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22576B - 鹼產生劑、含有該鹼產生劑的鹼反應性組成物及鹼產生方法 - Google Patents

鹼產生劑、含有該鹼產生劑的鹼反應性組成物及鹼產生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22576B
TWI622576B TW103122232A TW103122232A TWI622576B TW I622576 B TWI622576 B TW I622576B TW 103122232 A TW103122232 A TW 103122232A TW 103122232 A TW103122232 A TW 103122232A TW I622576 B TWI622576 B TW I62257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
carbon atoms
general formula
alkyl group
alkali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222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512159A (zh
Inventor
酒井信彥
簗場康佑
有光晃二
Original Assignee
和光純藥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學校法人東京理科大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和光純藥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學校法人東京理科大學 filed Critical 和光純藥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5121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121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225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2257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279/00Derivatives of guanidine, i.e. compounds containing the group, the singly-bound nitrogen atoms not being part of nitro or nitroso groups
    • C07C279/20Derivatives of guanidine, i.e. compounds containing the group, the singly-bound nitrogen atoms not being part of nitro or nitroso groups containing any of the groups, X being a hetero atom, Y being any atom, e.g. acylguanidines
    • C07C279/24Y being a hetero atom
    • C07C279/26X and Y being nitrogen atoms, i.e. biguanid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9/00Chemical, phys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9/08Processes employing the direct application of electric or wave energy, or particle radiation; Apparatus therefor
    • B01J19/12Processes employing the direct application of electric or wave energy, or particle radiation; Apparatus therefor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 B01J19/122Incoherent waves
    • B01J19/123Ultraviolet ligh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9/00Chemical, phys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9/08Processes employing the direct application of electric or wave energy, or particle radiation; Apparatus therefor
    • B01J19/12Processes employing the direct application of electric or wave energy, or particle radiation; Apparatus therefor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 B01J19/122Incoherent waves
    • B01J19/127Sunlight; Visible ligh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9/00Chemical, phys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9/08Processes employing the direct application of electric or wave energy, or particle radiation; Apparatus therefor
    • B01J19/12Processes employing the direct application of electric or wave energy, or particle radiation; Apparatus therefor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 B01J19/122Incoherent waves
    • B01J19/128Infrared ligh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59/00Compounds having carboxyl groups bound to acyclic carbon atoms and containing any of the groups OH, O—metal, —CHO, keto, ether, groups, groups, or groups
    • C07C59/40Unsaturated compounds
    • C07C59/76Unsaturated compounds containing keto groups
    • C07C59/84Unsaturated compounds containing keto groups containing six membered aromatic r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65/00Compounds having carboxyl groups bound to carbon atoms of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s and containing any of the groups OH, O—metal, —CHO, keto, ether, groups, groups, or groups
    • C07C65/21Compounds having carboxyl groups bound to carbon atoms of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s and containing any of the groups OH, O—metal, —CHO, keto, ether, groups, groups, or groups containing ether groups, groups, groups, or groups
    • C07C65/28Compounds having carboxyl groups bound to carbon atoms of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s and containing any of the groups OH, O—metal, —CHO, keto, ether, groups, groups, or groups containing ether groups, groups, groups, or groups having unsaturation outside the aromatic r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209/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 C07D209/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condensed with one carbocyclic ring
    • C07D209/44Iso-indoles; Hydrogenated iso-indoles
    • C07D209/48Iso-indoles; Hydrogenated iso-indoles with oxygen atoms in positions 1 and 3, e.g. phthalimid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311/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six-membered rings having one oxygen atom as the only hetero atom,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 C07D311/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six-membered rings having one oxygen atom as the only hetero atom,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ortho- or peri-condensed with carbocyclic rings or ring systems
    • C07D311/78Ring systems having three or more relevant rings
    • C07D311/80Dibenzopyrans; Hydrogenated dibenzopyrans
    • C07D311/82Xanthenes
    • C07D311/84Xanthenes with hetero atoms or with carbon atoms having three bonds to hetero atoms with at the most one bond to halogen, e.g. ester or nitrile radicals, directly attached in position 9
    • C07D311/86Oxygen atoms, e.g. xanthon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4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 G03F7/0045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with organic non-macromolecular light-sensitive compoun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dissolution inhibito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2601/00Systems containing only non-condensed rings
    • C07C2601/12Systems containing only non-condensed rings with a six-membered ring
    • C07C2601/14The ring being saturate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2603/00Systems containing at least three condensed rings
    • C07C2603/02Ortho- or ortho- and peri-condensed systems
    • C07C2603/04Ortho- or ortho- and peri-condensed systems containing three rings
    • C07C2603/22Ortho- or ortho- and peri-condensed systems containing three rings containing only six-membered rings
    • C07C2603/24Anthracenes; Hydrogenated anthracen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Materials For Photolithography (AREA)
  • Paper (AREA)
  • Developing Agents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 Pyrane Compounds (AREA)
  • Indole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課題係提供:一種產生強鹼之鹼產生劑,該鹼產生劑係對於被廣泛使用的有機溶劑之溶解性高,能夠使其直接溶解在環氧系化合物等的鹼反應性化合物中,而且具備高耐熱性及低親核性之兩者的性能;含有該鹼產生劑及鹼反應性化合物之鹼反應性組成物;以及鹼產生方法。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以通式(A)表示之化合物、含有該化合物而成之鹼產生劑、鹼反應性組成物及鹼產生方法等,其中該鹼反應性組成物之特徵在於:含有該鹼產生劑及鹼反應性化合物, (式中,R1至R5係各自獨立地表示氫原子、烷基、亦可具 有取代基之芳基或亦可具有取代基之芳烷基,R6係表示氫原子、亦可具有取代基之烷基、烯基、炔基、亦可具有取代基之芳基或是亦可具有取代基之芳烷基,R7係表示氫原子、亦可具有胺基之烷基、亦可具有取代基之芳基或是亦可具有取代基之芳烷基,Z-係表示源自特定構造的羧酸之陰離子)。

Description

鹼產生劑、含有該鹼產生劑的鹼反應性組成物及鹼產生方法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在光阻領域等所使用的鹼產生劑等,更詳言之,係有關於一種藉由照射活性能量線,而具有產生雙胍(biguanide)類作為強鹼的性質之化合物,含有該等而成之鹼產生劑,含有該鹼產生劑的鹼反應性組成物及鹼產生方法。
藉由例如對紅外線、可見光線、紫外線、X射線等的活性能量線具有感受性之聚合起始劑(以下,有時簡記為光聚合起始劑)引起硬化(以下,有時簡記為光硬化),係相較於藉由熱感受性的聚合起始劑(以下,有時簡記為熱聚合起始劑)引起硬化(以下,有時簡記為熱硬化),因為具有能夠在較低溫且較短時間硬化形成微細圖案等許多的優點,所以該等的光聚合起始劑係被廣泛地被使用在塗料、印刷墨水、齒科材料、光阻等表面加工的領域作為光硬化材料。
在光硬化技術所使用之光聚合起始劑,係 可依照所產生的活性種而大致區別為光自由基產生劑、光陽離子(酸)產生劑、光陰離子(鹼)產生劑等三個群組。光自由基產生劑係藉由照射活性能量線而產生自由基種之光聚合起始劑,以往係被廣泛使用,但是自由基種係因空氣中的氧而失去活性,而有聚合反應受到阻礙且硬化被抑制之缺點。因此,一般認為使用光自由基產生劑時,必須對隔離空氣中的氧等特別地下功夫。因為光陽離子(酸)產生劑係藉由照射活性能量線而產生酸之光聚合起始劑,故不會受到氧之阻礙,所以從90年代後半,已在實用上提供各式各樣的光陽離子(酸)產生劑。但是,藉由活性能量線之照射而產生的酸在硬化後亦有時殘留在系內,被指出其使含有光陽離子(酸)產生劑的感光性組成物硬化之後的硬化膜改性而有時膜性能低落等的問題和因酸引起之對半導體基板上的金屬配線之腐蝕性的問題。相對於此,因為光陰離子(鹼)產生劑係藉由照射活性能量線而產生鹼,所以不受到空氣中的氧之阻礙,而不容易產生腐蝕性的問題和硬化膜的改性,所以近年來,其研究開發正積極地進行中。
最近,已研討將含有光陰離子(鹼)產生劑的 感光性組成物應用在光阻材料、光硬化材料等之手段。有提案揭示一種例如具有環氧基之化合物,利用以鹼的作用產生交聯反應而硬化,且藉由照射活性能量線而使胺類在環氧樹脂內產生,隨後藉由加熱處理而使環氧樹脂硬化之方法(例如非專利文獻1)。
藉由從光陰離子(鹼)產生劑產生的胺類而 使環氧系化合物硬化時,1級胺和2級胺時,與環氧基的交聯反應需要長時間,為了提高硬化速度,必須在高溫下進行加熱處理等。又,雖然使用經多官能基化之1級胺或2級胺,且藉由提升交聯密度亦能夠提高硬化速度,但是必須將全部的胺進行光潛在化(保護),且有溶解性有大幅度地降低之虞。相對於此,以3級胺、脒、胍(guanidine)、偶磷氮(phosphazene)等的胺類使環氧系化合物硬化時,因為該等胺類係容易具有作為觸媒之功能,所以即便較少的量亦能夠將環氧系化合物硬化,特別是與具有酸性質子之交聯劑(例如多官能羧酸、多官能酚、多官能硫醇、多官能β-酮酯等)併用時,能夠低溫且迅速地將環氧系化合物硬化。
作為此種胺類,以往已知例如藉由照射活 性能量線而產生3級胺、1,5-二氮雜雙環[4.3.0]-5-壬烯(DBN)、1,8-二氮雜雙環[5.4.0]-7-十一烯(DBU)等的脒之胺醯亞胺(aminimide)系化合物(例如專利文獻1);及硼酸銨系化合物(例如非專利文獻2)等的光陰離子(鹼)產生劑。又,例如已知藉由照射活性能量線而產生1,1,3,3-四甲基胍(TMG)、1,5,7-三氧雜雙環[4.4.0]癸-5-烯(TBD)、7-甲基-1,5,7-三氧雜雙環[4.4.0]癸-5-烯(MTBD)等的胍、偶磷氮等的強鹼之硼酸四苯酯系化合物(例如非專利文獻3);及藉由照射活性能量線進行脫碳酸之羧酸及胺類所構成之化合物(例如專利文獻2);藉由照射活性能量線進行環狀酯化之苯 甲酸系化合物(例如專利文獻3)等的光陰離子(鹼)產生劑。另一方面,作為超過脒和胍之有機強鹼,係已知雙胍類(例如專利文獻4、非專利文獻4、非專利文獻5);亦有報告揭示將雙胍類使用在環氧硬化用途之例子(例如專利文獻5);又,雖然不是作為光陰離子(鹼)產生劑,亦已知使熱分解性化合物與雙胍類形成鹽而應用作為潛在性的熱硬化觸媒(例如專利文獻6、專利文獻7)。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2-131936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11-236416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2012-250969號公報
[專利文獻4]美國專利第2,768,205號公報
[專利文獻5]美國專利第3,261,809號公報
[專利文獻6]日本特開平9-278378號公報
[專利文獻7]日本特開平9-292712號公報
非專利文獻
[非專利文獻1]J. Polym. Sci., PartA:Polym. Chem.,(聚合物化學)32,1793(1994年)
[非專利文獻2]J. Am. Chem. Soc., 1,117,11369(1995年)
[非專利文獻3]J. Am. Chem. Soc.,130,8130(2008年)
[非專利文獻4]Traedron Lett., 39, 2743(1998年)
[非專利文獻5]Chem. Ber. 117,1900- 1912(1984年)
若依照該等含有光陰離子(鹼)產生劑的感光性組成物之硬化製程,藉由從光陰離子(鹼)產生劑產生的鹼,能夠將例如環氧系化合物、矽系化合物等的樹脂材料硬化。
但是,上述的光陰離子(鹼)產生劑,一般而言多半的情況係固體,其大部分係對有機溶劑之溶解性為不充分,對於例如丙二醇甲基醚(PGME)、丙二醇甲基醚乙酸酯(PGMEA)等的二醇系溶劑;例如乳酸乙酯(EL)等的酯系溶劑等在該領域通常所使用的有機溶劑,溶解性特別差。因此,欲將該等含有光陰離子(鹼)產生劑的感光性組成物溶解在上述的有機溶劑而製造硬化膜時,只能夠使用極少量的光陰離子(鹼)產生劑係成為原因,致使曝光部(硬化部)與未曝光部(未硬化部)之對比度變差,或是相反地若欲改善對比度而使用大量的光陰離子(鹼)產生劑時,有該光陰離子(鹼)產生劑以固體的形式析出等之問題點。又,最近,以低環境負荷性為方針而盡力減少有機溶劑的使用量,或是不使用有機溶劑而要求將光陰離子(鹼)產生劑直接溶解在單體、寡聚物等的鹼反應性化合物而製造硬化膜之硬化製程,但是產生強鹼之先前的光陰離子(鹼)產生劑,係因為與鹼反應性化合物的相溶性差,而有難以效率良好地進行反應之問題點。
又,例如由羧酸及胺類所構成之光陰離子(鹼)產生劑時,雖然依照該等的組合亦存在對於有機溶劑不產生溶解性的問題之油狀化合物,但是一般而言此種光陰離子(鹼)產生劑係有缺乏鹼的潛在性、缺少保存安定性,且耐熱性差之問題點。作為所產生的鹼(胺類),係以顯示強鹼性及耐熱性,且親核性低而不被攝入於聚合物(樹脂)中,而具有自由度且具有作為觸媒之功能者為佳。在此種背景之下,被期待開發一種產生強鹼之光陰離子(鹼)產生劑,其對於各種有機溶劑及鹼反應性化合物之溶解性高且具備高耐熱性與低親核性的兩者之性能。
本發明係鑑於上述狀況而進行,提供一種產生強鹼之鹼產生劑、含有該鹼產生劑及鹼反應性化合物之鹼反應性組成物、以及鹼產生方法,其中該鹼產生劑係對於被廣泛使用的有機溶劑之溶解性高,而且能夠使其直接溶解於環氧系化合物等的鹼反應性化合物,且具備高耐熱性與低親核性的兩者之性能。
本發明係藉由以下的構成而成。
(1)以通式(A)表示之化合物,
(式中,R1至R5係各自獨立地表示氫原子;碳數1至 12的烷基;亦可具有選自由碳數1至6的烷基、碳數1至6的烷氧基、鹵素原子及硝基所組成群組之取代基之碳數6至14的芳基;或是亦可具有選自由碳數1至6的烷基、碳數1至6的烷氧基、鹵素原子及硝基所組成群組之取代基之碳數7至15的芳烷基,R6係表示氫原子;亦可具有選自由環氧基、碳數2至6的烷氧基羰基、香豆素基羰基、蒽醌基、氧雜蒽酮基(xanthonyl)及硫雜蒽酮基(thioxanthonyl)所組成群組之取代基之碳數1至12的烷基;碳數2至12的烯基;碳數2至12的炔基;亦可具有選自由碳數1至6的烷基、碳數1至6的烷氧基、鹵素原子及硝基所組成群組之取代基之碳數6至14的芳基;或是亦可具有選自由碳數1至6的烷基、碳數1至6的烷氧基、鹵素原子及硝基所組成群組之取代基之碳數7至15的芳烷基,R7係表示氫原子;亦可具有胺基之碳數1至12的烷基;亦可具有選自由碳數1至6的烷基、碳數1至6的烷氧基、鹵素原子及硝基所組成群組之取代基之碳數6至14的芳基;或是亦可具有選自由碳數1至6的烷基、碳數1至6的烷氧基、鹵素原子及硝基所組成群組之取代基之碳數7至15的芳烷基,Z-係表示以通式(B1)、(B2)、(B3)或(B4)表示之源自羧酸的陰離子),
(式中,R8至R16係各自獨立地表示氫原子、碳數1至12的烷基、碳數6至14的芳基、碳數7至15的芳烷基、碳數1至12的烷氧基、鹵素原子或硝基),
(式中,R17至R25係各自獨立地表示氫原子、碳數1至12的烷基、碳數6至14的芳基、碳數7至15的芳烷基、碳數1至12的烷氧基、鹵素原子或硝基,Y係表示氧原子或硫原子),
(式中,R26至R36係各自獨立地表示氫原子、碳數1至12的烷基、碳數6至14的芳基、碳數7至15的芳烷基、碳數1至12的烷氧基、鹵素原子或硝基,二個R亦可互相鍵結而形成環結構),
(式中,R37至R42係各自獨立地表示氫原子、碳數1至12的烷基、碳數6至14的芳基、碳數7至15的芳烷基、碳數1至12的烷氧基、鹵素原子或硝基,二個R亦可互相鍵結而形成環結構)。
(2)一種鹼產生劑,係含有上述以通式(A)表示之化合物而成。
(3)一種鹼反應性組成物,其特徵在於:含有鹼產生劑及鹼反應性化合物,其中該鹼產生劑係含有上述以通式(A)表示之化合物而成。
(4)一種鹼產生方法,其特徵在於:對上述以通式(A)表示之化合物照射活性能量線。
(5)一種化合物,係以通式(C1)或(C2)表示,
(式中,R1"至R4"係各自獨立地表示碳數1至8的烷基,R5"係表示碳數2至8的烷基,R6"係表示亦可具有選自由環氧基、碳數2至6的烷氧基羰基、香豆素基羰基、蒽醌基、氧雜蒽酮基及硫雜蒽酮基所組成群組之取代基之碳數1至6的烷基;碳數2至6的烯基;或是亦可具有選自由碳數1至6的烷基、碳數1至6的烷氧基、鹵素原子及硝基所組成群組之取代基之碳數7至15的芳烷基,R7"係表示亦可具有胺基之碳數2至8的烷基), (式中,R1''''至R4''''係各自獨立地表示碳數1至8的烷基,R5''''係表示碳數1至10的烷基;或是亦可具有選自由碳數1至6的烷基、碳數1至6的烷氧基、鹵素原子及硝基所組成群組之取代基之碳數6至14的芳基,R7''''係表示亦可具有選自由碳數1至6的烷基、碳數1至6的烷氧基、鹵素原子及硝基所組成群組之取代基之碳數6至14的芳基)。
本發明之以通式(A)表示之化合物,係表示使特定構造的羧酸與雙胍類形成鹽而成者,其藉由照射活性能量線而產生強鹼(雙胍類)。因為該等化合物係對各種有機溶劑及鹼反應性化合物之溶解性高,且具有高耐熱性及低親核性的兩者之性能,所以可發揮作為鹼產生劑之泛用性高的效果。
