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97610B - 用於百葉窗之控制系統 - Google Patents

用於百葉窗之控制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97610B
TWI697610B TW107125406A TW107125406A TWI697610B TW I697610 B TWI697610 B TW I697610B TW 107125406 A TW107125406 A TW 107125406A TW 107125406 A TW107125406 A TW 107125406A TW I697610 B TWI697610 B TW I69761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gear
driven
control system
clutch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254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12916A (zh
Inventor
饒瑞斌
徐偉庭
胡書維
陳琳
粘肇紘
Original Assignee
億豐綜合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億豐綜合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億豐綜合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129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129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976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97610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9/00Screening or protective devices for wall or similar openings, with or without operating or securing mechanisms; Closures of similar construction
    • E06B9/24Screens or other constructions affording protection against light, especially against sunshine; Similar screens for privacy or appearance; Slat blinds
    • E06B9/26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 E06B9/28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with horizontal lamellae, e.g. non-liftabl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7/00Special arrangements or measures in connection with doors or windows
    • E06B7/02Special arrangements or measures in connection with doors or windows for providing ventilation, e.g. through double windows; Arrangement of ventilation roses
    • E06B7/08Louvre doors, windows or grilles
    • E06B7/084Louvre doors, windows or grilles with rotatable lamellae
    • E06B7/086Louvre doors, windows or grilles with rotatable lamellae interconnected for concurrent movement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FDEVICES FOR MOVING WINGS INTO OPEN OR CLOSED POSITION; CHECKS FOR WINGS; WING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NCERNED WITH THE FUNCTIONING OF THE WING
    • E05F15/00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 E05F15/60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using electrical actuators
    • E05F15/603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using electrical actuators using rotary electromotors
    • E05F15/611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using electrical actuators using rotary electromotors for swinging wings
    • E05F15/614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using electrical actuators using rotary electromotors for swinging wings operated by meshing gear wheels, one of which being mounted at the wing pivot axis; operated by a motor acting directly on the wing pivot axi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FDEVICES FOR MOVING WINGS INTO OPEN OR CLOSED POSITION; CHECKS FOR WINGS; WING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NCERNED WITH THE FUNCTIONING OF THE WING
    • E05F15/00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 E05F15/60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using electrical actuators
    • E05F15/603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using electrical actuators using rotary electromotors
    • E05F15/611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using electrical actuators using rotary electromotors for swinging wings
    • E05F15/616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using electrical actuators using rotary electromotors for swinging wings operated by push-pull mechanisms
    • E05F15/619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using electrical actuators using rotary electromotors for swinging wings operated by push-pull mechanisms using flexible or rigid rack-and-pinion arrangemen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FDEVICES FOR MOVING WINGS INTO OPEN OR CLOSED POSITION; CHECKS FOR WINGS; WING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NCERNED WITH THE FUNCTIONING OF THE WING
    • E05F17/00Special devices for shifting a plurality of wings operated simultaneously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7/00Special arrangements or measures in connection with doors or windows
    • E06B7/02Special arrangements or measures in connection with doors or windows for providing ventilation, e.g. through double windows; Arrangement of ventilation roses
    • E06B7/08Louvre doors, windows or grilles
    • E06B7/084Louvre doors, windows or grilles with rotatable lamellae
    • E06B7/086Louvre doors, windows or grilles with rotatable lamellae interconnected for concurrent movement
    • E06B7/09Louvre doors, windows or grilles with rotatable lamellae interconnected for concurrent movement mounted in movable wing, e.g. doo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7/00Special arrangements or measures in connection with doors or windows
    • E06B7/02Special arrangements or measures in connection with doors or windows for providing ventilation, e.g. through double windows; Arrangement of ventilation roses
    • E06B7/08Louvre doors, windows or grilles
    • E06B7/084Louvre doors, windows or grilles with rotatable lamellae
    • E06B7/086Louvre doors, windows or grilles with rotatable lamellae interconnected for concurrent movement
    • E06B7/096Louvre doors, windows or grilles with rotatable lamellae interconnected for concurrent movement operated or interconnected by gearing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9/00Screening or protective devices for wall or similar openings, with or without operating or securing mechanisms; Closures of similar construction
    • E06B9/02Shutters, movable grilles, or other safety closing devices, e.g. against burglary
    • E06B9/04Shutters, movable grilles, or other safety closing devices, e.g. against burglary of wing type, e.g. revolving or sliding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9/00Screening or protective devices for wall or similar openings, with or without operating or securing mechanisms; Closures of similar construction
