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99073B - 定子、旋轉電機及定子的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定子、旋轉電機及定子的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99073B
TWI699073B TW108116121A TW108116121A TWI699073B TW I699073 B TWI699073 B TW I699073B TW 108116121 A TW108116121 A TW 108116121A TW 108116121 A TW108116121 A TW 108116121A TW I699073 B TWI699073 B TW I69907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tator
winding body
terminal
winding
cor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161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05231A (zh
Inventor
前田秀行
西澤暁
山本真士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三菱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三菱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三菱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052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052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990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99073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46Fastening of windings on the stator or rotor structure
    • H02K3/50Fastening of winding heads, equalising 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46Fastening of windings on the stator or rotor structure
    • H02K3/52Fastening salient pole winding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定子、旋轉電機及定子的製造方法。定子(10)係具備:疊層鐵心(2),係將磁性鋼板疊層而形成;繞線體(8),係具有芯線(84)及被覆芯線(84)的絕緣被覆(83),且捲繞於疊層鐵心(2)的齒部;絕緣樹脂構件(4),係將繞線體(8)與齒部絕緣;以及接線端子(5),係設置於絕緣樹脂構件(4)且捆繞有繞線體(8)之端部;其中,捆繞於接線端子(5)之部分的繞線體(8)之與疊層鐵心(2)相對向之側係被絕緣被覆(83)所被覆,而在其和與疊層鐵心(2)相對向之側為相反之側,芯線(84)係露出;且在和與疊層鐵心(2)相對向之側為相反之側露出的芯線(84)與接線端子(5)係做接線連接。

Description

定子、旋轉電機及定子的製造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將繞線體捲繞於疊層鐵心並進行接線連接而成的定子、旋轉電機及定子的製造方法。
旋轉電機的定子係將絕緣樹脂構件安裝於經衝切後的疊層鋼板而製作的疊層鐵心,並從絕緣樹脂構件之上將捲繞有繞線體之定子片組合成圓環狀,且將定子片的繞線體電性地及機械式地連接於接線板而製成。以下將進行電性地及機械式地連接稱為進行接線連接。由於為了於繞線體之間或與其他構件的絕緣而於電流所流動的繞線體施加有絕緣被覆,因此,將繞線體與接線板做接線連接時,必須將在繞線體的接線部分所施予的絕緣被覆予以去除。
絕緣被覆係以使用藥品使之熔融、利用燃燒器進行焚燒、將會旋轉的刀具壓抵來進行切削等方法來去除,惟品質上會產生變異、循環(週期)時間(cycle time)變長、或管理項目變多等缺點。雖然也有使用在比焊錫的融點還低溫的溫度會熔解之特殊的絕緣被覆規格之電線的方法,但是 除了因非標準品而會有變得成本增加的原因之外,還有特殊的絕緣被覆規格之電線的取得並非容易等課題。
