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22994B - 防眩膜 - Google Patents

防眩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22994B
TWI722994B TW104124971A TW104124971A TWI722994B TW I722994 B TWI722994 B TW I722994B TW 104124971 A TW104124971 A TW 104124971A TW 104124971 A TW104124971 A TW 104124971A TW I722994 B TWI722994 B TW I72299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glare
particles
layer
film
glare lay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249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617210A (zh
Inventor
南方雅之
岸敦史
足立貴之
倉本浩貴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日東電工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日東電工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日東電工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6172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172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229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22994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with external or internal discontinuities or unevennesses, or a layer of non-planar form; Layered products having particular features of form
    • B32B3/2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with external or internal discontinuities or unevennesses, or a layer of non-planar form; Layered products having particular features of form characterised by a particular shape of the outline of the cross-section of a continuous layer; characterised by a layer with cavities or internal voids ; characterised by an apertured layer
    • B32B3/3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with external or internal discontinuities or unevennesses, or a layer of non-planar form; Layered products having particular features of form characterised by a particular shape of the outline of the cross-section of a continuous layer; characterised by a layer with cavities or internal voids ; characterised by an apertured layer characterised by a layer formed with recesses or projections, e.g. hollows, grooves, protuberances, rib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可維持防眩性及透明性,且進一步抑制眩光之防眩膜。
本發明之防眩膜具備:透明基材;及防眩層,其配置於該透明基材之至少一面,並且外部霧度為-5%~0.7%。於一實施形態中,本發明之防眩膜之整體霧度為5%~40%。於一實施形態中,本發明之防眩膜之內部霧度為10%~40%。

Description

防眩膜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防眩膜。
先前,存在於圖像顯示裝置中,為了防止由外光之反射、像之映入等所引起之對比度降低,而使用防眩膜之情形。近年來,隨著圖像顯示裝置之高清晰化,產生如下問題:產生由防眩膜所導致之眩光。具體而言,於將先前之防眩膜應用於高清晰之圖像顯示裝置之情形時,像素中所存在之亮度不均被強調,而容易產生眩光。
作為解決上述問題之技術,業界提出有提高防眩膜之內部霧度之技術。然而,於該技術中,對近年來要求之進一步之高清晰化,必須進一步提高內部霧度,就透明性之觀點而言有不適合實際應用之虞。
又,於防眩膜之背面側配置相對較厚之玻璃等之構成之圖像顯示裝置、例如要求耐熱性之車輛用途之圖像顯示裝置(例如汽車導航之顯示器、儀錶面板顯示器等)中,上述眩光之問題變得更顯著。
如此,要求於要求高清晰化與耐熱性之圖像顯示裝置中,應用可維持防眩性及透明性,且進一步抑制眩光之防眩膜。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14-09456號公報
本發明係為了解決上述課題而成者,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維持防眩性及透明性,且進一步抑制眩光之防眩膜。
本發明之防眩膜具備:透明基材;及防眩層,其配置於該透明基材之至少一面,並且外部霧度為-5%~0.7%。
於一實施形態中,本發明之防眩膜之整體霧度為5%~40%。
於一實施形態中,本發明之防眩膜之內部霧度為10%~40%。
於一實施形態中,上述防眩層之與上述透明基材相反之側之表面為凹凸面,且該凹凸面中之凹凸之平均間隔Sm、平均傾斜角θa、及凹凸面之算術平均表面粗糙度顯示出Ra 0≦Ra/Sm×θa×1000≦2之關係。
於一實施形態中,上述防眩層包含黏合劑樹脂與粒子,並且該粒子之折射率n1與該黏合劑樹脂之折射率n2之差(n1-n2)為-0.5以下。
於一實施形態中,上述防眩層包含凝聚性填料。
於一實施形態中,上述凝聚性填料為有機黏土。
