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37682B - 作業機及插秧機 - Google Patents

作業機及插秧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37682B
TWI637682B TW106113745A TW106113745A TWI637682B TW I637682 B TWI637682 B TW I637682B TW 106113745 A TW106113745 A TW 106113745A TW 106113745 A TW106113745 A TW 106113745A TW I637682 B TWI637682 B TW I63768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ood
radiator
shielding member
engine
baff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137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740795A (zh
Inventor
絹田圭志
Original Assignee
洋馬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洋馬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洋馬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7407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407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376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37682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11/00Transplanting machines
    • A01C11/02Transplanting machines for seedl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1/00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of propulsion units
    • B60K11/02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of propulsion units with liquid cooling
    • B60K11/0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radiators, radiator shutters, or radiator blin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62D25/10Bonnets or lids, e.g. for trucks, tractors, busses, work vehicl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5/00Pumping cooling-air or liquid coolants
    • F01P5/02Pumping cooling-air; Arrangements of cooling-air pumps, e.g. fans or blowers
    • F01P5/06Guiding or ducting air to, or from, ducted f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Y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SPECTS CROSS-CUTTING VEHICLE TECHNOLOGY
    • B60Y2400/00Special features of vehicle units
    • B60Y2400/87Auxiliary drives
    • B60Y2400/89Cooling systems, e.g. fan driv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 Transplanting Machines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課題,在於一邊抑制因引擎之熱而升溫之暖空氣繞進散熱器之吸入側,一邊提高對散熱器之維護性。
本發明之作業機1具備搭載有引擎之移行機體、覆蓋引擎之可開閉之引擎蓋11、在引擎蓋11內被配置於引擎之一側部側之擋板154及散熱器153、以及閉塞擋板154與引擎蓋11之間的間隙之遮蔽構件146、147。第1遮蔽構件146係安裝於包圍散熱器153之外周之擋板154之周壁部,並且於散熱器153之供水口部142之上方被阻斷。第2遮蔽構件147係以於引擎蓋11a為關閉狀態時連接於第1遮蔽構件146之阻斷部分的方式被安裝於引擎蓋11a。

Description

作業機及插秧機
本發明係關於作業機及插秧機。
於習知之作業機中,在包圍被搭載於移行機體之引擎之可開閉之引擎蓋內,自引擎側依序配置冷卻用風扇、擋板及散熱器之構成非常有名(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於如此之構成中,由於若因引擎之熱而升溫之引擎蓋內之暖空氣通過擋板與引擎蓋之間的間隙繞進散熱器之吸入側,散熱器及引擎之冷卻效率便會下降,因此擋板與引擎蓋之間的間隙會藉由遮蔽構件加以閉塞。於專利文獻1所揭示之習知技術中,擋板之上端部係朝向上方被延伸設置,且於擋板之上端部安裝有抵接於引擎蓋之內表面之遮蔽構件(飾板;trim)。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16-32966號公報
然而,被配置於冷卻用風扇與散熱器之間的擋板,要能抑制因引擎之熱而升溫之暖空氣繞進散熱器之吸入側,故較佳為 包含散熱器之上方地包圍散熱器之外周。然而,若以包圍散熱器之外周之方式將遮蔽構件安裝於擋板,便會存在例如於冷卻水補充作業等之對散熱器進行維護作業時遮蔽構件會成為妨礙,而導致維護性下降之問題。又,若為了提高對散熱器之維護性而將遮蔽構件之一部分切斷而將其阻斷,便會存在因引擎之熱而升溫之暖空氣經由遮蔽構件之阻斷部分而繞進散熱器之吸入側,而導致冷卻效率下降之問題。
本發明係鑑於上述之現狀所完成者,並以一邊抑制因引擎之熱而升溫之暖空氣繞進散熱器之吸入側,一邊提高對散熱器之維護性為其技術上的課題。
本發明係一種作業機,其具備搭載有引擎之移行機體、覆蓋引擎之可開閉之引擎蓋、在引擎蓋內被配置於引擎之一側部側之擋板及散熱器、以及閉塞擋板與引擎蓋之間的間隙之遮蔽構件,上述遮蔽構件具備有:第1遮蔽構件,其係安裝於包圍上述散熱器之外周之上述擋板之周壁部,並且於上述散熱器之供水口部之上方被阻斷;以及第2遮蔽構件,其係安裝於上述引擎蓋,且於上述引擎蓋為關閉狀態時連接於上述第1遮蔽構件之阻斷部分。
