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13083B - 積層體之製造裝置及積層體之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積層體之製造裝置及積層體之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13083B
TWI613083B TW103115330A TW103115330A TWI613083B TW I613083 B TWI613083 B TW I613083B TW 103115330 A TW103115330 A TW 103115330A TW 103115330 A TW103115330 A TW 103115330A TW I613083 B TWI613083 B TW I61308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ure
space
adjusting unit
pressure adjusting
laminated bod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153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500212A (zh
Inventor
Satoshi Niiyama
Kazushige Ota
Tateo Baba
Original Assignee
Asahi Glas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ahi Glas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sahi Glass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5002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002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130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1308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1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ssing technique, e.g. using action of vacuum or fluid pressure
    • B32B37/1009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ssing technique, e.g. using action of vacuum or fluid pressure using vacuum and fluid press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0PRESSES
    • B30BPRESSES IN GENERAL
    • B30B5/00Pr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ressing means other than those mentioned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 B30B5/02Pr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ressing means other than those mentioned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wherein the pressing means is in the form of a flexible element, e.g. diaphragm, urged by fluid press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0007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involving treatment or provisions in order to avoid deformation or air inclusion, e.g. to improve surface quality
    • B32B37/003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involving treatment or provisions in order to avoid deformation or air inclusion, e.g. to improve surface quality to avoid air inclusion

Description

積層體之製造裝置及積層體之製造方法 發明區域
本發明是一種有關於積層體之製造裝置及積層體之製造方法。
發明背景
迄今,比如藉由透明面材來保護顯示面板之顯示面的顯示裝置,已知隔著黏著層來貼合2個構件之對向面的積層體之構成。
在製造像這樣的積層體時,當在2個構件之間夾入空氣時,貼合後之黏著層會有氣泡,會有可信賴性降低或外觀不佳等不良情況產生之虞。因此,在製造像這樣的積層體時,為了抑制氣泡混入,會下各種工夫。例如,已知如下的方法:使真空室內為減壓氣體環境,在減壓氣體環境下使2枚基板接觸後,使真空室為開放的大氣環境,藉此,抑制氣泡的混入,更利用基板間之區域的氣壓、與外部的氣壓間的差壓來將2枚基板貼合(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公開特開2006-47575號公報
發明概要