於一實施形態中,本發明之防眩膜進而具備形成於上述透明基材與上述防眩層之間,且包含構成該透明基材之材料之至少一部分及/或該黏合劑樹脂之至少一部分之中間層,並且該中間層之厚度相對於該防眩層之厚度為0.1%~123%。
根據本發明,藉由具備防眩層,將該防眩層之外部霧度控制為特定範圍內,可提供一種可維持防眩性及透明性,且進一步抑制眩光之防眩膜。本發明之防眩膜不僅可對如於防眩膜之背面側設置有較薄之玻璃基板之圖像顯示裝置(例如個人電腦),亦可對如上所述般配置 相對較厚之玻璃等之構成之圖像顯示裝置發揮出優異之防眩效果,且抑制眩光。
1:中間層
10:透明基材
20:防眩層
30:圖像顯示單元
100:防眩膜
100':防眩膜
200:圖像顯示裝置
A:光學構件
a:厚度
b:厚度
X:間隙
圖1係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防眩膜之概略剖視圖。
圖2係本發明之另一實施形態之防眩膜之概略剖視圖。
圖3係表示使用本發明之防眩膜之圖像顯示裝置之一例的概略剖視圖。
A.防眩膜
圖1係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防眩膜之概略剖視圖。該防眩膜100具備:透明基材10;及防眩層20,其配置於透明基材10之至少一面。透明基材10代表性地係由樹脂膜所構成。防眩層20代表性地係於樹脂膜上塗敷防眩層形成用組合物而形成。防眩層形成用組合物包含黏合劑樹脂(或黏合劑樹脂之前驅物)與粒子,由此種防眩層形成用組合物所形成之防眩層20包含黏合劑樹脂與粒子。較佳為防眩層20之與透明基材10相反之側之表面為凹凸面,且如下所述般具有特定之表面形狀。再者,請注意,為了便於觀察,圖示例中之相對於各層之厚度之凹凸之大小係不同於實際地進行記載。再者,雖然未圖示,但防眩膜亦可於防眩層之與透明基材相反之側之面,進而具備抗反射層。抗反射層可藉由任意適當之方法而形成。
圖2係本發明之另一實施形態之防眩膜之概略剖視圖。該防眩膜100,具備:透明基材10;及防眩層20,其配置於透明基材10之至少單側,於透明基材10與防眩層20之間形成有中間層1。如上所述,透明基材10代表性地係由樹脂膜所構成。防眩層20代表性地係於樹脂膜上塗敷防眩層形成用組合物而形成。防眩層形成用組合物包含黏合劑樹脂(或黏合劑樹脂之前驅物)與粒子,由此種防眩層形成用組合物所形 成之防眩層20包含黏合劑樹脂與粒子。中間層1代表性地係防眩層形成用組合物滲透至上述樹脂膜而形成。於樹脂膜上塗敷防眩層形成用組合物而形成防眩層時,構成上述樹脂膜之材料可溶出至防眩層形成用組合物中。如此構成樹脂膜之材料溶出而形成之部分亦相當於中間層1。即,中間層1可包含構成透明基材10之材料之至少一部分、及防眩層20中所含之黏合劑樹脂之至少一部分。中間層1亦可為構成透明基材10之材料與防眩層20中所含之黏合劑樹脂相溶而形成之層。又,中間層1係與透明基材10及防眩層20之兩者接觸之層。
上述防眩膜之厚度較佳為15μm~500μm,更佳為25μm~300μm,進而較佳為30μm~100μm。
上述防眩膜外部霧度為-5%~0.7%,更佳為-5%~0.5%,進而較佳為-2.5%~0.4%,尤佳為-2%以上且未達0%。
外部霧度係根據(外部霧度=整體霧度-內部霧度)之式而求出。整體霧度可依據JIS K-7136而進行測定。再者,霧度之測定係將防眩層之與透明基板相反之側之面作為光出射面而進行。內部霧度係指於消除了對防眩層之表面(霧度測定時之光出射側)之霧度的影響之狀態下測得之霧度。例如,於光出射側之面,貼合三乙醯纖維素(TAC)膜,藉此,可製作將防眩層之表面凹凸壓扁而成為平坦之層之評價試樣,並將該評價試樣之霧度設為內部霧度。即,使表面變得平坦後之評價試樣呈現不具有由表面凹凸所引起之霧度,而僅具有內部霧度之狀態。因此,可測定該評價試樣之霧度,而求出內部霧度。又,作為評價試樣,亦可於光出射側之面,利用甲苯等對樹脂(例如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進行稀釋,以使乾燥膜厚成為8μm之方式塗佈成為固形物成分60重量%之溶液而使用評價試樣。再者,由於在形成防眩層之組合物中加入有調平劑等,故而於如塗佈劑容易排斥而不易濡濕之情形時,可藉由預先對防眩膜進行皂化處理(於2mol/l之NaOH(或KOH) 溶液中於55℃下浸漬3分鐘後進行水洗,其後將水滴完全去除,然後於50度烘箱中乾燥1分鐘),而實施親水處理。
本發明之防眩膜藉由具備外部霧度為上述範圍之防眩層,可維持優異之防眩性及透明性,且抑制眩光。關於本發明之防眩膜,不僅可對如於該防眩膜之背面側設置有較薄之玻璃基板之圖像顯示裝置(例如個人電腦),亦可對配置相對較厚之玻璃等之構成之圖像顯示裝置(例如車輛用途)發揮出優異之防眩效果,且抑制眩光。外部霧度值可根據防眩層中所含之粒子(下述)之折射率、構成防眩性之黏合劑樹脂之折射率、防眩層表面之凹凸形狀等而加以控制。
上述防眩膜之整體霧度較佳為40%以下,更佳為5%~40%,進而較佳為15%~30%。根據本發明,可獲得不會損及防眩層之透明性,即,不會使防眩層之霧度上升,具有優異之防眩性,且眩光抑制效果優異之防眩膜。
上述防眩膜之內部霧度較佳為10%~40%,進而較佳為20%~32%。
B.防眩層
上述防眩層之一面(與透明基材相反之側之面)較佳為凹凸面。該凹凸面之平均間隔Sm較佳為150μm~350μm,更佳為160μm~300μm,進而較佳為180μm~250μm。
上述凹凸面之平均傾斜角θa較佳為0.1°~2.5°,更佳為0.2°~2.0°,進而較佳為0.3°~1.5°。
上述凹凸面之算術平均表面粗糙度Ra較佳為0.05μm~0.5μm,更佳為0.08μm~0.3μm,進而較佳為0.1μm~0.25μm。
再者,凹凸面之平均間隔Sm、平均傾斜角θa、算術表面粗糙度Ra之定義係基於JIS B 0601(1994年版)。又,該等特性值可利用觸針式表面粗糙度測定器(例如小阪研究所製造之高精度微細形狀測定 器,商品名「Surfcorder ET4000」)而進行測定。再者,平均傾斜角θa係由θa=tan-1△a之式所定義之值。△a係由JIS B 0601(1994年版)中所規定之粗糙度曲線中鄰接之凸部之頂點與凹部之最下點之差(高度h)的合計(h1+h2+h3+‧‧‧‧‧‧‧+hn)除以粗糙度曲線之基準長度L而得之值,即,係由△a=(h1+h2+h3+‧‧‧‧‧‧‧+hn)/L之式所表示。
本發明之防眩膜藉由具備具有如上所述之表面形狀(凹凸面之平均間隔Sm、平均傾斜角θa、算術表面粗糙度Ra)之防眩層,外部霧度可成為較佳之值,其結果為,可維持優異之防眩性及透明性,且抑制眩光。防眩層之表面形狀例如可根據防眩層中所含之粒子之種類、粒徑及/或含量、防眩層與粒子之粒徑之關係、凝聚性填料(下述)之種類及/或含量等而加以控制。
較佳為凹凸面之平均間隔Sm(μm)、平均傾斜角θa(°)及算術表面粗糙度Ra(μm)顯示出0≦Ra/Sm×θa×1000≦2之關係,更佳為顯示出0.1≦Ra/Sm×θa×1000≦2之關係,進而較佳為顯示出0.15≦Ra/Sm×θa×1000≦2之關係。藉由將平均間隔Sm(μm)、平均傾斜角θa(°)及算術表面粗糙度Ra(μm)之關係設為上述特定之關係,可容易地獲得外部霧度為上述範圍之防眩層。
上述防眩層之厚度較佳為3μm~15μm,更佳為4μm~13μm,進而較佳為5μm~12μm。若為此種範圍,則可獲得不易抑制圖像顯示裝置之視認性之防眩膜。又,藉由與下述粒子之組合,可製成凹凸形狀良好之防眩層。
