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02165B - 跨坐型車輛 - Google Patents

跨坐型車輛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02165B
TWI702165B TW108102514A TW108102514A TWI702165B TW I702165 B TWI702165 B TW I702165B TW 108102514 A TW108102514 A TW 108102514A TW 108102514 A TW108102514 A TW 108102514A TW I702165 B TWI702165 B TW I70216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footrest
viewed
straddle
hous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025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32350A (zh
Inventor
凱特拉 盧耶格特
維拉利特 威特凡金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山葉發動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山葉發動機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山葉發動機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323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323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021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02165B/zh

Links

Images

Abstract

護腿板(27L)之下部包含朝向前方凹陷之凹陷部(31L)。腳踏板(25)包含面向凹陷部(31L)配置之傾斜擱腳部(34L)、及後擱腳部(33)。傾斜擱腳部(34L)於車輛側視下,與後擱腳部(33)相比朝向前方且上方傾斜。護腿板(27L)包含第1傾斜緣部(35L)、第2傾斜緣部(36L)及第3傾斜緣部(37L)。於車輛側視下,傾斜擱腳部(34L)之前端配置於位於較前輪(5)之上端更靠下方且不與前輪(5)重疊之位置。於車輛側視下,第2傾斜緣部(36L)相對於水平方向之傾斜角(B3)大於傾斜擱腳部(34L)相對於水平方向之傾斜角(B1)。

Description

跨坐型車輛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跨坐型車輛。
大型速克達機車具備較大之前外殼,以便覆蓋配置於把手之前方之儀表。因此,亦可使覆蓋前輪之周邊之前下部外殼變大。由於可使前下部外殼變大,故而可將舒適之乘車姿勢所需之擱腳部於較腳踏板更靠前方設置於前下部外殼。又,於大型速克達機車中,由於軸距較大,故而容易使擱腳部於車輛前後方向上變大。
又,於大型速克達機車中,為了避免與前輪之干涉,可使前下部外殼於寬度方向上變大。因此,藉由使前下部外殼於寬度方向上變大,可於前輪之後方且上方設置較大之擱腳部。因此,容易使擱腳部於車寬方向上變大。
於大型速克達機車中,可藉由使擱腳部變大而確保腳周圍之舒適性。但,於前輪之後方且上方設置較大之擱腳部係藉由車輛之軸距較大且使覆蓋擱腳部與前輪之前下部外殼大型化而實現。
與此相對,於小型速克達機車中,車輛整體小型化,且軸距較小。又,為了使車體小型化,而使前下部外殼小型化。因此,與大型速克達機車相比,使擱腳空間變大存在限制。
