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30179B - Method for producing glass molded body and device for manufacturing glass molded body - Google Patents

Method for producing glass molded body and device for manufacturing glass molded body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30179B
TWI630179B TW103106018A TW103106018A TWI630179B TW I630179 B TWI630179 B TW I630179B TW 103106018 A TW103106018 A TW 103106018A TW 103106018 A TW103106018 A TW 103106018A TW I630179 B TWI630179 B TW I63017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hamber
mold unit
angular position
molded body
slow cool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060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500300A (zh
Inventor
石嶺剛志
浅井英邦
和田泰匡
藤本忠幸
山崎清鐘
Original Assignee
Hoya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ya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Hoya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5003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003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301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3017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11/00Pressing molten glass or performed glass reheated to equivalent low viscosity without blowing
    • C03B11/12Cooling, heating, or insulating the plunger, the mould, or the glass-pressing machine; cooling or heating of the glass in the mould
    • C03B11/122Heat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11/00Pressing molten glass or performed glass reheated to equivalent low viscosity without blowing
    • C03B11/02Pressing molten glass or performed glass reheated to equivalent low viscosity without blowing in machines with rotary tabl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11/00Pressing molten glass or performed glass reheated to equivalent low viscosity without blowing
    • C03B11/12Cooling, heating, or insulating the plunger, the mould, or the glass-pressing machine; cooling or heating of the glass in the mould
    • C03B11/125Cool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11/00Pressing molten glass or performed glass reheated to equivalent low viscosity without blowing
    • C03B11/16Gearing or controlling mechanis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glass press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2215/00Press-moulding glass
    • C03B2215/02Press-mould materials
    • C03B2215/05Press-mould die materials
    • C03B2215/06Metals or alloy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Re-Forming, After-Treatment, Cutting And Transporting Of Glass Product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抑制了由於在壓製處理期間產生的模具單元及玻璃材料之溫度分佈之不均而導致的形狀不良(像散)的發生。
玻璃成型體之製造裝置(1)包括:自轉機構(14),其設置於壓製室(26)以外的各處理室,用於使模具單元(8)間歇地自轉;以及控制部(15),其用於控制自轉機構(14)之停止角度位置及於停止角度位置之停止時間,於緩冷步驟或加熱步驟之至少一個中,藉由自轉機構(14)使模具單元(8)間歇地自轉,控制部(15)控制自轉機構(14),與模具單元(8)於初始相對角度位置停止的停止時間相比,使模具單元(8)於與初始相對角度位置不同的相對角度位置停止的停止時間更長,上述初始相對角度位置係剛搬入到各處理室之後相對於搬送路徑之位置。