因為本發明的鹼產生劑係對鹼反應性化合物之溶解性高,能夠於含有鹼反應性化合物的組成物含有大量的該鹼產生劑,所以藉由照射活性能量線而可於該組成物中產生大量的強鹼(雙胍類)之效果。
本發明的鹼反應性組成物,係將藉由照射活性能量線而從本發明的鹼反應性組成物中的鹼產生劑所 產生之強鹼(雙胍類)作為起始劑,使鹼反應性化合物產生聚合反應,不僅鹼反應性化合物有效地進行硬化,且能夠於該組成物中含有大量的鹼產生劑,其結果,係達成能夠得到曝光部(硬化部)與未曝光部(未硬化部)之對比度高的圖案之效果。又,藉由於本發明的鹼反應性組成物中含有二醇醚乙酸酯系溶劑或酯系溶劑而形成圖案,以達成如以下的效果。亦即,達成以下等的效果:(1)因為該等溶劑係具有適當的沸點,所以不僅是能夠穩定地進行調製通常在常溫下進行之組成物,且因為不必提高預烘烤時的烘烤溫度,所以鹼產生劑及鹼反應性化合物不容易受到因熱引起的不良影響;(2)因為該等溶劑係與基板的相容性良好且旋轉塗布時之組成物的延伸良好,所以能夠使該組成物簡便地塗布在基板上;(3)因為相較於其他溶劑,該等溶劑係鹼產生劑的溶解性較高,所以鹼產生劑較不容易產生相分離;及(4)不會如醯胺系溶劑般分解物顯示鹼性,且安定性良好。
相較於藉由熱能而產生鹼之方法,本發明的鹼產生方法係對本發明之以通式(A)表示之化合物照射活性能量線而產生鹼之方法,可更有效率地達成從本發明之以通式(A)表示之化合物產生強鹼(雙胍類)之效果。
為了達成上述的目的,本發明者等重複專心研究之結果,係著眼於已知作為有機強鹼之脒類的1種之DBU的pKa為24.3,胍類的1種之TBD的pKa為26.0,然而雙胍的pKa為31.8,發現藉由將此種強鹼之雙胍類與 對於活性能量線的感受性高之特定構造的羧酸組合,不僅能夠藉由照射活性能量線以產生強鹼,且成為耐熱性高、對有機溶劑及鹼反應性化合物的溶解性良好之鹼產生劑,而完成本發明。
在本發明中,所謂活性能量線,係除了特定波長時以外,不僅可見區域的波長之電磁波(可見光線),亦包含例如紫外線區域的波長之電磁波(紫外線)、紅外線區域的波長之電磁波(紅外線)、X射線等非可見區域的波長之電磁波。在本發明中,係有時使對活性能量線具有感受性的鹼產生劑藉由(照射活性能量線而產生鹼之鹼產生劑)稱為光鹼產生劑。又,有時將波長365nm、405nm、436nm的活性能量線,各自記載為i射線、h射線、g射線。
-本發明之以通式(A)表示之化合物-
本發明的化合物係以下述通式(A)表示者,
(式中,R1至R5係各自獨立地表示氫原子;碳數1至12的烷基;亦可具有選自由碳數1至6的烷基、碳數1至6的烷氧基、鹵素原子及硝基所組成群組之取代基之碳數6 至14的芳基;或是亦可具有選自由碳數1至6的烷基、碳數1至6的烷氧基、鹵素原子及硝基所組成群組之取代基之碳數7至15的芳烷基,R6係表示氫原子;亦可具有選自由環氧基、碳數2至6的烷氧基羰基、香豆素基羰基、蒽醌基、氧雜蒽酮基及硫雜蒽酮基所組成群組之取代基之碳數1至12的烷基;碳數2至12的烯基;碳數2至12的炔基;亦可具有選自由碳數1至6的烷基、碳數1至6的烷氧基、鹵素原子及硝基所組成群組之取代基之碳數6至14的芳基;或亦可具有選自由碳數1至6的烷基、碳數1至6的烷氧基、鹵素原子及硝基所組成群組之取代基之碳數7至15的芳烷基,R7係表示氫原子;亦可具有胺基之碳數1至12的烷基;亦可具有選自由碳數1至6的烷基、碳數1至6的烷氧基、鹵素原子及硝基所組成群組之取代基之碳數6至14的芳基;或亦可具有選自由碳數1至6的烷基、碳數1至6的烷氧基、鹵素原子及硝基所組成群組之取代基之碳數7至15的芳烷基,Z-係表示以通式(B1)、(B2)、(B3)或(B4)之源自羧酸的陰離子),
(式中,R8至R16係各自獨立地表示氫原子、碳數1至12的烷基、碳數6至14的芳基、碳數7至15的芳烷基、 碳數1至12的烷氧基、鹵素原子或硝基),
(式中,R17至R25係各自獨立地表示氫原子、碳數1至12的烷基、碳數6至14的芳基、碳數7至15的芳烷基、碳數1至12的烷氧基、鹵素原子或硝基,Y係表示氧原子或硫原子),
(式中,R26至R36係各自獨立地表示氫原子、碳數1至12的烷基、碳數6至14的芳基、碳數7至15的芳烷基、碳數1至12的烷氧基、鹵素原子或硝基,二個R亦可互相鍵結而形成環結構),
(式中,R37至R42係各自獨立地表示氫原子、碳數1至12的烷基、碳數6至14的芳基、碳數7至15的芳烷基、 碳數1至12的烷氧基、鹵素原子或硝基,二個R亦可互相鍵結而形成環結構)。
作為在通式(A)、(B1)、(B2)、(B3)及(B4)之以 R1至R5及R8至R42表示之碳數1至12的烷基,可為直鏈狀、分枝狀或環狀任一種,具體而言,例如可舉出甲基、乙基、正丙基、異丙基、正丁基、異丁基、第二丁基、第三丁基、環丁基、正戊基、異戊基、第二戊基、第三戊基、新戊基、2-甲基丁基、1,2-二甲基丙基、1-乙基丙基、環戊基、正己基、異己基、第二己基、第三己基、新己基、2-甲基戊基、1,2-二甲基丁基、2,3-二甲基丁基、1-乙基丁基、環己基、正庚基、異庚基、第二庚基、第三庚基、新庚基、環庚基、正辛基、異辛基、第二辛基、第三辛基、新辛基、2-乙基己基、環辛基、正壬基、異壬基、第二壬基、第三壬基、新壬基、環壬基、正癸基、異癸基、第二癸基、第三癸基、新癸基、環癸基、正十一基、環十一基、正十二基、環十二基、降莰基(降莰烷-χ基)、莰基(莰烷-χ基)、薄荷腦基(薄荷烷-χ基)、金剛烷基、十氫萘基等。
該等烷基之中,在通式(A)之R1至R4,係例 如以甲基、乙基、正丙基、異丙基、正丁基、異丁基、第二丁基、第三丁基、環丁基、正戊基、異戊基、第二戊基、第三戊基、新戊基、2-甲基丁基、1,2-二甲基丙基、1-乙基丙基、環戊基、正己基、異己基、第二己基、第三己基、新己基、2-甲基戊基、1,2-二甲基丁基、2,3-二甲基丁基、1-乙基丁基、環己基、正庚基、異庚基、第二庚基、第三 庚基、新庚基、環庚基、正辛基、異辛基、第二辛基、第三辛基、新辛基、2-乙基己基、環辛基、降莰基(降莰烷-x基)等的碳數1至8的直鏈狀、分枝狀或環狀烷基為佳,尤其是例如以甲基、乙基、正丙基、異丙基、正丁基、異丁基、第二丁基、第三丁基、環丁基等碳數1至4的直鏈狀、分枝狀或環狀烷基為較佳,其中,以碳數1的烷基亦即甲基為更佳。在R5,係例如以甲基、乙基、正丙基、異丙基、正丁基、異丁基、第二丁基、第三丁基、環丁基、正戊基、異戊基、第二戊基、第三戊基、新戊基、2-甲基丁基、1,2-二甲基丙基、1-乙基丙基、環戊基、正己基、異己基、第二己基、第三己基、新己基、2-甲基戊基、1,2-二甲基丁基、2,3-二甲基丁基、1-乙基丁基、環己基、正庚基、異庚基、第二庚基、第三庚基、新庚基、環庚基、正辛基、異辛基、第二辛基、第三辛基、新辛基、2-乙基己基、環辛基、正壬基、異壬基、第二壬基、第三壬基、新壬基、環壬基、正癸基、異癸基、第二癸基、第三癸基、新癸基、環癸基、降莰基(降莰烷-χ基)、莰基(莰烷-χ基)、薄荷腦基(薄荷烷-χ基)、金剛烷基、十氫萘基等碳數1至10的直鏈狀、分枝狀或環狀烷基為佳,尤其是例如以甲基、乙基、正丙基、異丙基、正丁基、異丁基、第二丁基、第三丁基、環丁基、正戊基、異戊基、第二戊基、第三戊基、新戊基、2-甲基丁基、1,2-二甲基丙基、1-乙基丙基、環戊基、正己基、異己基、第二己基、第三己基、新己基、2-甲基戊基、1,2-二甲基丁基、2,3-二甲基丁基、1-乙基丁基、環己基、 正庚基、異庚基、第二庚基、第三庚基、新庚基、環庚基、正辛基、異辛基、第二辛基、第三辛基、新辛基、2-乙基己基、環辛基、降莰基(降莰烷-χ基)等的碳數1至8的直鏈狀、分枝狀或環狀烷基為較佳,其中,例如以乙基、正丙基、異丙基、正丁基、異丁基、第二丁基、第三丁基、環丁基、正戊基、異戊基、第二戊基、第三戊基、新戊基、2-甲基丁基、1,2-二甲基丙基、1-乙基丙基、環戊基、正己基、異己基、第二己基、第三己基、新己基、2-甲基戊基、1,2-二甲基丁基、2,3-二甲基丁基、1-乙基丁基、環己基、正庚基、異庚基、第二庚基、第三庚基、新戊基、環庚基、正辛基、異辛基、第二辛基、第三辛基、新辛基、2-乙基己基、環辛基、降莰基(降莰烷-χ基)等的碳數2至8的直鏈狀、分枝狀或環狀烷基為更佳。
上述的烷基之中,在通式(B1)、(B2)、(B3) 及(B4)之R8至R42,係例如以甲基、乙基、正丙基、異丙基、正丁基、異丁基、第二丁基、第三丁基、環丁基等碳數1至4的直鏈狀、分枝狀或環狀烷基為佳,其中,以碳數1的烷基亦即甲基為更佳。
作為在通式(A)之以R1至R7表示之「亦可具 有選自由碳數1至6的烷基、碳數1至6的烷氧基、鹵素原子及硝基所組成群組之取代基之碳數6至14的芳基」之碳數6至14的芳基,可為單環式或縮合多環式的任一種,具體而言,例如可舉出苯基、萘基、蒽基、菲基等、尤其是例如以苯基、萘基等的碳數6至10的芳基為佳,其中, 以碳數6的芳基亦即苯基為較佳。又,在此所表示的芳基之碳數係意味著構成芳基之碳數,構成取代基之碳數係不包含在該以「碳數6至14」表示的碳數。
在通式(A)之以R1至R7表示之「亦可具有選 自由碳數1至6的烷基、碳數1至6的烷氧基、鹵素原子及硝基所組成群組之取代基之碳數6至14的芳基」之碳數1至6的烷基,係意味著鍵結在芳基上的碳原子之碳數1至6的烷基,作為其具體例,例如可舉出甲基、乙基、正丙基、異丙基、正丁基、異丁基、第二丁基、第三丁基、環丁基、正戊基、異戊基、第二戊基、第三戊基、新戊基、2-甲基丁基、1,2-二甲基丙基、1-乙基丙基、環戊基、正己基、異己基、第二己基、第三己基、新己基、2-甲基戊基、1,2-二甲基丁基、2,3-二甲基丁基、1-乙基丁基、環己基等,尤其是例如以甲基、乙基、正丙基、異丙基、正丁基、異丁基、第二丁基、第三丁基、環丁基等碳數1至4的烷基為佳。
在通式(A)之以R1至R7表示之「亦可具有選 自由碳數1至6的烷基、碳數1至6的烷氧基、鹵素原子及硝基所組成群組之取代基之碳數6至14的芳基」之碳數1至6的烷氧基,係意味著鍵結在芳基上的碳原子之碳數1至6的烷氧基,作為其具體例,例如可舉出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異丙氧基、正丁氧基、異丁氧基、第二丁氧基、第三丁氧基、環丁氧基、正戊氧基、異戊氧基、第二戊氧基、第三戊氧基、新戊氧基、2-甲基丁氧基、1,2- 二甲基丙氧基、1-乙基丙氧基、環戊氧基、正己氧基、異己氧基、第二己氧基、第三己氧基、新己氧基、2-甲基戊氧基、1,2-二甲基丁氧基、2,3-二甲基丁氧基、1-乙基丁氧基、環己氧基等,尤其是例如以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異丙氧基、正丁氧基、異丁氧基、第二丁氧基、第三丁氧基、環丁氧基等碳數1至4的烷氧基為佳。
在通式(A)之以R1至R7表示之「亦可具有選 自由碳數1至6的烷基、碳數1至6的烷氧基、鹵素原子及硝基所組成群組之取代基之碳數6至14的芳基」之鹵素原子,係意味著鍵結在芳基上的碳原子之鹵素原子,作為其具體例,例如可舉出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等,尤其是以氯原子、溴原子為佳。
在通式(A)之以R1至R7表示之「亦可具有選 自由碳數1至6的烷基、碳數1至6的烷氧基、鹵素原子及硝基所組成群組之取代基之碳數6至14的芳基」之硝基,係意味著鍵結在芳基上的碳原子之硝基。
在通式(A)之以R1至R7表示之「亦可具有選 自由碳數1至6的烷基、碳數1至6的烷氧基、鹵素原子及硝基所組成群組之取代基之碳數6至14的芳基」之取代基之中,以碳數1至6的烷基、碳數1至6的烷氧基為佳。
作為在通式(B1)、(B2)、(B3)及(B4)之以R8至 R42表示之碳數6至14的芳基,可為單環式或縮合多環式的任一種、具體而言,例如可舉出苯基、萘基、蒽基、菲基等,尤其是例如以苯基、萘基等的碳數6至10的芳基為 佳,其中,以碳數6的芳基亦即苯基為較佳。
作為在通式(A)之以R1至R7表示之「亦可具 有選自由碳數1至6的烷基、碳數1至6的烷氧基、鹵素原子及硝基所組成群組之取代基之碳數7至15的芳烷基」之碳數7至15的芳烷基,可為單環式或縮合多環式的任一種,具體而言,例如可舉出苄基、苯乙基、甲苄基、苯丙基、1-甲基苯乙基、苯丁基、2-甲基苯丙基、四氫萘基、萘甲基、萘乙基、茚基、茀基、蒽甲基、菲甲基等。又,在此所表示的芳烷基之碳數,係意味著構成芳烷基之碳數,構成取代基之碳數係不包含在該以「碳數7至15」表示之碳數。
該等的芳烷基之中,在R1至R5、R7,係以 碳數7的芳烷基之苄基為佳。
該等芳烷基之中,在R6,係以苄基、蒽甲基為佳。
在通式(A)之以R1至R7表示之「亦可具有選自由碳數1至6的烷基、碳數1至6的烷氧基、鹵素原子及硝基所組成群組之取代基之碳數7至15的芳烷基」之碳數1至6的烷基,係意味著鍵結在芳基上的碳原子之碳數1至6的烷基,作為其具體例,例如可舉出甲基、乙基、正丙基、異丙基、正丁基、異丁基、第二丁基、第三丁基、環丁基、正戊基、異戊基、第二戊基、第三戊基、新戊基、2-甲基丁基、1,2-二甲基丙基、1-乙基丙基、環戊基、正己基、異己基、第二己基、第三己基、新己基、2-甲基戊基、 1,2-二甲基丁基、2,3-二甲基丁基、1-乙基丁基、環己基等,尤其是例如以甲基、乙基、正丙基、異丙基、正丁基、異丁基、第二丁基、第三丁基、環丁基等碳數1至4的烷基為佳。
在通式(A)之以R1至R7表示之「亦可具有選 自由碳數1至6的烷基、碳數1至6的烷氧基、鹵素原子及硝基所組成群組之取代基之碳數7至15的芳烷基」之碳數1至6的烷氧基,係意味著鍵結在芳基上的碳原子之碳數1至6的烷氧基,作為其具體例,例如可舉出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異丙氧基、正丁氧基、異丁氧基、第二丁氧基、第三丁氧基、環丁氧基、正戊氧基、異戊氧基、第二戊氧基、第三戊氧基、新戊氧基、2-甲基丁氧基、1,2-二甲基丙氧基、1-乙基丙氧基、環戊氧基、正己氧基、異己氧基、第二己氧基、第三己氧基、新己氧基、2-甲基戊氧基、1,2-二甲基丁氧基、2,3-二甲基丁氧基、1-乙基丁氧基、環己氧基等,尤其是例如以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異丙氧基、正丁氧基、異丁氧基、第二丁氧基、第三丁氧基、環丁氧基等碳數1至4的烷氧基為佳。
在通式(A)之以R1至R7表示之「亦可具有選 自由碳數1至6的烷基、碳數1至6的烷氧基、鹵素原子及硝基所組成群組之取代基之碳數7至15的芳烷基」之鹵素原子,係意味著鍵結在芳基上的碳原子之鹵素原子,作為其具體例,例如可舉出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等,尤其是以氯原子、溴原子為佳。
在通式(A)之以R1至R7表示之「亦可具有選 自由碳數1至6的烷基、碳數1至6的烷氧基、鹵素原子及硝基所組成群組之取代基之碳數7至15的芳烷基」之硝基,係意味著鍵結在芳基上的碳原子之硝基。
在通式(A)之以R1至R7表示之「亦可具有選 自由碳數1至6的烷基、碳數1至6的烷氧基、鹵素原子及硝基所組成群組之取代基之碳數7至15的芳烷基」之取代基之中,係以碳數1至6的烷基、碳數1至6的烷氧基為佳。
作為在通式(B1)、(B2)、(B3)及(B4)之以R8至 R42表示之碳數7至15的芳烷基,可為單環式或縮合多環式的任一種,具體而言,例如可舉出苄基、苯乙基、甲苄基、苯丙基、1-甲基苯乙基、苯丁基、2-甲基苯丙基、四氫萘基、萘甲基、萘乙基、茚基、茀基、蒽甲基、菲甲基等,尤其是以碳數7的芳烷基之苄基為佳。
作為在通式(A)之以R6表示之「亦可具有選 自由環氧基、碳數2至6的烷氧基羰基、香豆素基羰基、蒽醌基、氧雜蒽酮基及硫雜蒽酮基所組成群組之取代基之碳數1至12的烷基」之碳數1至12的烷基,可為直鏈狀、分枝狀或環狀任一種,具體而言,係例如可舉出甲基、乙基、正丙基、異丙基、正丁基、異丁基、第二丁基、第三丁基、環丁基、正戊基、異戊基、第二戊基、第三戊基、新戊基、2-甲基丁基、1,2-二甲基丙基、1-乙基丙基、環戊基、正己基、異己基、第二己基、第三己基、新己基、2- 甲基戊基、1,2-二甲基丁基、2,3-二甲基丁基、1-乙基丁基、環己基、正庚基、異庚基、第二庚基、第三庚基、新庚基、環庚基、正辛基、異辛基、第二辛基、第三辛基、新辛基、2-乙基己基、環辛基、正壬基、異壬基、第二壬基、第三壬基、新壬基、環壬基、正癸基、異癸基、第二癸基、第三癸基、新癸基、環癸基、正十一基、環十一基、正十二基、環十二基、降莰基(降莰烷-χ基)、莰基(莰烷-χ基)、薄荷腦基(薄荷烷-χ基)、金剛烷基、十氫萘基等,尤其是例如以甲基、乙基、正丙基、異丙基、正丁基、異丁基、第二丁基、第三丁基、環丁基、正戊基、異戊基、第二戊基、第三戊基、新戊基、2-甲基丁基、1,2-二甲基丙基、1-乙基丙基、環戊基、正己基、異己基、第二己基、第三己基、新己基、2-甲基戊基、1,2-二甲基丁基、2,3-二甲基丁基、1-乙基丁基、環己基等碳數1至6的直鏈狀、分枝狀或環狀烷基為佳,其中,例如以甲基、乙基、正丙基、異丙基、正丁基、異丁基、第二丁基、第三丁基、環丁基等碳數1至4的直鏈狀、分枝狀或環狀烷基為較佳。又,在此所表示的烷基的碳數係意味著構成烷基之碳數,構成取代基之碳數為係不包含在該以「碳數1至12」表示之碳數。
作為在通式(A)之以R6表示之「亦可具有選 自由環氧基、碳數2至6的烷氧基羰基、香豆素基羰基、蒽醌基、氧雜蒽酮基及硫雜蒽酮基所組成群組之取代基之碳數1至12的烷基」之碳數2至6的烷氧基羰基,可為分枝狀或環狀任一種,具體而言,例如可舉出甲氧基羰基、 乙氧基羰基、正丙氧基羰基、異丙氧基羰基、正丁氧基羰基、正-異丁氧基羰基、第二丁氧基羰基、第三丁氧基羰基、環丁氧基羰基、正戊氧基羰基、異戊氧基羰基、第二戊氧基羰基、第三戊氧基羰基、新戊氧基羰基、2-甲基丁氧基羰基、1,2-二甲基丙氧基羰基、1-乙基丙氧基羰基、環戊氧基羰基等,尤其是例如以甲氧基羰基、乙氧基羰基、正丙氧基羰基、異丙氧基羰基、正丁氧基羰基、正-異丁氧基羰基、第二丁氧基羰基、第三丁氧基羰基、環丁氧基羰基等的碳數2至5的烷氧基羰基為佳。
作為在通式(A)之以R6表示之具有環氧基的碳數1至12的烷基的具體例,例如可舉出以下述通式(D1)表示者。
(式中,n1個R43及R44係各自獨立地表示氫原子或碳數1至4的烷基,n1係表示1至3的整數。但是,構成n1個(R43-C-R44)之基的碳數為12以下)。
作為在通式(D1)之以R43及R44表示之碳數1至4的烷基,可為直鏈狀、分枝狀或環狀任一種,具體而言,例如可舉出甲基、乙基、正丙基、異丙基、正丁基、異丁基、第二丁基、第三丁基、環丁基等,尤其是,以碳數1的烷基亦即甲基為佳。
作為在通式(D1)之n1個R43及R44,係以氫原子為較佳。
作為在通式(D1)之n1,通常係表示1至3的整數,尤其是以1至2的整數為佳,較佳為1。
作為構成在通式(D1)之n1個(R43-C-R44)之基的碳數,通常為12以下的整數,尤其是以6以下的整數為佳,其中,以4以下的整數為較佳,以1為特佳。
作為在通式(A)之以R6表示之具有碳數2至6的烷氧基羰基之碳數1至12的烷基的具體例,例如可舉出下述通式(D2)。
(式中,n2個R45及R46係各自獨立地表示氫原子或碳數1至4的烷基,R47係表示碳數1至5的烷基,碳數n2係1至3的整數。但是,構成n2個(R45-C-R46)之基的碳數為12以下)。
作為在通式(D2)之以R45及R46表示之碳數1至4的烷基的具體例,可舉出與在通式(D1)之以R43及R44表示之碳數1至4的烷基的具體例同樣者,較佳烷基的具體例亦可舉出同樣者。
作為在通式(D2)之以R47表示之碳數1至5的烷基,可為直鏈狀、分枝狀或環狀任一種,具體而言,例如可舉出甲基、乙基、正丙基、異丙基、正丁基、異丁 基、第二丁基、第三丁基、環丁基、正戊基、異戊基、第二戊基、第三戊基、新戊基、2-甲基丁基、1,2-二甲基丙基、1-乙基丙基、環戊基等,尤其是例如以甲基、乙基、正丙基、異丙基、正丁基、異丁基、第二丁基、第三丁基、環丁基等碳數1至4的烷基為佳。
作為在通式(D2)之n2,通常係表示1至3的整數,尤其是以1至2的整數為佳。
作為在通式(D2)之構成n2個(R45-C-R46)之基的碳數,通常為12以下的整數,尤其是以6以下的整數為佳,其中,以4以下的整數為較佳。
作為在通式(A)之以R6表示之具有香豆素基羰基之碳數1至12的烷基的具體例,例如可舉出以下述通式(D3)表示者。
(式中,n3個R48及R49係各自獨立地表示氫原子或碳數1至4的烷基,n3係表示1至3的整數。但是,構成n3個(R48-C-R49)之基的碳數為12以下)。
在通式(D3)之以R48及R49表示之碳數1至4的烷基的具體例,可舉出與在通式(D1)之以R43及R44表示之碳數1至4的烷基的具體例同樣者,較佳烷基的具體例亦可舉出同樣者。
作為在通式(D3)之n3個R48及R49,係以氫原子為較佳。
作為在通式(D3)之n3,係與在通式(D1)之n1同樣的整數,較佳n3及更佳n3亦與n1同樣的整數。
作為在通式(D3)之構成n3個(R48-C-R49)之基的碳數,通常為12以下的整數,尤其是以6以下的整數為佳,其中,以4以下的整數為較佳,以1為特佳。
作為在通式(A)之以R6表示之具有蒽醌基之碳數1至12的烷基的具體例,例如可舉出以下述通式(D4)表示者。
(式中,n4個R50及R51係各自獨立地表示氫原子或碳數1至4的烷基,n4係表示1至3的整數。但是,構成n4個(R50-C-R51)之基的碳數為12以下)。
在通式(D4)之以R50及R51表示之碳數1至4的烷基的具體例,可舉出與在通式(D1)之以R43及R44表示之碳數1至4的烷基的具體例同樣者,較佳烷基的具體例亦可舉出同樣者。
作為在通式(D4)之n4個R50及R51,係以氫原子為較佳。
作為在通式(D4)之n4,係與在通式(D1)之與n1同樣的整數,較佳n4及更佳n4亦是與n1同樣的整數。
作為在通式(D4)之構成n4個(R50-C-R51)之基的碳數,通常為12以下的整數,其中,以6以下的整數為佳,其中,以4以下的整數為更佳。
在通式(A)之以R6表示之具有氧雜蒽酮基之碳數1至12的烷基的具體例,例如可舉出以下述通式(D5)表示者。
(式中,n5個R52及R53係各自獨立地表示氫原子或碳數1至4的烷基,n5係表示1至3的整數。但是,構成n5個(R52-C-R53)之基的碳數為12以下)。
在通式(D5)之以R52及R53表示之碳數1至4的烷基的具體例,可舉出與在通式(D1)之以R43及R44表示之碳數1至4的烷基的具體例同樣者,較佳烷基的具體例亦可舉出同樣者。
作為在通式(D5)之n5個R52及R53,係以氫原子為較佳。
作為在通式(D5)之n5,係與在通式(D1)之n1同樣的整數,較佳n5及更佳n5亦是與n1同樣的整數。
作為在通式(D5)之構成n5個(R52-C-R53)之基 的碳數,通常12為以下的整數,其中,以6以下的整數為佳,其中,以4以下的整數為較佳。
作為在通式(A)之以R6表示之具有硫雜蒽酮基之碳數1至12的烷基的具體例,例如可舉出以下述通式(D6)表示者。
(式中,n6個R54及R55係各自獨立地表示氫原子或碳數1至4的烷基,n6係表示1至3的整數。但是,構成n6個(R52-C-R53)之基的碳數為12以下)。
作為在通式(D6)之以R54及R55表示之碳數1至4的烷基的具體例,可舉出與在通式(D1)之以R43及R44表示之碳數1至4的烷基的具體例同樣者,較佳烷基的具體例亦可舉出同樣者。
作為在通式(D6)之n6個R54及R55,係以氫原子為較佳。
作為在通式(D6)之n6,係與在通式(D)之與n1同樣的整數,較佳n6及更佳n6亦是與n1同樣的整數。
作為在通式(D6)之構成n6個(R54-C-R55)之基的碳數,通常為12以下的整數,其中,以6以下的整數為佳,其中,以4以下的整數為較佳。
作為在通式(A)之以R6表示之碳數2至12 的烯基,可為直鏈狀、分枝狀或環狀任一種,具體而言,例如可舉出乙烯基、1-丙烯基、2-丙烯基(烯丙基)、異丙烯基、正丁烯基、正戊烯基、環戊烯基、正己烯基、環己烯基、正庚烯基、正辛烯基、正壬烯基、正癸烯基等,尤其是例如以乙烯基、1-丙烯基、2-丙烯基(烯丙基)、異丙烯基、正丁烯基、正戊烯基、環戊烯基、正己烯基、環己烯基等的碳數2至6的直鏈狀或分枝狀烯基為佳,其中,例如以乙烯基、1-丙烯基、2-丙烯基(烯丙基)等的碳數2至3的直鏈狀或分枝狀烯基為較佳。
作為在通式(A)之以R6表示之碳數2至12 的炔基,可為直鏈狀或分枝狀任一種,具體而言,例如可舉出乙炔基、1-丙炔基、2-丙炔基(炔丙基)、正丁炔基、1-甲基炔丙基、正戊炔基、正己炔基、正庚炔基、正辛炔基、正壬炔基、正癸炔基等,尤其是例如以乙炔基、1-丙炔基、2-丙炔基(炔丙基)、正丁炔基、1-甲基炔丙基、正戊炔基、正己炔基等的碳數2至6的直鏈狀或分枝狀炔基為佳,其中,例如以乙炔基、1-丙炔基、2-丙炔基(炔丙基)等的碳數2至3的直鏈狀或分枝狀炔基為較佳。
作為在通式(A)之以R7表示之亦可具有胺基 之碳數1至12的烷基之碳數1至12的烷基,係可舉出與在通式(A)、(B1)、(B2)、(B3)及(B4)之以R1至R5及R8至R42表示之碳數1至12的烷基的具體例同樣者,作為較佳烷基、更佳烷基及又更佳烷基的具體例,係可舉出與在通式(A)之R5同樣的烷基。
在通式(A)之以R7表示之亦可具有胺基之碳 數1至12的烷基之胺基,可為未取代的胺基,亦可為被碳數1至4的烷基取代之胺基。作為該胺基的具體例,例如可舉出(未取代)胺基(-NH2基),例如可舉出甲胺基、二甲胺基、乙胺基、二乙胺基、正丙基胺基、二-正丙基胺基、異丙胺基、二異丙胺基、正丁胺基、二-正丁胺基、異丁胺基、二異丁胺基、第二丁胺基、二-第二丁胺基、第三丁胺基、二-第三丁胺基、環丁胺基、二環丁胺基等被碳數1至4的烷基取代之胺基,尤其是以被碳數1至4的烷基取代之胺基為佳,其中,以使用碳數1的烷基取代胺基而成之二甲胺基為較佳。
在通式(A)之以R7表示之具有胺基之碳數1至12的烷基的具體例,例如可舉出以下述通式(D7)表示者。
(式中,n7個R56及R57係各自獨立地表示氫原子或碳數1至4的烷基,R58及R59係各自獨立地表示氫原子或碳數1至4的烷基,n7係表示1至8的整數。但是,構成n7個(R56-C-R57)之基的碳數為12以下)。
作為在通式(D7)之以R56至R59表示之碳數1至4的烷基,可為直鏈狀、分枝狀或環狀任一種,具體而言,例如可舉出甲基、乙基、正丙基、異丙基、正丁基、 異丁基、第二丁基、第三丁基、環丁基等,尤其是以碳數1的烷基亦即甲基為佳。
作為在通式(D7)之n7個R56及R57,係以氫原子為較佳。
作為在通式(D7)之R58及R59,係以碳數1至4的烷基為較佳。
作為在通式(D7)之n7,通常係表示1至8的整數,尤其是以2至8的整數為佳,其中,以2至6的整數為較佳,以2至3的整數為特佳。
作為在通式(D7)之構成n7個(R56-C-R57)之基的碳數,係通常為12以下的整數,其中,以8以下的整數為佳,其中,以6以下的整數為較佳,以3以下的整數為特佳。
作為在通式(B1)、(B2)、(B3)及(B4)之以R8至R42表示之碳數1至12的烷氧基,可為直鏈狀、分枝狀或環狀任一種,具體而言,例如可舉出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異丙氧基、正丁氧基、異丁氧基、第二丁氧基、第三丁氧基、環丁氧基、正戊氧基、異戊氧基、第二戊氧基、第三戊氧基、新戊氧基、2-甲基丁氧基、1,2-二甲基丙氧基、1-乙基丙氧基、環戊氧基、正己氧基、異己氧基、第二己氧基、第三己氧基、新己氧基、2-甲基戊氧基、1,2-二甲基丁氧基、2,3-二甲基丁氧基、1-乙基丁氧基、環己氧基、正庚氧基、異庚氧基、第二庚氧基、第三庚氧基、新庚氧基、環庚氧基、正辛氧基、異辛氧基、第二辛氧基、 第三辛氧基、新辛氧基、2-乙基己氧基、環辛氧基、正壬氧基、異壬氧基、第二壬氧基、第三壬氧基、新壬氧基、環壬氧基、正癸氧基、異癸氧基、第二癸氧基、第三癸氧基、新癸氧基、環癸氧基、正十一基氧基、環十一基氧基、正-十二基氧基、環十二基氧基、降莰氧基(降莰烷-x-基氧基)、莰氧基(莰烷-x-基氧基)、薄荷腦氧基(薄荷烷-x-基氧基)、金剛烷氧基、十氫萘氧基等,尤其是例如以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異丙氧基、正丁氧基、異丁氧基、第二丁氧基、第三丁氧基、環丁氧基等碳數1至4的直鏈狀、分枝狀或環狀烷氧基為佳,其中,以碳數1的烷氧基亦即甲氧基為較佳。
