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05019B - Electrolyzed water manufacturing equipment - Google Patents

Electrolyzed water manufacturing equipment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05019B
TWI605019B TW105132359A TW105132359A TWI605019B TW I605019 B TWI605019 B TW I605019B TW 105132359 A TW105132359 A TW 105132359A TW 105132359 A TW105132359 A TW 105132359A TW I605019 B TWI605019 B TW I60501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lyzed water
primary
electrolytic cell
chamber
anod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323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713600A (zh
Inventor
Kousuke Taketomi
Megumi Muramoto
Original Assignee
Molex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olex Llc filed Critical Molex Llc
Publication of TW2017136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136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050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0501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6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electrochemical methods
    • C02F1/461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electrochemical methods by electrolysis
    • C02F1/46104Devices therefor; Their operating or servicing
    • C02F1/4618Devices therefor; Their operating or servicing for producing "ionised" acidic or basic wat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6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electrochemical methods
    • C02F1/461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electrochemical methods by electrolysis
    • C02F1/46104Devices therefor; Their operating or servic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6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electrochemical methods
    • C02F1/461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electrochemical methods by electrolysis
    • C02F1/46104Devices therefor; Their operating or servicing
    • C02F1/46109Electro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1/00Apparatus for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2201/46Apparatus for electrochemical processes
    • C02F2201/461Electrolysis apparatus
    • C02F2201/46105Details relating to the electrolytic devices
    • C02F2201/4611Fluid flow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1/00Apparatus for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2201/46Apparatus for electrochemical processes
    • C02F2201/461Electrolysis apparatus
    • C02F2201/46105Details relating to the electrolytic devices
    • C02F2201/46115Electrolytic cell with membranes or diaphrag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301/00General aspects of water treatment
    • C02F2301/08Multistage treatments, e.g. repetition of the same process step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36Hydrogen production from non-carbon containing sources, e.g. by water electrolysi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Water Treatment By Electricity Or Magnetism (AREA)
  • Electrolytic Production Of Non-Metals, Compounds, Apparatuses Therefor (AREA)

Description

電解水的製造裝置
本發明涉及一種電解水的製造裝置。
存在有酸性電解水和鹼性電解水的製造裝置,如專利文獻1中所述。
專利文獻1:特許專利公開號JP2000-246249。
本發明人已研究了電解水的製造裝置,其中,高品質的電解水(二次電解水)是通過在一一次電解槽內對原水和一氯基電解質水溶液進行電解來獲得酸性的一次電解水並然後在一二次電解槽內對所述一次電解水進行電解或對添加有鹼性電解水的所述一次電解水進行電解而生成的。
構成一次電解槽和二次電解槽的殼體部件平行設置,且相鄰的殼體部件彼此壓接以完成兩次電解水的製造裝置。此時,內部部件(諸如電極)與殼體部件平行設置,且收容於一次電解槽和二次電解槽內。
在這種結構中,由於電解條件,收容於二次電解槽內的在最靠近一次電解槽的電極和最遠離一次電解槽的電極之間的 電極發生傾斜,且這引起二次電解槽的生產效率下降。
