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46757B - 渦卷式流體機械及車輛 - Google Patents

渦卷式流體機械及車輛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46757B
TWI746757B TW106146210A TW106146210A TWI746757B TW I746757 B TWI746757 B TW I746757B TW 106146210 A TW106146210 A TW 106146210A TW 106146210 A TW106146210 A TW 106146210A TW I746757 B TWI746757 B TW I74675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croll
fixed scroll
movable
fixed
movable scrol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462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833441A (zh
Inventor
水船徹
黒光将
高嶋洋司
中川裕
高橋亮
宮內辰雄
田中源平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納博特斯克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納博特斯克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納博特斯克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334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334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467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46757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4C18/00 - F04C28/00
    • F04C29/04Heating; Cooling; Heat insul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18/00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C18/02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of arcuate-engagement type, i.e. with circular translatory movement of co-operating members, each member having the same number of teeth or tooth-equivalents
    • F04C18/0207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of arcuate-engagement type, i.e. with circular translatory movement of co-operating members, each member having the same number of teeth or tooth-equivalents both members having co-operating elements in spiral form
    • F04C18/0215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of arcuate-engagement type, i.e. with circular translatory movement of co-operating members, each member having the same number of teeth or tooth-equivalents both members having co-operating elements in spiral form where only one member is mov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otary Pumps (AREA)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渦卷式流體機械(10)具有:外殼(15);固定渦卷(20),其固定於外殼;及可動渦卷(30),其配置於形成於外殼與固定渦卷之間之空間S,且一面與固定渦卷接觸一面旋轉。藉由可動渦卷相對於固定渦卷進行相對動作,而對形成於固定渦卷與可動渦卷之間之作用室(11)內之流體作用。設置有流調整構件(50),其包含位於可動渦卷之與固定渦卷相接之平面(sfb)之延長上且沿相對於平面(sfb)非平行之方向延伸的遮蔽板部(55)。

Description

渦卷式流體機械及車輛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耐久性優異之渦卷式流體機械、及具有該渦卷式流體機械之車輛。
例如如JPH7-208353A所揭示,於渦卷式流體機械中,於固定渦卷與可動渦卷之各個漩渦狀繞件之間,形成有作用室。若可動渦卷相對於固定渦卷回轉,則藉由作用室一面移動一面逐漸減小其容積而將流體持續壓縮。此時可動渦卷與固定渦卷接觸,可將可動渦卷及固定渦卷之間密閉。其結果,於JPH7-208353A所示之例中,自位於外周部之入口吸引流體,且自位於中心部之出口排出壓縮流體。 然而,產生設置於漩渦狀繞件末端之末端密封材提前劣化之問題。該問題於在周邊塵埃較多之環境下使用先前之渦卷式流體機械之情形時更為顯著。例如,作為搭載於鐵路車輛之空氣壓縮機而使用之渦卷式流體機械係於市區或田園地區、山林地區等鐵路車輛行駛之室外之各種環境下使用。因此,渦卷式流體機械與於特定之室內使用之情形相比,於塵埃更多之環境下使用。 調查末端密封材之提前劣化之原因後確認,周邊之塵埃穿過固定渦卷與可動渦卷之間之接觸部位而流入至作用室內,且該塵埃卡入末端密封材與各渦卷之間,使末端密封材因磨耗而劣化。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有效地防止渦卷式流體機械周邊之塵埃向作用室內流入。 