    • E06B9/24Screens or other constructions affording protection against light, especially against sunshine; Similar screens for privacy or appearance; Slat blinds
    • E06B9/26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 E06B9/38Other detai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7/00Magnetically- or electrically- actuated clutches; Control or electric circuits therefor
    • F16D27/02Magnetically- or electrically- actuated clutches; Control or electric circuits therefor with electromagnets incorporated in the clutch, i.e. with collecting rings
    • F16D27/09Magnetically- or electrically- actuated clutches; Control or electric circuits therefor with electromagnets incorporated in the clutch, i.e. with collecting rings and with interengaging jaws or gear-teeth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FDEVICES FOR MOVING WINGS INTO OPEN OR CLOSED POSITION; CHECKS FOR WINGS; WING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NCERNED WITH THE FUNCTIONING OF THE WING
    • E05F17/00Special devices for shifting a plurality of wings operated simultaneously
    • E05F2017/008Special devices for shifting a plurality of wings operated simultaneously for swinging wing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E05D AND E05F,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 ELEMENTS, ELECTRIC CONTROL, POWER SUPPLY, POWER SIGNAL OR TRANSMISSION, USER INTERFACES, MOUNTING OR COUPLING, DETAILS,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 THEREOF
    • E05Y2900/00Application of doors, windows, wings or fittings thereof
    • E05Y2900/10Application of doors, windows, wings or fittings thereof for buildings or parts thereof
    • E05Y2900/13Type of wing
    • E05Y2900/146Shut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erating, Guiding And Securing Of Roll- Type Closing Members (AREA)
  • Blinds (AREA)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 Specific Sea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For Doors And Windows (AREA)
  • Gear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用於百葉窗之控制系統,其中,該百葉窗包括一負載機構及複數個葉片,該控制系統包括:一動力源、一驅動裝置、一離合機構,驅動裝置係與動力源連接,以受動力源之驅動而產生並輸出一第一驅動力,用以驅動負載機構帶動葉片轉動,離合機構係可受驅動而選擇性地使驅動裝置與負載機構連動,離合機構包括一入力件及一出力件,入力件與出力件之間係可受驅動而結合以可同步作動或分離以可個別獨立作動;當驅動裝置輸出第一驅動力,且離合機構之入力件與出力件結合時,使第一驅動力透過離合機構傳遞至負載機構以驅動葉片轉動;當驅動裝置停止輸出第一驅動力,且離合機構之入力件與出力件分離時,葉片及負載機構可相對於該驅動裝置獨立作動。

Description

用於百葉窗之控制系統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百葉窗,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可自動切換以電動或手動驅轉葉片傾斜角度,以改變百葉窗透光量的控制系統。
一般在建築物的開口中,除了裝設窗戶,以控制開口與外界空氣的連通或阻絕外,在窗戶的外側或內側,大多會再裝設一與窗戶之玻璃面平行的百葉窗,以調整進入建築物內的光線強度。此類的百葉窗包括二平行設置的頂柱及底柱,二側柱固定於頂柱及底柱間,使頂柱、底柱及側柱形成一框架,其中一側柱為樞設在窗戶的側邊,使百葉窗可以該樞設處為中心,以朝向玻璃面或遠離玻璃面的方向進行樞轉,而利用百葉窗遮蔽窗口或移除遮蔽。另外,複數個葉片為平行設置於頂柱及底柱間,葉片的二端並分別樞接於二側柱,且各葉片間以一連動結構連接,使所有葉片能夠以同樣角度同步翻轉,在百葉窗遮蔽窗口時,可利用葉片的翻轉角度調整窗口的透光量。
目前調整葉片傾斜角度的做法可分為手動及電動兩種。這兩種方式同樣利用連動結構帶動葉片同時進行翻轉,而調整百葉窗上所有葉片的樞擺角度,差別僅在於此一操作是以手或電機手段(如馬達)而提供動力。如專利號為CN205955595U的中國專利,其即為可手動驅動或以電動驅動葉片樞擺二種模式的百葉窗結構,但因葉片一次只能接受一種動力的驅 動,因此,必須設置一離合裝置,在使用者轉動離合裝置的調節部件時,選擇手動驅動模式或電動驅動模式調整葉片。在電動驅動模式下,葉片係受電機驅動而翻轉,而在手動驅動模式時電機即斷開與葉片的連結。此種方式雖可切換為不同的驅動模式驅動葉片,然而,操作者常常於使用過電動驅動模式之後,在忘記將驅動模式切換為手動驅動模式的情況下,即直接以手撥動葉片,此時,由於葉片仍與電機連結,而在電機未轉動時,電機會嚴格禁止葉片轉動,若葉片在此狀態下遭受手動強力撥轉,使用者撥動葉片的力量會聚集於葉片兩端上,因而毀損相關元件,形成使用上的一大缺失。
有鑑於上述習知的問題,本發明之目的就是在提供一種用於百葉窗的控制統,其具有一種離合機構,在電機未作動時,葉片自動與電機斷開而使葉片可相對於電機轉動,以切換為可手動驅轉葉片,而在電機作動時,電機與葉片自動結合而帶動葉片作動,藉由離合機構的自動切換設計,防止對百葉窗之葉片及樞接點所造成的損壞。
根據本發明之目的,提出一種用於百葉窗之控制系統,其中該百葉窗包括一負載機構及複數個葉片,該控制系統包括一動力源、一驅動裝置及一離合機構,且該離合機構可受驅動而選擇性地與該負載機構連動;該驅動裝置係受該動力源驅動而產生一第一驅動力;該離合機構包括一入力件及一出力件,該入力件與該出力件之間係可受驅動而結合或分離;當該離合機構之該入力件與該出力件結合時,該驅動裝置產生之該第一驅動力通過該離合機構驅動該負載機構帶動該些葉片轉動;當該離合機 構之該入力件與該出力件分離時,該些葉片可相對於該驅動裝置獨立轉動。
承上所述,依本發明之控制系統的設計,可於控制系統的驅動裝置作動時,使驅動裝置產生的第一驅動力通過離合機構的自動結合而連動負載機構,以帶動百葉窗的葉片轉動;在控制系統停止作動時,離合機構自動分離而斷開驅動裝置與負載機構的連動,葉片即可相對於驅動裝置自由轉動,藉以達到自動切換為電動或手動驅轉葉片的目的。
1:百葉窗
11:框架
111:頂板
112:底板
113:側柱
1131:鄰接面
1132:內側面
1133:開口槽
12:負載機構
121:輸出軸
1211:輸出齒輪
122:第一齒排
123:第二齒排
124:樞軸
125:拉桿
1251:連接部
13:葉片
131:主動葉片
1311:缺口
132:從動葉片
1321:缺口
W:窗框
S:太陽能板
C:殼座
C1:導塊
20:控制系統
21:電力件
22:第一電機
221:第一驅動軸
23:減速機構
231:蝸桿
232:蝸輪
233:連接齒輪
24:擺臂機構
241:中央齒輪
242:擺臂
2421:第一端部
2422:第二端部
2423:第三端部
2424:第四端部
2425:定位件
243:第一傳動齒輪
244:第二傳動齒輪
245:接合齒輪
2451:軸心
246:固定彈簧
25:連動組
251:連動齒輪
26:位置偵測裝置
261:編碼圓盤
262:編碼齒輪
263:光源件
264:光感測器
30:控制系統
31:電力件
32:第一電機
321:第一驅動軸
33:滾珠機構
331:轉體
3311:卡塊
3312:凹槽
332:內座體
3321:抵塊
3322:開口
333:外座體
3331:凸肋
334:滾珠
34:減速機構
341:一級行星減速組
3411:第一環齒輪
34111:內齒面
3412:第一行星架
34121:第一環部
34122:第二環部
34123:第一行星齒輪
34124:第一凸軸
3413:第一太陽齒輪
342:蝸桿組
3421:蝸桿
3422:蝸輪
35:位置偵測裝置
351:編碼齒輪
352:編碼圓盤
40:控制系統
41:電力件
42:第一電機
421:第一驅動軸
43:離心機構
431:中心架
4311:軸心
4312:夾槽
432:摩擦
4321:內側面
433:活動臂
4331:摩擦板
434:拉伸彈簧
44:減速機構
441、442:一級行星減速組
4411:第一環齒輪
4412:第一行星架
4413:第一太陽輪
4414:第一行星齒輪
4421:第二環齒輪
4422:第二行星架
44221:第三環部
44222:第四環部
44223:第二行星齒輪
44224:第二凸軸
4423:第二太陽齒輪
443:蝸桿組
4431:蝸桿
4432:蝸輪
45:位置偵測裝置
451:編碼齒輪
452:編碼圓盤
50:控制系統
51:電力件
52:第一電機
521:第一驅動軸
53:推抵機構
531:第一離合輪
5311:第一端面
53111:第一齒峰
53112:第一齒谷
53113:第一斜面
532:可動輪
5321:第二端面
53211:第二齒谷
53212:第二齒峰
53213:第二斜面
5322:第三端面
53221:齒形接合部
533:第二離合輪
5331:第四端
53311:齒形嚙合部
534:復位彈簧
54:減速機構
541:第一太陽輪
55:位置偵測裝置
60:控制系統
61:電力件
62:第一電機
621:第一驅動軸
63:電磁機構
631:磁軛
6311:線圈
632:轉子座
6321:轉子槽
633:轉子
634:磁粉
64:減速機構
65:位置偵測裝置
651:固定板
652:金屬定片
653:金屬動片
654:調整桿
655:介質空間
70:控制系統
71:電力件
72:第一電機
721:第一驅動軸
73:減速機構
731:蝸桿
732:蝸輪
733:連接齒輪
7331:容置座
74:電磁機構
741:矽膠層
742:扣合輪
7421:內端面
7422:外齒面
743:磁吸件
744:銜鐵件
7441:推臂
7442:導槽
745:軸桿
75:傳動件
76:位置偵測裝置
761:編碼齒輪
762:編碼圓盤
80:控制系統
81:電力件
82:第一電機
821:第一驅動軸
83:減速機構
831:蝸桿
832:蝸輪
833:連接齒輪
8331:容置座
8332:第一卡合部
84:電磁機構
841:扣合輪
8411:第二卡合部
842:磁吸件
843:銜鐵件
8431:推臂
844:壓縮彈簧
845:軸桿
85:傳動件
86:位置偵測裝置
90:控制系統
91:電力件
92:第一電機
921:第一驅動軸
93:減速機構
931:蝸桿
932:蝸輪
933:連接齒輪
9331:第一卡合部
94:電磁機構
941:扣合輪
9411:第二卡合部
942:磁吸件
943:銜鐵件
9431:推臂
944:壓縮彈簧
945:軸桿
95:傳動件
96:位置偵測裝置
10:控制系統
101:電力件
102:第一電機
1021:第一驅動軸
103:第二電機
1031:第二驅動軸
104:連動機構
1041:第一連動件
10411:凸柱
1042:第二連動件
10421:環形導軌
10422:高點端
10423:低點端
10424:斜坡
10425:壓桿
105:卡掣機構
1051:第一離合件
10511:第一連接部
1052:第二離合件
10521:第二連接部
1053:復位彈簧
106:減速機構
107:位置偵測裝置
圖1為使用本發明之控制系統的百葉窗葉片閉合時之立體示意圖。
圖2為使用本發明之控制系統的百葉窗葉片開啟時之立體示意圖。
圖3為一立體示意圖,揭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控制系統設置於前述百葉窗之位置。
圖4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控制系統容置於百葉窗中之立體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控制系統與前述百葉窗的負載機構之立體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控制系統之位置偵測機構與前述百葉窗的負載機構之立體圖。
