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38213B - 射出吹氣成形裝置 - Google Patents

射出吹氣成形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38213B
TWI738213B TW109104572A TW109104572A TWI738213B TW I738213 B TWI738213 B TW I738213B TW 109104572 A TW109104572 A TW 109104572A TW 109104572 A TW109104572 A TW 109104572A TW I738213 B TWI738213 B TW I73821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low molding
station
lip mold
injection
lip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045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43007A (zh
Inventor
角陸晋二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日精Asb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日精Asb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日精Asb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430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430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382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38213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9/0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9/02Combined blow-moulding and manufacture of the preform or the parison
    • B29C49/06Injection blow-mould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9/0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9/28Blow-moulding apparatus
    • B29C49/30Blow-moulding apparatus having movable moulds or mould pa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9/0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9/02Combined blow-moulding and manufacture of the preform or the parison
    • B29C2049/023Combined blow-moulding and manufacture of the preform or the parison using inherent heat of the preform, i.e. 1 step blow mould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low-Moulding Or Thermoform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射出吹氣成形裝置(10)的搬運裝置(100),其構成為具備有:唇模單元(110),其係具有唇模固定板以及板保持構件;及上部基盤(120),其係於下表面設有用以能夠滑動移動地支撐唇模單元(110)的緣部,並將唇模單元(110)循環搬運於各作業站的搬運路徑(122);以及滑動移動手段(170),其係使唇模單元(110)沿著搬運路徑(122)直線性地滑動移動。

Description

射出吹氣成形裝置
本發明,是關於藉由對射出成形後的預形體進行吹氣成形而形成樹脂製中空容器的射出吹氣成形裝置。
以往,作為樹脂製之中空容器的成形方法雖各式各樣地被提案出,不過作為代表性的方法,係有藉由射出成形而形成預形體(型坯(parison)),然後藉由對該預形體進行吹氣成形來成形中空容器的射出吹氣成形方法(例如,請參照專利文獻1)。
採用該射出吹氣成形方法的射出吹氣成形裝置,係具備有:射出成形作業站、以及吹氣成形作業站。於射出成形作業站中,用以射出成形樹脂製的預形體。預形體,是在其唇部(頸部)被保持的狀態下,從射出成形作業站轉送至吹氣成形作業站。並藉由在吹氣成形作業站對該預形體進行吹氣成形而形成中空容器。
又,如此之射出吹氣成形裝置,例如,亦被稱之為一步驟方式、或是熱型坯式的吹氣成形裝置。
又,如此的射出吹氣成形裝置,是具備有用以搬運樹脂成形品(例如,預形體、中空容器)的搬運部。作為射出吹氣成形裝置的搬運部,是採用旋轉搬運方式者較多。所謂旋轉搬運方式,是先將用以保持樹脂成形品之唇部(頸部)的唇模固定於旋轉盤,藉由使該旋轉盤旋轉,將藉由唇模所保持的樹脂成形品搬運至各作業站者。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3-107391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在此,於射出吹氣成形裝置中,是希望不用變更所要成形之中空容器的尺寸就能夠提升生產性及泛用性。因此,為了使用與以往之射出吹氣成形裝置大致尺寸相同的唇模(頸模),就必須增加唇模的列數。
然而,在採用旋轉搬運式之以往的射出吹氣成形裝置中,由一對的對開模所組成而能夠開閉的頸模是被固定在旋轉盤。因此,於以往的射出成形裝置中,是難以輕易地變更頸模的列數,使得能夠成形之瓶子尺寸的選擇範圍變得狹隘之傾向。因此,在以往的射出吹氣成形裝置中,具有生產性及泛用性難以大幅提升的問題。
又,即使是採用旋轉搬運方式的射出吹氣成形裝置,雖然藉由增大旋轉盤本身可使頸模的列數增加,然而其結果卻有造成裝置整體大型化的問題。又,射出吹氣成形裝置在對終端使用者進行運送的情形下,由於射出吹氣成形裝置的大小是被限定在要能夠裝載於卡車或是能夠搬進貨櫃的尺寸,所以並無法使旋轉盤的尺寸過於增大。
