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94887B -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ranslucent hard substrate laminate - Google Patents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ranslucent hard substrate laminat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94887B
TWI594887B TW101145638A TW101145638A TWI594887B TW I594887 B TWI594887 B TW I594887B TW 101145638 A TW101145638 A TW 101145638A TW 101145638 A TW101145638 A TW 101145638A TW I594887 B TWI594887 B TW I59488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fixing agent
acrylate
meth
substrat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456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331037A (zh
Inventor
Junichiro Takema
Kenji Tanaka
Hiroyuki Kurimura
Original Assignee
Denka Compan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nka Company Ltd filed Critical Denka Company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3310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310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948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9488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1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using adhesi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17/00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 B32B17/06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 B32B17/10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17/10005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 B32B17/10009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characterized by the number, the constitution or treatment of glass sheets
    • B32B17/10018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characterized by the number, the constitution or treatment of glass sheets comprising only one glass shee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17/00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 B32B17/06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 B32B17/10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17/10005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 B32B17/10009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characterized by the number, the constitution or treatment of glass sheets
    • B32B17/10036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characterized by the number, the constitution or treatment of glass sheets comprising two outer glass shee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17/00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 B32B17/06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 B32B17/10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17/10005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 B32B17/1055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characterized by the resin layer, i.e. interlayer
    • B32B17/10706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characterized by the resin layer, i.e. interlayer being photo-polymeriz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17/00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 B32B17/06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 B32B17/10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17/10005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 B32B17/10807Making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Apparatus therefor
    • B32B17/1088Making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Apparatus therefor by superposing a plurality of layered produc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27/00Joining pieces of glass to pieces of other inorganic material;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ther than by fusing
    • C03C27/06Joining glass to glass by processes other than fusing
    • C03C27/10Joining glass to glass by processes other than fusing with the aid of adhesive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at purpos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5/00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e.g. relating to prim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8/00Ancillary operations in connection with laminating processes
    • B32B2038/0052Other oper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32B2038/0076Curing, vulcanising, cross-link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4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opt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414Transluc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10/00Treatment by energy or chemical effects
    • B32B2310/08Treatment by energy or chemical effects by wave energy or particle radiation
    • B32B2310/0806Treatment by energy or chemical effects by wave energy or particle radiation using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 B32B2310/0837Treatment by energy or chemical effects by wave energy or particle radiation using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using actinic ligh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67/00Polyesters, e.g. PET, i.e.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203/00Applications of adhesives in processes or use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203/318Applications of adhesives in processes or use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for the production of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301/0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301/4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presence of essential components