圖7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控制系統未作動時之平面示意圖。
圖8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控制系統作動時之平面示意圖(一)。
圖9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控制系統作動時之平面示意圖(二)。
圖10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控制系統之整體立體示意圖。
圖11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控制系統之部分立體示意圖。
圖12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滾珠機構之立體分解圖。
圖13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控制系統未連動狀態之部分剖面示意圖。
圖14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控制系統未連動狀態之另一視角剖面示意圖。
圖15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控制系統連動狀態之部分剖面示意圖。
圖16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控制系統連動狀態之另一視角剖面示意圖(一)。
圖17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控制系統連動狀態之另一視角剖面示意圖(二)。
圖18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減速機構之剖面示意圖。
圖19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控制系統之整體立體示意圖。
圖20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控制系統之部分立體示意圖。
圖21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控制系統之部分剖面示意圖。
圖22A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離心機構之立體剖面示意圖。
圖22B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離心機構另一視角之立體剖面示意圖。
圖23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控制系統之部分另一視角剖面示意圖。
圖24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減速機構之部分立體分解圖。
圖25為本發明第四實施例控制系統之整體立體示意圖。
圖26為本發明第四實施例控制系統之部分立體示意圖。
圖27為本發明第四實施例控制系統未連動狀態之剖面示意圖。
圖28為圖27之局部放大圖。
圖29為本發明第四實施例控制系統連動狀態之剖面示意圖。
圖30為與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控制系統配合的百葉窗負載機構之立體示意圖。
圖31為與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控制系統配合的百葉窗負載機構與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控制系統之立體示意圖。
圖32為與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控制系統配合的另一百葉窗負載機構之立體示意圖。
圖33為與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控制系統配合的另一百葉窗負載機構與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控制系統之立體示意圖。
圖34為本發明第五實施例控制系統之整體立體示意圖。
圖35為本發明第五實施例控制系統之部分立體示意圖。
圖36為本發明第五實施例控制系統之部分剖面示意圖。
圖37為本發明第五實施例控制系統之位置偵測裝置之立體圖。
圖38為本發明第五實施例控制系統之位置偵測裝置之內部構造圖。
圖39為本發明第五實施例控制系統之位置偵測裝置之使用剖面示意圖(一)。
圖40為本發明第五實施例控制系統之位置偵測裝置之使用剖面示意圖(二)。
圖41為本發明第六實施例控制系統之整體立體示意圖。
圖42為本發明第六實施例控制系統之部分立體分解圖。
圖43為本發明第六實施例控制系統之部分立體示意圖。
圖44為本發明第六實施例控制系統之部分立體剖面示意圖。
圖45為本發明第六實施例控制系統未連動狀態之剖面示意圖。
圖46為本發明第六實施例控制系統連動狀態之剖面示意圖。
圖47為本發明第六實施例控制系統之前視剖面示意圖。
圖48為為本發明第七實施例控制系統之整體立體示意圖。
圖49為本發明第七實施例控制系統未連動狀態之剖面示意圖。
圖50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控制系統容置於百葉窗中之立體示意圖。
圖51為本發明第八實施例控制系統之整體立體示意圖。
第52為本發明第八實施例控制系統之部分立體示意圖。
圖53為本發明第八實施例控制系統未連動狀態之剖面示意圖。
圖54為本發明第八實施例控制系統連動狀態之剖面示意圖。
圖55為本發明第九實施例控制系統之整體立體示意圖。
圖56為本發明第九實施例控制系統之部分立體示意圖。
圖57為本發明第九實施例控制系統之連動機構及卡掣機構之立體分解圖。
圖58為本發明第九實施例控制系統的驅動離合機構之前視剖面示意圖。
為能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茲舉多個實施例並配合圖式詳細說明如後。
請參閱圖1至圖5所示,其係揭露一種適用本發明之控制系統的百葉窗1,其中圖3至圖5更揭露本案第一實施例之控制系統20與該百葉窗1的配置關係。此百葉窗1於安設時,係為設置在窗框W中,其中,該百葉窗1係包括一框架11、一負載機構12及複數個葉片13,該框架11包括一頂板111、一底板112及二側柱113,頂板111與底板112係為平行設置,側柱113的二端分別與頂板111及底板112連接,以成為框架11,且百葉窗1的側柱113其中之一者並樞設於窗框W,使百葉窗1可往朝向或遠離窗框W的方向樞轉而打開或遮蔽窗口。複數個葉片13為平行設置頂板111與底板112之間,且以可受轉動的方式固定設置於二側柱113之間,負載機構12設置於二側柱113的其中之一,用以帶動葉片13轉動,其中該負載機構所在的該側柱113面向該些葉片13的一表面定義為一鄰接面1131。
其中,該負載機構12係以一齒排式連動機構表示,其係包括 一輸出軸121、第一齒排122、第二齒排123及複數個樞軸124,第一齒排122與第二齒排123係沿百葉窗1之側柱113的長軸向平行設置,並鄰近於該負載機構12所在之該側柱113的該鄰接面1131,輸出軸121及複數個樞軸124皆位於第一齒排122及第二齒排123之間,且皆與第一齒排122及第二齒排123嚙合,各該樞軸124並分別與一該葉片13之一端連接固定,在輸出軸121被驅動而轉動時,與輸出軸121嚙合的第一齒排122及第二齒排123即會依據輸出軸121轉動的方向產生相對位移,該相對移動並帶動該些樞軸124進行轉動,進而帶動葉片13轉動,使葉片13以樞設點進行樞轉而調整葉片13角度。在百葉窗遮蔽窗口時,可藉由調整葉片的樞擺角度,而調整進入建築物內的透光量,例如圖1所示即為葉片樞擺至向下閉合的狀態,以杜絕光線進入建築物內,圖2所示即為葉片樞擺至水平的狀態,此時,可容許光線進入建築物內。
復請參閱圖3及圖4,其係為相反於圖1及圖2所示視角之百葉窗1的另一面,在此以對應於窗口而可與建築物外側接觸的一面表示,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之該控制系統20設置於其中之一側柱113,該側柱113設置有一太陽能板S,且此控制系統20具有一電池組,能透過該太陽能板S充電,藉此提供電動調整葉片13角度所需之動力。此外,本實施例所揭露之該控制系統20係容置於一殼座C中以模組化為之,以便於將控制系統20組裝於百葉窗1之側柱113。
請參閱圖3~圖9,其係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該控制系統20包括一電力件21、一第一電機22、一減速機構23、一擺臂機構24、一連動組25以及一位置偵測裝置26,其中,該電力件21用以提供第一電機22運 作所需之動力,在本實施例係為可由該太陽能板S充電的一電池組,於其他實施例中,該電力件21亦可使用市電;該第一電機22運作時,由第一電機22的第一驅動軸221輸出一第一轉動力,且此第一轉動力帶有一轉速,其中該第一轉動力用以帶動該負載機構12以轉動葉片13。第一電機22與減速機構23結合且連動,該減速機構23以一齒輪減速機構表示,其包括一蝸桿231、一蝸輪232及連接齒輪233,其中,蝸桿231同軸固定於第一電機22的第一驅動軸221且受第一驅動軸221帶動而轉動,蝸桿231嚙合蝸輪232,蝸輪232並與連接齒輪233嚙合,且蝸桿232、蝸輪232及連接齒輪233之齒數不同;利用蝸桿232、蝸輪232及連接齒輪233之齒輪比不同,當第一電機22輸出第一轉動力時,可於通過齒輪減速機構23後降低第一轉動力的轉速,以增加第一轉動力的力量大小。
擺臂機構24與齒輪減速機構23的連接齒輪233為連動設置,該擺臂機構24包括一中央齒輪241、一擺臂242、一第一傳動齒輪243、一第二傳動齒輪244、一接合齒輪245及一固定彈簧246,其中,中央齒輪241與連接齒輪233為同軸固定,擺臂242則具有相對的第一端部2421以及第二端部2422,並於第一端部2421及第二端部2422之間設有相對的第三端部2423及第四端部2424,固定彈簧246固定於中央齒輪241與第一端部2421之間;第一傳動齒輪243樞設於擺臂242的第三端部2423,第二傳動齒輪244則樞設於擺臂242的第四端部2424,第一傳動齒輪243與第二傳動齒輪244並分別與中央齒輪241嚙合,接合齒輪245係設置於第二端部2422;藉此配置,當第一電機22帶動連接齒輪233轉動以藉由固定彈簧246同步帶動中央齒輪241轉動時,即同時帶動擺臂242以第一端部2421為軸心朝向一第一樞轉方向或 一第二樞轉方向進行樞擺,使接合齒輪245可選擇性地與第一傳動齒輪243及第二傳動齒輪244的其中之一者嚙合(見圖8及圖9)或同時與二者分離(見圖7)。此外,第二端部2422更設有一定位件2425,接合齒輪245之軸心2451置於該定位件2425中,使第二端部2422的位移藉此受到限制,進而限制擺臂242的樞擺幅度。本實施中固定彈簧246係固定於中央齒輪241與第一端部2421之間,當第一電機22帶動連接齒輪233轉動,連接齒輪233可藉由固定彈簧246同步帶動中央齒輪241轉動,並同時帶動擺臂242樞擺,當擺臂242樞擺至接合齒輪245與第一傳動齒輪243或第二傳動齒輪244嚙合,且擺臂的樞擺幅度受到限制時,固定彈簧246與擺臂242之間呈現打滑,擺臂242不再受固定彈簧246帶動樞擺,而停留在一定位,但固定彈簧設置之位置不為上述揭露所限,亦可以二固定彈簧246分別固定於第一傳動齒輪243與擺臂242的第三端部2423之間,以及固定於第二傳動齒輪244與擺臂242的第四端部2424之間,同樣可確實帶動擺臂242作動及定位。
連動組25至少包括一個連動齒輪251,且此連動齒輪251並與接合齒輪245嚙合傳動。位置偵測裝置26與連動組25為連動設置,在本實施例中係以一光學式之位置偵測裝置表示,此光學位置偵測裝置26包括一編碼圓盤261、一編碼齒輪262、一光源件263及一光感測器264,其中,編碼圓盤261與編碼齒輪262為同軸固定而可同步轉動,編碼齒輪262且與連動組25的連動齒輪251嚙合,光源件263及光感測器264則相互對應並分別設於編碼圓盤261的二側,使編碼圓盤261可通過光源件263及光感測器264之間轉動,且編碼圓盤261盤面轉動時,光源件263的光源可穿透編碼圓盤261盤面的碼孔而由光感測器264接收到不同的編碼訊號,以代表不同的位置訊號; 另外,編碼齒輪262並與負載機構12的輸出軸121嚙合,當輸出軸121被驅動而轉動時,亦即葉片13改變角度時,編碼齒輪262會同時轉動,以對應改變輸出軸121目前的位置編碼訊號。
請參閱圖4至圖7,在控制系統20未啟動時,第一電機22呈靜滯狀態,則擺臂242未受到帶動進行樞擺,亦即樞設於擺臂242之第三端部2423及第四端部2424的第一傳動齒輪243及第二傳動齒輪244與接合齒輪245均為脫離嚙合的狀態。此時,人工撥轉葉片13,將會使得固定在葉片13端側的樞軸124因葉片13的轉動被驅轉,進而帶動第一齒排122及第二齒排123產生相對位移,該相對位移則帶動輸出軸121轉動,繼而一併帶動與輸出軸121嚙合的編碼齒輪262轉動。當編碼齒輪262轉動時,雖然連動齒輪251及接合齒輪245亦會受編碼齒輪262的帶動而轉動,但因第一傳動齒輪243及第二傳動齒輪244與接合齒輪245之間均為分離狀態,因此,接合齒輪245的轉動並不會透過第一傳動齒輪243或第二傳動齒輪244而傳遞至齒輪減速機構23及第一電機22,使得葉片13的轉動不受靜止的第一電機22所掣肘而得自由轉動。又,編碼齒輪262轉動的同時會帶動編碼圓盤261轉動,則使得編碼圓盤261盤面的碼孔會隨著葉片13轉動而對應於當前的葉片13角度。
