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87338B - 跨坐型車輛 - Google Patents

跨坐型車輛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87338B
TWI687338B TW106117759A TW106117759A TWI687338B TW I687338 B TWI687338 B TW I687338B TW 106117759 A TW106117759 A TW 106117759A TW 106117759 A TW106117759 A TW 106117759A TW I687338 B TWI687338 B TW I68733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straddle
detection sensor
collision
front whee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177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801974A (zh
Inventor
松尾匡史
出口基明
古瀬英介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山葉發動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山葉發動機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山葉發動機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019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019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873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87338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27/00Safety equipment
    • B62J27/20Airba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otorcycles or the lik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9/00Wheel guards; Radiator guards, e.g. grilles; Obstruction removers; Fittings damping bouncing force in collisions
    • B60R19/02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 B60R19/48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combined with, or convertible into, other devices or objects, e.g. bumpers combined with road brushes, bumpers convertible into be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27/00Safety equip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5/00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 B62K5/02Tricycles
    • B62K5/05Tricycles characterised by a single rear wheel

Abstract

本發明係關於具有2個前輪之跨坐型車輛,而獲得即便於設置有檢測車輛之碰撞之感測器之情形時車輛前部之設計之自由度亦不降低之構成。車輛1具備具有頭管211之框架21、外殼22、前輪單元8、檢測感測器40a、40b及判定部10a。前輪單元8包含一對左前輪3、左緩衝裝置33及右緩衝裝置34。檢測感測器40a於前後方向上較頭管211更靠前側,且於左右方向上之車輛1之中央之左側,設置於框架21、外殼22或前輪單元8,檢測感測器40b於前後方向上較頭管211更靠前側,且於左右方向上車輛1之中央之右側,設置於框架21、外殼22或前輪單元8。判定部10a基於由檢測感測器40a、40b檢測出之碰撞資訊而判定車輛1之碰撞。

Description

跨坐型車輛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具備2個前輪之跨坐型車輛。
先前,如專利文獻1及2所揭示般,已知有具有2個前輪之跨坐型車輛。於此種跨坐型車輛中,通常於2個前輪之後方斜上方設置有把手。又,於較把手更靠後側設置有動力單元(驅動裝置)。於動力單元之至少一部分之上方,設置有座部。 於在較把手更靠後側配置有動力單元之如上述般之跨坐型車輛中,車輛前部之設計之自由度較高。因此,藉由在車輛前部採用獨特的設計,而能夠提高商品性。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意大利專利申請案第MI2009A2076號公報 [專利文獻2]美國設計專利第D547242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有於如上述般之跨坐型車輛中設置各種感測器之情況。於專利文獻1所揭示之車輛中,設置有用以偵測碰撞之加速度感測器。具體而言,於專利文獻1之跨坐型車輛中,於車寬方向中央部,車體框架較具有2個前輪之普通跨坐型車輛更向前方延伸,於該車體框架之延伸之部分,安裝有加速度感測器。又,於專利文獻1之跨坐型車輛中,以覆蓋車體框架之上述延伸之部分及加速度感測器之方式安裝有外殼。 根據專利文獻1所記載之跨坐型車輛之構成,能夠利用外殼保護加速度感測器,並且能夠早期地檢測出車輛前部之碰撞。 然而,於在車輛前部設置用以早期地檢測出碰撞之加速度感測器等之情形時,需要使上述車輛前部之構成成為能夠配置上述加速度感測器等之構成。因此,車輛之設計之自由度容易受到制約。 因此,本發明之目的在於,關於具有2個前輪之跨坐型車輛而獲得即便於設置有檢測車輛之碰撞之感測器之情形時車輛前部之設計之自由度亦不降低之構成。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本發明者等人對如專利文獻1及2所記載之構成之跨坐型車輛亦包括在內之具有2個前輪之跨坐型車輛之碰撞進行了各種研究。於該研究之中,可知:藉由在跨坐型車輛之各種構成構件之中最先碰撞之構件上設置用以偵測碰撞之感測器,而能夠判定跨坐型車輛之碰撞。就該觀點而言,考慮於如專利文獻1及2所記載般之、車體框架及外殼延伸至較2個前輪更前方之構成之跨坐型車輛中,於車體框架或外殼之上述向前方延伸之部分設置感測器。 另一方面,就設計之觀點而言,亦可考慮2個前輪之前端部位於較車體框架之前端部及外殼之前端部更靠前方之構成。於此種構成之跨坐型車輛中,無法直接應用專利文獻1之構成(於車體框架中之較2個前輪更向前方延伸之部分安裝感測器之構成)。 因此,本發明者等人針對在如上述般之跨坐型車輛中亦能夠判定碰撞之構成推進了研究。其結果,本發明者等人發現:藉由在較頭管更靠前側且於左右方向上較中央線更靠右側及左側分別設置感測器,無論車輛前部之碰撞位置如何,均能夠迅速地偵測出該碰撞。於該情形時,即便不於跨坐型車輛之各種構成構件之中最先碰撞之構件上設置感測器,亦能夠判定碰撞。 又,本發明者等人注意到,於具有2個前輪之跨坐型車輛中,與前輪為1個之跨坐型車輛不同,要考慮偏置碰撞之狀況,從而進一步推進了研究。其結果,可知:藉由以上述方式於車輛之左右設置感測器,而能夠基於左右之感測器之信號,於跨坐型車輛偏置碰撞之情形時,亦偵測出該跨坐型車輛之碰撞。 如此,本發明者等人之研究之結果可知:在具有2個前輪之跨坐型車輛中,藉由於至少車輛之左右分別設置感測器,而能夠判定碰撞。例如,藉由在至少車輛之左右分別設置感測器,即便不於車體框架中之較2個前輪更向前方延伸之部分安裝感測器,亦能夠判定碰撞。藉此,能夠防止車輛前部之設計之自由度之降低。 本發明者等人基於以上之見解,聯想到如下般之構成。 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跨坐型車輛具備:中央轉向軸,其於跨坐型車輛之左右方向上,設置於上述跨坐型車輛之中央;把手,其連接於上述中央轉向軸;車體框架,其具有將上述中央轉向軸能夠旋轉地支持之中央頭管;左前輪,其於上述跨坐型車輛之左右方向上,配置於較上述跨坐型車輛之中央更靠左側,藉由上述中央轉向軸之旋轉而轉向;右前輪,其於上述跨坐型車輛之左右方向上,配置於較上述跨坐型車輛之中央更靠右側,藉由上述中央轉向軸之旋轉而轉向;中央座部,其於上述跨坐型車輛之前後方向上配置於較上述把手更靠後側,且於上述跨坐型車輛之左右方向上配置於上述跨坐型車輛之中央線上,支持於上述車體框架;動力單元,其於上述跨坐型車輛之前後方向上,配置於較上述中央轉向軸更靠後側,支持於上述車體框架;車體外殼,其安裝於上述車體框架;左前輪單元,其包含上述左前輪、及支持上述左前輪並緩衝施加至上述左前輪之衝擊之左緩衝裝置,支持於上述車體框架;右前輪單元,其包含上述右前輪、及支持上述右前輪並緩衝施加至上述右前輪之衝擊之右緩衝裝置,支持於上述車體框架;左碰撞檢測感測器,其於上述跨坐型車輛之前後方向上配置於較上述中央頭管更靠前側,且於上述跨坐型車輛之左右方向上配置於上述跨坐型車輛之中央線之左側,設置於上述車體框架、上述車體外殼或上述左前輪單元,且檢測出關於車輛之碰撞之第1碰撞資訊;右碰撞檢測感測器,其於上述跨坐型車輛之前後方向上配置於較上述中央頭管更靠前側,且於上述跨坐型車輛之左右方向上配置於上述跨坐型車輛之中央線之右側,設置於上述車體框架、上述車體外殼或上述右前輪單元,且檢測出關於車輛之碰撞之第2碰撞資訊;及判定部,其基於由上述左碰撞檢測感測器及上述右碰撞檢測感測器檢測出之上述第1碰撞資訊及上述第2碰撞資訊,判定車輛之碰撞。 