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60877B - 外掛式煞車調整機構 - Google Patents

外掛式煞車調整機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60877B
TWI660877B TW106128634A TW106128634A TWI660877B TW I660877 B TWI660877 B TW I660877B TW 106128634 A TW106128634 A TW 106128634A TW 106128634 A TW106128634 A TW 106128634A TW I660877 B TWI660877 B TW I66087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oil
brake
piston
hole
adjustmen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286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12492A (zh
Inventor
陳義德
I Teh Chen
許哲瑋
Che Wei Hsu
Original Assignee
巨大機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Gia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巨大機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Giant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巨大機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61286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60877B/zh
Priority to JP2018144190A priority patent/JP6746638B2/ja
Priority to US16/108,063 priority patent/US11067143B2/en
Priority to CN201810953824.9A priority patent/CN109421875B/zh
Priority to AU2018220013A priority patent/AU2018220013B2/en
Priority to EP18190258.6A priority patent/EP3456595B1/en
Publication of TW2019124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124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608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6087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65/00Parts or details
    • F16D65/38Slack adjusters
    • F16D65/40Slack adjusters mechanical
    • F16D65/52Slack adjusters mechanical self-acting in one direction for adjusting excessive play
    • F16D65/54Slack adjusters mechanical self-acting in one direction for adjusting excessive play by means of direct linear adjust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LBRAK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 B62L3/00Brake-actuating mechanisms; Arrangements thereof
    • B62L3/02Brake-actuating mechanisms; Arrangements thereof for control by a hand lever
    • B62L3/023Brake-actuating mechanisms; Arrangements thereof for control by a hand lever acting on fluid pressure syste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11/00Transmitting braking action from initiating means to ultimate brake actuator without power assistance or drive or where such assistance or drive is irrelevant
    • B60T11/10Transmitting braking action from initiating means to ultimate brake actuator without power assistance or drive or where such assistance or drive is irrelevant transmitting by fluid means, e.g. hydraulic
    • B60T11/16Master control, e.g. master cylinders
    • B60T11/236Piston sealing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Transmission Of Braking Force In Braking Systems (AREA)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外掛式煞車調整機構,其可拆卸地安裝在一車手把上以配合受控於一煞車把手之一煞車內線,外掛式煞車調整機構包含一本體、一活塞及一調整裝置。活塞受煞車內線連動位移於本體中,且活塞相對應本體內一油孔具有一待操作位置。而調整裝置可供使用者調整以保持活塞定位在待操作位置。藉此,利用調整裝置能夠保持外掛式煞車調整機構的作業順暢。