本發明的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電解水的製造裝置,所述製造裝置具有一體化的一次電解槽和二次電解槽,其中,在確保電解水的生產效率的同時一次電解槽和二次電解槽能容易被密封。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本發明是一種電解水的製造裝置,其包括:一一次電解槽,用以通過對原水和一氯基電解質水溶液進行電解而得到酸性一次電解水;以及一二次電解槽,用以通過對所述一次電解水進行電解或通過對添加鹼性電解水的所述一次電解水進行電解而得到二次電解水。所述一次電解槽包括用以對所述原水和所述氯基電解質水溶液進行電解的多個第一電極;所述二次電解槽包括用以對所述一次電解水或添加鹼性電解水的所述一次電解水進行電解的多個第二電極;所述一次電解槽的一外壁與形成於所述第二電解槽的一開口部壓接;各第一電極設置成與所述一次電解槽的外壁的壓接面和所述開口部平行;以及各第二電極設置成該第二電極的緣部面向所述一次電解槽的所述一次電解水的出口。
在本發明的一個方面,各第二電極設置成電極面的法線方向是與豎直方向垂直的方向且是與所述一次電解槽的所述外壁和所述開口部的壓接方向垂直的方向。
在本發明的另一個方面,位置上最靠近所述外壁的一第一電極是一陽極。
在本發明的另一個方面,用以接合所述多個第二電極的緣部的多個槽形成於一引導部的處於所述開口部側的表面,所述引導部收容在所述一次電解槽的所述外壁內並用以引導所述一次電解水進入所述二次電解槽。
在本發明的這個方面,所述多個槽以一預定的間隔形成。
1‧‧‧製造裝置
10‧‧‧一次電解槽
12‧‧‧二次電解槽
14a、14b‧‧‧外殼
20‧‧‧陰極室殼
20a‧‧‧陰極室凹部
22‧‧‧墊圈
24‧‧‧第一陰極
24a‧‧‧端子
26‧‧‧陽離子交換膜
28‧‧‧外側墊圈
29‧‧‧內側墊圈
30‧‧‧網狀部件
30a‧‧‧突起部
32‧‧‧中間室殼
33‧‧‧開口
34‧‧‧網狀部件
34a‧‧‧突起部
36‧‧‧外側墊圈
37‧‧‧內側墊圈
38‧‧‧陰離子交換膜
40‧‧‧第一陽極
40a‧‧‧端子
42‧‧‧墊圈
44‧‧‧陽極室殼
44a‧‧‧陽極室凹部
44b‧‧‧引導板收容凹部
44c‧‧‧壓接面
46‧‧‧引導板
46a‧‧‧槽
46b‧‧‧孔
50‧‧‧電極收容殼
50a‧‧‧開口部
50b‧‧‧壓接面
52‧‧‧墊圈
54‧‧‧第二陰極
54a‧‧‧孔
56‧‧‧第二陽極
56a‧‧‧孔
58‧‧‧陰極棒
60‧‧‧陽極棒
62‧‧‧第二陰極間隔件
64a、64b、64c‧‧‧螺母
66‧‧‧墊圈
68‧‧‧陰極棒固定部
70‧‧‧第二陽極間隔件
72a、72b、72c‧‧‧螺母
74‧‧‧墊圈
76‧‧‧陽極棒固定部
78‧‧‧電極支持部
80‧‧‧篩檢程式
82‧‧‧墊圈
84‧‧‧帽件
100‧‧‧陰極室給液口
100a‧‧‧流入通道
102‧‧‧陰極室
104‧‧‧陰極室排液口
104a‧‧‧排出通道
106‧‧‧中間室給液口
106a‧‧‧流入通道
108‧‧‧中間室
110‧‧‧中間室排液口
110a‧‧‧排出通道
112‧‧‧陽極室給液口
112a‧‧‧流入通道
114‧‧‧陽極室
116‧‧‧陽極室排液口
118‧‧‧引導通道
120‧‧‧一次電解水出口
122‧‧‧反應室
124‧‧‧二次電解水排液口
124a‧‧‧排出通道
126‧‧‧通氣口
126a‧‧‧通氣通道
128‧‧‧鹼性電解水給液口
128a‧‧‧流入通道
1001‧‧‧製造裝置
1010‧‧‧一次電解槽
1012‧‧‧二次電解槽
1014‧‧‧緊固件
1020‧‧‧陰極室殼
1032‧‧‧中間室殼
1044‧‧‧陽極室殼
1050‧‧‧電極收容殼
2001‧‧‧製造裝置
2020‧‧‧陰極室殼
2032‧‧‧中間室殼
2044‧‧‧陽極室殼
2044a‧‧‧陽極室凹部
2080‧‧‧篩檢程式
2100‧‧‧陰極室給液口
2102‧‧‧陰極室
2104‧‧‧陰極室排液口
2106‧‧‧中間室給液口
2108‧‧‧中間室
2110‧‧‧中間室排液口
2112‧‧‧陽極室給液口
2114‧‧‧陽極室
2116‧‧‧陽極室排液口
2116a‧‧‧排出通道
2126‧‧‧通氣口
2126a‧‧‧通氣通道
本發明之其他的特徵及功效,將於參照圖式的實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現,其中:圖1A是根據本發明的一電解水的製造裝置中的內部部件的一部分的一分解立體圖。
圖1B是根據本發明的電解水的製造裝置中的內部部件的剩餘部分的一分解立體圖。
圖2是根據本發明的電解水的製造裝置的一外觀立體圖,其中外殼被移除。
圖3是根據本發明的電解水的製造裝置的一外觀立體圖,其中外殼被安裝上。
圖4A是根據本發明的電解水的製造裝置的一剖視圖,其中外 殼被移除。
圖4B是根據本發明的電解水的製造裝置的一局部放大剖視圖,其中外殼被移除。
圖5是示出陽極室殼收容一引導板的一立體圖。
圖6A是圖5所示的陽極室殼和引導板的一分解立體圖。
圖6B是圖5所示的陽極室殼和引導板的從與圖6A不同的另一方向看到的一分解立體圖。
圖7是用以說明一次電解水的流動路徑的一示圖。
圖8是由示出根據本發明的電解水的製造裝置生成二次電解水的一化學平衡式的示圖。
圖9是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電解水的製造裝置的一外觀立體圖。
圖10是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電解水的製造裝置的一剖視圖。
下面是參照附圖的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詳細說明。
圖1A是根據本發明的一電解水的製造裝置中的內部部件的一部分的一分解立體圖。圖1B是根據本發明的電解水的製造裝置中的內部部件的剩餘部分的一分解立體圖。為了更容易說明整 體結構,下面說明的墊圈42、陽極室殼44以及引導板46示出在不同的視圖中。圖2是根據本發明的電解水的製造裝置的一外看立體圖,其中外殼14a、14b被移除。圖3是根據本發明的電解水的製造裝置的一外看立體圖,其中外殼14a、14b被安裝上。圖4A是根據本發明的電解水的製造裝置的一剖視圖,其中外殼14a、14b被移除。圖4B是根據本發明的電解水的製造裝置的一局部放大剖視圖,其中外殼14a、14b被移除。
在下面的說明中,在圖1B中以一有底箱狀殼示的電極收容殼50的開口的方向是右方(X2方向),而相反方向是左方(X1方向)。前側面的方向是前方(Y1方向),而相反方向是後方(Y2方向)。上面的方向是上方(Z1方向),而相反方向是下方(Z2方向)。
本實施例中的製造裝置1包括一一次電解槽10、二次電解槽12、外殼14a以及外殼14b。外殼14a和外殼14b均由樹脂製成。在本實施例中,一次電解槽10和二次電解槽12是一體的。如圖3所示,兩者收容於外殼14a和外殼14b內且被完全密封。
下面是對一次電解槽10的說明。
一次電解槽10包括由一樹脂製成的一板狀的陰極室殼20。一陰極室凹部20a形成於陰極室殼20的左側面的中央,以作為陰極室102的內壁。一陰極室排液口104凸設於陰極室殼20的右側 面的中央上部,且一排出通道104a形成於陰極室排液口104的內部並延伸至陰極室凹部20a的中央上部。同樣地,一陰極室給液口100凸設於陰極室殼20的右側面的中央下部,且一流入通道100a形成於陰極室給液口100的內部並延伸至陰極室凹部20a的中央下部。
一槽形成於陰極室凹部20a(陰極室凹部20a形成於陰極室殼20的左側面)的周緣,且一墊圈22收容於該槽內。一板狀的第一陰極24設置於陰極室殼20的左側面,以覆蓋陰極室凹部20a和墊圈22。
一片狀的端子(tab-like terminal)24a形成於第一陰極24,以向前方突出。網狀孔還形成於第一陰極24,以允許液體通過。第一陰極24所使用的材料優選是不易被氫原子電離的金屬。 例如,一鉑電極或一金剛石電極。
一陽離子交換膜26(其為一柔性薄膜)設置於第一陰極24的左側,以匹配(conform to)第一陰極24。一液密(hermetically sealed)的陰極室102由陽離子交換膜26和陰極室凹部20a限定(demarcated)。由於陽離子交換膜26是一薄膜,所以其在圖4A和圖4B中被省略。當下面說明的原水從陰極室給液口100流入時,原水在下面說明的一次電解階段在陰極室102內變成鹼性電解水並從陰極室排液口104排出。這裡,陽離子交換膜26設置成匹配下面說明的網狀部件(mesh part)30,且由於要與形 成於網狀部件30的表面的凹凸相對應,因此陽離子交換膜26是波浪狀的。原水在這種方式下在陽離子交換膜26和第一陰極24之間流通。