    • C09J2301/416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presence of essential components use of irradi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400/00Presence of inorganic and organic materials
    • C09J2400/10Presence of inorganic materials
    • C09J2400/14Glass
    • C09J2400/143Glass in the substrat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433/00Presence of (meth)acrylic polymer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 Re-Forming, After-Treatment, Cutting And Transporting Of Glass Products (AREA)
  • Joining Of Glass To Other Material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Description

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之製造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之製造方法,尤其是關於用來製造顯示元件的保護玻璃的板玻璃積層體之製造方法。
在電視、筆記型電腦、車用導航器、電子計算機、行動電話、電子記事本及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個人數位助理)中係使用液晶顯示器(LCD)、有機電致發光顯示器(OELD)、電場發光顯示器(ELD)、電場發射顯示器(FED)、及電漿顯示器(PDP)等的顯示元件。而且,為了保護顯示元件,通常係與顯示元件相向設置保護用的板玻璃製品。
此板玻璃製品為將板玻璃加工成適合於各顯示裝置的大小及形狀,為了因應市場所要求的價格水準,須追求在高生產效率下來加工大量的板玻璃製品。
在專利文獻1、2中揭示出:藉由將嵌入有電路的板玻璃製品積層並加工來實現高生產效率的技術。於進行積層時,必須使嵌入於各板玻璃製品的電路部份緻密地疊合,因而,必須精準的位置定位,並且必須防止疊合之後發生位置偏離。
因此,在專利文獻1中記載有:於將各板玻璃製品疊合時,沿著板玻璃製品的外圍部進行暫時性光照射(暫時固定)而疊合特定片數的板玻璃製品做成積層物,然後,對此積層物進行正式的光照射(主接合),藉此得到積層體的技術。
又,於在專利文獻2中則記載有:不進行暫時性光照射,替代的是在每一片一片積層時進行主接合,反覆進行直到達到特定的片數,藉此得到積層體的技術。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國際公開第2011/089963號
專利文獻2:國際公開第2011/089964號
然而,就提高生產率考量,須將板玻璃製品積層整體一起加工,但於板玻璃製品中在進行蓋玻璃等的積層時並不須高精確度的位置定位,有關於此,在專利文獻1中所記載的進行高精確的位置定位及暫時固定,或在專利文獻2中所記載的於進行高精確度的位置定位後一片一片的接合之逐一積層,都沒有必要。
不須高精確度的位置定位之板玻璃製品,就提高生產率的考量,較佳亦為做為積層體而整體一起加工。另一方面,不經過如同專利文獻1、2的高精確度的位置定位等的複雜步驟來提高生產效率是可能的,希望能夠省略無用的 步驟。藉由如此將無用的步驟省略,可降低製造成本。
本發明人為了解決上述課題而費心研究之下,發現:基於達成素材板玻璃的生產性之提高及生產效率之更加提高的兩方考量,在固著物的組成及用該組成的固著物時的加工-剝離之順序尚有改進的餘地,於是完成了本發明。
以上述發現做為基礎所完成的本發明,其一範疇為:一種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之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包含:1)準備第一透光性硬質基板的步驟;2)準備第二透光性硬質基板的步驟;3)在第一透光性硬質基板的第一面及/或第二透光性硬質基板的第一面塗布光硬化性固著劑的步驟;4)使第一透光性硬質基板的第一面與第二透光性硬質基板的第一面成為兩面平行相向的步驟;5)一邊維持前述平行狀態下,一邊對第一透光性硬質基板的第一面與第二透光性硬質基板的第一面施加壓力使其黏合以形成積層體的步驟;6)將前述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當成第一透光性硬質基板,重複進行步驟2)~5)至少一次,來形成黏合有至少3片透光性硬質基板而成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的步驟;以及7)至少同時進行特定時間之自該積層體最外面的一方或雙方之加壓處理及對該積層體的固著劑之光照射處理的 步驟。
本發明之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之製造方法之一實施形態中,於步驟(5)中形成積層體後、或於步驟(6)或步驟(7)之間的兩者之一的時序中,施行下述步驟:5’)對被兩透光性硬質基板包夾而擴展的固著劑用光照射固著劑的局部、或用較步驟(7)低能量的光照射固著劑全體,來形成暫時固定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的步驟。
於本發明之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之製造方法之另一實施形態中,步驟(7)係藉由用光朝向第二透光性硬質基板的表面照射而進行。
於本發明之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之製造方法之又另一實施形態中,前述固著劑含有粒狀物質。
於本發明之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之製造方法之又另一實施形態中,步驟(7)中之光照射量,以使用365nm的受光器之累計照度計所測定,為100mJ/cm2~5000mJ/cm2的範圍。
於本發明之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之製造方法之又另一實施形態中,於步驟(6)中重複步驟(2)~(5)之前,對得到的積層體進行輥壓。
於本發明之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之製造方法之又另一實施形態中,透光性硬質基板為蓋玻璃用途的板玻璃。
本發明之另一範疇為:一種板狀製品之製造方法,其係包含: 8)將使用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7項中任一項之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之製造方法所得之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於厚度方向分割來形成所要數目之經分割之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的步驟;9)對經分割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分別進行加工成所要形狀的步驟;及10)將形狀加工後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藉由加熱黏合而成的透光性硬質基板彼此予以剝離,來形成複數的板狀製品的步驟。
於本發明之板狀製品之製造方法之一實施形態中,包含:在步驟(8)與步驟(10)之間,朝向經分割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的側面照射光,以使未硬化的固著劑硬化。
於本發明之板狀製品之製造方法之一實施形態中,步驟(10)包含:將形狀加工後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浸漬於溫水中,使固著劑軟化成薄膜狀。
於本發明之板狀製品之製造方法之一實施形態中,步驟(10)包含:在將形狀加工後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浸漬於溫水中之前,自該積層體的表面及/或側面以光照射。
本發明之又另一範疇包含一種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其係藉由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之製造方法所製作而成。
本發明之又另一範疇提供一種光硬化性固著劑,其係於製作此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時用於接著各透光性硬質基板之間者,其含有: (A)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B)單官能(甲基)丙烯酸酯、(C)光聚合起始劑;且(A)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與(B)單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的調配比為(A):(B)=5:95~95:5(質量份)。
於本發明之光硬化性固著劑之一實施形態中,於上述(A)至(C)之外,更進一步含有(D)粒狀物質。
於本發明之光硬化性固著劑之另一實施形態中,更進一步含有(E)熱膨脹性微膠囊。
於本發明之光硬化性固著劑之又另一實施形態中,在(A)及(B)的合計量100質量份中,(B)單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的含量為40~80質量份。
於本發明之光硬化性固著劑之又另一實施形態中,在(A)及(B)的合計量100質量份中,(C)光聚合起始劑的含量為0.1~20質量份。
本發明之又另一範疇中,提供一種光硬化性固著劑,係於製作上述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時用於接著各透光性硬質基板之間者,其含有:(A)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B)單官能(甲基)丙烯酸酯、(F)有機過氧化物、(G)分解促進劑;且(A)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與(B)單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的調配比為(A):(B)=5:95~95:5(質量份)。
於本發明之光硬化性固著劑之一實施形態中,更進一步含有(D)粒狀物質。
於本發明之光硬化性固著劑之又一實施形態中,更進一步含有(E)熱膨脹性微膠囊。
於本發明之光硬化性固著劑之又一實施形態中,在(A)及(B)的合計量100質量份中,(B)單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的含量為40~80質量份。
依據本發明,可在高生產性及高生產效率下製造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本發明適合使用於例如量產顯示元件的保護玻璃之方法。
10‧‧‧透光性硬質基板黏合裝置
11‧‧‧架台
12‧‧‧上側平台
13‧‧‧壓合單元
14‧‧‧吸引單元
15‧‧‧吸引孔
16‧‧‧LED單元
17‧‧‧下側平台
18‧‧‧下側平台移動手段
19‧‧‧側夾
20‧‧‧下側基板用塗布單元
20a‧‧‧配料器
20b‧‧‧自動機
21‧‧‧上側基板用塗布單元
21a‧‧‧旋轉噴嘴
21b‧‧‧自動機
23‧‧‧電機單元
24‧‧‧下側之透光性硬質基板
25‧‧‧上側之透光性硬質基板
26、27‧‧‧透光性硬質基板
28、29‧‧‧固著劑
41‧‧‧輥
42‧‧‧經黏合之基板
70‧‧‧擋止治具
圖1係表示用以製作透光性硬質基板的積層體之基板黏合裝置的第一例之示意圖。
圖2係表示上側平台的下面之示意圖。
圖3係表示抵住下側平台的上面而設置治具的一例之示意圖。
圖4係表示將第一片基板載放於下側平台上的狀態之圖。
圖5係表示將載放於下側平台上的第一片基板移送到上側平台的正下方的狀態之圖。
圖6係表示將上側平台降下,真空吸附第一片基板的狀態之圖。
圖7係表示一邊保持著吸附的第一片基板一邊使上側 平台上升的狀態之圖。
圖8係表示將第二片基板載放於下側平台上的狀態之圖。