Description

外掛式煞車調整機構
本發明是關於一種外掛式煞車調整機構,特別是關於一種解決活塞及油封位置偏移問題且可符合精密調整需求的外掛式煞車調整機構。
目前市場上自行車所使用之液壓煞車裝置種類繁多,已逐漸成為使用最為普遍的煞車系統。其主要於一煞車把手之一煞車內線連接驅動一煞車總泵,再透過液壓管路連接至相對設於一車輪處之煞車卡鉗;當騎士按壓煞車把手時,由煞車把手帶動設於煞車總泵內之活塞前進運動,將煞車總泵內的液壓油推入煞車卡鉗,使煞車卡鉗的煞車片朝向煞車碟盤方向前進,進而對車輪產生煞車動作。
然而,現今煞車系統使用前會進行煞車把手操作預留量的調整(一般稱為煞車軟硬度調整),使用者將煞車把手調整時,煞車內線因煞車把手握距的調整而相應地產生一位移距離,連帶地使得與煞車內線延伸連接的活塞及油封的位置也相對地產生了等同位移距離的位移。如此一 來,經常導致活塞及油封的位置不對應液壓管路(封堵或位置錯誤),甚至造成液壓煞車裝置內部的油孔因活塞與油封封堵而被阻塞,又或是活塞與油封超越油孔(保持在錯誤位置)而形成封閉的油路,因此,當液壓煞車裝置油路處於阻塞不通的狀態下,容易造成煞車系統不能正常地操作煞車或在沒有操作煞車把手時卻錯誤作動的問題,進而影響了自行車騎乘的安全性。
另有一種習知液壓煞車裝置衍生出的問題,一般當煞車過程中煞車塊磨損後活塞會向前自動調整煞車塊與碟片間隙,活塞回到原點時油會經由油孔自動補油使系統正常運作。當煞車過程中煞車塊磨損後活塞會向前自動調整煞車塊與碟片間隙,煞車塊磨損後,因油封已封閉油孔無法補油到系統內,使系統內油量不足造成煞車失效。在長時間煞車時系統內部油受熱膨脹時,當活塞回到固定位置時已無法經由油孔回油,熱膨脹增加的煞車油會將活塞向前推出,致使煞車塊接觸到碟片造成煞車鎖死現象或煞車的錯誤作動。
由此可知,目前市場上缺乏一種可以因應前述狀況,讓使用者方便且立即精確調整油孔與活塞之間的相對位置以回到待操作位置的外掛式煞車調整機構,故相關業者均在尋求其解決之道。
因此,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外掛式煞車調整機構,其利用安裝在內部腔室的一調整裝置進行控制及調整。且活塞開設一線孔僅供煞車內線設置,不僅減少外掛式煞車調整機構之體積,且可達到簡化活塞保持定位機構的需求,不但可解決習知技術容易位移錯位的缺點,更可以解決簡化構件的問題。
依據本發明一實施方式提供一種外掛式煞車調整機構,外掛式煞車調整機構配合受控於一煞車把手之一煞車內線,且外掛式煞車調整機構包含一本體、一活塞及一調整裝置。本體包含有至少一儲油槽、一內部腔室及至少一液壓油路,內部腔室具有相銜接之一油缸段及一開口段,油缸段透過液壓油路的至少一油孔與儲油槽連通。活塞受煞車內線連動位移於油缸段中,活塞具一線孔僅供煞車內線設置,且活塞相對應油孔具有一待操作位置。而調整裝置設置在開口段且抵靠活塞,調整裝置保持活塞定位在待操作位置。
藉此,本發明的外掛式煞車調整機構中,將調整裝置設置在開口段且抵靠活塞,有效減少體積及簡化構件。而調整裝置抵靠活塞後,運用調整裝置可以回補煞車把手預留量操作的調整量,進而保持活塞定位在待操作位置,避免本發明發生活塞與油封封堵或是超越油孔的狀況。
前述實施方式之其他實施例如下:前述外掛式煞車調整機構可拆卸地安裝在一車手把上,且本體具二內 部腔室及二液壓油路,各內部腔室透過其中一液壓油路的油孔與至少一儲油槽連通,藉此讓本發明可以在車手把上以至少一儲油槽供給二組煞車把手的活塞。此外,調整裝置之一最大調整長度可以對應煞車把手之煞車內線之一最大微調距離。值得說明的是,調整裝置可以包含一操作旋轉部位及一煞車內線固定元件,煞車內線固定元件螺設於調整裝置的操作旋轉部位上,且煞車內線固定元件與煞車內線相連動,轉動操作旋轉部位使活塞回復於待操作位置,藉以使活塞回復於待操作位置,此機構設計僅為可行實施機構之一,本發明包含但不限於此實施例。
依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方式提供一種外掛式煞車調整機構,其配合受控於一煞車把手之一煞車內線,且外掛式煞車調整機構包含一本體、一活塞、一油路管及一調整裝置。本體具有一儲油槽、一內部腔室及至少一油孔,內部腔室具有相銜接之一油缸段及一開口段。調整裝置設置在開口段內,調整裝置一端可旋轉地套設於油缸段內,且前述端開設有對應油孔的一環形導引油路,另於調整裝置內設有一內螺紋。油路管定位在本體,且油路管局部被套設在調整裝置之前述端內,油路管具有一外螺紋與內螺紋嚙合,且調整裝置旋轉而往復軸向位移於油路管外側,另於油路管沿軸向開設有複數個補油孔,油缸段依序透過至少一補油孔、環形導引油路、油孔與儲油槽連通。活塞受煞車內線連動位移於油路管中,活塞具一線孔僅供 煞車內線設置,且調整裝置調整前述補油孔與活塞相對應保持一待操作位置。
藉此,本發明之外掛式煞車調整機構同樣有效減少體積及簡化構件。此實施方式利用調整裝置旋轉而往復軸向位移於油路管外側,進而選擇切換環形導引油路對應的補油孔,使用者可以利用調整裝置調整選擇一補油孔與活塞相對應,進而保持正確的一待操作位置。
前述實施方式之其他實施例如下:另可包括一分段定位裝置,分段定位裝置安裝於本體上,且分段定位裝置相對應調整裝置設有一預壓抵靠鋼珠;而調整裝置相對應預壓抵靠鋼珠開設有複數定位槽,藉此在調整裝置旋轉轉動位移時,能夠精確分段定位。調整裝置另一端可設有一標示,標示相對應本體可呈現調整裝置的轉動位移。此外,外掛式煞車調整機構可拆卸地安裝在一車手把上;本體具二內部腔室及二液壓油路,各內部腔室皆與至少一儲油槽連通;以及調整裝置的環形導引油路包含一外側環溝及一導油孔,外側環溝環繞調整裝置以對應銜接油孔,而導油孔則銜接外側環溝與補油孔。
依據本發明之又一實施方式提供一種外掛式煞車調整機構,其配合受控於一煞車把手之一煞車內線,且外掛式煞車調整機構包含一本體、一活塞、一油路管及一調整裝置。本體包含有一儲油槽、一內部腔室及至少一油孔,內部腔室具有相銜接之一油缸段及一開口段。調整裝置設置在開口段內,調整裝置一端可旋轉地套設於油缸段 內,且前述端開設有對應油孔的一環形導引油路。油路管定位在本體,且油路管局部被套設在調整裝置之前述端內,且調整裝置旋轉而位移於油路管外側,另於油路管沿軸向具有複數個補油孔,且前述補油孔呈近似螺線環繞路徑開設,油缸段依序透過至少一補油孔、環形導引油路、油孔與儲油槽連通。活塞受煞車內線連動位移於油路管中,活塞具一線孔僅供煞車內線設置,且調整裝置調整前述補油孔與活塞相對應保持一待操作位置。
藉此,本發明之外掛式煞車調整機構同樣有效減少體積及簡化構件。此實施方式利用調整裝置旋轉而位移於油路管外側,進而選擇切換環形導引油路對應近似螺線環繞路徑上不同的補油孔,使用者可以利用調整裝置調整選擇一補油孔與活塞相對應,進而保持正確的一待操作位置。同理,前述調整裝置的環形導引油路可開設複數個導油孔同樣呈螺線環繞路徑開設,外側環溝環繞調整裝置外側以保持一面旋轉一面對應銜接油孔的能力,而不同的導油孔則銜接外側環溝與相異的補油孔,致使各導油孔於相異旋轉角度銜接其中一補油孔。
