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82085B - 平織或紗羅織之經薄化處理之織物之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平織或紗羅織之經薄化處理之織物之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82085B
TWI682085B TW105103265A TW105103265A TWI682085B TW I682085 B TWI682085 B TW I682085B TW 105103265 A TW105103265 A TW 105103265A TW 105103265 A TW105103265 A TW 105103265A TW I682085 B TWI682085 B TW I68208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abric
manufacturing
yarn
warp
leno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032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636478A (zh
Inventor
栗田重雄
一柳治
栗田昌幸
酒井宏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栗田煙草苗育布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栗田煙草苗育布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栗田煙草苗育布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6364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364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820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82085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CFINISHING, DRESSING, TENTERING OR STRETCHING TEXTILE FABRICS
    • D06C15/00Calendering, pressing, ironing, glossing or glazing textile fabrics
    • D06C15/02Calendering, pressing, ironing, glossing or glazing textile fabrics between co-operating press or calender rolls

Abstract

本發明之課題係提供一種方法,其係在粗平布等空隙率較高的平織或紗羅織的織物中,不會使織物強度大幅度地降低並且將織物薄化處理之方法,本發明係藉由一種平織或紗羅織之經薄化處理的織物之製造方法來解決上述課題,該製造方法係以經紗為3根/英吋以上且40根/英吋以下而且緯紗為3根/英吋以上且40根/英吋以下而織造之平織或紗羅織之經薄化處理的織物之製造方法,其中,該薄化處理係藉由使該織物通過旋轉的壓延輥之間,來進行加壓及加熱之壓延加工,在該壓延加工時,與該織物接觸之壓延輥之中至少1支的表面溫度係構成該織物之纖維的玻璃轉移點以上的溫度,而薄化處理前的織物之平均厚度(T1)與薄化處理後的織物之平均厚度(T2)滿足下述式(1)的關係。
0.25≦(T1-T2)/T1 (1)

Description

平織或紗羅織之經薄化處理之織物之製造方法
本發明係有關於平織或紗羅織(leno weave)之經薄化處理的織物之製造方法,更詳細而言,係藉由在特定的條件下進行壓延加工而使厚度大幅度地減低,而且具有優異的物性之粗平布(Cheesecloth)等網目較粗的織物之製造方法。
粗平布係空隙率較高的(網目較粗的)織物,且係使用在以保溫、遮光、防霜、防蟲、防風等作為目的之農業資材;製書時用以增強書的封面和書背之製書資材;花卉的包裝材等生活資材;地板材的裱褙增強、建築物防水加工時的增強布、塗裝用基底等工業資材;用以將肉類包起、將湯類過濾之食品用資材等各式各樣的用途。
粗平布通常為平織,紗的打進根數(密度)係經紗/緯紗均為3至40根/英吋左右,以5至25根/英吋者為較多。
因為粗平布係織物,故厚度係由所使用之紗的粗度來決定。亦即,製造較厚的粗平布時係使用較粗 的紗,製造較薄的粗平布時,係使用較細的紗。
雖然亦取決於紗的種類之差異,但通常較厚的粗平布之剛性為較高,較薄的粗平布之剛性為較低。
通常,使用機紡紗之粗平布時,最粗的紗為Ne10/2s(綿紗支數(號數)10號的雙紗),最細的紗為Ne40/1s(綿紗支數(號數)40號的單紗)。
粗平布係如上述,被使用在各式各樣的領域之各式各樣的用途。就操作容易性等之點而言,係按照用途而被要求較薄的(較柔軟的)粗平布。
為了使用機紡紗來製造比例如使用Ne40/1s之粗平布更薄的粗平布,係使用更細的紗之Ne60/1s(綿紗支數(號數)60號的單紗)和Ne80/1s(綿紗支數(號數)80號的單紗)。
但是,因為此種較細的機紡紗之拉伸強度為較低,所以由此種紗所織造的粗平布之拉伸強度亦較低,依照用途和使用方法,會因這種情形而有產生障礙之情形,所以藉由使紗細化而使粗平布成為較薄(較柔軟)者係有其界限。