此處,本發明之發明者研究了一種跨坐型車輛,其確保如大型速克達機車般之舒適性,且具備如小型速克達機車般之小型化之車體。發明者嘗試了藉由於護腿板之下部設置朝前方突出之凹陷部以使擱腳空間朝前方擴寬,從而確保舒適性。但,發明者注意到,雖然可實現擱腳部之擴大,但因膝部伴隨腳之移動而朝前方移動,且膝部與護腿板接觸,而導致膝部周圍之舒適性較差。又,於小型速克達機車中,騎乘者有時乘坐於座部之靠前側。於此情形時,亦會因膝部與護腿板接觸而導致膝部周圍之舒適性變差。
因此,發明者為了確保膝部周圍之舒適性而進行了努力研究。就人體工學觀點而言,發明者研究了亦考慮到膝部之彎曲點之中心之移動之構造。發明者想到藉由以膝部之彎曲中心為軸使腳尖朝斜上方移動來使膝下部分移動,而非藉由使膝部之彎曲中心於前後方向上移動來使膝下部分朝前方平行移動。藉此,發現了如下構造:無需使車體大型化以擴寬擱腳空間,而可維持小型化之車體且確保駕駛者之腳周圍與膝部周圍之兩處之舒適性。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於跨坐型車輛中,抑制前外殼之大型化,且使腳周圍之舒適性與膝部周圍之舒適性一併提高。
一態樣之跨坐型車輛具備車體框架、轉向裝置、前輪、前外殼、座部、後外殼及腳踏板。車體框架包含頭管及向下框架。向下框架自頭管朝向下方延伸。轉向裝置可旋轉地支持於頭管。前輪可旋轉地支持於轉向裝置。前外殼配置於頭管與向下框架之周圍。座部配置於前外殼之後方。後外殼配置於座部之下方。腳踏板配置於前外殼與後外殼之間。
前外殼包含前表面部及護腿板。前表面部配置於頭管之前方。護腿板配置於前表面部之後方。護腿板之下部包含朝向前方凹陷之凹陷部。腳踏板包含面向凹陷部配置之傾斜擱腳部及後擱腳部。傾斜擱腳部於車輛側視下,與後擱腳部相比朝向前方且上方傾斜。後擱腳部配置於傾斜擱腳部之後方。護腿板包含第1傾斜緣部、第2傾斜緣部及第3傾斜緣部。第1傾斜緣部於車輛側視下,自傾斜擱腳部之前端朝向上方且後方延伸。第2傾斜緣部於車輛側視下,自第1傾斜緣部之上端朝向上方且前方延伸。第3傾斜緣部於車輛側視下,自第2傾斜緣部之上端朝向上方且後方延伸。於車輛側視下,傾斜擱腳部之前端配置於位於較前輪之上端更靠下方且不與前輪重疊之位置。於車輛側視下,第2傾斜緣部相對於水平方向之傾斜角較傾斜擱腳部相對於水平方向之傾斜角大。
於本態樣之跨坐型車輛中,護腿板之下部包含朝向前方凹陷之凹陷部,腳踏板包含面向凹陷部配置之傾斜擱腳部。因此,可使擱腳空間朝前方擴寬。由於擱腳部傾斜,故而與設置有平坦之擱腳部之情形相比,得以抑制騎乘者之膝部與腳一起朝前方平行移動。騎乘者可藉由將腳放置於傾斜擱腳部,而以膝部之彎曲中心為軸使腳尖朝斜上方移動,藉此使膝下部分移動。因此,可抑制膝部之前後之移動。又,於護腿板中,在傾斜擱腳部之上方,設置有第1傾斜緣部、第2傾斜緣部及第3傾斜緣部。因此,可擴大護腿板與膝部之間之空間。藉此,得以抑制膝部與護腿板干涉。如上所述,於本態樣之跨坐型車輛中,無需使車體大型化以擴寬擱腳空間,而可維持小型化之車體,且確保駕駛者之腳周圍與膝部周圍之兩處之舒適性。
於車輛側視下,傾斜擱腳部之前端配置於位於較前輪之上端更靠下方且不與前輪重疊之位置。因此,使擱腳空間朝前方擴寬,且得以抑制前外殼之下部於車寬方向上大型化。又,於車輛側視下,第2傾斜緣部相對於水平方向之傾斜角較傾斜擱腳部相對於水平方向之傾斜角大。因此,確保膝部周圍之空間較大,且得以抑制前外殼於前後大型化。
後擱腳部亦可具有遍及車寬方向而平坦之形狀。於此情形時,容易上下車。又,即便為了使車輛小型化而平坦之後擱腳部之前後長度變小,亦可利用傾斜擱腳部確保擱腳空間於前方較寬。
前外殼亦可包含於車輛側視下自前外殼之前端朝後方且下方延伸之前緣。於車輛側視下,前外殼之前緣中之位於較第1傾斜緣部之上端更靠上方之部分亦可位於較傾斜擱腳部之延長線更靠上方。如此,即便為前外殼於前後方向上較小之車輛,亦可利用傾斜擱腳部及第1~第3傾斜緣部,使腳周圍之舒適性與膝部周圍之舒適性一併提高。
於車輛側視下,前外殼之前端亦可位於較傾斜擱腳部之延長線更靠後方。如此,即便為前外殼於前後方向上較小之車輛,亦可利用傾斜擱腳部及第1~第3傾斜緣部,使腳周圍之舒適性與膝部周圍之舒適性一併提高。
於車輛側視下,前外殼之前端與傾斜擱腳部之前端之間之車輛前後方向上的距離亦可小於前外殼之前端與前外殼之上端之間之上下方向上的距離。如此,即便為前外殼於前後方向上較小之車輛,亦可利用傾斜擱腳部及第1~第3傾斜緣部,使腳周圍之舒適性與膝部周圍之舒適性一併提高。