前述實施方式之其他實施例如下:前述調整裝置另一端可設有一標示,標示相對應本體可呈現調整裝置的旋轉轉動角度,用以精確判斷是螺線環繞路徑上那一個補油孔在運作。另可包括一分段定位裝置,分段定位裝置安裝於本體上,且分段定位裝置相對應調整裝置設有一預壓抵靠鋼珠;而調整裝置相對應預壓抵靠鋼珠開設有複數 定位槽,藉此在調整裝置旋轉位移時,能夠精確分段定位。此外,外掛式煞車調整機構可拆卸地安裝在一車手把上;本體具二內部腔室及二液壓油路,各內部腔室皆與至少一儲油槽連通;以及調整裝置的環形導引油路包含一外側環溝及複數個導油孔,外側環溝環繞調整裝置以對應銜接油孔,而各個導油孔則於不同旋轉角度時銜接外側環溝與其中一補油孔。
依據本發明之再一實施方式提供一種外掛式煞車調整機構,其配合受控一煞車把手之一煞車內線,外掛式煞車調整機構包含一本體、一調整裝置及一活塞。本體包含有一儲油槽、一內部腔室及至少一油孔,前述內部腔室具有相銜接之一油缸段及一開口段。而調整裝置被螺設在本體的開口段,且調整裝置旋轉而往復軸向位移於油缸段內側,另於調整裝置上開設一環形導引油路,環形導引油路設有相連通的一外側環溝及一導油孔,外側環溝環繞調整裝置以藉導油孔對應銜接油缸段與儲油槽。前述的活塞連結煞車內線且液密地套塞在調整裝置內,而活塞一端限位於油缸段內,且活塞具一線孔僅供煞車內線設置,活塞受煞車內線連動位移於調整裝置內,而調整裝置調整位移導油孔與活塞相對應保持一待操作位置。
藉此,同樣有效減少體積及簡化構件。此實施方式利用調整裝置旋轉而往復軸向位移於活塞外側,進而利用調整裝置調整導油孔位置。
前述實施方式之其他實施例如下:調整裝置包含一煞車內線固定元件位於開口段,煞車內線固定元件的表面具有一標示,標示相對應調整裝置可呈現其位移距離。此外,同樣可以設置一復位彈簧抵頂於本體與活塞之間,且活塞以一定位環限位於油缸段內;以利保持活塞的位置且避免活塞脫出本體的內部腔室。
此外,前述儲油槽可以是採用一個以上的儲油槽,例如雙儲油槽的設計。
前述各實施方式皆可包括一復位彈簧,復位彈簧抵頂於本體與活塞之間,且復位彈簧推動活塞朝向調整裝置方向產生回復力,用以確保活塞定位在待操作位置。
100‧‧‧外掛式煞車調整機構
200‧‧‧煞車把手
201‧‧‧煞車內線
300‧‧‧車手把
110‧‧‧本體
111‧‧‧儲油槽
112‧‧‧內部腔室
1121‧‧‧油缸段
1122‧‧‧開口段
113‧‧‧液壓油路
114‧‧‧油孔
120‧‧‧活塞
121‧‧‧油封
1201‧‧‧線孔
130‧‧‧調整裝置
131‧‧‧內螺紋
132‧‧‧操作旋轉部位
1321‧‧‧外螺紋
1322‧‧‧煞車內線固定元件
140‧‧‧復位彈簧
100B‧‧‧外掛式煞車調整機構
130B‧‧‧調整裝置
1301B‧‧‧端
1302B‧‧‧另端
133B‧‧‧環形導引油路
1331B‧‧‧外側環溝
1332B‧‧‧導油孔
150B‧‧‧油路管
152B‧‧‧補油孔
100C‧‧‧外掛式煞車調整機構
110C‧‧‧本體
111C‧‧‧儲油槽
112C‧‧‧內部腔室
1121C‧‧‧油缸段
1122C‧‧‧開口段
114C‧‧‧油孔
1123C‧‧‧內螺紋
120C‧‧‧活塞
122C‧‧‧定位環
123C‧‧‧標示
A‧‧‧最大微調距離
B‧‧‧待操作位置
100A‧‧‧外掛式煞車調整機構
130A‧‧‧調整裝置
1301‧‧‧端
1302‧‧‧另端
133‧‧‧環形導引油路
1331‧‧‧外側環溝
1332‧‧‧導油孔
134‧‧‧內螺紋
135‧‧‧定位槽
150‧‧‧油路管
151‧‧‧外螺紋
152‧‧‧補油孔
400‧‧‧分段定位裝置
401‧‧‧預壓抵靠鋼珠
135C‧‧‧定位槽
130C‧‧‧調整裝置
1301C‧‧‧端
1302C‧‧‧端
134C‧‧‧外螺紋
133C‧‧‧環形導引油路
1331C‧‧‧外側環溝
1332C‧‧‧導油孔
140C‧‧‧復位彈簧
115‧‧‧油管導件
第1圖係繪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外掛式煞車調整機構之剖視示意圖。
第2A-1圖係繪示第1圖的外掛式煞車調整機構調整握距之側視圖。
第2A-2圖係繪示第2A-1圖的調整握距後之外掛式煞車調整機構剖視示意圖。
第2B圖係繪示第1圖的調整裝置操作前之剖視示意圖。
第2C圖係繪示第1圖的調整裝置操作後之剖視示意圖。
第3圖係繪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外掛式煞車調整機構的剖視示意圖。
第4A圖係繪示第3圖的外掛式煞車調整機構調整握距後之側視圖。
第4B圖係繪示第3圖的調整裝置操作後之直向剖視示意圖。
第4C圖係繪示第3圖的調整裝置操作後之橫向剖視示意圖。
第5A圖係繪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外掛式煞車調整機構的直向剖視示意圖。
第5B圖係繪示本發明第5A圖的第三實施例的外掛式煞車調整機構沿割面線B-B的橫向剖視示意圖。
第6A圖係繪示第5A圖的外掛式煞車調整機構調整握距之側視圖。
第6B-1圖係繪示第5A圖的調整裝置操作後之直向剖視示意圖。
第6B-2圖係繪示第5A圖的調整裝置另一方向操作後之直向剖視示意圖。
第6C-1圖係繪示第6B-1圖的調整裝置操作後沿割面線C-C之橫向剖視示意圖。
第6C-2圖係繪示第6B-2圖的調整裝置另一方向操作後沿割面線D-D之橫向剖視示意圖。
第7圖係繪示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外掛式煞車調整機構的剖視示意圖。
第8A圖係繪示第7圖的外掛式煞車調整機構調整調整裝置前之直向剖視示意圖。
第8B圖係繪示第7圖的外掛式煞車調整機構調整調整裝置後之直向剖視示意圖。
以下將參照圖式說明本發明之複數個實施例。為明確說明起見,許多實務上的細節將在以下敘述中一併說明。然而,應瞭解到,這些實務上的細節不應用以限制本發明。也就是說,在本發明部分實施例中,這些實務上的細節是非必要的。此外,為簡化圖式起見,一些習知慣用的結構與元件在圖式中將以簡單示意的方式繪示之;並且重複之元件將可能使用相同的編號表示之。
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說明如後,請一併參閱第1、2A-1、2A-2、2B及2C圖。第1圖係繪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外掛式煞車調整機構100之剖視示意圖,第2A-1圖係繪示第1圖的外掛式煞車調整機構100在調整握距時之側視圖,第2A-2圖則是第2A-1圖的調整握距後之外掛式煞車調整機構100剖視示意圖;第2B圖係繪示第1圖中的調整裝置130操作前之剖視示意圖;而第2C圖係繪示第1圖的調整裝置130操作後之剖視示意圖,相同習知外掛式煞車慣用元件屬通常知識者之技術,在此不再繪示及贅述。
