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28915B - 起膜機構 - Google Patents

起膜機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28915B
TWI728915B TW109131947A TW109131947A TWI728915B TW I728915 B TWI728915 B TW I728915B TW 109131947 A TW109131947 A TW 109131947A TW 109131947 A TW109131947 A TW 109131947A TW I728915 B TWI728915 B TW I72891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resonance plate
base
component
float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319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118384A (zh
Inventor
廖士賢
范振盈
江煒晨
Original Assignee
景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景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景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91319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28915B/zh
Publication of TW2021183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183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289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28915B/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aratuses For Generation Of Mechanical Vibrations (AREA)

Abstract

一種起膜機構,適於一基板,基板的表面具有第一箔膜,起膜機構包含基座、共振板、振動組件及控制組件。共振板在預定空間內連接於基座,並適於承載基板。振動組件包含接觸件,適於與基板接觸。控制組件適於驅動振動組件的接觸件產生超音震波,接觸件重複接觸於基板,使基板傳導超音震波至共振板,而使共振板在預定空間內重複接觸基板的第一箔膜,並使得第一箔膜從基板的表面分離。

Description

起膜機構
本案係關於一種起膜機構,尤其是指具有振動組件的起膜機構。
一般在基板的表面上具有一層箔膜(如銅箔),是避免基板的表面受到損傷,尤其是機器手臂搬運或堆放基板時,基板的表面更容易受到損傷。
以載體銅箔去除裝置(專利公開號:TW 201414378 A)為例,當基板的相對兩側具有第1載體銅箔及第2載體銅箔時,裁切手段分別朝第1載體銅箔及第2載體銅箔裁切,直至保留剩餘銅箔為止。去除手段將該第1載體銅箔自該基板移除。翻轉手段將該基板180∘旋轉後,去除手段再將該第2載體銅箔自該基板移除。然而,當載體銅箔去除裝置移除位於基板一側的第1載體銅箔時,無法移除位於基板另一側的第2載體銅箔。此外,當位於基板上的第1載體銅箔及第2載體銅箔的厚度不同時,載體銅箔去除裝置無法有效率的切除第1載體銅箔及第2載體銅箔。
以銅箔剝離機構(專利公開號:TW 201507932 A)為例,撥動模組具有至少一片彈性剝片和用於旋動彈性剝片的變速動力裝置,彈性剝片旋動時拍打基板側壁處而將局部的保護膜從銅箔剝離,噴氣模組係將剝離的保護膜從銅箔上吹離,致使被吹離的銅箔與擋止元件接觸。然而,當每一彈性剝片在銅箔側壁處重複旋動時,基板容易產生凹折而受損。