本發明,是有鑑於如此之情事所研創,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抑制大型化,同時可以提升生產性及泛用性的射出吹氣成形裝置。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解決上述課題之本發明的一態樣,是具備至少包含射出成形作業站、吹氣成形作業站、以及取出作業站的複數個作業站,並且具備將樹脂成形品循環搬運於複數之各作業站的搬運裝置而構成的射出吹氣成形裝置,其特徵為: 上述搬運裝置,係具備有: 唇模單元,其係具有:用以使複數個唇模固定於一列之複數片的唇模固定板、以及板保持構件,該板保持構件,是在上述複數片的唇模固定板以列方向為排列方向時,能夠間隔調整地保持並排設置於上述列方向上的上述唇模固定板;及 上部基盤,其係於下表面設有搬運路徑,該搬運路徑用以能夠滑動移動地支撐上述唇模單元的緣部,並將該唇模單元循環搬運於各作業站;以及 滑動移動手段,其係使上述唇模單元沿著上述搬運路徑直線性地滑動移動。
依據如此之本發明的射出吹氣成形裝置,可以適當地將樹脂成形品(例如,預形體等)搬運至各作業站。又,可以比較容易地增加頸模的列數,而可以實現提升生產性及泛用性的射出吹氣成形裝置。
在此,較佳為上述搬運裝置,係具備有: 導引構件,其係與各作業站對應地設置,用以支撐橫越上述搬運路徑之上述唇模單元之各邊的緣部;以及 移動手段,其係使上述導引構件移動在支撐上述唇模單元的第1位置與不會和上述唇模單元發生干涉的第2位置之間。 藉此,可以適當地將樹脂成形品搬運至各作業站,且在各作業站中可以適當地保持樹脂成形品。
又,較佳為上述搬運裝置,係具備有: 可動板,其係與上述射出成形作業站及上述吹氣成形作業站對應地設置,能夠在保持有上述唇模單元的狀態下昇降。藉此,可以更加適當地搬運樹脂成形品。
又,較佳為上述搬運裝置,係具備有: 可動板,其係與上述射出成形作業站及上述吹氣成形作業站對應地設置,能夠在保持有上述唇模單元的狀態下昇降; 並且具備: 導引構件,其係與各作業站對應地設置,用以支撐橫越上述搬運路徑之上述唇模單元之各邊的緣部;以及 移動手段,其係使上述導引構件移動在支撐上述唇模單元的第1位置與不會和上述唇模單元發生干涉的第2位置之間; 且上述導引構件及上述移動手段是設置在上述可動板。 藉此,於射出成形作業站或吹氣成形作業站等中,可以將樹脂成形品適當地保持於可動板,並可以使樹脂成形品與可動板一起良好地昇降。
再者,較佳為設置在與上述吹氣成形作業站對應之上述可動板上的上述導引構件,是隨著上述唇模固定板之間隔的擴大而能夠與上述唇模固定板一起移動地構成。又,較佳為與上述吹氣成形作業站對應的上述可動板,是即使在已將上述唇模固定板的間隔擴大的狀態下仍能夠昇降地構成。藉此,藉由唇模單元可以更加適當地將樹脂成形品搬運至各作業站。
又,較佳為上述板保持構件,係具備有:分別固定上述唇模固定板的複數個分割構件;以及分別能夠連結與分離地連結該等複數個上述分割構件的連結構件。藉此,由於可以容易地變更頸模的列間間距,因此更加容易使頸模的列數增加。
再者,較佳為上述吹氣成形作業站,係具備複數組的吹氣模具;上述分割構件,是分別連結於構成上述吹氣模具的底模。藉此,於吹氣成形作業站中,可以適當地變更頸模的列間間距。
又,較佳為上述滑動移動手段,係具備有: 軌道構件,其係直線性地設置在各作業站之間;及 卡夾構件,其係能夠滑動移動地設置在該軌道構件上,並且與上述板保持構件卡合;以及 動力源,其係用以使上述卡夾構件沿著上述軌道構件滑動移動。 藉此,可以適當地將唇模單元搬運至各作業站,並且可以抑制射出吹氣成形裝置的大型化。 [發明之效果]
如以上所述,根據本發明的射出吹氣成形裝置,可以將樹脂成形品適當地搬運至各作業站,並且可以抑制裝置的大型化。亦即,不僅可以抑制裝置的大型化,同時能夠實現提升了生產性及泛用性的射出吹氣成形裝置。
以下,對於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第1實施形態)參照圖式並詳細進行說明。
第1圖,是顯示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第1實施形態)中之射出吹氣成形裝置的概略構成的區塊圖。第2圖是顯示射出吹氣成形裝置的正面側的圖面,並顯示射出成形作業站、檢查作業站、以及取出作業站的概略構成的圖面。第3圖,是顯示射出吹氣成形裝置所具備之搬運裝置的一例的立體圖;第4圖,是顯示搬運裝置所具備之上部基盤的下面(底面)側的圖面。
本實施形態中之射出吹氣成形裝置,是例如用以製造PET瓶等之中空容器(樹脂成形品)之一步驟式(熱型坯式)的吹氣成形裝置,並具備有用以實施各別不同之製造製程的複數個作業站。
如第1圖~第4圖所示,本實施形態中之射出吹氣成形裝置10,係至少包含:射出成形作業站20、吹氣成形作業站40、50、以及取出作業站70。具體上,於本實施形態中之射出吹氣成形裝置10,是具備有:射出成形作業站20、溫度調整作業站30、第1吹氣成形作業站40、第2吹氣成形作業站50、檢查作業站60、以及取出作業站70。此等6個作業站20~70,是被設置在構成射出吹氣成形裝置10的機台11上。又,如後述之在本揭示中的搬運裝置,並非僅適用在具有6個作業站的射出吹氣成形裝置。例如,亦能夠適用於後述之第11圖所示之具有4個作業站的射出吹氣成形裝置、或者後述之第15圖所示之具有5個作業站的射出吹氣成形裝置。
射出成形作業站(射出成形裝置)20,其射出裝置21是具備有經由熱澆道模所連接的射出成形模22,藉由從射出裝置21將作為原材料的樹脂材料(例如,PET樹脂)射出至射出成形模22而成形預形體。
溫度調整作業站(溫度調整裝置)30,係具備有:用以調整預形體之溫度(加熱或是冷卻)的溫度調整模具(溫度調整槽及溫度調整棒(溫度調整模芯、空冷棒、加熱模芯))31,從射出成形作業站20搬運至溫度調整作業站30的預形體,是在溫度調整模具31內以成為預定溫度之方式進行溫度調整。
第1吹氣成形作業站(第1吹氣成形裝置)40,是具備:吹氣成形用模具(第1吹氣成形模及第1吹氣芯模以及延伸棒)41,用以從預形體形成中間成形品。也就是在溫度調整作業站30中,使被搬運至第1吹氣成形作業站40的預形體配置在吹氣成形用模具41內,並藉由加壓氣體(高壓空氣)對該預形體進行吹氣成形而形成預定之大小的中間成形品。
第2吹氣成形作業站(第2吹氣成形裝置)50,是具備:吹氣成形用模具(第2吹氣成形模及第1吹氣芯模以及延伸棒)51,用以從中間成形品形成作為最終成形品的中空容器。也就是在第1吹氣成形作業站40中,使被搬運至第2吹氣成形作業站50的中間成形品配置在吹氣成形用模具51內,並藉由加壓氣體(高壓空氣)對該中間成形品進行吹氣成形而形成作為最終成形品的中空容器。
檢查作業站(檢查裝置)60,是用以對從第2吹氣成形作業站50所搬運之中空容器進行物品檢測(洩漏檢查等)的作業站。在檢查作業站60的檢查方法並沒有特別地限定,只要採用既存的檢查方法即可。在檢查作業站60被判斷為良品的中空容器,被搬運至取出作業站70,然後從該取出作業站70取出至裝置外。
如此之射出成形作業站20、溫度調整作業站30、第1吹氣成形作業站40、第2吹氣成形作業站50、檢查作業站60、以及取出作業站70,是在機台11上以每3個作業站配置成2列,作為射出吹氣成形裝置10之整體,是於俯視觀察下大致成為矩形形狀。