作為在通式(B1)、(B2)、(B3)及(B4)之以R8至 R42表示之鹵素原子,具體而言,例如可舉出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等,尤其是以氯原子、溴原子為佳。
在通式(B3)及(B4)中,所謂二個R亦可互相 鍵結而形成環結構時之二個R,係指R26及R27、R27及R28、R28及R29、R30及R31、R32及R33、R34及R35、R37及R38、R38及R39、R39及R40。亦即,係意味著該等二個R透過飽和或不飽和的伸烷基鏈而互相鍵結且形成環結構。作為此種環結構,可為脂肪族環或芳香環的任一種,具體而言,係例如環戊烷環、環己烷環、環庚烷環、環辛烷環等的碳數5至8的脂肪族環,例如可舉出苯環、萘環等的碳數6至10的芳香環等。
作為在通式(A)之R1至R4,係以碳數1至12 的烷基為較佳。
作為在通式(A)之R5,係以碳數1至12的烷 基;選自由碳數1至6的烷基、碳數1至6的烷氧基、鹵素原子及硝基所組成群組之亦可具有取代基之碳數6至14的芳基為較佳。
作為在通式(A)之R6,係以氫原子;亦可具 有選自由環氧基、碳數2至6的烷氧基羰基、香豆素基羰基、蒽醌基、氧雜蒽酮基及硫雜蒽酮基所組成群組之取代基之碳數1至12的烷基;碳數2至12的烯基;亦可具有選自由碳數1至6的烷基、碳數1至6的烷氧基、鹵素原子及硝基所組成群組之取代基之碳數7至15的芳烷基為較佳。
作為在通式(A)之R6之「亦可具有選自由環 氧基、碳數2至6的烷氧基羰基、香豆素基羰基、蒽醌基、氧雜蒽酮基及硫雜蒽酮基所組成群組之取代基之碳數1至12的烷基」,不具有取代基之碳數1至12的烷基為較佳。
作為在通式(A)之R7,係以亦可具有胺基之 碳數1至12的烷基;亦可具有選自由碳數1至6的烷基、碳數1至6的烷氧基、鹵素原子及硝基所組成群組之取代基之碳數6至14的芳基為較佳。
作為在通式(A)之Z-,係以通式(B1)、(B2)或 (83)表示之源自羧酸的陰離子為較佳,其中,以通式(B1)或(B2)表示之源自羧酸的陰離子為更佳,以通式(B1)表示之源自羧酸的陰離子為特佳。
作為在通式(B1)之R8至R15,係以氫原子及碳數1至12的烷基為較佳,其中,以氫原子為更佳
作為在通式(B1)之R16,係以氫原子及碳數1至12的烷基為較佳,其中,以碳數1至12的烷基為更佳。
在通式(B2)之R17至R24,係以氫原子及碳數1至12的烷基為較佳,其中,以氫原子為更佳
作為在通式(B2)之R25,係以氫原子及碳數1至12的烷基為較佳,其中,以碳數1至12的烷基為更佳。
作為在通式(B2)之Y,係以氧原子為較佳。
作為在通式(B3)之R26、R27、R29至R34及R36,係以氫原子及碳數1至12的烷基為較佳,其中,以氫原子為更佳。
作為在通式(B3)之R28,係以氫原子及碳數1至12的烷氧基為較佳,其中,以碳數1至12的烷氧基為更佳。
作為在通式(B3)之R35,係以氫原子及碳數1至12的烷基為較佳,其中,以碳數1至12的烷基為更佳。
作為在通式(B4)之R37至R42,係以氫原子及碳數1至12的烷基為較佳,其中,以氫原子為更佳。
作為本發明之上述以通式(A)表示的化合物之較佳具體例,可舉出以下述通式(A')及(A")表示之化合物。以通式(A')及(A")表示之化合物,就能夠以短製程容易且廉價地製造,且能夠成為對有機溶劑及鹼反應性化合物之溶解性更高的鹼產生劑而言,係在本發明之以通式(A) 表示之化合物之中為較佳者。
(式中,R1'至R5'係各自獨立地表示碳數1至8的烷基,R6'係表示氫原子;亦可具有選自由環氧基、碳數2至6的烷氧基羰基、香豆素基羰基、蒽醌基、氧雜蒽酮基及硫雜蒽酮基所組成群組之取代基之碳數1至6的烷基;碳數2至6的烯基;或是亦可具有選自由碳數1至6的烷基、碳數1至6的烷氧基、鹵素原子及硝基所組成群組之取代基之碳數7至15的芳烷基,R7'係表示亦可具有胺基之碳數1至8的烷基,Z-係與上述相同)。
(式中,R1'''至R4'''係各自獨立地表示碳數1至8的烷基,R5'''係表示碳數1至10的烷基;或亦可具有選自由碳數1至6的烷基、碳數1至6的烷氧基、鹵素原子及硝基所組成群組之取代基之碳數6至14的芳基,R7'''係表示亦可具有選自由碳數1至6的烷基、碳數1至6的烷氧基、鹵素原子及硝基所組成群組之取代基之碳數6至14的芳基,Z-係與上述相同)。
作為在通式(A')之以R1'至R5'表示之碳數1至8的烷基,可為直鏈狀、分枝狀或環狀任一種,具體而言,例如可舉出甲基、乙基、正丙基、異丙基、正丁基、異丁基、第二丁基、第三丁基、環丁基、正戊基、異戊基、第二戊基、第三戊基、新戊基、2-甲基丁基、1,2-二甲基丙基、1-乙基丙基、環戊基、正己基、異己基、第二己基、第三己基、新己基、2-甲基戊基、1,2-二甲基丁基、2,3-二甲基丁基、1-乙基丁基、環己基、正庚基、異庚基、第二庚基、第三庚基、新庚基、環庚基、正辛基、異辛基、第二辛基、第三辛基、新辛基、2-乙基己基、環辛基、降莰基(降莰烷-χ基)等,尤其是在R1'至R4'係例如以甲基、乙基、正丙基、異丙基、正丁基、異丁基、第二丁基、第三丁基、環丁基等碳數1至4的直鏈狀、分枝狀或環狀烷基為佳,其中,以碳數1的烷基亦即甲基為較佳,在R5',係例如以乙基、正丙基、異丙基、正丁基、異丁基、第二丁基、第三丁基、環丁基、正戊基、異戊基、第二戊基、第三戊基、新戊基、2-甲基丁基、1,2-二甲基丙基、1-乙基丙基、環戊基、正己基、異己基、第二己基、第三己基、新己基、2-甲基戊基、1,2-二甲基丁基、2,3-二甲基丁基、1-乙基丁基、環己基、正庚基、異庚基、第二庚基、第三庚基、新庚基、環庚基、正辛基、異辛基、第二辛基、第三辛基、新辛基、2-乙基己基、環辛基、降莰基(降莰烷-χ-基)等的碳數2至8的直鏈狀、分枝狀或環狀烷基為佳,其中,例如以乙基、正丙基、異丙基、正丁基、異丁基、第 二丁基、第三丁基、環丁基、正戊基、異戊基、第二戊基、第三戊基、新戊基、2-甲基丁基、1,2-二甲基丙基、1-乙基丙基、環戊基、正己基、異己基、第二己基、第三己基、新己基、2-甲基戊基、1,2-二甲基丁基、2,3-二甲基丁基、1-乙基丁基、環己基等的碳數2至6的直鏈狀、分枝狀或環狀烷基為較佳。
作為在通式(A')之以R6'表示之「亦可具有選 自由環氧基、碳數2至6的烷氧基羰基、香豆素基羰基、蒽醌基、氧雜蒽酮基及硫雜蒽酮基所組成群組之取代基之碳數1至6的烷基」之碳數1至6的烷基,可為直鏈狀、分枝狀或環狀任一種,具體而言,例如可舉出甲基、乙基、正丙基、異丙基、正丁基、異丁基、第二丁基、第三丁基、環丁基、正戊基、異戊基、第二戊基、第三戊基、新戊基、2-甲基丁基、1,2-二甲基丙基、1-乙基丙基、環戊基、正己基、異己基、第二己基、第三己基、新己基、2-甲基戊基、1,2-二甲基丁基、2,3-二甲基丁基、1-乙基丁基、環己基等,尤其是例如以甲基、乙基、正丙基異丙基、正丁基、異丁基、第二丁基、第三丁基、環丁基等碳數1至4的直鏈狀、分枝狀或環狀烷基為佳。又,在此所表示的烷基的碳數係意味著構成烷基之碳數,構成取代基之碳數係不包含在該以「碳數1至6」表示之碳數。
作為在通式(A')之以R6'表示之「亦可具有選 自由環氧基、碳數2至6的烷氧基羰基、香豆素基羰基、蒽醌基、氧雜蒽酮基及硫雜蒽酮基所組成群組之取代基之 碳數1至6的烷基」之碳數2至6的烷氧基羰基,可為直鏈狀、分枝狀或環狀任一種,具體而言,例如可舉出甲氧基羰基、乙氧基羰基、正丙氧基羰基、異丙氧基羰基、正丁氧基羰基、正-異丁氧基羰基、第二丁氧基羰基、第三丁氧基羰基、環丁氧基羰基、正-戊氧基羰基羰基、異戊氧基羰基、第二戊氧基羰基、第三戊氧基羰基、新戊氧基羰基、2-甲基丁氧基羰基、1,2-二甲基丙氧基羰基、1-乙基丙氧基羰基、環戊氧基羰基等,尤其是例如以甲氧基羰基、乙氧基羰基、正丙氧基羰基、異丙氧基羰基、正丁氧基羰基、正-異丁氧基羰基、第二丁氧基羰基、第三丁氧基羰基、環丁氧基羰基等的碳數2至5的烷氧基羰基為佳。
作為在通式(A')之以R6'表示之具有環氧基 的碳數1至6的烷基的具體例,例如可舉出以下述通式(D1')表示者。
(式中,n1'個R43'及R44'係各自獨立地表示氫原子或甲基,n1'係表示1至3的整數。但是,構成n1'個(R43'-C-R44')之基的碳數為6以下)。
作為在通式(D1')之n1'個R43'及R44',係以氫原子為較佳。
作為在通式(D1')之n1',通常係表示1至3 的整數,其中,以1至2的整數為佳,較佳為1。
作為在通式(D1')之構成n1'個(R43'-C-R44')之基的碳數,通常為6以下的整數,其中,以4以下的整數為佳,其中,以1為較佳。
作為在通式(A')之以R6'表示之具有碳數2至6的烷氧基羰基之碳數1至6的烷基的具體例,例如可舉出以下述通式(D2')表示者。
(式中,n2'個R45'及R46'係各自獨立地表示氫原子或甲基,R47"係表示碳數1至5的烷基,碳數n2'係表示1至3的整數。但是,構成n2'個(R45'-C-R46')之基的碳數為6以下)。
作為在通式(D2')之以R47'表示之碳數1至5的烷基,可為直鏈狀、分枝狀或環狀任一種,具體而言,例如可舉出甲基、乙基、正丙基、異丙基、正丁基、異丁基、第二丁基、第三丁基、環丁基、正戊基、異戊基、第二戊基、第三戊基、新戊基、2-甲基丁基、1,2-二甲基丙基、1-乙基丙基、環戊基等,尤其是例如以甲基、乙基、正丙基、異丙基、正丁基、異丁基、第二丁基、第三丁基、環丁基等碳數1至4的烷基為佳。
作為在通式(D2')之n2',係與在通式(D1')之n1'同樣的整數,較佳n2'及更佳n2'亦是與n1'同樣的整數。
作為在通式(D2')之構成n2'個(R45'-C-R46')之 基的碳數,通常6以下的整數,尤其是以4以下的整數為佳。
作為在通式(A')之以R6'表示之具有香豆素 基羰基之碳數1至6的烷基的具體例,例如可舉出以下述通式(D3')表示者。
(式中,n3'個R48'及R49'係各自獨立地表示氫原子或甲基,n3'係表示1至3的整數。但是,構成n3'個(R48'-C-R49')之基的碳數為6以下)。
作為在通式(D3')之n3'個R48'及R49',係以氫原子為較佳。
作為在通式(D3')之n3',係與在通式(D1')之n1'同樣的整數,較佳n3'及更佳n3'亦是與n1'同樣的整數。
作為構成在通式(D3')之n3'個(R48'-C-R49')之基的碳數,通常為6以下的整數,其中,以4以下的整數為佳,以1為特佳。
作為在通式(A')之以R6'表示之具有蒽醌基之碳數1至6的烷基的具體例,例如可舉出以下述通式(D4')表示者。
(式中,n4'個R50'及R51'係各自獨立地表示氫原子或甲基,n4'係表示1至3的整數。但是,構成n4'個(R50'-C-R51')之基的碳數為6以下)。
作為在通式(D4')之n4'個R50'及R51',係氫原子為較佳。
作為在通式(D4')之n4',係與在通式(D1')之n1'同樣的整數,較佳n4'及更佳n4'亦是與n1'同樣的整數。
作為在通式(D4')之構成n4'個(R50'-C-R51')之基的碳數,通常為6以下的整數,尤其是以4以下的整數為佳。
作為在通式(A')之以R6'表示之具有氧雜蒽酮基之碳數1至6的烷基的具體例,例如可舉出以下述通式(D5')表示者。
(式中,n5'個R52'及R53'係各自獨立地表示氫原子或甲基,n5'係表示1至3的整數。但是構成n5'個(R52'-C-R53')之基的碳數係6以下)。
作為在通式(D5')之n5'個R52'及R53',係以氫 原子為較佳。
作為在通式(D5')之n5',係與在通式(D1')之 n1’同樣的整數,較佳n5'及更佳n5'亦是與n1'同樣的整數。
作為在通式(D5')之構成n5'個(R52'-C-R53')之 的碳數,通常為6以下的整數,其中,以4以下的整數為佳。
作為在通式(A')之以R6'表示之具有硫雜蒽 酮基之碳數1至6的烷基的具體例,例如可舉出以下述通式(D6')表示者。
(式中,n6'個R54'及R55'係各自獨立地表示氫原子或甲基,n6'係表示1至3的整數。但是,構成n6'個(R54'-C-R55')之基的碳數為6以下)。
作為在通式(D6')之n6'個R54'及R55',係以氫原子為較佳。
作為在通式(D6')之n6',係與在通式(D1')之n1'同樣的整數,較佳n6'及更佳n6'亦是與n1'同樣的整數。
作為在通式(D6')之構成n6'個(R54'-C-R55')之基的碳數,通常為6以下的整數,其中,以4以下的整數為佳。
作為在通式(A')之以R6'表示之碳數2至6 的烯基,可為直鏈狀、分枝狀或環狀任一種,具體而言,例如可舉出乙烯基、1-丙烯基、2-丙烯基(烯丙基)、異丙烯基、正丁烯基、正戊烯基、環戊烯基、正己烯基、環己烯基等,其中,例如以乙烯基、1-丙烯基、2-丙烯基(烯丙基)等的碳數2至3的直鏈狀或分枝狀烯基為佳。
作為在通式(A')之以R6'表示之「亦可具有選 自由碳數1至6的烷基、碳數1至6的烷氧基、鹵素原子及硝基所組成群組之取代基之碳數7至15的芳烷基」之碳數7至15的芳烷基,可為單環式或縮合多環式的任一種,具體而言,例如可舉出苄基、苯乙基、甲苄基、苯丙基、1-甲基苯乙基、苯丁基、2-甲基苯丙基、四氫萘基、萘甲基、萘乙基、茚基、茀基、蒽甲基、菲甲基等,其中,以苄基、蒽甲基為佳。又,在此所表示的芳烷基之碳數,係意味著構成芳烷基之,構成取代基之碳數係不包含在該以「碳數7至15」表示之碳數。
在通式(A')之以R6'表示之「亦可具有選自由 碳數1至6的烷基、碳數1至6的烷氧基、鹵素原子及硝基所組成群組之取代基之碳數7至15的芳烷基」之碳數1至6的烷基,係意味著鍵結在芳基上的碳原子之碳數1至6的烷基,作為其具體例,例如可舉出甲基、乙基、正丙基、異丙基、正丁基、異丁基、第二丁基、第三丁基、環丁基、正戊基、異戊基、第二戊基、第三戊基、新戊基、2-甲基丁基、1,2-二甲基丙基、1-乙基丙基、環戊基、正己基、異己基、第二己基、第三己基、新己基、2-甲基戊基、 1,2-二甲基丁基、2,3-二甲基丁基、1-乙基丁基、環己基等,其中,例如以甲基、乙基、正丙基、異丙基、正丁基、異丁基、第二丁基、第三丁基、環丁基等碳數1至4的烷基為佳。
在通式(A')之以R6'表示之「亦可具有選自由 碳數1至6的烷基、碳數1至6的烷氧基、鹵素原子及硝基所組成群組之取代基之碳數7至15的芳烷基」之碳數1至6的烷氧基,係意味著鍵結在芳基上的碳原子之碳數1至6的烷氧基,作為其具體例,例如可舉出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異丙氧基、正丁氧基、異丁氧基、第二丁氧基、第三丁氧基、環丁氧基、正戊氧基、異戊氧基、第二戊氧基、第三戊氧基、新戊氧基、2-甲基丁氧基、1,2-二甲基丙氧基、1-乙基丙氧基、環戊氧基、正己氧基、異己氧基、第二己氧基、第三己氧基、新己氧基、2-甲基戊氧基、1,2-二甲基丁氧基、2,3-二甲基丁氧基、1-乙基丁氧基、環己氧基等,其中,例如以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異丙氧基、正丁氧基、異丁氧基、第二丁氧基、第三丁氧基、環丁氧基等碳數1至4的烷氧基為佳。
在通式(A')之以R6'表示之「亦可具有選自由 碳數1至6的烷基、碳數1至6的烷氧基、鹵素原子及硝基所組成群組之取代基之碳數7至15的芳烷基」之鹵素原子,係意味著鍵結在芳基上的碳原子之鹵素原子,作為其具體例,例如可舉出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等,其中,以氯原子、溴原子為佳。
在通式(A')之以R6'表示之「亦可具有選自由 碳數1至6的烷基、碳數1至6的烷氧基、鹵素原子及硝基所組成群組之取代基之碳數7至15的芳烷基」之硝基,係意味著鍵結在芳基上的碳原子之硝基。
在通式(A')之以R6'表示之「亦可具有選自由 碳數1至6的烷基、碳數1至6的烷氧基、鹵素原子及硝基所組成群組之取代基之碳數7至15的芳烷基」之取代基之中,係以碳數1至6的烷基、碳數1至6的烷氧基為佳。
作為在通式(A')之R7'表示之亦可具有胺基 之碳數1至8的烷基之碳數1至8的烷基,可為直鏈狀、分枝狀或環狀任一種,具體而言,例如可舉出甲基、乙基、正丙基、異丙基、正丁基、異丁基、第二丁基、第三丁基、環丁基、正戊基、異戊基、第二戊基、第三戊基、新戊基、2-甲基丁基、1,2-二甲基丙基、1-乙基丙基、環戊基、正己基、異己基、第二己基、第三己基、新己基、2-甲基戊基、1,2-二甲基丁基、2,3-二甲基丁基、1-乙基丁基、環己基、正庚基、異庚基、第二庚基、第三庚基、新庚基、環庚基、正辛基、異辛基、第二辛基、第三辛基、新辛基、2-乙基己基、環辛基、降莰基(降莰烷-χ-基)等,其中,例如以乙基、正丙基、異丙基、正丁基、異丁基、第二丁基、第三丁基、環丁基、正戊基、異戊基、第二戊基、第三戊基、新戊基、2-甲基丁基、1,2-二甲基丙基、1-乙基丙基、環戊基、正己基、異己基、第二己基、第三己基、新己基、2-甲基戊基、1,2-二甲基丁基、2,3-二甲基丁基、1-乙基丁基、 環己基、正庚基、異庚基、第二庚基、第三庚基、新庚基、環庚基、正辛基、異辛基、第二辛基、第三辛基、新辛基、2-乙基己基、環辛基、降莰基(降莰烷-χ-基)等的碳數2至8的烷基為佳,其中,例如以乙基、正丙基、異丙基、正丁基、異丁基、第二丁基、第三丁基、環丁基、正戊基、異戊基、第二戊基、第三戊基、新戊基、2-甲基丁基、1,2-二甲基丙基、1-乙基丙基、環戊基、正己基、異己基、第二己基、第三己基、新己基、2-甲基戊基、1,2-二甲基丁基、2,3-二甲基丁基、1-乙基丁基、環己基等的碳數2至6的直鏈狀、分枝狀或環狀烷基為較佳。
作為在通式(A')之以R7'表示之亦可具有胺 基之碳數1至8的烷基之胺基,可為未取代的胺基,亦可為被碳數1至4的烷基取代之胺基。作為該胺基的具體例,係例如(未取代)胺基(-NH2基),例如可舉出甲胺基、二甲胺基、乙胺基、二乙胺基、正丙基胺基、二-正丙基胺基、異丙胺基、二異丙胺基、正丁胺基、二-正丁胺基、異丁胺基、二異丁胺基、第二丁胺基、二-第二丁胺基、第三丁胺基、二-第三丁胺基、環丁胺基、二環丁胺基等被碳數1至4的烷基取代之胺基,其中,,以被碳數1至4的烷基取代之胺基為佳,其中,以胺基被碳數1的烷基取代之二甲胺基為較佳。
作為在通式(A’)之以R7'表示之具有胺基 之碳數1至8的烷基的具體例,例如可舉出以下述通式(D7’)表示者。
(式中,n7'個R56'及R57'係各自獨立地表示氫原子或甲基,R58'及R59'係各自獨立地表示氫原子或碳數1至4的烷基,n7'係表示1至8的整數。但是,構成n7'個(R56'-C-R57')之基的碳數為8以下)。
作為在通式(D7')之n7'個R56'及R57',係以氫原子為較佳。
作為在通式(D7')之R58'及R59',係以碳數1至4的烷基為較佳。
作為在通式(D7')之n7',通常係表示1至8的整數,其中,以2至8的整數為佳,其中,以2至6的整數為較佳,且其中以2至3的整數為特佳,以3為最佳作為在通式(D7')之構成n7'個(R56'-C-R57')之基的碳數,通常係8以下的整數,尤其是以6以下的整數為佳,其中,以3以下的整數為較佳,以3為特佳。
作為在通式(A')之以Z-表示之源自羧酸的陰離子的較佳具體例,可舉出以下述通式(B1')、(B2')、(B3')及(B4')表示之陰離子。
(式中,R8'至R16'係各自獨立地表示氫原子或碳數1至4的烷基)。
(式中,R17'至R25'係各自獨立地表示氫原子或碳數1至4的烷基,Y係表示氧原子或硫原子)。
(式中,R26'、R27'、及R29'至R36'係各自獨立地表示氫原子或碳數1至4的烷基,R28'係表示氫原子或碳數1至4的烷氧基)。
(式中,R37'至R42'係各自獨立地表示氫原子或碳數1至4的烷基)。
作為在通式(B1')、(B2')、(B3')及(B4')之以R8'至R27'及R29'至R42'表示之碳數1至4的烷基,可為直鏈狀、 分枝狀或環狀任一種,具體而言,例如可舉出甲基、乙基、正丙基、異丙基、正丁基、異丁基、第二丁基、第三丁基、環丁基等,尤其是以碳數1的烷基亦即甲基為佳。
作為在通式(B1')、(B2')、(B3')及(B4')之以R28'表示之碳數1至4的烷氧基,可為直鏈狀、分枝狀或環狀任一者,具體而言,例如可舉出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異丙氧基、正丁氧基、異丁氧基、第二丁氧基、第三丁氧基、環丁氧基等,尤其是以碳數1的烷氧基亦即甲氧基為佳。
作為在通式(A')之Z-,係以通式(B1')、(B2')或(B3')表示之源自羧酸的陰離子為較佳,其中,以通式(B1')或(B2')表示之源自羧酸的陰離子為更佳,以通式(B1')表示之源自羧酸的陰離子為特佳。
作為在通式(A')之以R6'表示之「亦可具有選自由環氧基、碳數2至6的烷氧基羰基、香豆素基羰基、蒽醌基、氧雜蒽酮基及硫雜蒽酮基所組成群組之取代基之碳數1至6的烷基」,係以不具有取代基之碳數1至6的烷基為較佳。
作為在通式(B1')之R8'至R15',係以氫原子為較佳。
作為在通式(B1')之R16',係以碳數1至4的烷基為較佳。
作為在通式(B2')之R17'至R24',係以氫原子為較佳。
作為在通式(B2')之R25',係以碳數1至4的烷基為較佳。
作為在通式(B2')之Y,係以氧原子為較佳。
作為在通式(B3')之R26'、R27'、R29'至R34'及R36',係以氫原子為較佳。
作為在通式(B3')之R28',係以碳數1至4的烷氧基為較佳。
作為在通式(B3')之R35',係以碳數1至4的烷基為較佳。
作為在通式(B4')之R37'至R42',係以氫原子為較佳。
以通式(A')表示之化合物之中,以由選自下述式(A-1)至(A-16)之雙胍鹽陽離子(雙胍構造)、與選自下述式(B1-1)、(B2-1)、(B3-1)及(B4-1)之羧酸離子(羧酸源自的離子;羧酸構造)之組合所構成之化合物為較佳。
而且,作為由上述雙胍鹽陽離子(雙胍構造)與上述羧酸離子(源自羧酸的陰離子;羧酸構造)之組合所構成之化合物,例如可舉出以下述式(1)、(2)、(3)、(4)、(5)、(6)、(7)及(8)表示之化合物。
以式(1)表示之化合物,係相當於在以通式 (A)表示之化合物中,R1至R4係碳數1的烷基之甲基,R5及R7係碳數3的分枝狀烷基之異丙基,R6係氫原子,Z-係以通式(B1)表示之源自羧酸的陰離子,在該通式(B1)之R8至R15為氫原子,R16係碳數1的烷基之甲基者。
以式(2)表示之化合物,係相當於在以通式 (A)表示之化合物中,R1至R4係碳數1的烷基之甲基,R5及R7係碳數3的分枝狀烷基之異丙基,R6係不具有取代基之碳數1的烷基之甲基,Z-係以通式(B1)表示之源自羧酸的陰離子,在該通式(B1)之R8至R15為氫原子,R16係碳數1的烷基之甲基者。
以式(3)表示之化合物,係相當於在以通式 (A)表示之化合物中,R1至R4係碳數1的烷基之甲基,R5及R7係碳數6的環狀烷基之環己基,R6係氫原子,Z-係以通式(B1)表示之源自羧酸的陰離子,在該通式(B1)之R8至R15係氫原子,R16係碳數1的烷基之甲基者。
以式(4)表示之化合物,係相當於在以通式 (A)表示之化合物中,R1至R4係碳數1的烷基之甲基,R5及R7係碳數6的環狀烷基之環己基,R6係氫原子,Z-係以通式(B2)表示之源自羧酸的陰離子,在該通式(B2)之R17至R24係氫原子,R25係碳數1的烷基之甲基,Y係氧原子者。
以式(5)表示之化合物,係相當於在以通式 (A)表示之化合物中,R1至R4係碳數1的烷基之甲基,R5及R7係碳數3的分枝狀烷基之異丙基,R6係氫原子,Z-係以通式(B3)表示之源自羧酸的陰離子,在該通式(B3)之R26、R27、R29至R34及R36係氫原子,R28係碳數1的烷氧基之甲氧基,R35係碳數1的烷基之甲基者。
以式(6)表示之化合物,係相當於在以通式 (A)表示之化合物中,R1至R4係碳數1的烷基之甲基,R5及R7係碳數6的環狀烷基之環己基,R6係氫原子,Z-係以通式(B3)表示之源自羧酸的陰離子,在該通式(B3)之R26、R27、R29至R34及R36係氫原子,R28係碳數1的烷氧基之甲氧基,R35係碳數1的烷基之甲基者。
以式(7)表示之化合物,係相當於在以通式 (A)表示之化合物中,R1至R4係碳數1的烷基之甲基,R5及R7係碳數3的分枝狀烷基之異丙基,R6係氫原子,Z-係以通式(B2)表示之源自羧酸的陰離子,在該通式(B2)之R17至R24係氫原子,R25係碳數1的烷基之甲基,Y係氧原子者。
以式(8)表示之化合物,係相當於在以通式 (A)表示之化合物中,R1至R4係碳數1的烷基之甲基,R5及R7係碳數3的分枝狀烷基之異丙基,R6係氫原子,Z-係以通式(B4)表示之源自羧酸的陰離子,在該通式(B4)之R37至R42係氫原子者。
作為在通式(A")之以R1'''至R4'''表示之碳數1 至8的烷基,可為直鏈狀、分枝狀或環狀任一種,具體而言,例如可舉出甲基、乙基、正丙基、異丙基、正丁基、異丁基、第二丁基、第三丁基、環丁基、正戊基、異戊基、第二戊基、第三戊基、新戊基、2-甲基丁基、1,2-二甲基丙基、1-乙基丙基、環戊基、正己基、異己基、第二己基、第三己基、新己基、2-甲基戊基、1,2-二甲基丁基、2,3-二甲基丁基、1-乙基丁基、環己基、正庚基、異庚基、第二庚基、第三庚基、新庚基、環庚基、正辛基、異辛基、第二辛基、第三辛基、新辛基、2-乙基己基、環辛基、降莰基(降莰烷-χ-基)等,尤其是例如以甲基、乙基、正丙基、異丙基、正丁基、異丁基、第二丁基、第三丁基、環丁基等碳數1至4的直鏈狀、分枝狀或環狀烷基為佳,其中,以碳數1的烷基之甲基為較佳。
作為在通式(A")之以R5'''表示之碳數1至10 的烷基,可為直鏈狀、分枝狀或環狀任一種,具體而言,係例如可舉出甲基、乙基、正丙基、異丙基、正丁基、異丁基、第二丁基、第三丁基、環丁基、正戊基、異戊基、第二戊基、第三戊基、新戊基、2-甲基丁基、1,2-二甲基丙基、1-乙基丙基、環戊基、正己基、異己基、第二己基、第三己基、新己基、2-甲基戊基、1,2-二甲基丁基、2,3-二甲基丁基、1-乙基丁基、環己基、正庚基、異庚基、第二庚基、第三庚基、新戊基、環庚基、正辛基、異辛基、第二辛基、第三辛基、新辛基、2-乙基己基、環辛基、正壬基、異壬基、第二壬基、第三壬基、新壬基、環壬基、正 癸基、異癸基、第二癸基、第三癸基、新癸基、環癸基、降莰基(降莰烷-χ-基)、莰基(莰烷-χ-基)、薄荷腦基(薄荷烷-χ-基)、金剛烷基、十氫萘基,尤其是例如以甲基、乙基、正丙基、異丙基、正丁基、異丁基、第二丁基、第三丁基、環丁基、正戊基、異戊基、第二戊基、第三戊基、新戊基、2-甲基丁基、1,2-二甲基丙基、1-乙基丙基、環戊基、正己基、異己基、第二己基、第三己基、新己基、2-甲基戊基、1,2-二甲基丁基、2,3-二甲基丁基、1-乙基丁基、環己基、正庚基、異庚基、第二庚基、第三庚基、新庚基、環庚基、正辛基、異辛基、第二辛基、第三辛基、新辛基、2-乙基己基、環辛基、降莰基(降莰烷-χ-基)等的碳數1至8的直鏈狀、分枝狀或環狀烷基為佳,其中,例如以乙基、正丙基、異丙基、正丁基、異丁基、第二丁基、第三丁基、環丁基、正戊基、異戊基、第二戊基、第三戊基、新戊基、2-甲基丁基、1,2-二甲基丙基、1-乙基丙基、環戊基、正己基、異己基、第二己基、第三己基、新己基、2-甲基戊基、1,2-二甲基丁基、2,3-二甲基丁基、1-乙基丁基、環己基、正庚基、異庚基、第二庚基、第三庚基、新戊基、環庚基、正辛基、異辛基、第二辛基、第三辛基、新辛基、2-乙基己基、環辛基、降莰基(降莰烷-χ-基)等的碳數2至8的直鏈狀、分枝狀或環狀烷基為較佳。