Description

玻璃成型體的製造方法及玻璃成型體的製造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玻璃成型體之製造方法及玻璃成型體之製造裝置,特別關於在加熱室、壓製室及緩冷室之搬送路徑之兩側設置有加熱器之玻璃成型體之製造裝置,以及使用該製造裝置之玻璃成型體之製造方法。
近年來,使用以下裝置來進行透鏡等玻璃成型體之製造:將玻璃材料配置於模具內,對玻璃材料及模具進行加熱,藉由模具對軟化的玻璃材料進行壓製成型,從而製造玻璃成型體。作為這樣的玻璃成型體之製造裝置,例如公開有以下玻璃成型體之製造裝置:將加熱室、壓製室及緩冷室配置成圓弧狀,藉由轉台將於模具內部配置有玻璃材料之模具單元依序搬送到加熱室、壓製室及緩冷室,並對玻璃材料進行加熱處理、壓製處理及緩冷處理。
於這樣的製造裝置中,於加熱室、壓製室及緩冷室之模具單元之搬送路徑之兩側設置有加熱器。因此,模具單元相對於搬送路徑之兩側部與相對於搬送路徑之前部及後部相比,從加熱器受到了更多的放射熱,模具單元及配置於其內部之玻璃材料之溫度分佈不均。這樣的模具單元及玻璃材料之溫度分佈的不均係於透鏡產生形狀不良(像散(astigmatism)) 之原因。
對此,於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2-12235號公報)中公開了以下裝置:為了防止這樣的透鏡之形狀不良(像散)的發生,於加熱室設置使轉台上的模具單元自轉的自轉構件,於加熱器中加熱模具單元時,使模具單元以等時間間隔間歇地自轉90度。根據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2-12235號公報)公開的裝置,藉由於加熱室中使模具單元間歇地自轉,能抑制由於加熱器之配置而於加熱室中發生的模具單元及玻璃材料之溫度分佈之不均。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2-12235號公報
但是,於上述的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2-12235號公報)記載的裝置中,於壓製處理期間無法使模具單元旋轉。因此,能抑制於加熱室中模具單元及玻璃材料之溫度分佈之不均,但於壓製處理中,於模具單元及玻璃材料產生了溫度分佈之不均。因此,依然存在於成型的透鏡產生形狀不良(像散)這樣的問題。
本發明鑑於上述問題完成,其目的在於抑制由於在壓製處理的期間產生的模具單元及玻璃材料之溫度分佈之不均而導致的形狀不良(像散)的發生。
本發明之玻璃成型體之製造方法係藉由玻璃成型體之製造裝置來製造玻璃成型體之方法,該玻璃成型體之製造裝置包括:搬送機構,其用於將在內部配置有玻璃材料之模具單元沿著規定的搬送路徑進行搬送;加熱室,其沿搬送路徑設 置,用於對玻璃材料進行加熱處理;壓製室,其對玻璃材料進行壓製處理;及緩冷室,其對玻璃材料進行緩冷處理;以及加熱器,其設置於加熱室、壓製室及緩冷室之搬送路徑之兩側,其中,玻璃成型體之製造裝置還包括:自轉機構,其設置於緩冷室或加熱室之至少一方,用於使模具單元間歇地自轉;以及控制部,其用於控制自轉機構之停止角度位置及於停止角度位置之停止時間,玻璃成型體之製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加熱步驟,於加熱室中,藉由加熱器對玻璃材料進行加熱處理;壓製步驟,於壓製室中,藉由加熱器對玻璃材料進行加熱,並對玻璃材料進行壓製處理;以及緩冷步驟,於緩冷室中,藉由加熱器控制壓製結束後的成型體之溫度,並使其下降,於緩冷步驟或加熱步驟之至少一方,藉由自轉機構使模具單元間歇地自轉,控制部控制自轉機構,與模具單元於初始相對角度位置停止的停止時間相比,使模具單元於與初始相對角度位置不同的相對角度位置停止的停止時間更長,上述初始相對角度位置係剛搬入到緩冷室或加熱室之至少一個室之後相對於搬送路徑之位置。
此外,本發明之玻璃成型體之製造裝置包括:搬送機構,其用於將在內部配置有玻璃材料之模具單元沿著規定的搬送路徑進行搬送;加熱室,其沿搬送路徑設置,用於對玻璃材料進行加熱處理;壓製室對玻璃材料進行壓製處理;及緩冷室,其對成型體進行緩冷處理;以及加熱器,其設置於加熱室、壓製室及緩冷室之搬送路徑之兩側,其中,玻璃成型體之製造裝置還包括:自轉機構,其設置於緩冷室或加熱室之至少 一個室,用於使模具單元間歇地自轉;以及控制部,其用於控制自轉機構之停止角度位置及於停止角度位置之滯留時間,控制部控制自轉機構,與模具單元於初始相對角度位置停止的停止時間相比,使模具單元於與初始相對角度位置不同的相對角度位置停止的停止時間更長,上述初始相對角度位置係以剛搬入到緩冷室或加熱室之至少一個室之後相對於搬送路徑之位置。
根據本發明,於緩冷室或加熱室之至少一個室中,於模具單元之壓製步驟中位於搬送方向之兩側之部分與於壓製步驟中相對於搬送方向位於前後之部分相比,從緩冷室或加熱室之至少一個室之加熱器受到了更多的熱量。因此,能抑制於壓製步驟及緩冷步驟中發生的模具單元及模具單元內的玻璃材料之溫度分佈之不均。
此外,於本申請中,“加熱室”不僅係用於在壓製處理前將收納有玻璃材料之模具單元加熱到規定的溫度之室,還包括用於使收納有這樣被加熱的玻璃材料之模具單元以規定的溫度均熱化的室。
此外,本申請中的“自轉”係指模具單元繞模具單元之中心軸旋轉之情況。
根據本發明,能抑制由於在壓製處理的期間產生的模具單元及玻璃材料之溫度分佈之不均而導致的形狀不良(像散)的發生。
1‧‧‧玻璃成型體之製造裝置
2‧‧‧外部殼體
4‧‧‧轉台
6‧‧‧內部殼體
8‧‧‧模具單元
10‧‧‧旋轉盤
12‧‧‧模具支承部件
14‧‧‧自轉機構
15‧‧‧控制部
20‧‧‧第1驟熱室
22‧‧‧第2驟熱室
24‧‧‧均熱室
26‧‧‧壓製室
28‧‧‧第1緩冷室
30‧‧‧第2緩冷室
32‧‧‧第3緩冷室
34、36、38、40、42、44、46‧‧‧加熱器
45‧‧‧支承台
47‧‧‧壓製機構
48‧‧‧驟冷部
50‧‧‧交換部
52‧‧‧模具
54‧‧‧上模
56‧‧‧下模
58‧‧‧筒模
60‧‧‧玻璃材料(玻璃成型體)
第1圖係表示本實施形態之透鏡成型體之製造裝置之結構的水平剖面圖。
第2圖係第1圖之沿II-II線之剖面圖。
第3圖係第1圖之沿III-III線之剖面圖,係模具單元之縱向剖面圖。
第4圖係模具單元之縱向剖面圖。