鑒於上述問題,一種起膜機構,適於基板,基板之表面具有第一箔膜。該起膜機構包含基座、共振板、振動組件、及控制組件。基座包含至少二凸柱及溝槽,溝槽位於該些凸柱之間。共振板連接於基座,並適於承載基板,至少二凸柱抵靠共振板,並且溝槽與共振板之間具有一空隙。振動組件包含接觸件,適於與基板接觸。控制組件適於驅動振動組件的接觸件產生超音震波,接觸件重複接觸於基板,使基板傳導超音震波至共振板,而使共振板在預定空間內重複接觸基板的第一箔膜,並致使第一箔膜從基板的表面分離。
本案另提供一種起膜機構,適於基板,基板之表面具有第一箔膜。該起膜機構包含基座、共振板、振動組件、控制組件、及移動組件。共振板在預定空間內連接於基座,並適於承載基板。振動組件包含接觸件,適於與基板接觸。控制組件適於驅動振動組件的接觸件產生超音震波,接觸件重複接觸於基板,使基板傳導超音震波至共振板,而使共振板在預定空間內重複接觸基板的第一箔膜,並致使第一箔膜從基板的表面分離。移動組件連接基座,控制組件驅動移動組件移動基座。
本案另提供一種起膜機構,適於基板,包含振動組件、控制組件、基座、及共振板。振動組件接觸於基板。控制組件適於驅動振動組件產生超音震波,使振動組件傳導超音震波至基板。共振板具有複數孔洞,且共振板在預定空間內浮動連接基座,適於承接傳導震波並產生振動以在預定空間內重複接觸基板的方式振動基板。
依據一些實施例,二凸柱抵靠該共振板。溝槽位於該些凸柱之間,並與該共振板之間具有一空隙。
依據一些實施例,其中:該些孔洞於共振板上間隔排列,且每一凸柱分別抵靠共振板的角落。
依據一些實施例,其中:該些孔洞於共振板上間隔排列,且每一凸柱分別抵靠於該些孔洞中至少二孔洞相鄰接的部分。
依據一些實施例,其中:基座包含一溝槽、及至少二凸柱。
依據一些實施例,基座包含多個浮接件且共振板具有多個孔徑。浮接件固接於該些凸柱,且共振板在該些凸柱及該些浮接件之間具有一間隙,每一浮接件具有一長軸外徑。每一孔徑匹配每一浮接件的長軸外徑,其中該些孔徑的尺寸大於該些浮接件的長軸外徑,且共振板在該些浮接件及該些孔徑之間具有另一間隙。
依據一些實施例,預定空間係指共振板經由該些浮接件貫穿而浮動連接於該些凸柱;以及浮動連接係指共振板於振動時,在該些間隙內移動。
依據一些實施例,基座包含調整治具,定位基板於基座上。
依據一些實施例,共振板包含定位槽,定位槽用以固定基板於定位槽。
依據一些實施例,共振板包含調整治具,調整治具定位基板於共振板。
依據一些實施例,起膜機構更包含移動組件,連接基座,於基板位於共振板時,控制組件驅動移動組件移動基座,直至控制組件驅動振動組件接觸基板為止。
綜上所述,本案起膜裝置的振動組件可產生一超音震波,且共振板可承受一傳導震波而產生振動。於基板位於共振板時,振動組件產生的超音震波可將至少一第一箔膜的一部份或全部從基板上分離。
參閱圖1A至圖1C,圖1A至圖1C繪示本案起膜機構10一實施例之使用狀態圖。起膜機構10包含基座110、共振板120、振動組件130、及電性連接基座110、共振板120及振動組件130的控制組件140。共振板120具有複數個孔洞121,且共振板120在一預定空間內浮動連接基座110,適於承接一傳導震波並產生振動。控制組件140適於驅動振動組件130產生一超音震波。
更進一步來說,起膜機構10適於具有一或多個箔膜21、22的基板30。舉例來說,起膜機構10適於具有第一箔膜21及第二箔膜22的基板30,且第一箔膜21及第二箔膜22分別位於基板30相對兩側的表面。
基板30可以是陶瓷基板、金屬基板或其他基板,也可以是紙基材銅箔基層板、玻璃基材銅箔基層板、複合銅箔基層板、耐熱熱可塑性基板。
第一箔膜21及第二箔膜22可以是,但不限於一金屬箔膜,如銅箔。當第一箔膜21及第二箔膜22分別位於基板30表面的相對兩側時,第一箔膜21與基板30的一表面之間可具有黏著力(或鍵結力),且第二箔膜22與該表面相對的另一表面之間亦可具有黏著力(或鍵結力)。此外,金屬箔膜可以是覆蓋、黏貼、依附、接觸、放置或附著等態樣設置在基板30相對兩側的表面上。
依據一些實施例,第一箔膜21及第二箔膜22可以是,但不限於一保護膜,如聚乙烯薄膜(Polyethylene,PE)或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
合併參閱圖1A至1C、及圖2,圖2繪示圖1基座110及共振板120之第一實施例之結構示意圖。
共振板120的材質可以是陶瓷材質、金屬材質或其他材質,也可以是紙基材銅箔材質、玻璃基材材質、複合銅箔材質、耐熱熱可塑性材質。更進一步來說,複數孔洞121係在共振板120的一表面上間隔排列,其中複數孔洞121的形狀可以是圓形、方形、菱形、弧形或其他任意形狀。
