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47838B - 氯乙烯樹脂組成物、線束及儀表板 - Google Patents

氯乙烯樹脂組成物、線束及儀表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47838B
TWI747838B TW105126323A TW105126323A TWI747838B TW I747838 B TWI747838 B TW I747838B TW 105126323 A TW105126323 A TW 105126323A TW 105126323 A TW105126323 A TW 105126323A TW I747838 B TWI747838 B TW I74783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vinyl chloride
chloride resin
ester compound
resin composition
aci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263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718460A (zh
Inventor
野口崇史
占部朗
豐田明男
八百板善幸
梅本哲朗
鈴木治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迪愛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迪愛生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迪愛生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7184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184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478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4783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04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10Esters; Ether-esters
    • C08K5/12Esters; Ether-esters of cyclic polycarboxylic aci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37/00Dashboar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62D25/14Dashboards as superstructure sub-uni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67/00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 esters
    • C07C67/24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 esters by reacting carboxylic acid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with a carbon-to-oxygen ether bond, e.g. acetal, tetrahydrofura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69/00Esters of carboxylic acids; Esters of carbonic or haloformic acids
    • C07C69/76Esters of carboxylic acids having a carboxyl group bound to a carbon atom of a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0008Organic ingredients according to more than one of the "one dot" groups of C08K5/01 - C08K5/59
    • C08K5/0016Plasticis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7/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haloge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27/02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haloge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8L27/04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haloge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containing chlorine atoms
    • C08L27/06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vinyl chlorid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0045Cable-harness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與氯乙烯樹脂的互溶性良好、可得到形成抗冷性與耐熱性優異之成形品的氯乙烯樹脂組成物的氯乙烯用塑化劑,並提供一種氯乙烯用樹脂組成物以及使用其所得到的線束及儀表板;本發明提供一種含有下列通式(1)所表示之酯化合物(A1)的氯乙烯樹脂用塑化劑;
Figure 105126323-A0305-02-0001-15
(式中,L分別表示碳原子數3~18之脂肪族氧羧酸殘基或碳原子數3~18之環狀酯殘基;R1分別表示碳原子數6~18之烷基;R2分別表示氫原子或碳原子數1~6之烷基;a表示該L之重複次數,分別為0~8,且複數個a的總數為1~10;X為2~4之整數)。

Description

氯乙烯樹脂組成物、線束及儀表板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氯乙烯樹脂用塑化劑,其與氯乙烯樹脂的互溶性良好,且可得到形成抗冷性及耐熱性優異之成形品的氯乙烯樹脂組成物。又,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包含該氯乙烯樹脂用塑化劑的氯乙烯用樹脂組成物、使用其所得到的線束及將該氯乙烯樹脂組成物進行成形所得到的儀表板。
氯乙烯樹脂可賦予以柔軟性為代表的各種性能,同時在擠製加工或砑光加工等各種成形加工中可降低加工溫度,其大多被用作以簡化成形加工為目的而添加塑化劑的氯乙烯樹脂組成物。
而用於這種氯乙烯樹脂組成物的塑化劑,則被要求具有下述性能:與氯乙烯樹脂的互溶性優異,可得到耐熱性與抗冷性優異之氯乙烯樹脂組成物的成形品等。
作為用於氯乙烯樹脂組成物的塑化劑,例如,已知以往有鄰苯二甲酸二酯、己二酸二酯、苯偏三酸三酯等多元酸的高級烷基酯等。以往,考量到價格、耐熱性及抗冷性等性能的平衡,大多數情況下主要使用鄰苯二甲酸酯,但近幾年,在進一步要求高耐熱性的用途中,開始使用苯偏三酸三酯作為塑化劑。具體而言,苯偏三酸三-2-乙基己酯(以下簡稱為「TOTM」)、苯偏三酸三異壬酯(以下簡稱為「TINTM」)、苯偏三酸三異癸酯(以下簡稱為「TIDTM」)等的苯偏三酸三酯與氯乙烯樹脂的互溶性良好,而且使用含有該等化合物之氯乙烯樹脂組成物所得到的成形品,即使暴露於加熱環境下,其質量的減少量亦較少(耐熱老化性優異),故被大量應用於使用溫度在105℃以上的耐熱電線或車輛的儀表板等。
然而,近幾年對抗冷性或耐熱性的要求日益嚴格,上述TOTM、TINTM及TIDTM變得難以賦予成形品充分的抗冷性或耐熱性。
作為用以得到可形成耐熱性及抗冷性優異之成形品的氯乙烯樹脂組成物的塑化劑,例如,下述塑化劑已為人所知:一種苯偏三酸與碳原子數9之脂肪族醇的酯化物,其係以特定的比例使用直鏈狀之脂肪族醇與分支狀之脂肪族醇作為該脂肪族醇而得(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然而,該塑化劑與氯乙烯樹脂的互溶性不佳。因此,使用包含該塑化劑與氯乙烯樹脂的組成物所得到之成形 品的表面,隨著時間的經過而滲漏(滲出)塑化劑,結果,隨著時間的經過而具有成形品的耐熱性、抗冷性逐漸降低的問題。
又,作為用以得到氯乙烯樹脂之成形品的塑化劑,聚酯系的塑化劑亦已為人所知。用以得到抗冷性優異之成形體的塑化劑,具體而言,作為在低溫下亦可維持成形體之柔軟性的塑化劑,使「具有分支之脂肪族結構的二醇、碳原子數3~18之環狀酯或碳原子數3~18之脂肪族氧羧酸、己二酸等二元酸及碳原子數2~22之單醇」進行反應而得到的塑化劑已為人所知(例如,參照專利文獻2)。然而,即使使用該專利文獻2所揭示之塑化劑,亦難以賦予成形品充分的抗冷性。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 日本特開2014-189688號公報
專利文獻2 日本特開平1-158060號公報
本發明之課題在於提供一種氯乙烯樹脂用塑化劑,其與氯乙烯樹脂的互溶性良好,且可得到形成抗冷性與耐熱性優異之成形品的氯乙烯樹脂組成物。又,本發明之課題亦在於使用該氯乙烯樹脂組成物提供一種線束及儀表板。
本案發明人等進行深入研究,結果發現:可將使苯甲酸(benzenecarboxylic acid)、碳原子數3~18之脂肪族氧羧酸或碳原子數3~18之環狀酯、碳原子數6~18之飽和脂肪族單醇進行反應所得到的聚酯樹脂用作氯乙烯樹脂的塑化劑;使用包含該聚酯樹脂與氯乙烯樹脂組成物所得到的成形品,可維持耐熱性或抗冷性,具體而言,即使暴露於高溫環境下或低溫環境下,亦可維持可塑性;該聚酯樹脂與氯乙烯樹脂的互溶性良好,即使長期暴露於高溫環境下或低溫環境下,亦可維持氯乙烯樹脂的可塑性;該組成物較佳可用於得到儀表板時的成形材料用途以及被覆線束等電線的用途等,進而完成本發明。