圖9係表示在第二片基板的上面塗布著固著劑的狀態之圖。
圖10係表示在保持於上側平台的第一片基板的下面塗布著固著劑的狀態之圖。
圖11係表示將上側平台降下,黏合二片基板,以UV(紫外線)照射基板外圍部的狀態之圖。
圖12係表示在UV照射後使上側平台上升的狀態之圖。
圖13係表示將經黏合的基板藉由下側平台移送而回到原來的位置的狀態之圖。
圖14係表示輥壓合的原理之示意圖。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之製造方法之一實施形態中,係施行下述各步驟:1)準備第一透光性硬質基板的步驟;2)準備第二透光性硬質基板的步驟;3)在第一透光性硬質基板的第一面及/或第二透光性硬質基板的第一面塗布光硬化性固著劑的步驟;4)使第一透光性硬質基板的第一面與第二透光性硬質基板的第一面成為兩面平行相向的步驟;5)一邊維持前述平行狀態下,一邊對第一透光性硬質基板 的第一面與第二透光性硬質基板的第一面施加壓力使其黏合以形成積層體的步驟;6)將前述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當成第一透光性硬質基板,重複進行步驟2)~5)至少一次,來形成黏合有至少3片透光性硬質基板而成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的步驟;以及7)至少同時進行特定時間之自該積層體最外面的一方或雙方之加壓處理及對該積層體的固著劑之光照射處理的步驟。
在步驟(1)及步驟(2)中準備做為加工對象之透光性硬質基板。做為透光性硬質基板並無特別限制,可列舉:板玻璃(強化板玻璃、素材板玻璃、尤其是未形成有電極、電路的蓋玻璃)、藍寶石基板、石英基板、塑膠基板、氟化鎂基板等。做為玻璃,可舉出強化玻璃。透光性硬質基板的大小並無特別限定,代表性者為面積為10000~250000mm2左右,厚度為0.1~2mm左右。各透光性硬質基板通常為相同尺寸者。
於步驟(3)中,在第一透光性硬質基板的第一面及/或第二透光性硬質基板的第一面塗布光硬化性固著劑。光硬化性固著劑係藉由可見光或紫外線等光之照射會硬化,加熱至高溫會軟化的固著劑。光硬化性固著劑可只塗布於任一方的透光性硬質基板之黏合面,但就提高接著性的考量,較佳為塗布於兩方的透光性硬質基板之黏合面。
做為本發明中較佳之適合使用的光硬化性固著劑,可 舉出含有(A)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B)單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及(C)光聚合起始劑的接著性組成物。
做為(A)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可使用:在寡聚物/聚合物末端或側鏈有2個以上經(甲基)丙烯醯基化的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寡聚物/聚合物、或有2個以上(甲基)丙烯醯的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單體。例如,做為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寡聚物/聚合物,可列舉:1,2-聚丁二烯末端(甲基)丙烯酸胺基甲酸酯(例如,日本曹達公司製「TE-2000」、「TEA-1000」)、其加氫物(例如,日本曹達公司製「TEAI-1000」)、1,4-聚丁二烯末端(甲基)丙烯酸胺基甲酸酯(例如,大阪有機化學公司製「BCA-45」)、聚異戊二烯末端(甲基)丙烯酸酯、聚酯系(甲基)丙烯酸胺基甲酸酯(例如,日本合成化學公司製「UV-2000B」、「UV-3000B」、「UV-7000B」、根上工業公司製「KHP-11」、「KHP-17」)、聚醚系(甲基)丙烯酸胺基甲酸酯(例如,日本合成化學公司製「UV-3700B」、「UV-6100B」)、或雙酚A型環氧基(甲基)丙烯酸酯等。此等之中,較佳為聚酯系(甲基)丙烯酸胺基甲酸酯及/或聚醚系(甲基)丙烯酸胺基甲酸酯,更佳為聚酯系(甲基)丙烯酸胺基甲酸酯。
此處,所謂「(甲基)丙烯酸胺基甲酸酯」藉由使多元醇化合物(於後述中以X表示)、有機聚異氰酸酯化合物(於後述中以Y表示)、(甲基)丙烯酸羥酯(於後述中以Z表示)進行反應而得到之(甲基)丙烯酸胺基甲酸酯。
做為多元醇化合物(X),可列舉:乙二醇、二乙二醇、 三乙二醇、四乙二醇、聚乙二醇、丙二醇、二丙二醇、聚丙二醇、丁二醇、1,4-丁二醇、聚丁二醇、1,5-戊二醇、1,6-己二醇、1,8-辛二醇、1,9-壬二醇、3-甲基-1,5-戊二醇、2,4-二乙基-1,5-戊二醇、2,2-丁基乙基-1,3-丙二醇、新戊二醇、環己烷二甲醇、氫化雙酚A、聚己內酯、三羥甲乙烷、三羥甲丙烷、聚三羥甲丙烷、季戊四醇、聚季戊四醇、山梨糖醇、甘露糖醇、丙三醇、聚丙三醇、聚四亞甲二醇等之多元醇;聚環氧乙烷、聚環氧丙烷、具有環氧乙烷/環氧丙烷的嵌段或無規共聚合的至少1種構造的聚醚多元醇、該多元醇或聚醚多元醇與順丁烯二酸酐、順丁烯二酸、反丁烯二酸、伊康酸酐、伊康酸、己二酸、間苯二甲酸等之多元酸的縮合物之聚酯多元醇;己內酯改質聚四亞甲多元醇等之己內酯改質多元醇;聚烯烴系多元醇、聚碳酸酯系多元醇、聚丁二烯多元醇、聚異戊二烯多元醇、氫化聚丁二烯多元醇、氫化聚異戊二烯多元醇等之聚二烯系多元醇;聚二甲基矽氧烷多元醇等之矽氧多元醇等。此等之中,較佳為聚醚多元醇及/或聚酯多元醇。
做為有機聚異氰酸酯化合物(Y),無須特別限定,例如可使用芳香族系、脂肪族系、環式脂肪族系、脂環系等之聚異氰酸酯,其中較佳適合使用者為例如:甲伸苯基二異氰酸酯(TDI)、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MDI)、氫化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H-MDI)、多苯基甲烷多異氰酸酯(粗製MDI)、改質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改質MDI)、氫化二甲苯二異氰酸酯(H-XDI)、二甲苯二異氰酸酯(XDI)、六亞甲 二異氰酸酯(HMDI)、三甲基六亞甲二異氰酸酯(TMXDI)、四甲基二甲苯二異氰酸酯(m-TMXDI)、異佛酮二異氰酸酯(IPDI)、降冰片烷二異氰酸酯(NBDI)、1,3-雙(異氰酸甲基)環己烷(H6XDI)等之聚異氰酸酯或此等聚異氰酸酯的三聚物化合物、此等聚異氰酸酯與多元醇的反應生成物等。此等之中,較佳為氫化二甲苯二異氰酸酯(H-XDI)及/或異佛酮二異氰酸酯(IPDI)。
做為(甲基)丙烯酸羥酯(Z),可列舉例如:(甲基)丙烯酸2-羥乙酯、(甲基)丙烯酸2-羥丙酯、(甲基)丙烯酸2-羥丁酯、2-羥乙基丙烯醯基磷酸酯、(甲基)丙烯酸4-丁基羥基酯、2-(甲基)丙烯醯氧基乙基-2-羥丙基苯二甲酸酯、丙三醇二(甲基)丙烯酸酯、2-羥乙基-3-丙烯醯氧丙基(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己內酯改質(甲基)丙烯酸2-羥乙酯等。此等之中,較佳為由(甲基)丙烯酸2-羥乙酯、(甲基)丙烯酸2-羥丙酯、(甲基)丙烯酸2-羥丁酯所構成的群中之1種以上。
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寡聚物/聚合物的重量平均分子量較佳為7000~60000,更佳為13000~40000。於實施例中,重量平均分子量,係以下述條件,用四氫呋喃做為溶劑,使用GPC系統(TOSOH公司製SC-8010),以市售的標準聚苯乙烯做成比對曲線來求出。
流速:1.0 ml/分鐘
設定溫度:40℃
塔柱構成:TOSOH公司製「TSK guardcolumn MP(×L)」 6.0mm ID×4.0cm 1支、及TOSOH公司製「TSK-GEL MULTIPOREHXL-M」7.8mm ID×30.0cm 2支(理論段數16,000段)2支,合計3支(全部為理論段數32,000段)
樣品注入量:100μl(試料液濃度1mg/ml)
送液壓力:39kg/cm2
偵測器:RI偵測器
做為2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單體,可列舉:1,3-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4-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9-壬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環戊基二(甲基)丙烯酸酯、2-乙基-2-丁基-丙烷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改質三羥甲丙烷二(甲基)丙烯酸酯、硬脂酸改質季戊四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2,2-雙(4-(甲基)丙烯氧基二乙氧苯基)丙烷、2,2-雙(4-(甲基)丙烯氧基丙氧苯基)丙烷、或2,2-雙(4-(甲基)丙烯氧基四乙氧苯基)丙烷等。做為3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單體,可列舉:三羥甲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參[(甲基)丙烯醯氧乙基]異三聚氰酸酯等。做為4官能以上的(甲基)丙烯酸酯單體,可列舉:二羥甲丙烷四(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乙氧基四(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或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等。此等之中,較佳為二環戊基二(甲基)丙烯酸酯。
在(A)之中,較佳為由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寡聚物/聚合物與2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單體所構成的群中之1種 以上,更佳為併用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寡聚物/聚合物與2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單體。於併用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寡聚物/聚合物與2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單體的情況,其混合比例,較佳為:在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寡聚物/聚合物與2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單體的合計100質量份中,以質量比計,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寡聚物/聚合物:2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單體=10~90:90~10,更佳為30~70:70~30。
做為(B)單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單體,可列舉:(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2-乙己酯、(甲基)丙烯酸異辛酯、(甲基)丙烯酸異癸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甲基)丙烯酸硬脂酯、(甲基)丙烯酸苯酯、(甲基)丙烯酸環己酯、(甲基)丙烯酸二環戊酯、(甲基)丙烯酸二環戊烯酯、(甲基)丙烯酸二環戊烯氧乙酯、(甲基)丙烯酸異莰酯、(甲基)丙烯酸甲氧基化環十三烯酯、(甲基)丙烯酸2-羥乙酯、(甲基)丙烯酸2-羥丙酯、(甲基)丙烯酸3-羥丙酯、(甲基)丙烯酸4-羥丁酯、(甲基)丙烯酸四氫呋喃甲基酯、(甲基)丙烯酸2-羥基-3-苯氧丙酯、(甲基)丙烯酸環氧丙酯、己內酯改質(甲基)丙烯酸四氫呋喃甲基酯、(甲基)丙烯酸3-氯-2-羥丙酯、(甲基)丙烯酸N,N-二甲基胺基乙酯、(甲基)丙烯酸N,N-二乙基胺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三級丁基胺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乙氧基羰基甲基酯、苯酚環氧乙烷改質(甲基)丙烯酸酯、苯酚(環氧乙烷2莫耳改質)(甲基)丙烯酸酯、苯酚(環氧乙烷4莫耳改質)(甲基)丙烯酸酯、對異丙苯苯酚環氧乙 烷改質(甲基)丙烯酸酯、壬基苯酚環氧乙烷改質(甲基)丙烯酸酯、壬基苯酚(環氧乙烷4莫耳改質)(甲基)丙烯酸酯、壬基苯酚(環氧乙烷8莫耳改質)(甲基)丙烯酸酯、壬基苯酚(環氧丙烷2.5莫耳改質)(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基卡必醇酯、環氧乙烷改質苯二甲酸(甲基)丙烯酸酯、環氧乙烷改質丁二酸(甲基)丙烯酸酯、三氟乙基(甲基)丙烯酸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ω-羧基-聚己內酯單(甲基)丙烯酸酯、苯二甲酸單羥乙基(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二聚物、β-(甲基)丙烯醯氧基乙基氫二烯丁二酸酯、正(甲基)丙烯醯氧基烷基六氫苯二甲醯亞胺、2-(1,2-環六羧醯亞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乙氧基二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苄酯等。又,亦可使用順丁烯二酸、反丁烯二酸。