專利文獻1揭示有:將繞線體捆繞於接線端子後,利用雷射去除絕緣被覆,且利用焊錫將接線端子與繞線體進行接線連接的技術。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0-299240號公報
然而,依據專利文獻1所揭示的技術,為了取得接線端子與繞線體的接線所必須的剝離面積,必須在將繞線體捆繞於接線端子的部分增加捲繞次數,會造成將繞線體進行配線的作業的循環時間變長,而且繞線體的使用量增大。
因此,專利文獻1所揭示的技術,乃無法獲得接線端子與繞線體之接線的可靠度高,而且將繞線體進行配線的作業的循環時間較短的定子。
本發明係鑑於上述的課題而完成者,目的在於獲得接線端子與繞線體之接線的可靠度高,且將繞線體進行配線的作業的循環時間較短的定子。
為了解決上述的課題而達成目的,本發明之定子係具備:疊層鐵心,係將磁性鋼板疊層而形成;繞線體,係具有芯線及被覆芯線的絕緣被覆,且捲繞於疊層鐵心的齒部;絕緣樹脂構件,係將繞線體與齒部絕緣;以及接線端子,係設置於絕緣樹脂構件且捆繞有繞線體之端部。捆繞於接線端子之部分的繞線體之與疊層鐵心相對向之側係被絕緣被覆所被覆,而在其和與疊層鐵心相對向之側為相反之側,芯線係露出。在和與疊層鐵心相對向之側為相反之側露出的芯線與接線端子係做接線連接。
本發明之定子可達到接線端子與繞線體之接線的可靠度高,且將繞線體進行配線的作業的循環時間較短的效果。
2、102:疊層鐵心
4:絕緣樹脂構件
5、105:接線端子
6:槽部
8、108:繞線體
10、110:定子
11、111:定子片
12:背軛部
13:齒部
14:突起部
15:對接部
18:捲繞框部
19:接線板
19a:孔
20:轉子
29、30:輔助具
41:繞線體導入部
42:接線端子保持部
50:雷射裝置
51:雷射光
60:焊錫供給裝置
61:烙鐵
81:捲繞開始端部
82、182:捲繞結束端部
83、183:絕緣被覆
84、184:芯線
85:剖面變形部
86:壓痕
121、141:顎部
134、340:焊錫
200:旋轉電機
201:機殼
202:軸
H、W:尺寸
第1圖係使用有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之定子之旋轉電機的剖面圖。
第2圖係實施形態1之定子的前視圖。
第3圖係實施形態1之定子的側視圖。
第4圖係實施形態1之去除定子之接線端子與繞線體之間之焊錫後的狀態的前視圖。
第5圖係實施形態1之去除定子之接線端子與繞線體之間之焊錫後的狀態的側視圖。
第6圖係實施形態1之定子之疊層鐵心的前視圖。
第7圖係實施形態1之定子之絕緣樹脂構件的前視圖。
第8圖係顯示實施形態1之定子之相鄰的兩個定子片的圖。
第9圖係顯示實施形態1之定子之相鄰的兩個定子片的剖面圖。
第10圖係顯示實施形態1之將接線板安裝於定子之定子片的狀態的剖面圖。
第11圖係顯示實施形態1之定子之製造方法的流程圖。
第12圖係顯示實施形態1之將定子之繞線體的絕緣被覆去除的雷射裝置的圖。
第13圖係顯示實施形態1之正在以雷射裝置去除捲繞於定子之定子片之繞線體的絕緣被覆之狀態的圖。
第14圖係顯示實施形態1之去除捲繞於定子之定子片之接線端子之繞線體的絕緣被覆後的狀態的圖。
第15圖係顯示實施形態1之將定子的接線端子與繞線體上焊的上焊裝置之外觀的圖。
第16圖係顯示與實施形態1之定子不同的定子之被剝離絕緣被覆後的部分的上焊狀態的圖。
第17圖係本發明之實施形態2之定子的剖面圖。
第18圖係顯示實施形態2之定子之繞線體的捲繞結束端部捆繞於接線端子後進行成形的步驟的圖。
第19圖係實施形態2之定子之繞線體的捲繞結束部成形後的剖面圖。
第20圖係本發明之實施形態3之定子之一個齒的份量的前視圖。
第21圖係顯示實施形態3之定子之繞線體的捲繞結束端部捆繞於接線端子後進行成形的步驟的圖。
以下根據所附圖式來詳細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定子、旋轉電機及定子的製造方法。此外,並非藉由本實施形態來限定本發明。
實施形態1
第1圖係使用有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之定子之旋轉電機的剖面圖。旋轉電機200係具備:設置於機殼201的定子10、及固定於軸202的轉子20。
第2圖係實施形態之定子的前視圖。第3圖係實施形態1之定子的側視圖。第4圖係實施形態1之去除定子之接線端子與繞線體之間之焊錫後的狀態的前視圖。第5圖係實施形態1之去除定子之接線端子與繞線體之間之焊錫後的狀態的側視圖。實施形態1的定子10係複數個定子片11配置成圓環狀,並藉由熱套或壓入未圖示的框而被固定。定子片11係具備:疊層鐵心2與絕緣樹脂構件4、捲繞於絕緣樹脂構件4的繞線體8、捆繞有繞線體8的接線端子5、以及可作為繞線體8與接線端子5的固定及電性導通的焊錫340。各定子片11的接線端子5係相互做接線連接。