上述防眩層較佳為包含黏合劑樹脂與粒子。該防眩層例如係於構成透明基材之樹脂膜上塗佈防眩層形成用組合物,其後,使該組合物硬化而形成。防眩層形成用組合物可包含硬化性化合物、上述粒子等。
上述黏合劑樹脂之折射率較佳為1.2~2.0,更佳為1.3~1.9,進而較佳為1.3~1.8,尤佳為1.4~1.7。若為此種範圍,則因與粒子之折射率(下述)之關係,可形成具有較佳之外部霧度之防眩層。所謂「黏合劑樹脂之折射率」,係指防眩層中由黏合劑樹脂所構成之區域之折射率,相當於假定不存在粒子時之防眩層之折射率。
上述黏合劑樹脂係源自硬化性化合物之樹脂,作為該樹脂,例如可列舉:熱硬化性樹脂、活性能量線硬化性樹脂等。
較佳為上述防眩層形成用組合物包含多官能單體、源自多官能單體之低聚物及/或源自多官能單體之預聚物作為成為主成分之硬化性化合物。作為多官能單體,例如可列舉多官能丙烯酸系單體。具體而言,可列舉:三環癸烷二甲醇二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三羥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二羥甲基丙烷四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1,6-己二醇(甲基)丙烯酸酯、1,9-壬二醇二丙烯酸酯、1,10-癸二醇(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丙二醇二丙烯酸酯、異三聚氰酸三(甲基)丙烯酸酯、乙氧基化甘油三丙烯酸酯、乙氧基化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等。多官能單體可單獨使用,亦可將複數種組合而使用。
上述多官能單體可具有羥基。若使用包含具有羥基之多官能單體之防眩層形成用組合物,則可提高透明基材與防眩層之密接性。作為具有羥基之多官能單體,例如可列舉: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丙烯酸酯等。
關於上述多官能單體、源自多官能單體之低聚物及源自多官能單體之預聚物之含有比率,相對於防眩層形成用組合物中之單體、低聚物及預聚物之合計量,較佳為10重量%~100重量%,更佳為30重量%~100重量%,進而較佳為40重量%~95重量%,尤佳為50重量%~ 95重量%。
上述防眩層形成用組合物亦可進而含有單官能單體。作為單官能單體,例如可列舉:乙氧基化鄰苯基苯酚(甲基)丙烯酸酯、甲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苯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月桂酯、丙烯酸異辛酯、丙烯酸異硬脂酯、丙烯酸環己酯、丙烯酸異
Figure 104124971-A0305-02-0010-2
酯、丙烯酸苄酯、丙烯酸2-羥基-3-苯氧酯、丙烯醯基
Figure 104124971-A0305-02-0010-3
啉、(甲基)丙烯酸2-羥基乙酯、(甲基)丙烯酸4-羥基丁酯、羥乙基丙烯醯胺等。
上述單官能單體可具有羥基。作為具有羥基之單官能單體,例如可列舉:(甲基)丙烯酸2-羥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羥基丙酯、(甲基)丙烯酸4-羥基丁酯、丙烯酸2-羥基-3-苯氧酯、1,4-環己烷甲醇單丙烯酸酯等(甲基)丙烯酸羥烷基酯;N-(2-羥乙基)(甲基)丙烯醯胺、N-羥甲基(甲基)丙烯醯胺等N-(2-羥烷基)(甲基)丙烯醯胺等。其中,較佳為丙烯酸4-羥基丁酯、N-(2-羥乙基)丙烯醯胺。
上述防眩層形成用組合物亦可含有(甲基)丙烯酸胺基甲酸酯及/或(甲基)丙烯酸胺基甲酸酯之低聚物。(甲基)丙烯酸胺基甲酸酯例如可藉由使(甲基)丙烯酸或由(甲基)丙烯酸酯與多元醇所獲得之(甲基)丙烯酸羥基酯與二異氰酸酯進行反應而獲得。(甲基)丙烯酸胺基甲酸酯及(甲基)丙烯酸胺基甲酸酯之低聚物可單獨使用,亦可將複數種組合而使用。
作為上述(甲基)丙烯酸酯,例如可列舉:(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異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環己酯等。
作為上述多元醇,例如可列舉:乙二醇、1,3-丙二醇、1,2-丙二醇、二乙二醇、二丙二醇、新戊二醇、1,3-丁二醇、1,4-丁二醇、1,6-己二醇、1,9-壬二醇、1,10-癸二醇、2,2,4-三甲基-1,3-戊二醇、3-甲基 -1,5-戊二醇、羥基新戊酸新戊二醇酯、三環癸烷二羥甲基、1,4-環己二醇、螺二醇、氫化雙酚A、環氧乙烷加成雙酚A、環氧丙烷加成雙酚A、三羥甲基乙烷、三羥甲基丙烷、甘油、3-甲基戊烷-1,3,5-三醇、季戊四醇、二季戊四醇、三季戊四醇、葡萄糖類等。
作為上述二異氰酸酯,例如可使用芳香族、脂肪族或脂環族之各種二異氰酸酯類。作為上述二異氰酸酯之具體例,可列舉:四亞甲基二異氰酸酯、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2,4-甲苯二異氰酸酯、4,4-二苯基二異氰酸酯、1,5-萘二異氰酸酯、3,3-二甲基-4,4-二苯基二異氰酸酯、二甲苯二異氰酸酯、三甲基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4,4-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及該等之氫化物等。
如上所述,防眩層包含粒子。藉由包含該粒子,可將防眩層表面設為凹凸面。又,可控制防眩層之霧度值。作為上述粒子,例如可列舉:無機粒子、有機粒子等。作為無機粒子之具體例,例如可列舉:氧化矽粒子、氧化鈦粒子、氧化鋁粒子、氧化鋅粒子、氧化錫粒子、碳酸鈣粒子、硫酸鋇粒子、滑石粒子、高嶺土粒子、硫酸鈣粒子等。作為有機粒子之具體例,例如可列舉: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樹脂粒子(PMMA粒子)、聚矽氧樹脂粒子、聚苯乙烯樹脂粒子、聚碳酸酯樹脂粒子、丙烯酸苯乙烯樹脂粒子、苯并胍胺樹脂粒子、三聚氰胺樹脂粒子、聚烯烴樹脂粒子、聚酯樹脂粒子、聚醯胺樹脂粒子、聚醯亞胺樹脂粒子、聚氟乙烯樹脂粒子等。上述粒子可單獨使用,亦可將複數種組合而使用。
上述粒子之重量平均粒徑較佳為1μm~10μm,更佳為2μm~7μm。若為此種範圍,則可獲得防眩性更優異,且可防止白色模糊之防眩性膜。粒子之重量平均粒徑可藉由庫爾特計數法而進行測定。再者,於防眩層中或防眩層形成用組合物中,上述粒子能夠以1次粒子之形態及/或1次粒子進行凝聚之形態存在,於本說明書中,所謂「粒 子之重量平均粒徑」,係指無論粒子形態如何,對防眩層形成用組合物中之粒子,均藉由庫爾特計數法進行測定之重量平均粒徑。
上述防眩層之厚度與上述粒子之重量平均粒徑之比(粒子之重量平均粒徑/防眩層之厚度)較佳為0.3~0.9,更佳為0.35~0.8。若為此種範圍,則可形成眩光抑制效果更大之防眩層。
