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90012B - 分散型控制系統用控制機器及分散型控制基本單元 - Google Patents

分散型控制系統用控制機器及分散型控制基本單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90012B
TWI590012B TW104132510A TW104132510A TWI590012B TW I590012 B TWI590012 B TW I590012B TW 104132510 A TW104132510 A TW 104132510A TW 104132510 A TW104132510 A TW 104132510A TW I590012 B TWI590012 B TW I59001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add
memory
basic
control dev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325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629654A (zh
Inventor
安部浩志
Original Assignee
三菱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三菱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三菱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6296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296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900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90012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04L67/125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involving control of end-device applications over a network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1/00Automatic controllers
    • G05B11/01Automatic controllers electric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5/00Systems controlled by a computer
    • G05B15/02Systems controlled by a computer electric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04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 G05B19/05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s, e.g. simulating logic interconnections of signals according to ladder diagrams or function char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rogrammable Controllers (AREA)

Description

分散型控制系統用控制機器及分散型控制基本單元
本發明係有關於產業用之分散型控制系統用控制機器及單元。
構成產業用之分散型控制系統的控制機器係被稱為遠端單元(remote module)。遠端單位通常係使用複數台,且在各遠端單元係設定有決定動作用之參數(parameter)。因此,當遠端單元發生故障時,必須在交換單元(module)之際,自遠端單元讀取參數,或預先讀取參數且予以備份(back up),而在交換為新的單元之際,則進行參數設定。