疊層鐵心2係將磁性鋼板的板片(plate)疊層複數片而構成。磁性鋼板的板片係以模具衝切板材而形成。
接線端子5係以銅等導電性材料來形成。接線端子5的剖面係呈易於捆繞繞線體8的矩形形狀,惟接線端子5的剖面的形狀不限定為特定的形狀。
第6圖係實施形態1之定子之疊層鐵心的前視圖。疊層鐵心2係由背軛部12、從背軛部12的內周側朝向內徑方向的中心突出的齒部13、 以及設於齒部13之端部的突起部14所構成。背軛部12係具有朝定子10之圓周方向的兩側伸出的顎部121。突起部14也同樣具有朝定子10之圓周方向的兩側伸出的顎部141。藉由背軛部12、齒部13及突起部14而於疊層鐵心2的兩側形成有凹狀的槽部6。於背軛部12之兩側的顎部121的端部具有對接部15,將複數個定子片11配置成圓環狀時,對接部15彼此接觸而形成圓環狀的磁路。
第7圖係實施形態1之定子之絕緣樹脂構件的前視圖。第8圖係顯示實施形態1之定子之相鄰的兩個定子片的圖。絕緣樹脂構件4係具備:被覆供繞線體8捲繞的疊層鐵心2的齒部13而將疊層鐵心2與繞線體8予以絕緣的捲繞框部18、捲繞於捲繞框部18的繞線體的捲繞開始端部81與捲繞結束端部82所出入的繞線體導入部41、以及插入有接線端子5的接線端子保持部42。
絕緣樹脂構件4係由熱可塑性樹脂形成。熱可塑性樹脂係可例示為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液晶聚酯、聚苯硫醚及聚縮醛,惟不限定於此等。
繞線體8係使用被施予絕緣被覆83的銅線。作為絕緣被覆83雖可例示有聚胺酯、聚醯亞胺、聚酯、以及聚醯胺-醯亞胺,惟不限定於此等。絕緣被覆83係無法以上焊溫度完全去除、或是在去除上須耗費時間。
以一根繞線體8連續捲繞著兩個定子片11。繞線體8之捲繞開始端部81係捆繞於一方的定子片11的接線端子5,且在通過一方的繞線體導入部41而捲繞於捲繞框部18後通過另一方的繞線體導入部41,且通過相鄰之定子片11之一方的繞線體導入部41而捲繞於捲繞框部18。繞線體8之 捲繞結束端部82係通過另一方的繞線體導入部41而捆繞於接線端子5。於捲繞開始端部81及捲繞結束端部82,繞線體8係於接線端子5捲繞一次。然而,於捲繞開始端部81及捲繞結束端部82,在將繞線體8捆繞於接線端子5時,捲繞次數係不限定於一次。
第9圖係顯示實施形態1之定子之相鄰的兩個定子片的剖面圖。第9圖顯示沿著第8圖中的IX-IX線的剖面。雖為了繞線體8彼此之間或與其他構件的絕緣而於繞線體8施予了絕緣被覆83,惟捲繞於接線端子5之捲繞結束端部82的絕緣被覆83之捆繞於接線端子5之部分之和與疊層鐵心2相對向之側為相反之側係被去除。焊錫340被覆接線端子5及捲繞結束端部82。捲繞開始端部81也與第9圖所示的捲繞結束端部82同樣地被去除絕緣被覆83,且被焊錫340被覆。繞線體8之被去除絕緣被覆83的部分與焊錫340及接線端子5之間具電性導通。
第10圖係顯示實施形態1之將接線板安裝於定子之定子片的狀態的剖面圖。各定子片11係藉由使接線板19與接線端子5做接線連接而做接線連接。接線板19係利用樹脂將以與接線端子5做接線連接的方式配置的端子板成形為板狀而成者。在設於接線板19的孔19a之中配設捆繞有繞線體8之接線端子5的前端,而使接線端子5與接線板19導通。因此,繞線體8與接線端子5與接線板19係以焊錫340做接線連接,並透過接線板19而構成與繞線體8的接線連接。
在此,已說明於一個定子片11設置一個接線端子5,且繞線體8跨著相鄰的兩個定子片11而連續捲繞的情形,惟在於定子片11有兩個接線端子5,且繞線體8的捲繞開始端部81及捲繞結束端部82捆繞於各自的接線端子5的情形等,不論繞線體8的配置及接線端子5的根數為何,即使是與上述例示不同的構成也能夠應用。
各定子片11的繞線體8也可使用引線(lead wire)來進行接線連接以取代接線板19。
針對製造定子10的方法進行說明。第11圖係顯示實施形態1之定子之製造方法的流程圖。於步驟S1中,使將疊層磁性鋼板而形成的疊層鐵心2與繞線體8予以絕緣的絕緣樹脂構件4配置於疊層鐵心2。使用模具衝切磁性鋼板,且將經衝切後的磁性鋼板的板片予以疊層複數片而製作疊層鐵心2。將疊層鐵心2插入成形模具,藉由射出成型將絕緣樹脂構件4一體成形於疊層鐵心2。此時,將前述的捲繞框部18、繞線體導入部41及保持接線端子5之接線端子保持部42等予以成形。其後,將接線端子5插入接線端子保持部42。
於步驟S2中,將繞線體8捲繞於疊層鐵心2的齒部13,且將繞線體8的端部捆繞於設置在絕緣樹脂構件4的接線端子5,而形成定子片11。繞線體8的捲繞及捆繞係藉由使具有供繞線體8通過的孔之管嘴(nozzle)配合欲配置繞線體8之經過路徑而進行動作來進行。首先,對於相鄰的兩個定子片11之中之一方的定子片11的接線端子5,將繞線體8的捲繞開始端部81捆繞於接線端子5。使繞線體8通過繞線體導入部41後,將繞線體8對齒部13捲繞設定次數。以通過另一方的繞線體導入部41而沿著定子10之外徑側的絕緣樹脂構件4的表面的方式配置繞線體8,而將繞線體8配置於相鄰的定子片11的繞線體導入部41。先將繞線體8對齒部13捲繞設定次數,且在使繞線體8的捲繞結束端部82通過繞線體導入部41而捆繞於接線端子5之後,切斷不需要的繞線體8。