本發明之第1渦卷式流體機械具備: 固定渦卷; 可動渦卷,其與上述固定渦卷對向配置且相對於上述固定渦卷移動;及 流調整構件,其限制自外部朝向上述固定渦卷及上述可動渦卷對向之區域之外周部之氣流。 於本發明之第1渦卷式流體機械中,亦可為上述可動渦卷一面與上述固定渦卷接觸一面相對移動,上述流調整構件設置於上述可動渦卷之與上述固定渦卷接觸之面之延長上。 本發明之第1渦卷式流體機械亦可進而具備與上述固定渦卷固定之外殼,且上述可動渦卷配置於上述外殼與上述固定渦卷之間之空間,設置有連通於上述空間之冷卻用流體之流入口及流出口,上述流調整構件設置於上述流入口或上述流入口與上述可動渦卷之間。 本發明之第1渦卷式流體機械亦可進而具備與上述固定渦卷固定之外殼,且上述可動渦卷配置於上述外殼與上述固定渦卷之間之空間,設置有連通於上述空間之冷卻用流體之流入口及流出口,上述流調整構件設於上述流入口或與上述流入口對向。 於本發明之第1渦卷式流體機械中, 亦可為上述可動渦卷具有基底板部,該基底板部具有包含與上述固定渦卷接觸之上述面之第1面、及朝向與上述第1面為相反側之第2面;且 於上述固定渦卷與上述可動渦卷對向之方向上,上述流調整構件之一端部位於較上述面更靠上述固定渦卷之側,上述流調整構件之另一端部位於較上述第2面更遠離上述固定渦卷之側。 於本發明之第1渦卷式流體機械中, 亦可為上述可動渦卷進而具有自上述基底板部之上述第2面伸出之散熱片;且 於上述固定渦卷與上述可動渦卷對向之上述方向上,上述流調整構件之另一端部位於上述散熱片之距上述基底板部最遠之末端與上述第2面之間。 於本發明之第1渦卷式流體機械中,亦可為上述流調整構件具有:遮蔽板部,其沿相對於上述面非平行之方向延伸;及延長部,其自上述遮蔽板部朝向上述可動渦卷伸出。 於本發明之第1渦卷式流體機械中, 亦可為於上述固定渦卷與上述可動渦卷對向之上述方向上,上述延長部位於上述散熱片之距上述基底板部最遠之末端與上述第2面之間。 於本發明之第1渦卷式流體機械中,亦可為上述延長部之與連接於上述遮蔽板部之側為相反側之緣部具有弧狀之輪廓。 於本發明之第1渦卷式流體機械中,亦可為上述遮蔽板部及上述延長部係由彎折之金屬製板而形成。 於本發明之第1渦卷式流體機械中,亦可為上述遮蔽板部遍及90°以上之角度範圍,較佳為遍及180°以上之角度範圍,進而較佳為遍及270°之角度範圍,最佳為遍及360°,自周圍包圍上述可動渦卷。 於本發明之第1渦卷式流體機械中,亦可為上述流調整構件設置於上述固定渦卷。 於本發明之第1渦卷式流體機械中,亦可為上述流調整構件設置於上述可動渦卷。 於本發明之第1渦卷式流體機械中,亦可為上述流調整構件(流引導構件)係於上述固定渦卷與上述可動渦卷對向之方向上朝遠離上述固定渦卷之方向自上述可動渦卷伸出。 本發明之第1渦卷式流體機械亦可進而具備與上述固定渦卷固定之外殼; 上述可動渦卷配置於上述外殼與上述固定渦卷之間之空間; 設置有連通於上述空間之冷卻用流體之流入口及流出口;且 上述流調整構件(流引導構件)以於連結上述流入口及上述流出口之方向上遠離上述流入口而接近於上述流出口之方式,自上述可動渦卷延伸出。 本發明之第1渦卷式流體機械亦可進而具備與上述固定渦卷固定之外殼; 上述可動渦卷配置於上述外殼與上述固定渦卷之間之空間; 設置有連通於上述空間之冷卻用流體之流入口及流出口;且 上述流調整構件(流引導構件)將自上述流入口朝向上述流出口之冷卻用流體之流動,以於上述固定渦卷與上述可動渦卷對向之方向上遠離上述固定渦卷之方式進行引導。 本發明之第1渦卷式流體機械亦可進而具備與上述固定渦卷固定之外殼; 上述可動渦卷配置於上述外殼與上述固定渦卷之間之空間; 設置有連通於上述空間之冷卻用流體之流入口及流出口; 上述第1流調整構件位於上述流入口與第2流調整構件(流引導構件)之間;且 第2流調整構件(流引導構件)位於第1流調整構件與上述流出口之間。 本發明之第2渦卷式流體機械具備: 固定渦卷; 可動渦卷,其與上述固定渦卷對向配置且相對於上述固定渦卷移動;及 流調整構件(流引導構件),其以於上述固定渦卷與上述可動渦卷對向之方向上遠離上述固定渦卷之方式自上述可動渦卷延伸出。 本發明之第3渦卷式流體機械係具備如下構件之渦卷式流體機械: 固定渦卷;及 可動渦卷,其與上述固定渦卷對向配置且相對於上述固定渦卷移動;且 設置有連通於上述空間之冷卻用流體之流入口及流出口; 進而具備流調整構件(流引導構件),其將自上述流入口朝向上述流出口之冷卻用流體之流動,以於上述固定渦卷與上述可動渦卷對向之方向上遠離上述固定渦卷之方式進行引導。 於本發明之第1至3之渦卷式流體機械中, 亦可為上述可動渦卷具有:基底板部,其具有包含與上述固定渦卷接觸之上述面之第1面及與上述第1面對向之第2面;及可動繞件,其自上述基底板部之上述第1面朝上述固定渦卷之側延伸;且 上述流調整構件(流引導構件)自上述基底板部之上述第2面延伸出。 於本發明之第1至3之渦卷式流體機械中, 亦可為設置有連通於上述空間之冷卻用流體之流入口及流出口;且 自上述流調整構件(流引導構件)至上述流出口之距離較自上述流調整構件(流引導構件)至上述流入口之距離短。 本發明之第4渦卷式流體機械具備: 固定渦卷;及 可動渦卷,其一面與上述固定渦卷接觸一面旋轉;且 設置有流調整構件,其位於上述可動渦卷之與上述固定渦卷相接之平面之延長上且相對於上述平面非平行地延伸; 上述遮蔽板部遍及90°以上之角度範圍,較佳為遍及180°以上之角度範圍,進而較佳為遍及270°之角度範圍,最佳為遍及360°,自周圍包圍上述可動渦卷。 於本發明之第1或第4之渦卷式流體機械中,亦可為上述遮蔽板部與上述外殼個別設置。 本發明之第1至4之渦卷式流體機械亦可為使用於鐵路車輛之空氣壓縮機。 本發明之車輛具備: 車輛本體;及 本發明之第1至4之渦卷式流體機械之任一者,其搭載於上述車輛本體。 根據本發明,可藉由有效地防止塵埃向渦卷式流體機械之作用室內流入,而有效地抑制末端密封材之劣化。
以下,參照圖式對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進行說明。另,於附加於本案說明書之圖式中,為了便於圖示與理解,適當將比例尺及縱橫之尺寸比等自實物之其等變更而誇大。 圖1~圖6係用以說明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圖。其中圖1及圖2係用以說明渦卷式流體機械之整體構成之圖。如圖1及圖2所示,渦卷式流體機械10包含固定渦卷20及可動渦卷30作為主要之構成要件,可藉由固定渦卷20及可動渦卷30相對動作而對流體產生作用。圖示之渦卷式流體機械10除固定渦卷20及可動渦卷30外,亦包含外殼15及驅動機構40。如圖2所示,固定渦卷20經由緊固件13而與外殼15固定。可動渦卷30配置於由外殼15及固定渦卷20形成之空間S內。可動渦卷30於藉由驅動機構40區劃之軸向ad,與固定渦卷20面相對。於固定渦卷20及可動渦卷30之間,形成作用室11。於該渦卷式流體機械10中,若可動渦卷30相對於固定渦卷20相對移動,則可對作用室11內之流體產生作用。 以下,對渦卷式流體機械10之各要件進行說明。首先,主要參照圖2、圖3及圖6,對固定渦卷20進行說明。另,圖3係圖2之部分放大圖,圖6係顯示渦卷式流體機械10中之固定渦卷20之立體圖。 