如圖所示,外掛式煞車調整機構100配合受控於一煞車把手200之一煞車內線201,且前述外掛式煞車調整機構100可拆卸地安裝在一車手把300上,外掛式 煞車調整機構100包含一本體110、一活塞120、一調整裝置130及一復位彈簧140。
本體110包含有一儲油槽111、一內部腔室112及至少一液壓油路113,內部腔室112具有相銜接之一油缸段1121及一開口段1122,油缸段1121透過液壓油路113的油孔114與儲油槽111連通,而致使液壓油路113內填充液壓油,液壓油可沿油管導件115離開(液壓流動控制為通常知識,在此不多作贅述)。
活塞120搭配設有油封121,且活塞120位移於油缸段1121中,活塞120中央具一線孔1201僅供煞車內線201設置,且活塞120相對應油孔114具有一待操作位置B(此待操作位置B為煞車液壓控制正常位置,活塞120不可以超越油孔114或堵塞油孔114,此設計為通常知識,在此不多作贅述)。
調整裝置130呈管狀,且調整裝置130被固定設置在開口段1122,而調整裝置130抵靠活塞120,調整裝置130的操作旋轉部位132內壁設一內螺紋131,調整裝置130包含一煞車內線固定元件1322,煞車內線固定元件1322以一外螺紋1321螺設在內螺紋131上,煞車內線固定元件1322具有一體製成且外露的一端部用以固定穿設於其中的煞車內線201,且調整裝置130的管身因操作旋轉部位132之旋轉操作而軸向地往復位移。因此,本實施例中的活塞120與油封121透過調整裝置130調整位移,可調整其於油缸段1121中的位置回到待操作 位置B。此外,調整裝置130之一最大調整長度可以對應煞車把手200之煞車內線201之一最大微調距離A。
復位彈簧140頂抵於本體110之內部腔室112與活塞120之間,且復位彈簧140推動活塞120頂靠調整裝置130。
運用前述第一實施例的外掛式煞車調整機構100,本發明的使用者可以簡易地旋轉操作旋轉部位132,當使用者調整煞車把手200之煞車內線201,並調動到一最大微調距離A時,此時煞車內線201會連動活塞120離開待操作位置B,且活塞120朝向煞車把手200方向位移(參見第2A-1、2A-2及2B圖,活塞120可能超越油孔114或堵塞油孔114)。前述狀況會讓煞車失常鎖死或無法操作煞車。本發明的使用者可以用手旋轉操作旋轉部位132,讓調整裝置130軸向位移至相同最大微調距離A,可以容許活塞120被復位彈簧140推回保持在待操作位置B(參見第2C圖),而有效保持煞車液壓控制正常,活塞120不會超越油孔114或堵塞油孔114。
藉由前述操作說明可知,本實施例能利用操作者手指簡易旋轉調整裝置130,有效保持活塞120定位在待操作位置B。因此,本發明的外掛式煞車調整機構100會運用調整裝置130回補煞車把手200預留量操作的調整量,進而保持活塞120定位在待操作位置B,避免本發明發生活塞120與油封121封堵或是超越油孔114的狀況。 此外,本實施例的調整裝置130設置在開口段1122且抵靠活塞120的配置方式,能夠有效減少體積及簡化構件。
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說明如後,請一併參閱第3、4A、4B及4C圖。第3圖係繪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外掛式煞車調整機構100A之剖視示意圖,第4A圖係繪示第3圖的外掛式煞車調整機構100A在調整握距後之側視圖,第4B圖係繪示第3圖的調整裝置操作後之直向剖視示意圖,第4C圖係繪示第3圖的調整裝置操作後之橫向剖視示意圖。相同習知外掛式煞車元件的慣用元件屬通常知識而不再繪示及贅述。
如圖所示,外掛式煞車調整機構100A配合受控於一煞車把手200之一煞車內線201,且前述外掛式煞車調整機構100A可拆卸地安裝在一車手把300上,外掛式煞車調整機構100A包含一本體110、一活塞120、一調整裝置130A、一復位彈簧140及一油路管150(第二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元件編號相同且不再多作贅述)。
本體110包含有一儲油槽111、一內部腔室112及至少一液壓油路(未編號),內部腔室112具有相銜接之一油缸段1121及一開口段1122,致使液壓油路內填充液壓油,油缸段1121透過液壓油路的一油孔114與儲油槽111連通,液壓油可沿油管導件115離開(液壓流動控制為通常知識,在此不多作贅述)。
調整裝置130A呈管狀,且調整裝置130A被可旋轉地設置在開口段1122內,且調整裝置130A一端1301可旋轉地套設於油缸段1121內。且端1301開設有對應油孔114的一環形導引油路133,另調整裝置130A的另端1302外露可供操作,於調整裝置130A內設有一內螺紋134。調整裝置130A的環形導引油路133包含一外側環溝1331及一導油孔1332,外側環溝1331環繞調整裝置130A外側以保持一面旋轉一面對應銜接油孔114的能力,而導油孔1332則銜接外側環溝1331與補油孔152(請參閱後述油路管150之結構細節說明)。
復位彈簧140頂抵於本體110之內部腔室112與活塞120之間,且復位彈簧140推動活塞120頂靠調整裝置130A的煞車內線固定元件(未標示)。
油路管150被固定定位在本體110之內,且油路管150外端被套設在調整裝置130A之端1301內,油路管150外端具有一外螺紋151與內螺紋134嚙合,且調整裝置130A旋轉而往復軸向位移於油路管150外側。另於油路管150沿軸向開設有複數個補油孔152,油路管150內部依序透過至少一補油孔152、環形導引油路133、油孔114與儲油槽111連通。
活塞120搭配設有油封121,且活塞120位移於油路管150中(對應位於油缸段1121中),活塞120中央具一線孔1201僅供煞車內線201設置,且活塞120相對應複數個補油孔152具有複數個待操作位置(此 待操作位置為煞車液壓控制正常位置,活塞120不可以超越所有補油孔152或堵塞所有補油孔152,此設計為通常知識,在此不多作贅述)。
運用前述第二實施例的外掛式煞車調整機構100A,本發明的使用者可以簡易地旋轉操作調整裝置130A的另端1302,當使用者調整煞車把手200之煞車內線201,並調動到一最大微調距離A時,此時煞車內線201會連動活塞120離開原本待操作位置,且活塞120朝向煞車把手200方向位移(參見第4B及4C圖,活塞120可能超越原本最外側的補油孔152)。前述狀況會讓煞車失常鎖死或無法操作煞車。本發明的使用者可以用手旋轉操作調整裝置130A,讓調整裝置130A旋轉而往復軸向位移於油路管150外側,並且調整裝置130A的位移會讓較內側的補油孔152、環形導引油路133、油孔114與儲油槽111相連通,且活塞120仍然對應最內側的補油孔152。因此,最大微調距離A的調整雖然移動活塞120位置,然而透過旋轉操作調整裝置130A位移可以讓不同的補油孔152對應不同位置的活塞120,而有效保持煞車液壓控制正常,活塞120不會超越所有補油孔152或堵塞所有補油孔152。藉由前述操作說明可知,本實施例能利用操作者手指簡易旋轉調整裝置130A而保持活塞120定位在待操作位置。因此,本發明的外掛式煞車調整機構100A會避免發生活塞120與油封121封堵或是超越補油孔152的狀況。此外,本實施例的調整裝置130A設置在 開口段1122,且調整裝置130A的管身非抵靠活塞120,調整裝置130A的管身係套設在油路管150外部,且油路管150套設在活塞120外部,故形成調整裝置130A的管身係套設在活塞120之外部的配置方式,能夠有效減少體積及簡化構件。
