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36322B - 速克達型機車 - Google Patents

速克達型機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36322B
TWI736322B TW109120426A TW109120426A TWI736322B TW I736322 B TWI736322 B TW I736322B TW 109120426 A TW109120426 A TW 109120426A TW 109120426 A TW109120426 A TW 109120426A TW I736322 B TWI736322 B TW I73632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eadlight
vehicle
light
scooter
view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204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200433A (zh
Inventor
黃士銘
曾銘賢
蔡宗祐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山葉發動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山葉發動機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山葉發動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91204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36322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363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36322B/zh
Publication of TW2022004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00433A/zh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於前外殼部配置有具備雙頭燈之頭燈單元之速克達型機車中,頭燈能夠視為雙燈之嶄新外觀。 於本發明之速克達型機車中,配置於前外殼部之頭燈單元包含:左投射式頭燈、右投射式頭燈、左位置燈、右位置燈、殼體、及透光燈罩。於車輛前視時,透光燈罩之左光照射部及右光照射部係於車輛左右方向上隔有間隔地配置,且前外殼部之至少一部分配置於頭燈單元之前方且於左光照射部及右光照射部之間。於車輛前視時,於左、右光照射部之各者之中央配置有左、右投射式頭燈。左投射式頭燈之第1左光源部為LED。右投射式頭燈之第1右光源部為LED即。左位置燈沿較左投射式頭燈更靠外方之左光照射部之外周形狀配置。右位置燈沿較右投射式頭燈更靠外方之右光照射部之外周形狀配置。左投射式頭燈之後方配置有左散熱器。右投射式頭燈之後方配置有右散熱器。

Description

速克達型機車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速克達型機車,尤其係關於一種速克達型機車之前部。
先前已知一種具備配置有於車輛左右方向上並排之雙頭燈之頭燈單元之速克達型機車。
例如,專利文獻1之速克達型機車係包含:配置於前輪之上方且於頭管之前方處,朝向前方且下方延伸之前外殼9、及配置有雙頭燈之頭燈單元(頭燈11)。該雙頭燈各自包含燈泡即光源部,且以相互鄰接之方式配置。又,頭燈單元(頭燈11)配置於前外殼9。
專利文獻1:日本發明專利H10-226375
於上述專利文獻1之速克達型機車中,頭燈單元(頭燈11)之左右頭燈間之距離較近。因此,頭燈之各燈難以看成於左右方向上單獨發光。亦即,對觀察者而言,自雙頭燈之各者所照射出之光之邊界難以辨識,而給予一種單一頭燈之印象。
本案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於前外殼部配置有具備雙頭燈之頭燈單元之速克達型機車中,頭燈能夠視為雙燈之嶄新外觀。
本案發明者首先嘗試將頭燈單元之左右之頭燈間之距離進一步於左右方向上隔有間隔地配置。
然而,為了將左右之頭燈於左右方向上隔有間隔地配置於前外殼部,必須要將前外殼部於左右方向上形成較大。因此,存在車體前部大型化之擔憂。
因此,進一步考慮將頭燈之光源部自燈泡變更為LED(發光二極體)。
燈泡式之光源部因需要足夠之散熱空間,故本身之體積較大。相對於此,LED式光源部能夠省略如燈泡光源之散熱空間,而能夠使頭燈之內部空間形成較小。
因此,藉由將頭燈之光源部自燈泡變更為LED,能夠使頭燈形成較小。藉此,即便將頭燈單元之雙頭燈於左右方向上隔有間隔地配置,亦即,將配置於雙頭燈之光照射部(透光燈罩)間之前外殼部盡可能地形成較大,因頭燈形成較小,故能夠一面維持車輛左右方向上之大小,一面確保車輛前部之小型化。
然而,使用LED式光源部之頭燈需要配置使來自LED式光源部之熱釋放至頭燈之外側之熱散熱器。
且與燈泡式光源部相比,LED式光源部因具方向性,故光之擴散性較差。因此,於利用使用LED式光源部之頭燈之情形,為了彌補弱擴散性之缺點,以確保與先前相當之被視認性(發光面積),需要使LED式光源部之輸出設為較大,而使頭燈之發光明亮。
一般而言,若將LED式光源部之輸出設成較大,LED式光源部之散熱量也會變大,故所需之散熱器之面積亦變得較大。因此,如將 LED式光源部之散熱效率也一併納入考量,而將散熱器之面積設為較大時,車輛前部之小型化具有其限制。
因此,本案發明者進一步檢討降低LED式光源部之散熱量之方法。
首先,考慮利用使用LED式光源部之反射式頭燈,藉由巧妙地將反射部與LED式光源部間之相對位置、或反射部之形狀等進行組合,一面抑制散熱器之大型化,一面確保頭燈單元之發光面積之方法。
更詳細而言,於使用LED式光源部之反射式頭燈中,藉由反射部之擴散効果,即便為輸出較小之LED式光源部亦能夠確保發光面積。藉此,因能夠有效地降低LED式光源部之散熱量,故能夠一面抑制散熱器之大型化,一面確保頭燈單元之發光面積。
然而,反射部為利用光之反射使光擴散至前方者。因此,為確保發光面積,需要足夠之反射部之體積(自車輛前方所見之反射部之面積)。於此情況下,利用雙反射式頭燈之頭燈單元反而會大型化,而無法避免車體前部之大型化。
且因應反射光之功能,反射部之外形之形狀具有其限制。因此,於利用使用LED式光源部之反射式頭燈之情形,亦於具有頭燈之外形之形狀產生限制,而具有難以確保設計自由度之缺點。
因此,本案發明者進一步檢討之結果,大幅轉變其構想,著眼於時常發光之位置燈,將位置燈及使用LED式光源部之投射式頭燈進行組合,藉此發現能夠解決上述課題之方法,思及以下之本發明。
<1>
本發明之速克達型機車具備前外殼部、及頭燈單元。頭燈 單元於車輛前視時,配置於前外殼部。頭燈單元包含:左投射式頭燈、右投射式頭燈、左位置燈、右位置燈、殼體、及透光燈罩。殼體收容左投射式頭燈、右投射式頭燈、左位置燈、及右位置燈。透光燈罩包含:配置於殼體之前方,且與殼體為分體設置。透光燈罩包含:左光照射部、及右光照射部。左光照射部使自左投射式頭燈及左位置燈發射之光朝車體外部透射。右光照射部使自右投射式頭燈及右位置燈發射之光朝車體外部透射。於車輛前視時,左光照射部及右光照射部係於車輛左右方向上隔有間隔地配置,且前外殼部之至少一部分配置於頭燈單元之前方且於左光照射部及右光照射部之間。於車輛前視時,於左光照射部之中央配置有左投射式頭燈,左投射式頭燈包含LED即第1左光源部。於車輛前視時,於右光照射部之中央配置有右投射式頭燈,右投射式頭燈包含LED即第1右光源部。於車輛前視時,左位置燈沿較左投射式頭燈更靠外方之左光照射部之外周形狀配置。於車輛前視時,右位置燈沿較右投射式頭燈更靠外方之右光照射部之外周形狀配置。左投射式頭燈之後方配置有左散熱器。右投射式頭燈之後方配置有右散熱器。
其中,頭燈單元之透光燈罩具備:左光照射部、及右光照射部。左光照射部使自左投射式頭燈及左位置燈發射之光朝車體外部透射。右光照射部使自右投射式頭燈及右位置燈發射之光朝車體外部透射。此外,於車輛前視時,頭燈單元之透光燈罩之左光照射部及右光照射部於車輛左右方向上隔有間隔地配置,且將前外殼部之至少一部分配置於頭燈單元之前方且於左光照射部及右光照射部之間,藉此能夠使配置於左光照射部與右光照射部間之前外殼部於左右方向上形成較大。藉此,因能夠充分地增大雙燈之光照射部間之距離,故頭燈單元之頭燈變得能夠容易視為 雙燈。
且於本發明之速克達型機車中,作為頭燈單元之雙頭燈,係利用包含LED光源部之投射式頭燈。又,於車輛前視時,於左光照射部之中央配置有左投射式頭燈,於車輛前視時,於右光照射部之中央配置有右投射式頭燈。
如前所述,於利用包含LED式光源部之反射式頭燈之情形,為確保發光面積,需要足夠之反射部之體積(自車輛前方所見之反射部之面積)。且因應反射光之功能,反射部之外形之形狀具有其限制。
與此相對,投射式頭燈係藉由於LED式光源部之前方使用透鏡來利用光之折射,故可使光束利用率較高。因此,能夠利用較反射式頭燈更少之面積將光有效地朝前方擴散。藉此,由節省散熱空間之觀點來看,即便藉由將頭燈之光源部自燈泡變更成LED(發光二極體)而將頭燈形成較小,亦無須設置用以補足較弱擴散性之大型構件,故能夠一面維持發光面積,一面將頭燈確實地形成較小。因此,能夠一面維持車輛寬度方向之大小,一面使左、右投射式頭燈之間隔進一步分離,而使頭燈單元之頭燈進一步變得能夠容易視為雙燈。進而,與使用反射式頭燈之頭燈單元相比,使用投射式頭燈之頭燈單元能夠容易確保外形形狀之自由度。
