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47779B - 機械攪拌式脫硫系統 - Google Patents

機械攪拌式脫硫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47779B
TWI747779B TW110112499A TW110112499A TWI747779B TW I747779 B TWI747779 B TW I747779B TW 110112499 A TW110112499 A TW 110112499A TW 110112499 A TW110112499 A TW 110112499A TW I747779 B TWI747779 B TW I74777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olten iron
iron pot
blow pipe
blowpipe
po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124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144591A (zh
Inventor
浜田高敦
吉澤正勝
安井良顕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鑽石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鑽石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鑽石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477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47779B/zh
Publication of TW2021445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44591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CPROCESSING OF PIG-IRON, e.g. REFINING, MANUFACTURE OF WROUGHT-IRON OR STEEL; TREATMENT IN MOLTEN STATE OF FERROUS ALLOYS
    • C21C7/00Treating molten ferrous alloys, e.g. steel, not covered by groups C21C1/00 - C21C5/00
    • C21C7/04Removing impurities by adding a treating agent
    • C21C7/064Dephosphorising; Desulfuris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27/00Treating the metal in the mould while it is molten or ductile ; Pressure or vacuum casting
    • B22D27/20Measures not previously mentioned for influencing the grain structure or texture; Selection of compositions therefo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CPROCESSING OF PIG-IRON, e.g. REFINING, MANUFACTURE OF WROUGHT-IRON OR STEEL; TREATMENT IN MOLTEN STATE OF FERROUS ALLOYS
    • C21C7/00Treating molten ferrous alloys, e.g. steel, not covered by groups C21C1/00 - C21C5/00
    • C21C7/04Removing impurities by adding a treating agent
    • C21C7/072Treatment with gas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BPRODUCTION AND REFINING OF METALS; PRETREATMENT OF RAW MATERIALS