於本發明之作業機中,例如也可構成為上述周壁部具備有上述散熱器之上述供水口部之上方被切缺之凹狀部,上述第1遮蔽構件係以上述阻斷部分位於上述凹狀部之方式被安裝於上述周壁部,上述第2遮蔽構件係於上述引擎蓋為關閉狀態時抵接於上述周壁部之上述凹狀部。
又,於本發明之作業機中,例如也可構成為將上述移 行機體之行進方向設為前後方向,而在上述引擎蓋之左右一側部形成與上述擋板及上述散熱器相對向之通氣孔,且於上述引擎蓋為關閉狀態時,上述第1遮蔽構件抵接於上述引擎蓋之上述左右一側部之內表面,上述第1及第2遮蔽構件包圍上述通氣孔之外周側而閉塞上述引擎蓋之內表面與上述擋板之間的間隙。
又,本發明之作業機例如可被應用於插秧機。惟,本發明之作業機並不限定於插秧機。
於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作業機中,閉塞擋板與引擎蓋之間的間隙之遮蔽構件構成為具備有:第1遮蔽構件,其係安裝於包圍散熱器之外周之擋板之周壁部,並且於散熱器之供水口部之上方被阻斷;以及第2遮蔽構件,其係安裝於可開閉之引擎蓋,且於引擎蓋為關閉狀態時連接於第1遮蔽構件之阻斷部分。藉此,本發明之作業機在引擎蓋處於覆蓋引擎之關閉狀態時,藉由第1遮蔽構件及第2遮蔽構件閉塞擋板與引擎蓋之間的間隙,而可抑制引擎側之暖空氣繞進散熱器之吸入側。此外,在引擎蓋處於將開放引擎之開放狀態時,第2遮蔽構件與引擎蓋一起被移動,而自第1遮蔽構件之阻斷部分、即散熱器之供水口部之上方被除去。因此,可經由第1遮蔽構件之阻斷部分,實施冷卻水之補充或散熱器蓋之裝卸等對散熱器之供水口部的作業,而提高對散熱器之維護性。
於實施形態之作業機中,只要構成為擋板之周壁部具備有散熱器之供水口部之上方被切缺之凹狀部,第1遮蔽構件以阻斷部分位於凹狀部之方式被安裝於周壁部,且於引擎蓋為關閉狀態時,第2遮蔽構件抵接於周壁部之凹狀部,則由於在引擎蓋為開放 狀態時,第2遮蔽構件可自散熱器之供水口部之上方被除去,並且散熱器之供水口部之上方空間會經由上述凹狀部而大幅地被開放,因此可提高對供水口部進行作業之容易度,而提高對散熱器之維護性。
又,於實施形態之作業機中,只要構成為將移行機體之行進方向設為前後方向,而在引擎蓋之左右一側部形成與擋板及散熱器相對向之通氣孔,並在引擎蓋為關閉狀態時,第1遮蔽構件抵接於引擎蓋之左右一側部之內表面,第1及第2遮蔽構件包圍通氣孔之外周側而閉塞引擎蓋之內表面與擋板之間的間隙,即可抑制引擎蓋內之暖空氣繞進散熱器之空氣吸入側(通氣孔側),同時可遮斷引擎蓋內表面與擋板之間的空氣之流動,而提高通過通氣孔之冷空氣(外部空氣)吸入散熱器之比例。
又,對向於擋板及散熱器之通氣孔被形成於引擎蓋之左右一側部之構成、即於引擎蓋之左右方向之一側部側配置擋板及散熱器之構成,相較於擋板及散熱器相對於引擎被配置於前後方向之構成,可縮短移行機體之前後方向之長度。如此之構成,在被應用於秧苗植株裝置被連結於移行機體後部之插秧機之情形時,當秧苗植株作業中之插秧機在田埂邊停止時,由於移行機體前後方向之長度越短,越可使秧苗植株裝置位於田埂邊側,因此可縮小田埂邊未能插秧之殘餘寬度,非常地有效。
1‧‧‧乘坐式插秧機(作業機)
2‧‧‧移行機體
3‧‧‧前輪
4‧‧‧後輪
5‧‧‧引擎
6‧‧‧變速箱
7‧‧‧前輪軸箱
8‧‧‧筒狀框架
9‧‧‧後輪軸箱
10‧‧‧作業台階(車體蓋)
11‧‧‧引擎蓋
11a‧‧‧前引擎蓋
11b‧‧‧後引擎蓋
11c‧‧‧操作面板
12‧‧‧移行變速腳踏板
13‧‧‧駕駛操作部
14‧‧‧方向盤
15‧‧‧移行主變速桿
16‧‧‧作業桿
17‧‧‧座墊框架
18‧‧‧操作座椅
19‧‧‧連桿框架
20‧‧‧下連桿
21‧‧‧上連桿
22‧‧‧升降連桿機構
23‧‧‧秧苗植株裝置
24‧‧‧預備秧苗載台
25‧‧‧上下用台階
26‧‧‧植株輸入箱
27‧‧‧植株傳動箱
28‧‧‧秧苗植株機構
29‧‧‧秧苗載台
30‧‧‧植株爪
31‧‧‧滾動盒
32‧‧‧浮筒
33‧‧‧側劃線標示器
34‧‧‧劃線標示器輪體
35‧‧‧劃線標示器臂
36‧‧‧前車軸
37‧‧‧後車軸
38‧‧‧連接支架
39‧‧‧升降汽缸
40‧‧‧油壓無段變速機
40a‧‧‧油壓泵
40b‧‧‧油壓馬達
41‧‧‧行星齒輪裝置
42‧‧‧齒輪式副變速機構
43‧‧‧主離合器
44‧‧‧移行煞車
45‧‧‧差動齒輪機構
46‧‧‧萬向接頭軸
47‧‧‧後驅動軸
48‧‧‧摩擦離合器
49‧‧‧齒輪式減速機構
50‧‧‧機體框架
51‧‧‧前部框架
52‧‧‧後部框架
53‧‧‧中間連結框架
54‧‧‧前框架
55‧‧‧後框架
56‧‧‧基部框架
58‧‧‧防震橡膠
59‧‧‧前中繼框架
60‧‧‧後中繼支架
61‧‧‧U字狀框架
63‧‧‧後車軸支撐框架
64‧‧‧台階支撐台
65‧‧‧消音器
66‧‧‧動力轉向單元
67‧‧‧方向盤支柱
68‧‧‧方向操縱桿
69‧‧‧排氣管
70‧‧‧輸出軸
71‧‧‧變速器輸入軸
72‧‧‧引擎輸出皮帶輪
73‧‧‧變速器輸入皮帶輪
74‧‧‧PTO傳動軸機構
75‧‧‧株距變速箱
76‧‧‧株距變速機構
77‧‧‧植株離合器
78‧‧‧萬向接頭軸
79‧‧‧橫向傳送裝置
80‧‧‧秧苗縱向傳送機構
81‧‧‧植株輸出軸
82‧‧‧傳遞皮帶
83‧‧‧導引溝
84‧‧‧整地離合器
85‧‧‧整地滾子
86‧‧‧滾子驅動單元
87‧‧‧萬向接頭軸
90‧‧‧油壓回路構造
91‧‧‧注入泵
92‧‧‧作業泵
93‧‧‧閉路油道
96‧‧‧流量分配器
97‧‧‧第一油道
98‧‧‧第二油道
99‧‧‧升降切換閥
99a‧‧‧供給位置
99b‧‧‧排出位置
100‧‧‧汽缸油道
101‧‧‧電磁開閉閥1
101a‧‧‧開放位置
101b‧‧‧關閉位置
102‧‧‧電磁線圈
103‧‧‧恢復彈簧
104‧‧‧蓄壓油道
105‧‧‧蓄壓器
106‧‧‧滾動控制單元
107‧‧‧磁控制閥
108‧‧‧滾動缸
121‧‧‧注入排放接頭
122‧‧‧液壓油冷卻器
123‧‧‧液壓油返回接頭
124‧‧‧芯部分
125‧‧‧安裝撐桿構件
126‧‧‧液壓油輸送配管
127‧‧‧液壓油輸送管
128‧‧‧液壓油返回配管
129‧‧‧液壓油返回管
141‧‧‧周壁部
141a‧‧‧凹狀部
142‧‧‧供水口部
143‧‧‧散熱器蓋
144‧‧‧貯存槽
145‧‧‧貯存槽軟管構件
146‧‧‧第1遮蔽構件
147‧‧‧第2遮蔽構件
148‧‧‧第2遮蔽構件安裝部
152‧‧‧冷卻用風扇
153‧‧‧散熱器
153a‧‧‧芯部位
154‧‧‧擋板
154a‧‧‧凹狀部
155‧‧‧前框架部
158‧‧‧散熱器支架
159‧‧‧擋泥構件
159a‧‧‧傾斜面部位
159b‧‧‧垂直面部位
159c‧‧‧前側面部位
160‧‧‧空氣清淨器
161‧‧‧空氣清淨器支架
162‧‧‧固定用皮帶
163‧‧‧吸氣管
164‧‧‧供給管
165‧‧‧吸氣口形成部位
166‧‧‧吸氣口
167‧‧‧遮蔽構件
168‧‧‧固定用螺絲
171‧‧‧板狀前框架
172‧‧‧右前框架
173‧‧‧左前框架
174‧‧‧前框架支架
175‧‧‧支柱支架
176‧‧‧橫框架
177‧‧‧右後支架
178‧‧‧桿導引支架組
179‧‧‧操作面板中央撐桿構件
180‧‧‧桿狀橫框架
181‧‧‧操作面板前撐桿構件
182‧‧‧操作面板前支架
183‧‧‧操作面板右後支架
184‧‧‧操作面板左後支架
185‧‧‧貯存槽支架
191‧‧‧轉動支軸
192‧‧‧右側轉動撐桿構件組
193‧‧‧左側轉動撐桿構件組
194‧‧‧右後撐桿構件
195‧‧‧強磁性體構件
196‧‧‧引擎蓋固定部
200‧‧‧通氣孔
201‧‧‧上通氣孔
202‧‧‧下通氣孔
203‧‧‧網狀構件
圖1為實施形態之乘坐式插秧機之左側視圖。
圖2為乘坐式插秧機之俯視圖。
圖3為移行機體之左側視圖。
圖4為移行機體之俯視圖。