且於未經由其他連結構件而將散熱器設置於反射式頭燈之情形,通常必須將散熱器設置於反射式頭燈之上、下側或左、右側。於此情形,將給予頭燈單元之車輛上下方向或左右方向上之尺寸很大之影響,而使頭燈單元大型化。
與此相對,如本案發明般,利用使用LED式光源部之投射式頭燈之情形,散熱器係配置於投射式頭燈之後方。亦即,左、右投射式 頭燈各自之後方分別配置有左、右散熱器。藉此,難以對頭燈單元之車輛上下方向及左右方向上之尺寸產生影響,故能夠進一步避免頭燈單元之大型化。因此,自節省散熱空間之觀點來看,即便藉由將頭燈之光源部自燈泡變更為LED(發光二極體)而將頭燈形成較小,亦能夠充分地增大雙燈之光照射部間之距離。因此,頭燈單元之頭燈進一步變得能夠容易視為雙燈,且能夠避免車體前部之大型化。
且於本發明之速克達型機車中,於車輛前視時,左位置燈沿較左投射式頭燈更靠外方之左光照射部之外周形狀,配置在左光照射部之後方,於車輛前視時,右位置燈沿較右投射式頭燈更靠外方之右光照射部之外周形狀,配置在右光照射部之後方。藉此,於車輛前視時,左位置燈配置於較左投射式頭燈更靠外周處,右位置燈配置於較右投射式頭燈更靠外周處。且左位置燈及左投射式頭燈之前方配置有共用之左光照射部。右位置燈及右投射式頭燈之前方配置有共用之右光照射部。藉此,與左、右位置燈之發光組合,左、右投射式頭燈之發光面積能夠於視覺上看成較大。特別係,左、右位置燈能夠確保照射角度較投射式頭燈更廣,故能夠對提高被視認性具有貢獻。亦即,藉由位置燈補足光之擴散性較低之投射式頭燈之發光面積。
且因將光強度較頭燈小之位置燈配置於頭燈周圍,故左右之光照射部之輪廓能夠更為清晰,給予頭燈能夠視為雙燈之印象。
因此,由節省散熱空間之觀點來看,即便藉由將頭燈之光源部自燈泡變更為LED(發光二極體)而將頭燈形成較小,頭燈單元亦能夠一面維持發光面積,一面使頭燈進一步變得能夠容易視為雙燈。
如此,能夠提供一種使用具備雙頭燈之頭燈單元之速克達 型機車,即便頭燈能夠容易視為雙燈,亦能夠一面維持發光面積,一面避免車體前部之大型化,且能夠確保頭燈單元之形狀之設計自由度。
<2>
較佳為,於本發明之速克達型機車中,左位置燈包含第2左光源部、及配置於第2左光源部之前方之左擴散構件,右位置燈包含第2右光源部、及配置於第2右光源部之前方之右擴散構件。
於此情形,左、右位置燈使用左、右擴散構件。因此,分別由左、右位置燈各者所發出之光係通過左、右擴散構件利用左、右光照射部朝向前方照射。於此情形,能夠使通過左、右擴散構件之出射光之輪廓清晰,故頭燈單元之頭燈能夠進一步視為雙燈之印象。且藉由左、右擴散構件之設置,因出射光之輪廓能夠更為清晰,故能夠使頭燈單元之外形之造形更為簡單,進一步容易地確保外形形狀之自由度。
<3>
較佳為,於本發明之速克達型機車中,於車輛前視時,左光照射部及右光照射部皆呈圓形。
於此情形,左光照射部及右光照射部皆呈圓形,故能夠使左、右投射式頭燈及左、右位置燈出射光之輪廓清晰。因此,能夠使頭燈單元之外形之造形更為簡單,進一步容易地確保外形形狀之自由度。且若呈圓形,能夠達成較高之配光效率,故能夠一面維持發光面積,一面將頭燈確實地形成較小。藉此,能夠兼顧維持發光面積及避免車體前部之大型化。
<4>
較佳為,於本發明之速克達型機車中,於車輛前視時,左 擴散構件及右擴散構件皆呈環形。
於左擴散構件及右擴散構件皆呈環形之情形,左、右擴散構件能夠沿左、右光照射部之外周形成為一周,故能夠使通過左、右擴散構件之出射光之輪廓更為清晰。因此,使頭燈單元之頭燈進一步變得能夠容易視為雙燈。且能夠使頭燈單元之外形之造形更為簡單,更進一步容易地確保外形形狀之自由度。
<5>
較佳為,於本發明之速克達型機車中,左光照射部及右光照射部皆形成為不較前外殼部更朝前方突出。
於此情形,頭燈單元之左光照射部及右光照射部皆配置為不較前外殼部更朝前方突出,故能夠被其等周圍之配置於較靠車輛前方之前外殼部所保護。藉此,即便左光照射部及右光照射部自前外殼部露出,亦能夠確保對左光照射部及右光照射部之保護性。
且藉由將頭燈單元之左光照射部及右光照射部配置為不較前外殼部更朝前方突出。藉此,藉由左光照射部及右光照射部各自周圍之配置於較靠車輛前方之前外殼部所製造之階差,能夠於其等之內部創造較暗之環境。藉此,於前視時,能夠使左光照射部及右光照射部周圍之較暗背景與自左光照射部及右光照射部出射之光間之對比形成較大。因此,使頭燈單元之頭燈進一步變得能夠容易視為雙燈。
<6>
較佳為,於本發明之速克達型機車中,進一步包含護腿板部,其左側部及右側部分別與前外殼部之左側部及右側部連接,且自後方覆蓋頭管,護腿板部設有收納部,於車輛側視時,收納部配置於較頭燈單 元更靠下方處。
於此情形,於車輛前部設置有騎乘者能夠容易存取之收納部。又,藉由將收納部配置於較頭燈單元更靠下方處,能夠以不與頭燈單元干涉之方式將收納部形成較大。因此,即便將車體前部大型化,亦能夠將收納部形成較大。藉此,能夠一面避免車體前部之大型化,一面提高騎乘者之便利性。
<7>
較佳為,於本發明之速克達型機車中,頭燈單元包含能夠調整分別由左投射式頭燈及右投射式頭燈所發出之光的照射角度之照射角度調整構件。照射角度調整構件係配置於護腿板部,且於車輛後視時配置於較收納部更靠上方處。
於此情形,頭燈單元包含能夠調整分別由左投射式頭燈及右投射式頭燈所發出之光的照射角度之照射角度調整構件,故能夠提升自左、右投射式頭燈之各者所發出之光之調整便利性。藉此,能夠實現較良好之頭燈單元之配光。又,藉由將收納部配置在較頭燈單元之照射角度調整構件更靠下方處,能夠將收納部以不與頭燈單元干涉之方式形成較大。因此,即便不使車體前部大型化,亦能夠將收納部形成較大。藉此,能夠一面避免車體前部之大型化,一面提升騎乘者之便利性。
<8>
較佳為,於本發明之速克達型機車中,進一步包含護腿板部,該護腿板部之左側部及右側部分別與前外殼部之左側部及右側部連接,且自後方覆蓋頭管。護腿板部設有供油部,該供油部供給燃料至燃料箱。於車輛側視時,供油部配置於較頭燈單元更靠下方處。
於此情形,藉由將供給燃料至燃料箱之供油部配置於較頭燈單元更靠下方處,能夠以不與頭燈單元干涉之方式將供油部之配置空間形成較大。藉此,能夠進一步避免車體前部之大型化。
<9>
較佳為,於本發明之速克達型機車中,頭燈單元包含能夠調整分別由左投射式頭燈及右投射式頭燈所發出之光的照射角度之照射角度調整構件。照射角度調整構件係配置於護腿板部,且於車輛後視時配置於較供油部更靠上方處。
於此情形,頭燈單元包含能夠調整分別由左投射式頭燈及右投射式頭燈所發出之光的照射角度之照射角度調整構件,故能夠提升自左、右投射式頭燈之各者所發出之光之調整便利性。藉此,能夠實現較良好之頭燈單元之配光。且藉由將供給燃料至燃料箱之供油部配置於較頭燈單元更靠下方處,能夠以不與頭燈單元干涉之方式將供油部之配置空間形成較大。藉此,能夠進一步避免車體前部之大型化。
<10>
較佳為,於本發明之速克達型機車中,進一步包含左方向燈及右方向燈,其等配置於較頭燈單元更靠下方處,前外殼部經由支架支持於頭管,於車輛前視時,前外殼部之對頭管之支持位置係較頭燈單元更靠下方,且較左方向燈及右方向燈更靠上方處。
於此情形,一面將頭燈單元配置於較前外殼部之對頭管之支持位置更靠上方,且一面將左、右方向燈配置於較前外殼部之對頭管之支持位置更靠下方處,故頭燈單元與左、右方向燈間能夠將於車輛上下方向上間隔較大地被配置。藉此,頭燈單元之頭燈進一步變得能夠容易視為 雙燈,除此之外,亦能夠提升左、右方向燈之被視認性。
<11>
較佳為,於本發明之速克達型機車中,前外殼部包含:配置頭燈單元之上前外殼部、及以自上前外殼部之下端部朝前方且下方延伸之方式形成之下前外殼部。於利用前後方向延伸之鉛直面切斷前外殼部之車輛左右方向上之中央部所視之剖面中,上前外殼部之相對於水平面之角度係較下前外殼部之相對於水平面之角度大。
於此情形,前外殼部包含:相對於水平面之角度較大(以急陡梯度形成)之上前外殼部、及相對於水平面之角度較小(以平緩梯度形成)之下前外殼部。因前外殼部以急陡梯度形成,故能夠使車輛前部之車輛前後方向上之長度形成較小。藉此,進一步避免車體前部之大型化。
且因將頭燈單元配置於以急陡梯度形成之上前外殼部,故與將頭燈單元配置於以平緩梯度形成之下前外殼部之情況相比,能夠於較高之位置配置頭燈單元。藉此,能夠實現較佳之頭燈單元之配光。
<12>
較佳為,於本發明之速克達型機車中,進一步包含左方向燈及右方向燈,其等配置於較頭燈單元更靠下方處。左方向燈及右方向燈係於車輛左右方向上隔有間隔地配置。左方向燈及右方向燈以位於較頭燈單元更靠下方且較上前外殼部之下端部更靠上方處之方式,配置於上前外殼部。
於此情形,左、右方向燈係配置於較頭燈單元更靠下方且較上前外殼部之下端部更靠上方處。因此,頭燈單元係以不與左、右方向燈干涉之方式,盡可能地於較高之位置配置於上前外殼部。藉此,能夠實 現較佳之頭燈單元之配光。
且因活用上前外殼部中較頭燈單元更靠下方處之空間以配置左、右方向燈,故即便將上前外殼部之左右方向上之寬度設為較大,亦能夠將左、右方向燈於車輛左右方向上隔有間隔地配置。藉此,能夠一面進一步避免車體前部之大型化,一面確保左、右方向燈之被視認性。
<13>
較佳為,於本發明之速克達型機車中,左散熱器配置於較頭管更靠左方處,右散熱器配置於較頭管更靠右方處。
於此情形,配置於左投射式頭燈之後方之左散熱器及配置於右投射式頭燈之後方之右散熱器係分別配置於較頭管更靠左、右方配置。因此,左、右投射式頭燈能夠於車輛左右方向上間隔較大地被配置。藉此,使頭燈單元之頭燈進一步變得能夠容易視為雙燈。
且即便將左、右散熱器之各者分別配置於左、右投射式頭燈之後方,左、右散熱器亦能夠以不與頭管干涉之方式進行配置。藉此,因能夠確保前外殼部之車輛前後方向上之小型化,故能夠進一步避免車體前部之大型化。
<14>
較佳為,於本發明之速克達型機車中,進一步包含控制部,該控制部用以控制左投射式頭燈、右投射式頭燈、左位置燈、及右位置燈之點亮。控制部係配置於前外殼部之後方,且配置於左投射式頭燈及右投射式頭燈之間。