    • C22B9/00General processes of refining or remelting of metals; Apparatus for electroslag or arc remelting of metals
    • C22B9/10General processes of refining or remelting of metals; Apparatus for electroslag or arc remelting of metals with refining or fluxing agents;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e.g. slagging or scorifying agents
    • C22B9/103Methods of introduction of solid or liquid refining or fluxing ag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7FURNACES; KILNS; OVENS; RETORTS
    • F27D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FURNACES, KILNS, OVENS, OR RETORTS, IN SO FAR AS THEY ARE OF KINDS OCCURRING IN MORE THAN ONE KIND OF FURNACE
    • F27D3/00Charging; Discharging; Manipulation of charge
    • F27D3/16Introducing a fluid jet or current into the charg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Refinement Of Pig-Iron, Manufacture Of Cast Iron, And Steel Manufacture Other Than In Revolving Furnaces (AREA)

Abstract

為了提供一種機械攪拌式脫硫系統,可利用簡易的方法來偵測熔鐵的液面液位,並按照偵測到的液面液位來將吹管自動調整成最佳的位置。 具備有以使頂吹管(10)的前端到達距離熔鐵鍋(2)的液面既定高度的位置的方式進行移動控制之控制部(14),控制部(14)係具備移動距離算出手段及吹管驅動手段,移動距離算出手段,係根據在脫硫處理的前處理、即熔渣除去處理時之熔鐵鍋(2)的傾動角和熔鐵鍋(2)的內徑(D)來算出熔鐵鍋(2)的出水高度(ΔH),並根據所算出的出水高度來算出頂吹管的移動距離(L),吹管驅動手段,係根據所算出的移動距離(L),以使頂吹管的前端到達距離熔鐵鍋(2)的液面既定高度的位置的方式進行頂吹管(10)的驅動。

Description

機械攪拌式脫硫系統
本發明是關於機械攪拌式脫硫系統,其係具備有機械攪拌式脫硫裝置、及用於將脫硫劑吹入該機械攪拌式脫硫裝置之氣體吹入用吹管。
作為進行熔鐵之脫磷脫硫時所使用之代表性的設備,機械攪拌式脫硫裝置是已知的,其係朝收容有熔鐵之精煉容器內將脫磷脫硫劑投入,並使用攪拌葉輪將該熔鐵進行機械攪拌。
在該設備,作為脫硫劑的添加方法,以往是採用重力落下方式,在該方法,於添加時,脫硫劑的一部分會飛散而被集塵裝置吸引,或是脫硫劑會凝聚而造成脫硫效率降低,因此存在脫硫劑等的添加良率(yield)低的問題。 於是變成利用以下的方法,亦即,對於被攪拌之熔鐵的液面上,透過稱為頂吹管之筒體,使用氬氣、氮氣等的搬運用氣體高速且連續地噴吹,藉此朝熔鐵內讓脫硫劑侵入而進行添加(參照例如專利文獻1)。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5-179690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4-301362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在上述使用頂吹管而朝熔鐵的液面上噴吹脫硫劑的方式,相對於液面液位(level)之吹管的高度對脫硫效率有很大的幫助。 例如,在投射時,若吹管和液面間的距離較遠(800mm以上),會被集塵裝置吸引,而使脫硫劑的投入量減少,因此脫硫效率變差。相反的,若吹管和液面間的距離較近(400mm以下),吹管前端會被熔鐵熔損,而造成吹管的使用壽命縮短。 因此,相對於液面液位之吹管的高度之調整變得重要(推薦的吹管~液面高度:500~700mm)。