作為在通式(A")之以R5'''及R7'''表示之「亦 可具有選自由碳數1至6的烷基、碳數1至6的烷氧基、鹵素原子及硝基所組成群組之取代基之碳數6至14的芳 基」之碳數6至14的芳基的具體例,可舉出與在通式(A)之以R1至R7表示之「亦可具有選自由碳數1至6的烷基、碳數1至6的烷氧基、鹵素原子及硝基所組成群組之取代基之碳數6至14的芳基」之碳數6至14的芳基的具體例同樣者,較佳芳基及更佳芳基的具體例亦可舉出同樣者。
作為在通式(A")之以R5'''及R7'''表示之「亦 可具有選自由碳數1至6的烷基、碳數1至6的烷氧基、鹵素原子及硝基所組成群組之取代基之碳數6至14的芳基」之碳數1至6的烷基的具體例,可舉出與在通式(A)之以R1至R7表示之「亦可具有選自由碳數1至6的烷基、碳數1至6的烷氧基、鹵素原子及硝基所組成群組之取代基之碳數6至14的芳基」之碳數1至6的烷基的具體例同樣者,較佳烷基的具體例亦可舉出同樣者。
作為在通式(A")之以R5'''及R7'''表示之「亦 可具有選自由碳數1至6的烷基、碳數1至6的烷氧基、鹵素原子及硝基所組成群組之取代基之碳數6至14的芳基」之碳數1至6的烷氧基的具體例,可舉出與在通式(A)之以R1至R7表示之「亦可具有選自由碳數1至6的烷基、碳數1至6的烷氧基、鹵素原子及硝基所組成群組之取代基之碳數6至14的芳基」之碳數1至6的烷氧基的具體例同樣者,較佳烷氧基的具體例亦可舉出同樣者。
作為在通式(A")之以R5'''及R7'''表示之「亦 可具有選自由碳數1至6的烷基、碳數1至6的烷氧基、鹵素原子及硝基所組成群組之取代基之碳數6至14的芳 基」之鹵素原子的具體例,可舉出與在通式(A)之以R1至R7表示之「亦可具有選自由碳數1至6的烷基、碳數1至6的烷氧基、鹵素原子及硝基所組成群組之取代基之碳數6至14的芳基」之鹵素原子的具體例同樣者,較佳鹵素原子的具體例亦可舉出同樣者。
作為在通式(A")之以R5'''及R7'''表示之「亦 可具有選自由碳數1至6的烷基、碳數1至6的烷氧基、鹵素原子及硝基所組成群組之取代基之碳數6至14的芳基」之硝基,係意味著鍵結在芳基上的碳原子之硝基。
在通式(A")之以R5'''及R7'''表示之「亦可具 有選自由碳數1至6的烷基、碳數1至6的烷氧基、鹵素原子及硝基所組成群組之取代基之碳數6至14的芳基」之取代基之中,以碳數1至6的烷基、碳數1至6的烷氧基為佳。
作為在通式(A")之以R5'''及R7'''表示之「亦 可具有選自由碳數1至6的烷基、碳數1至6的烷氧基、鹵素原子及硝基所組成群組之取代基之碳數6至14的芳基」的具體例,係可舉出例如苯基、萘基等不具有取代基之碳數6至14的芳基;例如4-甲基苯基、4-乙基苯基、4-正丙基苯基、4-異丙基苯基、4-正丁基苯基、4-異丁基苯基、4-第二丁基苯基、4-第三丁基苯基、4-環丁基苯基、2,6-二甲基苯基、2,6-二乙基苯基、2,6-二-正丙基苯基、2,6-二異丙基苯基、2,6-二-正丁基苯基、2,6-二異丁基苯基、2,6-二-第二丁基苯基、2,6-二-第三丁基苯基、2,6-二環丁基苯基 等具有碳數1至4的烷基之碳數6至14的芳基;及例如3,4-二甲氧基苯基、3,4-二乙氧基苯基、3,4-二-正丙氧基苯基、3,4-二異丙氧基苯基、3,4-二-正丁氧基苯基、3,4-二異丁氧基苯基、3,4-二-第二丁氧基苯基、3,4-二-第三丁氧基苯基、3,4-二環丁氧基苯基等具有碳數1至4的烷氧基之碳數6至14的芳基等。
作為在通式(A")之以Z-表示之源自羧酸的 陰離子的較佳具體例,係可舉出以上述通式(B1')、(B2')、(B3')及(B4')表示之陰離子。
以通式(A")表示之化合物之中,以由選自下 述式(A-17)至(A-20)之雙胍鹽陽離子(雙胍構造)、與選自下述式(B1-1)、(B2-1)、(B3-1)及(B4-1)之羧酸離子(源自羧酸的陰離子;羧酸構造)之組合所構成之化合物為較佳。
而且,作為由上述雙胍鹽陽離子(雙胍構造) 與上述羧酸離子(源自羧酸的陰離子;羧酸構造)之組合所構成的化合物之具體例,例如可舉出以下述式(9)、(10)、(11)及(12)表示之化合物。
以式(9)表示之化合物,係相當於在以通式 (A)表示之化合物,R1至R4係碳數1的烷基之甲基,R5及R7係具有二個碳數3的分枝狀烷基之異丙基作為取代基之碳數6的芳基之苯基,R6係氫原子,Z-係以通式(B1)表示之源自羧酸的陰離子,在該通式(B1)之R8至R15係氫原子,R16係碳數1的烷基之甲基者。
以式(10)表示之化合物,係相當於在以通式 (A)表示之化合物,R1至R4係碳數1的烷基之甲基,R5係碳數6的環狀烷基之環己基,R6係氫原子,R7係碳數6的芳基之苯基,Z-係以通式(B1)表示之源自羧酸的陰離子,在該通式(B1)之R8至R15係氫原子,R16係碳數1的烷基之甲 基者。
以式(11)表示之化合物,係在以通式(A)表 示之化合物,R1至R4係碳數1的烷基之甲基,R5係碳數8的分枝狀烷基之2-乙基-正己基,R6係氫原子,R7係碳數6的芳基之苯基,Z-係以通式(B1)表示之源自羧酸的陰離子,在該通式(B1)之R8至R15係氫原子,R16係碳數1的烷基之甲基者。
以式(12)表示之化合物,係在以通式(A)表 示之化合物,R1至R4係碳數1的烷基之甲基,R5係具有二個碳數1的烷氧基之甲氧基作為取代基之碳數6的芳基之苯基,R6係氫原子,R7係碳數6的芳基之苯基,Z-係以通式(B1)表示之源自羧酸的陰離子,在該通式(B1)之R8至R15係氫原子,R16係碳數1的烷基之甲基者。
本發明之以通式(A)表示之化合物,係表示 質子為鍵結在末端的亞胺且在末端部存在陽離子之化合物,該質子亦鍵結在以通式(A)表示之化合物之雙胍構造的第3位置的氮原子,亦能夠成為以下述通式(AA)表示之化合物。亦即,該等係引起質子互變異性,使得以通式(A)表示之化合物與以通式(AA)表示之化合物係成為互相互變異構物之關係。因此,本發明之以通式(A)表示之化合物,係以通式(AA)表示之化合物、或該等的混合物亦包含在本發明之以通式(A)表示之化合物。
(式中,R1至R7及Z-係與上述相同)。
-本發明之以通式(A)表示之化合物之製造方法-
上述本發明之以通式(A)表示之化合物,係例如能夠使用以下的機構所表示之方法來製造。亦即,以通式(A)表示之化合物之中,在通式(A)之R6為氫原子之化合物(以下述通式(A1)表示之化合物),係例如藉由使以通式(I)表示之胍或胍衍生物與以通式(II)表示之碳二醯亞胺衍生物反應而得到以通式(III)表示之化合物,隨後,使該以通式(III)表示之化合物與以通式(B1-H)、(B2-H)、(B3-H)或(B4-H)表示之羧酸反應來合成即可。又,以通式(A)表示之化合物之中,在通式(A)之R6為氫原子以外之化合物(以下述通式(A2)表示之化合物),係例如藉由將使用上述的方法所合成之以通式(III)表示之化合物,使其在鹼的存在下與以通式(IV)表示之化合物反應而得到以通式(V)表示之化合物,隨後,使該以通式(V)表示之化合物與以通式(B1-H)、(B2-H)、(B3-H)或(B4-H)表示之羧酸反應來合成即可。
(式中,R1至R4係與上述相同)。
R5-N=C=N-R7 (II)
(式中,R5及R7係與上述相同)。
(式中,R1至R5及R7係與上述相同)。
R6-X (IV)
(式中,X係表示鹵素原子,R6係與上述相同)。
(式中,R1至R7係與上述相同)。
(式中,R8至R16係與上述相同)。
(式中,R17至R25係與上述相同)。
(式中,R26至R36係與上述相同)。
(式中,R37至R42係與上述相同)。
(式中,R1至R5、R7及Z-係與上述相同)。
(式中,R6a係表示亦可具有選自由環氧基、碳數2至6的烷氧基羰基、香豆素基羰基、蒽醌基、氧雜蒽酮基及硫雜蒽酮基所組成群組之取代基之碳數1至12的烷基;碳數2至12的烯基;碳數2至12的炔基;亦可具有選自由碳數1至6的烷基、碳數1至6的烷氧基、鹵素原子及硝基所組成群組之取代基之碳數6至14的芳基;或亦可具有選自由碳數1至6的烷基、碳數1至6的烷氧基、鹵素原子及硝基所組成群組之取代基之碳數7至15的芳烷基,R1至R5、R7及Z-係與上述相同)。
作為在通式(1V)之以X表示之鹵素原子,具體而言,例如可舉出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等,尤其是以碘原子為佳。
作為在通式(A2)之以R6a表示之「亦可具有選自由環氧基、碳數2至6的烷氧基羰基、香豆素基羰基、 蒽醌基、氧雜蒽酮基及硫雜蒽酮基所組成群組之取代基之碳數1至12的烷基」的具體例,可舉出與在通式(A)之以R6表示之「亦可具有選自由環氧基、碳數2至6的烷氧基羰基、香豆素基羰基、蒽醌基、氧雜蒽酮基及硫雜蒽酮基所組成群組之取代基之碳數1至12的烷基」的具體例同樣者,較佳具體例亦可舉出同樣者。
作為在通式(A2)之以R6a表示之碳數2至12 的烯基的具體例,可舉出與在通式(A)之以R6表示之碳數2至12的烯基的具體例同樣者,較佳烯基及更佳烯基的具體例亦可舉出同樣者。
作為在通式(A2)之以R6a表示之「亦可具有 選自由碳數1至6的烷基、碳數1至6的烷氧基、鹵素原子及硝基所組成群組之取代基之碳數6至14的芳基」的具體例,可舉出與在通式(A)之以R1至R7表示之「亦可具有選自由碳數1至6的烷基、碳數1至6的烷氧基、鹵素原子及硝基所組成群組之取代基之碳數6至14的芳基」的具體例同樣者,較佳具體例亦可舉出同樣者。
作為通式(A2)之以R6a表示之「亦可具有選 自由碳數1至6的烷基、碳數1至6的烷氧基、鹵素原子及硝基所組成群組之取代基之碳數7至15的芳烷基」的具體例,可舉出與在通式(A)之以R1至R7表示之「亦可具有選自由碳數1至6的烷基、碳數1至6的烷氧基、鹵素原子及硝基所組成群組之取代基之碳數7至15的芳烷基」的具體例同樣者,較佳具體例亦可舉出同樣者。
在本發明之以通式(A)表示的化合物之製造 方法,作為此種以通式(1)表示之胍衍生物的具體例,例如可舉出1,1,3,3-四甲基胍、1,1,3,3-四乙基胍、1,1,3,3-四正丙基胍、1,1,3,3-四異丙基胍、1,1,3,3-四-正丁基胍、1,1,3,3-四異丁基胍、1,1,3,3-四-第二丁基胍、1,1,3,3-四-第三丁基胍、1,1,3,3-四環丁基胍、1,1,3,3-四-正戊基胍、1,1,3,3-四異戊基胍、1,1,3,3-四-第二戊基胍、1,1,3,3-四-第三戊基胍、1,1,3,3-四新戊基胍、1,1,3,3-四環戊基胍、1,1,3,3-四-正己基胍、1,1,3,3-四異己基胍、1,1,3,3-四-第二己基胍、1,1,3,3-四-第三己基胍、1,1,3,3-四新己基胍、1,1,3,3-四環己基胍、1,1,3,3-四-正庚基胍、1,1,3,3-四異庚基胍、1,1,3,3-四-第二庚基胍、1,1,3,3-四-第三庚基胍、1,1,3,3-四新庚基胍、1,1,3,3-四環庚基胍、1,1,3,3-四-正辛基胍、1,1,3,3-四異辛基胍、1,1,3,3-四-第二辛基胍、1,1,3,3-四-第三辛基胍、1,1,3,3-四新辛基胍、1,1,3,3-四環辛基胍、1,1,3,3-四-正壬基胍、1,1,3,3-四異壬基胍、1,1,3,3-四-第二壬基胍、1,1,3,3-四-第三壬基胍、1,1,3,3-四新壬基胍、1,1,3,3-四環壬基胍、1,1,3,3-四-正癸基胍、1,1,3,3-四異癸基胍、1,1,3,3-四-第二癸基胍、1,1,3,3-四-第三癸基胍、1,1,3,3-四新癸基胍、1,1,3,3-四環癸基胍、1,1,3,3-四-正十一基胍、1,1,3,3-四環十一基胍、1,1,3,3-四-正十二基胍、1,1,3,3-四環十二基胍、1,1,3,3-四降莰基胍、1,1,3,3-四莰基胍、1,1,3,3-四薄荷腦基胍、1,1,3,3-四金剛烷基胍、1,1,3,3-四(十氫萘基)胍、1,1,3,3-四苯基胍、1,1,3,3-四萘基胍、1,1,3,3-四蒽基胍、 1,1,3,3-四菲基胍、1,1,3,3-四苄基胍、1,1,3,3-四苯乙基胍、1,1,3,3-四(甲苄基)胍、1,1,3,3-四(苯基丙基)胍、1,1,3,3-四(苯基丁基)胍、1,1,3,3-四(四氫萘基)胍、1,1,3,3-四(萘甲基)胍、1,1,3,3-四(萘乙基)胍、1,1,3,3-四茚基胍、1,1,3,3-四茀基胍、1,1,3,3-四(蒽甲基)胍、1,1,3,3-四(菲甲基)胍、1,5,7-三氮雜雙環[4.4.0]癸-5-烯(TBD)等。又,此種以通式(1)表示之胍或胍衍生物,係使用市售物、或自身依照眾所周知的方法而適當地合成者即可。
在本發明之以通式(A)表示的化合物之製造 方法,作為此種以通式(II)表示之碳二醯亞胺衍生物的具體例,例如可舉出N,N’-二乙基碳二醯亞胺、N,N’-二異丙基碳二醯亞胺、N-第三丁基-N’-乙基碳二醯亞胺、N,N’-二-第三丁基碳二醯亞胺、N,N’-二環己基碳二醯亞胺、N-[3-(二甲胺基)丙基]-N’-乙基碳二醯亞胺、N,N’-雙(2,6-二異丙基苯基)碳二醯亞胺、N,N’-雙(2,2-二甲基-1,3-二氧雜戊環-4-基甲基)碳二醯亞胺、1-環己基-3-苯基碳二醯亞胺、1-(2-乙基)己基-3-苯基碳二醯亞胺、1-(3,4-二甲氧基苯基)-3-苯基碳二醯亞胺等。又,此種以通式(II)表示之碳二醯亞胺衍生物,係使用市售物、或自身依照眾所周知的方法而適當地合成者即可。
在本發明之以通式(A)表示的化合物之製造 方法,作為此種以通式(IV)表示之化合物的具體例,例如可舉出氯甲烷(methyl chloride)、溴甲烷、碘甲烷、氯乙烷、溴乙烷、碘乙烷、氯丙烷(propyl chloride)、溴丙烷、碘丙 烷、氯丁烷、溴丁烷、碘丁烷、氯戊烷、溴戊烷、碘戊烷、氯己烷、溴己烷、碘己烷、氯庚烷、溴庚烷、碘庚烷、氯辛烷、溴辛烷、碘辛烷、氯壬烷、溴壬烷、碘壬烷、氯癸烷、溴癸烷、碘癸烷、氯十一烷、溴十一烷、碘十一烷、氯十二烷、溴十二烷、碘十二烷、氯降莰烷、溴降莰烷、碘降莰烷、氯莰烷、溴莰烷、碘莰烷、氯薄荷烷、溴薄荷烷、碘薄荷烷、氯金剛烷、溴金剛烷、碘金剛烷、氯十氫萘、溴十氫萘、碘十氫萘、氯丙烯(propenyl chloride)(氯烯丙烷)、溴丙烯(溴烯丙烷)、碘丙烯(碘烯丙烷)、氯丁烯、溴丁烯、碘丁烯、氯戊烯、溴戊烯、碘戊烯、氯己烯、溴己烯、碘己烯、氯庚烯、溴庚烯、碘庚烯、氯辛烯、溴辛烯、碘辛烯、氯壬烯、溴壬烯、碘壬烯、氯癸烯、溴癸烯、碘癸烯、氯丙炔(propynyl chloride)、溴丙炔、碘丙炔、氯丁炔、溴丁炔、碘丁炔、氯戊炔、溴戊炔、碘戊炔、氯己炔、溴己炔、碘己炔、氯庚炔、溴庚炔、碘庚炔、氯辛炔、溴辛炔、碘辛炔、氯壬炔、溴壬炔、碘壬炔、氯癸炔、溴癸炔、碘癸炔、氯苯、溴苯、碘苯、氯萘、溴萘、碘萘、氯蒽、溴蒽、碘蒽、氯菲、溴菲、碘菲、氯甲苯(benzyl chloride)、溴甲苯、碘甲苯、氯苯乙烷、溴苯乙烷、碘苯乙烷、氯甲基萘、溴甲基萘、碘甲基萘、氯乙基萘、溴乙基萘、碘乙基萘、氯茀、溴茀、碘茀、氯甲基蒽、溴甲基蒽、碘甲基蒽、氯甲基菲、溴甲基菲、碘甲基菲、表氯醇、表溴醇、表碘醇、氯丙酸-第三丁酯、溴丙酸-第三丁酯、碘丙酸-第三丁酯、氯二甲基乙酸-第三丁酯、溴二甲基乙 酸-第三丁酯、碘二甲基乙酸-第三丁酯、3-(2-氯乙醯基)-2H-1-苯并吡喃、3-(2-溴乙醯基)-2H-1-苯并吡喃、3-(2-碘乙醯基)-2H-1-苯并吡喃、2-(1-氯乙基)蒽醌、2-(1-溴乙基)蒽醌、2-(1-碘乙基)蒽醌、2-(2-氯-2-甲基乙基)硫雜蒽酮、2-(2-溴-2-甲基乙基)硫雜蒽酮、2-(2-碘-2-甲基乙基)硫雜蒽酮等。又,在上述的具體例,鹵化烷基;具有選自由環氧基、烷氧基羰基、香豆素基羰基、蒽醌基、氧雜蒽酮基及硫雜蒽酮基所組成群組之取代基之鹵化烷基;鹵化烯基、鹵化炔基及在鹵化芳烷基之烷基,係不被正體限定,第二體、第三體、異體、新體等的分枝狀或是如環體的環狀烷基者亦包含在上述的具體例。又,此種以通式(IV)表示之化合物,係使用市售物、或是自身依照眾所周知的方法而適當地合成者即可。
在本發明之以通式(A)表示的化合物之製造方法,作為此種以通式(B1-H)表示之羧酸的具體例,例如可舉出3-苯甲醯基苯乙酸、可多普洛菲(ketoprofen)、2-乙醯氧基甲基-2-(3-苯甲醯基苯基)丙酸、2-(3-苯甲醯基苯基)-3-氯-2-甲基丙酸、2-(3-苯甲醯基苯基)-3-溴-2-甲基丙酸、2-(3-苯甲醯基苯基)-3-碘-2-甲基丙酸等。又,此種以通式(B1-H)表示之羧酸係使用市售物、或是自身依照眾所周知的方法而適當地合成者即可
在本發明之以通式(A)表示的化合物之製造方法,作為此種以通式(B2-H)表示之羧酸的具體例,例如可舉出(9-側氧基-9H-氧雜蒽-2-基)乙酸、2-(9-側氧基-9H- 氧雜蒽-2-基)丙酸、3-乙醯氧基-2-甲基-2-(9-側氧基-9H-氧雜蒽-2-基)丙酸、3-氯-2-甲基-2-(9-側氧基-9H-氧雜蒽-2-基)丙酸、3-溴-2-甲基-2-(9-側氧基-9H-氧雜蒽-2-基)丙酸、3-碘-2-甲基-2-(9-側氧基-9H-氧雜蒽-2-基)丙酸等。又,此種以通式(B2-H)表示之羧酸係使用市售物、或是自身依照眾所周知的方法而適當地合成者即可。
在本發明之以通式(A)表示的化合物之製造 方法,作為此種以通式(B3-H)表示之羧酸的具體例,例如可舉出8(7H)-亞乙基-4-甲氧基-5,6-二氫萘-1-羧酸、8(7H)-亞乙基-2-甲氧基-5,6-二氫萘-1-羧酸等。又,此種以通式(B3-H)表示之羧酸係使用市售物、或是自身依照眾所周知的方法而適當地合成者即可。
在本發明之以通式(A)表示的化合物之製造 方法,作為此種以通式(B4-H)表示之羧酸的具體例,例如可舉出N-酞醯甘胺酸、酞醯-D,L-丙胺酸、2-(5-硝基-1,3-二氧代異吲哚滿-2-基)乙酸等。又,此種以通式(B4-H)表示之羧酸係使用市售物、或是自身依照眾所周知的方法而適當地合成者即可。
作為在使以通式(III)表示之化合物與以通 式(IV)表示之化合物反應而得到以通式(V)表示之化合物之反應所使用的鹼之具體例,例如可舉出氫化鈉、氫化鉀等的鹼金屬氫化物、例如甲氧化鈉、甲氧化鉀、乙氧化鈉、乙氧化鉀、第三丁氧化鋰、第三丁氧化鈉、第三丁氧化鉀等的鹼金屬烷氧化物、例如正丁基鋰、第二丁基鋰、第三 丁基鋰、正己基鋰等的烷基鋰、例如氫氧化鈉、氫氧化鉀等的鹼金屬氫氧化物、例如碳酸鈉、碳酸鉀、碳酸銫等碳酸的鹼金屬鹽、例如三乙胺、吡啶、1,8-二氮雜雙環[5.4.0]十一基-7-烯(DBU)、1,5-二氮雜雙環[4.3.0]壬-5-烯(DBN)等的3級胺、例如二異丙基醯胺鋰(LDA)、六甲基二矽氮烷鋰鹽(1HMDS)、六甲基二矽氮烷鈉鹽(NaHMDS)、六甲基二矽氮烷鉀鹽(KHMDS)等的金屬醯胺等,尤其是例如以氫化鈉、氫化鉀等的鹼金屬氫化物為佳。又,此種鹼係可單獨使用1種類,亦可組合2種以上的鹼而使用。又,此種鹼係使用市售物即可。
在本發明之以通式(A)表示的化合物之製造 方法,作為在上述以通式(II)表示之碳二醯亞胺衍生物的使用量,係只要是實用的量,就沒有特別限制,例如相對於以通式(I)表示之胍或胍衍生物的莫耳數,通常為0.8至10當量,以0.9至5當量為佳,較佳為1至2當量。碳二醯亞胺衍生物的使用量非常少時,以通式(III)表示之化合物的產率有低落之可能性。另一方面,碳二醯亞胺的使用量非常多時,係產生經濟性受到損害等的問題。
在本發明之以通式(A)表示的化合物之製造 方法,作為在上述以通式(IV)表示之化合物的使用量,係只要是實用的量,就沒有特別限制,例如相對於以通式(III)表示之化合物的莫耳數,通常為0.8至10當量,以0.9至5當量為佳,較佳為1至2當量。以通式(IV)表示之化合物的使用量非常少時,以通式(V)表示之化合物的產率有低落 之可能性。另一方面,以通式(IV)表示之化合物的使用量非常多時,係產生經濟性受到損害等的問題。
在本發明之以通式(A)表示的化合物之製造 方法,作為上述以通式(B1-H)、(B2-H)、(B3-H)及(B4-H)表示之羧酸的使用量,係只要是實用的量,就沒有特別限制,例如相對於以通式(III)或通式(V)表示之化合物的莫耳數,通常為0.8至10當量,以0.9至5當量為佳,較佳為1至2當量。羧酸的使用量非常少時,本發明之以通式(A1)或通式(A2)表示之化合物的產率有低落之可能性。另一方面,羧酸的使用量非常多時,係產生經濟性受到損害等的問題。
在本發明之以通式(A)表示的化合物之製造 方法,作為在得到以通式(V)表示的化合物之反應所使用的鹼之使用量,係只要是實用的量,就沒有特別限制,例如相對於以通式(III)表示之化合物的莫耳數,通常為0.8至10當量,以0.9至5當量為佳,較佳為1至2當量。鹼的使用量非常少場合時,以通式(V)表示之化合物的產率有低落之可能性。另一方面,鹼的使用量非常多時,係產生經濟性受到損害等的問題。
在本發明之以通式(A)表示的化合物之製造 方法之一系列的反應,可在無溶劑中進行,亦可在有機溶劑中進行。作為該有機溶劑的具體例,只要是胍或胍衍生物、碳二醯亞胺衍生物、羧酸、以通式(III)、(IV)及(V)表示之化合物、以及不與鹼反應之有機溶劑,就沒有特別限 制,可舉出例如己烷、庚烷、辛烷等的脂肪族烴系溶劑;例如苯、甲苯、二甲苯等的芳香族烴系溶劑;例如二氯甲烷、三氯甲烷(氯仿)、四氯甲烷(四氯化碳)等的鹵素系溶劑;例如二乙基醚、二異丙基醚、甲基第三丁基醚、環戊基甲基醚、四氫呋喃、2-甲基四氫呋喃、1,4-二烷等的醚系溶劑;例如乙二醇二甲基醚、丙二醇二甲基醚、乙二醇二乙基醚、丙二醇二乙基醚、二乙二醇二甲基醚、二丙二醇二甲基醚、二丙二醇二乙基醚等的二醇醚系溶劑;例如乙二醇一乙基醚乙酸酯、二乙二醇一乙基醚乙酸酯、二乙二醇一丁基醚乙酸酯、丙二醇一甲基醚乙酸酯、丙二醇一乙基醚乙酸酯、二丙二醇一甲基醚乙酸酯、二丙二醇一乙基醚乙酸酯等的二醇醚乙酸酯系溶劑;例如2-丙酮(acetone)、2-丁酮(乙基甲基酮)、4-甲基-2-戊酮(甲基異丁基酮)等的酮系溶劑;例如乙酸乙酯、乙酸-正丙酯、乙酸異丙酯、乙酸異丁酯、乙酸-第二丁酯、乙酸-第三丁酯、酪酸乙酯、酪酸異戊酯等的酯系溶劑;例如N,N-二甲基甲醯胺、N,N-二甲基乙醯胺、1-甲基-2-吡咯啶酮(N-甲基吡咯啶酮)、1,3-二甲基-2-咪唑啶酮(二甲基伸乙基脲)等的醯胺系溶劑;例如乙腈等的腈系溶劑等。又,此種有機溶劑係可單獨使用1種類的有機溶劑,亦可組合2種以上的有機溶劑而使用。又,此種有機溶劑係使用市售物即可。
上述有機溶劑的使用量,係只要是實用的 量,就沒有特別限制,例如相對於以通式(I)表示之胍或胍衍生物;以通式(III)表示之化合物、或以通式(V)表示之化 合物1mmol,通常為0.01至500mL,較佳為0.1至100mL。
在本發明之以通式(A)表示的化合物之製造 方法之一系列的反應,係以在以下所表示的條件(反應溫度、壓力、反應時間)下進行為佳。
在以通式(I)表示之胍或胍衍生物與以通式 (II)表示之碳二醯亞胺衍生物之反應,反應時的溫度(反應溫度)較佳是設定為胍或胍衍生物與碳二醯亞胺衍生物能夠效率良好地反應且能夠產率良好地得到以通式(III)表示的化合物之溫度。具體而言,係例如通常為0至180℃,較佳為20至150℃。
在以通式(III)表示之化合物與以通式(IV)表 示之化合物之反應,反應時的溫度(反應溫度)係較佳是設定為以通式(III)表示之化合物與以通式(IV)表示之化合物能夠效率良好地反應且能夠產率良好地得到以通式(V)表示的化合物之溫度。具體而言,係例如通常為-20至100℃,較佳為0至80℃。
在以通式(III)或通式(V)表示之化合物與以 通式(B1-H)、(B2-H)、(B3-H)及(B4-H)表示之羧酸之反應,反應時的溫度(反應溫度)較佳是設定為以通式(III)或通式(V)表示之化合物與羧酸能夠效率良好地反應且能夠產率良好地得到以本發明的通式(A1)或通式(A2)表示的化合物之溫度。具體而言,係例如通常為-20至100℃,較佳為0至80℃。
在本發明之以通式(A)表示的化合物之製造 方法之一系列的反應時之壓力,只要一系列的反應能夠不拖延而實施,就沒有特別限制,例如在常壓下進行即可。
在本發明之以通式(A)表示的化合物之製造 方法之一系列的反應時之反應時間,有時受到胍或胍衍生物、碳二醯亞胺衍生物、羧酸、以通式(III)、(IV)、(V)表示之化合物及鹼的種類、此種化合物及鹼的使用量、有機溶劑的有無及其種類、反應溫度、反應時的壓力等的影響。 因此,較佳的反應時間係不能一概而言,例如通常為1分鐘至24小時,較佳為3分鐘至12小時。
在本發明之以通式(A)表示的化合物之製造 方法之反應後的一系列的生成物,通常能夠使用在該領域所進行之通常的後處理操作及純化操作來離析。作為離析方法的具體例,例如能夠按照必要而在反應系統內添加己烷等的非極性溶劑且冷卻後,藉由過濾取得所產生的結晶來將生成物離析。又,亦可針對按照必要而將反應液過濾或洗淨、或將反應液濃縮而得到的殘渣,藉由進行再結晶、蒸餾、管柱層析儀等而將生成物離析。
以往已知之雙胍類的合成,係使用毒性、 腐蝕性高的氯化氰,或是使用超強酸的銻等、不僅在安全性有問題,而且必須經過多階段進行合成,在上述的製造方法之以通式(III)或通式(V)表示之化合物,因為能夠使用安全的原料來合成且能夠使用短製程而簡便地合成,所以從此種化合物所得到之本發明之以通式(A)表示之化合物,係能夠安全且簡便地合成。
-本發明的鹼產生劑-
本發明的鹼產生劑,係含有以本發明的上述通式(A)表示之化合物而成者。
本發明的鹼產生劑,係藉由照射例如紫外 線、可見光線、紅外線、X射線等的活性能量線而產生鹼,特別是藉由照射波長100至700nm、較佳為波長200至500nm的活性能量線而產生鹼。因為本發明的鹼產生劑係在波長200至500nm的區域存在莫耳吸光係數高的吸收波長區域,所以能夠有效率地產生鹼。又,本發明的鹼產生劑係顯示在上述的波長區域之中,吸收i射線、h射線、g射線之至少一種以上的活性能量線,從泛用性的觀點而言,較佳。又,本發明的鹼產生劑係藉由照射活性能量線而產生鹼,但是不排除例如藉由給與加熱等光能以外的能量而產生鹼。
本發明的鹼產生劑,係進行加熱而從初期 重量起算減少5%重量%時的溫度(以下,有時簡記為5%重量減少溫度)係以150℃以上為佳。使用本發明的鹼產生劑而製造硬化膜時,有時進行烘烤等,鹼產生劑的5%重量減少溫度高時,因為能夠將烘烤溫度設定為較高,所以在烘烤後,能夠盡力減少例如在後述本發明的鹼反應性組成物所含有的有機溶劑之殘留。藉此,能夠抑制殘留有機溶劑引起之曝光部(硬化部)與未曝光部(未硬化部)之對比度變差。
本發明的鹼產生劑之中,具有以通式(B3)表 示之源自羧酸的陰離子之本發明的鹼產生劑,係藉由照射活性能量線而產生鹼,同時在分子內進行光環化而產生內酯結構。因為相較於伴隨脫碳酸之其他的鹼產生劑,該光環化係不伴隨脫碳酸而產生強鹼(雙胍類),所以能夠防止因副生成二氧化碳氣體引起之硬化膜的膜強度低落和硬化膜表面產生膜粗糙。
-本發明的鹼反應性組成物-
本發明的鹼反應性組成物,係含有本發明的鹼產生劑及鹼反應性化合物而成者。
在本發明的鹼反應性組成物所包含之鹼反 應性化合物,只要藉由本發明的鹼產生劑所產生的強鹼(雙胍類)之作用而進行反應、交聯等硬化之化合物即可,沒有特別限制。作為該鹼反應性化合物的具體例,可舉出例如至少一個具有環氧基的環氧系化合物;例如具有至少一個烷氧基矽烷基、矽烷醇基等之矽系化合物;例如具有至少一個異氰酸酯基之異氰酸酯系化合物;及例如具有至少一個醯胺鍵之聚醯胺酸系化合物等。此種鹼反應性化合物,可單獨使用1種類的鹼反應性化合物,亦可組合2種以上的鹼反應性化合物而使用。