此外,本實施例可以加裝一分段定位裝置400,分段定位裝置400安裝於本體110,且分段定位裝置400相對應調整裝置130A設有一預壓抵靠鋼珠401;另於調整裝置130A相對應預壓抵靠鋼珠401開設有複數定位槽135。隨著旋轉操作調整裝置130A位移可以讓環列的不同定位槽135對應預壓抵靠鋼珠401達成定位及分段效果。
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說明如後,請一併參閱第5A、5B、6A、6B-1、6B-2、6C-1及6C-2圖。第5A圖係繪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外掛式煞車調整機構100B的直向剖視示意圖。第5B圖係繪示本發明第5A圖的第三實施例的外掛式煞車調整機構100B沿割面線B-B的橫向剖視示意圖。第6A圖係繪示第5A圖的外掛式煞車調整機構100B調整握距之側視圖。第6B-1圖係繪示第5A圖的調整裝置操作後之直向剖視示意圖。第6B-2圖則是另一方向操作後之直向剖視示意圖。第6C-1圖係繪示第6B-1圖的調整裝置操作後沿割面線C-C之橫向剖視示意圖。第6C-2圖係繪示第6B-2圖的調整裝置另一方向操作後沿割面線D-D之橫向剖視示意圖。相同習知外掛式煞車元件的慣用元件屬通常知識而不再繪示及贅述。
如圖所示,外掛式煞車調整機構100B配合受控於一煞車把手200之一煞車內線201,且前述外掛式煞車調整機構100B可拆卸地安裝在一車手把300上,外掛式煞車調整機構100B包含一本體110、一活塞120、一調整裝置130B、一復位彈簧140及一油路管150B(第三實施例與其他實施例相同元件編號相同且不再多作贅述)。
本體110包含有一儲油槽111、一內部腔室112及至少一液壓油路(未編號),內部腔室112具有相銜接之一油缸段1121及一開口段1122,致使液壓油路內填充液壓油,油缸段1121透過液壓油路的一油孔114與儲油槽111連通,液壓油可沿油管導件115離開(液壓流動控制為通常知識,在此不多作贅述)。
調整裝置130B呈管狀,且調整裝置130B被可旋轉地設置在開口段1122內,且調整裝置130B一端1301B可旋轉地套設於油缸段1121內。且端1301B開設有對應油孔114的一環形導引油路133B,另調整裝置130B的另端1302B外露可供操作,於調整裝置130B上的環形導引油路133B包含一外側環溝1331B及複數個導油孔1332B,複數個導油孔1332B呈近似螺線環繞路徑開設,外側環溝1331B環繞調整裝置130B外側以保持一面旋轉一面對應銜接油孔114的能力,而不同的導油孔1332B則銜接外側環溝1331B與相異的補油孔152B(請參閱後述油路管150B之結構細節說明)。
復位彈簧140頂抵於本體110之內部腔室112與活塞120之間,且復位彈簧140推動活塞120頂靠調整裝置130B的煞車內線固定元件(未標示)。
油路管150B被固定定位在本體110之內,且油路管150B外端被套設在調整裝置130B之端1301B內,調整裝置130B在油路管150B外可液密地旋轉位移。另於油路管150B沿軸向開設有複數個補油孔152B,且前述多個補油孔152B呈近似螺線環繞路徑開設,油路管150B依序透過至少一補油孔152B、環形導引油路133B、油孔114與儲油槽111連通。且調整裝置130B的各導油孔1332B於相異旋轉角度銜接其中一補油孔152B。
活塞120搭配設有油封(未編號),且活塞120位移於油路管150B中(對應位於油缸段1121中),活塞120中央具一線孔(未編號)僅供煞車內線201設置,且活塞120相對應複數個補油孔152B具有複數個待操作位置(此待操作位置為煞車液壓控制正常位置,活塞120不可以超越所有補油孔152B或堵塞所有補油孔152B,此設計為通常知識,在此不多作贅述)。
藉此,第5A及5B圖是待操作位置為煞車液壓控制正常位置時,活塞120相對應最外側複數個補油孔152B,而調整裝置130B的最外側導油孔1332B也對應透過前述補油孔152B、環形導引油路133B、油孔114與儲油槽111連通。
使用者調整煞車把手200之煞車內線201,並調動到一最大微調距離A時,此時煞車內線201會連動活塞120離開原本待操作位置,且活塞120朝向煞車把手200方向位移(參見第6B-1圖及第6B-2圖),活塞120可能超越原本最外側的補油孔152B,而到達中間補油孔152B或最內側補油孔152B的適當操作位置。此時,使用者操作調整裝置130B的外露另端1302B旋轉,複數個導油孔1332B會旋轉至不同角度(第6C-1圖90度及第6C-2圖180度),而不同的導油孔1332B則銜接外側環溝1331B與相異的補油孔152B保持活塞120可順利操作。
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說明如後,請一併參閱第7、8A及8B圖。第7圖係繪示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外掛式煞車調整機構100C之剖視示意圖,第8A圖係繪示第7圖的外掛式煞車調整機構100C在調整裝置操作前之直向剖視示意圖,第8B圖係繪示第7圖的調整裝置操作後之直向剖視示意圖。相同習知外掛式煞車元件的慣用元件屬通常知識而不再繪示及贅述。
如圖所示,外掛式煞車調整機構100C配合受控於一煞車把手之一煞車內線201,且前述外掛式煞車調整機構100C可拆卸地安裝在一車手把上,外掛式煞車調整機構100C包含一本體110C、一活塞120C、一調整裝置130C及一復位彈簧140C(第四實施例與其他實施例相同元件編號相同且不再多作贅述)。
本體110C包含有一儲油槽111C、一內部腔室112C及至少一液壓油路(未編號),內部腔室112C具有相銜接之一油缸段1121C及一開口段1122C,致使液壓油路內填充液壓油,油缸段1121C透過液壓油路的一油孔114C與儲油槽111C連通(液壓流動控制為通常知識,在此不多作贅述)。另於開口段1122C內側壁環設有內螺紋1123C。
