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46862B - 電路基板用電連接器 - Google Patents

電路基板用電連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46862B
TWI746862B TW107122057A TW107122057A TWI746862B TW I746862 B TWI746862 B TW I746862B TW 107122057 A TW107122057 A TW 107122057A TW 107122057 A TW107122057 A TW 107122057A TW I746862 B TWI746862 B TW I74686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locking member
power terminal
socket
circuit boar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220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14109A (zh
Inventor
小林勇貴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廣瀨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廣瀨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廣瀨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141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141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468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46862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50Fixed connections
    • H01R12/51Fixed connections fo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55Fixed connections fo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01R13/62905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comprising a camming member
    • H01R13/62911U-shaped sliding ele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005Guiding, mounting, polarizing or locking means; Extractors
    • H01R12/7011Locking or fixing a connector to a PCB
    • H01R12/707Soldering or weld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7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9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connecting to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22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 H01R13/24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 H01R13/2407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characterized by the resilient mea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課題係在於提供具有可極力抑制發熱量的電源端子之電路基板用電連接器。   用以解決課題之手段為,殼體(10)係具有接收對象連接器之接收部(16);及將沿著安裝面的一方向作為長度方向X而延伸,用來保持電源端子(30)與鎖定構件(40)之側壁(14),電源端子(30)與鎖定構件(40)係設於具有在長度方向X上相互重複的部分之位置,電源端子(30)係具有:位於接收部(16)內,形成有與對應端子接觸的接觸部(31A)之彈性臂部(31);及位於殼體(10)的底壁(11)之底面並與電路基板的對應電路部連接之連接部(33),彈性臂部(31)是在成為其一端側的自由端側形成有接觸部(31A),彈性臂部(31)的另一端側經由位於殼體(10)的底壁(11)之移行部(32)連結於連接部(33),鎖定構件(40)是在較連接部(33)更上方位置,藉由側壁(14)加以保持。