於步驟S3中,將定子片11配置成圓環狀。在將定子片11排列而作成圓環狀並以輔助具保持的狀態,插入經加熱的框而將定子片11熱套固定。
以上已說明了以熱套將框固定於定子片11的方法,惟也可將框壓入定子片11,也可利用樹脂將排列成圓環狀的定子片11成形為一體而將其固定。
於步驟S4中,將捆繞於接線端子5之繞線體8之和與疊層鐵心2相對向之側為相反之側的絕緣被覆83,從和與疊層鐵心2相對向之側為相反之側剝離。第12圖係顯示實施形態1之將定子之繞線體的絕緣被覆去除的雷射裝置的圖。第13圖係顯示實施形態1之正在以雷射裝置去除捲繞於定子之定子片之繞線體的絕緣被覆之狀態的圖。第14圖係顯示實施形態1之去除捲繞於定子之定子片之接線端子之繞線體的絕緣被覆後的狀態的圖。如第12圖及第13圖所示,將雷射裝置50配置於定子10之設有接線端子5之側,將雷射光照射於捆繞在接線端子5的繞線體8,而去除絕緣被覆83。
若以將定子10之設有接線端子5之側的端部整體收納於雷射裝置50之雷射光51的照射範圍內的方式取得雷射裝置50與定子10的距離,則即使不改變定子10的位置也能夠以雷射光去除所有的定子片11之繞線體8的絕緣被覆83。雷射光51的掃描速度可比利用搬送裝置使定子10移動的速度還快,因此,與一邊改變定子10的位置一邊去除各定子10之繞線體8的絕緣被覆83的方法相比較,能夠縮短去除絕緣被覆83的作業所需要的時間。
由於係從疊層鐵心2的疊層方向照射雷射光51,所以如第14圖所示,繞線體8的絕緣被覆83之中,以接線端子5為中心所捆繞的部分之和與疊層鐵心2相對向之側為相反之側會被去除。對於因為繞線體8的位置的變異及雷射光51的反射等而在不須要去除絕緣被覆83的部分使得繞線體8被去除的情況,只要以配置防護板使雷射光不會達到不要去除絕緣被覆83的部分的方式進行遮蔽即可。
雷射裝置50係可將CO2雷射應用作為雷射源,惟只要能夠去除絕緣被覆83,也可應用其他波長的雷射源。在隨著進行絕緣被覆83的去除而使絕緣被覆83變薄時,被絕緣被覆83吸收之雷射光51的能量會減少,絕緣被覆83的溫度不會上升,而會有無法完全去除絕緣被覆83的情形。即使是此種情形,也因上焊時的焊錫340的熱使絕緣被覆83熔解,而可獲得接線端子5與繞線體8的導通。
於步驟S5中,將剝離絕緣被覆83所露出的芯線84與接線端子5進行接線連接。第15圖係顯示實施形態1之將定子的接線端子與繞線體上焊的上焊裝置之外觀的圖。將利用焊錫供給裝置60所供給的焊錫340接觸於烙鐵61而使之熔融,並從已剝離絕緣被覆83之側進行上焊,而以焊錫340被覆繞線體8及接線端子5。
於步驟S6中,將定子片11之接線端子5之間做接線連接。將接線端子5的前端部插入設於接線板19的孔19a,該接線板19係經施作有連通於供電用的纜線之接線圖案者。然後,將接線端子5與接線板19上焊,藉此,各接線端子5彼此被接線連接。此外,也能夠將引線上焊於接線端子5來進行接線連接。
第16圖係顯示與實施形態1之定子不同的定子之被剝離絕緣被覆後的部分的上焊狀態的圖。第9圖所示的實施形態之定子10係具有:將磁性鋼板疊層所形成的疊層鐵心2;具有芯線84及絕緣被覆83且捲繞於疊層鐵心2的齒部13的繞線體8;將繞線體8與齒部13絕緣的絕緣樹脂構件4;以及捆繞有繞線體之端部的接線端子5;其中,捆繞於接線端子5之部分的繞線體8之與疊層鐵心2相對向之側係被絕緣被覆83所被覆,而在其和與疊層鐵心2相對向之側為相反之側的芯線84未被絕緣被覆83被覆而露出,且 在和與疊層鐵心2相對向之側為相反之側露出的芯線84與接線端子5係做接線連接。
實施形態1的定子10,係在捆繞於接線端子5的部分整體去除了和與疊層鐵心2相對向之側為相反之側的絕緣被覆83,因此,即使在將繞線體8捆繞於接線端子5時的捲繞次數為一次,也能夠確保獲得電性的導通的面積。實施形態1的定子10係能夠將排列成圓環狀之所有的定子片11的繞線體8的絕緣被覆83從疊層鐵心2的疊層方向剝離,因此,不須要改變定子10相對於雷射裝置50的姿勢,所以循環時間較短。而且,經剝離絕緣被覆83的部分係包圍著接線端子5,因此,繞線體8與接線端子5被牢固地固定。
相對於此,如專利文獻1所揭示的發明所示,在從與疊層鐵心102的疊層方向垂直的方向照射雷射光而使絕緣被覆183剝離時,若不在中途改變定子110或雷射裝置的位置,就無法將所有的定子片111的絕緣被覆183剝離。因此,應用專利文獻1所揭示的發明來使絕緣被覆183剝離的定子110,其定子110之加工時間比實施形態1之定子10還長。此外,由於從與疊層鐵心102的疊層方向垂直的方向照射雷射光而使絕緣被覆183剝離,所以於接線端子105捲繞繞線體108而形成線圈狀的捲繞結束端部182中,僅在接線端子105之一側的絕緣被覆83被剝離。不僅供給至和與接線端子5相對向之側為相反之側的焊錫134較少,而且將絕緣被覆183剝離而使芯線184露出的部分與接線端子105的距離,會比使和與疊層鐵心2相對向之側為相反之側的絕緣被覆83剝離的實施形態1的定子10中之芯線84露出的部分與接線端子5的距離還長。因此,與實施形態1之定子10相比較,使和與接線端子105相對向之側為相反之側的絕緣被覆183剝離的定子110係繞線體108與接線端子105之固定強度變低而且電性的阻抗也變大。
