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44914B - 檢查裝置及包裝體製造裝置 - Google Patents

檢查裝置及包裝體製造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44914B
TWI744914B TW109117449A TW109117449A TWI744914B TW I744914 B TWI744914 B TW I744914B TW 109117449 A TW109117449 A TW 109117449A TW 109117449 A TW109117449 A TW 109117449A TW I744914 B TWI744914 B TW I74491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forementioned
area
electromagnetic wave
image
fil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174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107075A (zh
Inventor
大谷剛將
大山剛
坂井田憲彥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Ckd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Ckd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Ckd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070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070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449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44914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84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G01N21/88Investigating the presence of flaws or contamination
    • G01N21/90Investigating the presence of flaws or contamination in a container or its contents
    • G01N21/909Investigating the presence of flaws or contamination in a container or its contents in opaque containers or opaque container parts, e.g. cans, tins, caps, labe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84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G01N21/85Investigating moving fluids or granular solid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84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G01N21/88Investigating the presence of flaws or contamination
    • G01N21/8851Scan or image signal 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e.g. for scan signal adjustment, for detecting different kinds of defects, for compensating for structures, markings, edg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84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G01N21/88Investigating the presence of flaws or contamination
    • G01N21/89Investigating the presence of flaws or contamination in moving material, e.g. running paper or textil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wave or particle radiation, e.g. X-rays or neutron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3/00 – G01N17/00, G01N21/00 or G01N22/00
    • G01N23/02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wave or particle radiation, e.g. X-rays or neutron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3/00 – G01N17/00, G01N21/00 or G01N22/00 by transmitting the radiation through the material
    • G01N23/04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wave or particle radiation, e.g. X-rays or neutron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3/00 – G01N17/00, G01N21/00 or G01N22/00 by transmitting the radiation through the material and forming images of the material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wave or particle radiation, e.g. X-rays or neutron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3/00 – G01N17/00, G01N21/00 or G01N22/00
    • G01N23/02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wave or particle radiation, e.g. X-rays or neutron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3/00 – G01N17/00, G01N21/00 or G01N22/00 by transmitting the radiation through the material
    • G01N23/06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wave or particle radiation, e.g. X-rays or neutron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3/00 – G01N17/00, G01N21/00 or G01N22/00 by transmitting the radiation through the material and measuring the absorption
    • G01N23/18Investigating the presence of flaws defects or foreign matte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23/00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wave or particle radiation
    • G01N2223/40Imaging
    • G01N2223/401Imaging image process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23/00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wave or particle radiation
    • G01N2223/60Specific applications or type of materials
    • G01N2223/639Specific applications or type of materials material in a containe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23/00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wave or particle radiation
    • G01N2223/60Specific applications or type of materials
    • G01N2223/652Specific applications or type of materials impurities, foreign matter, trace amounts

Landscapes

  • Immun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ath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AREA)
  •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Radiation (AREA)