由一樹脂製成的一矩形框狀的中間室殼32包括在一次電解槽10內。中間室殼32設置成開口33朝向左右方向。一圓筒狀的中間室排液口110形成於中間室殼32的上表面中央,以向上突出。如圖4B所示,一排出通道110a形成於中間室排液口110的內部且從開口33延伸到中間室排液口110的前端。同樣地,一圓筒狀的中間室給液口106形成於中間室殼32的底表面中央,以向下突出。一流入通道106a形成於中間室給液口106的內部且從中間室給液口106的前端延伸到開口33。
內外兩重的槽形成於中間室殼32的右側面,且一外側墊圈28和一內側墊圈29收容於這些槽內。同樣地,內外兩重的槽形成於中間室殼32的左側面,且一外側墊圈36和一內側墊圈37收容於這些槽內。
陰離子交換膜38、一板狀的網狀部件34、前述的網狀部件30以及陽離子交換膜26按此順序堆疊且收容於中間室殼32內。由於陰離子交換膜38也是一薄膜,因此其在圖4A和圖4B也被省略。多個突起部30a形成在網狀部件30的左側面,且多個突起部34a在相應位置形成於網狀部件34的右側面。當突起部30a和突起 部34a彼此相互接觸時,網狀部件30和網狀部件34之間確保有空間。下面說明的氯基電解質水溶液從中間室給液口106流入由陽離子交換膜26和陰離子交換膜38限定的液密的中間室108,並從中間室排液口110排出。
一次電解槽10包括由一樹脂製成的一板狀的陽極室殼44。一陽極室凹部44a形成於陽極室殼44的右側面的中央,以作為陽極室114的內壁。一孔開設於陽極室凹部44a的下部中央。一原水流入通道112a形成於陽極室殼44並從該孔延伸到形成於陽極室殼44的下部的陽極室給液口112的前端。形成於陽極室凹部44a的上側中央的陽極室排液口116是在左右方延伸的一貫通孔。
一槽圍繞陽極室凹部44a形成在陽極室殼44的右側面,且一墊圈42收容於該槽內。一板狀的第一陽極40收容於陽極室殼44的右側面,以覆蓋陽極室凹部44a和墊圈42。一片狀的端子40a形成於第一陽極40,以向前方突出。網狀孔同樣形成於第一陽極40,以允許液體通過。第一陽極40使用的材料可以是氧化銦或鉑。在下面的說明中,第一陰極24和第一陽極40可統稱為第一電極。
板狀的陰離子交換膜38以一匹配方式設置於第一陽極40的右側,且液密的陽極室114由陰離子交換膜38和陽極室凹部44a限定。當原水從陽極室給液口112進入時,原水在下面說明的 一次電解階段在陽極室114變成下面說明的酸性電解水(一次電解水),且酸性電解水從陽極室排液口116排出。陰離子交換膜38匹配網狀部件34,且由於要與網狀部件34的表面形成的凹凸相對應,故陰離子交換膜38是波浪狀。原水在這種方式下在陰離子交換膜38和第一陽極40之間流通。
一引導板收容凹部44b形成在陽極室殼44的左側面,且由樹脂製成的一引導板46收容於引導板收容凹部44B內。引導板46在下面將更詳細地說明。
在本實施例中,一次電解槽10中的這些板狀的部件以平行方式設置。例如,陰極室殼20和中間室殼32彼此平行設置,從而它們的表面垂直於X1-X2方向。同樣,中間室殼32和陽極室殼44彼此平行設置,從而它們的表面垂直於X1-X2方向。陰極室殼20和中間室殼32以X1-X2方向為壓接方向彼此壓接。中間室殼32和陽極室殼44同樣以X1-X2方向為壓接方向彼此壓接。
陰極室102和中間室108由陽離子交換膜26分隔(partition),且中間室108和陽極室114由陰離子交換膜38分隔。陽離子交換膜26右側的空間是陰極室102,陽離子交換膜26和陰離子交換膜38之間的空間是中間室108,而空間陰離子交換膜38左側的空間是陽極室114。陽離子交換膜26允許陽離子在陰極室102和中間室108之間通過,而陰離子交換膜38允許陰離子在中間 室108和陽極室114之間通過。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陰極24和第一陽極40經由配線連接於形成於第一陰極24的端子24a上的孔和形成於第一陽極40的端子40a上的孔而電連接於一直流電源(未示出)。在一次電解槽10中,電壓施加在第一陰極24和第一陽極40之間,且原水和一氯基電解質水溶液電解。這就是一次電解階段。
在本實施例中,原水從陰極室給液口100供給到陰極室102,且原水從陽極室給液口112供給到陽極室114。在本實施例中,原水可以是自來水、井水、離子交換水、蒸餾水或反滲(RO)水。在本實施例中,「原水」是具有一總電解質濃度為15ppm以下的水。例如,原水中的金屬離子濃度(鈉離子濃度)可以是2ppm以下。
在本實施例中,高濃度的氯基電解質水溶液從形成於中間室108下方的中間室給液口106供給到中間室108。在本實施例中,氯基電解質是當溶解於水中時能產生氯離子的一電解質。例如,氯基電解質包括鹼金屬的氯化物(例如氯化鈉和氯化鉀)以及鹼土金屬的氯化物(例如氯化鈣和氯化鎂)。
在本實施例中,從中間室給液口106供給到中間室108的氯基電解質水溶液的濃度取決於所準備的電解水的品質,但優選濃度盡可能的高。當氯基電解質水溶液所含的氯基電解質是氯化鈉 時,氯基電解質水溶液中的氯化鈉的濃度優選不超過26wt%。
在本實施例中,形成於中間室108的下方且連通中間室108的中間室給液口106和形成於中間室108的上方且連通中間室108的中間室排液口110連接於構成一封閉水路的管道。一泵(未示出)使氯基電解質水溶液在封閉水路中迴圈。中間室108可以視為是封閉水路的一部分。
在一次電解階段,中間室108中的氯離子通過陰離子交換膜38遷移進入陽極室114,且氯離子在第一陽極40轉變成氯氣。 這使得在陽極室114內生成酸性電解水(一次電解水)。中間室108中的陽離子通過陽離子交換膜26遷移進入陰極室102。這使得在陰極室102內生成鹼性電解水。
為了得到本發明的一次電解水,在電解過程中施加到第一電極(第一陽極40和第一陰極24)的電流可以為1.0A~1.5A。
陰極室102內生成的鹼性電解水從形成於陰極室102上方且連通陰極室102的陰極室排液口104排出。陽極室114內生成的一次電解水由引導板46引導進入二次電解槽12。
圖5是示出陽極室殼44收容一引導板46的一立體圖。圖6A是圖5所示的陽極室殼44和引導板46的一分解立體圖。圖6B是圖5所示的陽極室殼44和引導板46的從與圖6A不同的另一方向看到的一分解立體圖。圖7是用以說明一次電解水由引導板46引導進 入二次電解槽12的流動路徑的一示圖。
如圖6B所示,一一次電解水出口120形成在引導板收容凹部44b的下側面前方和下側面後方,以向下突出。甚至當引導板46收容於引導板收容凹部44b內時,一次電解水出口120保持露出且未被引導板46覆蓋。如圖6A所示,一倒U型的引導通道118形成在引導板46的右側面。從陽極室排液口116流入的一次電解水經由引導通道118從一次電解水出口120排出。由於一次電解水出口120連接於二次電解槽12的反應室122,所以從一次電解水出口120排出的一次電解水供給到二次電解槽12的下側。如上所述,本實施例中的引導板46作為一引導部用以將一次電解水從一次電解槽10的上側引導到二次電解槽12的下側。
在本發明中,酸性電解水(一次電解水)由一次電解槽10生成,一次電解槽10由三個室(即一陰極室102、一中間室108以及一陽極室114)構成。因此,在本實施例中,由一次電解槽10生成的酸性電解水(一次電解水)的電解質具有的濃度低於由二個室(即由一隔膜分開的一陰極室和一陽極室)構成的一電解槽生成的酸性電解水的濃度。換句話說,在本實施例中,能由一次電解槽10生成高純度的一次電解水。
下面是對二次電解槽12的說明。
二次電解槽12包括一電極收容殼50。一開口部50a形 成於電極收容殼50的右側面。一電極支持部78收容於開口部50a的底部,用以支援第二陰極54的左側緣和第二陽極56的左側緣。多個板狀的第二陰極54和多個板狀的第二陽極56收容於開口部50a內。用以保持第二陰極54之間的間隔的金屬環狀的第二陰極間隔件62和用以保持第二陽極56之間的間隔的金屬環狀的第二陽極間隔件70同樣收容於開口部50a內。一槽形成於開口部50a(開口部50a形成在電極收容殼50的右側面)的周緣,且一墊圈52安裝於該槽內。在下面的說明中,第二陰極54和第二陽極56有時統稱為第二電極。