於上述構成中,在跨坐型車輛之前後方向上較中央頭管更靠前側、且在上述跨坐型車輛之左右方向上為上述跨坐型車輛之中央線之左側設置左碰撞偵測感測器。在上述跨坐型車輛之前後方向上較上述中央頭管更靠前側、且在上述跨坐型車輛之左右方向上為上述跨坐型車輛之中央線之右側設置右碰撞偵測感測器。如此,於上述構成中,於較上述中央頭管更靠前側,在上述跨坐型車輛之左右方向上較上述跨坐型車輛之中央更靠左側及右側,分別配置碰撞偵測感測器。於該情形時,無論車輛前部之碰撞位置如何,均能夠利用左右之碰撞偵測感測器偵測出車輛之碰撞。藉此,即便不於車輛之各種構成構件之中最先碰撞之構件上設置碰撞偵測感測器,亦能夠判定碰撞。 又,藉由在車輛之左右設置碰撞偵測感測器,亦能夠進行偏置碰撞之判定。 進而,上述構成既能夠應用於具有框架及外殼之至少一者較左右之前輪更向前方延伸之構成的跨坐型車輛,亦能夠應用於具有框架及外殼之至少一者之前端位於較左右之前輪之前端更靠後側之構成的跨坐型車輛。因此,能夠防止車輛前部之設計之自由度之降低。 如上,根據上述構成,能夠於不使車輛前部之設計之自由度降低之情況下,判定車輛之碰撞。 上述左碰撞檢測感測器及上述右碰撞檢測感測器亦可配置在相對於上述中央轉向軸左右對稱之位置、且上述左碰撞檢測感測器與上述左前輪之間之上述跨坐型車輛之左右方向上之距離和上述右碰撞檢測感測器與上述右前輪之間之上述跨坐型車輛之左右方向上之距離相等的位置。上述左碰撞檢測感測器及上述右碰撞檢測感測器之兩者亦可設置於上述車體框架、上述車體外殼、上述左前輪單元及上述右前輪單元中之任一者。 藉此,能夠於不使車輛前部之設計之自由度降低之情況下,於跨坐型車輛發生碰撞時,利用左右之碰撞檢測感測器,更精度良好地檢測出碰撞。 上述判定部亦可於由上述左碰撞檢測感測器及上述右碰撞檢測感測器檢測出之上述第1碰撞資訊及上述第2碰撞資訊中之至少一個碰撞資訊滿足特定之條件之情形時,於由上述左碰撞檢測感測器及上述右碰撞檢測感測器檢測出之上述第1碰撞資訊及上述第2碰撞資訊同時滿足特定之條件之情形時,或者於由上述左碰撞檢測感測器及上述右碰撞檢測感測器檢測出之上述第1碰撞資訊及上述第2碰撞資訊中之一個碰撞資訊滿足特定之條件之後,於特定時間內另一碰撞資訊滿足上述特定之條件之情形時,判定車輛發生了碰撞。 藉此,無論於跨坐型車輛正面碰撞之情形時,抑或於跨坐型車輛偏置碰撞之情形時,均能夠使用左碰撞檢測感測器及右碰撞檢測感測器,檢測出車輛之碰撞。由此,能夠於不使車輛前部之設計之自由度降低之情況下,判定車輛之碰撞。 上述跨坐型車輛亦可進而具備向外部裝置發送信號之發送機、氣囊裝置及行車記錄器中之至少一者、以及基於上述判定部之判定結果控制上述至少一者之驅動控制部。 藉此,能夠於使用左碰撞檢測感測器及右碰撞檢測感測器檢測出跨坐型車輛之碰撞時,驅動包含氣囊裝置及行車記錄器等之其他裝置。 [發明之效果]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跨坐型車輛,即便於設置有檢測車輛之碰撞之感測器之情形時,亦能夠防止車輛前部之設計之自由度降低。 本說明書中所使用之專業用語係基於僅定義特定之實施例之目的而使用者,並不意欲藉由上述專業用語限制發明。 本說明書中所使用之「及/或」包含一個或複數個關聯列舉之構成物之全部組合。 於本說明書中,「包含、包括(including)」「包含、具備(comprising)」或「具有(having)」及其等之變化之使用雖然特定出所記載之特徵、製程、要素、成分及/或其等之等效物之存在,但可包含步驟、動作、要素、組件及/或其等之組中之1個或複數個。 於本說明書中,「被安裝」、「被連接」、「被結合」及/或其等之等效物係以廣義之含義使用,包含“直接及間接之”安裝、連接及結合之兩者。進而,「被連接」及「被結合」並不限定於物理性或機械性連接或結合,可包含直接及間接之連接或結合。 只要未另外定義,則本說明書中所使用之全部用語(包含技術用語及科學用語)具有與本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之業者所通常理解之含義相同之含義。 通常使用之辭典所定義之用語應當解釋為具有與相關技術及本發明之上下文中之含義一致之含義,只要本說明書中未明確地定義,則不應理想地或過度地以形式性之含義解釋。 應當理解,於本發明之說明中,揭示了許多技術及製程。該等技術及製程之各者具有個別之權益,可與其他揭示技術之1個以上一起使用,或亦可視情形而與其他揭示技術之全部一起使用。 因此,為了變得明確,於本發明之說明中,抑制不必要地將各個步驟之可能實現之組合全部重複。然而,針對本說明書及申請專利範圍,應當理解此種組合全部在本發明之範圍內而進行閱讀。 於本說明書中,對本發明之跨坐型車輛之實施形態進行說明。 於以下之說明中,為了提供對本發明之完全之理解,而敍述大量之具體例。然而,業者應當明確,即便無該等具體例,亦能夠實施本發明。 由此,應考慮以下之揭示為本發明之例示,並非意欲將本發明限定於以下之圖式或說明所示之特定之實施形態。 <跨坐型車輛之定義> 於本說明書中,所謂跨坐型車輛係指騎乘者以橫跨座部之狀態乘坐於該座部之車輛。由此,只要為騎乘者以橫跨座部之狀態乘坐於該座部之車輛,則跨坐型車輛亦包含三輪車及四輪車等車輛。 <跨坐型車輛之中央之定義> 於本說明書中,所謂跨坐型車輛之中央係指於某方向上之跨坐型車輛之中央部分之區域。 <跨坐型車輛之中央線之定義> 於本說明書中,所謂跨坐型車輛之中央線係指於某方向上位於跨坐型車輛之中央之假想線。
以下,一面參照圖式,一面對各實施形態進行說明。於各圖中,對相同部分標附相同之符號,不重複該相同部分之說明。再者,各圖中之構成構件之尺寸並非忠實地表示出實際之構成構件之尺寸及各構成構件之尺寸比率等者。 以下,圖中之箭頭F表示跨坐型車輛之前方向。圖中之箭頭U表示跨坐型車輛之上方向。圖中之箭頭R表示跨坐型車輛之右方向。又,所謂車寬方向中央係指前視跨坐型車輛時跨坐型車輛之車寬方向之中心位置。進而,前後左右之方向分別指自騎乘跨坐型車輛之騎乘者觀察之情形時之前後左右之方向。 (整體構成) 圖1係表示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跨坐型車輛1(以下,簡寫為車輛1)之整體構成之概略之側視圖。車輛1具備車輛本體2、左右一對前輪3及後輪4。即,該實施形態之車輛1係具有左右一對前輪3之三輪機車。 車輛本體2具備連桿機構5、氣囊裝置7、控制裝置10、轉向機構11、車體框架21、車體外殼22、把手23、座部24(中央座部)、動力單元25、左緩衝裝置33、右緩衝裝置34、左碰撞檢測感測器40a、右碰撞檢測感測器40b、轉向軸60(中央轉向軸)及頭燈80。 (車體框架) 車體框架21支持座部24及動力單元25等。座部24配置於在前後方向上較把手23更靠後側、且在左右方向上為車輛1之中央線X上,支持於車體框架21(參照圖14)。參照圖1,動力單元25之至少一部分位於座部24之下方。動力單元25於前後方向上配置於較轉向軸60更靠後側,支持於車體框架21。動力單元25包含引擎或電動馬達等動力源及變速器裝置等變速機構。再者,於圖1中,以虛線表示車體框架21。 車體框架21包含於上下方向上延伸之頭管211、自頭管211向後方延伸之前框架212、及自前框架212之後端向後方延伸之後框架213。頭管211係配置於車輛1之前部。於頭管211之周圍配置有連桿機構5。 頭管211具有圓筒形狀且支持於前框架212。於頭管211,旋轉自如地插入有轉向軸60。轉向軸60係於上下方向上延伸。轉向軸60係於左右方向上設置於車輛1之中央。 圖2係表示於車輛1中卸除車體外殼22後之狀態之前視圖。圖3係將車輛1之前部以圖2中之III-III線切斷之情形時之剖視圖。再者,於圖2中,以虛線表示車體外殼22之下述前外殼221及擋風玻璃226。又,於圖2中,未圖示頭燈80、下述安裝托架90及下述支持框架214。於圖3中,轉向軸60等旋轉軸、頭燈80及螺母未以剖面示出。 參照圖2及圖3,車體框架21進而包含第一貫通部211a、第二貫通部211b及第三貫通部211c。第一貫通部211a係自頭管211以貫通連桿機構5之方式向前方突出。第二貫通部211b係自頭管211以貫通連桿機構5之方式向前方突出。第三貫通部211c係自頭管211以貫通連桿機構5之方式向後方突出。 參照圖1及圖2,於轉向軸60之上端,連接有於車寬方向上延伸之把手23。前框架212自與頭管211連接之前端向後方且下方延伸。參照圖1,後框架213支持座部24及尾燈(省略圖示)。 參照圖1及圖3,於前框架212之上部,連接有於上下方向上延伸之支持框架214。支持框架214於前後方向上配置於頭管211之後側。支持框架214亦與頭管211連接。 於支持框架214之上部,連接有收納氣囊裝置7之氣囊收納箱215。 參照圖1及圖3,車體框架21進而包含安裝托架90。圖4係表示安裝托架90之立體圖。 參照圖3及圖4,安裝托架90具有固定於頭管211之固定部91、供車體外殼22安裝之安裝部92、及供頭燈80安裝之安裝部93。 固定部91包含於上下方向上延伸之板狀之第1固定部91a、及自第1固定部91a之上端部向後方延伸且於俯視車輛1時具有L字形狀之第2固定部91b。參照圖3,第1固定部91a藉由例如螺栓等固定構件95而固定於第二貫通部211b。第2固定部91b藉由例如螺栓等固定構件96而固定於第一貫通部211a。以此方式,安裝托架90之固定部91經由第一貫通部211a及第二貫通部211b而固定於頭管211。 參照圖3及圖4,安裝部92包含支持部92a、前外殼固定部92b及擋風玻璃固定部92c。支持部92a於前視車輛1時具有U字形狀。支持部92a係以自固定部91之上端部向前方且上方延伸之方式設置。於本實施形態中,支持部92a由圓筒狀之構件所構成。前外殼固定部92b於俯視車輛1時具有U字形狀。前外殼固定部92b係以自支持部92a之上部向前方且下方延伸之方式設置。於本實施形態中,前外殼固定部92b由板狀之構件所構成。擋風玻璃固定部92c係以於左右方向上延伸之方式設置。擋風玻璃固定部92c之左右方向上之兩端部分別支持於支持部92a之兩端部。於本實施形態中,擋風玻璃固定部92c由板狀之構件所構成。 參照圖3,於前外殼固定部92b之前端部,使用未圖示之固定構件(螺栓及螺母等),固定車體外殼22之下述前外殼221。於擋風玻璃固定部92c之左右方向上之兩端部,使用未圖示之固定構件(螺栓及螺母等),固定車體外殼22之下述擋風玻璃226。 參照圖3及圖4,安裝部93包含一對固定部93a、93b。固定部93a、93b分別於俯視車輛1時具有L字形狀。