Description

電路基板用電連接器
本發明係關於對配置在電路基板的安裝面上的電路基板用電連接器。
這種連接器係例如專利文獻1所揭示。在專利文獻1,形成有由插頭連接器及與其嵌合並連接的插座連接器所構成之連接器組裝體,皆安裝於電路基板。
插座連接器係以殼體排列保持訊號端子(接頭)與電源端子(接頭)。此插座連接器的電源端子係全體呈略橫S字形,具有U字形部與倒U字形部。亦即,設置於U字形部的兩個臂部中的一方是與設在倒U字形部的兩個臂部中的一方共通。U字形部另一方的臂部是具有彈性,自由端朝一方的臂部側圓化而成為彎曲部,該彎曲部中之靠近前述一方的臂部之部分形成為接觸部。如此,當作為對象連接器之插頭連接器的對應端子進入到了前述U字形部的兩個臂部之間時,被該兩個臂部夾壓而前述接觸部對該對應端子以彈性加以夾壓。
又,前述電源端子中,倒U字形部的另一方的臂部是在其下端彎曲而形成位於殼體的底面之連接部。此連接部係對電路基板的對應電路部進行焊錫連接。
因此,若插座連接器與作為對方連接器之插頭連接器嵌合並連接的話,在兩連接器之間,訊號電流會流動至訊號端子,電源電流會流動至電源端子。在前述電源端子,對作為對象端子之對應端子,於從接觸部到連接部之間,經過U字形部與倒U字形部,作為電源之大電流流動。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7-016897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但,在專利文獻1的插座連接器之成為略橫S字形的電源端子,在從接觸部到連接部之間,形成為U字形部與倒U字形部之進行了兩次彎曲的路徑,使得距離變長,該部分造成阻抗也變大,若作為電源之大電流流動的話,則因阻抗大,所以發熱量也變高。在電路基板用電連接器,若發熱量高,則對電路部及電路零件而言並非好事。
本發明係有鑑於該事情而開發完成的發明,其課題係在於提供針對比起訊號端子,較大電流流動之電源端子,能極力抑制發熱量之電路基板用電連接器。 [用以解決課題之手段]
本發明之電路基板用電連接器,係具有:電性絕緣材製且配置於電路基板的安裝面之殼體、藉由該殼體所保持的金屬材製的電源端子及鎖定構件,前述電源端子是與對象連接器的對應端子接觸,前述鎖定構件是與對象連接器的對應鎖定部卡合。
在該電路基板用電連接器,在本發明,前述殼體係具有:接收對象連接器的接收部;及以沿著前述安裝面的一方向作為長度方向而延伸且用來保持前述電源端子與前述鎖定構件之側壁,   前述電源端子與前述鎖定構件係設於具有在前述長度方向上相互重複的部分之位置,   前述電源端子係具有:位於前述接收部內,且形成有與前述對應端子接觸的接觸部之彈性臂部;位於前述殼體的底壁的底面而與電路基板的對應電路部連接之連接部,   前述彈性臂部是在成為其一端側的自由端側形成有前述接觸部,該彈性臂部的另一端側是經由位於前述殼體的底壁之移行部而連結於前述連接部,   前述鎖定構件係在較前述連接部更上方位置,藉由前述側壁加以保持。
若依據這樣的結構之本發明,在電源端子,電流從接觸部經過彈性臂部與移行部朝連接部流動。因彈性臂部與位於殼體底面之連接部係藉由位於前述殼體的底壁之移行部連結,所以,彈性臂部與連接部不需要經過彎曲部分而形成最短距離的電流路徑,因此,可將發熱量抑制在最小值。
在本發明,前述電源端子與前述鎖定構件連結而形成作為一構件。
藉此,電源端子不僅能夠容易與鎖定構件作為一構件進行加工,並且電源端子與鎖定構件可相互補強而提升對外力之強度。即使在此情況,電源電流是流動於經過形成為最短距離之彈性臂部、移行部而到達連接部之路徑,幾乎不會流向鎖定構件,所以,發熱量不會增大。
在本發明,前述電源端子與前述鎖定構件亦可作為不同構件而形成。
在本發明,前述電源端子是在前述長度方向上,位於前述鎖定構件的寬度範圍內。
藉此,在前述長度方向上,前述電源端子與鎖定構件不會具有不同範圍,使得連接器在前述長度方向上變得緊緻。
在本發明,還具有藉由位於前述殼體的前述長度方向端部之端壁所保持的補強扣件,該補強扣件是與鎖定構件形成作為一構件。
藉此,鎖定構件及補強扣件相互提高強度,亦可提高在殼體之保持強度。
在本發明,前述鎖定構件係具有焊錫固定至電路基板之固定部,前述鎖定構件的固定部與前述電源端子的連接部係可焊接於電路基板之共通焊墊。 [發明效果]
本發明係如以上所述,電路基板用電連接器之電源端子是以位於殼體的底壁之移行部將具有其接觸部的彈性臂部與連接部予以連結,所以,電源端子的電流從接觸部經過移行部到連接部為止,以最短距離流動,因此,不需要如以往,經過從接觸部經由沿著殼體的側壁彎曲的鎖定部到達連接部之長距離的路徑,該部分可抑制發熱量。
以下,參照圖面,說明關於本發明的實施形態。
圖1及圖2係本實施形態之插座連接器及作為對象連接器的插頭連接器之斜視圖,顯示連接器嵌合前的狀態。圖1係插座連接器I位於下方,圖2係為了明白顯示圖1的插頭連接器的嵌合側,方便進行說明,將圖1的位置關係作成上下顛倒且將姿勢上下反轉加以圖示。本實施形態之插座連接器I及插頭連接器II,分別配置於不同的電路基板的安裝面上之電路基板用電連接器。在圖1中,顯示安裝有插座連接器I的電路基板P,在圖2中,顯示安裝有插頭連接器II的電路基板Q。插座連接器I及插頭連接器II係構成為將對電路基板P、Q的安裝面呈直角的方向(圖1的上下方向)作為連接器嵌合方向及拔出方向(以下稱為「連接器嵌合方向」)之連接器組裝體。在本實施形態,將前述連接器嵌合方向作為「連接器嵌合拔出方向Z」,將沿著電路基板P的安裝面朝連接器的長度方向延伸之方向作為「連接器長度方向X」,將與其正交的連接器寬度方向作為「連接器寬度方向Y」進行說明。