再者,射出吹氣成形裝置10,係具備有將樹脂成形品(預形體、中間成形品或是中空容器)依序從射出成形作業站20,然後經由溫度調整作業站30、第1吹氣成形作業站40、第2吹氣成形作業站50、以及檢查作業站60,至取出作業站70為止,進行搬運的搬運裝置100。搬運裝置100,如於第1圖中以箭頭所示,是用以將唇模單元110循環搬運於各作業站。
本實施形態中之射出吹氣成形裝置10,係於該搬運裝置100的構成中具有特徵。在以下說明中,主要是對於搬運裝置100的構成進行詳細說明。
搬運裝置100,如第1圖~第4圖所示,是具備有唇模單元110,該唇模單元110含有:用以形成樹脂成形品(預形體、中間成形品、或是中空容器)之唇部(頸部)的複數個唇模23(請參照第5圖),並將該唇模單元110沿著上部基盤120的表面(下表面)依序搬運至各作業站。
在本實施形態中,搬運裝置100,是對於6個作業站具備有6個唇模單元110,並將此等複數台的唇模單元110循環搬運於各作業站。
在此,對於唇模單元110進行說明。第5圖,是顯示唇模單元之概略構成的圖式;第5圖(a)是顯示唇模的列間間距為最小之狀態的圖式;第5圖(b)是顯示唇模的列間間距為最大之狀態的圖式。
唇模單元110,如第5圖(a)及第5圖(b)所示,是具備有:複數片(在本實施形態中為4片)的唇模固定板111(111a~111d)、以及將此等複數片的唇模固定板111以預定間隔予以保持之框狀的平板保持構件112。又,如後所述,唇模固定板並不限於4片(4列),也可以是2片(2列)、3片(3列)等。在此,將複數片之唇模固定板111所排列的方向作為列方向。
於各唇模固定板111,複數個(在本實施形態中為6個)固定孔113形成於一列。由一對的對開模所構成的唇模23是分別固定於此等固定孔113。又,各唇模固定板111(111a~111d),是由一對的分割板114a、114b所構成。而且,構成唇模23的對開模是分別被固定在此等一對的分割板114a、114b。
又,構成唇模固定板111之一對的分割板114a、114b,通常是藉由彈簧等所彈壓而使兩者保持在緊貼的狀態(唇模23為閉合狀態)。又,於分割板114a、114b的接合面,且於其長邊方向的兩端部形成有楔狀孔115。當保持有中空容器的唇模單元110,在被搬運至取出作業站70時,藉由使頂出凸輪71(請參照第2圖)進入於該楔狀孔115,使分割板114a、114b分離,而成為能夠解除由唇模23所形成之中空容器的保持狀態。
又,板保持構件112,是用以保持並排設置於:與形成一列的複數個唇模23的排列方向正交之方向(列方向)上的複數片唇模固定板111,並且能夠調整此等複數片唇模固定板111的間隔而構成。亦即,板保持構件112,是在一對的分割板114a、114b為緊貼的狀態(唇模23為閉合狀態)下,能夠變更唇模固定板111的間隔(唇模23的列間間距)而構成。
在本實施形態中,板保持構件112,是被分割在各唇模固定板111之間,並由複數個(例如,6個)分割構件116a~116f所構成(請參照第5圖(b))。6個分割構件116a~116f當中,位在其並排方向之兩外側的分割構件116a、116f,是分別形成大致ㄈ字型,並支撐著唇模固定板111a、111d的兩端部。
相對於此,設置於並排方向之中央部的分割構件116b~116e,是分別能夠滑動地支撐唇模固定板111b、111c的一端側。其中,分割構件116b、116c分別能夠滑動地支撐唇模固定板111b的兩端部,分割構件116d、116e分別能夠滑動地支撐唇模固定板111c的兩端部。
鄰接的各分割構件116,是藉由連結構件119所連結,該連結構件119具備有分別可供連結銷117及連結銷117插入的長孔118。連結銷117,是設置在鄰接之分割構件116的一方,連結構件119,是在連結銷117被插入於長孔118的狀態下,被固定於另一方的分割構件116。
藉此,在長孔118的長度範圍內,可以調整鄰接之各分割構件116的間隔。亦即構成唇模固定板111的一對分割板114在緊貼的狀態(唇模23為閉合狀態)下,可適當地調整各唇模固定板111的間隔(唇模23的列間間距)。
在本實施形態中,雖是藉由如此的連結銷117及連結構件119而可以連結各分割構件116,不過各分割構件116的連結構造並無特別地限定,只要是可以調整唇模23的列間間距的構造即可。
搬運裝置100,是依序將如此之構成的複數台唇模單元110,沿著上部基盤120的表面(下表面)搬運至各作業站。
回到第1圖~第4圖,上部基盤120,是對應於射出成形作業站20、溫度調整作業站30、第1吹氣成形作業站40、第2吹氣成形作業站50、檢查作業站60及取出作業站70而設置,並藉由複數根腳部121而固定於機台11上。
於該上部基盤120的下表面側,設有用以搬運唇模單元110之大致矩形狀的搬運路徑122。亦即於上部基盤120的下表面,能夠滑動地支撐唇模單元110之緣部的複數個滑動支撐構件123是被配置成內外雙重的環狀,而使內側的滑動支撐構件123a與外側的滑動支撐構件123b之間的區域成為搬運路徑122(請參照第4圖)。
各滑動支撐構件123,如第6圖的斷面圖所示,於上部基盤120的下表面,例如,其斷面成L字型之方式突出折彎的前端部是以彎向搬運路徑122的內側之方式所設置。唇模單元110,是藉由如此的滑動支撐構件123使緣部110a受到支撐而能夠沿著搬運路徑122滑動移動。又,滑動支撐構件123,係只要能夠將唇模單元110滑動移動地予以支撐者即可,其形狀並沒有特別地限定。
又,在與各作業站對應的上部基盤120,設有用以使唇模單元110的各唇模露出之大致矩形狀的貫通孔124(124a~124f)。上述的滑動支撐構件123,於各作業站中,是設在貫通孔124的外側(請參照第4圖),以使沿著搬運路徑122滑動移動後的唇模單元110成為被保持在與各貫通孔124相向的位置。藉由貫通孔124,使設在上部基盤120之上方,被昇降之各作業站用的成形處理構件(射出芯模、溫度調整棒模、吹氣芯模、延伸棒、頂出凸輪)可以對唇模23或預形體進行侵入或是抵接。
又,唇模單元110,是如上所述能夠變更唇模23的列間間距而構成。在本實施形態中,在溫度調整作業站30、檢查作業站60、以及取出作業站70所設置的貫通孔124b、124e、124f,係具有在將唇模23的列間間距縮成最小的狀態下,使唇模單元110的各唇模露出之程度的大小。並且,於此等溫度調整作業站30、檢查作業站60、以及取出作業站70中,滑動支撐構件123,是安裝在上部基盤120。
又,搬運裝置100,係在必須使唇模23進行昇降的作業站中,具備有:在保持有唇模單元110的狀態下,能夠昇降的可動板130。在本實施形態中,是在射出成形作業站20、第1吹氣成形作業站40、以及第2吹氣成形作業站50的各成形作業站中,分別設置有可動板130 (130A、130B、130C)。於各可動板130,設有:在將唇模的列間間距縮成最小的狀態下,使唇模單元110的各唇模露出之大小的露出口131。
於射出成形作業站20、第1吹氣成形作業站40、以及第2吹氣成形作業站50所開設的貫通孔124a、124c、124d,是具有能夠容納可動板130(130A,130B、130C)的大小。換言之,可動板130,是能夠被容納在上部基盤120的貫通孔124a、124c、124d內。
在此,與射出成形作業站20對應的可動板130A,是以能夠將唇模23的列間間距縮成最小後之唇模單元予以保持的大小所形成。因此,與可動板130A對應的貫通孔124a,亦是在將唇模23的列間間距縮成最小後的狀態下,以唇模單元110所顯露之程度的大小所形成。