近年來,藉由透明面材來保護顯示面板之顯示面的顯示裝置,已知如:在如店頭之大型櫥窗般的大型透明面材上,貼合有比起透明面材為相對小型的液晶顯示器之顯示面的裝置。在如此構成的顯示裝置的情況下,為了使大型櫥窗與顯示面板之間不會混入氣泡,若使用如上述專利文獻1般構成之製造裝置,則必須將大型櫥窗全體配置於真空室內,製造裝置會變得非常龐大。或者,可製造之積層體的大小,會被製造裝置之真空室大小限制住。
本發明是有鑑於如此實情而做成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在貼合面之間不容易殘留氣泡的積層體之製造裝置及積層體之製造方法。
為了解決上述課題,本發明之一態樣,提供一種積層體之製造裝置,是具有第1構件、與前述第1構件相對向的第2構件、以及被前述第1構件及前述第2構件夾持住之黏著層的積層體之製造裝置,其具備有:支持構件,使前述第1構件、以及夾著前述黏著層而與前述第1構件對向配置之前述第2構件間的相對距離變化;第1壓力調整部,一 端有開口,並具有收容前述第1構件的空間;及第1壓力控制機構,控制由前述第1壓力調整部所圍起來的空間之壓力,又,前述第1壓力調整部,使前述第2構件抵接於前述第1壓力調整部之開口部而關閉前述第1壓力調整部之開口部,藉此來形成由前述第1壓力調整部與前述第2構件之一部分所區劃出的第1空間,且前述第1壓力控制機構,是設置成可將前述第1空間減壓至比大氣壓力還低的壓力。
根據本發明之一態樣,也可構成為:其具備有:一端有開口的中空的第2壓力調整部;以及第2壓力控制機構,控制由前述第2壓力調整部所圍起來的空間之壓力,又,前述第2壓力調整部,使前述第2構件中與抵接於前述第1壓力調整部之面為相反的面,和前述第2壓力調整部之開口部抵接,而關閉前述第2壓力調整部之開口部,藉此來形成由前述第2壓力調整部與前述第2構件之一部分所區劃出的第2空間,且前述第2壓力控制機構,控制前述第2空間的壓力。
根據本發明之一態樣,也可構成為:其中前述第1壓力調整部,可因應如下之空間之間的差壓而變形,該等空間為:相對於前述第1壓力調整部為其中一側的前述第1空間、以及相對於前述第1壓力調整部為另一側的空間。
根據本發明之一態樣,也可構成為:其具備有:第3壓力調整部,被收容在前述第1壓力調整部收容前述第1構件的空間內,一端有開口,並具有收容前述第1構件的空間;以及第3壓力控制機構,控制由前述第3壓力調整部所 圍起來的空間之壓力,又,前述第3壓力調整部,使前述第2構件抵接於前述第3壓力調整部之開口部而關閉前述第3壓力調整部之開口部,藉此來形成由前述第3壓力調整部與前述第2構件之一部分所區劃出的第3空間,並且可因應前述第1空間與前述第3空間之間的差壓而變形,且前述第3壓力控制機構,是設置成可將前述第3空間減壓至比大氣壓力還低的壓力。
根據本發明之一態樣,也可構成為:其中前述第1壓力控制機構兼為前述第3壓力控制機構,且前述第1壓力控制機構,是設置成可將前述第1空間與前述第3空間減壓至比大氣壓力還低的壓力。
本發明之一態樣,提供一種積層體之製造方法,是具有第1構件、與前述第1構件相對向的第2構件、以及被前述第1構件及前述第2構件夾持住之黏著層的積層體之製造方法,其具有如下之步驟:使至少其中一方設有前述黏著層的前述第1構件及前述第2構件,夾著前述黏著層而對向配置,並且,在包含前述第2構件之對向面的一部分來作為邊界的被區劃出的空間,收容前述第1構件,並使前述空間為減壓至低於大氣壓力的第1氣體環境;在第1氣體環境下,使前述第1構件與前述第2構件隔著前述黏著層而積層;使前述第1氣體環境,變化成壓力比前述第1氣體環境還高的第2氣體環境,藉此將前述第1構件與前述第2構件壓緊。
本發明之一態樣,提供一種積層體之製造方法,是具有第1構件、與前述第1構件相對向的第2構件、以及被 前述第1構件及前述第2構件夾持住之黏著層的積層體之製造方法,其具有如下之步驟:在前述第1構件及前述第2構件中任一方之對向面,形成前述黏著層之前驅體之層;使至少其中一方設有前述前驅體之層的前述第1構件及前述第2構件,夾著前述前驅體之層而對向配置,並且,在包含前述第2構件之對向面之一部分來作為邊界的被區劃出的空間,收容前述第1構件,並使前述空間為減壓至低於大氣壓力的第1氣體環境;在第1氣體環境下,使前述第1構件與前述第2構件隔著前述前驅體之層而積層;使前述第1氣體環境,變化成壓力比前述第1氣體環境還高的第2氣體環境,藉此將前述第1構件與前述第2構件壓緊;使前述前驅體硬化而形成前述黏著層。
根據本發明之一態樣,也可使前述第2氣體環境的壓力,相較於大氣壓力為高壓。
根據本發明,可提供一種在貼合面之間不容易殘留氣泡的積層體之製造裝置及積層體之製造方法。
1‧‧‧顯示面板(第1構件)
2‧‧‧玻璃板(第2構件)
3‧‧‧黏著層
4‧‧‧未硬化堰狀部
5‧‧‧未硬化層狀部
6‧‧‧前驅體層
7‧‧‧保護薄膜
8‧‧‧支持面材
10、19‧‧‧支持構件
10A‧‧‧支持部
10B‧‧‧移動部
10C‧‧‧支持部
11‧‧‧基台
11a‧‧‧凸部
12‧‧‧按壓構件
13‧‧‧中間板
14‧‧‧基台承體
14a‧‧‧球面座
15‧‧‧鍔部
16‧‧‧背托
20‧‧‧第1壓力調整部
20a、40a、60a‧‧‧開口部
20b、20d、20e、40b、61a‧‧‧貫通孔
20c‧‧‧端部
21‧‧‧襯墊
22‧‧‧封止構件
30‧‧‧真空泵(第1壓力控制機構)
31、51、64、65‧‧‧配管
32、52、69‧‧‧漏洩閥
40‧‧‧第2壓力調整部
40c‧‧‧端部
41‧‧‧封止構件
50‧‧‧真空泵(第2壓力控制機構)
60‧‧‧第3壓力調整部
61‧‧‧中間板
62‧‧‧緣邊部
63‧‧‧真空泵(第3壓力控制機構)
66、67、68‧‧‧閥
70‧‧‧分配器
1000、1100、1200、1300、1400‧‧‧製造裝置(積層體之製造裝置)
L‧‧‧光
S1‧‧‧第1空間
S2‧‧‧第2空間
S3‧‧‧第3空間
圖1是顯示第1實施形態之積層體之製造裝置的截面圖。
圖2是顯示第1實施形態之積層體之製造方法的步驟圖。
圖3是顯示第1實施形態之積層體之製造方法的步驟圖。
圖4是第2實施形態之製造裝置的說明圖。
圖5是第3實施形態之製造裝置的說明圖。
圖6是顯示第3實施形態之積層體之製造方法的步驟圖。
圖7是顯示第3實施形態之積層體之製造方法製造中之積層體的部分放大圖。
圖8是顯示第3實施形態之製造裝置之變形例的說明圖。
圖9是顯示第3實施形態之製造裝置之變形例的說明圖。
圖10(a)~(d)是顯示第4實施形態之積層體之製造方法的步驟圖。
用以實施發明之形態
在本說明書中「對向面」指的是:在彼此相對向配置的第1構件及第2構件中,其中一構件之面對另一構件的面。
在本說明書中「大氣壓力」,具體而言指的是:101.325kPa的壓力氣體環境。