作為環氧系化合物(環氧系樹脂),可為單 體、寡聚物或聚合物的任一種,具體而言,例如可舉出二環氧丙基醚、乙二醇二環氧丙基醚、螺甘油二環氧丙基醚、二乙二醇二環氧丙基醚、丙二醇二環氧丙基醚、三丙二醇二環氧丙基醚、丁二醇二環氧丙基醚、甘油二環氧丙基醚、 環氧丙基丙氧基三甲氧基矽烷、烯丙基環氧丙基醚、丁基環氧丙基醚、新戊四醇二環氧丙基醚、1,6-己二醇二環氧丙基醚、苯基環氧丙基醚、甲苯基環氧丙基醚、烷基苯酚環氧丙基醚、脂肪族二環氧丙基醚、多官能環氧丙基醚、3級脂肪酸一環氧丙基醚、聚乙二醇二環氧丙基醚、聚丙二醇二環氧丙基醚、聚甲基丙烯酸環氧丙酯、甘油聚環氧丙基醚、二甘油聚環氧丙基醚、三羥甲基丙烷聚環氧丙基醚、山梨糖醇聚環氧丙基醚等。此種環氧系化合物係可被鹵化,亦可被氫化。又,此種環氧系化合物亦包含上述具體例的衍生物。又,此種環氧系化合物,可單獨使用1種類的環氧系化合物,亦可組合2種以上的環氧系化合物而使用。又,此種環氧系化合物,係使用市售物、或自身依照眾所周知的方法而適當地合成者即可。
從本發明的鹼反應性組成物之耐熱性、塗 布性、對有機溶劑之溶解性、對顯像液之溶解性等之觀點,環氧系化合物(環氧系樹脂)為寡聚物或聚合物時之重量平均分子量,係以100至30,000為佳,以200至20,000為較佳。重量平均分子量小於100時,從本發明的鹼反應性組成物所得到之硬化膜或成形體的強度有變為不充分之虞。 另一方面,重量平均分子量大於30,000時,不僅是環氧系化合物(環氧系樹脂)本身的黏度上升且溶解性變差,而且有難以得到硬化膜表面為均質且膜厚為一定者之虞。又,重量平均分子量係使用凝膠滲透層析儀而測定且為標準聚苯乙烯換算之值。
作為矽系化合物(矽系樹脂),可為單體、寡 聚物或聚合物的任一種,具體而言,例如可舉出烷氧基矽烷化合物、矽烷偶合劑等。作為烷氧基矽烷化合物的具體例,例如可舉出三甲基甲氧基矽烷、二甲基二甲氧基矽烷、甲基三甲氧基矽烷、四甲氧基矽烷、三甲基乙氧基矽烷、二甲基二乙氧基矽烷、甲基三乙氧基矽烷、四乙氧基矽烷、二苯基二甲氧基矽烷、苯基三甲氧基矽烷、二苯基二乙氧基矽烷、苯基三乙氧基矽烷、己基三甲氧基矽烷、四丙氧基矽烷、四丁氧基矽烷、聚甲基丙烯酸3-(甲基二甲氧基矽烷)丙酯、聚甲基丙烯酸3-(甲基二乙氧基矽烷)丙酯、聚甲基丙烯酸3-(三甲氧矽烷基)丙酯、聚甲基丙烯酸3-(三乙氧基矽烷基)丙酯等。此種烷氧基矽烷化合物,可單獨使用1種類的烷氧基矽烷化合物,亦可組合2種以上的烷氧基矽烷化合物而使用。又,此種烷氧基矽烷化合物,係只要使用市售物、或自身依照眾所周知的方法而適當地合成者即可。
作為矽烷偶合劑的具體例,例如可舉出乙 烯基矽烷、丙烯醯基矽烷、環氧基矽烷、胺基矽烷等。作為乙烯基矽烷的具體例,例如可舉出乙烯基三氯矽烷、乙烯基參(對甲氧基乙氧基)矽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矽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矽烷等。作為丙烯醯基矽烷的具體例,例如可舉出γ-甲基丙醯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γ-甲基丙醯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矽烷等。作為環氧基矽烷的具體例,例如可舉出β-(3,4-環氧環己基)乙基三甲氧基矽烷、 γ-環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γ-環氧丙氧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矽烷等。作為胺基矽烷的具體例,例如可舉出N-β-(胺乙基)-γ-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N-β-(胺乙基)-γ-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矽烷、γ-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N-苯基-7-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等。作為上述以外的矽烷偶合劑的具體例,例如可舉出γ-氫硫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γ-氯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矽烷、γ-氯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矽烷等。此種矽烷偶合劑,可單獨使用1種類的矽烷偶合劑,亦可組合2種以上的矽烷偶合劑而使用。又,此種矽烷偶合劑係只要使用市售物、或自身依照眾所周知的方法而適當地合成者即可。
從本發明的鹼反應性組成物之耐熱性、塗布性、對有機溶劑之溶解性、對顯像液之溶解性等之觀點,矽系化合物(矽系樹脂)為寡聚物或聚合物時之重量平均分子量,係以100至30,000為佳,以200至20,000為較佳。重量平均分子量小於100時,從本發明的鹼反應性組成物所得到的硬化膜或成形體之強度有變為不充分之虞。另一方面,重量平均分子量大於30,000時,不僅是矽系化合物(矽系樹脂)本身的黏度上升且溶解性變差,而且有難以得到硬化膜表面為均質且膜厚為一定者之虞。又,重量平均分子量係使用凝膠滲透層析儀而測定且為標準聚苯乙烯換算之值。
作為異氰酸酯系化合物的具體例,可為單體、寡聚物或聚合物的任一種,具體而言,例如可舉出單 體的異氰酸酯系化合物、二聚物的異氰酸酯系化合物等。作為異氰酸酯系化合物的較佳具體例,例如可舉出甲苯-2,4-二異氰酸酯、甲苯-2,6-二異氰酸酯、間伸二甲苯基二異氰酸酯、六氫-間伸二甲苯基二異氰酸酯、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亞甲二苯基-4,4’-二異氰酸酯、聚亞甲基聚苯基聚異氰酸酯等。此種異氰酸酯系化合物,可單獨使用1種類的異氰酸酯系化合物,亦可組合2種以上的異氰酸酯系化合物而使用。又,此種異氰酸酯系化合物,係只要使用市售物、或是自身依照眾所周知的方法而適當地合成者即可。
從本發明的鹼反應性組成物之耐熱性、塗布性、對有機溶劑之溶解性、對顯像液之溶解性等的觀點,在異氰酸酯系化合物為寡聚物或聚合物時之重量平均分子量,係以100至30,000為佳,以200至20,000為較佳。重量平均分子量小於100時,從本發明的鹼反應性組成物所得到的硬化膜或成形體的強度有變為不充分之虞。另一方面,重量平均分子量大於30,000時,不僅是異氰酸酯系化合物本身的黏度上升且溶解性變差,而且有難以得到硬化膜表面為均質且膜厚為一定者之虞。又,重量平均分子量係使用凝膠滲透層析儀而測定且為標準聚苯乙烯換算之值。
作為聚醯胺酸系化合物的具體例,可舉出藉由酸酐與二胺的反應而得到之本身眾所周知的聚醯胺酸系化合物(聚醯胺酸系樹脂)等。作為聚醯胺酸系化合物的較佳具體例,例如可舉出使焦蜜石酸二酐、萘四羧酸二酐、 聯苯基醚四羧酸二酐、二苯基酮四羧酸二酐、環戊烷四羧酸二酐、環己烷四羧酸二酐、4-(1,2-二羧乙基)-1,2,3,4-四氫萘-1,2-二羧酸二酐、5-(1,2-二羧乙基)-3-甲基環己烷-1,2-二羧酸二酐等的四羧酸二酐、與苯二胺、二胺基聯苯基醚、二胺基二苯基酮等的二胺反應得到之聚醯胺酸系化合物(聚醯胺酸系樹脂)。此種聚醯胺酸系化合物,可被鹵化亦可被氫化。又,此種聚醯胺酸系化合物亦包含上述具體例的衍生物。又,此種聚醯胺酸系化合物,可單獨使用1種類的聚醯胺酸系化合物,亦可組合2種以上的聚醯胺酸系化合物而使用。又,此種聚醯胺酸系化合物,係只要使用市售物、或自身依照眾所周知的方法而適當地合成者即可。
從本發明的鹼反應性組成物之耐熱性、塗 布性、對有機溶劑之溶解性、對顯像液之溶解性等的觀點,聚醯胺酸系化合物的重量平均分子量,係以100至30,000為佳,以200至20,000為較佳。重量平均分子量小於100時,從本發明的鹼反應性組成物所得到的硬化膜或成形體的強度有變為不充分之虞。另一方面,重量平均分子量大於30,000時,聚醯胺酸系化合物本身的黏度上升,不僅是溶解性變差,而且有難以得到硬化膜表面為均質且膜厚為一定者之虞。又,重量平均分子量係使用凝膠滲透層析儀而測定且為標準聚苯乙烯換算之值。
作為在本發明的鹼反應性組成物所包含之 本發明的鹼產生劑的含量,只要是實用的量,就沒有特別限制,例如相對於鹼反應性化合物的重量,通常為0.1至 100重量%,以1至50重量%為佳,較佳為5至30重量%。鹼產生劑的含量非常少時,本發明的鹼反應性組成物之硬化有變為不充分之虞。另一方面,鹼產生劑的含量非常大時,係產生經濟性受到損害等的問題。
本發明的鹼反應性組成物,係以進一步含有硫醇系化合物或/及酸酐作為交聯劑為佳。
硫醇系化合物係藉由與環氧系化合物等併用,與在環氧系化合物之環氧基反應而作為使環氧系化合物硬化之交聯劑的作用。作為硫醇系化合物,可為單體、寡聚物或聚合物的任一種,以使用具有2個以上的硫醇基之硫醇系化合物為佳,作為該硫醇系化合物的較佳具體例,例如可舉出乙二醇雙(3-氫硫基丁酸酯)、丁二醇雙(3-氫硫基丁酸酯)、新戊四醇肆(3-氫硫基丁酸酯)、二新戊四醇陸(3-氫硫基丁酸酯)、乙二醇雙(3-氫硫基異丁酸酯)、丁二醇雙(3-氫硫基異丁酸酯)、新戊四醇肆(3-氫硫基異丁酸酯)、二新戊四醇陸(3-氫硫基異丁酸酯)、三羥甲基丙烷參(3-氫硫基異丁酸酯)、參[(3-氫硫基丙醯氧基)乙基]異三聚氰酸酯、新戊四醇肆(3-氫硫基丙酸酯)、二新戊四醇六(3-氫硫基丙酸酯)、三羥甲基丙烷參(3-氫硫基丙酸酯)、二乙二醇雙(3-氫硫基丙酸酯)、新戊四醇肆(3-氫硫基丁酸酯)、1,4-雙(3-氫硫基丁醯氧基)丁烷、1,3,5-參(3-氫硫基丁氧基乙基)-1,3,5-三(triazine)-2,4,6-(1H,3H,5H)-三酮等具有2至5個硫醇基之硫醇系化合物、液狀聚硫醇、聚硫醚等。考慮反應性等和操作容易性時,該等硫醇系化合物之中, 以新戊四醇肆(3-氫硫基丙酸酯)、新戊四醇肆(3-氫硫基丁酸酯)、參[(3-氫硫基丙醯氧基)乙基]異三聚氰酸酯為佳。 此種硫醇系化合物,係可單獨使用1種類的硫醇系化合物,亦可組合2種以上的硫醇系化合物而使用。又,此種硫醇系化合物,係只要使用市售物、或是自身依照眾所周知的方法而適當地合成者即可。
從本發明的鹼反應性組成物之耐熱性、塗 布性、對有機溶劑之溶解性、對顯像液之溶解性等的觀點,在硫醇系化合物為寡聚物或聚合物時之重量平均分子量,係以100至10,000為佳,以200至5,000為較佳。重量平均分子量小於100時,從本發明的鹼反應性組成物所得到的硬化膜或成形體的強度有變為不充分之虞。另一方面,重量平均分子量大於10,000時,不僅是硫醇系化合物本身的黏度上升且溶解性變差,而且有難以得到硬化膜表面為均質且膜厚為一定者之虞。又,重量平均分子量係使用凝膠滲透層析儀而測定且為標準聚苯乙烯換算之值。
作為硫醇系化合物的含量,例如相對於在 鹼反應性化合物之環氧系化合物,以使硫醇基的當量(SH基的當量)/環氧基的當量=0.3/1.7至1.7/0.3的比率為佳,尤其是以0.8/1.2至1.2/0.8的比率為較佳。
酸酐係藉由與環氧系化合物等併用,與在 環氧系化合物之環氧基反應而作為使環氧系化合物硬化之交聯劑的作用。作為酸酐,可為單體、寡聚物或聚合物的任一種,作為該酸酐的較佳具體例,例如可舉出酞酸酐、 四氫酞酸酐、六氫酞酸酐、甲基四氫酞酸酐、甲基六氫酞酸酐、甲基納迪克酸(methyl nadic acid)酐、十二基琥珀酸酐、氯橋酸(chlorendic acid)酐等的一官能性酸酐;焦蜜石酸酐、二苯基酮四羧酸酐、乙二醇雙(三酸酐酯)、甲基環己烯四羧酸酐等的2官能性酸酐;及1,2,4-苯三甲酸酐、聚壬二酸酐等的游離酸酸酐等。此種酸酐,可單獨使用1種類的酸酐,亦可組合2種以上的酸酐而使用。又,此種酸酐係只要使用市售物、或自身依照眾所周知的方法而適當地合成者即可。
從本發明的鹼反應性組成物之耐熱性、塗 布性、對有機溶劑之溶解性、對顯像液之溶解性等的觀點,在酸酐為寡聚物或聚合物時之重量平均分子量,係以100至10,000為佳,以200至5,000為較佳。重量平均分子量小於100時、從本發明的鹼反應性組成物所得到的硬化膜或成形體的強度有變為不充分之虞。另一方面,重量平均分子量大於10,000時,不僅是酸酐本身的黏度上升且溶解性變差,而且有難以得到硬化膜表面為均質且膜厚為一定者之虞。又,重量平均分子量係使用凝膠滲透層析儀而測定且為標準聚苯乙烯換算之值。
作為酸酐的含量,例如相對於在鹼反應性化 合物之環氧系化合物,以酸酐基的當量(-C(=O)OC(=O)-基的當量)/環氧基的當量=0.3/2.7至2.0/1.0的比率為佳,尤其是以0.5/2.5至1.5/1.5的比率為較佳。
將本發明的鹼反應性組成物進行塗布在預 定之基材等時,亦有時含有有機溶劑之組成物為佳。藉由於鹼反應性組成物含有有機溶劑,能夠提高塗布性且作業性變為良好。作為該有機溶劑,只要為通常在該領域一般所使用的有機溶劑即可,沒有特別限制。作為該有機溶劑的較佳具體例,例如可舉出戊烷、己烷、庚烷、辛烷、壬烷、癸烷、四氫萘、薄荷烷、鯊烷(squalane)等的飽和或不飽和的脂肪族烴系溶劑、例如苯、甲苯乙基苯、苯乙烯、二甲苯、二乙基苯、三甲基苯等的芳香族烴系溶劑、例如二氯甲烷、三氯甲烷(氯仿)、四氯甲烷(四氯化碳)等的鹵素系溶劑、例如二乙基醚、二-正丙基醚、二異丙基醚、甲基-第三丁基醚、二-正丁基醚、二-第三丁基醚、環戊基甲基醚、四氫呋喃、2-甲基四氫呋喃、1,4-二烷等的醚系溶劑、例如甲醇、乙醇、正丙醇、異丙醇、正丁醇、異丁醇、第二丁醇、第三丁醇、2-甲氧基乙醇等的醇系溶劑、例如乙二醇一甲基醚、丙二醇一甲基醚(PGME)、丙二醇一乙基醚、二乙二醇一甲基醚、二丙二醇一甲基醚、二丙二醇一乙基醚、乙二醇二甲基醚、丙二醇二甲基醚、乙二醇二乙基醚、丙二醇二乙基醚、二乙二醇二甲基醚、二丙二醇二甲基醚、二丙二醇二乙基醚等的二醇醚系溶劑、例如乙二醇一乙基醚乙酸酯、二乙二醇一乙基醚乙酸酯、二乙二醇一丁基醚乙酸酯、丙二醇一甲基醚乙酸酯(PGMEA)、丙二醇一乙基醚乙酸酯、二丙二醇一甲基醚乙酸酯、二丙二醇一乙基醚乙酸酯等的二醇醚乙酸酯溶劑、例如2-丙酮(acetone)、2-丁酮(乙基甲基酮)、二乙基酮、4-甲基-2-戊酮 (甲基異丁基酮)、環戊酮、環己酮、環庚酮等的酮系溶劑、例如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乙酸-正丙酯、乙酸異丙酯、乙酸異丁酯、乙酸-第二丁酯、乙酸-第三丁酯、酪酸乙酯、酪酸異戊酯、乳酸乙酯(EL)、乳酸-正丙酯、乳酸異丙酯、乳酸異丁酯、乳酸-第二丁酯、乳酸-第三丁酯、乳酸異戊酯、γ-丁內酯、硬脂酸丁酯等的酯系溶劑、例如N,N-二甲基甲醯胺、N,N-二甲基乙醯胺、1-甲基-2-吡咯啶酮(N-甲基吡咯啶酮)、1,3-二甲基-2-咪唑啶酮(二甲基伸乙基脲)等的醯胺系溶劑、例如乙腈等的腈系溶劑等。該等有機溶劑之中,以二醇醚乙酸酯系溶劑、酯系溶劑為佳。二醇醚乙酸酯系溶劑及酯系溶劑係具有以下的特徵:(1)因為具有適當的沸點,所以不僅是能夠穩定地進行通常在室溫進行之組成物的調製,而且因為不必使烘烤溫度為高溫,所以鹼產生劑、鹼反應性化合物等不容易受到熱引起之不良影響;(2)因為與基板的相容性良好且旋轉塗布時之鹼反應性組成物的延伸良好,所以能夠將該組成物簡便地塗布在基板上;(3)因為相較於其他有機溶劑,鹼產生劑的溶解性高,所以例如在製造塗膜時鹼產生劑不容易產生相分離;及(4)因為不會如醯胺系溶劑般分解物顯示鹼性,所以安定性高。又,此種有機溶劑,可單獨使用1種類的有機溶劑,亦可組合2種以上的有機溶劑而使用。又,此種有機溶劑係使用市售物即可。
在本發明的鹼反應性組成物需要時所含有 的有機溶劑之含量,係只要是實用的量即可,沒有特別限 制,例如在將鹼反應性組成物塗布在預定基材上且使用鹼反應性組成物形成層時,只要適當地選擇而均勻地塗布即可,例如相對於鹼反應性化合物1g,通常為0.01至50mL,以0.05至30mL為佳,較佳為0.1至10mL。
本發明的鹼反應性組成物係使用作為感光 性樹脂組成物時,為了擴大感光波長區域而提高敏感度,亦可添加增感劑。作為該增感劑,只要通常在該領域通常所使用的增感劑即可,沒有特別限制。作為該增感劑的較佳具體例,例如可舉出二苯基酮、p,p’-四甲基二胺基二苯基酮、p,p’-四乙基胺基二苯基酮、2-氯硫雜蒽酮、蒽酮、9-乙氧基蒽、蒽、芘、苝(perylene)、啡噻、二苯基乙二酮(benzil)、吖啶橙、苯并黃素(benzoflavin)、硫素(setoflavin)-T、9,10-二苯基蒽、9-茀酮、苯乙酮、菲、2-硝基茀、5-硝基苊、苯醌、2-氯-4-硝基苯胺、N-乙醯基p-硝基苯胺、p-硝基苯胺、N-乙醯基4-硝基-1-萘基胺、苦味胺(picramide)、蒽醌、2-乙基蒽醌、2-第三丁基蒽醌、1,2-苯并蒽醌、3-甲基-1,3-二氮雜-1,9-苯并蒽酮、二亞苄基丙酮、1,2-萘醌、3,3’-羰基-雙(5,7-二甲氧基羰基香豆素)、蓋(coronene)等。此種增感劑,可單獨使用1種類的增感劑,亦可組合2種以上的增感劑而使用。又,此種增感劑係只要使用市售物、或自身依照眾所周知的方法而適當地合成者即可。
在本發明的鹼反應性組成物需要時所含有 的增感劑之含量,係只要是實用的量即可,沒有特別限制, 例如依照所使用的鹼產生劑、鹼反應性化合物、及被認為必要的敏感度等而適當地決定即可,更具體地,含有增感劑時係相對於鹼反應性組成物全體,增感劑的含量係以1至30質量%為佳,其中,以5至20質量%為較佳。增感劑的含量少於1質量%時,有時無法充分地提高敏感度。另一方面,增感劑的含量大於30質量%時,有時對於提高敏感度會有含量過剩。
在本發明的鹼反應性組成物,係除了上述 的增感劑以外,在不妨礙本發明的目的及效果之範圍,亦可含有例如填充劑、顏料、染料、調平劑、消泡劑、抗靜電劑、pH調整劑、分散劑、分散助劑、表面改質劑、可塑劑、可塑促進劑、防垂流劑、硬化促進劑等的添加劑。此種添加劑係可單獨使用1種類的添加劑,亦可組合2種以上的添加劑而使用。又,此種添加劑係只要使用市售物、或自身依照眾所周知的方法而適當地合成者即可。
為了使用本發明的鹼反應性組成物而形成 圖案,例如能夠將該組成物溶解在有機溶劑而調製塗布液,將所調製的塗布液塗布在基板等適當的固體表面,且乾燥而形成塗膜。而且,對所形成的塗膜進行圖案曝光而產生鹼之後,在預定條件下進行加熱處理而促進在鹼反應性組成物所含有之鹼反應性化合物的聚合反應即可。
因為本發明的鹼反應性組成物係含有本發 明的鹼產生劑,所以照射活性能量線時,在室溫亦可進行聚合反應,但為了使聚合反應有效率良好地進行,以施行 烘烤(加熱)處理為佳。烘烤(加熱)處理的條件係依照照射(曝光)能量、從所使用的鹼產生劑產生的強鹼(雙胍類)之種類、環氧系化合物、矽系化合物等鹼反應性化合物的種類等而適當地決定即可,烘烤(加熱)溫度係以50℃至150℃的範圍內為佳,以60℃至130℃的範圍內為較佳。又,烘烤(加熱)時間係以10秒至60分鐘為佳,以60秒至30分鐘為較佳。能夠將形成有經照射活性能量線且需要時進行加熱處理後的塗膜之基板,浸漬在曝光部與未曝光部產生溶解度差之溶劑(顯像液)中且進行顯像而得到圖案。
形成上述的圖案時所進行之本發明的鹼反 應性組成物在基板之塗布方法、烘烤方法、照射活性能量線方法、顯像方法等係適當地採用本身眾所周知的方法即可。
以上說明之本發明的鹼反應性組成物,係 藉由含有本發明的鹼產生劑及鹼反應性化合物且藉由照射活性能量線、加熱等操作而將從鹼產生劑產生的強鹼(雙胍類)作為起始劑,鹼反應性化合物之聚合反應連鎖地進行而能夠作為硬化速且充分的組成物。可達成此種效果之本發明的鹼反應性組成物,例如能夠適合使用在高敏感度的光硬化材料、光阻材料(圖案形成材料)等。
將本發明的鹼反應性組成物使用在硬化材 料時,在硬化操作後所形成的成形體,就耐熱性、尺寸安定性、絕緣性等特性係被認為有效之領域的構件等而言,係被廣泛使用作為例如塗料、印刷墨水、彩色濾光片、可 撓性顯示器用薄膜、半導體裝置、電子零件、層間絕緣膜、配線被覆膜、光電路、光電路零件、抗反射膜、全像術(hologram)、光學構件或建築材料的構成構件,且被提供給印刷物、彩色濾光片、可撓性顯示器用薄膜、半導體裝置、電子零件、層間絕緣膜、配線被覆膜、光電路、光電路零件、抗反射膜、全像術、光學構件或建築構件等。又,將本發明的鹼反應性組成物使用在光阻材料(圖案形成材料)時,在圖案形成操作後所形成的圖案等係具備耐熱性及絕緣性,而能夠有效地使用作為例如彩色濾光片、軟性顯示器用薄膜、電子零件、半導體裝置、層間絕緣膜、配線被覆膜、光電路、光電路零件、抗反射膜、其他光學構件或電子構件。
-本發明的鹼產生方法-
本發明的鹼產生方法,其特徵在於:對本發明之以通式(A)表示之化合物照射例如紫外線、可見光線、紅外線、X射線等的活性能量線。
本發明的鹼產生方法,更具體地係藉由照射波長100至700nm、較佳為波長200至500nm的活性能量線而產生鹼之方法,上述波長區域之中,以含有i射線、h射線、g射線的至少一種以上的活性能量線而成為佳。又,上述波長區域的活性能量線之中,藉由將其曝光強度通常為0.1至100mW/cm2、較佳為1.0至50mW/cm2的活性能量線,照射0.01至1,000秒、較佳為0.1至300秒的照射時間之期間,能夠效率良好地產生強鹼(雙胍類)。
-本發明之以通式(E)表示之化合物-
本發明之以下述通式(E)表示之化合物,係具有本發明之以通式(A)表示之化合物之中具有作為鹼產生劑之性質,同時具有作為自由基產生劑的性質者。
(式中,Z’-係表示以上述通式(B1)或(B2)表示之源自羧酸的陰離子,R1至R7係與上述相同)。
作為在通式(E)之以Z’-表示之源自羧酸的陰離子的較佳具體例,可舉出以上述通式(B1’)及(B2’)表示之陰離子。
作為在通式(E)之Z’-,係以通式(B1)表示之源自羧酸的陰離子為佳。
-本發明的自由基產生劑-
本發明的自由基產生劑係含有本發明之以上述通式(E)表示之化合物而成者,例如藉由照射紫外線、可見光線、紅外線、X射線等的光線(活性能量線)和加熱而產生自由基者。
本發明的自由基產生劑係藉由照射活性能量線而產生自由基時,本發明的自由基產生劑係能夠藉由照射特別是波長100至780nm、較佳為波長200至450nm的活性能量線而使其產生自由基。因為本發明的自由基產 生劑,係在波長200至450nm的區域存在莫耳吸光係數高的吸收波長區域,所以能夠有效率地產生自由基。又,本發明的自由基產生劑係上述的波長區域之中,顯示吸收i射線、h射線、g射線的至少一種以上的活性能量線者,從泛用性之觀點,乃較佳。
又,本發明的自由基產生劑,在半導體的 表面處理步驟亦能夠使用作為光阻剝離劑中的自由基產生劑,使用含有本發明的自由基產生劑之組成物時,能夠將施行抗反射膜層等之半導體表面進行處理而殘留之光阻層的殘渣和抗反射膜層的殘渣有效率地除去。
為了此種目的而使用時,例如依據在 WO2009/110582號公報所記載的內容而使用本發明的自由基產生劑即可,針對其使用量、其他共存的物質和其使用量等,亦依據該公報所記載的內容而適當地選擇即可。
而且,本發明的自由基產生劑,亦能夠使 用作為在使用自由基反應之碳-碳鍵形成反應之觸媒。
為了此種目的而使用時,例如依據在特開 平11-5033號公報所記載的內容而使用本發明的自由基產生劑即可,針對其使用量、其他共存的物質和其使用量等,亦是依據該公報所記載的內容而而適當地選擇即可。
-本發明的自由基反應性組成物-
本發明的自由基反應性組成物,係含有發明的自由基產生劑及自由基反應性化合物而成者。
在本發明的自由基反應性組成物所包含的 自由基反應性化合物,只要藉由使用本發明的自由基產生劑所產生的自由基的作用而產生聚合反應且進行硬化之化合物,沒有特別限制。作為自由基反應性化合物,係具有至少一個能夠自由基聚合的乙烯性不飽和鍵之化合物即可,作為該自由基反應性化合物的較佳具體例,例如可舉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芳香酯(arylate)、伊康酸、巴豆酸、異巴豆酸、順丁烯二酸等的不飽和羧酸、酯、胺甲酸酯、醯胺、醯胺無水物、酸醯胺(acid amide)、丙烯腈、苯乙烯、不飽和聚酯、不飽和聚醚、不飽和聚醯胺、不飽和聚胺甲酸酯等的自由基反應性化合物等。此種自由基反應性化合物,可單獨使用1種類的自由基反應性化合物,亦可組合2種以上的自由基反應性化合物而使用。
作為丙烯酸酯,可為單體、寡聚物或聚合 物的任一種,具體而言,例如可舉出單官能丙烯酸烷酯類、單官能含醚基丙烯酸酯類、單官能含羧基丙烯酸酯類、二官能丙烯酸酯類、三官能以上的丙烯酸酯類等。此種丙烯酸酯,可被鹵化亦可被氫化。又,此種丙烯酸酯亦包含上述具體例的衍生物。又,此種丙烯酸酯,可單獨使用1種類的丙烯酸酯,亦可組合2種以上的丙烯酸酯而使用。又,此種丙烯酸酯係使用市售物、或是自身依照眾所周知的方法而適當地合成者即可。
作為單官能丙烯酸烷酯類的具體例,可舉 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丙酯、丙烯酸異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異戊酯、丙烯酸己酯、丙烯酸2-乙基 己酯、丙烯酸辛酯、丙烯酸癸酯、丙烯酸十一酯、丙烯酸硬脂酸酯、丙烯酸異莰酯、環己基丙烯酸酯、丙烯酸二環戊烯酯、丙烯酸二環戊烯氧基乙酯、丙烯酸苄酯等。
作為單官能含醚基丙烯酸酯類的具體例, 丙烯酸2-甲氧基乙酯、1,3-丁二醇甲基醚丙烯酸酯、丙烯酸丁氧基乙酯、甲氧基三乙二醇丙烯酸酯、甲氧基聚乙二醇#400丙烯酸酯、甲氧基二丙二醇丙烯酸酯、甲氧基三丙二醇丙烯酸酯、甲氧基聚丙二醇丙烯酸酯、乙氧基二乙二醇丙烯酸酯、乙基卡必醇丙烯酸酯、2-乙基己基卡必醇丙烯酸酯、丙烯酸四氫糠酯、丙烯酸苯氧基乙酯、苯氧基二乙二醇丙烯酸酯、苯氧基聚乙二醇丙烯酸酯、甲苯酚基聚乙二醇丙烯酸酯、丙烯酸對壬基苯氧基乙酯、對壬基苯氧基聚乙二醇丙烯酸酯、丙烯酸環氧丙酯等。
作為單官能含羧基丙烯酸酯類的具體例, 可舉出丙烯酸β-羧基乙酯、琥珀酸一丙烯醯氧基乙酯、ω-羧基聚己內酯一丙烯酸酯、酞酸氫2-丙烯醯氧基乙酯、酞酸氫2-丙烯醯氧基丙酯、六氫酞酸氫2-丙烯醯氧基丙酯、四氫酞酸氫2-丙烯醯氧基丙酯等。
作為不包含在單官能丙烯酸烷酯類、單官能含醚基丙烯酸酯類及單官能含羧基丙烯酸酯類之其他單官能丙烯酸酯類的具體例,可舉出丙烯酸N,N-二甲胺基乙酯、丙烯酸N,N-二甲胺基丙酯、丙烯酸嗎啉乙酯、丙烯酸三甲基甲矽烷氧基乙酯、磷酸二苯基-2-丙烯醯氧基乙酯、酸性磷酸2-丙烯醯氧基乙酯、己內酯改性-酸性磷酸2-丙 烯醯氧基乙酯等。
作為二官能丙烯酸酯類的具體例,可舉出 1,4-丁二醇二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二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三乙二醇二丙烯酸酯、四乙二醇二丙烯酸酯、聚乙二醇#200二丙烯酸酯、聚乙二醇#300二丙烯酸酯、聚乙二醇#400二丙烯酸酯、聚乙二醇#600丙烯酸酯、二丙二醇二丙烯酸酯、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四丙二醇二丙烯酸酯、聚丙二醇#400二丙烯酸酯、聚丙二醇#700二丙烯酸酯、新戊四醇二丙烯酸酯、新戊四醇PO改性二丙烯酸酯、羥基三甲基乙酸新戊四醇酯二丙烯酸酯、羥基三甲基乙酸新戊四醇酯的己內酯加成物二丙烯酸酯、1,6-己二醇雙(2-羥基-3-丙烯醯氧基丙基)醚、雙(4-丙烯醯氧基聚乙氧基苯基)丙烷、1,9-壬二醇二丙烯酸酯、新戊四醇二丙烯酸酯、新戊四醇二丙烯酸酯一硬脂酸酯、新戊四醇二丙烯酸酯一苯甲酸酯、雙酚A二丙烯酸酯、EO改性雙酚A二丙烯酸酯、PO改性雙酚A二丙烯酸酯、氫化雙酚A二丙烯酸酯、EO改性氫化雙酚A二丙烯酸酯、PO改性氫化雙酚A二丙烯酸酯、雙酚F二丙烯酸酯、EO改性雙酚F二丙烯酸酯、PO改性雙酚F二丙烯酸酯、EO改性四溴雙酚A二丙烯酸酯、三環癸烷二羥甲基二丙烯酸酯、異三聚氰酸EO改性二丙烯酸酯等。