調整裝置130C呈管狀,且調整裝置130C外側壁開設有外螺紋134C,且調整裝置130C以外螺紋134C螺設在本體110C的開口段1122C之內螺紋1123C,而調整裝置130C一端1302C外露可供操作。調整裝置130C另一端1301C可被旋轉而往復軸向位移於油缸段1121C內側,另於調整裝置130C上開設一環形導引油路133C,環形導引油路133C設有相連通的一外側環溝1331C及一導油孔1332C,外側環溝1331C環繞調整裝置130C以保持一面旋轉一面對應銜接油孔114C的能力,藉由導油孔1332C對應銜接油缸段1121C與儲油槽111C。
活塞120C連結煞車內線201且液密地套塞在調整裝置130C內,而活塞120C一端以一定位環122C限位於油缸段1121C內,活塞120C具一線孔(未編號)僅供煞車內線201設置,且活塞120C受煞車內線201連動位移於調整裝置130C內,而調整裝置130C調整位移導油孔1332C與活塞120C相對應保持一待操作位置B。活 塞120C限位於油缸段1121C內以配合液壓油保持被煞車內線201帶動的待操作位置B。調整裝置130C包含一煞車內線固定元件位於開口段1122C,煞車內線固定元件的表面具有一標示123C,標示123C相對應調整裝置130C的另端1302C可呈現其位移距離。
復位彈簧140C頂抵於本體110C之內部腔室112C與活塞120C之間,且復位彈簧140C推動活塞120C頂靠調整裝置130C。
此外,本實施例可以加裝一分段定位裝置400,分段定位裝置400安裝於本體110C,且分段定位裝置400相對應調整裝置130C設有一預壓抵靠鋼珠401;另於調整裝置130C相對應預壓抵靠鋼珠401開設有複數定位槽135C。隨著旋轉操作調整裝置130C位移可以讓環列的不同定位槽135C對應預壓抵靠鋼珠401達成定位及分段效果。
藉此,第8A圖是待操作位置為煞車液壓控制非正常位置時,活塞120C相對應導油孔1332C距離過大而造成作動不正常,經調整裝置130C旋轉調整後則如第8B圖所示,透過前述導油孔1332C的位移及連通,可以有效保持活塞120C定位在待操作位置B。因此,本發明的外掛式煞車調整機構100C會運用調整裝置130C的調整量,進而保持活塞120C定位在待操作位置B,避免本發明發生活塞120C封堵或是超越導油孔1332C的狀況。
值得說明的是,本發明各個實施例中本體可皆具二內部腔室(此例可參閱第7圖)及二液壓油路(泛指本發明各種油孔、導油孔、補油孔、環形導引油路與儲油槽),各內部腔室皆透過其中一液壓油路的油孔與儲油槽連通,藉此讓本發明各個實施例都可以在車手把上以至少一個儲油槽供給二組煞車把手的活塞。前述機構設計僅為可行實施機構之一,本發明包含但不限於此實施例。
而前述煞車把手可以是一般正常主煞車把手或小尺寸副煞車把手,皆為本發明可行實施機構。
此外,本發明在調整裝置可旋轉地設置開口段配置下,調整裝置或開口段可以設計有一標示(不另編號說明),以供使用者視覺辨識旋轉角度。前述機構設計僅為可行實施機構之一,本發明包含但不限於此實施例。
由上述實施方式可知,本發明具有下列優點:其一,能利用操作者手指簡易旋轉調整裝置而保持活塞定位在待操作位置。其二,調整裝置設置在開口段,且活塞具一線孔僅供煞車內線設置的方式,能夠有效減少體積及簡化構件,同時能解決習知技術存有拆裝程序繁瑣問題以及滿足自行車界縮小體積的需求。其三,另設有分段定位裝置可以精確定位調整裝置的調整位置。其四,調整裝置設有外露標示,可呈現調整裝置的旋轉位移角度。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 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Claims (18)

  1. 一種外掛式煞車調整機構,配合受控於一煞車把手之一煞車內線,該外掛式煞車調整機構包含:一本體,該本體包含有至少一儲油槽、一內部腔室及至少一液壓油路,該內部腔室具有相銜接之一油缸段及一開口段,該油缸段透過該液壓油路的至少一油孔與該儲油槽連通;一活塞,該活塞受該煞車內線連動位移於該油缸段中,該活塞具一線孔僅供該煞車內線設置,且該活塞相對應該油孔具有一待操作位置;一復位彈簧,抵頂於該本體與該活塞之間;以及一調整裝置,設置在該開口段且抵靠該活塞,該調整裝置保持該活塞定位在該待操作位置,該調整裝置包含一操作旋轉部位及一煞車內線固定元件,該煞車內線固定元件螺設於該調整裝置的該操作旋轉部位上,且該煞車內線固定元件與該煞車內線相連動,轉動該操作旋轉部位使該調整裝置相對該煞車內線固定元件位移,該復位彈簧推抵該活塞回復於該待操作位置。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外掛式煞車調整機構,其中,該外掛式煞車調整機構可拆卸地安裝在一車手把上;以及該本體具二內部腔室及二液壓油路,各該內部腔室透過其中一該液壓油路的該油孔與該儲油槽連通。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外掛式煞車調整機構,其中該調整裝置之一最大調整長度對應該煞車把手之該煞車內線之一最大微調距離。
  4. 一種外掛式煞車調整機構,配合受控於一煞車把手之一煞車內線,該外掛式煞車調整機構包含:一本體,該本體包含有一儲油槽、一內部腔室及至少一油孔,該內部腔室具有相銜接之一油缸段及一開口段;一調整裝置,設置在該開口段內,該調整裝置一端可旋轉地套設於該油缸段內,且該端開設有對應該油孔的一環形導引油路,另於該調整裝置內設有一內螺紋;一油路管,該油路管定位在該本體,且該油路管局部被套設在該調整裝置之該端內,該油路管具有一外螺紋與該內螺紋嚙合,且該調整裝置旋轉而往復軸向位移於該油路管外側,另於該油路管沿軸向開設有複數個補油孔,該油路管依序透過至少一該補油孔、該環形導引油路、該油孔與該儲油槽連通;以及一活塞,該活塞受該煞車內線連動位移於該油路管中,該活塞具一線孔僅供該煞車內線設置,且該調整裝置調整該些補油孔與該活塞相對應保持一待操作位置。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外掛式煞車調整機構,其中,另包括:一分段定位裝置,該分段定位裝置安裝於該本體上,且該分段定位裝置相對應該調整裝置設有一預壓抵靠鋼珠;該調整裝置相對應該預壓抵靠鋼珠開設有複數定位槽。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外掛式煞車調整機構,其中該調整裝置另一端設有一標示,該標示相對應該本體呈現該調整裝置的旋轉位移。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外掛式煞車調整機構,其中,該外掛式煞車調整機構可拆卸地安裝在一車手把上;該本體具二內部腔室,各該內部腔室皆與該儲油槽連通;以及該調整裝置的該環形導引油路包含一外側環溝及一導油孔,該外側環溝環繞該調整裝置以對應銜接該油孔,而該導油孔則銜接該外側環溝與該補油孔。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外掛式煞車調整機構,其中另包括:一復位彈簧,該復位彈簧抵頂於該本體與該活塞之間。