振動組件130可以是,但不限於超音波振子,用以產生一超音震波。舉例來說,當基板30位於共振板120時,位於基板30上方的振動組件130接觸並傳導超音震波至基板30而使基板30產生振動以及將振動的第二箔膜22從基板的一表面分離。接著,共振板120承受由振動基板30傳導的一傳導震波而產生振動,此時第一箔膜21經由共振板120的振動,從基板的另一表面分離。更進一步來說,振動組件130具有一接觸件131,用以接觸並振動位於基板30上的第二箔膜22。接觸件131可以是,但不限於一板體,且板體的形狀可以是矩形、圓形、三角形、菱形或其他形狀的板體。此外,接觸件131的材質可以是用於傳導超音震波的金屬。也就是說,接觸件131的材質例如但不限於陶瓷材質、金屬材質或其他材質,也可以是紙基材銅箔材質、玻璃基材材質、複合銅箔材質、耐熱熱可塑性材質。
當基板30位於共振板120時,振動組件130產生的超音震波振動共振板120及第二箔膜22,致使基板30產生一傳導震波以及被振動的第二箔膜22的一部份或全部從基板30表面上分離。當共振板120承受振動組件130產生的超音震波以及基板30產生的傳導震波時,被振動的第一箔膜21的一部份或全部從基板30表面上分離。因此,當基板30位於基座110時,振動組件130產生的超音震波振動第二箔膜22,而將第二箔膜22從基板30的一表面分離,以及共振板120承受振動組件130產生的超音震波及基板30產生的傳導震波振動第一箔膜21,而將第一箔膜21從基板30的另一表面分離。
依據一些實施例,於振動組件130產生的一超音震波振動基板30時,共振板120承受基板30產生的傳導震波,並產生振動將被振動的第一箔膜21的一部份或全部自基板30的表面分離。於共振板120承受傳導震波而產生振動時,共振板120振動第一箔膜21而將第一箔膜21自基板30的表面分離。也就是說,振動組件130產生一超音震波振動位於基板30一表面的第二箔膜22,以使第二箔膜22自基板30表面分離,同時,位於基板30上相對於該表面的另一表面的第一箔膜21經由共振板120承受的傳導震波振動自基板30表面分離。
依據一些實施例,至少一箔膜位於基板30上的一表面。舉例來說,基板30之一表面具有一第一箔膜21。當基板30位於共振板120時,振動組件130產生的一超音震波接觸並振動第一箔膜21的一部份區域,致使被振動的部分區域的第一箔膜21從基板30表面分離。此外,振動組件130產生的一超音震波振動整個第一箔膜21,致使整個第一箔膜21從基板30表面分離。
合併參閱圖2及圖3,圖3繪示圖1基座110及共振板120之第一實施例之剖面示意圖。基座110包含一溝槽111、及至少二凸柱113。溝槽111位於該些凸柱113之間,並與共振板120之間具有一空隙。該些凸柱113抵靠共振板120。舉例來說,溝槽111可以是,但不限於一個直線型的溝槽111,二個長方形的凸柱113分別鄰接直線型的溝槽111的左、右兩側,用於抵靠共振板120的左、右兩側。
依據一些實施例,基座110包含至少二浮接件115,用以固接於該些凸柱113,且每一浮接件115具有一長軸外徑,致使共振板120經由該些浮接件115貫穿而浮動連接於該些凸柱113。浮接件115可以是,但不限於等高螺絲。共振板120具有多個孔徑,每一孔徑匹配每一浮接件115的長軸外徑。共振板120的孔徑大於所述浮接件115的長軸外徑,致使浮接件115的長軸外徑及共振板120的孔徑之間具有一位於水平面上的間隙。再者,於浮接件115固接於凸柱113時,浮接件115的長軸與凸柱113之間具有一位於垂直面上的間隙。當共振板120經由該些浮接件115貫穿而在一預定空間內浮動連接於基座110時,共振板120可在水平面上的間隙前、後、左、右移動,以及可在垂直面上的間隙上、下移動。
舉例來說,四個等高螺絲分別貫穿在共振板120上的四個角落,並固接於相對應的凸柱113。由於每一等高螺絲與對應的凸柱113之間具有一間隙,共振板120可於間隙內上、下移動。另外,共振板120的每一角落具有一孔徑,每一孔徑的尺寸大於每一等高螺絲的長軸外徑,於等高螺絲貫穿共振板120的該些孔徑,並固定於相對應的凸柱113時,共振板120可在凸柱113的平面上前、後、左、右移動。