又,在本說明書中「平面視角」指的是:從與第1構件與第2構件之積層方向相同的方向來進行觀察。
〔第1實施形態〕
(積層體之製造裝置)
圖1是顯示本實施形態之積層體之製造裝置的截面圖。 另外,在以下所有的圖式中,為了使圖式容易觀看,會適當地調整各構成要素之尺寸或比率等而使之各為不同。
本實施形態之積層體之製造裝置(以下,僅稱為「製造裝置」)1000,是製造如下之積層體的裝置,該積層體具有:第1構件、第2構件、以及被第1構件及第2構件夾持的黏著層。在本實施形態中,進行說明如下:使用顯示面板1來作為「第1構件」,使用以平面視角來看具有比顯示面板1還大的輪廓的玻璃板2,來作為「第2構件」,製造隔著黏著層3而積層顯示面板1與玻璃板2的積層體。黏著層3可以由樹脂材料來形成,也可以是以如金屬烷氧化物等無機材料為主成分的材料。
製造裝置1000具有:支持顯示面板1的支持構件10、一端有開口且具有收容顯示面板1之空間的第1壓力調整部20、以及控制由第1壓力調整部20所圍起來的空間之壓力的第1壓力控制機構(真空泵)30。
支持構件10具有:支持顯示面板1的支持部10A、以及使支持部10A朝顯示面板1之厚度方向進退移動的移動部10B。支持部10A具有:基台11、設在基台11周緣部的凸狀的按壓構件12、以及設在按壓構件12之上的中間板13。移動部10B具有:與基台11連接的基台承體14、以及介於基台承體14與基台11之間的背托16。
基台11是板狀的構件,在一面設有按壓構件12,在另一面則連接著移動部10B。又,在基台11另一面的中央,設有外表面為球面狀的凸部11a。
按壓構件12是設置成在將顯示面板1與玻璃板2貼合時,用來將顯示面板1的周緣部以比內側的區域還要高的壓力進行按壓的凸狀構件。按壓構件12是使用具有比顯示面板1還低之彈性係數的樹脂材料而形成的。按壓構件12可以從平面視角來看設置成閉環狀,也可以沿著顯示面板1的周緣部斷斷續續地設置。
中間板13是載置顯示面板1的板狀構件。中間板13可以使用例如不鏽鋼般的金屬材料、玻璃般的無機材料、工程塑膠般的樹脂材料來作為形成材料。
基台11與按壓構件12可以只是接觸,也可以是接著固定住。又,按壓構件12與中間板13可以只是接觸,也可以是接著固定住。
另外,在例如中間板13為金屬製等時,因為顯示面板1與中間板13接觸而有損傷顯示面板1之虞的時候,可使樹脂薄膜等介於中間板13與顯示面板1之間,來抑制顯示面板1的損傷。
基台承體14具有朝一方向延伸之軸上之構成,是插通於設在後述之第1壓力調整部20底部中央的貫通孔20b。基台承體14是藉由未圖示的驅動機構而構成為可進退。
在基台承體14的一端,設有球面座14a,該球面座14a是可與設置在基台11的凸部11a滑動的球面狀的凹部。凸部11a嵌合於球面座14a,且藉由凸部11a在球面座14a的內部滑動,可使基台11的傾斜度變化。球面座14a內面的曲率半徑,宜與從球面座14a內面到顯示面板1和玻璃板2之貼合 面為止的距離大致相等。
又,基台承體14在球面座14a的附近具有鍔部15,在鍔部15上,設有使用了彈性體(樹脂材料、彈簧構件等)的背托16。背托16是當凸部11a在球面座14a中滑動而基台11傾斜時,會從基台11的另一面支持基台11,防止基台11過度地傾斜。
背托16是設置成:和鍔部15與基台11中之任一方接觸,且與另一方接觸或有若干的間隙。又,背托16可以設置成在鍔部15中以平面視角來看呈閉環狀,也可以沿著鍔部15的周緣部斷斷續續地設置。
第1壓力調整部20是於一端具有開口部20a的中空的容器,且是於內部收容有支持部10A、以及由支持部10A所支持之顯示面板1的構件。在第1壓力調整部20的底部中央設有貫通孔20b,插通有基台承體14。在貫通孔20b的內部,設有襯墊21而保持氣密。
在第1壓力調整部20的端部20c,沿著端部20c設有封止構件22。封止構件22是使用橡膠或彈性體等樹脂材料來形成的。
又,在第1壓力調整部20,設有貫通孔20d,在貫通孔20d,透過配管31連接有真空泵30。又,在配管31,於貫通孔20d與真空泵30之間的位置,連接了設有漏洩閥32的側管。
在這樣的製造裝置1000中,首先使玻璃板2與顯示面板1表面相對向地抵接於第1壓力調整部20之開口部 20a,關閉第1壓力調整部20之開口部20a。藉此,形成以第1壓力調整部20與玻璃板2之一部分所區劃出的第1空間S1。然後,以真空泵30將第1空間S1減壓,藉此來使會成為氣泡之原因的空氣減少。在這樣的減壓氣體環境下將顯示面板1與玻璃板2貼合,藉此可適當地進行積層體的製造。
(積層體之製造方法)
使用圖1~3來說明本實施形態之積層體之製造方法。
(製造第1氣體環境之步驟)
首先,如圖1所示,使用支持構件10來支持在其一面設有黏著層3的顯示面板1。又,藉著使玻璃板2與顯示面板1之表面相對向地抵接於第1壓力調整部20之開口部20a,會使顯示面板1與玻璃板2呈對向配置,並且會形成由第1壓力調整部20與玻璃板2之一部分區劃出的第1空間S1。在此第1空間S1,收容有顯示面板1。
接著,使用真空泵30將第1空間S1內減壓至比大氣壓力還低之氣壓的氣體環境(以下,將此氣體環境稱為「第1氣體環境」)。
(積層步驟)
接著,如圖2所示,使支持構件10朝玻璃板2的方向移動,使顯示面板1與玻璃板2靠近,隔著黏著層3將顯示面板1與玻璃板2積層。
(壓緊步驟)
接著,如圖3所示,操作漏洩閥32而使第1空間S1為開放的大氣環境,使為第1氣體環境的第1空間S1,變化成壓 力比第1氣體環境高的第2氣體環境(以下,將此壓力比第1氣體環境高的第2氣體環境稱為「第2氣體環境」),藉此,將顯示面板1與玻璃板2配置於第2氣體環境下。並且藉此,使用第1氣體環境與第2氣體環境間的差壓,使顯示面板1與玻璃板2彼此壓緊,將顯示面板1貼合於玻璃板2。
使第1空間S1為開放的大氣環境,則顯示面板1與玻璃板2,會被上升的壓力朝彼此密接的方向按壓。因此,若黏著層3與玻璃板2之間存在有空隙,則接受了來自於周圍壓力的黏著層3會變形,而將空隙充填,所以空隙會消失。
如此一來,可製造如下之積層體:積層了第1構件(顯示面板1)、與前述第1構件相對向之第2構件(玻璃板2)、以及被前述第1構件及前述第2構件所夾持之黏著層3的積層體。
根據如以上構成的積層體之製造裝置1000,在黏著層3與玻璃板2之貼合面之間不易殘留氣泡,可製造高品質的積層體。
根據如以上構成的積層體之製造方法,在黏著層3與玻璃板2之貼合面之間不易殘留氣泡,可製造高品質的積層體。
另外,在本實施形態中,是使製造裝置1000具有1個支持構件10的構成,但不限於此,也可於第1壓力調整部20收容2個以上的支持部10A,而為可將2個以上的第1構件貼合於第2構件的裝置。