再者,於射出成形作業站20中,滑動支撐構件123,是安裝在形成有露出口131的可動板130。亦即,可動板130,是藉由包含滑動支撐構件123的構件來保持唇模單元110,並能夠在上部基盤120與射出成形模(射出腔模)22之間進行昇降地構成。
例如,射出成形作業站20,如第2圖所示,是具備有所謂立式閉模的射出成形裝置,於上部基盤120的上方,設有使射出芯模(圖示省略)進退移動(昇降)的驅動機構部200。於上部基盤120的上方,更進一步,具備有複數個(例如,4個)氣壓缸,並設有使可動板130昇降的昇降裝置(昇降手段)140。昇降裝置140與可動板130是經由桿構件145而連接。而可動板130,是在保持有唇模單元110的狀態下,藉由昇降裝置140而能夠升降於上部基盤120與射出成形模(射出腔模)22之間。
另一方面,與第1吹氣成形作業站40對應的可動板130B以及與第2吹氣成形作業站50對應的可動板130C,是形成為:能夠將唇模23的列間間距擴成最大後的唇模單元110予以保持的大小及形狀。因此,與可動板130B、130C對應的貫通孔124c、124d,亦是在將唇模23的列間間距擴成最大後的狀態下,以唇模單元110所顯露之程度的大小所形成。
可動板130B、130C,在本實施形態中,係具有:形成有露出口131之框狀的本體部132、以及從本體部132延伸設置於唇模23之列間方向外側的一對延伸設置部133。並且,從可動板130的本體部132跨及至延伸設置部133,設有滑動支撐構件123(請參照第3圖等)。
藉此,可動板130,在將唇模23的列間間距縮成最小的狀態下當然可以保持唇模單元110,即使在將列間間距擴成最大的狀態下,仍可以保持唇模單元110。亦即,唇模單元110,成為能夠變更在被保持於可動板130之狀態下的列間間距。
又,在此等第1吹氣成形作業站40以及第2吹氣成形作業站50中,可動板130B、130C,是藉由包含滑動支撐構件123的構件來保持唇模單元110,並在上部基盤120與吹氣成形用模具(吹氣腔模)41、51之間能夠昇降地構成。又,可動板130B、130C,是與射出成形作業站20的可動板130A同樣地,藉由設置在上部基盤120之上方的昇降裝置而成為能夠昇降。
搬運裝置100,於各作業站中,有別於形成搬運路徑122的滑動支撐構件123,更進一步地具備有用以保持唇模單元110的導引構件(保持構件)125。導引構件125,於各作業站中,是與橫越搬運路徑122之唇模單元110的兩邊對應設置。此等之導引構件125,是以不會妨礙唇模單元110之搬運的方式藉由移動裝置(移動手段)126設置成能夠移動。
如第7圖所示,移動裝置126,是例如,具備有由氣壓缸等所構成的2個致動器(動力源)127,使導引構件125適當地移動在:用以保持唇模單元110之緣部110a的第1位置(請參照第7圖(a))、與不會和唇模單元110的移動 發生干涉的第2位置(請參照第2圖)。
此等的導引構件125及移動裝置126,是和滑動支撐構件123同樣地,於溫度調整作業站30、檢查作業站60、以及取出作業站70中,是被安裝在上部基盤120,而於射出成形作業站20、第1吹氣成形作業站40、以及第2吹氣成形作業站50中是被安裝在可動板130。亦即,於本實施形態中,可動板130,是在藉由滑動支撐構件123及導引構件125保持唇模單元110的狀態下,能夠昇降地構成。又,在第7圖中,是省略了上部基盤120、可動板130的圖示。
該導引構件125及移動裝置126,只要因應需要來設置即可,例如,若藉由滑動支撐構件123就能夠適當地保持唇模單元110的話,並不是非得設置不可。
此外,如上所述之與第1吹氣成形作業站40及第2吹氣成形作業站50對應的可動板130B、130C,是具備有本體部132及延伸設置部133,在將唇模23的列間間距縮成最小的狀態下當然可以保持唇模單元110,即使在將列間間距擴成最大的狀態下,仍可以保持唇模單元110。
再者,唇模單元110之唇模23的列間間距在進行擴大時,設置在一對延伸設置部133之間的導引構件125(125a),是藉由移動裝置126而移動至第2位置。藉此,唇模單元110不會與導引構件125發生干涉,可以適當地擴大唇模23的列間間距。
又,於可動板130B、130C的一對延伸設置部133之間,例如,設有第1間距轉換機構160(間距縮小機構)(請參照第3圖等),其具備氣壓缸等之用以推壓唇模的列間間距已擴大後的唇模單元110。藉由該第1間距轉換機構160對唇模單元110進行推壓,可以使唇模單元110之唇模23的列間間距縮小。又,第1間距轉換機構160的構成,係只要可以推壓唇模單元110者即可,並無特別的限定。
搬運裝置100,更進一步地具備有滑動移動裝置(滑動移動手段)170,其是用以使唇模單元110沿著設置在上部基盤120的搬運路徑122移動至各作業站。亦即,滑動移動裝置170,是使設在上部基盤120的下表面(底面)側,藉由滑動支撐構件123所支撐的唇模單元110直線性地進行滑動移動。
本實施形態中的滑動移動裝置170,是所謂伺服滑台(servo slider),如第4圖及第8圖所示,係具備有:直線性地設置在鄰接的各作業站之間的軌道構件171、及能夠滑動移動地設置在該軌道構件171上的滑動構件172、以及具有馬達等之使滑動構件172沿著軌道構件171移動的動力源173。
再者,構成滑動移動裝置170的各軌道構件171,是在矩形狀之上部基盤120的外周部,沿著上部基盤120的各邊而配置。亦即,各軌道構件171,是沿著配置成矩形狀之各作業站的外周部所配置。
又,在本實施形態中,構成滑動移動裝置170的各軌道構件171及滑動構件172,是個別地設置在鄰接的各作業站之間。不過在此,在配置成一列之複數個軌道構件171上所設置的各滑動構件172,是藉由一個動力源173所移動。
在此,滑動構件172,如第8圖所示,是具備有從軌道構件171朝向唇模單元110側能夠進退的卡夾構件174。該卡夾構件174,是具備有朝向唇模單元110側突出的卡合突起部175。另一方面,在唇模單元110的側面(後述之板保持構件的側面),形成有供卡合突起部175卡合的卡合凹部180。
再者,滑動移動裝置170,是藉由使該卡夾構件174的卡合突起部175,卡合於唇模單元110的卡合凹部180而成為可連結於唇模單元110。又,第8圖(a),於圖示之一方的滑動移動裝置170,是顯示卡夾構件174沒有卡合在卡合凹部180的狀態;第8圖(b)是顯示卡夾構件174已卡合在卡合凹部180的狀態。又,在第8圖中,是將上部基盤120、可動板130的圖示予以省略。藉由此構成,可以使唇模單元110經由卡夾構件174來對搬運裝置100(射出吹氣成形裝置10)卡合脫離。
又,於滑動移動裝置170,是以具備有與作業站數量相同數量的卡夾構件174為理想。又,於成形時會有必須變更各唇模固定板111的間隔(間距)之情形,以及必須維持該間隔不變在作業站之間搬運唇模單元110之情形。因此,卡夾構件174,是以由:從射出成形作業站20往溫度調整作業站30進行搬運等所使用之窄間距用的第1卡夾構件、以及從第1吹氣成形作業站40往第2吹氣成形作業站50進行搬運等所使用之寬間距用的第2卡夾構件所組成等之能夠對應至少2種類的間距模式之方式來構成為理想。