圖5為已省略方向盤之駕駛操作部之俯視圖。
圖6為乘坐式插秧機之驅動系統圖。
圖7為乘坐式插秧機之油壓回路圖。
圖8為移行機體前部之正面剖視圖。
圖9為顯示引擎蓋內部之右側視圖。
圖10為顯示引擎蓋之右側視圖。
圖11為顯示前框架部之俯視圖。
圖12為顯示引擎蓋之開放狀態之右側視圖。
圖13為顯示引擎蓋之開放狀態之右側視圖。
圖14為顯示擋板及散熱器之立體圖。
圖15為顯示散熱器及擋板周邊之右側視圖。
圖16為顯示散熱器及擋板周邊之立體圖。
圖17為與擋板及空氣清淨器一起顯示之液壓油路徑之俯視圖。
圖18為以局部剖面顯示擋板及吸氣管之俯視圖。
圖19為吸氣口周邊之放大右側面。
以下,根據應用於作為作業機之八行插植(eight-row-transplanting)式之乘坐式插秧機1(以下,簡稱為插秧機1)時之圖式,對將本發明具體化之實施形態進行說明。再者,於以下之說明中,將面向移行機體2之行進方向之左側簡稱為左側,同樣地將面向行進方向之右側簡稱為右側。
首先,一邊參照圖1及圖2,一邊對插秧機1之概要 進行說明。實施形態之插秧機1具備有藉由作為移行部之左右一對之前輪3、及同樣左右一對之後輪4所支撐之移行機體2。於移行機體2之前部搭載有引擎5。被構成為將來自引擎5之動力傳遞至後方之變速箱6,使其驅動前輪3及後輪4,藉此使移行機體2前後進退移行。使前輪軸箱7突出至變速箱6之左右側,且於自前輪軸箱7朝左右外側方向延長之前車軸36可操縱方向地安裝有前輪3。使筒狀框架8突出至變速箱6之後方,於筒狀框架8之後端側固定設置後輪軸箱9,且於自後輪軸箱9朝左右外側方向延長之後車軸37可操縱方向地安裝有後輪4。
如圖1及圖2所示,於移行機體2之前部及中央部之上表面側,設置有操作人員搭乘用之作業台階(車體蓋)10。於作業台階10前部之上方配置有引擎蓋11,並於引擎蓋11之內部設置引擎5。於作業台階10之上表面中引擎蓋11之後部側,配置有腳踏操作用之移行變速腳踏板12。雖然省略細節,但實施形態的插秧機1係構成為藉由對應於移行變速腳踏板12之踏壓量之變速電動馬達之驅動,來調節自變速箱6之油壓無段變速機40所輸出之變速動力。
又,在位於引擎蓋11之後部上表面側之駕駛操作部13,設置有方向盤14、移行主變速桿15、及作為升降操作件之作業桿16(參照圖5)。於作業台階10之上表面中引擎蓋11之後方,隔著座墊框架17配置有操作座椅18。再者,於引擎蓋11之左右側,夾隔著作業台階10而設置有左右之預備秧苗載台24。
於移行機體2之後端部,立設有連桿框架19。於連桿框架19,經由由下連桿20及上連桿21所構成之升降連桿機構 22,可升降地連結有八行插植用之秧苗植株裝置23。於該情形時,於秧苗植株裝置23之前面側,經由滾動支撐軸(省略圖示)設置連接支架(hitch bracket)38。藉由將連接支架38連結於升降連桿機構22之後部側,可升降移動地將秧苗植株裝置23配置在移行機體2之後方。使油壓式之升降汽缸39之汽缸基端側可上下轉動地支撐於筒狀框架8之上表面後部。升降汽缸39之桿前端側連結於下連桿20。藉由升降汽缸39之伸縮移動使升降連桿機構22上下轉動之結果,使秧苗植株裝置23升降移動。再者,秧苗植株裝置23構成為可繞上述滾動支撐軸轉動而變更左右方向之傾斜姿勢。
操作人員自位於作業台階10一側之上下用台階25而搭乘於作業台階10上,一邊藉由駕駛操作而於田間移動,一邊驅動秧苗植株裝置23來執行在田間種植秧苗之秧苗植株作業(插秧作業)。再者,於秧苗植株作業中,操作人員隨時對秧苗植株裝置23補充預備秧苗載台24上之秧苗片。
如圖1及圖2所示,秧苗植株裝置23具備有:植株輸入箱26,其傳遞自引擎5經由變速箱6之動力;八行用四組(兩行為一組)之植株傳動箱27,其連結於植株輸入箱26;秧苗植株機構28,其係設置於各植株傳動箱27之後端側;八行植株用之秧苗載台29;及田面平整用之浮筒(float)32,其係配置於各植株傳動箱27之下表面側。於秧苗植株機構28,設置有具有一行分兩支之植株爪(Planting claw)30之滾動盒31。於植株傳動箱27配置有二行份之滾動盒31。藉由滾動盒31轉動一次,2支植株爪30分別各切取並抓取一株秧苗,而插植於由浮筒32所整地之田面。於秧苗植株裝置23之前面側,可升降地設置作為使土壤表面平整(進行整地) 之整地裝置之整地滾子85。
細節雖於後述之,但自引擎5經由變速箱6之動力,不僅被傳遞至前輪3及後輪4,亦被傳遞至秧苗植株裝置23之植株輸入箱26。於該情形時,自變速箱6傳向秧苗植株裝置23之動力,會暫時先被傳遞至在後輪軸箱9之右側上部所設置之株距變速箱75,再自株距變速箱75被動力傳遞至植株輸入箱26。藉由該被傳遞之動力,來驅動各秧苗植株機構28或秧苗載台29。於株距變速箱75,內置有株距變速機構76及植株離合器77(參照圖6),該株距變速機構76係將被植株之秧苗之株距切換為例如疏鬆植株、標準植株、緊密植株等,而該植株離合器77係接合/切斷朝向秧苗植株裝置23之動力傳遞。
再者,於秧苗植株裝置23之左右外側,裝設有側劃線標示器33。於側劃線標示器33具有劃線用之劃線標示器輪體34、及可旋轉地軸支劃線標示器輪體34之劃線標示器臂35。各劃線標示器臂35之基端側係可左右轉動地被軸支於秧苗植株裝置23之左右外側。側劃線標示器33係構成為可根據位於駕駛操作部13之作業桿16之操作,而轉動為著地於田面而形成作為下一步驟之基準之軌跡的作業姿勢、及使劃線標示器輪體34上升而自田面分離的非作業姿勢。
如圖3及圖4所示,移行機體2具備有朝前後延伸之左右一對之機體框架50。各機體框架50被二分為前部框架51及後部框架52。前部框架51之後端部與後部框架52之前端部係焊接固定於左右橫向較長之中間連結框架53。左右一對之前部框架51之前端部係焊接固定於前框架54。左右一對之後部框架52之後端側 係焊接固定於後框架55。前框架54、左右兩前部框架51及中間連結框架53係構成為俯視時呈四角框狀。同樣地,中間連結框架53、左右兩後部框架52及後框架55也被構成為俯視時呈四角框狀。
如圖4所示,左右兩前部框架51之靠前部位,係藉由前後2根之基部框架56所連結。該各基部框架56之中間部,係形成為以位於較左右兩前部框架51更低之位置之方式被折彎成U字形之形狀。各基部框架56之左右端部係焊接固定於相對應之前部框架51。經由複數個防震橡膠58,引擎5被搭載且被防震支撐於前後兩基部框架56。前側之基部框架56係經由被焊接固定於該基部框架56之前中繼框架59而被連結於前框架54。後側之基部框架56係經由後中繼支架60(參照圖9)而被連結於變速箱6之前部。
由圖4可得知,左右兩前部框架51之靠後部位,係連結於朝變速箱6之左右兩側突出之前輪軸箱7。於中間連結框架53之中央側,焊接固定有於側視時朝後斜下方延伸之U字狀框架61之左右兩端部。U字狀框架61之中間部,係連結於連接變速箱6與後輪軸箱9之筒狀框架8之中途部(參照圖3及圖4)。於後框架55之中間部,焊接固定有左右2根之連桿框架19之上端側。於左右兩連桿框架19之下端側,焊接固定有左右橫向較長之後車軸支撐框架63之中間部。後車軸支撐框架63之左右兩端部係連結於後輪軸箱9。再者,於朝向外側被突出設置於左側之前部框架51之台階支撐台64之下方,配置有使引擎5之排氣聲降低之消音器65。
如圖3及圖4所示,於被配置在引擎5後方之變速箱6之前部,設置有動力轉向單元66。雖然省略細節,但方向盤軸可轉動地被配置於在動力轉向單元66之上表面所立設之方向盤支柱 67之內部。於方向盤軸之上端側固定有方向盤14。於動力轉向單元66之下表面側,方向操縱輸出軸(省略圖示)向下地突出。於該方向操縱輸出軸,分別連結有操縱左右之前輪3之方向操縱桿68(參照圖4)。