於此情形,能夠活用位於前外殼部之後方且位於左、右投射式頭燈間之車體內部空間,配置用以控制左、右投射式頭燈、及左、右 位置燈之點亮之控制部(電子電路基板等)。
因此,點亮控制用之控制部能夠藉由前外殼部所遮蔽。藉此,能夠提升車輛外觀之美化,且能夠使頭燈單元之外形之造形更為簡單,更進一步容易地確保外形形狀之自由度。
進而,因活用位於前外殼部之後方且位於左、右投射式頭燈間之車體內部空間配置點亮控制用之控制部,故能夠進一步避免車體前部之大型化。
<15>
較佳為,於本發明之速克達型機車中,進一步包含頭燈單元保護部,頭燈單元保護部配置於透光燈罩之前方。
於此情形,能夠利用頭燈單元保護部保護自前外殼部露出之透光燈罩。藉此,能夠一面提高可實現較佳之頭燈單元之配光之左投射式頭燈及右投射式頭燈之被視認性,一面確保對頭燈單元之保護性。
<16>
較佳為,於本發明之速克達型機車中,前外殼部經由支架支持於頭管。頭燈單元保護部係共用前外殼部之對頭管之支持位置,而經由支架支持於頭管。
於此情形,頭燈單元保護部與前外殼部共用對頭管之支持位置。因此,無須另外設置頭燈單元保護部之支持構件之空間,能夠進一步避免車體前部之大型化。
<17>
較佳為,於本發明之速克達型機車中,於車輛前視時,頭燈單元保護部包含沿著左光照射部之外周形成之左保護部、及沿著右光照 射部之外周形成之右保護部。
於此情形,頭燈單元保護部包含:左保護部及右保護部。左保護部及右保護部分別沿著左、右光照射部之外周形成。藉此,藉由左、右保護部,能夠使自左、右光照射部出射之光清晰。因此,頭燈單元之頭燈變得更能夠容易視為雙燈。
1:速克達型機車
2:車體框架
3:轉向機構
4:前叉部
5:動力單元
6:座部
7:前輪
8:把手
9:後輪
11:頭燈
13:頭管
14:前外殼部
14B:支架
14C:連接部
14D:下前外殼部
14U:上前外殼部
14U1:凹部
14UL:左突出部
14UR:右突出部
14ULO:開口
14URO:開口
14UHC:頭燈單元遮蔽部
15:護腿板部
16:前把手外殼
17:後把手外殼
18:供油部
18A:燃料箱
18B:副油箱
18O:凹部
19:收納部
20:頭燈單元
21L:左投射式頭燈
21LS:第1左光源部
21LM1:左光源支持部
21LL:左透鏡
21LM2:左透鏡支持部
21R:右投射式頭燈
21RS:第1右光源部
21RM1:右光源支持部
21RL:右透鏡
21RM2:右透鏡支持部
22L:左位置燈
22LS:第2左光源部
22LD:左擴散構件
22LO:開口
22LDS:左擴散構件支持部
22LDSO:開口
22R:右位置燈
22RS:第2右光源部
22RD:右擴散構件
22RO:開口
22RDS:右擴散構件支持部
22RDSO:開口
23:透光燈罩
23A:左突出部
23B:右突出部
23L:左光照射部
23R:右光照射部
24L:左散熱器
24R:右散熱器
25:殼體
25L:左收容部
25LO:開口
25R:右收容部
25RO:開口
25C:中央收容部
26:控制部
27:照射角度調整構件
27L:左照射角度調整構件
27R:右照射角度調整構件
30L:左方向燈
30R:右方向燈
40:頭燈單元保護部
40L:左保護部
40R:右保護部
40S:支持部
C1:水平線
S1:鉛直線
圖1係速克達型機車1之車輛左側視圖。
圖2係速克達型機車1之車輛右側視圖。
圖3係速克達型機車1之車輛前視圖。
圖4係速克達型機車1之車輛俯視圖。
圖5係速克達型機車1之車輛後視圖。
圖6(A)係頭燈單元20之前視圖。
圖6(B)係將透光燈罩23、左擴散構件22LD、左擴散構件支持部22LDS、左透鏡21LL、左透鏡支持部21LM2、右擴散構件22RD、右擴散構件支持部22RDS、右透鏡21RL、及右透鏡支持部21RM2拆卸之頭燈單元20之前視圖。
圖7係自上方觀察圖6(A)之A-A線之剖面之剖視圖。
圖8係自左方觀察圖6(A)之B-B線之剖面之剖視圖。
圖9係自左方觀察圖6(A)之C-C線之剖面之剖視圖。
圖10係頭燈單元20之組裝圖。
圖11係自上方觀察圖1之A-A線之剖面之剖視圖。
圖12係自上方觀察圖1之B-B線之剖面之一部分剖視圖。
圖13係安裝有頭燈單元保護部40之速克達型機車1之一部分之前視圖。
以下,基於圖式對本發明之實施形態進行說明。如圖1所示,本實施形態所應用之跨坐型車輛係速克達型車輛1。
於以下之說明中,前方、後方、左方、右方分別表示自乘坐於速克達型車輛1之騎乘者角度觀察之前方、後方、左方、右方。前後方向與車輛前後方向相同,左右方向與車輛左右方向上相同。又,圖式中之箭頭F方向與箭頭B方向表示前方與後方,箭頭U方向與箭頭D方向表示上方與下方,箭頭L方向與箭頭R方向表示左方與右方。
《車輛整體》
首先,參照圖1~3對本實施形態之速克達型機車1之整體構造進行概述。圖1係速克達型機車1之車輛左側視圖,圖2係速克達型機車1之車輛右側視圖,圖3係速克達型機車1之車輛前視圖,圖4係速克達型機車1之車輛俯視圖,圖5係速克達型機車1之車輛後視圖。再者,於圖1~3中,以虛線表示出車體框架2、前叉部4、及頭管13等之一部分之車輛內部構造、以及頭燈單元20之內部。
如圖1~3所示,速克達型機車1具有底架型之車體框架2。車體框架2之前端部具有頭管13。頭管13配置於車輛左右方向上之中央部。轉向機構3可旋動地支持於頭管13。於轉向機構3之下端部,設置有左右一對前叉部4。即,左右一對前叉部4可旋動地支持於頭管13。且左右一對前叉部4配置於前輪7之左右側。頭管13及轉向機構3向斜前下方延伸。車體框架2之前端部可左右旋動地支持前叉部4,該車體框架2之側視 時之中央部支持有單元擺動式之動力單元5。於該動力單元5之上方,配置有座部6。左右一對前叉部4向斜前下方延伸,且於下端可旋轉地支持有前輪7。前叉部4之上端安裝於上述轉向機構3。於轉向機構3之上端,配置有把手8。於動力單元5之後端部,配置有後輪9,該後輪9可旋轉地支持於該動力單元5之後端部,且係藉由該動力單元5之驅動力而驅動。
且速克達型機車1包含配置於頭管13前方之前外殼部14。前外殼部14包含上前外殼部14U、及下前外殼部14D。
如圖3所示,上前外殼部14U與下前外殼部14D間之連接部14C係於車輛前視時,自車輛左右方向上之中央部朝向外方且下方延伸。如圖4所示,上前外殼部14U與下前外殼部14D間之連接部14C係於車輛俯視時,自車輛左右方向上之中央部朝向外方且後方延伸。
如圖1、2所示,於車輛側視時,上前外殼部14U係以朝向前方且下方延伸之方式形成。下前外殼部14D係自上前外殼部14U之下端部(亦即,於車輛前視時之車輛左右方向上之中央部)朝向前方且下方延伸之方式形成。
又,上前外殼部14U之於車輛側視時之前緣之相對於水平面之角度係至少一部分較下前外殼部14D之於車輛側視時之前緣更大。亦即,利用前後方向延伸之鉛直面切斷前外殼部14之車輛左右方向上之中央部所視之剖面中,上前外殼部14U之至少一部分之相對於水平面之角度係較下前外殼部14D之相對於水平面之角度大。
更詳細而言,如圖1、2所示,於車輛側視時,在上前外殼部14U中,雖靠近與下前外殼部14D間之連接部14C之部分之前緣之相對於水平面之角度係與下前外殼部14D中靠近連接部14C之部分幾乎相同, 然於上前外殼部14U中,位於較靠近與下前外殼部14D間之連接部14C之部分更高之位置之部分之前緣之相對於水平面之角度係較下前外殼部14D更大。
再者,不限於此,於車輛側視時,亦可使上前外殼部14U之整體之前緣之相對於水平面之角度設為較下前外殼部14D更大。亦即,利用前後方向延伸之鉛直面切斷前外殼部14之車輛左右方向上之中央部所視之剖面中,上前外殼部14U之相對於水平面之角度係較下前外殼部14D之相對於水平面之角度大。
如圖4所示,於車輛俯視時,上前外殼部14U包含:左突出部14UL及右突出部14UR。
如圖3所示,上前外殼部14U之左突出部14UL具有開口14ULO。於車輛前視時,開口14ULO使下述頭燈單元20之左光照射部23L露出。如圖3所示,上前外殼部14U之右突出部14UR具有開口14URO。於車輛前視時,開口14URO使下述頭燈單元20之右光照射部23R露出。左突出部14UL及右突出部14UR係於車輛左右方向上隔有間隔地配置。更詳細而言,如圖3所示,上前外殼部14U係於車輛前視時,於左突出部14UL及右突出部14UR間配置有頭燈單元遮蔽部14UHC。
如圖3所示,上前外殼部14U包含凹部14U1。於凹部14U1安裝有支架14B。前外殼部14係經由支架14B支持於頭管13。於車輛前視時,凹部14U1係配置於頭燈單元遮蔽部14UHC之下方。於車輛前視時,凹部14U1之至少一部分係位於較左突出部14UL更靠右方處,且位於較右突出部14UR更靠左方處。如圖4所示,於車輛俯視時,凹部14U1係較左突出部14UL及右突出部14UR更靠前方處。
又,如圖1、2所示,頭管13及轉向機構3等係被前外殼部14自前方覆蓋。且頭管13及轉向機構3等係被護腿板部15自後方覆蓋。護腿板部15之左側部及右側部之各者係分別與前外殼部14之左側部及右側部連接。
把手8係被前把手外殼16自前方覆蓋,且被後把手外殼17自後方覆蓋。
如圖3所示,於車輛前視時,於前外殼部14配置有頭燈單元20。於前外殼部14配置有左方向燈30L及右方向燈30R。
又,如圖5所示,於護腿板部15設有供給燃料至燃料箱之供油部18。如圖1所示,於車輛左側面視時,供油部18配置於較頭燈單元20更靠下方處。如圖5所示,於車輛後視時,供油部18係配置於護腿板部15中較通過車輛左右方向上之中央之鉛直線S1更靠左方處。
又,如圖5所示,於護腿板部15設有收納部19。於車輛後視時,收納部19係配置於護腿板部15中較通過車輛左右方向上之中央之鉛直線S1更靠右方處。如圖2所示,於車輛右側面視時,收納部19係配置於較頭燈單元20更靠下方處。
《頭燈單元20》
接著,針對頭燈單元20之構造及配置進行詳細說明。