此外,在第1吹氣成形作業站40中,正在藉由吹氣成形來形成中間成形品時、或是在第2吹氣成形作業站50中,正在藉由吹氣成形來形成中空容器時,必須變更唇模固定板111的間隔(唇模23的列間間距)。例如,當在藉由唇模23保持著中空容器,並將中空容器從吹氣成形用模具51取出時,必須配合吹氣成形用模具51的開模(吹氣腔模的開模)而擴大唇模固定板111的間隔。
本實施形態中的唇模單元110,如上所述可以適當地調整各唇模固定板111的間隔(唇模23的列間間距)。因此,在第1吹氣成形作業站40已形成中間成形品時,可以從吹氣成形用模具41良好地取出中間成形品。又,在第2吹氣成形作業站50已形成中空容器時,可以從吹氣成形用模具51良好地取出中空容器。
再者,在本實施形態中,在要將中間成形品從吹氣成形用模具41取出時,可以以同步於吹氣成形用模具41的開模來調整唇模固定板111的間隔之方式來實施。同樣地,在要將中空容器從吹氣成形用模具51取出時,可以以同步於吹氣成形用模具51的開模來調整唇模固定板111的間隔之方式來實施。又,吹氣成形用模具41、51,由於除了吹氣模腔的形狀有些許不同以外為相同的構成,故在此是針對第2吹氣成形作業站50所具備的吹氣成形用模具51進行說明。
具體上,如第9圖所示,於第2吹氣成形作業站50所具備的吹氣成形用模具51,是具備有複數組(在本實施形態中為4組)的吹氣模具52。各吹氣模具52,係具備有:具備複數個模腔於一列的吹氣腔模54、以及堵塞各模腔的底部而形成中空容器之底面的底模55。又,吹氣腔模54,具體上,是由使分模面彼此抵接進行閉模之一對的對開模所構成。又,相鄰接之吹氣模具52的對開模彼此,是以背面相靠的狀態下所固定。
又,圖示雖省略,不過,吹氣成形用模具51,是在吹氣模具52的上方具備有吹氣芯模,該吹氣芯模是用以將空氣導入到插入至配置在模腔內之中間成形品的內部。
再者,構成複數個吹氣模具52的吹氣腔模54與底模55,是與唇模單元110同樣地,藉由具備有連結銷56及長孔57的連結構件58而分別連結著。在本實施形態中,在吹氣模具52的上端附近及下端附近分別設有連結銷56及連結構件58。藉此,構成複數組的吹氣模具52的各吹氣腔模54及底模55,成為全部可連動地進行開閉。
再者,唇模單元110,如第10圖所示,是連結於如此之構成的吹氣成形用模具51,成為配合吹氣成形用模具51的開模而可以調整唇模固定板111的間隔。
在本實施形態中,在構成各吹氣模具52的底模55,除了分別立設有連接銷59之外,在構成板保持構件112的各分割構件116(116a~116f),並形成有供此等之各連接銷59插入的插入孔185(請參照第10圖(b)及第3圖)。藉由連接銷59、插入孔185等,構成第2間距轉換機構(間距擴大機構)。
在第2吹氣成形作業站50成形中空容器時,當使唇模單元110下降至抵接於吹氣成形用模具51時,則各連接銷59插入於各分割構件116的各插入孔185,使各分割構件116與各底模55分別成一體化(請參照第10圖(a))。
再者,在將中空容器從吹氣成形用模具51取出時,當吹氣成形用模具51一開模,則與之同步地唇模固定板111的間隔亦被適度地調整(請參照第10圖(b))。
又,在第2吹氣成形作業站50中,當一成形中空容器,將吹氣成形用模具51開模後,使唇模單元110上昇並離開吹氣成形用模具51。藉此,中空容器從吹氣成形用模具51取出。然後,藉由上述的第1間距轉換機構160推壓唇模單元110(板保持構件112)使唇模固定板111的間隔回復至原來的狀態(窄的狀態)之後,被搬運至檢查作業站60。
如以上所說明,根據本實施形態的射出吹氣成形裝置10,可以將保持複數個唇模23的唇模單元110,適當地搬運至:射出成形作業站20、溫度調整作業站30、第1吹氣成形作業站40、第2吹氣成形作業站50、檢查作業站60、以及取出作業站70的各個。因此,可以實現提升了生產性及泛用性的射出吹氣成形裝置。
再者,本實施形態的射出吹氣成形裝置10,係在至少具有射出成形作業站20、吹氣成形作業站40、以及取出作業站70的複數個作業站之間,具備有搬運裝置100,該搬運裝置100,係使具有用以保持複數個唇模23之複數列唇模固定板111的唇模單元110,相對於在上部基盤120的下表面所設置的大致矩形狀的搬運路徑122,能夠進行滑動移動且能夠裝卸。藉由此構成,上部基盤120相較於相同面積的旋轉盤,可以增大唇模單元110的尺寸以及唇模23的數量,而可以提升生產性。
又,上部基盤120,可以是與對應於各作業站而個別設置的基盤相連結者,也可以是與複數個作業站相對應而成一體性所設置的基盤。不過在此,上部基盤120,係至少其對應於射出成形作業站20的部分,與對應於其他的作業站30~70的部分,以成為能夠分離為佳。
在本實施形態中,上部基盤120,係使對應於射出成形作業站20的部分,與對應於其他的作業站30~70的部分成為能夠分離;再者,係使對應於溫度調整作業站30、第1吹氣成形作業站40、以及第2吹氣成形作業站50的部分,與對應於檢查作業站60及取出作業站70的部分成為能夠分離。
射出成形作業站20,是具備有所謂立式閉模的射出成形裝置,因而其高度比較高。因此,使上部基盤120之對應於射出成形作業站20的部分與對應於其他的作業站30~70的部分是以預先成為能夠分離為佳。藉此,可以將射出成形作業站(射出成形裝置)20,與其他的作業站分開地搬運。因此,可以提升射出吹氣成形裝置10的易搬運性。
以上,是對於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並不受上述的實施形態所限定。本發明,只要不脫離其主旨之範圍者,是可以適當地變更。
例如,在上述的實施形態中,作為吹氣成形用模具,雖是例示出具備4組吹氣成形用模具之構成,伴隨於此,唇模單元雖具備有4張(4列)的唇模固定板,不過唇模單元所具備之唇模固定板的數目並沒有特別地限定,也可以是2張(2列)、3張(3列)等。
又,例如,在上述的實施形態中,雖是例示出搬運裝置,相對於6個作業站而具備有6台唇模單元之構成,不過搬運裝置所具備之唇模單元的台數並沒有特別地限定。搬運裝置,例如,相對於6個作業站亦可以具備4台唇模單元。
又,在上述的實施形態中,雖是例示出射出吹氣成形裝置具備有用以實施射出成形、溫度調整、兩次的吹氣成形、檢查、取出之各製程的6個作業站之構成,不過在各作業站所實施的製程內容並沒有特別地限定。例如,吹氣成形的製程,也可以是一次。此情形時,吹氣成形作業站之構成,亦可以是與具備有第2間距轉換機構之第2吹氣成形作業站50相同的構成。又,第1間距轉換機構,亦可以不配置在吹氣成形作業站,而是配置在取出作業站也無妨。
又,在上述的實施形態中,雖是對於具備6個作業站的射出吹氣成形裝置進行了說明,當然,作業站的數量並沒有特別地限定,例如,具備4個作業站或是5個作業站的射出吹氣成形裝置亦可以適用於本發明。雖在具備有6個作業站的射出吹氣成形裝置中,已對於各作業站在機台上是以每3個作業站配置成2列之形態進行了說明,不過也可以在具備有4個作業站的射出吹氣成形裝置中,各作業站在機台上是以每2個作業站配置成2列之形態來實施。又,也可以在具備有5個作業站的射出吹氣成形裝置中,各作業站在機台上是以每3個作業站配置成2列之形態來實施,同時將剩餘的1個作業站(空間)當作為沒有保持任何物品之唇模單元的待機場所(請參照後述的第15圖)。