第5圖係表示為了決定壓製室以外的各室中的自轉機構之驅動時機而假想出的各模式中,於各角度位置之停止時間之比例的圖。
第6圖係表示模具單元相對於初始角度位置以90度或270度停止的時間之比例與於玻璃成型體(透鏡)產生的像散之間的關係之圖表。
第7圖係本實施形態之玻璃成型體之製造方法中,表示用於進行玻璃成型之各處理中玻璃材料(玻璃成型體)之溫度變化的圖表,橫軸表示時間,縱軸表示溫度。
以下,參照圖式對本發明之較佳實施形態詳細進行說明。此外,對圖中相同或相當的部分標註相同的標號,而不對其進行重複說明。
第1圖係表示本實施形態之透鏡成型體之製造裝置之結構的水平剖面圖,第2圖係第1圖之沿II-II線之剖面圖,第3圖係第1圖之沿III-III線之剖面圖,係模具單元之縱向剖面圖。此外,第4圖係模具單元之縱向剖面圖。
如第1圖至第3圖所示,本實施形態之透鏡成型體之製造裝 置1具有:外部殼體2,其形成為大致圓柱狀;轉台4,其設置於外部殼體2內;以及內部殼體6,其設置於外部殼體2內的轉台4之上方,水平截面呈圓弧狀。上述外部殼體2、內部殼體6及轉台4同心同軸配置。
外部殼體2於內部劃分出大致圓柱狀之空間,於其側面之一部分形成有用於將模具單元8搬入及搬出的開口部2A。此外,於該開口部2A安裝有閘門(未圖示),該閘門於將模具單元8搬入及搬出時打開。外部殼體2之內部空間為惰性氣體氣氛。作為惰性氣體,使用氮氣或氬氣等,氧濃度於5ppm以下較佳。此外,藉由這樣使內部空間成為惰性氣體氣氛,能防止模具單元8之氧化或玻璃材料之表面變質。
轉台4包括:旋轉盤10;驅動軸(未圖示),其與旋轉盤10之中心相連接;以及例如電動機等驅動機構(未圖示),其用於使驅動軸旋轉。於旋轉盤10,於規定的半徑之圓周上以相等的角度間隔形成有9個圓形之開口10A。該開口10A形成為直徑比構成模具單元8之模具支承部件12之底部12A之直徑更小,並且,比自轉機構14之旋轉軸14A直徑更大。模具單元8配置於旋轉盤10之開口10A上,藉由旋轉盤10之旋轉來於內部殼體6內的各處理室巡迴。於本實施形態中,轉台4之驅動機構每隔規定的停止時間就旋轉固定的角度,即間歇地旋轉固定的角度,從而沿著規定的半徑之圓周搬送模具單元8。該模具單元8之被搬送路徑相當於本發明之搬送路徑。
此外,轉台4於各旋轉動作之間停止預先設定的規定時間。於該停止狀態下,於旋轉盤10形成的開口10A位於設 置於各處理室之自轉機構14之正上方。此外,該轉台4之停止時間決定為比壓製處理室26中的壓製處理所需時間更長。
內部殼體6具有:內壁6A,其與外部殼體2同心同軸地沿水平方向於280度之角度範圍內圓弧狀延伸;外壁6B,其位於內壁6A之半徑方向外側,沿水平方向於280度之角度範圍內圓弧狀延伸;頂板部6C,其用於封閉內壁6A及外壁6B之上部之間;以及底部6D,其用於封閉內壁6A及外壁6B之下部之間。藉由內壁6A、外壁6B、頂板部6C及底部6D,於內部殼體6內形成水平截面呈圓弧形狀之處理空間。於內部殼體6之底部6D,沿著模具單元8之搬送路徑形成圓弧狀之狹縫6E。該狹縫6E之寬度比載置有模具單元8之模具支承部件12之中間部12B之直徑大。
內部殼體6之處理空間沿著轉台4之旋轉方向以固定角度的角度範圍分割成7個室。這7個室沿著模具單元8之搬送路徑以第1驟熱室20、第2驟熱室22、均熱室24、壓製室26、第1緩冷室26、第2緩冷室30及第3緩冷室32之順序排列。於內部殼體6之周向端部及各室之間設置有閘門(未圖示)。
於第1驟熱室20、第2驟熱室22、均熱室24、壓製室26、第1緩冷室28、第2緩冷室30及第3緩冷室32分別設置有加熱器34、36、38、40、42、44、46。該等加熱器34、36、38、40、42、44、46設置於模具單元8之搬送路徑之兩側,分別對第1驟熱室20、第2驟熱室22、均熱室24、壓製室26、第1緩冷室28、第2緩冷室30及第3緩冷室32內進行加熱,從而成為規定的溫度。
如第3圖所示,於外部殼體2之壓製室26之上方分別設置有壓製機構47。壓製機構47包括:例如,液壓千斤頂等致動器(actuator)47A,其被收納於設置於外部殼體2之頂板部之上方之收納室內;以及按壓板47C,其安裝於致動器47A之活塞47B之末端。
於外部殼體2及內部殼體6之頂板部2C、6C之致動器47A主體之下方分別形成開口。致動器47A之活塞47B貫穿插入外部殼體2及內部殼體6之頂部2C、6C之開口,其下端到達2壓製室26內。並且,藉由驅動致動器47A使按壓板47C下降,以從上方按壓壓製室26內的模具單元8。
此外,於第1驟熱室20、第2驟熱室22、均熱室24、第1緩冷室28、第2緩冷室30及第3緩冷室32之下方分別設置有使模具單元8於各室內自轉之自轉機構14。如第2圖所示,自轉機構14具有:例如電動機等旋轉驅動機構14B;旋轉軸14A,其藉由旋轉驅動機構14B旋轉,並能向上方向進退;以及支承部14C,其設置於旋轉軸14A之末端。此外,各室之自轉機構14與控制部15相連,能藉由控制部15來控制旋轉驅動機構14B之旋轉之驅動的開始、停止及旋轉速度。
於轉台4移動時,自轉機構14之旋轉軸14A後退到使支承部14C之上表面比旋轉盤10之下表面低為止,從而使旋轉軸14A及支承部14C與轉台4不發生干涉。此外,以下,將這樣使旋轉軸14A後退到使支承部14C比旋轉盤10低的狀態稱為自轉機構14之待機狀態。
於藉由自轉機構14使模具單元8自轉時,首先使旋 轉軸14A伸長,使載置於轉台4上的模具單元8被支承部14C抬起。此時,像上述那樣,於各處理室內對模具單元8進行處理的期間,轉台4以於旋轉盤10形成的開口10A位於自轉機構14之上方之狀態停止,因此,伸長的旋轉軸14A能貫穿插入該開口10A。於這樣將模具單元8抬起的狀態下,旋轉驅動機構14B旋轉,使旋轉軸14A旋轉。並且,再次使旋轉軸14A後退,回到待機狀態。
於轉台4處於停止狀態時,即,於壓製室26以外的各處理室(即第1驟熱室20、第2驟熱室22、均熱室24、第1緩冷室28、第2緩冷室30及第3緩冷室32)內進行模具單元8處理的期間,控制部15控制自轉機構14之旋轉,從而使模具單元8停止於規定的停止角度位置。
此外,控制部15控制自轉機構14進行4次旋轉90度之時機,即,於停止角度位置之停止時間。於本實施形態中,控制部15控制自轉機構14旋轉之時機,從而消除於壓製室26之壓製處理時產生的模具單元8及收納於其內部之玻璃材料60之溫度不均。
如第1圖所示,於外部殼體2內的搬送路徑之第3緩冷室32及驟熱室20之間形成驟冷部48及交換部50。驟冷部48係用於對從第2緩冷室32搬送來的模具單元8進行急速冷卻的區域,於周圍不配置加熱器,從而與裝置外部成為大致相同的溫度。此外,交換部50係用於進行以下交換的區域:其藉由外部殼體2之開口2A,對收納有成型結束的玻璃成型體之模具單元8及收納有未進行成型處理的新的玻璃材料之模具單元8進行交 換。