[插座連接器I的結構]   插座連接器I係如圖1、圖2所示,具有:薄形且呈略長方體外形之殼體10;如圖1所示,在對安裝面呈平行的一方向,於連接器長度方向X(亦為殼體10的長度方向),藉由一體模具成形,朝連接器長度方向排列保持於該殼體10之複數個插座訊號端子20及插座電源端子30;在連接器長度方向X,設在至少一部分與插座電源端子30重複的位置之插座鎖定構件40;及在連接器長度方向X的端部,以殼體10加以保持之插座補強扣件50。在圖示的例子,插座電源端子30與插座鎖定構件40係設置成在連接器長度方向X的全範囲處於一致。亦即,在連接器長度方向X,插座鎖定構件40的長度係較插座電源端子30的長度大,插座電源端子30與插座鎖定構件40是經由接收部16相對向。
殼體10係以樹脂等的電性絕緣材製作,如圖1所示,具有:在插座連接器I的安裝對象面,對電路基板P的安裝面呈平行之底壁11、在連接器寬度方向Y上之底壁11的中央區域,從該底壁11朝上方起立並且朝連接器長度方向X延伸之突出壁12、及從底壁11的外周緣起立並包圍突出壁12之四角框狀的周壁13,突出壁12是呈島狀而位於周壁13所包圍之空間內。該周壁13係具有:在連接器寬度方向Y上相對向且朝連接器長度方向X延伸之一對側壁14;及在連接器長度方向X上相對向,並且將一對側壁14之連接器長度方向X上的端部彼此連結且朝連接器寬度方向Y延伸之一對端壁15。在周壁13與突出壁12之間朝上方開口之四角環狀空間係形成作為用來接收插頭連接器II之嵌合部的接收部16。
在突出壁12上,在連接器長度方向X上,於與插座訊號端子20相對應的位置,形成有訊號端子用溝部12A,又,於與插座電源端子30相對應的位置,形成有電源端子用溝部12B。訊號端子用溝部12A及電源端子用溝部12B係從突出壁12的側面12C(在連接器寬度方向Y上與側壁14面對之面)凹陷,並且朝成為連接器嵌合方向Z之上下方向延伸,形成遍及於突出壁12的連接器嵌合方向Z上之範圍全區域,在上端位置形成為開放,並且在下端位置,被底壁11封閉(亦參照圖4)。訊號端子用溝部12A係收容後述的插座訊號端子20之彈性臂部21,電源端子用溝部12B係收容插座電源端子30之彈性臂部31。如圖1所示,對於訊號端子用溝部12A,電源端子用溝部12B是形成為寬廣的溝寬度尺寸(在連接器長度方向X之尺寸)。
如圖1所示,插座訊號端子20係在連接器長度方向X上殼體10的突出壁12之中央區域範圍,對在連接器寬度方向Y的中央位置上朝連接器長度方向X延伸的中心線呈對稱的兩個位置,以形成為列的方式配置於連接器長度方向X且藉由殼體10加以保持。在圖1中,在前述兩位置中的任一位置,兩個插座訊號端子20是排列設於連接器長度方向X。又,插座電源端子30、係在對連接器長度方向X上的插座訊號端子20之排列範圍為兩方的外側位置,設於殼體10。亦即,插座電源端子30係位於較插座訊號端子20更靠近端壁15側。且,插座補強扣件50係安裝於殼體10的端壁15,形成為覆蓋該端壁15的上壁面15A、內側壁面15B及外側壁面15C。關於該等端子等,容後個別再次進行說明。
其次,依據圖3(A)~(D),說明關於插座訊號端子20、插座電源端子30、插座鎖定構件40及插座補強扣件50。該等構件係利用與殼體10之一體模具成形,藉由殼體10加以保持。
插座訊號端子20係將金屬板朝其板厚方向彎曲成形而製作,當沿著連接器長度方向X觀看時,將U字形部與倒U字形部以該等的共通臂部連結,全體形成為略橫S字形。該插座訊號端子20係具有:在連接器寬度方向Y上,位於內側(突出壁12側)的彈性臂部21;對該彈性臂部21呈外側的位置,埋設保持於側壁14之埋設臂部22(在圖1中,未顯示,參照圖3(A));位於兩者之間的中間臂部23;及將彈性臂部21與中間臂部23的下端彼此連結之連結部24。中間臂部23與埋設臂部22係在該等的上端,經由朝向上方之凸彎曲部25連結。藉由彈性臂部21與中間臂部23及連結部24,形成為前述U字形部,藉由中間臂部23與埋設臂部22及凸彎曲部25,形成為前述倒U字形部。藉由彈性臂部21與中間臂部23及連結部24所包圍的空間是形成接收部16的一部分。
在彈性臂部21的上端側,亦即,自由端側,設有在連接器寬度方向Y上朝中間臂部23側形成為凸彎曲之接觸部21A,當插頭連接器II的插頭訊號端子70進入到了U字形部時,接觸部21A以因彈性臂部21之彈性位移所產生的力按壓插頭訊號端子70,並在與中間臂部23之間予以夾壓。彈性臂部21係如前述般,處於形成在殼體10的突出壁12之訊號端子用溝部12A內且朝連接器寬度方向Y彈性位移,接觸部21A的部分從訊號端子用溝部12A突出。
中間臂部23與埋設臂部22及凸彎曲部25係如上述般,形成為倒U字形部,中間臂部23及凸彎曲部25接觸於殼體10的側壁14之內面及上表面,埋設臂部22埋設於側壁14內,藉由該側壁14分別將其加以保持。將中間臂部23與埋設臂部22連結之凸彎曲部25是露出於側壁14的上表面。從埋設臂部22的下端,是設有以面向電路基板P的方式彎曲成L字形且在連接器寬度方向Y朝外側延伸伸出之連接部22A。此連接部22A係焊錫連接於電路基板P之對應電路部亦即焊墊P1(參照圖1)。
插座電源端子30亦可與插座訊號端子20同樣地,將金屬板朝其板厚方向彎曲而製作,其端子寬度(在連接器長度方向X上之寬度尺寸)是較插座訊號端子20大。插座電源端子30係具有當沿著連接器長度方向X觀看時,與插座訊號端子20的彈性臂部21大致相同形態之彈性臂部31,在該彈性臂部31的上端側,亦即,自由端側設有接觸部31A。