第11圖是顯示不同於上述實施形態之另一實施形態(第2實施形態)中之射出吹氣成形裝置1010的區塊圖。第12圖是顯示在射出吹氣成形裝置1010中之搬運裝置1100的概略構成的立體圖。第13圖是顯示搬運裝置1100之概略構成的平面圖。射出吹氣成形裝置1010,是具備:射出成形作業站20、及溫度調整作業站30、及吹氣成形作業站1040、以及取出作業站70之4個作業站。吹氣成形作業站1040,在由預形體形成中空容器此點與第1實施形態中的第1吹氣成形作業站40及第2吹氣成形作業站50不同,吹氣成形用模具1041,係除了其吹氣模腔的形狀有若干不同之外,由於與上述的第2吹氣成形作業站50為相同的構成,所以省略詳細的說明。對於射出成形作業站20、溫度調整作業站30、取出作業站70等,標示與第1實施形態相同符號之構件,由於與第1實施形態為相同之態樣,故省略詳細的說明。
在射出吹氣成形裝置1010中,各作業站在機台11上是以每2個作業站配置成2列。於第11圖所示之具備4個作業站的射出吹氣成形裝置1010中,唇模單元110的數量為4台。又,在第12圖及第13圖所示的唇模單元110中,其每1列之固定孔的個數等雖與第1實施形態不同,不過由於在作為基本構成上能夠適用第1實施形態中所說明之態樣的唇模單元110,故標示相同符號並省略詳細的說明。
於第12圖及第13圖所示的搬運裝置1100,是具備有:具備4個貫通孔124a、124b、124d、124e的上部基盤1120。4個貫通孔124a、124b、124d、124e是分別設置在與射出成形作業站20、溫度調整作業站30、吹氣成形作業站1040、以及取出作業站70相對應的位置。搬運裝置1100的腳部121、導引構件125、移動裝置126、第1間距轉換機構160、滑動移動裝置170等,由於在作為基本構成上能夠適用第1實施形態中所說明之態樣中相同構成者,故標示相同符號並省略詳細的說明。又,搬運路徑122雖隨著作業站數量變少而比第1實施形態還短,不過由於在藉由滑動移動裝置170而使唇模單元110被搬運的經過路徑此點是與第1實施形態相同,故標示相同符號並省略詳細的說明。如此地,於具備4個作業站的射出吹氣成形裝置1010中,也可以適用本揭示中的搬運裝置1100。又,搬運裝置1100,是與射出成形作業站20及吹氣成形作業站1040對應設置,亦可以具備有:在保持有唇模單元110之狀態下能夠昇降的可動板。
第14圖,是顯示再另一實施形態(第3實施形態)的射出吹氣成形裝置2010的區塊圖。射出吹氣成形裝置2010,是具備:第1射出成形作業站2020、第1溫度調整作業站2030、第2射出成形作業站2024、第2溫度調整作業站2032、吹氣成形作業站2040、以及取出作業站70之6個作業站。吹氣成形作業站2040及其所具備的吹氣成形用模具2041,是分別與在第11圖中的吹氣成形作業站1040及吹氣成形用模具1041為相同的形態。對於取出作業站70、唇模單元110等之標示有相同符號的構件是與第1實施形態為相同的形態,故省略詳細的說明。在射出吹氣成形裝置2010中,各作業站在機台11上是以每3個作業站配置成2列。射出吹氣成形裝置1010,係藉由具備第1射出成形作業站2020與第2射出成形作業站2024之2個射出成形作業站,構成為能夠成形雙層構造的預形體。於第14圖所示之具備6個作業站的射出吹氣成形裝置2010中,也可以適用本揭示中的搬運裝置2100。又,搬運裝置2100是能夠藉由將第1實施形態中的搬運裝置100因應射出吹氣成形裝置2010的各作業站進行適當變更來構成,故省略詳細的說明。
射出吹氣成形裝置2010,例如,是藉由以下的順序而可以成形雙層構造的預形體。首先,於第1射出成形作業站2020中,藉由從第1射出裝置2021將樹脂材料射出至第1射出成形模2022來成形預形體的外層部分。接著,藉由搬運裝置2100將該外層部分搬運往第1溫度調整作業站2030。於第1溫度調整作業站2030中,在第1溫度調整模具2031內進行溫度調整以使該外層部分成為預定溫度。接著,藉由搬運裝置2100將該外層部分搬運往第2射出成形作業站2024。於第2射出成形作業站2024中,藉由從第2射出裝置2025將樹脂材料射出至第2射出成形模2026而在預形體之外層部分的內側成形內層部分。接著,藉由搬運裝置2100將由內層部分及外層部分所構成的預形體搬運往第2溫度調整作業站2032。於第2溫度調整作業站2032中,在第2溫度調整模具2033內進行溫度調整以使該預形體成為預定溫度。
又,在射出吹氣成形裝置2010中之雙層構造的預形體的成形方法,並不限於上述的例子,亦可作為在第1射出成形作業站2020中成形內層部分,在第2射出成形作業站2024中成形外層部分的形態。又,成形雙層構造的預形體之情形時,在第1射出成形作業站2020與第2射出成形作業站2024之間,以設置第1溫度調整作業站2030為佳。在此,可以抑制由於在第1射出成形作業站2020中使所成形的第1預形體部分充分地冷卻固化,而造成在第2射出成形作業站2024中成形第2預形體部分時之第1預形體部分的變形。藉由抑制第1預形體部分的變形,而可以成形出內外層之壁厚分布整齊的雙層(積層)預形體。除此之外,當使第1預形體部分充分冷卻時,則恐有與第2預形體部分的固接性(緊黏程度:熔貼性.緊貼性.附著性)變差之虞(例如:第1預形體材為PET,第2預形體材為PET、PP、EVOH)。藉由在第1射出成形作業站2020與第2射出成形作業站2024之間設置第1溫度調整作業站2030,將冷卻後的第1預形體部分的表面加熱可以改善固接性,可以實現第1預形體部分與第2預形體部分之良好的固接。
第15圖,是顯示再另一實施形態(第4實施形態)之射出吹氣成形裝置3010的區塊圖。射出吹氣成形裝置3010,係具備:第1射出成形作業站3020、第2射出成形作業站3024、溫度調整作業站30、吹氣成形作業站3040、以及取出作業站70之5個作業站。吹氣成形作業站3040及其所具備的吹氣成形用模具3041,是分別與在第11圖中的吹氣成形作業站1040及吹氣成形用模具1041為相同的形態。第1射出成形作業站3020及第2射出成形作業站3024,係除了在射出吹氣成形裝置3010內的配置不同之點外,其餘是與第14圖的第1射出成形作業站2020及第2射出成形作業站2024為相同的形態。對於溫度調整作業站30、取出作業站70、唇模單元110等之標示有相同符號的構件是與第1實施形態為相同的形態,故省略詳細的說明。在射出吹氣成形裝置3010中,各作業站在機台11上是以每3個作業站配置成2列。不過在此,取出作業站70與第1射出成形作業站3020之間的作業站是沒有保持任何物品之唇模單元110的待機場所。射出吹氣成形裝置3010是藉由具備2個射出成形作業站,構成為能夠成形雙層構造的預形體。於第15圖所示之具備5個作業站的射出吹氣成形裝置3010中,也可以適用本揭示中的搬運裝置3100。又,搬運裝置3100是能夠藉由將第1實施形態中的搬運裝置100因應射出吹氣成形裝置3010的各作業站進行適當變更來構成,故省略詳細的說明。
又,本案是依據2019年2月13日所申請的日本發明專利申請案(特願2019-23903),藉由引用而援用其全文。又,在此所引用之所有的參照亦以全文納入。