固定部93a、93b分別以自第1固定部91a之下部向前方延伸之方式設置。於固定部93a、93b之前端部,使用螺栓及螺母等固定構件97,固定頭燈80。 (車體外殼) 參照圖1,於車體框架21,安裝有作為車輛外觀零件之一的車體外殼22。車體框架21由車體外殼22覆蓋。車體外殼22包含前外殼221、一對前擋泥板223、後擋泥板224、護腿板225、及擋風玻璃226(參照圖2)。再者,於圖1中,省略擋風玻璃226之圖示。 前外殼221位於較座部24更靠前側。前外殼221將頭管211及連桿機構5中之至少一部分覆蓋。 各前擋泥板223係配置於左右一對前輪3之上側。各前擋泥板223係配置於前外殼221之下側。後擋泥板224係配置於後輪4之上側。 護腿板225係配置於頭管211之後側。護腿板225於上下方向上延伸。護腿板225係以在騎乘者乘坐於車輛1之狀態下相對於該騎乘者之腿位於前側之方式配置。 參照圖2,擋風玻璃226係以於車寬方向中央位於把手23之前側之方式配置。 (前輪) 參照圖1,於本實施形態中,左右一對前輪3位於較頭管211及連桿機構5更靠下側。又,一對前輪3係配置於前外殼221之下側。 參照圖2,於本實施形態中,一對前輪3包含可轉向之左前輪31及右前輪32。左前輪31係配置於較車寬方向中央更靠左側。右前輪32係配置於較車寬方向中央更靠右側。右前輪32相對於車寬方向中央,與左前輪31對稱而配置。以上述方式,於左前輪31及右前輪32之上側分別配置有前擋泥板223(參照圖1)。以下,將左右一對前擋泥板223(參照圖1)中之配置於左前輪31之上側之前擋泥板223稱為第一前擋泥板223a(參照圖2),將配置於右前輪32之上側之前擋泥板223稱為第二前擋泥板223b(參照圖2)。 如圖2所示,左前輪31與左緩衝裝置33連接。詳細而言,左前輪31與左緩衝裝置33之下部連接。左前輪31能夠以車軸311為中心旋轉地支持於左緩衝裝置33。車軸311係以於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延伸之方式配置於左緩衝裝置33之下部。左前輪31能夠繞下述左轉向軸線N1旋轉。 右前輪32與右緩衝裝置34連接。詳細而言,右前輪32與右緩衝裝置34之下部連接。右前輪32係能夠以車軸321為中心旋轉地支持於右緩衝裝置34。車軸321係以於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延伸之方式配置於右緩衝裝置34之下部。右前輪32能夠繞下述右轉向軸線N2旋轉。 即,於本實施形態中,左前輪31於左右方向上配置於較車輛1之中央更靠左側,藉由轉向軸60之旋轉而轉向。右前輪32係於左右方向上配置於較車輛1之中央更靠右側,藉由轉向軸60之旋轉而轉向。 又,於本實施形態中,左前輪31繞左轉向軸線N1旋轉,並且右前輪32繞右轉向軸線N2旋轉,藉此,變更車輛1之前進方向。 (緩衝裝置) 左緩衝裝置33吸收施加至左前輪31之衝擊。參照圖1及圖2,左緩衝裝置33係於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配置於連桿機構5之下側。參照圖2,左緩衝裝置33係設置於左側部構件53與左前輪31之間。左緩衝裝置33係以如下方式配置,即,沿相對於轉向軸60及頭管211平行地延伸之左轉向軸線N1,於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延伸。左緩衝裝置33於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配置於較頭管211更靠左側。左緩衝裝置33於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配置於較左前輪31更靠右側。參照圖1及圖2,左緩衝裝置33之上部與左托架335連接。左緩衝裝置33經由左托架335而與連桿機構5連接,於下文中對詳細情況進行說明。 右緩衝裝置34吸收施加至右前輪32之衝擊。右緩衝裝置34於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配置於連桿機構5之下側。參照圖2,右緩衝裝置34係設置於右側部構件54與右前輪32之間。右緩衝裝置34係以如下方式配置,即,沿相對於轉向軸60及頭管211平行地延伸之右轉向軸線N2,於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延伸。右緩衝裝置34係於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配置於較頭管211更靠右側。右緩衝裝置34係於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配置於較右前輪32更靠左側。參照圖1及圖2,右緩衝裝置34之上部與右托架336連接。右緩衝裝置34經由右托架336而與連桿機構5連接,於下文中對詳細情況進行說明。 (連桿機構) 參照圖2及圖3,連桿機構5如下述般能夠旋轉地安裝於第一貫通部211a、第二貫通部211b及第三貫通部211c。連桿機構5具有複數個橫向構件50及複數個側部構件55(參照圖2)。 如圖2及圖3所示,複數個橫向構件50包含上橫向構件51及複數個下橫向構件52。如圖3所示,上橫向構件51具有於前後方向上位於頭管211之前側之前上橫向構件51A。前上橫向構件51A係平板狀之構件。複數個下橫向構件52具有於前後方向上位於頭管211之前側之前下橫向構件52A及位於頭管211之後側之後下橫向構件52B。前下橫向構件52A及後下橫向構件52B分別為平板狀之構件。 換言之,複數個橫向構件50包含前橫向構件50A及後橫向構件50B,該前橫向構件50A於前後方向上位於頭管211之前側,且包含前上橫向構件51A及前下橫向構件52A,該後橫向構件50B於前後方向上位於頭管211之後側,且包含後下橫向構件52B。於下文中對橫向構件進行說明。 如圖2所示,複數個側部構件55包含左側部構件53及右側部構件54。 左側部構件53於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配置於較頭管211更靠左側。右側部構件54於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配置於較頭管211更靠右側。於本實施形態中,左側部構件53及右側部構件54分別為圓柱狀之構件。再者,左側部構件53及右側部構件54亦可為其他柱狀之構件或筒狀之構件。 左側部構件53及右側部構件54於車輛1直立之狀態下,分別於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延伸。 於左側部構件53之下部,以能夠繞左轉向軸線N1旋轉之方式設置有左托架335。如上所述,於左托架335,連接有左緩衝裝置33。因此,左側部構件53之下部以能夠繞左轉向軸線N1旋轉之方式支持左緩衝裝置33。 於右側部構件54之下部,以能夠繞右轉向軸線N2旋轉之方式設置有右托架336。如上所述,於右托架336,連接有右緩衝裝置34。因此,右側部構件54之下部以能夠繞右轉向軸線N2旋轉之方式支持右緩衝裝置34。 (上橫向構件) 如圖2所示,上橫向構件51係自車輛1之前方觀察時於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延伸之構件。如圖2及圖3所示,上橫向構件51係設置於頭管211之前側。於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於上橫向構件51之中央,設置有第一貫通孔514。於第一貫通孔514,貫通有自頭管211延伸之第一貫通部211a。如圖2所示,於上橫向構件51之左端部,設置有上左軸承512。於上橫向構件51之右端部,設置有上右軸承513。 如圖3所示,於上橫向構件51,於第一貫通部211a與第一貫通孔514之內表面之間,設置有上中間軸承511。因此,藉由第一貫通部211a及上中間軸承511,上橫向構件51能夠相對於頭管211旋轉地被支持。上橫向構件51以上中間軸承511之旋轉中心即上中間軸線(中間軸線)M1為中心,相對於頭管211旋轉。即,上中間軸線M1位於第一貫通孔514之內側。該上中間軸線M1以越朝向車輛前方越定位於上方之方式相對於水平方向傾斜。 如圖2所示,上橫向構件51經由上左軸承512而與左側部構件53之上部連結,並且經由上右軸承513而與右側部構件54之上部連結。藉此,上橫向構件51能夠相對於左側部構件53及右側部構件54旋轉。 圖5係沿圖3之V箭頭方向觀察之圖。如圖5所示,上中間軸承511(參照圖2)之旋轉中心即上中間軸線M1、上左軸承512(參照圖2)之旋轉中心即上左軸線M2、及上右軸承513(參照圖2)之旋轉中心即上右軸線M3相互平行。再者,於圖5中,省略一部分之構成要素(左緩衝裝置33、右緩衝裝置34、左托架335、右托架336、支持框架214、第一前擋泥板223a及第二前擋泥板223b等)之圖示。 (下橫向構件) 如圖2及圖3所示,複數個下橫向構件52係配置於較上橫向構件51更靠下側。如圖2所示,複數個下橫向構件52係自車輛之前方觀察時於左右方向上延伸。複數個下橫向構件52之左右方向之長度與上橫向構件51之左右方向之長度大致相同。如圖3所示,複數個下橫向構件52具有以在前後夾著頭管211之方式配置之前下橫向構件52A及後下橫向構件52B。 如圖2及圖3所示,於前下橫向構件52A之車寬方向之中央部,設置有第二貫通孔524。於第二貫通孔524,貫通有第二貫通部211b。如圖2所示,於在左右方向上較前下橫向構件52A之第二貫通孔524更靠左側,設置有下左軸承522。於較前下橫向構件52A之第二貫通孔524更靠右側,設置有下右軸承523。 如圖3所示,於第二貫通部211b與第二貫通孔524之內表面之間,設置有下中間軸承521。藉由第二貫通部211b及下中間軸承521,前下橫向構件52A能夠相對於頭管211旋轉地被支持。前下橫向構件52A繞下中間軸承521之旋轉中心即下中間軸M4,相對於頭管211旋轉。即,下中間軸M4位於第二貫通孔524之內側。 後下橫向構件52B亦具有與前下橫向構件52A同樣之構成。即,於後下橫向構件52B之車寬方向之中央部,設置有第三貫通孔534。於第三貫通孔534,貫通有第三貫通部211c。於第三貫通部211c與第三貫通孔534之內表面之間,設置有下中間軸承531。藉由第三貫通部211c及下中間軸承531,後下橫向構件52B能夠相對於頭管211旋轉地被支持。