實施形態之引擎5係將輸出軸70(曲軸)朝向左右方向地被配置於前後兩基部框架56之中間部上。引擎5之左右寬度小於左右兩前部框架51間之內側尺寸,且引擎5之下部側係以被配置在前後兩基部框架56之中間部上之狀態,露出於較左右兩前部框架51更下側。於該情形時,引擎5之輸出軸70(軸線),位於俯視時與左右兩前部框架51重疊之位置。於引擎5之左右一側面(於實施形態中為左側面),配置有連通於引擎5之排氣系統之排氣管69。排氣管69之基端側係連接於引擎5之各氣筒,且排氣管69之前端側係連接於消音器65之排氣入口側。
於圖5所示之駕駛操作部13中,移行主變速桿15位於夾著方向盤14之左右一側(於實施形態中為左側)。藉由沿著形成於駕駛操作部13之導引溝83來操作移行主變速桿15,而將插秧機1之移行模式切換為前進、空檔、後退、補苗及移動之各模式。作業桿16位於夾著方向盤14之左右另一側(於實施形態中為右側)。作業桿16係單獨執行秧苗植株裝置23之升降操作、植株離合器77之接合/切斷操作、及左右側劃線標示器33之選擇操作等複數個操作者,且構成為可朝十字方向操作。
於該情形時,若對作業桿16進行一次前傾操作,秧苗植株裝置23便會下降,若再次進行前傾操作,植株離合器77便執行接合動作(成為動力連接狀態)。相反地,若對作業桿16進行一 次後傾操作,植株離合器77便執行分離動作(成為動力切斷狀態),若再次進行後傾操作,秧苗植株裝置23便會上升。例如,於要取消秧苗植株裝置23之升降動作之情形時,朝相反方向對作業桿16進行傾動操作。例如,於要使秧苗植株裝置23之下降動作在中途停止之情形時,只要對作業桿16進行後傾操作即可。若對作業桿16朝左進行一次傾動操作,左側之側劃線標示器33便成為作業姿勢,若再次朝左進行傾動操作,左側之側劃線標示器33便返回非作業姿勢。若對作業桿16朝右進行一次傾動操作,右側之側劃線標示器33便成為作業姿勢,若再次朝右進行傾動操作,右側之側劃線標示器33便返回非作業姿勢。
其次,一邊參照圖6,一邊對插秧機1之驅動系統進行說明。引擎5之輸出軸70自引擎5之左右兩側面朝外突出。於輸出軸70中自引擎5之左側面突出之突端部設置引擎輸出皮帶輪72,於自變速箱6朝左外側突出之變速器輸入軸71設置變速器輸入皮帶輪73,並將傳遞皮帶82繞掛於兩皮帶輪72、73。經由兩皮帶輪72、73及傳遞皮帶82,自引擎5對變速箱6進行動力傳遞。
於變速箱6內具備有:油壓無段變速機40,其由油壓泵40a及油壓馬達40b所構成;行星齒輪裝置41;齒輪式副變速機構42,其將經由油壓無段變速機40及行星齒輪裝置41之變速動力變速為複數段;主離合器43,其接合/切斷自行星齒輪裝置41朝向齒輪式副變速機構42之動力傳遞;以及移行煞車44等,其使來自齒輪式副變速機構42之輸出制動。以來自變速器輸入軸71之動力來驅動油壓泵40a,將液壓油自油壓泵40a供給至油壓馬達40b,而使變速動力自油壓馬達40b被輸出。油壓馬達40b之變速動力係 經由行星齒輪裝置41及主離合器43而被傳遞至齒輪式副變速機構42。然後,動力自齒輪式副變速機構42朝前後輪3、4及秧苗植株裝置23之兩方向分支地被傳遞。
朝向前後輪3、4之分支動力之一部分,係自齒輪式副變速機構42經由差動齒輪機構45,被傳遞至前輪軸箱7之前車軸36,而旋轉驅動左右前輪3。朝向前後輪3、4之剩餘的分支動力,係自齒輪式副變速機構42經由萬向接頭軸46、後輪軸箱9內之後驅動軸47、左右一對之摩擦離合器48及齒輪式減速機構49,被傳遞至後輪軸箱9之後車軸37,而旋轉驅動左右後輪4。於使移行煞車44作動之情形時,由於來自齒輪式副變速機構42之輸出會消失,因此會同時對前後輪3、4施加煞車。又,於使插秧機1迴轉之情形時,使後輪軸箱9內之迴轉內側之摩擦離合器48分離作動,而使迴轉內側之後輪4自由旋轉,並藉由被傳遞動力之迴轉外側之後輪4之旋轉驅動而進行迴轉。
於後輪軸箱9內具備有滾子驅動單元86,該滾子驅動單元86具有朝向整地滾子85之動力接合/切斷用之整地離合器84。自齒輪式副變速機構42被傳遞至萬向接頭軸46之動力,也分支而被傳遞至滾子驅動單元86,並自滾子驅動單元86經由萬向接頭軸87被動力傳遞至整地滾子85。藉由整地滾子85之旋轉驅動,使田間之土壤表面平整化。
朝向秧苗植株裝置23之分支動力,係經由裝有萬向接頭軸之PTO傳動軸機構74,而被傳遞至株距變速箱75。於株距變速箱75內具備有株距變速機構76及植株離合器77,該株距變速機構76將植株之秧苗之株距例如切換為疏鬆植株、標準植株或緊 密植株等,該植株離合器77接合/切斷朝向秧苗植株裝置23之動力傳遞。被傳遞至株距變速箱75之動力係經由株距變速機構76、植株離合器77及萬向接頭軸78,而被傳遞至植株輸入箱26。
於植株輸入箱26內具備有使秧苗載台橫向傳送移動之橫向傳送裝置79、使秧苗載台29上之秧苗片進行縱向傳送搬送之秧苗縱向傳送機構80、及自植株輸入箱26動力傳遞至各植株傳動箱27之植株輸出軸81。藉由被傳遞至植株輸入箱26之動力,來驅動橫向傳送裝置79及苗縱向傳送機構80,而連續地使秧苗載台29往返地進行橫向傳送移動,並於秧苗載台29到達往返移動端(往返移動之折返點)時,間歇地縱向傳送搬送秧苗載台29上之秧苗片。自植株輸入箱26經由植株輸出軸81之動力被傳遞至各植株傳動箱27,使各植株傳動箱27之滾動盒31及植株爪30旋轉驅動。再者,於設置施肥裝置之情形時,自株距變速箱75被動力傳遞至施肥裝置。
其次,一邊參照圖7,一邊對插秧機1之油壓回路構造進行說明。於插秧機1之油壓回路90具備有作為油壓無段變速機40之構成元件之油壓泵40a及油壓馬達40b、以及注入泵91及作業泵92。油壓泵40a、注入泵91及作業泵92係藉由引擎5之動力所驅動。油壓泵40a與油壓馬達40b經由閉路油道93而連接於各自之吸入側及吐出側。將注入泵91連接於閉路油道93。被構成為藉由對應於移行變速腳踏板12之踏壓量之變速電動馬達之驅動,來調節油壓泵40a之斜盤板角度,而正轉或逆轉驅動油壓馬達40b。自油壓無段變速機40之注入排放接頭121(參照圖16)所排出之液壓油,係經由液壓油冷卻器122,自液壓油返回接頭123(參照 圖16)被返回變速箱6之內部。
作業泵92連接於輔助方向盤14之操作之動力轉向單元66。動力轉向單元66具備有方向操縱油壓切換閥94及方向操縱油壓馬達95。藉由方向盤14之操作,使方向操縱油壓切換閥94切換作動而驅動方向操縱油壓馬達95,來輔助方向盤14之操作。其結果,可以較小的操作力簡單地對左右前輪3進行方向操縱。
動力轉向單元66連接於流量分配器(flow divider)96。流量分配器96分支為第一油道97及第二油道98。第一油道97連接於朝升降汽缸39供給液壓油之升降切換閥99。升降切換閥99係可在對升降汽缸39供給液壓油之供給位置99a、及自升降汽缸39排出液壓油之排出位置99b之兩個位置進行切換之四口二位置(4 port 2 position)切換型之機械式切換閥。利用作業桿16之操作使升降切換閥99切換作動而使升降汽缸39伸縮移動,藉此經由升降連桿機構22使秧苗植株裝置23升降移動。再者,流量分配器96與升降切換閥99,收容於設置在變速箱6後部之閥單元89內。
於自升降切換閥99至升降汽缸39之汽缸油道100中設置電磁開閉閥101。電磁開閉閥101係可在對朝升降汽缸39供給排放液壓油之開放位置101a、及停止對升降汽缸39之液壓油進行供給排放之關閉位置101b之兩個位置進行切換之電磁控制閥。因此,若激勵電磁線圈102而將電磁開閉閥101設為開放位置101a,升降汽缸39便成為可伸縮移動,而使秧苗植株裝置23成為可升降移動。若未激勵電磁線圈102而藉由恢復彈簧103將電磁開閉閥101設為關閉位置101b,升降汽缸39便被保持為無法伸縮移 動,而使秧苗植株裝置23在任意之高度位置停止升降。
再者,於汽缸油道100中電磁開閉閥101與升降汽缸39之間,經由蓄壓油道104連接有蓄壓器105。於升降汽缸39內之急遽之液壓油壓變動時,藉由蓄壓器105吸收液壓油壓變動,並藉由升降切換閥99及電磁開閉閥101之組合,使升降汽缸39平滑地伸縮移動,而使秧苗植株裝置23輕快地升降移動。