10,1010,2010,3010:射出吹氣成形裝置 11:機台 20:射出成形作業站 21:射出裝置 22:射出成形模 23:唇模 30:溫度調整作業站 31:溫度調整模具 40:第1吹氣成形作業站 41:吹氣成形用模具(第1吹氣成形模) 50:第2吹氣成形作業站 51:吹氣成形用模具(第2吹氣成形模) 52:吹氣模具 54:吹氣腔模 55:底模 56:連結銷 57:長孔 58:連結構件 59:連接銷 60:檢查作業站 70:取出作業站 71:頂出凸輪 100,1100,2100,3100:搬運裝置 110:唇模單元 111:唇模固定板 112:板保持構件 113:固定孔 114:分割板 115:楔狀孔 116:分割構件 117:連結銷 118:長孔 119:連結構件 120,1120:上部基盤 121:腳部 122:搬運路徑 123(123a,123b):滑動支撐構件 124(124a-124f):貫通孔 125:導引構件 126:移動裝置 130(130A,130B,130C):可動板 131:露出口 132:本體部 133:延伸設置部 140:昇降裝置 145:桿構件 160:第1間距轉換機構 170:滑動移動裝置(滑動移動手段) 171:軌道構件 172:滑動構件 173:動力源 174:卡夾構件 175:卡合突起部 180:卡合凹部 185:插入孔 200:驅動機構部 1040,2040,3040:吹氣成形作業站 1041,2041,3041:吹氣成形用模具 2020,3020:第1射出成形作業站 2021,3021:第1射出裝置 2022,3022:第1射出成形模 2024,3024:第2射出成形作業站 2025,3025:第2射出裝置 2026,3026:第2射出成形模 2030:第1溫度調整作業站 2031:第1溫度調整模具 2032:第2溫度調整作業站 2033:第2溫度調整模具
[第1圖]是顯示第1實施形態中之射出吹氣成形裝置的概略構成的區塊圖。 [第2圖]是第1實施形態中之射出吹氣成形裝置的正面圖。 [第3圖]是顯示第1實施形態中之搬運裝置的概略構成的立體圖。 [第4圖]是顯示第1實施形態中之搬運裝置的概略構成的圖面。 [第5圖]是顯示第1實施形態中之唇模單元的概略構成的圖面。 [第6圖]是說明第1實施形態中之滑動支撐構件的斷面圖。 [第7圖]是說明第1實施形態中之導引構件的斷面圖。 [第8圖]是說明第1實施形態中之移動裝置的圖面。 [第9圖]是顯示第1實施形態中之吹氣成形用模具的概略構成的側面圖。 [第10圖]是說明第1實施形態中之唇模單元的動作的圖面。 [第11圖]是顯示第2實施形態中之射出吹氣成形裝置的概略構成的區塊圖。 [第12圖]是顯示第2實施形態中之搬運裝置的概略構成的立體圖。 [第13圖]是顯示第2實施形態中之搬運裝置的概略構成的平面圖。 [第14圖]是顯示第3實施形態中之射出吹氣成形裝置的概略構成的區塊圖。 [第15圖]是顯示第4實施形態中之射出吹氣成形裝置的概略構成的區塊圖。
20:射出成形作業站
30:溫度調整作業站
40:第1吹氣成形作業站
50:第2吹氣成形作業站
60:檢查作業站
70:取出作業站
100:搬運裝置
110:唇模單元
120:上部基盤
121:腳部
122:搬運路徑
123(123a,123b):滑動支撐構件
124c,124d:貫通孔
125:導引構件
126:移動裝置
130A,130B,130C:可動板
132:本體部
133:延伸設置部
160:第1間距轉換機構
170:滑動移動裝置(滑動移動手段)

Claims (9)

  1. 一種射出吹氣成形裝置,係具備至少包含射出成形作業站、吹氣成形作業站、以及取出作業站的複數個作業站,並且具備將樹脂成形品循環搬運於複數之各作業站的搬運裝置而構成的射出吹氣成形裝置,其特徵為: 上述搬運裝置,係具備有: 唇模單元,其係具有:用以使複數個唇模固定於一列之複數片的唇模固定板、以及板保持構件,該板保持構件,是在上述複數片的唇模固定板以列方向為排列方向時,能夠間隔調整地保持並排設置於上述列方向上的上述唇模固定板;及 上部基盤,其係於下表面設有搬運路徑,該搬運路徑用以能夠滑動移動地支撐上述唇模單元的緣部,並將該唇模單元循環搬運於各作業站;以及 滑動移動手段,其係使上述唇模單元沿著上述搬運路徑直線性地滑動移動。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射出吹氣成形裝置,其中, 上述搬運裝置,係具備有: 導引構件,其係與各作業站對應地設置,用以支撐橫越上述搬運路徑之上述唇模單元之各邊的緣部;以及 移動手段,其係使上述導引構件移動在支撐上述唇模單元的第1位置與不會和上述唇模單元發生干涉的第2位置之間。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射出吹氣成形裝置,其中, 上述搬運裝置,係具備有: 可動板,其係與上述射出成形作業站及上述吹氣成形作業站對應地設置,能夠在保持有上述唇模單元的狀態下昇降。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射出吹氣成形裝置,其中, 上述搬運裝置,係具備有: 可動板,其係與上述射出成形作業站及上述吹氣成形作業站對應地設置,能夠在保持有上述唇模單元的狀態下昇降; 並且具備: 導引構件,其係與各作業站對應地設置,用以支撐橫越上述搬運路徑之上述唇模單元之各邊的緣部;以及 移動手段,其係使上述導引構件移動在支撐上述唇模單元的第1位置與不會和上述唇模單元發生干涉的第2位置之間; 且上述導引構件及上述移動手段是設置在上述可動板。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射出吹氣成形裝置,其中, 設置在與上述吹氣成形作業站對應之上述可動板上的上述導引構件,是隨著上述唇模固定板之間隔的擴大而能夠與上述唇模固定板一起移動地構成。
  6. 如請求項5所述的射出吹氣成形裝置,其中, 與上述吹氣成形作業站對應的上述可動板,是即使在已將上述唇模固定板的間隔擴大的狀態下仍能夠昇降地構成。
  7. 如請求項1所述的射出吹氣成形裝置,其中, 上述板保持構件,係具備有: 分別固定上述唇模固定板的複數個分割構件;以及 分別能夠連結與分離地連結該等複數個上述分割構件的連結構件。
  8. 如請求項7所述的射出吹氣成形裝置,其中, 上述吹氣成形作業站,係具備複數組的吹氣模具; 上述分割構件,是分別連結於構成上述吹氣模具的底模。
  9. 如請求項1所述的射出吹氣成形裝置,其中, 上述滑動移動手段,係具備有: 軌道構件,其係直線性地設置在各作業站之間;及 卡夾構件,其係能夠滑動移動地設置在該軌道構件上,並且與上述板保持構件卡合;以及 動力源,其係用以使上述卡夾構件沿著上述軌道構件滑動移動。
TW109104572A 2019-02-13 2020-02-13 射出吹氣成形裝置 TWI73821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23903 2019-02-13
JP2019-023903 2019-10-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43007A TW202043007A (zh) 2020-12-01
TWI738213B true TWI738213B (zh) 2021-09-01

Family

ID=720453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04572A TWI738213B (zh) 2019-02-13 2020-02-13 射出吹氣成形裝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2) JP6799725B1 (zh)