插座電源端子30係具有從彈性臂部31的下端經過移行部32而朝連接器寬度方向Y的外側延伸之連接部33。移行部32係位於殼體10的底壁11,連接部33是位於較移行部32若干下側之側壁14的位置之底壁11的底面(參照圖4),從移行部32朝連接部33,是以最短距離連結。在本實施形態,如圖4所示,插座電源端子30是利用與殼體10一體模具成形,藉由該殼體10予以保持,詳細而言,如圖4所示,彈性臂部31的下端部分與移行部32的一部分是藉由殼體10的底壁11保持。在本實施形態,此移行部32是位於底壁11的上表面,但亦可在底壁11的下面,位於壁厚內。
在插座電源端子30的連接部33,如圖3(B)、(D)所示,於端子寬度方向(連接器長度方向X)的兩端位置,具有在連接器寬度方向Y朝向外側之2個突出部33A,在兩突出部33A之間形成有缺口部33B。此缺口部33B係收容後述的插座鎖定構件的固定部42A,並且具有當與電路基板P進行焊錫連接時,可確保該連接部33之較大的焊錫緣長度的功能。
插座鎖定構件40係將金屬板朝其板厚方向彎曲成形而製作,如圖3(B)、(C)所示,當沿著連接器長度方向X觀看時,呈略倒U字形。該插座鎖定構件40係在連接器長度方向X,設定成與插座電源端子30重複的尺寸及位置。在圖3的例子,插座鎖定構件40係寬度較插座電源端子30大,在連接器長度方向X上,使得插座電源端子30處於插座鎖定構件40的寬度範圍內。
插座鎖定構件40係以成為略倒U字形的方式,具有內臂部41與位於較該內臂部41更外側的埋設臂部42,內臂部41與埋設臂部42之各自的上端部是藉由朝向上方的凸彎曲部43相互地連結。如圖4所示,內臂部41係被殼體10的側壁14之內壁面14A保持,埋設臂部42係埋設並保持於該側壁14的壁厚內。凸彎曲部43係在側壁14的上表面14B露出。在內臂部41的上部,形成有以在連接器寬度方向上朝內側突出的方式凸彎曲之鎖定部41A。又,內臂部41的下端係具有以在連接器寬度方向Y上朝內側延伸伸出的方式彎曲成L字形的止擋部41B。止擋部41B係當與插頭連接器II嵌合時過度地下降進入的情況,作為對該插頭連接器II進行止擋來發揮功能。且,如圖3(C)所示,埋設臂部42係其下端在插座鎖定構件40的寬度方向(成為連接器長度方向X之該插座鎖定構件40的寬度方向之方向)的一部分,在圖示的例子為在中央部,彎曲成L字形而形成為位於側壁14位置之底壁11的底面之固定部42A。此固定部42A係位於形成在插座電源端子30的兩個突出部33A之間的缺口部33B內(參照圖1),藉由焊錫固定於電路基板P之對應部,強化插座鎖定構件40之保持。內臂部41與埋設臂部42及凸彎曲部43所包圍的空間係被殼體10所填充,並且在固定部42A的上側,亦設有殼體10的一部分。
這樣的插座鎖定構件40係與前述的插座電源端子30之彈性臂部31相互作用,在下端,雖不與插座電源端子30相連續,但形成類似插座訊號端子20的U字形部之U字形部(參照圖3(B)、圖4)。亦即,藉由插座電源端子30的彈性臂部31與插座鎖定構件40的內臂部41,形成接收部16的一部分,作為U字形的空間。又,在此U字形部,接收作為對象之插頭連接器I的插頭電源端子80而加以夾壓接觸。藉此,插座電源端子30是藉由其接觸部31A,在與插頭電源端子80之間進行電性連接,並且插座鎖定構件40是藉由其鎖定部41A,與插頭電源端子的對應部相互卡止而進行防脫鎖定。
安裝於殼體10的端壁15之插座補強扣件50係與插座訊號端子20、插座電源端子30及插座鎖定構件40同樣地,將金屬板朝其板厚方向彎曲成形而製作,如圖1及圖3(A)所示,具有:埋設保持於端壁15之外臂部51;從外臂部51的上端部環繞端壁15的內側壁面15B且位於該內側壁面15B之中間臂部52;在中間臂部52的下端之一部分(連接器寬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彎曲之連結部53;從連結部53起立,在上端彎曲成倒U字形之內臂部54;在中間臂部52的下端及連結部53的兩側,對該連結部53,於連接器長度方向X上朝殼體10的外側延伸且在端壁15位置,位於底壁11的底面之端壁側固定部55;從中間臂部52的側緣延伸並彎曲成L字形,埋設於端壁15與側壁14的壁厚內之彎曲埋設臂部56;及在彎曲埋設臂部56的下端,在側壁14位置,從底壁11的底面突出並彎曲成L字形,藉此位於該底壁11的底面之側壁側固定部57。從中間臂部52朝外臂部51是經過上表面彎曲部50A而轉變。連結部53係幾乎被埋設並保持於殼體10的底壁11,一部分在形成於底壁11的溝之位置露出。
[插頭連接器的結構]   其次,簡單說明關於對前述插座連接器I成為對象之插頭連接器II。
插頭連接器II係如圖1、圖2所示,具有:電性絕緣材的殼體60;利用與該殼體60之一體模具成形,藉由該殼體60加以保持之插頭訊號端子70;插頭電源端子80;及插頭補強扣件90。
殼體60係具有:面對安裝有插頭連接器I的電路基板Q(參照圖2)之底壁61(在圖1中,該底壁61是朝向上方呈現);及如圖2所示,從底壁61立起而形成為四角框狀之周壁62。該周壁62係形成為對插座連接器I之嵌合部,被插座連接器I的殼體10之接收部16接收而與插座連接器I嵌合。周壁62係具有:朝連接器長度方向X延伸的兩個側壁63;及以其端部將兩個側壁63彼此連結之兩個端壁64。
插頭訊號端子70及插頭電源端子80係為了成為覆蓋側壁63的上部之倒U字形,當插頭連接器II朝插座連接器I的接收部16嵌合時,在分別與插座連接器I的插座訊號端子20、插座電源端子30接觸連接之位置,對前述側壁63進行設置,又,插頭補強扣件90係在與插座連接器I的插座補強扣件50卡合之位置,對端壁64進行設置。