流量分配器96之第二油道98,連接於控制秧苗植株裝置23之左右傾斜姿勢之滾動控制單元106。於滾動控制單元106,內置有將液壓油供給至滾動缸108之電磁控制閥107。藉由電磁控制閥107之切換動作,使一體地設置於滾動控制單元106之滾動缸108作動之結果,使秧苗植株裝置23被保持為水平姿勢。再者,插秧機1之液壓電路90,亦具備有安全閥與流量調整閥、止回閥、濾油器等。
其次,一邊參照圖8至圖19,一邊對引擎蓋11內部之構造進行說明。引擎蓋11具備有:前引擎蓋11a,其包圍引擎5之前方及側面;後引擎蓋11b,其包圍引擎5之後方;及操作面板11c,其覆蓋引擎5之上方。於引擎蓋11a之左右兩側面,分別開設有具有上通氣孔201及下通氣孔202之通氣孔200。於通氣孔200中,上通氣孔201及下通氣孔202係沿上下地被配置。於引擎蓋11a之內壁面,在引擎蓋11a之左右部位分別安裝有自引擎蓋11a之內側覆蓋上通氣孔201及下通氣孔202之網狀構件203。網狀構件203具有多個孔,使空氣在引擎蓋11a之內側與外側之間流通。
於被配置在引擎蓋11內之引擎5之右側部(一側部),配置有利用引擎5之動力進行旋轉之冷卻用風扇152。冷卻用 風扇152係與引擎蓋11a之右側部之通氣孔200對向地被配置。作為熱交換器之一例之引擎5水冷用之散熱器153,係於冷卻用風扇152之右側被配置於冷卻用風扇152與通氣孔200之間。於散熱器153與引擎5之間,配置有包圍冷卻用風扇152之外周與散熱器153之外周之擋板154。冷卻用風扇152位於擋板154之開口部,冷卻用風扇152與散熱器153相對向。又,於散熱器153中以使空氣流通之方式排列有複數個散熱用翼片之芯部位153a,其一部分在本實施形態中,上部靠前部位及上部中央部位與通氣孔200相對向。與通氣孔200對向之芯部位153a之大部分,與下通氣孔202相對向。
於引擎蓋11內,被配置於引擎5之前方及上方之框狀之前框架部155,分別被連結於前框架54與方向盤支柱67。前框架部155具備有:板狀前框架171,其係立設於前框架54;以及右前框架172及左前框架173,其等自板狀前框架171之上端部位之兩端部朝向引擎5之後方側被延伸設置。板狀前框架171具有平面部,該平面部係沿著前框架54之長邊方向被立設於鉛垂方向。板狀前框架171其自平面部之下端部位朝向前方所突出設置之下部突出部被螺固於被固接在前框架54之前面之前框架支架174而被固定於前框架54。板狀前框架171具備有自平面部之上端部位朝向後方被突出設置之上部突出部。右前框架172及左前框架173之各前端部,係固接於板狀前框架171之平面部後面及上部突出部下表面。
右前框架172及左前框架173係由經彎曲加工之金屬管所構成。右前框架172之前端部係配置於左右方向,在自與板狀前框架171之接合部位朝向右側被導引後朝向後方彎曲,一邊朝左 右方向被彎曲為所期望之形狀一邊朝向後斜上方而沿著前後方向被延伸設置,而且在引擎5之上方被彎曲後,沿著前後方向且大致水平方向呈直線狀地被延伸設置。左前框架173具有與右前框架172左右對稱之形狀,且自與板狀前框架171之接合部位朝向左側被導引後,朝向後方被彎曲而沿著前後方向被延伸設置。
於方向盤支柱67,固接有朝前方被突出設置之支柱支架175。於支柱支架175之前端部,固接有左右橫向較長之橫框架176之中央部。於橫框架176之右端部位,固接有右後支架177。於右前框架172之後端部,螺栓緊固有右後支架177。又,於橫框架176之左端部位,固接有桿導引支架組178。桿導引支架組178具備有對應於限制與導引移行主變速桿15之移動之導引溝83(參照圖5)之溝。於桿導引支架組178,螺栓緊固有左前框架173之後端部。
右前框架172之中央部與左前框架173之中央部,係藉由操作面板中央撐桿構件179所連結。操作面板中央撐桿構件179具備有:左右橫向較長部位,其係自右前框架172上方被延伸設置至左前框架173上方;以及右固定部位及左固定部位,其等係自左右橫向較長部位之兩端部朝向下方被突出設置。操作面板中央撐桿構件179係經由右固定部位之下端部被固接於右前框架172之支架而被固定於右前框架172,並經由左固定部位之下端部被固接於左前框架173之支架而被固定於左前框架173。操作面板中央撐桿構件179係連結於框架172、173之後端部側之水平部位中靠前方的部位。
又,右前框架172之中央部與左前框架173之中央 部,係藉由於較操作面板中央撐桿構件179之固定位置靠前方位置被固接於框架172、173之左右橫向較長之桿狀橫框架180所連結。桿狀橫框架180係連結於框架172、173之前端部側之前低後高部位中靠後方之部位。於桿狀橫框架180之中央部靠右部位,固接有沿著前後方向被配置之操作面板前撐桿構件181之基端部。操作面板前撐桿構件181係自桿狀橫框架180朝向前方被延伸設置。於操作面板前撐桿構件181之前端部螺栓緊固有操作面板前支架182。
於被固接在橫框架176之右端部位之右後支架177,螺栓緊固有操作面板右後支架183。又,於被固接在橫框架176之左端部位之桿導引支架組178,螺栓緊固有操作面板左後支架184。操作面板11c係藉由分別被螺絲固定於操作面板中央撐桿構件179之左右橫向較長部位之兩端部與操作面板固定用之支架182、183、184,而被固定於移行機體2。
前引擎蓋11a係以包圍引擎5之前側、左側及右側之方式,具有於俯視時大致U字形狀。前引擎蓋11a之右側部及左側部之後部靠上部位,分別經由轉動支軸191而被連結於移行機體2。於前引擎蓋11a之右側部之後部靠上部位,螺絲固定有右側轉動撐桿構件組192之一端,而於前引擎蓋11a之左側部之後部靠上部位,螺絲固定有左側轉動撐桿構件組193之一端。轉動撐桿構件組192、193係藉由3個撐桿構件被螺栓緊固所連結而構成。右側轉動撐桿構件組192之另一端側,係經由構成轉動支軸191之螺栓而轉動自如地被安裝於自橫框架176之右端部位朝向後方被突出設置之右後撐桿構件194之後端部位。右側轉動撐桿構件組192之另一端側,係經由構成轉動支軸191之螺栓而轉動自如地被安裝於桿 導引支架組178之左後部位。藉此,前引擎蓋11a係以轉動支軸191作為轉動支點,而在下端部抵接於作業台階10而覆蓋引擎5之封閉位置(關閉狀態)與前部朝向上方被移動而將引擎5開放之開放位置(開啟狀態)之間,轉動自如地被連結於移行機體2。
於前引擎蓋11a之前部靠下部位之內表面,安裝有例如鋼鐵製之強磁性體構件195。又,於作業台階10之前部上表面配置有引擎蓋固定部196,該引擎蓋固定部196於前引擎蓋11a被關閉之狀態(封閉位置)下將永久磁鐵收容於與強磁性體構件195對應之位置。前引擎蓋11a之前部,在位於封閉位置時,藉由強磁性體構件195因磁力而被吸引至引擎蓋固定部196側地被固定於作業台階10。
後引擎蓋11b係以包圍方向盤支柱67之後側、右側及左側之方式,被配置於操作面板11c之後部與作業台階10之間。後引擎蓋11b係藉由後引擎蓋11b之上端部沿著被突出設置於操作面板11c之後部下表面之卡止用凸條部地被配置,且後引擎蓋11b之下端部係配置於在被立設於作業台階10上表面之凸條部所形成之卡止用溝,而被位置固定於操作面板11c之後部與作業台階10之間。
於前框架部155之右前框架172,固接有螺栓固定擋板154之上部靠前部位之擋板前支架156。擋板154之上部靠後部位,係螺栓緊固於被固接在橫框架176之右端部位之上述之右後支架177之下端部。又,散熱器153其下表面兩端部位分別被支撐於被固接在右側之前部框架51之靠前部位之一對散熱器支架158,並且被螺栓緊固於擋板154。藉此,散熱器153及擋板154係於引擎 蓋11內由右側之前部框架51及前框架部155所支撐。
