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27570B - 具有內建觸控螢幕的有機發光顯示面板及有機發光顯示裝置 - Google Patents

具有內建觸控螢幕的有機發光顯示面板及有機發光顯示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27570B
TWI627570B TW105143710A TW105143710A TWI627570B TW I627570 B TWI627570 B TW I627570B TW 105143710 A TW105143710 A TW 105143710A TW 105143710 A TW105143710 A TW 105143710A TW I627570 B TWI627570 B TW I62757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layer
display pane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437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814460A (zh
Inventor
權香明
南承熙
朴權植
李得秀
李副烈
安秀昌
Original Assignee
南韓商Lg顯示器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南韓商Lg顯示器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南韓商Lg顯示器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144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144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275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2757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4Connections between sensors and controllers, e.g. routing lines between electrodes and connection pad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40OLEDs integrated with touch scree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3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single layer of sensing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05Electrodes
    • H10K50/82Cathodes
    • H10K50/828Transparent cathodes, e.g. comprising thin metal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6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 H10K50/865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comprising light absorbing layers, e.g. light-blocking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8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colour filters or colour changing media [CCM]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9/873Encapsul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91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 H10K59/8792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comprising light absorbing layers, e.g. black lay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11Cross over in capacitive digitiser, i.e. details of structures for connecting electrodes of the sensing pattern where the connections cross each other, e.g. bridge structures comprising an insulating layer, or vias through substrat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12Electrode mesh in capacitive digitiser: electrode for touch sensing is formed of a mesh of very fine, normally metallic, interconnected lines that are almost invisible to see. This provides a quite large but transparent electrode surface, without need for ITO or similar transparent conductive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0/844Encapsul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Optical Filters (AREA)
  • Geomet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涉及一種具有內建觸控螢幕的有機發光顯示面板及一種具有內建觸控螢幕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該有機發光顯示面板包括:複數個子像素,由複數條資料線以及複數條閘極線定義於該有機發光顯示面板中;一封裝層,具有封裝功能;以及一彩色濾光層,位於該封裝層上。該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包括該有機發光顯示面板。該具有內建觸控螢幕的有機發光顯示面板及該具有內建觸控螢幕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皆提供有使觸控螢幕設置於其中的結構。

Description

具有內建觸控螢幕的有機發光顯示面板及有機發光顯示裝置
本發明涉及具有內建觸控螢幕的有機發光顯示面板及有機發光顯示裝置。
為了響應資訊社會的發展,用於顯示影像之各樣顯示裝置的需求逐漸增加。在這方面,近來,各種顯示裝置(例如,液晶顯示裝置、電漿顯示面板以及有機發光顯示裝置)被廣為使用。
相較於傳統之資料輸入系統(例如,按鍵、鍵盤或滑鼠),許多顯示裝置設置有根據觸控的使用者介面,以使使用者直覺性地及便利性地對裝置直接輸出資料或指令。
為了提供如此之根據觸控的使用者介面,需要可以感測由使用者所做的觸控及準確地偵測觸控座標的能力。
在這方面,相關技術使用選自各樣觸控感測方法(例如,使用電阻薄膜的觸控感測、電容觸控感測、電磁電感觸控感測、紅外線觸控感測及超音波觸控感測)的觸控感測方法以達成觸控感測。
在這方面,電容觸控感測一般被使用以根據觸控電極之間或者觸控電極與指標(例如,手指)之間的電容改變而使用作為觸控感測器設置在觸控面板上之複數個觸控電極來感測觸控及觸控座標。
為了促進顯示裝置的製程及降低顯示裝置的尺寸,對於將包括複數個電極的觸控面板設置在顯示面板中作出各樣的嘗試。
在各樣的顯示裝置中,因為有機電致發光裝置或有機發光二 極體可以自體發光以及不需要一另外的光源,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可被製作為相對的輕薄。
此外,有機發光顯示裝置不僅因為其以低電壓驅動所以在能耗方面有所優勢,但也同時具有其他優秀的特質,例如:可以實施各樣之顏色光的特質;快速響應速度;寬視角;以及高對比度。因此,正在積極研究下一代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
雖然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在顯示方面具有很大的優勢,關於將觸控面板設置在有機發光顯示裝置中,有很大的困難與各樣的限制。
例如,會在製程時所產生之用於保護有機發光顯示面板不受溼氣、空氣、物理衝撞或雜質的侵蝕的一封裝層或者類似元件必須設置在有機發光顯示面板的前表面上,以使有機發光顯示面板變為可靠。然而,這會使製程變得相對的複雜與困難。此外,在不降低顯示表現以及觸控感測可以正常執行的情況下,該封裝層會使判斷觸控感測器的位置變為困難。
此外,在有機發光顯示面板的製程中,有機材料限制了金屬材料所形成的觸控感測器在有機發光顯示面板中被製造之高溫製程的自由程度。
因為有機發光顯示面板在結構特性及製程方面的限制,要將作為觸控感測器的觸控電極設置在有機發光顯示面板中是困難的。亦即,要實現具有內建觸控螢幕面板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是非常困難的。
因此,在相關技術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中,觸控結構是藉由將觸控螢幕面板附接至有機發光顯示面板來實現,而非藉由將觸控螢幕面板設置在有機發光顯示面板中。
在這樣的情形中,觸控螢幕面板必須在附接至有機發光顯示面板之前另外地形成,因此會造成相對複雜的製程以及增加所得到之有機發光顯示裝置的厚度,而這皆會產生問題。
本發明的各種態樣提供一種具有內建觸控螢幕的有機發光顯示面板以及一種具有內建觸控螢幕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兩者皆具有使觸控螢幕設置在其中的結構。
另外,提供一種具有內建觸控螢幕的有機發光顯示面板以及 一種具有內建觸控螢幕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其皆可增強觸控感測表現。
另外,提供一種具有內建觸控螢幕的有機發光顯示面板以及一種具有內建觸控螢幕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其皆具有可被設計以具有超薄外觀的結構。
另外,提供一種具有內建觸控螢幕的有機發光顯示面板以及一種具有內建觸控螢幕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其皆設置為不影響顯示表現且使觸控螢幕面板可以設置於其中。