後下橫向構件52B繞下中間軸承531之旋轉中心即下中間軸M4,相對於頭管211旋轉。即,下中間軸M4位於第三貫通孔534之內側。 再者,雖然未特別圖示,但於後下橫向構件52B,亦與前下橫向構件52A同樣地,設置有下左軸承及下右軸承。該等下左軸承及下右軸承係於後下橫向構件52B中設置於如下位置,該位置自下中間軸M4之軸線方向觀察時,與設置於前下橫向構件52A之下左軸承522及下右軸承523之位置相同。 如圖5所示,下中間軸承521、531(參照圖3)之旋轉中心即下中間軸線M4、下左軸承522(參照圖2)之旋轉中心即下左軸線M5、及下右軸承523(參照圖2)之旋轉中心即下右軸線M6相互平行。又,下中間軸線M4與上中間軸線M1平行。 如圖2所示,於車輛1之直立狀態下,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之下左軸承522之位置與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之上左軸承512之位置相同。於車輛1之直立狀態下,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之下右軸承523之位置與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之上右軸承513之位置相同。 下橫向構件52經由下左軸承522而與左側部構件53之下部連結。下橫向構件52經由下右軸承523而與右側部構件54之下部連結。藉此,下橫向構件52能夠相對於左側部構件53及右側部構件54旋轉。 連桿機構5作動之範圍即可動區域V1包含上橫向構件51、複數個下橫向構件52、左側部構件53及右側部構件54之可動區域。如圖3所示,關於可動區域V1之前後方向之範圍,前側係由前上橫向構件51A及前下橫向構件52A之可動區域規定,另一方面,後側係由後下橫向構件52B之可動區域規定。即,可動區域V1之前側之面(前表面)係由前上橫向構件51A及前下橫向構件52A之各前表面規定。可動區域V1之後側之面(背面)係由後下橫向構件52B之後表面規定。又,自車輛前方觀察時之可動區域V1之範圍如圖2中較粗之二點鏈線所示般,自前方觀察時呈下側之中央部分凹陷之M字狀。 再者,連桿機構5經由第一貫通部211a、第二貫通部211b及第三貫通部211c而支持於頭管211。因此,即便於伴隨把手23之轉向而轉向軸60左右旋轉之情形時,連桿機構5亦不會相對於車體框架21左右旋轉。 (前輪單元) 參照圖2,於本實施形態中,於車輛1之前部,設置有前輪單元8。前輪單元8包含左前輪單元8a及右前輪單元8b。左前輪單元8a係前輪單元8之中於車輛1直立之狀態下較車寬方向中央更靠左側之部分。右前輪單元8b係前輪單元8之中於車輛1直立之狀態下較車寬方向中央更靠右側之部分。左前輪單元8a至少包含左前輪31及左緩衝裝置33。於本實施形態中,左前輪31經由左緩衝裝置33、左托架335、左側部構件53、上橫向構件51及下橫向構件52而支持於車體框架21。因此,本實施形態之左前輪單元8a除左前輪31、左緩衝裝置33以外,亦包含左托架335、左側部構件53、上橫向構件51之左半部分及下橫向構件52之左半部分。右前輪單元8b至少包含右前輪32及右緩衝裝置34。於本實施形態中,右前輪32經由右緩衝裝置34、右托架336、右側部構件54、上橫向構件51及下橫向構件52而支持於車體框架21。因此,本實施形態之右前輪單元8b除右前輪32、右緩衝裝置34以外,亦包含右托架336、右側部構件54、上橫向構件51之右半部分及下橫向構件52之右半部分。以下,對前輪單元8進行具體說明。 於本實施形態中,前輪單元8包含懸架機構9、左前輪31及右前輪32。懸架機構9包含連桿機構5、轉向機構11、左緩衝裝置33及右緩衝裝置34。 參照圖2及圖5,轉向機構11包含左托架335、右托架336、複數個傳遞板81、82、83、複數個連接構件84、85、86及連接桿6。再者,於圖2中,對連接桿6進行簡化表示。於本實施形態中,騎乘者將把手23轉向,藉此,轉向軸60旋轉。轉向軸60之旋轉係經由轉向機構11、左緩衝裝置33及右緩衝裝置34而傳遞至左前輪31及右前輪32。藉此,左前輪31及右前輪32轉向。以此方式,能夠利用把手23使左前輪31及右前輪32轉向。以下,對轉向機構11之各構成要素進行具體說明。 參照圖2,左托架335係設置於左側部構件53之下部。左托架335係與左緩衝裝置33連結。左托架335係以如下方式設置,即,能夠相對於左側部構件53,繞於左側部構件53之延伸方向上延伸之左轉向軸線N1旋轉。 右托架336係設置於右側部構件54之下部。右托架336與右緩衝裝置34連結。右托架336係以如下方式設置,即,能夠相對於右側部構件54,繞於右側部構件54之延伸方向延伸之右轉向軸線N2旋轉。 參照圖2及圖5,傳遞板81係配置於車寬方向中央。傳遞板81係以與轉向軸60一體地旋轉之方式與轉向軸60之下端部連接。於本實施形態中,傳遞板81係以轉向軸60之中心軸為旋轉中心而與轉向軸60一體地旋轉。 於左右方向上,傳遞板82係配置於傳遞板81之左側。傳遞板82以能夠相對於左側部構件53繞左轉向軸線N1旋轉之方式與左側部構件53連結。參照圖2,於本實施形態中,傳遞板82係固定於左托架335之下部。藉此,傳遞板82經由左托架335而與左側部構件53連結。傳遞板82以與左托架335一體地繞左轉向軸線N1旋轉之方式固定於左托架335。 參照圖2及圖5,傳遞板83係配置於傳遞板81之右側。傳遞板83係以能夠相對於右側部構件54繞右轉向軸線N2旋轉之方式與右側部構件54連結。參照圖2,於本實施形態中,傳遞板83係固定於右托架336之下部。藉此,傳遞板83經由右托架336而與右側部構件54連結。傳遞板83係以與右托架336一體地繞右轉向軸線N2旋轉之方式固定於右托架336。 參照圖2及圖5,連接桿6於前後方向上配置於較頭管211更靠前側。連接桿6於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延伸。連接桿6於上下方向上配置於下橫向構件52之下側且左前輪31及右前輪32之上側。連接桿6於前後方向上配置於傳遞板81、82、83之前側。 傳遞板81與連接桿6藉由連接構件84而連接。傳遞板82與連接桿6藉由連接構件85而連接。傳遞板83與連接桿6藉由連接構件86而連接。 參照圖5,連接構件84之後端部與傳遞板81之前端部連接。連接構件84以能夠相對於傳遞板81繞於上下方向上延伸之旋轉軸R1旋轉之方式與傳遞板81連接。於本實施形態中,旋轉軸R1相對於轉向軸60平行地延伸。 連接構件85之後端部與傳遞板82之前端部連接。連接構件85係以能夠相對於傳遞板82繞於上下方向上延伸之旋轉軸R2旋轉之方式與傳遞板82連接。於本實施形態中,旋轉軸R2相對於左轉向軸線N1平行地延伸。 連接構件86之後端部與傳遞板83之前端部連接。連接構件86係以能夠相對於傳遞板83繞於上下方向上延伸之旋轉軸R3旋轉之方式與傳遞板83連接。於本實施形態中,旋轉軸R3相對於右轉向軸線N2平行地延伸。 參照圖2及圖5,連接構件84之前端部與連接桿6之左右方向上之中央部連接。連接構件84係以能夠相對於連接桿6繞於前後方向上延伸之旋轉軸R4旋轉之方式與連接桿6連接。於本實施形態中,旋轉軸R4相對於上中間軸線M1及下中間軸M4平行地延伸。 連接構件85之前端部與連接桿6之左端部連接。連接構件85係以能夠相對於連接桿6繞於前後方向上延伸之旋轉軸R5旋轉之方式與連接桿6連接。於本實施形態中,旋轉軸R5相對於上左軸線M2及下左軸線M5平行地延伸。 連接構件86之前端部與連接桿6之右端部連接。連接構件86係以能夠相對於連接桿6繞於前後方向上延伸之旋轉軸R6旋轉之方式與連接桿6連接。於本實施形態中,旋轉軸R6相對於上右軸線M3及下右軸線M6平行地延伸。 於以上述方式構成之轉向機構11中,若藉由騎乘者將把手23轉向而使轉向軸60向左右旋轉,則傳遞板81向左右旋轉。藉由傳遞板81向左右旋轉,而使連接構件84及連接桿6向左右移動。藉由連接桿6向左右移動,而使連接構件85、86向左右移動。藉此,傳遞板82、83向左右旋轉。於本實施形態中,傳遞板82繞左轉向軸線N1旋轉,並且傳遞板83繞右轉向軸線N2旋轉。其結果,左托架335(參照圖2)繞左轉向軸線N1旋轉,並且右托架336(參照圖2)繞右轉向軸線N2旋轉。 參照圖2,藉由左托架335繞左轉向軸線N1旋轉,而使左緩衝裝置33繞左轉向軸線N1旋轉。又,藉由右托架336繞右轉向軸線N2旋轉,而使右緩衝裝置34繞右轉向軸線N2旋轉。藉此,左前輪31繞左轉向軸線N1旋轉,並且右前輪32繞右轉向軸線N2旋轉。以此方式,左前輪31及右前輪32轉向。 (碰撞檢測感測器) 如圖1及圖2所示,在前後方向上較頭管211更靠前側且在左右方向上為車輛1之中央線X(參照圖14)之左側,設置有左碰撞檢測感測器40a。又,在前後方向上較頭管211更靠前側且在左右方向上為車輛1之中央線X(參照圖14)之右側,設置有右碰撞檢測感測器40b。 於本實施形態中,於車輛1之直立狀態下,左碰撞檢測感測器40a與右碰撞檢測感測器40b相對於車寬方向中央對稱而配置。即,左碰撞檢測感測器40a及右碰撞檢測感測器40b係配置在相對於轉向軸60左右對稱之位置、且左碰撞檢測感測器40a與左前輪31之間之左右方向上之距離和右碰撞檢測感測器40b與右前輪32之間之左右方向上之距離相等的位置。 於本實施形態中,左碰撞檢測感測器40a係安裝於左緩衝裝置33之下部,右碰撞檢測感測器40b係安裝於右緩衝裝置34之下部。即,於本實施形態中,左碰撞檢測感測器40a及右碰撞檢測感測器40b分別配置於較左緩衝裝置33及右緩衝裝置34內之彈簧(省略圖示)更靠下側。左碰撞檢測感測器40a檢測關於車輛1之碰撞之資訊(第1碰撞資訊)。右碰撞檢測感測器40b檢測關於車輛1之碰撞之資訊(第2碰撞資訊)。左碰撞檢測感測器40a及右碰撞檢測感測器40b分別將所檢測出之資訊輸出至控制裝置10。控制裝置10如下述般基於自左碰撞檢測感測器40a及右碰撞檢測感測器40b輸出之資訊,偵測車輛1之碰撞。作為左碰撞檢測感測器40a及右碰撞檢測感測器40b,可分別使用例如加速度感測器。於該情形時,左碰撞檢測感測器40a及右碰撞檢測感測器40b分別檢測作為關於碰撞之資訊之加速度。 再者,於本說明書中,所謂左碰撞檢測感測器於前後方向上設置於較頭管更靠前側係指左碰撞檢測感測器設置於較頭管之前端更靠前側。同樣地,所謂右碰撞檢測感測器於前後方向上設置於較頭管更靠前側係指右碰撞檢測感測器設置於較頭管之前端更靠前側。 (氣囊裝置) 如圖3所示,氣囊裝置7係收納於氣囊收納箱215內。