參數之一例係可列舉使遠端單元動作用之設定資訊或用以吸收單元的個體差之調整資訊。列舉調整資訊之一例時,則有類比輸出單元(analog output module)、類比輸入單元(analog intput module)、以及類比輸出輸入單元(analog intput output module)之偏移(offset)及增益(gain)。
遠端單元係由2個單元所構成。構成遠端單元的單元之中,具有網路(network)通信功能的單元係被稱為「基本單元」。此外,構成遠端單元的單元之中,未具有 網路通信功能,且連接於基本單元而使用者係被稱為「增設單元」。由基本單元及增設單元而構成之遠端單元時,則有必要將參數寫入於基本單元及增設單元雙方。
專利文獻1係揭示一種透過網路而將參數寫入於遠端單元的方法。
此外,專利文獻2係揭示由通信單元及安裝於通信單元而使用之I/O單元所構成,且將使遠端終端機(remote terminal)裝置動作之設定值資訊備份於通信單元內部的非揮發性IC之遠端終端機裝置。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9-15401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7-102764號公報
為了將參數設定於遠端單元,則必須連接管理網路之CPU單元和電腦(computer),且藉由在電腦上動作之專用工具(tool)進行操作。
此外,分散型控制系統大多數為使進行系統的控制之周邊裝置和遠端單元分離而設置,在因為單元故障等情形而交換單元時,則必須在重新設置新的遠端單元之後,往進行控制之可程式邏輯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之處移動,且發出參數寫入信號。因此,單元的 交換較花費時間。
此外,由於由基本單元及增設單元所構成之遠端單元係具有2個單元,故單元的交換頻度亦變高。因此,由基本單元及增設單元所構成之遠端單元必須進行寫入參數於交換後的單元的次數亦有增多之傾向。
上述專利文獻1、2所揭示之發明並無法解決此等之問題。
本發明係有鑑於上述課題而創作,其目的在於獲得一種分散型控制系統用控制機器,其係在單元的交換時,能將在交換前的單元所使用的參數確實且自動地繼承至交換後的單元。
為了解決上述課題且達成目的,本發明係一種分散型控制系統用控制機器,係通過網路(network)而連接於作為主(master)局的控制裝置,且成為分散型控制系統的遠端(remote)局者,係包含:基本單元,係具有通過網路而進行通信的功能;以及增設單元,係透過基本單元而連接於網路;基本單元係具有:基本單元中央控制裝置,係通過網路而自控制裝置接收決定增設單元的動作之增設單元參數;以及基本單元記憶體(memory),係記憶自控制裝置接收到之增設單元參數;增設單元係具有增設單元中央控制裝置,該增設單元中央控制裝置係在分散型控制系統用控制機器之起動時,自基本單元取得記憶於基本單元記憶體的增設單元參數,且反映於增設單元的動作。
本發明之分散型控制系統用控制機器係能達成下述功效:在單元交換時,能將在交換前的單元所使用的參數確實且自動地繼承至交換後的單元。
10‧‧‧可程式邏輯控制器
20、21‧‧‧遠端單元
30‧‧‧區域網路
40‧‧‧控制對象機器
50‧‧‧分散型控制系統
60‧‧‧工程工具
70‧‧‧控制網路
100‧‧‧基本單元
101‧‧‧基本單元內藏記憶體
102‧‧‧通信介面
103、202‧‧‧CPU
104、204‧‧‧機器控制部
105、201‧‧‧連接器
111、233‧‧‧基本單元參數
121、213‧‧‧增設單元參數
131、223‧‧‧增設單元參數類型名稱資訊
134、224‧‧‧基本單元參數類型名稱資訊
200‧‧‧增設單元
203‧‧‧增設單元內藏記憶體
第1圖係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之分散型控制系統之構成圖。
第2圖係表示實施形態1之遠端單元之構成的區塊(block)圖。
第3圖係實施形態1之遠端單元的外觀圖。
第4圖係表示實施形態1之分散型控制系統之參數設定處理之流程的流程圖(flow chart)。
第5圖表示實施形態1之分散型控制系統之參數設定處理之流程的流程圖。