又,也可具有可將第1空間S1加壓至比大氣壓力還高之壓力的構成,來作為本實施形態之製造裝置1000的第1壓力控制機構。藉由如此之構成,可以更強的力來將顯示面板1與玻璃板2壓緊而貼合,在黏著層3與玻璃板2之貼合面之間不易殘留氣泡,可製造高品質的積層體。此時,宜另外設置用來固定第1壓力調整部20與玻璃板2間之相對位置的構件,以使在第1空間S1之加壓中第1壓力調整部20與玻璃板2不會分開。
〔第2實施形態〕
圖4是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之製造裝置1100的說明圖。本實施形態之製造裝置1100與第1實施形態之製造裝置1000有一部分為共通。因此,在本實施形態中對與第1實施形態共通的構成要素附加相同的符號,並省略詳細的說明。
製造裝置1100具有:與第1壓力調整部20對向設置的第2壓力調整部40、以及與第2壓力調整部40連接的真空泵(第2壓力控制機構)50。
第2壓力調整部40是與第1壓力調整部20相對向,且於一端具有開口部40a的中空的容器。在第2壓力調整部40的壁面設有貫通孔40b,透過配管51連接有真空泵50。又,在配管51,於貫通孔40b與真空泵50之間的位置,連接了設有漏洩閥52的側管。
又,在第2壓力調整部40之端部40c,沿著端部40c設有封止構件41。封止構件41是使用橡膠或彈性體等樹脂 材料來形成的。
在這樣的製造裝置1100中,使玻璃板2與顯示面板1之表面相對向地抵接於第1壓力調整部20之開口部20a,關閉第1壓力調整部20之開口部20a。藉此,形成由第1壓力調整部20與玻璃板2之一部分所區劃出的第1空間S1。然後,以真空泵30將第1空間S1減壓。
當進行如此之操作,則因為玻璃板2厚度的不同,藉由因使第1空間S1減壓而產生的差壓,玻璃板2可能會有朝第1空間S1側呈凸狀地彎曲之虞。若是玻璃板2像這樣子彎曲,則在與顯示面板1(黏著層3)的貼合面中,會容易產生接著不均。
因此,在製造裝置1100中,在夾著玻璃板2而與第1壓力調整部20為相反側、且與第1壓力調整部20從平面視角來看為相對向的位置,配置第2壓力調整部40,使玻璃板2抵接於第2壓力調整部40之開口部40a,關閉第2壓力調整部40之開口部40a。藉此,形成由第2壓力調整部40與玻璃板2之一部分所區劃出的第2空間S2。然後,以真空泵50將第2空間S2減壓。如此一來,控制第2空間S2的壓力而使第1空間S1與第2空間S2間的差壓變小,抑制玻璃板2的彎曲。
根據如以上構成的積層體之製造裝置1100,在黏著層3與玻璃板2之貼合面之間不易殘留氣泡,可製造高品質的積層體。
另外,在本實施形態中,真空泵50是控制第2空 間S2的壓力而使第1空間S1與第2空間S2間的差壓變小,但控制第2空間S2之壓力的方法並不限於此。
例如,當玻璃板2的板厚較薄,玻璃板2因為本身重量而朝重力方向呈凸狀地撓曲時,則在黏著層3與玻璃板2之貼合面之間容易殘留氣泡,會容易產生不良情況。在這樣的情況下,宜使用真空泵50,在第1空間S1及第2空間S2之中,使相對於玻璃板2形成在重力方向下方側之側的空間的壓力變高,積極地在第1空間S1與第2空間S2設置差壓。藉由如此地控制第2空間S2的壓力,可使用差壓來消除玻璃板2的撓曲,而可抑制玻璃板2的彎曲。
又,有時會根據黏著層3與玻璃板2間之貼合面的狀態不同,若玻璃板2彎曲成具有預定曲率的話,比較可以進行適當的貼合。在像這樣的情況下,宜操作真空泵50,控制第2空間S2的壓力,使第1空間S1與第2空間S2間的差壓,成為會讓玻璃板2以預定的曲率彎曲的值。
〔第3實施形態〕
圖5是本發明之第3實施形態之製造裝置1200的說明圖。本實施形態之製造裝置1200,與第1實施形態之製造裝置1000及第2實施形態之製造裝置1100有一部分為共通。因此,在本實施形態中對與第1、第2實施形態共通的構成要素附加相同符號,並省略詳細的說明。
在製造裝置1200之具有支持構件19的支持部10C,於按壓構件12之上設有第3壓力調整部60。第3壓力調整部60是在面對玻璃板2之側具有開口部60a的中空的容器, 且於內部收容有顯示面板1。
第3壓力調整部60具有:板狀的中間板61、以及在中間板61之周緣以平面視角來看設置成連續的圓環狀的緣邊部62。緣邊部62是以橡膠或彈性體等之樹脂材料來形成的。
在製造裝置1200中,使玻璃板2與顯示面板1之表面相對向地抵接於第3壓力調整部60之開口部60a,關閉開口部60a。藉此,形成以第3壓力調整部60與玻璃板2之一部分所區劃出的第3空間S3。在此狀態下,使藉由第1壓力調整部20而形成的第1空間S1的壓力,比藉由第3壓力調整部60而形成的第3空間S3的壓力為高壓,若在第1空間S1與第3空間S3之間產生差壓,則第3壓力調整部60會因應差壓而縮小容積地變形。
又,第3壓力調整部60是被收容在一端有開口,且具有可收容第3壓力調整部60之空間的第1壓力調整部20內。於第1壓力調整部20,透過配管31連接有真空泵(第1壓力控制機構、第3壓力控制機構)30。
第1壓力調整部20是以比起第3壓力調整部60具有較高剛性的材料所形成的,具有即使在第1壓力調整部20內外產生差壓也不會變形的程度的強度。
第1壓力調整部20使玻璃板2與顯示面板1之表面相對向地抵接於開口部20a,關閉開口部20a。藉此,形成由第1壓力調整部20與玻璃板2之一部分所區劃出的第1空間S1。
支持構件19在第1壓力調整部20形成了第1空間S1的狀態下,藉由使移動部10B進退來使第3壓力調整部60朝顯示面板1之厚度方向進退移動。藉此,可做出:第1狀態,第3壓力調整部60與玻璃板2分開而第1空間S1與第3空間S3連通;以及第2狀態,第3壓力調整部60與玻璃板2抵接而第1空間S1與第3空間S3被隔離。
在這樣的製造裝置1200中,使玻璃板2抵接於第1壓力調整部20之開口部20a而形成第1空間S1,使之為第1狀態。然後,使用第1空間S1與第3空間S3共通的壓力控制機構、即真空泵30,將第1空間S1與第3空間S3,減壓至比大氣壓力還低的氣壓氣體環境(第1氣體環境)。亦即,真空泵30兼為:控制第1空間S1壓力的壓力控制機構(第1壓力控制機構)、以及控制第3空間S3壓力的壓力控制機構(第3壓力控制機構)。
又,使玻璃板2抵接於第2壓力調整部40之開口部40a,關閉第2壓力調整部40之開口部40a。藉此,形成由第2壓力調整部40與玻璃板2之一部分所區劃出的第2空間S2。然後,以真空泵50將第2空間S2減壓。藉此,可進行控制以使第2空間S2與第1空間S1間的差壓變小,而可抑制玻璃板2的彎曲。