上述粒子之折射率n1較佳為1.1~1.9,更佳為1.2~1.7。作為具有此種折射率n1之粒子,例如可列舉:聚矽氧粒子、聚苯乙烯粒子、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與甲基丙烯酸之共聚物等。又,上述粒子之折射率(n1)與上述黏合劑樹脂之折射率(n2)之差(n1-n2)較佳為0.5以下,更佳為0.3以下。又,(n1-n2)之下限值較佳為-0.9以上,更佳為-0.8以上。若為此種範圍,則可形成具有較佳之外部霧度之防眩層。又,上述粒子之折射率(n1)相對於黏合劑樹脂之折射率(n2)之比(n1/n2)較佳為0.8~1.2,更佳為0.9~1.1。若為此種範圍,則可獲得透明性及眩光抑制效果優異之防眩膜。再者,於包含複數種粒子之情形時,所謂「粒子之折射率(n1)」,係複數種粒子之平均折射率,例如於包含粒子A(折射率:na,重量比率:x)、粒子B(折射率:nb,重量比率:y)及/或粒子C(折射率:nc,重量比率:z)之情形時,「粒子之折射率n1」係根據n1=na×x+nb×y+nc×z之式而求出(其中,0≦x、y、z≦1,且x+y+z=1)。
上述粒子之形狀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為珠粒狀等大致球狀,亦可為粉末等不定形狀。較佳為縱橫比為1.5以下之大致球狀之粒子,更佳為球狀之粒子。
於上述防眩層中,粒子之含有比率相對於黏合劑樹脂100重量份,較佳為0.2重量份~12重量份,更佳為0.5重量份~12重量份,進而較佳為1重量份~7重量份。若為此種範圍,則可獲得防眩性更優異,且可防止白色模糊之防眩性膜。
於上述防眩層形成用組合物中,上述粒子較佳為分散性良好地(於凝聚較少之狀態下)存在。粒子之分散性(分散程度)可利用使用雷射繞射散射式粒度分佈測定法、動態光散射法、靜態光散射法等之粒度分佈測定進行評價。又,可藉由利用掃描電子顯微鏡等之顯微鏡觀察而進行測定。
於藉由利用雷射繞射散射式粒度分佈測定法之粒度分佈對防眩層形成用組合物中之粒子的分散性進行評價之情形時,D50(體積累積50%時之粒徑)、與體積累積粒徑D90(體積累積90%時之粒徑)之差的絕對值較佳為5μm以下,更佳為未達3μm,進而較佳為未達1μm,尤佳為0μm以上且未達1μm。若為此種範圍,則可形成具有適當之表面形狀之防眩層。若為此種範圍,則可形成具有適當之表面形狀之防眩層。
於藉由利用雷射繞射散射式粒度分佈測定法之粒度分佈對防眩層形成用組合物中之粒子的分散性進行評價之情形時,1μm以上且未達5μm之粒子之含有比率相對於該組合物中之粒子之總量,較佳為超過50重量%,更佳為70重量%以上,進而較佳為80重量%~100重量%。若為此種範圍,則可形成具有適當之表面形狀之防眩層。
上述防眩層形成用組合物可進而含有凝聚性填料。即,上述防眩層可進而含有凝聚性填料。藉由使凝聚性填料凝聚,可更嚴密地控制防眩層表面之凹凸形狀。更具體而言,可調整上述凝聚性填料之凝聚狀態,而容易地獲得較佳之形狀之凹凸面。凝聚性填料之凝聚狀態可根據該填料之性質(例如表面之化學修飾狀態、對黏合劑樹脂之親和性、對防眩層形成用組合物中所含之溶劑之親和性)、防眩層形成用組合物中所含之溶劑之種類等而進行調整。
作為上述凝聚性填料,例如可列舉:有機黏土、氧化聚烯烴、改性脲等。其中,較佳為有機黏土。
作為上述有機黏土,例如可列舉:膨潤石、滑石、膨潤土、蒙脫石、高嶺石等。其中,較佳為膨潤石。作為有機黏土亦可使用市售品。作為市售品之有機黏土,例如可列舉:Co-op Chemical公司製造之商品名「Lucentite SAN」、商品名「Lucentite STN」、商品名「Lucentite SEN」、商品名「Lucentite SPN」、商品名「Somasif ME-100」、商品名「Somasif MAE」、商品名「Somasif MTE」、商品名「Somasif MEE」、商品名「Somasif MPE」;Ho Jun公司製造之商品名「S-BEN」、商品名「S-BEN C」、商品名「S-BEN E」、商品名「S-BEN W」、商品名「S-BEN P」、商品名「S-BEN WX」、商品名「S-BEN N-400」、商品名「S-BEN NX」、商品名「S-BEN NX80」、商品名「S-BEN NO12S」、商品名「S-BEN NEZ」、商品名「S-BEN NO12」、商品名「S-BEN NE」、商品名「S-BEN NZ」、商品名「S-BEN NZ70」、商品名「Olga Knight」、商品名「Olga Knight D」、商品名「Olga Knight T」;KUNIMINE INDUSTRIES公司製造之商品名「Kunipia F」、商品名「Kunipia G」、商品名「Kunipia G4」;Roclkwood Additives公司製造之商品名「Tixogel VZ」、商品名「CLAYTONE HT」、商品名「CLAYTONE 40」等。
作為上述氧化聚烯烴,例如可列舉:楠本化成公司製造之商品名「Disparlon4200-20」、共榮社化學公司製造之商品名「FLOWNON SA300」等。
上述改性脲為異氰酸酯單體或其加成物體與有機胺之反應物。作為改性脲,例如可列舉BYK公司製造之商品名「BYK410」等。
上述凝聚性填料之含有比率相對於上述黏合劑樹脂100重量份,較佳為0.2重量份~5重量份,更佳為0.4重量份~4重量份。
上述防眩層形成用組合物較佳為包含任意適當之光聚合起始劑。作為光聚合起始劑,例如可列舉:2,2-二甲氧基-2-苯基苯乙酮、 苯乙酮、二苯甲酮、氧雜蒽酮、3-甲基苯乙酮、4-氯二苯甲酮、4,4'-二甲氧基二苯甲酮、安息香丙醚、苯偶醯二甲基縮酮、N,N,N',N'-四甲基-4,4'-二胺基二苯甲酮、1-(4-異丙基苯基)-2-羥基-2-甲基丙烷-1-酮、9-氧硫
Figure 104124971-A0305-02-0015-4
系化合物等。
上述防眩層形成用組合物可含有溶劑亦可不含。上述防眩層形成用組合物較佳為包含溶劑。作為溶劑,例如可列舉:甲醇、乙醇、異丙醇、丁醇、2-甲氧基乙醇等醇類;丙酮、甲基乙基酮、甲基異丁基酮、環戊酮等酮類;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等酯類;二異丙醚、丙二醇單甲醚等醚類;乙二醇、丙二醇等二醇類;乙基溶纖素、丁基溶纖素等溶纖素類;己烷、庚烷、辛烷等脂肪族烴類;苯、甲苯、二甲苯等芳香族烴類等。該等可單獨使用,亦可將複數種組合而使用。於使用包含上述有機黏土之防眩層形成用組合物之情形時,較佳為使用甲苯、環戊酮及/或二甲苯作為溶劑。
於一實施形態中,作為上述溶劑,可使用包含環戊酮及/或甲基乙基酮之混合溶劑(例如包含環戊酮與甲苯之混合溶劑、包含甲基乙基酮與甲苯之混合溶劑)。若使用此種混合溶劑,則可根據環戊酮或甲基乙基酮之含有比率來調整中間層之厚度。混合溶劑中之環戊酮或甲基乙基酮之含有比率相對於混合溶劑總量,較佳為1重量%~50重量%,更佳為3重量%~50重量%。進而較佳為環戊酮與甲苯之混合溶劑,可使用環戊酮之含有比率為1重量%~50重量%之混合溶劑。若使用包含此種混合溶劑之防眩層形成用組合物,則可於適宜作為防眩膜之透明基材之樹脂膜(例如三乙醯纖維素膜)上,形成較佳之厚度之中間層,且形成防眩層。
於一實施形態中,上述溶劑之SP(Solubility Parameter,溶解性參數)值較佳為7~12(cal/cm3)1/2,更佳為8~11(cal/cm3)1/2。若為此種範圍,則可於適宜作為防眩膜之透明基材之樹脂膜(例如三乙醯纖維素 膜)上,形成較佳之厚度之中間層,且形成防眩層。再者,SP值係藉由Small之式算出之溶解度參數。SP值之計算可藉由公知之文獻(例如Journal of Applied Chemistry,3,71,1953.等)中所記載之方法而進行。又,於溶劑為混合溶劑之情形時,該混合溶劑之SP值可基於構成混合溶劑之各溶劑之莫耳分率而進行計算。