插頭訊號端子70與插頭電源端子80係將金屬板彎曲而作成為大致相同的形狀,但,與插座連接器I之情況同樣地,比起插頭訊號端子70,插頭電源端子80將端子寬度(連接器長度方向X上之端子寬度尺寸)設定成較大。插頭訊號端子70與插頭電源端子80係形成為以覆蓋捲入殼體60的側壁63的上部之方式到達該側壁63的內壁面63A,在該內壁面63A的下端位置,在連接器寬度方向Y上朝外側彎曲,貫通底壁61後位於該底壁61的下面。插頭訊號端子70及插頭電源端子80係以位於側壁63的內壁面63A的部分,分別形成接觸部71、81,以位於底壁61的下面的部分,分別形成連接部72、82,且,以覆蓋側壁63的上部之部分為位於側壁63的外壁面之部分,形成凸彎曲之鎖定部73、83。
插頭補強扣件90,位於端壁64的內壁面側之部分的上端是朝下方彎曲,該彎曲部分埋設於端壁64內。
[連接器的嵌合動作]   其次,回到圖4及圖5,說明關於插座連接器I與插頭連接器II之嵌合動作。圖4係插座連接器I與插頭連接器II將要嵌合前之斷面圖,圖5係嵌合後之斷面圖,皆顯示連接器長度方向X之插座電源端子30及插頭電源端子80的位置之斷面。
首先,將插座連接器I的插座訊號端子20之連接部22A及插座電源端子30的連接部33、插座鎖定構件40的固定部42A分別朝電路基板P的對應部焊錫連接並焊錫固定,並且,將插座補強扣件50的端壁側固定部55與側壁側固定部57朝電路基板P之對應部進行焊錫固定,然後將插座連接器I安裝於電路基板P。插座訊號端子20的連接部22A係焊錫連接於設在作為對應電路部之電路基板P的焊墊P1,插座電源端子30的連接部33與插座鎖定構件40的固定部42A係焊錫連接並焊錫固定於設在電路基板P之共通的焊墊P2。又,插座補強扣件50的端壁側固定部55與側壁側固定部57分別焊錫固定於對應的焊墊P3、P4。且,將插頭連接器II的插頭訊號端子70之連接部72及插頭電源端子80之連接部82分別焊錫連接至其他的電路基板Q之對應電路部亦即焊墊Q1、Q2。又,在插座連接器I及插頭連接器II各自的焊錫連接部分及焊錫固定部分,亦可可因應需要,塗佈用來防止腐蝕之塗佈劑。
其次,如圖4所示,作成為使插座連接器I位於插頭連接器II的下方而該插座連接器I的接收部16朝上方開口之姿勢,並且,使插頭連接器II以其周壁62朝向下方的姿勢位於插座連接器I的上方。然後,在如圖4所示的連接器嵌合方向Z,使插頭連接器II朝下方移動,將形成插頭連接器II的嵌合部之周壁62嵌入至插座連接器I的接收部16內。
其結果,雖在圖4未顯示,但插頭連接器II之成為逆U字形的插頭訊號端子70,將形成於如圖1所示具有接觸部21A之插座連接器I的插座訊號端子20之U字形的彈性臂部21與中間臂部23之間推開而進入。然後,彈性臂部21在連接器寬度方向Y上朝突出壁12側彈性位移。且,若朝U字形部之進入持續進行的話,則如圖5所示,形成為連接器嵌合狀態,插座訊號端子20的接觸部21A以接觸壓與插頭連接器II的插頭訊號端子70接觸。
另外,插頭連接器II之逆U字形的插頭電源端子80係如圖5所示,在插座電源端子30的彈性臂部31與插座鎖定構件40的內臂部41,嵌合於不連續但略U字形之部分。插頭電源端子80係在從插座電源端子30的接觸部31A經過彈性臂部31及移行部32而到達連接部33之電路,與插座電源端子30之間進行電力的收授。在此情況,移行部32係位於殼體10的底壁11,與此移行部32相連的連接部33係在殼體10的側壁14的下方位置,位於底壁11的底面,因此,前述電路是將移行部32與連接部33之間,不需經由彎曲部分而能以大致直線狀的最短距離加以連結。因此,即使在使從數安培至數十安培(更具體而言,5~20安培)左右較大的電流流動之情況,亦可抑制發熱量。又,在插頭電源端子80與插座電源端子30之接觸部分亦即接觸部31A,由於電流密度高,會成為發熱源,但由於所產生的熱會經由移行部32與連接部33傳導至電路基板P,故亦可提高散熱性。
又,在插頭連接器II的插頭電源端子80,於與插座鎖定構件40形成面連接之側形成有鎖定部83,與此鎖定部83卡合而在連接器拔出方向上形成可與插座鎖定構件40鎖定之鎖定狀態。
其次,雖在圖4、圖5未顯示,插頭連接器II的插頭補強扣件90,在插座補強扣件50的上表面彎曲部50A被導引。插座補強扣件50及插頭補強扣件90分別將安裝的殼體10予以補強,並且具有當開始進行連接器嵌合時,能從即使有稍許的位置偏移造成兩連接器碰撞時所受到的衝擊力保護殼體10之功能。
本發明除了圖1至圖5所示的形態以外,亦可進行變更。
在圖1至圖5的形態,插座鎖定構件40與插座補強扣件50的兩構件係形成不同體,但因在兩構件中幾乎不會有電源電流流動,所以,不需要考量關於因電流所產生的發熱量之抑制,在其形狀等上未有限制,在構件本身的強度、殼體的補強之差異、製造上的容易性等,能決定其形態,亦可將兩構件形成為一體。在此情況,由於可減少零件數量、且可減少構件加工工時,極為理想。
在如圖6所示的其他形態,顯示與將如圖3(A)、(C)所示的插座鎖定構件40與圖3(A)所示的插座補強扣件50形成為一體者相當的鎖定補強扣件100。在圖6,與圖3(A)、(C)共通的部分,賦予在其符號加上[100]後之符號,並省略其說明。鎖定補強扣件100係具有鎖定構件部分140和補強扣件部分150。鎖定構件部分140與補強扣件部分150係除了兩者被連結的這一點以外,其餘與如圖3所示的插座鎖定構件40與插座補強扣件50幾乎的形態幾乎相同。在此,針對與圖3所示的形態不同點進行說明。