傾斜擱腳部之前端亦可位於較前輪之上端更靠下方且較前輪之後端更靠上方。藉由如此配置傾斜擱腳部之前端,與傾斜擱腳部之前端配置於更低之位置之情形相比,得以抑制騎乘者之膝部與腳一起朝前方移動。
於車輛側視下,護腿板與腳踏板之連接部之後端和後外殼與腳踏板之連接部之前端之間之車輛前後方向上的距離亦可小於護腿板與腳踏板之連接部之後端和傾斜擱腳部之前端之間之車輛前後方向上的距離。即便為如此於車輛前後方向上腳踏板較小之車輛,亦可利用傾斜擱腳部及第1~第3傾斜緣部,使腳周圍之舒適性與膝部周圍之舒適性一併提高。
前外殼亦可包含在車輛側視下自前外殼之前端朝後方且下方延伸之前緣。於車輛側視下,前外殼之前緣亦可於較傾斜擱腳部之延長線更靠下方之位置,與前輪重疊。於此情形時,與前外殼之前緣於較傾斜擱腳部之延長線更靠上方之位置與前輪重疊之情形相比,得以抑制前外殼於車寬方向上大型化。
於車輛側視下,第2傾斜緣部之上端亦可位於較傾斜擱腳部之前端更靠前方。於此情形時,可擴大護腿板與膝部之間之空間。藉此,可提高膝部周圍之舒適性。
於車輛側視下,第2傾斜緣部之上端亦可位於較前外殼之前端更靠上方。於此情形時,可擴大護腿板與膝部之間之空間。藉此,可提高膝部周圍之舒適性。
以下,參照圖式對實施形態之跨坐型車輛進行說明。圖1係實施形態之跨坐型車輛1之側視圖。跨坐型車輛1具備車體框架2、轉向裝置3、車體外殼4、前輪5、後輪6、動力單元7及座部8。車體框架2包含頭管11、向下框架12、下框架13及後框架14。
頭管11係於車寬方向上配置於車輛中心。向下框架12自頭管11朝下方延伸。下框架13連接於向下框架12之下部。下框架13自向下框架12朝後方延伸。後框架14連接於下框架13。後框架14自下框架13朝向後方且上方延伸。
再者,於本說明書中,「於前後方向上延伸」並不限定於與前後方向平行地延伸。所謂「於前後方向上延伸」係指與水平方向所成之角度中之較小之角度為45°以下。即,「於前後方向上延伸」亦包含在相對於水平方向傾斜之方向上延伸之情形。關於上下方向及左右方向亦相同。又,於本說明書中,所謂「連接」並不限於直接連接,亦包含間接連接。又,所謂「連接」並不限於個別構件相互固定,亦包含於一體之構件中複數個部分連續。
轉向裝置3可旋轉地支持於頭管11。轉向裝置3包含轉向軸15、把手部16及懸架17。轉向軸15插入至頭管11。轉向軸15可旋轉地支持於頭管11。把手部16連接於轉向軸15之上部。懸架17連接於轉向軸15之下部。前輪5可旋轉地支持於轉向裝置3。前輪5可旋轉地支持於懸架17。於前輪5之上方配置有前擋泥板19。
圖2係自後方觀察前外殼21所得之圖。如圖2所示,把手部16包含左握把41L、右握把41R、把手桿42及把手外殼43。左握把41L與右握把41R分別安裝於把手桿42之左右之端部。把手外殼43覆蓋把手桿42。
如圖1所示,車體外殼4包含前外殼21、底部外殼23及後外殼24。前外殼21配置於頭管11與向下框架12之周圍。前外殼21包圍頭管11與向下框架12之前後左右。前外殼21包含前表面部26、左護腿板27L、右護腿板27R及中央背面部28。前表面部26配置於頭管11之前方。於前表面部26,設置有頭燈29。左右之護腿板27L、27R與中央背面部28配置於前表面部26之後方。
圖3係跨坐型車輛1之立體圖。如圖2及圖3所示,左護腿板27L配置於中央背面部28之左方。右護腿板27R配置於中央背面部28之右方。
中央背面部28配置於頭管11及向下框架12之後方。中央背面部28於車輛後視下與頭管11及向下框架12重疊。中央背面部28具有自左右之護腿板27L、27R朝向後方突出之形狀。
後外殼24配置於座部8之下方。後外殼24配置於後框架14之兩側方。底部外殼23配置於後外殼24與前外殼21之間。底部外殼23配置於下框架13之上方及兩側方。
底部外殼23包含腳踏板25,以供騎乘者擱腳。腳踏板25配置於底部外殼23之上方。腳踏板25配置於前外殼21與後外殼24之間。腳踏板25具有遍及車寬方向之整體而平坦之形狀。但,腳踏板25例如亦可具有用以防滑之微小之凹凸。
座部8配置於前外殼21之後方。動力單元7包含引擎等原動機。動力單元7配置於座部8之下方。後輪6可旋轉地支持於動力單元7。座部8之前端配置於跨坐型車輛1之前後方向上之較中心更靠前方。換言之,座部8之前端配置於跨坐型車輛1之較軸距中心更靠前方。