第6圖係表示實施形態1之分散型控制系統之增設單元的交換後之遠端單元的起動處理之流程的流程圖。
第7圖係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2之遠端單元之構成的區塊圖。
第8圖係表示實施形態2之分散型控制系統之參數設定處理之流程的流程圖。
第9圖係表示實施形態2之分散型控制系統之參數設定處理之流程的流程圖。
第10圖係表示實施形態2之分散型控制系統之基本單 元的交換後之遠端單元的起動處理之流程的流程圖。
第11圖係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3之遠端單元之構成的區塊圖。
第12圖係表示實施形態3之分散型控制系統之參數設定處理之流程的流程圖。
第13圖係表示實施形態3之分散型控制系統之增設單元的交換後之遠端單元的起動處理之流程的流程圖。
以下,根據圖式而詳細說明本發明之分散型控制系統用控制機器及單元的實施形態。又,本發明不受本實施形態所限定。
實施形態1.
第1圖係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之分散型控制系統之構成圖。分散型控制系統50係將屬於作為主局的控制裝置之可程式邏輯控制器10和屬於作為遠端局的遠端單元20、21藉由區域網路(field network)30連接而構成。在分散型控制系統50當中,遠端單元20係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之分散型控制系統用控制機器,但是,遠端單元21則為一般之分散型控制系統用控制機器。又,分散型控制系統50亦可使用複數個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之分散型控制系統用控制機器而架構。
遠端單元20係由基本單元100及增設單元200所構成。基本單元100係連接於區域網路30,且具備 通過區域網路30而和可程式邏輯控制器10及/或遠端單元21進行通信的功能。另一方面,增設單元200係並未具備通過區域網路30而和可程式邏輯控制器10及/或遠端單元21進行通信的功能,而係透過基本單元100而連接於區域網路30。區域網路30係以在屬於主局的可程式邏輯控制器10和屬於遠端局的遠端單元20、21之間進行控制信號及資料的接收傳送為主要目的之網路。
在基本單元100及增設單元200係連接有控制對象機器40。基本單元100及增設單元200係進行獲得控制對象機器40所輸出的信號,或將控制信號輸出至控制對象機器40等處理。
進行分散型控制系統50的設定作業時,在可程式邏輯控制器10係通過控制網路(control network)70而連接有工程工具(engineering tool)60。又,工程工具60係被安裝(install)有可程式邏輯控制器10的設定用之軟體(software)的電腦。控制網路70係以屬於主局的可程式邏輯控制器10在和非為遠端局的其他裝置之間進行控制信號及資料(data)的接收傳送為主要目的之網路。分散型控制系統50的使用者(user)係進行對工程工具60輸入可程式邏輯控制器10和遠端單元20、21的設定內容之操作,且通過控制網路70而傳送至可程式邏輯控制器10。可程式邏輯控制器10係使遠端單元20、21的設定資料通過區域網路30而傳送至遠端單元20、21。
又,可程式邏輯控制器10及工程工具60 亦可藉由專用線而連接。可程式邏輯控制器10及工程工具60並不須要恆常連接,可在設定作業時間以外予以分離。
第2圖係表示實施形態1之遠端單元之構成的區塊圖。基本單元100係具備:基本單元內藏記憶體101、通信介面(interface)102、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處理單元)103、機器控制部104、以及連接器(connector)105。基本單元內藏記憶體101係記憶資訊的記憶體,且能適用非揮發性記憶體。但是,基本單元內藏記憶體101並不限定於非揮發性記憶體。基本單元內藏記憶體101係記憶有基本單元參數111、增設單元參數121、以及增設單元參數類型名稱資訊131。通信介面102係通過區域網路30而和可程式邏輯控制器10或遠端單元21進行通信用之介面。CPU 103係總括控制基本單元100整體之功能部,且為通過區域網路30而自可程式邏輯控制器10接收決定增設單元200的動作之增設單元參數,並記憶於基本單元內藏記憶體101之基本單元中央控制裝置。機器控制部104係進行自控制對象機器40獲得資訊,或將控制信號輸出至控制對象機器40等處理。連接器105係用以連接增設單元200的連接器。