亦即,本發明提供一種氯乙烯樹脂用塑化劑,其特徵為含有下列通式(1)所表示的酯化合物(A1)。
Figure 105126323-A0305-02-0006-4
(式中,X為2~4之整數;複數個L、R1及R2分別可為相同亦可為不同,L分別表示碳原子數3~18之脂肪族氧羧酸殘基或碳原子數3~18之環狀酯殘基;R1分別表示碳原子數6~18之烷基;R2分別表示氫原子或碳原子數1~6之烷基;a表示該L之重複次數,複數個a的總數為1~10)。
又,本發明提供一種氯乙烯樹脂組成物,其特徵為含有該氯乙烯樹脂用塑化劑(X)與氯乙烯樹脂(Y)。
再者,本發明提供一種線束,其特徵為:其係以該氯乙烯樹脂組成物被覆導線而成。
再者,本發明提供一種儀表板,其特徵為:其係將該氯乙烯樹脂組成物進行成形而成。
本發明之氯乙烯樹脂用塑化劑,可提供一種與氯乙烯樹脂的互溶性良好、且即使暴露於高溫環境下或低溫環境下亦可維持可塑性的氯乙烯樹脂組成物。又,本發明之氯乙烯樹脂組成物可用於電線被覆材料、汽車零件、皮革、靴子、密合墊、軟管等的各種用途。本發明之氯乙烯樹脂組成物特別適合用作電線被覆材料,特別是用於製造線束的被覆材料,或用於製造儀表板的成形材料。
用以實施發明之形態
本發明之氯乙烯樹脂用塑化劑,其特徵為含有下列通式(1)所表示的酯化合物(A1):
Figure 105126323-A0305-02-0008-16
(式中,X為2~4之整數;複數個L、R1及R2分別可為相同亦可為不同,L分別表示碳原子數3~18之脂肪族氧羧酸殘基或碳原子數3~18之環狀酯殘基;R1分別表示碳原子數6~18之烷基;R2分別表示氫原子或碳原子數1~6之烷基;a表示該L之重複次數,複數個a的總數為1~10)。
該L之中,作為碳原子數3~18之脂肪族氧羧酸殘基,可舉例如:乳酸殘基、ω-氧基己酸殘基、ω-氧基月桂酸殘基、ω-氧基十六酸殘基、蓖蔴油酸殘基、9-羥基硬脂酸殘基、12-羥基硬脂酸殘基、氫化蓖麻油脂肪酸殘基、氫化蓖麻油殘基等的脂肪族單氧基單羧酸殘基等。
該L之中,作為碳原子數3~18之環狀酯殘基,可舉例如:β-丙內酯殘基、r-丁內酯殘基、δ-戊內酯殘基、γ-戊內酯殘基、ε-己內酯殘基、甲基-ε-己內酯殘基、二甲基-ε-己內酯殘基、三甲基-ε-己內酯殘基等。
在本發明中,「碳原子數3~18之脂肪族氧羧酸」、「碳原子數3~18之環狀酯」所具有的碳原子數亦包含羰基的碳原子。
在本發明中,該「脂肪族氧羧酸殘基」、「環狀酯殘基」係指在以下列通式(α-1)、通式(α-2)表示脂肪族氧羧酸、環狀酯時,通式(α-3)所表示的結構。
HO-X-COOH (α-1)
Figure 105126323-A0202-12-0007-6
Figure 105126323-A0202-12-0007-7
(式中,X為碳原子數2~17之脂肪族結構)。
該L之中,從與氯乙烯樹脂的互溶性優異、且可得到形成耐熱性、抗冷性亦為優異之成形品的氯乙烯樹脂組成物的觀點來看,較佳分別為碳原子數4~13之脂肪族氧羧酸殘基或碳原子數4~13之環狀酯殘基,更佳分別為碳原子數5~7之脂肪族氧羧酸殘基或碳原子數5~7之環 狀酯殘基,再佳為ε-己內酯。通式(1)中,複數個L可為相同亦可為不同。又,在通式(1)中,以a括起來的括號內,L可為相同亦可2種以上混合。
該通式(1)中的R1為碳原子數6~18之烷基。作為該烷基,可舉例如:己基、辛基、壬基、癸基、十一基、十二基、十三基、十四基、十五基、十六基、十八基、異十三基等。其中,從與氯乙烯樹脂的互溶性優異、且可得到形成耐熱性、抗冷性亦為優異之成形品的氯乙烯樹脂組成物的觀點來看,較佳為碳原子數6~14之烷基。
更具體而言,酯化合物(A1)為下述通式(2)所表示之酯化合物的情況下,從與氯乙烯樹脂的互溶性優異、且可得到形成耐熱性、抗冷性亦為優異之成形品的氯乙烯樹脂組成物的觀點來看,通式(2)所表示之式中的R12[相當於通式(1)所指的R1],較佳為碳原子數7~14之烷基,更佳為碳原子數10~14之烷基。
該酯化合物(A1)為下述通式(3)所表示之酯化合物的情況下,從與氯乙烯樹脂的互溶性優異、且可得到形成耐熱性、抗冷性亦為優異之成形品的氯乙烯樹脂組成物的觀點來看,通式(3)所表示之式中的R13[相當於通式(1)所指的R1],較佳為碳原子數7~14之烷基,更佳為碳原子數7~12之烷基。
該酯化合物(A1)為下述通式(4)所表示之酯化合物的情況下,從與氯乙烯樹脂的互溶性優異、且可得到形成耐熱性、抗冷性亦為優異之成形品的氯乙烯樹脂組成物的觀點來看,通式(4)所表示之式中的R14[相當於通式(1)所指的R1],較佳為碳原子數6~13之烷基,更佳為碳原子數7~12之烷基。
該通式(1)所表示之式中的R2為氫原子或碳原子數1~6之烷基。作為該烷基,可舉例如:甲基、乙基、丙基、丁基、異丙基、第三丁基等。其中,從與氯乙烯樹脂的互溶性優異、且可得到形成耐熱性、抗冷性亦為優異之成形品、且價格低廉之氯乙烯樹脂用組成物的觀點來看,較佳為氫原子。此外,通式(1)所表示之式中的R2的個數為「6-X(X為2~4之整數)」。例如,在下述通式(2)所表示的式中,R2的個數為4個,其在通式(2)所示的式中表現為『-(R2)4』。又,在下述通式(3)所表示的式中,R2的個數為3個,其在通式(3)所示的式中表現為『-(R2)3』。複數個R2可為相同亦可為不同。
通式(1)所表示之式中的a為該L的重複次數,複數個a的總數為1~10。用下述製法得到本發明之氯乙烯樹脂用塑化劑中的酯化合物(A1)的情況下,一般形成L的重複次數不同(複數個a的總數為各種不同數值)的酯化合物的混合物。複數個a,從與氯乙烯樹脂的互溶性優 異、且可得到形成耐熱性、抗冷性亦為優異之成形品的氯乙烯樹脂組成物的觀點來看,複數個a的總數較佳為1~8,更佳為1~4。
更具體而言,該酯化合物(A1)為下述通式(2)所表示之酯化合物的情況下,通式(2)所表示之式中的a21與a22的總數較佳為1~8,更佳為1~4。
該酯化合物(A1)為下述通式(3)所表示之酯化合物的情況下,通式(3)所表示之式中的a31、a32及a33的總數較佳為1~6,更佳為1~3。
該酯化合物(A1)為下述通式(4)所表示之酯化合物的情況下,通式(4)所表示之式中的a41、a42、a43及a44的總數較佳為1~6,更佳為1~3。
如上所述,從與氯乙烯樹脂的互溶性優異、且可得到形成耐熱性、抗冷性亦為優異之成形品的氯乙烯樹脂組成物的觀點來看,一般情況下混合物的酯化合物(A1)較佳為酯化合物(A1)中含有10~100%的該a之總數為1~3者,更佳為含有20~70%者,再佳為含有20~50%者。
更具體而言,本發明之氯乙烯樹脂用塑化劑包含下述通式(2)所表示之酯化合物的情況下,從與氯乙烯樹脂的互溶性優異、且可得到形成耐熱性、抗冷性亦為優異 之成形品的氯乙烯樹脂組成物的觀點來看,較佳為酯化合物中含有10~100%的a21與a22之總數為1~3者,更佳為含有20~70%者,再佳為含有20~50%者。
本發明之氯乙烯樹脂用塑化劑含有下述通式(3)所表示之酯化合物的情況下,從與氯乙烯樹脂的互溶性優異、且可得到形成耐熱性、抗冷性亦為優異之成形品的氯乙烯樹脂組成物的觀點來看,較佳為酯化合物中含有10~100%的a31、a32及a33之總數為1~2者,更佳為含有20~90%者,再佳為含有30~80%者。
本發明之氯乙烯樹脂用塑化劑含有下述通式(4)所表示之酯化合物的情況下,從與氯乙烯樹脂的互溶性優異、且可得到形成耐熱性、抗冷性亦為優異之成形品的氯乙烯樹脂組成物的觀點來看,較佳為酯化合物中含有10~100%的a41、a42、a43及a44之總數為1~2者,更佳為含有20~90%者,再佳為含有30~80%者。
又,本發明之氯乙烯樹脂用塑化劑係以「將通式(1)中X為2、3或4之任一者混合2種以上所形成之酯化合物的混合物」作為酯化合物(A1)的情況下,以X相同之酯化合物的總數作為100%,分別算出a的總和相同之酯化合物的比例。例如,本發明之氯乙烯樹脂用塑化劑係含有通式(1)中X為2之酯化合物與X為3之酯化合物而成的情況下,分別求出X為2之酯化合物與X為3之酯 化合物的含有率。接著,以X為2的酯化合物的含有率作為100%,求出X為2的酯化合物中a的總和相同之酯化合物的比例。較佳為使該含有率在上述較佳範圍內。
此處,酯化合物(A1)(混合物)中a的總數為各種不同數值者的含有率(存在比例),可從與下述所示的凝膠滲透層析儀(GPC)測量所得到之各分子量所對應之峰值面積的比例求得。
[GPC測量條件]
測量裝置:Tosoh股份有限公司製高速GPC裝置「HLC-8320GPC」
管柱:Tosoh股份有限公司製「TSK GURDCOLUMN SuperHZ-L」+Tosoh股份有限公司製「TSK gel SuperHZM-M」+Tosoh股份有限公司製「TSK gel SuperHZM-M」+Tosoh股份有限公司製「TSK gel SuperHZ-2000」+Tosoh股份有限公司製「TSK gel SuperHZ-2000」
偵測器:RI(示差折射計)
資料處理:Tosoh股份有限公司製「EcoSEC Data Analysis version 1.07」
管柱溫度:40℃
展開溶劑:四氫呋喃
流速:0.35mL/分鐘
測量樣品:使15mg的樣品溶解於10ml的四氫呋喃,並以微濾器過濾所得到的溶液,將其作為測量樣品。
樣品注入量:20μl
標準樣品:根據上述「HLC-8320GPC」的測量手冊,使用已知分子量的下述單分散(monodisperse)聚苯乙烯。
(單分散聚苯乙烯)
Tosoh股份有限公司製「A-300」
Tosoh股份有限公司製「A-500」
Tosoh股份有限公司製「A-1000」
Tosoh股份有限公司製「A-2500」
Tosoh股份有限公司製「A-5000」
Tosoh股份有限公司製「F-1」
Tosoh股份有限公司製「F-2」
Tosoh股份有限公司製「F-4」
Tosoh股份有限公司製「F-10」
Tosoh股份有限公司製「F-20」
Tosoh股份有限公司製「F-40」
Tosoh股份有限公司製「F-80」
Tosoh股份有限公司製「F-128」
Tosoh股份有限公司製「F-288」
本發明之氯乙烯樹脂用塑化劑,如上所述,其特徵為含有酯化合物(A1)。從更容易製造、且可發揮本發明之效果(與氯乙烯樹脂的互溶性良好、且可得到可形成抗 冷性與耐熱性優異之成形品的氯乙烯樹脂組成物)的觀點來看,本發明之氯乙烯樹脂用塑化劑中之酯化合物(A1)的含有率較佳為10~100質量%,更佳為30~100質量%,再佳為50~100質量%,再佳為70~100質量%。
作為該通式(1)所表示的酯化合物(A1),係有:通式(1)中的X為2的酯化合物(A2);通式(1)中的X為3的酯化合物(A3);通式(1)中的X為4的酯化合物(A4)。
Figure 105126323-A0202-12-0014-8
Figure 105126323-A0202-12-0014-9
Figure 105126323-A0202-12-0014-10