圖4係跨坐型車輛1之前部之放大側視圖。如圖4所示,左護腿板27L包含第1凹陷部31L及第2凹陷部32L。第1凹陷部31L與第2凹陷部32L配置於左護腿板27L之下部。第2凹陷部32L配置於第1凹陷部31L之上方。第1凹陷部31L與第2凹陷部32L具有朝向前方凹陷之形狀。於上下方向上,第2凹陷部32L較第1凹陷部31L大。第1凹陷部31L位於較座部8更靠下方。第2凹陷部32L之一部分位於與座部8之座面相同之高度。
圖5及圖6係表示跨坐型車輛1之擱腳構造之圖。如圖5及圖6所示,腳踏板25包含後擱腳部33、左傾斜擱腳部34L及右傾斜擱腳部34R。後擱腳部33、左傾斜擱腳部34L及右傾斜擱腳部34R係用以供騎乘者擱腳之部分。後擱腳部33配置於中央背面部28與後外殼24之間。後擱腳部33具有遍及車寬方向而平坦之形狀。後擱腳部33之至少一部分位於較中央背面部28之後端更靠後方。
左傾斜擱腳部34L與右傾斜擱腳部34R自後擱腳部33朝前方延伸。左傾斜擱腳部34L配置於左護腿板27L之後方且中央背面部28之左方。右傾斜擱腳部34R配置於右護腿板27R之後方且中央背面部28之右方。
如圖4所示,左傾斜擱腳部34L延伸至較中央背面部28之後端更靠前方之位置為止,且面向第1凹陷部31L配置。左傾斜擱腳部34L係於車輛側視下,朝向前方且上方傾斜。於車輛側視下,左傾斜擱腳部34L之假想延長線L1不與前輪5重疊。左傾斜擱腳部34L係於車輛側視下,較後擱腳部33朝向前方且上方傾斜。詳細而言,如圖7所示,左傾斜擱腳部34L係於車輛側視下,較後擱腳部33之延長線L2朝向前方且上方傾斜。
於車輛側視下,左傾斜擱腳部34L之前端34a配置於位於較前輪5之上端5a更靠下方且不與前輪5重疊之位置。左傾斜擱腳部34L之前端34a位於較前輪5之上端5a更靠下方且較前輪5之後端5b更靠上方。圖7係表示車體外殼4之一部分之側視圖。如圖7所示,車輛前後方向上之左傾斜擱腳部34L之長度A1大於車輛前後方向上之後擱腳部33之長度A2。
換言之,車輛前後方向上之後擱腳部33之長度A2小於車輛前後方向上之左傾斜擱腳部34L之長度A1。詳細而言,於車輛側視下,中央背面部28與腳踏板25之連接部之後端P1和後外殼24與腳踏板25之連接部之前端P2之間的車輛前後方向上之距離A2小於左護腿板27L與腳踏板25之連接部之後端P1和左傾斜擱腳部34L之前端34a之間的車輛前後方向上之距離A1。
於車輛側視下,前外殼21之前端21b位於較左傾斜擱腳部34L之延長線L1更靠後方。於車輛側視下,前外殼21之前端21b位於較左傾斜擱腳部34L之延長線L1更靠上方。於車輛側視下,前外殼21之前端21b與左傾斜擱腳部34L之前端34a之間之車輛前後方向上的距離A3小於前外殼21之前端21b與前外殼21之上端之間之上下方向上的距離A4。再者,於本實施形態中,前外殼21之前端21b係頭燈29中所包含之部分。但,前外殼21之前端21b亦可為除頭燈29以外之部分。
左護腿板27L包含第1傾斜緣部35L、第2傾斜緣部36L及第3傾斜緣部37L。第1傾斜緣部35L係於車輛側視下,自左傾斜擱腳部34L之前端34a朝向上方且後方延伸。第1傾斜緣部35L構成第1凹陷部31L之一部分。第2傾斜緣部36L係於車輛側視下,自第1傾斜緣部35L之上端35a朝向上方且前方延伸。第3傾斜緣部37L係於車輛側視下,自第2傾斜緣部36L之上端朝向上方且後方延伸。第2傾斜緣部36L與第3傾斜緣部37L構成第2凹陷部32L之一部分。
於車輛側視下,左傾斜擱腳部34L之傾斜角B1與第2傾斜緣部36L之傾斜角B3不同。於車輛側視下,第2傾斜緣部36L相對於水平方向之傾斜角B3大於左傾斜擱腳部34L相對於水平方向之傾斜角B1。
於車輛側視下,第2傾斜緣部36L之上端36a位於較左傾斜擱腳部34L之前端34a更靠前方。於車輛側視下,第2傾斜緣部36L之上端36a位於較前外殼21之前端21b更靠上方。於車輛側視下,第1傾斜緣部35L之上端35a位於較前外殼21之前端21b更靠下方。
前外殼21包含前緣21a,該前緣21a係於車輛側視下自前外殼21之前端21b朝後方且下方延伸。前外殼21之前緣21a位於第1凹陷部31L之前方。於車輛側視下,前外殼21之前緣21a與前輪5重疊。於車輛側視下,前外殼21之前緣21a中之位於較第1傾斜緣部35L之上端35a更靠上方之部分位於較左傾斜擱腳部34L之延長線L1更靠上方。於車輛側視下,前外殼21之前緣21a於較左傾斜擱腳部34L之延長線L1更靠下方之位置與前輪5重疊。