作為三官能以上的丙烯酸酯類的具體例, 可舉出甘油PO改性三丙烯酸酯、三羥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三羥甲基丙烷EO改性三丙烯酸酯、三羥甲基丙烷PO 改性三丙烯酸酯、異三聚氰酸EO改性三丙烯酸酯、異三聚氰酸EO改性ε-己內酯改性三丙烯酸酯、1,3,5-三丙烯醯基六氫-s-三、新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二新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三丙酸酯、新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二新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二新戊四醇五丙烯酸酯一丙酸酯、二新戊四醇六丙烯酸酯、四羥甲基甲烷四丙烯酸酯、寡酯四丙烯酸酯、磷酸參(丙烯醯氧基)酯等。
從本發明的自由基反應性組成物的耐熱 性、塗布性、對有機溶劑之溶解性、對顯像液之溶解性等之觀點,在丙烯酸酯為寡聚物或聚合物時之重量平均分子量係以100至30,000為佳,以200至20,000為較佳。重量平均分子量小於100時,從本發明的自由基反應性組成物所得到的硬化膜或成形體的強度有變為不充分之虞。另一方面,重量平均分子量大於30,000時,不僅是丙烯酸酯本身的黏度且溶解性變差,而且有難以得到硬化膜表面為均質且膜厚為一定者之虞。又,重量平均分子量係使用凝膠滲透層析儀而測定且為標準聚苯乙烯換算之值。
作為甲基丙烯酸酯,可為單體、寡聚物或聚合物的任一種,具體而言,例如可舉出單官能甲基丙烯酸烷酯類、單官能含醚基甲基丙烯酸酯類、單官能含羧基甲基丙烯酸酯類、二官能甲基丙烯酸酯類、三官能以上的甲基丙烯酸酯類等。此種甲基丙烯酸酯,可被鹵化亦可被氫化。又,此種甲基丙烯酸酯亦包含上述具體例的衍生物。又,此種甲基丙烯酸酯,可單獨使用1種類的甲基丙烯酸 酯,亦可組合2種以上的甲基丙烯酸酯而使用。又,此種甲基丙烯酸酯係使用市售物、或是自身依照眾所周知的方法而適當地合成者即可。
作為單官能甲基丙烯酸烷酯類的具體例, 可舉出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異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異戊酯、甲基丙烯酸己酯、甲基丙烯酸2-己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辛酯、甲基丙烯酸癸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甲基丙烯酸硬脂酸酯、甲基丙烯酸異莰酯、環己基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二戊烯酯、甲基丙烯酸二環戊烯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苄酯等。
作為單官能含醚基甲基丙烯酸酯類的具體 例,可舉出甲基丙烯酸2-甲氧基乙酯、1,3-丁二醇甲基醚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丁氧基乙酯、甲氧基三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甲氧基聚乙二醇#400甲基丙烯酸酯、甲氧基二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甲氧基三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甲氧基聚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乙氧基二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2-乙基已基卡必醇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四氫糠酯、甲基丙烯酸苯氧基乙酯、苯氧基二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苯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甲苯酚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對壬基苯氧基乙酯、對壬基苯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環氧丙基甲基丙烯酸酯等。
作為單官能含羧基甲基丙烯酸酯類的具體 例,可舉出β-羧乙基甲基丙烯酸酯、琥珀酸一甲基丙烯醯氧基乙酯、ω-羧基聚己內酯一甲基丙烯酸酯、酞酸氫2-甲基丙烯醯氧基乙酯、酞酸氫2-甲基丙烯醯氧基丙酯、六氫酞酸氫2-甲基丙烯醯氧基丙酯、四氫酞酸氫2-甲基丙烯醯氧基丙酯等。
作為不包含在單官能甲基丙烯酸烷酯類、 單官能含醚基甲基丙烯酸酯類及單官能含羧基甲基丙烯酸酯類之其他單官能甲基丙烯酸酯類的具體例,可舉出甲基丙烯酸二甲胺基甲酯、甲基丙烯酸N,N-二甲胺基乙酯、甲基丙烯酸N,N-二甲胺基丙酯、甲基丙烯酸嗎啉乙酯、甲基丙烯酸三甲基甲矽烷氧基乙酯、磷酸二苯基-2-甲基丙烯醯氧基乙酯、酸性磷酸2-甲基丙烯醯氧基乙酯、己內酯改性-酸性磷酸2-甲基丙烯醯氧基乙酯等。
作為二官能甲基丙烯酸酯類的具體例,可 舉出1,4-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四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200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300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400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600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四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400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700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四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四醇PO改性二甲基丙烯酸酯、羥基三甲基乙酸新戊四醇酯二甲基丙烯酸酯、羥基三甲基乙酸新 戊四醇酯的己內酯加成物二甲基丙烯酸酯、1,6-己二醇雙(2-羥基-3-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醚、1,9-壬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四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四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一硬脂酸酯、新戊四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一苯甲酸酯、2,2-雙(4-甲基丙醯氧基聚乙氧基苯基)丙烷、雙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EO改性雙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PO改性雙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氫化雙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EO改性氫化雙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PO改性氫化雙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雙酚F二甲基丙烯酸酯、EO改性雙酚F二甲基丙烯酸酯、PO改性雙酚F二甲基丙烯酸酯、EO改性四溴雙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環癸烷二羥甲基二甲基丙烯酸酯、異三聚氰酸EO改性二甲基丙烯酸酯等。
作為三官能以上的甲基丙烯酸酯類的具體 例,可舉出甘油PO改性三甲基丙烯酸酯、三羥甲基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三羥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三羥甲基丙烷EO改性三甲基丙烯酸酯、三羥甲基丙烷PO改性三甲基丙烯酸酯、異三聚氰酸EO改性三甲基丙烯酸酯、異三聚氰酸EO改性ε-己內酯改性三甲基丙烯酸酯、1,3,5-三甲基丙烯醯基六氫-s-三、新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二新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三丙酸酯、新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二新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一丙酸酯、二新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四羥甲基甲烷四甲基丙烯酸酯、寡酯四甲基丙烯酸酯、參(甲基丙烯醯氧基)磷酸酯等。
從本發明的自由基反應性組成物的耐熱性、 塗布性、對有機溶劑之溶解性、對顯像液之溶解性等之觀點,在甲基丙烯酸酯為寡聚物或聚合物時之重量平均分子量,係以100至30,000為佳,以200至20,000為較佳。重量平均分子量小於100時,從本發明的自由基反應性組成物所得到的硬化膜或成形體的強度有變為不充分之虞。另一方面,重量平均分子量大於30,000時,不僅是甲基丙烯酸酯本身的黏度上升且溶解性變差,而且有難以得到硬化膜表面為均質且膜厚為一定者之虞。又,重量平均分子量係使用凝膠滲透層析儀而測定且為標準聚苯乙烯換算之值。
作為芳香酯,可為單體、寡聚物或聚合物 的任一種,具體而言,例如可舉出烯丙基環氧丙基醚、酞酸二烯丙酯、1,2,4-苯三甲酸三烯丙酯、異三聚氰酸三芳香酯等。此種芳香酯,可被鹵化亦可被氫化。又,此種芳香酯亦包含上述具體例的衍生物。又,此種芳香酯,可單獨使用1種類的芳香酯,亦可組合2種以上的芳香酯而使用。 又,此種芳香酯係使用市售物、或是自身依照眾所周知的方法而適當地合成者即可。
從本發明的自由基反應性組成物的耐熱 性、塗布性、對有機溶劑之溶解性、對顯像液之溶解性等之觀點,芳香酯為寡聚物或聚合物時之重量平均分子量,係以100至30,000為佳,以200至20,000為較佳。重量平均分子量小於100時、從本發明的自由基反應性組成物所得到的硬化膜或成形體的強度有變為不充分之虞。另一方 面,重量平均分子量大於30,000時,不僅是芳香酯本身的黏度上升且溶解性變差,而且有難以得到硬化膜表面為均質且膜厚為一定者之虞。又,重量平均分子量係使用凝膠滲透層析儀而測定且為標準聚苯乙烯換算之值。
作為酸醯胺,可為單體、寡聚物或聚合物 的任一種,具體而言,例如可舉出丙烯醯胺、N-羥甲基丙烯醯胺、二丙酮丙烯醯胺、N,N-二甲基丙烯醯胺、N,N-二乙基丙烯醯胺、N-異丙基丙烯醯胺、丙烯醯基嗎啉、甲基丙烯醯胺、N-羥甲基甲基丙烯醯胺、二丙酮甲基丙烯醯胺、N,N-二甲基甲基丙烯醯胺、N,N-二乙基甲基丙烯醯胺、N-異丙基甲基丙烯醯胺、甲基丙烯醯基嗎啉等。此種酸醯胺,可被鹵化亦可被氫化。又,此種酸醯胺亦包含上述具體例的衍生物。又,此種酸醯胺,可單獨使用1種類的酸醯胺,亦可組合2種以上的酸醯胺而使用。又,此種酸醯胺係使用市售物、或是自身依照眾所周知的方法而適當地合成者即可。
從本發明的自由基反應性組成物的耐熱性、 塗布性、對有機溶劑之溶解性、對顯像液之溶解性等之觀點,在酸醯胺為寡聚物或聚合物時之重量平均分子量,係以100至30,000為佳,以200至20,000為較佳。重量平均分子量小於100時,從本發明的自由基反應性組成物所得到的硬化膜或成形體的強度有變為不充分之虞。另一方面,重量平均分子量大於30,000時、不僅是酸醯胺本身的黏度上升且溶解性變差,而且有難以得到硬化膜表面為均 質且膜厚為一定者之虞。又,重量平均分子量係使用凝膠滲透層析儀而測定且為標準聚苯乙烯換算之值。
作為苯乙烯類,可為單體、寡聚物或聚合 物的任一種,具體而言,例如可舉出苯乙烯、對甲基苯乙烯、對甲氧基苯乙烯、對第三丁氧基苯乙烯、對第三丁氧基羰基苯乙烯、對第三丁氧基羰氧基苯乙烯、2,4-二苯基-4-甲基-1-戊烯等。此種苯乙烯類,可被鹵化亦可被氫化。又,此種苯乙烯類亦包含上述具體例的衍生物。又,此種苯乙烯類,可單獨使用1種類的苯乙烯類,亦可組合2種以上的苯乙烯類而使用。又,此種苯乙烯類係使用市售物、或是自身依照眾所周知的方法而適當地合成者即可。
從本發明的自由基反應性組成物的耐熱性、 塗布性、對有機溶劑之溶解性、對顯像液之溶解性等之觀點,在苯乙烯類為寡聚物或聚合物時之重量平均分子量,係以100至30,000為佳,以200至20,000為較佳。重量平均分子量小於100時,從本發明的自由基反應性組成物所得到的硬化膜或成形體的強度有變為不充分之虞。另一方面,重量平均分子量大於30,000時,不僅是苯乙烯類本身的黏度上升且溶解性變差,而且有難以得到硬化膜表面為均質且膜厚為一定者之虞。又,重量平均分子量係使用凝膠滲透層析儀而測定且為標準聚苯乙烯換算之值。
作不包含在不飽和羧酸、酸醯胺及苯乙烯 之其他乙烯系化合物的具體例,可舉出乙酸乙烯酯、一氯乙酸乙烯酯、苯甲酸乙烯酯、三甲基乙酸乙烯酯、酪酸乙 烯酯、月桂酸乙烯酯、己二酸二乙烯酯、甲基丙烯酸乙烯酯、巴豆酸乙烯酯、2-乙基己烷酸乙烯酯、N-乙烯基咔唑、N-乙烯基吡咯啶酮等。
從本發明的自由基反應性組成物的耐熱性、 塗布性、對有機溶劑之溶解性、對顯像液之溶解性等之觀點,在乙烯系化合物為寡聚物或聚合物時之重量平均分子量,係以100至30,000為佳,以200至20,000為較佳。重量平均分子量小於100時、從本發明的自由基反應性組成物所得到的硬化膜或成形體的強度有變為不充分之虞。另一方面,重量平均分子量大於30,000時,不僅是乙烯系化合物本身的黏度上升且溶解性變差,而且有難以得到硬化膜表面為均質且膜厚為一定者之虞。又,重量平均分子量係使用凝膠滲透層析儀而測定且為標準聚苯乙烯換算之值。
作為不包含在本發明的自由基反應性組成 物之本發明的自由基產生劑的含量,只要在通常該領域通常所使用的量,沒有特別限制,例如相對於自由基反應性化合物的重量,通常為0.1至100重量%,以1至50重量%為佳,較佳為5至30重量%。本發明的自由基產生劑的含量為非常少時,自由基反應性組成物的硬化有變為不充分之虞。另一方面,本發明的自由基產生劑的含量為非常多時,有產生經濟性受到損害等的問題。
本發明的自由基反應性組成物係使用作為 感光性樹脂組成物時,為了將感光波長區域擴大而提高敏 感度,亦可添加增感劑。作為該增感劑,只要在通常該領域通常所使用的增感劑,沒有特別限制。作為該增感劑的較佳具體例,亦可舉出與在上述本發明的鹼反應性組成物所使用的增感劑之具體例同樣者。此種增感劑,可單獨使用1種類的增感劑,亦可組合2種以上的增感劑而使用。 又,此種增感劑係使用市售物、或是自身依照眾所周知的方法而適當地合成者即可。
本發明的自由基反應性組成物,需要時所 含有的增感劑之含量,只要在通常該領域通常使用的量,沒有特別限制,依照使用的自由基產生劑、自由基反應性化合物、及被認為必要的敏感度等而適當地決定即可。更具體地,含有增感劑時之增感劑的含量,係相對於自由基反應性組成物全體,以1至30質量%為佳,其中以1至20重量%為較佳。增感劑的含量小於1質量%時,有時無法充分地提高敏感度。另一方面,增感劑的含量大於30質量時,對於提高敏感度有時含量過剩。
將本發明的自由基反應性組成物進行塗布 在預定基材等時,亦有時含有有機溶劑之組成物為佳。藉由使鹼反應性組成物含有於有機溶劑,能夠提高塗布性且作業性變為良好。作為該有機溶劑,只要通常在該領域通常所使用的有機溶劑,沒有特別限制。作為該有機溶劑的較佳具體例,亦可舉出與在上述本發明的鹼反應性組成物所使用的有機溶劑之具體例同樣者。又,此種有機溶劑,可單獨使用1種類的有機溶劑,亦可組合2種以上的有機 溶劑而使用。又,此種有機溶劑係使用市售物即可。
本發明的自由基反應性組成物需要時所含 有的有機溶劑之含量,只要在通常該領域通常所使用的量,沒有特別限制,例如在藉由自由基反應性組成物塗布在預定基材上且使用自由基反應性組成物形成層時,適當地選擇而能夠均勻地塗布即可,例如相對於自由基反應性組成物1g,通常為0.01至50mL,以0.05至30mL為佳,較佳為0.1至10mL。
在本發明的自由基反應性組成物,係除了 上述的添加劑以外,在不妨礙本發明的目的及效果之範圍,亦可含有例如顏料;染料;對甲氧基苯酚、氫醌、烷基取代氫醌、兒茶酚、第三丁基兒茶酚、啡噻等的防熱聚合劑;N-苯基甘胺酸、三乙醇胺、N,N-二乙基苯胺等的胺類;硫醇類、二硫醚類、硫酮類、O-醯基硫代異羥肟酸鹽(O-acylthiohydroxamate)、N-烷氧基吡啶硫酮類硬化促進劑和鏈轉移觸媒;膦、膦酸酯、亞磷酸酯等的氧除去劑和還原劑;防泛白劑;防退色劑;防光暈劑;螢光增白劑;界面活性劑;著色劑;增量劑;可塑劑;阻燃劑;抗氧化劑;紫外線吸收劑;發泡劑;防霉劑;抗靜電劑;磁性體和賦予其他各種特性之添加劑;及稀釋溶劑等的添加劑。 此種添加劑,可單獨使1種類的添加劑,亦可組合2種以上的添加劑而使用。又,此種添加劑係使用市售物、或是自身依照眾所周知的方法而適當地合成者即可。
為了使用本發明的自由基反應性組成物而 形成圖案,例如能夠將該組成物溶解在有機溶劑而調製塗布液,將所調製的塗布液塗布在基板等適當的固體表面且乾燥而形成塗膜。而且,對所形成的塗膜,進行圖案曝光而使能夠其產生自由基且促進在自由基反應性組成物所含有的自由基反應性化合物之聚合反應即可。
在形成上述的圖案形成時所進行之本發明 的自由基反應性組成物在基板之塗布方法、照射活性能量線方法、顯像方法等係適當地採用本身眾所周知的方法即可。
以上說明之本發明的自由基反應性組成物, 係藉由含有本發明的自由基產生劑及自由基反應性化合物且藉由照射活性能量線、加熱等的操作,而能夠將從自由基產生劑所產生的自由基作為起始劑,有效地進行產生自由基反應性化合物的聚合反應且使自由基反應性化合物硬化之組成物。達成此種效果之本發明的自由基反應性組成物,係能夠適合使用在例如硬化材料、光阻材料(圖案形成材料)等。
將本發明的自由基反應性組成物使用在硬 化材料時,硬化操作後所形成的成形體,就耐熱性、尺寸安定性、絕緣性等特性係被認為有效之領域的構件等而言,係被廣泛使用作為例如塗料、印刷墨水、彩色濾光片、軟性顯示器用薄膜、半導體裝置、電子零件、層間絕緣膜、配線被覆膜、光電路、光電路零件、抗反射膜、全像術、光學構件或建築材料的構成構件,且可提供印刷物、彩色 濾光片、軟性顯示器用薄膜、半導體裝置、電子零件、層間絕緣膜、配線被覆膜、光電路、光電路零件、抗反射膜、全像術、光學構件或建築構件等。又,將本發明的自由基反應性組成物使用在光阻材料(圖案形成材料)時,在圖案形成操作後所形成的圖案等係具備耐熱性及絕緣性,而能夠有效地使用作為例如彩色濾光片、可撓性顯示器用薄膜、電子零件、半導體裝置、層間絕緣膜、配線被覆膜、光電路、光電路零件、抗反射膜、其他光學構件或電子構件。
-本發明之以通式(C1)及(C2)表示之化合物-
本發明的化合物係以下述通式(C1)及(C2)表示者。
(式中,R1"至R4"係表示各自獨立地表示碳數1至8的烷基,R5"係表示碳數2至8的烷基,R6"係表示亦可具有選自由環氧基、碳數2至6的烷氧基羰基、香豆素基羰基、蒽醌基、氧雜蒽酮基及硫雜蒽酮基所組成群組之取代基之碳數1至6的烷基;碳數2至6的烯基;或是亦可具有選自由碳數1至6的烷基、碳數1至6的烷氧基、鹵素原子及硝基所組成群組之取代基之碳數7至15的芳烷基,R7"係表示亦可具有胺基之碳數2至8的烷基)。
(式中,R1''''至R4''''係各自獨立地表示碳數1至8的烷基,R5''''係表示碳數1至10的烷基;或是亦可具有選自由碳數1至6的烷基、碳數1至6的烷氧基、鹵素原子及硝基所組成群組之取代基之碳數6至14的芳基,R7''''係表示亦可具有選自由碳數1至6的烷基、碳數1至6的烷氧基、鹵素原子及硝基所組成群組之取代基之碳數6至14的芳基)。
作為在通式(C1)之以R1"至R4"表示之碳數1 至8的烷基的具體例,可舉出與在通式(A')之以R1'至R4'表示之碳數1至8的烷基的具體例同樣者,較佳烷基及更佳烷基的具體例亦可舉出同樣者。
作為在通式(C1)之以R5"表示之碳數2至8 的烷基的具體例,可舉出與在通式(A')之可舉出作為以R5'表示的較佳烷基之碳數2至8的烷基的具體例同樣者,更佳具體例亦可舉出同樣者。
作為在通式(C1)之以R6"表示之「亦可具有 選自由環氧基、碳數2至6的烷氧基羰基、香豆素基羰基、蒽醌基、氧雜蒽酮基及硫雜蒽酮基所組成群組之取代基之碳數1至6的烷基」的具體例,可舉出與在通式(A')之以R6'表示之「亦可具有選自由環氧基、碳數2至6的烷氧基 羰基、香豆素基羰基、蒽醌基、氧雜蒽酮基及硫雜蒽酮基所組成群組之取代基之碳數1至6的烷基」的具體例同樣者,較佳具體例亦可舉出同樣者。
作為在通式(C1)之以R6"表示之碳數2至6的烯基的具體例,可舉出與在通式(A')之以R6'表示之碳數2至6的烯基的具體例同樣者,較佳具體例亦可舉出同樣者。
在通式(C1)之以R6"表示之「亦可具有選自由碳數1至6的烷基、碳數1至6的烷氧基、鹵素原子及硝基所組成群組之取代基之碳數7至15的芳烷基」的具體例,可舉出與通式(A')之以R6'表示之「亦可具有選自由碳數1至6的烷基、碳數1至6的烷氧基、鹵素原子及硝基所組成群組之取代基之碳數7至15的芳烷基」的具體例同樣者,較佳具體例亦可舉出同樣者。
作為在通式(C1)之以R7"表示之亦可具有胺基之碳數2至8的烷基的具體例,可舉出與在通式(A')之可舉出作為以R7'表示的較佳烷基之亦可具有胺基之碳數2至8的烷基的具體例同樣者,更佳具體例亦可舉出同樣者。
作為以通式(C1)表示之化合物的較佳具體例,可舉出以下述式(13)表示之化合物。
以式(13)表示之化合物,係相當於在以通式 (C1)表示之化合物,R1"至R4"係碳數1的烷基之甲基,R5"及R7"係碳數3的分枝狀烷基之異丙基,R6"不具有取代基之碳數1的烷基之甲基者。
作為在通式(C2)之以R1'''至R4'''表示之碳數1 至8的烷基的具體例,可舉出與在通式(A")之以R1'''至R4'''表示之碳數1至8的烷基的具體例同樣者,較佳烷基及更佳烷基的具體例亦可舉出同樣者。
作為在通式(C2)之以R5''''表示之碳數1至10 的烷基的具體例,可舉出與在通式(A")之以R5'''表示之碳數1至10的烷基的具體例同樣者,較佳烷基及更佳烷基的具體例亦可舉出同樣者。
作為在通式(C2)之以R5''''及R7''''表示之在 「亦可具有選自由碳數1至6的烷基、碳數1至6的烷氧基、鹵素原子及硝基所組成群組之取代基之碳數6至14的芳基」之碳數6至14的芳基的具體例,可舉出與在通式(A)之以R1至R7表示之「亦可具有選自由碳數1至6的烷基、碳數1至6的烷氧基、鹵素原子及硝基所組成群組之取代基之碳數6至14的芳基」之碳數6至14的芳基的具體例同樣者,較佳芳基及更佳芳基的具體例亦可舉出同樣者。
作為在通式(C2)之以R5''''及R7''''表示之在「亦 可具有選自由碳數1至6的烷基、碳數1至6的烷氧基、鹵素原子及硝基所組成群組之取代基之碳數6至14的芳基」之碳數1至6的烷基的具體例,可舉出與在通式(A) 之以R1至R7表示之「亦可具有選自由碳數1至6的烷基、碳數1至6的烷氧基、鹵素原子及硝基所組成群組之取代基之碳數6至14的芳基」之碳數1至6的烷基的具體例同樣者,較佳烷基的具體例亦可舉出同樣者。
作為在通式(C2)之R5''''及R7''''表示之在「亦 可具有選自由碳數1至6的烷基、碳數1至6的烷氧基、鹵素原子及硝基所組成群組之取代基之碳數6至14的芳基」之碳數1至6的烷氧基的具體例,可舉出與在通式(A)之以R1至R7表示之「亦可具有選自由碳數1至6的烷基、碳數1至6的烷氧基、鹵素原子及硝基所組成群組之取代基之碳數6至14的芳基」之碳數1至6的烷氧基的具體例同樣者,較佳烷氧基的具體例亦可舉出同樣者。
作為在通式(C2)之以R5''''及R7''''表示之在 「亦可具有選自由碳數1至6的烷基、碳數1至6的烷氧基、鹵素原子及硝基所組成群組之取代基之碳數6至14的芳基」之鹵素原子的具體例,可舉出與在通式(A)之以R1至R7表示之「亦可具有選自由碳數1至6的烷基、碳數1至6的烷氧基、鹵素原子及硝基所組成群組之取代基之碳數6至14的芳基」之鹵素原子的具體例同樣者,較佳鹵素原子的具體例亦可舉出同樣者。
在通式(C2)之以R5''''及R7''''表示之在「亦可 具有選自由碳數1至6的烷基、碳數1至6的烷氧基、鹵素原子及硝基所組成群組之取代基之碳數6至14的芳基」之硝基,係意味著鍵結在芳基上的碳原子之硝基。
在通式(C2)之以R5''''及R7''''表示之在「亦可 具有選自由碳數1至6的烷基、碳數1至6的烷氧基、鹵素原子及硝基所組成群組之取代基之碳數6至14的芳基」之取代基之中,係以碳數1至6的烷基、碳數1至6的烷氧基為佳。
作為在通式(C2)之以R5''''及R7''''表示之「亦 可具有選自由碳數1至6的烷基、碳數1至6的烷氧基、鹵素原子及硝基所組成群組之取代基之碳數6至14的芳基」的具體例,可舉出與在通式(A")之以R5'''及R7'''表示之「亦可具有選自由碳數1至6的烷基、碳數1至6的烷氧基、鹵素原子及硝基所組成群組之取代基之碳數6至14的芳基」的具體例同樣者。
作為以通式(C2)表示之化合物的較佳具體 例,可舉出以下述式(14)、式(15)、式(16)及式(17)表示之化合物。
以通式(C1)及(C2)表示之化合物,係相當於 從本發明之以通式(A)表示之化合物所產生的鹼,因為該等化合物係顯示強鹼性且親核性低,所以不被攝入在聚合物(樹脂)中,而且具有自由度且具有能夠作為觸媒之雙胍衍生物。
此種以通式(C1)及(C2)表示之化合物,係能 夠與上述以通式(B1-H)、(B2-H)、(B3-H)及(B4-H)表示之羧酸、及在以下所顯示的羧酸形成鹽而作為鹼產生劑。
實施例
以下,基於實施例及比較例而具體地說明本發明,但是本發明係不受該等例子任何限定。
合成例1 1,2-二異丙基-4,4,5,5-四甲基雙胍的合成
在1,1,3,3-四甲基胍11.9g(10.3mmol;和光純藥工業(股)製)添加N,N’-二異丙基碳二醯亞胺13.1g(10.3mmol;和光純藥工業(股)製),於100℃加熱攪拌2小時。反應結束後,在反應液添加己烷且冷卻至5℃為止,而且藉由將所得到結晶進行脫液,來得到1,2-二異丙基-4,4,5,5-四甲基雙胍9.88g(白色粉末、產率:39%)。在以下,顯示1H-NMR的測定結果及1,2-二異丙基-4,4,5,5-四甲基雙胍的結構式。
1H-NMR(400MHz,CDCl3)δ(ppm):1.10(12H,d),2.78(12H,s),3.38(2H,q).