在該通式(2)所表示的酯化合物(A2)中,L、R2與上述相同;a21與a22的總數為1~10;R12分別為碳原子數6~18之烷基。在該通式(3)所表示的酯化合物(A3)中,L、R2與上述相同;a31、a32及a33的總數為1~10。R13分別為碳原子數6~18之烷基。在該通式(4)所表示的酯化合物(A4)中,L、R2與上述相同;a41、a42、a43及a44的總數為1~10。R14分別為碳原子數6~18之烷基。
作為該通式(2)所表示的酯化合物(A2),係有下列通式(2-1)~通式(2-3)所表示的酯化合物。
Figure 105126323-A0202-12-0015-11
Figure 105126323-A0202-12-0015-13
Figure 105126323-A0202-12-0015-14
作為該通式(3)所表示的酯化合物(A3),係有下列通式(3-1)~通式(3-3)所表示的化合物。其中,較佳為通式(3-1)所表示的酯化合物。
Figure 105126323-A0202-12-0016-15
Figure 105126323-A0202-12-0016-16
Figure 105126323-A0202-12-0016-17
作為該通式(4)所表示的酯化合物(A4),可列舉下列通式(4-1)~通式(4-3)所表示的化合物。
Figure 105126323-A0202-12-0017-18
Figure 105126323-A0202-12-0017-19
Figure 105126323-A0202-12-0017-20
該通式(1)所表示的酯化合物(A1)之中,再從可得到可形成耐油性優異之成形品的氯乙烯樹脂組成物的觀點來看,較佳為通式(1)中的X為3的酯化合物(A3)或X為4的酯化合物(A4)。
該酯化合物(A1),例如係以下述成分為原料:選自包含二至四價之苯甲酸、該等之烷基酯及該等之酸酐之群組的一種以上的化合物(a1);選自包含碳原子數3~18之脂肪族氧羧酸、碳原子數3~18之脂肪族氧羧酸的烷基酯及碳原子數3~18之環狀酯之群組的一種以上的化合物(a2);碳原子數6~18之飽和脂肪族單醇(a3)。具體而 言,例如,可藉由使下述化合物進行反應,以製造酯化合物(A1):選自包含二至四價之苯甲酸、該等之烷基酯及該等之酸酐之群組的一種以上的化合物(a1);選自包含碳原子數3~18之脂肪族氧羧酸、碳原子數3~18之脂肪族氧羧酸的烷基酯及碳原子數3~18之環狀酯之群組的一種以上的化合物(a2);及碳原子數6~18之飽和脂肪族單醇(a3)。
作為該二價之苯甲酸(苯二甲酸)、苯二甲酸之烷基酯及苯二甲酸之酸軒,可舉例如:鄰苯二甲酸、4-甲基鄰苯二甲酸、間苯二甲酸、對苯二甲酸、該等之烷基酯及鄰苯二甲酸、4-甲基鄰苯二甲酸之酸酐等。其中,從與氯乙烯樹脂的互溶性優異、且可得到形成耐熱性、抗冷性亦為優異之成形品的氯乙烯樹脂組成物的觀點來看,較佳為選自包含鄰苯二甲酸、間苯二甲酸、對苯二甲酸、該等之烷基酯及鄰苯二甲酸酐之群組的一種以上的化合物。苯二甲酸可單獨使用,亦可合併使用2種以上。
作為該三價之苯甲酸(苯三甲酸)、苯三甲酸之烷基酯及苯三甲酸之酸軒,可舉例如:1,3,5-苯三甲酸、1,2,4-苯三甲酸、1,2,3-苯三甲酸、3-甲基-1,2,4-苯三甲酸、3,5-二甲基-1,2,4-苯三甲酸、3,5,6-三甲基-1,2,4-苯三甲酸、該等之烷基酯及該等酸酐等。其中,從與氯乙烯樹脂的互溶性優異、且可得到形成耐熱性、抗冷性亦為優異之 成形品的氯乙烯樹脂組成物的觀點來看,較佳為選自包含1,2,4-苯三甲酸、該等之烷基酯及該等酸酐之群組的一種以上的化合物。苯三甲酸可單獨使用,亦可合併使用2種以上。
作為該四價之苯甲酸(苯四甲酸)、苯四甲酸之烷基酯及苯四甲酸之酸軒,可舉例如:1,2,4,5-苯四甲酸、1,2,3,5-苯四甲酸、1,2,3,4-苯四甲酸、3-甲基-1,2,4,5-苯四甲酸、3,6-二甲基-1,2,4,5-苯四甲酸等,其中,從與氯乙烯樹脂的互溶性優異、且可得到形成耐熱性、抗冷性亦為優異之成形品的氯乙烯樹脂組成物的觀點來看,較佳為選自包含1,2,4,5-苯四甲酸、該等之烷基酯及該等酸酐之群組的一種以上的化合物。苯四甲酸可單獨使用,亦可合併使用2種以上。
作為該碳原子數3~18之脂肪族氧羧酸、碳原子數3~18之脂肪族氧羧酸的烷基酯,可舉例如:乳酸、ω-氧基己酸、ω-氧基月桂酸、ω-氧基十六酸、蓖蔴油酸、9-羥基硬脂酸、12-羥基硬脂酸、氫化蓖麻油脂肪酸等的脂肪族氧羧酸或該等之烷基酯等。
作為該碳原子數3~18之環狀酯,可舉例如:β-丙內酯、r-丁內酯、δ-戊內酯、γ-戊內酯、ε-己內酯、甲基-ε-己內酯、二甲基-ε-己內酯、三甲基-ε-己內酯等。
該(a2)之中,從與氯乙烯樹脂的互溶性優異、且可得到形成耐熱性、抗冷性亦為優異之成形品的氯乙烯樹脂組成物的觀點來看,較佳為選自包含碳原子數4~13之脂肪族氧羧酸、碳原子數4~13之脂肪族氧羧酸的烷基酯及碳原子數5~7之環狀酯之群組的一種以上的化合物,更佳為選自包含碳原子數5~7之脂肪族氧羧酸、碳原子數5~7之脂肪族氧羧酸之烷基酯及碳原子數5~7之環狀酯之群組的一種以上的化合物,再佳為ε-己內酯。選自包含碳原子數3~18之脂肪族氧羧酸、碳原子數3~18之脂肪族氧羧酸的烷基酯及碳原子數3~18之環狀酯之群組的一種以上的化合物(a2),可單獨使用,亦可合併使用2種以上。
作為該碳原子數6~18之飽和脂肪族單醇(a3),可舉例如:己醇、異己醇、庚醇、正辛醇、異辛醇、2-乙基己醇、壬醇、異壬醇、2-甲基辛醇、癸醇、異癸醇、十一醇、十二醇、十三醇、異十三醇、十四醇、十五醇、十六醇及十八醇等。
飽和脂肪族單醇(a3)之中,從與氯乙烯樹脂的互溶性優異、且可得到形成耐熱性、抗冷性亦為優異之成形品的氯乙烯樹脂組成物的觀點來看,較佳為碳原子數7~14之飽和脂肪族單醇,更佳為碳原子數8~14之飽和脂肪族單醇。
更具體而言,該酯化合物(A1)為通式(2)所表示之酯化合物(A2)的情況下,飽和脂肪族單醇(a3)較佳為碳原子數7~14之飽和脂肪族單醇,更佳為碳原子數10~14之飽和脂肪族單醇,再佳為選自包含十二醇、十四醇及異十三醇之群組的一種以上的醇。
該酯化合物(A1)為通式(3)所表示之酯化合物(A3)的情況下,飽和脂肪族單醇(a3)較佳為碳原子數7~14之飽和脂肪族單醇,更佳為碳原子數7~12之飽和脂肪族單醇,再佳為選自包含正辛醇、壬醇、異壬醇、癸醇、十一醇、十二醇之群組的一種以上的醇。再者,該酯化合物(A1)為通式(4)所表示之酯化合物(A4)的情況下,飽和脂肪族單醇(a3)較佳為碳原子數6~13之飽和脂肪族單醇,更佳為碳原子數7~12之飽和脂肪族單醇,再佳為選自包含正辛醇、壬醇、異壬醇、癸醇、十一醇、十二醇之群組的一種以上的醇。
在使選自包含二至四價之苯甲酸、該等之烷基酯及該等之酸酐之群組的一種以上的化合物(a1);選自包含碳原子數3~18之脂肪族氧羧酸、碳原子數3~18之脂肪族氧羧酸的烷基酯及碳原子數3~18之環狀酯之群組的一種以上的化合物(a2);碳原子數6~18之飽和脂肪族單醇(a3)進行反應時,可將(a1)、(a2)及(a3)一併置入反應系統進行反應,亦可在將(a1)與(a2)置入反應系統使其反 應而得到反應物後,再將(a3)添加至反應系統,使該反應物與(a3)進行反應。
該酯化合物(A1),具體而言,可藉由下述方法製造:因應需求在酯化觸媒的存在下,例如,在100~250℃的溫度範圍內,使該(a1)、(a2)及(a3)進行酯化反應2~25小時。此外,酯化反應的溫度、時間等條件並無特別限定,可適當設定。
作為該酯化觸媒,可舉例如:鈦酸四異丙酯、鈦酸四丁酯等的鈦系觸媒;二丁基氧化錫等的錫系觸媒;對甲苯磺酸等的有機磺酸系觸媒等。
該酯化觸媒的使用量只要適當設定即可,一般相對於100質量份的原料總量,較佳在0.001~0.1質量份的範圍內使用。
從與氯乙烯樹脂的互溶性優異、且可得到形成耐熱性、抗冷性亦為優異之成形品的氯乙烯樹脂組成物的觀點來看,上述(a2)相對於(a1)的使用量,相對於1莫耳的(a1)所具有之羧基,較佳為0.1~6莫耳,更佳為0.2~4莫耳。更具體而言,(a1)係選自包含苯二甲酸、該等之烷基酯及該等之酸酐之群組的一種以上的化合物的情況下,(a2)相對於(a1)的使用量,相對於1莫耳的(a1),較佳為1~4莫耳,更佳為2~3莫耳。(a1)係選自包含苯三 甲酸、該等之烷基酯及該等之酸酐之群組的一種以上的化合物的情況下,(a2)相對於(a1)的使用量,相對於1莫耳的(a1)較佳為0.3~4.5莫耳,更佳為0.6~3莫耳。(a1)係選自包含苯四甲酸、該等之烷基酯及該等之酸酐之群組的一種以上的化合物的情況下,(a2)相對於(a1)的使用量,相對於1莫耳(a1),較佳為0.4~6莫耳,更佳為0.8~4莫耳。
又,從與氯乙烯樹脂的互溶性優異、且可得到形成耐熱性、抗冷性亦為優異之成形品的氯乙烯樹脂組成物的觀點來看,上述(a3)相對於(a1)的使用量,相對於1莫耳的(a1)所具有之羧基,較佳為2~6莫耳,更佳為2~4.8莫耳。更具體而言,(a1)係選自包含苯二甲酸、該等之烷基酯及該等之酸酐之群組的一種以上的化合物的情況下,(a3)相對於(a1)的使用量,相對於1莫耳的(a1),較佳為2~3莫耳,更佳為2~2.4莫耳。(a1)係選自包含苯三甲酸、該等之烷基酯及該等之酸酐之群組的一種以上的化合物的情況下,(a3)相對於(a1)的使用量,相對於1莫耳的(a1),較佳為3~4.5莫耳,更佳為3~3.6莫耳。(a1)係選自包含苯四甲酸、該等之烷基酯及該等之酸酐之群組的一種以上的化合物的情況下,(a3)相對於(a1)的使用量,相對於1莫耳的(a1),較佳為4~6莫耳,更佳為4~4.8莫耳。
可使本發明之氯乙烯樹脂用塑化劑中含有酯化合物(A1)以及其他氯乙烯樹脂用塑化劑。作為這種塑化劑,較佳可舉例如:使選自包含芳香族羧酸、該等之烷基酯及該等之酸酐之群組的一種以上的化合物與碳原子數4~12之飽和脂肪族單醇的酯化合物(B)。
作為該選自包含芳香族羧酸、該等之烷基酯及該等之酸酐之群組的一種以上的化合物,除了上述苯二甲酸、苯三甲酸、苯四甲酸、該等之烷基酯及該等之酸酐以外,可使用安息香酸(benzoic acid)等的苯單甲酸(benzenemonocarboxylic acid)。作為該飽和脂肪族單醇,可舉例如:丁醇、異丁醇、戊醇、己醇、異己醇、庚醇、正辛醇、異辛醇、2-乙基己醇、壬醇、異壬醇、2-甲基辛醇、癸醇、異癸醇、十一醇、十二醇等。
作為該酯化合物(B),可舉例如:二乙二醇二苯甲酸酯等的安息香酸酯類;鄰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OP)、鄰苯二甲酸二異壬酯(DINP)、鄰苯二甲酸二異癸酯(DIDP)、鄰苯二甲酸二月桂酯(DUP)、鄰苯二甲酸二(十三酯)(DTDP)等的鄰苯二甲酸酯類;對苯二甲酸雙(2-乙基己酯)(DOTP)等的對苯二甲酸酯類;間苯二甲酸雙(2-乙基己酯)(DOIP)等的間苯二甲酸酯類;苯偏三酸三-2-乙基己酯(TOTM)、苯偏三酸三異壬酯(TINTM)、苯偏三酸三異癸酯(TIDTM)等的苯偏三酸酯類;苯均四酸四-2-乙基己酯(TOPM)等的苯均四酸酯類等。