上述防眩層形成用組合物之固形物成分濃度較佳為20重量%~80重量%,更佳為25重量%~60重量%,進而較佳為30重量%~50重量%。若為此種範圍,則可獲得較佳之形狀之凹凸面,且可適當地調整外部霧度。
上述防眩層形成用組合物可進而含有任意適當之添加劑。作為添加劑,例如可列舉:調平劑、抗黏連劑、分散穩定劑、觸變劑、抗氧化劑、紫外線吸收劑、消泡劑、增黏劑、分散劑、界面活性劑、觸媒、潤滑劑、防靜電劑等。
上述防眩層可將於將上述防眩層形成用組合物塗佈於透明基材後使之硬化而獲得。作為防眩層形成用組合物之塗佈方法,可採用任意適當之方法。例如可列舉:棒式塗佈法、輥塗法、凹版塗佈法、桿式塗佈法、孔縫式塗佈法、淋幕式塗佈法、噴注式塗佈法、缺角輪塗佈法。
再者,於一實施形態中,於將上述防眩層形成用組合物塗佈於透明基材後,於進行硬化前(或硬化處理中),使形成有塗佈層之透明基材傾斜或旋轉。於防眩層形成用組合物中包含凝聚性填料之情形時,藉由進行此種操作,可促進凝聚性填料彼此之接觸,而使凝聚性填料適當地凝聚(剪切凝聚)。例如,藉由調整上述傾斜或旋轉時之傾斜角或旋轉速度,可控制凝聚性填料之凝聚狀態。
作為上述防眩層形成用組合物之硬化方法,可採用任意適當之硬化處理。硬化處理代表性地係藉由紫外線照射而進行。紫外線照射 之累計光量較佳為50mJ/cm2~500mJ/cm2
C.透明基材
上述透明基材可由樹脂膜所形成。作為上述透明基材(樹脂膜),只要具有可見光透過性,則可使用任意適當之基材(樹脂膜)。作為構成上述透明基材(樹脂膜)之材料,例如可列舉:三乙醯纖維素(TAC)、聚碳酸酯、丙烯酸系聚合物、環狀聚烯烴、具有降
Figure 104124971-A0305-02-0017-5
烯結構之聚烯烴、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等。
上述透明基材之厚度較佳為10μm~500μm,更佳為20μm~300μm,進而較佳為30μm~100μm。再者,於在防眩膜上未形成中間層之情形時,透明基材之厚度相當於上述樹脂膜之厚度。又,於在防眩膜上形成有中間層之情形時,透明基材之厚度相當於上述樹脂膜中之未形成中間層之部分的厚度。
構成上述樹脂膜之樹脂之SP值較佳為10(cal/cm3)1/2以上,更佳為15(cal/cm3)1/2以上,進而較佳為20(cal/cm3)1/2以上。若為此種範圍,則可形成適當厚度之中間層。上述樹脂之SP值之上限例如為30(cal/cm3)1/2以下,較佳為28(cal/cm3)1/2以下,更佳為25(cal/cm3)1/2以下。於一實施形態中,上述防眩層形成用組合物中所含之溶劑之SP值與構成上述樹脂膜之樹脂之SP值的差(樹脂SP值一溶劑SP值)較佳為-10~20(cal/cm3)1/2,更佳為5~20(cal/cm3)1/2,為10~15(cal/cm3)1/2
上述透明基材之折射率較佳為1.30~1.80。
D.中間層
如上所述,於透明基材與防眩層之間亦可形成有中間層。
上述中間層之厚度(圖2中之厚度b)相對於該防眩層之厚度(圖2中之厚度a),較佳為0.1%~123%。中間層之厚度相對於上述防眩層之厚度之比的下限較佳為1%,更佳為3%。又,中間層之厚度相對於上述防眩層之厚度之比的上限較佳為100%,更佳為85%,進而較佳為 65%。再者,中間層、防眩層及透明基材之厚度可利用顯微鏡(例如TEM(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穿透式電子顯微鏡))觀察防眩膜之剖面,特定出中間層與樹脂層及接著劑層之界面而進行測定。界面之特定亦可使用特定之分析法(例如飛行時間型二次離子質譜法)。
於本發明中,藉由以使於形成防眩層時所形成之上述中間層之厚度不會變得過厚之方式,控制為上述比率,可獲得眩光抑制效果更高之防眩膜。本發明之防眩膜即便應用於高清晰之圖像顯示裝置,亦可表現出優異之眩光抑制效果。又,本發明之防眩膜即便使防眩層之內部霧度相對較小,亦不易產生眩光,因此,透明性優異。進而,藉由將中間層之厚度相對於防眩層之厚度之比率設為123%以下,可形成耐擦傷性優異之防眩層。
又,藉由將中間層之厚度相對於防眩層之厚度之比率設為3%以上(更佳為10%以上),上述粒子可分散性良好地(於凝聚較少之狀態下)存在於防眩層中,其結果為,可獲得能夠抑制眩光之防眩膜。
上述中間層之厚度較佳為0.1μm~30μm,更佳為0.3μm~20μm,進而較佳為1μm~10μm,尤佳為1.5μm~5μm。
D.圖像顯示裝置
圖3係表示使用本發明之防眩膜之圖像顯示裝置之一例的概略剖視圖。於圖3中,表示圖像顯示裝置200之一部分(視認側)。圖像顯示裝置200具備防眩膜100與圖像顯示單元30。較佳為防眩膜100係使透明基材10成為圖像顯示單元30側而進行配置。於防眩膜100與圖像顯示單元30之間,可配置任意適當之光學構件A,且於防眩層10與圖像顯示單元30之間形成特定之間隙X。作為光學構件A,例如可列舉:玻璃基板、偏光板、相位差膜、接著劑層、黏著劑層等。於防眩膜100與圖像顯示單元30之間,可配置單獨之光學構件,亦可配置複數 個、複數種光學構件。
作為上述圖像顯示單元,可使用任意適當之圖像顯示單元。例如,於上述圖像顯示裝置為液晶顯示裝置之情形時液晶單元相當於圖像顯示單元,於有機EL(Electroluminescence,電致發光)圖像顯示裝置之情形時,有機EL元件相當於圖像顯示單元。液晶單元代表性地具有一對基板與配置於該基板間之作為顯示介質之液晶層。
防眩膜中之防眩層與圖像顯示單元之間隙X較佳為50μm~800μm。於一實施形態中,上述圖像顯示裝置之間隙X為100μm以上。本發明之防眩膜於如此間隙X較大之情形時亦可抑制眩光。再者,所謂防眩膜中之防眩層與圖像顯示單元之間隙X,係指防眩層之背面(圖像顯示單元側之面)與圖像顯示單元之視認側面(防眩膜側之面)所成的距離。因此,間隙X相當於配置於防眩膜100與圖像顯示單元30之間之光學構件A之總厚(例如偏光板、玻璃基板及/或黏著劑層之合計厚度)、與防眩膜中之透明基材(於形成有中間層之情形時,為透明基材及中間層)的合計厚度。又,於圖像顯示單元為液晶單元之情形時,該液晶單元所具備之視認側基板之視認側面與防眩層之背面的距離為上述間隙X。
本發明之防眩膜不僅可適宜地用於間隙X較小之圖像顯示裝置,亦可適宜地用於間隙X較大之圖像顯示裝置(例如具備相對較厚之玻璃基板(例如厚度為100μm~800μm之玻璃基板)之圖像顯示裝置)。先前,於要求耐熱性、強度等之用途(例如車輛用途)中,藉由加厚玻璃基板而提高耐熱性。然而,本發明之發明者等人發現,隨著加厚玻璃基板,即,隨著加厚上述間隙X,於應用防眩膜之情形時所產生之眩光增大。即,本發明之防眩膜係可解決該課題者,可適宜地用於車輛用途之圖像顯示裝置。又,使用本發明之防眩膜之效果對高清晰之圖像顯示裝置變得更顯著。
上述圖像顯示裝置可進而含有任意適當之構件。例如可進而含有設置於圖像顯示單元之背面側之偏光板、光學膜、背光裝置等。
[實施例]
以下,藉由實施例具體地說明本發明,但本發明並不受該等實施例之限定。
再者,粒子之重量平均粒徑係藉由庫爾特計數法而進行測定。具體而言,對於防眩層形成用組合物,使用利用細孔電阻法之粒度分佈測定裝置(Beckman Coulter公司製造,商品名「Coulter Multisizer」),測定粒子通過細孔時之相當於粒子之體積之電解液的電阻,藉此測定粒子之數量與體積,而算出重量平均粒徑。