作為控制纖維、樹脂、金屬網狀物等板狀物的厚度之加工方法,有稱為壓延加工之方法。壓延加工係藉由使板狀物通過旋轉的筒狀壓延輥之間而施加壓力,用以使厚度成為一定、或使表面平滑、或賦予光澤而進行。
例如,在專利文獻1和專利文獻2中,係作為用以使不織布的電絕緣性提升、使不織布成為膨鬆且觸感良好者之手段,而進行壓延加工。
又,在專利文獻3和專利文獻4中,係揭示將經紗/緯紗的打進根數為數百根/英吋之空隙較小的布帛進行壓延加工之方法。依如此方式將布帛進行壓延加工之目的,係為了提供光澤,或使透水性降低。
在專利文獻5中,係揭示只有對高密度織物的一面施行壓延加工而成之低通氣性的汽車氣囊(air bag)用織物。
但是,以往尚未有將此種壓延加工應用在如粗平布之空隙率較高的(網目較粗的)織物之事例。
又,通常,粗平布係將機紡紗和長絲(filament)進行平織而製造,網目較粗的平織品之粗平布,係容易產生網目偏移(經紗與緯紗的交點產生移動)。因此,在粗平布的製造步驟中,通常係使用樹脂等將經紗與緯紗的交點進行補縫加工,用以防止網目偏移。
如此進行而製成的粗平布,係能夠維持形狀使用在上述的農業資材等用途。特別是使用作為農業資材之粗平布,由於被暴露在風雨等而產生劣化,即便進行補縫加工,亦有產生網目偏移之情況。
作為防止粗平布等網狀物的網目偏移之方法,專利文獻6係揭示將特定的三層扁平紗及鞘芯型複合單絲紗(monofilament yarn)製造平織物之方法。
但是,就薄度(柔軟性)和強度而言,此種特殊的織物係不充分的。
如此,以往尚未確立製造一種柔軟性(抗彎曲性/拉伸伸度)、拉伸強度、網目偏移性等全部均優異的 粗平布之手法。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5-071096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6-299480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2009-155791號公報
[專利文獻4]日本特開2011-229713號公報
[專利文獻5]日本特開平6-184856號公報
[專利文獻6]日本特開2003-089942號公報
本發明係鑒於上述背景技術而進行,其課題係提供一種薄化處理方法,係在粗平布等空隙率較高的(網目較粗的)平織或紗羅織的織物中,不會使織物的強度大幅度地降低且能夠使厚度薄化(柔軟化)等之薄化處理方法(經薄化處理的織物之製造方法),又,提供一種已使用該方法之經薄化處理的織物。
為了解決上述的課題,本發明者累積專心研討之結果,發現藉由將網目較粗的平織或紗羅織的織物,在特定條件下進行壓延加工,幾乎不會使織物強度降低,而能夠大幅度地減低織物的厚度,而完成了本發明。
亦即,本發明係提供一種平織或紗羅織之 經薄化處理的織物之製造方法,其係以經紗為3根/英吋以上且40根/英吋以下而且緯紗為3根/英吋以上且40根/英吋以下而織造之平織或紗羅織之經薄化處理的織物之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該薄化處理係藉由使該織物通過旋轉的壓延輥之間,來進行加壓及加熱之壓延加工,在該壓延加工時,與該織物接觸之壓延輥之中至少1支的表面溫度係構成該織物之纖維的玻璃轉移點以上的溫度,而薄化處理前的織物之平均厚度(T1)與薄化處理後的織物之平均厚度(T2)滿足下述式(1)的關係。
0.25≦(T1-T2)/T1 (1)
依照本發明之製造方法,能夠提供一種不使用較細的紗而使用泛用粗度的機紡紗,並使厚度減低之粗平布等。
使用本發明之製造方法所製成之平織或紗羅織之經薄化處理的織物,因為其經紗與緯紗的剖面係成為沿著厚度方向之扁平形狀,所以經紗/緯紗的剛性較低,相較於壓延加工處理前的織物,變成較柔軟。亦即,抗彎曲性(bending resistance)降低(變為容易彎曲)。
如專利文獻5所記載,在覆蓋係數(cover factor;CF)較大的(空隙率低的)布帛中,藉由壓延加工而平坦化的長絲紗,係有硬化而阻礙收納性之情形,因此,專利文獻5係記載維持在只對一面進行壓延加工即可之意 旨。
但是,粗平布等係因為空隙部分較多,所以即便因壓延加工而被壓垮,亦不會硬化,而會變柔軟。
因為柔軟的織物係不容易產生折紋且具有優異的操作性,所以作為粗平布之性能係成為優異者。
通常,為了製造較薄的織物,必須使用較細的紗,較細的紗係有拉伸強度較低且強度較差之問題,但是依照本發明,因為在使用某種程度粗度的紗之同時,能夠減低厚度,所以能夠兼具抗彎曲性/拉伸伸度之「柔軟性」及拉伸強度。
亦即,相較於從一開始就使用較細的紗而製造較薄的粗平布等織物的情況,使用較粗的紗之較厚的織物作為原料且依照本發明的方法而薄化處理後的粗平布等織物,係即便相同厚度,拉伸強度亦大幅度地較優異。
在本發明中,因為在纖維中的分子之流動性變高的狀態下,施加較高的壓力(線壓)而進行壓延加工,所以構成織物之纖維係容易變形且被壓垮,而且經紗與緯紗的交點係互相咬入而堅固地被一體化。一旦依照本發明而壓延處理後的織物,因為不會自然地恢復成為原來的狀態,所以依照本發明的方法處理後的織物,即便經過長時間亦為較薄的狀態,又,即便被暴露在風雨亦不容易產生網目偏移。
又,在本發明的方法中,由於經紗/緯紗被壓縮而成為扁平之緣故,開口部的面積減少(開口率降 低)。因此,將本發明的平織或紗羅織的織物使用作為農業資材用粗平布時,較小的蟲不容易通過開口部使得防蟲效果上升。
如第1圖所顯示,經紗/緯紗係有絨毛而防止蟲侵入,藉由開口率降低,絨毛之防止蟲侵入的效果係進一步提升。
而且,與不使用本發明的方法且設為同等的開口率之織物相比時,依照本發明的方法而處理後的織物,係因為能夠使當作原料的經紗/緯紗之根數成為較少,所以能夠節約原料成本。