圖1B示出七個板狀的第二陽極56和六個板狀的第二陰極54的交替排列。第二陰極54的左上、右上以及左下形成小缺口,且一大缺口形成於右下。一孔54a還形成於第二陰極54的右上。一陰極棒58交替穿過形成於第二陰極54的孔54a和形成於第二陰極間隔件62的孔。第二陽極56的左上、左下以及右下形成小缺口,且一大缺口形成於右上。一孔56a還形成於第二陽極56的右下。一陽極棒60交替穿過形成於第二陽極56的孔56a和形成於第二陽極間隔件70的孔。在本實施例中,一第二陽極56和一第二陰極54在外側交替排列。然而,第二陰極54可排列在外側,或一第二陰極54和一第二陽極56可在兩側交替排列。
陰極棒58的兩端形成螺紋,且具有內螺紋的一螺母64c 安裝到陰極棒58的後端。陰極棒58的前端穿過形成於一螺母64b的內側面的孔和一墊圈66的孔,然後插入陰極棒固定部68的後端的內側面。螺母64b的內側面形成螺紋。一凸緣形成在陰極棒固定部68上,且內螺紋形成於該凸緣的後方。一凹部形成於電極收容殼50的前表面上方且一孔形成於凹部的底部。螺母64b將挾持在凹部的底面和形成於陰極棒固定部68的凸緣之間的墊圈66緊固,以將陰極棒固定部68固定於電極收容殼50。陰極棒固定部68的處於凸緣的前方的外側面形成有螺紋。通過這種方式,一螺母64a安裝於陰極棒固定部68的前端。
陽極棒60的兩端形成螺紋,且具有內螺紋的一螺母72c安裝於陽極棒60的後端。陽極棒60的前端穿過形成於一螺母72b的內側面的孔和一墊圈74的孔,然後插入陽極棒固定部76的後端的內側面。螺母72b的內側面形成螺紋。一凸緣形成在陽極棒固定部76,且內螺紋形成在該凸緣的後方。一凹部形成於電極收容殼50的前表面下方且一孔形成於凹部的底部。螺母72b將挾持在凹部和形成於陽極棒固定部76的凸緣之間的墊圈74緊固,以將陽極棒固定部76固定於電極收容殼50。陽極棒固定部76的處於凸緣前方的外側面形成有螺紋。通過這種方式,一螺母72a安裝於陽極棒固定部76的前端。
電極收容殼50的開口部50a從左方壓接於陽極室殼 44。圖5和圖6B示出的陽極室殼44的左側的壓接面44c從右方壓接於電極收容殼50。在本實施例中,陽極室殼44作為一次電解槽10的外壁壓接到二次電解槽12的開口部50a。在本實施例中,液密的反應室122由陽極室殼44和開口部50a限定。
在本實施例中,如圖1B中所示,多個在上下方向延伸的槽以一預定的間隔形成在電極支持部78的右側面的上側及下側。同樣,如圖5和圖6B中所示,多個上下延伸的槽以一預定的間隔形成在引導板46的左側面,即形成在引導板46的處於開口部50a側的表面。第二陰極54的右側緣和第二陽極56的右側緣均接合形成於引導板46的槽46a,且第二陰極54的左上端及左下端和第二陽極56的左上端及左下端接合形成於電極支持部78的槽。
向上突起的一圓筒狀的二次電解水排液口124形成在電極收容殼50的上面的左側,用以排出反應室122內生成的二次電解水。如圖4A所示,一排出通道124a形成於二次電解水排液口124的內部且從反應室122延伸到二次電解水排液口124的前端。一圓筒狀的通氣口126形成於電極收容殼50的上面中央,用以將反應室122內產生的氣體排出到反應室122外。如圖4A所示,一通氣通道126a形成於通氣口126的內部且從反應室122延伸到通氣口126的前端。收容一墊圈82以及一篩檢程式80的一帽件84安裝在通氣口126上,且通氣通道126a被篩檢程式80覆蓋。篩檢程式80在本實 施例中是一氣液分離篩檢程式,其允許外部的空氣進入反應室122並允許反應室122內產生的氣體從反應室122排出到外部。在圖4A中,將反應室122產生的氣體排出到外部的排氣路徑是以虛線箭頭A1表示。在本實施例中,供給到反應室122的液體不能通過篩檢程式80,從而液體不會從通氣口126洩露出。用以鹼性電解水的一流入通道128a形成於電極收容殼50的底面的右側並從反應室122延伸到形成於電極收容殼50的下部的鹼性電解水給液口128的前端。
在本實施例中,螺母64a、64b、64c、陰極棒固定部68、陰極棒58、第二陰極間隔件62以及第二陰極54彼此電連接。 同樣,螺母72a、72b、72c、陽極棒固定部76、陽極棒60、第二陽極間隔件70以及第二陽極56彼此電連接。在本實施例中,第二陰極54和第二陽極56分別經由陰極棒固定部68和螺母64a之間的配線和陽極棒固定部76以及螺母72a之間的配線電連接於一直流電源(未示出)。在二次電解槽12中,電壓施加於第二陰極54和第二陽極56之間,且一次電解水進行電解。這是二次電解階段。
在本實施例中,在二次電解階段的進行電解的電解水具有10ppm以上的一有效氯濃度(effective chlorine concentration),並且含有濃度相對有效氯濃度為1.23~2.54(摩爾當量比)的金屬離子(金屬離子是鹼金屬或鹼土金屬的陽離子)。 當由一次電解槽10生成的一次電解水具有10ppm以上的有效氯濃 度且含有預定濃度的金屬離子時,則一次電解水在二次電解階段進行電解。
這裡,由一次電解槽10生成的電解水不是具有10ppm以上的有效氯濃度且包含預定濃度的金屬離子的電解水。在這種情況下,陰極室排液口104可經由管道連接到電極收容殼50的底面形成的鹼性電解水給液口128。這裡,電解水通過將從陰極室排液口104排出的鹼性電解水添加到由一次電解槽10生成的電解水中而調整為具有10ppm以上的有效氯濃度且包含預定濃度的金屬離子。添加了鹼性電解水的一次電解水隨後在二次電解階段進行電解。從鹼性電解水給液口128供給的鹼性電解水的量必須調整為使在二次電解階段進行電解的電解水包含預定濃度的金屬離子。當陰極室排液口104和鹼性電解水給液口128未通過管道連接時,鹼性電解水給液口128被堵住,以防止反應室122內的液體洩露出。
在下面的說明中,在二次電解階段進行電解的電解水(一次電解水或添加有鹼性電解水的一次電解水)稱為原料酸性電解水。
從最終得到的二次電解水除去固體組分的角度看,鹼性電解水中包含的鹼金屬的離子和鹼土金屬的離子優選來自鹼金屬或鹼土金屬的氫氧化物、碳酸鹽和碳酸氫鹽的金屬離子(陽離子)。
這裡,鹼金屬的氫氧化物包括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鉀,鹼金屬的碳酸鹽包括碳酸鈉和碳酸鉀,且鹼金屬的碳酸氫鹽包括碳酸氫鈉和碳酸氫鉀。上述物質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兩種以上組合使用。當這些鹼金屬的氫氧化物、碳酸鹽以及碳酸氫鹽應用到諸如藥品、食品以及化妝品中時是安全的且不會破壞環境。
鹼土金屬的氫氧化物包括氫氧化鈣和氫氧化鎂,鹼土金屬的碳酸鹽包括碳酸鈣和碳酸鎂,而鹼土金屬的碳酸氫鹽包括碳酸氫鈣和碳酸氫鎂。這些鹼土金屬的氫氧化物、碳酸鹽以及碳酸氫鹽應用到諸如藥品、食品以及化妝品中時是安全的且不會破壞環境。
在本實施例中,反應室122生成的二次電解水能具有10ppm以上的有效氯濃度並且含有濃度(摩爾當量比)相對有效氯濃度為0.46~1.95的金屬離子。隨後二次電解水從二次電解水排液口124排出。
為了得到本發明的二次電解水,電解過程中供給到第二電極(第二陽極56和第二陰極54)的電流優選為5A~10A。
在圖4A中,供給的原水的流動路徑和排出的鹼性電解水的路徑以虛線箭頭B1表示。迴圈的氯基電解質水溶液的流動路徑以虛線箭頭B2表示。在圖4A和圖7中,供給到一次電解槽10的原水、作為一次電解水引導到二次電解槽12以及作為二次電解水排 出的路徑以虛線箭頭B3表示。
本實施例中的二次電解水具有10ppm以上的有效氯濃度,優選為20ppm以上,但為了發揮足夠的殺菌力,有效氯濃度通常為1000ppm以下。在本發明中,酸性電解水的有效氯濃度可用一市售的氯濃度測量裝置測定。
本實施例的二次電解水中包含的金屬離子是鹼金屬或鹼土金屬的陽離子。鹼金屬的例子包括鋰、鈉和鉀。優選為鈉和鉀。 鹼土金屬的例子包括鎂和鈣。優選為鈣。
在本發明中,在有效氯濃度為1mol/L的條件下,當(1)金屬是一價的(例如鹼金屬)且金屬離子的摩爾濃度是1mol/L時,金屬離子的摩爾當量比濃度相對有效氯濃度為1,以及當(2)金屬是二價的(例如鹼土金屬)且金屬離子的摩爾濃度是0.5mol/L時,金屬離子的摩爾當量比濃度相對有效氯濃度為1。
