 画像処理装置と画像処理方法
US20210297589A1 (en) Imag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imaging device
WO2017175492A1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及び電子機器
TWI775808B (zh) 攝像裝置、攝像模組、攝像系統及攝像裝置之控制方法
JP7147784B2 (ja) 画像処理装置と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7144926B2 (ja) 撮像制御装置、撮像装置、および、撮像制御装置の制御方法
US11368620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TWI794207B (zh) 攝像裝置、相機模組、攝像系統、及攝像裝置之控制方法
WO2018008408A1 (ja) 固体撮像装置、補正方法、および電子装置
CN113661700B (zh) 成像装置与成像方法
KR102302574B1 (ko) 스테레오 카메라 모듈 및 스테레오 카메라의 캘리브레이션 방법
WO2019116708A1 (ja) 画像処理装置と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と情報処理システ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