在(B)之中,較佳為選自由苯酚(環氧乙烷2莫耳改質)(甲基)丙烯酸酯、2-(1,2-環六羧醯亞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及(甲基)丙烯酸2-羥基-3-苯氧丙酯所構成的群中之1種以上;更佳為併用苯酚(環氧乙烷2莫耳改質)(甲基)丙烯酸酯、2-(1,2-環六羧醯亞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及/或(甲基)丙烯酸2-羥基-3-苯氧丙酯。於併用苯酚(環氧乙烷2莫耳改質)(甲基)丙烯酸酯、2-(1,2-環六羧醯亞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及/或(甲基)丙烯酸2-羥基-3-苯氧丙酯的情況,其混合比例在苯酚(環氧乙烷2莫耳改質)(甲基)丙烯酸酯與2-(1,2-環六羧醯亞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及/或(甲基)丙烯酸2-羥基-3-苯氧丙酯的合計100質量份中,以質量比 計,以苯酚(環氧乙烷2莫耳改質)(甲基)丙烯酸酯:2-(1,2-環六羧醯亞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及/或(甲基)丙烯酸2-羥基-3-苯氧丙酯=10~90:90~10為較佳,更佳為30~45:70~55。
做為(A)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與(B)單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的調配比,較佳為(A):(B)=5:95~95:5(質量份)。(A)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若為5質量份以上,則不會有初期接著性降低的顧慮,若為95質量份以下,則可確保剝離性。硬化的固著劑藉由浸漬在溫水中可剝離成薄膜狀。(B)單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的含量,更佳為在(A)及(B)的合計量100質量份中為40~80質量份。
(C)光聚合起始劑為用來藉由可見光、紫外線之活性光線使其增感而促進樹脂組成物的光硬化者,可使用公知的各種光聚合起始劑。具體而言,可列舉:二苯基酮或其衍生物;聯苯醯或其衍生物;蒽醌或其衍生物;安息香;安息香甲醚、安息香乙醚、安息香異丙醚、安息香異丁醚、苄基二甲基縮酮等之安息香衍生物;二乙氧基苯乙酮、4-三級丁基三氯苯乙酮等之苯乙酮衍生物;2-二甲基胺基乙基苯甲酸酯、對二甲基胺基乙基苯甲酸酯、二硫化二苯、噻噸酮或其衍生物;莰醌;7,7-二甲基-2,3-二氧雙環[2.2.1]庚烷-1-羧酸、7,7-二甲基-2,3-二氧雙環[2.2.1]庚烷-1-羧基-2-溴乙酯、7,7-二甲基-2,3-二氧雙環[2.2.1]庚烷-1-羧基-2-甲酯、7,7-二甲基-2,3-二氧雙環[2.2.1]庚烷-1-羧酸氯化物等之莰醌衍生物;2-甲基-1-[4-(甲基硫)苯基]-2-嗎 林丙烷-1-酮、2-苄基-2-二甲基胺基-1-(4-嗎林苯基)-丁酮-1等之α-胺基烷基苯酮衍生物;苯甲醯二苯基膦氧化物、2,4,6-三甲基苯甲醯二苯基膦氧化物、苯甲醯二乙氧基膦氧化物、2,4,6-三甲基苯甲醯二甲氧基膦氧化物、2,4,6-三甲基苯甲醯二乙氧基膦氧化物等之醯基膦氧化物衍生物;氧-苯基-乙酸2-[2-氧-2-苯基-乙醯氧基-乙氧基]-乙酯、氧-苯基-乙酸2-[2-羥基-乙氧基]-乙酯等。光聚合起始劑可使用1種或組合2種以上使用。此等之中,就得到較大效果考量,較佳為選自由苄基二甲基縮酮、氧-苯基-乙酸2-[2-氧-2-苯基-乙醯氧基-乙氧基]-乙酯及氧-苯基-乙酸2-[2-羥基-乙氧基]-乙酯所構成的群中之1種或2種以上。
(C)光聚合起始劑的含量,相對於(A)及(B)的合計100質量份而言,較佳為0.01~30質量份,更佳為0.1~20質量份,最佳為0.5~15質量份,又更佳為1~8質量份。若為0.1質量份以上,可確實地得到硬化促進的效果,於20質量份以下可得到充分的硬化速度。添加(C)成分1質量份以上,可不依隨光照射量而可硬化,進而組成物的硬化物的交聯度會增高,於切削加工時不會發生位置偏離、剝離性可提高,故又更佳。
光硬化性固著劑,較佳為含有不溶解於固著劑的成分(A)、(B)、(C)中的粒狀物質(D)。藉此,可使硬化後的組成物保持為一定的厚度,因而可提高加工精確度。再者,由於接著性組成物的硬化物與(D)粒狀物質的線膨脹係數不同,故用前述接著劑組成物黏合透光性硬質基板後進行剝 離時的剝離性可提高。
做為(D)粒狀物質的材質,通常所使用的有機粒子或無機粒子皆可。具體而言,做為有機粒子,可列舉:聚乙烯粒子、聚丙烯粒子、交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粒子、交聯聚苯乙烯粒子等。做為無機粒子,可列舉:玻璃、氧化矽、氧化鋁、鈦等陶瓷粒子。此等之中,較佳為有機粒子、更佳為由交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粒子、交聯聚苯乙烯粒子所構成的群中之1種以上。
(D)粒狀物質,就提高加工精確度,即接著劑的膜厚之控制的考量,較佳為球狀。(D)粒狀物質之藉由雷射法所得的平均粒徑,較佳為在20~200μm的範圍。前述粒狀物質的平均粒徑若為20μm以上則剝離性優異,若為200μm以下則在經暫時固定的構件之加工時不易發生偏離,於尺寸精確度方面優異。就剝離性與尺寸精確度的考量,更佳的平均粒徑(D50)為35~150μm,又更佳為50~120μm。粒徑分布係藉由雷射繞射式粒度分布測定裝置而測定。
(D)粒狀物質的使用量,就接著性、加工精確度、剝離性的考量,相對於(A)及(B)的合計量100質量份而言,較佳為0.01~20質量份,更佳為0.1~10質量份,最佳為0.2~6質量份。
光硬化性固著劑,較佳為更進一步含有(E)熱膨脹性微膠囊。此熱膨脹性微膠囊係於有機材料(聚合物)中封入有機溶劑而成的有機系熱膨脹性粒子。具體而言,做為置入內部的有機溶劑,可列舉:異丁烷、戊烷、石油醚、己烷、 辛烷、異辛烷等之有機溶劑,做為外殼之有機材料(聚合物),可舉出由偏氯乙烯、丙烯腈、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等所構成之熱塑性樹脂。於此等熱膨脹性微膠囊中,外殼的有機材料(聚合物)藉由加熱而軟化的同時,內殼的有機溶劑會氣化使體積例如膨脹5~250倍而呈現出剝離性,藉此促進以光硬化後的固著劑所固著的基板彼此之剝離。
(E)熱膨脹性微膠囊的使用量,就上述之促進剝離的效果與充分的接合力的均衡之考量,相對於(A)及(B)的合計量100質量份而言,宜為0.1~29.9質量份,較佳為1~15質量份,更佳為1.5~10質量份。
(E)熱膨脹性微膠囊的平均粒徑宜為5~100μm,較佳為5~50μm,更佳為8~20μm。平均粒徑若過小則剝離性會降低,反之,若太大則剝離前的組成物的接合力會有降低的情形,藉由將平均粒徑設定在此範圍內,則兩者的均衡性優異。
又,發泡起始溫度較佳為70℃~130℃,更佳為75℃~100℃。發泡起始溫度若過低,則於構件加工時熱膨脹性微膠囊會因加工熱而膨脹致難以得到尺寸精確度,反之,若太高則加工後的剝離性會變差。藉由將發泡起始溫度設定在此範圍,則尺寸精確度與剝離性的均衡優異。
光硬化性固著劑亦可含有(F)有機過氧化物與(G)分解促進劑。藉此,可確實得到硬化性。
做為(F)有機過氧化物,可列舉:月桂醯過氧化物、苯甲醯過氧化物等之二醯基過氧化物;三級丁基過氧-3,5,5- 三甲基己酸酯、異丙苯過氧新癸酸酯、己基過氧三甲基乙酸酯、三級丁基過氧異丙酸酯、三級丁基過氧三甲基丁酸酯、三級丁基過氧乙酸酯、三級丁基過氧苯甲酸酯、三級丁基過氧-2-乙基己酸酯等之烷基過氧酯類;二異丙基過氧二碳酸酯、二-2-乙基己基過氧二碳酸酯、二正丙基過氧二碳酸酯、雙(4-三級丁基環己基)過氧二碳酸酯、二-2-乙氧基乙基過氧過氧二碳酸酯、二甲氧基異丙基過氧二碳酸酯、二(3-甲基-3-甲氧丁基)過氧二碳酸酯及二烯丙基過氧二碳酸酯等之過氧二碳酸酯類;三級丁基過氧異丙基碳酸酯等之過氧碳酸酯類;二-三級丁基過氧環己烷、二-(三級丁基過氧)丁烷等之過氧縮酮類;二異丙苯過氧化物、三級丁基異丙苯過氧化物、二-三級丁基過氧化物等之二烷基過氧化物類;異丙苯過氧化氫、四甲基丁基過氧化氫等之過氧化氫類;環己酮過氧化物等之酮過氧化物。此等之中,較佳為烷基過氧酯類及/或過氧化氫類,更佳為過氧化氫類,最佳為異丙苯過氧化氫。
(F)有機過氧化物的使用量,相對於(A)及(B)的合計100質量份而言,較佳為0.01~10質量份,更佳為0.05~5質量份,最佳為1~3質量份。若為0.01質量份以上,可確實得到硬化性,若為10質量份以下,可得到充分的保存安定性,皮膚刺激性會減低。
做為(G)分解促進劑,較佳為可促進有機過氧化物的分解之分解促進劑。
做為可促進(G)有機過氧化物的分解之分解促進劑,可 列舉如下述:於做為有機過氧化物係使用過氧化氫類或酮類過氧化物類者的情況,做為分解促進劑可舉出:有機金屬鹽、有機金屬螯合劑等。做為有機金屬鹽與有機金屬螯合劑,可列舉例如:環烷酸鈷、環烷酸銅、環烷酸錳、辛烯酸鈷、辛烯酸銅、辛烯酸錳、辛酸鈷、乙醯基乙酸銅、乙醯基乙酸鈦、乙醯基乙酸錳、乙醯基乙酸鉻、乙醯基乙酸鐵、乙醯基乙酸釩及乙醯基乙酸鈷等。此等之中,較佳為辛酸鈷及/或乙醯基乙酸釩,最佳為辛酸鈷。做為其他的分解促進劑,可舉出:硫脲衍生物類、巰苯并咪唑、胺類等。此等之(G)分解促進劑可使用1種或2種以上。
(G)分解促進劑的使用量,相對於(A)及(B)的合計100質量份而言,較佳為0.01~10質量份,更佳為0.05~5質量份,最佳為0.3~3質量份。若為0.01質量份以上,可確實得到硬化性,若為10質量份以下,可得到充分的保存安定性。
含有(F)有機過氧化物與(G)分解促進劑的光硬化性固著劑,代表性者係以二劑型的組成物被提供。關於二劑型,較佳為不將光硬化性固著劑的必須成份全部混合而保存,而將光硬化性固著劑分為第一劑及第二劑保存。此情況下,係藉由將兩劑同時或分別塗布在構件上使其接觸、硬化,而使用做為二劑型的光硬化性固著劑。於做為二劑型的光硬化性固著劑使用的情況,較佳為第一劑至少含有(F)有機過氧化物,第二劑至少含有(G)分解促進劑。(C)光聚 合起始劑可在第一劑及第二劑的一方或兩方中含有。本發明,即使僅藉由二劑的混合亦可使組成物硬化。
在沒有透光性的硬質基板11之積層時,亦可併用(F)有機過氧化物與(G)分解促進劑來代替(C)光聚合起始劑。
再者,於本發明中較佳適合使用的光硬化性固著劑中,為了提高其保存安定性可使用少量的聚合抑制劑。做為聚合抑制劑可列舉:甲基氫醌、氫醌、2,2-亞甲-雙(4-甲基-6-三級丁基苯酚)、兒茶酚、氫醌單甲醚、單三級丁基氫醌、2,5-二-三級丁基氫醌、對苯醌、2,5-二苯基對苯醌、2,5-二-三級丁基對苯醌、苦味酸、檸檬酸、硫二苯胺、三級丁基兒茶酚、2-丁基-4-羥基茴香醚及2,6-二-三級丁基對甲苯酚等。
此等聚合抑制劑的使用量,相對於(A)及(B)的合計100質量份而言,較佳為0.001~3質量份,更佳為0.01~2質量份。若定為此範圍的使用量,則可確保保存安定性,且不致於不硬化,可得到良好的接著性。
再者,於光硬化性固著劑中亦可併用極性有機溶劑。
又,於光硬化性固著劑中,在無損於本發明的目的之範圍內,亦可使用通常所使用的丙烯橡膠、胺甲酸酯橡膠、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橡膠等之各種彈性體;可塑劑、抗氧化劑、無機填料、溶劑、增量材、補強材、增黏劑、染料、顏料、防火劑、矽烷偶合劑及界面活性劑等之添加劑。