在本實施例的二次電解水中,當金屬的摩爾當量比濃度相對有效氯濃度低於0.46時,二次電解水的pH太低,而當金屬的摩爾當量比濃度相對有效氯濃度大於1.95時,二次電解水變成鹼性。這同樣引起不穩定且增加了二次電解水的固體含量。本實施例的二次電解水的pH值可以3.0以上且小於7.0。從二次電解水中少量固體含量的角度看,金屬離子濃度(摩爾當量比)相對有效氯濃度優選為0.46~1.95。
在本實施例的二次電解水中,金屬離子的含量通常為0.0001ppm~1000ppm(優選為0.001ppm~500ppm)。從較小的固體含量的角度看,更優選為300ppm以下。
金屬離子可以鹼金屬或鹼土金屬的氫氧化物、碳酸鹽或碳酸氫鹽的形式添加到一次電解水中。
在本發明中,氫氧化物是包含氫氧根離子(OH-)的化合物,碳酸鹽是包含碳酸根離子(CO3 2-)的化合物,而碳酸氫鹽是包含碳酸氫根離子(HCO3 -)的化合物。
換句話說,鹼金屬和鹼土金屬的氫氧化物、碳酸鹽以及碳酸氫鹽是由水和/或二氧化碳產生的陰離子和鹼金屬以及鹼土金屬的金屬離子(陽離子)組成的電解質。本實施例的二次電解水可通過電解包含氯離子、這些陽離子以及這些陰離子的一水溶液得到。
為了穩定二次電解水並抑制三鹵甲烷的生成,本實施例中的二次電解水的pH值優選小於7.0,更優選為3.0以上且小於7.0。在本發明中,二次電解水的pH值可採用市售的pH測量裝置測定。
在本實施例中,一一次電解階段和一二次電解階段都是必須的。甚至當一次電解階段長時間進行時,也很難從二次電解階段得到酸性的(特別是pH為3以上且小於7)有效氯濃度大於 10ppm且相對有效氯濃度金屬離子具有0.46~1.95的濃度(摩爾當量比)的二次電解水。這是由於當一次電解階段長時間進行時,電解水中的氯離子被作為氯氣消耗掉且有效氯濃度下降。
在本實施例中,當原料酸性電解水在二次電解階段進行電解時,原料酸性電解水中的電解質被用以進行電解並得到二次電解水。換句話說,在二次電解階段階段,原料酸性電解水中的氯離子被電解消耗。結果,二次電解水中的氯離子濃度低於原料酸性電解水中的氯離子濃度。金屬離子由於離子化傾向高而仍然存在於電解水中,且二次電解水中的金屬離子濃度與原料酸性電解水中的金屬離子的濃度大致不變。結果,儘管氯離子濃度降低,而金屬離子濃度保持不變且能得到具有較低的固體含量的二次電解水。
圖8是本發明的二次電解水的化學平衡式。圖8中的式(a)在本發明的二次電解水中保持平衡。鹽酸(HCl)在圖8中的式(a)和圖8中的式(b)之間的箭頭(1)和箭頭(2)的方向上保持平衡,且次氯酸(HClO)在圖8的式(a)和圖8的式(c)之間的箭頭(3)和箭頭(4)的方向上保持平衡。由於酸(HCl)是一種非常強的酸,故其容易被電離且箭頭(2)占主導地位。由於次氯酸(HClO)受氯化氫的影響,故次氯酸幾乎不電離且箭頭(3)占主導地位。
由於在本實施例中酸性電解水具有10ppm以上的有效 氯濃度並且含有相對有效氯濃度濃度(摩爾當量比)為0.46~1.95的金屬離子,因此在電解過程中能抑制在陰極處的副反應。由於這能抑制HClO的消耗,故二次電解水的殺菌效果能夠維持。
由於本實施例中的二次電解水中的HClO的濃度得以維持,因此能預期有優的殺菌力。
在本實施例中為了防止金屬的腐蝕和氯氣從二次電解水中逸出,本實施例中的二次電解水中的氯基電解質的含量以氯化鈉計(in terms of sodium chloride)優選是0.1wt%以下,更優選是0.05wt%以下,且更進一步地優選是0.025wt%以下。
在本實施例中當二次電解水中(添加的)的氯基電解質的含量以氯化鈉計超過0.1wt%時,二次電解水中的氯離子與氫離子鍵合。結果,圖8的式(a)和式(b)之間的平衡偏向於箭頭(1)的方向,且圖8的式(a)的平衡向左側偏移。因此,氯離子以氯氣被釋放,二次電解水的有效氯濃度降低,且殺菌效果降低。
本實施例中的二次電解水可在諸如醫療、畜牧業、食品加工以及製造業等各種領域中用作殺菌劑和/或洗淨劑。在醫療和畜牧業中,它可用來對器具和傷口進行清潔和殺菌。在本實施例中的二次電解水在使用中不會產生不愉快的體驗,因為其無諸如鹵素的氣味等刺激性氣味產生。
由於本實施例中的二次電解水非常穩定,所以其可收 容於一容器內且用作容器內的酸性電解水。
此外,通過在空氣中蒸發本實施例的二次電解水,能將空氣中的微生物殺死。更具體地,通過將本發明的二次電解水用作一加濕器中的水源,能有效地殺死空氣中的微生物。
由於本實施例的二次電解水具有10ppm以上的有效氯濃度並且含有相對有效氯濃度濃度(摩爾當量比)為0.46~1.95的金屬離子(金屬離子是鹼金屬或鹼土金屬的陽離子),金屬離子是鹼金屬或鹼土金屬的陽離子,所以電解使電解水呈現酸性(例如pH值為3以上且小於7)且陰極處的副反應被抑制,從而抑制HClO的消耗。此外,由於酸性(例如,pH為3以上且小於7),本實施例的二次電解具有長時間的殺菌力,由此能長時間保存。蒸發後殘留的固體的量同樣減少。
換句話說,本實施例的二次電解水具有在與有效氯濃度對應的一範圍內的一金屬離子濃度。當本實施例的二次電解水的有效氯濃度低(例如10ppm~80ppm)時,相對地,金屬離子濃度也與有效氯濃度一樣低。當本實施例的二次電解水的有效氯濃度高(例如,100ppm以上)時,金屬離子濃度同樣高。然而,這可以用水稀釋後使用。
特別地,當金屬離子源自於鹼金屬或鹼土金屬的氫氧化物、碳酸鹽或碳酸氫鹽的陽離子(金屬離子)時,得到構成氫氧 化物的氫氧根離子(OH-)、構成碳酸鹽的碳酸根離子(CO3 2-)以及構成碳酸氫鹽的碳酸氫根離子(HCO3 -)。當本實施例的二次電解水的水分被蒸發時,產生水和/或氣體(例如二氧化碳),且水分蒸發後殘留的固體減少。
結果,活體組織的負擔減少,安全性提高,且對環境的影響減小。由於二次電解水即使未在避免被陽光直射的遮光下保存時仍舊保持其殺菌力,因此其容易保存。
本發明的二次電解水的長時間的殺菌力的一指標是二次電解水在溫度為22℃、濕度為40%的的大氣中靜置14天后具有10ppm以上且優選20ppm以上的殘留氯濃度。
作為如何少的固體包含在本實施例的二次電解水中的一指標,本實施例的二次電解水可具有300ppm以下的一固體含量。這裡,本實施例的二次電解水的固體含量是20ml的二次電解水在溫度為60℃、濕度為30%的大氣中暴露48h後的殘留物的品質。
當二次電解水存在有有機物(諸如有機酸和有機酸的鹽)時,有機物通常被氯氧化且氯被消耗。這降低了二次電解水的殺菌力。由於本實施例的二次電解水的金屬離子不是有機物,所以其不會被氯氧化。結果,二次電解水的殺菌力在長時間內得以保持。
下列反應發生在第一陽極40、第一陰極24、第二陽極 56,以及第二陰極54。
[第一陽極40和第二陽極56處的反應]
2Cl-→Cl2+2e-...(i)(主反應)
4OH-→O2+2H2O+4e-...(ii)(副反應)
[第一陰極24和第二陰極54處的反應]
2H++2e-→H2...(iii)(主反應)
H++2e-+HClO→2H2O+Cl-...(iv)(副反應)
酸性電解水的殺菌力源自於次氯酸(HClO)(圖8中的式(a))。由於次氯酸中的氯因其在常溫下為氣體而易於被蒸發掉。結果是,由於氯損失,酸性電解水的殺菌力逐漸減小。
在本實施例中,一獨創的想法是用來抑制氯的損失。 圖8中的式(a)的平衡通過減少HCl的量而偏向右,且次氯酸(HClO)濃度增加。
HCl的減少是酸性電解水的pH上升的一個因素。為了抑制(counter)這種情況,本實施例的二次電解水的製備方法抑制了pH上升同時使次氯酸(HClO)的濃度增加。
在本實施例中,具有10ppm以上的有效氯濃度且含有預定濃度的金屬離子(陽離子)的原料酸性電解水在二次電解槽12內進行電解。陽離子的存在容易將相較陽離子不容易離子化的氫原子(H+)轉換成氫氣(H2)(式(iii)向右進行)。這能提高電解 效率。
由於式(iv)中產生的Cl-同樣轉換成Cl2,所以平衡因為Cl-減小而從圖8中的式(a)向圖8中的式(b)移動,且HCl產生H+和Cl-。通過這種方式,圖8中的式(a)的平衡變成向右偏移。結果,本實施例的最終的酸性電解水中的次氯酸(HClO)的量增加。
在二次電解階段,當具有10ppm以上的有效氯濃度且金屬離子濃度(摩爾當量比)相對有效氯濃度小於1.23的的酸性電解水進行電解時,金屬離子的濃度低且電解不能充分進行。