接著,如圖6所示,驅動支持構件19而使第3壓力調整部60抵接於玻璃板2,使之為第1空間S1與第3空間S3被隔離的第2狀態。此時,第1空間S1的內部壓力,成為與第3空間S3相同的壓力。
然後,操作漏洩閥32而使第1空間S1為開放的大氣環境,使為第1氣體環境的第1空間S1,變化成壓力比第1氣體環境高的第2氣體環境,藉此,使第3壓力調整部60為第2氣體環境。因此,第3壓力調整部60會被為第1氣體環境之第3空間S3、與為第2氣體環境之第1空間S1間的差壓所按壓,並因應差壓而變形。第3壓力調整部60會一面變形、一面將顯示面板1與玻璃板2壓緊,而將顯示面板1貼合於玻璃板2。
此時,如圖7所示,由於第3空間S3與是開放的大氣環境的第1空間S1相隔離,所以於貼合中,黏著層3的端部不會接觸到空氣。因此,可以抑制貼合中之黏著層3端部的氣泡殘留或氣體的吸收,而可抑制剝離。
根據如以上構成的積層體之製造裝置1200,在黏著層3與玻璃板2之貼合面之間不易殘留氣泡,可製造高品質的積層體。
另外,本實施形態之製造裝置1200具有第2壓力調整部40,但也可為不具有第2壓力調整部40的構成。
又,本實施形態之製造裝置1200的第1壓力控制機構,也可為具有在上述之第2狀態中可將第1空間S1加壓至比大氣壓力還高之壓力的構成。藉由如此之構成,可以更強的力把顯示面板1與玻璃板2壓緊而貼合,在黏著層3與玻璃板2之貼合面之間不易殘留氣泡,而可製造高品質的積層體。此時,宜另外設置用來固定第1壓力調整部20與玻璃板2間之相對位置的構件,以使在第1空間S1之加壓中第1 壓力調整部20與玻璃板2不會分開。
又,在本實施形態之製造裝置1200中,第3壓力調整部60是具有板狀的中間板61、以及在中間板61周緣以平面視角來看設成連續的圓環狀緣邊部62的構成,但並不限於此。例如,不含如中間板61般的剛性高的構造,例如以樹脂材料所形成的袋狀的構成也無妨。
(變形例)
又,在本實施形態之製造裝置1200中,是使用真空泵30,將第1空間S1與第3空間S3減壓,但也可採用可將第1空間S1與第3空間S3的壓力分別獨立控制的構成。
圖8、9是顯示上述第3實施形態之製造裝置的變形例的圖,是與圖5相對應的圖。
(變形例1)
在圖8所示之製造裝置1300中,在第3壓力調整部60設有貫通孔61a,在第1壓力調整部20設有貫通孔20e,而在貫通孔61a,則透過配管64及貫通孔20e連接有真空泵(第3壓力控制機構)63。又,在配管64,於貫通孔20e與真空泵63之間的位置,連接了設有漏洩閥69的側管。
在如此之構成的製造裝置1300中,使用真空泵63而可控制第3空間S3的壓力。如本實施形態所示般,在將第1空間S1及第3空間S3一起減壓之後,當僅使第1空間S1為開放的大氣環境,則空氣容易從玻璃板2與第3壓力調整部60間的界面侵入至第3空間S3,難以使第3空間S3於預定時間(例如,到顯示面板1與玻璃板2間之貼合結束為止之間)維持 減壓狀態。但是,由於在製造裝置1300中,可使用真空泵63來將第3空間S3的壓力獨立控制,所以不管第1空間S1的壓力氣體環境為何,可輕易地將第3空間S3減壓,而維持第3空間S3的減壓狀態。
(變形例2)
在圖9所示之製造裝置1400中,在第3壓力調整部60設有貫通孔61a,在第1壓力調整部20設有貫通孔20e,而於貫通孔61a及貫通孔20e則連接而連通有配管64。在配管64的端部,設有閥66。
另一方面,在配管31,於真空泵30與貫通孔20d之間設有閥68。
又,配管64與配管31,是以配管65相連接。配管65連接了:配管64之閥66與貫通孔20e之間的位置、以及配管31之真空泵30與閥68之間的位置。在配管65設有閥67。
在如此構成之製造裝置1400中,使用兩者共通之壓力控制機構、即真空泵30,來進行第1空間S1及第3空間S3的壓力控制。亦即,真空泵30兼為控制第1空間S1壓力的壓力控制機構(第1壓力控制機構)、以及控制第3空間S3壓力的壓力控制機構(第3壓力控制機構)。
在製造裝置1400中,藉由驅動真空泵30而使閥66、67、68適當地開閉,可將第1空間S1及第3空間S3中之任一者或兩者進行減壓。又,藉由不驅動真空泵30而使漏洩閥32、閥66、67、68適當地開閉,可使第1空間S1及第3空間S3中之任一者或兩者為開放的大氣環境,而可進行第1空間 S1及第3空間S3的壓力控制。
即使是如此構成之製造裝置1400,由於可獨立地控制第3空間S3的壓力,所以無論第1空間S1的壓力氣體環境為何,皆可輕易地將第3空間S3減壓,而維持第3空間S3的減壓狀態。
〔第4實施形態〕
又,在上述實施形態中,說明了:作為第1構件在顯示面板已設有黏著層,來製造積層體的步驟;但也可使用本發明,在玻璃板(第2構件)表面形成黏著層。
圖10是顯示在玻璃板2上形成黏著層之步驟的步驟圖,是與玻璃板2厚度方向平行之平面的截面圖。
(形成前驅體之層的步驟)
首先,如圖10(a)所示,在玻璃板2上,將液狀的第1黏著材料以平面視角看來塗布(或者配置)成閉環狀。所塗布、或者配置的第1黏著材料,是硬化性的樹脂組成物,可以是光硬化性樹脂組成物,也可以是熱硬化性樹脂組成物。關於第1黏著材料,從可以低溫進行硬化,且硬化速度快之點來看,以包含硬化性化合物及光聚合起始劑的光硬化性樹脂組成物為佳。在本實施形態中,第1黏著材料是使用光硬化性樹脂組成物而進行說明。
塗布好的第1黏著材料,具有將後述之步驟中所配置的第2黏著材料之塗流擴散擋阻的機能。又,因為是第1黏著材料完全硬化之前,所以將藉由塗布第1黏著材料而形成的構成稱為未硬化堰狀部4。
接著,如圖10(b)所示,於未硬化堰狀部4所圍起來的區域塗布(配置)液狀的第2黏著材料。所配置的第2黏著材料,是硬化性的樹脂組成物,可以是光硬化性樹脂組成物,也可以是熱硬化性樹脂組成物。關於第2黏著材料,從可以低溫進行硬化,且硬化速度快之點來看,以包含硬化性化合物及光聚合起始劑的光硬化性樹脂組成物為佳。在本實施形態中,第2黏著材料是使用光硬化性樹脂組成物而進行說明。
第2黏著材料的塗布量,是設定為如下之份量:藉由第2黏著材料來填充由未硬化堰狀部4、玻璃板2、及後述之圖10(c)所示的保護薄膜所形成的空間,並且可使玻璃板2與保護薄膜7之間為事先設定好的間隔的份量。此時,第2黏著材料的塗布量,宜事先考慮因第2黏著材料之硬化收縮而引起的體積減少。因此,該塗布量以比充滿前述空間之容積的量還要稍多的量為佳。
第2黏著材料的塗布方法,可列舉如:將玻璃板2平置,藉由分配器(dispenser)、擠壓式塗布機等供給機構,塗布成點狀、線狀、帶狀或面狀的方法。例如,宜一面使分配器70藉由週知的水平移動設備朝水平方向掃描,一面塗布第2黏著材料。