在步驟(4)中,使第一透光性硬質基板的第一面與第二透光性硬質基板的第一面成為兩面平行相向。通常係使兩 透光性硬質基板相向成為預定的面方向之位置關係,例如,於面方向兩透光性硬質基板吻合重疊而相向。做為施行此之手段,可考慮利用:用來限定透光性硬質基板的移動方向並往特定的位置移動之導軌、抵棒或框。
在步驟(5)中,一邊維持步驟(4)所定的平行狀態下,一邊對第一透光性硬質基板的第一面與第二透光性硬質基板的第一面施加壓力使其黏合以形成積層物。由於使用光硬化性的固著劑,僅施加壓力之下,兩基材並不會完全接合。在此加壓處理的步驟中,經由將基板平行貼合,可得到達成厚度均勻化的基板,因而,對此藉由輥壓,可提高輥壓後的厚度精確度。厚度精確度若提高,則可減低形狀加工時的問題。若不經加壓處理只施行輥壓,則接著劑厚度容易參差不均。
又,於黏合透光性硬質基板彼此時不進行壓力施加的情況,於輥壓時基板會大幅偏離、或因固著劑的塗布圖案致使接著劑無法到達全面。於接著劑無法到達的部份,不僅玻璃彼此相接而發生傷痕,也會產生未接合的部位。未接合的部位,於形狀加工時會產生剝離或裂開等,成為生產性降低的原因。而於貼合時進行加壓,則不會因固著劑的塗布圖案的影響而使得輥壓時固著劑無法到達全面,而可減低上述的問題。
就積層精確度的考量,較佳為固著劑在貼合面以一定的厚度擴展到全面。若塗布的固著劑量過少,則固著劑無法擴展到貼合面的全面,而成為在貼合面發生氣泡的原 因。若發生氣泡,則位置精確度會降低。塗布的固著劑量若過多,則固著劑會自貼合面的間隙漏出。固著劑稍有漏出可擦除即可,不是大問題,但若漏出量大,則會造成固著劑的浪費。
貼合時的壓力也與固著劑的擴展有關係。因此,於固著劑的量之外,也須適當調整貼合壓力。做為實現此之手段,可考慮使用附有能夠對在透光性硬質基板彼此貼合時的壓力予以控制的機能之貼合裝置之方法。
貼合時的具體壓力與時間可考慮上述者之下適當設定,例如,壓力為10g/cm2~800g/cm2,代表性者為100g/cm2~700g/cm2,時間為10秒~5分鐘,代表性者為1~4分鐘。此時,亦可進行加熱。然而,若進行加熱,由於因內部應力會有基板翹曲的顧慮,故較佳為不進行加熱。
於提高積層精確度之外,亦可進一步考慮控制固著劑的厚度本身。做為厚度的控制方法,可舉出上述般在固著劑中混入粒狀物質的方法,此外,可考慮使用附有能夠對在透光性硬質基板彼此貼合時的透光性硬質基板之高度予以控制的機能之貼合裝置之方法。
在步驟(6)中,將步驟(5)中得到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當成第一透光性硬質基板,重複進行步驟(2)~(5)至少一次,藉此可得到黏合有至少3片透光性硬質基板而成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就提高板狀製品的生產效率之考量,較佳為製造以10片以上的透光性硬質基板,代表性者為以10~30片以上的透光性硬質基板所積層而成的透光性 硬質基板積層體。又,於使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依序進行積層時,亦可施行:在步驟(5)中形成積層體後,對被兩透光性硬質基板包夾而擴展的固著劑用光照射固著劑的局部、或用較步驟(7)低能量的光照射固著劑全體,來形成暫時固定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的步驟(5’)。又,於步驟(6)中重複步驟(2)~(5)時,亦可對前步驟所得到的積層體進行輥壓。
步驟(6)包括重複步驟(2)~(5)的情況,故在步驟(5)中較佳為如前述般,對經加壓處理的透光性硬質基板進行輥壓。將輥壓的原理示於圖14。輥壓機係具有設置於上下方向的至少一對輥41,被輥41包夾的基板42藉由輥的旋轉而送往前方。此間基板42承受上下方向的壓力。由於藉由加壓處理使基板彼此密接,故通過輥壓機之間發生位置偏離的危險性可得到減輕,再者,於施行步驟(5’)的暫時固定之情況,於輥壓時恐會發生的位置偏離可更確實減輕,另一方面,由於固著劑未硬化,故可維持流動性。因此,藉由使經加壓處理的透光性硬質基板通過輥壓機,固著劑會適度流動,而提高厚度的均勻性。由於在加壓處理時基板彼此平行地貼合,故固著劑的均勻性較未經加壓處理而進行輥壓的情況高。過剩的固著劑會自基板的外圍流出。於加壓處理時,即使基板間發生氣泡的情況,在通過輥壓機之間也可能脫除。
又,即使於藉由步驟(5’)而進行暫時固定的情況,由於硬化的固著劑係控制為只在外圍,故其接合力弱,藉由 步驟(5)的輥壓可崩壞硬化部份。於未妥善崩壞的情況,步驟(5’)中之光照射處理,可為往外圍間歇地照射,而非對基板外圍全體一致進行。其結果,基板外圍的固著劑分為未硬化部份與硬化部份,以未硬化部份做為起點,可容易地引發硬化部份的崩壞。
用來進行輥壓的裝置本身是公知的,雖認為無須詳細的說明,但本發明中期望須留意下述各點來決定運轉條件。首先,輥宜較透光性硬質基板的寬度長。理由在於,於將短的輥沿軸方向複數並排的情況,輥與輥之間會產生間隙,要在基板的寬方向全體施加均勻的壓力會有困難之故。又,輥係成對配置成將欲貼合的基板上下包夾,但輥若只是一對,基板會容易翹曲,故較佳為在基板通行方向設置2對以上(例如,2對、3對或4對)。就防止基板的翹曲之考量,較佳為不對輥加熱。
輥壓力若過高,基板會破裂,固著劑中的粒狀物質會破碎而無法得到所期望的厚度,反之,若過低,則無法得到厚度、或無法除去氣泡。須適當調節輥壓力,以除去氣泡並得到所要的厚度。例如,輥的線壓力宜為0.1kN/m~10kN/m,代表性者為0.2kN/m~5kN/m來運轉輥壓機。亦可依貼合的片數而改變輥間的間隙。
透光性硬質基板的移送速度若過快,不僅無法去除氣泡且無法得到期望的厚度,反之,若過慢則生產性差,因此,宜適當調節輥的移送速度。例如,可用移送速度100~800mm/分鐘,代表性者為150~700mm/分鐘,來運轉 輥壓機。
輥的材質並無特別限制,但基於不傷及基板、不被溢出的固著劑所溶解、及可得到所要的厚度之理由,較佳為矽氧橡膠、胺基甲酸酯橡膠。
於自步驟(6)進行到步驟(7)之間有等待時間的情況,或步驟(7)遠離步驟(6)的實施場所而進行的情況,可考慮將透光性硬質基板保管於特定的場所、或搬移到照射裝置處。此種情況下,宜防止搬移中之基板的位置偏離、或保管中的固著劑之漏出。此處,步驟(6)與步驟(7)之間亦可施行:對被兩透光性硬質基板包夾而擴展的固著劑用光照射固著劑的局部、或用較步驟(7)低能量的光照射固著劑全體,來形成暫時固定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的步驟(6’)。藉由用光朝向被兩基板包夾而擴展的固著劑的局部、例如外圍部份進行照射,固著劑的僅僅該部份會硬化,可將兩透光性硬質基板以較弱的力黏合。暫時固定有助於輥壓時的基板位置偏離之防止。步驟(5’)及步驟(6’)之暫時固定係至少在一方的時機進行,又,用以暫時固定的光照射亦可自照射對象的積層體的側方向照射。
用以暫時固定所必須的光之能量與使固著劑全體硬化所必須的光相比較為相當小即足夠,故用黑光(black light)等之簡易的照明裝置即足夠。藉此,於顧慮到作業人員的安全之同時可提高積層的精確度。為了使黏合的透光性硬質基板不容易發生位置偏離的目的來照射,則必須照射外圍部份的特定程度的寬度之區域,但若過度照射到內部, 則不僅會扼殺了使其不發生位置偏離的程度之暫時固定之目的,且由於照射時間須較長而會降低生產效率。代表性者為暫時固定用所照射的外圍部份宜為5~25mm,更代表性者為7~17mm左右的寬度。以光照射的外圍部份,較佳為在不是形成板狀製品的一部份之邊緣區域。照射固著劑全體時,可使用以形成板狀製品的部份之光照射履歷均勻,可抑制固著劑的變形。其結果,亦可抑制該部份的基板之變形。
暫時固定用所照射的光之波長可依使用的固著劑之特性而適當變更,例如可用微波、紅外線、可見光、紫外線、X線、γ線、電子線等照射。可簡易地使用,由於須比較高的能量,通常照射光為紫外線。如此般,本發明中所稱的「光」不僅只指可見光,亦指包含寬廣波長區域的電磁波(能量線)。
暫時固定用所照射的光只要足以使透光性硬質基板暫時固定所須程度的照射量即可,以使用365nm的受光器的累積照度計測定,通常可定為1~500mJ/cm2,代表性者為3~300mJ/cm2,更代表性者為5~300mJ/cm2。照射時間通常為1~120秒,代表性者為2~60秒左右,較佳為2.5秒~20秒左右。
在步驟(7)中,於步驟(6)中之最後的輥壓後,進行自得到的積層體最外面、亦即積層在最外面的透光性硬質基板之露出面的一方或雙方之加壓處理,及進行用以使此積層體的兩透光性硬質基板所包夾而擴展的固著劑全體硬化之 光照射處理。又,此等加壓處理及光照射處理係至少同時進行特定時間。
步驟(7)中之加壓處理,較佳為自步驟(6)中所得的積層體之各透光性硬質基板的一方或兩方施加壓力以使各透光性硬質基板的間隔平均。此壓力施加,只要是公知的方法皆可,並無特別限制,較佳為例如用真空壓合機或加壓壓合機進行加壓的方法。
此處,所謂「平均」,係謂積層體內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的間隔之最大處減去最小處的差為40μm以下的範圍。若在此範圍中,於對各透光性硬質基板加工時可得到良好的尺寸精確度。就尺寸精確度的考量,較佳為積層體內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的間隔之最大處減去最小處的差為20μm以下的範圍,更佳為10μm以下的範圍,又更佳為5μm以下的範圍。
又,步驟(7)的加壓處理宜自積層體的最外面的一方或雙方施加1g/cm2以上1000kg/cm2以下進行,較佳為3g/cm2以上800kg/cm2以下,更佳為5g/cm2以上500kg/cm2以下,又更佳為10g/cm2以上300kg/cm2以下。若積層體內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的間隔平均,即使對透光性硬質基板局部的施加壓力也沒有問題,但就平均地維持透光性硬質基板的間隔之考量,較佳為全面地施加壓力。又,藉由將施加壓力設定為上述的範圍內,可維持平均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的間隔,另一方面,不致對各透光性硬質基板施予會造成損害的程度之施加壓力。
又,於步驟(7)中,必須進行以可見光或紫外線的至少一者照射的光照射處理以提高固著劑的接合力。照射的光之波長可依使用的固著劑的特性而適當改變,例如可用微波、紅外線、可見光、紫外線、X線、γ線、電子線等照射。可簡易地使用,由於須比較高的能量,通常照射光為紫外線。如此般,本發明中所稱的「光」不僅只指可見光,亦指包含寬廣波長區域的電磁波(能量線)。做為光源可使用例如黑燈、高壓水銀燈、LED燈、金屬鹵化物燈。
照射的光之照射量,以使用365nm的受光器的累積照度計測定,通常為100mJ/cm2以上,較佳為200mJ/cm2以上,更佳為400mJ/cm2以上,最佳為500mJ/cm2以上,以及通常為5000mJ/cm2以下,較佳為4500mJ/cm2以下,更佳為4000mJ/cm2以下,更佳為3800mJ/cm2以下,又更佳為3600mJ/cm2以下,最佳為3500mJ/cm2以下。
在步驟(7)中,同時進行加壓處理及光照射處理至少特定時間。藉由如此同時進行兩種處理特定的時間,積層體內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的間隔會平均,於透光性硬質基板的加工時之尺寸精確度方面可得到特佳的效果。此處所謂「加工」,係指後述之步驟(9)中所列舉的各加工處理。此處所謂「特定時間」,只要有包含進行硬化的時間即可,並無特別限定。又,由於在預先進行加壓處理之後,同時進行隨後的加壓處理及光照射處理,可使各透光性硬質基板的間隔均勻,故為較佳。
<板狀製品的製造>
由藉由上述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的製造方法得到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可製造板狀製品。
首先,在步驟(8)中,將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於厚度方向分割,形成所要的數目之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分割方法並無特別限制,可舉出:單獨或組合使用原板切割機(鑽石圓盤、超硬合金圓盤)、固定砥粒式或游離砥粒式線鋸、雷射光束、蝕刻(例如:用氟酸或硫酸等之化學蝕刻、或電解蝕刻)、紅熱帶(鎳鉻線)及水刀,來分割成同尺寸的直方體形狀的方法。蝕刻亦可用於分割後的切斷面進行蝕刻的表面處理。
接著,在步驟(9)中,對經分割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分別進行所要的形狀加工,由於在此步驟中可對每一經分割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一體加工成為所要的板狀製品,故具有可大幅提高板狀製品的生產速度的優點。形狀加工可藉由公知的任意手段進行,可列舉:藉由旋轉砥石研削、藉由超音波振動鑽開孔、藉由旋轉刷之端面加工、藉由蝕刻開孔、藉由蝕刻之端面加工、藉由蝕刻之外形加工、用燃燒機之火焰加工等。加工方法可單獨使用或組合使用。蝕刻亦可用於形狀加工後的表面處理。