本發明的方法,係因為使織物在旋轉的壓延輥之間移動而施加壓力,所以能夠連續地進行處理,生產性非常高。
1‧‧‧經紗
2‧‧‧緯紗
3‧‧‧經紗與緯紗的交點
4‧‧‧開口部
第1圖係在實施例1中進行本發明的薄化處理(壓延加工)前後之粗平布的相片。
(1a)進行薄化處理前的平面相片
(1b)將進行薄化處理前的經紗在經紗方向切斷後之剖面的相片
(1c)將進行薄化處理前的緯紗在緯紗方向切斷後之剖面的相片
(2a)進行薄化處理後之平面相片
(2b)將進行薄化處理後的經紗在經紗方向切斷後之剖面的相片
(2c)將進行薄化處理後的緯紗在緯紗方向切斷後之剖面的 相片
以下,針對本發明進行說明,但本發明係不被以下的實施形態限定,能夠任意地變形而實施。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平織或紗羅織之經薄化處理的織物之製造方法之發明。
本發明的應用對象(加工前的原料),典型地係粗平布等的空隙率較高的(網目較粗的)平織或紗羅織的織物,本發明係藉由將此種織物進行壓延加工,而製造經薄化處理之織物。
在第1圖,作為本發明能夠應用的織物(當作加工前的原料之織物)的一個例子,係顯示實施例1所使用之平織的織物(粗平布)的相片。從第1圖能夠得知,與不織布和布帛的情況不同,粗平布等中相對於經紗1和緯紗2的佔有面積,開口部4所佔有的面積比率係變為非常大。
粗平布等係為了使用在如前述的用途而製成開口部4較大(網目為較粗)。
依照本發明,被壓延加工之織物係將經紗與緯紗交替地編織而成之平織的織物、或使經紗互相纏繞同時織進橫紗而成之紗羅織的織物。
典型地,本發明係將網目較粗的平織或紗羅織的織物設作對象,專利文獻1和專利文獻2所記載之不織布、專利文獻3和專利文獻4所記載之網目細小的布 帛並不是本發明的對象。
藉由將粗平布等的網目較粗的織物依照本發明的方法進行壓延加工,能夠如前述地達成在網目較粗的織物所特有之前述各式各樣的效果。
使用作為經紗和緯紗之紗,係可為由短纖維所構成之機紡紗(spun yarn),亦可為由長纖維所構成之長絲紗(filament yarn)。
經紗/緯紗的打進根數,各自的下限係以3根/英吋以上為佳,以4根/英吋以上為較佳,以5根/英吋為更佳,以6根/英吋以上為又更佳,以7根/英吋以上為特佳,以10根/英吋以上為非常佳,以12根/英吋以上為為最佳。上限係以70根/英吋以下為佳,以50根/英吋以下為較佳,以45根/英吋以下為更佳,以40根/英吋以下為又更佳,以35根/英吋以下為特佳,以30根/英吋以下為非常佳,以25根/英吋以下為最佳。
經紗的打進根數與緯紗的打進根數,可為相同亦可為不同。又,經紗的打進根數與緯紗的打進根數之雙方,係以上述範圍內為佳。
又,在算出紗的打進根數時,所謂「1根紗」,係指其中均勻地充滿的1根紗(例如單絲紗)、由短纖維所構成之1根機紡紗、由長纖維所構成之1根複絲紗、或將天然纖維和合成纖維並絲、或施加捻轉而成為1根者。亦即,在算出紗的打進根數時,係將在不能夠容易地分離的狀態下成為1根者稱為「1根紗」。
例如,Ne10/2s(綿紗支數(號數)10號的雙紗),係將單紗2根並絲且施加捻轉而成為雙紗者,但因為是無法容易地分離之狀態,所以是「1根紗」,而不是「2根紗」。
在本發明中之薄化處理前的織物,可為經紗與緯紗的交點未經補縫加工之坯布(grey fabric;本色織物),亦可為經紗與緯紗的交點經使用樹脂進行補縫加工而成者。
因為藉由壓延加工,經紗與緯紗的交點係互相咬入而堅固地成為一體化,故從加工後的接著力強度的觀點而言,亦能夠認為補縫加工係不需要,但是因為壓延加工時織物係承受強大力量,所以從加工後之織物的開口部之均勻性的觀點而言,係以預先經補縫加工者為佳。
織物的單位面積重量,係以10g/m2以上且200g/m2以下為佳,以15g/m2以上且150g/m2以下為較佳,以30g/m2以上且100g/m2以下為特佳。
單位面積重量的下限為上述以上時,能夠藉由壓延加工而得到充分的強度,上限為上述以下時,能夠得到充分的通氣性。
經紗/緯紗的材質係沒有特別限定,能夠適當地選擇通常使用作為粗平布等的材質。
例如可舉出棉(cotton)、麻、羊毛(wool)、絹等天然纖維;聚酯、維尼綸(vinylon)、丙烯酸樹脂、耐綸、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胺酯(polyurethane)等合成纖維;嫘縈等再生纖維;玻璃纖維、碳纖維等無機纖維;鋼纖維等 金屬纖維等。
其中,以棉、聚酯、維尼綸、嫘縈、丙烯酸樹脂或耐綸為特佳。
在本發明的方法中,係藉由使平織或紗羅織的織物通過旋轉的壓延輥之間並施行加熱及加壓之壓延加工來進行薄化。
藉由施行壓延加工而對織物施加壓力,空隙率較高的平織或紗羅織的織物係變成扁平且厚度大幅度地被減低。
針對在壓延加工所使用的壓延機係沒有特別限定,能夠使用在不織布/布帛等的壓延加工等所使用之眾所周知的壓延機。
有關壓延機的壓延輥,可以只使用一對(2支的)壓延輥並使織物通過該等之間,亦可使用多連式的壓延輥,亦可使用多段式的壓延輥。
又,在壓延加工時,可以只有對織物的一面施行壓延處理(只有將織物接觸之壓延輥之中的一方加熱),亦可對織物的兩面施行壓延處理(將織物接觸之壓延輥的雙方加熱),為了充分地薄化,以對織物的兩面施行壓延處理為佳。
壓延輥的材質係沒有特別限定,針對與織物接觸之壓延輥,以選擇容易使織物的寬度方向之加壓壓力均勻者為佳。
從上述理由,在壓延加工時,係以使織物通過金屬製的壓延輥與樹脂製的壓延輥、金屬製的壓延輥與紙製的壓 延輥、金屬製的壓延輥與橡膠製的壓延輥、或金屬製的壓延輥與金屬製的壓延輥之間為佳。其中,以使其通過金屬製的壓延輥與樹脂製的壓延輥之間為特佳。
而且,從取得和操作的容易性而言,金屬製的壓延輥係以鐵製的壓延輥為佳。
藉由壓延加工,織物的平均厚度減低。
在此,所謂「平均厚度」,係指使用JIS L 1096 A法的厚度測定器所測定的值。