又,各層之厚度係利用光學顯微鏡(KEYENCE公司製造,商品名「VHX-700F」)或TEM(Hitachi公司製造,商品名「H-7650」)觀察剖面而進行測定。於利用光學顯微鏡進行觀察時,藉由切片機切斷進行樹脂包埋後之防眩膜,而製作觀察用樣品。又,於利用TEM進行觀察時,藉由包括重金屬染色處理之超薄切片法製作樣品。
又,折射率係使用Atago公司製造之阿貝折射率計(商品名:DR-M2/1550),選擇單溴萘作為中間液,對測定對象之測定面入射測定光,並藉由上述裝置中所示之規定之測定方法進行測定。
[實施例1]
將作為黏合劑樹脂之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大阪有機化學公司製造,商品名「Viscoat#300」)50重量份及丙烯酸胺基甲酸酯預聚物(新中村化學工業公司製造,商品名「UA-53H-80BK」)50重量份、聚矽氧粒子(邁圖高新材料日本有限公司製造,商品名「TOSPEARL 130」,重量平均粒徑:3μm,折射率:1.42)3.5重量份、作為有機黏土之合成膨潤石(Co-op Chemical公司製造,商品名「Lucentite SAN」)2重量份、光聚合起始劑(BASF公司製造,商品名「Irgacure 907」)3重量份、及調平劑(DIC公司製造,商品名「PC4100」,固形物成分10%)0.2重量份混合,並利用甲苯/環戊酮(CPN)混合溶劑(重量比70/30)進行稀釋,而製備固形物成分濃度35重量%之防眩層形成用組合物。再者,有機黏土係利用甲苯以使固形物成分成為6重量%之方式進行稀釋而使用。
於作為透明基材之三乙醯纖維素膜(Konica Minolta Opto公司製造,商品名「KC4UA」,厚度:40μm)上,使用缺角輪塗佈機(Comma coater)(註冊商標)塗佈上述防眩層形成用組合物,於80℃下加熱1分鐘後,利用高壓水銀燈照射累計光量300mJ/cm2之紫外線,而獲得於透明基材上形成有防眩層(厚度:6.3μm)之防眩膜。又,於該防眩膜之透明基材與防眩層之間形成有1.7μm之中間層。
[實施例2]
將作為黏合劑樹脂之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大阪有機化學公司製造,商品名「Viscoat#300」)50重量份及丙烯酸胺基甲酸酯預聚物(新中村化學工業公司製造,商品名「UA-53H-80BK」)50重量份、聚矽氧粒子(邁圖高新材料日本有限公司製造,商品名「TOSPEARL 130」,重量平均粒徑:3μm,折射率:1.42)1.7重量份、聚苯乙烯粒子(積水化成品工業公司製造,商品名「Techpolymer」,重量平均粒徑:3μm,折射率:1.59)2.3重量份、作為有機黏土之合成膨潤石(Co-op Chemical公司製造,商品名「Lucentite SAN」)2重量份、光聚合起始劑(BASF公司製造,商品名「Irgacure 907」)3重量份、及調平劑(DIC公司製造,商品名「PC4100」,固形物成分10%)0.2重量份混合,並利用甲苯/環戊酮(CPN)混合溶劑(重量比70/30)進行稀釋,而製備固形物成分濃度35重量%之防眩層形成用組合物。再者,有機黏土係利用甲苯以使固形物成分成為6重量%之方式進行稀釋而使用。
於作為透明基材之三乙醯纖維素膜(Konica Minolta Opto公司製 造,商品名「KC4UA」,厚度:40μm)上,使用缺角輪塗佈機(註冊商標)塗佈上述防眩層形成用組合物,於80℃下加熱1分鐘後,利用高壓水銀燈照射累計光量300mJ/cm2之紫外線,而獲得於透明基材上形成有防眩層(厚度:6.3μm)之防眩膜。又,於該防眩膜之透明基材與防眩層之間形成有1.7μm之中間層。
[比較例1]
使用聚苯乙烯粒子(積水化成品工業公司製造,商品名「Techpolymer」,重量平均粒徑:3μm,折射率:1.59)5重量份代替聚矽氧粒子(邁圖高新材料日本有限公司製造,商品名「TOSPEARL 130」,重量平均粒徑:3μm,折射率:1.42)3.5重量份,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1相固之方式,獲得防眩膜。
[比較例2]
將作為有機黏土之合成膨潤石(Co-op Chemical公司製造,商品名「Lucentite SAN」)之調配量設為1.85重量份,並將防眩層形成用組合物之固形物成分濃度設為36重量%,除此以外,以與比較例1相同之方式獲得防眩膜。
[比較例3]
將作為黏合劑樹脂之丙烯酸胺基甲酸酯(DIC公司製造,商品名「UNIDIC 17-806」)100重量份、聚苯乙烯粒子(綜研化學公司製造,商品名「SX-350H」,重量平均粒徑:3.5μm,折射率:1.59)15重量份、光聚合起始劑(BASF公司製造,商品名「Irgacure 907」)3重量份、及調平劑(DIC公司製造,商品名「PC4100」,固形物成分10%)0.2重量份混合,並利用甲苯/環戊酮(CPN)混合溶劑(重量比70/30)進行稀釋,而製備固形物成分濃度32重量%之防眩層形成用組合物。再者,有機黏土係利用甲苯以使固形物成分成為6重量%之方式進行稀釋而使用。
於作為透明基材之三乙醯纖維素膜(Konica Minolta Opto公司製造,商品名「KC4UA」,厚度:40μm)上,使用缺角輪塗佈機(註冊商標)塗佈上述防眩層形成用組合物,於80℃下加熱1分鐘後,利用高壓水銀燈照射累計光量300mJ/cm2之紫外線,而獲得於透明基材上形成有防眩層(厚度:6.3μm)之防眩膜。
[比較例4]
使用多孔質二氧化矽粒子(Fuji Silysia化學公司製造,商品名「SYLOPHOBIC 702」,重量平均粒徑:2.5μm,折射率:1.46)1.56重量份與多孔質二氧化矽粒子(Fuji Silysia化學公司製造,商品名「SYLOPHOBIC 100」,重量平均粒徑:1.4μm,折射率:1.46)1.35重量份代替聚苯乙烯粒子(綜研化學公司製造,商品名「SX-350H」,重量平均粒徑:3.5μm,折射率:1.59)15重量份,並將防眩層形成用組合物之固形物成分濃度設為48重量%,除此以外,以與比較例3相同之方式獲得防眩膜。
[比較例5]
使用多孔質二氧化矽粒子(Fuji Silysia化學公司製造,商品名「SYLOPHOBIC 100」,重量平均粒徑:1.4μm,折射率:1.46)11.6重量份代替聚苯乙烯粒子(綜研化學公司製造,商品名「SX-350H」,重量平均粒徑:3.5μm,折射率:1.59)15重量份,並將防眩層形成用組合物之固形物成分濃度設為42重量%,除此以外,以與比較例3相同之方式獲得防眩膜。
[比較例6]
將聚矽氧粒子(邁圖高新材料日本有限公司製造,商品名「TOSPEARL 130」,重量平均1次粒徑:3μm,折射率:1.42)之調配量設為1.6重量份,並將聚苯乙烯粒子(積水化成品工業公司製造,商品名「Techpolymer」,重量平均粒徑:3μm,折射率:1.59)之調配量 設為2.4重量份,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2相同之方式獲得防眩膜。
<評價>
將實施例及比較例中獲得之防眩膜供給至以下之評價。將結果示於表1。
1、防眩層凹凸面之形狀(Ra、Sm、θa)