在步驟(10)中,將形狀加工後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藉由加熱黏合而成的透光性硬質基板彼此予以剝離,來形成複數的板狀製品。做為加熱方法並無特別限制,由於使固著劑軟化成為薄膜狀可良好地分離成各板狀製品,故較佳為使形狀加工後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進行浸漬的 方法。較佳的溫水溫度依採用的固著劑而異,通常為60~95℃左右,較佳為80~90℃。
又,在步驟(10)中,較佳為於將各透光性硬質基板自積層體剝離時,在溫水浸漬處理前,對固著劑以可見光或紫外線照射,藉此,要剝離的經硬化的固著劑之浸漬於溫水的時間可縮短。此時,照射的可見光或紫外線的照射量,對各照射面於365nm宜為1000mJ/cm2以上40000mJ/cm2以下,更佳為2000mJ/cm2以上38000mJ/cm2以下,又更佳為4000mJ/cm2以上36000mJ/cm2以下。藉由將照射量定為此範圍,可增大縮短溫水浸漬處理所必須的時間之效果。
又,如前述般透光性硬質基板的積層片數愈多,則離照射源較遠的層上的固著劑會較不易硬化。因此,可在步驟(8)與步驟(10)間,設置朝向經分割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的側面照射用以使未硬化的固著劑硬化的光之步驟。由於係朝向側面以光照射,有益於使積層體內部的固著劑硬化。
照射的光之照射量,以使用365nm的受光器之累計照度計測定,對於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的一個側面,通常為1000~15000 mJ/cm2,代表性者為1500~10000 mJ/cm2,更代表性者為2000~9000 mJ/cm2,較佳為4000~8000 mJ/cm2。做為照射時間,通常為0.1~120秒,代表性者為15~75秒,更代表性者為20~60秒左右。
做為光源,可使用例如黑燈、高壓水銀燈、LED燈、金屬鹵化物燈,若為高壓水銀燈或金屬鹵化物燈,其照射 強度強,故可期待有更大的效果。
<裝置構成例>
針對製作透光性硬質基板時可使用的透光性硬質基板黏合裝置的例子說明。
圖1為表示本發明中較佳可使用的透光性硬質基板黏合裝置的第一例之示意圖。透光性硬質基板黏合裝置10具備有:架台11、上側平台12、壓合單元13、吸引單元14、吸引孔15、LED單元16、單數或複數的下側平台17、於下側平台為複數的情況之分別對應的下側平台移動手段18、側夾19、下側基板用塗布單元20、及上側基板用塗布單元21。
本實施形態中,由於進行以紫外線照射基板外圍的之暫時固定(步驟(5’)或步驟(6’)),故具備LED單元16。於未施行暫時固定的實施形態中則不要LED單元16。
架台11係用以搭載透光性硬質基板黏合裝置10的各構成機器之基台部份,於內部配置有電機單元23。電機單元23係藉由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可程式化邏輯控制器)進行構成機器的順序控制。
上側平台12藉由真空吸附來保持上側之透光性硬質基板25。因此,在上側平台12的下面開設有複數的吸引孔15,吸引孔15於吸引單元14以配管連結。圖2為上側平台12的下面之示意圖,顯示出吸引孔15的排列例。做為吸引單元14可使用真空泵、真空抽氣器等。
在上側平台12的上部連接著用來一邊使上側之透光 性硬質基板25對下側之透光性硬質基板24壓合一邊黏合之壓合單元13。壓合單元13具有可使上側平台12沿Z方向(垂直方向)移動之升降油壓缸(未圖示),藉由伺服馬達可控制加壓力、移動速度、加壓時間、高度。
在上側平台12的下面,嵌入有複數的使用來使固著劑硬化的紫外線向著下側之透光性硬質基板24照射之LED單元16。LED單元16可沿著被吸附於上側平台12的上側透光性硬質基板25的外圍排列,亦可排列於被吸附的基板25之全面。圖2顯示LED單元16的排列狀態。藉由使LED單元16非單只一列而係並排配置二列以上,可加大照射的外圍部份的寬度。藉由調整LED單元16的排列間隔,可調整未硬化部份的範圍。
下側平台17於一邊保持下側之透光性硬質基板24之同時,一邊承受壓合時來自上側平台12的壓力。下側平台17藉由下側平台移動手段18可沿X軸方向、Y軸方向及θ軸方向移動。下側平台移動手段18係由可水平方向旋轉的θ台(table)、可水平移動的X台及Y台構成。此等台係以馬達驅動。在下側平台17的上面,設置有用來使載置的透光性硬質基板位置定位之可沿X軸方向及Y軸方向移動之馬達驅動的側夾19。亦可如圖3所示般,在下側平台17上面設置用來使透光性硬質基板載置於指定位置的位置定位用的擋止治具70,以取代側夾19。此情況下,係使透光性硬質基板以手動作業等沿箭頭所示的方向移動而載置於藉由擋止治具70固定的位置。又,為了防止透光性硬質基 板的位置偏離,亦可與上側平台12同樣地藉由真空吸附來保持下側之透光性硬質基板24。
下側基板用塗布單元20具備有:光硬化性固著劑的配料器20a、和與其連結的可沿X軸、Y軸、Z軸方向移動的馬達驅動之自動機20b,可將固著劑以任意圖案塗布於下側之透光性硬質基板24的上面。固著劑可自動地定量排出。塗布量可藉由數值壓力計及塗布速度控制。
上側基板用塗布單元21,在上側之透光性硬質基板25保持於上側平台12的狀態下,朝向上側之透光性硬質基板25的下面自動塗布光硬化性固著劑。塗布量可藉由壓力計及塗布時間控制。上側基板用塗布單元21在上側及下側平台的側邊具備有具有可沿水平方向旋轉的旋轉軸的馬達驅動之自動機21b,塗布時前端的旋轉噴嘴21a係配置於上側平台12的中央附近的下方,自噴嘴21a前端塗布固著劑。塗布完成後即收納於上側及下側平台的側邊中不致妨礙到透光性硬質基板的黏合。
再針對進行蓋玻璃的積層之第一例之用透光性硬質基板黏合裝置10,就透光性硬質基板的黏合順序一邊參照圖4~13予以說明。
首先,將第一片的透光性硬質基板26載置於第1下側平台17,以側夾19(未圖示)固定於指定位置(圖4)。將透光性硬質基板26載置於第1下側平台17可藉由手動作業來進行,但亦可將多數的透光性硬質基板26收納於專用的卡夾中,自動地載置於第1下側平台17。經載置的透光性 硬質基板26係藉由下側平台移動手段18(未圖示)移動到上側平台12的正下方(圖5)。接著,藉由壓合單元13使上側平台12下降。使透光性硬質基板26以來自吸引孔15(未圖示)的吸引力真空吸附(圖6)。被吸附的透光性硬質基板26被保持者並且與上側平台12一起上昇,等待第二片的基板(圖7)。
接著,將第二片的透光性硬質基板27載置於第1下側平台17,以側夾19(未圖示)固定於指定位置(圖8)。在第二片的透光性硬質基板27上面自下側基板用塗布單元20以固定的圖案塗布固著劑28(圖9)。塗布完成後,使載置於第1下側平台17的第二片的透光性硬質基板27移動到上側平台12的正下方。
位置調整後,安裝在上側基板用塗布單元21的臂前端之噴嘴21a移動往保持在上側平台12的第一片基板26的中央附近,自噴嘴21a將固著劑29塗布到第一片透光性硬質基板26的下面(圖10)。於將固著劑(28、29)塗布到上側及下側的透光性硬質基板(26、27)後,藉由壓合單元13使上側平台12下降對透光性硬質基板(26、27)加壓使其黏合,則包夾於上側及下側的透光性硬質基板之固著劑(28、29)藉由加壓而擴展到透光性硬質基板全面。一邊維持著加壓狀態下自LED單元16對透光性硬質基板的外圍部照射紫外線(圖11)。藉此,使只有在外圍部的固著劑硬化。
紫外線照射後,解消對上側基板26的吸附,僅使上側平台12上昇(圖12)。藉由下側平台17移送黏合的透光性 硬質基板,回到原來的位置(圖13)。藉由上述的步驟完成透光性硬質基板的加壓處理及暫時固定。
然後,使暫時固定之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通過輥壓機,再如圖4~7所示般,用第2下側平台17載置下一個透光性硬質基板26,最後成為保持於上側平台12側的狀態。接著,如圖8~圖13所示般,對先前製作之基板26、27黏合所成的積層物的上側之基板26的表面,將保持於上側平台12的基板26,在塗布固著劑於個別的基板之表面的狀態下,使其等黏合。
上述的操作係重複進行至所要積層的基板之片數。
接著,藉由進行用以使固著劑全體硬化的光照射,可一次形成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
具體而言,例如上述般,可自上方對由複數的基板所積層得到的積層物進行加壓處理,在其狀態下自下方進行光照射。
以上係針對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一邊參照圖式所做的說明,但本發明並非限定於此等實施形態,各種改變是可能的。
〔實施例〕 <發明例> 1.固著劑的製作
混合下述的(A)~(D)的成分製作成固著劑。準備2種固著劑。
(固著劑1)
做為(A)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為日本合成公司製「UV-3000B」(胺基甲酸酯丙烯酸酯,以下簡記為「UV-3000B」)20質量份、二羥甲基三環癸烷(共榮社化學公司製「LIGHT ACRYLATE DCP-A」,以下簡記為「DCP-A」)25質量份;做為(B)單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為丙烯酸2-羥基-3-苯氧基丙酯(東亞合成公司製「ARONICS M-5700」,以下簡記為「M-5700」)35質量份、苯酚環氧乙烷2莫耳改質丙烯酸酯(東亞合成公司製「ARONICS M-101A」)20質量份;做為(C)光聚合起始劑,為BDK:苄基二甲基縮酮(BASF公司製「IRGACURE 651」)4質量份;做為(D)不溶解於(A)~(C)的粒狀物質,為平均粒徑(D50)為100μm的單分散球狀交聯聚苯乙烯粒子(GANZ化成公司製「GS-100S」)0.3質量份;做為(其他)聚合抑制劑,為2,2-亞甲-雙(4-甲基-6-第三丁基苯酚)(住友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SUMILIZER MDP-S(In-D)」)0.1質量份。
(固著劑2)
做為(A)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為日本合成公司製「UV-3000B」(胺基甲酸酯丙烯酸酯,以下簡記為「UV-3000B」;重量平均分子量18000,多元醇化合物為聚酯多元醇,有機聚異氰酸酯化合物為異佛酮二異氰酸酯,(甲基)丙烯酸羥酯為丙烯酸2-羥乙酯)15質量份、二 環戊基二丙烯酸酯(日本化藥公司製「KAYARAD R-684」,以下簡記為「R-684」)10質量份;做為(B)單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為丙烯酸2-(1,2-環六羧醯亞胺)乙酯(東亞合成公司製「ARONICS M-140」,以下簡記為「M-140」)50質量份、苯酚環氧乙烷2莫耳改質丙烯酸酯(東亞合成公司製「ARONICS M-101A」)25質量份;做為(C)光聚合起始劑,為BDK:苄基二甲基縮酮(BASF公司製「IRGACURE 651」)1.5質量份;做為(D)不溶解於(A)~(C)的粒狀物質,為平均粒徑(D50)為100μm的單分散球狀交聯聚苯乙烯粒子(GANZ化成公司製「GS-100S」)0.6質量份;做為(其他)聚合抑制劑,為2,2-亞甲-雙(4-甲基-6-第三丁基苯酚)(住友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SUMILIZER MDP-S(In-D)」)0.1質量份。
(其他)熱膨脹性微膠囊(發泡起始溫度:75℃,松本油脂製藥股份有限公司製「F-36D」)3質量份。
(固著劑3)
做為(A)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為日本合成公司製「UV-3000B」(胺基甲酸酯丙烯酸酯,以下簡記為「UV-3000B」)15質量份、二環戊基二丙烯酸酯(日本化藥公司製「KAYARAD R-684」,以下簡記為「R-684」)15質量份;做為(B)單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為丙烯酸2-(1,2-環六羧 醯亞胺)乙酯(東亞合成公司製「ARONICS M-140」,以下簡記為「M-140」)45質量份、苯酚(環氧乙烷2莫耳改質)丙烯酸酯(東亞合成公司製「ARONICS M-101A」)25質量份;做為(C)光聚合起始劑,為BDK:苄基二甲基縮酮(BASF公司製「IRGACURE 651」)10質量份;做為(D)不溶解於(A)~(C)的粒狀物質,為平均粒徑(D50)為100μm的單分散球狀交聯聚苯乙烯粒子(GANZ化成公司製「GS-100S」)0.6質量份;做為(其他)聚合抑制劑,為2,2-亞甲-雙(4-甲基-6-第三丁基苯酚)(住友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SUMILIZER MDP-S(In-D)」)0.1質量份。
