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93458B - Drinking water manufacturing equipment and method of making drinking water - Google Patents

Drinking water manufacturing equipment and method of making drinking water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93458B
TWI593458B TW101127774A TW101127774A TWI593458B TW I593458 B TWI593458 B TW I593458B TW 101127774 A TW101127774 A TW 101127774A TW 101127774 A TW101127774 A TW 101127774A TW I593458 B TWI593458 B TW I59345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reverse osmosis
osmosis membrane
flow path
permeat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277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323064A (zh
Inventor
Yasushi Kanzaki
Satoru Hirose
Original Assignee
Greenar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narm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enarm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3230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230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934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9345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008Control or steering system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in subclass C02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61/00Processes of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e.g. dialysis, osmosis or ultrafiltration; Apparatus, accessories or auxiliary oper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01D61/02Reverse osmosis; Hyperfiltration ; Nanofiltration
    • B01D61/025Reverse osmosis; Hyperfiltr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61/00Processes of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e.g. dialysis, osmosis or ultrafiltration; Apparatus, accessories or auxiliary oper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01D61/02Reverse osmosis; Hyperfiltration ; Nanofiltration
    • B01D61/12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 C02F1/441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by reverse osmosi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6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electrochemical metho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5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addition or application of a germicide or by oligodynamic treatm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68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addition of specified substances, e.g. trace elements, for ameliorating potable wat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311/00Details relating to membrane separation process operations and control
    • B01D2311/08Specific process operations in the concentrate strea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313/00Details relating to membrane modules or apparatus
    • B01D2313/18Specific valv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001Processes for the treatment of water whereby the filtration technique is of importance
    • C02F1/003Processes for the treatment of water whereby the filtration technique is of importance using household-type filters for producing potable water, e.g. pitchers, bottles, faucet mounted devic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3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irradiation
    • C02F1/3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irradiation with ultraviolet ligh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ion-exchang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6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electrochemical methods
    • C02F1/4608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electrochemical methods using electrical discharg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1/00Nature of the contaminant