薄化處理前的織物之平均厚度(T1),係以0.10mm以上且2.0mm以下為佳,以0.15mm以上且2.0mm以下為較佳,以0.2mm以上且1.0mm以下為特佳。
薄化處理後的織物之平均厚度(T2),係以0.05mm以上且1.0mm以下為佳,以0.07mm以上且1.0mm以下為較佳,以0.1mm以上0.5mm以下為特佳。
藉由壓延加工之薄化處理前的織物之平均厚度(T1)與薄化處理後的織物之平均厚度(T2)必須滿足下述式(1)的關係。
0.25≦(T1-T2)/T1 (1)
又,以滿足下述式(1a)的關係為較佳。
0.3≦(T1-T2)/T1≦0.7 (1a)
而且,以滿足下述式(1b)的關係為特佳。
0.35≦(T1-T2)/T1≦0.6 (1b)
100×(T1-T2)/T1係將藉由施行壓延加工所得到之織物的厚度減少比率,以百分率表示之值,以下, 亦有將該值稱為「厚度降低率」(%)之情形。
亦即,厚度降低率必須為25%以上,以30%以上且70%以下為佳,以35%以上且60%以下為特佳。
為了設為如上述的厚度降低率,在施行壓延加工時,在織物通過時與織物接觸之壓延輥之中至少1個之表面溫度,係設為構成織物之纖維的玻璃轉移點(Tg)以上的溫度。
例如,構成織物之纖維的材質為聚酯時,必須使與織物接觸之壓延輥之中至少1個表面溫度成為80℃以上。
藉由如此進行,因為熱係傳達至與壓延輥接觸的構成織物之纖維,使得纖維中的分子流動性增加,故在壓延加工時因施加高壓而容易變形且加工後的織物係充分地成為扁平(亦即,由於厚度減少且被壓垮,而使得開口部的面積減少)。
又,與織物接觸之壓延輥之中至少1個表面溫度必須為玻璃轉移點(Tg)以上,而且從織物的表裡均勻性之觀點而言,較佳是與織物接觸之全部壓延輥的表面溫度為玻璃轉移點(Tg)以上。
作為使壓延輥的表面溫度成為玻璃轉移點(Tg)以上之方法者,可舉出使用感應發熱、電加熱、熱媒循環、蒸氣加熱等方法將壓延輥加熱之方法,依照條件(例如,構成織物之纖維的材質的玻璃轉移點(Tg)為比較低的溫度時),亦有藉由摩擦產生發熱即充分,而不需要加熱之情形。
在使其通過壓延輥之間時,對織物施加之線壓,係以100kgf/cm(0.98kN/cm)以上且2000kgf/cm(19.6kN/cm)以下為佳,以150kgf/cm(1.47kN/cm)以上且1500kgf/cm(14.7kN/cm)以下為較佳,以200kgf/cm(1.96kN/cm)以上且1000kgf/cm(9.81kN/cm)以下為特佳。
線壓的下限為上述以上時,加工後的織物係充分地成為扁平(能夠使厚度降低率在前述的範圍內),又,經紗與緯紗的交點係互相咬入而堅固地被一體化而不容易產生網目偏移。
線壓的上限為上述以下時,織物不容易產生斷裂等。又,使用通常的壓延機能夠實現的線壓的上限為上述程度。
相較於以提供光澤等目的而進行之不織布和布帛的壓延加工之情形,適合本發明之壓延加工時的線壓為大1位數左右的值。這是因為進行壓延加工的目的之差異所致者。
通過壓延輥之間之織物的移動速度,係以1m/min以上且100m/min以下為佳,以3m/min以上且50m/min以下為較佳,以5m/min以上且30m/min以下為特佳。
移動速度為上述範圍內時,織物被均勻且充分地加壓,使得加工後的織物為充分地變薄(能夠使厚度降低率成為前述的範圍內)。
藉由壓延加工而進行薄化處理前的織物之經紗與緯紗的每1個交點之平均面積(S1)、與經薄化處理後的織物之經紗與緯紗的每1個交點的平均面積(S2),係 以滿足下述式(2)的關係為佳。
0.25≦(S2-S1)/S1≦2.50 (2)
又,以滿足下述式(2a)的關係為較佳。
0.35≦(S2-S1)/S1≦1.50 (2a)
而且,以滿足下述式(2b)的關係為特佳。
0.40≦(S2-S1)/S1≦1.00 (2b)
100×(S2-S1)/S1,係將因施加壓延加工而造成之經紗與緯紗的交點面積的增加比率,以百分率表示之值,以下有將該值稱為「交點面積增加率」(%)之情形。
亦即,交點面積增加率係以25%以上且250%以下為佳,以35%以上且150%以下為較佳,以40%以上且100%以下為特佳。
交點面積增加率為上述範圍內時,因為織物係充分扁平,所以成為較柔軟且具有優異的操作性者。又,因為經紗與緯紗的交點係充分地接著,所以不容易產生網目偏移。
藉由將壓延加工時的條件(壓延輥的溫度、對織物所施加的線壓、織物的移動速度等)設定為前述的範圍內,容易使交點面積增加率成為上述範圍內。
將相對於織物的佔有總面積,紗不存在的部分(開口部)的佔有面積之比率定義為「開口率」時,相較於不織布和布帛,當作本發明對象之粗平布等織物,係具有非常大的開口率。
具體而言,在本發明中,藉由壓延加工而進行薄化處 理前的織物之開口率(V1),通常為50%以上且99%以下,以55%以上且97%以下為佳,以60%以上且95%以下為特佳。
開口率較小的(空隙較少的)不織布和布帛,係如專利文獻5之記載,因壓延加工而被壓垮時,有會硬化之情形,但是當作本發明的對象之織物,因為空隙充分,所以即便被壓垮亦不硬化且變柔軟。
而且,藉由壓延加工而進行薄化處理前的織物之開口率(V1)、與薄化處理後的織物之開口率(V2),係以滿足下述式(3)的關係為佳。
0.05≦(V1-V2)/V1≦0.50 (3)
又,以滿足下述式(3a)的關係為較佳。
0.10≦(V1-V2)/V1≦0.40 (3a)
而且,以滿足下述式(3b)的關係為特佳。
0.20≦(V1-V2)/V1≦0.30 (3b)
100×(V1-V2)/V1係將藉由施行壓延加工而造成的開口率之減少比率,以百分率表示之值,以下,有將該值稱為「開口率降低率」(%)之情形。
亦即,開口率降低率係以5%以上且50%以下為佳,以10%以上且40%以下為較佳,以20%以上且30%以下為特佳。