氣囊裝置7具有氣囊611及對氣囊611供給膨脹用氣體之充氣機(省略圖示)。氣囊611係以摺疊之狀態收納。於本實施形態中,氣囊611於例如利用控制裝置10檢測出車輛1之碰撞時,自乘坐於座部24上之騎乘者之前側之位置展開。氣囊611於充氣機啟動時,一面藉由自該充氣機供給之膨脹用氣體膨脹,一面自氣囊收納箱215朝向外側展開。 (車體之傾斜) 其次,對具有如上述般之構成之車輛1傾斜之情形進行說明。圖6係使車輛1自圖2之狀態相對於鉛直方向於左右方向傾斜角度T之情形時之前視圖。車輛1藉由連桿機構5作動而相對於鉛直方向傾斜。再者,於圖6中,對轉向機構11進行簡化表示。 於本說明書中,所謂車體框架21之右方RF係指於前視車輛1時與頭管211之軸向正交之方向之右方。又,所謂車體框架21之上方UF係指於前視車輛1時車輛1傾斜之狀態下之頭管211之軸向上方。 如圖2所示,於車輛1直立之狀態下,車體框架21之上方與前視車輛1時頭管211之軸向之上方一致。又,於車輛1直立之狀態下,車體框架21之右方RF與水平方向之右方R一致。 另一方面,如圖6所示,於車輛1相對於路面G傾斜之狀態下,車體框架21之右方RF不與水平方向之右方R一致,車體框架21之上方UF不與鉛直方向之上方U一致。 於圖6所示之狀態下,上橫向構件51及下橫向構件52以其延伸方向相對於路面G平行之狀態,於左右方向上平行移動。上橫向構件51及下橫向構件52分別以上左軸承512之上左軸線M2及下左軸承522之下左軸線M5為旋轉中心,相對於左側部構件53旋轉。又,上橫向構件51及下橫向構件52亦分別以上右軸承513之上右軸線M3及下右軸承523之下右軸線M6為旋轉中心,相對於右側部構件54旋轉。 連桿機構5係於自上中間軸線M1方向之前方觀察車輛1時,上橫向構件51、下橫向構件52、左側部構件53及右側部構件54於車輛1之直立狀態下構成長方形,另一方面,由於車輛1之傾斜而以構成平行四邊形之方式變化。 於圖6所示之例中,連桿機構5以上橫向構件51之左端較下橫向構件52之左端更向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之左方移動之方式作動。藉由該連桿機構5之作動,左緩衝裝置33及右緩衝裝置34相對於鉛直方向傾斜。若車輛1以此方式相對於鉛直方向朝左方傾斜,則車輛1自圖2所示之直立狀態變成圖6所示之傾斜狀態。 藉由使車輛1於行駛中向左右方向傾斜,而能夠使車輛1迴轉。再者,如上所述,藉由把手23之操作,能夠改變左前輪31及右前輪32之朝向。 又,於使車輛1自直立狀態向左方及右方以最大程度傾斜時,上橫向構件51及下橫向構件52相對於車體框架21移動之區域為複數個橫向構件50之可動區域V1(於圖2及圖6中以較粗之二點鏈線表示)。如圖3所示,橫向構件50之可動區域V1具有前可動區域V1A及後可動區域V1B,該前可動區域V1A係前橫向構件50A相對於車體框架21之可動區域,該後可動區域V1B係後橫向構件50B相對於車體框架21之可動區域。 (控制系統) 其次,對車輛1之控制系統進行說明。圖7係表示車輛1之控制系統之一例之方塊圖。 參照圖7,車輛1之控制系統100包含氣囊裝置7、控制裝置10、左碰撞檢測感測器40a及右碰撞檢測感測器40b。再者,以下,對分別使用加速度感測器作為左碰撞檢測感測器40a及右碰撞檢測感測器40b之情形進行說明。參照圖2,於本實施形態中,左碰撞檢測感測器40a及右碰撞檢測感測器40b檢測左緩衝裝置33及右緩衝裝置34之前後方向之加速度。更具體而言,左碰撞檢測感測器40a檢測相對於車軸311之延伸方向(左右方向)及左緩衝裝置33之延伸方向(相對於左轉向軸線N1平行之方向)垂直之方向之加速度。又,右碰撞檢測感測器40b檢測相對於車軸321之延伸方向(左右方向)及右緩衝裝置34之延伸方向(相對於右轉向軸線N2平行之方向)垂直之方向之加速度。 參照圖7,控制裝置10包含判定部10a、計時器10b及驅動控制部10c。判定部10a包含例如CPU(中央運算處理裝置)及記憶體。於記憶體中,記憶有CPU之控制程式及下述判定映射表等。驅動控制部10c控制氣囊裝置7。具體而言,驅動控制部10c按照來自判定部10a之指示,啟動氣囊裝置7之充氣機,將氣囊611(參照圖3)展開。於本實施形態中,驅動控制部10c藉由例如有線通信或無線通信而控制氣囊裝置7。 於本實施形態中,左碰撞檢測感測器40a將所檢測出之加速度作為關於車輛1之碰撞之第1碰撞資訊發送至判定部10a。右碰撞檢測感測器40b將所檢測出之加速度作為關於車輛1之碰撞之第2碰撞資訊發送至判定部10a。判定部10a基於第1碰撞資訊、第2碰撞資訊、記憶體所記憶之判定映射表及由計時器10b計測之時間,執行判定車輛1之碰撞之處理(以下,稱為判定處理)。判定部10a根據判定結果,將指示氣囊裝置7之啟動之指示信號發送至驅動控制部10c。以下,對由判定部10a執行之判定處理進行具體說明。再者,於以下之說明中,將由左碰撞檢測感測器40a檢測出之第1碰撞資訊稱為第1加速度,將由右碰撞檢測感測器40b檢測出之第2碰撞資訊稱為第2加速度。 (判定處理) 圖8係表示由判定部10a執行之判定處理之一例之流程圖。於本實施形態中,判定部10a以例如0.5 ms之週期反覆執行下述步驟S1~S5之處理。即,於本實施形態中,判定部10a執行步驟S1~S5之處理作為1次判定處理,以特定之週期(例如,0.5 ms)反覆執行該判定處理。 參照圖8,判定部10a首先自左碰撞檢測感測器40a獲取第1加速度,自右碰撞檢測感測器40b獲取第2加速度(步驟S1)。 其次,判定部10a判定所獲取之第1加速度及第2加速度之兩者是否滿足特定之條件(步驟S2)。於本實施形態中,於步驟S2中,判定部10a計算出例如第1加速度之區間積分值及總積分值。區間積分值係藉由如下方式獲得,即,對在最近之特定期間(例如,10 ms)由左碰撞檢測感測器40a檢測出之第1加速度進行區間積分。總積分值係藉由如下方式獲得,即,對在利用左碰撞檢測感測器40a進行之第1加速度之檢測開始時點至當前時點之間所檢測出之第1加速度進行總積分。於本實施形態中,於判定部10a之記憶體中記憶有表示區間積分值與總積分值之關係之映射表。於該映射表,設定有例如碰撞判定區域。於在該映射表中,由所計算出之區間積分值及總積分值所決定之值屬於碰撞判定區域之情形時,判定部10a判定第1加速度滿足特定之條件。同樣地,判定部10a針對第2加速度亦計算出區間積分值及總積分值,基於上述映射表判定第2加速度是否滿足特定之條件。 於本實施形態中,於第1加速度及第2加速度同時滿足特定之條件之情形時,於步驟S2中,判定第1加速度及第2加速度之兩者滿足特定之條件。所謂第1加速度及第2加速度同時滿足特定之條件之情形係指於1次判定處理中所獲取之第1加速度及第2加速度均滿足特定之條件之情形。 再者,作為步驟S2之處理,能夠利用使用加速度之區間積分值及總積分值之公知之碰撞檢測方法,因此,省略詳細之說明。又,作為步驟S2之處理,除使用區間積分值及總積分值之方法以外,亦能夠利用其他公知之碰撞檢測方法。 又,第1加速度用之判定映射表及第2加速度用之判定映射表亦可記憶於判定部10a之記憶體中。於該情形時,步驟S2中之特定之條件包含第1加速度用之第1條件及第2加速度用之第2條件。判定部10a可使用第1加速度用之判定映射表,判定第1加速度是否滿足特定之條件(第1條件),使用第2加速度用之判定映射表,判定第2加速度是否滿足特定之條件(第2條件)。 於步驟S2中,於第1加速度及第2加速度之兩者滿足特定之條件之情形時,判定部10a判定車輛1發生了正面碰撞(步驟S3)。 於步驟S2中,於未判定第1加速度及第2加速度之兩者滿足特定之條件之情形時,判定部10a判定第1加速度及第2加速度中之一者是否滿足特定之條件(步驟S4)。於第1加速度及第2加速度中之一加速度滿足特定之條件之情形時,判定部10a判定車輛1發生了斜向碰撞或偏置碰撞(步驟S5)。 於步驟S4中,於第1加速度及第2加速度均不滿足特定之條件之情形時,判定部10a回至步驟S1之處理。 (氣囊之展開控制) 於本實施形態中,判定部10a於在上述判定處理中判定車輛1發生了正面碰撞、斜向碰撞或偏置碰撞之情形時,將氣囊裝置7之啟動指示信號發送至驅動控制部10c。藉此,藉由驅動控制部10c而啟動氣囊裝置7,從而使氣囊611展開。 再者,於在上述判定處理中判定車輛1發生了斜向碰撞或偏置碰撞之情形時,亦可不啟動氣囊裝置7。 (作用效果) 於車輛1中,在前後方向上較頭管211更靠前側且在左右方向上為車輛1之中央之左側,設置左碰撞檢測感測器40a,在前後方向上較頭管211更靠前側且在左右方向上為車輛1之中央之右側,設置右碰撞檢測感測器40b。如此,車輛1中,於車輛前部,在車輛1之左右分別配置碰撞檢測感測器。於該情形時,無論車輛前部之碰撞位置如何,均能夠藉由左右之碰撞檢測感測器40a、40b迅速地檢測出車輛1之碰撞。藉此,即便不於車輛1之各種構成構件之中最先碰撞之構件設置碰撞檢測感測器,亦能夠判定碰撞。 又,藉由在車輛1之左右設置碰撞檢測感測器40a、40b,即便於車輛1發生偏置碰撞之情形時,亦能夠偵測車輛1之碰撞。 再者,參照圖1,於上述實施形態中,於前後方向上,車體框架21及車體外殼22位於較左右一對前輪3更靠後側。然而,車體框架、車體外殼及一對前輪之位置關係並不限定於上述例。例如,於前後方向上,車體框架及車體外殼亦可較左右一對前輪更向前方延伸。於該情形時,亦在前後方向上較頭管更靠前側且在左右方向上為車輛1之中央之左側,設置左碰撞檢測感測器,在前後方向上較頭管更靠前側且在左右方向上為車輛1之中央之右側,設置右碰撞檢測感測器,藉此,可獲得與上述車輛1同樣之作用效果。如此,本發明亦能夠應用於具有車體框架及車體外殼較左右之前輪更向前方延伸之構成的跨坐型車輛,亦能夠應用於具有於前後方向上車體框架及車體外殼之前端位於較左右之前輪之前端更靠後側之構成的跨坐型車輛。因此,能夠防止車輛前部之設計之自由度之降低。 (其他判定處理) 於在上述步驟S4中判定第1加速度及第2加速度中之一加速度滿足特定之條件之情形時,亦可進而進行以下之判定。即,亦可判定於步驟S4中判定為未滿足特定之條件之另一加速度於較當前時點更靠前之特定期間(例如,0.015秒)之間是否滿足上述特定之條件。而且,亦可於在較當前時點更靠前之特定期間之間另一加速度滿足上述特定之條件之情形時,判定部10a判定車輛1發生了斜向碰撞。即,亦可於在第1加速度及第2加速度中之一加速度滿足上述特定之條件後於特定期間(特定時間)內其他加速度滿足上述特定之條件之情形時,判定車輛1發生了斜向碰撞。於本實施形態中,判定部10a亦可於例如以上述方式判定車輛1發生斜向碰撞之情形時,將氣囊裝置7之啟動指示信號發送至驅動控制部10c。