從而,比起使和與接線端子105相對向之側為相反之側的絕緣被覆183剝離的定子110,實施形態1的定子10能夠提高繞線體8與接線端子5的固定強度,而且也能夠提高使用定子10之馬達的效率。因此,將繞線體8與接線端子5做接線連接的焊錫340難以因為馬達運轉時產生的振動而剝離。
於寒冷地區,使用於繞線體8之芯線84之材料的銅係比焊錫340還會收縮,因此,存在有張力會施加於繞線體8與接線端子5之上焊部分的可能。在此所稱的寒冷地區係指比將繞線體8與接線端子5上焊的環境還低溫的環境。使用定子10的旋轉電機在使用時會發熱,因此,若於寒冷地區間歇地使用時,會因芯線84的伸縮而使應力反覆地作用於焊錫,使將繞線體8與接線端子5做接線連接的焊錫340剝離,而會有電性的連接遭受損失的可能。實施形態1的定子10則因能夠將繞線體8與接線端子5牢固地固定,故即使於寒冷地區間歇地使用也無繞線體8與接線端子5之電性的連接遭受損失之虞。
再者,在捲繞繞線體8的中途剝離絕緣被覆83時,必須考量線圈的伸展的變異或定位的變異而決定絕緣被覆83的剝離長度,惟實施形態1的定子10係於將繞線體8捆繞於接線端子5後剝離絕緣被覆83,因此,能夠僅於接線連接所必要的部分剝離絕緣被覆83,能夠縮短剝離長度。從而,能夠謀求直接材料費的降低與取得度的提升。此外,由於能夠將捲繞繞線體8的步驟與剝離絕緣被覆83的步驟分別進行,所以能夠縮短捲繞機的循環時間,能夠降低加工成本。
以上已說明了將框熱套至經分割的疊層鐵心2並予以固定而成的定子10,惟定子10也可為將經分割的疊層鐵心2相互以熔接等所連結 而成者插入框而成的構造。此外,即使是由各疊層鐵心2彼此在薄壁連結部連結而成的連結鐵心也能夠以同樣的方式實施。
此外,為了改善在振動下的繞線體8的保持狀態及導熱性,也可利用熱硬化性樹脂來被覆繞線體8與捲繞結束端部82或捲繞開始端部81與接線端子5和接線板19。由於樹脂進入間隙後會硬化,熱的傳導變得容易,振動及噪音會變小。如以上所述,實施形態1的定子10,由於能夠將繞線體8與接線端子5牢固地固定,所以利用熱硬化性樹脂來被覆繞線體8與捲繞結束端部82或捲繞開始端部81與接線端子5和接線板19時,因樹脂的壓力,繞線體8與接線端子5會剝離,而無電性的連接遭受損失之虞。
在上述的說明中,係在繞線體8與接線端子5的接線連接使用了焊錫340,惟繞線體8與接線端子5也可利用導電性接著劑進行接線連接,也可利用硬焊進行接線連接,也可利用雷射使繞線體8的芯線84熔融來進行接線連接。
實施形態2
第17圖係本發明之實施形態2之定子的剖面圖。第17圖顯示相當於實施形態1之定子10之IX-IX線的剖面。繞線體8的捲繞結束端部82於疊層鐵心2的疊層方向被往疊層鐵心2側推壓而形成剖面變形部85。在捲繞結束端部82中,繞線體8於疊層鐵心2的疊層方向有一部分重疊。於螺旋的下段存在有變形的部分。
實施形態2之定子10的製造方法,係對於製造實施形態1的定子10的步驟,增加將繞線體8的捲繞結束端部82捆繞於接線端子5後予以成形的步驟。第18圖係顯示實施形態2之定子之繞線體的捲繞結束端部捆繞於接線端子後進行成形的步驟的圖。第19圖係實施形態2之定子之繞線體的 捲繞結束部成形後的剖面圖。從疊層鐵心2的疊層方向利用輔助具29推壓捲繞結束端部82而予以成形,藉此,於捲繞結束端部82形成剖面變形部85,於與疊層鐵心2側為相反之側,繞線體8的芯線84的剖面呈變形。於實施形態2,由於輔助具29之與繞線體8接觸的部分為平坦,所以於剖面變形部85,會在繞線體8的芯線84的剖面形成有弦狀的部分。此外,以輔助具29從疊層鐵心2的疊層方向推壓捲繞結束端部82而予以成形,藉此,繞線體8於疊層鐵心2的疊層方向一部分重疊,且捲繞結束端部82之疊層方向的尺寸H變得比成形前還小。
以上僅說明了捲繞結束端部82,惟捲繞開始端部81也同樣能夠於疊層鐵心2的疊層方向朝疊層鐵心2側推壓而予以成形,藉此縮小疊層方向的尺寸。
實施形態2的定子10可獲得實施形態1的定子10具有的效果,而且由於捆繞於接線端子5之繞線體8之於疊層鐵心2之疊層方向的位置穩定,所以,還可獲得能夠穩定地進行絕緣被覆83的去除之效果。雷射裝置50振盪出的雷射光51若從焦點位置偏離,光點(spot)徑就會變大,而每單位面積的輸出會變小,因此,若於疊層鐵心2之疊層方向中繞線體8的位置不整齊,就會成為在去除絕緣被覆83時產生變異的原因。實施形態2的定子10因捲繞結束端部82之疊層方向的尺寸H的變異變小,能夠在接近焦點位置的範圍進行絕緣被覆83的去除,故能夠穩定地進行絕緣被覆83的去除。