開口率降低率為上述範圍內時,係除了較柔軟且具有優異的操作性、不容易產生網目偏移以外,並且蟲類不容易通過開口部而充分地達成防蟲效果。
藉由將壓延加工時的條件(壓延輥的溫度、對織物所施加的線壓、織物的移動速度等)設定為前述範圍內,變得容易使開口率降低率在上述範圍內。
薄化處理前的織物之經方向的拉伸強度(使用後述實施例所記載的方法所測得的值),係以200N/5cm以上且1500N/5cm以下為佳,以300N/5cm以上且1000N/5cm以下為較佳,以400N/5cm以上且900N/5cm以下為特佳。
薄化處理後的織物之拉伸強度,係以150N/5cm以上且1000N/5cm以下為佳,以200N/5cm以上且800N/5cm以下為較佳,以300N/5cm以上且700N/5cm以下為特佳。
拉伸強度保持率(後述的實施例所定義的值),係以60%以上且99%以下為佳,以70%以上且99%以下為較佳,以80%以上且99%以下為特佳。
薄化處理前的織物之拉伸伸度(使用後述實施例所記載的方法所測得的值),係以2%以上且10%以下為佳,以3%以上且9%以下為較佳,以5%以上且8%以下為特佳。
薄化處理後的織物之拉伸伸度,係以3%以上且12%以下為佳,以4%以上且10%以下為較佳,以6%以上且9%以下為特佳。
拉伸伸度保持率(後述的實施例所定義的值),係以70%以上且200%以下為佳,以80%以上且180%以下為較佳,以100%以上且150%以下為特佳。
薄化處理前的織物之懸臂(cantilever)長度(使用後述實施例所記載的方法所測得的值),係以60mm以上且200mm以下為佳,以60mm以上且180mm以下為較佳,以60mm以上且150mm以下為特佳。
薄化處理前的織物之懸臂長度,係以40mm以上且150mm以下為佳,以40mm以上且130mm以下為較佳,以40mm以上且100mm以下為特佳。
不是使用本發明的方法來進行薄化處理而是從最初以來使用較細的紗而製造粗平布等織物時,多半的情況係可使拉伸伸度和懸臂長度成為上述範圍(織物為較柔軟),但是拉伸強度係大幅度地變差且織物容易產生斷裂等。
另一方面,使用某種程度較粗的紗而製成織物時,多半的情況係可使拉伸強度成為上述範圍,但是會成為拉伸伸度和懸臂長度超出上述範圍之較硬的織物。
依照本發明的方法,藉由將使用某種程度粗的紗而製成的織物進行壓延加工,不會使拉伸強度大幅度地降低而能夠使拉伸伸度和懸臂長度成為上述範圍,而且能夠兼具抗彎曲性/拉伸伸度之「柔軟性」及強度。
認為在施行本發明的方法時,處理後的織物達成同時具有優異的薄度(柔軟性)及強度,且不容易產生網目偏移等效果之作用/原理,係如以下。但是本發明係不被以下的作用/原理的範圍限定。
本發明的方法,係在較高的壓力(線壓)下將 網目較粗的平織或紗羅織的織物進行壓延加工時,藉由摩擦產生發熱及另外將壓延輥進行加熱,使壓延輥的表面溫度成為構成織物之纖維的玻璃轉移點(Tg)以上的溫度。藉由在通過壓延輥之間時傳達至織物的熱量,使得構成織物之纖維到達玻璃轉移點(Tg)溫度,而在纖維中的分子的流動性增加之狀態下,藉由對織物施加較高的壓力(線壓),紗係成為扁平的形狀且變柔軟(抗彎曲性降低)。
通常,將織物壓垮時拉伸強度降低,但是在本發明中,因為在壓延加工時,流動性增加的狀態之經紗與緯紗係互相咬入且堅固地被一體化,所以能夠使拉伸強度之降低保持在最小限度。因此,使用本發明的方法進行壓延加工而成的織物,係成為適合作為兼具抗彎曲性/拉伸伸度的「柔軟性」及拉伸強度之粗平布等的織物。又,藉由將經紗及緯紗堅固地一體化,使用本發明的方法加工而成之織物,係不容易產生網目偏移。
[實施例]
以下,舉出實施例及比較例而更具體地說明本發明,但是本發明係只要不超出其要旨,就不被該等實施例及比較例限定。
(實施例1)
將Ne10/2s(綿紗支數(號數)10號的雙紗)的聚酯機紡紗,以經紗8根/英吋、緯紗8根/英吋之間隔進行平織,而且使用EVA-丙烯酸系樹脂(昭和電工製、品名PSA SE-8001)將經紗與緯紗的交點進行補縫加工來製成粗平 布。
使用壓延機(由利Roll股份有限公司製、TYPE:H.P.C.M)將所製成的粗平布進行壓延加工,來進行薄化處理。
壓延輥係使用一對(2支的)壓延輥,一方的壓延輥係使用輥徑350mm之鐵製者,而另一方的壓延輥係使用輥徑500mm之樹脂製者。
處理中的鐵製壓延輥係加熱至150℃,對粗平布所施加之線壓係設為780kgf/cm且粗平布的移動速度係設為10m/min。
將進行薄化處理(壓延加工)前後之粗平布的相片顯示在第1圖。(1a)至(1c)係薄化處理前,(2a)至(2c)係薄化處理後的相片。得知藉由施行壓延加工,經紗1及緯紗2係被壓垮而擴大且開口部4的面積減少。又,得知施行壓延加工之後,在經紗與緯紗的交點3中,經紗1與緯紗2係互相咬入且堅固地被一體化。
(實施例2)
除了將Ne10/2s(綿紗支數(號數)10號的雙紗)的聚酯機紡紗,變更成為Ne14/1s(綿紗支數(號數)14號的單紗)的聚酯機紡紗之點,及將經紗與緯紗之間隔,變更成為經紗14根/英吋、緯紗14根/英吋之間隔之點,以及使用乙酸乙烯酯系共聚物進行補縫加工之點以外,係與實施例1同樣地進行而製造粗平布且進行壓延加工。
(實施例3)
除了將Ne10/2s(綿紗支數(號數)10號的雙紗)的聚酯機紡紗,變更成為Ne30/1s(綿紗支數(號數)30號的單紗)的聚酯機紡紗之點,及將經紗與緯紗之間隔,變更成為經紗22根/英吋、緯紗21根/英吋之間隔之點以外,係與實施例1同樣地進行而製造粗平布且進行壓延加工。
(實施例4)
除了將Ne10/2s(綿紗支數(號數)10號的雙紗)的聚酯機紡紗,變更成為Ne20/1s(綿紗支數(號數)20號的單紗)的維尼綸機紡紗之點,及將經紗與緯紗之間隔,變更成為經紗11根/英吋、緯紗8根/英吋之間隔之點以外,係與實施例1同樣地進行而製造粗平布且進行壓延加工。
(實施例5)