  • Containers And Plastic Fillers For Packaging (AREA)
  • Medical Preparation Storing Or Oral Administra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種可進行更合適的良否判定之檢查裝置等。

對PTP薄膜照射X射線,並且依據穿透PTP薄膜的X射線,取得具有亮度的濃淡之X射線穿透圖像。依據X射線穿透圖像,執行PTP薄膜的檢查。就檢查而言,特定出和錠劑的收容空間相對應之收容區域2b及和收容空間周圍的凸緣部相對應之凸緣部區域3b,在各區域檢查有無異物。構成為:於錠劑的碎片或粉位在收容區域2b的情況,不將該錠劑的碎片或粉檢測為異物,於錠劑的碎片或粉位在凸緣部區域3b的情況,將該錠劑的碎片或粉檢測為異物。依檢查對象是收容區域2b或是凸緣部區域3b之差異,可適當地改變錠劑的碎片或粉是否被當成異物檢測,可進行更合適的良否判定。

Description

檢查裝置及包裝體製造裝置
本發明係有關一種在檢查收容有錠劑的包裝體之際所用的裝置及方法。
在習知的醫藥品、食品等之各種領域中,作為包裝錠劑之包裝薄片,廣泛利用PTP(Press Through Package;泡殼包裝)薄片。
PTP薄片係具備形成有收容錠劑的袋部之容器膜及以對其容器膜密封袋部的開口側之方式安裝的蓋膜,且構成為藉由將袋部從外側按壓,再由其所收容之錠劑扎破成為蓋的蓋膜,可取出該錠劑。
這樣的PTP薄片係經過對帶狀的容器膜形成袋部的袋部形成工程、於該袋部內充填錠劑之充填工程、對以密封該袋部的開口側之方式對容器膜的袋部周圍形成的凸緣部安裝帶狀的蓋膜以製造PTP薄膜的安裝工程、及從該PTP薄膜切離成為最終製品的PTP薄片之切離工程等所製造。
一般而言,於製造PTP薄片時,進行以PTP薄膜或PTP薄片(以下,將此等總稱為包裝體)為對象的檢查。檢查包含有和在袋部內的收容空間或袋部周圍的凸緣部有無金屬片或錠劑的碎片、粉等之異物有關之檢查。
近年來,從謀求遮光性或防濕性之提升等這類的觀點,容器膜及蓋膜兩薄膜是藉由以鋁等為基材的不透明材料所形成者變多。
這樣的情況,上述各種檢查係使用X射線檢查裝置等來進行(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等)。一般而言,X射線檢查裝置係具備對包裝體照射X射線之X射線產生器(X射線源)、及檢測穿透該包裝體的X射線之X射線檢測器,依據其X射線的穿透量進行各種檢查。又,關於檢查手法,已知一種將藉由X射線檢測器所獲得之X射線圖像按濃淡別作分段(分割),藉由對經分段的各圖像應用最佳的異物檢測演算法,以進行異物的檢測之手法(例如,參照專利文獻2等)。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3-253832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4-301748號公報
[發明欲解決之課題]
即便是在包裝體存在可檢測為異物者(錠劑的碎片或粉、金屬片等)之情況,有時會有即便依該物的存在位置或種類而判定包裝體為良品倒也沒什麼問題的情況。例如,在錠劑的碎片或粉是位在收容空間(袋部內)之情況,若係因服用含有存在於此收容空間的碎片或粉的錠劑成分而能獲得與服用1錠錠劑時相同的效果,則亦有不以此錠劑的碎片等為由而將包裝體判定為不良的情況。另一方面,錠劑的碎片或粉是位在凸緣部時(亦即錠劑的碎片等被兩薄膜包夾時),因為有招致密封性降低之虞,故有必要以此錠劑的碎片等為由將包裝體判定為不良。
對此,在上述習知的檢查手法中,例如,當為將錠劑的碎片或粉一律檢測為異物那樣的設定時,會在不依錠劑的碎片等之存在位置下導致將包裝體判定為不良,結果,有招致製造成本增大之虞。另一方面,例如,當為將錠劑的碎片或粉一律不檢測為異物那樣的設定時,會導致將錠劑的碎片等是位在凸緣部的包裝體判定為良品,結果是有招致包裝體的品質降低之虞。
此外,上述課題不僅PTP包裝,在SP(Strip Package;窄條包裝)包裝等、包裝錠劑之其他包裝領域中也可能發生。又,不限於X射線,在使用兆赫電磁波等、穿透包裝體的其他電磁波之情況也可能發生。
本發明係有鑒於上述情事所研創者,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進行更合適的良否判定之檢查裝置、包裝體製造裝置及包裝體製造方法。 [用以解決課題之手段]
以下,針對適合於解決上述目的之各手段,分項作說明。此外,視需要在對應的手段附記特有的作用效果。
手段1.一種檢查裝置,係用以檢查包裝體之檢查裝置,該包裝體係安裝由不透明材料所成之第1薄膜及由不透明材料所成之第2薄膜,並在該兩薄膜間所形成的收容空間內收容有錠劑,該檢查裝置之特徵為具備: 電磁波照射手段,對前述包裝體照射可從前述第1薄膜側穿透前述包裝體的電磁波; 拍攝手段,以隔介前述包裝體和前述電磁波照射手段對向之方式配置在前述第2薄膜側,並且依據穿透前述包裝體的電磁波,取得涉及亮度之具有濃淡的電磁波穿透圖像;及 圖像處理手段,依據藉前述拍攝手段所取得之電磁波穿透圖像,可執行涉及前述包裝體之檢查,並且 前述圖像處理手段具有: 區域特定手段,在前述電磁波穿透圖像之既定的檢查區域,特定和前述收容空間對應的收容區域及和前述收容空間周圍的凸緣部對應的凸緣部區域;及 異物有無判定手段,使用既定的第1閾值來判定前述收容區域中有無異物,並且使用既定的第2閾值來判定前述凸緣部區域中有無異物, 前述第1閾值係設定成比前述電磁波穿透圖像中相當於錠劑的部分之亮度還低的值, 前述第2閾值係設定成比前述第1閾值高且比前述電磁波穿透圖像中相當於前述凸緣部的部分之亮度低的值。
此外,在以下的手段亦相同,上述「包裝體」包含有成為製品的薄片狀包裝體(例如「PTP薄片」或「SP薄片」等之包裝薄片)或該薄片狀包裝體被切離前之帶狀包裝體(例如「PTP薄膜」或「SP薄膜」等之包裝薄膜)。再者,作為電磁波,可舉出X射線或兆赫電磁波。
又,「電磁波穿透圖像中相當於錠劑的部分之亮度」,例如,亦可為在將針對包裝體的電磁波之照射條件和利用拍攝手段之拍攝條件等設為相同之後所事先獲得之電磁波穿透圖像中的錠劑部分的亮度,也可為檢查時所取得之相當於錠劑的部分之亮度。又,「電磁波穿透圖像中相當於凸緣部的部分之亮度」,例如,亦可為在將針對包裝體的電磁波之照射條件和利用拍攝手段之拍攝條件等設為相同之後所事先獲得之電磁波穿透圖像中的凸緣部之亮度,也可為檢查時所取得之相當於凸緣部的部分之亮度。
依據上述手段1,特定出對應收容空間的收容區域及對應凸緣部的凸緣部區域。然後,在收容區域中,使用設定成比電磁波穿透圖像中相當於錠劑的部分的亮度還低(暗)的值之第1閾值來檢查有無異物。因此,就針對於收容區域之檢查而言,即便在電磁波穿透圖像中之亮度低於第1閾值的部分被判定為異物,錠劑的碎片或粉存在於收容區域(收容空間),亦可不將其檢測為異物。因此,可防止以位在收容空間之錠劑的碎片或粉為理由而將包裝體判定為不良。
另一方面,在凸緣部區域,使用設定成比第1閾值高且比電磁波穿透圖像中相當於凸緣部的部分之亮度低的值之第2閾值來檢查有無異物。因此,就針對於凸緣部區域之檢查而言,電磁波穿透圖像中之亮度是低於第2閾值的部分被判定為異物,在錠劑的碎片或粉是存在於凸緣部區域(凸緣部)的情況,可將此檢測為異物。亦即,可依據位在凸緣部之錠劑的碎片或粉,將包裝體判定成不良。此外,為了更確實地將錠劑的碎片等當作異物來檢測,第2閾值較佳為設定成比電磁波穿透圖像中相當於錠劑的部分之亮度高的值。
如此一來,依據上述手段1,依檢查對象是收容空間(收容區域)還是凸緣部(凸緣部區域)之差異,可適當地改變是否將錠劑的碎片或粉檢測為異物,可進行更合適的良否判定。其結果,可謀求抑制製造成本的增大、提升包裝體之品質。
此外,藉由以可檢測金屬片之方式設定第1閾值,結果而言,可將存在於收容空間或凸緣部之金屬片檢測為異物。因此,於包裝體存在有金屬片之情況,可不依金屬片的存在位置,而將包裝體判定為不良。此外,因為通常金屬片係被表現成比錠劑的碎片等還暗,所以例如,藉由將第1閾值設定成比電磁波穿透圖像中相當於金屬片的部分之亮度高的值,可將金屬片檢測為異物。
手段2.一種檢查裝置,係用以檢查包裝體之檢查裝置,該包裝體係安裝由不透明材料所成之第1薄膜及由不透明材料所成之第2薄膜,並在該兩薄膜間所形成的收容空間內收容有錠劑,該檢查裝置之特徵為具備: 電磁波照射手段,對前述包裝體照射可從前述第1薄膜側穿透前述包裝體的電磁波; 拍攝手段,以隔介前述包裝體和前述電磁波照射手段對向之方式配置在前述第2薄膜側,並且依據穿透前述包裝體的電磁波,取得涉及亮度之具有濃淡的電磁波穿透圖像;及 圖像處理手段,依據藉前述拍攝手段所取得之電磁波穿透圖像,可執行涉及前述包裝體的檢查,並且 前述圖像處理手段具有: 區域特定手段,在前述電磁波穿透圖像中之既定的檢查區域,特定和前述收容空間對應之收容區域及和前述收容空間周圍的凸緣部對應之凸緣部區域;及 異物有無判定手段,分別判定前述收容區域中有無異物及前述凸緣部區域中有無異物, 將用以判定前述收容區域中有無異物之第1閾值及用以判定前述凸緣部區域中有無異物之第2閾值分別設定成各個不同的值。
依據上述手段2,於特定對應收容空間的收容區域與對應凸緣部的凸緣部區域之後,在收容區域中使用第1閾值來判定異物之有無,在凸緣部區域中,使用不同於第1閾值的其他的第2閾值來判定異物之有無。因此,依檢查對象是收容空間還是凸緣部的差異,可適當地改變是否當作異物來檢測者,能進行更合適的良否判定。其結果,可謀求抑制製造成本的增大、提升包裝體之品質。
手段3.一種檢查裝置,係用以檢查包裝體之檢查裝置,該包裝體係安裝由不透明材料所成之第1薄膜及由不透明材料所成之第2薄膜,並在該兩薄膜間所形成的收容空間內收容有錠劑,該檢查裝置之特徵為,具備: 電磁波照射手段,對前述包裝體照射可從前述第1薄膜側穿透前述包裝體的電磁波; 拍攝手段,以隔介前述包裝體和前述電磁波照射手段對向之方式配置在前述第2薄膜側,並依據穿透前述包裝體的電磁波,取得涉及亮度之具有濃淡的電磁波穿透圖像;及 圖像處理手段,依據藉前述拍攝手段所取得之電磁波穿透圖像,可執行涉及前述包裝體之檢查,並且 前述圖像處理手段具有: 區域特定手段,在前述電磁波穿透圖像中之既定的檢查區域,特定和前述收容空間對應之收容區域及和前述收容空間周圍的凸緣部對應之凸緣部區域;及 異物有無判定手段,分別判定前述收容區域中有無異物及前述凸緣部區域中有無異物, 前述異物有無判定手段係構成為:在錠劑的碎片或粉位在前述收容區域的情況,不將該錠劑的碎片或粉檢測為異物,而在錠劑的碎片或粉位在前述凸緣部區域的情況,可將該錠劑的碎片或粉檢測為異物。
依據上述手段3,於特定對應收容空間的收容區域與對應凸緣部的凸緣部區域之後,在錠劑的碎片或粉是位在收容區域的情況,該錠劑的碎片或粉沒有被檢測為異物,在錠劑的碎片或粉是位在凸緣部區域的情況,該錠劑的碎片或粉被檢測為異物。因此,依檢查對象是否在收容空間(收容區域)或是否在凸緣部(凸緣部區域)之差異,可適當地改變錠劑的碎片或粉是否被檢測為異物,能進行更合適的良否判定。其結果,可謀求抑制製造成本的增大、提升包裝體之品質。
手段4.如手段1至3中任一手段之檢查裝置,其中前述第1薄膜及前述第2薄膜中至少一者,係具有內部空間形成前述收容空間的袋部,並由金屬製薄膜或具有金屬層的薄膜所構成, 前述區域特定手段係構成為:於前述電磁波穿透圖像中之既定的檢查區域,特定相當於錠劑的部分,並且將位在已特定之部分的周圍之環狀的暗影特定為前述收容空間的輪廓,將該輪廓的內側特定為前述收容區域。