請參閱圖4至圖9,當電力件21提供動力,使第一電機22轉動而由第一驅動軸221輸出第一轉動力時,第一轉動力驅動齒輪減速機構23的蝸桿231、蝸輪232及連接齒輪233轉動,同時改變通過齒輪減速機構23後的第一轉動力之轉速及力的大小,以因應最終驅轉葉片13時所需之轉速及扭力。第一電機22可由第一驅動軸221沿不同旋轉方向輸出第一轉動力。在圖8所示的狀況中,連接齒輪233受轉動而帶動中央齒輪241轉動,驅使擺臂242 以第一端部2421為軸心朝向第一樞轉方向進行樞擺,帶動樞設於第三端部2423的第一傳動齒輪243朝向第一樞轉方向移動至與接合齒輪245嚙合,藉此,第一轉動力可透過第一傳動齒輪243及接合齒輪245傳遞至連動組25,並帶動編碼齒輪262及輸出軸121轉動。輸出軸121的轉動則可帶動第一齒排122及第二齒排123相對位移,以帶動葉片13轉動。在控制系統20停止作動之前,電力件21必須驅動第一電機22輸出一與第一轉動力目前旋轉方向相反的第二轉動力,使擺臂242朝向第二樞轉方向樞擺至第一傳動齒輪243與接合齒輪245脫離嚙合方才停止控制系統20的作動,此時,回復至控制系統20的原始狀態,葉片13可受人力驅動而轉動。而於編碼齒輪262轉動時,同步帶動編碼圓盤261轉動,以使編碼圓盤261可隨同葉片13轉動而對應地改變盤面上相對於光源件263的位置處的碼孔。
相同地,在圖9所示的狀況中,第一電機22受驅動而沿另一旋轉方向輸出第一轉動力使擺臂242以其第一端部2421為軸心朝向第二樞轉方向進行樞擺,使得樞設於第四端部2424的第二傳動齒輪244朝向第二樞轉方向移動至與接合齒輪245嚙合,藉此,該第二轉動力即可透過第二傳動齒輪244及接合齒輪245傳遞至連動組25,並連動編碼齒輪262及輸出軸121轉動,而輸出軸13的轉動則可連動第一齒排122及第二齒排123相對位移,以連動葉片13轉動。之後,在控制系統20停止作動之前,第一電機22再輸出相反於第一轉動力目前旋轉方向的第二轉動力,使擺臂242反向朝第一樞轉方向樞擺至第二傳動齒輪244與接合齒輪245脫離嚙合方才停止控制系統20的作動,此時,即回復至控制系統20的原始狀態,葉片13可受人力驅動而轉動。同樣地,編碼齒輪262轉動時會同時帶動編碼圓盤261轉動,使編 碼圓盤261隨同葉片13之轉動角度改變而改變碼孔位置。當再次使用電動模式操作葉片13轉動時,光學位置偵測裝置26可取得對應目前葉片13傾斜角度的正確位置訊號,藉此,控制系統20可判斷目前葉片13的位置,並驅使第一電機22帶動葉片13轉動至所需角度。
藉由上述控制系統20的配置,在第一電機22輸出第一轉動力時,擺臂機構24於第一電機22與負載機構12的輸出軸121之間形成一傳遞轉動力的路徑,以令第一轉動力得通過擺臂機構24而帶動葉片13轉動;在控制系統20的第一電機22完全停止作動時,則因擺臂機構24斷開第一電機22與負載機構12傳遞轉動力的路徑,使葉片13可相對於第一電機22獨立轉動;因此,傳遞轉動力路徑的結合或斷開完全取決於第一電機22是否作動,而可達到不需以人工切換傳遞轉動力路徑的結合或斷開,即可達到自動切換為電動驅轉葉片模式或可由人工撥轉葉片模式的目的。
請參閱圖10至圖18,其係為本發明控制系統之第二實施例,其中,控制系統30包括一電力件31、一第一電機32、一滾珠機構33、減速機構34以及一位置偵測裝置35,其中,同於前述實施例,電力件31係提供第一電機32運作之動力,且第一電機32作動時係輸出一第一轉動力。滾珠機構33包括一轉體331、一內座體332、一外座體333及至少一滾珠334,轉體331、內座體332與外座體333為可轉動地依序由內而外同軸套設。其中,轉體331與第一電機32的第一驅動軸321固定連接,轉體331與內座體332相對的一面具有至少一卡塊3311,內座體332與轉體331相對的一面則具有配合卡塊3311設置的至少一抵塊3321,在轉體331的卡塊3311抵止於內座體332的抵塊3321時,轉體331可帶動內座體332轉動(如圖17所示);內座體332 具有連通轉體331及外座體333的開口3322,滾珠334則容設於此開口3322中,則內座體332轉動時可帶動滾珠334一起轉動;轉體331的徑面具有至少一凹槽3312對應內座體332的開口3322設置,在凹槽3312與開口3322相對時,滾珠334落入凹槽3312與開口3322所形成的空間內,且此時滾珠334之外壁不超出該開口3322面向該外座體333之口緣;外座體333的內環面具有配合滾珠334設置的凸肋3331,使外座體333與內座體332之間保持一至少等於凸肋3331高度的間距。
本實施例之減速機構34係以一行星齒輪減速系統表示,其包括一一級行星減速組341及一蝸桿組342,一級行星減速組341包括一第一環齒輪3411、一第一行星架3412、一第一太陽齒輪3413,蝸桿組342則包括一蝸桿3421及一蝸輪3422,其中,第一環齒輪3411、第一行星架3412及第一太陽齒輪3413為同軸套設,該第一環齒輪3411並具有內齒面34111,第一行星架3412為穿設於第一環齒輪3411中,第一行星架的3412二側為相對的第一環部34121及第二環部34122,且於第一環部34121及第二環部34122之間樞設複數個軸向設置之第一行星齒輪34123,第一太陽齒輪3413則穿過第一環部34121並位於複數個第一行星齒輪34123之間,使該些第一行星齒輪34123位於第一環齒輪3411與第一太陽齒輪3413之間,各第一行星齒輪34123並分別與第一環齒輪3411的內齒面34111及第一太陽齒輪3413嚙合,第一太陽齒輪3413固定連接於外座體333,以受外座體333帶動而轉動,而第一行星架3412於第二環部34122延伸一第一凸軸34124,蝸桿組342的蝸桿3421同軸固定於第一凸軸34124且與第一凸軸34124連動,蝸輪3422則與蝸桿3421嚙合;當第一太陽齒輪3413被外座體333帶動而自轉時,各第一行星 齒輪34123受第一太陽齒輪3413的嚙合帶動自轉,各第一行星齒輪34123在自轉的同時並沿著第一環齒輪3411的內齒面34111進行公轉,以帶動第一行星架3412轉動,達到降低轉速目的,第一行星架3412並連動蝸桿3421及蝸輪3422轉動,以再次降低轉速,利用此行星齒輪減速機構34的設置,可改變傳動至蝸輪3422時的第一轉動力的轉速及大小。
蝸輪3422與負載機構12的輸出軸121為同軸固定設置,以於蝸輪3422轉動時,同時連動輸出軸121轉動,而輸出軸121並與位置偵測裝置35的編碼齒輪351嚙合,以帶動編碼齒輪351及編碼圓盤352轉動而記錄葉片目前角度位置,此位置偵測裝置35之工作原理與第一實施例係為相同,均是利用光學位置偵測裝置為之,在此即不再多加贅述。
請參閱圖13至圖17,當第一電機32於第一驅動軸321輸出第一轉動力時,滾珠機構33的轉體331受到第一轉動力的帶動而相對於內座體332轉動,由於轉體331轉動時,轉體331之凹槽3312隨轉體331的轉動而移動,使凹槽3312相對於內座體332之開口3322錯開,同時滾珠334被轉體331向外頂推並沿轉體331之徑向移動導致部分的滾珠334凸出於開口3322面向該外座體333之口緣(如圖16所示);持續轉動轉體331使轉體331之卡塊3311抵於內座體332之抵塊3321,之後轉體331即可帶動內座體332一起轉動,容置於內座體332開口3322中的滾珠334亦跟隨內座體332轉動而移動,在滾珠334移動至抵止於外座體333的凸肋3331時,外座體333即被內座體332帶動而轉動,於此,轉體331、內座體332及外座體333同步且同方向地轉動。由於外座體333連動行星齒輪減速機構34轉動,可降低第一轉動力在通過行星齒輪減速機構34後的轉速,繼而以適當的速度及作用力驅動負載機構12及 葉片13轉動。
在控制系統30停止作動前,第一電機32係輸出與第一轉動力旋轉方向相反的第二轉動力,以帶動轉體331反向旋轉,此反向旋轉驅使轉體331的卡塊3311隨轉體331的轉動而與內座體332的抵塊3321脫離,之後轉體331即可單獨相對於內座體332及外座體333轉動,進而使轉體331的凹槽3312與內座體332的開口3322再度相對,則滾珠334沿轉體331的徑向往凹槽3312方向移動,並重新容置於凹槽3312與開口3322所形成的空間中,滾珠334也因而與外座體333的凸肋3331脫離,使轉體331、內座體332及外座體333回復至彼此可相對轉動的狀態,即可斷開第一電機32與負載機構12之間的動力傳遞,以自動切換為可人工撥動葉片的模式。
請參閱圖19至圖24,係為本發明控制系統之第三實施例,控制系統40包括一電力件41、一第一電機42、一離心機構43、減速機構44以及位置偵測裝置45,與前述實施例相同,電力件41係為提供第一電機42作動之動力,且第一電機42作動時係輸出一第一轉動力。離心機構43包括一中心架431、一摩擦座432、至少一活動臂433(在本實施例之說明中,活動臂433為二個,但非為限制)及至少一拉伸彈簧434,其中,中心架431位於摩擦座432中且與該摩擦座432同軸設置,且中心架431係同軸固接於第一電機42之第一驅動軸421而受驅動軸421所驅轉,並有至少一夾槽4312設於中心架431的軸心4311且面向摩擦座432內側面4321配置設有,且此夾槽4312供其所對應的活動臂433之一端可移動地插置;活動臂433背向夾槽4312而相對於摩擦座432內側面4321的一端為摩擦板4331,當活動臂433受驅動而於夾槽4312中往朝向或遠離摩擦座432內側面4321的方向移動時,摩擦板4331可 因活動臂433的位移而抵靠於摩擦座432內側面4321或與摩擦座432內側面4321分離;活動臂433遠離摩擦座的另一端與該拉伸彈簧434連接,其中該拉伸彈簧434用以驅使該活動臂433往遠離摩擦座432內側面4321的方向移動,在本實施例中,活動臂433的數量為二,且該拉伸彈簧434的二端係各固定於一該活動臂433,在未受外力時,拉伸彈簧434之壓縮彈力使活動臂433一端抵於夾槽4312之槽底而其摩擦板4331不接觸摩擦座432內側面4321。
本實施例之減速機構44係以一二級行星齒輪減速系統表示,其包括一二級行星減速組及一蝸桿組443,其中,二級行星減速組係為串接二組一級行星減速組441,442,此二級行星減速組除了具有同於前述實施例揭露之行星齒輪減速系統34之一級行星減速組341的一級行星減速組441外,更串接另一一級行星減速組442;其中,一級行星減速組441同前述包括有依序向內同軸套設的第一環齒輪4411、第一行星架4412及第一太陽輪4413,第一環齒輪4411具有內齒面,且各第一行星齒輪4414設置於第一行星架4412並位於第一環齒輪4411及第一太陽輪4413之間,另一個一級行星減速組442則包括一第二環齒輪4421、一第二行星架4422、一第二太陽齒輪4423,一蝸桿組443則包括一蝸桿4431及一蝸輪4432,其中,第二環齒輪4421、第二行星架4422及第二太陽齒輪4423為同軸套設,第二環齒輪4421並具有內齒面,第二行星架4422為穿設於第二環齒輪4421中,第二行星架4422的二端為相對的第三環部44221及第四環部44222,且於第三環部44221及第四環部44222之間樞設複數個軸向設置之第二行星齒輪44223,第二太陽齒輪4423則穿過第三環部44221並置於複數個第二行星齒輪44223之間, 使該些第二行星齒輪44223位於第二環齒輪4421與第二太陽齒輪4423之間,各第二行星齒輪44223並分別與第二環齒輪4421的內齒面及第二太陽齒輪4423嚙合,第二太陽齒輪4423固定連接於第一行星架4412,以受第一行星架4412的帶動而轉動,而第二行星架4422的第四環部44222則延伸一第二凸軸44224,蝸桿組443的蝸桿4431同軸固定於第二凸軸44224且與第二凸軸44224同動,蝸輪4432則與蝸桿4431嚙合;另外,第一太陽輪4413係與離心機構43的摩擦座432固定連接。
當第一太陽齒輪4413被摩擦座432帶動而自轉時,各第一行星齒輪4414受第一太陽齒輪4413的嚙合帶動自轉,並同時沿著第一環齒輪4411的內齒面公轉,而帶動第一行星架4412轉動,第二太陽齒輪4423則受第一行星架4412的帶動而自轉,使各第二行星齒輪44223受第二太陽齒輪4423的嚙合帶動自轉,並同時沿著第二環齒輪4421的內齒面進行公轉,以帶動第二行星架4422轉動,第二行星架4422則連動蝸桿4431及蝸輪4432轉動,以達到降低蝸輪4432轉動速度的目的。在本實施例中,第一環齒輪4411與第二環齒輪4421係可成型為一體。
蝸輪4432與負載機構的輸出軸121為同軸固定設置,以於蝸輪4432轉動時,同時連動輸出軸121轉動,而輸出軸121並與位置偵測裝置45的編碼齒輪451嚙合而連動設置,此位置偵測裝置45之工作原理同於前述各實施例所揭露之光學式之位置偵測裝置,即當葉片13被擺轉而帶動輸出軸121轉動時,輸出軸121同時帶動編碼齒輪451及編碼圓盤452轉動而對應於葉片13目前位置,由於第一位置偵測裝置45配置與前述實施例為相同,在此即不再多加贅述。
當第一電機42由第一驅動軸421輸出第一轉動力時,中心架431受到第一轉動力的驅動而相對於摩擦座432轉動,此時,活動臂433受到中心架431的帶動,亦相對於摩擦座432轉動。當第一轉動力到達一預定速度並產生一克服拉伸彈簧434之彈力的離心力時,活動臂433受到離心力的驅動而沿夾槽4312朝向摩擦座432之內側面4321的方向移動,致使活動臂433一端的摩擦板4331抵靠於摩擦座432的內側面4321,以摩擦帶動摩擦座432轉動,使摩擦座432與中心架431可同步且同方向地受到第一轉動力的帶動而轉動。又由於摩擦座432帶動行星齒輪減速機構44轉動,可降低第一轉動力在通過行星齒輪減速機構44後的速度,而得以適當的轉速及大小驅轉負載機構12的輸出軸121以帶動葉片13轉動。
當第一電機42停止輸出第一轉動力時,中心架431及活動臂433未受到任何的外力驅動,此時,拉伸彈簧434所產生的壓縮彈力即將活動臂433朝向中心架431方向縮回,使活動臂433的摩擦板4331與摩擦座432的內側面4321分離,摩擦座432即可相對於中心架431獨自轉動,繼而斷開第一電機42與負載機構12間之動力傳遞路徑,而自動切換為可人工轉動葉片13的模式。
請參閱圖25至圖29,係為本發明控制系統之第四實施例,控制系統50包括一電力件51、一第一電機52、一推抵機構53、一減速機構54以及一位置偵測裝置55,其中,電力件51、第一電機52、減速機構54以及位置偵測裝置55係與上述之任一實施例之配置及結構相同,故在此不再贅述。