又,如圖8至圖11所示,於一對散熱器支架158中前側之散熱器支架158螺栓緊固有擋泥構件159,該擋泥構件159防止自前輪3所飛散之泥土之附著與所謂的短循環(short circuit)等。擋泥構件159具備有:右高左低地傾斜之傾斜面部位159a;垂直面部位159b,其沿著前後方向自傾斜面部位159a之左端部朝向下方被突出設置;及前側面部位159c,其沿著左右方向自傾斜面部位159a之前端部朝向上方被突出設置。傾斜面部位159a其上表面被抵接於散熱器支架158之下表面,而被螺栓緊固於散熱器支架158。前側面部位159c在其周緣部之左邊,具備有朝向左側被突出設置之突出面部位。該突出面部位係插入在擋板154之前側面靠下方之部位所設置之細縫部。該細縫部具備有朝向右側開口而供上述之突出面部位插入之開口部,並且在較引擎蓋11靠下方側與前框架54對向地被設置於擋板154之前側面。
擋泥構件159之垂直面部位159b,其前面側及下方側之周緣部係沿著後述之擋板154之周壁部141之端面被配置,而覆蓋擋板154之前下部位。又,擋泥構件159之傾斜面部位159a及前側面部位159c,閉塞右側之前部框架51與擋板154之間的間隙。藉此,可於擋板154之前下部位附近,抑制藉由冷卻用風扇152之作動而經由擋板154朝向引擎5側被排出之空氣繞過擋板154之前側面或下側面並自擋板154之前下部位被吸進擋板154內部而進行循環即所謂的短循環。而且,可抑制因引擎5之熱而升溫之暖空氣自擋板154之前下部位被吸入所導致散熱器153及引擎5之冷卻效率之降低。又,藉由擋泥構件159,可防止自前輪3所飛散之泥 土朝向散熱器153之附著。再者,在較引擎蓋11靠下方側被配置於前框架54與擋板154之間而抑制引擎蓋11下方之短循環之擋泥構件159(冷卻風循環抑制構件)之配置及形狀,並不限定於上述之實施形態。該冷卻風循環抑制構件之配置及形狀,只要為可抑制被引擎之熱所加熱之暖空氣在引擎蓋下方繞至擋板之外周側而被吸入散熱器側之構成即可。
如圖8至圖14等所示,擋板154具備有在擋板154之周緣部被突出成形於散熱器153側之周壁部141。周壁部141包圍散熱器153之外周。於散熱器153之上表面中央部突出設置有供水口部142。於周壁部141,形成有供水口部142之上方被切缺之凹狀部141a。經由供水口部142進行冷卻水朝散熱器153內之補充等。又,於散熱器153之供水口部142安裝有散熱器蓋143。
於散熱器153之供水口部142之側面形成有接頭部,該接頭部係經由貯存槽軟管構件145而被連接於貯存冷卻水之貯存槽144。貯存槽144係螺栓緊固於被固接在前框架部155之板狀前框架171之上部突出部之貯存槽支架185。貯存槽軟管構件145係自散熱器153之供水口部142,通過被設置於擋板154之貫通孔而朝向引擎5側被導引。此外,貯存槽軟管構件145係通過右前框架172及桿狀橫框架180之下方而自桿狀橫框架180之後方朝向桿狀橫框架180之上方被導引,並通過桿狀橫框架180與操作面板前撐桿構件181之連結部之上方而朝向貯存槽144被導引。
於引擎蓋11內,在擋板154之周壁部141之前端部安裝有第1遮蔽構件146,該第1遮蔽構件146係由例如橡膠等之彈性材料所構成。第1遮蔽構件146例如具有:溝部,其具有供周 壁部141之前端部嵌入之凹條溝;及圓柱狀部分,其係連結於與凹條溝為相反側之溝部之部位。第1遮蔽構件146係沿著周壁部141被配置,且於周壁部141之凹狀部141a被阻斷。亦即,第1遮蔽構件146未被配置於凹狀部141a。第1遮蔽構件146於前引擎蓋11a被關閉而位於封閉位置之狀態下,在通氣孔200之外周側抵接於前引擎蓋11a之右側部之內表面,而閉塞擋板154與前引擎蓋11a之間的間隙。
於前引擎蓋11a之右側部之內側面配置有第2遮蔽構件147,該第2遮蔽構件147係由例如橡膠等之彈性材料所構成。第2遮蔽構件147例如具有與第1遮蔽構件146相同之構成,而具備具有凹條溝之溝部及被連結於溝部之圓柱狀部分。第2遮蔽構件147係於前引擎蓋11a之右側部之內表面,被安裝於朝向擋板154側被突出設置之凸條之第2遮蔽構件安裝部148之前端部。第2遮蔽構件147係於俯視時中央部朝向引擎5側凸出之方式被彎曲而配置,並在前引擎蓋11a被關閉而位於封閉位置之狀態下,被抵接於擋板154之周壁部141之凹狀部141a。又,第2遮蔽構件147係於前引擎蓋11a為關閉狀態時,以連接於第1遮蔽構件146之阻斷部分之方式被配置。
於本實施形態之插秧機1中,散熱器153之外周係由擋板154之周壁部141所包圍。此外,擋板154與前引擎蓋11a之間的間隙,係由第1遮蔽構件146及第2遮蔽構件147所閉塞。藉此,在前引擎蓋11a為關閉狀態時,被區隔為通氣孔200與散熱器153之間的空間、及引擎5側之空間。又,在擋板154與前引擎蓋11a之間的間隙之空氣之流動被遮斷。因此,本實施形態之插秧機 1,可抑制被引擎5之熱所加熱之引擎蓋11內之暖空氣繞至散熱器153之空氣吸入側(通氣孔200側)。又,由於在前引擎蓋11a之右側部,通氣孔200係與散熱器153對向地被配置,且第1遮蔽構件146及第2遮蔽構件147包圍通氣孔200之外周側,因此擋板154與前引擎蓋11a之間之空氣的流動會被第1遮蔽構件146及第2遮蔽構件147所遮斷,而可提高通過通氣孔200之冷空氣朝向散熱器153之吸入比例。又,由於擋板154與前引擎蓋11a之間的間隙被第1遮蔽構件146及第2遮蔽構件147所閉塞,因此可防止雨天時或洗車時滲入引擎蓋11內之水朝向散熱器153側之滲入。
如圖12至圖14所示,於前引擎蓋11a被打開而處於開放位置時,被安裝於前引擎蓋11a之第2遮蔽構件147係朝向上方被移動,而自擋板154之凹狀部141a被排除。除了於擋板154之周壁部141形成有散熱器153之供水口部142之上方部分被切缺之凹狀部141a,而且在前引擎蓋11a開放時使第2遮蔽構件147自凹狀部141a被除去,藉此使散熱器153之供水口部142及散熱器蓋143之上方空間被大幅地開放。藉此,可提高散熱器蓋143之裝卸作業與來自供水口部之冷卻水補給作業之容易度,而提高對散熱器153之維護性。
又,於本實施形態之插秧機1中,由於冷卻用風扇152、散熱器153及擋板154係將移行機體2之行進方向作為前後方向而被配置於引擎5之右側部側(左右方向之一側部側),因此相較於冷卻用風扇、擋板及散熱器相對於引擎被配置於前後方向之構成,可縮短移行機體2前後方向之長度。如此之構成,於秧苗植株作業中之插秧機1在田埂邊停止時,由於移行機體2前後方向之長 度越短,越可使秧苗植株裝置23(參照圖1及圖2)位於靠近田埂邊側,因此可縮小在田埂邊之植株的剩餘寬度。
其次,一邊參照圖8至圖19,一邊對引擎5之吸氣系統及液壓油冷卻器周邊之構成進行說明。於引擎蓋11內,在引擎5之上部配置有空氣清淨器160。空氣清淨器160係搭載於引擎5之上部、例如被搭載於被螺栓緊固於汽缸頭蓋之上表面之空氣清淨器支架161上,並且兩端分別可裝卸地被安裝於空氣清淨器支架161之固定用皮帶162,被捲繞於空氣清淨器160之外周而被固定位置。於空氣清淨器160,連接有用以取入空氣之吸氣管163之一端側、及在空氣清淨器160內將來自吸氣管163之空氣淨化之後供給至引擎5之供給管164之一端側。供給管164之另一端側係連接於引擎5之新鮮空氣取入口、例如吸氣歧管。
吸氣管163之另一側係連接於被一體地成形於擋板154之吸氣口形成部位165。吸氣口形成部位165係於散熱器153之收納位置之上方,自擋板154之引擎5側之面朝向散熱器153側之面凸出所形成,且被形成為自引擎5側觀察時呈凹狀。吸氣口形成部位165具有大致圓筒形狀,且被形成於散熱器153之上方區域中靠後方之位置。吸氣口形成部位165於其外周側面具備有吸氣口166。吸氣口166係形成為朝向下方(於本實施形態中為朝向斜前下方),且自吸氣口形成部位165之圓筒中心軸方向觀察時輪廓之大約一半開口。吸氣口形成部位165之大致圓形狀之凸出端面係閉合。吸氣口形成部位165及吸氣口166係對向於通氣孔200(於本實施形態中係對向於上通氣孔201)而被配置。藉由吸氣管163之端部自引擎5側被插入吸氣口形成部位165,使吸氣口166與空氣清淨 器160經由吸氣管163而被流通連接。