圖6(A)係頭燈單元20之前視圖。圖6(B)係將透光燈罩23、左擴散構件22LD、左擴散構件支持部22LDS、左透鏡21LL、左透鏡支持部21LM2、右擴散構件22RD、右擴散構件支持部22RDS、右透鏡21RL、及右透鏡支持部21RM2卸除之頭燈單元20之前視圖。圖7係自上方觀察圖6(A)之A-A線之剖面之剖視圖。圖8係自左方觀察圖6(A)之 B-B線之剖面之剖視圖。圖9係自左方觀察圖6(A)之C-C線之剖面之剖視圖。圖10係頭燈單元20之組裝圖。圖11係自上方觀察圖1之A-A線之剖面之剖視圖。
如圖3所示,頭燈單元20係於前視時,配置於前外殼部14。更詳細而言,頭燈單元20係配置於上前外殼部14U。如圖1~2所示,車輛側視時,頭燈單元20係配置於上前外殼部14U中,相對於水平面之角度較下前外殼部14D更大之部分。較佳為,頭燈單元20係配置於上前外殼部14U之上部。如圖1~2所示,車輛側視時,頭燈單元20係配置於較通過座部6之乘坐面之前端之水平線C1更高之位置。車輛側視時,頭燈單元20係配置於較頭管13之上端点更高之位置。
如圖3所示,頭燈單元20係包含:左投射式頭燈21L、右投射式頭燈21R、左位置燈22L、及右位置燈22R。且頭燈單元20包含透光燈罩23。
透光燈罩23包含左光照射部23L、及右光照射部23R。如前所述,如圖3所示,於車輛前視時,左光照射部23L係以自上前外殼部14U之開口14ULO露出之方式配置。且於車輛前視時,右光照射部23R係以自上前外殼部14U之開口14URO露出之方式配置。且如圖3所示,於車輛前視時,左光照射部23L及右光照射部23R皆呈圓形。
如圖3所示,於車輛前視時,於左光照射部23L之中央配置有左投射式頭燈21L。於車輛前視時,於右光照射部23R之中央配置有右投射式頭燈21R。
如圖6(A)所示,於車輛前視時,左位置燈22L沿較左投射式頭燈21L更靠外方之左光照射部23L之外周形狀配置。於車輛前視時, 右位置燈22R沿較右投射式頭燈21R更靠外方之右光照射部23R之外周形狀配置。
如圖7所示,左投射式頭燈21L包含第1左光源部21LS。又,作為第1左光源部21LS,使用LED晶片。又,左投射式頭燈21L進一步包含左透鏡21LL。於第1左光源部21LS之前方配置有左透鏡21LL。左透鏡21LL將自第1左光源部21LS發光之光朝車輛前方投影。如圖6(A)所示,於車輛前視時,左透鏡21LL係呈於車輛左右方向上横長之形狀。自左投射式頭燈21L所發出之光係用於遠光燈。
如圖7所示,右投射式頭燈21R包含第1右光源部21RS。又,作為第1右光源部21RS,使用LED晶片。又,右投射式頭燈21R進一步包含右透鏡21RL。於第1右光源部21RS之前方配置有右透鏡21RL。右透鏡21RL具有朝向車輛前方呈凸狀之形狀。右透鏡21RL將自第1右光源部21RS發光之光朝車輛前方投影。如圖6(A)所示,於車輛前視時,右透鏡21RL係呈於車輛左右方向上横長之形狀。自右投射式頭燈21R所發出之光係用於近光燈。
如圖7所示,自上方觀察圖6(A)之A-A線之剖面時,左透鏡21LL及右透鏡21RL皆具有朝向車輛前方呈凸狀之形狀。左投射式頭燈21L之左透鏡21LL之曲率半徑係較右投射式頭燈21R之右透鏡21RL更大。
如圖8所示,自左方觀察圖6之B-B線之剖面時,右透鏡21RL具有朝向車輛前方呈凸狀之形狀。如圖9所示,自左方觀察圖6之C-C線之剖面時,左透鏡21LL具有朝向車輛前方呈凸狀之形狀。又,如圖8,9所示,自左方觀察圖6之C-C線之剖面時之左投射式頭燈21L之左透鏡 21LL之曲率半徑係較自左方觀察圖6之B-B線之剖面時之右投射式頭燈21R之右透鏡21RL之曲率半徑更大。
左位置燈22L包含第2左光源部22LS。又,作為第2左光源部22LS,使用LED晶片。右位置燈22R包含第2右光源部22RS。又,作為第2右光源部22RS,使用LED晶片。如圖6(B)所示,於車輛前視時,第2左光源部22LS係以包圍第1左光源部21LS之方式配置於較第1左光源部21LS更靠外方處。於車輛前視時,第2右光源部22RS係以包圍第1右光源部21RS之方式配置於較第1右光源部21RS更靠外方處。
如圖6(A)所示,為了使自光之強度較弱之位置燈所發出之光之邊界清晰,左位置燈22L包含左擴散構件22LD,右位置燈22R包含右擴散構件22RD。
如圖6(A)、圖6(B)所示,左擴散構件22LD配置於第2左光源部22LS之前方,右擴散構件22RD配置於第2左光源部22LS之前方。左擴散構件22LD及右擴散構件22RD皆於車輛前視時呈環形。
如圖7所示,於左投射式頭燈21L之後方,配置有左散熱器24L。於右投射式頭燈21R之後方,配置有右散熱器24R。左散熱器24L之車寬方向上之大小係較其前後方向上之大小更小。右散熱器24R之車寬方向上之大小係較其前後方向上之大小更小。
其次,一面參照圖10,一面針對頭燈單元20之組裝進行說明。
頭燈單元20包含以樹脂等所一體形成之殼體25。殼體25收容左投射式頭燈21L、右投射式頭燈21R、左位置燈22L、及右位置燈22R。
又,左投射式頭燈21L包含左光源支持部21LM。第1左光源部21LS係安裝於左光源支持部21LM之前表面。左散熱器24L係以散熱鰭片朝後方延伸之方式,安裝於左光源支持部21LM之後表面。右投射式頭燈21R包含右光源支持部21R。第1右光源部21RS係安裝於右光源支持部21RM之前表面。右散熱器24R係以散熱鰭片朝後方延伸之方式,安裝於右光源支持部21RM之後表面。
此處,所謂「左光源支持部21LM之前表面」及「右光源支持部21RM之前表面」係分別指頭燈單元20安裝於前外殼部14時,左光源支持部21LM及右光源支持部21RM之朝向車輛前後方向上之前方之表面。所謂「左光源支持部21LM之後表面」及「右光源支持部21RM之後表面」係分別指頭燈單元20安裝於前外殼部14時,左光源支持部21LM及右光源支持部21RM之朝向車輛前後方向上之後方之表面。
左位置燈22L之第2左光源部22LS及右位置燈22R之第2右光源部22RS皆係於車輛前視時呈環狀。第2左光源部22LS係以第1左光源部21LS配置於位在第2左光源部22LS之內方之開口22LO之方式,安裝於左光源支持部21LM。第2右光源部22RS係以第1右光源部21RS配置於位在第2右光源部22RS之內方之開口22RO之方式,安裝於右光源支持部21RM。如此,第2左光源部22LS係於車輛前視時,以自外方包圍第1左光源部21LS之方式安裝於左光源支持部21LM,第2右光源部22RS係於車輛前視時,以自外方包圍第1右光源部21RS之方式安裝於右光源支持部21RM。
又,頭燈單元20包含控制部26。控制部26控制左投射式頭燈21L、右投射式頭燈21R、左位置燈22L、及右位置燈22R之點亮。更詳 細而言,控制部26包含投射式頭燈控制部26A、及位置燈控制部26B。投射式頭燈控制部26A係以能夠控制左投射式頭燈21L及右投射式頭燈21R之點亮之方式,分別與左投射式頭燈21L及右投射式頭燈21R連接。位置燈控制部26B係以能夠控制左位置燈22L及右位置燈22R之點亮之方式,分別與左位置燈22L及右位置燈22R連接。
又,頭燈單元20包含左透鏡支持部21LM2、及右透鏡支持部21RM2。左透鏡21LL安裝於左透鏡支持部21LM2。左透鏡支持部21LM2係以插通於開口22LO之方式,安裝於左光源支持部21LM1。藉此,左透鏡21LL係配置於第1左光源部21LS之前方。右透鏡21RL安裝於右透鏡支持部21RM2。右透鏡支持部21RM2係以插通於開口22RO之方式,安裝於右光源支持部21RM1。藉此,右透鏡21RL係配置於第1右光源部21RS之前方。
殼體25包含左收容部25L、及右收容部25R。左收容部25L包含開口25LO。右收容部25R包含開口25RO。左光源支持部21LM係以左散熱器24L插通於開口25LO之方式,收容於左收容部25L。藉此,左投射式頭燈21L及左位置燈22L之第2左光源部22LS收容於左收容部25L。右光源支持部21RM係以右散熱器24R插通於開口25RO之方式,收容於右收容部25R。藉此,右投射式頭燈21R及右位置燈22R之第2右光源部22RS收容於右收容部25R。又,如圖6(B)所示,殼體25包含中央收容部25C,該中央收容部25C配置於左收容部25L及右收容部25R之間,用以收容控制部26。
又,頭燈單元20包含左擴散構件支持部22LDS、及右擴散構件支持部22RDS。左擴散構件22LD係安裝於左擴散構件支持部 22LDS。右擴散構件22RD係安裝於右擴散構件支持部22RDS。左擴散構件支持部22LDS係以左擴散構件22LD之至少一部分於車輛前視時與第2左光源部22LS重疊之方式,安裝於左收容部25L。右擴散構件支持部22RDS係以右擴散構件22RD之至少一部分於車輛前視時與第2右光源部22RS重疊之方式,安裝於右收容部25R。左擴散構件支持部22LDS包含使左透鏡21LL露出之開口22LDSO。右擴散構件支持部22RDS包含使右透鏡21RL露出之開口22RDSO。
透光燈罩23係與殼體25分體形成。透光燈罩23係以自車輛前方包圍左投射式頭燈21L、右投射式頭燈21R、左位置燈22L、右位置燈22R、左擴散構件支持部22LDS、右擴散構件支持部22RDS、左透鏡支持部21LM2、右透鏡支持部21RM2、左散熱器24L、右散熱器24R、及控制部26之方式,安裝於殼體25。透光燈罩23包含左突出部23A、及右突出部23B。左光照射部23L為左突出部23A之前表面。右光照射部23R為右突出部23B之前表面。
透光燈罩23安裝於殼體25時,左突出部23A係以自車輛前方包圍左投射式頭燈21L、左位置燈22L、左擴散構件支持部22LDS、左透鏡支持部21LM2、及左散熱器24L之方式配置,右突出部23B係以自車輛前方包圍右投射式頭燈21R、右位置燈22R、右擴散構件支持部22RDS、右透鏡支持部21RM2、及右散熱器24R之方式配置。
如圖11所示,左光照射部23L係配置於左投射式頭燈21L之前方,將自左投射式頭燈21L及左位置燈22L所發射之光朝向車體外部透射。右光照射部23R係配置於右投射式頭燈21R之前方,將自右投射式頭燈21R及右位置燈22R所發射之光朝向車體外部透射。