(固著劑4)
<第一劑>做為(A)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為日本合成公司製「UV-3000B」(胺基甲酸酯丙烯酸酯,以下簡記為「UV-3000B」)15質量份、二環戊基二丙烯酸酯(日本化藥公司製「KAYARAD R-684」,以下簡記為「R-684」)15質量份;做為(B)單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為丙烯酸2-(1,2-環六羧醯亞胺)乙酯(東亞合成公司製「ARONICS M-140」,以下簡記為「M-140」)45質量份、苯酚環氧乙烷2莫耳改質丙烯酸酯(東亞合成公司製「ARONICS M-101A」)25質量份;做為(C)光聚合起始劑,為BDK:苄基二甲基縮酮(BASF 公司製「IRGACURE 651」)25質量份;做為(D)不溶解於(A)~(C)的粒狀物質,為平均粒徑(D50)為100μm的單分散球狀交聯聚苯乙烯粒子(GANZ化成公司製「GS-100S」)1質量份;做為(其他)聚合抑制劑,為2,2-亞甲-雙(4-甲基-6-第三丁基苯酚)(住友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SUMILIZER MDP-S(In-D)」)0.1質量份;做為(F)有機過氧化物,為過氧化氫異丙苯(日本油脂公司製「PERCUMYL H」,以下簡記為「CHP」)2質量份。
<第二劑>做為(A)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為日本合成公司製「UV-3000B」(胺基甲酸酯丙烯酸酯,以下簡記為「UV-3000B」)15質量份、二環戊基二丙烯酸酯(日本化藥公司製「KAYARAD R-684」,以下簡記為「R-684」)15質量份;做為(B)單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為丙烯酸2-(1,2-環六羧醯亞胺)乙酯(東亞合成公司製「ARONICS M-140」,以下簡記為「M-140」)45質量份、苯酚(環氧乙烷2莫耳改質)丙烯酸酯(東亞合成公司製「ARONICS M-101A」)25質量份;做為(C)光聚合起始劑,為BDK:苄基二甲基縮酮(BASF公司製「IRGACURE 651」)25質量份;做為(D)不溶解於(A)~(C)的粒狀物質,為平均粒徑(D50)為100μm的單分散球狀交聯聚苯乙烯粒子(GANZ化成公司製「GS-100S」)1質量份; 做為(其他)聚合抑制劑,為2,2-亞甲-雙(4-甲基-6-第三丁基苯酚)(住友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SUMILIZER MDP-S(In-D)」)0.1質量份;做為(G)分解促進劑,為辛酸鈷(神東塗料股份有限公司製「辛酸鈷」,以下簡記為「Oct-Co」)2質量份。
2.透光性硬質基板之黏合
將做為透光性硬質基板的板玻璃(寬530mm×長420mm×厚0.7mm的板玻璃),使用前述圖1的構成之貼合裝置,作成由12片板玻璃藉由固著劑黏合之固著劑未硬化的狀態之積層物。裝置的運轉條件如下述。固著劑4係使用將第一劑與第二劑等量混合而成者。
<黏合裝置運轉條件>
.黏合壓力:400g/cm2
.黏合時間:180秒
.上側板玻璃之固著劑塗布量:5g
.下側板玻璃之固著劑塗布量:33g
3.輥壓
對製作的板玻璃進行輥壓,輥壓的條件如下:
.輥的數目:2對
.輥有無加熱:無
.線壓力:0.5kN/m
.輥寬度:1m
.移送速度:200mm/分鐘
.輥材質:矽氧橡膠
4.固著劑的硬化
對輥壓後的板玻璃的積層物之表面全體照射UV。照射條件如下:
.UV照射量:2000mJ/cm2(藉由365nm的受光器之累計照度計測定)
.UV照射時間:40秒
.UV光源:金屬鹵素燈
<固著劑之黏度>
用E型黏度計,在溫度25℃的條件下測定各固著劑的黏度。結果示於表1。
<拉伸剪切接著強度>
各固著劑的拉伸剪切接著強度係依照下述測定。結果示於表1。
拉伸剪切接著強度:依JIS K 6850測定。具體而言,係用做為被接著材的耐熱玻璃(商品名「耐熱PYREX(註冊商標)玻璃」,25mm×25mm×2.0mm),接著部位為直徑8mm的圓形,用製作的固著劑將2片耐熱玻璃黏合,使用UV照射機,以累計光量2000mJ/cm2(365nm的照度:160mW/cm2,iGrafx公司製「ECS-401GX(搭載金屬鹵化物燈之UV硬化裝置)」)的條件使其硬化,製作成拉伸剪切接著強度試驗片。製作成的試驗片,使用萬能試驗機,在溫度23℃、濕度50%的環境下,以拉伸速度10mm/分鐘測定拉伸剪切接著強度。
<硬度>
依下述測定各固著劑的硬度(Shore D)。結果示於表1。
在玻璃板上鋪設PET,使其與矽氧橡膠模框(28mmΦ×5mmt或28mmΦ×1mmt)密合,流入固著劑,在其上覆蓋PET,放置玻璃板後,使用UV照射機,以累計光量2000mJ/cm2(FUSION UV SYSTEMS JAPAN公司製「F-450-20(搭載金屬鹵化物燈之UV硬化裝置)」)的條件,自內與自外各照射1次,製作成硬度試驗片。對製作之試驗片,使用數值橡膠硬度計(高分子計器公司製,DD2-D型),在溫度23℃、濕度50%的環境下測定硬度。並重疊28mmΦ×1mmt的試驗片5片進行測定。
<剝離強度>
依下述進行各固著劑的剝離試驗。結果示於表1。
用固著劑將80mm四方的浮式玻璃彼此黏合後,使用UV照射機,以累計光量2000mJ/cm2(365nm的照度:160mW/cm2,iGrafx公司製「ECS-401GX(搭載金屬鹵化物燈之UV硬化裝置)」)的條件使其硬化,製作成剝離試驗的試驗片。將製作之試驗片浸漬於90℃的溫水中,測定迄至剝離的時間(分鐘)。
a)試驗片形狀:28mmΦ×5mmt
b)試驗片形狀:28mmΦ×1mmt(5片重疊)

Claims (22)

  1. 一種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之製造方法,其包含:1)準備第一透光性硬質基板的步驟;2)準備第二透光性硬質基板的步驟;3)在第一透光性硬質基板的第一面及/或第二透光性硬質基板的第一面塗布光硬化性固著劑的步驟;4)使第一透光性硬質基板的第一面與第二透光性硬質基板的第一面成為兩面平行相向的步驟;5)一邊維持前述平行狀態下,一邊對第一透光性硬質基板的第一面與第二透光性硬質基板的第一面施加壓力使其黏合以形成積層體的步驟;6)將前述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當成第一透光性硬質基板,重複進行步驟2)~5)至少一次,來形成黏合有至少3片透光性硬質基板而成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的步驟;以及7)至少同時進行特定時間之自該積層體最外面的一方或雙方之加壓處理及對該積層體的固著劑之光照射處理,且前述積層體內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的間隔之最大處減去最小處的差為40μm以下的範圍的步驟。
  2. 如請求項1所記載之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之製造方法,其中於步驟(5)中形成積層體後、或於步驟(6)或步驟(7)之間的兩者之一的時序中,施行下述步驟:5’)對被兩透光性硬質基板包夾而擴展的固著劑用光照射固著劑的局部、或用較步驟(7)低能量的光照射 固著劑全體,來形成暫時固定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的步驟。
  3. 如請求項1或2所記載之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之製造方法,其中步驟(7)係藉由用光朝向第二透光性硬質基板的表面照射而進行。
  4. 如請求項1或2所記載之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之製造方法,其中前述固著劑含有粒狀物質。
  5. 如請求項1或2所記載之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之製造方法,其中步驟(7)中之光照射量,以使用365nm的受光器之累計照度計所測定,為100mJ/cm2~5000mJ/cm2的範圍。
  6. 如請求項1或2所記載之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之製造方法,其中於前述步驟(6)中重複步驟(2)~(5)之前,對得到的積層體進行輥壓。
  7. 如請求項1或2所記載之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之製造方法,其中透光性硬質基板為蓋玻璃用途的板玻璃。
  8. 一種板狀製品之製造方法,其係包含:8)將使用如請求項1至7中任一項所記載之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之製造方法所得之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於厚度方向分割來形成所要數目之經分割之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的步驟;9)對經分割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分別進行加工成所要形狀的步驟;及10)將形狀加工後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藉由 加熱黏合而成的透光性硬質基板彼此予以剝離,來形成複數的板狀製品的步驟。
  9. 如請求項8所記載之板狀製品之製造方法,其係包含:在步驟(8)與步驟(10)之間,朝向經分割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的側面照射光,以使未硬化的固著劑硬化。
  10. 如請求項8或9所記載之板狀製品之製造方法,其中步驟(10)包含:將形狀加工後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浸漬於溫水中,使固著劑軟化成薄膜狀。
  11. 如請求項10所記載之板狀製品之製造方法,其中步驟(10)包含:在將形狀加工後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浸漬於溫水中之前,自該積層體的表面及/或側面以光照射。
  12. 一種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其係藉由如請求項1至7中任一項所記載之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之製造方法所製作而成。
  13. 一種光硬化性固著劑,其係於製作如請求項12所記載之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時用於接著各透光性硬質基板之間,其含有:(A)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B)單官能(甲基)丙烯酸酯、(C)光聚合起始劑;且(A)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與(B)單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的調配比為(A):(B)=5:95~95:5質量份。
  14. 如請求項13所記載之光硬化性固著劑,其係於上述(A)至(C)之外,更進一步含有(D)粒狀物質。
  15. 如請求項13或14所記載之光硬化性固著劑,其更進一步含有(E)熱膨脹性微膠囊。
  16. 如請求項13或14所記載之光硬化性固著劑,其更進一步含有(F)有機過氧化物、及(G)分解促進劑。
  17. 如請求項13或14所記載之光硬化性固著劑,其中在(A)及(B)的合計量100質量份中,(B)單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的含量為40~80質量份。