藉此,能夠藉由驅動控制部10c啟動氣囊裝置7,於車輛1發生斜向碰撞之情形時展開氣囊611。 (其他控制例)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對基於判定部10a之判定結果而控制氣囊裝置7之情形進行了說明,但亦可基於判定部10a之判定結果而控制其他裝置。例如,於具有向外部裝置發送信號之發送機或行車記錄器之跨坐型車輛中,亦可基於判定部10a之判定結果,控制上述發送機、或上述行車記錄器。以下,進行具體說明。 圖9係表示具有發送機71之跨坐型車輛之控制系統之一例之方塊圖。以下,對圖9所示之控制系統100a中之與圖7之控制系統100之不同點進行說明。 參照圖9,控制系統100a包含發送機71以代替上述氣囊裝置7。發送機71雖然未特別圖示,但設置於車輛本體2。發送機71由控制裝置10之驅動控制部10c控制,藉此,向外部裝置(未圖示)發送特定之信號。作為自發送機71發送之信號,例如,可列舉為了告知事故之發生而發送至緊急中心之接收裝置之緊急通知信號、及用以將騎乘者所穿戴之充氣外套啟動之啟動信號等。 於本實施形態中,驅動控制部10c基於判定部10a之上述判定處理之結果,控制發送機71。例如,於判定車輛發生碰撞之情形時,判定部10a將指示自發送機71向外部裝置發送信號之指示信號發送至驅動控制部10c。驅動控制部10c按照自判定部10a接收之指示,控制發送機71,自發送機71發送信號。以此方式,進行向緊急中心發送緊急通知及啟動充氣外套等。 圖10係表示具有行車記錄器72之跨坐型車輛之控制系統之一例之方塊圖。以下,對圖10所示之控制系統100b中之與圖7之控制系統100之不同點進行說明。 參照圖10,控制系統100b包含行車記錄器72以代替上述氣囊裝置7。行車記錄器72雖然未特別圖示,但設置於車輛本體2。行車記錄器72包含攝影裝置(未圖示)及記錄由攝影裝置拍攝之圖像之資料(以下,亦稱為圖像資料)之記錄裝置(未圖示)。攝影裝置係以例如拍攝車輛之前方之方式設置。記錄裝置係由控制裝置10之驅動控制部10c控制,藉此,記錄於特定期間之間由攝影裝置拍攝之圖像之資料。 於本實施形態中,驅動控制部10c基於判定部10a之上述判定處理之結果,控制行車記錄器72之記錄裝置。例如,於判定車輛發生碰撞之情形時,判定部10a將指示記錄圖像資料之指示信號發送至驅動控制部10c。驅動控制部10c按照自判定部10a接收之指示,控制行車記錄器72之記錄裝置,使其記錄圖像資料。於本實施形態中,行車記錄器72記錄例如於車輛之碰撞前後之特定期間拍攝之圖像之資料。 再者,雖然省略詳細之說明,但驅動控制部10c亦可基於判定部10a之判定結果,控制氣囊裝置7、發送機71及行車記錄器72中之2個以上。 (碰撞檢測感測器之位置之其他例)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對在左緩衝裝置33之下部設置左碰撞檢測感測器40a並於右緩衝裝置34之下部設置右碰撞檢測感測器40b之情形進行了說明。然而,如圖14(a)至(d)所示,左碰撞檢測感測器40a配置於在前後方向上較頭管211更靠前側且於左右方向上為車輛1之中央線X之左側並且設置於車體框架4220、5220、車體外殼3221或左前輪單元2008a即可。又,右碰撞檢測感測器40b配置於在前後方向上較頭管211更靠前側且於左右方向上為車輛1之中央線X之左側並且設置於車體框架4220、5220、車體外殼3221或左前輪單元2008b即可。 此處,車體框架係支持車體外殼等各零件並且構成車輛之骨架之構件。 於圖14中示出左碰撞檢測感測器40a及右碰撞檢測感測器40b之配置之變化。再者,於圖14之各圖中,座部24係以虛線表示。 如圖14(a)所示,左碰撞檢測感測器40a及右碰撞檢測感測器40b亦可分別配置於較左緩衝裝置33及右緩衝裝置34內之彈簧(省略圖示)更靠上側。即,左碰撞檢測感測器40a亦可於例如連桿機構5中設置於構成左前輪單元2008a之零件。右碰撞檢測感測器40b亦可於例如連桿機構5中設置於構成右前輪單元2008b之零件。此種左碰撞檢測感測器40a及右碰撞檢測感測器40b之配置較佳為應用於如圖14(a)所示般左前輪31及右前輪32較車體外殼2221更向前方突出之情形。 再者,於圖14(a)中,符號2221係車體外殼。將自左碰撞檢測感測器40a及右碰撞檢測感測器40b輸出之信號輸入至未圖示之控制裝置。 如圖14(b)所示,左碰撞檢測感測器40a及右碰撞檢測感測器40b亦可分別配置於車體外殼3221。此種左碰撞檢測感測器40a及右碰撞檢測感測器40b之配置較佳為應用於車體外殼3221較車體框架3220更向前方突出之情形。再者,於圖14(b)中,左碰撞檢測感測器40a及右碰撞檢測感測器40b配置於車體外殼3221中之將左前輪31及右前輪32之前側覆蓋之部分。 於圖14(b)中,自左碰撞檢測感測器40a及右碰撞檢測感測器40b輸出之信號亦輸入至未圖示之控制裝置。 如圖14(c)、(d)所示,左碰撞檢測感測器40a及右碰撞檢測感測器40b亦可分別配置於車體框架4220、5220中之車輛1之前側部分。此種左碰撞檢測感測器40a及右碰撞檢測感測器40b之配置較佳為應用於車體框架4220、5220較左前輪31及右前輪32更向前方突出之情形。 再者,於圖14(c)中,車體框架4220之一部分係於前後方向上位於左前輪31及右前輪32之前側。左碰撞檢測感測器40a及右碰撞檢測感測器40b分別配置於車體框架4220中之位於左前輪31及右前輪32之前側之部分。於圖14(d)中,左碰撞檢測感測器40a及右碰撞檢測感測器40b分別配置於車體框架5220中之位於較左前輪31及右前輪32更靠前側之部分。 於圖14(c)中,符號4221係車體外殼。又,於圖14(d)中,符號5221係車體外殼。於圖14(c)、(d)中,將自左碰撞檢測感測器40a及右碰撞檢測感測器40b輸出之信號輸入至未圖示之控制裝置。 再者,於圖14中之左端之情形時,碰撞檢測感測器9040於前後方向上較頭管211更靠前側設置於車體框架9220,但於左右方向上,位於車輛1之中央線X上,因此,不包含於本實施形態之構成中。符號9221係車體外殼。將自碰撞檢測感測器904輸出之信號輸入至未圖示之控制裝置。 除上述以外,例如,左碰撞檢測感測器40a亦可設置於左緩衝裝置33之上部,右碰撞檢測感測器40b亦可設置於右緩衝裝置34之上部。又,例如,左碰撞檢測感測器40a亦可設置於左前輪31,右碰撞檢測感測器40b亦可設置於右前輪32。進而,例如,左碰撞檢測感測器40a及右碰撞檢測感測器40b亦可設置於連桿機構5、轉向機構11、安裝托架90、前外殼221、前擋泥板223或擋風玻璃226。 再者,於本說明書中,「左碰撞檢測感測器設置於車體框架、車體外殼或左前輪單元」不僅包含左碰撞檢測感測器直接安裝於車體框架、車體外殼或左前輪單元之情形,亦包含左碰撞檢測感測器經由連接構件等而間接地安裝於車體框架、車體外殼或左前輪單元之情形。同樣地,「右碰撞檢測感測器設置於車體框架、車體外殼或右前輪單元」不僅包含右碰撞檢測感測器直接安裝於車體框架、車體外殼或右前輪單元之情形,亦包含右碰撞檢測感測器經由連接構件等而間接地安裝於車體框架、車體外殼或右前輪單元之情形。 (碰撞檢測感測器之其他例)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對分別使用加速度感測器作為左碰撞檢測感測器40a及右碰撞檢測感測器40b之情形進行了說明,但亦可使用其他感測器作為左碰撞檢測感測器40a及右碰撞檢測感測器40b。例如,亦可使用利用有應變計之感測器作為左碰撞檢測感測器40a及右碰撞檢測感測器40b。於該情形時,控制裝置10(判定部10a)可基於應變計之電阻變化而判定車輛之碰撞。於該情形時,將表示應變計之電阻之資訊(信號)用作第1碰撞資訊及第2碰撞資訊。又,例如,亦可將氣壓感測器設置於左前輪31及右前輪32以作為左碰撞檢測感測器40a及右碰撞檢測感測器40b。於該情形時,控制裝置10(判定部10a)可基於由氣壓感測器測定所得之左前輪31及右前輪32之氣壓而判定車輛之碰撞。於該情形時,將表示氣壓之資訊(信號)用作第1碰撞資訊及第2碰撞資訊。 (車輛本體之其他例)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對具有1個轉向軸60之車輛本體2進行了說明,但車輛本體之構成並不限定於上述例。例如,車輛本體亦可具有複數個轉向軸。以下,使用圖式對具備具有複數個轉向軸之車輛本體之車輛進行說明。再者,以下,對具有與上述車輛1之構成要素相同之功能之構成要素,標附與車輛1相同之符號並省略說明,主要對與車輛1不同之部分進行說明。具有與車輛1之構成要素同樣之功能之構成要素中,不僅包含形狀及功能與車輛1之構成要素同樣之構成要素,亦包含雖形狀不同但具有相同或同樣之功能之構成要素。 圖11係表示具有複數個轉向軸之跨坐型車輛之整體構成之概略之側視圖,圖12係自前方觀察圖11之跨坐型車輛之前部之概略前視圖。再者,於圖11及圖12中,示出卸除車體外殼後之狀態之跨坐型車輛。 參照圖11及圖12,車輛1000具備車輛本體1002、左右一對前輪3(左前輪31及右前輪32)及後輪4。車輛本體1002具備連桿機構5、氣囊裝置7、控制裝置10、轉向機構11、車體框架1021、未圖示之車體外殼、把手23、座部24、動力單元25、左緩衝裝置33、右緩衝裝置34、一對碰撞檢測感測器40a、40b、第一轉向軸1060A及第二轉向軸1060B。座部24於前後方向上配置於較把手23更靠後側。動力單元25之至少一部分於上下方向上位於座部24之下側。未圖示之車體外殼係安裝於車體框架1021。 參照圖11,車體框架1021於車輛1000之前後方向上延伸。車體框架1021具備於上下方向上延伸之第一頭管1211A、於第一頭管1211A之前側於上下方向上延伸之第二頭管1211B、自第二頭管1211B向後方延伸之前框架1212及自前框架1212之後端向後方延伸之後框架1213。 第一頭管1211A與第二頭管1211B連結。第一頭管1211A將插入至內部之第一轉向軸1060A能夠旋轉地支持。於第一轉向軸1060A之上端,安裝有於車寬方向上延伸之把手23。於第一頭管1211A之後側,設置有朝向後方延伸之支持框架1214。於支持框架1214之前端部分,安裝有收納氣囊裝置7之氣囊收納箱215。 第二頭管1211B將插入至內部之第二轉向軸1060B能夠旋轉地支持。參照圖12,於第二頭管1211B,與上述車輛1之頭管211同樣地,設置有第一貫通部211a、第二貫通部211b及第三貫通部(未圖示)。連桿機構5係與車輛1同樣地,能夠旋轉地安裝於第一貫通部211a、第二貫通部211b及第三貫通部。 