    • C02F2101/006Radioactive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9/00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parameters in water treatment
    • C02F2209/40Liquid flow rat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303/00Specific treatment goals
    • C02F2303/16Regeneration of sorbents, filt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9/00Multistage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Nanotechn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 Treatment Of Water By Ion Exchange (AREA)
  • Water Treatment By Sorption (AREA)
  • Water Treatment By Electricity Or Magnetism (AREA)

Description

飲用水製造裝置及飲用水製造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用來製造從自來水除去雜質的飲用水之裝置及方法。
近年,對於更安全的飲用水之期望升高,被開發出用來進行飲用水製造之各種機器、方法等。在這些的機器、方法等,在用來分離要處理的水中所含之雜質的目的,採用各種分離膜。在這些分離膜中,逆滲透膜(RO膜)能夠分離要處理的水中所含之幾乎所有的雜質,因此,在一般家庭、醫院、飲食店等,對該裝置的利用逐漸增加。
但,在利用逆滲透膜,從自來水分離雜質之飲用水製造裝置及方法,會有以下的問題存在。
第一,當自來水供給至逆滲透膜時,隨著時間經過,自來水所含的離子、鹽類等的雜質會堆積於逆滲透膜的膜面,造成透水性降低,每單位時間之滲透水量減少。自來水中所含的雜質,在不織布、活性碳等的前處理中無法完全地除去,無法避免在逆滲透膜的表面形成雜質的堆積層。因此,在使用逆滲透膜之裝置,必須進行逆滲透膜的定期性短時間的更換。又,為了抑制堆積讓逆滲透膜長壽命化,可考量提高在逆滲透膜面之流速,但,因此必須增大供給至膜之自來水的流量,在此情況,比起自來水,滲透水的比例變小。
第二,逆滲透膜會將自來水所含的用來除菌之大半氯除去,故,所獲得的滲透水,除菌能力低,在被細菌污染的情況,無法抑制其繁殖。
第三,由於逆滲透膜會將幾乎所有自來水所含的礦物質分離,故,來自於逆滲透膜之滲透水,無法直接成為被評價成「好喝的水」之飲用水。
作為使用逆滲透膜之製水技術,例如有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0-189962號公報)。此專利文獻1揭示有不使用將被處理液昇壓之昇壓手段而將被處理液供給至製水匣,並且具備藉由沖洗來洗淨製水匣的逆滲透膜之手段的裝置之技術。在專利文獻1的裝置,來自於製水匣之廢棄水分歧成通過壓力調整閥的通路和通過沖洗閥的流路之2個流路,當進行沖洗時,打開沖洗閥。
在專利文獻1的技術,不將被處理水進行加壓而直接供給至逆滲透膜。在本技術,即使不進行加壓也能夠以高產率(50%以上)獲得滲透水是因為利用以低壓且有效率地作動之逆滲透膜之故。但,對從自來水製造飲用水之家庭用的小型飲用水製造裝置及方法使用如此高性能之逆滲透膜上,會有成本上的問題產生。因此,在這樣的飲用水製造裝置及方法,不得不使用非低壓逆滲透膜之一般性能的逆滲透膜,但,在依據各種狀況,供給至逆滲透膜之被處理水的壓力低的情況,無法獲得使多數的水分子通過逆滲透膜的極微小的孔之充分的壓力,其結果,會有無法以高產率獲得滲透水之問題。特別是在家庭用的飲用水製造 裝置,自來水及滲透水,不僅通過製水匣,也會通過用來除去雜質之其他過濾器、賦予作為飲用水所必要的性質之各種處理層、為了緊緻化而採用之彎曲細微的配管等之際,換產生大的壓力損失。因此,為了穩定地獲得飲用水,被要求以一定的壓力使自來水及滲透水流動,必須對自來水賦予一定的穩定壓力,讓飲用水的產率不會被所供給之自來水本身的壓力變動所左右。又,由於為了除去膜面的堆積層,需要一定以上的流速及流量,故,即使在被處理水未加壓的狀態下進行膜的洗淨,無法充分地除去堆積物。
在專利文獻2(日本特表2008-534278號公報),揭示有自動洗淨淨水器內的膜過濾器之裝置。該裝置具備有:當供給至膜過濾器之水的水壓成為適當水壓以上時,將水進行加壓用之泵浦;用來可執行從該時間點,以預定的時間間隔週期性地執行膜過濾器的內部之水的沖洗動作之控制部;及在沖洗動作期間,用來打開膜過濾器的沖洗管之沖洗調節閥。專利文獻2所記載的裝置,由於廢棄水的流路為1個,故,容易產生膜的性能劣化,並且,會有無法充分地進行膜的堆積物除去之問題。亦即,專利文獻2的裝置,採用當未進行膜的洗淨時,沖洗調節閥被關閉,而當進行膜的洗淨時,沖洗調節閥打開的方式。因此,該裝置,在未進行膜的洗淨時,亦即進行利用膜之過濾的期間,供給至膜的水的壓力會對膜呈直角地作用,因此,雜質、異物等容易進入到膜中。其結果,無法充分地進行膜的 洗淨,容易產生膜的性能劣化。因此,會有需要在短時間更換逆滲透膜之問題。
作為用來洗淨分離膜之技術,亦有使用逆洗技術之情況。逆洗係指藉由供給自分離膜的滲透水側加壓的洗淨水,來將膜洗淨之技術。該技術係在除去膜的堆積物上有效,但,在使用逆滲透膜的裝置之情況,會有當自滲透水側施加壓力時,逆滲透膜從該支承體剝離之虞,因此,一般在使用逆滲透膜之家庭用的飲用水製造裝置無法採用。
作為對藉由逆滲透膜除去了雜質之水賦予抗菌性的技術,具有例如專利文獻3(日本專利4661583號公報)。該技術係對被膜過濾匣進行過處理的水,使用自施加有電壓之電極溶出銀離子的抗菌單元添加金屬離子之技術。在該技術,由於施加了電壓之電極為銀離子的放出源,故,在添加銀離子作業上需要電源。且,會有為了控制銀離子的濃度,而需要控制水的流量,再因應其,使電流流動之精密管理技術的問題。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0-189962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表2008-534278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專利第4661583號公報
[專利文獻4]日本專利第4601361號公報
本發明之目的係提供既可達到逆滲透膜的長壽命化,又能以高產率穩定地製造飲用水飲用水製造裝置及方法。且,本發明之其他目的係在於提供不需要進行特別控制及電源,能夠對飲用水賦予適當持續的抗菌性,可將接近自然水之量的礦物質添加於飲用水之飲用水製造裝置及方法。
在本發明的第1的態樣,本發明係提供飲用水製造裝置,其使用逆滲透膜除去自來水中的雜質,用以製造賦予持續的抗菌性之含有礦物質飲用水。本裝置具備有:將自來水加壓之泵浦;將已被加壓的自來水分離成包含雜質之廢棄水與滲透水的逆滲透膜;及儲存滲透水之水槽。廢棄水係通過並列的第1流路及第2流路被排出。本裝置還具備流量調整單元,流量調整單元具有:流量調整用閥,其設在第1流路,控制在該流路流動的廢棄水的流量;流路開放用閥,其設在第2流路,將該流路進行開閉;及控制裝置,控制該流路開放用閥的開閉。在本裝置,當進行飲用水製造時,藉由關閉流路開放用閥,調整流量調整用閥的流量來維持滲透水的流量。當進行逆滲透膜的洗淨時,藉由一邊維持自來水的加壓一邊以控制裝置打開流路開放用閥,剝離堆積在逆滲透膜的表面之雜質。
流路開放用閥係藉由控制裝置之控制,以預定的間隔 及時間打開為佳。流路開放用閥開放之間隔係每次5分鐘~60分鐘,流路開放用閥開放的時間為10秒~40秒為佳。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本裝置還具備:藉由與滲透水接觸,用來對滲透水添加銀離子之由含銀多孔質陶瓷所構成之材料。藉由與該材料接觸,能夠對滲透水添加5~90ppb的濃度之銀離子。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本裝置還具備:用來對供給至逆滲透膜之自來水流通脈衝電流之脈衝電流施加單元。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本裝置還具備:藉由讓滲透水通過來對滲透水添加礦物質,使滲透水的硬度及蒸發殘留物與自然水成為相同之天然石填充層,其由1種或複數種天然石所構成。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本裝置還具備:用來自滲透水除去藉由逆滲透膜無法除去之離子的離子交換樹脂層;及用來自滲透水除去藉由逆滲透膜無法除去之放射性元素的添加銀之活性碳層。