此外,每次處理之熔鐵的量不同,再者,因附著於鍋內側之基本金屬(base metal)的情況而造成之處理鍋的形狀差異,會使每次處理的液面液位大幅變動,因此每次都必須進行液面液位的計測。 以往,作為熔鐵的液面液位之計測方法,已知有以下的方法。 (1)將熔鐵的重量除以比重而求出容積,再除以熔鐵鍋的底面積而求出高度(液面液位)的方法。 然而,依據此方法,當在鍋的內側(耐火物)附著了基本金屬等的情況,底面積會變小,或相反的,當鍋的內側發生損耗的情況,底面積會變大,因此有精度不佳的問題。
(2)使用從熔鐵鍋上部的開口方向發送或接收微波之感測器來計測液面液位的方法 然而,在實際測定時,為了防止來自熔鐵的輻射熱所導致之故障,必須採行將耐熱板插入並包圍感測器而抑制內部的溫度上升等之耐熱對策,但若在脫硫處理所投入之脫硫劑等的粉塵飛揚而附著堆積於耐熱板,會使微波衰減而變得無法測定液面液位,而有這些問題存在。
(3)將攪拌葉輪浸漬於熔鐵時之液面的亮度變化利用目視或攝像機進行攝像並判定的方法 然而,在目視的情況,操作者必須始終監視液面,因此基於作業負荷及省力的觀點有問題存在。此外,在利用攝像機進行判定的情況,會有依據浮游於熔鐵表面之熔渣的性狀、生成量及分布的狀態而使偵知精度發生偏差的問題存在。再者,周圍環境導致攝像機發生故障的風險也很大。
有鑑於上述以往的問題點,以下的方法被提出(參照專利文獻2),亦即,偵測在攪拌葉輪之前端部與熔鐵的液面接觸之瞬間產生之飛濺(splash),根據那時設置在攪拌葉輪升降用馬達軸之編碼器的值來計測熔鐵液位。 然而,該方法,所產生的飛濺會讓熔鐵鍋內的耐火物損耗,而使製鋼良率降低,而且進行飛濺偵測之監視攝像機在高溫下容易故障,這些問題都是不可避免的。 本發明是有鑑於上述般的問題而開發完成的,其目的是為了提供一種機械攪拌式脫硫系統,可利用簡易的方法來偵測熔鐵的液面液位,並按照偵測到的液面液位來將吹管自動調整成最佳的位置。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本發明係關於具備機械攪拌式脫硫裝置(以下稱為「脫硫裝置」)及頂吹管之機械攪拌式脫硫系統,該脫硫裝置係具備攪拌葉輪及熔鐵鍋,該頂吹管係朝該脫硫裝置的前述熔鐵鍋投射脫硫劑,該系統係進行被投入前述熔鐵鍋之熔鐵的脫硫處理。本發明之上述目的是藉由具有以下特徵之機械攪拌式脫硫系統來達成,該系統進一步具備控制部,該控制部係以使前述頂吹管的前端到達距離前述熔鐵鍋的液面既定高度(H)的位置的方式進行移動控制,該控制部係具備移動距離算出手段及吹管驅動手段,該移動距離算出手段,係根據在前述脫硫處理的前處理、即熔渣除去處理時之熔鐵鍋的傾動角(θ)和前述熔鐵鍋的內徑(D)來算出前述熔鐵鍋的出水高度(freeboard)(ΔH),並根據所算出的該出水高度來算出前述頂吹管的移動距離(h),該吹管驅動手段,係根據所算出的前述移動距離,以使前述頂吹管的前端到達距離前述熔鐵鍋的液面既定高度(H)的位置的方式進行前述頂吹管的驅動。 [發明之效果]
依據本發明之機械攪拌式脫硫系統,可利用簡易的方法來偵測熔鐵的液面液位,並按照偵測到的液面液位來將吹管自動調整成最佳的位置。
以下,參照圖式,針對本發明之機械攪拌式脫硫系統(以下簡稱為「脫硫系統」)做詳細地說明。 一般而言,機械攪拌式脫硫處理程序(以下簡稱為「脫硫處理程序」)係依前處理、脫硫處理、後處理的順序將熔鐵進行脫硫處理。 前處理,係為了在脫硫處理前將脫硫效率提高,而將浮在液面上的渣(熔渣)藉由排渣機(slag skimmer)除去的工序。 圖1係顯示前處理的狀態,其工序如下。 (a)利用傾動台車1,讓熔鐵鍋2傾斜到不致使熔鐵溢出之最大角度為止。讓儲存裝置(未圖示)儲存這時的傾動角θ。 (b)將浮在液面上的渣藉由排渣機3刮除並移到熔渣鍋4。在將渣除去之後,讓熔鐵鍋的傾斜回復原狀,轉移到下個工序。
圖2係顯示用於讓熔鐵鍋2傾動的驅動方式。圖2(A)係顯示驅動熔鐵鍋2的傾動之致動器5為電動的情況,係在傾動齒輪的軸上設置旋轉器。圖2(B)係顯示致動器5為油壓驅動的情況,藉由使油壓缸之桿件伸縮而將傾動角改變。分別具備有編碼器(未圖示),而將機械的位移量(角度變化或伸縮量)轉換成電氣信號。編碼器的輸出信號儲存於未圖示的儲存手段,藉由讀取該信號可獲得傾動角。
接下來是脫硫處理工序。圖3係顯示一般的脫硫處理系統。脫硫處理系統係具備熔鐵攪拌部、吹管投射部、以及熔鐵鍋2。熔鐵攪拌部係包含攪拌葉輪6、架台及升降用馬達9,架台係包含:攪拌葉輪6的旋轉驅動用馬達7、及設置旋轉驅動用馬達7並讓攪拌葉輪6上下升降之升降框體8,升降用馬達9係將升降框體用繩索牽引。吹管投射部係包含頂吹管10(以下稱為「吹管」)及吹管驅動手段,吹管10係朝向被攪拌之熔鐵的液面上使用氬氣、氮氣等的搬運用氣體將脫硫劑高速且連續地噴吹添加;吹管驅動手段具有吹管驅動馬達11,吹管驅動馬達11係讓吹管10朝圖的箭頭方向上下移動而調整吹管之吹入口的高度。熔鐵鍋2係載置於傾動台車1上,在其中被投入熔鐵。
又集塵裝置12係將從吹管10噴吹之脫硫劑當中未到達熔鐵鍋2而往空中飛散者予以吸引並收集的裝置。
脫硫處理係將脫硫劑投射於熔鐵內並進行攪拌而讓熔鐵內的硫成分與脫硫劑反應的處理。
其工序如下。