在本實施例中,推抵機構53係包括一第一離合輪531、一可 動輪532、一第二離合輪533及一復位彈簧534,其中,第一離合輪531、可動輪532及第二離合輪533係沿推抵機構53之軸向依序間隔設置,第一離合輪531係具有一第一端面5311面對可動輪532,且於第一端面5311設有朝向可動輪532凸起的齒型體,此齒型體具有若干第一齒峰53111及若干第一齒谷53112,且相鄰的第一齒峰53111及第一齒谷53112之間為第一斜面53113;可動輪532具有一第二端面5321及第三端面5322,第二端面5321與第一離合輪531之第一端面5311為相對設置,且於第二端面5321設有與第一齒峰53111及第一齒谷53112配合的第二齒谷53211及第二齒峰53212,相鄰的第二齒谷53211及第二齒峰53212之間為第二斜面53213,且第二斜面53213面對第一斜面53113,可動輪532的第三端面5322為一齒形接合部53221,第二離合輪533係具有一第四端面5331,第四端面5331與可動輪532之第三端面5322為相對設置,且於第四端面5331設有一與齒形接合部53221配合的齒形嚙合部53311,可動輪532與第二離合輪533間並設有一復位彈簧534。在此推抵機構53中,第一離合輪531係與第一電機52之第一驅動軸521固定連接,使第一離合輪531受驅動軸521帶動而轉動,第二離合輪533則與減速機構54的第一太陽輪541固定連接,當第二離合輪533受帶動而轉動時,可經由減速機構54改變傳遞至負載機構12輸出軸121的第一轉動力之轉速及大小。
請參閱圖26至圖28,當推抵機構53的第一離合輪531未受任何外力驅動時,第一離合輪531的第一齒峰53111及第一齒谷53112分別與可動輪532對應的第二齒谷53211及第二齒峰53212相隔一距離,亦即之間具有一間隙;可動輪532與第二離合輪533因受復位彈簧534的彈力作用而被頂推外撐,使可動輪532的齒形接合部53221與第二離合輪533的齒形嚙合部 53311之間形成一間距,且此間距使齒形接合部53221與齒形嚙合部53311不為接觸,此時,第二離合輪533可相對第一離合輪531而獨立轉動,使葉片13能經由人工方式轉動,同時位置偵測裝置55同步對應當前的葉片13角度。
請參閱圖29,當第一電機52的第一驅動軸521輸出一朝向一第一轉動方向轉動的第一轉動力時,第一轉動力驅動推抵機構53的第一離合輪531相對於可動輪532獨自朝向第一轉動方向轉動,驅使第一斜面53113朝向第二斜面53213移靠直至相抵,之後第一離合輪531持續轉動,第二斜面53213因持續受力而沿第一斜面53113滑移,同時迫使可動輪532沿軸向往第二離合輪533的方向移動,使可動輪532的齒形接合部53221與第二離合輪533的齒形嚙合部53311為接觸嚙合,此時,第一離合輪531、可動輪532及第二離合輪533為同時受第一轉動力之連動而朝向第一轉動方向轉動,並經由第二離合輪533傳遞第一轉動力至減速機構54,以改變傳遞至負載機構之輸出軸121的第一轉動力之轉速及大小。當可動輪532朝向第二離合輪533方向移動時,同時壓縮固定於可動輪532與第二離合輪533之間的復位彈簧534,而儲存一復位彈力。
當控制系統50完全停止作動之前,第一電機52自第一驅動軸521輸出一朝向一第二轉動方向轉動的第二轉動力,該第二轉動方向係相反於第一轉動方向,第一離合輪531受到第二轉動力的帶動,使第一斜面53113朝向遠離第二斜面53213的方向轉動直至分離,使可動輪532脫離與第一離合輪531的連動關係,同時可動輪532受到復位彈簧534的復位彈力推抵而沿軸向朝向第一離合輪531的方向移動至可動輪532的齒形接合部53221與第二離合輪533的齒形嚙合部53311脫離嚙合,至此,第二離合輪533恢復至可 相對於第一離合輪531獨自轉動之狀態,亦即葉片13可經由人工方式轉動。
再請參閱圖30~圖33,值得一提的是,本實施例的負載機構及葉片之配置與前述實施例有所不同。在本實施例中,葉片包含一主動葉片131及複數個從動葉片132分別係平行設置於百葉窗的頂柱111與底柱112之間,從動葉片132的二端並各樞設於二側柱113,主動葉片131則僅一端樞設於側柱113,另一端則連接負載機構而互為連動。負載機構為一拉桿式連動機構,其包括前述受控制系統連動的輸出軸121及一拉桿125,輸出軸121固定連接於主動葉片131,拉桿125則通過主動葉片131及從動葉片132之一端角,並以多個連接部1251分別樞接於主動葉片131及各從動葉片132之該端角,當輸出軸121驅動該主動葉片131轉動時,該拉桿125將受該主動葉片驅動,進而帶動各從動葉片132與該主動葉片131朝向同一方向進行翻轉,以調整葉片的遮光範圍,而此拉桿125的連接部1251並不僅限於樞接於葉片131、132之端角,其亦可與葉片131、132的邊側樞接。
當輸出軸121受到控制系統驅動時,輸出軸121帶動主動葉片131朝相同於輸出軸121的轉動方向進行樞轉,拉桿125受到主動葉片131的樞轉帶動而產生一位移,此位移同時帶動各從動葉片132依主動葉片131之動作進行同步樞轉,達到以電動方式調整主動葉片131及從動葉片132角度的目的。
當控制系統停止運作使輸出軸121不再受到控制系統的連動,而改以人工方式驅動拉桿125使拉桿125產生位移時,拉桿125即可連動主動葉片131及從動葉片132以樞設點為中心進行樞轉,並帶動輸出軸121轉動。
請參閱圖30及圖31,在本實施例中,主動葉片131及各從動葉片132係可於一端角各開設一缺口1311、1321,拉桿125的各連接部1251樞接於該各缺口1311、1321的側壁,當主動葉片131及從動葉片132被帶動而樞轉至各葉片相接的閉合角度時,拉桿125隨著葉片的端角移動而隱收於缺口1311、1321中以為美觀。
另請參閱圖32及圖33,有別於前述的拉桿及葉片的配置,主動葉片131及各從動葉片132之端角亦可不另設置缺口,而將拉桿125藉由各連接部1251直接樞接於各葉片131、132,並且在鄰近拉桿125之連接部1251的側柱113內側面1132,沿側柱113的長軸向設有複數個與連接部1251相對配合的開口槽1133,該開口槽1133係設於二葉片131、132的樞接點之間;當主動葉片131及從動葉片132被驅動而樞轉至各葉片相接的閉合角度時,拉桿125隨著葉片的端角移動並容置於開口槽1133中,以隱藏拉桿125。
請參閱圖34至圖40,係為本發明控制系統之第五實施例,控制系統60包括一電力件61、一第一電機62、一電磁機構63、一減速機構64以及一位置偵測裝置65,其中,第一電機62及減速機構之配置同於前述任一實施例,於此不另贅述;電力件61為提供第一電機62及電磁機構63運作之動力,第一電機62並具有輸出第一轉動力的第一驅動軸621。本實施例之電磁機構63包括一磁軛631、一轉子座632、一轉子633及磁粉634,其中,磁軛631為中空環狀,且沿磁軛631環繞設置有線圈6311,此線圈6311與電力件61連接,且電力件61所提供之電力可驅使線圈6311與磁軛631產生電磁感應以生成一感應磁場;轉子座632穿設於磁軛631中,且轉子座632與第一電機62的第一驅動軸621固定連接,以受第一電機62之帶動而轉動;該轉子 座632並凹設一略大於轉子633的轉子槽6321,轉子633為置入於轉子槽6321中,磁粉則散佈於轉子槽6321的內壁與轉子633之間,轉子633並與減速機構64固定連接,使第一轉動力經過減速機構64改變轉動速度及大小之後,帶動負載機構12的輸出軸121轉動,負載機構的輸出軸121並與位置偵測裝置65連動,以對應輸出軸121所帶動的葉片目前的角度位置。
請參閱圖37至40圖,本實施例之位置偵測裝置65係以可變電容式位置偵測裝置表示,其包括一固定板651、複數個金屬定片652、複數個金屬動片653及一調整桿654,其中,複數個金屬定片652係直立且平行地固定於固定板651上,相鄰的二金屬定片652之間為一介質空間655,複數個金屬動片653各別對應設於每一介質空間655中,複數個金屬動片653分別固定連接於調整桿654,使金屬動片653可受調整桿654之帶動而以調整桿654為軸心轉動,該調整桿654係與負載機構之輸出軸121連動,當輸出軸121轉動時,即連動調整桿654帶動金屬動片653逐漸插入於介質空間655中或自介質空間655中脫離,藉以調變金屬動片653位於對應的介質空間655中的面積。
當金屬動片653轉動至完全脫離介質空間655時(如圖39所示),金屬定片652與介質空間655之間的電容值最小;當金屬動片653朝向介質空間655樞轉並逐漸插入於介質空間655中時(如圖40所示),隨著金屬動片653與金屬定片652相對重疊面積的增加,相對重疊面積與介質空間655所產生的電容值即相對增加,當金屬動片653完全插入於介質空間655時,電容值為最大。
當電力件61提供電力予環繞設置在磁軛631上的線圈6311 時,磁軛631與線圈6311產生電磁感應進而生成感應磁場,藉由該感應磁場的磁力線驅使磁粉634於轉子槽6321內壁與轉子633間排列形成磁粉鏈,使受第一電機62驅轉的轉子座632透過磁粉鏈將第一轉動力傳遞至轉子633以帶動轉子633轉動,再藉由轉子633之轉動通過減速機構64以驅動負載機構的輸出軸121轉動,最終以電動方式調整受輸出軸121帶動的葉片之角度。
當輸出軸121帶動葉片轉動時,由於位置偵測裝置65的調整桿654係與輸出軸121連動,因此,即連動位置偵測裝置65的金屬動片653樞轉並改變金屬動片653與金屬定片652間之相對重疊面積,以產生不同的電容值而對應葉片當前之角度位置。
當電力件61對第一電機62及線圈6311停止提供電力時,磁軛631與線圈6311所產生的感應磁場消失,磁粉634再度回到不規則的散佈狀態,使轉子633可相對於轉子座632獨自轉動,亦即斷開了第一電機62與負載機構間之動力傳遞路徑,在此狀態下,當葉片受到人工驅動時,負載機構的輸出軸121可獨自轉動,並帶動位置偵測裝置65的金屬動片653樞轉,以隨著葉片被人工驅動後所在之角度位置改變金屬動片653與金屬定片652間之相對重疊面積,並於下次以電動操作時產生對應於當下葉片角度的電容值供控制系統判斷角度。
請參閱圖41至圖47,係為本發明控制系統之第六實施例,該控制系統70包括一電力件71、一第一電機72、一減速機構73、一電磁機構74、一傳動件75以及一位置偵測裝置76,其中,電力件71為提供第一電機72及電磁機構74運作所需之電力,第一電機72具有輸出第一轉動力的第一驅動軸721,第一驅動軸721與減速機構73結合且連動,以改變經過減速機 構73後的第一轉動力之轉速及大小。該減速機構73係以一類似於第一實施例揭露之齒輪減速機構表示,其包括一蝸桿731、一蝸輪732及一連接齒輪733,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地,蝸桿731同軸固定於第一電機72的第一驅動軸721且與第一驅動軸721同動,且蝸桿731與蝸輪732相互嚙合,蝸輪732並與連接齒輪733嚙合,由第一電機72的第一驅動軸721輸出的第一轉動力,可透過減速機構73改變第一轉動力的轉速及大小;另外,連接齒輪733係軸向凹設一容置座7331。
本實施例之電磁機構74之作動機制不同於前述各實施例,而係包括一扣合輪742、一具彈性力的矽膠層741、一為電磁鐵的磁吸件743及一銜鐵件744,其中,減速機構73的連接齒輪733、矽膠層741、扣合輪742及磁吸件743依序地在軸桿745上同軸設置,且扣合輪742置入於連接齒輪733的容置座7331中,矽膠層741則設於扣合輪742與容置座7331之間,且矽膠層741具有一原始厚度D1,其相對之二端面並分別與扣合輪742之內端面7421及容置座7331之底面以可相對轉動之狀態輕抵接觸,且扣合輪742、矽膠層741並可相對於連接齒輪733而沿軸桿745位移;銜鐵件744係為一框座,其沿著扣合輪742之軸向設置,且磁吸件743為容置於銜鐵件744中,其中,銜鐵件744具有與扣合輪742相對設置的推臂7441,且銜鐵件744係可受驅動而相對於磁吸件743朝向接近或遠離扣合輪742方向移動,同時推臂7441可隨銜鐵件744之移動而推抵扣合輪742進行軸向位移。此外,銜鐵件744設有導槽7442,且殼座C設有導塊C1伸入導槽7442中,使銜鐵件744移動時受到導塊C1引導及限制。
傳動件75係與扣合輪742及負載機構12的輸出軸121結合,以 將動力由扣合輪742傳動至輸出軸121而帶動輸出軸121轉動。在本實施例中,傳動件75為一齒形皮帶,扣合輪742則具有外齒面7422,負載機構的輸出軸121則同軸固定一輸出齒輪1211,以利用傳動件75分別與扣合輪742之外齒面7422及輸出齒輪1211嚙合,而將動力由扣合輪742傳動至輸出齒輪1211,繼而帶動輸出軸121轉動。
此外,同於第一實施例之位置偵測機制,當負載機構之輸出軸121轉動時,會帶動位置偵測裝置76的編碼齒輪761及編碼圓盤762連動,以於葉片改變角度時,同步對應改變編碼圓盤762之盤面碼孔的位置,以呼應葉片目前的位置。當然,亦可配置同於前述實施例之可變電容式之位置偵測裝置,同樣可達到偵測位置以供控制系統判斷之目的,於此容不另贅述。
當第一電機72由第一驅動軸721輸出第一轉動力時,此時由於磁吸件743受到電力件71提供之電力作用而產生一磁場,使銜鐵件744受到磁場的磁力吸引進而朝向接近扣合輪742的方向移動,並藉由銜鐵件744的推臂7441推動扣合輪742向連接齒輪733的方向移動,使扣合輪742壓掣矽膠層741,直至矽膠層741、扣合輪742之內端面7421以及容置座7331之底面三者之間為緊密抵掣,此時矽膠層741具有一小於原始厚度D1的壓縮厚度D2,至此,矽膠層741對扣合輪742及容置座7331產生足夠的摩擦力,使連接齒輪733可同步帶動矽膠層741及扣合輪742轉動,藉此配置,第一轉動力可在經過減速機構73改變轉速及大小後,通過電磁機構74之傳遞,並利用傳動件75以帶動負載機構12的輸出軸121轉動。
當電力件71停止提供電力予磁吸件743時,驅動銜鐵件744 移動的磁場力量消失,扣合輪742停止壓掣矽膠層741,此時,矽膠層741即可藉由本身的彈性力恢復至原始厚度D1,同時矽膠層741之彈性力分別作用於容置座7331之底面及扣合輪742之內端面7421,使容置座7331之底面、矽膠層741及扣合輪742之內端面7421回復至僅為輕抵接觸而可相對轉動的狀態,藉此斷開第一電機72與負載機構之輸出軸121間之動力傳遞路徑,使輸出軸121可相對於第一電機72獨自轉動,達到自動切換為可人工撥動葉片模式的目的。
請參閱圖48至圖50,係為本發明控制系統之第七實施例,該控制系統80包括一電力件81、一第一電機82、一減速機構83、一電磁機構84、一傳動件85、以及一位置偵測裝置86,其中,電力件81為提供第一電機82及電磁機構84運作所需之電力,第一電機82並具有用以輸出第一轉動力的第一驅動軸821,此第一驅動軸821與減速機構83結合且連動,以根據需求適度改變經過減速機構83後的第一轉動力之轉速及大小。該減速機構83包括一蝸桿831、一蝸輪832及一連接齒輪833,與第六實施例的結構相同地,第一驅動軸821連動蝸桿831、蝸輪832及連接齒輪833轉動,以透過減速機構83改變第一轉動力的轉速及大小;另外,連接齒輪833係軸向凹設一容置座8331,且至少一第一卡合部8332則沿容置座8331之內側壁設置。