該酯化合物(B)之中,從與氯乙烯樹脂的互溶性優異、且可形成塑化劑較少移動至接觸之其他物品的氯乙烯樹脂用塑化劑的觀點來看,較佳為使用選自包含苯偏三酸、苯均四酸、該等之烷基酯及該等之酸酐之群組的一種以上的化合物與碳原子數6~9之飽和脂肪族單醇的酯化合物。其中,更佳為苯偏三酸與2-乙基己醇的酯化合物[苯偏三酸三-2-乙基己酯(TOTM)]及苯均四酸與2-乙基己醇的酯化合物[苯均四酸四-2-乙基己酯(TOPM)]。
於本發明之氯乙烯樹脂用塑化劑中加入酯化合物(B)的情況下,相對於100質量份的酯化合物(A1),其使用量較佳為10~300質量份,更佳為20~200質量份。
再者,在不損及本發明之效果的範圍內,亦可於本發明之氯乙烯樹脂用塑化劑中加入該酯化合物(B)以外的塑化劑。作為酯化合物(B)以外的塑化劑,可舉例如:己二酸二-2-乙基己酯(DOA)、己二酸二異壬酯(DINA)、己二酸二異癸酯(DIDA)、癸二酸二-2-乙基己酯(DOS)、癸二酸二異壬酯(DINS)等的脂肪族二元酸酯類;
磷酸三-2-乙基己酯(TOP)、磷酸三甲苯酯(TCP)等的磷酸酯類;季戊四醇等多元醇的烷基酯類;藉由聚酯化將己二酸等二元酸與二醇進行合成所得到的分子量800~4,000之聚酯類;環氧化大豆油、環氧化亞麻仁油等 的環氧化酯類;六氫酞酸二異壬酯等的脂環式二元酸類;1,4-丁二醇二癸酸酯等的脂肪酸二醇酯類;乙醯檸檬酸三丁酯(ATBC)類;使石蠟或正烷烴氯化的氯化石蠟類;氯化硬脂酸酯等的氯化脂肪酸酯類;油酸丁酯等的高級脂肪酸酯類等。
本發明之氯乙烯樹脂組成物,其特徵為含有本發明之氯乙烯樹脂用塑化劑(X)與氯乙烯樹脂(Y)。
作為該氯乙烯樹脂(Y),可舉例如:氯乙烯之均聚物、偏二氯乙烯之均聚物、以氯乙烯為必要成分的共聚物、以偏二氯乙烯為必要成分的的共聚物等。可用各種習知的製造方法得到氯乙烯樹脂(Y)。作為該製造方法,可舉例如:在油溶性聚合觸媒的存在下進行懸浮聚合的方法;或於水性媒介中,在水溶性聚合觸媒的存在下進行乳化聚合的方法。氯乙烯樹脂(Y)的聚合度一般為300~5,000,較佳為400~3,500,從可得到耐熱性高的成形品、且可形成加工性優異之氯乙烯樹脂組成物的觀點來看,較佳為700~3,000。
該氯乙烯樹脂(Y)之中,共聚物可列舉例如:乙烯、丙烯、1-丁烯、1-戊烯、1-己烯、1-庚烯、1-辛烯、1-壬烯、1-癸烯、1-十一烯、1-十二烯、1-十三烯、1-十四烯等的碳數2~30之α-烯烴類、丙烯酸及其酯類、甲基丙烯酸及其酯類、馬來酸及其酯類、乙酸乙烯酯、丙酸乙 烯酯、烷基乙烯醚等的乙烯化合物、鄰苯二甲酸二烯丙酯等多官能性單體及該等之混合物與氯乙烯單體的共聚物;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等的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將氯乙烯單體接枝於「氯化聚乙烯、丁基橡膠、交聯丙烯酸橡膠、聚胺基甲酸酯、丁二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MBS)、丁二烯-丙烯腈-(α-甲基)苯乙烯共聚物(ABS)、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聚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及該等之混合物」的接枝共聚物等。
從與氯乙烯樹脂的互溶性優異、且可得到形成耐熱性、抗冷性亦為優異之成形品的氯乙烯樹脂組成物的觀點來看,本發明之氯乙烯樹脂組成物中,氯乙烯樹脂用塑化劑(X)的含量,相對於100質量份的氯乙烯樹脂(Y),較佳為10~100質量份,更佳為40~80質量份。
在不損及本發明之效果的範圍內,可於本發明之氯乙烯樹脂組成物中摻合各種添加劑。作為添加劑,可列舉例如:阻燃劑、穩定劑、穩定化助劑、著色劑、加工助劑、填充劑、抗氧化劑(抗老化劑)、紫外線吸收劑、光穩定劑、滑劑、抗靜電劑、交聯助劑等。
該酯化合物(A)或酯化合物(B)以外的其他塑化劑或添加劑,可單獨使用,亦可合併使用2種以上。
作為該阻燃劑,可列舉例如:氫氧化鋁、三氧化二銻、氫氧化鎂、硼酸鋅等的無機系化合物;磷酸甲苯二苯酯、磷酸三氯乙酯、磷酸三氯丙酯、磷酸三-二氯丙酯等的磷系化合物;氯化石蠟等的鹵素系化合物等。於氯乙烯樹脂組成物中摻合阻燃材料的情況下,相對於100質量份的氯乙烯樹脂(B),其摻合量一般為0.1~20質量份。
作為該穩定劑,可列舉例如:硬脂酸鋰、硬脂酸鎂、月桂酸鎂、蓖蔴油酸鈣、硬脂酸鈣、月桂酸鋇、蓖蔴油酸鋇、硬脂酸鋇、辛酸鋅、月桂酸鋅、蓖蔴油酸鋅、硬脂酸鋅等的金屬石鹸化合物;雙-2-乙基己基巰基乙酸酯二甲基錫、馬來酸二丁基錫、雙丁基馬來酸二丁基錫、二月桂酸二丁基錫等的有機錫系化合物;銻硫醇酯化合物等。於氯乙烯樹脂組成物中摻合穩定劑的情況下,相對於100質量份的氯乙烯樹脂(Y),其摻合量一般為0.1~20質量份。
作為該穩定化助劑,可列舉例如:亞磷酸三苯酯、亞磷酸單辛基二苯酯、亞磷酸十三酯等的亞磷酸酯系化合物;乙醯丙酮、苯甲醯丙酮等的β二酮化合物;甘油、山梨糖醇、季戊四醇、聚乙二醇等的多元醇化合物;過氯酸鋇鹽、過氯酸鈉鹽等的過氯酸鹽化合物;水滑石化合物;沸石等。於氯乙烯樹脂組成物中摻合穩定化助劑的情況下,相對於100質量份的氯乙烯樹脂(Y),其摻合 量一般為0.1~20質量份。
作為該著色劑,可列舉例如:碳黑、硫化鉛、白碳、鈦白、鋅鋇白、鐵紅、硫化銻、鉻黃、鉻綠、鈷藍、鉬橙等。於氯乙烯樹脂組成物中摻合著色劑的情況下,相對於100質量份的氯乙烯樹脂(Y),其摻合量一般為1~100質量份。
作為該加工助劑,可列舉例如:液體石蠟、聚乙烯蠟、硬脂酸、硬脂酸醯胺、乙烯雙硬脂酸醯胺、硬脂酸丁酯、硬脂酸鈣等。於氯乙烯樹脂組成物中摻合加工助劑的情況下,相對於100質量份的氯乙烯樹脂(Y),其摻合量一般為0.1~20質量份。
作為該填充劑,可列舉例如:碳酸鈣、二氧化矽、氧化鋁、黏土、滑石、矽藻土、肥粒鐵等的金屬氧化物;玻璃、碳、金屬等的纖維及粉末;玻璃球、石墨、氫氧化鋁、硫酸鋇、氧化鎂、碳酸鎂、矽酸鎂、矽酸鈣等。於氯乙烯樹脂組成物中摻合填充劑的情況下,相對於100質量份的氯乙烯樹脂(Y),其摻合量一般為1~100質量份。
作為該抗氧化劑,可列舉例如:2,6-二-第三丁基酚、肆[亞甲基-3-(3,5-第三丁基-4-羥基酚)丙酸酯]甲烷、2-羥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等的酚系化合物;烷基二硫化 物、硫代二丙酸酯、苯并噻唑等的硫系化合物;亞磷酸三壬基苯酯、亞磷酸二苯基異癸酯、亞磷酸三苯酯、亞磷酸三(2,4-二-第三丁基苯基)酯等的磷酸系化合物;二烷基二硫基磷酸鋅、二芳香基二硫代磷酸鋅等的有機金屬系化合物等。於氯乙烯樹脂組成物中摻合抗氧化劑的情況下,相對於100質量份的氯乙烯樹脂(Y),其摻合量一般為0.2~20質量份。
作為該紫外線吸收劑,例如,除了水楊酸苯酯、水楊酸對第三丁基苯酯等的水楊酸酯系化合物;2-羥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2-羥基-4-正甲氧基二苯甲酮等的二苯甲酮系化合物;5-甲基-1H-苯并三唑、1-二辛基胺基甲基苯并三唑等的苯并三唑系化合物以外,可列舉氰基丙烯酸酯系化合物等。於氯乙烯樹脂組成物中摻合紫外線吸收劑的情況下,相對於100質量份的氯乙烯樹脂(Y),其摻合量一般為0.1~10質量份。
作為該光穩定劑,可列舉受阻胺系的光穩定劑。具體可列舉例如:雙(2,2,6,6-四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雙(1,2,2,6,6-五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及甲基1,2,2,6,6-五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混合物)、雙(1,2,2,6,6-五甲基-4-哌啶基)[[3,5-雙(1,1-二甲基乙基)-4-羥苯基]甲基]丁基丙二酸酯、癸二酸雙(2,2,6,6-四甲基-1(辛氧基)-4-哌啶基)酯及1,1-二甲基乙基氫過氧化物與辛烷的反應生成物、4-苯甲醯氧基-2,2,6,6-四甲基哌 啶、2,2,6,6-四甲基-4-哌啶醇與高級脂肪酸的酯混合物、肆(2,2,6,6-四甲基-4-哌啶基)-1,2,3,4-丁烷四羧酸酯、肆(1,2,2,6,6-五甲基-4-哌啶基)-1,2,3,4-丁烷四羧酸酯、琥珀酸二甲基與4-羥基-2,2,6,6-四甲基-1-哌啶乙醇的聚縮合物、聚{(6-(1,1,3,3-四甲基丁基)胺基-1,3,5-三
Figure 105126323-A0202-12-0031-31
-2,4-二基){(2,2,6,6-四甲基-4-哌啶基)亞胺基}六亞甲基{(2,2,6,6-四甲基-4-哌啶基)亞胺基}}、二丁胺.1,3,5-三
Figure 105126323-A0202-12-0031-32
.N,N'-雙(2,2,6,6-四甲基-4-哌啶基-1,6-己二胺與N-(2,2,6,6-四甲基-4-哌啶基)丁胺的聚縮合物、N,N',N",N'''-肆-(4,6-雙-(丁基-(N-甲基-2,2,6,6-四甲基哌啶-4-基)胺基)-三
Figure 105126323-A0202-12-0031-33
-2-基)-4,7-氮雜癸烷-1,10-二胺等。於氯乙烯樹脂組成物中摻合光穩定劑的情況下,相對於100質量份的氯乙烯樹脂(Y),其摻合量一般為0.1~10質量份。
作為該滑劑,可列舉例如:矽酮、液體石蠟、石蠟、硬脂酸金屬或月桂酸金屬鹽等的脂肪酸金屬鹽;脂肪酸醯胺類、脂肪酸蠟、高級脂肪酸蠟等。於氯乙烯樹脂組成物中摻合滑劑的情況下,相對於100質量份的氯乙烯樹脂(Y),其摻合量一般為0.1~10質量份。
作為該抗靜電劑,可列舉例如:磺酸烷酯型、烷醚羧酸型或琥珀酸二烷磺酸酯型的陰離子性抗靜電劑;聚乙二醇衍生物、山梨醇酐衍生物、二乙醇胺衍生物等的非離子性抗靜電劑;烷基醯胺胺型、烷基二甲基苯甲基 型等的4級銨鹽、烷基吡啶型的有機酸鹽或鹽酸鹽等的陽離子性抗靜電劑;烷基甜菜鹼型、烷基咪唑啉型等的兩性抗靜電劑等。於氯乙烯樹脂組成物中摻合抗靜電劑的情況下,相對於100質量份的氯乙烯樹脂(Y),其摻合量一般為0.1~10質量份。
作為該交聯助劑,可舉例如:四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鄰苯二甲酸二乙烯苯二烯丙酯、異氰尿酸三烯丙酯、三羥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四羥甲基甲烷四甲基丙烯酸酯、三甲氧基乙氧基乙烯矽烷等的多官能單體,相對於100質量份的氯乙烯樹脂(Y),可在0.5~30質量份的範圍內使用該等成分。其中,3~20質量份的效果最佳。