鎖定構件部分140與補強扣件部分150係藉由將鎖定構件部分140的埋設臂部142和補強扣件部分150的彎曲埋設臂部156連結而形成為一構件。如此,藉由將鎖定構件部分140與補強扣件部分150形成作為一構件,使得兩部分相輔相成而能使構件本身的強度及殼體補強的兩功能提升,且能夠減少構件加工工時、構件數量等。
又作為其他形態,亦可採取如圖7所示的形態。在此圖7,顯示具有藉由將如圖3之插座鎖定構件40與插座電源端子30形成為一體所獲得之電源端子鎖定構件200。在圖7中,對與圖3(A)、(C)共通的部分,賦予在其符號加上[200]後之符號,並省略其說明。電源端子鎖定構件200係具有電源端子部分230和鎖定構件部分240。電源端子部分230本身與鎖定構件部分240本身,分別與如圖3所示的插座電源端子30與插座鎖定構件40幾乎的形態幾乎相同。在此,針對與圖3所示的形態不同點進行說明。
在圖7中,電源端子部分230係比起如圖3之插座電源端子30的情況,如圖7(A)、(C)所示,形成與如圖3(A)、(D)的插座電源端子30幾乎相同形態,但,連接部233大致形成平坦板面,不存在有如圖3(A)、(D)形成於插座電源端子30的缺口部33B、設置於其兩側的突出部33A等,又,形成前述平坦板面的連接部233是以較大的面積進行設置。因此,連接部233之與電路基板的對應部進行焊接之焊錫面積大,藉由焊錫之保持強度高。
與電源端子部分230形成為一體的鎖定構件部分240係形成為經由在電源端子部分230的連接部233之緣部(連接器寬度方向Y上,位於彈性臂部231相反側之緣部233B)彎曲而起立的埋設臂部242,且在該埋設臂部242的上端朝連接器寬度方向Y且下方彎曲的內臂部241之倒U字形。埋設臂部242及內臂部241係相當於圖3的插座電源端子30之埋設臂部42及內臂部41。在圖7(A)的例子,從埋設臂部242的下端在連接器寬度方向Y上朝外側延伸伸出之固定部242A係在連接器長度方向X上,設在接近插座補強扣件250之位置。再者,如圖7(C)所示的電源端子鎖定構件200係在圖7(A)中顯示位於連接器長度方向X上位於左側且未圖示的另一方的電源端子鎖定構件200。因此,固定部242A係在連接器長度方向X上,在圖7(A)與圖7(C)中,位於相反側。
鎖定構件部分240係在圖7(B)中,顯示其內臂部241的下緣接觸於連接部233,但在本發明,可接觸,亦可不接觸。
在該電源端子鎖定構件200,若電源端子部分230以其接觸部231A與作為對象之插頭電源端子80接觸的話,則,形成從接觸部231A經由彈性臂部231、移行部232而到達連接部233之大致直線狀的電路,在與插頭電源端子80之間進行電力的收授。此時,從電源端子部分230的連接部233起,鎖定構件部分240形成為一體而起立,但因電源電流是流動於最短距離之大致直線狀的電路,因此幾乎不會朝鎖定構件部分240側流動。其結果,與如圖3所示的插座電源端子30的情況同樣地,可大幅地抑制因電流所產生之發熱量。因此,即使鎖定構件部分240的內臂部241的下端與連接部233接觸或不接觸,幾乎也不會有電流流動至鎖定構件部分240。
10‧‧‧殼體14‧‧‧側壁16‧‧‧接收部30、130、230‧‧‧(插座)電源端子31、131、231‧‧‧彈性臂部31A、131A、231A‧‧‧接觸部32、132、232‧‧‧移行部33、133、233‧‧‧連接部40、140、240‧‧‧(插座)鎖定構件
圖1係顯示作為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之插座連接器與其對象連接器之插頭連接器的兩連接器嵌合前的狀態之斜視圖。   圖2係將圖1的兩連接器上下位置顛倒而姿勢反轉顯示的斜視圖。   圖3係圖1的插座連接器中省略了殼體之斜視圖,其中,(A)係針對插座訊號端子、插座電源端子、插座鎖定構件、及插座補強扣件,顯示該等位置關係及形狀之斜視圖,(B)係從連接器長度方向觀看插座電源端子與插座鎖定構件之圖,(C)係插座鎖定構件的斜視圖,(D)係插座電源端子的斜視圖。   圖4係圖1的兩連接器嵌合前之電源端子的位置之斷面圖。   圖5係圖4的兩連接器嵌合後之電源端子的位置之斷面圖。   圖6係顯示作為本發明的其他實施形態,被作成一體之電源端子補強扣件的斜視圖。   圖7係顯示本發明的其他實施形態,被作成一體之一方的電源端子鎖定構件,(A)係斜視圖,(B)係從連接器長度方向觀看的圖,(C)係從下方觀看另一方的電源端子鎖定構件之斜視圖。
20‧‧‧插座訊號端子
21‧‧‧彈性臂部
21A‧‧‧接觸部
22‧‧‧埋設臂部
22A‧‧‧連接部
23‧‧‧中間臂部
24‧‧‧連結部
25‧‧‧凸彎曲部
30‧‧‧(插座)電源端子
31‧‧‧彈性臂部
31A‧‧‧接觸部
32‧‧‧移行部
33‧‧‧連接部
33A‧‧‧突出部
33B‧‧‧缺口部
40‧‧‧(插座)鎖定構件
41‧‧‧內臂部
41A‧‧‧鎖定部
41B‧‧‧止擋部
42‧‧‧埋没臂部
42A‧‧‧固定部
43‧‧‧凸彎曲部
50‧‧‧插座補強扣件
50A‧‧‧彎曲部
51‧‧‧外臂部
52‧‧‧中間臂部
53‧‧‧連結部
54‧‧‧內臂部
55‧‧‧端壁側固定部
56‧‧‧彎曲埋設臂部
57‧‧‧側壁側固定部

Claims (4)