實施形態3
第20圖係本發明之實施形態3之定子之一個齒的份量的前視圖。此外,為了容易理解構造而省略了焊錫的圖示。實施形態3的定子10係以下列方式 成形:將捆繞於接線端子5之繞線體8的捲繞結束端部82從繞線體8的外周側朝接線端子5側推壓,而使捲繞結束端部82之徑向的尺寸W變小。將捲繞結束端部82成形時,繞線體8被推抵於接線端子5,因此,於繞線體8形成有壓痕86。壓痕86係成為由接線端子5之外形形狀轉印而成的形狀。
實施形態3之定子10的製造步驟,係對製造實施形態1之定子10的步驟增加將繞線體8之捲繞結束端部82捆繞於接線端子5後進行成形的步驟。第21圖係顯示實施形態3之定子之繞線體的捲繞結束端部捆繞於接線端子後進行成形的步驟的圖。藉由利用輔助具30將捲繞結束端部82從繞線體8的外周側朝定子10的徑向推壓來進行成形,而於繞線體8形成有壓痕86。捲繞結束端部82之徑向的尺寸W變小。
以上僅說明了捲繞結束端部82,惟捲繞開始端部81也同樣能夠利用輔助具30將捲繞開始端部81從繞線體8的外周側朝定子片11的徑向推壓而進行成形,藉此縮小捲繞開始端部81之徑向的尺寸。
實施形態3的定子除了實施形態1之定子具有的效果之外,還使捆繞於接線端子5的繞線體8接觸接線端子5,而使剝離位置穩定,因此,能夠穩定進行絕緣被覆83的去除。
以上的實施形態所示的構成係表示本發明之內容的一例者,可與其他公知的技術組合,也可在不脫離本發明之要旨的範圍內省略、變更構成的一部分。
2‧‧‧疊層鐵心
4‧‧‧絕緣樹脂構件
5‧‧‧接線端子
8‧‧‧繞線體
10‧‧‧定子
82‧‧‧捲繞結束端部
83‧‧‧絕緣被覆
84‧‧‧芯線
340‧‧‧焊錫

Claims (9)

  1. 一種定子,係具備:疊層鐵心,係將磁性鋼板疊層而形成;繞線體,係具有芯線及被覆該芯線的絕緣被覆,且捲繞於前述疊層鐵心的齒部;絕緣樹脂構件,係將前述繞線體與前述齒部絕緣;以及接線端子,係設置於前述絕緣樹脂構件且被前述繞線體之端部捆繞;其中,捆繞於前述接線端子之部分的前述繞線體中,前述絕緣被覆係被覆於與前述疊層鐵心相對向側,而前述芯線係露出於與前述疊層鐵心相對向側的相反側之雷射光照射區域;且露出於與前述疊層鐵心相對向側的相反側的前述芯線係與前述接線端子接線連接。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定子,其中,捆繞於前述接線端子之部分的前述繞線體係於前述接線端子捲繞一次。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定子,其中,捆繞於前述接線端子之部分的前述繞線體,係於與前述疊層鐵心相對向側的相反側,形成有前述芯線之剖面形狀變形的剖面變形部。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定子,其中,捆繞於前述接線端子之部分的前述繞線體,係於與前述接線端子相對向側,形成有由前述接線端子之外形形狀轉印而成的壓痕。
  5. 一種旋轉電機,係具備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4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定子。
  6. 一種定子的製造方法,係包括:將絕緣樹脂構件配置於疊層鐵心的步驟,前述絕緣樹脂構件係將疊層磁性鋼板而形成的前述疊層鐵心與繞線體予以絕緣者;將前述繞線體捲繞於前述疊層鐵心的齒部,且將前述繞線體的端部捆繞於設置在前述絕緣樹脂構件之接線端子,而形成定子片的步驟;將前述定子片配置成圓環狀的步驟;對於捆繞於前述接線端子的繞線體之與前述疊層鐵心相對向側的相反側的絕緣被覆,從與前述疊層鐵心相對向側的相反側照射雷射光而將該絕緣被覆剝離的步驟;以及將剝離前述絕緣被覆而露出的芯線與前述接線端子進行接線連接的步驟。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定子的製造方法,其中,將前述繞線體於前述接線端子捲繞一次,而將前述繞線體捆繞於前述接線端子。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或7項所述之定子的製造方法,其中,將前述繞線體捆繞於前述接線端子後,從前述疊層鐵心的疊層方向推壓前述繞線體的捲繞結束端部而進行成形。
  9. 申請專利範圍第6或7項所述之定子的製造方法,其中,將前述繞線體捆繞於前述接線端子後,從前述繞線體的外周側推壓捲繞結束端部而進行成形。
TW108116121A 2018-05-18 2019-05-10 定子、旋轉電機及定子的製造方法 TWI69907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8/019360 WO2019220635A1 (ja) 2018-05-18 2018-05-18 固定子、回転電機及び固定子の製造方法