又,如圖3所示,於車輛前視時,左光照射部23L及右光照射部23R係於車輛左右方向上隔有間隔地配置。又,前外殼部14之至少一部分係配置於左光照射部23L及右光照射部23R之間。更詳細而言,如圖3所示,上前外殼部14U之頭燈單元遮蔽部14UHC係配置於左光照射部23L及右光照射部23R之間。於車輛前視時,左光照射部23L係配置於較頭管13更靠左方處。於車輛前視時,右光照射部23R係配置於較頭管13更靠右方處。更詳細而言,於車輛前視時,左光照射部23L之右端係配置於較頭管13更靠左方處。於車輛前視時,右光照射部23R之左端係配置於頭管13更靠右方處。
如圖1所示,左光照射部23L係於車輛左側面視時,形成為不較前外殼部14更朝前方突出。左光照射部23L係於車輛左側面視時,形成為不較上前外殼部14U之左突出部14UL更朝前方突出。如圖2所示,右光照射部23R係於車輛右側面視時,形成為不較前外殼部14更朝前方突出。右光照射部23R係於車輛右側面視時,形成為不較上前外殼部14U之右突出部14UR更朝前方突出。具體而言,左光照射部23L係以車輛左側面視時不可視之方式配置。右光照射部23R係以車輛右側面視時不可視之方式配置。
如圖4、11所示,左光照射部23L係以車輛俯視時,形成為不較前外殼部14更朝前方突出。左光照射部23L係以車輛俯視時,形成為不較上前外殼部14U之左突出部14UL更朝前方突出。如圖4、11所示,右光照射部23R係以車輛俯視時,形成為不較前外殼部14更朝前方突出。右光照射部23R係以車輛俯視時,形成為不較上前外殼部14U之右突出部14UL更朝前方突出。具體而言,左光照射部23L係以車輛俯視時不可視 之方式配置。右光照射部23R係以車輛俯視時不可視之方式配置。
如圖11所示,前外殼部14之至少一部分係配置於頭燈單元20之前方且配置於左光照射部23L及右光照射部23R之間。更詳細而言,上前外殼部14U之頭燈單元遮蔽部14UHC係配置於頭燈單元20之前方且配置於左光照射部23L及右光照射部23R之間。
如圖11所示,控制部26係配置於前外殼部14之後方。更詳細而言,控制部26係配置於上前外殼部14U之頭燈單元遮蔽部14UHC之後方,且配置於左投射式頭燈21L及右投射式頭燈21R之間。
如圖11所示,左散熱器24L係配置於較頭管13更靠左方處。右散熱器24R配置於較頭管13更靠右方處。
頭燈單元20包含能夠調整分別由左投射式頭燈21L及右投射式頭燈21R所發出之光的照射角度之照射角度調整構件27。如圖5所示,照射角度調整構件27係配置於護腿板部15,且於車輛後視時配置於較收納部19更上方處。更詳細而言,照射角度調整構件27包含左照射角度調整構件27L、及右照射角度調整構件27R。左照射角度調整構件27L係於車輛後視時,配置於較供油部18更靠上方處。右照射角度調整構件27R係於車輛後視時,配置於較收納部19更靠上方處。左照射角度調整構件27L能夠調整自左投射式頭燈21L所發出之光的照射角度。右照射角度調整構件27R能夠調整自右投射式頭燈21R所發出之光的照射角度。
《左、右方向燈30L、30R》
如圖3所示,左方向燈30L及右方向燈30R係配置於上前外殼部14U。於車輛前視時,左方向燈30L及右方向燈30R係位於較頭燈單元20更靠下方處,且位於較上前外殼部14U之下端部更靠上方處。於車輛 前視時,左方向燈30L及右方向燈30R係配置於較凹部14U1更靠下方處。亦即,前外殼部14之對頭管13之支持位置(支架14B之配置位置)係位於較頭燈單元20更靠下方處,且位於較左方向燈30L及右方向燈30R更靠上方處。左方向燈30L係配置於較通過車輛左右方向上之中央之鉛直線S1更靠左方處。右方向燈30R係配置於較車輛左右方向之中央之鉛直線S1更靠右方處。於車輛前視時,左方向燈30L及右方向燈30R係配置於較連接部14C更靠上方處。
如圖3所示,左方向燈30L及右方向燈30R係於車輛左右方向上隔有間隔地配置。左方向燈30L之左端係配置於較頭燈單元20之左端更靠左方處。左方向燈30L之左端係配置於較左光照射部23L之左端更靠左方處。右方向燈30R之右端係配置於較頭燈單元20之右端更靠右方處。右方向燈30R之右端係配置於較右光照射部23R之右端更靠右方處。
如圖1所示,於車輛左側面視時,左方向燈30L之至少一部分係配置於上前外殼部14U之前緣之下端部更靠上方處。如圖2所示,於車輛右側面視時,右方向燈30R之至少一部分係配置於上前外殼部14U之前緣之下端部更靠上方處。
如圖4所示,於車輛俯視時,左方向燈30L之至少一部分係配置於較上前外殼部14U之左突出部14UL之前端更靠後方處。於車輛俯視時,右方向燈30R之至少一部分係配置於上前外殼部14U之右突出部14UR之前端更靠後方處。於車輛俯視時,凹部14U1係於車輛前後方向上配置於與左方向燈30L及右方向燈30R相同之位置。
圖12係自上方觀察圖1之B-B線之剖面之一部分剖視圖。如圖12所示,供油部18之燃料箱18A(副油箱18B)具有凹部18O。左方向 燈30L係配置於副油箱18B之前方。左方向燈30L之至少一部分係配置於形成在副油箱18B之凹部18O與上前外殼部14U之間之空間。
《頭燈單元保護部40》
圖13係安裝有頭燈單元保護部40之速克達型機車1之一部分之前視圖。
如圖13所示,頭燈單元保護部40係配置於透光燈罩23之前方。頭燈單元保護部40包含左保護部40L、右保護部40R、及支持部40S。於車輛前視時,左保護部40L沿著左照射部23L之外周形成。更詳細而言,於車輛前視時,左保護部40L以呈環狀之方式沿著左照射部23L之外周形成。於車輛前視時,右保護部40R沿著右照射部23R之外周形成。更詳細而言,於車輛前視時,右保護部40R以呈環狀之方式沿著右照射部23R之外周形成。
頭燈單元保護部40係藉由支持部40S安裝於支架14B。亦即,頭燈單元保護部40係共用前外殼部14之對頭管13之支持位置(支架14B之配置位置),而經由支架14B支持於頭管13。
《實施型態之效果》
<1>
本發明之速克達型機車1具備前外殼部14、及頭燈單元20。頭燈單元20於車輛前視時,配置於前外殼部14。頭燈單元20包含:左投射式頭燈21L、右投射式頭燈21R、左位置燈22L、右位置燈22R、殼體25、及透光燈罩23。殼體25收容左投射式頭燈21L、右投射式頭燈21R、左位置燈22L、及右位置燈22R。透光燈罩23包含:配置於殼體之前方,且與殼體為分體設置。透光燈罩23包含:左光照射部23L、及右光 照射部23R。左光照射部23L使自左投射式頭燈21L及左位置燈22L發射之光朝車體外部透射。右光照射部23R使自右投射式頭燈21R及右位置燈22R發射之光朝車體外部透射。於車輛前視時,左光照射部23L及右光照射部23R係於車輛左右方向上隔有間隔地配置,且前外殼部14之至少一部分配置於頭燈單元20之前方且於左光照射部23L及右光照射部23R之間。於車輛前視時,於左光照射部23L之中央配置有左投射式頭燈21L,左投射式頭燈21L包含LED即第1左光源部21LS。於車輛前視時,於右光照射部23R之中央配置有右投射式頭燈21R,右投射式頭燈21R包含LED即第1右光源部21RS。於車輛前視時,左位置燈22L沿較左投射式頭燈21L更靠外方之左光照射部23L之外周形狀配置。於車輛前視時,右位置燈22R沿較右投射式頭燈21R更靠外方之右光照射部23R之外周形狀配置。左投射式頭燈21L之後方配置有左散熱器24L。右投射式頭燈21R之後方配置有右散熱器24R。
其中,頭燈單元20之透光燈罩23具備:左光照射部23L、及右光照射部23R。左光照射部23L使自左投射式頭燈21L及左位置燈22L發射之光朝車體外部透射。右光照射部23R使自右投射式頭燈21R及右位置燈22R發射之光朝車體外部透射。此外,於車輛前視時,頭燈單元20之透光燈罩23之左光照射部23L及右光照射部23R於車輛左右方向上隔有間隔地配置,且將前外殼部14之至少一部分配置於頭燈單元20之前方且於左光照射部23L及右光照射部23R之間,藉此能夠使配置於左光照射部23L與右光照射部23R間之前外殼部14於左右方向上形成較大。藉此,因能夠充分地增大雙燈之光照射部間之距離,故頭燈單元20之頭燈變得能夠輕易視為雙燈。
且於本發明之速克達型機車1中,作為頭燈單元20之雙頭燈,利用包含LED光源部之投射式頭燈。又,於車輛前視時,於左光照射部23L之中央配置有左投射式頭燈21L,於車輛前視時,於右光照射部23R之中央配置有右投射式頭燈21R。
如前所述,於利用包含LED式光源部之反射式頭燈之情形,為確保發光面積,需要足夠之反射部之體積(自車輛前方所見之反射部之面積)。且因應反射光之功能,反射部之外形之形狀具有其限制。
與此相對,投射式頭燈係藉由於LED式光源部之前方使用透鏡來利用光之折射,故可使光束利用率較高。因此,能夠利用較反射式頭燈更少之面積將光有效地朝前方擴散。藉此,由節省散熱空間之觀點來看,即便藉由將頭燈之光源部自燈泡變更成LED(發光二極體)而將頭燈形成較小,亦無須設置用以補足較弱擴散性之大型構件,故能夠一面維持發光面積,一面將頭燈確實地形成較小。因此,能夠一面維持車輛寬度方向之大小,一面使左、右投射式頭燈21L、21R之間隔進一步分離,而使頭燈單元20之頭燈進一步變得能夠容易視為雙燈。進而,與使用反射式頭燈之頭燈單元20相比,使用投射式頭燈之頭燈單元20能夠容易確保外形形狀之自由度。
且於未經由其他連結構件而將散熱器設置於反射式頭燈之情形,通常必須將散熱器設置於反射式頭燈之上、下側或左、右側。於此情形,將給予頭燈單元20之車輛上下方向或左右方向上之尺寸很大之影響,而使頭燈單元20大型化。
與此相對,如本案發明般,利用使用LED式光源部之投射式頭燈之情形,散熱器係配置於投射式頭燈之後方。亦即,左、右投射式 頭燈21L、21R各自之後方分別配置有左、右散熱器24L、24R。藉此,難以對頭燈單元20之車輛上下方向及左右方向上之尺寸產生影響,故能夠進一步避免頭燈單元20之大型化。因此,自節省散熱空間之觀點來看,即便藉由將頭燈之光源部自燈泡變更為LED(發光二極體)而將頭燈形成較小,亦能夠充分地使增大雙燈之光照射部間之距離。因此,頭燈單元20之頭燈進一步變得能夠容易視為雙燈,且能夠避免車體前部之大型化。