在第1薄膜及第2薄膜中至少一者為具有袋部,並且以金屬製薄膜或具有金屬層的薄膜來形成之情況,電磁波穿透圖像中,位在錠劑的周圍且和袋部(收容空間)的外緣相對應的環狀部位被表示成比周圍還暗的暗影。
利用這點,依據上述手段4,構成為:特定相當於錠劑的部分,並將位在已特定的部分周圍之環狀的暗影特定為收容空間的輪廓,將該輪廓的內側特定為收容區域。因此,可更正確且較簡易地特定收容區域。
手段5.如手段1至3中任一手段之檢查裝置,其中前述區域特定手段係構成為:於前述電磁波穿透圖像中之既定的檢查區域,特定相當於錠劑的部分,並且將使已特定的部分膨脹所成之區域特定為前述收容區域。
依據上述手段5,藉由較簡單的處理,可將收容區域作某程度正確地特定(推定)。因此,可謀求減低良否判定的處理負擔,並擔保充分良好的檢查精度。
此外,上述手段5或後述的手段6、7為,第1薄膜及第2薄膜是以不讓例如可視光等穿透的合成樹脂材料所形成,在電磁波穿透圖像中對應收容空間的外緣之環狀部位不被表示成暗的暗影那樣的情況特別有效。
手段6.如手段1至3中任一手段之檢查裝置,其中前述區域特定手段係構成為:於前述電磁波穿透圖像中之既定的檢查區域,特定相當於錠劑的部分,並且取得已特定的部分之中心或重心,依據和已取得之中心或重心及前述收容空間的位置有關之設計上的資料來特定前述收容區域。
依據上述手段6,藉由較簡單的處理可將收容區域作某程度正確地特定(推定)。藉此,可謀求減低良否判定之處理負擔,並擔保充分良好的檢查精度。
手段7.如手段1至3中任一手段之檢查裝置,其中具有: 外觀拍攝手段,拍攝前述包裝體,取得涉及前述包裝體的外觀之外觀圖像;及 收容空間特定手段,特定藉前述外觀拍攝手段所取得之外觀圖像中的前述收容空間之位置, 前述區域特定手段係構成為:於前述電磁波穿透圖像中之既定的檢查區域,依據藉前述收容空間特定手段所特定之前述收容空間的位置來特定前述收容區域。
依據上述手段7,藉由外觀拍攝手段及收容空間特定手段,特定包裝體中收容空間的實際位置,依據該特定的位置來特定收容區域。因此,能極正確地特定收容區域,可實現優異的檢查精度。
手段8.一種包裝體製造裝置,其特徵為,具備如手段1至7中任一手段之檢查裝置。
依據上述手段8,可獲得和上述手段1等同樣的作用效果。
手段9.一種包裝體製造方法,係在獲得包裝體時所用之包裝體製造方法,該包裝體係安裝由不透明材料所成之帶狀的第1薄膜及由不透明材料所成之帶狀的第2薄膜,並在該兩薄膜間所形成的收容空間內收容有錠劑,該包裝體製造方法之特徵為, 具備: 安裝工程,安裝所搬送之帶狀的前述第1薄膜及所搬送之帶狀的前述第2薄膜; 充填工程,在前述第1薄膜與前述第2薄膜之間所形成的前述收容空間內充填錠劑;及 檢查工程,執行經前述安裝工程及前述充填工程所獲得之前述包裝體的檢查, 前述檢查工程包含: 照射工程,藉由既定的電磁波照射手段,對前述包裝體照射可從前述第1薄膜側穿透前述包裝體的電磁波; 拍攝工程,使用以隔介前述包裝體和前述電磁波照射手段對向之方式配置在前述第2薄膜側的拍攝手段,依據穿透前述包裝體的電磁波,取得涉及亮度之具有濃淡的電磁波穿透圖像;及 良否判定工程,依據藉前述拍攝工程所取得之電磁波穿透圖像,進行有關前述包裝體之良否判定, 前述良否判定工程具有: 區域特定工程,在前述電磁波穿透圖像之既定的檢查區域,特定和前述收容空間對應的收容區域及和前述收容空間周圍的凸緣部對應的凸緣部區域;及 異物有無判定工程,使用既定的第1閾值來判定前述收容區域中有無異物,並且使用既定的第2閾值來判定前述凸緣部區域中有無異物, 前述第1閾值係設定成比前述電磁波穿透圖像中相當於錠劑的部分之亮度還低的值, 前述第2閾值係設定成比前述第1閾值高且比前述電磁波穿透圖像中相當於前述凸緣部的部分之亮度還低的值。
依據上述手段9,可獲得和上述手段1同樣的作用效果。
[用以實施發明的形態]
以下,針對實施形態一邊參照圖面一邊作說明。 〔第1實施形態〕 首先針對作為包裝薄片(薄片狀包裝體)的PTP薄片1作說明。
如圖1、2所示,PTP薄片1係具有具備複數個袋部2的容器膜3及塞住袋部2般安裝於容器膜3的蓋膜4。本實施形態中,「容器膜3」構成「第1薄膜」,「蓋膜4」構成「第2薄膜」。
本實施形態中之容器膜3及蓋膜4係藉由以鋁為基材(主材料)的不透明材料所構成。例如容器膜3係藉由鋁積層薄膜(對鋁薄膜積層合成樹脂薄膜者)所形成。另一方面,蓋膜4係藉由鋁薄膜所形成。
PTP薄片1係形成俯視呈大致矩形,其四角隅為圓弧狀帶有圓角的形狀。在PTP薄片1,於薄片長邊方向形成5列由沿薄片短邊方向排列的2個袋部2所成的袋部列。亦即,形成有共10個袋部2。在各袋部2的內部空間,即每收容空間2a內各收容有一個錠劑5。
又,在PTP薄片1沿著薄片短邊方向形成複數作為切離線的騎縫線7,用以能以含有既定數(本實施形態中為2個)的袋部2的小薄片6為單位作切離。
再加上,於PTP薄片1,在薄片長邊方向一端部,附設刻印有錠劑名稱、批號等之各種資訊(本實施形態中為「ABC」的文字)的標籤部8。標籤部8係未被設置袋部2且在與由5個小薄片6所成的薄片本體部1a之間藉由1條騎縫線7隔開。
本實施形態的PTP薄片1(參照圖1),係經過從「帶狀包裝體」之帶狀的PTP薄膜9(參照圖3),將成為最終製品的PTP薄片1衝切成矩形薄片狀的工程等所製造,該「帶狀包裝體」是安裝帶狀的容器膜3與帶狀的蓋膜4而成。
如圖3所示,本實施形態的PTP薄膜9為,在薄膜寬度方向並排2個PTP薄片1的衝切範圍Ka(以下,僅稱為「薄片衝切範圍Ka」。)之佈置。又,在PTP薄膜9中,成為相當於標籤部8的部分位在薄膜寬度方向中央部之構成。
其次,針對製造上述PTP薄片1的PTP包裝機10之概略構成,參照圖4作說明。本實施形態中,「PTP包裝機10」構成「包裝體製造裝置」。
如圖4所示,在PTP包裝機10的最上游側,帶狀的容器膜3的料捲被捲成輥狀。捲成輥狀的容器膜3之引出端側係被導輥13導引。容器膜3係於導輥13的下游側被掛裝於間歇進給輥14。間歇進給輥14係連結於間歇地旋轉的馬達,將容器膜3間歇地搬送。
在導輥13與間歇進給輥14之間,沿著容器膜3的搬送路徑,配設作為袋部形成手段的袋部形成裝置16。藉此袋部形成裝置16,利用冷作加工在容器膜3的既定的位置一次形成複數個袋部2。袋部2之成形係在藉間歇進給輥14進行搬送容器膜3之動作期間的空隙(interval)中進行。
其中,本實施形態的PTP包裝機10係構成為容器膜3不僅為利用鋁製來製造,亦可利用例如PP(聚丙烯)、PVC(聚氯乙烯)等之較硬質且具既定剛性的熱塑性樹脂材料來製造之包裝機(兼用機)。因此,於袋部形成裝置16的上游側,具備用以加熱容器膜3使之成為柔軟狀態的加熱裝置15。當然,在形成鋁製的容器膜3之情況不使用加熱裝置15。
從間歇進給輥14送出之容器膜3係按張緊輥18、導輥19及薄膜承接輥20的順序掛裝。由於薄膜承接輥20係連結於固定旋轉的馬達,故將容器膜3連續且固定速度搬送。張緊輥18係設成藉由彈力將容器膜3拉往張緊之側的狀態,防止因前述間歇進給輥14與薄膜承接輥20之搬送動作的差異所致之容器膜3彎曲,並將容器膜3保持成常時張緊狀態。
在導輥19與薄膜承接輥20之間,沿著容器膜3的搬送路徑,配設作為充填手段的錠劑充填裝置21。
錠劑充填裝置21係具有將錠劑5自動充填於袋部2之機能。錠劑充填裝置21係與利用薄膜承接輥20搬送容器膜3之動作同步地按每既定間隔開啓擋板使錠劑5落下者,伴隨此擋板開放動作而將錠劑5充填於各袋部2。
另一方面,形成帶狀的蓋膜4的料捲係於最上游側被捲成輥狀。捲成輥狀的蓋膜4之引出端係藉由導輥22朝加熱輥23引導。加熱輥23係成為可和前述薄膜承接輥20壓接,形成容器膜3及蓋膜4被送入兩輥20、23間。
然後,藉由容器膜3及蓋膜4在兩輥20、23間以加熱壓接狀態通過,而對容器膜3的袋部2周圍的凸緣部3a(參照圖1、2)黏貼蓋膜4,使袋部2被蓋膜4塞住。藉此,製造錠劑5被充填於各袋部2的作為「包裝體」之PTP薄膜9。此外,在加熱輥23的表面形成有密封用的網目狀的微細凸條,藉由強力壓接而實現堅固的密封。
又,構成為:在薄膜承接輥20設有未圖示的編碼器,該薄膜承接輥20每旋轉既定量,亦即PTP薄膜9每被搬送既定量,對後述之X射線檢查裝置45輸出既定的時序信號。
從薄膜承接輥20送出的PTP薄膜9係按張緊輥27及間歇進給輥28之順序掛裝。
由於間歇進給輥28係連結於作間歇地旋轉的馬達,故將PTP薄膜9間歇地搬送。張緊輥27係被設成藉由彈力將PTP薄膜9拉往張緊之側的狀態,防止因前述薄膜承接輥20與間歇進給輥28之搬送動作的差異所致之PTP薄膜9之彎曲,並將PTP薄膜9保持成常時張緊狀態。
在薄膜承接輥20與張緊輥27之間,沿著PTP薄膜9的搬送路徑配設X射線檢查裝置45。X射線檢查裝置45係用以進行檢測袋部2之異常(本實施形態中,袋部2內有無異物)、檢測袋部2以外的凸緣部3a之異常(本實施形態中,凸緣部3a上有無存在異物)為主要目的之X射線檢查。當然,檢查項目未受此等所限,亦可實施其他檢查項目。本實施形態中,「X射線檢查裝置45」構成「檢查裝置」。
從間歇進給輥28送出之PTP薄膜9係按張緊輥29及間歇進給輥30之順序掛裝。由於間歇進給輥30係連結於間歇地旋轉的馬達,故將PTP薄膜9間歇地搬送。張緊輥29被設成藉由彈力將PTP薄膜9拉往張緊之側的狀態,防止在前述間歇進給輥28、30間的PTP薄膜9彎曲。
在間歇進給輥28與張緊輥29之間,沿著PTP薄膜9的搬送路徑,依序配設騎縫線形成裝置33及刻印裝置34。
騎縫線形成裝置33係具有在PTP薄膜9的既定位置形成上述騎縫線7之機能。刻印裝置34係具有在PTP薄膜9的既定位置(對應上述標籤部8的位置)附加上述刻印「ABC」之機能。
從間歇進給輥30送出之PTP薄膜9係於其下游側按張緊輥35及連續進給輥36之順序掛裝。在間歇進給輥30與張緊輥35之間,沿著PTP薄膜9的搬送路徑,配設薄片衝切裝置37。薄片衝切裝置37係具有作為將PTP薄膜9以PTP薄片1為單位衝切其外緣的薄片衝切手段(切離手段)之機能。
藉由薄片衝切裝置37衝切的PTP薄片1,係藉由輸送機39搬送,被暫時儲存於完成品用漏斗40。其中在藉上述X射線檢查裝置45判定為不良品的情況,其被判定為不良品的PTP薄片1係在未朝完成品用漏斗40搬送下,藉由未圖示的作為排出手段之不良薄片排出機構而被另外排出,移往未圖示的不良品漏斗。
於連續進給輥36的下游側配設有裁斷裝置41。然後,藉由薄片衝切裝置37衝切後呈帶狀殘留的廢料薄膜部42係在被前述張緊輥35及連續進給輥36導引後,引導至裁斷裝置41。此處,連續進給輥36係被從動輥壓接而一邊挾持廢料薄膜部42一邊進行搬送動作。
裁斷裝置41係具有將廢料薄膜部42裁斷成既定尺寸之機能。被裁斷的廢料薄膜部42(廢料)係在被儲存於廢料用漏斗43之後,另外被廢棄處理。
此外,上述各輥14、19、20、28、29、30等係其等輥表面與袋部2為對向的位置關係,但因為在間歇進給輥14等之各輥的表面形成有供收容袋部2之凹部,所以沒有袋部2崩塌的情況。又,藉由袋部2一邊收容於間歇進給輥14等之各輥的各凹部一邊進行進給動作,而確實地進行間歇進給動作或連續進給動作。
PTP包裝機10概略如上所述,以下參照圖面就上述X射線檢查裝置45之構成作詳細說明。圖5係表示X射線檢查裝置45的電氣構成之方塊圖。圖6係表示X射線檢查裝置45的概略構成之示意圖。