本實施例中,電磁機構84包括一扣合輪841、一為電磁鐵的磁吸件842、一銜鐵件843及一壓縮彈簧844;其中,減速機構83之連接齒輪833、扣合輪841、磁吸件842依序地在軸桿845上同軸設置,扣合輪841並可於軸桿845上進行軸向位移而置入於連接齒輪833的容置座8331中,扣合輪841之外圈面設有至少一第二卡合部8411對應於容置座8331之內側壁,且第 二卡合部8411與第一卡合部8332為可分離地卡合,使連接齒輪833可相對扣合輪841獨立轉動或帶動扣合輪841一起轉動。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卡合部8332係為齒槽,第二卡合部8411係為凸齒。壓縮彈簧844設置於連接齒輪833之容置座8331與扣合輪841之間,且壓縮彈簧844兩端分別抵於連接齒輪833及扣合輪841,以將連接齒輪833及扣合輪841朝相反方向外撐。電磁機構84的銜鐵件843係為一沿著扣合輪841的軸向設置的框座,磁吸件842為容置於銜鐵件843中,且銜鐵件843可受驅動地相對於磁吸件842朝向接近或遠離扣合輪841的方向移動;其中,銜鐵件843具有與扣合輪841對應設置的推臂8431,且此推臂8431為可分離地抵止於扣合輪841,用以驅動扣合輪841於軸桿845上進行軸向位移。傳動件85係與扣合輪841及負載機構12的輸出軸121結合,以將動力由扣合輪841傳動至輸出軸121。該傳動件85與扣合輪841及輸出軸121之結構,以及位置偵測裝置86之配置大致與第六實施例相同,在此即不再贅述。
第一電機82由第一驅動軸821輸出第一轉動力時,同時磁吸件842受到電力件81所提供的電力作用而產生一磁場,銜鐵件843受到磁場的磁力吸引,驅動銜鐵件843抵抗壓縮彈簧844的彈力而朝向接近扣合輪841的方向移動,使銜鐵件843之推臂8431推動扣合輪841朝向接近連接齒輪833容置座8331的方向移動。在扣合輪841移動至置入於容置座8331內,並使扣合輪841的凸齒8411卡入於容置座8331內側壁的齒槽8332時,連接齒輪833即可同時且同方向地帶動扣合輪841轉動,透過第一減速機構83降低第一轉動力之轉速,並利用傳動件85連動負載機構12的輸出軸121轉動。在銜鐵件843推動扣合輪841軸向移動至與連接齒輪833連動時,同時壓縮了設於扣合 輪841與容置座8331之間的壓縮彈簧844,而使其儲存一復位彈力。
當電力件81停止提供電力予磁吸件842時,驅動銜鐵件843移動的磁場力量消失,壓縮彈簧844之復位彈力即驅動扣合輪841往遠離連接齒輪833的方向軸向位移,以帶動扣合輪841的凸齒8411脫離連接齒輪833的齒槽8332;扣合輪841軸向位移時,並推動銜鐵件843的推臂8431相對於磁吸件842朝向遠離扣合輪841的方向移動,而回復至原始位置。利用電磁機構84斷開第一電機82與負載機構之輸出軸121間的動力傳遞路徑,使輸出軸121可相對於第一電機82獨自轉動,而自動切換為可人工撥動葉片的模式。
請參閱圖51至圖54,係為本發明控制系統之第八實施例,該控制系統90包括一電力件91、一第一電機92、一減速機構93、一電磁機構94、一傳動件95以及一位置偵測裝置96,其中,電力件91為提供第一電機92及電磁離合機構94運作所需之電力,第一電機92並具有輸出第一轉動力之第一驅動軸921,第一驅動軸921與減速機構93結合且連動,以根據需求改變經過減速機構93後的第一轉動力之轉速及大小。該減速機構93包括一蝸桿931、一蝸輪932及一連接齒輪933,其結構與配置類同第六實施例,其中,第一驅動軸921連動蝸桿931、蝸輪932及連接齒輪933轉動,以透過減速機構93適度改變第一轉動力的轉速及大小;另外,至少一第一卡合部9331沿連接齒輪933之軸向設置。電磁機構94包括一扣合輪941、一為電磁鐵的磁吸件942、一銜鐵件943及一壓縮彈簧944,其中,減速機構93之連接齒輪933、扣合輪941、磁吸件942依序於一軸桿945上同軸設置,扣合輪941並可於軸桿945上進行軸向位移,至少一第二卡合部9411沿扣合輪941之軸向設 置,第一卡合部9331與第二卡合部9411係為可分離地卡合,使連接齒輪933可相對於扣合輪941獨立轉動或帶動扣合輪941一起轉動。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卡合部9331係為凹槽,第二卡合部9411係為可對應於凹槽而卡合的凸塊。另外,壓縮彈簧944係設置於連接齒輪933與扣合輪941之間,且將連接齒輪933與扣合輪941朝相反方向外撐。
電磁機構94的銜鐵件943係為一沿著扣合輪941的軸向設置的框座,磁吸件942設置於銜鐵件943中,且銜鐵件943可受驅動地相對於磁吸件942朝向接近或遠離扣合輪941的方向移動,其中,銜鐵件943具有與扣合輪941對應設置的推臂9431,且此推臂9431為可分離地抵止於扣合輪941以驅動扣合輪941於軸桿945上進行軸向位移。傳動件95係與扣合輪941及負載機構的輸出軸121結合,以將動力由扣合輪941傳動至輸出軸121。該傳動件95與扣合輪941及輸出軸121之結構,以及位置偵測裝置96之配置係與第六實施例類同,在此即不再贅述。
第一電機92由第一驅動軸921輸出第一轉動力,此第一轉動力通過減速機構93改變了轉速及大小之後,同時磁吸件942受到電力件91提供的電力作用產生一磁場,使銜鐵件943受到磁場的磁力吸引而朝向接近扣合輪941的方向移動,藉由銜鐵件943的推臂9431將扣合輪941推向連接齒輪933,進而使扣合輪941的第二卡合部(凸塊)9411卡入於連接齒輪933的第一卡合部(凹槽)9331中,至此,連接齒輪933即可同時且同方向地帶動扣合輪941轉動,並利用傳動件95連動負載機構12的輸出軸121轉動。而在扣合輪941軸向移動至與連接齒輪933連動時,同時壓縮設於扣合輪941與連接齒輪933之間的壓縮彈簧944,使壓縮彈簧944儲存一復位彈力。
當電力件91停止提供電力予磁吸件942時,驅動銜鐵件943移動的磁場力量消失,壓縮彈簧944之復位彈力頂推扣合輪941往遠離連接齒輪933的方向移動,使扣合輪941的凸塊9411與連接齒輪933的第一卡合部(凹槽)9331分離;扣合輪941位移時,連帶推動銜鐵件943的推臂9431相對於磁吸件942朝向遠離扣合輪941的方向移動,而回復至原始位置。利用電磁機構94斷開第一電機92與負載機構之輸出軸121間的動力傳遞路徑,使輸出軸121可相對於第一電機92獨立轉動,而自動切換為可由人工撥動葉片的模式。
請參閱圖55至圖58,係為本發明控制系統之第九實施例,該控制系統10包括一電力件101、一第一電機102、一第二電機103、一連動機構104、一卡掣機構105、一減速機構106以及一位置偵測裝置107,其中,電力件101係供給第一電機102及第二電機103運作所需的電力,第一電機102之第一驅動軸1021與卡掣機構105連接,卡掣機構105再與減速機構106連接,第二電機103之第二驅動軸1031則與連動機構104連接。
連動機構104係包括一第一連動件1041及一第二連動件1042,第一連動件1041與第二連動件1042係相對設置,第一連動件1041與第二驅動軸1031連接,使第二驅動軸1031、第一連動件1041與第二連動件1042依序地同軸配置,且第一連動件1041直接受第二驅動軸1031帶動而轉動。第一連動件1041面對第二連動件1042的一側凸設有一凸柱10411,第二連動件1042面對第一連動件1041的一側凹設一斜坡狀的環形導軌10421對應於凸柱10411,該環形導軌10421具有一高點端10422及一低點端10423,高點端10422及低點端10423間以一弧狀的斜坡10424連接,且於第一連動件 1041轉動時,凸柱10411可於導軌10421的高點端10422經斜坡10424到低點端10423往復移動,繼而推動第二連動件1042沿其軸向往復位移。
卡掣機構105係包括一第一離合件1051、一第二離合件1052及一復位彈簧1053,第一離合件1051與第二離合件1052係相對設置,復位彈簧1053則設於第一離合件1051與第二離合件1052之間,第一離合件1051並與第一電機102之第一驅動軸1021連接,使第一驅動軸1021、第一離合件1051、復位彈簧1053與第二離合件1052依序地同軸配置,且第一離合件1051可受第一驅動軸1021帶動而旋轉。其中,第一離合件1051面對第二離合件1052的一側延伸有一第一連接部10511,第二離合件1052面對第一離合件1051的一側延伸有一第二連接部10521對應第一連接部1511,且第一連接部10511與第二連接部10521係可選擇性地分離或側向抵靠。在本實施例中,該第一連接部10511為一第一卡塊,第二連接部10521為第二卡塊,且連動機構104的第二連動件1042沿其徑向更延伸有一壓桿10425壓抵於第一離合件1051;藉此配置,在第二連動件1042被第一連動件1041推動而移動時,壓桿10425抵壓第一離合件1051朝向第二離合件1052移靠,此時第一卡塊10511可與第二卡塊10521互相抵靠,而可由第一卡塊10511推動第二卡塊10521以使第一離合件1051帶動第二離合件1052轉動;在第二連動件1042之壓桿10425未對第一離合件1051施加壓力時,第一離合件1051被復位彈簧1053頂推而與第二離合件1052分離,使第一卡塊10511與第二卡塊10521則不為接觸。
減速機構106以及位置偵測裝置107係與前述實施例之配置相同,在本實施例中,第二離合件1052與減速機構106連動,第一電機102 藉由第一驅動軸1021輸出第一轉動力,經由第一離合件1051傳遞至第二離合件1052,再通過減速機構106改變以第一轉動力之轉速及大小後,最終連動負載機構之輸出軸121轉動,以帶動葉片轉動,而輸出軸121則連動位置偵測裝置107,以同步對應葉片目前的角度位置改變狀態。
本實施例之控制系統作動時,先由第二電機103之第二驅動軸1031輸出一第一連動力,驅動連動機構104的第一連動件1041轉動,使第一連動件1041之凸柱10411由第二連動件1042之導軌10421的低點端10423往高點端10422移動,以帶動第二連動件1042朝向遠離第一連動件1041的方向移動,且壓桿10425推動卡掣機構105的第一離合件1051朝向接近第二離合件1052的方向移動,期間同時壓縮第一離合件1051與第二離合件1052之間的復位彈簧1053,以使復位彈簧1053儲存一復位彈力。當第一連動件1041之凸柱10411移動至第二連動件1042之導軌10421的高點端10422時,第一離合件1051的第一卡塊10511與第二離合件的1052第二卡塊10521之側向相互卡抵,此時,第二電機103停止作動,使導桿1031維持位在導軌10421的高點端10422,以令第一離合件1051之第一卡塊10511與第二離合件1052的第二卡塊10521保持在相互卡抵的狀態,此時第一電機102之第一驅動軸1021所輸出的第一轉動力即可藉由第一離合件1051與第二離合件1052之卡接而傳遞,並通過減速機構106以驅使負載機構之輸出軸121轉動,同時帶動位置偵測裝置107對應目前葉片的角度位置而同步改變狀態。
當第二電機103之第二驅動軸1031輸出一與第一連動力旋轉方向相反的第二連動力時,第二連動力帶動第一連動件1041的凸柱10411於第二連動件1042的導軌10421中由高點端10422向低點端10423移動,此時第 二連動件1042朝向第一連動件1041移靠,帶動壓桿10425背離第一離合件1501移動,從而停止將第一離合件1051推往第二離合件1052,同時第一離合件1051受到復位彈簧1053頂推而朝向遠離第二離合件1052之方向移動,並於凸柱10411到達低點端10423時,第二電機103停止輸出第二連動力。
在本實施例中,為防止第二連動件1042驅動第一離合件1051軸向位移至接近第二離合件1052時,發生第一離合件1051的第一卡塊10511與第二離合件1052的第二卡塊10521位於頂面相對的位置而無法側向抵接的情形,係可令第一電機102提早作動,使第一離合件1051在朝向第二離合件1052移動時已同時被第一轉動力帶動而轉動,如此,當第一卡塊10511與第二卡塊10521即便發生頂面相對的狀況,第一離合件1051亦能藉由自身的轉動立即使第一卡塊10511偏移而錯開第二卡塊10521,以在第一離合件1051接近第二離合件1052時,第一卡塊10511與第二卡塊10521可順利地互相卡抵。
各實施例中的減速機構、位置偵測裝置及負載機構係可與各實施例的離合機構搭配,而不以前揭之各實施例的配置為限,惟各種配置均係利用離合機構結合或斷開第一轉動力之傳遞路徑,以在不需要手動切換的前提下,當電力件停止對該第一電機提供電力,使得第一電機停止輸出第一轉動力後,即可自動切換為可由人工調整葉片之模式,以減少負載機構及百葉窗之葉片甚或控制系統因未正確切換而受到損壞的困擾。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較佳可行實施例而已,舉凡應用本發明說明書及申請專利範圍所為之等效變化,理應包含在本發明之專利範圍內。
12:負載機構
121:輸出軸
122:第一齒排
123:第二齒排
124:樞軸
22:第一電機
23:減速機構
231:蝸桿
232:蝸輪
233:連接齒輪
24:擺臂機構
241:中央齒輪
242:擺臂
2421:第一端部
2422:第二端部
2424:第四端部
2425:定位件
2451:軸心
25:連動組
26:位置偵測裝置

Claims (25)