在以下的說明中,藉由塗布第2黏著材料,而配置於由未硬化堰狀部4所圍起之區域的第2黏著材料之層狀構成,因為是第2黏著材料硬化之前,所以將之稱為未硬化層狀部5。未硬化堰狀部4與未硬化層狀部5合起來的構成, 就是本發明中之「黏著層的前驅體之層」。在以下的說明中,將「黏著層的前驅體之層」稱為前驅體層6。
(製造第1氣體環境之步驟)
接著,如圖10(c)所示,例如在製造裝置1000中,以支持部10A來支持貼附有以平面視角來看具有比玻璃板2還小輪廓之保護薄膜7的支持面材8。又,相對於保護薄膜7,將形成有前驅體層6的玻璃板2對向配置。支持面材8是用來保持保護薄膜7的夾具,例如使用玻璃板等。
在第4實施形態中,玻璃板2相當於本發明之請求項1(以下,稱為本發明)中的第1構件,保護薄膜7相當於本發明的第2構件,而前驅體層6則相當於本發明的黏著層。
接著,使玻璃板2抵接於第1壓力調整部20之開口部20a,關閉第1壓力調整部20之開口部20a。藉此,形成由第1壓力調整部20與玻璃板2之一部分所區劃出的第1空間S1。然後,以真空泵30將第1空間S1減壓至預定的減壓氣體環境(第1氣體環境),藉此來減少會成為氣泡原因的空氣。
(積層之步驟)
當第1空間S1的氣體環境壓力已達到第1氣體環境之後,驅動支持構件10而使玻璃板2與保護薄膜7重合。在重合之際,藉由支持面材8本身的重量、來自於支持構件10的按壓等,未硬化層狀部5(亦即,第2黏著材料)會被壓散,未硬化層狀部5會變形,而使第2黏著材料充滿密封空間內。
(壓緊步驟)
然後,例如,藉由使第1空間S1為開放的大氣環境,把 重合了玻璃板2、前驅體層6、以及保護薄膜7的積層體(以下,稱為未硬化積層體),置於比重合時之減壓氣體環境還高壓的壓力氣體環境(第2氣體環境)。
若將未硬化積層體置於第2氣體環境下,則藉由第1氣體環境與第2氣體環境間的差壓,可將玻璃板2與保護薄膜7朝密接的方向按壓。因此,若在未硬化積層體之密封空間存在有未配置第2黏著材料的空隙,則構成未硬化層狀部5的第2黏著材料會流動至該空隙,密封空間全體會被未硬化層狀部5均一地填充。
另外,在構成前驅體層6的未硬化堰狀部4或未硬化層狀部5為液狀,如果玻璃板2傾斜則配置位置就會變位的情況下,宜如圖所示般在使前驅體層6朝向上方的狀態下進行操作。當然,在即使玻璃板2傾斜,前驅體層6的配置位置也不會變位的情況下,則不問操作中的姿勢。
(形成黏著層的步驟)
接著,如圖10(d)所示,藉由使前驅體層6(未硬化堰狀部4及未硬化層狀部5)硬化,形成黏著層3,得到積層了玻璃板2、黏著層3、以及保護薄膜7的積層體(以下,稱為積層體)。此時,未硬化堰狀部4可以與未硬化層狀部5的硬化同時硬化,也可以在未硬化層狀部5的硬化之前事先硬化。
在本實施形態中,由於前驅體層6(未硬化堰狀部4及未硬化層狀部5)是由光硬化樹脂組成物所形成,所以照射光L而進行硬化。例如,從光源(紫外線燈、高壓水銀燈、UV-LED等)照射紫外線或短波長的可見光(光L),來使前 驅體層6硬化。
光L可以從玻璃板2側照射,也可以從支持面材8側照射。又,例如,當在玻璃板2設有反射防止層時,或是在從玻璃板2到未硬化層狀部5之間設有不透過光的層之時,則同樣地從支持面材8側照射光L。
接著,藉由從保護薄膜7剝離而除去支持面材8,最後可以製造積層了玻璃板2(第1構件)、黏著層3(前驅體層6)、保護薄膜7(第2構件)的積層體。
根據如以上構成的積層體之製造方法,在黏著層3與保護薄膜7之間不易殘留氣泡,可製造高品質的積層體。
以上,一面參照附圖一面說明了本發明之較佳實施形態例,但本發明當然不限定於該等例子。在上述之例中所示的各構成構件的諸形狀或組合等為一例,可在不脫離本發明主旨的範圍內基於設計要求等來進行各種變更。
在上述之實施形態1、2、3及實施形態3的變形例中,已說明了將具有黏著層之第1構件(顯示面板)與第2構件(玻璃板)貼合的構成,但也可在第2構件側設置黏著層。又,即使是設置在第1構件與第2構件兩方,也可適用本發明。
關於其他,在無損本發明之效果的範圍內,第1構件及第2構件的材質、透明度(光透過性)或大小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適當地使用於建築材料或汽車的層合玻璃、太陽電池面板、感測器等的製造步驟中的貼合。
又,在第1構件及第2構件的貼合面具有曲面時, 或是第1構件及第2構件是薄膜狀的構件之時,藉由使用本發明,也可以適當地貼合。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根據本發明,可提供一種在貼合面之間不易殘留氣泡的積層體之製造裝置及積層體之製造方法,特別是作為在顯示裝置用之顯示面板顯示面使用為保護材的積層體之製造裝置及其製造方法十分有用。
另外,在此引用2013年4月30日申請的日本專利申請案2013-095800號的說明書、申請專利範圍、圖式及摘要的全部內容,作為本發明的揭示。
1‧‧‧顯示面板(第1構件)
2‧‧‧玻璃板(第2構件)
3‧‧‧黏著層
10‧‧‧支持構件
10A‧‧‧支持部
10B‧‧‧移動部
11‧‧‧基台
11a‧‧‧凸部
12‧‧‧按壓構件
13‧‧‧中間板
14‧‧‧基台承體
14a‧‧‧球面座
15‧‧‧鍔部
16‧‧‧背托
20‧‧‧第1壓力調整部
20a‧‧‧開口部
20b、20d‧‧‧貫通孔
20c‧‧‧端部
21‧‧‧襯墊
22‧‧‧封止構件
30‧‧‧真空泵(第1壓力控制機構)
31‧‧‧配管
32‧‧‧漏洩閥
1000‧‧‧製造裝置(積層體之製造裝置)
S1‧‧‧第1空間

Claims (8)

  1. 一種積層體之製造裝置,是具有第1構件、與前述第1構件相對向的第2構件、以及被前述第1構件及前述第2構件夾持住之黏著層的積層體之製造裝置,其具備有:支持構件,使前述第1構件、以及夾著前述黏著層而與前述第1構件對向配置之前述第2構件間的相對距離變化;第1壓力調整部,一端有開口,並具有收容前述第1構件的空間;及第1壓力控制機構,控制由前述第1壓力調整部所圍起來的空間之壓力,又,前述第1壓力調整部,使前述第2構件抵接於前述第1壓力調整部之開口部而關閉前述第1壓力調整部之開口部,藉此來形成由前述第1壓力調整部與前述第2構件之一部分所區劃出的第1空間,且前述第1壓力控制機構,是設置成可將前述第1空間減壓至比大氣壓力還低的壓力。
  2. 如請求項1之積層體之製造裝置,其具備有:一端有開口的中空的第2壓力調整部;以及第2壓力控制機構,控制由前述第2壓力調整部所圍起來的空間之壓力,又,前述第2壓力調整部,使前述第2構件中與抵接於前述第1壓力調整部之面為相反的面,和前述第2壓力 調整部之開口部抵接,而關閉前述第2壓力調整部之開口部,藉此來形成由前述第2壓力調整部與前述第2構件之一部分所區劃出的第2空間,且前述第2壓力控制機構,控制前述第2空間的壓力。