在實施例3中,係除了不使用樹脂將經紗與緯紗的交點進行補縫加工之點以外,係與實施例3同樣地進行而製造粗平布且進行壓延加工。
(實施例6)
在實施例1中,係除了將在壓延加工所使用的壓延輥,使用2支均是輥徑400mm的鐵製者之點以外,係與實施例1同樣地進行而製造粗平布且進行壓延加工。
(實施例7)
在實施例1中,係除了將在壓延加工所使用的壓延輥之一方,使用輥徑400mm的鐵製者,而另一方使用輥徑400mm的紙製者之點以外,係與實施例1同樣地進行而製造粗平布且進行壓延加工。
(比較例1)
除了將Ne14/1s(綿紗支數(號數)14號的單紗)的聚酯機紡紗,變更成為Ne40/1s(綿紗支數(號數)40號的單紗)的聚酯機紡紗之點以外,係與實施例2同樣地進行而製造粗平布。不將所製成的粗平布進行壓延加工。
(比較例2)
除了將Ne30/1s(綿紗支數(號數)30號的單紗)的聚酯機紡紗,變更成為Ne60/1s(綿紗支數(號數)60號的單紗)的聚酯機紡紗之點以外,係與實施例3同樣地進行而製造粗平布。不將所製成的粗平布進行壓延加工。
[評價方法]
針對實施例1至7之進行薄化處理(壓延加工)前後的粗平布、及比較例1至2的粗平布,進行評價以下的項目。
(1)平均厚度
使用JIS L 1096 A法的厚度測定器(Peacock製、Model G),隨機地測定織物的位置10處且將其平均值設作平均厚度。
(2)平均交點面積
將經紗與緯紗的交點隨機地抽出10處,使用游標尺測定在交點中之經紗及緯紗的寬度。將交點近似成為長方形形狀,算出經紗的寬度與緯紗的寬度之乘積且將其平均值設作平均交點面積。
(3)開口率
將開口部隨機地抽出10處,使用游標尺分別測定縱向 及橫向的長度。
將開口部近似成為長方形形狀,將開口部的縱向長度與橫向長度的乘積設作開口面積。將開口面積除以開口面積與紗部分的面積相加之合計面積所得到的值設作開口率。
(4)拉伸強度
依據JIS L1096(一般織物試驗方法),測定經紗的纖維軸方向之拉伸強度。
將施行壓延加工後之拉伸強度,除以施行壓延加工前之拉伸強度所得到的值乘以100所得到的值設作「拉伸強度保持率」(%)。
(5)拉伸伸度
依據JIS L1096(一般織物試驗方法),測定經紗的纖維軸方向之拉伸伸度。
將施行壓延加工後之拉伸伸度,除以施行壓延加工前之拉伸伸度所得到的值乘以100所得到的值設作「拉伸伸度保持率」(%)。
(6)懸臂長度(剛性)
依據45度傾斜懸臂JIS L1095 B法,測定經紗的纖維軸方向之懸臂長度。
懸臂長度越短,織物越柔軟。
(7)網目偏移性
將切割成為縱向30cm、橫向100cm大小之粗平布,藉由手指於與經紗及緯紗各自之纖維軸成為直角方向拉伸且 以目視確認紗的偏移,而且基於以下的基準判定。
○:完全無法確認紗產生偏移。
△:能夠確認1至3根的經紗/緯紗產生偏移。
×:能夠確認4根以上的經紗/緯紗產生偏移。
[評價結果]
將評價結果顯示在表1。
Figure 105103265-A0202-12-0025-1
在實施例1至7中,藉由施行壓延加工,粗平布的平均厚度係大幅度地(40%左右)降低且開口率亦大幅度地降低。亦即,能夠確認藉由施行壓延加工,粗平布係被壓垮且成為扁平。
又,得知藉由壓延加工,懸臂長度係大幅度地減少,而且由於粗平布變薄使得剛性降低(變柔軟)。又,在實施例2和實施例4中,拉伸伸度係大幅度地上升。
而且,施行壓延加工後的粗平布係幾乎沒有網目偏移。
能夠觀察到藉由施行壓延加工,拉伸強度係降低10至20%左右,但是當平均厚度和剛性為同程度之情況,相較於不施行壓延加工者,經施行壓延加工的粗平布之拉伸強度為較大。
例如,實施例2的粗平布(壓延加工後)與比較例1的粗平布(不進行壓延加工)之平均厚度和剛性(懸臂長度)為同程度,但是拉伸強度係相差約2.6倍。
又,將實施例3的粗平布(壓延加工後)與比較例2的粗平布(不進行壓延加工)進行比較時,雖然平均厚度、剛性(懸臂長度)、拉伸強度係相同程度,但是拉伸強度係相差約1.7倍。
亦即,藉由施行本發明的壓延加工,即便不使用如Ne40/1s之強度較弱且較細的紗,而使用具有某種程度粗度的紗,亦不會使強度大幅度地降低,而能夠減低粗平布的厚度(能夠成為較柔軟的粗平布)。
又,針對在實施例1至7中施行壓延加工後 之粗平布的各者,在經過24日後,再測定平均厚度時,係維持剛壓延加工後的平均厚度,而未確認到平均厚度增加,得知經本發明之薄化處理(壓延加工)處理後的織物,係即便經過長期間仍是較薄的狀態。
壓延加工前的粗平布係未進行補縫加工時(實施例5);使用2支鐵製的壓延輥而進行壓延加工時(實施例6);及使用鐵製的壓延輥及紙製的壓延輥時(實施例7);亦與實施例1至4時同樣地,藉由施行壓延加工,粗平布的平均厚度係大幅度地降低且開口率亦大幅度地降低。又,懸臂長度亦大幅度地降低且幾乎不產生網目偏移。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依照本發明之製造方法所製造之織物(粗平布),因為具有優異的柔軟性及強度且不容易產生網目偏移,故除了特別是能夠期待使用作為被要求耐久性之農業用資材以外,亦被廣泛地利用作為包裝材等生活資材、增強用的工業資材。
1‧‧‧經紗
2‧‧‧緯紗
3‧‧‧經紗與緯紗的交點
4‧‧‧開口部

Claims (9)