前框架1212具有上前框架1212A及下前框架1212B。上前框架1212A及下前框架1212B係於車輛前後方向上延伸。上前框架1212A之前側與第二頭管1211B連接。下前框架1212B係配置於上前框架1212A之下側。下前框架1212B之前側與第二頭管1211B之下端部連接。 後框架1213支持座部24及尾燈(省略圖示)。 第一轉向軸1060A與第二轉向軸1060B經由連結構件1007而連接。圖13係將第一轉向軸1060A與第二轉向軸1060B之連結構造放大而表示之俯視圖。 參照圖11~圖13,連結構件1007具有與第一轉向軸1060A連接之第一固定部1071、與第二轉向軸1060B連接之第二固定部1072及將第一固定部1071與第二固定部1072連接之連接軸1073。 第一固定部1071係配置於較把手23更靠下側。第一固定部1071與第一轉向軸1060A之上部連接。第一固定部1071自第一轉向軸1060A向左方延伸。 第二固定部1072與第二轉向軸1060B之上端連接。第二固定部1072自第二轉向軸1060B向左方延伸。 連接軸1073於上下方向上配置於較把手23更靠下側。連接軸1073之一端部以能夠繞於上下方向上延伸之軸線旋轉之方式連接於第一固定部1071之左端部。連接軸1073之另一端部以能夠繞於上下方向上延伸之軸線旋轉之方式連接於第二固定部1072之左端部。 藉此,於藉由把手23之操作使第一轉向軸1060A沿順時針方向旋轉之情形時,第一固定部1071亦與第一轉向軸1060A一起沿順時針方向旋轉。伴隨第一固定部1071之旋轉,連接軸1073向車輛前方位移。藉由連接軸1073之位移,使第二固定部1072及第二轉向軸1060B沿順時針方向旋轉。 另一方面,於藉由把手23之操作使第一轉向軸1060A沿逆時針方向旋轉之情形時,第一固定部1071亦與第一轉向軸1060A一起沿逆時針方向旋轉。伴隨第一固定部1071之旋轉,連接軸1073向車輛後方位移。藉由連接軸1073之位移,使第二固定部1072及第二轉向軸1060B沿逆時針方向旋轉。 如此,藉由連結構件1007將第一轉向軸1060A與第二轉向軸1060B連結,藉此,能夠將第一轉向軸1060A之旋轉傳遞至第二轉向軸1060B。 參照圖12,於本實施形態中,亦與車輛1同樣地,於車輛1000之前部,設置有包含左前輪單元8a及右前輪單元8b之前輪單元8。左前輪單元8a係前輪單元8中之於車輛1000直立之狀態下較車寬方向中央更靠左側之部分。前輪單元8包含懸架機構9、左前輪31及右前輪32。懸架機構9包含連桿機構5、轉向機構11、左緩衝裝置33及右緩衝裝置34。於本實施形態中,連接桿6經由傳遞板81而與第二轉向軸1060B連接。具體而言,傳遞板81以與第二轉向軸1060B一體地旋轉之方式與第二轉向軸1060B之下端部連接。於本實施形態中,傳遞板81以第二轉向軸1060B為旋轉軸,與第二轉向軸1060B一體地旋轉。傳遞板81與連接桿6經由未圖示之連接構件連接。該連接構件與上述連接構件84(參照圖5)同樣地,以能夠相對於傳遞板81繞於上下方向上延伸之旋轉軸(未圖示)旋轉之方式與傳遞板81連接。又,該連接構件與上述連接構件84(參照圖5)同樣地,以能夠相對於連接桿6繞於前後方向上延伸之旋轉軸(未圖示)旋轉之方式與連接桿6連接。 於本實施形態中,藉由騎乘者將把手23轉向,而使第一轉向軸1060A旋轉。第一轉向軸1060A之旋轉經由連結構件1007、第二轉向軸1060B、轉向機構11、左緩衝裝置33及右緩衝裝置34而傳遞至左前輪31及右前輪32。藉此,左前輪31及右前輪32轉向。以此方式,能夠利用把手23使左前輪31及右前輪32轉向。 參照圖11及圖12,在前後方向上較第二頭管1211B更靠前側且在左右方向上為車輛1之中央之左側,設置有左碰撞檢測感測器40a。又,在前後方向上較第二頭管1211B更靠前側且在左右方向上為車輛1之中央之右側,設置有右碰撞檢測感測器40b。於本實施形態中,於車輛1之直立狀態下,左碰撞檢測感測器40a與右碰撞檢測感測器40b相對於車寬方向中央對稱而配置。於本實施形態中,左碰撞檢測感測器40a係安裝於左緩衝裝置33之下部,右碰撞檢測感測器40b係安裝於右緩衝裝置34之下部。 於車輛1000中,亦與上述實施形態同樣地,基於由左碰撞檢測感測器40a及右碰撞檢測感測器40b檢測出之第1碰撞資訊及第2碰撞資訊,判定部10a判定車輛1000之碰撞。又,驅動控制部10c基於判定部10a之判定結果,控制氣囊裝置7。藉此,可獲得與上述實施形態同樣之作用效果。再者,驅動控制部10c亦可基於判定部10a之判定結果,控制發送機71或行車記錄器72。 再者,於具有複數個頭管之車輛中,左碰撞檢測感測器係設置於在前後方向上較配置於最前側之頭管之前端更靠前側。同樣地,右碰撞檢測感測器係設置於在前後方向上較配置於最前側之頭管更靠前側。因此,只要滿足上述條件,則於車輛1000中,可於車體框架1021、車體外殼(未圖示)及左前輪單元8a之任意之位置上設置左碰撞檢測感測器40a。又,只要滿足上述條件,則於車輛1000中,可於車體框架1021、車體外殼(未圖示)及右前輪單元8b之任意之位置上設置右碰撞檢測感測器40b。 (連桿機構之其他例)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連桿機構5具有前上橫向構件51A、前下橫向構件52A及後下橫向構件52B。即,連桿機構5中,於前後方向上,於前上橫向構件51A之後側未設置橫向構件。然而,亦可於前後方向上,於前上橫向構件51A之後側設置後上橫向構件。 (橫向構件之其他例)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對具備平板狀之橫向構件之車輛進行了說明。然而,橫向構件亦可具有平板狀以外之形狀。 (懸架機構之其他例)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對具備具有連桿機構5之懸架機構9之車輛進行了說明,但懸架機構之構成並不限定於上述例。例如,懸架機構亦可具有所謂之雙橫臂式連桿機構以代替連桿機構5。 (跨坐型車輛(整體構成)之其他例)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對將本發明應用於三輪跨坐型車輛之情形進行了說明,但跨坐型車輛之構成並不限定於上述例。例如,亦可將本發明應用於ATV(All Terrain Vehicle,全地形車輛)。
1‧‧‧跨坐型車輛2‧‧‧車輛本體3‧‧‧前輪4‧‧‧後輪5‧‧‧連桿機構6‧‧‧連接桿7‧‧‧氣囊裝置8‧‧‧前輪單元8a‧‧‧左前輪單元8b‧‧‧右前輪單元9‧‧‧懸架機構10‧‧‧控制裝置10a‧‧‧判定部10b‧‧‧計時器10c‧‧‧驅動控制部11‧‧‧轉向機構21‧‧‧車體框架22‧‧‧車體外殼23‧‧‧把手24‧‧‧座部25‧‧‧動力單元31‧‧‧左前輪32‧‧‧右前輪33‧‧‧左緩衝裝置34‧‧‧右緩衝裝置40a‧‧‧左碰撞檢測感測器40b‧‧‧右碰撞檢測感測器50‧‧‧橫向構件50A‧‧‧前橫向構件50B‧‧‧後橫向構件51‧‧‧上橫向構件51A‧‧‧前上橫向構件52‧‧‧下橫向構件52A‧‧‧前下橫向構件52B‧‧‧後下橫向構件53‧‧‧左側部構件54‧‧‧右側部構件55‧‧‧側部構件60‧‧‧轉向軸71‧‧‧發送機72‧‧‧行車記錄器80‧‧‧頭燈81‧‧‧傳遞板82‧‧‧傳遞板83‧‧‧傳遞板84‧‧‧連接構件85‧‧‧連接構件86‧‧‧連接構件90‧‧‧安裝托架91‧‧‧固定部91a‧‧‧第1固定部91b‧‧‧第2固定部92‧‧‧安裝部92a‧‧‧支持部92b‧‧‧前外殼固定部92c‧‧‧擋風玻璃固定部93‧‧‧安裝部93a‧‧‧固定部93b‧‧‧固定部95‧‧‧固定構件96‧‧‧固定構件97‧‧‧固定構件100‧‧‧控制系統100a‧‧‧控制系統100b‧‧‧控制系統211‧‧‧頭管211a‧‧‧第一貫通部211b‧‧‧第二貫通部211c‧‧‧第三貫通部212‧‧‧前框架213‧‧‧後框架214‧‧‧支持框架215‧‧‧氣囊收納箱221‧‧‧前外殼223‧‧‧前擋泥板223a‧‧‧第一前擋泥板223b‧‧‧第二前擋泥板224‧‧‧後擋泥板225‧‧‧護腿板226‧‧‧擋風玻璃311‧‧‧車軸321‧‧‧車軸335‧‧‧左托架336‧‧‧右托架511‧‧‧上中間軸承512‧‧‧上左軸承513‧‧‧上右軸承514‧‧‧第一貫通孔521‧‧‧下中間軸承522‧‧‧下左軸承523‧‧‧下右軸承524‧‧‧第二貫通孔531‧‧‧下中間軸承534‧‧‧第三貫通孔611‧‧‧氣囊1000‧‧‧車輛1002‧‧‧車輛本體1007‧‧‧連結構件1021‧‧‧車體框架1060A‧‧‧第一轉向軸1060B‧‧‧第二轉向軸1071‧‧‧第一固定部1072‧‧‧第二固定部1073‧‧‧連接軸1211A‧‧‧第一頭管1211B‧‧‧第二頭管1212‧‧‧前框架1212A‧‧‧上前框架1212B‧‧‧下前框架1213‧‧‧後框架1214‧‧‧支持框架2008a‧‧‧左前輪單元2008b‧‧‧左前輪單元2221‧‧‧車體外殼3220‧‧‧車體框架3221‧‧‧車體外殼4220‧‧‧車體框架4221‧‧‧車體外殼5220‧‧‧車體框架5221‧‧‧車體外殼9040‧‧‧碰撞檢測感測器9220‧‧‧車體框架9221‧‧‧車體外殼F‧‧‧跨坐型車輛之前方向G‧‧‧路面M1‧‧‧上中間軸線M2‧‧‧上左軸線M3‧‧‧上右軸線M4‧‧‧下中間軸M5‧‧‧下左軸線M6‧‧‧下右軸線N1‧‧‧左轉向軸線N2‧‧‧右轉向軸線R‧‧‧跨坐型車輛之右方向RF‧‧‧右方R1‧‧‧旋轉軸R2‧‧‧旋轉軸R3‧‧‧旋轉軸R4‧‧‧旋轉軸R5‧‧‧旋轉軸R6‧‧‧旋轉軸S1‧‧‧步驟S2‧‧‧步驟S3‧‧‧步驟S4‧‧‧步驟S5‧‧‧步驟T‧‧‧跨坐型車輛之上方向U‧‧‧上方UF‧‧‧上方V‧‧‧箭頭V1‧‧‧可動區域V1A‧‧‧前可動區域V1B‧‧‧前可動區域X‧‧‧中央線
圖1係表示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跨坐型車輛之整體構成之概略之側視圖。 圖2係表示於卸除車體外殼之狀態下自前方觀察車輛之情形時之車輛前部之構成之前視圖。 圖3係將車輛前部以圖2中之III-III線切斷之情形時之剖視圖。 圖4係表示安裝托架之立體圖。 圖5係沿圖3之V箭頭方向觀察之圖。 圖6係使車輛自圖2之狀態相對於鉛直方向傾斜之情形時之前視圖。 圖7係表示車輛之控制系統之一例之方塊圖。 圖8係表示由判定部執行之判定處理之一例之流程圖。 圖9係表示具有發送機之跨坐型車輛之控制系統之一例之方塊圖。 圖10係表示具有行車記錄器之跨坐型車輛之控制系統之一例之方塊圖。 圖11係表示具有複數個轉向軸之跨坐型車輛之整體構成之概略之側視圖。 圖12係自前方觀察圖11之跨坐型車輛之前部之概略前視圖。 圖13係將第一轉向軸與第二轉向軸之連結構造放大表示之俯視圖。 圖14係表示碰撞檢測感測器之配置之例之圖。