如圖5、6所示,X射線檢查裝置45具備:對PTP薄膜9照射X射線之X射線照射裝置51;拍攝被照射該X射線的PTP薄膜9的X射線穿透圖像之X射線感測器相機52;及控制處理裝置53,用以實施在X射線照射裝置51、X射線感測器相機52之驅動控制等X射線檢查裝置45內的各種控制、圖像處理、運算處理等。
本實施形態中的「X射線」是相當於「電磁波」。又,「X射線穿透圖像」構成「電磁波穿透圖像」,「控制處理裝置53」構成「圖像處理手段」,「X射線照射裝置51」構成「電磁波照射手段」,「X射線感測器相機52」構成「拍攝手段」。
此外,X射線照射裝置51及X射線感測器相機52,係收容在以可遮蔽X射線的材質所構成的遮蔽盒(未圖示)內。遮蔽盒除設有為使PTP薄膜9通過之狹縫狀的開口以外,還成為極力抑制X射線朝外部漏洩之構造。
X射線照射裝置51係配置在往垂直方向下方搬送之PTP薄膜9的容器膜3側。X射線照射裝置51在和PTP薄膜9的寬度方向中心部相對的位置,具有照射X射線的照射源51a。照射源51a係具有X射線的產生源及用以集中X射線的準直器(分別未圖示),且構成為可將朝PTP薄膜9的寬度方向具有既定的擴展(扇角)之扇束狀的X射線從容器膜3側對PTP薄膜9照射。利用X射線照射裝置51之X射線的照射角(扇角)係設定成可照射和在PTP薄膜9的寬度方向並排之2片份的PTP薄片1對應的範圍之角度。此外,亦可設成能照射對PTP薄膜9的搬送方向具有既定的擴展之圓錐束狀的X射線之構成。
X射線感測器相機52係以沿著和PTP薄膜9的搬送方向正交之方向且與X射線照射裝置51對向之方式,隔著PTP薄膜9配置在X射線照射裝置51的相反側(本實施形態中為蓋膜4側)。
X射線感測器相機52係具有沿著薄膜寬度方向並排1列可檢測穿透PTP薄膜9的X射線之複數個X射線檢測元件而成的X射線感測器52a,且構成為可拍攝(曝光)穿透PTP薄膜9的X射線。作為X射線檢測元件,可舉出例如具有閃爍體的光轉換層之CCD(Charge Coupled Device;電荷耦合元件)等。
而且,藉X射線感測器相機52取得之具有和亮度有關的濃淡之X射線穿透圖像,係按PTP薄膜9每被搬送既定量而在該相機52內部轉換成數位信號(圖像信號)後,以數位信號的形式對控制處理裝置53(圖像資料記憶裝置74)輸出。然後,控制處理裝置53係將該X射線穿透圖像作圖像處理等並實施後述的各種檢查。
其次,針對控制處理裝置53參照圖5作說明。控制處理裝置53係具備:掌管X射線檢查裝置45整體之控制的微電腦71;由鍵盤或滑鼠、觸控板等所構成的輸入裝置72;具有CRT或液晶等之顯示畫面的顯示裝置73;用以記憶各種圖像資料等之圖像資料記憶裝置74;用以記憶各種運算結果等之運算結果記憶裝置75;用以預先記憶各種資訊的設定資料記憶裝置76;及用以記憶涉及檢查的軟體之檢查程序記憶裝置77等。此外,此等各裝置72~77係與微電腦71電連接。
微電腦71係具備:作為運算手段的CPU71a;記憶各種程式的ROM71b;及暫時記憶運算資料或輸入/輸出資料等的各種資料之RAM71c等,且掌管控制處理裝置53中的各種控制,並以可和PTP包裝機10進行收發各種信號地連接。
於這樣的構成之下,微電腦71係例如驅動控制X射線照射裝置51、X射線感測器相機52,執行取得PTP薄膜9的X射線穿透圖像之拍攝處理、依據該X射線穿透圖像檢查PTP薄膜9的既定部位之檢查處理、將該檢查處理的檢查結果朝PTP包裝機10的不良薄片排出機構等輸出之輸出處理等。
圖像資料記憶裝置74係記憶有以藉由X射線感測器相機52所取得之X射線穿透圖像為首之經遮蔽處理的遮蔽圖像、經二值化處理的二值化圖像等之各種圖像資料。
運算結果記憶裝置75,係記憶檢查結果資料或將該檢查結果資料經機率統計處理後的統計資料等。可令此等檢查結果資料、統計資料適宜地顯示於顯示裝置73。
設定資料記憶裝置76係用以記憶檢查所用之各種資訊。作為此等各種資訊,設定記憶有例如PTP薄片1、袋部2及錠劑5之形狀及尺寸、用以區劃檢查區域Kb的薄片框之形狀及尺寸、袋框之形狀及尺寸、用在二值化處理之亮度閾值、進行各種良否判定時所利用之基準值(例如,用以排除因雜訊所致之影響的既定值Lo等)。
在設定資料記憶裝置76預先記憶有作為亮度閾值之第1閾值δ1、第2閾值δ2及第3閾值δ3。第1閾值δ1係設定成比X射線穿透圖像中相當於錠劑5的部分之亮度(例如,相當於錠劑5的部分之亮度中的最低亮度)低且比X射線穿透圖像中和金屬片等之異物相當的部分之亮度高的值。
第2閾值δ2係和第1閾值δ1不同的值,且設定成比第1閾值δ1高且比X射線穿透圖像中相當於凸緣部3a的部分之亮度(例如,相當於凸緣部3a的部分之亮度中的最低亮度)低的值。此外,於本實施形態,第2閾值δ2係設定成比X射線穿透圖像中相當於錠劑5的部分之亮度高的值。
第3閾值δ3係用以特定錠劑5、袋部2的外緣部分之亮度閾值,且設定成比X射線穿透圖像中相當於錠劑5的部分之亮度、X射線穿透圖像中出現在錠劑5周圍的暗影2c(參照圖10)之亮度低的值。
此外,「X射線穿透圖像中相當於錠劑5、異物、凸緣部3a的部分之亮度」,係在將針對PTP薄膜9的X射線之照射條件或利用X射線感測器相機52之拍攝條件等設為相同之後所事先獲得之X射線穿透圖像中的錠劑部分、異物部分、凸緣部分之亮度。又,「X射線穿透圖像中相當於錠劑5、異物、凸緣部3a的部分之亮度」係亦可為在檢查時依據X射線穿透圖像所取得,在檢查時適當地更新者。
再者,本實施形態中,作為檢查區域Kb,設定PTP薄膜9中對應PTP薄片1的區域中之除了對應標籤部8的區域以外之對應由5個小薄片6所成的薄片本體部1a之區域(參照圖3)。
檢查程序記憶裝置77係記憶用以執行檢查處理的軟體。檢查程序記憶裝置77所記憶的軟體包含區域特定用軟體77a及良否判定用軟體77b。
區域特定用軟體77a包含:依據記憶在設定資料記憶裝置76的薄片框之形狀及尺寸,特定X射線穿透圖像中之既定的檢查區域(本實施形態中為檢查區域Kb)之程式;及使用前述第3閾值δ3,特定已特定之檢查區域Kb中之配置收容空間2a的收容區域2b(參照圖10)及對應凸緣部3a的凸緣部區域3b(參照圖10)之程式。
又,良否判定用軟體77b包含使用第1閾值δ1判定在收容區域2b有無異物之程式及使用第2閾值δ2判定在凸緣部區域3b有無異物之程式。此外,如上述,由於第1閾值δ1及第2閾值δ2係不同的值,故在收容區域2b及凸緣部區域3b中被判定為異物者會不同。
當藉由X射線感測器相機52取得會成為製品的PTP薄片1之至少1片份的X射線穿透圖像時,利用微電腦71執行區域特定用軟體77a及良否判定用軟體77b。
當一執行區域特定用軟體77a時,首先,藉由對X射線穿透圖像設定前述薄片框以劃定X射線穿透圖像中的檢查區域Kb。又,對應該檢查區域Kb的X射線穿透圖像被當作薄片濃淡圖像Xa(參照圖10。其中,圖10中僅示出薄片濃淡圖像Xa的一部分)取得,並且將該薄片濃淡圖像Xa記憶在圖像資料記憶裝置74。
此外,如圖10所示,於X射線穿透圖像或薄片濃淡圖像Xa中,在凸緣部區域3b與收容區域2b中之除了錠劑5以外的區域之間,大致沒有明暗差。那是因為此等區域的圖像係依據僅穿透容器膜3及蓋膜4的X射線所獲得之緣故。另一方面,於X射線穿透圖像或薄片濃淡圖像Xa中,屬於對應錠劑5的區域之錠劑區域5b係成為比凸緣部區域3b等還暗的狀態。那是因為X射線依存於錠劑5的厚度而衰減的緣故。又,於X射線穿透圖像或薄片濃淡圖像Xa中,對應金屬片等之異物的第1異物區域100b係成為比錠劑區域5b還暗的狀態。那是因為金屬片等之異物比起錠劑5還容易遮蔽X射線的緣故。另一方面,對應錠劑5的碎片或粉的第2異物區域100c係成為與錠劑區域5b大致相同亮度或比此等還稍亮者。
當一取得薄片濃淡圖像Xa時,使用第3閾值δ3,對該薄片濃淡圖像Xa施以二值化處理。例如以前述第3閾值δ3以上為「1(明部)」、小於前述第3閾值δ3為「0(暗部)」,將薄片濃淡圖像Xa轉換成二值化圖像,並將此二值化圖像記憶在圖像資料記憶裝置74。本實施形態中,就二值化圖像而言,相當於錠劑5、暗影2c的部分被表示為「0(暗部)」。
其次,對上述二值化圖像執行塊處理。就塊處理而言,係進行針對二值化圖像的「0(暗部)」及「1(明部)」分別特定連結成分的處理,及針對各個的連結成分進行賦予標記之標記賦予處理。此處,分別特定的各連結成分之占有面積係以對應X射線感測器相機52的畫素之點數表示。
然後,從藉由塊處理所特定之「0(暗部)」的連結成分之中,特定相當於錠劑5的連結成分也就是錠劑區域5b。相當於錠劑5的連結成分係可藉由判斷含有既定的座標之連結成分、屬既定的形狀之連結成分,或為既定的面積處的連結成分等來特定。
接著,從藉由塊處理所特定之「0(暗部)」的連結成分之中,特定位在相當於錠劑5的連結成分之周圍且相當於袋部2的外緣之環狀的暗影2c。環狀的暗影2c之特定,例如,可藉由判斷對相當於錠劑5的連結成分處於既定的位置關係之連結成分等來特定。且,環狀的暗影2c被特定為收容空間2a的輪廓。
其次,對應檢查區域Kb的X射線穿透圖像(薄片濃淡圖像Xa)中之收容空間2a的輪廓內側被特定為收容區域2b。且,對薄片濃淡圖像Xa,施以用以僅抽出所特定的收容區域2b之遮蔽處理。進行了此種遮蔽處理的圖像,係以收容空間檢查用的濃淡圖像Xb(參照圖11)記憶在圖像資料記憶裝置74。
又,對應檢查區域Kb的X射線穿透圖像(薄片濃淡圖像Xa)中之收容區域2b以外的區域被特定為凸緣部區域3b。且,對薄片濃淡圖像Xa,施以用以僅抽出所特定的凸緣部區域3b之遮蔽處理。進行了此種遮蔽處理的圖像係被記憶成凸緣部檢查用的濃淡圖像Xc(參照圖13)。
再者,繼區域特定用軟體77a之後,執行良否判定用軟體77b。一執行良否判定用軟體77b後,使用前述第1閾值δ1,對收容空間檢查用的濃淡圖像Xb施以二值化處理。更詳言之,以第1閾值δ1以上為「1(明部)」、小於前述第1閾值δ1為「0(暗部)」,將收容空間檢查用的濃淡圖像Xb轉換成二值化圖像,並將此二值化圖像記憶在圖像資料記憶裝置74。
此處,第1閾值δ1,係為比濃淡圖像Xb中的收容區域2b之亮度B1、錠劑區域5b之亮度B2還低(暗),比濃淡圖像Xb中的第1異物區域100b(金屬片等之異物的區域)之亮度B3還高者(參照圖12)。此外,圖12係示意地表示第1閾值δ1和在圖11的A-A´線上的濃淡圖像Xb之亮度變化等之圖形。因此,該二值化圖像中,收容空間2a、錠劑5及其碎片或粉以「1(明部)」、金屬片等之異物以「0(暗部)」表示。
其次,藉由對收容空間檢查用的二值化圖像施以塊處理,抽出暗部分的面積值是前述既定值Lo以上的塊部分(考慮雜訊的影響,除去小於Lo的塊)。且,在有塊部分存在之情況,判定為有金屬片等之異物存在。另一方面,在無塊部分存在之情況,判定為異物不存在。此外,金屬片等之異物存在與否之判定,係以各收容區域2b每一者為對象來進行。
又,使用前述第2閾值δ2,對凸緣部檢查用的濃淡圖像Xc施以二值化處理。更詳言之,以前述第2閾值δ2以上為「1(明部)」、小於前述第2閾值δ2為「0(暗部)」,將凸緣部檢查用的濃淡圖像Xc轉換成凸緣部檢查用的二值化圖像,並將此二值化圖像記憶在圖像資料記憶裝置74。
此處,第2閾值δ2,係比第1閾值δ1高且比X射線穿透圖像中的凸緣部區域3b之亮度B4還低(暗)者。(參照圖14)。此外,圖14係示意地表示第2閾值δ2和在圖13的B-B´線上的濃淡圖像Xc之亮度變化等之圖形。因此,該二值化圖像中,凸緣部3a係以「1(明部)」,錠劑5的碎片或粉及金屬片等係以「0(暗部)」來表示。