另外,提供一種具有內建觸控螢幕的有機發光顯示面板以及一種具有內建觸控螢幕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其皆被配置使得根據自電容之觸控感測的兩個觸控感測器金屬(亦即,觸控電極以及觸控線)類型被設置在不同層中。
依據本發明的一態樣,提供一種具有內建觸控螢幕的有機發光顯示面板。
該有機發光顯示面板可以包括:複數個子像素,由複數條資料線以及複數條閘極線定義於該有機發光顯示面板中;以及一觸控感測器(例如觸控電極),內建於該有機發光顯示面板中。
依據本發明的另一態樣,具有內建觸控螢幕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可以包括具有內建觸控螢幕的有機發光顯示面板。
該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可以進一步包括:一觸控感測電路,對該複數個觸控電極中的至少一觸控電極供應一觸控驅動信號,以及根據使用施加有該觸控驅動信號之該複數個觸控電極中的每一個所偵測到的信號感測一觸控以及一觸控位置的至少其中之一。
該有機發光顯示面板可以進一步包括一封裝層以及位於該封裝層上的一彩色濾光片層。
在該有機發光顯示面板中,對應至觸控感測器金屬的該複數個觸控電極可位於該封裝層上。
在該有機發光顯示面板中,複數條觸控線可以位於該封裝層上,以將該複數個觸控電極電性連接至該觸控感測電路,該複數條觸控線作為該觸控感測器金屬。
在該有機發光顯示面板中,該複數個觸控電極以及該複數條 觸控線可以設置在不同層中,一絕緣層夾在該等不同層之間。
該複數條觸控線的每一條通過一接觸孔電性連接至該複數個觸控電極中之一對應的觸控電極,並與剩餘的觸控電極電性絕緣。
在該有機發光顯示面板中,該複數條觸控線中的每一條可以與該複數個觸控電極中之至少一觸控電極重疊。
在該有機發光顯示面板中,該複數個觸控電極可以設置在該封裝層與該彩色濾光片層之間。
在此情形中,一外覆層可以設置在該封裝層與該彩色濾光片層之間。該複數個觸控電極可以設置在該封裝層與該外覆層之間
在該有機發光顯示面板中,該複數個觸控電極可以設置在該彩色濾光片層上。
在此情形中,一外覆層可以設置在該彩色濾光片層上。該複數個觸控電極可以設置在該外覆層上。
依據本發明之再一態樣,具有內建觸控螢幕之有機發光顯示面板可以包括:複數個子像素,由複數條資料線以及複數條閘極線定義於該有機發光顯示面板中;以及一觸控感測器,內建於該有機發光顯示面板中。
在該有機發光顯示面板中,該複數個子像素中的每一個可以包括:一有機發光二極體,包含一第一電極、一有機發光層以及一第二電極;一驅動電晶體,驅動該有機發光二極體;一第一電晶體,電性連接於該驅動電晶體之一第一節點以及對應至該第一電晶體的該複數條資料線的一資料線之間;以及一儲存電容,電性連接在該驅動電晶體的該第一節點與一第二節點之間。
該有機發光顯示面板可以進一步包括:一封裝層,位於該有機發光二極體的該第二電極上;一彩色濾光片層,位於該封裝層上。
在該有機發光顯示面板中,複數個觸控電極可以位於該封裝層上。
一觸控驅動信號可以被施加至該複數個觸控電極中之至少一觸控電極。施加有該觸控驅動信號之該觸控電極可以與對應至一使用者之一觸控操作裝置的一指標一起形成電容。
使用上述所形成之電容感測一觸控或者一觸控位置是可能的。
依據本發明之上述內容,具有內建觸控螢幕的有機發光顯示面板以及具有內建觸控螢幕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係提供有使觸控螢幕設置在其中的結構。
此外,依據本發明,具有內建觸控螢幕的有機發光顯示面板以及具有內建觸控螢幕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可以增強觸控感測性能。
此外,依據本發明,具有內建觸控螢幕的有機發光顯示面板以及具有內建觸控螢幕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提供有使一超薄外觀被設計的結構。
此外,依據本發明,具有內建觸控螢幕的有機發光顯示面板以及具有內建觸控螢幕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提供有設置於其中的觸控螢幕面板而不影響顯示性能。
此外,依據本發明,具有內建觸控螢幕的有機發光顯示面板以及具有內建觸控螢幕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提供有具有兩類型之根據自電容的觸控感測的觸控感測器金屬(亦即,觸控電極以及觸控線)被設置在不同層中的結構。
100‧‧‧有機發光顯示裝置
110‧‧‧有機發光顯示面板
BM‧‧‧黑色矩陣
C1‧‧‧儲存電容
CF‧‧‧彩色濾光片
CF_B‧‧‧藍色濾光片
CF_G‧‧‧綠色濾光片
CF_R‧‧‧紅色濾光片
CFL‧‧‧彩色濾光片層
Cpara‧‧‧寄生電容
DDC‧‧‧資料驅動電路
DL‧‧‧資料線
DP‧‧‧資料墊
DRT‧‧‧驅動電晶體
DVL‧‧‧驅動電壓線
E1‧‧‧第一電極
E2‧‧‧第二電極
EL‧‧‧有機發光層
EVDD‧‧‧驅動電壓
EVSS‧‧‧基極電壓
GDC‧‧‧閘極驅動電路
GL‧‧‧閘極線
IL‧‧‧絕緣層
KD‧‧‧RC延遲
KP‧‧‧觸控感測性能
L01‧‧‧基板/背板
L02‧‧‧醯亞胺層
L03‧‧‧緩衝層
L04‧‧‧層間絕緣薄膜
L05‧‧‧閘極層
L06‧‧‧閘極絕緣薄膜
L07‧‧‧源極/汲極層
L08‧‧‧保護層
L09‧‧‧平坦層
L10‧‧‧第一電極層
L11‧‧‧堤部層
L12‧‧‧有機發光層
L13‧‧‧第二電極層
L14‧‧‧封裝層
L14a‧‧‧第一封裝層
L14b‧‧‧第二封裝層
L14c‧‧‧第三封裝層
LFDS‧‧‧無負載驅動信號
LL‧‧‧鏈接線
N1‧‧‧第一節點
N2‧‧‧第二節點
N3‧‧‧第三節點
OA‧‧‧開口區域
OCL‧‧‧外覆層
OLED‧‧‧有機發光二極體
RVL‧‧‧參考電壓線
SCAN‧‧‧掃描信號
SENSE‧‧‧感測信號
SP‧‧‧子像素
T_TH‧‧‧臨界厚度
T1‧‧‧第一電晶體
T2‧‧‧第二電晶體
TDC‧‧‧觸控驅動電路
TDS‧‧‧觸控驅動信號
TE‧‧‧觸控電極
TL‧‧‧觸控線
TP‧‧‧觸控處理器
TSC‧‧‧觸控感測電路
TSML1‧‧‧第一觸控感測器金屬層
TSML2‧‧‧第二觸控感測器金屬層
TSS‧‧‧觸控感測信號
VDATA‧‧‧資料電壓
VREF‧‧‧參考電壓
本發明之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徵及優勢將可藉由以下之詳細說明與所附圖式而被更清楚地理解,其中:第1圖為描述依據範例實施例具有內建觸控螢幕之有機發光顯示裝置的配置的示意圖;第2圖為描述依據範例實施例具有內建觸控螢幕之有機發光顯示面板的子像素結構的電路圖;第3圖為描述依據範例實施例具有內建觸控螢幕之有機發光顯示面板的另一子像素結構的電路圖;第4圖為描述依據範例實施例在具有內建觸控螢幕之有機發光顯示面板中的顯示驅動圖案的示意圖; 第5圖為描述依據範例實施例在具有內建觸控螢幕之有機發光顯示面板中的觸控感測圖案的示意圖;第6圖為描述依據範例實施例在具有內建觸控螢幕之有機發光顯示面板中的單一觸控電極的示意圖;第7圖為描述依據範例實施例在具有內建觸控螢幕之有機發光顯示面板中的整體(bulk)類型觸控電極的示意圖;第8圖、第9圖為描述依據範例實施例在具有內建觸控螢幕之有機發光顯示面板中之網狀類型觸控電極之示意圖;第10圖為描述依據範例實施例具有內建觸控螢幕之有機發光顯示面板的剖面圖;第11圖為描述依據範例實施例在具有內建觸控螢幕之有機發光顯示面板中的封裝層上彩色濾光片(Color Filter-on-Encapsulation Layer,COE)結構的示意圖;第12圖為描述依據範例實施例在具有內建觸控螢幕之有機發光顯示面板中的封裝層上觸控感測器(Touch Sensor-on-Encapsulation Layer,TOE)結構的示意圖;第13圖為描述依據範例實施例在具有內建觸控螢幕之有機發光顯示面板中的封裝層上複數個金屬觸控器金屬層(Multiple Touch Sensor Metal Layer-on-Encapsulation Layer,M-TOE)結構的示意圖;第14圖、第15圖為描述依據範例實施例具有內建觸控螢幕及M-TOE結構之有機發光顯示面板的平面圖;第16圖為描述依據範例實施例在具有內建觸控螢幕之有機發光顯示面板中的第一COE以及M-TOE組合結構的示意圖;第17圖為描述依據範例實施例在具有內建觸控螢幕之有機發光顯示面板中的第一COE以及M-TOE組合結構的剖面圖;第18圖為描述製造依據範例實施例在具有內建觸控螢幕之有機發光顯示面板中的第一COE以及M-TOE組合結構的程序步驟的示意圖;第19圖為描述依據範例實施例在具有內建觸控螢幕之有機發光顯示面板中的第二COE以及M-TOE組合結構的示意圖;第20圖為描述依據範例實施例在具有內建觸控螢幕之有機發光顯示面 板中的第二COE以及M-TOE組合結構的剖面圖;第21圖為描述製造依據範例實施例在具有內建觸控螢幕之有機發光顯示面板中製造第二COE以及M-TOE組合結構的程序步驟的示意圖;第22圖為描述依據範例實施例在具有內建觸控螢幕之有機發光顯示面板中定義於觸控電極與第二電極之間的距離以及形成於觸控電極與第二電極之間的寄生電容成分的示意圖;第23圖為描述依據範例實施例在具有內建觸控螢幕及第一COE與M-TOE組合結構之有機發光顯示面板中觸控電極TE與第二電極之間的距離的示意圖;第24圖為描述依據範例實施例在具有內建觸控螢幕及第二COE與M-TOE組合結構之有機發光顯示面板中觸控電極與第二電極之間的距離的示意圖;第25圖為描述依據範例實施例在具有內建觸控螢幕之有機發光顯示面板中依據觸控電極與第二電極之間的距離的RC延遲以及觸控感測性能的圖表;以及第26圖為描述依據範例實施例用於移除具有內建觸控螢幕之有機發光顯示裝置的寄生電容成分的無負載驅動的示意圖。
以下,將參考所附圖式之範例詳細地說明本發明的實施例。通過此說明書中,需參考所附圖式,在該等圖式中,會對相同或類似之元件標示相同之元件符號。在本發明之以下說明中,可以省略已知功能或配置的詳細描述,以免不必要地模糊本發明的焦點。
可理解的是,雖然使用各樣的術語(例如,第一、第二、A、B、a或b)描述各種元件,但該等術語僅被用於使元件之間有所區分。元件之內容、順序、排列或數量不受該等術語所限制。可理解的是,當一元件被描述為「連接」或「耦合」至另一元件時,該元件不僅可以是「直接地被連接或耦合」至該另一元件,該元件也可以是藉由一「介入」元件「間接地被連接或耦合」至該另一元件。類似地,當一元件被描述為形成在另一元件「之上」或「之下」時,該元件不僅可以是直接地形成在該另一元 件之上或之下,該元件也可以是藉由一介入元件間接地形成在該另一元件之上或之下。
第1圖為描述依據範例實施例具有內建觸控螢幕之有機發光顯示裝置100的配置的示意圖。
參考第1圖,依據範例實施例之具有內建觸控螢幕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100可以執行顯示功能以顯示影像以及執行觸控感測功能以感測由指標(例如,手指或觸控筆)所做出的觸控。
依據範例實施例之具有內建觸控螢幕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100可以在觸控模式部分中操作以在觸控模式中執行觸控感測功能的同時,在顯示模式部分中操作以在顯示模式中執行顯示功能。
顯示模式部分以及觸控模式部分可以在時段上分割、可以同時在相同時段內、或者可以在時段上重疊。
亦即,用於顯示影像的顯示模式部分以及用於執行觸控感測的觸控模式部分可以分別地或同時地執行。
為了執行此兩種功能(即,顯示功能及觸控感測功能),依據範例實施例之具有內建觸控螢幕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100包括:具有內建觸控螢幕的顯示面板110;顯示驅動電路;以及觸控感測電路TSC。配置有由複數條資料線DL以及複數條閘極線GL所定義的子像素SP以及複數個觸控電極TE被設置在具有內建觸控螢幕的顯示面板110上。顯示驅動電路驅動具有內建觸控螢幕的顯示面板110,以執行顯示功能。觸控感測電路TSC驅動具有內建觸控螢幕的顯示面板110,以執行觸控感測功能。