且於本發明之速克達型機車1中,於車輛前視時,左位置燈22L沿較左投射式頭燈21L更靠外方之左光照射部23L之外周形狀,配置在左光照射部23L之後方。於車輛前視時,右位置燈22R沿較右投射式頭燈21R更靠外方之右光照射部23R之外周形狀配置,配置在右光照射部23R之後方。藉此,於車輛前視時,左位置燈22L配置於較左投射式頭燈21L更靠外周處,右位置燈22R配置於較右投射式頭燈更靠外周處。且左位置燈22L及左投射式頭燈21L之前方配置有共用之左光照射部23L。右位置燈22R及右投射式頭燈21R之前方配置有共用之右光照射部23R。藉此,與左、右位置燈22L、22R之發光組合,左、右投射式頭燈21L、21R之發光面積能夠於視覺上看成較大。特別係,左、右位置燈22L、22R能夠確保照射角度較投射式頭燈更廣,故能夠對提高被視認性具有貢獻。亦即,藉由位置燈補足光之擴散性較低之投射式頭燈之發光面積。
且因將光強度較頭燈小之位置燈配置於頭燈周圍,故左右之光照射部之輪廓能夠更為清晰,給予頭燈能夠視為雙燈之印象。
因此,由節省略散熱空間之觀點來看,即便藉由將頭燈之光源部自燈泡變更為LED(發光二極體)而將頭燈形成較小,頭燈單元20亦能夠一面維持發光面積,一面使頭燈進一步變得能夠輕易視為雙燈。
如此,能夠提供一種使用具備雙頭燈之頭燈單元20之速克達型機車1,即便頭燈能夠輕易視為雙燈,亦能夠一面維持發光面積,一面避免車體前部之大型化,且能夠確保頭燈單元20之形狀之設計自由度。
<2>
較佳為,於本發明之速克達型機車1中,左位置燈22L包含第2左光源部22LS、及配置於第2左光源部22LS之前方之左擴散構件22LD,右位置燈22R包含第2右光源部22LS、及配置於第2右光源部22LS之前方之右擴散構件22RD。
於此情形,左、右位置燈22L、22R使用左、右擴散構件22LD、22RD。因此,分別由左、右位置燈22L、22R各者所發出之光係通過左、右擴散構件22LD、22RD利用左、右光照射部23L、23R朝向前方照射。於此情形,能夠使通過左、右擴散構件22LD、22RD之出射光之輪廓清晰,故頭燈單元20之頭燈能夠進一步視為雙燈之印象。且藉由左、右擴散構件22LD、22RD之設置,因出射光之輪廓能夠更為清晰,故能夠使頭燈單元20之外形之造形更為簡單,進一步輕易地確保外形形狀之自由度。
<3>
較佳為,於本發明之速克達型機車1中,於車輛前視時,左光照射部23L及右光照射部23R皆呈圓形。
於此情形,左光照射部23L及右光照射部23R皆呈圓形,故能夠使左、右投射式頭燈21L、21R及左、右位置燈22L、22R出射光之輪廓清晰。因此,能夠使頭燈單元之外形之造形更為簡單,進一步容易地確保外形形狀之自由度。且若呈圓形,能夠達成較高之配光效率,故能夠 一面維持發光面積,一面將頭燈確實地形成較小。藉此,能夠兼顧維持發光面積及避免車體前部之大型化。
<4>
較佳為,於本發明之速克達型機車中,於車輛前視時,左擴散構件22LD及右擴散構件22RD皆呈環形。
於左擴散構件22LD及右擴散構件22RD皆呈環形之情形,左、右擴散構件22LD、22RD能夠沿左、右光照射部23L、23R之外周形成為一周,故能夠使通過左、右擴散構件22LD、22RD之出射光之輪廓更為清晰。因此,使頭燈單元20之頭燈進一步變得能夠輕易視為雙燈。且能夠使頭燈單元20之外形之造形更為簡單,更進一步輕易地確保外形形狀之自由度。
<5>
較佳為,於本發明之速克達型機車1中,左光照射部23L及右光照射部23R皆形成為不較前外殼部14更朝前方突出。
於此情形,頭燈單元20之左光照射部23L及右光照射部23R皆配置為不較前外殼部更朝前方突出,故能夠被其等周圍之配置於較靠車輛前方之前外殼部14所保護。藉此,即便左光照射部23L及右光照射部23R自前外殼部露出,亦能夠確保對左光照射部23L及右光照射部23R之保護性。
且藉由將頭燈單元20之左光照射部23L及右光照射部23R配置為不較前外殼部14更朝前方突出。藉此,藉由左光照射部23L及右光照射部23R各自周圍之配置於較靠車輛前方之前外殼部14所製造之階差,能夠於其等之內部創造較暗之環境。藉此,於前視時,能夠使左光照射部 23L及右光照射部23R周圍之較暗背景與自左光照射部23L及右光照射部23R出射之光間之對比形成較大。因此,使頭燈單元20之頭燈進一步變得能夠容易視為雙燈。
<6>
較佳為,於本發明之速克達型機車1中,進一步包含護腿板部15,其左側部及右側部分別與前外殼部14之左側部及右側部連接,且自後方覆蓋頭管13,護腿板部15設有收納部19,於車輛側視時,收納部19配置於較頭燈單元20更靠下方處。
於此情形,於車輛前部設置有騎乘者能夠輕易存取之收納部19。又,藉由將收納部19配置於較頭燈單元20更靠下方處,能夠以不與頭燈單元20干涉之方式將收納部19形成較大。因此,即便將車體前部大型化,亦能夠將收納部19形成較大。藉此,能夠一面避免車體前部之大型化,一面提高騎乘者之便利性。
<7>
較佳為,於本發明之速克達型機車1中,頭燈單元20包含能夠調整分別由左投射式頭燈21L及右投射式頭燈21R所發出之光的照射角度之照射角度調整構件27。照射角度調整構件27係配置於護腿板部15,且於車輛後視時配置於較收納部19更靠上方處。
於此情形,頭燈單元20包含能夠調整分別由左投射式頭燈21L及右投射式頭燈21R所發出之光的照射角度之照射角度調整構件27,故能夠提升自左、右投射式頭燈21L、21R之各者所發出之光之調整便利性。藉此,能夠實現較良好之頭燈單元20之配光。又,藉由將收納部19配置在較頭燈單元20之照射角度調整構件27更靠下方處,能夠將收納部 19以不與頭燈單元20干涉之方式形成較大。因此,即便不使車體前部大型化,亦能夠將收納部19形成較大。藉此,能夠一面避免車體前部之大型化,一面提升騎乘者之便利性。
<8>
較佳為,於本發明之速克達型機車1中,進一步包含護腿板部15,該護腿板部15之左側部及右側部分別與前外殼部14之左側部及右側部連接,且自後方覆蓋頭管13。護腿板部15設有供油部18,該供油部18供給燃料至燃料箱18A。於車輛側視時,供油部18配置於較頭燈單元20更靠下方處。
於此情形,藉由將供給燃料至燃料箱18A之供油部18配置於較頭燈單元20更靠下方處,能夠以不與頭燈單元20干涉之方式將供油部18之配置空間形成較大。藉此,能夠進一步避免車體前部之大型化。
<9>
較佳為,於本發明之速克達型機車1中,頭燈單元20包含能夠調整分別由左投射式頭燈21L及右投射式頭燈21R所發出之光的照射角度之照射角度調整構件27。照射角度調整構件27係配置於護腿板部15,且於車輛後視時配置於較供油部18更靠上方處。
於此情形,頭燈單元20包含能夠調整分別由左投射式頭燈21L及右投射式頭燈21R所發出之光的照射角度之照射角度調整構件27,故能夠提升自左、右投射式頭燈21L、21R之各者所發出之光之調整便利性。藉此,能夠實現較良好之頭燈單元20之配光。且藉由將供給燃料至燃料箱18A之供油部18配置於較頭燈單元20更靠下方處,能夠以不與頭燈單元20干涉之方式將供油部18之配置空間形成較大。藉此,能夠進一步避 免車體前部之大型化。
<10>
較佳為,於本發明之速克達型機車1中,進一步包含左方向燈30L及右方向燈30R,其等配置於較頭燈單元20更靠下方處,前外殼部14經由支架支持於頭管13,於車輛前視時,前外殼部14之對頭管13之支持位置係較頭燈單元20更靠下方,且較左方向燈30L及右方向燈30R更靠上方處。
於此情形,一面將頭燈單元20配置於較前外殼部14之對頭管13之支持位置更靠上方,且一面將左、右方向燈30L、30R配置於較前外殼部14之對頭管13之支持位置更靠下方處,故頭燈單元20與左、右方向燈間能夠將於車輛上下方向上間隔較大地被配置。藉此,頭燈單元之頭燈進一步變得能夠輕易視為雙燈,除此之外,亦能夠提升左、右方向燈30L、30R之被視認性。
<11>
較佳為,於本發明之速克達型機車1中,前外殼部14包含:配置頭燈單元20之上前外殼部14U、及以自上前外殼部14U之下端部朝前方且下方延伸之方式形成之下前外殼部14D。於利用前後方向延伸之鉛直面切斷前外殼部14之車輛左右方向上之中央部所視之剖面中,上前外殼部14U之相對於水平面之角度係較下前外殼部14D之相對於水平面之角度大。
於此情形,前外殼部14包含:相對於水平面之角度較大(以急陡梯度形成)之上前外殼部14U、及相對於水平面之角度較小(以平緩梯度形成)之下前外殼部14D。因前外殼部14以急陡梯度形成,故能 夠使車輛前部之車輛前後方向上之長度形成較小。藉此,進一步避免車體前部之大型化。
且因將頭燈單元20配置於以急陡梯度形成之上前外殼部14U,故與將頭燈單元配置於以平緩梯度形成之下前外殼部14D之情況相比,能夠於較高之位置配置頭燈單元20。藉此,能夠實現較佳之頭燈單元20之配光。
<12>
較佳為,於本發明之速克達型機車1中,進一步包含左方向燈30L及右方向燈30R,其等配置於較頭燈單元20更靠下方處。左方向燈30L及右方向燈30R係於車輛左右方向上隔有間隔地配置。左方向燈30L及右方向燈30R以位於較頭燈單元20更靠下方且較上前外殼部14U之下端部更靠上方處之方式,配置於上前外殼部14U。
於此情形,左、右方向燈30L、30R係配置於較頭燈單元20更靠下方且較上前外殼部14U之下端部更靠上方處。因此,頭燈單元20係以不與左、右方向燈30L、30R干涉之方式,盡可能地於較高之位置配置於上前外殼部14U。藉此,能夠實現較佳之頭燈單元20之配光。
且因活用上前外殼部14U中較頭燈單元20更靠下方處之空間以配置左、右方向燈30L、30R,故即便將上前外殼部14U之左右方向上之寬度設為較大,亦能夠將左、右方向燈30L、30R於車輛左右方向上隔有間隔地配置。藉此,能夠一面進一步避免車體前部之大型化,一面確保左、右方向燈30L、30R之被視認性。