在本發明的第2態樣,本發明係提供飲用水製造方法,其使用逆滲透膜除去自來水中的雜質,用來製造賦予持續的抗菌性之含有礦物質飲用水。本方法包含有:將自來水加壓之製程;藉由逆滲透膜,將已被加壓的自來水分離成包含雜質之廢棄水與滲透水的製程;經由並列的第1流路及第2流路,將廢棄水予以廢棄之製程;及將滲透水除存在水槽之製程。在本方法,當進行飲用水製造時,藉由 關閉第2流路,調整流動於第1流路之廢棄水的流量,可維持滲透水的流量。當進行逆滲透膜的洗淨時,藉由一邊維持朝自來水之加壓一邊打開第2流路,可剝離堆積在逆滲透膜的表面之雜質。第2流路係藉由控制裝置之控制,以預定的間隔及時間開放。第2流路開放之間隔為每次5分鐘~60分鐘,第2流路開放的時間為10秒~40秒為佳。
若依據上述結構,藉由將供給至逆滲透膜之自來水加壓、並且維持飲用水製造時之廢棄水的流量,不會被自來水本身的壓力變動所左右,可維持對供給至逆滲透膜之自來水量的滲透水量的比例大之狀態亦即高產率狀態。且,由於逆滲透膜的洗淨係以一定的間隔、一定的時間實施,不會在造成每次的洗淨效果降低,故,可在長期間範圍不需更換逆滲透膜而能夠製造飲用水。且,藉由對供給至逆滲透膜之自來水賦予脈衝電流,使得逆滲透膜的表面之堆積物的形成量變少,就算形成,該堆積物的組織也脆弱,因此藉由逆滲透膜的洗淨,容易將其剝離。依據這些效果的結果,若依據本發明之裝置及方法,既可達到逆滲透膜的長壽命化,又能以高產率穩定地製造飲用水。
又,若依據上述結構,不需要進行採用電路之電流量的特別控制及管理,即可對飲用水添加銀離子,並且能夠 將飲用水的硬度及蒸發殘留物設定在適當的範圍內。作為這些效果的結果,若依據本發明之裝置及方法,能夠從自來水製造具有持續的抗菌性且接近自然水的性質的飲用水。
以下,參照圖面,詳細地說明本發明之飲用水製造裝置及方法。
1.裝置的結構概要
圖1係顯示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之飲用水製造裝置的概略構成圖。圖1之飲用水製造裝置1具備有效果的逆滲透膜的洗淨機能,在3000小時以上的長期間不需要更換逆滲透膜,能以高產率穩定地製造飲用水。又,裝置1可藉由除去自來水所含的雜質並且藉由添加銀離子及礦物質,從自來水製造賦予持續的抗菌性、且含有與自然水大致相同程度量的礦物質之飲用水。
在本發明,要處理的水為自來水。自來水,一般係以約0.3MPa~大約0.4MPa的供給壓力,經過因應需要所設置之給水閥10進行供給。
裝置1具備有:包含逆滲透膜52之雜質除去單元50;及用來調整來自於雜質除去單元50之廢棄水的流量的流量調整單元60。雜質除去單元50係用來將自來水分離成藉由逆滲透膜52將雜質除去後之滲透水、和包含雜質 之廢棄水。裝置1利用以流量調整單元60控制飲用水製造時及逆滲透膜洗淨時之廢棄水的流量,能夠使滲透水的產率穩定地提昇,並且可使逆滲透膜52長壽命化。
裝置1還具備有:用來對來自於雜質除去單元50之滲透水添加銀離子的銀離子添加單元70;及用來對滲透水添加礦物質之礦物質添加單元80。由於自來水所含的氯被逆滲透膜52所除去,故,在滲透水被細菌污染之情況,無法防止細菌的繁殖。銀離子添加單元70具備含銀多孔質陶瓷72,藉由滲透水與含銀多孔質陶瓷72接觸,對滲透水添加銀離子,藉以對滲透水賦予抗菌性。
又,自來水所含的幾乎所有的礦物質會被逆滲透膜52所除去。但,這樣的滲透水,由於雜質極少,故溶解速度快,對人體而言,無法稱為有益健康。又,這樣的滲透水,作為飲用水也無法被稱為所謂「好喝的水」。裝置1的礦物質添加單元80係具備天然石填充層82,藉由滲透水通過天然石填充層82,對滲透水添加適當量的礦物質,可將滲透水作成為所謂「好喝的水」。
裝置1還具備用來將自來水加壓之泵浦30。雖然自來水已被加壓,但,即使將該自來水直接供給至逆滲透膜52,由於用來透過逆滲透膜52之壓力也低,並會產生壓力變動,故,無法以高產率穩定地獲得滲透水。因此,藉由泵浦30對自來水施加壓力,適當地調整流量調整單元60之廢棄水的流量,能夠將來自於逆滲透膜52之滲透水的量穩定地增多。
裝置1,亦可在雜質除去單元50之前,還具有例如不織布過濾器20及活性碳過濾器40之各種的前處理過濾器。由於這些過濾器可將自來水所含的較大異物、殘留氯等以一定的等級予以除去,故,有助於逆滲透膜52的長壽命化。
裝置1,亦可在雜質除去單元50之後,還具有離子交換樹脂層90、添加銀之活性碳層92之各種的後處理裝置。逆滲透膜52,雖可以除去自來水所含的幾乎所有的雜質,但,在因某種理由產生逆滲透膜52的劣化之情況,會有極微量的雜質混入滲透水之情況產生。為了從滲透水除去這樣的雜質,讓滲透水通過離子交換樹脂層90、添加銀之活性碳層92之各種的後處理裝置為佳。
由於放射性物質的碘會與銀產生穩定化合物,故,在離子交換樹脂層90之後,使其通過添加銀之活性碳層92能夠加以除去。且,亦可設置用來將滲透水進行殺菌之紫外線殺菌器。
所製造之飲用水儲存於水槽96。由於儲存在水槽96之飲用水含有銀離子,故,賦予有即使長時間儲存的狀態予以維持,細菌也不會繁殖之持續的抗菌性。裝置1,除了銀離子添加單元70外,還可構成為在水槽96內部保持含銀多孔質陶瓷72。在該情況,不僅銀離子添加單元70,即使在水槽96的內部,亦可使滲透水與含銀多孔質陶瓷72接觸。裝置1還可構成為不設置銀離子添加單元70,而僅在水槽96內部保持含銀多孔質陶瓷72。在該情況 ,對滲透水,是在水槽96內部添加銀離子。藉由使滲透水在水槽96內部中與含銀多孔質陶瓷72接觸,使得對水槽內的滲透水,可更有效地賦予抗菌性。
2.裝置之詳細結構、及飲用水製造方法
以下,詳細說明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之飲用水製造裝置的詳細結構,並說明飲用水的製造方法。
<前處理過濾器>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所供給之自來水係通過設在雜質除去單元50之前且為例如不織布過濾器20及活性碳過濾器40之各種的前處理過濾器為佳。藉由這些的過濾器,能夠以一定的等級除去自來水所含的較大異物、殘留氯等。不織布過濾器20及活性碳過濾器40可採用此技術領域之習知者。
<泵浦>
在本發明,自來水在被供給至雜質除去單元50之前,受到泵浦30所加壓。自來水,一般多數以約0.3MPa~大約0.4MPa的供給壓力所供給,但,會有依據狀況,供給壓力產生變動之情況。自來水的供給壓力也會依據建築物、區域而有所不同。在自來水的供給壓力低之情況,會有即使將自來水供給至逆滲透膜52,也無法以高產率穩定地獲得滲透水之情況。因此,為了防止因自來水的供給壓 力造成滲透水的產率變動,且可穩定地獲得滲透水,設置將供給至逆滲透膜之自來水的壓力維持在一定的壓力之泵浦30。藉由泵浦30所賦予的壓力,大約0.5MPa~大約1.2MPa。泵浦30的設置位置未特別限定,但,非雜質除去單元50之正前方為佳,在不織布過濾器20與活性碳過濾器40之間為更佳。當泵浦30設置在雜質除去單元50之正前方時,由於因泵浦30的加壓所引起之自來水的脈動會直接傳達到逆滲透膜52,故,會有逆滲透膜52的壽命變短之虞。
<雜質除去單元>
被泵浦30所加壓且通過不織布過濾器20及活性碳過濾器40之自來水,供給至雜質除去單元50,被分離成不含雜質之滲透水、和包含雜質之廢棄水。在本發明,使用逆滲透膜52,作為用來除去雜質之膜。逆滲透膜52係具有大約0.0001μm的尺寸之微細孔,且具有水分子可透過、但水分子以外的離子、鹽類、有機物、重金屬、細菌等的雜質無法透過的性質之過濾膜。透過逆滲透膜52之滲透水會成為幾乎無雜質之純水。作為在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所使用的逆滲透膜52,能夠使用例如陶氏化學社(Dow Chemical Company)之膜(membrane)過濾器75GPD。作為雜質除去單元50,使用在壓力容器內組裝有逆滲透膜52之螺旋型元件為佳,但,不限於此,亦可因應需要使用中空絲型、管狀型等之各種的元件。雜質除去單元50具有 供加壓的自來水流入的流入口;供透過逆滲透膜52之滲透水流出的流出口;及供包含未透過逆滲透膜52的雜質之廢棄水流出的流出口。
<流量調整單元>