如第4圖所示,模具單元8包括模具52及模具支承部件12,模具52安裝於模具支承部件12。模具(成型模具)52具有:上模54、下模56,它們具有成型面,成型面形成為與想要製造的玻璃成型體之形狀相配合;以及筒模58,其用於限制上述上模54及下模56之徑向之相互位置。於上模54及下模56之成型面形成有脫模膜。玻璃材料60配置為夾入到上模54及下模56之間的狀態。於將玻璃材料60加熱到玻璃馳垂溫度以上的狀態下,對上下模54、56向相對接近的方向加壓,從而將玻璃材料轉印成成型面形狀,能壓製成型出期望的形狀之玻璃成型體(光學元件)。
於這裡,於上述的玻璃成型體之製造裝置1中,從壓製室26之壓製工序之開始時到結束時之間,始終係模具單元8之兩側之面面向加熱器40,前後的面未面向加熱器40。因此,模具單元8之兩側部與前部及後部相比受到了更多來自加熱器之放射熱。
對此,於本實施形態中,控制部15控制自轉機構14,以使模具單元8於與初始相對角度位置不同的相對角度位置停止的停止時間比模具單元8在各處理室中於初始相對角度位置停止的停止時間更長。
具體地,控制部15以下述方式控制自轉機構14:於從向各處理室搬入到從各處理室搬出為止的期間,使模具單元8間歇地4次自轉90度。由此,模具單元8剛剛搬入到各處理室之後相對於搬送路徑之相對之角度位置(稱為初始相對角度 位置)與模具單元8即將從各處理室搬出之前相對於搬送路徑之相對之角度位置(稱為相對角度位置)相等。
此外,控制部15控制自轉機構14,使上述4次旋轉的時機中,模具單元8於90度或270度之相對角度位置停止的時間比模具單元8在初始相對角度位置或相對於初始相對角度位置旋轉了180度之相對角度位置停止的時間更長。
由此,於壓製室26以外的各處理室中,於模具單元8之壓製步驟中未面向加熱器40之部分與於壓製步驟中面向加熱器40之部分相比,從各室之加熱器34、36、38、42、44、46受到了更多的熱量。因此,能抑制於壓製步驟中發生的模具單元8及模具單元8內的玻璃材料60之溫度分佈之不均。
此外,像以下說明的那樣,藉由決定壓製室26以外的各室中的自轉機構14之驅動時機,能更為高效地抑制玻璃材料60之溫度分佈之不均的發生。
第5圖係表示於為了決定壓製室26以外的各室中的自轉機構之驅動時機而假想出的各模式中,於各角度位置之停止時間之比例的圖。本實施形態之玻璃成型體之製造裝置1之壓製室26以外的各室中的自轉機構14間歇地每次旋轉90度。於是,如第5圖所示,使剛搬送到各室之後的模具單元8之角度位置係初始角度位置,於相對於將模具單元從搬入到各室到搬出為止的滯留時間,模具單元8相對於該初始角度位置向逆時針方向以90度或270度停止的時間之比例係0%、40%、60%、80%、85%及100%之情況下,製造玻璃成型體(透鏡),並對各情況觀察像散的發生。此外,於本實施形態中,控制部 15控制自轉機構14,使模具單元8相對於初始角度位置以90度停止的時間與以270度停止的時間相等,並且,模具單元8相對於初始角度位置以0度停止的時間與以180度停止的時間相等。
第6圖係表示模具單元相對於初始角度位置以90度或270度停止的時間之比例與於玻璃成型體(透鏡)產生的像散之間的關係之圖表。此外,圖表中的縱軸表示以使以90度或270度停止的時間係模具單元於各處理室滯留的時間之比例(稱為90°(270°)停止時間比率)之50%時產生的像散個數進行標準化得到的像散之發生個數之比例。
如該圖所示,於90°(270°)停止時間比率小於50%之情況下,像散之發生比率超過1。對此,於90°(270°)停止時間比率增加到50%以上時,像散之發生比率降低,係1以下。並且,於90°(270°)停止時間比率係60%之情況下,像散之發生比率係0.75,於90°(270°)停止時間比率係85%之情況下,像散之發生比率係0.65。此外,於90°(270°)停止時間比率增加到大於85%時,像散之發生比率增加,於90°(270°)停止時間比率係95%之情況下,像散之發生比率係1。
這樣,於90°(270°)停止時間比率係50%以上,並且於95%以下之情況下,像散之發生比率係1以下。此外,藉由使90°(270°)停止時間比率係60%以上,並且於85%以下,能將像散之發生比率抑制於0.65~0.75之間。
因此,較佳為使模具單元8相對於初始角度位置以90度或270度停止的時間係模具單元於各處理室滯留的時間之50%以上且於95%以下。更佳為模具單元於各處理室滯留的時 間之60%以上且於85%以下。
以下,對藉由基於上述討論的本實施形態之玻璃成型體之製造裝置1來製造玻璃成型體之方法進行說明。此外,於以下的說明中,著眼於一個模具單元8,對製造玻璃成型體之方法進行說明,但是於本實施形態之玻璃成型體之製造裝置1中,複數個模具單元8藉由轉台4連續沿著搬送路徑搬送,於各處理室並行地進行加熱、壓製、緩冷等處理。
第7圖係本實施形態之玻璃成型體之製造方法中,表示用於進行玻璃成型之各處理之玻璃材料(玻璃成型體)60之溫度變化的圖表,橫軸表示時間,縱軸表示溫度。
首先,轉台4旋轉,於收納有成型處理結束的玻璃成型體之模具單元8到達交換部50時,外部殼體2之開口部2A之閘門打開。這樣,於外部殼體2之開口部之閘門打開後,經由該開口部2A,將成型處理結束的模具單元8向外部取出,並將收納有新的玻璃材料之模具單元8配置於轉台4的、形成於旋轉盤10之開口10A上。
並且,於從上一次的旋轉動作的結束起經過了預先設定的轉台4之停止時間(以下,稱為間歇時間(takt time))之後,於內部殼體6之周向端部及各室之間設置之閘門打開,轉台4向俯視的逆時針方向旋轉固定角度。此外,間歇時間與從將模具單元8搬入到各室到搬出為止的時間大致相等。由此,模具單元8以保持於模具支承部件12之狀態被搬送到第1驟熱室20內。此時,模具支承部件12藉由設置於內部殼體6之底部之狹縫6E內,因此,模具支承部件12與內部殼體6不會發生 干涉。
於將模具單元8搬送到第1驟熱室20後,進行對模具單元8急速加熱的第1驟熱步驟。於第1驟熱室20內,藉由於搬送路徑之兩側設置之加熱器34,來保持與玻璃馳垂溫度(Ts)相同或者其以上之溫度。並且,搬送到第1驟熱室20之模具單元8被設置於搬送路徑之兩側之加熱器34加熱。
此外,於第1驟熱步驟中,藉由加熱器34對模具單元8進行加熱,並且以下述方式藉由自轉機構14使模具單元8自轉。
即,於將模具單元8搬送到第1驟熱室20後,自轉機構14使模具單元8向俯視的逆時針方向旋轉90度。由此,模具單元8成為相對於剛搬送到第1驟熱室20之後的相對角度位置自轉了90度之狀態。並且,自轉機構14停止,直到模具單元8於第1驟熱室20經過了預先設定的轉台4之停止時間(以下,稱為間歇時間)之42.5%之時間。