於吸氣口形成部位165中,以將吸氣口166分割為二之方式設置有連結吸氣口形成部位165之基端側部位與凸出端面之外周側面部位,並藉由該外周側面部位,可提高凸出端面之強度。又,吸氣口形成部位165之外周側面,在擋板154之周緣部與被突出成形於散熱器153側之周壁部141相連結,而提高吸氣口形成部位165之強度。
於吸氣口形成部位165之凸出端面,安裝有例如板狀之遮蔽構件167。遮蔽構件167係藉由2個固定用螺絲168而被固接於吸氣口形成部位165之凸出端面之2個部位,從而被配置於吸氣口166與通氣孔200之間(於本實施形態中係配置於吸氣口166與上通氣孔201之間)。遮蔽構件167係相對於吸氣口形成部位165之凸出端面朝前下方突出而被配置,且於右側視時覆蓋吸氣口166。於吸氣口形成部位165之外周側面,對應於固定用螺絲168之安裝位置,朝向圓周方向突出成形有自基端部位被延伸設置至凸出端面之2條凸肋部。該等凸肋部確保固定用螺絲168之安裝位置,並且提高吸氣口形成部位165之強度。
如圖15至圖18所示,於引擎蓋11右側面之通氣孔200與散熱器153之間,配置有液壓油冷卻器122之芯部分124。芯部分124例如由沿上下方向蛇行之蛇行配管所構成,且自散熱器153之靠前方部位與中央部對向地被配置。於液壓油冷卻器122中,朝前後方向地被延伸設置並且沿上下方向相互分離地被配置之2根安裝撐桿構件125、125,係固接於芯部分124之散熱器153側之面。芯部分124係藉由安裝撐桿構件125、125之兩端部被固定 於散熱器153之兩端部位而由散熱器153所支撐。如圖15所示,自引擎蓋11之右側面之通氣孔200側觀察,芯部分124與吸氣口166係配置於在水平方向上偏移之位置。
如圖15至圖17所示,液壓油冷卻器122之芯部分124之液壓油入口側,係經由液壓油輸送配管126及液壓油輸送管127而被連接於油壓無段變速機40之注入排放接頭121。芯部分124之液壓油出口側,係經由液壓油返回配管128及液壓油返回管129而被連接於變速箱6之液壓油返回接頭123。藉由注入泵91(參照圖7)之作動,變速箱6內部之液壓油係經由油壓無段變速機40、注入排放接頭121、液壓油輸送管127、液壓油輸送配管126、液壓油冷卻器122之芯部分124、液壓油返回配管128、及液壓油返回管129而被循環冷卻。
本實施形態之乘坐式插秧機1,其引擎5之吸氣口166係對向於在引擎蓋11之右側面所設置之通氣孔200地被配置,並且於吸氣口166與通氣孔200之間具備有自通氣孔200側觀察時覆蓋吸氣口166之遮蔽構件167。藉此,即使於例如洗車時等水自右側面濺到引擎蓋11之狀況,仍可藉由遮蔽構件167阻止水朝向吸氣口166之滲入,而防止來自吸氣口166之水之朝向吸氣管163與空氣清淨器160、供給管164等之引擎5之吸氣路徑之滲入。
又,於本實施形態之乘坐式插秧機1中,在包圍冷卻用風扇152之擋板154一體成形有吸氣口166,並於擋板154安裝有遮蔽構件167。因此,由於不必與擋板154分開地設置用以支撐遮蔽構件167之構件,所以可降低零件數與製造成本,並且可簡便地安裝遮蔽構件167。
又,於本實施形態之乘坐式插秧機1中,吸氣口166係朝向斜前下方開口。因此,即使於水自引擎蓋11之右側面濺向通氣孔200之狀況,除了具有藉由遮蔽構件167之防止水侵入吸氣口166之效果外,還可更確實地防止水朝向吸氣口166之滲入。
又,於本實施形態之乘坐式插秧機1中,液壓油冷卻器122之芯部分124係配置於引擎蓋11之右側面之通氣孔200與散熱器153之間,而吸氣口166係配置於散熱器153之上方。此外,自引擎蓋11之右側面之通氣孔200側觀察,芯部分124及吸氣口166係配置於在水平方向上偏移之位置。因此,可設為積蓄於液壓油冷卻器122、尤其積蓄於芯部分124而產生之熱,不會直接被吸氣口166所吸引。藉此,對於自吸氣口166吸入之燃燒用空氣,可抑制因液壓油冷卻器122之發熱所導致之溫度上升,而可抑制引擎5之輸出之下降。
此外,引擎蓋11之右側面之通氣孔200,係沿上下被分割為上通氣孔201與下通氣孔202,吸氣口166對向於上通氣孔201,而芯部分124對向於下通氣孔202。又,於散熱器153中空氣所流通之芯部位153a,其芯部位153a之上部靠前部位及上部中央部位對向於通氣孔200,且其大部分對向於下通氣孔202。又,藉由冷卻用風扇152之作動而自引擎蓋11右側面之通氣孔200流入引擎蓋11之內部的空氣,經由散熱器153之芯部位153a及擋板154而朝向引擎5側流通。因此,由於可形成自引擎蓋11之右側面之上通氣孔201朝向左斜下方之芯部位153a之空氣的流動,所以藉由吸氣口166被配置於散熱器153之上方,可防止液壓油冷卻器122所放射之熱被吸氣口166直接吸引。
話說,習知在吸入引擎之燃燒用空氣之吸氣口被配置於引擎蓋內之構成中,吸氣口通常被配置於在引擎蓋側面所設置之通氣口的附近。然而,例如於洗車時等,在水自側面濺到引擎蓋之狀況下,由於通氣口不僅空氣會通過且水也會通過,因此存在有自通氣口滲入引擎蓋內之水經由吸氣口滲入引擎之吸氣路徑之問題。
因此,於具備有被搭載於移行機體之引擎、被配置於引擎之一側部之冷卻用風扇、及覆蓋引擎並且在對向於冷卻用風扇之側面具有通氣孔之引擎蓋之作業機中,只要被構成為上述之引擎之吸氣口對向於上述通氣口而被配置,並且在上述吸氣口與上述通氣口之間具備有自上述通氣口側觀察時覆蓋上述吸氣口之遮蔽構件,即可解決上述之問題。亦即,即使於水自側面濺到引擎蓋之狀況,仍可藉由遮蔽構件阻止水朝向吸氣口之滲入,而防止來自吸氣口之水朝向引擎吸氣路徑之滲入。
此外,也可設為於包圍上述冷卻用風扇之擋板一體成形有上述吸氣口,並於上述擋板安裝有上述遮蔽構件。藉此,由於不需要另外設置用以支撐遮蔽構件之構件,因此可減少零件數與製造成本,而可簡便地安裝遮蔽構件。
又,上述吸氣口也可設為朝向下方開口。藉此,可更確實地防止水自側面朝向吸氣口之滲入。
又,也可設為在上述冷卻用風扇與上述通氣口之間配置有散熱器之構成,且液壓油冷卻器之芯部分被配置於上述通氣口與上述散熱器之間,上述吸氣口被配置於上述散熱器之上方,且自上述通氣口側觀察時,上述芯部分與上述吸氣口被配置於在水平方向上偏移之位置。藉此,可設為積蓄於液壓油冷卻器而產生之熱, 不會被吸氣口直接吸引。而且,對於自吸氣口所吸入之燃燒用空氣,可抑制因液壓油冷卻器之發熱所導致之溫度上升,進而可抑制引擎輸出之下降。
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上述之實施形態,也可具體化為各種態樣。各部分之構成並非限定於圖示之實施形態者,只要於未超出本發明之主旨之範圍即可進行各種之變更。例如,本發明之作業機,不僅可應用於乘坐式插秧機,也可應用於例如農業用牽引車與土木工程用之輪式裝載機等其他之作業機。

Claims (4)

  1. 一種作業機,係具備搭載有引擎之移行機體、覆蓋引擎之可開閉之引擎蓋、在引擎蓋內被配置於引擎之一側部側之擋板及散熱器、以及閉塞擋板與引擎蓋之間的間隙之遮蔽構件者,上述遮蔽構件具備有:第1遮蔽構件,其係安裝於包圍上述散熱器之外周之上述擋板之周壁部,並且於上述散熱器之供水口部之上方被阻斷;以及第2遮蔽構件,其係安裝於上述引擎蓋,且於上述引擎蓋為關閉狀態時連接於上述第1遮蔽構件之阻斷部分。
  2. 如請求項1之作業機,其中,上述周壁部具備有上述散熱器之上述供水口部之上方被切缺之凹狀部,上述第1遮蔽構件係以上述阻斷部分位於上述凹狀部之方式來安裝於上述周壁部,上述第2遮蔽構件係於上述引擎蓋為關閉狀態時抵接於上述周壁部之上述凹狀部。