TW (1) TWI738213B (zh)
WO (1) WO2020166642A1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159726A (ja) * 1989-11-17 1991-07-09 Nissei Ee S B Kikai Kk 射出延伸吹込成形方法
JPH0679773A (ja) * 1992-08-31 1994-03-22 Nissei Asb Mach Co Ltd 射出延伸吹込成形方法及び装置
JP3159726B2 (ja) 1991-03-07 2001-04-23 株式会社東芝 熱処理装置
US20030173718A1 (en) * 2002-03-13 2003-09-18 Wunderlich Ernst Dieter Single-row and multi-row stretch blow mol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therefor
TW201720623A (zh) * 2015-12-11 2017-06-16 A K Technical Laboratory Inc 射出延伸吹氣成型機射出成型模具、預成型體成型方法、預成型體及容器成型方法和容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128519A (en) * 1981-02-03 1982-08-10 Katashi Aoki Injection blow molding machine
JPS57159624A (en) * 1981-03-27 1982-10-01 Toshiba Mach Co Ltd Injection stretching blow molding method
JPH06134845A (ja) * 1992-10-28 1994-05-17 Nissei Asb Mach Co Ltd 射出延伸吹込成形装置
US6217819B1 (en) * 1999-06-07 2001-04-17 Ernst Dieter Wunderlich Universal single-row and multi-row insert stretch blow mol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therefor
JP5961292B2 (ja) * 2009-09-11 2016-08-02 日精エー・エス・ビー機械株式会社 ネック型アッセンブリー
AT510588B1 (de) * 2011-01-07 2012-05-15 Mould & Matic Solutions Gmbh Anlage sowi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hohlkörpern durch spritzgiessen und blasformen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159726A (ja) * 1989-11-17 1991-07-09 Nissei Ee S B Kikai Kk 射出延伸吹込成形方法
JP3159726B2 (ja) 1991-03-07 2001-04-23 株式会社東芝 熱処理装置
JPH0679773A (ja) * 1992-08-31 1994-03-22 Nissei Asb Mach Co Ltd 射出延伸吹込成形方法及び装置
US20030173718A1 (en) * 2002-03-13 2003-09-18 Wunderlich Ernst Dieter Single-row and multi-row stretch blow mol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therefor
TW201720623A (zh) * 2015-12-11 2017-06-16 A K Technical Laboratory Inc 射出延伸吹氣成型機射出成型模具、預成型體成型方法、預成型體及容器成型方法和容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43007A (zh) 2020-12-01
JPWO2020166642A1 (ja) 2021-02-18
WO2020166642A1 (ja) 2020-08-20
JP2021037770A (ja) 2021-03-11
JP6799725B1 (ja) 2020-1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19598B (zh) 附把手容器的吹製成形方法
TWI599471B (zh) Preform delivery device
JP3816537B2 (ja) 射出ブロー成形装置、射出ブロー成形方法及び射出成形装置
KR101543389B1 (ko) 블로우형 유닛 및 그것을 이용한 블로우 성형기
JP3874173B2 (ja) プリフォーム搬送装置
TW201703976A (zh) 雙軸延伸吹製成形裝置
US20120126461A1 (en) Method for changing molding cavities for a station for blow-molding plastic containers, and dynamic storage device
TWI738213B (zh) 射出吹氣成形裝置
JP4791182B2 (ja) インジェクションブロー成形機
JP3616484B2 (ja) 把手付き容器の成形装置及び成形方法
JPWO2017073791A1 (ja) ブロー成形装置
JP7377068B2 (ja) 端末成形物品の製造装置および製造方法
JP7254781B2 (ja) ブロー成形装置
JPH06335959A (ja) 射出延伸ブロー成形機
JP3932620B2 (ja) プリフォームの搬送方法及びこの搬送方法に用いるプリフォーム装着部材
JP3789014B2 (ja) ネックピースインサート装置を有する成形機及びプリフォームの成形方法
JP4074409B2 (ja) 射出延伸ブロー成形装置
US20180056565A1 (en) Post mold cooling system
JP3964280B2 (ja) タイヤ加硫装置及びタイヤ加硫方法
JPH10315309A (ja) プリフォーム成形機及びプリフォーム成形方法
JPH08267554A (ja) 成形装置
JP2001088206A (ja) ブロー型締め機構
JPH04232701A (ja) プリフォームのゲートカット方法
TWM341597U (en) Blow molding de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