於以上說明中,對配置於中央背面部28之左方之左傾斜擱腳部34L進行了說明,但配置於中央背面部28之右方之右傾斜擱腳部34R除與左傾斜擱腳部34L為左右對稱以外,亦具有相同之構造。又,右護腿板27R除與左護腿板27L為左右對稱以外,亦具有相同之構造。
於本實施形態之跨坐型車輛1中,左護腿板27L之下部包含朝向前方凹陷之第1凹陷部31L,腳踏板25包含面向第1凹陷部31L配置之左傾斜擱腳部34L。因此,可使擱腳空間朝前方擴寬。左傾斜擱腳部34L較設置於腳踏板25之平坦之後擱腳部33朝前方且上方傾斜,故而與設置有平坦之擱腳部之情形相比,得以抑制騎乘者之膝部與腳一起朝前方移動。
例如,圖8係表示本實施形態之跨坐型車輛1之乘車姿勢之圖。圖9係第1比較例之跨坐型車輛100之乘車姿勢之一例的圖。圖10係第2比較例之跨坐型車輛200之乘車姿勢之一例的圖。於第1比較例之跨坐型車輛100中,在護腿板103未設置有凹陷部。於第2比較例之跨坐型車輛200中,在護腿板203設置有凹陷部204。腳踏板201具有設置於凹陷部204之擱腳部205,且擱腳部205為水平。
如圖8中虛線所示,於本實施形態之跨坐型車輛1中,將腳放置於左傾斜擱腳部34L,藉此可較深地落座於座部,且使腳大幅度地向前伸長地乘坐。與此相對,於圖9所示之第1比較例之跨坐型車輛100中,在護腿板103之下部未設置有凹陷部。因此,腳踏板101於前後方向上較小,騎乘者無法使腳大幅度地向前伸長地乘坐。
於圖10所示之第2比較例之跨坐型車輛200中,設置有擱腳部205,故而可確保擱腳空間於前後較大。但,由於擱腳部205為水平,故而當乘坐於與圖8相同之乘坐位置時,成為腳踝伸長之不自然之狀態。因此,如圖10所示,騎乘者乘坐於座部202之靠前側之部分。於此情形時,如圖10中虛線及二點鏈線所示,騎乘者之膝部與腳一起朝前方移動,故而護腿板203與膝部之間隔變小。因此,於第2比較例之跨坐型車輛200中,騎乘者之膝部容易與護腿板203干涉。
與此相對,於本實施形態之跨坐型車輛1中,如圖8中虛線及二點鏈線所示,於相同之乘坐位置,以膝部為軸使膝下旋轉,藉此可將腳容易地放置於左傾斜擱腳部34L。因此,可抑制膝部之前後之移動,且使腳向前伸長。因此,可使腳向前伸長,且將左護腿板27L與膝部之間隔維持得較大。藉此,可使腳周圍之舒適性與膝部周圍之舒適性一併提高。
又,於左護腿板27L中,在左傾斜擱腳部34L之上方,設置有第1傾斜緣部35L、第2傾斜緣部36L及第3傾斜緣部37L。因此,可擴大左護腿板27L與膝部之間之空間。因此,例如,如圖11所示,由於膝部與左護腿板27L之間之空間較寬,故而即便騎乘者乘坐於座部8之靠前側且使膝部大幅度地彎曲,亦可使膝部自由地移動。
與此相對,於圖12所示之第3比較例之跨坐型車輛300中,在護腿板303未設置有第2傾斜緣部36L及第3傾斜緣部37L。於此情形時,當騎乘者乘坐於座部302之靠前側並使膝部大幅度地彎曲時,膝部與護腿板303之間之空間較窄,故而無法使膝部自由地移動。如此,於本實施形態之跨坐型車輛中,在左護腿板27L中,設置有第1傾斜緣部35L、第2傾斜緣部36L及第3傾斜緣部37L,藉此,得以抑制膝部與左護腿板27L干涉,可使膝部自由地移動。
於車輛側視下,左傾斜擱腳部34L之前端34a配置於位於較前輪5之上端5a更靠下方且不與前輪5重疊之位置。因此,使擱腳空間朝前方擴寬,且得以抑制前外殼21之下部於車寬方向上大型化。又,於車輛側視下,第2傾斜緣部36L相對於水平方向之傾斜角B3大於左傾斜擱腳部34L相對於水平方向之傾斜角B1。因此,確保膝部周圍之空間較大,且得以抑制前外殼21於前後大型化。
腳踏板25具有遍及車寬方向而平坦之形狀。因此,容易上下車。又,即便為了使車輛小型化而平坦之腳踏板25之前後長度變小,亦可利用左傾斜擱腳部34L,確保擱腳空間於前方較寬。
於本實施形態之跨坐型車輛1中,前外殼21係於車輛前後方向上小型化。例如,於車輛側視下,前外殼21之前緣21a中之位於較第1傾斜緣部35L之上端35a更靠上方之部分位於較左傾斜擱腳部34L之延長線L1更靠上方。於車輛側視下,前外殼21之前端21b位於較左傾斜擱腳部34L之延長線L1更靠後方。於車輛側視下,前外殼21之前端21b與左傾斜擱腳部34L之前端34a之間之車輛前後方向上的距離A3小於前外殼21之前端21b與前外殼21之上端之間之上下方向上的距離A4。如此,於前外殼21在車輛前後方向上較小之車輛中,難以確保擱腳空間及膝部周圍之空間較大。但,於本實施形態之跨坐型車輛1中,可藉由左傾斜擱腳部34L及第1~第3傾斜緣部35L-37L,使腳周圍之舒適性與膝部周圍之舒適性一併提高。