未透過逆滲透膜52之水,作為廢棄水自雜質除去單元50排出。廢棄水會含有被逆滲透膜52所分離的雜質的一部分。在本發明,廢棄水的流量係藉由流量調整單元60進行調整。圖2係顯示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之裝置的廢棄水的第1流路61及第2流路63以及流量調整單元60的概略構成圖。在雜質除去單元50的廢棄水的流出口的下游,並列地設有作為廢棄水的流路之第1流路61及第2流路63。流量調整單元60具有:設在第1流路61的途中之流量調整用閥62;及設在第2流路63的途中之流路開放用閥64。第1流路61及流量調整用閥62係當進行飲用水製造時,供包含未透過逆滲透膜52的雜質之廢棄水通過。當進行飲用水製造時,流路開放用閥64關閉,而廢棄水不會通過第2流路63。
裝置1係調整流量調整用閥62的開度亦即調整廢棄水的流量,使得在飲用水製造開始時能以一定以上的產率獲得滲透水。在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滲透水與廢棄水之比例係1:1~2:1為佳。流量調整用閥62係採用可進行廢棄水的流量的微妙調整之針閥為佳。藉由使用可進行微妙流量調整之針閥,能夠將供給至逆滲透膜52之自來水 的壓力予以最適當化而維持滲透水的流量,能更穩定地提昇滲透水的產率。
在本發明之飲用水製造裝置,具有使逆滲透膜52長壽命化用之機能。自來水所含的雜質,會有即使使用不織布過濾器20及活性碳過濾器40等進行前處理,也無法完全地除去之情況。因此,在逆滲透膜52的膜面,會因持續使用而逐漸地形成雜質的堆積層。當在膜面雜質堆積時,則會造成透水速度降低,每時間單位所能獲得之滲透水的量逐漸降低。因此,為了以高產率穩定地製造飲用水,需要適當地除去堆積物。
因此,在本發明之飲用水製造裝置,如圖2所示,讓供廢棄水通過之流路分歧成第1流路61及第2流路63,在第2流路63設置流路開放用閥64。流路開放用閥64為開閉第2流路63之閥。藉由流路開放用閥64,打開第2流路63再閉鎖後到下一次打開流路63為止的時間、和從1次打開到關閉之時間,是藉由控制裝置66進行控制的。藉由以預定的間隔、預定的時間期間打開流路開放用閥64,能夠有效地剝離堆積在逆滲透膜52的膜面之雜質,可將剝離的雜質與廢棄水一同排出。在流路開放用閥64打開期間,維持泵浦30對自來水之加壓。藉由一邊維持泵浦30對自來水的加壓狀態一邊打開流路開放用閥64,能夠使逆滲透膜52的膜面之流速變大,因此,影響到膜面的雜質之剪斷力變大,使得洗淨能力提昇。為了容易進行藉由控制裝置66之控制,流路開放用閥63係電磁閥為 佳。
為了達到逆滲透膜52的長壽命化,廢棄水的流路開放用閥64之開放,需要以適當的間隔、適當的時間期間來實施。在本發明,廢棄水的流路開放用閥64係每次大約5分鐘~大約60分鐘打開一次為佳,每大約15分鐘~大約45分鐘打開一次為更佳。又,廢棄水的流路開放用閥64,在每次的開放,開放大約10秒~大約40秒為佳,開放大約20秒~大約30秒為更佳。流路開放用閥64的開放間隔,由於若短間隔時間,則可頻繁地除去雜質,使得逆滲透膜52的壽命變長,但,過短時,不僅該效果小、且在開放期間,所供給的水的大部分會被廢棄,因此,透過逆滲透膜之水相對地減少,並不經濟。另外,當開放間隔過長時,則從洗淨到洗淨為止的期間之朝膜面所堆積的堆積物增加,造成1次的洗淨時之雜質的除去不充分,故,早期就會導致滲透水量的降低,其結果,變得必須在短循環就更換逆滲透膜52。又,在開放流路開放用閥64之時間過短之情況,堆積在膜面之雜質無法充分剝離,而在過長之情況,會造成廢棄水的量增加,並不經濟。
<本發明的裝置對專利文獻1的技術之有利效果>
如本案說明書的先前技術部分所作的說明,在專利文獻1的技術中,不論在飲用水製造時及逆滲透膜洗淨時,供給水均未被加壓。這是因為在專利文獻1的技術,採用即使被處理水為低壓也可有效地作動之低壓逆滲透膜。相 對於此,在採用更泛用之逆滲透膜的本發明,不論在飲用水製造時及逆滲透膜洗淨時,均藉由泵浦30始終對自來水施加壓力。因此,本發明之裝置,即使使用泛用的逆滲透膜,飲用水製造時之滲透水的產率也高,且在逆滲透膜洗淨時可增大影響到膜面的雜質之剪斷力,可提昇洗淨能力。
又,在本發明,藉由使用泵浦30,不受自來水本身的供給壓力之變動所影響,可對逆滲透膜52供給始終呈一定的壓力之自來水,能夠穩定地獲得滲透水。
<本發明的裝置對專利文獻2的技術之有利效果>
在專利文獻2,僅設有用來進行膜的沖洗之閥。相對於此,在本發明,除了用來進行逆滲透膜的洗淨之第2流路63及流路開放用閥64外,另外設有當進行一般的飲用水製造時,供廢棄水流動之第1流路61及流量調整用閥62。藉由該結構,不易產生膜的性能劣化,當進行飲用水製造時,能將供給至逆滲透膜52之自來水的壓力最理想化而維持滲透水的流量,能夠穩地定提昇滲透水的產率,並且,在逆滲透膜52的洗淨後,僅將流路開放用閥64關閉,即可讓裝置迅速地回復到供給至逆滲透膜52之自來水的壓力被最理想化的狀態。
且,專利文獻2需要檢測壓力,在依據該壓力來開關沖洗閥,相對於此,在本發明,始終以一定的循環進行沖洗。因此,在本發明之裝置,由於在藉由流路開放 用閥64的一次的開放無法除去的量之雜質堆積到膜面之前,能夠以一定的間隔將逆滲透膜52予以洗淨,故,可在長期間不用更換逆滲透膜52,能高產率且穩定地製造飲用水。
<脈衝電流施加單元>
在本發明之裝置,在較雜質除去單元50更上游的任意位置,能夠設置對自來水流動脈衝電流之脈衝電流施加單元42。在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在不織布過濾器20及活性碳過濾器40之各種的前處理過濾器設置脈衝電流施加單元42,對通過這些過濾器之自來水賦予脈衝電流為佳。依據賦予脈衝電流所產生之效果(還尚未完全被弄清),藉由在配管內所產生之電磁場的變化,使成為逆滲透膜的表面之堆積物的原因之離子、分子等相互地反衝,能夠抑制凝聚產生之效果。亦即,藉由對自來水賦予脈衝電流,藉由在配管內所產生的電磁場的變化,抑制配管內的自來水所含的雜質的凝聚,因此,比起不賦予脈衝電流之情況,逆滲透膜的表面之堆積物的形成量少。又,就算形成有堆積物,其組織也脆弱,故,藉由逆滲透膜的洗淨,能容易將其剝離。作為這些效果的結果,使得逆滲透膜的性能降低變緩,有助於長壽命化。脈衝電流係可使用脈衝電源44和捲繞於自來水所通過之配管、過濾器的框體等的外周之線圈46來產生。在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藉由脈衝電源44,產生頻率50~60Hz、電流值1mA~20mA、負載比 45~55%之脈衝為佳。所產生之脈衝電流,理想為捲繞在用來收容不織布過濾器20或活性碳過濾器40之框體的外周且理想為捲繞80~130圈之線圈46。利用以流動於線圈之脈衝電流所產生的磁場,讓脈衝電流流動於自來水。脈衝電源44係在泵浦30運轉期間作動為佳。
<銀離子添加單元>
透過雜質除去單元50而被除去了雜質之滲透水,其次通過用來對滲透水添加銀離子之銀離子添加單元70為佳。透過逆滲透膜52而除去了雜質之滲透水被除去氯。因此,在滲透水被細菌等污染之情況,無法防止細菌等的繁殖。特別是如本發明之裝置這種從自來水製造飲用水之家庭用的裝置,所製造之飲用水會有長時間除存在水槽之情況,當在該水槽內中飲用水被細菌等所污染時,會有對人體造成顯著的壞影響之虞。
銀離子會呈現對細菌等極強的殺菌力,且幾乎不會對人體產生壞影響,因此,近年,被使用來作為淨水器的殺菌材料。在本發明之裝置,藉由對來自於雜質除去單元50之滲透水添加銀離子,對滲透水賦予持續的抗菌性為佳。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之裝置,可具備用來添加銀離子之銀離子添加單元70。銀離子添加單元70係具有含銀多孔質陶瓷72所構成之材料,藉由滲透水與含銀多孔質陶瓷72接觸,可對滲透水添加銀離子,其結果,可對滲透水賦予持續的抗菌性。
為了獲得由銀離子所產生之抗菌性,需要將數ppb以上的濃度之銀離子添加至滲透水。在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作為含銀多孔質陶瓷72,能夠使用如專利文獻4(日本專利第4601361號公報)的實施例1所揭示之由多孔質陶瓷所構成的顆粒狀銀離子水生成用材料。在本實施形態,在銀離子添加單元70,構成為通過單元70之滲透水與該顆粒接觸。藉由滲透水與顆粒接觸,使得銀離子自顆粒溶出至滲透水,也不需要進行使用特殊技術之電氣性控制、也不需要進行複雜的銀離子濃度管理,能夠將一定的濃度之銀離子穩定地添加至滲透水。使用該顆粒所添加之銀離子的濃度為大約5ppb~大約90ppb以下。所添加之銀離子的濃度,係可藉由改變顆粒所含的銀之含有量或銀離子添加單元70內的顆粒之數量,加以適宜調整。在日本,雖未有影響健康之銀離子的濃度的基準,但,在美國環境保護廳(EPA),其上限被訂定在100ppb,藉由使用含銀多孔質陶瓷72,能夠穩定地符合該條件。