參考第1圖,顯示驅動電路包括在顯示模式部分中驅動資料線DL的資料驅動電路DDC以及驅動閘極線GL的閘極驅動電路GDC。
顯示驅動電路可以進一步包括至少一控制器以控制資料驅動電路DDC以及閘極驅動電路GDC的操作時序、對於資料驅動電路DDC以及閘極驅動電路GDC的電源供應等等。
參考第1圖,在觸控模式部分中,觸控感測電路TSC可提供觸控驅動信號TDS至觸控電極TE中之至少一觸控電極,以及根據由施加有觸控驅動信號TDS的觸控電極TE所偵測到的觸控感測信號TSS以判定觸控的發生以及/或者所觸控的位置。
觸控感測電路TSC包括觸控驅動電路TDC、觸控處理器TP等等。觸控驅動電路TDC在觸控處理器TP根據從施加有觸控驅動信號TDS的觸控電極TE所接收的信號判定觸控的發生以及/或者所觸控的位置的同時,驅動觸控電極TE。
觸控驅動電路TDC可將觸控驅動信號TDS提供至觸控電極TE,以驅動觸控電極TE。
此外,觸控驅動電路TDC可從施加有觸控驅動信號TDS的觸控電極TE接收觸控感測信號TSS。
觸控驅動電路TDC將所接收的觸控感測信號TSS提供至觸控處理器TP,或者觸控驅動電路TDC將藉由處理所接收的觸控感測信號TSS而獲得的感測資料提供至觸控處理器TP。
觸控處理器TP可使用觸控感測信號TSS或者感測資料來執行觸控演算法,以及藉由執行觸控演算法判定觸控的發生以及/或者所觸控的位置。
如上所述,依據範例實施例之具有內建觸控螢幕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100係使用根據自電容的觸控感測方法,其藉由偵測各個觸控電極TE與指標之間的自電容改變判定觸控的發生以及/或者所觸控的位置。
在依據範例實施例之具有內建觸控螢幕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100中,觸控驅動信號TDS被施加至觸控電極TE以及使用觸控電極TE偵測觸控感測信號TSS。
既然依據範例實施例之具有內建觸控螢幕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100使用如上所述之根據自電容的觸控感測方法來感測觸控,具有內建觸控螢幕的顯示面板110僅需具有根據自電容的觸控感測結構。
據此,不需要對具有內建觸控螢幕的顯示面板110提供兩類型的觸控感測電極(例如,驅動電極及接收電極),以藉此簡化及促進面板製程,以在具有內建觸控螢幕的顯示面板110上形成觸控感測結構。
上述的資料驅動電路DDC、閘極驅動電路GDC、觸控驅動電路TDC以及觸控處理器TP依據功能被歸類。源極驅動電路SDC、閘極驅動電路GDC、觸控驅動電路TDC以及觸控處理器TP可以設置為彼此分離,或者兩個或以上之上述元件可以彼此整合。
第2圖為描述依據範例實施例具有內建觸控螢幕的有機發光顯示面板110的子像素結構的電路圖,以及第3圖為描述依據範例實施例具有內建觸控螢幕的有機發光顯示面板110的另一子像素結構的電路圖。
參考第2圖,在依據範例實施例之具有內建觸控螢幕的有機發光顯示面板110中,每一個子像素SP基本上包括: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驅動電晶體DRT,驅動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第一電晶體T1,將對應至閘極節點的資料傳遞至驅動電晶體DRT的第一節點N1;以及儲存電容C1,將對應至影像信號電壓的資料電壓VDATA或者對應至資料電壓VDATA的電壓維持單一訊框的時間。
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包括第一電極(例如,陰極或陽極)E1、有機發光層EL以及第二電極(例如,陽極或陰極)E2。
例如,基極電壓EVSS被施加至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的第二電極E2。
驅動電晶體DRT藉由將驅動電流供應至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而驅動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
驅動電晶體DRT具有第一節點N1、第二節點N2以及第三節點N3。
對應至閘極節點之驅動電晶體DRT的第一節點N1電性連接至第一電晶體T1的源極節點或汲極節點。
驅動電晶體DRT的第二節點N2電性連接至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的第一電極E1,以及驅動電晶體DRT的第二節點N2為源極節點或汲極節點。
驅動電晶體DRT的第三節點N3為施加有驅動電壓EVDD的節點,驅動電晶體DRT的第三節點電性連接至驅動電壓線DVL,驅動電壓EVDD藉由驅動電壓線DVL而施加,以及驅動電晶體DRT的第三節點為汲極節點或源極節點。
驅動電晶體DRT以及第一電晶體T1可以實施為N型電晶體或者P型電晶體。
第一電晶體T1電性連接於資料線DL與驅動電晶體DRT的第一節點N1之間,以及第一電晶體T1由通過閘極線施加至第一電晶體T1 的閘極節點的掃描信號SCAN所控制。
第一電晶體T1由掃描信號SCAN開啟,以將通過資料線DL所提供的資料電壓VDATA傳遞至驅動電晶體DRT的第一節點N1。
儲存電容C1電性連接在驅動電晶體DRT的第一節點N1與第二節點N2之間。
儲存電容C1為一外部電容,刻意地設計為設置在驅動電晶體DRT的外部,而非作為寄生電容Cgs或Cgd(例如,在驅動電晶體DRT的第一節點N1與第二節點N2之間的內部電容)。
參考第3圖,在依據範例實施例之具有內建觸控螢幕的有機發光顯示面板110中,除了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驅動電晶體DRT、第一電晶體T1以及儲存電容C1之外,每一個子像素SP進一步包括第二電晶體T2。
參考第3圖,第二電晶體T2電性連接在驅動電晶體DRT的第二節點N2與施加有參考電壓VREF的參考電壓線RVL之間,以及第二電晶體T2是由施加至第二電晶體T2之閘極節點的感測信號SENSE(一種類型的掃描信號)所控制。
因為第二電晶體T2被額外地設置,可以更有效地控制子像素SP之驅動電晶體DRT的第二節點N2的電壓狀態。
第二電晶體T2由感測信號SENSE開啟,以將通過參考電壓線RVL所提供的參考電壓VREF傳遞至驅動電晶體DRT的第二節點N2。
第3圖所示之子像素結構對於準確地初始驅動電晶體DRT之第二節點N2的電壓以及感測驅動電晶體DRT的個別特徵(例如,臨界電壓或移動率的程度)以及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的個別特徵(例如,臨界電壓)是有優勢的。
掃描信號SCAN以及感測信號SENSE可為不同的閘極信號。在此情形中,掃描信號SCAN以及感測信號SENSE可藉由不同的閘極線分別施加至第一電晶體T1的閘極節點以及第二電晶體T2的閘極節點。
或者,掃描信號SCAN以及感測信號SENSE可為相同的信號。在此情形中,掃描信號SCAN以及感測信號SENSE可共同地施加至第一電晶體T1的閘極節點以及第二電晶體T2的閘極節點。
以下,將描述允許可具有上述子像素結構之觸控螢幕內建於有機發光顯示面板中的觸控螢幕內建結構,以及與觸控螢幕內建結構相關之整合驅動方法、整合驅動電路以及信號連接結構。
在具有內建觸控螢幕的有機發光顯示面板110中,當子像素結構包括第一電極E1、設置在第一電極E1上的有機發光層EL以及設置在有機發光層EL上之第二電極E2時,可在第二電極E2上設置封裝層,以防止溼氣、空氣等等侵入其中。
第4圖為描述依據範例實施例在具有內建觸控螢幕的有機發光顯示面板110中的顯示驅動圖案的示意圖。
參考第4圖,每一個子像素SP可具有如第2圖、第3圖所示的子像素結構,以及在顯示模式部分中,可由單一資料線DL或者一條或更多條的閘極線驅動。
資料墊DP連接至資料線DL的末端,以將資料線DL電性連接至資料驅動電路DDC。
參考第4圖,雖然單一觸控電極TE的尺寸可以與單一子像素SP的尺寸相同,但不論觸控驅動及觸控感測的效率程度,單一觸控電極TE的尺寸可以大於單一子像素SP的尺寸。
第5圖為描述依據範例實施例在具有內建觸控螢幕的有機發光顯示面板110中的觸控感測圖案的示意圖。
參考第5圖,包括複數個觸控電極TE、複數條觸控線TL以及複數個觸控墊TP的觸控感測圖案(或觸控感測器金屬)依據範例實施例設置在具有內建觸控螢幕的有機發光顯示面板110上。
既然該複數個觸控電極TE為根據於觸控感測的自電容觸控感測器,每一個觸控電極TE會同時作為驅動電極以及接收電極(例如,感測電極)。
在這方面,該複數個觸控電極TE分別設置為彼此電性分離。
此外,該複數個觸控電極TE並不彼此重疊。
該複數條觸控線TL為將該複數個觸控電極TE電性連接至觸控感測電路TSC的信號線。
該複數個觸控墊TP設置在該複數條觸控線TL之預定末端 上並且電性連接至觸控感測電路TSC。
第6圖為描述依據範例實施例在具有內建觸控螢幕之有機發光顯示面板110中的單一觸控電極的示意圖。
參考第6圖,單一觸控電極TE具有通過單一觸控線TL所提供的觸控驅動信號TDS。
單一子像素SP使用通過單一資料線DL所提供的資料電壓VDATA而操作,以及依據子像素的結構,通過一條或多條閘極線GL所提供的掃描信號而操作。
如第6圖所示,該複數個觸控電極TE中的每一個的尺寸大於該複數個子像素SP中的每一個的尺寸。
例如,單一觸控電極TE的尺寸可大於兩個子像素SP的尺寸。
因為如上所述,單一觸控電極TE的尺寸大於兩個子像素SP的尺寸,兩條或更多條閘極線GL或者兩條或更多條資料線DL可設置在由各個觸控電極TE所佔據的區域中。
因為如上所述,在具有內建觸控螢幕之有機發光顯示面板110中,單一觸控電極TE的尺寸大於兩個子像素SP的尺寸,該複數個觸控電極的數量可被減少。據此,觸控驅動信號TDS被提供至觸控電極TE之觸控驅動狀況的數量可被減少或者感測資料可被減少,因此,可增加觸控感測的效率。
然而,當該複數個觸控電極的數量因為觸控電極的尺寸增加而減少時,觸控感測的效率可因為降低的感測資料而改善,但觸控感測的準確性可能會降低。
因此,考慮到觸控感測的效率及準確性,觸控電極的數量及尺寸需要被準確地設定。
在觸控模式部分中,提供至觸控電極TE中的一個或多個觸控電極或者提供至全部的觸控電極TE的觸控驅動信號TDS可為脈衝類型信號。
觸控驅動信號TDS可為具有波形(例如,方波、弦波或者三角波)的脈衝類型信號。
觸控驅動信號TDS可具有預定的波長、相位、振幅等等。
第7圖為描述依據範例實施例在具有內建觸控螢幕之有機發光顯示面板110中的整體(bulk)類型觸控電極TE的示意圖。
參考第7圖,該複數個觸控電極TE中的每一個可為不具有開口區域(第8圖的開口區域OA)的整體類型觸控電極。
當觸控電極TE為整體類型觸控電極時,觸控電極TE可為透明電極。
當觸控電極TE如上所述形成為不具有開口區域OA的整體類型觸控電極時,觸控電極TE可被簡易地圖案化。
此外,當觸控電極TE實施為透明電極時,不影響子像素區域中亮度表現的觸控電極TE可形成在具有內建觸控螢幕之有機發光顯示面板110上。
第8圖及第9圖為描述依據範例實施例在具有內建觸控螢幕之有機發光顯示面板110中的網狀類型觸控電極TE的示意圖。
如第8圖及第9圖所示,該複數個觸控電極TE中的每一個可為具有開口區域OA的網狀類型觸控電極。
當觸控電極TE為網狀類型觸控電極時,觸控電極TE可為透明電極或不透明電極。
當觸控電極TE實施為網狀類型觸控電極時,開口區域OA的每一個對應至各個子像素的發光區域。亦即,各個子像素的第一電極E1位於各個開口區域OA中。
如第8圖所示,依據子像素之配置的形狀,網狀類型觸控電極TE或者其開口區域OA可為菱形形狀。
或者,如第9圖所示,依據子像素之配置的形狀,網狀類型觸控電極TE或者其開口區域OA可為方形形狀。
依據子像素的形狀,網狀類型觸控電極TE或者其開口區域OA可為各類型的形狀,而非僅為菱形或者方形。