在本實施例中,與第一電極的情況一樣,多個第二電極平行設置於作為一次電解槽10的外壁的陽極室殼44和電極收容殼50的開口部50a的壓接面(電極收容殼50的壓接面50b和陽極室殼44的壓接面44c)。當通過將壓接相鄰的殼體部件彼此壓接來製造製造裝置1時,一次電解槽10和二次電解槽12能容易地密封在一起。當以這種方式密封在一起時,在收容於二次電解槽12的多個第二電極中,最靠近一次電解槽10的電極和最遠離一次電解槽10的電極之間的電極由於電解條件而變成傾斜且這引起了二次電解槽的生產效率的下降。
在本實施例中,如圖1B和圖4A中所示,各第二電極設置成第二電極的緣部面向具有一次電解水出口120的一次電解槽10的側面,即面向陽極室殼44的左側面,其中,引導板46收容於 左側面。因此,在本實施例中,多個第二電極不會由於電解條件而傾斜。結果,本實施例能確保電解水的生產效率。
在本實施例中,如上所述,一次電解槽10和二次電解槽12在製造裝置1中為一體。這在確保電解水的生產效率的同時使得一次電解槽10和二次電解槽12易於被密封。
在本實施例中,各第二電極設置成使電極面的法線方向是垂直於豎直方向(Z1-Z2方向)且垂直於作為一次電解槽的外壁的陽極室殼44與電極收容殼50的開口部50a的壓接方向(X1-X2方向)。換句話說,在本實施例中,各第二電極設置成電極面的法線方向是在Y1-Y2方向。結果,由二次電解槽12產生的氣體可以順利地排出到外面而不受第二電極的阻礙。
在本實施例中,在多個第一電極中,最靠近陽極室殼44的位置的電極是一陽極。結果,將陽極室114生成的一次電解水引導到二次電解槽12的流動路徑的長度能夠縮短。
在本實施例中,如上所述,多個槽46a形成於引導板46的處於開口部50a側的表面(即左側面)上,以接合多個第二電極的緣部。結果,引導板46不僅將一次電解水引導到二次電解槽12,而且保持多個第二電極排列的間隔。
由於在本實施例中多個槽46a以一預定的間隔形成,故第二電極的寬度可基於引導板46而保持恒定。
在本實施例中,墊圈22、外側墊圈28、內側墊圈29、外側墊圈36、內側墊圈37、墊圈42以及墊圈52的反作用力由外殼14a和外殼14b接受。結果,一次電解槽10和二次電解槽12可簡單地通過使用緊固件(諸如螺釘)而固定在一起。這減少了製造裝置1的製造成本。
在本實施例中,如圖4A、圖5和圖6B所示,當從左側看時,一孔46b在與陽極室排液口116重疊的位置形成於引導板46。如圖4A所示,孔46b能使一次電解水與阻止液體流出但允許空氣流入的一部件(本實施例中的篩檢程式80)連通。
當本實施例中的製造裝置1已經停止且液體保留在陽極室114時,陽極室114和中間室108之間的滲透壓使得液體從陽極室114流到中間室108。結果,迴圈的氯基電解質水溶液的體積增加且濃度降低。在本實施例的製造裝置1中,如上所述,一次電解水的流動路徑與阻止液體流出但允許空氣流入的一部件連通。結果,當該裝置停止時,從外部流入的空氣的空氣壓力將液體從陽極室114排出。在圖4A中,當該裝置停止時,空氣從外部流入的流動路徑以虛線箭頭A2表示。結果,在本實施例的製造裝置1中,液體能從陽極室114排出(extract)而無需由使用者執行的一複雜的手動操作。
陰極室102生成的鹼性電解水的流動路徑也可與阻止 液體流出但允許空氣流入的一部件連通。在這種情況下,當製造裝置1停止時,從外部流入的空氣的空氣壓力將液體從陰極室102排出。結果,液體能從陰極室102排出而無需由使用者執行的一複雜的手動操作。
在本實施例中,阻止液體流出但允許空氣流入的部件也與將一次電解水從一次電解槽10引導到二次電解槽12的流動路徑連通。結果,即使當本實施例中的製造裝置1停止時,陽極室114的液體也會被移出。然而,液體未從二次電解槽12中移出。這阻止了當本實施例中的製造裝置1停止時二次電解槽12中的液體與陽極室114中的液體一起被排出。
在本實施例中,阻止液體流出但允許空氣流入的部件使用一氣液分離篩檢程式80。在本實施例中,外部空氣能流入反應室122且反應室122產生的氣體能排出到外部,但液體不能從通氣口126洩露出。
本發明不限於上述實施例。
圖9是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電解水的一製造裝置1001的一外看立體圖。圖9所示的製造裝置1001包括一一次電解槽1010,一次電解槽1010具有與一次電解槽10相同的構造。製造裝置1001還包括一二次電解槽1012,二次電解槽1012具有與二次電解槽12相同的構造。在圖9所示的製造裝置1001中,一次電解槽 1010和二次電解槽1012採用緊固件1014(諸如螺釘)緊固在一起。
採用緊固件1014,一次電解槽1010中的陰極室殼1020和中間室殼1032彼此壓接,從而壓接方向處於X1-X2方向。 一次電解槽1010中的中間室殼1032和陽極室殼1044也彼此壓接,從而壓接方向處於X1-X2方向。與電極收容殼50一樣,在二次電解槽1012內的電極收容殼1050的右側形成的開口部在左方與一次電解槽1010內的陽極室殼1044壓接。一次電解槽1010內的陽極室殼1044在右方與電極收容殼1050壓接。
在圖9所示的製造裝置1001中,收容於電極收容殼1050內的各第二電極設置成第二電極的緣部面向陽極室殼1044的左側面,即面向一次電解槽1010的一次電解水出口。結果,圖9所示的製造裝置1001中的第二電極不會由於電解條件而發生傾斜。 結果,圖9所示的製造裝置1001的電解水的生產效率能得到保證。
圖9所示的具有一體化的一次電解槽1010和二次電解槽1012的製造裝置1001如在製造裝置1的情況一樣在保持電解水的生產效率同時能使一次電解槽1010和二次電解槽1012容易被密封。
圖10是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電解水的一製造裝置2001的一剖視圖。在圖10中,製造裝置2001在垂直於Y1-Y2方向的一垂直斷面是從前方看(Y1方向)觀察的。
圖10示出的製造裝置2001包括:一陰極室殼2020,具有與陰極室殼20相同的構造;一中間室殼2032,具有與中間室殼32相同的構造;以及一陰極室殼2044,具有與陽極室殼44相同的構造。陰極室殼2020和中間室殼2032以X1-X2方向為壓接方向彼此壓接。中間室殼2032和陰極室殼2044同樣以X1-X2方向為壓接方向彼此壓接。
作為陽極室2114的內壁的一陽極室凹部2044a形成於陰極室殼2044的右側面的中央。一通氣口2126和一陽極室排液口2116從左到右並排地設置在陰極室殼2044的左側面的中央上部且向外突出。延伸到陽極室凹部2044a的中央上部的一排出通道2116a形成於陽極室排液口2116的內部。從排出通道2116a延伸到通氣口2126的前端的一通氣通道2126a形成於通氣口2126的內部。
陰極室2102和中間室2108由一陽離子交換膜分隔,且中間室2108和陽極室2114由一陰離子交換膜分隔。陽離子交換膜右側的空間是陰極室2102,陽離子交換膜和陰離子交換膜之間的空間是中間室2108,且陰離子交換膜左側的空間是陽極室2114。
當下面說明的原水從陰極室給液口2100流入時,原水在陰極室2102內在一次電解階段變成鹼性電解水且從陰極室排液口2104排出。當原水從陽極室給液口2112流入時,原水在陽極室 2114內在一次電解階段變成酸性電解水且從陽極室排液口2116排出。
形成於中間室2108的下方且連通中間室2108的中間室給液口2106和形成於中間室2108的上方且連通中間室2108的中間室排液口2110連接於構成一封閉水路的管道。一泵(未示出)使氯基電解質水溶液在封閉水路中迴圈。中間室2108可視為是封閉水路的一部分。
中間室2108中的氯離子通過陰離子交換膜遷移進入陽極室2114,且氯原子經由第一陽極轉變成氯氣。這在陽極室2114內生成酸性電解水(一次電解水)。中間室2108中的陽離子通過陽離子交換膜遷移進入陰極室2102。這在陰極室2102生成鹼性電解水。
陰極室2102內生成的鹼性電解水從形成於陰極室2102上方且連通陰極室2102的陰極室排液口2104排出。陽極室2114內生成的酸性電解水從形成於陽極室2114的上方且連通陽極室2114的陽極室排液口2116排出。
在圖10中,供給的原水和排出的鹼性電解水的流動路徑以虛線箭頭B2001表示。迴圈的氯基電解質水溶液的流動路徑以虛線箭頭B2002表示。供給的原水和排出的酸性電解水的流動路徑以虛線箭頭B2003表示。
如圖10所示,酸性電解水的流動路徑B2003與阻止液體流出但允許空氣流入的一部件(圖10中的篩檢程式2080)連通。