再者,來自於雜質除去單元50之滲透水,最終會被儲存在水槽96。在雜質除去單元50與水槽96之間,組合設置銀離子添加單元70、礦物質添加單元80、離子交換樹脂層90、及添加銀之活性碳層92之各種的單元等為佳,但,滲透水通過各單元等之順序,未特別限定。
<礦物質添加單元>
來自於雜質除去單元50之滲透水係通過用來對滲透 水添加礦物質之礦物質添加單元80為佳。來自於雜質除去單元50之滲透水,由於雜質極少,故,溶解速度快,無法稱為對人體有益健康之狀態。又,這樣的滲透水,藉由逆滲透膜52,除了有機物、微生物等以外,亦除去了大部分之自來水所含的礦物質,作為飲用水,雖然安全,但無法稱為所謂「好喝的水」。因此,為了將來自於雜質除去單元50之滲透水作為飲用水,添加適當量的礦物質為佳。本發明之裝置,具備有用來添加礦物質之礦物質添加單元80。在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礦物質添加單元80係具有天然石填充層82,藉由滲透水通過天然石填充層82,可對滲透水添加礦物質,其結果,能將滲透水作成為所謂「好喝的水」。
舊厚生省之好喝的水研究會,依據調查全國自來水之結果,作為好喝的水的水質,提案以下之基準。
這些項目,皆為影響水的好喝度之因子,但,尤其是 鈣、鎂、鈉、鉀等的礦物質對水的好喝度極為重要,因此,需要將蒸發殘留物與硬度作成為適當值。
為了對透過了逆滲透膜52之滲透水添加礦物質而將蒸發殘留物與硬度作成為適當值,在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可採用組合從天然岩石等不會溶出對人體健康有害之重金屬等者的天然石填充層82。礦物質添加單元80係在單元內設有天然石填充層82,進入到礦物質添加單元80之滲透水通過天然石填充層82而從礦物質添加單元80出來。作為使用於天然石填充層82之天然石,能夠將石灰石、珊瑚化石、石英、麥飯石等適宜組合加以使用。天然石填充層82,可構成為依據各天然石的種類作成1個層,其全體藉由複數層來構成,亦可將複數種的天然石予以混合而作為1個層來構成。
蒸發殘留物及硬度,以天然石填充層82的天然石的結構、和天然石填充層82內之滲透水的滯留時間來決定。在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透過礦物質添加單元80之滲透水,係硬度2~50mg/L、蒸發殘留物5~100mg/L為佳,硬度2~30mg/L、蒸發殘留物5~50mg/L為更佳。硬度2~50mg/L、蒸發殘留物5~100mg/L係與積在深山之雪或冰河在地底中長時間被過濾所獲得之「自然水」相等的硬度及蒸發殘留物的量。當硬度較50mg/L大、蒸發殘留物較100mg/L大時,會失去自然水所具有的清爽度,並不理想。又,當硬度較2mg/L小、蒸發殘留物較5mg/L小時,會有無味道之映像,無法感到好喝。再者,藉由本發明之 裝置及方法所製造的滲透水的硬度及蒸發殘留物的值,並非與上述好喝的水研究會之基準一致,但,這是因為好喝的水研究會之基準為依據自來水的調査結果者,對自來水所感到的好喝度和對自然水所感到的好喝度並不一樣之故。本發明者們,是以藉由本發明之裝置及方法,製造具有與自然水相等的「好喝度」之飲用水為目的。
<其他裝置>
逆滲透膜52係可將自來水所含的幾乎所有的雜質予以除去,但,在因某種理由造成逆滲透膜52的劣化產生之情況,會有極微量的雜質混入至滲透水的情況產生。為了將這些雜質從滲透水除去,在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讓滲透水通過離子交換樹脂層90及添加銀之活性碳層92之各種裝置為佳。這些裝置,可使用熟習該項技術者習知之裝置。
作為離子交換樹脂層90,可使用陰離子交換樹脂層、陽離子交換樹脂層、或將陰離子交換樹脂層與陽離子交換樹脂層組合者。特別是需要從滲透水除去對人體有害之物質,可舉出硝酸性氮及放射性物質。在滲透水含有極微量的硝酸性氮之情況,在逆滲透膜52之後設置陰離子交換樹脂層為佳。又,在滲透水含有極微量的放射性物質的銫之情況,在逆滲透膜52之後設置陽離子交換樹脂為佳。作為其他情況,即使某種離子化後的有害物質通透過逆滲透膜,藉由將陰離子交換樹脂層與陽離子交換樹脂層加以 適當地組合,能夠從滲透水將這些有害物質除去。
在透過逆滲透膜52之極微量的放射性碘含於滲透水之情況,設置添加銀之活性碳層92為佳。放射性碘,由於在與銀之間形成穩定化合物,故,藉由使滲透水通過添加有銀之活性碳層,能將其除去。
再者,滲透水通過銀離子添加單元70、礦物質添加單元80、離子交換樹脂層90、添加銀之活性碳層92之順序未特別限定。例如,滲透水可作成為以添加銀之活性碳層92、離子交換樹脂層90、礦物質添加單元80、銀離子添加單元70的順序通過。又,在本說明書,銀離子添加單元70、礦物質添加單元80、離子交換樹脂層90、添加銀之活性碳層92等之裝置,作為個別裝置進行了說明,但,亦可將這些裝置總括成1個單元來構成。例如,該單元亦可構成為:進入該單元之滲透水與含銀多孔質陶瓷72接觸,在通過天然石填充層82、離子交換樹脂層90、添加銀之活性碳層92後,從該單元流出。
所製造的飲用水,最終被儲存在水槽96。水槽96的材質、構造等未特別限定。在本發明,即使細菌等混入到除存在水槽96之飲用水的情況,由於在飲用水中添加有銀離子,故,能夠防止細菌等的繁殖。在水槽96內部,亦可進一步預先保持含銀多孔質陶瓷72所構成之材料。儲存於水槽96之滲透水與保持在水槽96內部之多孔質陶瓷72所構成之材料,藉此,對水槽內的滲透水,可更有效地賦予持續的抗菌性。再者,在圖1,在銀離子添加單 元70及水槽96內的任一者均描繪有含銀多孔質陶瓷72所構成之材料,但,含銀多孔質陶瓷72所構成之材料,可設在任一方,亦可設在雙方。
[實施例] <廢棄水的流路開放用閥的開放間隔與滲透水量及水質>
讓供給壓力0.3MPa、硬度63mg/L、蒸發殘留物130mg/L之東京都自來水連續地通過平均孔徑0.0001μm的逆滲透膜(陶氏化學社、膜過濾器75GPD),求取廢棄水的流路開放用閥的開放間隔與滲透水量的變化之關係。1次的開放之開放時間皆為30秒。自來水係以流量20L/h並使用泵浦升壓成0.8MPa後供給至逆滲透膜。廢棄水的流路分歧成2個平行的流路,在其中一方的流路設置流量調整用閥,在另一方的流路設置流路開放用閥。流量調整用閥係使用針閥(ESCO公司製),而流路開放用閥係使用電磁閥(日本ASKO公司製)。當測定開始時,關閉流路開放用閥,針閥的開度調整成透過逆滲透膜之滲透水與廢棄水之比例形成為3:2。再者,為了防止逆滲透膜的劣化,在逆滲透膜之前設置不織布過濾器(KENT社製5μm沈積過濾器)及活性碳過濾器(KENT社製)。開始通水時之滲透水量為12L/h。
表1係顯示改變流路開放用閥的開放間隔時,隨著通水開始後之時間經過的滲透水量的變化之表。在表1中,將開放間隔為每5分鐘、每10分鐘、每30分鐘、及每60 分鐘之情況各作為實施例1~4,將開放間隔為該等時間以外之情況作為比較例。通水時間為自通水開始後之經過時間,各通水時間的時間點之數值係顯示當將通水開始時之滲透水量設為100時之各通水時間的時間點的相對滲透水量。再者,將飲用水製造裝置之運轉時間暫定為每天4小時,1000小時相當於250天、2000小時相當於500天、3000小時相當於750天。每天4小時之運轉,係將利用於調理之水暫定成10L/次×3次/天,將利用於飲用之水暫定成10L/天時之一天的水利用量40L/天,從以滲透水量10L/h之能力所製造的時間(4小時)進行設定的。滲透水的製造能力10L/h係為當通水開始時之製造能力12L/h(自來水供給量20L/h之60%)和如後述般滲透水量成為通水開始時之60%時(逆滲透膜的交換時期)之製造能力7.2L/h的平均值。
從表1的結果可得知實施例1~實施例4之情況,即使通水時間經過3000小時的時間點,也可獲得通水開始時之60%以上的滲透水量。再者,在此,將滲透水量設為通水開始時之60%以上是因為本發明者們考量因逆滲透膜之雜質的堆積所引起的雜質除去能力之降低、和因滲透水的產率的降低所引起之經濟性降低,在產率成為較通水開始時之60%低的時間點進行逆滲透膜的交換為佳之故。例如,隨著滲透水的產率降低,在確保必要的飲用水上需要花費時間。若產率成為通水開始時之50%,則為了獲得相同量的飲用水,飲用水製造裝置之運轉時間成為2倍,超過作為高性能飲用水製造裝置之能力(每單位時間之滲透水量)之設計容許值。又,裝置之電力消費也成為2倍,並不經濟。在這樣的情況,由於飲用水的使用者所能使用之飲用水不足,有可能不得不使用尚未淨化之水的情況產生,因此,需要避免。且,裝置之供給能力降低是意味著滲透到逆滲透膜的內部之雜質增加,並且進而逆滲透膜的內壓上升造成雜質從逆滲透膜朝滲透水側流出。這些的現象係表示產生逆滲透膜的雜質除去能力低下。因此,本發明者們,在為了可達到供給安全的飲用水,以產率成為通水開始時之60%左右時作為更換逆滲透膜交換之標記。