增設單元200係具備:連接器201、CPU 202、增設單元內藏記憶體203、以及機器控制部204。連接器201係用以連接基本單元100的連接器。CPU 202係總括控制增設單元200整體之功能部,且為在遠端單元20的起動時,自基本單元100取得記憶於基本單元內藏記憶 體101之增設單元參數121,且反映於增設單元200的動作之增設單元中央演算裝置。增設單元內藏記憶體203係記憶資訊的記憶體,且能適用非揮發性記憶體。但是,增設單元內藏記憶體203並不限定於非揮發性記憶體。增設單元內藏記憶體203係記憶有增設單元參數213、以及增設單元參數類型名稱資訊223。機器控制部204係進行自控制對象機器40獲得資訊,或將控制信號輸出至控制對象機器40等處理。
第3圖係實施形態1之遠端單元的外觀圖。遠端單元20係藉由基本單元100的通信介面102而連接於區域網路30。
一般而言,連接於基本單元的增設單元係能自對應於和基本單元的連接的類別之中所選擇。因此,增設單元200為了能辨識類別,係將單元固有的增設單元參數類型名稱資訊223記憶於增設單元內藏記憶體203。通常,增設單元參數類型名稱資訊223係不能改寫。
分散型控制系統50的使用者係操作工程工具60,且輸入基本單元參數、以及增設單元參數。
輸入至工程工具60的基本單元參數、以及增設單元參數係通過控制網路70而傳送至可程式邏輯控制器10。可程式邏輯控制器10係通過區域網路30而將自工程工具60接收之基本單元參數、以及增設單元參數傳送至遠端單元20。
自可程式邏輯控制器10接收到基本單元參 數、以及增設單元參數之遠端單元20係執行參數設定處理,且將接收到之基本單元參數、以及增設單元參數反映於設定。
第4圖及第5圖係表示實施形態1之分散型控制系統之參數設定處理之流程的流程圖。此處係假定將已設定於基本單元100及增設單元200的參數予以更新之情況而說明處理的流程。在步驟(step)S11當中,CPU 103係經由區域網路30而自可程式邏輯控制器10接收基本單元參數、增設單元參數、以及增設單元參數類型名稱資訊。CPU 103接收之增設單元參數類型名稱資訊係表示和增設單元參數類型名稱資訊所一起接收之增設單元參數為何種類別之增設單元的參數。通常,增設單元參數類型名稱資訊係包含於增設單元參數的一部分。
在步驟S12當中,CPU 103係將自可程式邏輯控制器10接收到之基本單元參數反映於基本單元100的設定。亦即,CPU 103係在總括控制基本單元100時,使用自可程式邏輯控制器10接收到之基本單元參數。藉此,基本單元100即成為根據自可程式邏輯控制器10接收到之基本單元參數而動作之狀態。
在步驟S13當中,CPU 103係將自可程式邏輯控制器10接收到之基本單元參數寫入於基本單元內藏記憶體101。藉由CPU 103而寫入於基本單元內藏記憶體101的基本單元參數係成為基本單元參數111。
在步驟S14當中,CPU 103係判斷對於基本 單元內藏記憶體101的寫入是否正常結束。對於基本單元內藏記憶體101的寫入並非正常結束時(步驟S14:否),則回到步驟S13,且CPU 103係將自可程式邏輯控制器10接收到之基本單元參數寫入於基本單元內藏記憶體101。另一方面,對於基本單元內藏記憶體101的寫入為正常結束時(步驟S14:是),則進入步驟S15。
在步驟S15當中,CPU 103係確認增設單元200是否連接於基本單元100。若增設單元200並非連接於基本單元100時(步驟S15:否),則結束參數設定處理。若增設單元200為連接於基本單元100時(步驟S15:是),則進入步驟S16。
在步驟S16當中,CPU 103係自增設單元200取得增設單元參數類型名稱資訊223。具體而言,CPU 103係對CPU 202要求讀取記憶於增設單元內藏記憶體203之增設單元參數類型名稱資訊223。CPU 202係響應於CPU 103的要求,自增設單元內藏記憶體203讀取增設單元參數類型名稱資訊223,且傳送至CPU 103。