在圖10示出的製造裝置2001中,由於酸性電解水的流動路徑與阻止液體流出但允許空氣流入的一部件連通,所當該裝置停止時,由於從外部流入的空氣的壓力,能從陽極室2114排出液體。結果,在圖10所示的製造裝置2001中,液體能從陽極室2114排出而無需由使用者執行一複雜的手動操作。
陰極室2102內生成的鹼性電解水的流動路徑也可與阻止液體流出但允許空氣流入的一部件連通。這裡,當製造裝置2001停止時,由於從外部流入的空氣的壓力,能從陰極室2102排出液體。換句話說,液體能從陰極室2102排出而無需由使用者執行一複雜的手動操作。
阻止液體流出但允許空氣流入的部件不一定必須是一氣液分離篩檢程式。例如,該部件可以是允許氣體和液體從外部流入但不允許氣體和液體流出到外部的一止回閥。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凡是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及專利說明書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發明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10‧‧‧一次電解槽
12‧‧‧二次電解槽
20‧‧‧陰極室殼
24‧‧‧第一陰極
32‧‧‧中間室殼
40‧‧‧第一陽極
44‧‧‧陽極室殼
46‧‧‧引導板
46b‧‧‧孔
50‧‧‧電極收容殼
50a‧‧‧開口部
52‧‧‧墊圈
54‧‧‧第二陰極
54a‧‧‧孔
56‧‧‧第二陽極
56a‧‧‧孔
58‧‧‧陰極棒
60‧‧‧陽極棒
62‧‧‧第二陰極間隔件
78‧‧‧電極支持部
80‧‧‧篩檢程式
82‧‧‧墊圈
84‧‧‧帽件
100‧‧‧陰極室給液口
102‧‧‧陰極室
104‧‧‧陰極室排液口
106‧‧‧中間室給液口
108‧‧‧中間室
110‧‧‧中間室排液口
112‧‧‧陽極室給液口
114‧‧‧陽極室
116‧‧‧陽極室排液口
122‧‧‧反應室
124‧‧‧二次電解水排液口
124a‧‧‧排出通道
126‧‧‧通氣口
126a‧‧‧通氣通道
128‧‧‧鹼性電解水給液口
128a‧‧‧流入通道

Claims (6)

  1. 一種電解水的製造裝置,包括:一一次電解槽,用以通過對原水和一氯基電解質水溶液進行電解而得到酸性一次電解水;以及一二次電解槽,用以通過對所述一次電解水進行電解或通過對添加鹼性電解水的所述一次電解水進行電解而得到二次電解水;所述一次電解槽包括用以對所述原水和所述氯基電解質水溶液進行電解的多個第一電極;所述二次電解槽包括用以對所述一次電解水或添加鹼性電解水的所述一次電解水進行電解的多個第二電極;所述一次電解槽的一外壁與形成於所述第二電解槽的一開口部壓接;各第一電極設置成與所述一次電解槽的外壁的壓接面和所述開口部平行;以及各第二電極設置成該第二電極的緣部面向所述一次電解槽的所述一次電解水的出口。
  2. 如請求項1所述電解水的製造裝置,其中,各第二電極設置成電極面的法線方向是與豎直方向垂直的方向且是與所述一次電解槽的所述外壁和所述開口部的壓接方向垂直的方向。
  3. 如請求項1所述電解水的製造裝置,其中,位置上最靠近所述外壁的一第一電極是一陽極。
  4. 如請求項2所述電解水的製造裝置,其中,位置上最靠近 所述外壁的一第一電極是一陽極。
  5.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所述電解水的製造裝置,其中,用以接合所述多個第二電極的緣部的多個槽形成於一引導部的處於所述開口部側的表面,所述引導部收容在所述一次電解槽的所述外壁內並用以引導所述一次電解水進入所述二次電解槽。
  6. 如請求項5所述電解水的製造裝置,其中,所述多個槽以一預定的間隔形成。
TW105132359A 2015-10-08 2016-10-06 Electrolyzed water manufacturing equipment TWI60501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200407A JP6578181B2 (ja) 2015-10-08 2015-10-08 電解水の製造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13600A TW201713600A (zh) 2017-04-16
TWI605019B true TWI605019B (zh) 2017-11-11

Family

ID=584883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32359A TWI605019B (zh) 2015-10-08 2016-10-06 Electrolyzed water manufacturing equipment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80290905A1 (zh)
JP (1) JP6578181B2 (zh)
KR (1) KR20180055902A (zh)
CN (1) CN108430932A (zh)
TW (1) TWI605019B (zh)
WO (1) WO201706212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87681A (zh) * 2019-05-06 2019-07-09 王珍 氧化电位水及其制备方法
CN110697949B (zh) * 2019-09-24 2021-12-17 无锡迅朗联大机能水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降低无隔膜电解水中氯离子残留量的方法
CN111573786A (zh) * 2020-03-13 2020-08-25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 一种用于制备富氢水的电解槽
KR102344952B1 (ko) * 2020-04-28 2021-12-30 주식회사 이노켐텍 전해수 생성 장치
JP7280854B2 (ja) * 2020-05-26 2023-05-24 株式会社日本トリム 電解水生成装置及び次亜塩素酸水生成方法
CN114835202A (zh) * 2022-04-26 2022-08-02 广州德百顺蓝钻科技有限公司 电解水组件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72827A (en) * 1980-11-10 1983-02-08 Panclor S.A. Novel horizontal diaphragmless electrolyzer
JPH0651184B2 (ja) * 1989-05-26 1994-07-06 株式会社ノーリツ 浴槽水殺菌浄化装置
JP2652609B2 (ja) * 1993-05-31 1997-09-10 ミズ株式会社 電解水生成装置
US6294073B1 (en) * 1997-10-22 2001-09-25 Chemicoat & Co., Ltd.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alkaline ionized water
JPH11235590A (ja) * 1998-02-23 1999-08-31 Tdk Corp イオン水生成器
JP3770530B2 (ja) * 2000-03-08 2006-04-26 クロリンエンジニアズ株式会社 次亜塩素酸塩製造用電解槽
JP2001276828A (ja) * 2000-03-30 2001-10-09 Tomoyoshi Miyazaki 水の電解消毒方法及び電解消毒装置
CN1318519A (zh) * 2000-04-17 2001-10-24 中山市环保设备厂 一种污水电解净化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WO2004065309A1 (en) * 2003-01-21 2004-08-05 Severn Trent De Nora Electrolytic cell