接著,藉由對凸緣部檢查用的二值化圖像施以塊處理,抽出暗部分的面積值成為前述既定值Lo以上的塊部分(除去小於Lo的塊)。且,在凸緣部3a存在有塊部分之情況,判定為有異物存在,另一方面,在塊部分不存在之情況,判定為異物不存在。
結果是,本實施形態中,形成為:在錠劑5的碎片或粉是位在收容區域2b的情況,該錠劑5的碎片或粉沒被檢測成異物,在錠劑5的碎片或粉是位在凸緣部區域3b的情況,該錠劑5的碎片或粉被檢測成異物。
本實施形態中,藉由「微電腦71」、「設定資料記憶裝置76」及記憶區域特定用軟體77a的「檢查程序記憶裝置77」來構成作為「區域特定手段」的「區域特定部78」(參照圖5)。又,藉由「微電腦71」、「設定資料記憶裝置76」及記憶良否判定用軟體77b的「檢查程序記憶裝置77」來構成作為「異物有無判定手段」的「異物有無判定部79」(參照圖5)。
其次就包含有藉X射線檢查裝置45進行的檢查工程之PTP薄片1的製造工程作說明。
如圖7所示,首先,於步驟S1的袋部形成工程中,利用袋部形成裝置16對容器膜3依序形成袋部2。接著,於步驟S2的充填工程中,利用錠劑充填裝置21朝袋部2的收容空間2a充填錠劑5。
繼充填工程之後,進行步驟S3的安裝工程。在安裝工程中,藉由對前述兩輥20、23間送入所搬送之容器膜3及蓋膜4,使得蓋膜4被安裝於容器膜3而可獲得PTP薄膜9。
之後,進行使用了X射線檢查裝置45之步驟S4的檢查工程。檢查工程S4包含步驟S41的照射工程、步驟S42的拍攝工程及步驟S43的良否判定工程。
在步驟S41的照射工程中,藉由利用微電腦71驅動控制X射線照射裝置51及X射線感測器相機52而對PTP薄膜9照射X射線。又,在步驟S42的拍攝工程中,按PTP薄膜9每次被搬送既定量,就取得利用X射線感測器相機52拍攝了穿透PTP薄膜9的X射線之一維的X射線穿透圖像。
而且,藉X射線感測器相機52取得之X射線穿透圖像,係在該相機52內部轉換成數位信號後,以數位信號的形式對控制處理裝置53(圖像資料記憶裝置74)輸出。
更詳言之,在從X射線照射裝置51對PTP薄膜9常時照射X射線的狀態下,當一從上述編碼器朝微電腦71輸入時序信號時,即利用微電腦71開始利用X射線感測器相機52的曝光處理。
然後,當下一個時序信號被輸入時,將在那之前蓄積於發光二極體等之受光部的電荷統合並朝移位暫存器轉送。接著,被轉送於移位暫存器的電荷是在迄至下一個時序信號被輸入為止的期間,伴隨著轉送時鐘信號,依序作為圖像信號(X射線穿透圖像)輸出。
亦即,從上述編碼器輸入既定的時序信號之時點迄至下個輸入時序信號為止的時間成為在X射線感測器相機52的曝光時間。
此外,本實施形態中,構成為每次搬送PTP薄膜9,藉由X射線感測器相機52取得在PTP薄膜9的搬送方向的X射線感測器52a的寬度,亦即相當於一份CCD寬度的長度份量之X射線穿透圖像。當然,亦可採用與此相異的構成。
從X射線感測器相機52輸出的X射線穿透圖像,係按時間序列依序被記憶到圖像資料記憶裝置74。
然後,藉由按PTP薄膜9每次被搬送既定量即反複進行上述一連串的處理,就在圖像資料記憶裝置74,最終記憶在PTP薄膜9的寬度方向並排的2片PTP薄片1的X射線穿透圖像。以此方式,當取得涉及成為製品的PTP薄片1之X射線穿透圖像時,藉由微電腦71執行步驟S43之良否判定工程。
在步驟S43的良否判定工程(檢查程序)中,按步驟S431的區域特定工程及步驟S433的異物有無判定工程進行。此外,良否判定工程係針對成為製品的各PTP薄片1每一者進行的處理。因此,本實施形態中,PTP薄膜9每被搬送相當於1片PTP薄片1的份量即對X射線穿透圖像所包含的2片的PTP薄片1的部分分別進行良否判定工程。
一開始,參照圖8的流程圖就步驟S431的區域特定工程作說明。在區域特定工程中,首先,執行步驟S4311的檢查圖像取得處理。詳言之,從圖像資料記憶裝置74將X射線穿透圖像中成為檢查對象的PTP薄片1的圖像以檢查圖像讀出。
接著,於步驟S4312,藉由對所讀出之檢查圖像設定前述薄片框,劃定X射線穿透圖像中的檢查區域Kb,獲得薄片濃淡圖像Xa。所獲得之薄片濃淡圖像Xa被記憶在圖像資料記憶裝置74。
此外,於本實施形態中,上述薄片框的設定位置係依和PTP薄膜9的相對位置關係而預先決定。因此,本實施形態中,薄片框的設定位置並非每次都因應於檢查圖像來調整位置,但未受限於此,亦可作成考慮位偏之發生等,依據從X射線穿透圖像獲得之資訊而適宜調整薄片框的設定位置之構成。
再者,於接著的步驟S4313之錠劑區域特定處理中,首先,使用第3閾值δ3,對所獲得之薄片濃淡圖像Xa施以二值化處理,並將藉該處理所獲得之二值化圖像記憶在圖像資料記憶裝置74。之後,對上述二值化圖像執行塊處理,並從藉由塊處理所特定之「0(暗部)」的連結成分之中特定出相當於錠劑5的連結成分(相當於錠劑5的部分)。
接著,於步驟S4314,位在相當於藉塊處理所特定的錠劑5的部分之周圍的環狀的暗影2c被特定。
之後,於步驟S4315,對應檢查區域Kb的X射線穿透圖像(薄片濃淡圖像Xa)中之暗影2c的內側被特定為收容區域2b。然後,施以用以對薄片濃淡圖像Xa僅抽出所特定的收容區域2b之遮蔽處理,並且將藉此種遮蔽處理所獲得之收容空間檢查用的濃淡圖像Xb記憶在圖像資料記憶裝置74。
然後,於區域特定工程的最後,進行步驟S4316的凸緣部區域特定處理。於步驟S4316,施以用以抽出對應檢查區域Kb的X射線穿透圖像(薄片濃淡圖像Xa)中之收容區域2b以外的區域之遮蔽處理,並且將藉此種遮蔽處理所獲得之凸緣部檢查用的濃淡圖像Xc記憶在圖像資料記憶裝置74。
接著,參照圖9的流程圖就步驟S433的異物有無判定工程作說明。
首先,於步驟S4331,對在步驟S4315之處理所獲得之收容空間檢查用的濃淡圖像Xb,使用第1閾值δ1施以二值化處理,並將藉由二值化處理所獲得之收容空間檢查用的二值化圖像記憶在圖像資料記憶裝置74。接著,於步驟S4332,藉由對收容空間檢查用的二值化圖像施以塊處理,抽出面積值成為前述既定值Lo以上的塊部分。
之後,於步驟S4333,所有袋部2的異物有無旗標的值設定為「0」。「異物有無旗標」係用以表示涉及袋部2(收容空間2a)中有無異物之判定結果,設定於運算結果記憶裝置75。於袋部2不存在異物的情況,與該袋部2對應的異物有無旗標的值設定為「1」。
在接著的步驟S4334,設定在運算結果記憶裝置75之袋編號計數的值C設定為屬初期值的「1」。此外,「袋編號」,係指和1片PTP薄片1的檢查區域Kb內之10個袋部2分別對應設定的序列編號,藉由袋編號計數的值C(以下,僅稱為「袋編號C」)可特定袋部2和收容區域2b之位置。
然後,於步驟S4335,判定袋編號C是否為每一檢查區域(每1片的PTP薄片1)的袋數N(本實施形態中為「10」)以下。
在步驟S4335被判定為是的情況,轉移到步驟S4336,依據上述收容空間檢查用的二值化圖像,判定在與現在的袋編號C(例如C=1)對應之收容區域2b(袋部2)中有無異物。此處,若在收容區域2b有塊部分則被判定在該收容區域2b有金屬片等之異物,照原樣轉移到步驟S4338。另一方面,若在收容區域2b沒有塊部分則轉移到步驟S4337。
在步驟S4337,判定在和現在的袋編號C對應的收容區域2b(袋部2)沒有金屬片等之異物,和該袋編號C對應的異物有無旗標的值被設定成「1」。之後,轉移到步驟S4338。
在步驟S4338中,藉由於現在的袋編號C加「1」以設定新的袋編號C。之後,返回步驟S4335。
然後,在新設定的袋編號C還是袋數N(本實施形態中為「10」)以下的情況,再度轉移到步驟S4336,反複執行涉及上述一連串的異物有無之判定處理。
另一方面,在判定新設定的袋編號C已超過袋數N的情況,也就是在步驟S4335判定為否之情況,視為和所有袋部2(收容區域2b)有關之異物的有無判定結束,轉移到步驟S4339。
步驟S4339中,對在步驟S4316之處理所獲得之凸緣部檢查用的濃淡圖像Xc,使用第2閾值δ2施以二值化處理,並且將藉由二值化處理所獲得之凸緣部檢查用的二值化圖像記憶在圖像資料記憶裝置74。接著,於步驟S4340,藉由對凸緣部檢查用的二值化圖像施以塊處理,面積值成為前述既定值Lo以上的塊部分被抽出。
在接著的步驟S4341中,判定凸緣部3a是否為良品。詳言之,依據凸緣部檢查用的二值化圖像,判定在凸緣部區域3b是否存在塊部分。
在此處被判定為否的情況係轉移到步驟S4342。另一方面,在被判定為是的情況、也就是被判定在凸緣部3a有錠劑5的碎片等之異物時,轉移到步驟S4344。
在步驟S4342,判定檢查區域Kb內的所有袋部2之異物有無旗標的值是否為「1」。在此處被判定為是的情況,亦即在檢查區域Kb內的所有袋部2未存在異物之情況,於步驟S4343,和該檢查區域Kb對應的PTP薄片1被判定為「良品」,良否判定工程結束。
另一方面,在步驟S4342被判定為否之情況,也就是在檢查區域Kb內的所有袋部2中至少1個存在有異物的情況,轉移到步驟S4344。
在步驟S4344,對應檢查區域Kb的PTP薄片1被判定為「不良品」,良否判定工程結束。
此外,在步驟S4343的良品判定處理及步驟S4344的不良品判定處理中,和對應於檢查區域Kb的PTP薄片1有關的檢查結果被記憶於運算結果記憶裝置75並對PTP包裝機10(包含不良薄片排出機構)輸出。
返回圖7,在步驟S4的檢查工程之後,於步驟S5的騎縫線形成工程,利用騎縫線形成裝置33在PTP薄膜9的既定位置形成騎縫線。又,在接著的步驟S6之刻印工程中,利用刻印裝置34在PTP薄膜9設置刻印。之後,藉由進行步驟S7的切離工程,PTP薄片1的製造工程結束。在切離工程中,藉由利用薄片衝切裝置37衝切PTP薄膜9且從PTP薄膜9切離PTP薄片1而製造出PTP薄片1。
如以上所詳述,依據本實施形態,在對收容區域2b的檢查中,即使判定X射線穿透圖像(薄片濃淡圖像Xa)中亮度低於第1閾值δ1的部分為異物,在收容區域2b(收容空間2a)存在有錠劑5的碎片或粉,可設為不將此當作異物來檢測。因此,可防止以位在收容空間2a的錠劑5的碎片或粉為理由,將PTP薄膜9以及PTP薄片1判定為不良。
另一方面,在對凸緣部區域3b的檢查中,判定X射線穿透圖像(薄片濃淡圖像Xa)中亮度低於第2閾值δ2的部分為異物,錠劑5的碎片或粉存在於凸緣部區域3b(凸緣部3a)的情況,可將此檢測為異物。亦即,可依據位在凸緣部3a的錠劑5的碎片或粉,將PTP薄膜9以及PTP薄片1判定為不良。
如此一來,依據本實施形態,依檢查對象是收容空間2a(收容區域2b)還是凸緣部3a(凸緣部區域3b)之差異,可適當地改變是否將錠劑5的碎片或粉當作異物檢測,可進行更合適的良否判定。其結果,可謀求抑制製造成本的增大、提升包裝體之品質。
又,因為以可檢測金屬片之方式設定第1閾值δ1,結果而言,可將存在於收容空間2a或凸緣部3a的金屬片檢測為異物。因此,金屬片存在於PTP薄膜9的情況,在不依金屬片的存在位置下可將PTP薄膜9以及PTP薄片1判定為不良品。