並且,於經過了在第1驟熱室20滯留的時間之42.5%之後,自轉機構14再次使模具單元8向俯視的逆時針方向旋轉90度。由此,模具單元8成為相對於剛搬送到第1驟熱室20之後的相對角度位置自轉了180度之狀態。於該狀態下,自轉機構14停止直到經過了間歇時間之7.5%之時間。
於停止了間歇時間之7.5%之時間之後,自轉機構14再次使模具單元8向俯視的逆時針方向旋轉90度。由此,模具單元8成為相對於剛搬送到第1驟熱室20之後的相對角度位置自轉了270度之狀態。於該狀態下,自轉機構14停止直到經 過了間歇時間之42.5%之時間。
並且,於停止了間歇時間之42.5%的時間之後,自轉機構14再次使模具單元8向俯視的逆時針方向旋轉90度。由此,模具單元8回到了與剛搬送到第1驟熱室20之後的相對角度位置相等的狀態。於該狀態下,自轉機構14停止直到經過了間歇時間之7.5%之時間。
於藉由自轉機構14使模具單元8旋轉到與剛搬送到第1驟熱室20之後的相對角度位置相等的狀態後,於經過了間歇時間之7.5%之時間之後,使設置於內部殼體6之周向端部及各室之間的閘門打開,使轉台4向俯視的逆時針方向旋轉固定之角度。由此,模具單元8以保持於模具支承部件12之狀態被搬送到第2驟熱室22內。藉由以像上述那樣的時機利用自轉機構14使模具單元8旋轉,模具單元8相對於初始角度位置以90度或270度停止的時間係模具單元於第1驟熱室20滯留的時間之85%。
於從上一次轉台4之旋轉起經過了預先設定的間歇時間之後,於內部殼體6之周向端部及各室之間設置的閘門打開,轉台4向俯視的逆時針方向旋轉固定角度。由此,模具單元8以保持於模具支承部件12之狀態被搬送到第2驟熱室22內。
於將第2驟熱室22搬送到模具單元8後,進行對模具單元8急速加熱的第2驟熱步驟,直到溫度為玻璃馳垂溫度(Ts)左右。於第2驟熱室22內,藉由加熱器36,來保持與玻璃馳垂溫度(Ts)相同或者其以上的溫度。由此,搬送到第2 驟熱室22內的模具單元8內的玻璃材料60被加熱到玻璃馳垂溫度(Ts)左右。
此外,與此同時,與第1驟熱室20一樣,控制部15控制第2驟熱室22之正下方之自轉機構14,使模具單元8進行以規定的時機向俯視的逆時針方向間歇地旋轉90度之動作。即,控制部15控制自轉機構14,與第1驟熱室20一樣,於第2驟熱室22中亦使模具單元8相對於初始相對角度位置以90度或270度停止的時間係間歇時間之85%。
於從上一次轉台4之旋轉起經過了預先設定的間歇時間之後,於內部殼體6之周向端部及各室之間設置的閘門打開,轉台4向俯視的逆時針方向旋轉固定角度。由此,模具單元8以保持於模具支承部件12之狀態被搬送到均熱室24內。
於將模具單元8搬送到均熱室24時,進行使模具單元8及收納於內部之玻璃材料60均熱化的均熱步驟。於均熱室24內,藉由加熱器38來將溫度保持於玻璃馳垂溫度(Ts)左右。由此,使模具單元8內及模具單元8內的玻璃材料60均熱化,從而使其溫度以玻璃馳垂溫度(Ts)左右的溫度成為均勻的溫度分佈。
此外,控制部15控制自轉機構14,與第1驟熱室20一樣,於均熱室24中亦使模具單元8相對於初始相對角度位置以90度或270度停止的時間係間歇時間之85%。
於從上一次轉台4之旋轉起經過了預先設定的間歇時間之後,於內部殼體6之周向端部及各室之間設置的閘門打開,轉台4向俯視的逆時針方向旋轉固定角度。由此,模具 單元8以保持於模具支承部件12之狀態被搬送到壓製室26內。
於將模具單元8搬送到壓製室26之後,進行壓製步驟。於壓製步驟中,藉由加熱器42對模具單元8加熱,以使其保持於玻璃馳垂溫度(Ts)左右,並且藉由壓製機構47來壓製模具單元8。此時,由於加熱器42設置於搬送路徑之兩側,因此,對模具單元8之搬送路徑之兩側之部分與搬送路徑之前後的部分相比進一步加熱。但是,像上述那樣,於第1驟熱室20、第2驟熱室22及均熱室24中,藉由自轉機構14使模具單元8自轉,以使模具單元8相對於初始相對角度位置以90度或270度停止的時間比以初始相對角度位置停止的時間更長,因此能抑制於模具單元8及玻璃材料60產生的溫度分佈之不均。
並且,於壓製步驟結束後,於從上一次轉台4之旋轉起經過了間歇時間之後,於內部殼體6之周向端部及各室之間設置的閘門打開,轉台4向俯視的逆時針方向旋轉固定角度。由此,將模具單元8以保持於模具支承部件12之狀態搬送到第1緩冷室28內。
於第1緩冷室28中,藉由加熱器42對模具單元8加熱,並進行使模具單元8緩慢冷卻的第1緩冷步驟。此外,控制部15控制自轉機構14,於第1緩冷室28中,亦與第1驟熱室20一樣,模具單元8相對於初始角度位置以90度或270度停止的時間係模具單元8於第1緩冷室28滯留的時間之85%。
並且,於第1緩冷步驟結束後,於從上一次的旋轉起經過了預先設定的間歇時間之後,於內部殼體6之周向端部及各室之間設置的閘門打開,轉台4向俯視的逆時針方向旋轉 固定角度。由此,將模具單元8以保持於模具支承部件12之狀態搬送到第2緩冷室30內。
於第2緩冷室30中,藉由加熱器44對模具單元8加熱,並進行使模具單元8緩慢冷卻的第2緩冷步驟。於第2緩冷室30內,藉由設置於搬送路徑之兩側之加熱器44,將溫度保持於比玻璃轉移溫度高10℃之溫度(Tg+10℃)、或者與其同等或比其稍低的溫度。並且,控制部15控制自轉機構14,於第2緩冷室30中,亦與第1驟熱室20一樣,模具單元8相對於初始角度位置以90度或270度停止的時間係模具單元8於第2緩冷室30滯留的時間之85%。由此,模具單元8內的玻璃成型體(壓製處理結束的玻璃材料)60被以比玻璃轉移溫度高10℃之溫度(Tg+10℃)均熱化。
於從上一次轉台4之旋轉起經過了間歇時間之後,於內部殼體6之周向端部及各室之間設置的閘門打開,轉台4向俯視的逆時針方向旋轉固定角度。由此,將模具單元8以保持於模具支承部件12之狀態從第2緩冷室30搬送到第3緩冷室32內。
於將第3緩冷室32搬送到模具單元8後,進行對模具單元8進一步緩冷的第3緩冷步驟。於第3緩冷室32內,藉由於搬送路徑之兩側設置之加熱器46來將溫度保持於比玻璃轉移溫度(Tg)充分地低的規定溫度。
並且,控制部15控制自轉機構14,於第3緩冷室32中,亦與第1驟熱室20一樣,模具單元8相對於初始角度位置以90度或270度停止的時間係模具單元8於第3緩冷室32滯留的時 間之85%。由此,模具單元8內的玻璃成型體(壓製處理結束的玻璃材料)60被冷卻到比玻璃轉移溫度(Tg)充分低的溫度。
於從上一次轉台4之旋轉起經過了間歇時間之後,於內部殼體6之周向端部及各處理室之間設置的閘門打開,轉台4旋轉固定角度。由此,模具單元8以保持於模具支承部件12之狀態被搬送到內部殼體6之外部之驟冷部48。