左傾斜擱腳部34L之前端34a位於較前輪5之上端5a更靠下方且較前輪5之後端5b更靠上方。藉由如此配置左傾斜擱腳部34L之前端34a,與左傾斜擱腳部34L之前端34a配置於更低位置之情形相比,得以抑制騎乘者之膝部與腳一起朝前方移動。
於車輛側視下,前外殼21之前緣21a係於較左傾斜擱腳部34L之延長線L1更靠下方之位置,與前輪5重疊。因此,與前外殼21之前緣21a於較左傾斜擱腳部34L之延長線L1更靠上方之位置與前輪5重疊之情形相比,得以抑制前外殼21於車寬方向上大型化。
於車輛側視下,左護腿板27L與腳踏板25之連接部之後端P1和後外殼24與腳踏板25之連接部之前端P2之間的車輛前後方向上之距離A2小於左護腿板27L與腳踏板25之連接部之後端P1和左傾斜擱腳部34L之前端34a之間的車輛前後方向上之距離A1。即便對於如此在車輛前後方向上腳踏板25較小之車輛,亦可利用左傾斜擱腳部34L及第1~第3傾斜緣部35L-37L,使腳周圍之舒適性與膝部周圍之舒適性一併提高。
於車輛側視下,第2傾斜緣部36L之上端36a位於較左傾斜擱腳部34L之前端34a更靠前方。因此,可使左護腿板27L與膝部之間之空間擴大。藉此,可提高膝部周圍之舒適性。
於車輛側視下,第2傾斜緣部36L之上端36a位於較前外殼21之前端21b更靠上方。因此,可使左護腿板27L與膝部之間之空間擴大。藉此,可提高膝部周圍之舒適性。
對於右傾斜擱腳部34R,亦可獲得與上述左傾斜擱腳部34L相同之效果。又,對於右護腿板27R,亦可獲得與上述左護腿板27L相同之效果。
以上,對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上述實施形態,可於不脫離發明之主旨之範圍內進行各種變更。
跨坐型車輛並不限於速克達型,亦可為附踏板之輕型機車等其他車輛。亦可變更車體框架2之形狀。前輪5之數量並不限定於1個,亦可為2個以上。後輪6之數量並不限定於1個,亦可為2個以上。動力單元7並不限定於引擎,亦可包含電動馬達。
亦可變更前外殼21之形狀。例如,亦可變更左右之傾斜擱腳部34L、34R之形狀或者配置。亦可變更左右之護腿板27L、27R之形狀或者配置。例如,於車輛側視下,左傾斜擱腳部34L之假想延長線L1亦可與前輪5重疊。
1‧‧‧跨坐型車輛 2‧‧‧車體框架 3‧‧‧轉向裝置 4‧‧‧車體外殼 5‧‧‧前輪 5a‧‧‧前輪之上端 5b‧‧‧前輪之後端 6‧‧‧後輪 7‧‧‧動力單元 8‧‧‧座部 11‧‧‧頭管 12‧‧‧向下框架 13‧‧‧下框架 14‧‧‧後框架 15‧‧‧轉向軸 16‧‧‧把手部 17‧‧‧懸架 19‧‧‧前擋泥板 21‧‧‧前外殼 21a‧‧‧前外殼之前緣 21b‧‧‧前外殼之前端 23‧‧‧底部外殼 24‧‧‧後外殼 25‧‧‧腳踏板 26‧‧‧前表面部 27L‧‧‧左護腿板 27R‧‧‧右護腿板 28‧‧‧中央背面部 29‧‧‧頭燈 31L‧‧‧第1凹陷部 32L‧‧‧第2凹陷部 33‧‧‧後擱腳部 34a‧‧‧左傾斜擱腳部之前端 34L‧‧‧左傾斜擱腳部 34R‧‧‧右傾斜擱腳部 35a‧‧‧第1傾斜緣部之上端 35L‧‧‧第1傾斜緣部 36a‧‧‧第2傾斜緣部之上端 36L‧‧‧第2傾斜緣部 37L‧‧‧第3傾斜緣部 41L‧‧‧左握把 41R‧‧‧右握把 42‧‧‧把手桿 43‧‧‧把手外殼 100‧‧‧跨坐型車輛 101‧‧‧腳踏板 103‧‧‧護腿板 200‧‧‧跨坐型車輛 202‧‧‧座部 203‧‧‧護腿板 204‧‧‧凹陷部 205‧‧‧擱腳部 300‧‧‧跨坐型車輛 302‧‧‧座部 303‧‧‧護腿板 A1‧‧‧長度 A2‧‧‧距離 A3‧‧‧距離 B1‧‧‧左傾斜擱腳部之傾斜角 B3‧‧‧第2傾斜緣部之傾斜角 L1‧‧‧延長線 L2‧‧‧延長線 P1‧‧‧左護腿板與腳踏板之連接部之後端 P2‧‧‧後外殼與腳踏板之連接部之前端