  9. 一種外掛式煞車調整機構,配合受控於一煞車把手之一煞車內線,該外掛式煞車調整機構包含:一本體,該本體包含有一儲油槽、一內部腔室及至少一油孔,該內部腔室具有相銜接之一油缸段及一開口段;一調整裝置,設置在該開口段內,該調整裝置一端可旋轉地套設於該油缸段內,且該端開設有對應該油孔的一環形導引油路;一油路管,該油路管定位在該本體,且該油路管局部被套設在該調整裝置之該端內,且該調整裝置旋轉位移於該油路管外側,另於該油路管沿軸向具有複數個補油孔,且該些補油孔呈螺線環繞路徑開設,該油缸段依序透過至少一該補油孔、該環形導引油路、該油孔與該儲油槽連通;以及一活塞,該活塞受該煞車內線連動位移於該油路管中,該活塞具一線孔僅供該煞車內線設置,且該調整裝置調整該些補油孔與該活塞相對應保持一待操作位置。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外掛式煞車調整機構,其中該調整裝置另一端設有一標示,該標示相對應該本體呈現該調整裝置的轉動角度。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外掛式煞車調整機構,其中,該外掛式煞車調整機構可拆卸地安裝在一車手把上;該本體具二內部腔室,各該內部腔室皆與該儲油槽連通;以及該調整裝置的該環形導引油路包含一外側環溝及複數導油孔,該外側環溝環繞該調整裝置以對應銜接該油孔,而各該導油孔則於相異旋轉角度銜接該外側環溝與其中一該補油孔。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外掛式煞車調整機構,其中另包括:一復位彈簧,該復位彈簧抵頂於該本體與該活塞之間。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外掛式煞車調整機構,其中,另包括:一分段定位裝置,該分段定位裝置安裝於該本體上,且該分段定位裝置相對應該調整裝置設有一預壓抵靠鋼珠;該調整裝置相對應該預壓抵靠鋼珠開設有複數定位槽。
  14. 一種外掛式煞車調整機構,配合受控於一煞車把手之一煞車內線,該外掛式煞車調整機構包含:一本體,該本體包含有一儲油槽、一內部腔室及至少一油孔,該內部腔室具有相銜接之一油缸段及一開口段;一調整裝置,該調整裝置螺設在該本體的該開口段,且該調整裝置旋轉而往復軸向位移於該油缸段內側,另於該調整裝置上開設一環形導引油路,該環形導引油路設有相連通的一外側環溝及一導油孔,該外側環溝環繞該調整裝置以藉該導油孔對應銜接該油缸段與該儲油槽;一活塞,該活塞連結該煞車內線且液密地套塞在該調整裝置內,而該活塞一端限位於該油缸段內,該活塞具一線孔僅供該煞車內線設置,且該活塞受該煞車內線連動位移於該調整裝置內,而該調整裝置調整位移該導油孔與該活塞相對應保持一待操作位置;以及一分段定位裝置,該分段定位裝置安裝於該本體上,且該分段定位裝置相對應該調整裝置設有一預壓抵靠鋼珠;其中,該調整裝置相對應該預壓抵靠鋼珠開設有複數定位槽。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外掛式煞車調整機構,其中該調整裝置包含一煞車內線固定元件位於該開口段,該煞車內線固定元件的表面具有一標示,該標示相對應該調整裝置呈現其位移距離。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外掛式煞車調整機構,其中,該外掛式煞車調整機構可拆卸地安裝在一車手把上;該本體具二內部腔室,各該內部腔室皆與該儲油槽連通。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外掛式煞車調整機構,其中另包括:一復位彈簧,該復位彈簧抵頂於該本體與該活塞之間。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外掛式煞車調整機構,其中,該活塞之該端以一定位環限位於該油缸段內,以配合該復位彈簧保持隨時被該煞車內線帶動的該待操作位置。
TW106128634A 2017-08-23 2017-08-23 外掛式煞車調整機構 TWI6608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28634A TWI660877B (zh) 2017-08-23 2017-08-23 外掛式煞車調整機構
JP2018144190A JP6746638B2 (ja) 2017-08-23 2018-07-31 アウターハンギングブレーキ調整構造
US16/108,063 US11067143B2 (en) 2017-08-23 2018-08-21 Adjustment structure of hydraulic brake system
CN201810953824.9A CN109421875B (zh) 2017-08-23 2018-08-21 外挂式煞车调整机构
AU2018220013A AU2018220013B2 (en) 2017-08-23 2018-08-21 Adjustment structure of hydraulic brake system
EP18190258.6A EP3456595B1 (en) 2017-08-23 2018-08-22 Adjustment structure of hydraulic brake syste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28634A TWI660877B (zh) 2017-08-23 2017-08-23 外掛式煞車調整機構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12492A TW201912492A (zh) 2019-04-01
TWI660877B true TWI660877B (zh) 2019-06-01

Family

ID=633639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28634A TWI660877B (zh) 2017-08-23 2017-08-23 外掛式煞車調整機構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067143B2 (zh)
EP (1) EP3456595B1 (zh)
JP (1) JP6746638B2 (zh)
CN (1) CN109421875B (zh)
AU (1) AU2018220013B2 (zh)
TW (1) TWI660877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522177U (zh) * 2015-11-13 2016-05-21 巨大機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自行車之油壓碟煞裝置