  1. 一種平織或紗羅織之經薄化處理的織物之製造方法,其係以經紗為3根/英吋以上且40根/英吋以下而且緯紗為3根/英吋以上且40根/英吋以下而織造之平織或紗羅織之經薄化處理的織物之製造方法,其中,該薄化處理係藉由使該織物通過旋轉的壓延輥之間,來進行加壓及加熱之壓延加工,在該壓延加工時,與該織物接觸之壓延輥之中至少1支的表面溫度係構成該織物之纖維的玻璃轉移點以上的溫度,而薄化處理前的織物之平均厚度(T1)與薄化處理後的織物之平均厚度(T2)滿足下述式(1)的關係,0.25≦(T1-T2)/T1 (1)。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平織或紗羅織之經薄化處理的織物之製造方法,其中,上述織物為粗平布。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平織或紗羅織之經薄化處理的織物之製造方法,其中,上述壓延加工係使上述織物通過金屬製的壓延輥與樹脂製的壓延輥、金屬製的壓延輥與紙製的壓延輥、金屬製的壓延輥與橡膠製的壓延輥、或金屬製的壓延輥與金屬製的壓延輥之間者。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平織或紗羅織之經薄化處理的織物之製造方法,其中,在上述壓延加工時所使用之金屬製的壓延輥為鐵製的壓延輥。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平織或紗羅織之經 薄化處理的織物之製造方法,其中,上述織物的經紗及緯紗之材質為聚酯、維尼綸、嫘縈、丙烯酸樹脂或耐綸。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平織或紗羅織之經薄化處理的織物之製造方法,其中,在上述壓延加工時,對上述織物施加100kgf/cm以上且2000kgf/cm以下的線壓。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平織或紗羅織之經薄化處理的織物之製造方法,其中,薄化處理前的織物之經紗與緯紗的每1個交點之平均面積(S1)、與薄化處理後的織物之經紗與緯紗的每1個交點之平均面積(S2)係滿足下述式(2)的關係,0.25≦(S2-S1)/S1≦2.50 (2)。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平織或紗羅織之經薄化處理的織物之製造方法,其中,薄化處理前的織物之開口率(V1)與薄化處理後的織物之開口率(V2)係滿足下述式(3)的關係,0.05≦(V1-V2)/V1≦0.50 (3)。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平織或紗羅織之經薄化處理的織物之製造方法,其中,薄化處理前的織物係坯布、或經紗與緯紗的交點已使用樹脂進行補縫加工而成之織物。
TW105103265A 2015-04-13 2016-02-02 平織或紗羅織之經薄化處理之織物之製造方法 TWI68208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81512A JP5859697B1 (ja) 2015-04-13 2015-04-13 平織又はからみ織の薄葉化処理された織物の製造方法
JP2015-081512 2015-04-1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36478A TW201636478A (zh) 2016-10-16
TWI682085B true TWI682085B (zh) 2020-01-11

Family

ID=553010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03265A TWI682085B (zh) 2015-04-13 2016-02-02 平織或紗羅織之經薄化處理之織物之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2) JP5859697B1 (zh)
CN (1) CN107532361B (zh)
TW (1) TWI682085B (zh)
WO (1) WO201616691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05657A1 (ja) 2016-12-06 2018-06-14 株式会社Nbcメッシュテック スクリーン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184856A (ja) * 1992-06-02 1994-07-05 Kanebo Ltd 低通気性織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6283218A (ja) * 2005-03-31 2006-10-19 Toyobo Co Ltd ポリベンザゾール繊維布帛の製造方法
CN102191643A (zh) * 2010-03-12 2011-09-21 苏州市职业大学 织物平幅水洗预缩装置
JP6184856B2 (ja) 2013-12-16 2017-08-23 株式会社クラレ 研磨パッド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該研磨パッドを用いる研磨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4134191A (en) * 1978-04-07 1979-10-18 Murata Machinery Ltd Enhancing of softness of fabric comprising ester * cotton blended yarn
JPS57171755A (en) * 1981-04-14 1982-10-22 Teijin Ltd Production of linen like polyester cloth
JPS5841992A (ja) * 1981-09-03 1983-03-11 敷島カンパス株式会社 表面平滑な製紙用布の製造方法
JPS6028547A (ja) * 1983-07-20 1985-02-13 チッソ株式会社 防虫網