實施例1 1,2-二異丙基-1,4,4,5,5-五甲基雙胍的合成
使在合成例1所得到的1,2-二異丙基-4,4,5,5-四甲基雙胍1.00g(4.1mmol;和光純藥工業(股)製)、及0.3g的60%NaH (4.1mmol;和光純藥工業(股)製)溶解在無水四氫呋喃(THF)20mL且於50℃攪拌1小時。隨後,將反應液冷卻至室溫之後,在反應液添加碘甲烷(methyl iodide)0.63g(4.5mmol;和光純藥工業(股)製)且在室溫下使其反應1小時。反應結束後,在反應液添加己烷之後,藉由矽藻土過濾且將所得到的濾液減壓濃縮,而得到1,2-二異丙基-1,4,4,5,5-五甲基雙胍0.82g(微黃色油、產率:78%)。以下,顯示1H-NMR的測定結果及1,2-二異丙基-1,4,4,5,5-五甲基雙胍的結構式。
1H-NMR(400MHz,CDCl3)δ(ppm):1.04(12H,d),2.83(15H,s),3.03(1H,brs),4.45(1H,brs).
合成例2 1,2-二環己基-4,4,5,5-四甲基雙胍碳酸鹽的合成
在1,1,3,3-四甲基胍12.2g(106mmol;和光純藥工業(股)製)添加N,N’-二環己基碳二醯亞胺10.9g(53mmol;和光純藥工業(股)製)且於100℃加熱攪拌2小時。反應結束後,將反應液減壓濃縮而除去1,1,3,3-四甲基胍之後,在所得到的殘渣添加丙酮20mL及水2mL且投入乾冰,藉由過濾取得所得到的結晶,而得到1,2-二環己基-4,4,5,5-四甲基雙胍碳酸鹽8.44g(白色粉末、產率:45%)。以下,顯示1H-NMR及13C-NMR的測定結果、以及1,2-二環己基-4,4,5,5-四甲 基雙胍碳酸鹽的結構式。
1H-NMR(400MHz,D2O)δ(ppm):1.22-1.80(2OH,brm),2.86(12H,s),3.02(2H,m).
13C-NMR(400MHz,CD3OD)δ(ppm):26.1,34.1,40.1,52.4,158.0,161.2,164.4.
實施例2 1,2-雙(2,6-二異丙基苯基)-4,4,5,5-四甲基雙胍的合成
在1,1,3,3-四甲基胍3.18g(27.6mmol;和光純藥工業(股)製)添加雙(2,6-二異丙基苯基)碳二醯亞胺13.1g(27.6mmol;東京化成工業(股)製)且於25℃攪拌30分鐘。反應結束後,在反應液添加己烷且冷卻至5℃為止,藉由將得到結晶進行脫液而得到1,2-雙(2,6-二異丙基苯基)-4,4,5,5-四甲基雙胍10.20g(白色粉末、產率:77%)。以下,顯示1H-NMR的測定結果及1,2-雙(2,6-二異丙基苯基)-4,4,5,5-四甲基雙胍的結構式。
1H-NMR(400MHz,CDCl3)δ(ppm):1.00-1.29(24H,m),2.81(12H,s),3.43(4H,m),7.07-7.26(6H,m).
合成例3 1-環己基-3-苯基碳二醯亞胺的合成
在異硫氰酸苯酯10.0g(74.0mmol;和光純藥工業(股)製)添加乙腈20mL且冷卻至5℃後,添加環己基胺7.34g(74.0mmol;和光純藥工業(股)製),於5℃攪拌30分鐘。反應結束後,藉由將在反應液所產生的結晶過濾而離析,使所得到的結晶之中,10.0g(42.6mmol)懸浮在丙酮且添加三乙胺4.32g(42.6mmol;和光純藥工業(股)製)及碘5.96g(42.6mmol;和光純藥工業(股)製),而且於25℃攪拌1小時。反應結束後,將在反應液所產生的結晶過濾而除去,將過濾後的濾液進行濃縮而得到的殘渣藉由使用矽膠管柱色譜儀進行純化,而得到1-環己基-3-苯基碳二醯亞胺1.32g(微黃色油、產率:13%)。以下,顯示1H-NMR的測定結果及1-環己基-3-苯基碳二醯亞胺的結構式。
1H-NMR(400MHz,CDCl3)δ(ppm):1.27-1.55(5H,m),1.75-1.79(2H,m),1.99-2.02(2H,m),3.44-3.50(1H,m),7.01-7.25(3H,m),7.25-7.30(2H,m).
實施例3 1-環己基-3-苯基-4,4,5,5-四甲基雙胍的合成
在1,1,3,3-四甲基胍1.32g(6.5gmmol;和光純藥工業(股)製)添加在合成例3所得到的1-環己基-3-苯基碳二醯亞胺0.76g(6.5gmmol)及己烷20mL,於25℃攪拌24小時。反應結束後,藉由過濾取得(離析)在反應液所產生的結晶,而得到1-環己基-3-苯基-4,4,5,5-四甲基雙胍1.82g(白色粉末、產率:87%)。以下,顯示1H-NMR的測定結果及1-環己基-3-苯基-4,4,5,5-四甲基雙胍的結構式。
1H-NMR(400MHz,CDCl3)δ(ppm):1.12-1.19(3H,m),1.34-1.43(2H,m),1.57-1.71(3H,m),2.08-2.11(2H,m),2.49(12H,s),3.71-3.73(1H,m),6.74(1H,t),7.80(2H,d).
合成例4 1-(2-乙基)己基-3-苯基碳二醯亞 胺的合成
在異硫代氰酸苯酯5.4g(40.2mmol;和光純藥工業(股)製)添加乙腈10mL且冷卻至5℃後,添加2-乙基己胺5.20g(40.2mmol;和光純藥工業(股)製)且於5℃攪拌2小時。反應結束後,將反應液濃縮後,使所得到的殘渣溶解在丙酮,添加三乙胺4.07g(40.2mmol;和光純藥工業(股)製)及碘5.11g(40.2mmol;和光純藥工業(股)製)且於5℃攪拌2小時。反應結束後,將在反應液所產生的結晶過濾而除去,將過濾後的濾液濃縮而得到的殘渣藉由使用矽膠管柱色譜儀進行純化,而得到1-(2-乙基)己基-3-苯基碳二醯亞胺1.00g(微黃色油、產率:10%)。以下,顯示1H-NMR的測定結果及1-(2-乙基)己基-3-苯基碳二醯亞胺的結構式。
1H-NMR(400MHz,CDCl3)δ(ppm):0.87-0.93(6H,m),1.25-3.40(9H,m),3.40(2H,d),7.06-7.11(3H,m),7.27(2H,t).
實施例4 1-(2-乙基)己基-3-苯基-4,4,5,5-四甲基雙胍的合成
在1,1,3,3-四甲基胍0.50g(4.34mmol;和光純藥工業(股)製),添加在合成例4所得到的1-(2-乙基)己基-3-苯基碳二 醯亞胺1.00g(4.34mmol)及己烷20mL且於25℃攪拌24小時。反應結束後,藉由將反應液濃縮而得到1-(2-乙基)己基-3-苯基-4,4,5,5-四甲基雙胍1.42g(黃色油、產率:95%)。以下,顯示1H-NMR的測定結果及1-(2-乙基)己基-3-苯基-4,4,5,5-四甲基雙胍的結構式。
1H-NMR(400MHz,CDCl3)δ(ppm):0.83-0.92(6H,m),1.30-1.40(9H,m),2.50(12H,s),3.26(2H,d),6.75(1H,t),6.80(2H,d),7.11(2H,t).
合成例5 1-(3,4-二甲氧基苯基)-3-苯基碳二醯亞胺的合成
在異硫代氰酸苯酯10.0g(74.0mmol;和光純藥工業(股)製)添加乙腈30mL且冷卻至5℃後,添加3,4-二甲氧基苯胺11.3g(74.0mmol;和光純藥工業(股)製)且於5℃攪拌2小時。反應結束後,藉由將在反應液所產生的結晶過濾而離析,且使所得到的結晶之中,5.0g(17.3mmol)懸浮在乙酸乙酯,而且添加三乙胺3.50g(34.6mmol;和光純藥工業(股)製)及碘2.41g(19.0mmol;和光純藥工業(股)製)且於25℃攪拌1小時攪拌。反應結束後將在反應液所產生的結晶過濾而除去,將過濾後的濾液濃縮而得到的殘渣藉由使用矽膠 管柱色譜儀進行純化而得到1-(3,4-二甲氧基苯基)-3-苯基碳二醯亞胺0.98g(微黃色油、產率:20%)。以下,顯示1H-NMR的測定結果及1-(3,4-二甲氧基苯基)-3-苯基碳二醯亞胺的結構式。
1H-NMR(400MHz,CDCl3)δ(ppm):3.87(6H,s),6.70(1H,s),6.75(2H,q),7.18(3H,m),7.34(2H,t).
實施例5 1-(3,4-二甲氧基苯基)-3-苯基-4,4,5,5-四甲基雙胍的合成
在1,1,3,3-四甲基胍0.98g(3.85mmol;和光純藥工業(股)製),添加在合成例5所得到的1-(3,4-二甲氧基苯基)-3-苯基碳二醯亞胺0.98g(3.85mmol)及甲苯20mL且於25℃攪拌24小時。反應結束後,藉由將反應液濃縮而得到1-(3,4-二甲氧基苯基)-3-苯基-4,4,5,5-四甲基雙胍1.42g(黃色非晶質、產率:95%)。以下,顯示1H-NMR的測定結果及1-(3,4-二甲氧基苯基)-3-苯基-4,4,5,5-四甲基雙胍的結構式。
1H-NMR(400MHz,CDCl3)δ(ppm):2.55(12H,s),3.82(3H,s),3.84(3H,s),6.73(1H,s),6.90(1H,t),7.17-7.28(6H,t).
實施例6 1,2-二異丙基-4,4,5,5-四甲基雙胍2-(3-苯甲醯基苯基)丙酸鹽(以式(1)表示之化合物)的合成
使可多普洛菲7.62g(30.0mmol;浜理藥品工業(股)製)、及在合成例1所得到的1,2-二異丙基-4,4,5,5-四甲基雙胍7.24g(30.0mmol)溶解在丙酮30mL,在室溫下攪拌10分鐘。反應結束後,將反應液減壓濃縮且使用己烷將所得到的殘渣洗淨後,藉由減壓乾燥而得到1,2-二異丙基-4,4,5,5-四甲基雙胍2-(3-苯甲醯基苯基)丙酸鹽14.86g(白色蠟狀固體、產率:100%)。以下,顯示1H-NMR的測定結果及1,2-二異丙基-4,4,5,5-四甲基雙胍2-(3-苯甲醯基苯基)丙酸鹽的結構式。
1H-NMR(400MHz,CDCl3)δ(ppm):1.10(12H,d),1.53(3H,d),2.82(12H,s),3.26(2H,q),3.70(1H,t),7.35(1H,t),7.44(1H,t),7.52-7.60(2H,m),7.74(1H,d),7.80(1H,d),7.89(1H,s),9.97(1H,brs).
實施例7 1,2-二異丙基-1-甲基-4,4,5,5-四 甲基雙胍2-(3-苯甲醯基苯基)丙酸鹽(以式(2)表示之化合物)的合成可
使多普洛菲0.81g(3.2mmol;浜理藥品工業(股)製)、及在實施例1所得到的1,2-二異丙基-1,4,4,5,5-五甲基雙胍0.82g(3.2mmol)溶解在丙酮30mL,在室溫下攪拌10分鐘。反應結束後,將反應液減壓濃縮且將所得到的殘渣使用己烷洗淨後,藉由減壓乾燥而得到1,2-二異丙基-1-甲基-4,4,5,5-四甲基雙胍2-(3-苯甲醯基苯基)丙酸鹽1.63g(微黃色油、產率:100%)。以下,顯示1H-NMR的測定結果及1,2-二異丙基-1-甲基-4,4,5,5-四甲基雙胍2-(3-苯甲醯基苯基)丙酸鹽的結構式。
1H-NMR(400MHz,CDCl3)δ(ppm):1.06(6H,d),1.40(6H,d),1.51(3H,d),1.98(1H,brm),2.90(12H,s),3.10(3H,s),3.12(1H,brm),3.67(1H,q),7.34(1H,t),7.46(2H,t),7.52-7.58(2H,m),7.73(1H,d),7.79(2H,s),7.85(1H,s).
實施例8 1,2-二環己基-4,4,5,5-四甲基雙胍2-(3-苯甲醯基苯基)丙酸鹽(以式(3)表示之化合物)的合成
使可多普洛菲1.39g(5.5mmol;浜理藥品工業(股)製)、及在合成例2所得到的1,2-二環己基-4,4,5,5-四甲基雙胍碳酸鹽1.90g(2.7mmol)溶解在甲醇30mL,在室溫下攪拌10分鐘。反應結束後,將反應液減壓濃縮且使用己烷將所得到的殘渣洗淨後,藉由減壓乾燥而得到1,2-二環己基-4,4,5,5-四甲基雙胍2-(3-苯甲醯基苯基)丙酸鹽3.16g(無色黏性油狀物質、產率:100%)。以下,顯示1H-NMR的測定結果及1,2-二環己基-4,4,5,5-四甲基雙胍2-(3-苯甲醯基苯基)丙酸鹽的結構式。
1H-NMR(400MHz,CDCl3)δ(ppm):1.08-1.12(6H,brm),1.28-1.31(4H,brm),1.50-1.52(2H,brm),1.52(3H,d),1.66-1.68(8H,brm),2.08(2H,brs),2.81(12H,s),3.72(1H,q),7.35(1H,t),7.44(2H,t),7.53-7.60(2H,m),7.72(1H,d),7.79(2H,d),7.85(1H,s).
實施例9 1,2-二環己基-4,4,5,5-四甲基雙胍2-(9-側氧基氧雜蒽-2-基)丙酸鹽(以式(4)表示之化合物)的合成
使2-(9-側氧基氧雜蒽-2-基)丙酸88mg(0.32mmol;東京化成工業(股)製)、及在合成例2所得到的1,2-二環己基-4,4,5,5-四甲基雙胍碳酸鹽112mg(0.16mmol)溶解在甲醇20mL,在室溫下攪拌10分鐘。反應結束後,將反應液減壓濃縮且使用己烷將所得到的殘渣洗淨後,藉由減壓乾燥而得到1,2-二環己基-4,4,5,5-四甲基雙胍2-(9-側氧基氧雜蒽-2-基)丙酸鹽0.17g(微黃色非晶質、產率:90%)。以下,顯示1H-NMR的測定結果及1,2-二環己基-4,4,5,5-四甲基雙胍2-(9-側氧基氧雜蒽-2-基)丙酸鹽的結構式。
1H-NMR(400MHz,CDCl3)δ(ppm):1.08-1.12(6H,brm),1.29-1.31(4H,brm),1.48-1.54(2H,brm),1.58(3H,d),1.66-1.68(8H,brm),2.08(2H,brs),2.87(12H,s),3.80(1H,q),7.35(1H,t),7.45(1H,t),7.47(1H,d),7.67(1H,t),7.98(1H,dd),8.34(2H,m),9.80(1H,brs).
實施例10 1,2-二異丙基-4,4,5,5-四甲基雙胍8(7H)-亞乙基-4-甲氧基-5,6-二氫萘-1-羧酸鹽(以式(5)表示之化合物)的合成
使8(7H)-亞乙基-4-甲氧基-5,6-二氫萘-1-羧酸0.23g(1.0mmol;和光純藥工業(股)製)、及1,2-二異丙基-4,4,5,5-四甲基雙胍0.26g(1.0mmol)溶解在丙酮10mL,在室溫下攪拌10分鐘。反應結束後,將反應液減壓濃縮且使用己烷將所得到的殘渣洗淨後,藉由減壓乾燥而得到1,2-二異丙基-4,4,5,5-四甲基雙胍8(7H)-亞乙基-4-甲氧基-5,6-二氫萘-1-羧酸鹽0.47g(白色非晶質、產率:100%)。以下,顯示1H-NMR的測定結果及1,2-二異丙基-4,4,5,5-四甲基雙胍8(7H)-亞乙基-4-甲氧基-5,6-二氫萘-1-羧酸鹽的結構式。
1H-NMR(400MHz,CDCl3)δ(ppm):1.20(12H,d),1.69(3H,d),1.80(2H,q),2.47(2H,t),2.62(2H,t),2.91(12H,s),3.35(2H,q),3.76(3H,s),6.18(1H,t),6.61(1H,d),7.24(1H,d).
實施例11 1,2-二環己基-4,4,5,5-四甲基雙胍8(7H)-亞乙基-4-甲氧基-5,6-二氫萘-卜羧酸鹽(以式(6)表 示之化合物)的合成
使8(7H)-亞乙基-4-甲氧基-5,6-二氫萘-1-羧酸1.16g(5.0mmol;和光純藥工業(股)製)、及在合成例2所得到的1,2-二環己基-4,4,5,5-四甲基雙胍碳酸鹽1.76g(2.5mmol)溶解在甲醇10mL,在室溫下攪拌10分鐘。反應結束後,將反應液減壓濃縮且使用己烷將所得到的殘渣洗淨後,藉由減壓乾燥而得到1,2-二環己基-4,4,5,5-四甲基雙胍8(7H)-亞乙基-4-甲氧基-5,6-二氫萘-1-羧酸鹽2.56g(白色非晶質、產率:92%)。以下,顯示1H-NMR的測定結果及1,2-二環己基-4,4,5,5-四甲基雙胍8(7H)-亞乙基-4-甲氧基-5,6-二氫萘-1-羧酸鹽的結構式。
1H-NMR(400MHz,CDCl3)δ(ppm):1.22-1.80(25H,brm),2.48(2H,t),2.61(2H,t),2.92(12H,s),3.35(2H,brm),3.78(3H,s),6.18(1H,t),6.61(1H,d),7.24(1H,d).
實施例12 1,2-二異丙基-4,4,5,5-四甲基雙胍2-(9-側氧基氧雜蒽-2-基)丙酸鹽(以式(7)表示之化合物)的合成
使2-(9-側氧基氧雜蒽-2-基)丙酸0.26g(10mmol;東京化成工業(股)製)、及在合成例1所得到的1,2-二異丙基-4,4,5,5-四甲基雙胍0.24g(10mmol)溶解在丙酮20mL,在室溫下攪拌10分鐘。反應結束後,將反應液減壓濃縮且使用二異丙基醚所得到的殘渣洗淨後,藉由減壓乾燥而得到1,2-二異丙基-4,4,5,5-四甲基雙胍2-(9-側氧基氧雜蒽-2-基)丙酸鹽0.44g(微黃色粉末、產率:88%)。以下,顯示1H-NMR的測定結果及1,2-二異丙基-4,4,5,5-四甲基雙胍2-(9-側氧基氧雜蒽-2-基)丙酸鹽的結構式。
1H-NMR(400MHz,CDCl3)δ(ppm):1.15(12H,d),1.58(3H,d),2.89(12H,s),3.31(2H,m),3.80(1H,q),7.35(1H,t),7.46(1H,t),7.47(1H,d),7.67(1H,t),7.97(1H,dd),8.32(2H,m),9.86(1H,brs).
實施例13 1,2-二異丙基-4,4,5,5-四甲基雙胍N-酞醯甘胺酸鹽(以式(8)表示之化合物)的合成
N-酞醯甘胺酸2.05g(10mmol;和光純藥工業(股)製)、及在合成例1所得到的1,2-二異丙基-4,4,5,5-四甲基雙胍2.41g(10mmol)溶解在甲醇20mL,在室溫下攪拌10分鐘。反應結束後,將反應液減壓濃縮且使用丙酮將所得到的殘渣洗淨後,藉由減壓乾燥而得到1,2-二異丙基-4,4,5,5-四甲 基雙胍N-酞醯甘胺酸鹽3.42g(白色粉末、產率:76%)。以下,顯示1H-NMR的測定結果及1,2-二異丙基-4,4,5,5-四甲基雙胍N-酞醯甘胺酸鹽的結構式。
1H-NMR(400MHz,CDCl3)δ(ppm):1.13(12H,d),2.85(12H,s),3.30(2H,m),4.30(1H,s),7.64(2H,d),7.82(2H,d),9.76(1H,brs).
實施例14 1,2-雙(2,6-二異丙基苯基)-4,4,5,5-四甲基雙胍2-(3-苯甲醯基苯基)丙酸鹽(以式(9)表示之化合物)的合成
使可多普洛菲0.63g(2.5mmol;浜理藥品工業(股)製)及在實施例2所得到的1,2-雙(2,6-二異丙基苯基)-4,4,5,5-四甲基雙胍1.19g(2.5mmol)溶解在甲醇20mL,在室溫下攪拌10分鐘。反應結束後,將反應液減壓濃縮且所得到的殘渣使用二異丙基醚洗淨後,藉由減壓乾燥而得到1,2-雙(2,6-二異丙基苯基)-4,4,5,5-四甲基雙胍2-(3-苯甲醯基苯基)丙酸鹽1.84g(白色粉末、產率:100%)。以下,顯示1H-NMR的測定結果及1,2-雙(2,6-二異丙基苯基)-4,4,5,5-四甲基雙胍2-(3-苯甲醯基苯基)丙酸鹽的結構式。
1H-NMR(400MHz,CDCl3)δ(ppm):0.97-1.37(23H,m),2.47(6H,s),2.91(6H,s),3.18-3.47(4H,m),3.55(1H,q),7.09-7.30(1H,t),7.46(1H,t),7.47(1H,d),7.67(1H,t),7.97(1H,dd),8.32(2H,m),9.86(1H,brs).
實施例15 1-環己基-3-苯基-4,4,5,5-四甲基雙胍2-(3-苯甲醯基苯基)丙酸鹽(以式(10)表示之化合物)的合成
使多普洛菲0.25g(1.0mmol;浜理藥品工業(股)製),及在實施例3所得到的1-環己基-3-苯基-4,4,5,5-四甲基雙胍0.31g(1.0mmol)溶解在丙酮20mL,在室溫下攪拌10分鐘。反應結束後,將反應液減壓濃縮且將所得到的殘渣使用二異丙基醚洗淨後,藉由減壓乾燥而得到1-環己基-3-苯基-4,4,5,5-四甲基雙胍2-(3-苯甲醯基苯基)丙酸鹽0.55g(白色粉末、產率:100%)。以下,顯示1H-NMR的測定結果及1-環己基-3-苯基-4,4,5,5-四甲基雙胍2-(3-苯甲醯基苯基)丙酸鹽的結構式。
1H-NMR(400MHz,CDCl3)δ(ppm):1.21-1.24(3H,m),1.36(2H,q),1.51(3H,d),1.52-1.54(1H,m),1.72-1.85(5H,m),2.56(12H,s),3.40-3.58(1H,m),3.72(1H,q),6.97-7.01(3H,m),7.18(2H,t),7.32(1H,t),7.44(1H,t),7.42(1H,t),7.53-7.57(2H,m),7.71(1H,d),7.79(1H,d),7.88(1H,s),10.50(1H,brs).