在步驟S17當中,CPU 103係確認自可程式邏輯控制器10接收到之增設單元參數類型名稱資訊、以及自增設單元200取得之增設單元參數類型名稱資訊223是否為一致。自可程式邏輯控制器10接收到之增設單元參數類型名稱資訊、以及自CPU 202接收到之增設單元參數類型名稱資訊223為一致時(步驟S17:是),則進入步驟S18。又,自可程式邏輯控制器10接收到之增設單元參數類型名 稱資訊、以及自增設單元200取得之增設單元參數類型名稱資訊223為一致時,則CPU 103自可程式邏輯控制器10接收到之增設單元參數係符合於目前連接之增設單元200。
在步驟S18當中,CPU 103係將自可程式邏輯控制器10接收到之增設單元參數傳送至增設單元200。CPU 202係將自CPU 103接收到之增設單元參數反映於增設單元200的設定。亦即,CPU 202係在總括控制增設單元200時,使用基本單元100自可程式邏輯控制器10接收到之增設單元參數。據此,增設單元200即成為根據基本單元100自可程式邏輯控制器10接收到之增設單元參數而動作之狀態。
在步驟S19當中,CPU 202係將自基本單元100接收到之增設單元參數寫入於增設單元內藏記憶體203。藉由CPU 202而寫入於增設單元內藏記憶體203的增設單元參數係成為增設單元參數213。
在步驟S20當中,CPU 202係判斷對於增設單元內藏記憶體203的寫入是否正常結束。對於增設單元內藏記憶體203的寫入並非正常結束時(步驟S20:否),則回到步驟S19,且CPU 202係將自基本單元100接收到之增設單元參數寫入於增設單元內藏記憶體203。另一方面,對於增設單元內藏記憶體203的寫入為正常結束時(步驟S20:是),則進入步驟S21。
在步驟S21當中,CPU 103係將自可程式邏 輯控制器10接收到之增設單元參數、以及增設單元參數類型名稱資訊寫入於基本單元內藏記憶體101。藉由CPU103而寫入於基本單元內藏記憶體101的增設單元參數係成為增設單元參數121。此外,藉由CPU103而寫入於基本單元內藏記憶體101的增設單元參數類型名稱資訊係成為增設單元參數類型名稱資訊131。
在步驟S22當中,CPU 103係判斷對於基本單元內藏記憶體101的寫入是否正常結束。對於基本單元內藏記憶體101的寫入並非正常結束時(步驟S22:否),則回到步驟S21,且CPU 103係將自可程式邏輯控制器10接收到之增設單元參數、以及增設單元參數類型名稱資訊寫入於基本單元內藏記憶體101。另一方面,對於基本單元內藏記憶體101的寫入為正常結束時(步驟S22:是),則結束參數設定處理。
此外,自可程式邏輯控制器10接收到之增設單元參數類型名稱資訊、以及自增設單元200取得之增設單元參數類型名稱資訊223並非一致時(步驟S17:否),則由於CPU 103自可程式邏輯控制器10接收到之增設單元參數並不符合於目前連接之增設單元200,故在步驟S23當中,CPU 103係進行錯誤(error)處理。在錯誤處理中,係依基本單元100的各類別進行預定的動作。有關於錯誤處理的具體內容並非本發明的要點,故省略其說明。
自可程式邏輯控制器10接收到之增設單元參數類型名稱資訊、以及自增設單元200取得之增設單元 參數類型名稱資訊223並非一致的原因,可考量為分散型控制系統50的使用者在操作工程工具60而輸入基本單元參數、以及增設單元參數時的輸入失誤(miss)。
上述的說明中,雖然在步驟S23當中CPU 103係進行錯誤處理,但是亦可為CPU 103不進行錯誤處理,而CPU 202使用前次設定的增設單元參數,換言之,使用記憶於增設單元內藏記憶體203的增設單元參數213而繼續動作。此外,亦可適用預先記憶於增設單元200的預設(default)值而進行動作。
繼而說明有關於交換增設單元之後的遠端單元之起動處理。第6圖係表示實施形態1之分散型控制系統之增設單元的交換後之遠端單元的起動處理之流程的流程圖。在步驟S41當中,CPU 103係自基本單元內藏記憶體101讀取基本單元參數111、增設單元參數121、以及增設單元參數類型名稱資訊131。
在步驟S42當中,CPU 103係將基本單元參數111反映於基本單元100的設定。據此,基本單元100即成為根據基本單元參數111而動作之狀態。
在步驟S43當中,CPU 103係確認增設單元200是否連接於基本單元100。若增設單元200並非連接於基本單元100時(步驟S43:否),則進入步驟S50。若增設單元200為連接於基本單元100時(步驟S43:是),則進入步驟S44。
在步驟S44當中,CPU 103係自增設單元200 取得增設單元參數類型名稱資訊223。具體而言,CPU 103係對CPU 202要求讀取記憶於增設單元內藏記憶體203之增設單元參數類型名稱資訊223。CPU 202係響應於CPU 103的要求,自增設單元內藏記憶體203讀取增設單元參數類型名稱資訊223,且傳送至CPU 103。