合併參閱圖2至圖4,圖4繪示圖1基座110及共振板120之第一實施例之分解示意圖。共振板120的角落分別具有一孔徑,該孔徑大於浮接件115的長軸外徑,以及基座110具有一用於嵌合浮接件115的長軸外徑的螺孔。當浮接件115的長軸外徑貫穿共振板120的角落的孔徑,並嵌合於基座110的螺孔時,共振板120不僅可在基座110的一平面上前、後、左、右移動,也可在浮接件115及基座110之間的間隙上、下移動,意即共振板120經由多個固定於基座110的浮接件115貫穿共振板120的多個孔徑,可在浮接件115及基座110之間的間隙浮動。
復參圖1A至圖1B,起膜機構10包含一連接於基座110的移動組件150。移動組件150可以是氣壓缸、馬達或其他組件,用以升高或下降基座110。更進一步來說,移動組件150電性連接控制組件140,於基板30位於共振板120時,控制組件140驅動移動組件150移動基座110直至控制組件140驅動振動組件130接觸基板30為止。
復參圖1A至圖1B,起膜機構10包含一具有一或多個導軌的機架160。基座110、共振板120、振動組件130、控制組件140、及移動組件150可以是但不限於配置在機架160上。在機架160上,振動組件130及共振板120在機架160的配置位置為彼此相對的配置位置,在一些實施例中,如圖1A所示,共振板120位於振動組件130的下方;而在另一些實施例中,共振板120位於振動組件130的上方。
共振板120浮動連接於在共振板120下方的基座110。基座110連接於下方的移動組件150。舉例來說,振動組件130配置於機架160的頂部。基座110及共振板120位於振動組件130及移動組件150之間,並固接於移動組件150。控制組件140配置於機架160,於驅動移動組件150移動基座110時,基座110沿著導軌移動,直至位於共振板120上的基板30接觸振動組件130為止。
依據一些實施例,共振板120連接下方的基座110,且共振板120及基座110配置在機架160的底部。移動組件150配置在機架160的頂部,並固接在共振板120及移動組件150之間的振動組件130。於基板30位於共振板120時,移動組件150驅動振動組件130向下移動,直至振動組件130接觸並振動基板30為止。
依據一些實施例,參閱圖5,圖5繪示圖1基座110之第二實施例之結構示意圖。於共振板120浮動地連接基座110時,多個凸柱113分別抵靠共振板120的四個角落,以及十字形的溝槽111位於共振板120的四個角落以外的部分。
依據一些實施例,參閱圖6,圖6繪示圖1基座110之第三實施例之結構示意圖。基座110包含一調整治具119,用以定位基板30於基座110上。舉例來說,當基板30位於共振板120時,調整治具119抵靠基板30的至少一角落而將基板30定位於基座110上。
依據一些實施例,參閱圖7,圖7繪示圖1基座110之第四實施例之結構示意圖。於共振板120浮動地連接基座110時,多個凸柱113位於共振板120的四個角落以及位於十字形的溝槽111上,其中位於十字形的溝槽111的每一凸柱113用以抵靠複數孔洞121中至少二孔洞121相鄰接的部分。舉例來說,當共振板120位於基座110時,多個凸柱113分別抵靠共振板120的複數孔洞121以外的部分,意即凸柱113抵靠共振板120的角落,以及複數孔洞121中至少二孔洞的相鄰接的部分。
依據一些實施例,參閱圖8,圖8繪示圖1基座110之第五實施例之結構示意圖。於共振板120浮動地連接基座110時,多個凸柱113分別抵靠共振板120的一表面上的兩側,且溝槽111位於共振板的兩側之間的下方,以及位於用以抵靠共振板120兩側的多個凸柱113中至少兩相鄰的凸柱113之間。
依據一些實施例,參閱圖9,圖9繪示圖1共振板120之第二實施例之結構示意圖。在共振板120上配置複數個相同尺寸的孔洞121,並在至少二相鄰的孔洞121之間再配置另一個不同尺寸的孔洞121。舉例來說,在共振板120上配置複數個圓形的孔洞121,並在二相鄰的圓形的孔洞121之間配置一矩形的孔洞121,且圓形的孔洞的尺寸大於矩形的孔洞的尺寸。
依據一些實施例,參閱圖10,圖10繪示圖1共振板120之第三實施例之結構示意圖。在共振板120上配置一定位槽123,用以固定基板30於共振板120上的定位槽123。更進一步來說,在定位槽123內配置複數個孔洞121,其中孔洞121的尺寸、及形狀可以與位於定位槽123以外的孔洞121的尺寸、及形狀相同,但不以此為限。在定位槽123內的孔洞的尺寸、及形狀也可以大於或小於位於定位槽123以外的孔洞121的尺寸、及形狀。