(a)驅動升降用馬達9,連同升降框體8讓攪拌葉輪6下降到既定高度而浸漬於熔鐵內,利用旋轉驅動用馬達7將熔鐵攪拌。
(b)按照液面液位讓吹管10下降後,從吹管前端投射脫硫劑,將脫硫劑和熔鐵進行攪拌混合,開始脫硫反應。
(c)當將攪拌停止時,與熔鐵中的硫成分結合後的脫硫劑以渣的形式浮在熔鐵的表面。驅動升降用馬達9而將葉輪6從熔鐵鍋2拉出,轉移到接下來的後處理。
後處理,係在脫硫處理後將浮在液面的表面之渣除去的工序,其操作是與前處理同樣的,讓熔鐵鍋2傾動而將渣利用排渣機3除去的工序。因為其操作基本上是與前處理相同,將詳細的說明予以省略。
圖3中,吹管和液面的距離H成為問題,通常H大致400mm以下的情況,會有吹管前端因熔鐵熱、熔鐵飛濺而發生熔損的情形,相反的,當H成為大致800mm以上時,脫硫劑會飛散而被集塵裝置12吸引,有脫硫劑的投入量減少的疑慮。
於是,通常是以成為約500mm≦H≦約700mm的方式將吹管前端的位置進行調整,對吹管的位置調整造成影響的因子,係未浸漬於熔鐵的部位、即出水高度部的高度(△H)。
因此,只要能事先掌握該△H,就能調整成適切的H。
圖4係根據在前處理所儲存的傾動角(θ)來求出熔鐵鍋之出水高度部的高度△H之方法的說明圖。
圖4(A)係圓筒容器的情況。將傾斜到不致使熔鐵溢出之最大角度為止的情況之傾動角設為θ,將容器的直徑設為D時,容器內的空間之體積V可用下式表示。
Figure 02_image001
投入鍋內之熔鐵量,縱使將傾動回復原狀也不會改變,因此出水高度部之空間的體積也不會改變。因此,
Figure 02_image003
然而,顯然
Figure 02_image005
因此成為
Figure 02_image007
。 因此,可根據鍋的直徑D和傾動角θ來決定唯一的ΔH,而與熔鐵量無關。
接下來,圖4(B)顯示實際的熔鐵鍋的情況,係等同於在圖4(A)之圓筒容器設置虛線所示的部分之缺口,因此能採用與圖4(A)的情況同樣的想法。 根據在前處理所儲存之傾動角(θ),可使用上述式1來求出熔鐵鍋之出水高度部的高度ΔH。
會對熔鐵鍋之內徑D的變化造成影響者,係熔鐵鍋的使用頻率所造成之耐火物的損耗度、或基本金屬的附著所造成之內徑D的窄化。通常是這兩方複合而使D改變。 圖5係顯示在熔鐵鍋之內側的耐火物讓金屬附著物附著而使內徑D變窄的情況(A圖)、內側的耐火物損耗而使內徑D變寬的情況(B圖)。 於是,探討內徑D的變化會使出水高度部的高度ΔH受到什麼程度的影響。在以下的說明,將「出水高度部的高度」簡稱為「出水高度」。 當將D改變了ΔD的情況之出水高度ΔH’使用上述式1進行計算時,
Figure 02_image009
假定將ΔD設為最大200mm(就耐火物的厚度而言為100mm的損耗,就直徑而言成為200mm的損耗),ΔH的增加量(δ)成為
Figure 02_image011
。 對於θ為30°、40°、45°的情況(通常傾動角約30°,最大45°的程度)分別計算δ,而成為以下般。
Figure 02_image013
亦即,縱使熔鐵鍋的內徑改變了200mm,就出水高度而言,甚至在傾動角最大45°的情況也僅有100mm的誤差,相較於較佳出水高度之範圍(500mm~700mm)的幅度,影響很小。
圖6係顯示傾動角(θ)和出水高度之關係圖。其是以視覺方式呈現出,只要傾動角相同,熔鐵鍋的損耗所造成的影響就很小。 例如,在圖中箭頭所示處(θ=約36°左右),係表示熔鐵鍋的損耗狀態為6種類的情況,可知其等之出水高度之差的範圍在100mm以內。因此,縱使將使用標準熔鐵鍋(例如新鍋)的內徑D所算出之出水高度運用於所有的情況,影響也很小。
接下來,針對本發明之脫硫系統的構成及其動作做說明。
圖7係顯示本發明之脫硫系統的構成之示意圖。因為基本構成是與圖3所示者相同,僅說明不同的部分。
本發明之脫硫系統,係在圖2所示之以往的脫硫系統附加了:吹管通過偵知感測器13(光電感測器)、以及藉由吹管驅動馬達11來控制吹管的移動距離之控制部14。
傾動角θ,係在前處理的階段先計測好,輸入控制部14而被保存。此外,鍋的損耗狀態,可在前處理開始前先將內徑D實測完成,而將該實測值輸入,或當可按照鍋的使用次數而事先憑經驗知道損耗程度的情況,係輸入該使用次數而轉換成損耗度(mm)。
控制部14所進行的自動控制,是讓吹管之前端的位置移動到距離液面既定的高度(H)為止,在那裡讓其停止。為了那樣做,必須讓吹管移動到該位置為止,下降距離L(指從通過吹管通過偵知感測器13起算之垂直距離)可由下式求出。亦即,如果將從鍋之上端部到吹管通過偵知感測器13為止的高度設為L0,並將鍋之出水高度設為△H,則成為L+H=L0+△H
因此
∴L=L0+△H-H‧‧‧(式3)
因為L0的值可事先知道,又約500mm≦H≦約700mm,例如設定成H=600mm,L成為△H的一次函數。
因此,藉由根據傾動角θ而利用上述式1算出出水高度△H,能讓吹管自動移動到最佳位置。
又當吹管之與鉛直方向的夾角為α的情況,吹管前端之下降距離L和實際的吹管之行進方向的移動距離h之關係可用L=h cos α