如圖2及圖3所示,固定渦卷20具有基底板部21,且基底板部21具有大致圓板狀之外形。於基底板部21之周緣,設置有環狀壁部22。環狀壁部22於固定渦卷20及可動渦卷30對向之方向上,換言之於渦卷式流體機械10之軸向ad,朝向可動渦卷30之側自基底板部21延伸出。固定渦卷20之環狀壁部22使用緊固件13而固定於外殼15。 如圖6所示,該環狀壁部22形成與可動渦卷30面相對之面(接觸面、對向面)sfa。於圖示之例中,面sfa形成為平面。面sfa於渦卷式流體機械10之運轉中,與可動渦卷30接觸。且,於面sfa形成有周狀(尤其圓周狀)之槽25。如圖2及圖3所示,於槽25配置施力機構46及防塵密封構件47。嚴格而言,防塵密封構件47與可動渦卷30接觸。施力機構46於軸向ad按壓防塵密封構件47,使防塵密封構件47抵接於可動渦卷30。藉由被施力機構46施力之防塵密封構件47,可將固定渦卷20與可動渦卷30之間密閉。 如圖2、圖3及圖6所示,於由基底板部21之環狀壁部22包圍之區域,設置有固定繞件23。於自渦卷式流體機械10之軸向ad觀察時,固定繞件23係沿著漩渦狀之路徑立設之壁部。固定繞件23係於渦卷式流體機械10之軸向ad上,朝向可動渦卷30之側自基底板部21伸出。如圖3所示,於固定繞件23之末端,設置有末端密封材23a。末端密封材23a與可動渦卷30接觸。末端密封材23a由橡膠或樹脂等密閉性優異之材料形成,將固定繞件23與可動渦卷30之間密閉。 如圖2所示,於基底板部21設置有貫通孔。貫通孔形成使作用室11連通於外部之入口11a及出口11b。於圖示之例中,入口11a形成於沿著固定繞件23之漩渦狀路徑之外周部,出口11b形成於沿著固定繞件23之漩渦狀路徑之中心部。 再者,如圖2所示,於基底板部21之與設置有固定繞件23之側相反之側,設置有散熱片24、外罩材26及側壁部27。外罩材26形成為板狀,與基底板部21對向配置。於基底板部21與外罩材26之間,設置有一對側壁部27。各側壁部27沿渦卷式流體機械10之軸向ad延伸,連結基底板部21與外罩材26。藉由基底板部21、外罩材26及一對側壁部27,形成兩端形成有流入口Sa2及流出口Sb2之筒狀之流路。來自後述之送出機構70之冷卻用流體通過該流路。於成為流路內之基底板部21與外罩材26之間,設置有複數個散熱片24。散熱片24於基底板部21與外罩材26之間,沿渦卷式流體機械10之軸向ad延伸。 接著對可動渦卷30進行說明。配置於空間S內之可動渦卷30一面與固定渦卷20接觸一面旋轉。如圖2及圖3所示,可動渦卷30具有與固定渦卷20面相對配置之基底板部31。基底板部31具有朝向固定渦卷20側之第1面31a及朝向與固定渦卷20側相反之側之第2面31b。 於基底板部31之第1面31a中之與作用室11面相對之區域,形成有可動繞件33。可動繞件33係於自渦卷式流體機械10之軸向ad之觀察中,沿著漩渦狀之路徑立設之壁部,具有與固定繞件23相輔之構成。可動繞件33係於渦卷式流體機械10之軸向ad,朝向固定渦卷20之側而自基底板部31延伸出。如圖3所示,於可動繞件33之末端,設置有末端密封材33a。末端密封材33a與固定渦卷20接觸。末端密封材33a由橡膠或樹脂等密閉性優異之材料形成,將可動繞件33與固定渦卷20之間密閉。 於基底板部31之第1面31a中之設置有可動繞件33之區域之外周區域,形成有周狀之面sfb(接觸面)。於圖示之例中,面sfb形成為平面。可動渦卷30之面sfb於渦卷式流體機械10之運轉中,與上述之固定渦卷20之面sfa接觸,將固定渦卷20與可動渦卷30之間密閉。嚴格而言,可動渦卷30之面sfb於渦卷式流體機械10之運轉中,與設置於固定渦卷20之面sfa之防塵密封構件47接觸。 另一方面,如圖2、圖4及圖5所示,於基底板部31之第2面31b,設置有散熱片34及連結輪轂35。散熱片34及連結輪轂35自第2面31b沿軸向ad延伸出。 接著,對驅動機構40進行說明。驅動機構40係使可動渦卷30對於固定渦卷20相對動作之機構。於本實施形態中,驅動機構40於正交於渦卷式流體機械10之軸向ad之面內,使可動渦卷30對於固定渦卷20相對擺動。可動渦卷30由驅動機構40驅動,對於固定渦卷20並進移動,尤其沿著圓周路徑並進移動。 驅動機構40具有:電動機41,其輸出旋轉力;及轉換機構42,其用以將自電動機41輸出之旋轉動作轉換成沿著圓周軌道之並進運動。轉換機構42可採用各種周知之構成、例如上述之專利文獻(JPH7-208353A)所揭示之構成等。於圖2所示之例中,轉換機構42具有:曲柄軸43,其由電動機41旋轉驅動;及軸承44,其固定於可動渦卷30之連結輪轂35內。曲柄軸43具有:第1軸部43a,其配置於電動機41之旋轉軸線ra上且藉由電動機41旋轉驅動;及第2軸部43b,其區劃自旋轉軸線ra偏心之偏心軸線ea。第2軸部43b保持於軸承44。若旋轉驅動第1軸部43a,則第2軸部43b於以旋轉軸線ra為中心之圓周軌道上移動,且圓周軌道之半徑與自旋轉軸線ra至偏心軸線ea之偏心量一致。此時,經由軸承44,可動渦卷30可對於第2軸部43b以偏心軸線ea為中心旋轉。藉由此種構成,可動渦卷30可藉由自電動機41輸出之旋轉,而對於固定渦卷20擺動。另,雖省略圖示,但亦可另外設置用以限制可動渦卷30對於固定渦卷20之旋轉之機構,例如曲柄軸等。 另,藉由電動機41之旋轉軸線ra,區劃渦卷式流體機械10之軸向ad。渦卷式流體機械10之軸向ad係與電動機41之旋轉軸線ra平行之方向,於圖示之例中,為亦與偏心軸線ea平行之方向。固定渦卷20及可動渦卷30於渦卷式流體機械10之軸向ad面相對。 上述之構成要件中,外殼15、固定渦卷20及可動渦卷30由具有高強度且耐熱性優異之金屬製作。金屬中,尤其鋁或鋁合金具有輕量且散熱性優異之優點。另一方面,施力機構46由材料本身具有彈性之構件、或因形狀而具有彈性之構件等構成。於圖3所示之例中,施力機構46由橡膠製之管構成。防塵密封構件47藉由於與可動渦卷30之面sfb之間發揮高密閉性且具有耐磨耗性之材料,例如橡膠或樹脂等構成。 於包含以上構成之渦卷式流體機械10中,若藉由驅動機構40使可動渦卷30對於固定渦卷20擺動旋轉,則於作用室11內,固定繞件23及可動繞件33於沿著固定繞件23之漩渦狀路徑之各區域,於正交於軸向ad之徑向rd,重複接近及分離。藉此,於作用室11內,沿著固定繞件23之漩渦狀路徑,持續進行內部介質即作用流體之壓縮或流體之膨脹。於圖示之例中,自沿著固定繞件23之漩渦狀路徑之外周部朝向中心部,持續壓縮空氣。於沿著固定繞件23之漩渦狀路徑之中心部,獲得壓力增加之空氣,並自出口11b供給至外部。伴隨於此,自位於沿著固定繞件23之漩渦狀路徑之外周部之入口11a吸引空氣。即,於圖示之例中,渦卷式流體機械10作為壓縮機發揮功能。 另,渦卷式流體機械10之運轉中,於成為可動渦卷30及固定渦卷20之間之作用室11內,於圖示之例中,產生因成為空氣之作用流體被壓縮引起之發熱現象。因該發熱,尤其固定渦卷20及可動渦卷30被加熱。若固定渦卷20及可動渦卷30被加熱,則發生熱變形,固定渦卷20與可動渦卷30之間之密閉可能變得不充分。 