另外,如比較例2及比較例3可得知在開放間隔長之情況,短期間過濾性能降低,需要進行逆滲透膜的更換。再者,在開放間隔為每1分鐘極短時間的比較例1,雖即使經過3000小時也能獲得通水開始時之90%的滲透水量 ,但,即使在這樣短間隔進行膜的洗淨,其洗淨效果也小,不僅如此,在開放期間,所供給的水的大半會被廢棄,因此透過逆滲透膜之水相對變少,並不經濟。再者,比較例3為在設定現在普及之型態的家庭用飲用水製造裝置之條件下的結果。這種形態的裝置之大半,係未設置如本發明之裝置中具有流路開放用閥之第2流路,因此,不具有藉由開放流路開放用閥排出逆滲透膜面的堆積物之功能。從比較例3的結果得知這種形態的飲用水製造裝置,其過濾性能急速地降低。
表2係為關於實施例3、比較例2、比較例3,顯示伴隨從通水開始時起的時間經過之蒸發殘留物量(mg/L)的變化之表。蒸發殘留物量是採取來自於逆滲透膜之滲透水加以測定的。從表2可得知關於實施例3,滲透水中的蒸發殘留物量,即使在從通水開始經過3000小時之後的時間點,比起通水開始時僅若干增加,相對於此,流路開放用閥的開放間隔為每天1次之比較例2及不開放之比較例3,滲透水中的蒸發殘留物量會伴隨時間經過而上升,逆滲透膜的雜質過濾能力降低。
其次,在實施例3、比較例2、比較例3中所使用的裝置之逆滲透膜之後設置礦物質添加單元,調整來自於逆滲透膜之滲透水的硬度及蒸發殘留物量。在礦物質添加單元,組合填充有作為天然石之石灰岩(福岡縣產)、化石珊瑚(沖繩縣產)、矽石(北海道產)、麥飯石(岐阜縣產)。來自於逆滲透膜之滲透水,在與礦物質添加單元內的各種天然石接觸後,從礦物質添加單元排出。表3係關於實施例3、比較例2、比較例3,顯示伴隨自通水開始之時間經過的調整後之滲透水的硬度(mg/L)及蒸發殘留物量(mg/L)的變化之表,表3之實施例3-2、比較例2-2、比較例3-2分別與表1之實施例3、比較例2、比較例3相對應。
本發明者們如前所述得知通過礦物質添加單元之滲透水,硬度2~50mg/L、蒸發殘留物5~100mg/L為佳,硬度2~30mg/L、蒸發殘留物5~50mg/L為更佳。關於實施例3-2,可得知即使從通水開始時經過3000小時後,滲透水的硬度及蒸發殘留物量均處於上述更佳之範圍內。相對 於此,關於比較例2-2及比較例3-2,其硬度均在上述範圍內,但,在比較例2-2之情況,在經過3000小時的時間點,蒸發殘留物量超過上述更佳之範圍,而關於比較例3-2,在經過1000小時的時間點,蒸發殘留物量超過上述更佳之範圍。
<第1流路的有無和滲透水量>
在本說明書中的先行技術中所提之專利文獻2的裝置和本發明之裝置的差異點是在於,專利文獻2的裝置中不具有本發明之裝置中所設置的第1流路、且不存在有流量調整用閥。在專利文獻2的裝置,廢棄水是僅在沖洗調製閥(相當於本發明之流路開放用閥)開放時產生。因此,將完全地關閉流路調整用閥、並每30分鐘開放流路開放用閥30秒之情況作為比較例4,進行與實施例3之滲透水量的變化之比較。將其結果顯示於表4。在表4中,顯示當實施例3之通水開始時之滲透水量作為100時的相對值。關於比較例4可得知通水開始時之滲透水量係顯示較實施例3更高的值,但,隨著時間經過卻急速地下降,需要早期進行逆滲透膜的更換。
<廢棄水的流路開放用閥的開放時間與滲透水量>
使用與求取廢棄水的流路開放用閥的開放間隔與滲透水量之關係的裝置相同之裝置,求取流路開放用閥的開放時間與自通水開始經過3000小時的時間點之滲透水量的變化之關係。表2顯示其結果。開放間隔為30分鐘。表5之實施例3與表1之實施例3呈現相同實驗結果。
從表5的結果可得知,在實施例3及實施例5之情況,即使通水時間經過3000小時之時間點,亦可獲得通水開始時之60%以上的滲透水量。相對於此,如比較例5,在開放時間短之情況,短期間內過濾性能降低,需要進行逆滲透膜的更換。再者,在開放時間長的60秒之實施例6,雖在經過3000小時後仍可獲得通水開始時之60%以上的滲透水量,但,在這樣開放時間過長之情況,會造成廢棄水的量增加,並不經濟。
<銀離子濃度>
在實施例1~4所使用的裝置之逆滲透膜後設置銀離子添加單元,測定來自於銀離子添加單元之滲透水中的銀離子濃度的變化。銀離子添加單元,採用專利文獻4的實施例1所記載的方法製作之由多孔質陶瓷所構成的顆粒狀銀離子水生成用材料大約5g。來自於逆滲透膜之滲透水,在與銀離子添加單元內的顆粒狀銀離子水生成用材料接觸後,從銀離子添加單元排出。從通水開始時到經過500小時後之銀離子濃度的最大值為32ppb、最小值為11ppb、平均值為20ppb。藉此可得知,滲透水不僅管理銀離子濃度,能夠維持必要的抗菌性,且也不會超過美國環境基準(EPA)所訂定之100ppb,為安全的水。
<含有放射性物質之水的處理>
讓含有放射性物質之原水連續地通過平均孔徑0.0001μm的逆滲透膜(陶氏化學社、膜過濾器75GPD),確認放射性物質的除去狀態。原水係以流量10L/h、並使用泵浦升壓至0.5MPa後供給至逆滲透膜。廢棄水的流路分歧成2個平行的流路,在其中一方的流路設置流量調整用閥,在另一方的流路設置流路開放用閥。流量調整用閥是使用針閥(ESCO公司製),流路開放用閥是使用電磁閥(日本ASKO公司製)。當測定開始時,關閉流路開放用閥,針閥的流量調整成透過逆滲透膜之滲透水與廢棄水之比例形成為3:2~2:1。再者,為了防止逆滲透膜的劣化,在逆滲透膜之前,設置不織布過濾器(KENT社製5μm沈積過濾 器)及活性碳過濾器(KENT社製)。通水開始時之滲透水量為6L/h。
原水所含的放射性物質的種類及放射能濃度如以下所述。放射能濃度係藉由檢測界限限界值10Bq/kg之鍺半導體檢測器(Canberra社製)進行檢測的。再者,碘131未被檢測到。
原水:銫134:400Bq/kg
銫137:460Bq/kg
處理後之滲透水及廢棄水的放射能濃度係如下述。
滲透水:均未檢測到。
廢棄水:銫134:980Bq/kg
銫137:1,100Bq/kg
從該結果得知,原水所含的放射性物質皆被逆滲透膜所分離而移到廢棄水中。
1‧‧‧飲用水製造裝置
10‧‧‧給水閥
20‧‧‧不織布過濾器
30‧‧‧泵浦
40‧‧‧活性碳過濾器
42‧‧‧脈衝電流施加單元
44‧‧‧脈衝電源
46‧‧‧線圈
50‧‧‧雜質除去單元
52‧‧‧逆滲透膜
60‧‧‧流量調整單元
61‧‧‧第1流路
62‧‧‧流量調整用閥
63‧‧‧第2流路
64‧‧‧流路開放用閥
66‧‧‧控制裝置
70‧‧‧銀離子添加單元
72‧‧‧含銀多孔質陶瓷
80‧‧‧礦物質添加單元
82‧‧‧天然石填充層
90‧‧‧離子交換樹脂層
92‧‧‧添加銀之活性碳層
96‧‧‧水槽
圖1係顯示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之飲用水製造裝置的結構之圖。
圖2係顯示使用於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之飲用水製造裝置的廢棄水的流路與流量調整單元之圖。
1‧‧‧飲用水製造裝置
10‧‧‧給水閥
20‧‧‧不織布過濾器
30‧‧‧泵浦
40‧‧‧活性碳過濾器
42‧‧‧脈衝電流施加單元
44‧‧‧脈衝電源
46‧‧‧線圈
50‧‧‧雜質除去單元
52‧‧‧逆滲透膜
60‧‧‧流量調整單元
70‧‧‧銀離子添加單元
72‧‧‧含銀多孔質陶瓷
80‧‧‧礦物質添加單元
82‧‧‧天然石填充層
90‧‧‧離子交換樹脂層
92‧‧‧添加銀之活性碳層
96‧‧‧水槽

Claims (12)

  1. 一種飲用水製造裝置,係使用逆滲透膜用來除去自來水中的雜質,從通水開始經過3000小時後的時間點之滲透過水量為通水開始時之60%以上的飲用水製造裝置,其特徵為具備有:泵浦,其用來將自來水加壓;逆滲透膜,其用來將已被加壓之前述自來水分離成包含雜質之廢棄水與滲透水;並列的第1流路及第2流路,其供前述廢棄水通過;流量調整單元,其具有流量調整用閥和流路開放用閥和控制裝置,該流量調整用閥設在前述第1流路,用來控制流動於該流路之廢棄水的流量,該流路開放用閥設在前述第2流路,用來開閉該流路,而該控制裝置用來控制該流路開放用閥的開閉;及水槽,其用來儲存前述滲透水,且該飲用水製造裝置構成為:當進行飲用水製造時,藉由關閉前述流路開放用閥並調整前述流量調整用閥的流量,維持前述滲透水的流量,而當進行前述逆滲透膜的洗淨時,藉由一邊維持前述自來水的加壓一邊以前述控制裝置以5分鐘至60分鐘的間隔開放前述流路開放用閥10秒至40秒,剝離堆積在前述逆滲透膜的表面之雜質。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飲用水製造裝置,其中,該飲用水製造裝置還具備有由含銀多孔質陶瓷所構成之顆粒,其藉由與前述滲透水接觸,用來對前述滲透水添 加銀離子。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飲用水製造裝置,其中,與前述顆粒接觸後之前述滲透水中所含的銀離子的濃度為5~90ppb。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之飲用水製造裝置,其中,該飲用水製造裝置還具備有脈衝電流施加單元,其用來對供給至前述逆滲透膜之自來水流通脈衝電流。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之飲用水製造裝置,其中,該飲用水製造裝置還具備有:藉由讓前述滲透水通過來對前述滲透水添加礦物質,使前述滲透水的硬度及蒸發殘留物與自然水成為相同之天然石填充層,其由1種或複數種天然石所構成。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之飲用水製造裝置,其中,該飲用水製造裝置還具備有:離子交換樹脂層,其用來將前述逆滲透膜未能除去之離子自前述滲透水除去;及添加銀之活性碳層,其用來將藉由前述逆滲透膜未能除去之放射性元素自前述滲透水除去。