23‧‧‧把手
24‧‧‧座部
31‧‧‧左前輪
32‧‧‧右前輪
40a‧‧‧左碰撞檢測感測器
40b‧‧‧右碰撞檢測感測器
211‧‧‧頭管
2008a‧‧‧左前輪單元
2008b‧‧‧左前輪單元
2221‧‧‧車體外殼
3220‧‧‧車體框架
3221‧‧‧車體外殼
4220‧‧‧車體框架
4221‧‧‧車體外殼
5220‧‧‧車體框架
5221‧‧‧車體外殼
9040‧‧‧碰撞檢測感測器
9220‧‧‧車體框架
9221‧‧‧車體外殼
X‧‧‧中央線

Claims (5)

  1. 一種跨坐型車輛,其具備:中央轉向軸,其於跨坐型車輛之左右方向上,設置於上述跨坐型車輛之中央;把手,其連接於上述中央轉向軸;車體框架,其具有將上述中央轉向軸能夠旋轉地支持之中央頭管;左前輪,其於上述跨坐型車輛之左右方向上,配置於較上述跨坐型車輛之中央更靠左側,藉由上述中央轉向軸之旋轉而轉向;右前輪,其於上述跨坐型車輛之左右方向上,配置於較上述跨坐型車輛之中央更靠右側,藉由上述中央轉向軸之旋轉而轉向;中央座部,其於上述跨坐型車輛之前後方向上配置於較上述把手更靠後側,且於上述跨坐型車輛之左右方向上配置於上述跨坐型車輛之中央線上,支持於上述車體框架;動力單元,其於上述跨坐型車輛之前後方向上,配置於較上述中央轉向軸更靠後側,支持於上述車體框架;車體外殼,其安裝於上述車體框架;左前輪單元,其包含上述左前輪、及支持上述左前輪並緩衝施加至上述左前輪之衝擊之左緩衝裝置,支持於上述車體框架;右前輪單元,其包含上述右前輪、及支持上述右前輪並緩衝施加至上述右前輪之衝擊之右緩衝裝置,支持於上述車體框架;左碰撞檢測感測器,其於上述跨坐型車輛之前後方向上配置於較上述中央頭管更靠前側,且於上述跨坐型車輛之左右方向上配置於上述跨坐 型車輛之中央線之左側,設置於上述車體框架、上述車體外殼或上述左前輪單元,且檢測出關於車輛之碰撞之第1碰撞資訊;右碰撞檢測感測器,其於上述跨坐型車輛之前後方向上配置於較上述中央頭管更靠前側,且於上述跨坐型車輛之左右方向上配置於上述跨坐型車輛之中央線之右側,設置於上述車體框架、上述車體外殼或上述右前輪單元,且檢測出關於車輛之碰撞之第2碰撞資訊;及判定部,其基於由上述左碰撞檢測感測器及上述右碰撞檢測感測器檢測出之上述第1碰撞資訊及上述第2碰撞資訊,判定車輛之碰撞。
  2. 如請求項1之跨坐型車輛,其中上述左碰撞檢測感測器及上述右碰撞檢測感測器係配置在相對於上述中央轉向軸左右對稱之位置、且上述左碰撞檢測感測器與上述左前輪之間之上述跨坐型車輛之左右方向上之距離和上述右碰撞檢測感測器與上述右前輪之間之上述跨坐型車輛之左右方向上之距離相等的位置,上述左碰撞檢測感測器及上述右碰撞檢測感測器之兩者設置於上述車體框架、上述車體外殼、上述左前輪單元及上述右前輪單元中之任一者。
  3. 如請求項1或2之跨坐型車輛,其中上述判定部於由上述左碰撞檢測感測器及上述右碰撞檢測感測器檢測出之上述第1碰撞資訊及上述第2碰撞資訊中之至少一個碰撞資訊滿足特定之條件之情形時, 於由上述左碰撞檢測感測器及上述右碰撞檢測感測器檢測出之上述第1碰撞資訊及上述第2碰撞資訊同時滿足特定之條件之情形時,或者於由上述左碰撞檢測感測器及上述右碰撞檢測感測器檢測出之上述第1碰撞資訊及上述第2碰撞資訊中之一個碰撞資訊滿足特定之條件之後,於特定時間內另一碰撞資訊滿足上述特定之條件之情形時,判定車輛發生了碰撞。
  4. 如請求項1或2之跨坐型車輛,其進而具備向外部裝置發送信號之發送機、氣囊裝置及行車記錄器中之至少一者、以及基於上述判定部之判定結果控制上述至少一者之驅動控制部。
  5. 如請求項3之跨坐型車輛,其進而具備向外部裝置發送信號之發送機、氣囊裝置及行車記錄器中之至少一者、以及基於上述判定部之判定結果控制上述至少一者之驅動控制部。
TW106117759A 2016-05-30 2017-05-26 跨坐型車輛 TWI68733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07639 2016-05-30
JP??2016-107639 2016-05-30
??PCT/JP2017/019703 2017-05-26
WOPCT/JP2017/019703 2017-05-26
PCT/JP2017/019703 WO2017208993A1 (ja) 2016-05-30 2017-05-26 鞍乗型車両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01974A TW201801974A (zh) 2018-01-16
TWI687338B true TWI687338B (zh) 2020-03-11

Family

ID=604775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17759A TWI687338B (zh) 2016-05-30 2017-05-26 跨坐型車輛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581722B2 (zh)
TW (1) TWI687338B (zh)
WO (1) WO201720899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65948A1 (ja) * 2018-09-28 2020-04-0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のエアバッグ装置
JP6967092B2 (ja) 2020-01-16 2021-11-1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250624A (ja) * 2011-06-03 2012-12-20 Yamaha Motor Co Ltd 鞍乗り型車両
CN104487322A (zh) * 2012-12-18 2015-04-01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车辆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51032B2 (ja) * 2001-09-18 2010-04-1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用衝突検出装置
JP2006248289A (ja) * 2005-03-09 2006-09-21 Koyo Sangyo Kk 二輪車の前輪装置
JP2007310510A (ja) * 2006-05-16 2007-11-29 Tmp:Kk オートバイの安全運行管理システム及び安全運行管理方法
JPWO2014054697A1 (ja) * 2012-10-02 2016-08-25 学校法人日本大学 自動車の運動制御方法、自動車の運動制御装置及び自動車
CN105339250B (zh) * 2013-07-01 2018-04-13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具备能够倾斜的车身框架和两个前轮的车辆
JP6213875B2 (ja) * 2014-01-31 2017-10-1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のエアバッグ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250624A (ja) * 2011-06-03 2012-12-20 Yamaha Motor Co Ltd 鞍乗り型車両
CN104487322A (zh) * 2012-12-18 2015-04-01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车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208993A8 (ja) 2018-07-05
JP6581722B2 (ja) 2019-09-25
TW201801974A (zh) 2018-01-16
WO2017208993A1 (ja) 2017-12-07
JPWO2017208993A1 (ja) 2018-11-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849157B1 (ko) 자동 이륜차의 충격 검지 센서 부착 구조
TWI638743B (zh) vehicle
JP6964186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エアバッグ装置
TWI687338B (zh) 跨坐型車輛
JP2015145152A (ja) 鞍乗型車両のエアバッグ装置
JP2017036019A (ja) 車体構造
US11952067B2 (en) Airbag device for saddle-type vehicles
JP6964187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エアバッグ装置
JP5604135B2 (ja) 鞍乗り型車両
JP2017039488A (ja) リーン車両
JP5317793B2 (ja) 二輪車用エアバック装置
JP7155278B2 (ja) 鞍乗り型車両
TWI558601B (zh) 車輛
JP6964761B2 (ja) 鞍乗型車両
JP2003306184A (ja) エアバッグ装置
JP2012250624A (ja) 鞍乗り型車両
JP2021112937A (ja) 鞍乗り型車両
JP6945065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エアバッグ装置
JP2012250624A5 (z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