JPH06123075A (ja) * 1992-10-13 1994-05-06 Unitika Ltd 高輝度メッシュ構造物の製造方法
JP2000153743A (ja) * 1998-11-20 2000-06-06 Takata Corp エアバッグ用基布
JP4030688B2 (ja) * 1999-08-18 2008-01-09 株式会社クラレ 基布
JP2003293241A (ja) * 2002-03-29 2003-10-15 Toray Ind Inc エアバッグ用基布
JP2004156166A (ja) * 2002-11-06 2004-06-03 Toray Ind Inc 布帛とその製造方法
JP4058693B2 (ja) * 2003-10-31 2008-03-12 東洋紡績株式会社 織物の製造方法
JP3129916U (ja) * 2006-12-20 2007-03-08 帝人ネステックス株式会社 網戸用ネット
US9822471B2 (en) * 2012-12-17 2017-11-21 Asahi Kasei Kabushiki Kaisha Woven fabric for airbags having superior suppression of air permeability, high tear strength, and excellent reliability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184856A (ja) * 1992-06-02 1994-07-05 Kanebo Ltd 低通気性織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6283218A (ja) * 2005-03-31 2006-10-19 Toyobo Co Ltd ポリベンザゾール繊維布帛の製造方法
CN102191643A (zh) * 2010-03-12 2011-09-21 苏州市职业大学 织物平幅水洗预缩装置
JP6184856B2 (ja) 2013-12-16 2017-08-23 株式会社クラレ 研磨パッド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該研磨パッドを用いる研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6199826A (ja) 2016-12-01
CN107532361A (zh) 2018-01-02
CN107532361B (zh) 2021-02-26
JP6655065B2 (ja) 2020-02-26
TW201636478A (zh) 2016-10-16
JP5859697B1 (ja) 2016-02-10
WO2016166916A1 (ja) 2016-10-20
JPWO2016166916A1 (ja) 2018-06-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475803B2 (ja) Ptfe布帛物品、及びその生産方法
US2903021A (en) Fourdrinier cloth
KR101745980B1 (ko) 다운 프루프성 직물
JP6540507B2 (ja) ポリアミド捲縮加工糸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織編物
JP5706924B2 (ja) 断面が五芒星形のフィラメントを有する織布
WO2012137283A1 (ja) 搬送ベルトおよびその装置
JPS59228060A (ja) 不織シ−トの処理方法および得られる生成物
JP2009520115A (ja) 強度及び伸び率特性に優れたスエード調人工皮革
US20180014584A1 (en) Thin lightweight woven fabric
KR101781667B1 (ko) 원더 패브릭
TWI682085B (zh) 平織或紗羅織之經薄化處理之織物之製造方法
TWI692408B (zh) 將織物及片狀構造物複合一體化之複合片的製造方法
JP2019035160A (ja) 三層構造織物
WO2019216149A1 (ja) 工業用織物
JP6289671B2 (ja) ウォーターパンチングを用いた防刃生地の製造方法
KR101143404B1 (ko) 경량화된 인조피혁용 복합부직포의 제조방법, 그에 의한 경량화된 인조피혁용 복합부직포
JP2016215441A (ja) 積層体布帛
JP5364701B2 (ja) 多孔質で制御された可塑化表面を有する工業用ファブリック
JP7243242B2 (ja) 織物
US20110053449A1 (en) Multipurpose Laminated Stretch Fabric
CN210100934U (zh) 一种用于软地基工程的定伸长负荷高机织土工布
WO2002036869A1 (fr) Filet a base de fibres composites tissees et guillochees et article forme avec ce filet
CN101603227A (zh) 一种缝制部分滑移很小的织物
WO2018072200A1 (zh) 纺织机、纺织物的制造方法和超高密度纺织物
KR0178051B1 (ko) 폴리아미드계 중공섬유 스펀라이크사 및 그 직물의 제조방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