  7. 一種飲用水製造方法,係使用逆滲透膜除去自來水中的雜質,從通水開始經過3000小時後的時間點之滲透過水量為通水開始時之60%以上的飲用水製造方法,其特徵為包含有: 將自來水加壓之製程;藉由逆滲透膜,將已被加壓之前述自來水分離成包含雜質之廢棄水與滲透水的製程;經由並列的第1流路及第2流路,將前述廢棄水予以廢棄之製程;及將前述滲透水儲存至水槽之製程,當進行飲用水製造時,藉由關閉前述第2流路調整流動於前述第1流路之廢棄水的流量,維持前述滲透水的流量,當進行前述逆滲透膜的洗淨時,藉由一邊維持朝前述自來水之加壓一邊以5分鐘至60分鐘的間隔開放前述第2流路10秒至40秒,剝離堆積在前述逆滲透膜的表面之雜質。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飲用水製造方法,其中,該飲用水製造方法還包含有:藉由使前述滲透水與含銀多孔質陶瓷所構成之顆粒接觸,對前述滲透水添加銀離子之製程。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飲用水製造方法,其中,與前述顆粒接觸後之前述滲透水所含的銀離子的濃度為5~90ppb。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至9項中任一項之飲用水製造方法,其中,該飲用水製造方法還包含有:對供給至前述逆滲透膜之自來水流通脈衝電流的製程。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至9項中任一項之飲用水製 造方法,其中,該飲用水製造方法還包含有:藉由使前述滲透水通過由1種或複數種天然石所構成之天然石填充層,對前述滲透水添加礦物質,讓前述滲透水的硬度及蒸發殘留物成為與自然水相等之製程。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至9項中任一項之飲用水製造方法,其中,該飲用水製造方法還包含有:藉由使前述滲透水通過離子交換樹脂層,將前述逆滲透膜未能除去的離子自前述滲透水除去之製程;及藉由使前述滲透水通過添加銀之活性碳層,讓藉由前述逆滲透膜未能除去之放射性元素自前述滲透水除去之製程。
TW101127774A 2011-08-04 2012-08-01 Drinking water manufacturing equipment and method of making drinking water TWI59345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70844 2011-08-04
JP2011222395A JP4967072B1 (ja) 2011-08-04 2011-10-07 飲用水製造装置及び飲用水製造方法
JP2012148166A JP2013049047A (ja) 2011-08-04 2012-07-02 飲用水製造装置及び飲用水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23064A TW201323064A (zh) 2013-06-16
TWI593458B true TWI593458B (zh) 2017-08-01

Family

ID=463662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27774A TWI593458B (zh) 2011-08-04 2012-08-01 Drinking water manufacturing equipment and method of making drinking water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40166577A1 (zh)
JP (4) JP4967072B1 (zh)
CN (4) CN202297263U (zh)
TW (1) TWI593458B (zh)
WO (1) WO201301823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297263U (zh) * 2011-08-04 2012-07-04 格林安株式会社 饮用水制造装置
JP2014106006A (ja) * 2012-11-22 2014-06-09 Medience Corp 放射性物質の捕捉方法
WO2014152792A1 (en) * 2013-03-14 2014-09-25 HydroDyne Technology, LLC Device and method for purifying fluids using electromagnetic and high voltage electrostatic fields
US9719738B2 (en) 2013-03-14 2017-08-01 Hydroflux Technology, Ll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pplying magnetic fields to fluid flows
JP2014200778A (ja) * 2013-04-10 2014-10-27 至明 松尾 抗酸化飲料水
CN103265143B (zh) * 2013-05-08 2015-08-26 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管道式微污染水源水净化工艺
JP6298603B2 (ja) * 2013-08-02 2018-03-20 アクア化学株式会社 洗浄システム及び洗浄液の浄化装置
JP2015166054A (ja) * 2014-03-03 2015-09-24 克史 小早川 飲料水の製造方法
JP2018004549A (ja) * 2016-07-07 2018-01-11 株式会社荏原製作所 給水設備
KR102640032B1 (ko) * 2016-11-10 2024-02-26 코웨이 주식회사 수처리장치
EP3541754A4 (en) 2016-11-16 2020-08-12 Aqua-Belt Technologies, LLC SYSTEMS AND PROCESSES FOR THE GENERATION OF DRINKING WATER
KR101786576B1 (ko) 2016-11-18 2017-10-19 재단법인 환경보건기술연구원 폐수량 조절이 가능한 정수기
WO2019070337A1 (en) * 2017-10-05 2019-04-11 Jolly Clifford D BIOCIDE LIBERATION SYSTEM BASED ON SILVER IONS
JP6512322B1 (ja) * 2018-03-06 2019-05-15 栗田工業株式会社 逆浸透膜のスケール抑制方法
CN109243658A (zh) * 2018-09-18 2019-01-18 北京清核朝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二次放射性洗消废液的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JP7158254B2 (ja) * 2018-11-19 2022-10-21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水道水を浄化する方法
CN112305958B (zh) * 2020-10-09 2021-12-10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一种智能饮用水过滤电路