本發明之氯乙烯系樹脂組成物,藉由例如泥漿混合機、亨舍爾混合機、班布里混合機、帶形摻合機等的攪拌機,將包含酯化合物(A1)之氯乙烯樹脂用塑化劑(X)、氯乙烯樹脂(Y)及因應需求所添加之各種添加劑進行攪拌混合,可形成氯乙烯系樹脂組成物的混合粉。又,藉由例如錐形雙軸擠製機、平行雙軸擠製機、單軸擠製機、共捏合型揉合機、滾筒揉合機等的揉合機,將包含酯化合物(A1)之氯乙烯樹脂用塑化劑(X)、氯乙烯樹脂(Y)及因應需求所添加之各種添加劑進行熔融成形,藉此亦可得到顆粒狀的氯乙烯系樹脂組成物。再者,藉由例如小型混合機、蝶式混合機、行星式混合機、帶形摻合機、捏合機、溶解器、雙軸混合機、高速混合機、三輥研磨 機等的揉合機,將包含酯化合物(A1)之氯乙烯樹脂用塑化劑(X)、氯乙烯樹脂(Y)中之糊狀的氯乙烯樹脂、及因應需求所添加之各種添加劑進行混合、揉合,藉此亦可得到糊狀的氯乙烯系樹脂組成物。
本發明之氯乙烯樹脂組成物之中,在使用摻合粉狀之氯乙烯樹脂組成物或顆粒狀之氯乙烯樹脂組成物的情況下,藉由使用真空成型、壓縮成形、擠製成形、射出成形、砑光成形、壓製成形、吹製成形、粉體成形等以往習知的方法進行熔融成形加工,可得到預期形狀的成形品。
另一方面,本發明之氯乙烯樹脂組成物之中,在使用糊狀之氯乙烯樹脂組成物的情況下,藉由使用伸展成形、浸漬成形、凹版印刷成形、凝塑成形(slash molding)、濾網加工等以往習知的方法進行成形加工,可得到預期形狀的成形品。
該成形體的形狀並無特別限定,可列舉例如:支架狀、片狀、薄膜狀、板狀、圓筒狀、圓形、橢圓形等或玩具、裝飾品等特殊形狀者,例如星形、多角形。
以此方式得到的成形體,適用於水管等的管線類、管線用的配件類、雨水槽等的排水槽類、窗框壁板、平板、波紋板、汽車車身底襯、儀表板、控制板、主控台、 門板、地毯、中繼板、門飾板類等的汽車裝潢材料、各種皮革類、裝飾板、農業用薄膜、食品包裝用薄膜、導線被覆、各種發泡製品、軟管、醫療用管材、食品用管材、冰箱用襯墊、襯墊類、壁紙、地板材料、靴子、窗簾、鞋底、手套、擋水板、玩具、化妝板、血液袋、輸液袋、防雨帆布、墊類、防滲板、土木工程板、屋面、防水板、絕緣板、工業用膠帶、玻璃膜、橡皮等。
本發明之氯乙烯樹脂組成物,在成形體之中,亦可較佳地使用於製造導線被覆。接著,將本發明之氯乙烯樹脂組成物進行導線被覆所得到的電線之中,可較佳地得到使用本發明之氯乙烯樹脂組成物被覆導線所形成的線束。
又,本發明之氯乙烯樹脂組成物,在成形體之中,亦可較佳地使用於製造汽車裝潢材料。汽車裝潢材料之中,藉由使本發明之氯乙烯樹脂組成物成形,可較佳地得到儀表板。
[實施例]
以下,列舉具體的實施例更詳細地說明本發明。例中若無特別說明,則「份」、「%」為質量基準。又,依照下述方法測量酸價、羥價、黏度。
<酸價之測量方法>
以依據JIS K0070-1992的方法進行測量。
<羥價之測量方法>
以依據JIS K0070-1992的方法進行測量。
<黏度之測量方法>
以依據JIS K6901-1986的方法進行測量。
實施例1(氯乙烯樹脂用塑化劑)
將296g(2.0莫耳)的鄰苯二甲酸軒、456g(4.0莫耳)的ε-己內酯、856g(4.6莫耳)的十二醇(新日本理化製;Konoru 20P、直鏈率100莫耳%)及0.438g的作為酯化觸媒之鈦酸四異丙酯,置入於附有溫度計、攪拌器及迴流冷卻器的內部容積2公升之四頸燒瓶,在氮氣流下一邊攪拌一邊階段性地升溫至230℃,以230℃繼續加熱,直到酸價變成2以下,並連續地去除生成的水。反應後,於230~200℃下減壓餾去未反應的十二醇,得到1329g的通式(2)所表示之酯化合物(A2-1)。酯化合物(A1)的酸價為0.06,羥價為0.06,黏度為140mPa.s。根據GPC圖,酯化合物(A1)含有23.9%的a21+a22之總數為1者、19.4%的a21+a22之總數為2者、13.3%的a21+a22之總數為3者。合成之酯化合物(A2-1),亦可說係含有酯化合物(A1)的氯乙烯樹脂用塑化劑[以下簡稱為「氯乙烯樹脂用塑化劑(1)」]。
實施例2(同上)
於反應容器中,將296g(2.0莫耳)的鄰苯二甲酸軒、456g(4.0莫耳)的ε-己內酯、599g(3.22莫耳)的十二醇(新日本理化製;Konoru 20P、直鏈率100莫耳%)、295g(1.38莫耳)的十四醇(新日本理化製;Konoru 1495、直鏈率100莫耳%)及0.455g的作為酯化觸媒之鈦酸四異丙酯,置入於附有溫度計、攪拌器及迴流冷卻器的內部容積2公升之四頸燒瓶,在氮氣流下一邊攪拌一邊階段性地升溫至230℃,以230℃繼續加熱,直到酸價變成2以下,並連續地去除生成的水。反應後,於230~200℃下減壓餾去未反應的十二醇、十四醇,得到1365g的通式(2)所表示之酯化合物(A2-2)。酯化合物(A2-2)的酸價為0.02,羥價為0.37,黏度為134mPa.s。根據GPC圖,酯化合物(A2-2)含有24.3%的a21+a22之總數為1者,15.7%的a21+a22之總數為2者,14.1%的a21+a22之總數為3者。合成之酯化合物(A2-2),亦可說係含有酯化合物(A1)的氯乙烯樹脂用塑化劑[以下簡稱為「氯乙烯樹脂用塑化劑(2)」]。
實施例3(同上)
將388g(2.0莫耳)的間苯二甲酸二甲酯、456g(4.0莫耳)的ε-己內酯、856g(4.6莫耳)的十二醇(新日本理化製;Konoru 20P、直鏈率100莫耳%)及0.438g的作為酯化觸媒之鈦酸四異丙酯,置入於附有溫度計、攪拌器及迴流冷卻器的內部容積2公升之四頸燒瓶,在氮氣流下一邊攪拌一邊階段性地升溫至230℃,以230℃繼續加 熱,直到酸價變成2以下,並連續地去除生成的甲醇,得到1343g的通式(2)所表示之酯化合物(A2-3)。酯化合物(A2-3)的酸價為0.04,羥價為0.64,黏度為175mPa.s。根據GPC圖,酯化合物(A2-3)含有10.3%的a21+a22之總數為1者,12.1%的a21+a22之總數為2者,20.3%的a21+a22之總數為3者。合成之酯化合物(A2-3),亦可說係含有酯化合物(A1)的氯乙烯樹脂用塑化劑[以下簡稱為「氯乙烯樹脂用塑化劑(3)」]。
實施例4(同上)
將388g(2.0莫耳)的間苯二甲酸二甲酯、456g(4.0莫耳)的ε-己內酯、599g(3.22莫耳)的十二醇(新日本理化製;Konoru 20P、直鏈率100莫耳%)、276g(1.38莫耳)的異十三醇(KH Neochem製;十三醇、直鏈率莫耳%)及0.444g的作為酯化觸媒之鈦酸四異丙酯,置入於附有溫度計、攪拌器及迴流冷卻器的內部容積2公升之四頸燒瓶,在氮氣流下一邊攪拌一邊階段性地升溫至230℃,以230℃繼續加熱,直到酸價變成2以下,並連續地去除生成的甲醇。反應後,於230~200℃下減壓餾去未反應的十二醇、異十三醇,得到1330g的通式(2)所表示之酯化合物(A2-4)。酯化合物(A2-4)的酸價為0.06,羥價為0.94,黏度為215mPa.s。根據GPC圖,酯化合物(A2-4)含有21.8%的a21+a22之總數為1者,20.9%的a21+a22之總數為2者,16.2%的a21+a22之總數為3者。合成之酯化合物(A2-4),亦可說係含有酯化合物(A1)的氯乙烯樹脂用塑化劑[以下簡稱為「氯乙烯樹脂用塑化劑(4)」]。
實施例5(同上)
將384g(2.0莫耳)的苯偏三酸酐、228g(2.0莫耳)的ε-己內酯、580g(4.46莫耳)的正辛醇(直鏈率100莫耳%)、385g(2.44莫耳)的正癸醇(直鏈率100莫耳%)及0.417g的作為酯化觸媒之鈦酸四異丙酯,置入於附有溫度計、攪拌器及迴流冷卻器的內部容積2公升之四頸燒瓶,在氮氣流下一邊攪拌一邊階段性地升溫至230℃,以230℃繼續加熱,直到酸價變成2以下,並連續地去除生成的水。反應後,於230~200℃下減壓餾去未反應的醇類,得到1308g的通式(3)所表示之酯化合物(A3-1)。酯化合物(A3-1)的酸價為0.08,羥價為0.08,於25℃下的黏度為150mPa.s。根據GPC圖,酯化合物(A3-1)含有36.2%的a31+a32+a33之總數為1者,35.8%的a31+a32+a33之總數為2者,14.1%的a31+a32+a33之總數為3者。合成之酯化合物(A3-1),亦可說係含有酯化合物(A1)的氯乙烯樹脂用塑化劑[以下簡稱為「氯乙烯樹脂用塑化劑(5)」]。
實施例6(同上)
將159g(0.83莫耳)的苯偏三酸酐、95g(0.83莫耳)的ε-己內酯、458g(2.86莫耳)的NEODOL 911(Shell Chemicals公司製;含有18%之壬醇、42%之癸醇、39%之十一醇及1%之辛醇的混合醇;平均分子量160;直鏈率;85%)及0.187g的作為酯化觸媒之鈦酸四異丙酯,置入於附有溫度計、攪拌器及迴流冷卻器的內部容積1公 升之四頸燒瓶,在氮氣流下一邊攪拌一邊階段性地升溫至230℃,以230℃繼續加熱,直到酸價變成2以下,並連續地去除生成的水。反應後,於230~200℃下減壓餾去未反應的醇類,得到458g的通式(3)所表示之酯化合物(A3-2)。酯化合物(A3-2)的酸價為0.18,羥價為0.18,於25℃下的黏度為177mPa.s。根據GPC圖,酯化合物(A3-2)含有35.1%的a31+a32+a33之總數為1者,34.2%的a31+a32+a33之總數為2者,13.3%的a31+a32+a33之總數為3者。合成之酯化合物(A3-2),亦可說係含有酯化合物(A1)的氯乙烯樹脂用塑化劑[以下簡稱為「氯乙烯樹脂用塑化劑(6)」]。
實施例7(同上)
將159g(0.83莫耳)的苯偏三酸酐、95g(0.83莫耳)的ε-己內酯、351g(2.20莫耳)的NEODOL 911、87g(0.67莫耳)的正辛醇(直鏈率100莫耳%)及0.182g的作為酯化觸媒之鈦酸四異丙酯,置入於附有溫度計、攪拌器及迴流冷卻器的內部容積1公升之四頸燒瓶,在氮氣流下一邊攪拌一邊階段性地升溫至230℃,以230℃繼續加熱,直到酸價變成2以下,並連續地去除生成的水。反應後,於230~200℃下減壓餾去未反應的醇類,得到478g的通式(3)所表示的酯化合物(A3-3)。酯化合物(A3-3)的酸價為0.15,羥價為0.15,於25℃下的黏度為174mPa.s。根據GPC圖,酯化合物(A3-3)含有36.9%的a31+a32+a33之總數為1者,34.8%的a31+a32+a33之總數為2者,14.2% 的a31+a32+a33之總數為3者。合成之酯化合物(A3-3),亦可說係含有酯化合物(A1)的氯乙烯樹脂用塑化劑[以下簡稱為「氯乙烯樹脂用塑化劑(7)」]。
實施例8(同上)
將159g(0.83莫耳)的苯偏三酸酐、95g(0.83莫耳)的ε-己內酯、168g(1.29莫耳)的正辛醇(直鏈率100莫耳%)、204g(1.29莫耳)的正癸醇(直鏈率100莫耳%)、53g(0.29莫耳)的正十二醇(直鏈率100莫耳%)及0.180g的作為酯化觸媒之鈦酸四異丙酯,置入於附有溫度計、攪拌器及迴流冷卻器的內部容積1公升之四頸燒瓶,在氮氣流下一邊攪拌一邊階段性地升溫至230℃,以230℃繼續加熱,直到酸價變成2以下,並連續地去除生成的水。反應後,於230~200℃下減壓餾去未反應的醇類,得到485g的通式(3)所表示的酯化合物(A3-4)。酯化合物(A3-4)的酸價為0.15,羥價為0.15,於25℃下的黏度為160mPa.s。根據GPC圖,酯化合物(A3-4)含有34.2%的a31+a32+a33之總數為1者,33.8%的a31+a32+a33之總數為2者,13.6%的a31+a32+a33之總數為3者。合成之酯化合物(A3-4),亦可說係含有酯化合物(A1)的氯乙烯樹脂用塑化劑[以下簡稱為「氯乙烯樹脂用塑化劑(8)」]。