WOPCT/JP2018/019360 2018-05-1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05231A TW202005231A (zh) 2020-01-16
TWI699073B true TWI699073B (zh) 2020-07-11

Family

ID=685398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16121A TWI699073B (zh) 2018-05-18 2019-05-10 定子、旋轉電機及定子的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WO2019220635A1 (zh)
TW (1) TWI699073B (zh)
WO (1) WO201922063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10116091A (ko) * 2020-03-17 2021-09-27 엘지마그나 이파워트레인 주식회사 스테이터 및 그 제조 방법
JP7347353B2 (ja) * 2020-07-14 2023-09-2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ステータ
WO2022014423A1 (ja) * 2020-07-14 2022-01-2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ステータ
JP7272385B2 (ja) * 2020-07-14 2023-05-12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ステータ
JP7347352B2 (ja) * 2020-07-14 2023-09-2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ステータ
EP4336709A1 (de) * 2022-09-06 2024-03-13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Einzelansteuerung von teilleitern eines mit leiterstäben versehenen stators einer dynamoelektrischen maschine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29038A (ja) * 1997-02-14 1998-08-25 Nikon Corp 露光量制御方法
TW350162B (en) * 1996-09-30 1999-01-1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Core for rotary electric machine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2780287A (zh) * 2011-05-13 2012-11-1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旋转电机及其中所使用的定子的制造方法
CN105850011A (zh) * 2013-12-24 2016-08-10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旋转电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5421Y2 (ja) * 1977-11-07 1985-05-1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固定子コイル成形機
JPH09224342A (ja) * 1996-02-19 1997-08-26 Fuji Elelctrochem Co Ltd コイルボビンの端子ピン
JP3707606B2 (ja) * 2000-02-07 2005-10-1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の巻線組立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その巻線組立を用いた回転電機の固定子
JP2002010584A (ja) * 2000-06-21 2002-01-1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固定子コイルの緊縛装置