再者,如同本實施形態,在容器膜3具有袋部2並且容器膜3等是以金屬製薄膜或具有金屬層的薄膜形成之情況,在X射線穿透圖像中,位在錠劑5周圍且對應於袋部2(收容空間2a)外緣的環狀部位被表現成比周圍還暗的暗影。利用這點,本實施形態中,藉由區域特定部78特定相當於錠劑5的部分,並且為在所特定的部分之周圍的環狀的暗影2c被特定為收容空間2a的輪廓,該輪廓的內側被特定為收容區域2b。因此,可更正確且較簡易地特定收容區域2b。 〔第2實施形態〕 其次,主要就第2實施形態與上述第1實施形態之相異點作說明。在上述第1實施形態與本第2實施形態中,步驟S431的區域特定工程(亦即,利用區域特定用軟體77a的處理)中之特定相當於錠劑5的部分之處理(步驟S4313的錠劑部分特定處理)後的處理相異。
更詳言之,本第2實施形態中,如圖15所示,在繼步驟S4313之後的步驟S4317中,進行使相當於所特定的錠劑5的部分(錠劑區域5b)膨脹之處理。該處理為,例如,在將相當於錠劑5的部分(錠劑區域5b)的中心或重心特定之後,以該中心或重心為中心,使相當於該錠劑5的部分(錠劑區域5b)以預設的倍率放大之處理。
之後,於步驟S4318,使相當於錠劑5的部分(錠劑區域5b)膨脹而成的區域被特定為收容區域2b。接著,施以用以對薄片濃淡圖像Xa僅抽出收容區域2b的遮蔽處理,並且將藉此種遮蔽處理所獲得之圖像記憶在圖像資料記憶裝置74。
再者,於步驟S4319,對應檢查區域Kb的X射線穿透圖像(薄片濃淡圖像Xa)中之在步驟S4318被特定的收容區域2b以外的區域被特定為凸緣部區域3b。接著,對薄片濃淡圖像Xa施以用以僅抽出凸緣部區域3b的遮蔽處理,並且將藉此種遮蔽處理所獲得之圖像記憶在圖像資料記憶裝置74。此外,異物有無判定工程係和上述第1實施形態同樣地進行。
以上,依據本第2實施形態,藉由較簡單的處理,可將收容區域2b作某程度正確地特定(推定)。因此,可謀求減低良否判定的處理負擔,並擔保充分良好的檢查精度。 〔第3實施形態〕 其次,主要就第3實施形態與上述第1實施形態之相異點作說明。在上述第1實施形態與本第3實施形態中,步驟S431的區域特定工程(亦即,利用區域特定用軟體77a的處理)中之特定相當於錠劑5的部分之處理(步驟S4313的錠劑部分特定處理)後的處理相異。
更詳言之,在本第3實施形態中,如圖16所示,在藉由步驟S4313的處理特定出相當於錠劑5的部分後,於步驟S4320,進行特定出相當於所特定的錠劑5的部分(錠劑區域5b)之中心或重心之處理。
之後,於步驟S4321,依據所特定的中心或重心與記憶在設定資料記憶裝置76的設計上之袋部2的資料,特定出收容區域2b。設計上之袋部2的資料被預先記憶在設定資料記憶裝置76。例如,對已特定的中心或重心,在將設計上之袋部2所佔的平面區域的中心設為重合的狀態時,和該平面區域重疊的區域被特定為收容區域2b。然後,對薄片濃淡圖像Xa施以用以僅抽出收容區域2b的遮蔽處理,並且將藉此種遮蔽處理所獲得之圖像記憶在圖像資料記憶裝置74。
之後,於步驟S4322,對應檢查區域Kb的X射線穿透圖像(薄片濃淡圖像Xa)中之在步驟S4321特定的收容區域2b以外的區域被特定為凸緣部區域3b。又,對薄片濃淡圖像Xa施以用以僅抽出凸緣部區域3b的遮蔽處理,並且將藉此種遮蔽處理所獲得之圖像記憶在圖像資料記憶裝置74。此外,異物有無判定工程係和上述第1實施形態同樣地進行。
以上,依據本第3實施形態,藉由較簡單的處理,可將收容區域2b作某程度正確地特定(推定)。藉此,可謀求減低良否判定的處理負擔,並擔保充分良好的檢查精度。 〔第4實施形態〕 其次,主要就第4實施形態與上述第1實施形態之相異點作說明。在本第4實施形態中,如圖17、18所示,X射線檢查裝置45具備配設在比X射線照射裝置51及X射線感測器相機52還上游的相機54。本實施形態中,「相機54」構成「外觀拍攝手段」。又,用以特定收容空間2a的位置之收容空間特定用軟體77c被記憶在檢查程序記憶裝置77。而且,藉由利用微電腦71執行收容空間特定用軟體77c,成為依據藉相機54所取得之PTP薄膜9的外觀圖像來特定出收容空間2a的位置。
作為相機54,採用在既定的可視光(例如紅外光)具有感度的CCD相機。相機54係在從未圖示的照明裝置照射的可視光(例如紅外光)照射PTP薄膜9時拍攝反射該PTP薄膜9的光。相機54所拍攝到的外觀圖像(亮度圖像)係在相機54內部被轉換成數位信號(圖像信號)後,以數位信號的形式輸入到微電腦71。
又,本第4實施形態中,於區域特定用軟體77a執行前,藉由微電腦71執行收容空間特定用軟體77c。當一執行收容空間特定用軟體77c時,藉由對利用相機54所獲得之外觀圖像施以二值化處理或塊處理等而特定在外觀圖像中之收容空間2a(袋部2)的位置。本實施形態中,藉由「微電腦71」及記憶收容空間特定用軟體77c的「檢查程序記憶裝置77」構成作為「收容空間特定手段」的「收容空間特定部80」。
再者,在上述第1實施形態與本第4實施形態中,步驟S431的區域特定工程(亦即,區域特定用軟體77a)不同。
更詳言之,本第4實施形態中,如圖19所示,首先,於步驟S4322,按PTP薄膜9每被搬送既定量,藉由相機54取得因反射PTP薄膜9的光所致之二維的外觀圖像。該外觀圖像包含在PTP薄膜9的寬度方向並排的2片PTP薄片1的部分。
在接著的步驟S4323中,藉由依據所取得之外觀圖像施以二值化處理或塊處理等,以特定收容空間2a。例如,於外觀圖像施以二值化處理及塊處理後,利用塊部分的形狀或座標而抽出相當於袋部2的外緣的部分,被該抽出的部分所包圍之區域被特定為收容空間2a。
之後,於步驟S4324,在對應檢查區域Kb的X射線穿透圖像(薄片濃淡圖像Xa),依據所特定之收容空間2a(袋部2)的位置,進行特定收容區域2b的處理。例如,所特定之收容空間2a(袋部2)的位置座標被校正了外觀圖像與對應檢查區域Kb的X射線穿透圖像(薄片濃淡圖像Xa)之位偏量。此外,薄片濃淡圖像Xa中與校正後的收容空間2a(袋部2)的位置座標對應之區域被特定為收容區域2b。接著,將對薄片濃淡圖像Xa施以用以僅抽出收容區域2b的遮蔽處理而成的圖像記憶在圖像資料記憶裝置74。
然後在最後,於步驟S4325,所特定之收容區域2b以外的區域被特定為凸緣部區域3b,並且將對薄片濃淡圖像Xa施以用以僅抽出凸緣部區域3b的遮蔽處理而成的圖像記憶在圖像資料記憶裝置74。此外,異物有無判定工程係和上述第1實施形態同樣地進行。
以上,依據本第4實施形態,藉由相機54及收容空間特定部80特定在PTP薄膜9中之收容空間2a的實際位置,依據該所特定之位置特定收容區域2b。因此,能極正確地特定收容區域2b,可實現優異的檢查精度。
此外,未受限於上述實施形態的記載內容,亦可按例如以下方式實施。當然也可以是以下未例示的其他應用例、變更例。
(a)薄片狀包裝體(包裝薄片)的構成未受限於上述實施形態的PTP薄片1。亦可將例如SP薄片作為檢查對象。
如圖20所示,一般的SP薄片90,係藉由使由以鋁為基材的不透明材料所成之帶狀的2片薄膜91、92重疊,並在兩薄膜91、92間一邊充填錠劑5一邊在該錠劑5的周圍留下袋狀的收容空間93之方式接合該收容空間93的周圍(圖20中的底紋花紋部分)的兩薄膜91、92,作成帶狀的包裝薄膜後,再藉由將該包裝薄膜切離成矩形薄片狀所形成。
此外,在SP薄片90,在用以能以含有1個收容空間93的小薄片94為單位進行切離的切離線方面,亦可形成沿著薄片長邊方向形成之縱騎縫線95及沿著薄片短邊方向形成之橫騎縫線96。又,亦可在SP薄片90,於薄片長邊方向一端部,附設印刷有各種資訊(本實施形態中為「ABC」的文字)的標籤部97。
(b)PTP薄片1單位的袋部2的排列或個數亦未受上述實施形態的態樣(2列、10個)任何限定,例如可採用以具有3列12個袋部2(收容空間2a)的類型為首之由各式各樣的排列、件數所成的PTP薄片(關於上述SP薄片亦相同)。當然,1個小薄片所包含的袋部2(收容空間2a)數量亦未受上述實施形態任何限定。
(c)在上述實施形態的PTP薄片1,作為切離線,形成有將貫通於PTP薄片1的厚度方向之切口間歇排列而成的騎縫線7,但切離線未受此所限,亦可因應於容器膜3及蓋膜4的材質等而採用不同的構成。例如,亦可作成形成像剖面大致呈V字狀的狹縫(半切線)的非貫通之切離線的構成。又,亦可作成未形成騎縫線7等之切離線的構成。
(d)第1薄膜及第2薄膜的材質、層構造等係不受限於上述實施形態的容器膜3或蓋膜4的構成。例如上述實施形態中,容器膜3及蓋膜4是以鋁等之金屬材料為基材所形成,但不受此所限,亦可採用其他材質。亦可採用例如不讓可視光等穿透的合成樹脂材料等。
(e)帶狀包裝體的構成未受限於上述實施形態,亦可採用其他的構成。
上述實施形態中,雖PTP薄膜9係沿其寬度方向配列有和2薄片份對應之數目的袋部2之構成,但不受此所限,例如,亦可為沿其寬度方向配列有和1薄片份對應之數目的袋部2。當然,PTP薄膜9亦可為沿其寬度方向配列有和3片以上的薄片份對應之數目的袋部2之構成。
又,上述實施形態中,構成為:在PTP薄膜9的寬度方向中央部,配置和2片的PTP薄片1的各標籤部8對應的部位。相對地,亦可構成為:和2片的PTP薄片1的各標籤部8對應的部位配置在PTP薄膜9的寬度方向兩端部。又,亦可構成為:和2片的PTP薄片1中的一PTP薄片1的標籤部8對應的部位配置在PTP薄膜9的寬度方向中央部,和另一PTP薄片1的標籤部8對應的部位配置在PTP薄膜9的寬度方向端部。
(f)電磁波照射手段的構成未受限於上述實施形態。上述實施形態中,成為照射作為電磁波的X射線之構成,但不受此所限,也可作成使用兆赫電磁波等之穿透PTP薄膜9的其他電磁波之構成。
(g)拍攝手段的構成未受限於上述實施形態。例如上述實施形態中,作為拍攝手段雖採用使用閃爍體的CCD相機(X射線感測器相機52),但不受此所限,亦可採用將X射線直接入射並予以拍攝的相機。
又,上述實施形態中,作為拍攝手段雖採用排列有1列CCD的X射線感測器相機52,但不受此所限,亦可採用例如在PTP薄膜9的薄膜搬送方向具備複數列CCD列(檢測元件列)的X射線TDI(Time Delay Integration;時延積分)相機。藉此,可謀求更提升檢查精度及檢查效率。
(h)X射線檢查裝置45的構成或配置位置等,未受限於上述實施形態。
例如上述實施形態中,雖為在PTP薄膜9被往上下方向搬送的位置配置X射線檢查裝置45之構成,但不受此所限,亦可作成例如在PTP薄膜9被往水平方向搬送的位置或斜向搬送的位置配置X射線檢查裝置45之構成。
又,亦可構成為具備位置調整機構(位置調整手段),以配合PTP薄膜9的尺寸、配置等而能將X射線照射裝置51及X射線感測器相機52沿著PTP薄膜9的搬送方向、PTP薄膜9的寬度方向、對PTP薄膜9接觸/分離方向移動。
再者,上述實施形態中,雖為X射線照射裝置51配置在PTP薄膜9的容器膜3側,X射線感測器相機52配置在PTP薄膜9的蓋膜4側之構成,但亦可作成兩者的位置關係相反,將X射線照射裝置51配置在蓋膜4側,X射線感測器相機52配置在容器膜3側之構成。此時,「容器膜3」是構成「第2薄膜」,「蓋膜4」是構成「第1薄膜」。
(i)上述實施形態中,雖構成為在比從PTP薄膜9衝切PTP薄片1還先的前工程中利用X射線檢查裝置45進行X射線檢查,但不受此所限,亦可構成為在從PTP薄膜9衝切PTP薄片1之後的後工程中,對PTP薄片進行檢查。例如亦可構成為對藉由輸送機39所搬送之PTP薄片1進行檢查。在這情況下,「PTP薄片1」構成「包裝體」。
又,在這情況,亦可作成X射線檢查裝置45被設在PTP包裝機10內的構成(線上構成),亦可作成X射線檢查裝置45和PTP包裝機10分開設置的構成(離線構成)。其中,在離線構成之情況,因為有成為檢查對象的PTP薄片1之位置、朝向相對於X射線檢查裝置45沒有一定之虞,所以在進行檢查時,有必要事先調整PTP薄片1的位置、朝向。此外,由於PTP薄片1的位置、朝向的方向之調整有招致檢查速度及檢查精度的降低之虞,故經考慮這點後,以採用線上構成者較佳。