  18. 如請求項13或14所記載之光硬化性固著劑,其中在(A)及(B)的合計量100質量份中,(C)光聚合起始劑的含量為0.1~20質量份。
  19. 一種光硬化性固著劑,其係於製作如請求項12所記載之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時用於接著各透光性硬質基板之間,其含有:(A)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B)單官能(甲基)丙烯酸酯、(F)有機過氧化物、(G)分解促進劑;且(A)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與(B)單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的調配比為(A):(B)=5:95~95:5質量份。
  20. 如請求項19所記載之光硬化性固著劑,其更進一步含有(D)粒狀物質。
  21. 如請求項19或20所記載之光硬化性固著劑,其更進 一步含有(E)熱膨脹性微膠囊。
  22. 如請求項19或20所記載之光硬化性固著劑,其中在(A)及(B)的合計量100質量份中,(B)單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的含量為40~80質量份。
TW101145638A 2011-12-05 2012-12-05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ranslucent hard substrate laminate TWI59488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66022 2011-12-0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31037A TW201331037A (zh) 2013-08-01
TWI594887B true TWI594887B (zh) 2017-08-11

Family

ID=485743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45638A TWI594887B (zh) 2011-12-05 2012-12-05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ranslucent hard substrate laminate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WO2013084953A1 (zh)
TW (1) TWI594887B (zh)
WO (1) WO201308495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22469B2 (ja) * 2014-04-25 2018-05-09 ニッタ株式会社 基板加工方法
JP6440405B2 (ja) * 2014-08-18 2018-12-19 ニッタ株式会社 基板加工方法
JP2016224116A (ja) * 2015-05-27 2016-12-2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JP6895714B2 (ja) * 2016-03-30 2021-06-30 デンカ株式会社 薄厚基板用組成物及び仮固定方法
CN109291602A (zh) * 2018-10-25 2019-02-01 东莞市铭杨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网板附吸fpc与玻璃贴合绑定自动化设备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80387A (en) * 1992-10-13 1995-01-10 Loctite Corporation Lens blocking/deblocking method
US5624521A (en) * 1993-09-21 1997-04-29 Hed; P. Paul Method of holding optical elements without deformation during their fabrication
US6004413A (en) * 1995-12-19 1999-12-21 Couttenier; Andre Method for making a laminate and device for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method
US6309485B1 (en) * 1996-04-19 2001-10-3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e of laminated optical disc
US6475292B1 (en) * 2000-07-31 2002-11-05 Shipley Company, L.L.C. Photoresist stripping method
US20030054138A1 (en) * 2001-05-08 2003-03-20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Adhesive detackification
TW201139132A (en) * 2010-01-21 2011-11-16 Denki Kagaku Kogyo Kk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hard translucent plate laminate and apparatus for bonding hard translucent plat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05576B2 (ja) * 1993-11-12 2003-05-12 ダイセル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熱剥離性フィルム及び剥離方法
KR100991074B1 (ko) * 2005-06-14 2010-10-29 히다치 가세고교 가부시끼가이샤 적층 필름용 지지체의 평가 방법
KR101073153B1 (ko) * 2006-08-10 2011-10-12 덴끼 가가꾸 고교 가부시키가이샤 접착성 조성물 및 그것을 이용한 부재의 가고정 방법
JP2009256125A (ja) * 2008-04-15 2009-11-05 Shoda Techtron Corp 板ガラスの加工方法
MY162000A (en) * 2008-07-22 2017-05-31 Denka Company Ltd Method for provisional fixing/release of member and adhesive for provisional fixing suitable therefor
JP2010170606A (ja) * 2009-01-21 2010-08-05 Fujinon Corp プリズムアセンブリの製造方法
CN102714186A (zh) * 2010-01-20 2012-10-03 住友电木株式会社 半导体保护膜形成用膜及半导体装置
KR101824709B1 (ko) * 2010-01-21 2018-02-01 덴카 주식회사 투광성 경질 기판 적층체의 제조방법 및 투광성 경질 기판 라미네이팅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80387A (en) * 1992-10-13 1995-01-10 Loctite Corporation Lens blocking/deblocking method
US5624521A (en) * 1993-09-21 1997-04-29 Hed; P. Paul Method of holding optical elements without deformation during their fabrication
US6004413A (en) * 1995-12-19 1999-12-21 Couttenier; Andre Method for making a laminate and device for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method
US6309485B1 (en) * 1996-04-19 2001-10-3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e of laminated optical disc
US6475292B1 (en) * 2000-07-31 2002-11-05 Shipley Company, L.L.C. Photoresist stripping method
US20030054138A1 (en) * 2001-05-08 2003-03-20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Adhesive detackification
TW201139132A (en) * 2010-01-21 2011-11-16 Denki Kagaku Kogyo Kk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hard translucent plate laminate and apparatus for bonding hard translucent plat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3084953A1 (ja) 2015-04-27
TW201331037A (zh) 2013-08-01
WO2013084953A1 (ja) 2013-06-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030560B2 (ja) 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部材の仮固定方法
TWI537358B (zh) And a translucent hard substrate laminating apparatus
TWI516372B (zh) And a translucent hard substrate laminating apparatus
TWI541275B (zh) And a method for producing a plate-like product
KR101696331B1 (ko) 투광성 경질 기판 적층체의 가공 방법 및 판상 제품의 제조 방법
TWI522237B (zh) And a translucent hard substrate laminating apparatus
TWI594887B (zh)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ranslucent hard substrate laminate
JP6275375B2 (ja) 組成物を用いた部材の仮固定方法
TWI574839B (zh) Processing method of hard substrate laminated body and fastening fixture
WO2012077645A1 (ja) 硬質基板積層体の加工方法及び板状製品の製造方法
TW201522081A (zh) 積層體、積層體之製造方法以及積層體之剝離方法
JP2017206398A (ja) 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TW201504179A (zh) 硬質基板積層體及硬質基板積層體之製造方法
JP5916620B2 (ja) 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体の剥離方法及びこれを使用した板状製品の製造方法
JP5831887B2 (ja) 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体の加工方法及びこれを使用した板状製品の製造方法
TW201505840A (zh) 積層體及其製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