<13>
較佳為,於本發明之速克達型機車1中,左散熱器24L配置 於較頭管13更靠左方處,右散熱器24R配置於較頭管13更靠右方處。
於此情形,配置於左投射式頭燈21L之後方之左散熱器24L及配置於右投射式頭燈21R之後方之右散熱器24R係分別配置於較頭管13更靠左、右方配置。因此,左、右投射式頭燈21L、21R能夠於車輛左右方向上間隔較大地被配置。藉此,使頭燈單元20之頭燈進一步變得能夠容易視為雙燈。
且即便將左、右散熱器24L、24R之各者分別配置於左、右投射式頭燈21L、21R之後方,左、右散熱器24L、24R亦能夠以不與頭管13干涉之方式進行配置。藉此,因能夠確保前外殼部14之車輛前後方向上之小型化,故能夠進一步避免車體前部之大型化。
<14>
較佳為,於本發明之速克達型機車1中,進一步包含控制部26,該控制部26用以控制左投射式頭燈21L、右投射式頭燈21R、左位置燈22L、及右位置燈22R之點亮。控制部26係配置於前外殼部14之後方,且配置於左投射式頭燈21L及右投射式頭燈21R之間。
於此情形,能夠活用位於前外殼部14之後方且位於左、右投射式頭燈21L、21R間之車體內部空間,配置用以控制左、右投射式頭燈21L、21R、及左、右位置燈22L、22R之點亮之控制部26(電子電路基板等)。
因此,點亮控制用之控制部26能夠藉由前外殼部14所遮蔽。藉此,能夠提升車輛外觀之美化,且能夠使頭燈單元20之外形之造形更為簡單,更進一步輕易地確保外形形狀之自由度。
進而,因活用位於前外殼部14之後方且位於左、右投射式 頭燈21L、21R間之車體內部空間配置點亮控制用之控制部26,故能夠進一步避免車體前部之大型化。
<15>
較佳為,於本發明之速克達型機車1中,進一步包含頭燈單元保護部40,頭燈單元保護部40配置於透光燈罩23之前方。
於此情形,能夠利用頭燈單元保護部40保護自前外殼部14露出之透光燈罩23。藉此,能夠一面提高可實現較佳之頭燈單元20之配光之左投射式頭燈21L及右投射式頭燈21R之被視認性,一面確保對頭燈單元20之保護性
<16>
較佳為,於本發明之速克達型機車1中,前外殼部14經由支架14B支持於頭管13。頭燈單元保護部40係共用前外殼部14之對頭管13之支持位置,而經由支架14B支持於頭管13。
於此情形,頭燈單元保護部40與前外殼部14共用對頭管13之支持位置。因此,無須另外設置頭燈單元保護部40之支持構件之空間,能夠進一步避免車體前部之大型化。
<17>
較佳為,於本發明之速克達型機車1中,於車輛前視時,頭燈單元保護部40包含沿著左光照射部23L之外周形成之左保護部40L、及沿著右光照射部23R之外周形成之右保護部40R。
於此情形,頭燈單元保護部40包含:左保護部40L及右保護部40R。左保護部40L及右保護部40R分別沿著左、右光照射部23L、23R之外周形成。藉此,藉由左、右保護部40L、40R,能夠使自左、右 光照射部23L、23R出射之光清晰。因此,頭燈單元20之頭燈變得更能夠容易視為雙燈。
《變化例》
以上,對本發明之實施例進行了說明,但業者能夠基於上述本發明之教示進行不脫離本發明之範圍之各種設計變更。因此,本發明之應被保護之範圍並不限定於上述實施例,亦包含於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內進行之不脫離本發明之各種設計變更。
例如,前外殼部14及護腿板部15等車體外殼為外觀構件,可分別由塑膠等材料適當形成。各外殼構件為利用射出成形而形成之一體成形製品,但亦可包含複數片構件。例如,於本實施形態之前外殼部14中,上前外殼部14U與下前外殼部14D為分體,但亦可被一體化。又,其等亦可各自包含複數個構件。車體外殼整體上左右對稱,於外觀上及製造上均較佳。
又,於實施例中,頭燈單元20配置於上前外殼部14U之上部。然而,並不限於此,亦可將頭燈單元20配置於前外殼部14,配置高度並未限定。
又,於實施例中,上前外殼部14U之至少一部分之相對於水平面之角度係較下前外殼部14D之相對於水平面之角度更大。然而,並不限於此,上前外殼部14U亦可以其相對於水平面之角度與下前外殼部14D相同之方式配置,亦可以其相對於水平面之角度較下前外殼部14D更小之方式配置。
又,於實施例中,供油部18係於車輛後視時,配置於較護腿板部15中通過車輛左右方向之中央之鉛直線S1更靠左方處。然而,並 不限於此,供油部18亦可於車輛後視時,配置於較護腿板部15中通過車輛左右方向之中央之鉛直線S1更靠右方處
又,於實施例中,於車輛側視時,供油部18係配置於較頭燈單元20更靠下方處。然而,並不限於此,供油部18亦可至少一部分配置於與頭燈單元20相同高度處。
又,於實施例中,於車輛側視時,收納部19係配置於較頭燈單元20更靠下方處。然而,並不限於此,收納部19亦可至少一部分配置於與頭燈單元20相同高度處。
又,於實施例中,收納部19係於車輛後視時,配置於較護腿板部15中通過車輛左右方向之中央之鉛直線S1更靠右方處。然而,並不限於此,收納部19亦可於車輛後視時,配置於較護腿板部15中通過車輛左右方向之中央之鉛直線S1更靠右方處,亦可於車輛後視時以與鉛直線S1重疊之方式配置。
又,於實施例中,於車輛前視時,左光照射部23L及右光照射部23R皆呈圓形。然而,並不限於此,於車輛前視時,左光照射部23L及右光照射部23R亦能夠呈其他形狀,例如:亦可為橢圓形狀,亦可為四角形。又,左光照射部23L及右光照射部23R亦可成相異之形狀。
又,於實施例中,頭燈單元20之左光照射部23L及右光照射部23R係以上前外殼部14U之左突出部14UL之開口14ULO及右突出部14UR之開口14URO露出之方式配置。然而,並不限定於此,亦可於上前外殼部14U不形成左突出部14UL及右突出部14UR,直接將開口14ULO及開口14URO形成於上前外殼部14U,使左光照射部23L以自開口14ULO露出之方式配置,使右光照射部23R已自開口14URO露出之方式配置。
又,於實施例中,自左投射式頭燈21L所發出之光係用於遠光燈,自右投射式頭燈21R所發出之光係用於近光燈。然而,並不限定於此,自左投射式頭燈21L所發出之光係用於近光燈,自右投射式頭燈21R所發出之光係用於遠光燈。
又,於實施例中,於車輛前視時,左透鏡21LL及右透鏡21RL係呈於車輛左右方向上横長之形狀。然而,並不限定於此,其等亦可呈其他形狀,例如:亦可呈圓形,亦可呈橢圓形狀。
又,於實施例中,於車輛前視時,左位置燈22L之第2左光源部22LS及右位置燈22R之第2右光源部22RS皆係於車輛前視時呈環狀。然而,並不限定於此,其等亦可呈其他形狀,例如:亦可呈「C」字形狀,亦可呈「口」字形狀。
又,於實施例中,左光照射部23L及右光照射部23R皆於車輛側視時,形成為不較前外殼部14更朝前方突出。然而,並不限定於此,其等亦可於車輛側視時,形成為不較前外殼部14更朝前方突出。
又,於實施例中,左光照射部23L及右光照射部23R皆於車輛俯視時,形成為不較前外殼部14更朝前方突出。然而,並不限定於此,其等亦可於車輛俯視時,形成為不較前外殼部14更朝前方突出。
又,於實施例中,於車輛前視時,左方向燈30L及右方向燈30R係位於較頭燈單元20更靠下方處,且位於較上前外殼部14U之下端部更靠上方處。
然而,左方向燈30L及右方向燈30R之配置高度並不被限制,例如:於車輛前視時,左方向燈30L及右方向燈30R亦可配置於下前外殼部14D,亦可於上前外殼部14U中,配置於與頭燈單元20相同之高 度。
又,於實施例中,於車輛前視時,左方向燈30L之左端係配置於較左光照射部23L之左端更靠左方處,右方向燈30R之右端係配置於較右光照射部23R之右端更靠右方處。然而,並不限定於此,亦可使左方向燈30L之左端配置於車輛左右方向上,與左光照射部23L之左端相同位置,或較左光照射部23L之左端更靠右方處。又,右方向燈30R之右端係配置於較車輛左右方向上,與右光照射部23R之右端相同位置,或較右光照射部23R之右端更靠左方處。
又,於實施例中,於車輛俯視時,左方向燈30L及右方向燈30R係至少一部分較左突出部14UL之前端及右突出部14UR之前端更靠後方處。然而,並不限定於此,於車輛俯視時,左方向燈30L及右方向燈30R亦可配置於較左突出部14UL之前端及右突出部14UR之前端更靠前方處。
又,於實施例中,左方向燈30L之至少一部分係配置於形成於副油箱18B之凹部18O及上前外殼部14U之間之空間。然而,並不限定於此,左方向燈30L亦能夠配置於形成於副油箱18B之凹部18O及上前外殼部14U之間之空間。又,亦可於不在副油箱18B形成凹部18O。
又,於實施例中,頭燈單元保護部40包含左保護部40L、右保護部40R、及支持部40S。於車輛前視時,左保護部40L以呈環狀之方式沿著左照射部23L之外周形成,右保護部40R以呈環狀之方式沿著右照射部23R之外周形成。然而,並不限定於此,頭燈單元保護部40僅需將同時自前方遮蔽左照射部23L及右照射部23R之各者之一部分即可。例如,頭燈單元保護部40可於車輛前視時呈橢圓形狀,其一部分沿左照射部23L 之左半部之外周形成,其另一部分沿右照射部23R之左半部之外周形成。
又,本發明並不限於二輪機車,亦可應用於三輪機車之態樣之速克達型車輛。再者,亦可應用於電動車輛。電動車輛並不限於二輪車,亦包含三輪車之態樣。再者,於應用於電動車輛之情形時,動力單元並非引擎而係馬達。
1:速克達型機車
4:前叉部
7:前輪
13:頭管
14:前外殼部
14B:支架
14C:連接部
14D:下前外殼部
14U:上前外殼部
14U1:凹部
14UL:左突出部
14UR:右突出部
14ULO:開口
14URO:開口
14UHC:頭燈單元遮蔽部
20:頭燈單元
21L:左投射式頭燈
21R:右投射式頭燈
22L:左位置燈
22R:右位置燈
22RO:開口
23:透光燈罩
23L:左光照射部
23R:右光照射部
30L:左方向燈
30R:右方向燈
S1:鉛直線

Claims (17)