實施例9(同上)
將159g(0.83莫耳)的苯偏三酸酐、95g(0.83莫耳)的ε-己內酯、62g(0.48莫耳)的正辛醇(直鏈率100莫耳 %)、75g(0.48莫耳)的正癸醇(直鏈率100莫耳%)、137g(0.95莫耳)的異壬醇、178g(0.95莫耳)的正十二醇(直鏈率100莫耳%)及0.185g的作為酯化觸媒之鈦酸四異丙酯,置入於附有溫度計、攪拌器及迴流冷卻器的內部容積1公升之四頸燒瓶,在氮氣流下一邊攪拌一邊階段性地升溫至230℃,以230℃繼續加熱,直到酸價變成2以下,並連續地去除生成的水。反應後,於230~200℃下減壓餾去未反應的醇類,得到505g的通式(3)所表示之酯化合物(A3-5)。酯化合物(A3-5)的酸價為0.18,羥價為0.18,於25℃下的黏度為180mPa.s。根據GPC圖,酯化合物(A3-5)含有35.2%的a31+a32+a33之總數為1者,33.8%的a31+a32+a33之總數為2者,16.0%的a31+a32+a33之總數為3者。合成之酯化合物(A3-5),亦可說係含有酯化合物(A1)的氯乙烯樹脂用塑化劑[以下簡稱為「氯乙烯樹脂用塑化劑(9)」]。
實施例10(同上)
將159g(0.83莫耳)的苯偏三酸酐、95g(0.83莫耳)的ε-己內酯、166g(1.43莫耳)的庚醇(直鏈率88%)、266g(1.43莫耳)的正十二醇(直鏈率100莫耳%)及0.180g的作為酯化觸媒之鈦酸四異丙酯,置入於附有溫度計、攪拌器及迴流冷卻器的內部容積1公升之四頸燒瓶,在氮氣流下一邊攪拌一邊階段性地升溫至230℃,以230℃繼續加熱,直到酸價變成2以下,並連續地去除生成的水。反應後,於230~200℃下減壓餾去未反應的醇類, 得到503g的通式(3)所表示之酯化合物(A3-6)。酯化合物(A3-6)的酸價為0.18,羥價為0.18,於25℃下的黏度為167mPa.s。根據GPC圖,酯化合物(A3-6)含有34.9%的a31+a32+a33之總數為1者,33.5%的a31+a32+a33之總數為2者,15.5%的a31+a32+a33之總數為3者。合成之酯化合物(A3-6),亦可說係含有酯化合物(A1)的氯乙烯樹脂用塑化劑[以下簡稱為「氯乙烯樹脂用塑化劑(10)」]。
實施例11(同上)
將181g(0.83莫耳)的苯均四酸酐、95g(0.83莫耳)的ε-己內酯、249g(1.91莫耳)的正辛醇(直鏈率100莫耳%)、302g(1.91莫耳)的正癸醇(直鏈率100莫耳%)及0.180g的作為酯化觸媒之鈦酸四異丙酯,置入於附有溫度計、攪拌器及迴流冷卻器的內部容積1公升之四頸燒瓶,在氮氣流下一邊攪拌一邊階段性地升溫至230℃,以230℃繼續加熱,直到酸價變成2以下,並連續地去除生成的水。反應後,於230~200℃下減壓餾去未反應的醇類,得到493g的通式(4)所表示之酯化合物(A4-1)。酯化合物(A4-1)的酸價為0.15,羥價為0.15,於25℃下的黏度為328mPa.s。根據GPC圖,酯化合物(A4-1)含有33.2%的a41+a42+a43+a44之總數為1者,31.4%的a41+a42+a43+a44之總數為2者,14.5%的a41+a42+a43+a44之總數為3者。合成之酯化合物(A4-1),亦可說係含有酯化合物(A1)的氯乙烯樹脂用塑化劑[以下簡稱為「氯乙烯樹脂用塑化劑(11)」]。
比較例1[比較對照用酯化合物(A')的合成]
將730g(5.0莫耳)的己二酸、189g(1.6莫耳)的1,6-己二醇、353g(3.4莫耳)的2,2-二甲基-1,3-丙二醇、200g(1.75莫耳)的ε-己內酯、169g(1.3莫耳)的2-乙基己醇及0.438g的作為酯化觸媒之鈦酸四異丙酯,置入於附有溫度計、攪拌器及迴流冷卻器的內部容積2公升之四頸燒瓶,在氮氣流下一邊攪拌一邊階段性地升溫至230℃,以230℃繼續加熱,直到酸價變成2以下,並連續地去除生成的水。反應後,於230~200℃下減壓餾去未反應的1,6-己二醇、2,2-二甲基-1,3-丙二醇、2-乙基己醇,得到1358g的比較對照用酯化合物(A'1)。酯化合物(A'1)的酸價為0.1,羥價為9.8,黏度為6000mPa.s。此外,合成之比較對照用酯化合物(A'1),亦可說係含有比較對照用酯化合物(A'1)的比較對照用氯乙烯樹脂用塑化劑[以下簡稱為「比較對照用氯乙烯樹脂用塑化劑(1')」]。
比較例2(同上)
將730g(5.0莫耳)的己二酸、283g(2.4莫耳)的3-甲基-1,5-戊二醇、250g(2.4莫耳)的2,2-二甲基-1,3-丙二醇、171g(1.5莫耳)的ε-己內酯、195g(1.5莫耳)的2-乙基己醇及0.435g的作為酯化觸媒之鈦酸四異丙酯,置入於附有溫度計、攪拌器及迴流冷卻器的內部容積2公升之四頸燒瓶,在氮氣流下一邊攪拌一邊階段性地升溫至 230℃,以230℃繼續加熱,直到酸價變成2以下,並連續地去除生成的水。反應後,於230~200℃下減壓餾去未反應的3-甲基-1,5-戊二醇、2,2-二甲基-1,3-丙二醇、2-乙基己醇,得到1430g的比較對照用酯化合物(A'2)。酯化合物(A'2)的酸價為0.1,羥價為10.5,黏度為3000mPa.s。此外,合成之比較對照用酯化合物(A'2),亦可說係含有比較對照用酯化合物(A'2)的比較對照用氯乙烯樹脂用塑化劑[以下簡稱為「比較對照用氯乙烯樹脂用塑化劑(2')」]。
比較例3(同上)
將730g(5.0莫耳)的己二酸、126g(1.4莫耳)的1,4-丁二醇、401g(3.4莫耳)的3-甲基-1,5-戊二醇、376g(1.25莫耳)的氫化蓖麻油脂肪酸、195g(1.5莫耳)的2-乙基己醇及0.494g的作為酯化觸媒之鈦酸四異丙酯,置入於附有溫度計、攪拌器及迴流冷卻器的內部容積2公升之四頸燒瓶,在氮氣流下一邊攪拌一邊階段性地升溫至230℃,以230℃繼續加熱,直到酸價變成2以下,並連續地去除生成的水。反應後,於230~200℃下減壓餾去未反應的1,4-丁二醇、3-甲基-1,5-戊二醇、2-乙基己醇,得到1532g的比較對照用酯化合物(A'3)。酯化合物(A'3)的酸價為0.1,羥價為11.5,黏度為3450mPa.s。此外,合成之比較對照用酯化合物(A'3),亦可說係含有比較對照用酯化合物(A'3)的比較對照用氯乙烯樹脂用塑化劑[以下簡稱為「比較對照用氯乙烯樹脂用塑化劑(3')」]。
比較例4(同上)
將576g(3.0莫耳)的苯偏三酸酐、1526g(9.54莫耳)的壬醇(Shell Chemicals公司製;LINEVOL9、直鏈率;88%)及0.382g的作為酯化觸媒之鈦酸四異丙酯,置入於附有溫度計、攪拌器及迴流冷卻器的內部容積3公升之四頸燒瓶,在氮氣流下一邊攪拌一邊階段性地升溫至230℃,以230℃繼續加熱,直到酸價變成2以下,並連續地去除生成的水。反應後,於230~200℃下減壓餾去未反應的壬醇,並以4%氫氧化鈉水溶液進行中和後,進行過濾而得到1774g的比較對照用酯化合物(A'4)。酯化合物(A'4)的酸價為0.1,羥價為0.5,黏度為130mPa.s。此外,合成之比較對照用酯化合物(A'4),亦可說係含有比較對照用酯化合物(A'4)的比較對照用氯乙烯樹脂用塑化劑[以下簡稱為「比較對照用氯乙烯樹脂用塑化劑(4')」]。
實施例12(氯乙烯樹脂組成物)
將50份的氯乙烯樹脂用塑化劑(1)、100份的氯乙烯樹脂[Shin Dai-Ichi Vinyl股份有限公司製的ZEST1300,聚合度1300]及填充劑(日辰貿易股份有限公司製的鈣/鋅系複合穩定劑商品名Grech MP-677D)進行混合,得到本發明之氯乙烯樹脂組成物(1)。使用氯乙烯樹脂組成物(1)製作成形品,進行氯乙烯樹脂用塑化劑(1)相對於氯乙烯樹脂的可塑化效果、耐熱性、抗冷性的評價。又, 亦進行氯乙烯樹脂用塑化劑(1)與氯乙烯樹脂之互溶性的評價。用於各評價之成形品的製作方法與評價方法顯示如下。又,評價結果顯示於表1。
.包含氯乙烯樹脂用塑化劑(1)之氯乙烯樹脂用塑化劑相對於氯乙烯樹脂的可塑化效果評價 <成形品的製作條件>
以加熱至170℃的二輥將氯乙烯樹脂組成物(1)揉合10分鐘後,使用可得到厚度0.5mm之成形品的模具(厚度0.5mm之模具)與加熱至170℃的壓合機,使揉合後的氯乙烯樹脂組成物(1)成形,製作厚度0.5mm的片材。
<評價方法>
依據JISK6251,測量100%模數(拉伸100%時的拉伸應力)及拉伸伸長率,以此評價可塑化效果。具體而言,使用該厚度0.5mm的片材,以下述條件實施拉伸試驗,測量100%模數及拉伸伸長率。拉伸伸長率,係以百分率表示「厚度0.5mm之片材拉伸斷裂時的夾頭間距減去初期夾頭間距20mm的」值除以夾頭間距20mm。
測量設備:ORIENTEC股份有限公司製「TENSILON萬能材料試驗機」
樣本形狀:啞鈴狀3號形
夾頭間距:20mm
拉伸速度:200mm/分鐘
測量之氣體環境:溫度23℃、濕度50%
100%模數的值越低,表示使氯乙烯樹脂可塑化的效果越高。又,拉伸伸長率越高,表示使氯乙烯樹脂可塑化的效果越高。
.氯乙烯樹脂組成物之成形品的耐熱性評價 <成形品的製作條件>
以加熱至170℃的二輥將氯乙烯樹脂組成物(1)揉合10分鐘後,使用可得到厚度0.5mm之成形品的模具(厚度0.5mm之模具)與加熱至170℃的壓合機,使揉合後的氯乙烯樹脂組成物(1)成形,製作厚度0.5mm的片材。依據JISK6251,從製作的厚度0.5mm之片材製作啞鈴狀3號形(啞鈴片)。
<評價方法>
依據JISK6257進行熱老化試驗。試驗條件為155℃、96小時。測量熱老化試驗前後的啞鈴片質量,以熱老化試驗前的質量為基準,以百分率求出熱老化試驗前之質量與熱老化試驗後之質量的差(減少量)。該值越小,則越可期待即使在熱老化試驗後,氯乙烯樹脂用塑化劑(1)仍滯留於成形品內,進而可期待氯乙烯樹脂用塑化劑(1)所帶來的耐熱性效果。
又,在該熱老化試驗的前後,依據JISK6251的條件實施拉伸試驗,求出熱老化試驗前後啞鈴片的伸長率。 接著,求出以熱老化試驗前的伸長率為基準(100%)時,熱老化試驗後的啞鈴片的伸長率(拉伸保持率)。該拉伸保持率越高,在熱老化試驗後越可保持可塑化效果,可說係耐熱性優異的氯乙烯樹脂組成物。
.氯乙烯樹脂組成物之成形品的抗冷性評價 <成形品的製作條件>
以加熱至170℃的雙輥將氯乙烯樹脂組成物(1)揉合10分鐘後,使用可得到厚度1.0mm之成形品的模具(厚度1.0mm之模具)與加熱至170℃的壓合機,使揉合後的氯乙烯樹脂組成物(1)成形,製作厚度1.0mm的片材。依據JISK6745,從所製作之厚度1.0mm的片材製作試片。
<評價方法>
依據JISK6745,以CLASH-BERG軟化溫度測量試驗機評價抗冷性。溫度越低,表示抗冷性越優異。
.互溶性的評價 <成形品的製作條件>
以加熱至170℃的雙輥將氯乙烯樹脂組成物(1)揉合10分鐘後,使用可得到厚度1.0mm之成形品的模具(厚度1.0mm之模具)與加熱至170℃的壓合機,使揉合後的氯乙烯樹脂組成物(1)成形,製作厚度1.0mm的片材。從該片材製作2片裁切成5cm×5cm之大小的厚度1.0mm的片材。
<評價方法>