圖1係實施形態之跨坐型車輛之側視圖。 圖2係自後方觀察前外殼所得之圖。 圖3係跨坐型車輛之立體圖。 圖4係跨坐型車輛之前部之放大側視圖。 圖5係表示跨坐型車輛之擱腳構造之圖。 圖6係表示跨坐型車輛之擱腳構造之圖。 圖7係車體外殼之前部之放大側視圖。 圖8係表示實施形態之跨坐型車輛之乘車姿勢之例的圖。 圖9係表示第1比較例之跨坐型車輛之乘車姿勢之例的圖。 圖10係表示第2比較例之跨坐型車輛之乘車姿勢之例的圖。 圖11係表示實施形態之跨坐型車輛之乘車姿勢之其他例的圖。 圖12係表示第3比較例之跨坐型車輛之乘車姿勢之例的圖。
1‧‧‧跨坐型車輛
5‧‧‧前輪
5a‧‧‧前輪之上端
5b‧‧‧前輪之後端
16‧‧‧把手部
19‧‧‧前擋泥板
21‧‧‧前外殼
21a‧‧‧前外殼之前緣
23‧‧‧底部外殼
26‧‧‧前表面部
27L‧‧‧左護腿板
28‧‧‧中央背面部
29‧‧‧頭燈
31L‧‧‧第1凹陷部
32L‧‧‧第2凹陷部
33‧‧‧後擱腳部
34a‧‧‧左傾斜擱腳部之前端
34L‧‧‧左傾斜擱腳部
35L‧‧‧第1傾斜緣部
36L‧‧‧第2傾斜緣部
37L‧‧‧第3傾斜緣部
L1‧‧‧延長線

Claims (8)

  1. 一種跨坐型車輛,其具備:車體框架,其包含頭管、及自上述頭管朝向下方延伸之向下框架;轉向裝置,其可旋轉地支持於上述頭管;前輪,其可旋轉地支持於上述轉向裝置;前外殼,其配置於上述頭管與上述向下框架之周圍;座部,其配置於上述前外殼之後方;後外殼,其配置於上述座部之下方;以及腳踏板,其配置於上述前外殼與上述後外殼之間;且上述前外殼包含:前表面部,其配置於上述頭管之前方;及護腿板,其配置於上述前表面部之後方;且上述護腿板之下部包含朝向前方凹陷之凹陷部;上述腳踏板包含:傾斜擱腳部,其面向上述凹陷部配置;及後擱腳部,其配置於上述傾斜擱腳部之後方;上述後擱腳部具有遍及車寬方向而平坦之形狀;上述傾斜擱腳部於車輛側視下,與後擱腳部相比朝向前方且上方傾斜;且上述護腿板包含:第1傾斜緣部,其於車輛側視下,自上述傾斜擱腳部之前端朝向上方且後方延伸;第2傾斜緣部,其於車輛側視下,自上述第1傾斜緣部之上端朝向上 方且前方延伸;及第3傾斜緣部,其於車輛側視下,自上述第2傾斜緣部之上端朝向上方且後方延伸;且於車輛側視下,上述傾斜擱腳部之前端配置於位於較上述前輪之上端更靠下方且不與上述前輪重疊之位置;於車輛側視下,上述第2傾斜緣部相對於水平方向之傾斜角大於上述傾斜擱腳部相對於水平方向之傾斜角;於車輛側視下,上述護腿板與上述腳踏板之連接部之後端和上述後外殼與上述腳踏板之連接部之前端之間的車輛前後方向上之距離,小於上述護腿板與上述腳踏板之連接部之後端和上述傾斜擱腳部之前端之間的車輛前後方向上之距離;於車輛側視下,上述傾斜擱腳部之假想延長線不與上述前輪重疊。
  2. 如請求項1之跨坐型車輛,其中上述前外殼包含前緣,該前緣於車輛側視下自上述前外殼之前端朝後方且下方延伸;於車輛側視下,上述前外殼之前緣中之位於較上述第1傾斜緣部之上端更靠上方之部分位於較上述傾斜擱腳部之延長線更靠上方。
  3. 如請求項1之跨坐型車輛,其中於車輛側視下,上述前外殼之前端位於較上述傾斜擱腳部之延長線更靠後方。
  4. 如請求項1之跨坐型車輛,其中於車輛側視下,上述前外殼之前端與上述傾斜擱腳部之前端之間之車輛前後方向上的距離小於上述前外殼之前端與上述前外殼之上端之間之上下方向上的距離。
  5. 如請求項1之跨坐型車輛,其中上述傾斜擱腳部之前端位於較上述前輪之上端更靠下方且較上述前輪之後端更靠上方。
  6. 如請求項1之跨坐型車輛,其中上述前外殼包含前緣,該前緣於車輛側視下自上述前外殼之前端朝後方且下方延伸;於車輛側視下,上述前外殼之前緣於較上述傾斜擱腳部之延長線更靠下方之位置,與上述前輪重疊。
  7. 如請求項1之跨坐型車輛,其中於車輛側視下,上述第2傾斜緣部之上端位於較上述傾斜擱腳部之前端更靠前方。
  8. 如請求項1之跨坐型車輛,其中於車輛側視下,上述第2傾斜緣部之上端位於較上述前外殼之前端更靠上方。
TW108102514A 2018-01-25 2019-01-23 跨坐型車輛 TWI70216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10876 2018-01-25
JP2018-010876 2018-01-25
JP2018-093735 2018-05-15