依據一些實施例,參閱圖11,圖11繪示圖1共振板120之第四實施例之結構示意圖。在共振板120上配置一調整治具125,定位基板30於共振板120。舉例來說,當基板30位於共振板120時,調整治具125抵靠基板30的一角落而將基板30定位於共振板120上。
所述「振動」係指振動組件130由上往下或由下往上重複接觸共振板120或基板30的局部或整個表面,並傳導一超音震波至共振板120、第一箔膜21、或第二箔膜22的局部或整個表面。此外所述「振動」亦指共振板120承受由基板30傳導的超音震波,即傳導震波,而使共振板120由下往上或由上往下重複接觸基板30的局部或整個表面。
所述「浮動連接」係指於浮接件115貫穿共振板120,並固接於基座110的凸柱113時,共振板120的孔徑與浮接件115的長軸外徑之間具有一水平面的間隙,以及浮接件115及凸柱113之間亦具有一垂直面的間隙,致使共振板120可在水平面及垂直面的間隙內保有可移動的預定空間,其中預定空間係由前述間隙構成的一立體空間。也就是說,浮接件115可將共振板120限制在浮接件115及基座110之間垂直面的間隙上、下移動,以及將共振板120限制在浮接件115及該些孔隙之間的水平面間隙內前、後、左、右移動。然而,此描述僅是配合圖式說明起膜機構10的元件配置及作動方式,並不以此限制專利保護範圍。
綜上所述,本案起膜機構10的振動組件130可產生一超音震波,且共振板120可承受一傳導震波而產生振動。於基板30位於共振板120時,振動組件130產生的超音震波可將至少一第一箔膜21的一部份或全部從基板上分離。
10:起膜機構 110:基座 111:溝槽 113:凸柱 115:浮接件 119:調整治具 120:共振板 121:孔洞 123:定位槽 125:調整治具 130:振動組件 131:接觸件 140:控制組件 150:移動組件 160:機架 21:第一箔膜 22:第二箔膜 30:基板
[圖1A至1C] 是本案起膜機構一實施例之使用狀態圖。 [圖2] 是圖1基座及共振板之第一實施例之結構示意圖。 [圖3] 是圖1基座及共振板之第一實施例之剖面示意圖。 [圖4] 是圖1基座及共振板之第一實施例之分解示意圖。 [圖5] 是圖1基座之第二實施例之結構示意圖。 [圖6] 是圖1基座之第三實施例之結構示意圖。 [圖7] 是圖1基座之第四實施例之結構示意圖。 [圖8] 是圖1基座之第五實施例之結構示意圖。 [圖9] 是圖1共振板之第二實施例之結構示意圖。 [圖10] 是圖1共振板之第三實施例之結構示意圖。 [圖11] 是圖1共振板之第四實施例之結構示意圖。
10:起膜機構 110:基座 111:溝槽 113:凸柱 115:浮接件 120:共振板 121:孔洞 130:振動組件 131:接觸件 140:控制組件 150:移動組件 160:機架 21:第一箔膜 22:第二箔膜 30:基板

Claims (12)

  1. 一種起膜機構,適於一基板,該基板之一表面具有一第一箔膜,該起膜機構包含:一基座,包含至少二凸柱及一溝槽,該溝槽位於該些凸柱之間;一共振板,在一預定空間內連接於該基座,並適於承載該基板,該些至少二凸柱抵靠該共振板,並且該溝槽與該共振板之間具有一空隙;一振動組件,包含一接觸件,適於與該基板接觸;以及一控制組件,適於驅動該振動組件的該接觸件產生一超音震波,該接觸件重複接觸於該基板,使該基板傳導該超音震波至該共振板,而使該共振板在該預定空間內重複接觸該基板的該第一箔膜,並致使該第一箔膜從該基板的該表面分離。
  2. 一種起膜機構,適於一基板,該基板之一表面具有一第一箔膜,該起膜機構包含:一基座;一共振板,在一預定空間內連接於該基座,並適於承載該基板;一振動組件,包含一接觸件,適於與該基板接觸;一控制組件,適於驅動該振動組件的該接觸件產生一超音震波,該接觸件重複接觸於該基板,使該基板傳導該超音震波至該共振板,而使該共振板在該預定空間內重複接觸該基板的該第一箔膜,並致使該第一箔膜從該基板的該表面分離;以及 一移動組件,連接該基座,該控制組件驅動該移動組件移動該基座。
  3. 一種起膜機構,適於一基板,包含:一振動組件,接觸於該基板;一控制組件,適於驅動該振動組件產生一超音震波,使該振動組件傳導該超音震波至該基板;一基座,該基座承載該基板;以及一共振板,具有複數孔洞,該共振板在一預定空間內浮動連接該基座,該共振板適於承接一傳導震波並產生一振動以在該預定空間內重複接觸該基板的方式振動該基板。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起膜機構,其中該基座包含:至少二凸柱,抵靠該共振板;以及一溝槽,位於該些凸柱之間,並與該共振板之間具有一空隙。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起膜機構,其中:該些孔洞於該共振板上間隔排列,且每一該凸柱分別抵靠該共振板的角落。