  1. 一種電路基板用電連接器,係具有:電性絕緣材製且配置於電路基板的安裝面之殼體、藉由該殼體所保持的金屬材製的電源端子及鎖定構件,前述電源端子是與對象連接器的對應端子接觸,前述鎖定構件是與對象連接器的對應鎖定部卡合,其特徵為:前述殼體係具有:接收對象連接器的接收部;及以沿著前述安裝面的一方向作為長度方向而延伸且用來保持前述電源端子與前述鎖定構件之側壁,前述電源端子與前述鎖定構件係設於具有在前述長度方向上相互重複的部分之位置,前述電源端子係具有:位於前述接收部內,且形成有與前述對應端子接觸的接觸部之彈性臂部;位於前述殼體的底壁的底面而與電路基板的對應電路部連接之連接部,前述彈性臂部是在成為其一端側的自由端側形成有前述接觸部,該彈性臂部的另一端側是經由位於前述殼體的底壁之移行部而連結於前述連接部,前述鎖定構件係在較前述連接部更上方位置,藉由前 述側壁加以保持,前述鎖定構件係具有焊錫固定至電路基板之固定部,前述電源端子與前述鎖定構件是形成作為不同的構件。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電路基板用電連接器,其中,前述電源端子是在前述長度方向上,處於前述鎖定構件的寬度範圍內。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電路基板用電連接器,其中,還具有藉由位於前述殼體的前述長度方向端部之端壁所保持的補強扣件,該補強扣件是與鎖定構件形成作為一構件。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之電路基板用電連接器,其中,前述鎖定構件的固定部與前述電源端子的連接部係可焊接於電路基板之共通焊墊。
TW107122057A 2017-08-21 2018-06-27 電路基板用電連接器 TWI74686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58726A JP6894320B2 (ja) 2017-08-21 2017-08-21 回路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
JP2017-158726 2017-08-2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14109A TW201914109A (zh) 2019-04-01
TWI746862B true TWI746862B (zh) 2021-11-21

Family

ID=655146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22057A TWI746862B (zh) 2017-08-21 2018-06-27 電路基板用電連接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894320B2 (zh)
KR (1) KR102353876B1 (zh)
CN (1) CN109428182B (zh)
TW (1) TWI74686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4505933U (zh) * 2020-08-03 2021-10-26 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连接器
JP7484062B2 (ja) 2020-08-17 2024-05-16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基板接続コネクタ
KR102632070B1 (ko) * 2021-04-02 2024-02-02 몰렉스 엘엘씨 기판 대 기판 커넥터용 플러그 커넥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커넥터 조립체
JP7245943B2 (ja) * 2021-04-02 2023-03-24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基板対基板コネクタ用プラグコネクタおよびこれを含むコネクタ組立体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13668Y (zh) * 2004-04-30 2005-07-27 连展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板对板连接器
CN2901611Y (zh) * 2006-03-02 2007-05-16 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板对板连接器
TW201436373A (zh) * 2013-03-05 2014-09-16 Japan Aviation Electron 電連接器
JP2016048613A (ja) * 2014-08-27 2016-04-07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
US20180261958A1 (en) * 2017-03-07 2018-09-13 Molex, Llc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assembly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04581A (en) * 1996-07-17 1999-05-18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Electrical interconnection system and device