  1. 一種用於百葉窗之控制系統,其中,該百葉窗包括一負載機構及複數個葉片,該控制系統包括:一動力源;一驅動裝置,係與該動力源連接,該驅動裝置係受該動力源之驅動而產生並輸出一第一驅動力,且該第一驅動力用以驅動該負載機構帶動該些葉片轉動;一離合機構,係可受驅動而選擇性地使該驅動裝置與該負載機構連動;該離合機構包括一入力件及一出力件,該入力件與該出力件之間係可受驅動而結合以可同步作動或分離以可個別獨立作動;以及一減速機構,連接於該驅動裝置與該離合機構之該入力件之間,或連接於該離合機構之該出力件及該負載機構之間,用以改變該第一驅動力之轉速及大小;當該驅動裝置輸出該第一驅動力,且該離合機構之該入力件與該出力件結合時,使該第一驅動力透過該離合機構傳遞至該負載機構以驅動該些葉片轉動;當該驅動裝置停止輸出該第一驅動力,且該離合機構之該入力件與該出力件分離時,該些葉片及該負載機構可相對於該驅動裝置獨立作動。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控制系統,其中,該離合機構之該入力件係受該驅動裝置之該第一驅動力驅動而與該出力件結合。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控制系統,其中,該離合機構更包括一活動臂,該入力件包含一中心架,該出力件包含一摩擦座,該中心架位於該摩擦座內,且該活動臂介於該中心架與該摩擦座之間;該活動臂與該中心架連動設置,該中心架與該驅動裝置連動設置,且該摩擦座與該負載機構連動設置;當該中心架受該第一驅動力驅轉時,該活動臂隨該中心架之轉動而朝向該摩擦座之一內側面位移,且當該活動臂移動至緊抵於該摩擦座之該內側面時,該入力件與該出力件互為連動,使該第一驅動力驅動該負載機構作動。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控制系統,其中,該活動臂與該中心架之間連接有一拉伸彈簧,且該拉伸彈簧恆對該活動臂施加一遠離該摩擦座之該內側面的拉力。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控制系統,其中,該驅動裝置進一步受該動力源之驅動而產生並輸出一第二驅動力,該第二驅動力之轉動方向係相反於該第一驅動力之轉動方向;當該驅動裝置輸出該第二驅動力時,停止輸出該第一驅動力,該離合機構之該入力件係受該第二驅動力之驅動而與該出力件分離。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控制系統,其中,該離合機構更包括一擺臂及至少一傳動齒輪,該擺臂具有一樞轉軸使該擺臂以該樞轉軸為軸心樞轉,該入力件包含一中央齒輪,該出力件包含一接合齒輪,該中央齒輪係與該樞轉軸同軸配置,該至少一傳動齒輪樞設於該擺臂,且該傳動齒輪與該中 央齒輪嚙合;該中央齒輪與該驅動裝置連動設置,該接合齒輪則與該負載機構連動設置;當該第一驅動力驅動該中央齒輪轉動,使該中央齒輪帶動該至少一傳動齒輪轉動,且該中央齒輪之轉動同時帶動該擺臂朝向一第一樞轉方向樞轉至該至少一傳動齒輪與該接合齒輪嚙合,以傳遞該第一驅動力至該負載機構;當該至少一傳動齒輪與該接合齒輪嚙合,且該第二驅動力驅動該中央齒輪及該至少一傳動齒輪轉動,使該擺臂朝向一與該第一樞轉方向相反的第二樞轉方向樞轉,直至該至少一傳動齒輪與該接合齒輪脫離嚙合,以使該負載機構可相對該驅動裝置獨立作動。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控制系統,其中,該擺臂係具有相對的一第一端部及一第二端部,該樞轉軸設置於該第一端部,該第二端部則設有一定位件,且該接合齒輪之軸心穿設於該定位件中;當該擺臂受該中央齒輪帶動而樞轉時,該第二端部之定位件則受到該接合齒輪之軸心的限制,以限制該擺臂樞轉之行程。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控制系統,其中,該離合機構更包括一可動輪,該入力件包含一第一離合輪,該出力件包含一第二離合輪,該可動輪設於該第一離合輪及該第二離合輪之間,且該第一離合輪、該可動輪及該第二離合輪為間隔地同軸設置;該第一離合輪與該驅動裝置連動設置,該第二離合輪與該負載機構連動設置,該第一離合輪受該驅動裝置 之該第一驅動力的驅動而連結並帶動該可動輪作動,該可動輪並受該第一離合輪之驅動而連結並帶動該第二離合輪作動,以使該驅動裝置之該第一驅動力通過該離合機構而驅動該負載機構作動。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控制系統,其中,該第一離合輪係具有一第一端面,該可動輪係具有一第二端面面對該第一端面及一第三端面相反於該第二端面,該第二離合輪具有一第四端面面對該第三端面,且有一復位彈簧設置於該可動輪與該第二離合輪之間;該第一端面上設有至少一第一齒峰及至少一第一齒谷,該第一齒峰與相鄰之該第一齒谷之間為第一斜面,該第二端面上設有至少一第二齒峰及至少一第二齒谷,且該至少一第一齒峰與該至少一第二齒谷係為相對設置,該第二齒峰與相鄰之該第二齒谷之間為一第二斜面,該第三端面為一齒形接合部,該第四端面為一齒形嚙合部,且該齒形嚙合部與該齒形接合部為相對設置;當該第一驅動力驅動該第一離合輪轉動使該第一斜面移靠至相抵該可動輪之該第二斜面,迫使該可動輪軸向位移至該可動輪之該齒形接合部與該第二離合輪之該齒形嚙合部嚙合,使該第一離合輪透過該可動輪連動該第二離合輪轉動;當該第二驅動力驅動該第一離合輪轉動至該第一斜面與該第二斜面分離,該復位彈簧推頂該可動輪軸向位移使該齒形接合部與該第二離合輪之該齒形嚙合部分離,使該第二離合輪可相 對該第一離合輪獨立作動。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控制系統,其中該離合機構更包括一內座體及一滾珠,且該入力件包含一轉體,該出力件包含一外座體,該轉體、該內座體及該外座體係依序由內而外同軸設置,且該轉體與該驅動裝置連動設置,該外座體與該負載裝置連動設置;該內座體具有大於該滾珠之開口,該滾珠對應設置於該開口而可沿該開口相對該內座體而內外移動,以選擇性地結合於該轉體與該內座體或結合於該內座體與該外座體;當該滾珠結合於該轉體與該內座體時,該入力件與該出力件不為連動,使該負載機構可相對於該驅動裝置獨立作動;當該滾珠結合於該內座體與該外座體時,該入力件與該出力件可同步且同向轉動,使該第一驅動力可驅動該負載機構作動。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控制系統,其中,該外座體係具有一內環面面對該內座體,且該內環面朝向該內座體凸設有一凸肋,該轉體則具有至少一凹槽對應於該內座體之該開口;當該轉體受第一驅動力之驅轉至該凹槽與該開口錯開時,該滾珠凸出於該開口且卡抵於該凸肋,使該內座體帶動該外座體連動;當該轉體受該第二驅動力之驅轉至該凹槽面對該開口時,該滾珠位於該凹槽與該開口所形成之空間中,且該滾珠不凸露於該開口而不接觸該外座體,使該內座體與該轉體而同步轉動。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控制系統,其中,該轉體係具有一外側面,且該外側面具有一卡塊,該內座體係具有一內側面面對該轉體之該外側面,且於該內側面具有一抵塊與該卡塊對應設置;當該轉體受該第一驅動力之驅轉至該卡塊側向抵靠於該抵塊,該轉體持續被驅轉以帶動該內座體轉動;當該轉體受該第二驅動力驅轉時,該卡塊與該抵塊分離,且該轉體與該內座體不為連動。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控制系統,其中,該離合機構更包括一電磁組耦接該動力源,該電磁組受該動力源之驅動以使該入力件與該出力件結合。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控制系統,其中,該電磁組包括一磁吸件及一銜鐵件,該磁吸件設置於該銜鐵件中,該入力件包含一主動輪,該出力件包含一從動輪,且該主動輪、該從動輪及該磁吸件為同軸設置;其中,該主動輪與該驅動裝置連動設置,該從動輪與該負載機構連動設置,且該磁吸件與該動力源連接;當該磁吸件受該動力源驅動產生一磁場,該磁場驅動該銜鐵件相對於該磁吸件軸向移動,使該銜鐵件抵推該從動輪軸向移動至與該主動輪連接且連動,使該入力件與該出力件可同步且同向作動,以使該第一驅動力通過該離合機構並驅動該負載機構轉動;當該動力源停止對該磁吸件提供電力時,該磁場消失,使該銜鐵件對該從動輪之抵推力消失,該從動輪可相對該主動輪轉動,且該負載機構可相對該驅動裝置獨立作動。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控制系統,其中,該主動輪 與該從動輪之間係設置一彈性件,當該動力源停止對該磁吸件提供電力使該銜鐵件對該從動輪之抵推力消失時,該彈性件驅使該從動輪軸向移動至與該主動輪不為連動。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控制系統,其中,該離合機構之該電磁組包括一中空環狀之磁軛,且沿該磁軛環繞設置一線圈,該入力件包含一轉子座,該出力件包含一轉子,該轉子座及該轉子可轉動且相對應地設置於該磁軛中,且於該轉子座與該轉子之間佈設有磁粉;其中,該轉子座與該驅動裝置連動設置,該轉子與該負載機構連動設置,該線圈與該動力源連接;當該線圈受該動力源之驅動而與該磁軛產生一磁場時,佈設於該轉子座與該轉子之間的該磁粉受該磁場之驅動而產生鏈結並連結該轉子座與該轉子,使該入力件與該出力件可同步且同向作動,以使該第一驅動力通過該離合機構並驅動該負載機構作動;當該動力源停止對該線圈提供電力時,該磁場消失,佈設於該轉子座與該轉子之間的該磁粉之鏈結消失,使該入力件與該出力件不為連動,且該負載機構可相對該驅動裝置獨立作動。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控制系統,其中,該控制系統更包括一連動機構與該離合機構連動設置,且該驅動裝置進一步受該動力源之驅動產生並輸出一第一連動力或一第二連動力,且該第二連動力之轉動方向相反於該第一連動力之轉動方向;當該連動機構受該第一連動力之驅動,帶動該離合機構之該入力件與該出力件結合,使該第一驅動力通過該離合機構並驅動該負載機構作動,且當該入力件與該出力件 結合時,該驅動裝置停止輸出該第一連動力;當該驅動裝置輸出該第二連動力時,停止輸出該第一連動力,使該連動機構帶動該入力件與該出力件結合之驅動力消失,該負載機構可相對該驅動裝置獨立作動。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控制系統,其中,該連動機構包括一第一連動件及一第二連動件,該第一連動件與該第二連動件為相對設置,該入力件與該出力件之間設有一彈性件;其中,該第一連動件與該驅動裝置連動設置,該第二連動件與該入力件連動設置,該彈性件恆對該出力件與該入力件施加一將二者分離的頂推力;當該第一連動件受該第一連動力驅動而迫使該第二連動件移動,以使該第二連動件驅動該入力件結合該出力件;當該驅動裝置輸出該第二連動力並停止輸出該第一連動力時,該頂推力驅動該入力件與該出力件分離。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之控制系統,其中,該第一連動件面對該第二連動件的一側具有一凸柱,該第二連動件面對該凸柱的一側凹設一環形導軌,該環形導軌具有一高點端、一斜坡及一低點端,該斜坡連接於該高點端與該低點端之間,且該凸柱可於該環形導軌中沿該高點端、該斜坡及該低點端往復移動;當該第一連動件受該第一連動力驅動,使該凸柱自該低點端沿該斜坡移動至該高點端,迫使該第二連動件軸向移動以驅動該入力件朝向接近該出力件之方向移動至與該出力件結合。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控制系統,其中,該減速機構係為至少一減速齒輪、至少一行星齒輪減速器及對應設置之蝸桿與蝸輪之其中之一或其組合;該驅動裝置產生之該第一驅動力透過該減速機構降低轉速並增加力矩。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9項其中任一項所述之控制系統,更包括一位置偵測裝置,該位置偵測裝置與該負載機構為連動設置;該負載機構受驅動而作動時,該負載機構帶動該位置偵測裝置作動。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之控制系統,其中,該位置偵測裝置係包括一編碼圓盤、一編碼齒輪、一光源件及一光感測器,該編碼齒輪與該負載機構連動設置,且該編碼齒輪與該編碼圓盤同軸固定,該編碼圓盤並具有一盤面,且該盤面具有複數個通透的位置碼孔,該光源件及該光感測器則分別設於該盤面之二側;該負載機構受驅動帶動該編碼齒輪及該編碼圓盤轉動,該光源件發出一光線穿透其中一該位置碼孔,並由光感測器接收。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之控制系統,其中,該位置偵測裝置包括一固定板、複數個金屬定片、複數個金屬動片及一調整桿,其中,該調整桿係與該負載機構連動設置,且該調整桿分別與該些金屬動片固定連接,該些金屬定片為直立且平行地固定於該固定板,相鄰的該二金屬定片之間並具有一介質空間,該些金屬動片受該調整桿之帶動而以該調整桿為軸心樞轉而進出該介質空間,當該負載機構受驅動而作動 時,該負載機構帶動該調整桿轉動,以改變該些金屬定片與該些金屬動片之相對重疊面積。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9項其中任一項所述之控制系統,其中,該負載機構係包括一輸出軸、一第一齒排、一第二齒排及複數個樞軸,該第一齒排與該第二齒排為平行設置,該輸出軸及該些樞軸嚙合於該第一齒排與該第二齒排之間,該些樞軸與該些葉片固定連接;該輸出軸受該驅動裝置輸出之該第一驅動力之驅動而帶動該第一齒排及該第二齒排相對位移,以帶動該些樞軸轉動而帶動該些葉片轉動;或其中一該樞軸受其所對應之該葉片之驅轉而帶動該第一齒排及該第二齒排相對位移,以帶動該輸出軸轉動,且該驅動裝置不為連動。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9項其中任一項所述之控制系統,其中,該負載機構係包括一輸出軸及一拉桿,該輸出軸係固接於該些葉片其中之一者,該拉桿藉由複數個連接部分別對應地樞接於各該葉片;該輸出軸受該驅動裝置輸出之該第一驅動力之驅動而透過該拉桿帶動該些葉片朝向同一方向樞轉;或該拉桿受外力作用而帶動該些葉片朝同一方向樞轉時,該輸出軸隨同該些葉片同步轉動,且該驅動裝置不為連動。
TW107125406A 2017-09-11 2018-07-24 用於百葉窗之控制系統 TWI69761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5/700,809 2017-09-11
US15/700,809 US10526837B2 (en) 2017-09-11 2017-09-11 Control system for window shutte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12916A TW201912916A (zh) 2019-04-01
TWI697610B true TWI697610B (zh) 2020-07-01

Family

ID=635186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25406A TWI697610B (zh) 2017-09-11 2018-07-24 用於百葉窗之控制系統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10526837B2 (zh)