JP6124493B1 (ja) * 2015-06-05 2017-05-10 デンソートリム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用回転電機およびそのステータ
JP2017085843A (ja) * 2015-10-30 2017-05-18 日本電産テクノモータ株式会社 ステータ、モータ及びステータ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350162B (en) * 1996-09-30 1999-01-1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Core for rotary electric machine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H10229038A (ja) * 1997-02-14 1998-08-25 Nikon Corp 露光量制御方法
CN102780287A (zh) * 2011-05-13 2012-11-1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旋转电机及其中所使用的定子的制造方法
CN105850011A (zh) * 2013-12-24 2016-08-10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旋转电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9220635A1 (ja) 2020-05-28
WO2019220635A1 (ja) 2019-11-21
TW202005231A (zh) 2020-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99073B (zh) 定子、旋轉電機及定子的製造方法
RU2716007C1 (ru) Статор вращающейся электрической машины и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катушки статора
JP2002095198A (ja)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それに適用される接合用導体線および接合用導体線の製造方法
JP5505077B2 (ja) 固定子製造方法
JP2017070140A (ja) 折り曲げにより形成された円筒形状のコイル体、該コイル体の製造方法、及び該コイル体を用いた回転電機
JP5093366B2 (ja) 固定子構造及び固定子製造方法
JP2012521739A (ja) 導体対の端部を電気的に接続する電気的接続部品、ならびに、導体対の端部の電気的接続を形成する方法
JP2008131826A (ja) モータの固定子、及びモータの固定子の製造方法
US4536644A (en) Arrangement for welding together thermoplastic molded members
JP6493077B2 (ja) 導線の端部接合方法と端部接合構造
JP7020121B2 (ja) 回転電機のステータコイルの形成方法
JP2011181189A (ja) 接続端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0124542A (ja) 整流子及び該整流子を備える電機子及びモータ並びに該電機子の製造方法及びモータの製造方法
US10992210B2 (en) Stator, motor, and stator manufacturing method
JP2006165460A (ja) 面実装コイル及び面実装コイルの製造方法
JP7065666B2 (ja) 接合体、回転電機、及び回転電機の製造方法
JP2008148371A (ja) モータの固定子
JP2008136317A (ja) モータの固定子製造方法、及びモータの固定子
JP4872593B2 (ja) 面状発熱体
JP2006331765A (ja) 巻線の端末接続方法
JP6804503B2 (ja) 回転電機および回転電機の製造方法
JP2020027726A (ja) 集合導線の接続方法、及び、接続装置
WO2020137267A1 (ja) 端子
JP7063671B2 (ja) 回転電機、及び回転電機の製造方法
WO2023276633A1 (ja) コイル線モジュール、はんだ一体はんだ接合部品及びコイル線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