實施例16 1-(2-乙基)己基-3-苯基-4,4,5,5-四甲基雙胍2-(3-苯甲醯基苯基)丙酸鹽(以式(II)表示之化合物)的合成
使可多普洛菲0.29g(1.1mmol;浜理藥品工業(股)製)、及在實施例4所得到的1-(2-乙基)己基-3-苯基-4,4,5,5-四甲基雙胍0.40g(1.1mmol)溶解在丙酮20mL,在室溫下攪拌10分鐘。反應結束後,將反應液減壓濃縮且將所得到的殘渣使用二異丙基醚洗淨後,藉由減壓乾燥而得到1-(2-乙基)己基-3-苯基-4,4,5,5-四甲基雙胍2-(3-苯甲醯基苯基)丙酸鹽0.68g(微黃色油、產率:100%)。以下,顯示1H-NMR的測定結果及1-(2-乙基)己基-3-苯基-4,4,5,5-四甲基雙胍 2-(3-苯甲醯基苯基)丙酸鹽的結構式。
1H-NMR(400MHz,CDCl3)δ(ppm):0.81-0.88(6H,m),1.25-1.32(8H,m),1.50(3H,d),1.51-1.54(1H,m),2.57(12H,s),3.11-3.16(2H,m),3.71(1H,q),6.98-7.03(3H,m),7.18(2H,t),7.32(1H,t),7.43(2H,t),7.53(1H,t),7.59(2H,d),7.71(1H,d),7.78(1H,d),7.85(1H,s),10.80(1H,brs).
實施例17 1-(3,4-二甲氧基苯基)-3-苯基-4,4,5,5-四甲基雙胍2-(3-苯甲醯基苯基)丙酸鹽(以式(12)表示之化合物)的合成
使可多普洛菲0.25g(1.0mmol;浜理藥品工業(股)製)、及在實施例5所得到的1-(3,4-二甲氧基苯基)-3-苯基-4,4,5,5-四甲基雙胍0.36g(1.0mmol)溶解在丙酮20mL,在室溫下攪拌10分鐘。反應結束後,將反應液減壓濃縮且使用二異丙基醚洗淨所得到的殘渣後,藉由減壓乾燥而得到1-(3,4-二甲氧基苯基)-3-苯基-4,4,5,5-四甲基雙胍2-(3-苯甲醯基苯基)丙酸鹽0.58g(微黃色油、產率:92%)。以下,顯示1H-NMR的測定結果及1-(3,4-二甲氧基苯基)-3-苯基-4,4,5,5-四甲基雙胍2-(3-苯甲醯基苯基)丙酸鹽的結構式。
1H-NMR(400MHz,CDCl3)δ(ppm):1.50(3H,d),2.59(12H,s),3.76(1H,q),3.78(3H,s),3.82(3H,s),6.70(1H,d),6.91(1H,d),7.00-7.03(2H,m),7.19(2H,t),7.21-7.43(5H,m),7.53(1H,t),7.59(1H,d),7.61(1H,d),7.76(2H,d),7.85(1H,s),10.80(1H,brs).
合成例6 2-(3-苯甲醯基苯基)丙酸胍(以式(101)表示之化合物)的合成
使可多普洛菲2.54g(10mmol;浜理藥品工業(股)製)、及碳酸胍1.37g(7.6mmol;和光純藥工業(股)製)溶解在甲醇3mL,於50℃攪拌10分鐘。反應結束後,將反應液減壓濃縮且在所得到的殘渣添加異丙醇5mL而再結晶,藉由將過濾取得的結晶減壓乾燥而得到2-(3-苯甲醯基苯基)丙酸胍2.27g(白色粉末、產率:72%)。以下,顯示1H-NMR及13C-NMR的測定結果、以及2-(3-苯甲醯基苯基)丙酸胍的結構式。
1H-NMR(400MHz,D2O)δ(ppm):1.29(3H,d),3.55(1H,q),7.35-7.64(9H,m).
13C-NMR(400MHz,d-DMSO)δ(ppm):19.7,48.4,124.3,124.4,126.9,127.8,128.4,128.7,129.5,132.0,132.4,136.3,137.2.145.7,158.8,177.9,195.9.
實驗例1 對有機溶劑及鹼反應性化合物之溶解性試驗
將在實施例6至17所得到的化合物(鹼產生劑)、在合成例6所得到之以上述式(101)表示之化合物(鹼產生劑)及以下述式(102)表示之化合物(鹼產生劑:1,5,7-三偶氮雜雙環[4.4.0]癸-5-烯2-(9-側氧基氧雜蒽-2-基)丙酸酯;東京化成工業(股)製)各自各稱量0.1g,在室溫下在該等化合物慢慢地添加各種有機溶劑(PGMEA:丙二醇一甲基醚乙酸酯、EL:乳酸乙酯)、各種鹼反應性化合物(SR-NPG:新戊四醇二環氧丙基醚;阪本藥品工業(股)製、SR-TMP:三羥甲基丙烷聚環氧丙基醚;阪本藥品工業(股)製)及水,目視確認該化合物(鹼產生劑)對有機溶劑及鹼反應性化合物之溶解性。將有機溶劑、鹼反應性化合物或水的添加量為小於1mL而在實施例6至17、合成例6所得到之以上述式(101)表示之化合物(鹼產生劑)及以下述式(102)表示之化合物(鹼產 生劑)溶解時,評定為「++」,將使用1mL以上至小於5mL而該等化合物(鹼產生劑)溶解時,評定為「+」,將使用5mL以上至小於10mL而該等化合物(鹼產生劑)溶解時,評定為「-」,將使用10mL以上該等化合物(鹼產生劑)才會溶解時,評定為「--」。將溶解性的結果顯示在表1,同時將以式(102)表示之化合物的結構式顯示在以下。
實驗例2 耐熱性試驗
將在實施例6至17所得到的化合物(鹼產生劑)、以及 以上述式(101)及(102)表示之化合物(鹼產生劑)各自各稱量10mg,針對該等化合物(鹼產生劑),使用TG-DTA2000SA((股)BRUKERAXS製)且以升溫速度10℃/min測定且算出從30℃至500℃為止該化合物(鹼產生劑)各自之減少5%重量的開始溫度,將該溫度設為分解開始溫度且進行評價該等化合物(鹼產生劑)的耐熱性。將其結果顯示在表2。
實驗例3 使用雙酚A型二環氧丙基醚之曝光硬化試驗
將在實施例6至17所得到的化合物(鹼產生劑)、以及以上述式(101)及(102)表示之化合物(鹼產生劑)各自各稱量10mg,將該等化合物(鹼產生劑)與雙酚A型二環氧丙基醚寡聚物(商品名:jER828;三菱化學(股)製)100mg及新戊四醇肆(3-氫硫基丁酸酯)(商品名:KarenzMT PE1;(昭和電工(股)製)50mg混合。因為在實施例6至17所得到的化合物(鹼產生劑)係溶解在雙酚A型二環氧丙基醚寡聚物及新戊四醇肆(3-氫硫基丁酸酯)的混合液,所以將該等的混合液桿塗布在玻璃板上,且對塗膜使用具有特定曝光強度之紫外線照射光源裝置、亦即HLR-100T-2(SEN特殊光源(股)製)照射紫外線(活性能量線)1分鐘後,放置在室溫下而使塗膜硬化。使用鉛筆硬度試驗法進行評價塗膜的硬度且求取硬度成為4H以上之硬化時間。相對於此,因為以上述式(101)及(102)表示之化合物(鹼產生劑)係不溶解於雙酚A型二環氧丙基醚寡聚物及新戊四醇肆(3-氫硫基丁酸酯)的混合液,所以即便曝光亦無法使塗膜硬化且無法評價硬化時間。將紫外線照射光源裝置在HLR-100T-2的特定波長之曝光強度顯示在表3,同時將硬化時間的測定結果顯示在表4。
實驗例4 使用丙烯酸酯之曝光硬化試驗
將在實施例6、10、12及13所得到的化合物(鹼產生劑)、以及以上述式(101)表示之化合物(鹼產生劑)各自各稱量10mg,將該等化合物(鹼產生劑)與二新戊四醇(商品名:KAYARAD DPHA;日本化藥(股)製)100mg混合。將所調製的該等混合液桿塗布在玻璃板上,對塗膜使用具有特定曝光強度之紫外線照射光源裝置、亦即REX-250(朝日分光(股)製)照射紫外線(活性能量線)10秒鐘而使塗膜硬化。使用鉛筆硬度試驗法進行測定塗膜的鉛筆硬度。將紫外線照射光源裝置REX-250在特定波長之曝光強度顯示在表5,同時將鉛筆硬度的測定結果顯示在表6。
實驗例5 使用在水中的丙烯醯胺之曝光凝膠化試驗
將在實施例6、10、12及13所得到的化合物(鹼產生劑)、以及以上述式(101)表示之化合物(鹼產生劑)各自各稱量10mg,將該等化合物(鹼產生劑)與丙烯醯胺(和光純藥工業(股)製)100mg及水50mg混合。將所調製的該等混合液桿塗布在玻璃板上,對塗膜使用具有特定曝光強度之紫外線照射光源裝置、亦即REX-250(朝日分光(股)製)照射紫外線(活性能量線)10秒鐘而得到高分子凝膠。將丙烯醯胺高分子化而能夠得到丙烯醯胺凝膠時評定為「○」,將無法得到丙烯醯胺凝膠時評定為「×」。將其結果顯示在表6。
實驗例6 使用溶膠-凝膠反應之曝光硬化試驗
將在實施例6所得到的化合物(鹼產生劑)、以及下述式(103)及(104)表示之化合物(光酸產生劑;任一者均是和光純藥工業(股)製)各自各稱量10mg,將該等化合物與聚3-(三甲氧基矽烷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的28%丙二醇一甲基醚乙酸酯(PGMEA)溶液(和光純藥工業(股)製、Mw=15000) 200mg混合。又,在式(103)及(104)係添加5mg之以下述式(105)表示的2-異丙基硫雜蒽酮作為增感劑。將所調製的該等混合液桿塗布在玻璃板上且將塗膜於80℃預烘烤1分鐘。對所得到的塗膜使用具有特定曝光強度之紫外線照射光源裝置、亦即REX-250(朝日分光(股)製)照射任意曝光量的紫外線(活性能量線)之後,於80℃加熱5分鐘。將塗膜浸漬在丙酮1分鐘,來求取在塗膜不溶解於丙酮而殘留時之在塗膜的曝光量。將在塗膜的曝光量顯示在表7,同時將以式(103)及(104)表示之化合物(光酸產生劑)、以及以式(105)表示之化合物(增感劑)的結構式顯示在以下。
從實驗例1及實驗例3的結果,得知先前眾 所周知的鹼產生劑,因為對有機溶劑及鹼反應性化合物之溶解性差,所以即便使樹脂組成物含有該鹼產生劑,起因於溶解性差而難以得到對比高的圖案,但是本發明之以通式(A)表示之化合物(鹼產生劑),因為對在該領域通常使用的有機溶劑及鹼反應性化合物之溶解性良好,所以能夠得到對比度高的圖案且能夠成為泛用性高的鹼產生劑。特別是得知本發明之以通式(A)表示之化合物(鹼產生劑),因為對鹼反應性化合物亦具有高溶解性,所以具有即便在不含有機溶劑的組成物亦能夠使用之優異的效果。而且,從實驗例3的結果,得知本發明之以通式(A)表示之化合物(鹼產生劑)係藉由照射波長200nm以上的活性能量線而產生充分的強鹼(雙胍類),藉由使本發明之以通式(A)表示之化合物(鹼產生劑)與鹼反應性化合物反應,能夠得到由鹼反應性化合物所構成之硬化樹脂。又,從實驗例2的結果,得知本發明之以通式(A)表示之化合物(鹼產生劑),因為分 解開始溫度係大於150℃者,所以對熱比較的安定。因此,因為本發明的鹼產生劑時,不僅是具有能夠提高烘烤時的溫度且能夠使用高沸點的有機溶劑之優點,而且在烘烤後能夠盡力減少有機溶劑的殘留。藉此,能夠抑制因殘留有機溶劑引起曝光部(硬化部)與未曝光部(未硬化部)之對比度變差。而且,從實驗例6的結果,得知相較於從先前的光酸產生劑所產生的強酸,從本發明之以通式(A)表示之化合物(鹼產生劑)所產生的雙胍類,因為能夠以較少的曝光量(較少的光能)使烷氧基矽烷基化合物硬化,而且因為本發明之以通式(A)表示之化合物(鹼產生劑)係以較少的光能而產生能夠使烷氧基矽烷基化合物充分地硬化之量的雙胍類且顯示高溶膠-凝膠反應性,所以適合於該等化合物的硬化。而且,從實驗例4及實驗例5的結果,得知本發明之以通式(A)表示之化合物之中,具有二苯甲酮骨格之以通式(E)表示之化合物,因為能夠使對自由基產生反應之丙烯酸酯硬化,所以具有自由基硬化性能,而且得知係亦能夠應用在水性的自由基光硬化系之自由基產生劑。從以上的結果,得知本發明之以通式(A)表示之化合物,可用來作為例如樹脂硬化用的鹼產生劑及自由基產生劑。
(產業上的利用可能性)
本發明之以通式(A)表示之化合物及本發明的鹼產生劑,係藉由照射活性能量線而產生強鹼(雙胍類)者,例如在二醇醚乙酸酯系溶劑、酯系溶劑等在該領域被廣泛使用的有機溶劑之溶解性高,又,因為能夠使其直接 溶解在環氧系化合物等的鹼反應性化合物且亦具備高耐熱性及低親核性的兩者之性能,所以可用來作為用以使例如環氧系化合物等不容易進行硬化反應之鹼反應性化合物硬化之鹼產生劑。
本發明的鹼反應性組成物,係含有本發明的鹼產生劑且視條件而能夠在無有機溶劑下製造硬化膜或成形體,可用來作為例如在塗料、印刷墨水、齒科材料、光阻等的光學材料、電子材料等。
本發明的鹼產生方法,係使用本發明之以通式(A)表示之化合物,例如藉由照射紫外線、可見光線、紅外線、X射線等的活性能量線,能夠效率良好地產生強鹼(雙胍類)之方法。

Claims (10)

  1. 一種鹼產生劑,係含有以通式(A’)或(A”)所示之化合物而成者,式中,R1'至R5'係各自獨立地表示碳數1至8的烷基,R6'係表示:氫原子;亦可具有選自由環氧基、碳數2至6的烷氧基羰基、香豆素基羰基、蒽醌基、氧雜蒽酮基及硫雜蒽酮基所組成群組之取代基之碳數1至6的烷基;碳數2至6的烯基;或亦可具有選自由碳數1至6的烷基、碳數1至6的烷氧基、鹵素原子及硝基所組成群組之取代基之碳數7至15的芳烷基,R7'係表示亦可具有胺基之碳數1至8的烷基,Z-係表示以通式(B1)、(B2)、(B3)或(B4)表示之源自羧酸的陰離子,式中,R1'''至R4'''係各自獨立地表示碳數1至8的烷基,R5'''係表示碳數1至10的烷基;或是亦可具有選自由碳數1至6的烷基、碳數1至6的烷氧基、鹵素原子及硝基所組成群組之取代基之碳數6至14的芳基,R7'''係表示亦可具有選自由碳數1至6的烷基、碳數1至6的烷氧基、鹵素原子及硝基所組成群組之取代基之碳數6至14的芳基,Z-係表示以通式(B1)、(B2)、(B3)或(B4)表示之源自羧酸的陰離子,式中,R8至R16係各自獨立地表示氫原子、碳數1至12的烷基、碳數6至14的芳基、碳數7至15的芳烷基、碳數1至12的烷氧基、鹵素原子或硝基,式中,R17至R25係各自獨立地表示氫原子、碳數1至12的烷基、碳數6至14的芳基、碳數7至15的芳烷基、碳數1至12的烷氧基、鹵素原子或硝基,Y係表示氧原子或硫原子,式中,R26至R36係各自獨立地表示氫原子、碳數1至12的烷基、碳數6至14的芳基、碳數7至15的芳烷基、碳數1至12的烷氧基、鹵素原子或硝基,二個R亦可互相鍵結而形成環結構,式中,R37至R42係各自獨立地表示氫原子、碳數1至12的烷基、碳數6至14的芳基、碳數7至15的芳烷基、碳數1至12的烷氧基、鹵素原子或硝基,二個R亦可互相鍵結而形成環結構。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鹼產生劑,其中前述在通式(A’)或(A”)之以Z-表示之源自羧酸的陰離子,係以通式(B1')、(B2')、(B3')或(B4')表示者,式中,R8'至R16'係各自獨立地表示氫原子或碳數1至4的烷基,式中,R17'至R25'係各自獨立地表示氫原子或碳數1至4的烷基,Y係表示氧原子或硫原子,式中,R26'、R27'、及R29'至R36'係各自獨立地表示氫原子或碳數1至4的烷基,R28'係表示氫原子或碳數1至4的烷氧基,式中,R37'至R42'係各自獨立地表示氫原子或碳數1至4的烷基。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鹼產生劑,其中以通式(A’)或(A”)表示之化合物係以式(1)、(2)、(3)、(4)、(5)、(6)、(7)、(8)、(9)、(10)、(11)或(12)表示者,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鹼產生劑,係藉由照射活性能量線而產生鹼。
  5. 一種鹼反應性組成物,其特徵在於:含有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鹼產生劑及鹼反應性化合物。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鹼反應性組成物,其中前述鹼反應性化合物係選自由環氧系化合物、矽系化合物、異氰酸酯系化合物及聚醯胺酸系化合物所組成群組者。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鹼反應性組成物,其中前述組成物係進一步含有有機溶劑者。
  8. 一種鹼產生方法,其特徵在於:對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化合物照射活性能量線。
  9. 一種化合物,係以通式(C2)表示,式中,R1''''至R4''''係各自獨立地表示碳數1至8的烷基,R5''''係表示碳數1至10的烷基;或亦可具有選自由碳數1至6的烷基、碳數1至6的烷氧基、鹵素原子及硝基所組成群組之取代基之碳數6至14的芳基,R7''''係表示亦可具有選自由碳數1至6的烷基、碳數1至6的烷氧基、鹵素原子及硝基所組成群組之取代基之碳數6至14的芳基。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化合物,其中以前述通式(C2)表示之化合物,係以式(14)、(15)、(16)或(17)表示者,
TW103122232A 2013-06-28 2014-06-27 鹼產生劑、含有該鹼產生劑的鹼反應性組成物及鹼產生方法 TWI62257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37489 2013-06-28
JP2013-137489 2013-06-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12159A TW201512159A (zh) 2015-04-01
TWI622576B true TWI622576B (zh) 2018-05-01

Family

ID=521419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22232A TWI622576B (zh) 2013-06-28 2014-06-27 鹼產生劑、含有該鹼產生劑的鹼反應性組成物及鹼產生方法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2) US10428014B2 (zh)
EP (1) EP3018118B1 (zh)
JP (1) JP6332870B2 (zh)
KR (1) KR102266013B1 (zh)
CN (1) CN105339340B (zh)
FI (1) FI3018118T3 (zh)
TW (1) TWI622576B (zh)
WO (1) WO201420863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71502B2 (ja) * 2013-07-30 2018-08-08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US10100070B2 (en) 2014-01-24 2018-10-16 Fujifilm Wako Pure Chemical Corporation Borate-based base generator, and base-reactive composition comprising such base generator
JP6547143B2 (ja) * 2014-11-07 2019-07-24 協立化学産業株式会社 光硬化性樹脂組成物
JP6822401B2 (ja) * 2015-07-24 2021-01-27 富士フイルム和光純薬株式会社 化合物、耐酸性を有する塩基または/およびラジカル発生剤、ならびに該塩基または/およびラジカル発生剤を含有する硬化性樹脂組成物
JP6583167B2 (ja) * 2015-12-28 2019-10-02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レジスト材料及びパターン形成方法
TWI730037B (zh) 2016-01-26 2021-06-11 日商富士軟片和光純藥股份有限公司 光硬化方法,及用於該光硬化方法之化合物和組成物
US10101654B2 (en) * 2016-09-20 2018-10-16 Shin-Etsu Chemical Co., Ltd. Resist composition and patterning process
US10303052B2 (en) * 2016-09-20 2019-05-28 Shin-Etsu Chemical Co., Ltd. Resist composition and patterning process
JP6848767B2 (ja) * 2016-09-27 2021-03-24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レジスト材料及びパターン形成方法
US11402754B2 (en) * 2016-11-18 2022-08-02 Arisawa Mfg. Co., Ltd. Photosensitive resin composition, solder resist film using said photosensitive resin composition, flexible printed wiring board, and image display device
WO2018207836A1 (ja) * 2017-05-10 2018-11-15 学校法人東京理科大学 活性エネルギー線硬化型組成物、硬化膜の製造方法及び硬化物
JPWO2018230580A1 (ja) 2017-06-12 2020-04-16 富士フイルム和光純薬株式会社 光又は熱硬化方法、及び硬化性樹脂組成物
US11106132B2 (en) 2018-04-27 2021-08-31 Tokyo Ohka Kogyo Co., Ltd. Energy-sensitive composition, cured product, and pattern forming method
CN112105672B (zh) * 2018-05-07 2023-04-14 学校法人东京理科大学 光反应性组合物、反应生成物及反应生成物的制造方法
JP7262459B2 (ja) * 2018-06-26 2023-04-21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シーラントシート
WO2020066315A1 (ja) * 2018-09-27 2020-04-02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感光性樹脂組成物、硬化膜、積層体、硬化膜の製造方法、半導体デバイス
JP7345107B2 (ja) 2019-04-15 2023-09-15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光硬化性組成物
US11873354B2 (en) * 2019-09-10 2024-01-16 Tokyo University Of Science Foundation Photobase generator, compound, photoreactive composition, and reaction product
JP2022075180A (ja) 2020-11-06 2022-05-18 東京応化工業株式会社 感エネルギー性組成物、硬化物、及び硬化物の形成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261809A (en) * 1962-11-02 1966-07-19 American Cyanamid Co Substituted isobiguanide catalysts for epoxy resins
FR2796940A1 (fr) * 1999-07-26 2001-02-02 Lipha Nouveaux sels de metformine, leur procede d'obtention et les compositions pharmaceutiques en renfermant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768205A (en) 1955-09-20 1956-10-23 American Cyanamid Co Preparation of biguanides
US3113026A (en) * 1959-01-19 1963-12-03 Gen Aniline & Film Corp Polyvinyl alcohol photographic silver halide emulsions
US3272863A (en) * 1964-03-27 1966-09-13 Sterling Drug Inc 1, 1'-(alkylene) bis
ES403081A1 (es) * 1971-10-14 1976-01-01 Rorer Inc William H Un procedimiento para la preparacion de un compuesto de bi-guanida.
EP0034002A3 (en) * 1980-01-22 1981-09-23 Beecham Group Plc Carboxamidine derivatives
JPS59106994A (ja) * 1982-12-10 1984-06-20 Ricoh Co Ltd ジアゾ系感熱記録材料
JP2882774B2 (ja) 1996-04-05 1999-04-12 住友建機株式会社 エコライザ−シ−ブを有するウインチのドラム構造
JPH09278738A (ja) 1996-04-15 1997-10-28 Fuji Photo Film Co Ltd 塩基の生成方法
JPH09292712A (ja) 1996-04-26 1997-11-11 Fuji Photo Film Co Ltd 感光材料
JPH115033A (ja) 1997-04-24 1999-01-12 Wako Pure Chem Ind Ltd 炭素−炭素結合形成方法
DE102004033525A1 (de) 2004-07-08 2006-02-02 Lanxess Deutschland Gmbh Verbessertes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kernfluorierter Aromaten
JP2006221105A (ja) * 2005-02-14 2006-08-24 Funai Electric Co Ltd 入力装置及び入力方法
FR2929281B1 (fr) 2008-03-28 2011-03-11 Polyrise Modification de la chimie de surface d'especes macromoleculaires en presence d'une guanidine conjuguee
JP2010024369A (ja) * 2008-07-22 2010-02-04 Kaneka Corp トリイソプロペノキシシリル基含有有機重合体を含有する硬化性組成物
JP6011956B2 (ja) 2010-04-14 2016-10-25 学校法人東京理科大学 感光性樹脂組成物
JP5700203B2 (ja) 2010-12-22 2015-04-15 スリーボンドファイン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アミンイミド化合物、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組成物およびその硬化方法
JP5765851B2 (ja) 2011-05-09 2015-08-19 学校法人東京理科大学 カルボン酸化合物、塩基発生剤及び当該塩基発生剤を含有する感光性樹脂組成物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261809A (en) * 1962-11-02 1966-07-19 American Cyanamid Co Substituted isobiguanide catalysts for epoxy resins
FR2796940A1 (fr) * 1999-07-26 2001-02-02 Lipha Nouveaux sels de metformine, leur procede d'obtention et les compositions pharmaceutiques en renferman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39340B (zh) 2018-10-12
FI3018118T3 (fi) 2023-08-11
CN105339340A (zh) 2016-02-17
WO2014208632A1 (ja) 2014-12-31
US20190359561A1 (en) 2019-11-28
KR20160025587A (ko) 2016-03-08
TW201512159A (zh) 2015-04-01
EP3018118A1 (en) 2016-05-11
EP3018118A4 (en) 2017-01-25
US10428014B2 (en) 2019-10-01
US20160122292A1 (en) 2016-05-05
JP6332870B2 (ja) 2018-05-30
JPWO2014208632A1 (ja) 2017-02-23
KR102266013B1 (ko) 2021-06-18
EP3018118B1 (en) 2023-07-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22576B (zh) 鹼產生劑、含有該鹼產生劑的鹼反應性組成物及鹼產生方法
JP6196363B2 (ja) 新規なβ‐オキシムエステルフルオレン化合物、それを含む光重合開始剤及びフォトレジスト組成物
JP6127130B2 (ja) 新規のオキシムエステルフルオレン化合物、およびこれを含む光重合開始剤、並びにフォトレジスト組成物
US10100070B2 (en) Borate-based base generator, and base-reactive composition comprising such base generator
TWI701255B (zh) 具有耐酸性之鹼或/及自由基產生劑,以及含有該鹼或/及自由基產生劑之硬化性樹脂組成物
CN112189007A (zh) 氨基甲酰肟化合物以及含有该化合物的聚合引发剂及聚合性组合物
CN111417623A (zh) 化合物、潜伏性碱产生剂、含该化合物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及固化物
JP7431050B2 (ja) 樹脂組成物、硬化膜、積層体、硬化膜の製造方法、及び、半導体デバイス
JP2023159205A (ja) 樹脂組成物、硬化膜、積層体、硬化膜の製造方法、及び、半導体デバイス
KR20230043166A (ko) 경화성 수지 조성물, 경화물, 적층체, 경화물의 제조 방법, 및, 반도체 디바이스
WO2014185303A1 (ja) チオキサンテン系化合物、塩基増殖剤及び当該塩基増殖剤を含有する塩基反応性樹脂組成物
JP7376347B2 (ja) 樹脂組成物、硬化物、及びシロキサン変性(メタ)アクリル樹脂
JP2004176035A (ja) ラジカル発生剤及び感光性樹脂組成物
JP7376346B2 (ja) 硬化性組成物、硬化物、(メタ)アクリル樹脂、及び化合物
KR101991838B1 (ko) 신규 1,3-벤조디아졸 베타-옥심 에스테르 화합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조성물
KR101777845B1 (ko) 신규한 플루오란텐 옥심 에스테르 유도체, 이를 포함하는 광중합 개시제 및 포토레지스트 조성물
TW202349119A (zh) 樹脂組成物、硬化物、積層體、硬化物的製造方法、積層體的製造方法、半導體元件的製造方法及半導體元件
JP2021102738A (ja) 硬化性組成物、硬化物、(メタ)アクリル樹脂、及び化合物
CN115729037A (zh) 固化物、层叠体、半导体器件及它们的制造方法、树脂组合物和化合物
CN117203265A (zh) 树脂组合物、固化物、层叠体、固化物的制造方法、半导体器件及树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