依據JIS B0601(1994年度版),測定平均凹凸間距離Sm(mm)及算術平均表面粗糙度Ra(μm)。具體而言,於防眩膜之透明基材之與防眩層相反之側之面,利用黏著劑貼合玻璃板(MATSUNAMI公司製造,MICRO SLIDE GLASS,型號S,厚度1.3mm,45×50mm),而製作試樣。使用具有前端部(金剛石)之曲率半徑R=2μm之測定針之觸針式表面粗糙度測定器(小阪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製造,高精度微細形狀測定器,商品名「Surfcorder ET4000」),於掃描速度0.1mm/sec、臨界值0.8mm、測定長4mm之條件下,沿一定方向測定上述試樣中之防眩層之表面形狀,而求出平均凹凸間距離Sm(mm)及算術平均表面粗糙度Ra。又,根據所獲得之表面粗糙度曲線求出平均傾斜角度θa(°)。再者,上述高精度微細形狀測定器會自動算出上述各測定值。
2、整體霧度
依據JIS K 7136(2000年版)之霧度(haze),使用霧度計(村上色彩技術研究所製造,商品名「HM-150」)進行測定。
3、內部霧度及外部霧度
於防眩膜之防眩層表面(與透明基材相反之側之面),貼合三乙醯纖維素(TAC)膜而獲得評價試樣,藉由上述(2)之方法測定該評價試樣之霧度值,並將所獲得之值設為內部霧度。
將自整體霧度減去內部霧度而得之值設為外部霧度。
4、眩光評價 (間隙X=60μm時之評價)
於背光裝置(HAKUBA Photo Industry公司製造,商品名「Light Viewer5700」)上配置玻璃板(厚度:700μm),於該玻璃板之與背光裝置相反之側之面,配置黑矩陣圖案而準備評價用台。
於該評價用台上,配置黏著劑層(厚度:20μm)作為構成間隙X之一部分之構件A。
於上述構件A上,使透明基材朝下(即,以使黏著劑層與透明基材對向之方式),配置實施例及比較例中獲得之防眩膜。此種構成係評價間隙X為60μm(=黏著劑層20μm+透明基材與中間層之合計40μm)之情形時之眩光的構成。
繼而,對防眩膜照射光,並藉由下述基準評價防眩膜中所產生之眩光。
再者,黑矩陣圖案之清晰度係設為105ppi、200ppi、267ppi,對各清晰度進行上述評價。
○:幾乎無眩光
△:雖然有眩光,但為實用上並無問題之程度
×:可見實用上存在問題之眩光
(間隙X=500μm時之評價)
以與上述相同之方式,準備評價用台。
於該評價用台上,分別交替地積層TAC膜(厚度:80μm)4片與黏著劑層(厚度:20μm)4層作為構成間隙X之一部分之構件A,進而積層TAC膜(厚度:40μm)與黏著劑層(厚度:20μm)。
於上述構件A上,使透明基材朝下(即,以使黏著劑層與透明基材對向之方式),配置實施例及比較例中獲得之防眩膜。再者,此種構成係評價間隙X為500μm(=TAC 80μm×4+TAC 40μm×1+黏著劑層20μm×5+透明基材與中間層之合計40μm)之情形時之眩光的構成。
藉由此種構成,進行與上述相同之評價。
(間隙X=800μm時之評價)
以與上述相同之方式,準備評價用台。
於該評價用台上,分別交替地積層TAC膜(厚度:80μm)7片與黏著劑層(厚度:20μm)7層作為構成間隙X之一部分之構件A,進而積層TAC膜(厚度:40μm)與黏著劑層(厚度:20μm)。
於上述構件A上,使透明基材朝下(即,以使黏著劑層與透明基材對向之方式),配置實施例及比較例中獲得之防眩膜。此種構成係評價間隙X為800μm(=TAC 80μm×7+TAC 40μm×1+黏著劑層20μm×8+透明基材與中間層之合計40μm)之情形時之眩光的構成。
藉由此種構成,進行與上述相同之評價。
5、白色模糊
於透明基材之與防眩層相反之側之面,介隔黏著劑貼合黑色丙烯酸板(Mitsubishi Rayon公司製造,厚度:2mm),而製作抑制背面反射之影響後之評價試樣。
於照度1000Lx之環境下(相當於使用顯示器之通常之辦公室環境),相對於該評價試樣之上表面,將垂直方向設為基準(0°),自60°之方向藉由目測觀察白色模糊現象之程度,並藉由下述評價基準進行評價。
○:未見白色模糊
△:可見對視認性之影響較少之程度之白色模糊
×:可見如使視認性明顯降低般之較深之白色模糊
6、防眩性
於透明基材之與防眩層相反之側之面,介隔黏著劑貼合黑色丙烯酸板(Mitsubishi Rayon公司製造,厚度:2mm),抑制背面反射之影響而製作評價試樣。
於照度1000Lx之環境下(相當於使用顯示器之通常之辦公室環境),利用螢光燈(三波長光源)照射該評價試樣,並藉由以下之評價基準藉由目測評價防眩膜之防眩性。
○:未殘留映入之螢光燈之輪廓之像,防眩性優異
×:螢光燈之輪廓映入至像中,防眩性較差
Figure 104124971-A0305-02-0028-1
根據表1可明確,本發明之防眩膜無論配置於背面側之構件之厚度如何均可抑制眩光,且透明性及防眩性優異。又,於高清晰之圖像顯示裝置中亦可發揮出該效果。
10:透明基材
20:防眩層
100:防眩膜

Claims (7)

  1. 一種防眩膜,其具備:透明基材;及防眩層,其包含粒子,且配置於該透明基材之至少一面,於藉由利用雷射繞射散射式粒度分佈測定法之粒度分佈對粒子的分散性進行評價之情形時,1μm以上且未達5μm之粒子之含有比率相對於粒子之總量為超過50重量%,上述防眩層之與上述透明基材相反之側的表面為凹凸面,且該凹凸面中之凹凸之平均間隔Sm、平均傾斜角θa、及凹凸面之算術平均表面粗糙度Ra顯示出0≦Ra/Sm×θa×1000≦2之關係,並且外部霧度為-5%~0.7%。
  2. 如請求項1之防眩膜,其整體霧度為5%~40%。
  3. 如請求項1之防眩膜,其內部霧度為10%~40%。
  4. 如請求項1之防眩膜,其中上述防眩層包含黏合劑樹脂與粒子,並且該粒子之折射率n1與該黏合劑樹脂之折射率n2之差(n1-n2)為0.5以下。
  5.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防眩膜,其中上述防眩層包含凝聚性填料。
  6. 如請求項5之防眩膜,其中上述凝聚性填料為有機黏土。
  7.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防眩膜,其進而具備形成於上述透明基材與上述防眩層之間,且包含構成該透明基材之材料之至少一部分及/或該黏合劑樹脂之至少一部分之中間層,並且該中間層之厚度相對於該防眩層之厚度為0.1%~123%。
TW104124971A 2014-08-01 2015-07-31 防眩膜 TWI72299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57818 2014-08-01
JP2014-157818 2014-08-01
JP2015150988A JP2016035575A (ja) 2014-08-01 2015-07-30 防眩フィルム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15-150988 2015-07-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17210A TW201617210A (zh) 2016-05-16
TWI722994B true TWI722994B (zh) 2021-04-01

Family

ID=552177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24971A TWI722994B (zh) 2014-08-01 2015-07-31 防眩膜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2016035575A (zh)