將2片上述片材重疊,於70℃、相對濕度95%的條件下放置7天。之後,依據下述評價基準評價片材的表面及片材彼此重疊之面的狀態。
○:目視確認片材的表面及片材彼此重疊之面,未確認到粉狀或黏性狀等的異物(滲出),且即使以手指接觸片材的表面及片材彼此重疊之面,亦未確認到滲出。
×:目視確認片材的表面及片材彼此重疊之面可確認到滲出、或以手指接觸片材的表面及片材彼此重疊之面可確認到滲出。
實施例13(同上)
除了使用50份的氯乙烯樹脂用塑化劑(2)代替使用50份的氯乙烯樹脂用塑化劑(1)以外,以與實施例12相同的方式得到氯乙烯樹脂組成物(2)。進行與實施例12相同的評價,其結果顯示於表1。
實施例14(同上)
除了使用50份的氯乙烯樹脂用塑化劑(3)代替使用50份的氯乙烯樹脂用塑化劑(1)以外,以與實施例12相同的方式得到氯乙烯樹脂組成物(3)。進行與實施例12相同的評價,其結果顯示於表1。
實施例15(同上)
除了使用50份的氯乙烯樹脂用塑化劑(4)代替使用50份的氯乙烯樹脂用塑化劑(1)以外,以與實施例12相同的方式得到氯乙烯樹脂組成物(4)。進行與實施例12相同的評價,其結果顯示於表1。
實施例16(同上)
除了使用50份的氯乙烯樹脂用塑化劑(5)代替使用50份的氯乙烯樹脂用塑化劑(1)以外,以與實施例12相同的方式得到氯乙烯樹脂組成物(5)。進行與實施例12相同的評價及下述所示的耐油性評價,其結果顯示於表2。
耐油性的評價方法 <試片>
使用該「.氯乙烯樹脂組成物之成形品的耐熱性評價」所記載的啞鈴狀3號形(啞鈴片)。
<評價方法>
依據JISK6258進行耐油性試驗。試驗條件為100℃、72小時,試驗用液體為JIS2號絕緣油(出光興產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名Transformer Oil G)。測量耐油性試驗前後啞鈴片的質量,以耐油性試驗前的質量為基準,以百分率求出耐油性試驗前之質量與耐油性試驗後之質量的差(減少量)。該值越小,則越可期待即使在耐油性試驗後,氯乙烯樹脂用塑化劑(5)仍滯留於成形品 內,進而可期待氯乙烯樹脂用塑化劑(5)所帶來的耐油性效果。
實施例17(同上)
除了使用50份的氯乙烯樹脂用塑化劑(6)代替使用50份的氯乙烯樹脂用塑化劑(1)以外,以與實施例12相同的方式得到氯乙烯樹脂組成物(6)。進行與實施例16相同的評價,其結果顯示於表2。
實施例18(同上)
除了使用50份的氯乙烯樹脂用塑化劑(7)代替使用50份的氯乙烯樹脂用塑化劑(1)以外,以與實施例12相同的方式得到氯乙烯樹脂組成物(7)。進行與實施例16相同的評價,其結果顯示於表2。
實施例19(同上)
除了使用50份的氯乙烯樹脂用塑化劑(8)代替使用50份的氯乙烯樹脂用塑化劑(1)以外,以與實施例12相同的方式得到氯乙烯樹脂組成物(8)。進行與實施例16相同的評價,其結果顯示於表2。
實施例20(同上)
除了使用50份的氯乙烯樹脂用塑化劑(9)代替使用50份的氯乙烯樹脂用塑化劑(1)以外,以與實施例12相同的方式得到氯乙烯樹脂組成物(9)。進行與實施例16相同的評價,其結果顯示於表2。
實施例21(同上)
除了使用50份的氯乙烯樹脂用塑化劑(10)代替使用50份的氯乙烯樹脂用塑化劑(1)以外,以與實施例12相同的方式得到氯乙烯樹脂組成物(10)。進行與實施例16相同的評價,其結果顯示於表2。
實施例22(同上)
除了使用50份的氯乙烯樹脂用塑化劑(11)代替使用50份的氯乙烯樹脂用塑化劑(1)以外,以與實施例12相同的方式得到氯乙烯樹脂組成物(11)。進行與實施例16相同的評價,其結果顯示於表2。
實施例23(同上)
除了使用40份的氯乙烯樹脂用塑化劑(1)及10份的苯偏三酸三-2-乙基己酯以外,以與實施例12相同的方式得到氯乙烯樹脂組成物(12)。進行與實施例12相同的評價,同時依據下述方法,在使應用氯乙烯樹脂組成物(12)所得到的成形品與ABS樹脂接觸時,亦進行氯乙烯樹脂用塑化劑(12)往ABS樹脂移動之難度(非移動性)的評價。評價結果顯示於表3。
<成形品的製作條件>
依據上述「.互溶性的評價」的「<成形品的製作條件>」,製作厚度1.0mm的片材,從該片材製作2片裁切成0.6cm×3.8cm之帶狀的厚度1.0mm之片材。
以2片ABS樹脂(旭化成股份有限公司製、製品名Stylac、grade121)的平板夾住上述片材,在70℃、0.22kg/cm2的載重條件下放置72小時。放置後,目視觀察ABS樹脂的平板表面,依據下述評價基準進行評價。
◎:即使對平板表面照射光線並目視進行觀察,亦未確認到上述的帶狀痕跡(移動痕跡);或雖可確認到移動痕跡狀的痕跡,但若以含浸有乙醇的紗布進行擦拭,即可去除該痕跡。
○:在以含浸有乙醇的紗布擦拭平板表面後照射光線,若仔細觀察,即可確認到少許移動痕跡。
×:在以含浸有乙醇的紗布擦拭平板表面後進行觀察,可確認到明確的移動痕跡。
實施例24(同上)
除了使用40份的氯乙烯樹脂用塑化劑(1)及10份的苯均四酸四-2-乙基己酯以外,以與實施例12相同的方式得到氯乙烯樹脂組成物(13)。進行與實施例23相同的評價,其結果顯示於表3。
比較例5(比較對照用氯乙烯樹脂組成物)
除了使用50份的比較對照用酯化合物(A'1)代替使用50份的酯化合物(A1)以外,以與實施例12相同的方式得到氯乙烯樹脂組成物(1')。以與實施例12相同的方式進行評價,其結果顯示於表4。
比較例6(同上)
除了使用50份的比較對照用酯化合物(A'2)代替50份的酯化合物(A1)以外,以與實施例12相同的方式得到氯乙烯樹脂組成物(2')。以與實施例12相同的方式進行評價,其結果顯示於表4。
比較例7(同上)
除了使用50份的比較對照用酯化合物(A'3)代替50份的酯化合物(A1)以外,以與實施例12相同的方式得到氯乙烯樹脂組成物(3')。以與實施例12相同的方式進行評價,其結果顯示於表4。
比較例8(同上)
除了使用50份的比較對照用酯化合物(A'4)代替50份的酯化合物(A1)以外,以與實施例12相同的方式得到氯乙烯樹脂組成物(4')。以與實施例12相同的方式進行評價,其結果顯示於表4。
比較例9(同上)
除了使用50份的苯偏三酸三2-乙基己酯(酸價0.1、羥價0.6、黏度210mPa.s)代替50份的酯化合物(A1)以外,以與實施例12相同的方式得到氯乙烯樹脂組成物(5')。以與實施例12相同的方式進行評價,其結果顯示於表4。
比較例10(同上)
除了使用50份的苯偏三酸三正辛酯(酸價0.1、羥價0.1、黏度90mPa.s)代替50份的酯化合物(A1)以外,以與實施例12相同的方式得到氯乙烯樹脂組成物(6')。以與實施例12相同的方式進行評價,其結果顯示於表4。
Figure 105126323-A0202-12-0055-21
Figure 105126323-A0202-12-0055-23
Figure 105126323-A0202-12-0055-24
Figure 105126323-A0202-12-0056-25
Figure 105126323-A0202-11-0002-3

Claims (13)

  1. 一種氯乙烯樹脂組成物,其為包含氯乙烯樹脂用塑化劑與氯乙烯樹脂之氯乙烯樹脂組成物,該氯乙烯樹脂用塑化劑含有下列通式(1)所表示的酯化合物(A1)
    Figure 105126323-A0305-02-0059-17
    (式中,X為2~4之整數;複數個L、R1及R2分別可為相同亦可為不同,L分別表示碳原子數3~18之脂肪族氧羧酸殘基或碳原子數3~18之環狀酯殘基;R1分別表示碳原子數6~18之烷基;R2分別表示氫原子或碳原子數1~6之烷基;a表示該L的重複次數,複數個a的總數為1~10)該酯化合物(A1)係使選自包含選自鄰苯二甲酸、間苯二甲酸、對苯二甲酸、三價的苯甲酸及四價的苯甲酸之苯甲酸(benzenecarboxylic acid)、該等之烷基酯及鄰苯二甲酸酐之群組的一種以上的化合物、選自包含ε-己內酯、甲基-ε-己內酯及二甲基-ε-己內酯之群組之環狀酯、與選自包含十二醇、十三醇、十四醇、異十三醇、十五醇及十六醇之群組之飽和脂肪族單醇、或具有碳原子數6~18之烷基之單醇與選自包含十二醇、 十三醇、十四醇、異十三醇、十五醇及十六醇之群組之該飽和脂肪族單醇之混合物反應所得到的酯化合物,相對於100質量份的氯乙烯樹脂,該氯乙烯樹脂用塑化劑的含量為10~100質量份。
  2. 如請求項1之氯乙烯樹脂組成物,其中,該酯化合物(A1)為下列通式(2-1)、通式(2-2)或通式(2-3)所表示的酯化合物:
    Figure 105126323-A0305-02-0060-18
    Figure 105126323-A0305-02-0060-10
    Figure 105126323-A0305-02-0060-11
    (式中,L、R2與上述相同;a21與a22的總數為1~10;R12分別表示碳原子數6~18之烷基)。
  3. 如請求項2之氯乙烯樹脂組成物,其中,該酯化合物(A1)為該通式(2-1)、通式(2-2)或通式(2-3)所表示的酯化合物;該通式(2-1)、通式(2-2)或通式(2-3)所表示的酯化合物係a21與a22的總數為各種不同數值的混合 物;在以凝膠滲透層析儀(GPC)測量該混合物時,以與該GPC測量所得到的各分子量所對應之峰值面積的比例來計,含有10~100%的a21與a22之總數為2~3的酯化合物。
  4. 如請求項1之氯乙烯樹脂組成物,其中,該通式(1)中的X為3。
  5. 如請求項4之氯乙烯樹脂組成物,其中,該酯化合物(A1)為下列通式(3-1)所表示的酯化合物:
    Figure 105126323-A0305-02-0061-19
    (式中,L、R2與上述相同;a31、a32及a33的總數為1~10;R13分別表示碳原子數6~18之烷基)。
  6. 如請求項5之氯乙烯樹脂組成物,其中,該酯化合物(A1)為該通式(3-1)所表示的酯化合物;該酯化合物係a31、a32及a33的總數為各種不同數值的混合物;在以凝膠滲透層析儀(GPC)測量該混合物時,以與該GPC測量所得到之各分子量所對應之峰值面積的比例來計,含有10~100%的a31、a32及a33之總數為1~2的酯化合物。
  7. 如請求項1之氯乙烯樹脂組成物,其中該氯乙烯樹脂用塑化劑更含有芳香族羧酸與碳原子數4~12之飽和脂肪族單醇的酯化合物(B)。
  8. 如請求項7之氯乙烯樹脂組成物,其中,該酯化合物(B)為苯偏三酸與2-乙基己醇的酯化合物。
  9. 如請求項7之氯乙烯樹脂組成物,其中,該酯化合物(B)為苯均四酸與2-乙基己醇的酯化合物。
  10. 如請求項7之氯乙烯樹脂組成物,其中,相對於100質量份的酯化合物(A1),該酯化合物(B)的含量為10~300質量份。
  11. 如請求項1之氯乙烯樹脂組成物,其中,相對於1莫耳的該苯甲酸中之羧基,製造該酯化合物(A1)中之該環狀酯的量為0.1莫耳~6莫耳。
  12. 一種線束,其特徵為:其係以如請求項1之氯乙烯樹脂組成物被覆導線而成。
  13. 一種儀表板,其特徵為:將如請求項1之氯乙烯樹脂組成物進行成形而成。