(j)上述第4實施形態中,相機54係配置在比X射線照射裝置51等還靠上游處,但亦可配置在比X射線照射裝置51等還靠下游處。在這情況,成為在利用相機54得到PTP薄膜9的外觀圖像之階段,依據在取得該外觀圖像前獲得之X射線穿透圖像進行良否判定工程。
1:PTP薄片 2:袋部 2a:收容空間 2b:收容區域 2c:暗影 3:容器膜(第1薄膜) 3a:凸緣部 3b:凸緣部區域 4:蓋膜(第2薄膜) 5:錠劑 9:PTP薄膜(包裝體) 10:PTP包裝機(包裝體製造裝置) 45:X射線檢查裝置(檢查裝置) 51:X射線照射裝置(電磁波照射手段) 52:X射線感測器相機(拍攝手段) 53:控制處理裝置(圖像處理裝置) 54:相機(外觀拍攝手段) 78:區域特定部(區域特定手段) 79:異物有無判定部(異物有無判定手段) 80:收容空間特定部(收容空間特定手段)
圖1係PTP薄片的立體圖。 圖2係PTP薄片的部分放大剖面圖。 圖3係表示PTP薄膜及檢查區域等之示意圖。 圖4係PTP包裝機的概略構成圖。 圖5係表示X射線檢查裝置的電氣構成之方塊圖。 圖6係表示X射線檢查裝置的概略構成之示意圖。 圖7係表示製造工程之流程圖。 圖8係表示第1實施形態的區域特定工程之流程圖。 圖9係表示異物有無判定工程之流程圖。 圖10係示意地表示X射線穿透圖像或薄片濃淡圖像之圖。 圖11係示意地表示收容空間檢查用的濃淡圖像之圖。 圖12係表示第1閾值及在圖11的A-A´線上的亮度變化之圖形。 圖13係示意地表示凸緣部檢查用的濃淡圖像之圖。 圖14係表示第2閾值及在圖13的B-B´線上的亮度變化之圖形。 圖15係表示第2實施形態的區域特定工程之流程圖。 圖16係表示第3實施形態的區域特定工程之流程圖。 圖17係第4實施形態的X射線檢查裝置之概略構成圖。 圖18係表示關於第4實施形態的X射線檢查裝置的一部分的電氣構成之方塊圖。 圖19係表示第4實施形態的區域特定工程之流程圖。 圖20係表示其他的實施形態的SP薄片之平面圖。
2b:收容區域
2c:暗影
3b:凸緣部區域
5b:錠劑區域
100b:第1異物區域
100c:第2異物區域
Xa:薄片濃淡圖像

Claims (14)

  1. 一種檢查裝置,係用以檢查包裝體之檢查裝置,該包裝體係安裝由不透明材料所成之第1薄膜及由不透明材料所成之第2薄膜,並在該兩薄膜間所形成的收容空間內收容有錠劑,該檢查裝置之特徵為,具備:電磁波照射手段,對前述包裝體照射可從前述第1薄膜側穿透前述包裝體的電磁波;拍攝手段,以隔介前述包裝體和前述電磁波照射手段對向之方式配置在前述第2薄膜側,並依據穿透前述包裝體的電磁波,取得涉及亮度之具有濃淡的電磁波穿透圖像;及圖像處理手段,依據藉前述拍攝手段所取得之電磁波穿透圖像,可執行涉及前述包裝體之檢查,並且前述圖像處理手段具有:區域特定手段,在前述電磁波穿透圖像中之既定的檢查區域,特定和前述收容空間對應之收容區域及和前述收容空間周圍的凸緣部對應之凸緣部區域;及異物有無判定手段,分別判定前述收容區域中有無異物及前述凸緣部區域中有無異物,前述異物有無判定手段係構成為:在錠劑的碎片或粉位在前述收容區域的情況,不將該錠劑的碎片或粉檢測為異物,而在錠劑的碎片或粉位在前述凸緣部區域的情況,可將該錠劑的碎片或粉檢測為異物。
  2. 如請求項1之檢查裝置,其中前述第1薄膜及前述第2薄膜中至少一者,係具有內部空間 形成前述收容空間的袋部,並由金屬製薄膜或具有金屬層的薄膜所構成,前述區域特定手段係構成為:於前述電磁波穿透圖像中之既定的檢查區域,特定相當於錠劑的部分,並且將位在已特定之部分的周圍之環狀的暗影特定為前述收容空間的輪廓,將該輪廓的內側特定為前述收容區域。
  3. 如請求項1之檢查裝置,其中前述區域特定手段係構成為:於前述電磁波穿透圖像中之既定的檢查區域,特定相當於錠劑的部分,並且將使已特定的部分膨脹所成之區域特定為前述收容區域。
  4. 如請求項1之檢查裝置,其中前述區域特定手段係構成為:於前述電磁波穿透圖像中之既定的檢查區域,特定相當於錠劑的部分,並且取得已特定的部分之中心或重心,依據和已取得之中心或重心及前述收容空間的位置有關之設計上的資料來特定前述收容區域。
  5. 如請求項1之檢查裝置,其中具有:外觀拍攝手段,拍攝前述包裝體,取得涉及前述包裝體的外觀之外觀圖像;及收容空間特定手段,特定藉前述外觀拍攝手段所取得之外觀圖像中的前述收容空間之位置,前述區域特定手段係構成為:於前述電磁波穿透圖像中之既定的檢查區域,依據藉前述收容空間特定手段所特定之前述收容空間的位置來特定前述收容區域。
  6. 一種檢查裝置,係用以檢查包裝體之檢查裝置,該包裝體係安裝由不透明材料所成之第1薄膜及由不透明材料所成 之第2薄膜,並在該兩薄膜間所形成的收容空間內收容有錠劑,該檢查裝置之特徵為具備:電磁波照射手段,對前述包裝體照射可從前述第1薄膜側穿透前述包裝體的電磁波;拍攝手段,以隔介前述包裝體和前述電磁波照射手段對向之方式配置在前述第2薄膜側,並且依據穿透前述包裝體的電磁波,取得涉及亮度之具有濃淡的電磁波穿透圖像;及圖像處理手段,依據藉前述拍攝手段所取得之電磁波穿透圖像,可執行涉及前述包裝體之檢查,並且前述圖像處理手段具有:區域特定手段,在前述電磁波穿透圖像之既定的檢查區域,特定和前述收容空間對應的收容區域及和前述收容空間周圍的凸緣部對應的凸緣部區域;及異物有無判定手段,使用既定的第1閾值來判定前述收容區域中有無異物,並且使用既定的第2閾值來判定前述凸緣部區域中有無異物,前述第1閾值係設定成比前述電磁波穿透圖像中相當於錠劑的部分之亮度還低的值,前述第2閾值係設定成比前述第1閾值高且比前述電磁波穿透圖像中相當於前述凸緣部的部分之亮度低的值,前述第1薄膜及前述第2薄膜中至少一者,係具有內部空間形成前述收容空間的袋部,並由金屬製薄膜或具有金屬層的薄膜所構成,前述區域特定手段係構成為:於前述電磁波穿透圖像中之 既定的檢查區域,特定相當於錠劑的部分,並且將位在已特定之部分的周圍之環狀的暗影特定為前述收容空間的輪廓,將該輪廓的內側特定為前述收容區域。
  7. 一種檢查裝置,係用以檢查包裝體之檢查裝置,該包裝體係安裝由不透明材料所成之第1薄膜及由不透明材料所成之第2薄膜,並在該兩薄膜間所形成的收容空間內收容有錠劑,該檢查裝置之特徵為具備:電磁波照射手段,對前述包裝體照射可從前述第1薄膜側穿透前述包裝體的電磁波;拍攝手段,以隔介前述包裝體和前述電磁波照射手段對向之方式配置在前述第2薄膜側,並且依據穿透前述包裝體的電磁波,取得涉及亮度之具有濃淡的電磁波穿透圖像;及圖像處理手段,依據藉前述拍攝手段所取得之電磁波穿透圖像,可執行涉及前述包裝體之檢查,並且前述圖像處理手段具有:區域特定手段,在前述電磁波穿透圖像之既定的檢查區域,特定和前述收容空間對應的收容區域及和前述收容空間周圍的凸緣部對應的凸緣部區域;及異物有無判定手段,使用既定的第1閾值來判定前述收容區域中有無異物,並且使用既定的第2閾值來判定前述凸緣部區域中有無異物,前述第1閾值係設定成比前述電磁波穿透圖像中相當於錠劑的部分之亮度還低的值,前述第2閾值係設定成比前述第1閾值高且比前述電磁波穿 透圖像中相當於前述凸緣部的部分之亮度低的值,前述區域特定手段係構成為:於前述電磁波穿透圖像中之既定的檢查區域,特定相當於錠劑的部分,並且將使已特定的部分膨脹所成之區域特定為前述收容區域。
  8. 一種檢查裝置,係用以檢查包裝體之檢查裝置,該包裝體係安裝由不透明材料所成之第1薄膜及由不透明材料所成之第2薄膜,並在該兩薄膜間所形成的收容空間內收容有錠劑,該檢查裝置之特徵為具備:電磁波照射手段,對前述包裝體照射可從前述第1薄膜側穿透前述包裝體的電磁波;拍攝手段,以隔介前述包裝體和前述電磁波照射手段對向之方式配置在前述第2薄膜側,並且依據穿透前述包裝體的電磁波,取得涉及亮度之具有濃淡的電磁波穿透圖像;及圖像處理手段,依據藉前述拍攝手段所取得之電磁波穿透圖像,可執行涉及前述包裝體之檢查,並且前述圖像處理手段具有:區域特定手段,在前述電磁波穿透圖像之既定的檢查區域,特定和前述收容空間對應的收容區域及和前述收容空間周圍的凸緣部對應的凸緣部區域;及異物有無判定手段,使用既定的第1閾值來判定前述收容區域中有無異物,並且使用既定的第2閾值來判定前述凸緣部區域中有無異物,前述第1閾值係設定成比前述電磁波穿透圖像中相當於錠劑的部分之亮度還低的值, 前述第2閾值係設定成比前述第1閾值高且比前述電磁波穿透圖像中相當於前述凸緣部的部分之亮度低的值,前述區域特定手段係構成為:於前述電磁波穿透圖像中之既定的檢查區域,特定相當於錠劑的部分,並且取得已特定的部分之中心或重心,依據和已取得之中心或重心及前述收容空間的位置有關之設計上的資料來特定前述收容區域。
  9. 一種檢查裝置,係用以檢查包裝體之檢查裝置,該包裝體係安裝由不透明材料所成之第1薄膜及由不透明材料所成之第2薄膜,並在該兩薄膜間所形成的收容空間內收容有錠劑,該檢查裝置之特徵為具備:電磁波照射手段,對前述包裝體照射可從前述第1薄膜側穿透前述包裝體的電磁波;拍攝手段,以隔介前述包裝體和前述電磁波照射手段對向之方式配置在前述第2薄膜側,並且依據穿透前述包裝體的電磁波,取得涉及亮度之具有濃淡的電磁波穿透圖像;及圖像處理手段,依據藉前述拍攝手段所取得之電磁波穿透圖像,可執行涉及前述包裝體之檢查,並且前述圖像處理手段具有:區域特定手段,在前述電磁波穿透圖像之既定的檢查區域,特定和前述收容空間對應的收容區域及和前述收容空間周圍的凸緣部對應的凸緣部區域;及異物有無判定手段,使用既定的第1閾值來判定前述收容區域中有無異物,並且使用既定的第2閾值來判定前述凸緣部區域中有無異物, 前述第1閾值係設定成比前述電磁波穿透圖像中相當於錠劑的部分之亮度還低的值,前述第2閾值係設定成比前述第1閾值高且比前述電磁波穿透圖像中相當於前述凸緣部的部分之亮度低的值,且具有:外觀拍攝手段,拍攝前述包裝體,取得涉及前述包裝體的外觀之外觀圖像;及收容空間特定手段,特定藉前述外觀拍攝手段所取得之外觀圖像中的前述收容空間之位置,前述區域特定手段係構成為:於前述電磁波穿透圖像中之既定的檢查區域,依據藉前述收容空間特定手段所特定之前述收容空間的位置來特定前述收容區域。
  10. 一種檢查裝置,係用以檢查包裝體之檢查裝置,該包裝體係安裝由不透明材料所成之第1薄膜及由不透明材料所成之第2薄膜,並在該兩薄膜間所形成的收容空間內收容有錠劑,該檢查裝置之特徵為具備:電磁波照射手段,對前述包裝體照射可從前述第1薄膜側穿透前述包裝體的電磁波;拍攝手段,以隔介前述包裝體和前述電磁波照射手段對向之方式配置在前述第2薄膜側,並且依據穿透前述包裝體的電磁波,取得涉及亮度之具有濃淡的電磁波穿透圖像;及圖像處理手段,依據藉前述拍攝手段所取得之電磁波穿透圖像,可執行涉及前述包裝體的檢查,並且前述圖像處理手段具有: 區域特定手段,在前述電磁波穿透圖像中之既定的檢查區域,特定和前述收容空間對應之收容區域及和前述收容空間周圍的凸緣部對應之凸緣部區域;及異物有無判定手段,分別判定前述收容區域中有無異物及前述凸緣部區域中有無異物,將用以判定前述收容區域中有無異物之第1閾值及用以判定前述凸緣部區域中有無異物之第2閾值分別設定成各個不同的值,前述第1薄膜及前述第2薄膜中至少一者,係具有內部空間形成前述收容空間的袋部,並由金屬製薄膜或具有金屬層的薄膜所構成,前述區域特定手段係構成為:於前述電磁波穿透圖像中之既定的檢查區域,特定相當於錠劑的部分,並且將位在已特定之部分的周圍之環狀的暗影特定為前述收容空間的輪廓,將該輪廓的內側特定為前述收容區域。