因此,設置有朝向渦卷式流體機械10送出冷卻用流體cf之送出機構70。冷卻用流體cf藉由於與固定渦卷20及可動渦卷30之散熱片24、34之間進行熱交換,可有效地冷卻渦卷式流體機械10。尤其,如圖1及圖2所示,於渦卷式流體機械10,設置有連通於空間S之流入口Sa及流出口Sb。又,於固定渦卷20,藉由基底板部21、外罩材26及一對側壁部27,形成於兩端形成有流入口Sa2及流出口Sb2之筒狀之流路。來自送出機構70之冷卻用流體cf被導入至流入口Sa及流入口Sa2。自流入口Sa流入至空間S內之冷卻用流體cf通過流出口Sb而自空間S內流出。通過空間S內之冷卻用流體cf可有效地冷卻可動渦卷30。自流入口Sa2流入至固定渦卷20內之流路之冷卻用流體cf通過流出口Sb2而自固定渦卷20內之流路流出。通過固定渦卷20內之流路之冷卻用流體cf可有效地冷卻固定渦卷20。 作為自送出機構70向渦卷式流體機械10供給之冷卻用流體cf,可選擇各種流體。但,自簡化裝置構成、降低渦卷式流體機械10之運轉成本等觀點而言,較佳為採用存在於渦卷式流體機械10周圍之空氣作為冷卻用流體cf。此時,送出機構70構成為送風機。又,亦可於送出機構70與渦卷式流體機械10之流入口Sa之間設置管道等,僅對渦卷式流體機械10之內部空間S供給冷卻用流體cf。作為另一例,送出機構70亦可對渦卷式流體機械10之內部空間S及外表面之兩者供給冷卻用流體cf。 另外,作為壓縮機發揮功能之渦卷式流體機械使用於各種領域、鐵路車輛或汽車等交通工具。然而,於周邊塵埃較多之環境下使用先前之渦卷式流體機械之情形時,產生設置於繞件之末端之末端密封材(亦稱為頂端密封)提前劣化之問題。例如,作為搭載於鐵路車輛之空氣壓縮機使用之渦卷式流體機械係於市區或田園地區、山林地區等鐵路車輛行駛之室外之各種環境下使用。此種渦卷式流體機械與於特定之室內使用之情形相比,於塵埃更多之環境下使用。又,由於環境隨著鐵路車輛之運行地區或時期而變化,故亦難以採取永久性對策。另一方面,如此之空冷式之渦卷式流體機械其較大之優點為,係與向作用室內注入冷卻油之供油式不同之無供油式,無須持續一定期間實施維護。因此,於塵埃較多之環境下使用之末端密封材之提前劣化成為妨礙渦卷式流體機械普及之深刻理由。 本案發明者等調查末端密封材之提前劣化之原因後確認,周邊之塵埃等異物穿過固定渦卷與可動渦卷之間之接觸部位而流入至作用室內,且該異物卡入末端密封材與各渦卷之間,使末端密封材因磨耗而劣化。進而加以研究後亦確認,用以冷卻渦卷之冷卻用流體之一部分朝向固定渦卷與可動渦卷之間之間隙,且朝向該間隙之冷卻用流體將塵埃引導至作用室內。此種確認結果亦與於塵埃較多之環境下,上述問題更為顯著之現象一致。 且,於本實施形態之渦卷式流體機械10中,花費用以應對此種問題之工夫。即,根據該渦卷式流體機械10,可有效地防止塵埃等異物流入至作用室11內。藉此,可有效地抑制作用室11內之構成構件之劣化,即便於塵埃較多之環境下使用,亦可降低渦卷式流體機械10之檢查保養之頻率,進而實現渦卷式流體機械10之長壽命化。此種作用效果對於設想於長期間無須實施拆解保養之無供油型之渦卷式流體機械而言尤為有用。又,可發揮此種作用效果之渦卷式流體機械尤其適合於使用環境變化之鐵路車輛、卡車、公共汽車、高空作業車等作業車輛。以下,對該辦法進行說明。 如圖1、圖2、圖4及圖5所示,渦卷式流體機械10進而具有流調整構件(流調整機構)50。該流調整構件50限制自外部朝向固定渦卷20及可動渦卷30對向之區域之外周部之氣流。即,流調整構件50進行如下限制:於固定渦卷20及可動渦卷30對向之區域中之包圍作用室之外周部,即固定渦卷20及可動渦卷30之間之間隙開口之部分,對於自該部分之與上述作用室之側相反側之外部流進之流體降低流量或流速。 於圖示之例中,流調整構件50與流入口Sa或流入口Sa對向。流調整構件50設置於流入口Sa或於流入口Sa與可動渦卷30之間。流調整構件50以防止自送出機構70送出之冷卻用流體cf直接流入至固定渦卷20與可動渦卷30之間之間隙之方式,調整冷卻用流體cf之流動。所謂限制氣流,包含藉由流調整構件50,使進入固定渦卷20與可動渦卷30之間之間隙之冷卻用流體cf之流速下降或減低進入該間隙之冷卻用流體cf之流量等。藉由如此般利用流調整構件50限制朝向固定渦卷20及可動渦卷30之間之氣流,可減少流入至作用室11內之塵埃之量。 如圖1中充分顯示,流調整構件50具有安裝片51、遮蔽板部55及延長部59作為具體構成。其中,安裝片51用於將流調整構件50固定於外殼15、固定渦卷20或可動渦卷30。於圖1所示之例中,藉由將緊固件52貫通安裝片51固定於外殼15,而將流調整構件50對於外殼15支持於特定位置。另一方面,遮蔽板部55及延長部59係調整自送出機構70送出之冷卻用流體cf之流動之部位。 於圖示之例中,流調整構件50藉由彎折一片金屬製板而構成。流調整構件50使用與外殼15、固定渦卷20或可動渦卷30相同之材料,例如相同之鋁或鋁合金而形成。藉由利用與外殼15、固定渦卷20或可動渦卷30相同之材料構成流調整構件50,可有效地減小外殼15或渦卷20、30與流調整構件50之熱膨脹差,而有效地抑制流調整構件50之熱變形。 接著,對遮蔽板部55進行說明。如圖2所示,遮蔽板部55位於可動渦卷30之與固定渦卷20接觸之面sfb之延長上。遮蔽板部55與可動渦卷30之面sfb非平行地延伸。因此,遮蔽板部55可將自送出機構70送出之冷卻用流體cf之行進方向自固定渦卷20與可動渦卷30之間之間隙偏轉。 於圖示之例中,可動渦卷30之面sfb形成為沿正交於軸向ad之徑向rd擴展之平面。且,遮蔽板部55沿與可動渦卷30之面sfb垂直之方向擴展。自有效地冷卻可動渦卷30之觀點而言,較佳為連結流入口Sa及流出口Sb之方向如圖2所示之例般沿著徑向rd。如此般設置流入口Sa之情形,冷卻用流體之一部分cfx如圖2中虛線箭頭所示,於與可動渦卷30之面sfb平行之方向流動且朝向固定渦卷20及可動渦卷30之間之間隙。根據沿與面sfb垂直之方向擴展之遮蔽板部55,可極為有效地將此種冷卻用流體cfx之行進方向自固定渦卷20與可動渦卷30之間之間隙偏轉。 又,如圖2所示,遮蔽板部55不僅相對於可動渦卷30之面sfb自徑向rd面相對,亦相對於固定渦卷20之面(對向面)sfa自徑向rd面相對。換言之,遮蔽板部55配置於自徑向rd覆蓋固定渦卷20及可動渦卷30之間之間隙之位置。根據此種遮蔽板部55,可自徑向rd有效地遮蔽固定渦卷20及可動渦卷30之間之間隙。藉此,可有效地防止異物向作用室11流入。 再者,如圖2所示,於固定渦卷20與可動渦卷30對向之方向(即軸向)ad,遮蔽板部55之第1端部(一端部)55a較可動渦卷30之面sfb更朝固定渦卷20之側延伸,遮蔽板部55之第2端部(另一端部)55b較基底板部31之第2面31b更朝遠離固定渦卷20之側延伸。即,遮蔽板部55配置於在包圍可動渦卷30之周向之至少一部分區域,將可動渦卷30之基底板部31遍及其總厚度量自徑向rd覆蓋之位置。根據此種遮蔽板部55,不僅將冷卻用流體cf之行進方向自固定渦卷20與可動渦卷30之間之間隙偏轉,亦引導至基底板部31之第2面31b之側。藉此,可進而有效地防止異物向作用室11流入。 