於將模具單元8搬送到驟冷部48時,進行驟冷步驟。於驟冷部48未設置加熱器,成為與裝置周圍相同程度的溫度。因此,模具單元8及內部之玻璃成型體60被急速地冷卻。此外,於驟冷部48未設置自轉機構14,其原因係因為於第3緩冷室32中玻璃成型體60之溫度被冷卻到比玻璃轉移溫度(Tg)充分地低的溫度而固化,所以玻璃成型體60於驟冷部48變形的可能性低。
此外,於從上一次轉台4之旋轉起經過了預先設定的間歇時間之後,於內部殼體6之周向端部及各處理室之間設置的閘門打開,轉台4旋轉固定角度。由此,將模具單元8以保持於模具支承部件12之狀態搬送到交換部50內。
於將模具單元8搬送到交換部50後,進行交換步驟。轉台4之旋轉結束,於收納有成型處理結束的玻璃成型體之模具單元8到達交換部50時,外部殼體2之開口部2A之閘門打開。於外部殼體2之開口部2A之閘門打開後,經由該開口部2A,將成型處理結束的模具單元8取出到外部。並且,收納有新的玻璃材料60之模具單元8載置於轉台4之旋轉盤10上。
藉由以上的工序,玻璃成型體60之製造結束。
像本實施形態那樣,於搬送路徑之兩側設置有加熱器34、36、38、40、42、44、46之玻璃成型體之製造裝置1中,由於從模具單元8之兩側加熱,從加熱器34、36、38、40、42、44、46受到的熱於模具單元8之各部分不同,於模具單元8之表面容易產生溫度分佈。對此,於本實施形態中,於各處理室中,控制部15控制自轉機構14,從而使模具單元8相對於初始相對角度位置以90度或270度停止的停止時間比模具單元8於初始相對角度位置停止的停止時間更長。因此,於第1驟熱室20、第2驟熱室22及均熱室24中對位於搬送方向之兩側之部分加熱之後,藉由自轉機構14使模具單元8自轉,並搬入到壓製室26內。由此,將模具單元8的、與於前一個處理室(第1驟熱室20、第2驟熱室22及均熱室24)中與加熱器34、36、38對置的部分不同的部分配置為與於壓製室26配置之加熱器40長時間對置。即,於前一個處理室(第1驟熱室20、第2驟熱室22及均熱室24)及壓製室26中,構成為使模具單元8自轉,從而使模具單元8相對於加熱器34、36、38、40之相對位置變化,由此,能抑制壓製步驟之模具單元8及模具單元8內的玻璃材料60之溫度分佈之不均,能製造優質的玻璃成型體。
此外,於本實施形態中,於壓製室26中對位於搬送方向之兩側之部分進行加熱後,於第1緩冷室28、第2緩冷室30及第3緩冷室32中,與於壓製室26中與加熱器40對置的部分不同的部分配置為與於第1緩冷室28、第2緩冷室30及第3緩冷室32配置的加熱器42、44、46長時間對置。即,於壓製室26、第1緩冷室28、第2緩冷室30及第3緩冷室32中,構成為使模具 單元8自轉,從而使模具單元8相對於加熱器40、42、44、46之相對位置變化,由此,即使於壓製步驟中產生了溫度分佈之不均,亦能以抑制了模具單元8及模具單元8內的玻璃材料60之溫度分佈之不均的狀態進行緩冷,能製造優質的玻璃成型體。
此外,於本實施形態中,控制部15控制自轉機構14,從而使模具單元8以從初始相對角度位置自轉了90度或270度之相對角度位置停止,因此,於壓製步驟中最難從加熱器40受到放射熱的部分於其它步驟中從加熱器受到最多的放射熱,能更為高效地抑制模具單元8及模具單元8內的玻璃材料60之溫度分佈之不均。
此外,於本實施形態中,模具單元8從初始相對角度位置自轉了90度之相對角度位置之停止時間及模具單元8從初始相對角度位置自轉了270度之相對角度位置之停止時間的合計時間相對於間歇時間之比例係60%以上85%以下。由此,能防止由於於壓製室26以外的處理室中從初始相對角度位置自轉了90度或270度之相對角度位置之停止時間過長,而導致的於模具單元8及玻璃材料60產生的溫度分佈之不均。
此外,於本實施形態中,於壓製室26以外的各處理室20、22、24、28、30、32中,進行了自轉機構14之停止角度位置及停止角度位置之停止時間的控制,但是只要至少於一個室中進行自轉機構的旋轉之控制,便能防止於模具單元8及玻璃材料60產生的溫度分佈之不均。但是,於該情況下,期望於緩冷室中進行自轉機構的旋轉之控制。
此外,於本實施形態中,於壓製室26以外的各處 理室20、22、24、28、30、32中,以相同的方式控制自轉機構之旋轉,但並不限定於此,亦可於各處理室內變更停止角度位置及停止角度位置之停止時間。
此外,於本實施形態中,使模具單元8每次旋轉90度,但並不限定於此,亦可旋轉例如60度或45度。此外,於此情況下,亦期望模具單元從各處理室搬出的角度位置與搬入後的初始相對角度位置相同。
此外,於本實施形態中,對包括第1驟熱室20、第2驟熱室22、均熱室24、壓製室26、第1緩冷室28、第2緩冷室30及第3緩冷室32之玻璃成型體之製造裝置1為例進行了說明,但並不限定於此,本發明亦能應用於設置有複數個壓製室之裝置、或者緩冷室或驟熱室僅包括一室那樣的裝置。即,只要係包括進行模具單元的加熱的加熱室、對模具單元進行壓製處理的壓製室、以及冷卻模具單元之冷卻室之裝置,便能應用本發明。
以下,參照附圖概括本發明。
如第1圖所示,本發明之玻璃成型體之製造方法係藉由玻璃成型體之製造裝置1來製造玻璃成型體之方法,該玻璃成型體之製造裝置1包括:轉台4,其用於將在內部配置有玻璃材料之模具單元8沿著規定的搬送路徑進行搬送;驟熱室20、22及均熱室24,其沿轉台4設置,用於對玻璃材料進行加熱處理;壓製室26,其對玻璃材料進行壓製處理;以及第1~第3緩冷室28、30、32,其對玻璃材料進行緩冷處理;以及加熱器34、36、38、40、42、44、46,其設置於處理室20、22、24、26、28、 30、32之搬送路徑之兩側,其中,玻璃成型體之製造裝置1包括:自轉機構14,其設置於壓製室26以外的各處理室,用於使模具單元8間歇地自轉;及控制部15,其用於控制自轉機構14之停止角度位置及於停止角度位置之停止時間,玻璃成型體之製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加熱步驟,於驟熱室20、22中,藉由加熱器34、36對玻璃材料進行加熱處理;壓製步驟,於壓製室26中,藉由加熱器40對玻璃材料進行加熱,並對玻璃材料進行壓製處理;以及緩冷步驟,於第1~第3緩冷室28、30、32中,藉由加熱器42、44、46控制壓製結束後的成型體之溫度,並使其下降,於緩冷步驟或加熱步驟之至少一方,使模具單元8間歇地自轉,控制部15控制自轉機構14,從而,與模具單元8以剛搬入到各處理室之後相對於搬送路徑之初始相對角度位置停止的停止時間相比,模具單元以與初始相對角度位置不同的相對角度位置停止的停止時間更長。