如上所述,在不降低子像素的亮度表現下適用於子像素之結構及形狀的觸控電極TE可形成在具有內建觸控螢幕之有機發光顯示面板110上。
第10圖為描述依據範例實施例具有內建觸控螢幕之有機發光顯示面板110的剖面圖。
將參考第10圖描述具有內建觸控螢幕之有機發光顯示面板110的剖面結構。
聚醯亞胺層L02位於基板或者背板L01上。
緩衝層L03位於聚醯亞胺層L02上,以及層間絕緣薄膜L04位於緩衝層L03上。
閘極層L05位於層間絕緣薄膜L04上,以及閘極電極等等可形成在閘極層L05上所期望的位置。
閘極絕緣薄膜L06位於閘極層L05上。
源極/汲極層L07位於閘極絕緣薄膜L06上。
信號線(例如,資料線DL以及鏈接線GL)以及各類電晶體的源極/汲極電極可形成在源極/汲極層L07上。
保護層L08位於源極/汲極層L07上。
平坦層L09位於保護層L08上,以及第一電極層L10位於平坦層L09上。第一電極層L10具有形成在子像素之發光位置中的第一電極E1。
堤部層L11位於第一電極層L10上,以及有機發光層L12位於堤部層L11上。
第二電極層L13位於有機發光層L12上。第二電極層L13共同地形成在全部之子像素區域中。
用於防止溼氣、空氣等等侵入的封裝層L14位於第二電極層L13上。
用於防止封裝層L14倒塌之比周圍部份堆疊的更高的壩體可設置在面板的外圍部分上。
封裝層L14可為單一層,或者可為彼此堆疊之兩個或更多層。
此外,封裝層L14可為金屬層,或者可具有多層結構,在該多層結構中,包括有機及無機層之兩個或更多層彼此堆疊。
在第10圖所示的實施方法中,封裝層L14為多層結構,其 包括第一封裝層L14a、第二封裝層L14b以及第三封裝層L14c。
第一封裝層L14a、第二封裝層L14b以及第三封裝層L14c的每一個可為有機層或者無機層。
參考第10圖,封裝層L14的厚度可依據所考量之封裝表現來判定。
封裝層L14的厚度在觸控驅動及觸控感測方面可具有對RC延遲以及觸控感測表現(觸控靈敏度)的影響。
因此,封裝層L14的厚度必須考量RC延遲以及觸控感測表現(觸控靈敏度)來判定。
將參考第22圖至第25圖更詳細地描述此特徵。
此外,依據範例實施例之具有內建觸控螢幕的有機發光顯示面板110具有封裝層上彩色濾光片(Color Filter-on-Encapsulation Layer,COE)結構以及封裝層上觸控感測器(Touch Sensor-on-Encapsulation Layer,TOE)結構,在COE結構中,彩色濾光片層位於封裝層L14上,以及在TOE結構中,觸控感測器金屬(例如,觸控電極TE以及觸控線TL)位於封裝層L14上。
以下,將更詳細地描述COE結構以及TOE結構。
第11圖為描述依據範例實施例在具有內建觸控螢幕之有機發光顯示面板110中的COE結構的示意圖。
參考第11圖,具有內建觸控螢幕的有機發光顯示面板110具有封裝層L14,以防止有機發光二極體的有機材料被暴露於氧氣、溼氣等等。
封裝層L14可位於共同地設置於全部子像素SP被配置之區域中的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之第二電極E2上。
具有內建觸控螢幕的有機發光顯示面板110進一步包括彩色濾光片層CFL,該彩色濾光片層CFL被設置以對應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的第一電極E1。
彩色濾光片層CFL將由有機發光層EL所產生的白光轉換為具有不同顏色的光。
在彩色濾光片層CFL中,可形成例如紅色濾光片、綠色濾 光片以及藍色濾光片。
參考第11圖,在具有內建觸控螢幕的有機發光顯示面板110中,彩色濾光片層CFL位於封裝層L14上。
此結構稱為COE結構。
第12圖為描述依據範例實施例在具有內建觸控螢幕之有機發光顯示面板110中的TOE結構的示意圖。
如上所述,在觸控模式部分中,觸控驅動信號TDS提供至對應至依據範例實施例在具有內建觸控螢幕的有機發光顯示面板110中該複數個觸控電極TE中的至少一觸控電極TE。施加有觸控驅動信號TDS的觸控電極TE可與對應至使用者的觸控操作裝置的指標一起形成電容(自電容)。
參考第12圖,觸控感測器金屬的複數個觸控電極TE位於封裝層L14上。
此結構稱為TOE結構。
因為具有內建觸控螢幕的有機發光顯示面板110被設計以具有如上所述的COE結構,要改善亮度效率是可能的,以及在某些情況中,能省略圓形偏光器。此外,TOE結構的使用可使具有內建觸控螢幕的有機發光顯示面板110可以在顯示功能無問題的狀況下提供觸控感測功能。此外,可在不需使面板製程複雜化的狀況下將觸控螢幕內建於有機發光顯示面板110中。
此外,觸控感測器金屬除了複數個觸控電極TE之外進一步包括複數條觸控線TL,該複數個觸控電極TE藉由該等觸控線TL而連接至觸控感測電路TSC。
該複數條觸控線TL也位於封裝層L14上。
因為藉由複數個觸控電極TE電性連接至觸控感測電路TSC的觸控線TL如上所述地設置在封裝層L14上,觸控驅動及觸控感測的信號傳輸可被有效率地執行。
第13圖為描述依據範例實施例在具有內建觸控螢幕之有機發光顯示面板110中的封裝層上複數金屬觸控器金屬層(Multiple Touch Sensor Metal Layer-on-Encapsulation Layer,M-TOE)結構的示意圖。
參考第13圖,觸控感測器金屬包括一定數量的觸控電極TE、複數條觸控線TL等等。
該一定數量的觸控電極TE以及該複數條觸控線TL可設置在不同層上。
該複數條觸控線TL設置在第一觸控感測器金屬層TSML1上,而該一定數量的觸控電極TE設置在第二觸控感測器金屬層TSML2上。
或者、該複數條觸控線TL可設置在第二觸控感測器金屬層TSML2上,而該一定數量的觸控電極TE可設置在第一觸控感測器金屬層TSML1上。
該複數條觸控線TL電性連接至該一定數量的觸控電極TE,以使觸控線TL與觸控電極TE之間有一對一的對應關係。
因此,該複數條觸控線TL中的每一條電性連接至一個別的觸控電極TE,該個別的觸控電極TE藉由通過絕緣層延伸的接觸孔對應至該等觸控線TL的每一條,但該等觸控線TL的每一條通過絕緣層與其他觸控電極電性絕緣。
該一定數量的觸控電極TE以及該複數條觸控線TL設置在不同觸控感測器金屬層TSML1、TSML2中且設置在相同封裝層L14上的TOE結構稱為M-TOE結構。
因為具有內建觸控螢幕的有機發光顯示面板110係設計以具有上述的M-TOE結構,必須彼此電性絕緣的觸控電極TE以及觸控線TL可被精準地斷開。
第14圖及第15圖為描述依據範例實施例具有內建觸控螢幕及使用M-TOE結構之有機發光顯示面板110的平面圖。
第14圖顯示觸控電極TE為具有開口區域之網狀類型觸控電極的情形。
在觸控電極TE的每一個下方,可設置兩個或更多個的子像素SP。
因此,觸控電極TE中的每一個必不能阻擋從兩個或更多個下方之子像素SP所發出的光。
當觸控電極TE為具有開口區域之網狀類型觸控電極時,觸 控電極TE可為透明電極或不透明電極。
第15圖顯示觸控電極TE為不具有開口區域之整體類型觸控電極的情形。
在觸控電極TE的每一個下方,可設置兩個或更多個的子像素SP。
因此,觸控電極TE中的每一個必不能阻擋從兩個或更多下方之子像素SP所發出的光。
在這方面,當觸控電極TE為不具有開口區域之整體類型觸控電極時,觸控電極TE可為透明電極。
參考第14圖及第15圖,該複數條觸控線TL中的每一條電性連接至該一定數量的觸控電極TE中之一個觸控電極TE。
該複數條觸控線TL中的每一條必須電性連接至一特定的觸控電極以及必不能電性連接至其他觸控電極。
此外,如第14圖及第15圖所示,該複數條觸控線TL設置於其中之第一觸控感測器金屬層TSML1重疊於該複數個觸控電極設置於其中之第二觸控感測器金屬層TSML2。該複數條觸控線TL中的每一條與該複數個觸控電極TE中之至少一觸控電極重疊。
如上述之設置以重疊之不同類型的觸控感測器金屬TE以及TL可降低觸控感測器金屬TE以及TL不被設置於其中的周圍區域(例如,邊框區域)。
如第14圖及第15圖所示,複數條觸控線TL中的每一條延伸至與其電性連接的一觸控電極TE。或者,該等觸控線TL可延伸至顯示面板的周圍。
如上所述,雖然該複數條觸控線TL中的每一條在上下方向中與該複數個觸控電極TE中之至少一觸控電極重疊,對應於觸控感測器金屬之該複數條觸控線TL與該複數個觸控電極TE被設置在不同之觸控感測器金屬層TSML1、TSML2中,在其中,每條觸控線TL可與非對應的觸控電極TE電性絕緣。
特定地,雖然該複數條觸控線TL中的每一條在上下方向中與該複數個觸控電極TE中之至少一觸控電極重疊,該複數條觸控線TL與 該複數個觸控電極TE被設置於不同層中,以使每條觸控線TL可與該複數個觸控電極TE中對應之觸控電極電性連接且與非對應之觸控電極TE電性絕緣。因此,觸控感測器金屬(觸控電極及觸控線)可正常地操作,且觸控感測可被正常地執行。
此外,對應於觸控感測器金屬之該複數條觸控線TL彼此電性絕緣。此外,該複數條觸控線TL彼此並不重疊。
此外,對應於觸控感測器金屬之該複數個觸控電極TE彼此電性絕緣。此外,該複數個觸控電極TE彼此並不重疊。
參考第14圖及第15圖,每個觸控電極TE藉由接觸孔連接至一對應觸控線TL之部分被稱為橋部。
以下,將描述兩種範例性之COE以及M-TOE組合結構,在該情形中,依據範例實施例在具有內建觸控螢幕的有機發光顯示面板110係被設計以具有COE以及M-TOE結構。
第16圖為描述依據範例實施例在具有內建觸控螢幕之有機發光顯示面板110中的第一COE以及M-TOE組合結構的示意圖。
參考第16圖,第一觸控感測器金屬層TSML1(在其中設置有可為該複數條觸控線TL之第一觸控感測器金屬)藉由絕緣層IL與第二觸控感測器金屬層TSML2(在其中設置有可為該複數個觸控電極TE之第二觸控感測器金屬)分隔。
每個觸控線TL藉由延伸通過絕緣層IL之(位於橋部中之)接觸孔而電性連接至對應的一個別觸控電極TE。
第一觸控感測器金屬層TSML1、絕緣層IL以及第二觸控感測器金屬層TSML2形成一內建觸控螢幕面板。
第一觸控感測器金屬層TSML1、絕緣層IL以及第二觸控感測器金屬層TSML2設置在封裝層L14與彩色濾光片層CFL之間。
因為彩色濾光片層CFL位於上述之內建觸控螢幕面板(第一觸控感測器金屬層TSML1、絕緣層IL以及第二觸控感測器金屬層TSML2)外部,在彩色濾光片層CFL已經被顏色轉換之光可被防止在內建觸控螢幕面板(第一觸控感測器金屬層TSML1、絕緣層IL以及第二觸控感測器金屬層TSML2)中扭曲。因此,要降低觸控感測結構對顯示表現的影 響是可能的。
第17圖為描述依據範例實施例在具有內建觸控螢幕之有機發光顯示面板110中的第一COE以及M-TOE組合結構的剖面圖。
參考第17圖,外覆層OCL設置在封裝層L14與包含複數個圖案化彩色濾光片CF的彩色濾光片層CFL之間。
在彩色濾光片層CFL中,子像素SP的每一個可具有設置於其中之一彩色濾光片CF,彩色濾光片CF的顏色對應至子像素的顏色。
例如,當產生紅光之子像素、產生綠光之子像素以及產生藍光之子像素被設置在具有內建觸控螢幕的有機發光顯示面板110中時,紅色濾光片CF_R、綠色濾光片CF_G以及藍色濾光片CF_B設置在彩色濾光片層CFL中。
黑色矩陣BM可分別地位於兩個相鄰的子像素SP之間。
參考第17圖,該複數個觸控電極TE以及該複數條觸控線TL設置在封裝層L14與外覆層OCL之間。
第17圖顯示第14圖所示之網狀類型觸控電極TE中之一單一觸控電極TE,該單一觸控電極TE與觸控墊TP最接近,以及一單一觸控線TL通過在橋部中之接觸孔電性連接至單一網狀類型觸控電極TE。
第17圖所示之網狀類型觸控電極TE的開口區域的位置對應至子像素的發光區域的位置。
子像素的發光區域的位置對應至子像素的第一電極E1的位置,也對應至對應於子像素之彩色濾光片CF的位置。
參考第17圖,第一觸控感測器金屬層TSML1(在其中設置有複數條觸控線TL)、絕緣層IL以及第二觸控感測器金屬層TSML2(在其中設置有複數個觸控電極TE)設置在封裝層L14與外覆層OCL之間。
亦即,包括第一觸控感測器金屬層TSML1、絕緣層IL以及第二觸控感測器金屬層TSML2之內建觸控螢幕面板設置在封裝層L14與外覆層OCL之間。