TW105126323A 2015-08-19 2016-08-18 氯乙烯樹脂組成物、線束及儀表板 TWI74783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61895 2015-08-19
JP2015161895 2015-08-1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18460A TW201718460A (zh) 2017-06-01
TWI747838B true TWI747838B (zh) 2021-12-01

Family

ID=580521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26323A TWI747838B (zh) 2015-08-19 2016-08-18 氯乙烯樹脂組成物、線束及儀表板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0703880B2 (zh)
EP (1) EP3339368B1 (zh)
JP (1) JP6137427B1 (zh)
KR (1) KR102527766B1 (zh)
CN (1) CN107922700A (zh)
TW (1) TWI747838B (zh)
WO (1) WO201703000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31569B2 (ja) * 2015-09-02 2019-06-19 新日本理化株式会社 トリメリット酸トリエステルを含有する塩化ビニル系樹脂用可塑剤
JP2018197292A (ja) * 2017-05-23 2018-12-13 三菱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ポリ塩化ビニル系熱収縮性チューブ、該チューブを被覆してなる電線、巻線、及びケーブル
CN111187477B (zh) * 2018-01-02 2022-03-15 义乌市通顺塑料硬片有限公司 一种包含酯类增塑剂的pvc组合物
CN109053444B (zh) * 2018-09-05 2021-04-20 安徽泰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耐高、低温型均苯三甲酸类合成酯增塑剂及其制备方法
US20220041858A1 (en) * 2018-09-27 2022-02-10 Dic Corporation Fluidity modifier, composition containing same, and cured product of said composition
WO2020074945A1 (en) * 2018-10-12 2020-04-16 Dic Corporation Plasticizer for vinyl chloride resin, vinyl chloride resin composition, electric wire, and vehicle interior material
US11851547B2 (en) * 2018-10-29 2023-12-26 Lg Chem, Ltd. Cyclohexane triester based plasticizer composition and resin composition comprising the same
JP2022013701A (ja) * 2020-06-29 2022-01-18 アキレス株式会社 合成皮革
CN116057117B (zh) * 2020-11-24 2024-03-22 株式会社Lg化学 间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组合物和包含它的树脂组合物
CN116057118B (zh) * 2020-11-24 2024-03-22 株式会社Lg化学 间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组合物和包含该增塑剂组合物的树脂组合物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023363B1 (en) * 1979-07-31 1984-06-13 Dainippon Ink And Chemicals, Inc. Plasticizer for polymers that contain halogen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296298A (en) * 1958-07-17 1967-01-03 Rohm & Haas Tetra (2-ethylhexyl) pyromellitate
GB1455196A (en) * 1974-01-18 1976-11-10 Ciba Geigy Ag Polyesters
US4130533A (en) * 1974-01-18 1978-12-19 Ciba-Geigy Ag Polyester plasticizers
GB1454920A (en) * 1974-08-21 1976-11-10 Ciba Geigy Ag Polyesters
GB1455390A (en) * 1974-08-22 1976-11-10 Ciba Geigy Ag Polyesters self-cooling wheel
JPS5856220A (ja) * 1981-09-28 1983-04-02 Alps Electric Co Ltd 磁気ヘツド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S6040162A (ja) * 1983-08-15 1985-03-02 Daicel Chem Ind Ltd ポリエステル系可塑剤
JPH01158060A (ja) * 1987-09-07 1989-06-21 Dainippon Ink & Chem Inc ポリエステル系可塑剤
JP3136017B2 (ja) * 1993-01-22 2001-02-19 旭電化工業株式会社 塩素含有樹脂組成物
KR100540817B1 (ko) * 2002-12-26 2006-01-11 곽승엽 폴리염화비닐 가소제용 성형구조 지방족 폴리에스테르화합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폴리염화비닐 블렌드
JP4020150B1 (ja) * 2005-07-08 2007-12-12 東洋インキ製造株式会社 分散剤、その製造方法、及び該分散剤を含む顔料分散体
JP2014189688A (ja) * 2013-03-28 2014-10-06 New Japan Chem Co Ltd トリメリット酸トリエステルを含有する塩化ビニル系樹脂用可塑剤
WO2015020105A1 (ja) * 2013-08-06 2015-02-12 株式会社カネカ 軟質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023363B1 (en) * 1979-07-31 1984-06-13 Dainippon Ink And Chemicals, Inc. Plasticizer for polymers that contain haloge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18460A (zh) 2017-06-01
US10703880B2 (en) 2020-07-07
JP6137427B1 (ja) 2017-05-31
US20180244894A1 (en) 2018-08-30
KR20180042308A (ko) 2018-04-25
EP3339368B1 (en) 2022-10-05
WO2017030000A1 (ja) 2017-02-23
EP3339368A4 (en) 2019-05-15
CN107922700A (zh) 2018-04-17
JPWO2017030000A1 (ja) 2017-08-17
EP3339368A1 (en) 2018-06-27
KR102527766B1 (ko) 2023-05-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47838B (zh) 氯乙烯樹脂組成物、線束及儀表板
JP6954509B1 (ja) 塩化ビニル樹脂用可塑剤、塩化ビニル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成形品
JP2014189688A (ja) トリメリット酸トリエステルを含有する塩化ビニル系樹脂用可塑剤
JP6451358B2 (ja) シクロヘキサンジカルボン酸ジエステルからなる塩化ビニル系樹脂用可塑剤
JP7235172B2 (ja) 塩化ビニル樹脂用可塑剤、塩化ビニル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成形品
JP6409384B2 (ja) 4−シクロヘキセン−1,2−ジカルボン酸ジエステルを含有する塩化ビニル系樹脂用可塑剤
JP6694135B2 (ja) 耐着色性に優れた塩化ビニル系樹脂用の可塑剤組成物
JP2015193817A (ja) 1,2−シクロヘキサンジカルボン酸ジエステルを含有する塩化ビニル系樹脂用可塑剤
JP6694136B2 (ja) 耐着色性に優れた塩化ビニル系樹脂用の可塑剤組成物
TWI778152B (zh) 氯乙烯樹脂用之塑化劑、氯乙烯樹脂組成物、電線及車輛內裝材料
JP7131718B2 (ja) 塩化ビニル樹脂用可塑剤、塩化ビニル樹脂組成物、並びに当該塩化ビニル樹脂組成物を用いた成形品及びワイヤーハーネス
JP6770226B2 (ja) 塩化ビニル系樹脂成形体の耐熱着色性の改善方法
TW201807047A (zh) 氯乙烯樹脂用塑化劑、氯乙烯樹脂組成物、線束及儀表板
JP2017082135A (ja) 1,4−シクロヘキサンジカルボン酸ジエステルを含有する塩化ビニル系樹脂用可塑剤
JP6528441B2 (ja) 4−シクロヘキセン−1,2−ジカルボン酸ジエステルを含有してなる塩化ビニル系ペーストゾル組成物
CN117916312A (zh) 氯乙烯树脂用增塑剂、氯乙烯树脂组合物及其成形品以及层叠体
JP2017082108A (ja) 4−シクロヘキセン−1,2−ジカルボン酸ジエステルを含有する塩化ビニル系樹脂用可塑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