KR (1) KR20170040197A (zh)
CN (1) CN106574992B (zh)
TW (1) TWI722994B (zh)
WO (1) WO201601781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88186A1 (ja) * 2016-04-25 2017-11-02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表示装置、光学シート及び光学シートの選別方法
JP6829096B2 (ja) * 2017-02-08 2021-02-10 帝人株式会社 防眩フィルムおよび成形体の製造方法
CN107290809A (zh) * 2017-07-20 2017-10-24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抗眩层的制作方法及显示面板
JP2020056921A (ja) * 2018-10-02 2020-04-09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湿度応答性可逆変形構造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21124616A (ja) * 2020-02-05 2021-08-30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防眩性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防眩性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光学部材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054861A (ja) * 2008-08-28 2010-03-11 Fujifilm Corp 光学フィルム、その製造方法、偏光板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TW201305590A (zh) * 2011-06-29 2013-02-01 Nitto Denko Corp 防眩性薄膜、偏光板、影像顯示裝置及防眩性薄膜之製造方法
CN103376479A (zh) * 2012-04-19 2013-10-30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防眩性膜、偏振片和图像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020267A (ja) * 2008-06-09 2010-01-28 Sony Corp 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防眩性フィルム、光学層付偏光子、ならびに表示装置
KR20100020906A (ko) * 2008-08-13 2010-02-23 소니 가부시끼가이샤 광학 필름 및 그 제조 방법, 눈부심방지성 필름, 광학층이 부착된 편광자 및 표시 장치
US9507057B2 (en) * 2011-10-12 2016-11-29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Anti-glare sheet for image display device
JP5102405B1 (ja) 2012-06-28 2012-12-19 株式会社エービーシー商会 壁面カバー材支持装置及び壁面用エキスパンションジョイント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054861A (ja) * 2008-08-28 2010-03-11 Fujifilm Corp 光学フィルム、その製造方法、偏光板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TW201305590A (zh) * 2011-06-29 2013-02-01 Nitto Denko Corp 防眩性薄膜、偏光板、影像顯示裝置及防眩性薄膜之製造方法
CN103376479A (zh) * 2012-04-19 2013-10-30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防眩性膜、偏振片和图像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17210A (zh) 2016-05-16
JP2016035575A (ja) 2016-03-17
CN106574992A (zh) 2017-04-19
WO2016017817A1 (ja) 2016-02-04
KR20170040197A (ko) 2017-04-12
CN106574992B (zh) 2020-05-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22994B (zh) 防眩膜
KR101898833B1 (ko) 방현성 필름, 편광판 및 화상 표시 장치
JP5476843B2 (ja) 光学積層体、偏光板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TWI689414B (zh) 圖像顯示裝置
TWI605266B (zh) 防眩性薄膜之製造方法、防眩性薄膜、偏光板及影像顯示裝置
KR20110027636A (ko) 광학 필름 및 그 제조 방법, 방현성 필름, 광학층이 달린 편광자와 표시 장치
KR20230086649A (ko) 방현 필름
JP2022046652A (ja) 防眩フィルム
TWI644122B (zh) 影像顯示裝置、防眩性薄膜及防眩性薄膜之製造方法
TW202100340A (zh) 光擴散薄膜、光擴散薄膜之製造方法、光學構件、影像顯示裝置用顯示面板及影像顯示裝置
JP2020060781A (ja) 防眩フィルム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WO2021177170A1 (ja) 防眩フィルム
JP2020052433A (ja) 防眩フィルム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WO2021177169A1 (ja) 防眩フィルム
JP7343273B2 (ja) 防眩性フィルム、防眩性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光学部材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TWI834758B (zh) 防眩性薄膜、防眩性薄膜之製造方法、光學構件及影像顯示裝置
TW202124133A (zh) 防眩性薄膜、防眩性薄膜之設計方法、防眩性薄膜之製造方法、光學構件及影像顯示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