表示。亦即成為h=L sec α‧‧‧(式4)。
藉由讓吹管在行進方向移動該h的距離,結果能讓其移動所期望的下降距離L。
吹管之行進方向的移動距離h之偵測,可將吹管通過偵知感測器13及未圖示的吹管升降旋轉器(編碼器)結合。
利用升降旋轉器(編碼器)來測定吹管遮住吹管通過偵知感測器13的位置,並將從那裡起算的移動距離用編碼器計測。
又也能取代編碼器而採用以下方法,亦即,在吹管旁邊設置刻度基準,利用攝像機讀取刻度來計測長度。
為了將鍋的損耗狀態所造成之出水高度△H的影響減少,作為方法之一,可將事先依不同損耗狀態所算出之出水高度值和傾動角的關係事先表格化,按照需要 而將表格切換使用。
圖8係依鍋的不同損耗狀態而將傾動角(θ)和出水高度的關係表格化而成者。此為一例。雖角度設定成每隔一度會變得更正確,但限於紙面的篇幅而用每隔5°來表示。可知只要角度相同,損耗狀態所造成之出水高度△H的變化很小。
例如當傾動角為30°的情況,甚至是產生了100mm損耗,出水高度也僅改變58mm。又在45°的情況也是,甚至是產生了100mm損耗,出水高度也僅改變100mm,相較於較佳出水高度的範圍(500mm~700mm)之幅度,影響很小。
圖9係顯示控制部14所進行的控制流程之流程圖的一例。
作為前提,將當天使用的熔鐵鍋之損耗狀態(損耗度)和在前處理所計測之傾動角(θ)事先輸入並儲存。
當讓控制部14的程式開始時,首先,控制部14的CPU(未圖示)根據既定的程式來讀取熔鐵鍋的損耗度(或使用次數)(S1)。接下來讀取傾動角θ(S2)。參照與熔鐵鍋的損耗度對應之出水高度的表格(例如圖8所示的表格),讀取對應於傾動角θ之出水高度△H(S3)。
根據所讀取的出水高度△H來算出吹管之下降距離L(S4)。關於吹管之下降距離L的算出,是使用上述的式3。接下來,使用上述式4來算出吹管的移動距離h。
驅動吹管驅動馬達11而開始進行吹管的驅動(S5)。在吹管通過吹管通過偵知感測器13之後(步驟S6的是),開始 進行吹管之移動距離的計測(S7)。利用升降旋轉器(編碼器),計測從吹管遮住吹管通過偵知感測器13的時點起算之移動距離。
當吹管的移動距離到達利用上述式4所求出之移動距離h之後(步驟S8的是),將吹管的驅動(移動)停止(S9)。
在讓吹管停止的位置,開始進行來自吹管之脫硫劑的投射(S10)。
依據本發明,在所有的處理都能使從脫硫劑投射吹管到液面的距離保持一定,不管對怎樣的條件都能均一地確保最佳距離。如此,脫硫劑不致被集塵裝置吸引,脫硫劑可效率良好地進入攪拌熔鐵內部,而能進行穩定的脫硫處理。基於此效果,可使脫硫處理的成功率變得非常高。
再者,起因於靠近熔鐵面所造成之吹管前端部的熔損量變小,可將吹管的使用壽命顯著延長。
1:傾動台車
2:熔鐵鍋
3:排渣機
4:熔渣鍋
5:致動器
6:攪拌葉輪
7:旋轉驅動用馬達
8:升降框體
9:升降用馬達
10:頂吹管
11:吹管驅動馬達
12:集塵裝置
13:吹管通過偵知感測器
14:控制部
[圖1]係顯示脫硫處理之前處理的狀態。 [圖2](A)、(B)係顯示用於讓熔鐵鍋傾動的驅動方式。 [圖3]係顯示一般的脫硫處理系統。 [圖4](A)、(B)係根據在前處理所儲存之傾動角(θ)來求出熔鐵鍋之出水高度部的高度ΔH的方法之說明圖。 [圖5](A)係顯示在熔鐵鍋之內側的耐火物讓金屬附著而使內徑D變窄的情況,圖5(B)係顯示內側的耐火物損耗而使內徑D變寬的情況。 [圖6]係顯示傾動角(θ)和出水高度部之高度(ΔH)的關係圖。 [圖7]係顯示本發明之機械攪拌式脫硫系統的構成之示意圖。 [圖8]係依鍋的不同損耗狀態而將傾動角(θ)和出水高度部之高度(ΔH)的關係表格化而成者。 [圖9]係顯示控制部所進行的控制流程之流程圖的一例。
1:傾動台車
2:熔鐵鍋
6:攪拌葉輪
7:旋轉驅動用馬達
8:升降框體
9:升降用馬達
10:頂吹管
11:吹管驅動馬達
12:集塵裝置
13:吹管通過偵知感測器
14:控制部

Claims (2)

  1. 一種機械攪拌式脫硫系統,係具備機械攪拌式脫硫裝置(以下稱為「脫硫裝置」)及頂吹管,該脫硫裝置係具備攪拌葉輪及熔鐵鍋,該頂吹管係朝該脫硫裝置的前述熔鐵鍋投射脫硫劑,該系統係進行被投入前述熔鐵鍋之熔鐵的脫硫處理,其特徵在於, 該系統進一步具備控制部,該控制部係以使前述頂吹管的前端到達距離前述熔鐵鍋的液面既定高度的位置的方式進行移動控制, 該控制部係具備移動距離算出手段及吹管驅動手段, 該移動距離算出手段,係根據在前述脫硫處理的前處理、即熔渣除去處理時之熔鐵鍋的傾動角和前述熔鐵鍋的內徑來算出前述熔鐵鍋的出水高度,並根據所算出的該出水高度來算出前述頂吹管的移動距離, 該吹管驅動手段,係根據所算出的前述移動距離,以使前述頂吹管的前端到達距離前述熔鐵鍋的液面既定高度的位置的方式進行前述頂吹管的驅動。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機械攪拌式脫硫系統,其中, 前述控制部之移動距離算出手段,係具備依前述熔鐵鍋的不同損耗度而將前述傾動角和前述出水高度建立關聯之表格,根據使用與被輸入的前述損耗度對應之前述表格所求出之前述出水高度,來算出前述頂吹管的移動距離。