更特別地,該複數條觸控線TL設置在封裝層L14上的第一觸控感測器金屬層TSML1中。絕緣層IL設置在第一觸控感測器金屬層TSML1上。此外,該複數個觸控電極TE設置在絕緣層IL上的第二觸控感 測器金屬層TSML2中。
外覆層OCL設置在第二觸控感測器金屬層TSML2上。
參考第17圖,觸控墊TP分別位於在第一觸控感測器金屬層TSML1中該複數條觸控線TL的外側末端上,且電性連接至觸控感測電路TSC。
第18圖為描述製造依據範例實施例在具有內建觸控螢幕之有機發光顯示面板110中的第一COE以及M-TOE組合結構的程序步驟的示意圖。
參考第18圖,在封裝層L14形成以具有第10圖所示之結構後,內建觸控螢幕面板被製程在封裝層L14上。
亦即,觸控線TL設置在封裝層L14上的第一觸控感測器金屬層TSML1上。
觸控線TL的外側末端可作為電性連接至觸控感測電路TSC的觸控墊TP。
絕緣層IL形成在第一觸控感測器金屬層TSML1上,以及複數個等觸控電極TE形成在絕緣層IL上以位於第二觸控感測器金屬層TSML2中。
之後,在其上製程有內建觸控螢幕面板的封裝層L14被覆蓋外覆層OCL。
在此,形成內建觸控螢幕面板之觸控感測器金屬TE、TL以及TP的特定部分被暴露,以連接至觸控感測電路TSC,該特定部分對應至觸控墊TP。
之後,在對應至子像素之邊緣的位置,黑色矩陣BM形成在外覆層OCL上。
接著,對應至子像素之發光區域的彩色濾光片CF被圖案化。
因為外覆層OCL如上所述形成在觸控感測器金屬(例如,觸控線TL、觸控墊TP以及觸控電極TE)上,要使用外覆層OCL保護觸控感測器金屬TE以及TL是可能的。
第19圖為描述依據範例實施例在具有內建觸控螢幕之有機發光顯示面板110中的第二COE以及M-TOE組合結構的示意圖。
參考第19圖,包括該複數個觸控電極TE以及該複數條觸控線TL的觸控感測器金屬設置在彩色濾光片層CFL上。
亦即,封裝層L14、彩色濾光片層CFL以及觸控感測器金屬TE、TL、TP為順序地層疊。
更特別地,第一觸控感測器金屬層TSML1(在其中設置有該複數條觸控線TL)位於設置在封裝層L14上之彩色濾光片層CFL上。
絕緣層IL位於第一觸控感測器金屬層TSML1(在其中設置有該等觸控線TL)上,以及第二觸控感測器金屬層TSML2(在其中設置有該等觸控電極TE)位於絕緣層IL上。
在此,第一觸控感測器金屬層TSML1(在其中設置有該複數條觸控線TL)、絕緣層IL以及第二觸控感測器金屬層TSML2(在其中設置有該複數個觸控電極TE)被設置以對應於設置在有機發光顯示面板110中的內建觸控螢幕面板。
如上所述,在全部與顯示功能相關的圖案(例如,封裝層L14以及彩色濾光片層CFL)被形成後,觸控感測器金屬(亦即,觸控電極TE)被形成以鄰近於最外側部分。接著,使用者觸控指標與對應之觸控電極TE的距離可被降低,以藉此增加指標與對應觸控電極TE之電容位準。因此,感測觸控及觸控位置之操作的精確度可被增加。
第20圖為描述依據範例實施例在具有內建觸控螢幕之有機發光顯示面板110中的第二COE以及M-TOE組合結構的剖面圖。
參考第20圖,外覆層OCL進一步地設置在彩色濾光片層CFL上,彩色濾光片層CFL是藉由在封裝層L14上圖案化複數個彩色濾光片CF而形成。
在彩色濾光片層CFL中,子像素SP的每一個可具有設置於其中之一彩色濾光片CF,彩色濾光片CF的顏色對應至子像素的顏色。
例如,當產生紅光之子像素、產生綠光之子像素以及產生藍光之子像素被設置在具有內建觸控螢幕的有機發光顯示面板110中時,紅色濾光片CF_R、綠色濾光片CF_G以及藍色濾光片CF_B設置在彩色濾光片層CFL中。
黑色矩陣BM可分別地位於兩個相鄰的子像素SP之間。
參考第20圖,如上所述,外覆層OCL設置在彩色濾光片CF上。
此外,包括該複數個觸控電極TE、該複數條觸控線TL以及該複數個等觸控墊TP之觸控感測器金屬設置在外覆層OCL上。
更特定地,第一觸控感測器金屬層TSML1(在其中設置有該複數條觸控線TL)、絕緣層IL以及第二觸控感測器金屬層TSML2(在其中設置有該複數個觸控電極TE)被設置在外覆層OCL上。
可以連接至觸控線TL或者可以為觸控線TL的一部分的觸控墊TP位於第一觸控感測器金屬層TSML1中。
此外,位於第二觸控感測器金屬層TSML2中之觸控電極TE藉由橋部區域中的接觸孔與位於第一觸控感測器金屬層TSML1中的觸控線TL電性連接。
第20圖顯示第14圖所示之網狀類型觸控電極TE中的單一網狀類型觸控電極TE,該單一觸控電極TE與觸控墊TP最接近,以及單一觸控線TL通過在橋部中的接觸孔電性連接至單一網狀類型觸控電極TE。
第20圖所示之網狀類型觸控電極TE的位置對應至子像素的發光區域的位置。
子像素的發光區域的位置對應至子像素的第一電極E1的位置,也對應至對應於子像素之彩色濾光片CF的位置。
第21圖為描述製造依據範例實施例在具有內建觸控螢幕之有機發光顯示面板110中的第二COE以及M-TOE組合結構的程序步驟的示意圖。
參考第21圖,在封裝層L14形成以具有第10圖所示之結構後,黑色矩陣BM形成在子像素的邊緣上。
之後,對應至子像素之發光區域的彩色濾光片CF被圖案化。
在其上具有被圖案化之黑色矩陣BM及彩色濾光片CF之封裝層L14被覆蓋外覆層OCL。
之後,內建觸控螢幕面板形成在外覆層OCL上。
對應至形成內建觸控螢幕面板之觸控感測器金屬的觸控電極TE、觸控線TL以及觸控墊TP被形成在外覆層OCL上。
更特定地,觸控線TL位於外覆層OCL上之第一觸控感測器金屬層TSML1中,絕緣層IL位於第一觸控感測器金屬層TSML1上,以及觸控電極TE位於絕緣層IL上之第二觸控感測器金屬層TSML2中。
位於第二觸控感測器金屬層TSML2中之觸控電極TE藉由橋部區域中的接觸孔而電性連接至位於第一觸控感測器金屬層TSML1中的觸控線TL。
此外,連接至觸控線TL或者為觸控線TL的一部分的觸控墊TP位於第一觸控感測器金屬層TSML1中。
如上所述,外覆層OCL形成在彩色濾光片層CFL上,以及觸控感測器金屬TE、TL及TP形成在外覆層OCL上。因此可以藉由使用外覆層OCL而保護彩色濾光片層CFL以及位於彩色濾光片片層CFL下方的圖案。此外,外覆層OCL可以防止觸控電極TE、觸控線等等與位於外覆層OCL下方之電極、電壓線或者信號線電性干擾。
第22圖為描述依據範例實施例在具有內建觸控螢幕之有機發光顯示面板110中定義於觸控電極TE與第二電極E2之間的距離T以及形成於觸控電極TE與第二電極E2之間的寄生電容成分的示意圖。
參考第22圖,在觸控模式部分期間,觸控驅動信號TDS施加至觸控電極TE。
在此,基極電壓EVSS施加至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的第二電極E2(例如,陰極)。
基極電壓EVSS可為具有地電壓或特定電壓值的直流電壓。
參考第22圖,封裝層L14設置在觸控電極TE與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的第二電極E2之間。
參考第17圖所示的結構,封裝層L14設置在觸控電極TE與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的第二電極E2之間。
參考第20圖所示之結構,封裝層L14以及外覆層OCL設置在觸控電極TE與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的第二電極E2之間。
參考第22圖,在觸控模式部分期間,寄生電容Cpara可形成在施加有觸控驅動信號TDS的觸控電極TE與施加有基極電壓EVSS的第二電極E2之間。
寄生電容Cpara對觸控電極TE以及觸控線TL作為一負載增加RC延遲。
此外,在觸控模式部分期間,寄生電容Cpara可將從施加有觸控驅動信號TDS之觸控電極TE所獲得之感測資料改變,以藉此形成一觸控感測錯誤。
據此,依據範例實施例之在具有內建觸控螢幕之有機發光顯示面板110可具有可以防止寄生電容Cpara之結構特徵。將參考第23圖、第24圖、第25圖描述此特徵。
第23圖為描述依據範例實施例在具有內建觸控螢幕及第一COE和M-TOE組合結構的有機發光顯示面板110中觸控電極TE與第二電極E2之間的距離T1的示意圖,第24圖為描述依據範例實施例在具有內建觸控螢幕及第二COE和M-TOE組合結構的有機發光顯示面板110中觸控電極TE與第二電極E2之間的距離T2的示意圖,以及第25圖為描述依據範例實施例在具有內建觸控螢幕之有機發光顯示面板110中依據觸控電極TE與第二電極E2之間的距離T的RC延遲以及觸控感測性能的圖表。
參考第23圖,在具有內建觸控螢幕以及第一COE和M-TOE組合結構的有機發光顯示面板110中,觸控電極TE與第二電極E2之間的距離T1對應至封裝層L14的厚度。
參考第24圖,在具有內建觸控螢幕以及第二COE和M-TOE組合結構的有機發光顯示面板110中,觸控電極TE與第二電極E2之間的距離T2對應至封裝層L14的厚度與外覆層OCL的厚度的和。
參考第25圖,在具有內建觸控螢幕以及M-TOE組合結構的有機發光顯示面板110中,觸控電極TE與第二電極E2之間的距離T的減少會增加觸控電極TE與第二電極E2之間的寄生電容Cpara,以藉此增加RC延遲及降低觸控感測性能(觸控靈敏度)。
參考第25圖,在具有內建觸控螢幕以及M-TOE組合結構的有機發光顯示面板110中,觸控電極TE與第二電極E2之間的距離T的增加會降低觸控電極TE與第二電極E2之間的寄生電容Cpara,以藉此降低RC延遲及增加觸控感測性能(觸控靈敏度)。
如上所述,觸控電極TE與第二電極E2之間的距離T必須 等於或者大於對應至最大允許RC延遲KD以及最小觸控感測性能KP的臨界厚度T_TH。
據此,在具有設置有第23圖所示之第一COE以及M-TOE組合結構之內建觸控螢幕的有機發光顯示面板110中,封裝層L14必須被形成為相對地厚,以使觸控電極TE與第二電極E2之間的距離T1等於或大於臨界厚度T_TH。
在具有設置有第24圖所示之第二COE以及M-TOE組合結構之內建觸控螢幕的有機發光顯示面板110中,封裝層L14以及外覆層OCL必須被形成為相對地厚,以使觸控電極TE與第二電極E2之間的距離T2等於或大於臨界厚度T_TH。
例如,在具有設置有第23圖所示之第一COE以及M-TOE組合結構之內建觸控螢幕的有機發光顯示面板110中觸控電極TE與第二電極E2之間的距離T1以及在具有設置有第24圖所示之第二COE以及M-TOE組合結構之內建觸控螢幕的有機發光顯示面板110中觸控電極TE與第二電極E2之間的距離T2可等於觸控電極TE與封裝層L14之底部表面(亦即,第二電極E2之頂部表面)之間的距離。在此,臨界厚度T_TH可為5μm。
亦即,該複數個觸控電極TE與封裝層L14的底部表面(亦即,第二電極E2之頂部表面)之間的距離可設計為等於或大於5μm。
這會降低RC延遲以及增強觸控感測性能。
此外,每個高電阻黑色矩陣BM設置在彩色濾光片層CFL中之彩色濾光片CF中之兩個相鄰的彩色濾光片之間。高電阻黑色矩陣BM的電阻等於或大於一預定電阻位準。
因為上述之設置高電阻黑色矩陣BM,觸控感測器金屬可以可靠地設置在包括有機材料的有機發光顯示面板110中。
如上所述,觸控電極TE與第二電極E2之間的距離(亦即,封裝層L14之底部表面與觸控電極TE之間的距離)係設計以等於或大於一預定值T_TH(例如,5μm),以藉此防止寄生電容Cpara產生在第二電極E2與觸控電極TE之間。
如上所述,此結構設計改變(例如,所改變之厚度)可防止 寄生電容Cpara產生在第二電極E2與觸控電極TE之間。或者,在觸控模式部分期間所執行之無負載(load-free)驅動可防止寄生電容Cpara產生在第二電極E2與觸控電極TE之間。
第26圖為描述依據範例實施例用於移除具有內建觸控螢幕之有機發光顯示裝置100之寄生電容成分的無負載驅動的示意圖。
如第26圖所示,在觸控模式部分期間,依據範例實施例之具有內建觸控螢幕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100執行施加無負載驅動信號LFDS至第二電極E2的無負載驅動,以降低第二電極E2與觸控電極TE之間的電位差,以藉此可防止寄生電容Cpara產生在第二電極E2與觸控電極TE之間。