尤其於圖示之例中,於基底板部31之第2面31b設置有散熱片34。且,如圖2所示,於固定渦卷20與可動渦卷30對向之軸向ad,遮蔽板部55之第2端部55b位於散熱片34之距基底板部31最遠之末端34a、與第2面31b之間。其結果,藉由遮蔽板部55將行進方向偏轉之冷卻用流體cf朝向可動渦卷30之散熱片34,可一面有效地抑制異物向作用室11內侵入且一面有效地進行可動渦卷30之冷卻。 接著,對延長部59進行說明。如圖2及圖4所示,延長部59自遮蔽板部55朝向可動渦卷30延伸出。另,圖4係以去除了外殼15及驅動機構40之狀態顯示渦卷式流體機械10之立體圖。於圖示之例中,延長部59自遮蔽板部55之第2端部55b延伸出。延長部59形成為板狀,沿垂直於軸向ad之徑向rd擴展。即,延長部59於與遮蔽板部55擴展之面垂直且與可動渦卷30之面sfb平行之面上擴展。藉由設置延長部59,朝向固定渦卷20及可動渦卷30之間之間隙之冷卻用流體cf藉由迴繞延長部59而使流速大幅下降,又,朝向該間隙之冷卻用流體cf之流入量本身亦大幅減少。 如圖2所示,於固定渦卷20與可動渦卷30對向之軸向ad,延長部59位於可動渦卷30之散熱片34之末端34a、與基底板部31之第2面31b之間。其結果,因延長部59而調整了行進方向之冷卻用流體cf朝向可動渦卷30之散熱片34,可一面有效地抑制異物向作用室11內侵入且一面有效地進行可動渦卷30之冷卻。 再者,如圖5所示,延長部59之與連接於遮蔽板部55之側為相反側之緣部59a具有弧狀之輪廓。此處,圖5係以卸除外殼15及驅動機構40之狀態自軸向ad顯示渦卷式流體機械10之俯視圖。藉由遠離遮蔽板部55側之延長部59之緣部59a具有弧狀之輪廓,可將延長部59配置於接近於可動渦卷30之位置,可將可動渦卷30與延長部59之間縮窄。該情形時,可更有效地減低朝向固定渦卷20及可動渦卷30之間之間隙之冷卻用流體cf之流量,且,可更有效地降低朝向該間隙之冷卻用流體cf之流速。尤其,於圖5所示之例中,延長部59之緣部59a之輪廓沿著以電動機41之旋轉軸線ra為中心之圓弧、即與可動渦卷30描繪之並進運動之圓周軌道同心之圓弧。根據包含此種輪廓之緣部59a,可將延長部59更接近於可動渦卷30而配置。 於以上所說明之一實施形態中,渦卷式流體機械10具有固定渦卷20、及一面與固定渦卷20接觸一面移動之可動渦卷30。再者,該渦卷式流體機械10具有調整冷卻用流體cf之流動之流調整構件50。流調整構件50(遮蔽板部55)限制朝向固定渦卷20及可動渦卷30之間之氣流。即,流調整構件50限制自外部朝向固定渦卷20及可動渦卷30對向之區域之外周部之氣流。根據此種渦卷式流體機械10,可有效地防止高壓或高速且大量之冷卻用流體cf流入至固定渦卷20與可動渦卷30之應密閉之部位。藉此,可有效地防止冷卻用流體cf與塵埃一起流入至作用室11內,作為結果,可有效地避免因與塵埃之摩擦而使渦卷20、30之繞件23、33之末端密封材23a、33a提前劣化。因此,可實現末端密封材23a、33a之長壽命化,可降低渦卷式流體機械10之拆解保養之頻率。此種流調整構件50於期待比較長期間內不需要拆解保養之無供油型之渦卷式流體機械10中尤為有用。 又,於上述之一實施形態中,流調整構件50(遮蔽板部55)位於可動渦卷30之與固定渦卷20接觸之面sfb之延長上。流調整構件50(遮蔽板部55)沿對於面sfb非平行之方向延伸。根據此種渦卷式流體機械10,流調整構件50可自與滑接面sfb平行之方向遮蔽固定渦卷20與可動渦卷30之部位。藉此,可更有效地防止冷卻用流體cf與塵埃一起流入至作用室11內。 又,於上述之一實施形態中,渦卷式流體機械10進而具有外殼15,該外殼15於與固定渦卷20之間形成配置可動渦卷30之空間S。且,設置有連通於空間S之冷卻用流體cf之流入口Sa及流出口Sb。流調整構件50與流入口Sa或流入口Sa對向。因此,此種流調整構件50可接近於可動渦卷30配置,而更有效地防止塵埃向作用室11內流入。 又,流調整構件50設置於流入口Sa或流入口Sa與可動渦卷30之間。自該點而言,流調整構件50亦可接近於可動渦卷30配置,而更有效地防止塵埃向作用室11內流入。 再者,於上述之一實施形態中,可動渦卷30具有基底板部31,該基底板部31具有與作用室11面相對且包含面sfb之第1面31a、及朝向與作用室相反之側之第2面31b。於固定渦卷20與可動渦卷30對向之軸向ad,遮蔽板部55(流調整構件50)之一端部(第1端部)55a較面sfb更朝固定渦卷20之側延伸,遮蔽板部55之另一端部(第2端部)55b較第2面31b更朝遠離固定渦卷20之側延伸。即,遮蔽板部55於包圍可動渦卷30之周向之至少一部分區域,將基底板部31遍及其總厚度量自徑向rd覆蓋。根據此種渦卷式流體機械10,可藉由流調整構件50之遮蔽板部55,不僅將固定渦卷20與可動渦卷30之接觸部位自與面sfb平行之方向遮蔽,亦將冷卻用流體cf引導至基底板部31之第2面31b之側。藉此,可更有效地防止冷卻用流體cf與塵埃一起流入至作用室11內。 再者,於上述之一實施形態中,可動渦卷30進而具有自基底板部31之第2面31b延伸出之散熱片34。於軸向ad,遮蔽板部55(流調整構件50)之另一端部55b位於散熱片34之距基底板部31最遠之末端34a、與第2面31b之間。根據此種渦卷式流體機械10,可藉由流調整構件50之遮蔽板部55,不僅將固定渦卷20與可動渦卷30之接觸部位自與面sfb平行之方向遮蔽,亦將冷卻用流體cf引導至設置於基底板部31之第2面31b之側之散熱片34。藉此,可更有效地防止冷卻用流體cf與塵埃一起流入至作用室11內,再者,可促進可動渦卷30之冷卻。藉由促進可動渦卷30之冷卻,可有效地抑制由可動渦卷30之熱變形引起之固定渦卷20與可動渦卷30之間之洩漏。 再者,於上述之一實施形態中,流調整構件50進而具有:遮蔽板部55,其沿對於面sfb非平行之方向延伸;及延長部59,其自遮蔽板部55朝向固定渦卷20延伸。根據此種渦卷式流體機械10,冷卻用流體cf若不迴繞延長部59,則無法到達固定渦卷20與可動渦卷30之間。藉由該延長部59,可更有效地防止冷卻用流體cf流入至固定渦卷20與可動渦卷30之應密閉之部位。又,藉此,可使流入至固定渦卷20與可動渦卷30之應密閉之部位之冷卻用流體cf之流速大幅下降,又,使流入至該部位之冷卻用流體cf之流量大幅降低。藉此,可更有效地防止冷卻用流體cf與塵埃一起流入至作用室11內。 再者,於上述之一實施形態中,於軸向ad上,延長部59位於距散熱片34最遠之末端34a、與基底板部31之第2面31b之間。根據此種渦卷式流體機械10,可更有效地防止冷卻用流體cf流入至固定渦卷20與可動渦卷30之應密閉之部位,且可將冷卻用流體cf更確實地引導至設置於基底板部31之第2面31b之側之散熱片34。因此,可更有效地防止冷卻用流體cf與塵埃一起流入至作用室11內,再者,可促進可動渦卷30之冷卻。 再者,於上述之一實施形態中,延長部59之與連接於遮蔽板部55之側相反側之緣部59a具有弧狀之輪廓。此種延長部59可延伸至可對於固定渦卷20相對擺動之可動渦卷30附近。