JP2018093735A JP2019127252A (ja) 2018-01-25 2018-05-15 鞍乗型車両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32350A TW201932350A (zh) 2019-08-16
TWI702165B true TWI702165B (zh) 2020-08-21

Family

ID=674710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02514A TWI702165B (zh) 2018-01-25 2019-01-23 跨坐型車輛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19127252A (zh)
PH (1) PH12019050010A1 (zh)
TW (1) TWI702165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021814A1 (en) * 2004-07-27 2006-02-02 Hirofumi Hasegawa Wheeled vehicle with leg shield
TW201515905A (zh) * 2013-08-06 2015-05-01 Honda Motor Co Ltd 跨坐型車輛之座部鉸鏈構造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021814A1 (en) * 2004-07-27 2006-02-02 Hirofumi Hasegawa Wheeled vehicle with leg shield
TW201515905A (zh) * 2013-08-06 2015-05-01 Honda Motor Co Ltd 跨坐型車輛之座部鉸鏈構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32350A (zh) 2019-08-16
JP2019127252A (ja) 2019-08-01
PH12019050010A1 (en) 2020-06-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012178B1 (en) Vehicle
TW202108433A (zh) 傾斜車輛
EP3590807B1 (en) Straddled vehicle
TWI330157B (zh)
TW201601959A (zh) 速克達型車輛
TWI702165B (zh) 跨坐型車輛
JP5806643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車体カバー構造
TWI337590B (zh)
TW201341264A (zh) 跨坐型車輛
TWI549849B (zh) Straddle type vehicle
US7559567B2 (en) Combination footboard and footrest for motorcycle
TWI535607B (zh) 跨坐型車輛
EP3590804A1 (en) Straddled vehicle
EP3517417B1 (en) Leg shield of a straddled vehicle
TWI789001B (zh) 跨坐型車輛
JP2023067220A (ja) 鞍乗型車両
JP6684300B2 (ja) 鞍乗型車両
TWI557010B (zh) 跨坐型車輛
JP6231755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後部車体カバー構造
CN218806272U (zh) 鞍乘型车辆
TWI720619B (zh) 跨坐型車輛
JP6279445B2 (ja) 鞍乗り型車両
JP3160749U (ja) 鞍乗型車両のフートレスト装置
JP2009292359A (ja) 鞍乗型車両のフートレスト装置
JP2024063941A (ja) 鞍乗型車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