JP (1) JP6701279B2 (zh)
CN (1) CN109488190B (zh)
AU (2) AU2018214092B2 (zh)
CA (1) CA3014960C (zh)
GB (2) GB2566813B (zh)
NL (1) NL2021442B1 (zh)
TW (1) TWI69761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57179B (zh) * 2021-05-14 2022-03-01 億豐綜合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立式百葉簾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407977B2 (en) * 2016-12-28 2019-09-10 Hunter Douglas Inc. Motorized shutter assembly
CN110273634B (zh) * 2018-03-16 2020-11-10 光宝电子(广州)有限公司 百叶窗及应用于百叶窗的叶片角度控制方法
NO345663B1 (en) 2019-04-02 2021-06-07 Wheel Me As Drive unit for moving a door relative to a door's opening.
CN110644911B (zh) * 2019-10-23 2021-04-27 湖南百丝特布业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关闭遮阳的窗帘
CN111081395B (zh) * 2019-12-31 2022-05-20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一种可实现热辐射散热的核反应堆隔热装置
CN111418344B (zh) * 2020-03-19 2022-03-25 常熟理工学院 水果采摘器手自一体伸缩杆
CN111558185B (zh) * 2020-05-15 2021-05-11 安徽新盾消防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防火门
CN112146506A (zh) * 2020-09-01 2020-12-29 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 空冷器百叶窗的调节装置
CN114532826A (zh) * 2020-11-26 2022-05-27 和也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窗帘
US11732522B2 (en) * 2021-04-16 2023-08-22 Hall Labs Llc Automated window mechanism with disengaged motor calibration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17359A (zh) * 2014-07-31 2016-02-10 亨特道格拉斯工业公司 百叶窗组件
JP2016223277A (ja) * 2015-06-02 2016-12-28 ソニー株式会社 鍵駆動装置
US20160376834A1 (en) * 2015-06-25 2016-12-29 Hunter Douglas, Inc. Shutter assembly with motorized louver drive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675228A (en) * 1953-02-05 1954-04-13 Edward O Baird Electrical control means for closure devices
JPH03221691A (ja) * 1990-01-26 1991-09-30 Sharp Corp 電動ブラインド
JPH083665Y2 (ja) * 1991-01-14 1996-01-31 株式会社ニチベイ 電動ルーバ
JPH07167604A (ja) * 1993-12-14 1995-07-04 Ono Sokki Co Ltd 微細位置検出センサー
JP3127105B2 (ja) * 1995-09-12 2001-01-22 三井金属鉱業株式会社 回転動力正逆転装置
JP3358018B2 (ja) * 1995-12-28 2002-12-16 三和シヤッター工業株式会社 建築用電動シャッター装置
US6055885A (en) 1997-09-16 2000-05-02 Shea; Chung-Shien Door operator with detachable electric motor
CH692270A5 (de) 1997-09-25 2002-04-30 Bratschi Silent Gliss Betätigungseinrichtung für einen Vorhang.
US6014839A (en) * 1997-12-05 2000-01-18 Bryan Ruggles Electronic actuator for architectural shutters
US6568131B1 (en) * 2002-03-20 2003-05-27 Seitz Corporation Motorized shutter assembly
JP2004011389A (ja) * 2002-06-11 2004-01-15 Kawashima Kogyosho:Kk 複層ガラス窓内蔵型遮光機構
US7178291B2 (en) * 2004-02-25 2007-02-20 Jeffrey Frank Vasquez Automated shutter control
CN1651708A (zh) * 2005-01-28 2005-08-10 山东蓝星玻璃(集团)有限公司 中空玻璃内置百叶幕帘的调节装置
JP5053799B2 (ja) * 2006-11-01 2012-10-17 アスモ株式会社 クラッチ、モータ及び車両用ドア開閉装置
JP2007276618A (ja) * 2006-04-06 2007-10-25 Asmo Co Ltd クラッチ、モータ及び車両用ドア開閉装置
CN200968162Y (zh) * 2006-10-31 2007-10-31 陈金福 一种气窗叶片的调动构造
JP4976918B2 (ja) * 2007-05-17 2012-07-18 有限会社ライル 可動ルーバ
US20090283227A1 (en) 2008-05-13 2009-11-19 Msa Aircraft Products Ltd. Clutch operated electric aircraft window with manual override
JP5235780B2 (ja) * 2009-05-18 2013-07-10 クマガイ電工株式会社 ルーバー開閉装置
CN201650067U (zh) * 2010-03-10 2010-11-24 彬腾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断电后可轻易启闭的电动窗帘
US9206638B1 (en) * 2012-06-05 2015-12-08 Gholamali Malekpour Motorized blind control devices, methods of use thereof
US8931541B2 (en) 2012-03-16 2015-01-13 Lutron Electronics Co., Inc. Motorized drive unit assembly for a shade system
FR3002968B1 (fr) * 2013-03-05 2015-04-10 Somfy Sas Actionneur d'entrainement d'un store a lames orientables et store comprenant un tel actionneur
US10774580B2 (en) * 2013-12-19 2020-09-15 Green Star Energy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roved louver windows
CN204403226U (zh) * 2015-01-14 2015-06-17 梁志坚 一种淋浴房移门电磁离合装置
US10648231B2 (en) 2016-01-14 2020-05-12 Hunter Douglas,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architectural opening coverings in more than one mode
CN205955595U (zh) 2016-06-24 2017-02-15 宁波杜亚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百叶窗的驱动装置
US10407977B2 (en) * 2016-12-28 2019-09-10 Hunter Douglas Inc. Motorized shutter assembly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17359A (zh) * 2014-07-31 2016-02-10 亨特道格拉斯工业公司 百叶窗组件
JP2016223277A (ja) * 2015-06-02 2016-12-28 ソニー株式会社 鍵駆動装置
US20160376834A1 (en) * 2015-06-25 2016-12-29 Hunter Douglas, Inc. Shutter assembly with motorized louver drive system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57179B (zh) * 2021-05-14 2022-03-01 億豐綜合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立式百葉簾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19246883B2 (en) 2021-01-28
GB2566813A (en) 2019-03-27
US10526837B2 (en) 2020-01-07
US20190078377A1 (en) 2019-03-14
JP6701279B2 (ja) 2020-05-27
AU2018214092B2 (en) 2019-11-21
AU2019246883A1 (en) 2019-10-31
CA3014960A1 (en) 2019-03-11
GB201812916D0 (en) 2018-09-19
NL2021442A (en) 2019-03-14
GB201812915D0 (en) 2018-09-19
CN109488190A (zh) 2019-03-19
JP2019049183A (ja) 2019-03-28
GB2566812A (en) 2019-03-27
GB2566813B (en) 2020-07-22
CA3014960C (en) 2020-07-07
TW201912916A (zh) 2019-04-01
AU2018214092A1 (en) 2019-03-28
GB2566812B (en) 2020-07-22
NL2021442B1 (en) 2019-08-29
CN109488190B (zh) 2021-05-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97610B (zh) 用於百葉窗之控制系統
KR101636636B1 (ko) 블라인드와 그 제어 모듈
AU2016231561B2 (en) Door operator having lock mechanism
EP3142900A1 (en) Fold rearview mirror assembly for motor vehicles
KR101882811B1 (ko) 클러치 조립체
JP2007232184A (ja) 2ウェイクラッチユニット
KR100639666B1 (ko) 전동식 창호 작동장치
CN107724938A (zh) 百叶窗的升降机构和百叶窗
JPH09329259A (ja) バルブアクチュエータ
CN106320881A (zh) 门窗驱动机构
CN207553932U (zh) 百叶窗的升降机构和百叶窗
CN111894435B (zh) 一种制头及其组成的拉珠手推卷帘
KR101776205B1 (ko) 블라인드의 쉐이드 구동 장치
CN219672541U (zh) 一种互锁式滑车及窗帘机
JPH0817734B2 (ja) 駆動機構
JP2022153345A (ja) モータギアボックス
EP2142743A1 (en) Device for automatic operation of a screen, such as a window covering, with at least two mutually independent degrees of freedom of movement
JP2007309491A (ja) 2ウェイクラッチユニット
CN116201461A (zh) 一种互锁式滑车及窗帘机
TWM610934U (zh) 電動捲門驅動裝置
JP2007309427A (ja) 2ウェイクラッチユニット
JP2007309426A (ja) 2ウェイクラッチユニット
JP2005048900A (ja) クラッ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