因此,可進而有效地防止冷卻用流體cf流入至固定渦卷20與可動渦卷30之應密閉之部位,且可將冷卻用流體cf更確實地引導至設置於基底板部31之第2面31b之側之散熱片34。 再者,於上述之一實施形態中,遮蔽板部55及延長部59可由彎折之金屬製板而形成。此種流調整構件50可具有簡易之構成且以低價製造。又,於一般之渦卷式流體機械10中,固定渦卷20、可動渦卷30、外殼15為金屬製,金屬製之流調整構件50難以與其等產生熱膨脹差。因此,可有效地防止流調整構件50之熱變形,藉此,流調整構件50可穩定地發揮期待之功能。 以上所說明之渦卷式流體機械10作為一例,如圖12所示,係於車輛1中作為空氣壓縮機而利用。作為車輛1以鐵路車輛之例進行說明,但並未限於此,亦可應用於卡車、公共汽車、高空作業車等作業車輛。圖12所示之車輛1具有車輛本體5、及搭載於車輛本體5之渦卷式流體機械10。 另,可對上述之一實施形態施加各種變更。以下,一面參照圖式,一面對變化之一例進行說明。於以下之說明及以下之說明所參照之圖式中,關於可與上述之一實施形態相同構成之部分,使用與對上述一實施形態之對應之部分使用之符號相同之符號,且省略重複之說明。 於上述之一實施形態中,顯示流調整構件50之遮蔽板部55與軸向ad平行延伸之例,但並未限於該例。例如,如圖7所示,遮蔽板部55亦可沿相對於軸向ad傾斜之方向延伸。圖7所示之遮蔽板部55位於可動渦卷30之面sfb之延長線上且沿對於面sfb非平行之方向延伸。因此,藉由該流調整構件50之遮蔽板部55,與上述之一實施形態相同,亦可自與面sfb平行之方向遮蔽固定渦卷20與可動渦卷30之接觸部位,可有效地防止異物向作用室11內流入。又,圖7所示之遮蔽板部55之第1端部55a於軸向ad,位於較可動渦卷30之面sfb更靠固定渦卷20之側,再者,遮蔽板部55之第2端部55b於軸向ad,位於較基底板部31之第2面31b更遠離固定渦卷20之側,且,位於散熱片34之末端34a與第2面31b之間。根據此種遮蔽板部55,可如上述之一實施形態所說明,有效地防止異物向作用室11內流入,且,可有效地冷卻可動渦卷30。 又,於上述之一實施形態中,顯示流調整構件50除遮蔽板部55外另外具有延長部59之例,但並未限於該例,如圖7所示,亦可省略延長部59。另,於圖7所示之例中,遮蔽板部55相對於徑向rd傾斜。更具體而言,遮蔽板部55隨著於軸向ad遠離固定渦卷20,而於徑向rd逐漸接近於可動渦卷30。根據此種遮蔽板部55,由於遮蔽板部55之第2端部55b接近於可動渦卷30而配置,故與上述之一實施形態之延長部59相同,可更有效地防止異物向作用室11內流入。 再者,於上述之一實施形態中,顯示流調整構件50設置於流入口Sa之例,但並未限於此,如圖8及圖9所示,流調整構件50亦可設置於成為流入口Sa與可動渦卷30之間之空間S內之位置。根據該例,由於流調整構件50可更接近於可動渦卷30而配置,故可更有效地防止異物向作用室11內流入。又,於上述之一實施形態中,遮蔽板部55係如圖5所示,於設置有包圍可動渦卷30之周向cd之流入口Sa之區域,與面sfb面相對。自防止異物向作用室11內流入之觀點而言,較佳遮蔽板部55遍及沿著周向cd之90°以上之角度範圍,較佳為遍及180°以上之角度範圍,進而較佳為遍及270°之角度範圍,最佳為遍及360°,自徑向rd包圍可動渦卷30之面sfb。於圖8所示之例中,遮蔽板部55沿著以電動機41之旋轉軸線ra為中心之圓,即與可動渦卷30描繪之並進運動之圓周軌道同心之圓延伸,遍及180°之角度範圍自徑向rd包圍可動渦卷30之面sfb。 另,連接於遮蔽板部55之延長部59較佳為沿著自冷卻用流體cf之流入口Sa朝向流出口Sb之流動方向而自遮蔽板部55延伸出。例如,延長部59較佳為於以流入口Sa為中心之沿著周向cd之180°之角度範圍之區域,自沿周向cd延伸之遮蔽板部55朝向徑向之中心側延伸出。又,延長部59亦可於以流出口Sb為中心之沿著周向cd之180°之角度範圍之區域,自沿周向cd延伸之遮蔽板部55朝向徑向之外側(與中心側相反之側)延伸出。延長部59沿著冷卻用流體cf之流動方向自遮蔽板部55延伸出之情形,引導至冷卻用流體之塵埃不會被延長部59卡住而順利地向流出口流動。 再者,顯示上述之流調整構件(流調整機構)50形成為板狀構件之例,但並未限於此。流調整構件(流調整機構)50可藉由能限制朝向固定渦卷20及可動渦卷30之間之氣流的各種機構構成。例如,流調整構件(流調整機構)50亦可為空氣簾。 再者,亦可除上述之流調整構件50外或替代流調整構件50,而如圖10及圖11所示,於渦卷式流體機械10設置流調整構件(第2流調整構件、流引導構件、流引導機構)60。該流調整構件60亦限制自外部朝向固定渦卷20及可動渦卷30對向之區域之外周部之氣流。尤其,該流調整構件(流引導構件)60將自流入口Sa朝向流出口Sb之冷卻用流體cf之流動,朝於固定渦卷20與可動渦卷30對向之軸向ad遠離固定渦卷20之側引導。圖10及圖11所示之流調整構件(流引導構件)60自可動渦卷30朝於固定渦卷20與可動渦卷30對向之軸向ad遠離固定渦卷20之側延伸出。 根據此種流調整構件(流引導構件)60,可有效地防止高壓或高速且大量之冷卻用流體cf流入至固定渦卷20與可動渦卷30之間之應密閉之部位。藉此,可有效地防止冷卻用流體cf與塵埃一起流入至作用室11內,作為結果,可有效地避免因與異物之摩擦而使渦卷20、30之繞件23、33之末端密封材23a、33a提前劣化。因此,可實現末端密封材23a、33a之長壽命化,可降低渦卷式流體機械10之拆解保養之頻率。此種流引導構件60於期待於比較長期間內不需要拆解保養之無供油型之渦卷式流體機械10中尤為有用。 於圖10及圖11所示之例中,流調整構件(流引導構件)60具有:基端部60a,其連接於可動渦卷30;及末端部60b,其距可動渦卷30最遠。於渦卷式流體機械10之軸向ad,末端部60b較基端部60a更遠離固定渦卷20與可動渦卷30之間之應密閉之部位。流調整構件(流引導構件)60自可動渦卷30中之基底板部31之第2面31b朝空間S內延伸出。於圖10及圖11所示之例中,流調整構件(流引導構件)60位於流入口Sa與流出口Sb之間。流調整構件(流引導構件)60位於流調整構件50與流出口Sb之間。流調整構件50位於流調整構件(流引導構件)60與流入口Sa之間。自流調整構件(流引導構件)60至流出口Sb之距離較自流調整構件(流引導構件)60至流入口Sa之距離短。且,流調整構件(流引導構件)60位於流出口Sb之附近。該等各構成於可更顯著地獲得上述之流調整構件(流引導構件)60之作用效果方面較為有效。 圖10所示之流調整構件(流引導構件)60以於連結流入口Sa及流出口Sb之方向上遠離流入口Sa而接近於流出口Sb之方式,自可動渦卷30延伸出。因此,不會對遠離流入口Sa而朝向流出口Sb之冷卻用流體cf之流動造成很大干擾,而以遠離固定渦卷20與可動渦卷30之間之應密閉之部位之方式進行引導。 圖11所示之流調整構件(流引導構件)60具有:引導板部61,其自可動渦卷30延伸出;及整流板部62,其自引導板部61之與可動渦卷30側相反側之端部延伸出。引導板部61與渦卷式流體機械10之軸向ad大致平行地延伸。整流板部62與連結流入口Sa及流出口Sb之方向大致平行地延伸,且朝向流出口Sb。根據此種流調整構件(流引導構件)60,可將因引導板部61使行進方向變化之冷卻用流體cf,藉由整流板部62穩定地導向流出口Sb。 於圖10及圖11所示之例中,流調整構件(流引導構件)60之末端部60b於連結流入口Sa與流出口Sb之方向上,較基底板部21之端部,位於更接近於流出口Sb之位置。根據此種流調整構件(流引導構件)60,可有效地防止由該流調整構件(流引導構件)60引導之冷卻用流體cf流入至固定渦卷20與可動渦卷30之間之應密閉之部位。 另,上述之實施形態之流調整構件50及流調整構件(流引導構件)60係各部之剖面為直線之板狀,但剖面亦可為曲線之形狀。例如,為了使冷卻用流體cf之流動順利化,考慮將剖面形狀設為曲線。剖面為直線之板狀之情形,相對容易成形。 於以上說明對於上述之實施形態之若干變化例,但當然亦可適當組合複數個變化例而應用。