此外,如第1圖所示,本發明之玻璃成型體之製造裝置1包括:轉台4,其用於將於內部配置有玻璃材料之模具單元8沿著規定的搬送路徑進行搬送;驟熱室20、22及均熱室24,其沿轉台4設置,用於對玻璃材料進行加熱處理;壓製室26,其對玻璃材料進行壓製處理;及第1~第3緩冷室28、30、32,其對玻璃材料進行緩冷處理;以及加熱器34、36、38、40、42、44、46,其設置於上述處理室20、22、24、26、28、30、32之搬送路徑之兩側,其中,此外,玻璃成型體之製造裝置包括1:自轉機構14,其設置於壓製室26以外的處理室,用於使模具單元8間歇地自轉;及控制部15,其用於控制自轉機構14之停止 角度位置及於停止角度位置之滯留時間,控制部15控制自轉機構14,從而,與模具單元8以剛搬入到各處理室之後相對於搬送路徑之初始相對角度位置停止的停止時間相比,模具單元以與初始相對角度位置不同的相對角度位置停止的停止時間更長。

Claims (11)

  1. 一種玻璃成型體之製造方法,其係藉由玻璃成型體之製造裝置來製造玻璃成型體之方法,該玻璃成型體之製造裝置包括:搬送機構,其用於將在內部配置有玻璃材料之模具單元沿著規定的搬送路徑進行搬送;加熱室,其沿上述搬送路徑設置,用於對上述玻璃材料進行加熱處理;壓製室,其對上述玻璃材料進行壓製處理;及緩冷室,其對上述玻璃材料進行緩冷處理;以及加熱器,其設置於上述加熱室、壓製室及緩冷室之上述搬送路徑之兩側,其中,上述玻璃成型體之製造裝置還包括:自轉機構,其設置於上述緩冷室或加熱室之至少一方,用於使上述模具單元間歇地自轉;以及控制部,其用於控制上述自轉機構之停止角度位置及於停止角度位置之停止時間,玻璃成型體之製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加熱步驟,於上述加熱室中,藉由上述加熱器對上述玻璃材料進行加熱處理;壓製步驟,於上述壓製室中,藉由上述加熱器對上述玻璃材料進行加熱,並對上述玻璃材料進行壓製處理;以及緩冷步驟,於上述緩冷室中,藉由上述加熱器控制經上述壓製處理而成的成型體之溫度,並使其下降,於上述緩冷步驟或加熱步驟之至少一個室中,藉由上述自轉機構使上述模具單元間歇地自轉,上述控制部控制上述自轉機構,與上述模具單元於初始相對角度位置停止或相對於初始相對角度位置自轉至180度之角度位置的停止時間相比,使上述模具單元於與上述初始相對角度或相對於初始相對角度位置自轉至180度之角度位置位置不同的相對角度位置停止的停止時間更長,上述初始相對角度位置係剛搬入到上述緩冷室或加熱室之至少一個室之後相對於上述搬送路徑之位置。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玻璃成型體之製造方法,其中,上述控制部控制上述自轉機構,使於上述模具單元從搬入到上述緩冷室或加熱室之至少一個室起到搬出位置的期間,以從上述初始相對角度位置自轉了90度或270度之相對角度位置停止最長的時間。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玻璃成型體之製造方法,其中,上述控制部控制上述自轉機構,從而使上述模具單元以從上述初始相對角度位置自轉了90度之相對角度位置停止的停止時間,與上述模具單元以從上述初始相對角度位置自轉了270度之相對角度位置停止的停止時間相等。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之玻璃成型體之製造方法,其中,上述搬送機構具有轉台,上述加熱室、壓製室及緩冷室於上述轉台上沿圓周配置。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玻璃成型體之製造方法,其中,於上述緩冷步驟或加熱步驟之兩者中進行上述模具單元之自轉。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玻璃成型體之製造方法,其中,相對於從搬入到上述至少一個室起到搬出為止的時間之間歇時間,上述模具單元從上述初始相對角度位置自轉了90度之相對角度位置之停止時間及上述模具單元從上述初始相對角度位置自轉了270度之相對角度位置之停止時間之合計時間的比例係60%以上85%以下。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玻璃成型體之製造方法,其中,上述模具單元具有:成型模具,其具有與上述玻璃成型體之形狀對應的成型面;以及模具支承部件,其用於保持上述成型模具。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玻璃成型體之製造方法,其中,上述搬送機構具有形成有開口之轉台,上述模具單元以跨越上述開口之方式載置於上述轉台來進行搬送,上述自轉機構配置於上述轉台之下方,並且能沿上下方向伸長,並且,具有以中心軸為中心能自轉的自轉軸。
  9. 一種玻璃成型體之製造裝置,其包括:搬送機構,其用於將在內部配置有玻璃材料之模具單元沿著規定的搬送路徑進行搬送;加熱室,其沿上述搬送路徑設置,用於對上述玻璃材料進行加熱處理;壓製室,其對上述玻璃材料進行壓製處理;及緩冷室,其對上述成型體進行緩冷處理;以及加熱器,其設置於上述加熱室、壓製室及緩冷室之上述搬送路徑之兩側,其中,上述玻璃成型體之製造裝置還包括:自轉機構,其設置於上述緩冷室或加熱室之至少一個室,用於使上述模具單元間歇地自轉;以及控制部,其用於控制上述自轉機構之停止角度位置及於停止角度位置之滯留時間,上述控制部控制上述自轉機構,與上述模具單元於初始相對角度位置或相對於初始相對角度位置自轉至180度之角度位置停止的停止時間相比,使上述模具單元於與上述初始相對角度位置或相對於初始相對角度位置自轉至180度之角度位置不同的相對角度位置停止的停止時間更長,上述初始相對角度位置係剛搬入到上述緩冷室或加熱室之至少一個室之後相對於上述搬送路徑的位置。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玻璃成型體之製造裝置,其中,上述模具單元具有:成型模具,其具有與上述玻璃成型體之形狀對應的成型面;以及模具支承部件,其用於保持上述成型模具。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或10項之玻璃成型體之製造裝置,其中,上述搬送機構具有形成有開口之轉台,上述模具單元以跨越上述開口之方式載置於上述轉台來進行搬送,上述自轉機構配置於上述轉台之下方,並且能沿上下方向伸長,並且,具有以中心軸為中心能自轉的旋轉軸。
TW103106018A 2013-02-25 2014-02-24 Method for producing glass molded body and device for manufacturing glass molded body TWI63017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34310 2013-02-25