在此,無負載驅動信號LFDS可為與觸控驅動信號TDS相同的信號或者對應至觸控驅動信號TDS的信號。
當無負載驅動信號LFDS與觸控驅動信號TDS相同時,無負載驅動信號LFDS的頻率、相位以及振幅的至少其中之一可以與觸控驅動信號TDS之對應的頻率、相位以及振幅相同。
當無負載驅動信號LFDS與觸控驅動信號TDS在具有內建觸控螢幕的有機發光顯示面板110中傳遞時,信號特徵可能會因為例如信號振幅衰減而改變。改變的程度會因為位置而不同。
在這方面,具有內建觸控螢幕之有機發光顯示裝置100的信號輸出特徵可被例如無負載驅動信號LFDS的頻率、相位以及振幅的至少其中之一所控制,無負載驅動信號LFDS的頻率、相位以及振幅的至少其中之一在無負載驅動信號LFDS實際上被施加至第二電極E2的一點與在觸控驅動信號TDS實際上被施加至觸控電極TE的一點上會與觸控驅動信號TDS之對應的頻率、相位以及振幅相同。
因此,當無負載驅動信號LFDS以及觸控驅動信號TD的信號輸出特徵是由一信號輸出配置(該信號輸出配置使無負載驅動信號LFDS的頻率、相位以及振幅的至少其中之一在無負載驅動信號LFDS實際上被施加至第二電極E2的一點與在觸控驅動信號TDS實際上被施加至觸控電極TE的一點上會與觸控驅動信號TDS之對應的頻率、相位以及振幅相同)所控制時,無負載驅動信號LFDS的頻率、相位以及振幅的至少其中之一 可能會在無負載驅動信號LFDS與觸控驅動信號TDS被輸出時的一點上與觸控驅動信號TDS之對應的頻率、相位以及振幅不同。
依據上述的範例實施例,具有內建觸控螢幕的有機發光顯示面板110以及具有內建觸控螢幕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100設置有使觸控螢幕面板(亦即,觸控感測器金屬)可以設置於其中的結構。
此外,依據範例實施例,具有內建觸控螢幕的有機發光顯示面板110以及具有內建觸控螢幕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100可以增強觸控感測性能。
此外,依據範例實施例,具有內建觸控螢幕的有機發光顯示面板110以及具有內建觸控螢幕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100設置為可以使一超薄外觀被設計的結構。
此外,依據範例實施例,具有內建觸控螢幕的有機發光顯示面板110以及具有內建觸控螢幕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100設置為不影響顯示性能且使觸控螢幕面板(亦即,觸控感測器金屬)可以設置於其中。
此外,依據範例實施例,具有內建觸控螢幕的有機發光顯示面板110以及具有內建觸控螢幕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100設置具有M-TOE結構,在M-TOE結構中,兩個觸控感測器金屬(觸控電極以及觸控線)被設置在不同層中,觸控感測器金屬可達成根據自電容的觸控感測。
上述說明以及所附圖式被提供以對本發明之特定原理進一步說明。熟悉本領域之技術人員可在不脫離本發明之原理下藉由組合、分割或替代作出各樣的修改及變化。所揭露之上述實施例僅為示例性,而非對本發明之原理及範圍做出特定的限制。可理解的是,本發明的範圍將由以下申請專利範圍以及落於本發明之範圍的等同物所定義。
本申請案主張於2016年9月23日提交的韓國專利申請No.10-2016-0122352的權益,其全部內容通過引用併入本文用於所有目的,如同在本文中完全闡述一樣。

Claims (28)

  1. 一種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包括:一有機發光顯示面板,具有一內建觸控螢幕,其中,該有機發光顯示面板包含複數個子像素,由複數條資料線以及複數條閘極線定義於該有機發光顯示面板中、以及複數個觸控電極和複數條觸控線,設置於該有機發光顯示面板上;以及一觸控感測電路,對該等觸控電極中的至少一觸控電極供應一觸控驅動信號,以及根據使用施加有該觸控驅動信號之該複數個觸控電極中的每一個所偵測到的信號感測一觸控以及一觸控位置的至少其中之一,其中,該有機發光顯示面板進一步包含一封裝層以及位於該封裝層上的一彩色濾光片層,該等觸控電極位於該封裝層上,以及其中,該複數條觸控線設置在該封裝層上的一第一觸控感測器金屬層中,一絕緣層設置在該第一觸控感測器金屬層上,該複數個觸控電極設置在該絕緣層上的一第二觸控感測器金屬層中,以及一觸控墊設置在該複數條觸控線中的每個外側末端上,該觸控墊電性連接至該觸控感測電路並且位於該第一觸控感測器金屬層中。
  2.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其中,該複數條觸控線中的每一條通過一接觸孔電性連接至該複數個觸控電極中之一對應的觸控電極,並與剩餘的觸控電極電性絕緣。
  3.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其中,該複數條觸控線中的每一條與該複數個觸控電極中之至少一觸控電極重疊。
  4.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其中,該複數個觸控電極設置在該封裝層與該彩色濾光片層之間。
  5.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其中,該有機發光顯示面板進一步包含設置在該封裝層與該彩色濾光片層之間的一外覆層,以及該複數個觸控電極設置在該封裝層與該外覆層之間。
  6.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其中,該複數個觸控電極設置在該彩色濾光片層上。
  7.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其中,該有機發光顯示面板進一步包含設置在該彩色濾光片層上的一外覆層,以及該複數個觸控電極設置在該外覆層上。
  8.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其中,該複數個觸控電極中的每一個包含不具有一開口區域之一整體類型透明電極。
  9.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其中,該複數個觸控電極中的每一個包含具有一開口區域之一網狀類型透明或不透明電極。
  10.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其中,該複數個觸控電極中的每一個的尺吋大於該複數個子像素中的每一個的尺吋。
  11.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其中,該複數條閘極線中的兩條或更多條閘極線或者該複數條資料線中的兩條或更多條資料線設置在由該複數個觸控電極的每一個所佔用的區域中。
  12.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其中,該複數個觸控電極與該封裝層的一底部表面之間的距離等於或大於5μm。
  13.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進一步包括:一黑色矩陣,設置在該彩色濾光片層中的兩個相鄰彩色濾光片之間,該黑色矩陣的一電阻等於或大於一預定電阻位準。
  14.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其中,該複數個子像素中的每一個包括一有機發光二極體,該有機發光二極體包括一第一電極、一有機發光層以及一第二電極,其中,在一觸控模式部分期間,一無負載驅動信號被施加至該有機發光二極體的該第二電極,以及其中,該無負載驅動信號係與該觸控驅動信號相同的信號或者係對應至該觸控驅動信號的信號。
  15. 一種有機發光顯示面板,具有一內建觸控螢幕,該有機發光顯示面板包括:複數個子像素,由複數條資料線以及複數條閘極線定義於該有機發光顯示面板中;以及一觸控感測器,內建於該有機發光顯示面板中;其中,該複數個子像素中的每一個包含:一有機發光二極體,包含一第一電極、一有機發光層以及一第二電極;一驅動電晶體,驅動該有機發光二極體;一第一電晶體,電性連接於該驅動電晶體之一第一節點與對應至該第一電晶體之該複數條資料線中的一資料線之間;以及一儲存電容,電性連接在該驅動電晶體的該第一節點與一第二節點之間,其中,該有機發光顯示面板進一步包括:一封裝層,位於該有機發光二極體的該第二電極上;一彩色濾光片層,位於該封裝層上;以及複數個觸控電極,對應至該觸控感測器以及位於該封裝層上,其中,一觸控驅動信號被施加至該複數個觸控電極中之至少一觸控電極,其中,施加有該觸控驅動信號之該觸控電極與對應至一使用者之一觸控操作裝置之一指標一起形成電容,以及其中,複數條觸控線設置在該封裝層上之一第一觸控感測器金屬層中,一絕緣層設置在該第一觸控感測器金屬層上,該複數個觸控電極設置在該絕緣層上之一第二觸控感測器金屬層中,以及一觸控墊設置在該複數條觸控線的每個外側末端上,該觸控墊電性連接至該觸控感測電路並且位於該第一觸控感測器金屬層中。
  16.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的有機發光顯示面板,其中,該複數條觸控線中的每一條通過一接觸孔電性連接至該複數個觸控電極中之一對應的觸控電極,並且與剩餘的觸控電極電性絕緣。
  17.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的有機發光顯示面板,其中,該複數條觸控線中的每一條與該複數個觸控電極中之至少一觸控電極重疊。
  18.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的有機發光顯示面板,其中,該複數個觸控電極設置在該封裝層與該彩色濾光層之間。
  19.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的有機發光顯示面板,進一步包括:一外覆層,設置在該封裝層與該彩色濾光片層之間,其中,該複數個觸控電極設置在該封裝層與該外覆層之間。
  20.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的有機發光顯示面板,其中,該複數個觸控電極設置在該彩色濾光片層上。
  21.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所述的有機發光顯示面板,進一步包括:一外覆層,設置在該彩色濾光層上,其中,該複數個觸控電極設置在該外覆層上。
  22.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的有機發光顯示面板,其中,該複數個觸控電極與該封裝層的一底部表面之間的距離等於或大於5μm。
  23.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的有機發光顯示面板,進一步包括:一黑色矩陣,設置在該彩色濾光片層中的兩個相鄰彩色濾光片之間,該黑色矩陣的一電阻等於或大於一預定電阻位準。
  24.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的有機發光顯示面板,其中,該複數個觸控電極中的每一個包含不具有一開口區域之一整體類型透明電極。
  25.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的有機發光顯示面板,其中,該複數個觸控電極中的每一個包含具有一開口區域之一網狀類型透明或不透明電極。
  26.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的有機發光顯示面板,其中,該等觸控電極中的每一個的尺吋大於該等子像素中的每一個的尺吋。