1‧‧‧車輛5‧‧‧車輛本體10‧‧‧渦卷式流體機械11‧‧‧作用室11a‧‧‧入口11b‧‧‧出口13‧‧‧緊固件15‧‧‧外殼20‧‧‧固定渦卷21‧‧‧基底板部22‧‧‧環狀壁部23‧‧‧固定繞件23a‧‧‧末端密封材24‧‧‧散熱片25‧‧‧槽26‧‧‧外罩材27‧‧‧側壁部30‧‧‧可動渦卷31‧‧‧基底板部31a‧‧‧第1面31b‧‧‧第2面33‧‧‧可動繞件33a‧‧‧末端密封材34‧‧‧散熱片34a‧‧‧末端35‧‧‧連結輪轂40‧‧‧驅動機構41‧‧‧電動機42‧‧‧轉換機構43‧‧‧曲柄軸43a‧‧‧第1軸部43b‧‧‧第2軸部44‧‧‧軸承46‧‧‧施力機構47‧‧‧防塵密封構件50‧‧‧流調整構件(流調整機構)51‧‧‧安裝片52‧‧‧緊固件55‧‧‧遮蔽板部55a‧‧‧第1端部(一端部)55b‧‧‧第2端部(另一端部)59‧‧‧延長部59a‧‧‧緣部60‧‧‧流調整構件(流引導構件)60a‧‧‧基端部60b‧‧‧末端部61‧‧‧引導板部62‧‧‧整流板部70‧‧‧送出機構ad‧‧‧軸向cd‧‧‧周向cf‧‧‧冷卻用流體ea‧‧‧偏心軸線ra‧‧‧旋轉軸線rd‧‧‧徑向S‧‧‧空間Sa‧‧‧流入口Sa2‧‧‧流入口Sb‧‧‧流出口Sb2‧‧‧流出口sfa‧‧‧面sfb‧‧‧面
圖1係用以說明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圖,係顯示渦卷式流體機械之立體圖。 圖2係圖1所示之渦卷式流體機械之縱剖視圖。 圖3係圖2之部分放大圖。 圖4係以去除了外殼及驅動機構之狀態,顯示圖1所示之渦卷式流體機械之立體圖。 圖5係以去除了外殼及驅動機構之狀態,自軸向顯示圖1所示之渦卷式流體機械之俯視圖。 圖6係顯示圖1所示之渦卷式流體機械之固定渦卷之立體圖。 圖7係與圖2對應之圖,係用以說明流調整構件之一變化例之圖。 圖8係與圖5對應之圖,係用以說明流調整構件之另一變化例之圖。 圖9係與圖2對應之圖,係用以說明圖8所示之變化例之圖。 圖10係與圖2對應之圖,係用以說明渦卷式流體機械之一變化例之圖。 圖11係與圖2對應之圖,係用以說明渦卷式流體機械之另一變化例之圖。 圖12係用以說明渦卷式流體機械之一應用例之圖。
10‧‧‧渦卷式流體機械
15‧‧‧外殼
20‧‧‧固定渦卷
22‧‧‧環狀壁部
24‧‧‧散熱片
26‧‧‧外罩材
27‧‧‧側壁部
30‧‧‧可動渦卷
40‧‧‧驅動機構
41‧‧‧電動機
42‧‧‧轉換機構
50‧‧‧流調整構件(流調整機構)
51‧‧‧安裝片
52‧‧‧緊固件
55‧‧‧遮蔽板部
59‧‧‧延長部
S‧‧‧空間
Sa‧‧‧流入口

Claims (13)

  1. 一種渦卷式流體機械,其具備:固定渦卷;可動渦卷,其與上述固定渦卷對向配置,且相對於上述固定渦卷相對移動;及流調整構件,其限制自外部朝向上述固定渦卷與上述可動渦卷對向之區域之外周部的氣流;上述流調整構件具有:遮蔽板部,其沿相對於上述可動渦卷之與上述固定渦卷接觸之接觸面非平行之方向延伸;及延長部,其自上述遮蔽板部朝向上述可動渦卷伸出;且上述延長部之與連接於上述遮蔽板部之側為相反側之緣部係與上述可動渦卷分開且具有沿著上述可動渦卷延伸之弧狀之輪廓。
  2. 如請求項1之渦卷式流體機械,其中上述可動渦卷一面與上述固定渦卷接觸一面相對移動;且上述流調整構件設置於上述可動渦卷之與上述固定渦卷接觸之上述接觸面的延長上。
  3. 如請求項1或2之渦卷式流體機械,其進而具備與上述固定渦卷固定之外殼;上述可動渦卷配置於上述外殼與上述固定渦卷之間之空間;設置有連通於上述空間之冷卻用流體之流入口及流出口;且 上述流調整構件設置於上述流入口或上述流入口與上述可動渦卷之間。
  4. 如請求項1或2之渦卷式流體機械,其中上述可動渦卷一面與上述固定渦卷接觸一面相對移動;上述可動渦卷具有基底板部,該基底板部具有包含與上述固定渦卷接觸之接觸面之第1面、及朝向與上述第1面相反側之第2面;且於上述固定渦卷與上述可動渦卷對向之方向上,上述流調整構件之一端部位於較上述接觸面更靠上述固定渦卷之側,上述流調整構件之另一端部位於較上述第2面更遠離上述固定渦卷之側。
  5. 如請求項4之渦卷式流體機械,其中上述可動渦卷進而具有自上述基底板部之上述第2面延伸出之散熱片;且於上述固定渦卷與上述可動渦卷對向之上述方向上,上述流調整構件之另一端部位於上述散熱片之距上述基底板部最遠之末端與上述第2面之間。
  6. 如請求項5之渦卷式流體機械,其中於上述固定渦卷與上述可動渦卷對向之上述方向上,上述延長部位於上述散熱片之距上述基底板部最遠之末端與上述第2面之間。
  7. 如請求項1或2之渦卷式流體機械,其中上述遮蔽板部及上述延長部係由彎折之金屬製板而形成。
  8. 如請求項1或2之渦卷式流體機械,其中上述流調整構件設置於上述固定渦卷。
  9. 如請求項1之渦卷式流體機械,其中上述流調整構件設置於上述可動渦卷。
  10. 如請求項9之渦卷式流體機械,其中上述流調整構件係以於上述固定渦卷與上述可動渦卷對向之方向上遠離上述固定渦卷之方式自上述可動渦卷延伸出。
  11. 一種渦卷式流體機械,其具備:固定渦卷;可動渦卷,其與上述固定渦卷對向配置,且相對於上述固定渦卷相對移動;流調整構件,其限制自外部朝向上述固定渦卷與上述可動渦卷對向之區域之外周部的氣流;及外殼,其與上述固定渦卷固定;上述流調整構件設置於上述可動渦卷;上述可動渦卷配置於上述外殼與上述固定渦卷之間之空間;上述渦卷式流體機械設置有連通於上述空間之冷卻用流體之流入口及流出口;且上述流調整構件將自上述流入口朝向上述流出口之冷卻用流體之流 動,以於上述固定渦卷與上述可動渦卷對向之方向上遠離上述固定渦卷之方式進行引導。
  12. 如請求項1、2或11之渦卷式流體機械,其為使用於鐵路車輛之空氣壓縮機。
  13. 一種鐵路車輛,其具備:車輛本體;及如請求項1、2或11之渦卷式流體機械,其搭載於上述車輛本體。
TW106146210A 2016-12-28 2017-12-28 渦卷式流體機械及車輛 TWI74675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256830 2016-12-28