TW110112499A 2020-05-29 2021-04-07 機械攪拌式脫硫系統 TWI74777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95069 2020-05-29
JP2020095069A JP6726437B1 (ja) 2020-05-29 2020-05-29 機械攪拌式脱硫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47779B true TWI747779B (zh) 2021-11-21
TW202144591A TW202144591A (zh) 2021-12-01

Family

ID=716639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12499A TWI747779B (zh) 2020-05-29 2021-04-07 機械攪拌式脫硫系統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6726437B1 (zh)
KR (1) KR102283576B1 (zh)
CN (1) CN114096686A (zh)
TW (1) TWI747779B (zh)
WO (1) WO202107045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93610B (zh) * 2022-03-04 2024-03-08 爵翔(上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喷枪及其位置调节方法、金属冶炼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87809A (ja) * 1984-09-26 1986-05-06 Kobe Steel Ltd 金属溶湯の処理方法
CN104831013A (zh) * 2015-05-28 2015-08-12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吹气赶渣机构
JP6187809B2 (ja) 2013-06-28 2017-08-30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N108754071A (zh) * 2018-04-27 2018-11-06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机械搅拌法铁水脱硫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301362A (ja) * 2003-03-28 2004-10-28 Jfe Steel Kk 溶銑鍋脱硫設備における湯面レベル測定方法
JP4845078B2 (ja) 2003-12-16 2011-12-28 Jfeスチール株式会社 溶銑の脱硫方法
CN102471814B (zh) * 2009-06-30 2016-06-15 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铁水的脱硫方法
JP5418248B2 (ja) * 2010-01-22 2014-02-19 Jfeスチール株式会社 溶銑の脱硫方法
JP5983059B2 (ja) * 2011-07-08 2016-08-31 Jfeスチール株式会社 脱硫装置用の粉状添加剤の添加装置及び添加方法
KR20140002905A (ko) * 2012-06-28 2014-01-09 현대제철 주식회사 용선 탈황 제어장치 및 그 방법
JP6416634B2 (ja) * 2015-01-19 2018-10-31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溶銑鍋における脱珪および脱硫方法
JP6645370B2 (ja) * 2016-07-08 2020-02-14 日本製鉄株式会社 取鍋用ガス吹付け装置、及び、低窒素鋼の製造方法
JP6645374B2 (ja) * 2016-07-27 2020-02-14 日本製鉄株式会社 極低硫低窒素鋼の溶製方法
WO2018026066A1 (ko) * 2016-08-04 2018-02-08 주식회사 포스코 용융금속 처리장치 및 그 처리방법