  27.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所述的有機發光顯示面板,其中,該複數條閘極線中的兩條或更多條閘極線或者該複數條資料線中的兩條或更多條資料線設置在由該複數個觸控電極的每一個所佔用的區域中。
  28.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的有機發光顯示面板,其中,在一觸控模式部分期間,施加一無負載驅動信號至該有機發光二極體的該第二電極,以及其中,該無負載驅動信號係與該觸控驅動信號相同的信號或者係對應至該觸控驅動信號的信號。
TW105143710A 2016-09-23 2016-12-28 具有內建觸控螢幕的有機發光顯示面板及有機發光顯示裝置 TWI62757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10-2016-0122352 2016-09-23
KR1020160122352A KR102679093B1 (ko) 2016-09-23 2016-09-23 터치스크린 내장형 유기발광표시패널 및 유기발광표시장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14460A TW201814460A (zh) 2018-04-16
TWI627570B true TWI627570B (zh) 2018-06-21

Family

ID=576295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43710A TWI627570B (zh) 2016-09-23 2016-12-28 具有內建觸控螢幕的有機發光顯示面板及有機發光顯示裝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386956B2 (zh)
EP (1) EP3299940B1 (zh)
JP (2) JP6466394B2 (zh)
KR (2) KR102679093B1 (zh)
CN (1) CN107871760B (zh)
TW (1) TWI62757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561120B1 (ko) 2016-09-23 2023-07-2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스크린 내장형 유기발광표시패널 및 유기발광표시장치
KR101974086B1 (ko) * 2016-09-30 2019-05-0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모듈
KR102608954B1 (ko) * 2016-09-30 2023-12-0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JP6885134B2 (ja) * 2017-03-24 2021-06-0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光学装置、電気光学装置の製造方法、電子機器
CN107180852B (zh) * 2017-05-18 2019-11-15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7275512A (zh) * 2017-05-25 2017-10-20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KR102325262B1 (ko) * 2017-06-01 2021-11-1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디스플레이 장치, 터치 디스플레이 패널 및 터치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의 제조 방법
CN108470753B (zh) * 2018-03-28 2021-02-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KR101918146B1 (ko) * 2018-04-27 2018-11-13 셀로코아이엔티 주식회사 인셀 터치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2534689B1 (ko) * 2018-06-14 2023-05-19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표시장치, 데이터구동회로 및 구동방법
KR102536348B1 (ko) * 2018-07-19 2023-05-2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를 가지는 표시 장치
KR102575506B1 (ko) * 2018-07-19 2023-09-05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를 구비하는 표시장치
CN113302520B (zh) * 2019-01-16 2024-07-02 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成像装置、其运算处理装置、车辆用灯具、车辆、感测方法
KR20210012216A (ko) * 2019-07-24 2021-02-03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전극들을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20210065627A1 (en) * 2019-08-27 2021-03-04 Novatek Microelectronics Corp. Control method for OLED touch panel and related touch and OLED driver
KR102384388B1 (ko) * 2019-12-18 2022-04-07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20210084913A (ko) * 2019-12-30 2021-07-0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US10908752B1 (en) * 2020-02-14 2021-02-02 Novatek Microelectronics Corp. Display panel with touch sensor
CN111509141B (zh) * 2020-05-06 2023-08-01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KR20220057767A (ko) * 2020-10-30 2022-05-09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2023106247A (ja) * 2022-01-20 2023-08-01 シャープディスプレイ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付き表示装置及びタッチパネル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134426A1 (en) * 2008-11-28 2010-06-03 Dong-Ki Lee Touch sensible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
TWM480722U (zh) * 2014-01-06 2014-06-21 Superc Touch Corp 高準確度之窄邊框內嵌式平面顯示觸控結構
US20140183478A1 (en) * 2012-12-27 2014-07-03 Lg Display Co., Ltd. Flexible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TWM491878U (zh) * 2014-05-29 2014-12-11 Superc Touch Corp 以透明感應電極連接金屬走線的觸控顯示結構

Family Cites Families (4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705652B2 (ja) * 1995-07-28 1998-01-28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透過型液晶表示装置
KR100669773B1 (ko) * 2004-11-18 2007-01-16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유기전계 발광표시장치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US8928597B2 (en) 2008-07-11 2015-01-06 Samsung Display Co., Lt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JP2010181747A (ja) 2009-02-06 2010-08-19 Seiko Instruments Inc タッチセンサ機能付液晶表示装置
JP5306059B2 (ja) 2009-05-29 2013-10-02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ウェスト タッチパネル、表示パネル、タッチパネル用基板、表示パネル用基板および表示装置
JP2011023558A (ja) * 2009-07-16 2011-02-03 Sharp Corp 有機el表示装置
JP5789113B2 (ja) 2011-03-31 2015-10-07 株式会社Joled 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WO2013018591A1 (ja) * 2011-07-29 2013-02-0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基板および電気光学装置
US8994673B2 (en) * 2011-12-09 2015-03-31 L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with integrated touch screen having electrical connections provided in inactive regions of display panel
US9910301B2 (en) * 2012-02-23 2018-03-06 Switch Materials, Inc. Switchable optical filter apparatus with light
JP2015111318A (ja) 2012-03-22 2015-06-1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カラーフィルター一体型タッチパネル
US9214507B2 (en) * 2012-08-17 2015-12-15 Apple Inc. Narrow border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display