  3. 如請求項1或2之積層體之製造裝置,其中前述第1壓力調整部,可因應如下之空間之間的差壓而變形,該等空間為:相對於前述第1壓力調整部為其中一側的前述第1空間、以及相對於前述第1壓力調整部為另一側的空間。
  4. 如請求項1或2之積層體之製造裝置,其具備有:第3壓力調整部,被收容在前述第1壓力調整部收容前述第1構件的空間內,一端有開口,並具有收容前述第1構件的空間;以及第3壓力控制機構,控制由前述第3壓力調整部所圍起來的空間之壓力,又,前述第3壓力調整部,使前述第2構件抵接於前述第3壓力調整部之開口部而關閉前述第3壓力調整部之開口部,藉此來形成由前述第3壓力調整部與前述第2構件之一部分所區劃出的第3空間,並且可因應前述第1空間與前述第3空間之間的差壓而變形,且前述第3壓力控制機構,是設置成可將前述第3空間減壓至比大氣壓力還低的壓力。
  5. 如請求項4之積層體之製造裝置,其中前述第1壓力控制 機構兼為前述第3壓力控制機構,且前述第1壓力控制機構,是設置成可將前述第1空間與前述第3空間減壓至比大氣壓力還低的壓力。
  6. 一種積層體之製造方法,是具有第1構件、與前述第1構件相對向的第2構件、以及被前述第1構件及前述第2構件夾持住之黏著層的積層體之製造方法,其具有如下之步驟:使至少其中一方設有前述黏著層的前述第1構件及前述第2構件,夾著前述黏著層而對向配置,並且,在包含前述第2構件之對向面的一部分來作為邊界的被區劃出的空間,收容前述第1構件,並使前述空間為減壓至低於大氣壓力的第1氣體環境;在第1氣體環境下,使前述第1構件與前述第2構件隔著前述黏著層而積層;使前述第1氣體環境,變化成壓力比前述第1氣體環境還高的第2氣體環境,藉此將前述第1構件與前述第2構件壓緊。
  7. 一種積層體之製造方法,是具有第1構件、與前述第1構件相對向的第2構件、以及被前述第1構件及前述第2構件夾持住之黏著層的積層體之製造方法,其具有如下之步驟:在前述第1構件及前述第2構件中任一方之對向面,形成前述黏著層之前驅體之層;使至少其中一方設有前述前驅體之層的前述第1構 件及前述第2構件,夾著前述前驅體之層而對向配置,並且,在包含前述第2構件之對向面之一部分來作為邊界的被區劃出的空間,收容前述第1構件,並使前述空間為減壓至低於大氣壓力的第1氣體環境;在第1氣體環境下,使前述第1構件與前述第2構件隔著前述前驅體之層而積層;使前述第1氣體環境,變化成壓力比前述第1氣體環境還高的第2氣體環境,藉此將前述第1構件與前述第2構件壓緊;使前述前驅體硬化而形成前述黏著層。
  8. 如請求項6或7之積層體之製造方法,其中前述第2氣體環境的壓力,相較於大氣壓力為高壓。
TW103115330A 2013-04-30 2014-04-29 積層體之製造裝置及積層體之製造方法 TWI61308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95800 2013-04-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00212A TW201500212A (zh) 2015-01-01
TWI613083B true TWI613083B (zh) 2018-02-01

Family

ID=518435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15330A TWI613083B (zh) 2013-04-30 2014-04-29 積層體之製造裝置及積層體之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6406247B2 (zh)
KR (1) KR20160002701A (zh)
CN (1) CN105189119B (zh)
TW (1) TWI613083B (zh)
WO (1) WO201417839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00850A (zh) * 2017-12-21 2018-05-08 德科摩橡塑科技(东莞)有限公司 一种压差披覆机的无压差反应仓结构
JP6374132B1 (ja) * 2018-04-06 2018-08-15 信越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貼合デバイスの製造装置及び貼合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
KR102035243B1 (ko) * 2018-05-28 2019-10-22 주식회사 넵시스 필름을 패널 커버에 라미네이션하는 장치 및 그 방법
JP7166807B2 (ja) * 2018-06-26 2022-11-08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圧着装置
CN108889563B (zh) * 2018-09-21 2022-05-03 天之域电子工业(厦门)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大尺寸触摸屏g+g的全贴合装置及方法
CN110218003B (zh) * 2019-05-28 2022-01-07 洛阳兰迪玻璃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真空玻璃抽气装置及方法
JP7351136B2 (ja) * 2019-08-14 2023-09-27 日本電気硝子株式会社 接合体の製造方法及び接合体の製造装置
CN113066374B (zh) * 2021-03-26 2022-10-21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贴合治具支撑架、贴合治具及柔性屏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356132U (en) * 2008-11-14 2009-05-01 jin-quan Li Two-piece bonding apparatus