JP2018024911A (ja) * 2016-08-09 2018-02-15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溶銑予備処理における鍋内付着地金溶解方法
KR102164124B1 (ko) * 2017-02-15 2020-10-12 닛폰세이테츠 가부시키가이샤 탈인 처리 장치 및 그것을 사용한 용선의 탈인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87809A (ja) * 1984-09-26 1986-05-06 Kobe Steel Ltd 金属溶湯の処理方法
JP6187809B2 (ja) 2013-06-28 2017-08-30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N104831013A (zh) * 2015-05-28 2015-08-12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吹气赶渣机构
CN108754071A (zh) * 2018-04-27 2018-11-06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机械搅拌法铁水脱硫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96686A (zh) 2022-02-25
WO2021070455A1 (ja) 2021-04-15
JP6726437B1 (ja) 2020-07-22
TW202144591A (zh) 2021-12-01
KR102283576B1 (ko) 2021-07-29
JP2021188097A (ja) 2021-1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0238714A1 (zh) 一种高效的铁水预处理自动扒渣方法和系统
CN110616289A (zh) 一种转炉全自动出钢的出钢流量控制方法和系统
TWI747779B (zh) 機械攪拌式脫硫系統
EP0757666B1 (en) Metallurgical furnace vacuum slag removal
US6289258B1 (en) Drain flowrate measurement
US3867132A (en) Method of deslagging molten metal
CA1330486C (en) Apparatus for stirring molten metal
US11149323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sensing a conveying rate of a liquid material
KR101238994B1 (ko) 금속 주조에 있어서의 용탕 연속 공급 시스템
KR102163212B1 (ko) 용강 레이들용 슬래그 제거장치
JP4032582B2 (ja) 製錬炉のランス管理方法及び管理装置
KR102005307B1 (ko) 용융아연 포트의 스나우트 장치
JP3412756B2 (ja) 自溶炉の温度測定装置及び温度測定方法
CA2166027C (en) Yield metal pouring system
JPS58167732A (ja) 金属溶湯の真空脱ガス方法
JP2012180559A (ja) 還流式真空槽を用いた溶鋼の脱ガス処理方法
CA1202186A (en) Method of refining molten metal with stirring by repeated operation of suction and discharge
JP3327210B2 (ja) 減圧精錬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EP4215637A1 (en) Device for cleaning a snout in a hot-dip galvanization installation
JPS5831045A (ja) 金属溶湯の真空脱ガス方法および装置
JPH058019A (ja) 鍋口と湯面のレベル差検出装置
CN118147386A (zh) 搅拌装置及搅拌控制方法
CN115041642A (zh) 一种转炉出钢方法
RU80457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измерения уровня металла в конвертере
JP2000063962A (ja) 円筒型保持炉、銅の製錬装置及び銅の製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