  11. 一種檢查裝置,係用以檢查包裝體之檢查裝置,該包裝體係安裝由不透明材料所成之第1薄膜及由不透明材料所成之第2薄膜,並在該兩薄膜間所形成的收容空間內收容有錠劑,該檢查裝置之特徵為具備:電磁波照射手段,對前述包裝體照射可從前述第1薄膜側穿透前述包裝體的電磁波;拍攝手段,以隔介前述包裝體和前述電磁波照射手段對向之方式配置在前述第2薄膜側,並且依據穿透前述包裝體的電磁波,取得涉及亮度之具有濃淡的電磁波穿透圖像;及 圖像處理手段,依據藉前述拍攝手段所取得之電磁波穿透圖像,可執行涉及前述包裝體的檢查,並且前述圖像處理手段具有:區域特定手段,在前述電磁波穿透圖像中之既定的檢查區域,特定和前述收容空間對應之收容區域及和前述收容空間周圍的凸緣部對應之凸緣部區域;及異物有無判定手段,分別判定前述收容區域中有無異物及前述凸緣部區域中有無異物,將用以判定前述收容區域中有無異物之第1閾值及用以判定前述凸緣部區域中有無異物之第2閾值分別設定成各個不同的值,前述區域特定手段係構成為:於前述電磁波穿透圖像中之既定的檢查區域,特定相當於錠劑的部分,並且將使已特定的部分膨脹所成之區域特定為前述收容區域。
  12. 一種檢查裝置,係用以檢查包裝體之檢查裝置,該包裝體係安裝由不透明材料所成之第1薄膜及由不透明材料所成之第2薄膜,並在該兩薄膜間所形成的收容空間內收容有錠劑,該檢查裝置之特徵為具備:電磁波照射手段,對前述包裝體照射可從前述第1薄膜側穿透前述包裝體的電磁波;拍攝手段,以隔介前述包裝體和前述電磁波照射手段對向之方式配置在前述第2薄膜側,並且依據穿透前述包裝體的電磁波,取得涉及亮度之具有濃淡的電磁波穿透圖像;及圖像處理手段,依據藉前述拍攝手段所取得之電磁波穿透 圖像,可執行涉及前述包裝體的檢查,並且前述圖像處理手段具有:區域特定手段,在前述電磁波穿透圖像中之既定的檢查區域,特定和前述收容空間對應之收容區域及和前述收容空間周圍的凸緣部對應之凸緣部區域;及異物有無判定手段,分別判定前述收容區域中有無異物及前述凸緣部區域中有無異物,將用以判定前述收容區域中有無異物之第1閾值及用以判定前述凸緣部區域中有無異物之第2閾值分別設定成各個不同的值,前述區域特定手段係構成為:於前述電磁波穿透圖像中之既定的檢查區域,特定相當於錠劑的部分,並且取得已特定的部分之中心或重心,依據和已取得之中心或重心及前述收容空間的位置有關之設計上的資料來特定前述收容區域。
  13. 一種檢查裝置,係用以檢查包裝體之檢查裝置,該包裝體係安裝由不透明材料所成之第1薄膜及由不透明材料所成之第2薄膜,並在該兩薄膜間所形成的收容空間內收容有錠劑,該檢查裝置之特徵為具備:電磁波照射手段,對前述包裝體照射可從前述第1薄膜側穿透前述包裝體的電磁波;拍攝手段,以隔介前述包裝體和前述電磁波照射手段對向之方式配置在前述第2薄膜側,並且依據穿透前述包裝體的電磁波,取得涉及亮度之具有濃淡的電磁波穿透圖像;及圖像處理手段,依據藉前述拍攝手段所取得之電磁波穿透 圖像,可執行涉及前述包裝體的檢查,並且前述圖像處理手段具有:區域特定手段,在前述電磁波穿透圖像中之既定的檢查區域,特定和前述收容空間對應之收容區域及和前述收容空間周圍的凸緣部對應之凸緣部區域;及異物有無判定手段,分別判定前述收容區域中有無異物及前述凸緣部區域中有無異物,將用以判定前述收容區域中有無異物之第1閾值及用以判定前述凸緣部區域中有無異物之第2閾值分別設定成各個不同的值,且具有:外觀拍攝手段,拍攝前述包裝體,取得涉及前述包裝體的外觀之外觀圖像;及收容空間特定手段,特定藉前述外觀拍攝手段所取得之外觀圖像中的前述收容空間之位置,前述區域特定手段係構成為:於前述電磁波穿透圖像中之既定的檢查區域,依據藉前述收容空間特定手段所特定之前述收容空間的位置來特定前述收容區域。
  14. 一種包裝體製造裝置,其特徵為具備如請求項1至13中任一項之檢查裝置。
TW109117449A 2019-06-11 2020-05-26 檢查裝置及包裝體製造裝置 TWI74491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08767A JP6763064B1 (ja) 2019-06-11 2019-06-11 検査装置及び包装体製造装置
JP2019-108767 2019-06-1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07075A TW202107075A (zh) 2021-02-16
TWI744914B true TWI744914B (zh) 2021-11-01

Family

ID=726147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17449A TWI744914B (zh) 2019-06-11 2020-05-26 檢查裝置及包裝體製造裝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6763064B1 (zh)
KR (1) KR102547758B1 (zh)
CN (1) CN113811761A (zh)
TW (1) TWI744914B (zh)
WO (1) WO2020250580A1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6120932A (ja) * 2014-12-24 2016-07-07 株式会社フジキカイ 横形製袋充填機における不良品検出装置
WO2018100768A1 (ja) * 2016-11-29 2018-06-07 Ckd株式会社 検査装置及びptp包装機
TW201821790A (zh) * 2016-12-08 2018-06-16 Ckd股份有限公司 檢查裝置及ptp包裝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67120B2 (ja) * 2000-03-31 2004-09-22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X線検査装置
JP2003215047A (ja) * 2002-01-17 2003-07-30 Ckd Corp 外観検査装置及び外観検査装置を備えたptp包装機
JP3898144B2 (ja) 2003-03-31 2007-03-28 アンリツ株式会社 異物検出方法、異物検出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及び異物検出装置
JP3943072B2 (ja) * 2003-10-27 2007-07-11 アンリツ産機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X線検査装置
US8483475B2 (en) * 2007-09-26 2013-07-09 Ishida Co., Ltd. Inspection apparatus
DE602008002143D1 (de) * 2008-02-15 2010-09-23 Panalytical Bv Erkennung von gefälschten Medikamenten in Blisterpackungen durch winkeldispersive Röntgenbeugung
JP5546021B2 (ja) * 2011-05-31 2014-07-09 Ckd株式会社 錠剤検査装置及びptp包装機
EP2733480A1 (en) * 2011-07-13 2014-05-21 Panasonic Corporation Tablet inspection device and tablet inspection method
JP5860347B2 (ja) 2012-06-06 2016-02-16 アンリツインフィビス株式会社 X線検査装置
JP5657627B2 (ja) * 2012-10-23 2015-01-21 Ckd株式会社 錠剤検査装置及びptp包装機
JP5996447B2 (ja) * 2013-01-30 2016-09-21 アンリツインフィビス株式会社 X線検査装置
WO2017159856A1 (ja) * 2016-03-18 2017-09-21 株式会社イシダ X線検査装置
CN107132234A (zh) * 2017-05-08 2017-09-05 无锡恩特卫自动化检测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异物检测系统
CN108414533A (zh) * 2018-04-26 2018-08-17 德清炬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泡罩类包装药品视觉检测设备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6120932A (ja) * 2014-12-24 2016-07-07 株式会社フジキカイ 横形製袋充填機における不良品検出装置
WO2018100768A1 (ja) * 2016-11-29 2018-06-07 Ckd株式会社 検査装置及びptp包装機
TW201821790A (zh) * 2016-12-08 2018-06-16 Ckd股份有限公司 檢查裝置及ptp包裝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2547758B1 (ko) 2023-06-23
CN113811761A (zh) 2021-12-17
KR20210135537A (ko) 2021-11-15
JP2020201155A (ja) 2020-12-17
JP6763064B1 (ja) 2020-09-30
WO2020250580A1 (ja) 2020-12-17
TW202107075A (zh) 2021-0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209955B1 (ko) 검사 장치 및 ptp 포장기
JP6411599B1 (ja) ブリスター包装機
TWI736140B (zh) 檢查裝置、包裝薄片製造裝置及包裝薄片製造方法
JP6613353B2 (ja) 外観検査装置及びブリスター包装機
KR20200043975A (ko) 외관검사장치 및 블리스터 포장기
TWI744914B (zh) 檢查裝置及包裝體製造裝置
TWI729759B (zh) 檢查裝置、包裝機及包裝體的檢查方法
TWI718042B (zh) 檢查裝置、包裝薄片製造裝置及包裝薄片製造方法
TWI756693B (zh) 檢查裝置、包裝體製造裝置及包裝體製造方法
CN113711020B (zh) 检查装置、包装机及包装体的检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