  3. 如請求項1之作業機,其中,將上述移行機體之行進方向設為前後方向,而在上述引擎蓋之左右一側部形成與上述擋板及上述散熱器相對向之通氣孔,且於上述引擎蓋為關閉狀態時,上述第1遮蔽構件抵接於上述引擎蓋之上述左右一側部之內表面,上述第1及第2遮蔽構件包圍上述通氣孔之外周側而閉塞上述引擎蓋之內表面與上述擋板之間的間隙。
  4. 一種插秧機,其具備有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所記載之作業機。
TW106113745A 2016-05-02 2017-04-25 作業機及插秧機 TWI63768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92515A JP6612175B2 (ja) 2016-05-02 2016-05-02 作業機及び田植機
JP2016-092515 2016-05-0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40795A TW201740795A (zh) 2017-12-01
TWI637682B true TWI637682B (zh) 2018-10-11

Family

ID=602029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13745A TWI637682B (zh) 2016-05-02 2017-04-25 作業機及插秧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6612175B2 (zh)
KR (2) KR102195667B1 (zh)
CN (1) CN109070731B (zh)
TW (1) TWI637682B (zh)
WO (1) WO2017191740A1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260444A (ja) * 2009-05-07 2010-11-18 Yanmar Co Ltd 農業機械
US20120261202A1 (en) * 2011-04-13 2012-10-18 Bering Christopher A Tractor hood airflow system
TWI505770B (zh) * 2009-11-10 2015-11-01 Yanmar Co Ltd 乘用型農作機
JP2016032966A (ja) * 2014-07-31 2016-03-10 株式会社クボタ 作業車の原動部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175314D1 (en) * 1981-11-14 1986-10-16 Deere & Co Cleaning device to clean the air filter of a cooling air-casing comprising a fan-blown radiator
JP2756344B2 (ja) * 1990-04-07 1998-05-25 ヤンマーディーゼル株式会社 トラクタのボンネット機構
JP3474738B2 (ja) * 1997-09-26 2003-12-08 株式会社クボタ 走行車両のボンネット内区画構造
JPH11350960A (ja) * 1998-06-05 1999-12-21 Iseki & Co Ltd エアコン用コンデンサの冷却風装置
JP4847073B2 (ja) * 2005-08-29 2011-12-28 ヤンマー株式会社 トラクタ
JP2009013794A (ja) * 2007-06-29 2009-01-22 Iseki & Co Ltd コンバイン
JP6226816B2 (ja) * 2014-05-26 2017-11-08 株式会社クボタ 作業機
CN204055326U (zh) * 2014-09-03 2014-12-31 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客车冷却模块总成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260444A (ja) * 2009-05-07 2010-11-18 Yanmar Co Ltd 農業機械
TWI505770B (zh) * 2009-11-10 2015-11-01 Yanmar Co Ltd 乘用型農作機
US20120261202A1 (en) * 2011-04-13 2012-10-18 Bering Christopher A Tractor hood airflow system
JP2016032966A (ja) * 2014-07-31 2016-03-10 株式会社クボタ 作業車の原動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70731B (zh) 2021-11-30
KR20180112025A (ko) 2018-10-11
JP6612175B2 (ja) 2019-11-27
KR102195667B1 (ko) 2020-12-28
KR20200022523A (ko) 2020-03-03
KR102082279B1 (ko) 2020-02-27
CN109070731A (zh) 2018-12-21
JP2017200787A (ja) 2017-11-09
TW201740795A (zh) 2017-12-01
WO2017191740A1 (ja) 2017-1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59295B2 (en) Cooling structure for a work vehicle
JP6226816B2 (ja) 作業機
KR102155404B1 (ko) 작업 차량
US9180776B2 (en) Work vehicle with engine mounted rearwardly
KR20130060118A (ko) 작업 차량
TWI637682B (zh) 作業機及插秧機
JP2017178246A (ja) 作業車両
JP4812201B2 (ja) 移動農機
JP2020023317A (ja) 作業機
JP3602003B2 (ja) 水田作業機の原動部
CN214875115U (zh) 一种差速转向型水田履带拖拉机
JP4897455B2 (ja) 草刈機
JP5008109B2 (ja) 田植機
JP3934187B2 (ja) 走行農作業機
JP3377362B2 (ja) 乗用型移植機
JP5524661B2 (ja) 作業車両
JP7445559B2 (ja) 作業車両
JP4369399B2 (ja) 走行車両
JP7423560B2 (ja) 作業車両の冷却装置および作業車両
JP4739610B2 (ja) 移動農機
JP7474402B2 (ja) 作業車両
WO2024070181A1 (ja) 建設機械
JP5400645B2 (ja) 作業車
JP2003237395A (ja) 移動農機
KR100963485B1 (ko) 엔진 냉각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이앙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