  6. 如請求項4所述之起膜機構,其中:該些孔洞於該共振板上間隔排列,且每一該凸柱分別抵靠於該些孔洞中至少二孔洞相鄰接的部分。
  7. 如請求項1或4所述之起膜機構,其中:該基座包含多個浮接件,固接於該些凸柱,且在該些凸柱及該些浮接件之間具有一間隙,每一該浮接件具有一長軸外徑;以及 該共振板具有多個孔徑,每一該孔徑匹配每一該浮接件的長軸外徑,其中該些孔徑的尺寸大於該些浮接件的長軸外徑,且在該些浮接件及該些孔徑之間具有另一間隙。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起膜機構,其中:該預定空間係指該共振板經由該些浮接件貫穿而浮動連接於該些凸柱;以及該浮動連接係指該共振板於振動時,在該些凸柱及該些浮接件之間的間隙以及在該些浮接件及該些孔徑之間的另一間隙移動。
  9.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所述之起膜機構,其中該基座包含:一調整治具,定位該基板於該基座上。
  10.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所述之起膜機構,其中該共振板包含一定位槽,該定位槽用以固定該基板於該定位槽。
  11.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所述之起膜機構,其中該共振板包含一調整治具,該調整治具定位該基板於該共振板。
  12. 如請求項1或3所述之起膜機構,該起膜機構更包含:一移動組件,連接該基座,於該基板位於該共振板上時,該控制組件驅動該移動組件移動該基座,直至該控制組件驅動該振動組件接觸該基板為止。
TW109131947A 2018-09-28 2018-09-28 起膜機構 TWI7289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31947A TWI728915B (zh) 2018-09-28 2018-09-28 起膜機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31947A TWI728915B (zh) 2018-09-28 2018-09-28 起膜機構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18384A TW202118384A (zh) 2021-05-01
TWI728915B true TWI728915B (zh) 2021-05-21

Family

ID=770204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31947A TWI728915B (zh) 2018-09-28 2018-09-28 起膜機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28915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014779A (ja) * 2009-07-03 2011-01-20 Lintec Corp 剥離装置および剥離方法
TW201414378A (zh) * 2012-06-15 2014-04-01 Samsung Electro Mech 載體銅箔去除裝置及方法
TW201444679A (zh) * 2013-05-31 2014-12-01 Mitsui Chemicals Tohcello Inc 電子構件的剝離方法及積層體
JP2016134588A (ja) * 2015-01-22 2016-07-25 株式会社ディスコ 保護部材の剥離方法及び剥離装置
TW201711221A (zh) * 2015-04-21 2017-03-16 Disco Corp 剝離方法及超音波喇叭形輻射體