JP2005000858A (ja) * 2003-06-13 2005-01-06 Reiken Inc 光触媒水処理装置
JP4353772B2 (ja) * 2003-11-07 2009-10-28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電解水生成装置
EP2383231B1 (en) * 2005-06-10 2017-05-17 Process Solutions, Inc. Electrolytic cell and system for treating water
ITRM20050666A1 (it) * 2005-12-30 2007-06-30 E C A S S R L Blocco di reattori elettrolitici a membrana con quattro camere.
KR100825489B1 (ko) * 2006-08-25 2008-04-25 박상길 전해조
JP2008196014A (ja) * 2007-02-13 2008-08-28 Midori Anzen Co Ltd 電解槽
US20110108438A1 (en) * 2009-10-02 2011-05-12 Tretheway James A Electrochemical Liquid Treatment System Using Dose Control
KR100981585B1 (ko) * 2010-03-08 2010-09-10 문정아 멀티형 전해조 구조
JP5761874B2 (ja) * 2010-04-22 2015-08-12 スプレイング システムズ カンパニー 電解システム
JP4580039B1 (ja) * 2010-04-28 2010-11-10 学校法人 大阪電気通信大学 電解水生成装置及び電解水生成方法
KR101020925B1 (ko) * 2010-05-17 2011-03-09 주식회사 이온팜스 이온수 제조장치
JP4705190B1 (ja) * 2010-06-25 2011-06-22 優章 荒井 電解生成水の製造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EP3257819B1 (en) * 2010-08-06 2019-10-02 De Nora Holdings US, Inc. Electrolytic on-site generator
JP4939645B1 (ja) * 2010-11-17 2012-05-30 株式会社アロンワールド イオン水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CN102320684B (zh) * 2011-08-25 2013-05-29 洪韫麒 一种连续生成高氧化还原性水的反应器
US20130341201A1 (en) * 2012-06-21 2013-12-26 Proteus Solutions, Llc Parallel cell electrochemical production of modified anolyte solution
CN202643385U (zh) * 2012-06-27 2013-01-0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电解催化氧化废水的处理装置
KR20140027866A (ko) * 2012-08-27 2014-03-07 임신교 산성수 전해조 및 그 산성수의 이용방법
EP2902532A4 (en) * 2012-09-28 2016-05-25 Morinaga Milk Industry Co Ltd DEVICE FOR PRODUCING ELECTROLYSED WATER,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OF ELECTROLYSED WATER AND ELECTROLYTIC BATH
US9163320B2 (en) * 2013-03-15 2015-10-20 Tennant Company Electrolytic cell having a transition duct outlet
PL3307423T3 (pl) * 2015-06-12 2021-09-13 Spraying Systems Co. System elektrolizowania wody o dużej objętości i sposób jego wykorzystywania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80290905A1 (en) 2018-10-11
CN108430932A (zh) 2018-08-21
KR20180055902A (ko) 2018-05-25
TW201713600A (zh) 2017-04-16
JP2017070919A (ja) 2017-04-13
WO2017062125A1 (en) 2017-04-13
JP6578181B2 (ja) 2019-09-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05019B (zh) Electrolyzed water manufacturing equipment
JP4856530B2 (ja) 電解水の有効塩素濃度調節方法、電解水のpH調節方法および電解水生成装置。
TWI619541B (zh) Electrolytic water manufacturing device
JP6457737B2 (ja) 酸性電解水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該酸性電解水を含む殺菌剤および洗浄剤、該酸性電解水を用いた殺菌方法、ならびに酸性電解水の製造装置
JP4653708B2 (ja) 電解水の生成方法及びそれに用いる電解水生成装置
CA2892547C (en) An electrolyzed water generating method and a generator
KR101361651B1 (ko) 양극성 막을 사용하는 해수 전해 장치 및 이를 사용한 차아염소산 용액과 수소의 제조방법
US20150329385A1 (en) An electrolyzed water generating method and a generator
JP5863143B2 (ja) 殺菌用酸化水を生成する方法
KR102231413B1 (ko) 전기분해조 내에 구비된 티타늄 재질의 냉각관을 포함하는 무격막식 차아염소산나트륨 생성장치
JP6957418B2 (ja) 電解水生成装置
KR102120149B1 (ko) 전기분해조 내에 티타늄 재질의 냉각관을 구비한 무격막식 차아염소산나트륨 생성장치
JP2007252963A (ja) 電解水製造装置
JP2017087084A (ja) 酸性電解水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該酸性電解水を含む殺菌剤および洗浄剤ならびに酸性電解水の製造装置
KR100523982B1 (ko) 전기화학적 살균제 발생기
JP6013644B1 (ja) 電解水生成装置、電極ユニット、および電解水生成方法
US20200232104A1 (en) Device Comprising a Channel, a Cathode, an Anode and a Power Source, and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of Chlorine Dioxide
JP2002153874A (ja) 殺菌水製造方法と殺菌水製造装置
KR102114355B1 (ko) 차아염소산수와 수소기체를 생성하는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