TWI552905B (zh) * 2014-04-21 2016-10-11 Tektro Technology Corp Hydraulic brake master cylinder
TWI589483B (zh) * 2014-11-20 2017-07-01 Tektro Tech Corp Medium-pull semi-hydraulic brake caliper structure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681116B1 (fr) * 1991-09-10 1995-09-15 Gabillon Jean Dispositif de commande d'un frein a disque pour vehicule.
DE29601448U1 (de) * 1996-01-29 1996-04-04 Klein Thomas Hydraulischer Bowdenzug zum Gangwechsel und zur Bremsbetätigung an Fahrrädern
US6341673B1 (en) * 2000-04-07 2002-01-29 Kuo Yung-Pin Actuator for a hydraulic brake system of bicycles
CN2474422Y (zh) * 2001-02-27 2002-01-30 李木凯 碟式刹车器的刹车片调整装置
CN2928666Y (zh) * 2006-07-19 2007-08-01 亨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把手的刹车调整器
JP2011159111A (ja) * 2010-02-01 2011-08-18 Shimano Inc 自転車用ブレーキ及び変速操作装置
US9334012B1 (en) * 2013-09-13 2016-05-10 Gregory Alan Ward Brake safety apparatus
US9371110B2 (en) * 2014-04-30 2016-06-21 Tektro Technology Corporation Hydraulic brake master cylinder
US9464677B2 (en) * 2015-02-28 2016-10-11 Tektro Technology Corp Center-pull hydraulic brake caliper structure for a bicycl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52905B (zh) * 2014-04-21 2016-10-11 Tektro Technology Corp Hydraulic brake master cylinder
TWI589483B (zh) * 2014-11-20 2017-07-01 Tektro Tech Corp Medium-pull semi-hydraulic brake caliper structure
TWM522177U (zh) * 2015-11-13 2016-05-21 巨大機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自行車之油壓碟煞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21875B (zh) 2020-10-30
EP3456595B1 (en) 2023-01-04
AU2018220013B2 (en) 2020-04-02
US20190063531A1 (en) 2019-02-28
CN109421875A (zh) 2019-03-05
EP3456595A1 (en) 2019-03-20
JP6746638B2 (ja) 2020-08-26
US11067143B2 (en) 2021-07-20
AU2018220013A1 (en) 2019-03-14
TW201912492A (zh) 2019-04-01
JP2019038528A (ja) 2019-03-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43804B (zh) 供手把操纵的车辆的液压制动系统用的制动组件
EP1847430B1 (en) Hydraulic modulator for brake device
US20140174244A1 (en) Bicycle control device
US9873483B2 (en) Bicycle control device
US20140174243A1 (en) Bicycle control device
JP2016533958A (ja) 自転車用油圧二重制御装置
CN105584575A (zh) 用于自行车车把的液压制动器控制装置
TWI660877B (zh) 外掛式煞車調整機構
JPS6050612B2 (ja) 二段作動式マスターシリンダ
JP5331353B2 (ja) 差動液圧マスターシリンダ
US20080083070A1 (en) Adjuster for wheel brake cylinder
US20110048226A1 (en) Master cylinder
JPS6049140A (ja) デイスクブレ−キ装置
US2012012499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ever stroke adjustment
JP4526727B2 (ja) マスタシリンダ
JP4629063B2 (ja) マスタシリンダ
KR102205253B1 (ko) 차량용 브레이크의 마스터실린더
JP6810358B2 (ja) 材料吐出装置及び弁部材
EP3009313A1 (en) Hydraulic pressure master cylinder for bar-handle vehicle
US20060284128A1 (en) Spherical surface push-in sealing method and a sealing valve utilizing the method
TWI636907B (zh) 油壓煞車總泵
JP7106400B2 (ja) 車両用液圧マスタシリンダ装置
JP6981911B2 (ja) バーハンドル車両用液圧マスタシリンダ装置
TWI826499B (zh) 用於自行車或用於包括浮閥的機車的液壓操作裝置
JP4509408B2 (ja) マスタシリン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