CN112728270A (zh) * 2020-12-28 2021-04-30 安徽蓝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pvc管连接可防堵过滤的连接件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430572B (en) * 1998-10-20 2001-04-21 Nitto Denko Corp Fresh water generation device and the method
CN1613786A (zh) * 2004-10-28 2005-05-11 王建中 反渗透海水淡化脉冲电磁场预处理方法
CN200978233Y (zh) * 2006-12-11 2007-11-21 徐振堂 零排放逆渗透制水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1090A (ja) * 1981-07-13 1983-01-21 Arubatsuku Service Kk 純水製造用逆浸透装置又は限外「ろ」過装置
US5236595A (en) * 1990-07-06 1993-08-17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Systems, Inc., Us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iltration with plural ultraviolet treatment stages
JP3208053B2 (ja) * 1995-10-09 2001-09-10 明久 湊 精製水製造装置
JP2000189961A (ja) * 1998-10-20 2000-07-11 Nitto Denko Corp 造水装置および造水方法
JP2000271459A (ja) * 1999-01-22 2000-10-03 Nitto Denko Corp スパイラル型膜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その運転方法
JP2000288539A (ja) * 1999-04-02 2000-10-17 Heikei Sai 逆浸透膜浄水器の細菌汚染の防止及び除菌、抗菌システム
JP2001121146A (ja) * 1999-10-26 2001-05-08 Elpis Internatl Inc 浄水装置
JP2002119965A (ja) * 2000-10-12 2002-04-23 Santoku Kagaku Kogyo Kk 逆浸透膜の洗浄方法および超純水の製造方法
JP2003024955A (ja) * 2001-07-17 2003-01-28 Sanyo Shisetsu Kogyo Kk 珊瑚利用の浄化・珊瑚処理水道水大量供給装置と水道水の拡散型珊瑚処理手段
US7790653B2 (en) * 2001-10-11 2010-09-07 South Dakota School Of Mines & Technology Method and composition to reduce the amounts of arsenic in water
US7125003B1 (en) * 2004-02-25 2006-10-24 Kemp E Falkner Liquid treatment injector
JP2006061869A (ja) * 2004-08-30 2006-03-09 Iida Manshi ダイレクト式逆浸透膜浄水器による浄水製造方法及び浄水器
JP2009233591A (ja) * 2008-03-27 2009-10-15 Toray Ind Inc 浄水器
JP5359371B2 (ja) * 2009-02-26 2013-12-04 栗田工業株式会社 給水処理装置、その運転方法及び加湿装置
JP2011161337A (ja) * 2010-02-05 2011-08-25 New Medica Tech Corp 浄水器のフィルター洗浄システム
CN202297263U (zh) * 2011-08-04 2012-07-04 格林安株式会社 饮用水制造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430572B (en) * 1998-10-20 2001-04-21 Nitto Denko Corp Fresh water generation device and the method
CN1613786A (zh) * 2004-10-28 2005-05-11 王建中 反渗透海水淡化脉冲电磁场预处理方法
CN200978233Y (zh) * 2006-12-11 2007-11-21 徐振堂 零排放逆渗透制水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23064A (zh) 2013-06-16
JP2013049047A (ja) 2013-03-14
JP5318994B2 (ja) 2013-10-16
CN103732542A (zh) 2014-04-16
CN102910749A (zh) 2013-02-06
CN202390261U (zh) 2012-08-22
CN202297263U (zh) 2012-07-04
JP4967072B1 (ja) 2012-07-04
JP4976599B1 (ja) 2012-07-18
US20140166577A1 (en) 2014-06-19
JP2013049041A (ja) 2013-03-14
JP2013049043A (ja) 2013-03-14
JP2013049046A (ja) 2013-03-14
WO2013018236A1 (ja) 2013-0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93458B (zh) Drinking water manufacturing equipment and method of making drinking water
JP4661583B2 (ja) 浄水器および浄水方法
US10308529B2 (en) Desalination apparatus and desalination method using same
WO2009128328A1 (ja) 逆浸透膜モジュールの運転方法
EP2753581B1 (en) A water purification system
WO2007010549A1 (en) A household reverse osmosis based drinking water purifier
JP2008246376A (ja) 浄水器および浄水方法
KR100221225B1 (ko) 바닷물 및 고농도의 염분을 함유한 물의 용수 및 식수화 장치
JP2011050843A (ja) 被処理水の淡水化方法および淡水化システム
SI24500A (sl) Mobilni sistem za čiščenje in pripravo pitne vode, kemijski multimedijski filter in delovanje le-tega
JP2009273973A (ja) 膜処理による海水淡水化システム
WO2013018819A1 (ja) 飲用水製造装置及び飲用水製造方法
KR20170069614A (ko) 염수 담수화 시스템
WO2012057176A1 (ja) 水処理方法および造水方法
KR100463251B1 (ko) 전기투석장치가 부착된 정수시스템
JP2011255348A (ja) 電解水生成装置
JP2000354744A (ja) 膜の殺菌方法および造水方法
CN204490645U (zh) 一种智能化反渗透净水设备
JP2009233566A (ja) 浄水器
RU90351U1 (ru) Мембранный фильтр для очистки воды
WO2013042310A1 (ja) 水処理装置
JP2009273972A (ja) 膜処理による浄水製造システム
JPH11207348A (ja) 電解水生成装置の浄水器の殺菌装置
JP2004121896A (ja) 処理水の生産方法および塩水の処理装置
JP2000301148A (ja) 造水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