JP2016256830 2016-12-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33441A TW201833441A (zh) 2018-09-16
TWI746757B true TWI746757B (zh) 2021-11-21

Family

ID=627106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46210A TWI746757B (zh) 2016-12-28 2017-12-28 渦卷式流體機械及車輛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3564530A4 (zh)
JP (1) JP6907235B2 (zh)
CN (1) CN110073106B (zh)
TW (1) TWI746757B (zh)
WO (1) WO2018124008A1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173380A (ja) * 1988-12-24 1990-07-04 Hitachi Ltd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JPH02245488A (ja) * 1989-03-20 1990-10-01 Hitachi Ltd スクロール流体機械
JPH08261181A (ja) * 1995-03-20 1996-10-08 Tokico Ltd スクロール式流体機械
JP2010203289A (ja) * 2009-03-02 2010-09-16 Hitachi Ltd スクロール式流体機械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08353A (ja) 1994-01-27 1995-08-08 Sanyo Electric Co Ltd スクロール型無給油式流体機械
JP2000337275A (ja) * 1999-05-25 2000-12-05 Tokico Ltd スクロール式流体機械
US7309219B2 (en) * 2003-12-26 2007-12-18 Hitachi, Ltd. Scroll type fluid machinery
JP5001334B2 (ja) * 2009-08-05 2012-08-15 株式会社日立産機システム スクロール式流体機械
JP5422609B2 (ja) * 2011-06-10 2014-02-19 株式会社日立産機システム スクロール式流体機械
JP6214954B2 (ja) * 2013-07-25 2017-10-18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EP3483446B1 (en) * 2016-07-07 2022-01-05 Hitachi Industrial Equipment Systems Co., Ltd. Scroll-type fluid machin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173380A (ja) * 1988-12-24 1990-07-04 Hitachi Ltd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JPH02245488A (ja) * 1989-03-20 1990-10-01 Hitachi Ltd スクロール流体機械
JPH08261181A (ja) * 1995-03-20 1996-10-08 Tokico Ltd スクロール式流体機械
JP2010203289A (ja) * 2009-03-02 2010-09-16 Hitachi Ltd スクロール式流体機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124008A1 (ja) 2018-07-05
JP6907235B2 (ja) 2021-07-21
EP3564530A4 (en) 2020-05-27
TW201833441A (zh) 2018-09-16
EP3564530A1 (en) 2019-11-06
CN110073106B (zh) 2022-01-28
JPWO2018124008A1 (ja) 2019-10-31
CN110073106A (zh) 2019-07-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80355866A1 (en) Dry vacuum scroll pump
CN108699959B (zh) 涡轮增压器
US11085444B2 (en) Scroll-type fluid machine
WO2015016035A1 (ja) ティルティングパッド軸受及びターボ圧縮機
TWI746757B (zh) 渦卷式流體機械及車輛
US8042813B2 (en) Shaft-sealing device for pump
WO2014157452A1 (ja) スクロール式流体機械
CN109715950B (zh) 涡旋式流体机械、密封构件以及密封件
US20180180870A1 (en) Rotary drive apparatus
WO2014132526A1 (ja) スクロール式流体機械
US9752579B2 (en) Scroll member and scroll-type fluid machine
JP2018119521A (ja) スクロール型圧縮機およびその組立方法
CN108026771B (zh) 用于冷却压缩机或真空泵的方法和应用这种方法的压缩机或真空泵
WO2022059548A1 (ja) 回転機械
JP6808510B2 (ja) スクロール型圧縮機
WO2015125261A1 (ja) スクロール式流体機械
JP2010014051A (ja) 遠心圧縮機
JP4866800B2 (ja) 圧縮機
JPH0139915Y2 (zh)
JP2009057897A (ja) スクロール式流体機械
JP6977144B2 (ja) スクロール式流体機械
US20230375089A1 (en) Mechanical seal arrangement with improved cooling characteristics
JP2021021385A (ja) スクロール型流体機械
JP2023031509A (ja)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WO2016016958A1 (ja) スクロール式流体機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