TW200922789A (en) * 2007-10-26 2009-06-01 Shibaura Mechatronics Corp Apparatus for bonding substrates and method of bonding substrates
CN101588922A (zh) * 2006-12-28 2009-11-25 旭硝子株式会社 透明层叠体及其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310050A (ja) * 1989-05-25 1990-12-25 Dainippon Ink & Chem Inc ポリエステル化粧板の製造方法
JPH0336538A (ja) * 1989-07-03 1991-02-18 Tanazawa Hatsukoushiya:Kk フィルム密着方法とフィルム密着装置
JPH1195230A (ja) * 1997-09-19 1999-04-0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液晶パネル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製造装置
JP4482395B2 (ja) 2004-08-03 2010-06-16 芝浦メカ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基板の貼り合わせ方法及び貼り合わせ装置
CN201317149Y (zh) * 2008-12-17 2009-09-30 李锦泉 两片贴合装置
JP5649125B2 (ja) * 2011-07-01 2015-01-07 Nec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テープ貼付装置
CN103052282B (zh) * 2011-10-13 2017-07-07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外壳及其制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88922A (zh) * 2006-12-28 2009-11-25 旭硝子株式会社 透明层叠体及其制造方法
TW200922789A (en) * 2007-10-26 2009-06-01 Shibaura Mechatronics Corp Apparatus for bonding substrates and method of bonding substrates
TWM356132U (en) * 2008-11-14 2009-05-01 jin-quan Li Two-piece bonding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60002701A (ko) 2016-01-08
CN105189119B (zh) 2017-03-29
TW201500212A (zh) 2015-01-01
JP6406247B2 (ja) 2018-10-17
WO2014178390A1 (ja) 2014-11-06
JPWO2014178390A1 (ja) 2017-02-23
CN105189119A (zh) 2015-1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13083B (zh) 積層體之製造裝置及積層體之製造方法
TW201408488A (zh) 基板貼合裝置以及貼合方法
CN110667096A (zh) 一种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JP5705937B2 (ja) 貼合デバイスの製造装置及び製造方法
KR101810773B1 (ko) 첩합 디바이스의 제조 방법 및 첩합 디바이스의 제조 장치
JP5395306B1 (ja) 貼合デバイスの製造装置及び貼合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
KR20120033297A (ko) 표시 패널의 제조 방법 및 그 제조 시스템
KR20160070876A (ko) 표시장치의 제조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표시장치의 제조방법
CN111937057B (zh) 压接装置及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CN111599841A (zh) 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93569B (zh) 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
KR102330225B1 (ko) 첩합 디바이스의 진공 첩합 장치
JP2002131762A (ja) 液晶パネル用基板の貼り合わせ装置及び貼り合わせ方法
JP2006047575A (ja) 基板の貼り合わせ方法及び貼り合わせ装置
JP4373494B1 (ja) 真空貼り合わせ装置
JP4903906B1 (ja) ワーク粘着チャック装置及びワーク貼り合わせ機
JPWO2018074013A1 (ja) 貼合デバイスの真空貼り合わせ装置
TW200535526A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laminated substrate
JP4420640B2 (ja) 基板貼り合わせ装置及び基板貼り合わせ方法
KR20130057363A (ko) 합착장치
JP2012043582A (ja) 貼合構造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21070282A (ja) 貼り付け装置及び貼り付け方法
JP2012042495A (ja) 基板の貼り合わせ装置
JPH07104228A (ja) 液晶セルのギャップ出し装置
JP2014159122A (ja) ハイブリッドパネル製造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