JP2013034310A JP6161321B2 (ja) 2013-02-25 2013-02-25 ガラス成形体の製造方法、及びガラス成形体の製造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00300A TW201500300A (zh) 2015-01-01
TWI630179B true TWI630179B (zh) 2018-07-21

Family

ID=513913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06018A TWI630179B (zh) 2013-02-25 2014-02-24 Method for producing glass molded body and device for manufacturing glass molded body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6161321B2 (zh)
KR (1) KR101725699B1 (zh)
CN (1) CN104968618B (zh)
TW (1) TWI630179B (zh)
WO (1) WO201412959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726464B2 (ja) * 2015-12-28 2020-07-22 Hoya株式会社 光学素子の製造方法及び光学素子の製造装置
CN105800913B (zh) * 2016-02-21 2020-03-20 徐林波 平板玻璃环形旋转板静态成型法
CN105731768B (zh) * 2016-02-28 2019-08-20 广东明轩实业有限公司 平板玻璃圆环旋转连续成型退火炉
KR101884780B1 (ko) * 2017-05-23 2018-08-02 주식회사 필옵틱스 유리 성형 장치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012235A (ja) * 2010-06-29 2012-01-19 Asahi Glass Co Ltd 光学素子の成形装置及び成形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77516B2 (ja) * 1996-04-09 2006-05-24 博 横田 可変バイパス緩閉式逆止弁装置
JP2000226219A (ja) * 1999-02-05 2000-08-15 Nikon Corp 光学素子の製造装置及び製造方法
TW200700333A (en) * 2005-06-24 2007-01-01 Asia Optical Co Inc The method of rotary thermal-conduction for molding and the device thereof
JP5297769B2 (ja) * 2008-11-18 2013-09-25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光学素子の製造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012235A (ja) * 2010-06-29 2012-01-19 Asahi Glass Co Ltd 光学素子の成形装置及び成形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4162669A (ja) 2014-09-08
KR101725699B1 (ko) 2017-04-10
CN104968618A (zh) 2015-10-07
JP6161321B2 (ja) 2017-07-12
TW201500300A (zh) 2015-01-01
KR20150076196A (ko) 2015-07-06
WO2014129592A1 (ja) 2014-08-28
CN104968618B (zh) 2017-1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30179B (zh) Method for producing glass molded body and device for manufacturing glass molded body
TWI603924B (zh) The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of a glass molded object, and the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a glass molded object
JP5994676B2 (ja) ガラス成形体の製造装置、及び、ガラス成形体の製造方法
TWI606016B (zh) Method for producing glass shaped body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glass shaped body
JP6047802B2 (ja) ガラス成形体の製造装置、及び、ガラス成形体の製造方法
JP2008056532A (ja) モールドプレス成形装置、及び成形体の製造方法
JP6081225B2 (ja) ガラス成形体の製造装置、及びガラス成形体の製造方法
JP5690475B2 (ja) 成形装置及び成形品の製造方法
WO2015146399A1 (ja) ガラス成形体の製造装置及びガラス成形体の製造方法
JP6147571B2 (ja) ガラス成形体の製造装置及びガラス成形体の製造方法
TWI720095B (zh) 光學元件的製造方法及光學元件的製造裝置
JP2010222221A (ja) 光学素子の成形用金型
TW201808843A (zh) 玻璃加熱爐
JP2017036157A (ja) ガラス成形体の製造方法、及び、ガラス成形体の製造装置
JP2017019683A (ja) 光学素子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JP2011246326A (ja) 光学素子の成形装置及び成形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