JP2017135320A (ja) * 2016-01-29 2017-08-03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シート剥離装置および剥離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014779A (ja) * 2009-07-03 2011-01-20 Lintec Corp 剥離装置および剥離方法
TW201414378A (zh) * 2012-06-15 2014-04-01 Samsung Electro Mech 載體銅箔去除裝置及方法
TW201444679A (zh) * 2013-05-31 2014-12-01 Mitsui Chemicals Tohcello Inc 電子構件的剝離方法及積層體
JP2016134588A (ja) * 2015-01-22 2016-07-25 株式会社ディスコ 保護部材の剥離方法及び剥離装置
TW201711221A (zh) * 2015-04-21 2017-03-16 Disco Corp 剝離方法及超音波喇叭形輻射體
JP2017135320A (ja) * 2016-01-29 2017-08-03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シート剥離装置および剥離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18384A (zh) 2021-05-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29577A (zh) 固定夹具及芯片的拾取方法以及拾取装置
WO2003077310A1 (fr) Dispositif a semi-conducteur et son procede de fabrication
JP6334080B1 (ja) フレキシブルoled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製造装置
US20190291136A1 (en) Ultrasonic transducer
JP6405073B1 (ja) フレキシブルoled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製造装置
TW201301972A (zh) 用於分離基板之裝置及方法
KR102419700B1 (ko) 정렬 장치 및 정렬 방법
JP6334077B1 (ja) フレキシブルoled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製造装置
TWI728915B (zh) 起膜機構
TWI714890B (zh) 起膜機構
JP2013115291A (ja) Ledチップもしくはldチップの粘着シートからの剥離搬送装置
JP2004186352A (ja) 半導体装置及び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JP6746756B1 (ja) 吸着プレート、切断装置および切断方法
KR20200101841A (ko) 칩 및 프레임체 중 적어도 어느 것을 제조하는 방법
JP2009026992A (ja) 積層ウエーハの分割方法
JP5663764B2 (ja) 接合装置
JP6556298B2 (ja) フレキシブルoled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製造装置
CN210518433U (zh) 电子设备
JP7436250B2 (ja) 保持テーブル、加工装置、及び、スピンナー洗浄ユニット
JP2023181137A (ja) 浮揚による電子部品の転送
JP6925711B2 (ja) フレームユニット及び被加工物のレーザー加工方法
WO2024057919A1 (ja) ガラス物品の製造方法、電子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及び基板剥離用治具
JP2017130638A (ja) 加工装置および加工方法
CN1871873A (zh) 具有发射器膜的参量换能器
JPS63160257A (ja) 半導体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