  1. 一種速克達型機車,其具備:頭管;配置於上述頭管前方之前外殼部;及於車輛前視時,配置於上述前外殼部之頭燈單元;上述頭燈單元包含:左投射式頭燈、右投射式頭燈、左位置燈、右位置燈、殼體、及透光燈罩;上述殼體收容上述左投射式頭燈、上述右投射式頭燈、上述左位置燈、及上述右位置燈,上述透光燈罩配置於上述殼體之前方,且與上述殼體為分體設置,上述透光燈罩包含:使自上述左投射式頭燈及上述左位置燈發射之光朝車體外部透射之左光照射部、及使自上述右投射式頭燈及上述右位置燈發射之光朝車體外部透射之右光照射部,於車輛前視時,上述左光照射部及上述右光照射部係於車輛左右方向上隔有間隔地配置,且上述前外殼部之至少一部分配置於上述頭燈單元之前方且於上述左光照射部及上述右光照射部之間,於車輛前視時,於上述左光照射部之中央配置有上述左投射式頭燈,上述左投射式頭燈包含LED即第1左光源部,於車輛前視時,於上述右光照射部之中央配置有上述右投射式頭燈,上述右投射式頭燈包含LED即第1右光源部,於車輛前視時,上述左位置燈沿較上述左投射式頭燈更靠外方之上述左光照射部之外周形狀配置,於車輛前視時,上述右位置燈沿較上述右投射式頭燈更靠外方之上 述右光照射部之外周形狀配置,上述左投射式頭燈之後方配置有左散熱器,上述右投射式頭燈之後方配置有右散熱器。
  2. 如請求項1之速克達型機車,其中上述左位置燈包含第2左光源部、及配置於上述第2左光源部之前方之左擴散構件,上述右位置燈包含第2右光源部、及配置於上述第2右光源部之前方之右擴散構件。
  3. 如請求項1之速克達型機車,其中於車輛前視時,上述左光照射部及上述右光照射部皆呈圓形。
  4. 如請求項2之速克達型機車,其中於車輛前視時,上述左擴散構件及上述右擴散構件皆呈環形。
  5. 如請求項2之速克達型機車,其中上述左光照射部及上述右光照射部皆形成為不較上述前外殼部更朝前方突出。
  6. 如請求項1之速克達型機車,其中上述速克達型機車進一步包含護腿板部,其左側部及右側部分別與上述前外殼部之左側部及右側部連接,且自後方覆蓋上述頭管, 於上述護腿板部設有收納部,於車輛側視時,上述收納部配置於較上述頭燈單元更靠下方處。
  7. 如請求項6之速克達型機車,其中上述頭燈單元包含能夠調整分別由上述左投射式頭燈及上述右投射式頭燈所發出之光的照射角度之照射角度調整構件,上述照射角度調整構件係配置於上述護腿板部,且於車輛後視時配置於較上述收納部更靠上方處。
  8. 如請求項1之速克達型機車,其中上述速克達型機車進一步包含護腿板部,其左側部及右側部分別與上述前外殼部之左側部及右側部連接,且自後方覆蓋上述頭管,於上述護腿板部設有供油部,該供油部供給燃料至燃料箱,於車輛側視時,上述供油部配置於較上述頭燈單元更靠下方處。
  9. 如請求項8之速克達型機車,其中上述頭燈單元包含能夠調整分別由上述左投射式頭燈及上述右投射式頭燈所發出之光的照射角度之照射角度調整構件,上述照射角度調整構件係配置於上述護腿板部,且於車輛後視時配置於較上述供油部更靠上方處。
  10. 如請求項1之速克達型機車,其中上述速克達型機車進一步包含左方向燈及右方向燈,其等配置於較 上述頭燈單元更靠下方處,上述前外殼部經由支架支持於上述頭管,於車輛前視時,上述前外殼部之對上述頭管之支持位置係較上述頭燈單元更靠下方,且較上述左方向燈及上述右方向燈更靠上方處。
  11. 如請求項1之速克達型機車,其中上述前外殼部包含:配置上述頭燈單元之上前外殼部、及以自上述上前外殼部之下端部朝前方且下方延伸之方式形成之下前外殼部,於利用前後方向延伸之鉛直面切斷上述前外殼部之車輛左右方向上之中央部所視之剖面中,上述上前外殼部之相對於水平面之角度係較上述下前外殼部之相對於水平面之角度大。
  12. 如請求項11之速克達型機車,其中上述速克達型機車進一步包含左方向燈及右方向燈,其等配置於較上述頭燈單元更靠下方處,上述左方向燈及上述右方向燈係於車輛左右方向上隔有間隔地配置,且以位於較上述頭燈單元更靠下方且較上述上前外殼部之上述下端部更靠上方處之方式,配置於上述上前外殼部。
  13. 如請求項1之速克達型機車,其中上述左散熱器配置於較上述頭管更靠左方處,上述右散熱器配置於較上述頭管更靠右方處。
  14. 如請求項1之速克達型機車,其中上述速克達型機車進一步包含控制部,該控制部用以控制上述左投射式頭燈、上述右投射式頭燈、上述左位置燈、及上述右位置燈之點亮,上述控制部係配置於上述前外殼部之後方,且配置於上述左投射式頭燈及上述右投射式頭燈之間。
  15. 如請求項1之速克達型機車,其中上述速克達型機車進一步包含頭燈單元保護部,該頭燈單元保護部配置於上述透光燈罩之前方。
  16. 如請求項15之速克達型機車,其中上述前外殼部經由支架支持於上述頭管,上述頭燈單元保護部係共用上述前外殼部之對上述頭管之支持位置,而經由上述支架支持於上述頭管。
  17. 如請求項15之速克達型機車,其中於車輛前視時,上述頭燈單元保護部包含沿著上述左光照射部之外周形成之左保護部、及沿著上述右光照射部之外周形成之右保護部。
TW109120426A 2020-06-17 2020-06-17 速克達型機車 TWI7363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20426A TWI736322B (zh) 2020-06-17 2020-06-17 速克達型機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20426A TWI736322B (zh) 2020-06-17 2020-06-17 速克達型機車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36322B true TWI736322B (zh) 2021-08-11
TW202200433A TW202200433A (zh) 2022-01-01

Family

ID=782831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20426A TWI736322B (zh) 2020-06-17 2020-06-17 速克達型機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36322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26375A (ja) * 1997-02-17 1998-08-25 Yamaha Motor Co Ltd スクータ型自動二輪車
TWM554541U (zh) * 2017-10-03 2018-01-21 Fu An Industrial Co Ltd 車燈基座散熱構造改良
TWM595075U (zh) * 2019-10-01 2020-05-11 三陽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頭燈裝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26375A (ja) * 1997-02-17 1998-08-25 Yamaha Motor Co Ltd スクータ型自動二輪車
TWM554541U (zh) * 2017-10-03 2018-01-21 Fu An Industrial Co Ltd 車燈基座散熱構造改良
TWM595075U (zh) * 2019-10-01 2020-05-11 三陽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頭燈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00433A (zh) 2022-0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531153B2 (ja) 車両の灯火装置及び同装置の取付構造
TWI389811B (zh) Locomotive position lights and lighting fixtures
WO2013145895A1 (ja) 自動二輪車のヘッドライト装置
JP2007131152A (ja) テールランプ構造体
TWI521164B (zh) Vehicle headlight construction
EP2187117B1 (en) Vehicle headlamp
JP6116935B2 (ja) 自動二輪車の前照灯装置
JP6125308B2 (ja) 車両用尾灯装置
JP2012104423A (ja) 二輪車用前照灯
JP7171413B2 (ja) 車両用灯具
JP5486175B2 (ja) 尾灯装置
JP2009158409A (ja) 車両用灯火器構造
EP3531009B1 (en) Lighting device for vehicle
JP4707112B2 (ja) 自動二輪車の後部灯火装置
JP2013206725A (ja) 自動二輪車の尾灯装置
TWI736322B (zh) 速克達型機車
JP2017178252A (ja) 鞍乗型車両
CN113799896B (zh) 速克达型机车
CN216556943U (zh) 鞍乘型车辆的照明装置
JP6192238B2 (ja) 自動二輪車
JP6079598B2 (ja) 車両用前照灯
JP2013129282A (ja) 鞍乗型車両
CN110462284B (zh) 鞍乘式车辆的照明装置
TWI438113B (zh) Straddle type vehicle
JP6885982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ヘッドライト構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