CN2660713Y (zh) * 2003-08-12 2004-12-01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JP6051242B2 (ja) * 2014-07-16 2016-12-27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回路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
JP6473990B2 (ja) * 2014-08-07 2019-02-27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および当該コネクタに用いられるソケット
JP6513509B2 (ja) 2015-07-01 2019-05-15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基板対基板コネクタおよびコネクタ
JP6281539B2 (ja) * 2015-07-29 2018-02-21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基板接続用電気コネクタ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13668Y (zh) * 2004-04-30 2005-07-27 连展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板对板连接器
CN2901611Y (zh) * 2006-03-02 2007-05-16 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板对板连接器
TW201436373A (zh) * 2013-03-05 2014-09-16 Japan Aviation Electron 電連接器
TWI524598B (zh) * 2013-03-05 2016-03-01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電連接器
JP2016048613A (ja) * 2014-08-27 2016-04-07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
US20180261958A1 (en) * 2017-03-07 2018-09-13 Molex, Llc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assembly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28182B (zh) 2021-06-15
TW201914109A (zh) 2019-04-01
CN109428182A (zh) 2019-03-05
JP6894320B2 (ja) 2021-06-30
KR20190020613A (ko) 2019-03-04
KR102353876B1 (ko) 2022-01-19
JP2019036500A (ja) 2019-03-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46862B (zh) 電路基板用電連接器
TWI644487B (zh) 連接器
CN113300140B (zh) 插座连接器及包括其的连接器组件
TWI624119B (zh) 基板連接用電連接器
US8961215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ed component, plug connector, and receptacle connector
KR100985643B1 (ko) 커넥터 및 커넥터 접속체
TWI644483B (zh) 連接器
TWI624114B (zh) 基板連接用電連接器
TW201703354A (zh) 板對板連接器總成及連接器
TWM586887U (zh) 電連接器
TWM469655U (zh) 插座連接器
JP6986039B2 (ja) 電気コネクタ及び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
WO2007094149A1 (ja) コネクタ
US10644420B1 (en) Electric connector and electric connector set
US20220052468A1 (en) Receptacle connector
KR20150017759A (ko) 단자 금구 기판의 접속 구조
TW201834324A (zh) 電連接器及其組件
JP2014191882A (ja) 電気コネクタ
JP2012243600A (ja) 回路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
JP6991819B2 (ja) コネクタ
TWI702758B (zh) 具有彈簧叉之接觸裝置
JP2017147171A (ja) コネクタ
TWI543451B (zh) 電連接器及其組合
TWM549460U (zh) 板對板電連接器組件及其插座連接器與插頭連接器
TWM552697U (zh) 電連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