JP5827972B2 (ja) * 2013-04-17 2015-12-02 ジオマテック株式会社 タッチセンサ一体型表示装置
US9292145B2 (en) * 2013-07-08 2016-03-22 Elo Touch Solutions, Inc. Multi-user multi-touch projected capacitance touch sensor
JP6253923B2 (ja) 2013-08-30 2017-12-27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タッチセンサ内蔵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装置
JP6097663B2 (ja) 2013-09-12 2017-03-15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タッチパネル機能内蔵表示装置
JP2015072663A (ja) 2013-10-04 2015-04-16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
KR102148621B1 (ko) 2013-12-13 2020-08-26 애플 인크. 자기-정전용량성 터치 센서를 위한 통합된 터치 및 디스플레이 아키텍처
JP2015143933A (ja) 2014-01-31 2015-08-06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静電容量型センサ付き表示装置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KR102193915B1 (ko) * 2014-02-10 2020-12-2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 기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JP2016004280A (ja) * 2014-06-13 2016-01-12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タッチ検出装置及びタッチ検出機能付き表示装置
KR101648571B1 (ko) * 2014-07-16 2016-08-1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인 셀 터치 타입의 표시장치
KR102173545B1 (ko) * 2014-08-05 2020-11-0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인 셀 타입의 터치 구조를 갖는 유기발광표시장치
KR101671578B1 (ko) 2014-08-11 2016-11-02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센서 일체형 표시장치
JP6255107B2 (ja) * 2014-08-28 2017-12-27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加飾材付き基材、加飾層形成用転写材料、タッチパネル、及び、情報表示装置
KR102326807B1 (ko) 2014-11-26 2021-11-15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발광표시장치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05843433B (zh) * 2015-01-30 2019-01-18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触摸显示设备
KR102283002B1 (ko) 2015-02-16 2021-07-3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KR102352406B1 (ko) * 2015-03-02 2022-01-1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및 표시 장치
US10133426B2 (en) * 2015-06-18 2018-11-20 X-Celeprint Limited Display with micro-LED front light
US10168844B2 (en) * 2015-06-26 2019-01-01 Samsung Display Co., Ltd.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KR102369933B1 (ko) * 2015-08-03 2022-03-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반도체 발광소자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2390448B1 (ko) * 2015-08-25 2022-04-2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커브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438247B1 (ko) * 2015-09-07 2022-08-3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KR101750428B1 (ko) * 2015-09-24 2017-06-23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스크린 일체형 표시장치
CN106783909A (zh) * 2015-11-19 2017-05-3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KR102421871B1 (ko) * 2015-11-30 2022-07-19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스크린 내장형 표시장치
KR102536250B1 (ko) * 2016-03-17 2023-05-2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10283574B2 (en) * 2016-03-25 2019-05-07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apparatus with bending area capable of minimizing manufacturing defects
KR102514411B1 (ko) * 2016-03-31 2023-03-2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2572720B1 (ko) * 2016-05-03 2023-08-3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5930008B (zh) * 2016-05-04 2018-12-25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内嵌触摸液晶面板及其阵列基板
KR20180006519A (ko) 2016-07-07 2018-01-1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KR102668184B1 (ko) * 2016-07-25 2024-05-2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102557892B1 (ko) * 2016-08-19 2023-07-2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134426A1 (en) * 2008-11-28 2010-06-03 Dong-Ki Lee Touch sensible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
US20140183478A1 (en) * 2012-12-27 2014-07-03 Lg Display Co., Ltd. Flexible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TWM480722U (zh) * 2014-01-06 2014-06-21 Superc Touch Corp 高準確度之窄邊框內嵌式平面顯示觸控結構
TWM491878U (zh) * 2014-05-29 2014-12-11 Superc Touch Corp 以透明感應電極連接金屬走線的觸控顯示結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299940A1 (en) 2018-03-28
JP6767522B2 (ja) 2020-10-14
JP2018049253A (ja) 2018-03-29
TW201814460A (zh) 2018-04-16
CN107871760A (zh) 2018-04-03
US20180088726A1 (en) 2018-03-29
JP2019110127A (ja) 2019-07-04
KR20240100337A (ko) 2024-07-01
CN107871760B (zh) 2021-08-31
EP3299940B1 (en) 2022-11-30
JP6466394B2 (ja) 2019-02-06
KR102679093B1 (ko) 2024-06-28
KR20180033360A (ko) 2018-04-03
US10386956B2 (en) 2019-08-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27570B (zh) 具有內建觸控螢幕的有機發光顯示面板及有機發光顯示裝置
JP6375361B2 (ja) タッチスクリーン内蔵型有機発光表示パネル及び有機発光表示装置
US10955952B2 (en) Display panel having built-in touchscreen, display device having built-in touch screen, integrated driving circuit, and driving method
US10540033B2 (en) Display panel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KR102498436B1 (ko) 터치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터치 디스플레이 패널
US20190129567A1 (en) Display device
KR102709760B1 (ko) 표시장치
KR102723321B1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20240159553A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