在步驟S45當中,CPU 103係確認自基本單元內藏記憶體101讀取之增設單元參數類型名稱資訊131、以及自增設單元200取得之增設單元參數類型名稱資訊223是否為一致。增設單元參數類型名稱資訊131、以及增設單元參數類型名稱資訊223為一致時(步驟S45:是),則進入步驟S46。又,增設單元參數類型名稱資訊131、以及增設單元參數類型名稱資訊223為一致時,則增設單元參數121係符合於目前連接之增設單元200。
在步驟S46當中,CPU 103係將自基本單元內藏記憶體101讀取之增設單元參數121傳送至CPU 202。CPU 202係將自CPU 103接收到之增設單元參數121反映於增設單元200的設定。據此,增設單元200即成為根據自可程式邏輯控制器10接收到之增設單元參數121而動作之狀態。
在步驟S47當中,CPU 202係將自基本單元100接收到之增設單元參數寫入於增設單元內藏記憶體203。藉由CPU 202而寫入於增設單元內藏記憶體203的增設單元參數係成為增設單元參數213。
在步驟S48當中,CPU 202係判斷對於增設 單元內藏記憶體203的寫入是否正常結束。對於增設單元內藏記憶體203的寫入並非正常結束時(步驟S48:否),則回到步驟S47,且CPU 202係將自基本單元100接收到之增設單元參數寫入於增設單元內藏記憶體203。另一方面,對於增設單元內藏記憶體203的寫入為正常結束時(步驟S48:是),則進入步驟S50。
此外,自基本單元內藏記憶體101接收到之增設單元參數類型名稱資訊131、以及自CPU 202接收到之增設單元參數類型名稱資訊223並非一致時(步驟S45:否),則由於記憶於基本單元內藏記憶體101之增設單元參數121並不符合於目前連接之增設單元200,故在步驟S49當中,CPU 103係在進行錯誤處理之後,進入步驟S50。
自基本單元內藏記憶體101讀取之增設單元參數類型名稱資訊131、以及自CPU 202接收到之增設單元參數類型名稱資訊223並非一致的原因,可考量為分散型控制系統50的使用者在增設單元的交換時,交換成不同類別的增設單元之情形。
上述的說明中,在步驟S49當中,雖然CPU 103係進行錯誤處理,但是亦可為CPU 103不進行錯誤處理,而CPU 202使用前次設定的增設單元參數,換言之,使用記憶於增設單元內藏記憶體203的增設單元參數213而繼續動作。此外,亦可適用預先記憶於增設單元200的預設值而進行動作。適用預先記憶於增設單元200的預設值而進行動作時,亦可省略對於增設單元內藏記憶體203 的增設單元參數213的備份。
在步驟S50當中,CPU 103係進行參數設定以外的起動處理。基本單元100或增設單元200為類比輸入單元時,參數設定以外的起動處理的具體例係可列舉硬體(hardware)的初始(initial)設定處理。此外,基本單元100或增設單元200為類比輸出單元時,參數設定以外的起動處理的具體例係可列舉電容器(condenser)的充電時間之設定。基本單元100或增設單元200為類比輸出輸入單元時,參數設定以外的起動處理的具體例係可列舉硬體的初始設定處理、以及電容器的充電時間之設定。
如上述,遠端單元係將備份於基本單元內藏記憶體101之增設單元參數121自動地反映於增設單元200。因此,能將適用於交換前的增設單元之參數自動的繼承至交換後的增設單元。
如上述,藉由組合參數設定處理及起動處理,則使用者不必以手動方式備份增設單元之參數。據此,僅交換增設單元即能自動的繼承參數。
又,由CPU 103自動地備份於基本單元內藏記憶體101、且在遠端單元的起動時自動地反映於增設單元200的資料,亦可不是將參數作為對象,而是將調整資訊作為對象。列舉調整資訊之一例時,則有類比輸出單元、類比輸入單元、以及類比輸出輸入單元之偏移及增益值。此外,亦可增加備份於基本單元內藏記憶體101的增設單元參數121、以及增設單元參數類型名稱資訊131的 種類,且將複數類別的增設單元作為對象。
如上述,在實施形態1當中,基本單元100係具有基本單元內藏記憶體101,該基本單元內藏記憶體101係記憶通過區域網路30而自可程式邏輯控制器10接收到之決定增設單元20的動作之增設單元參數,而增設單元200係具有CPU 202,該CPU 202係自基本單元100取得記憶於基本單元內藏記憶體101的增設單元參數121,且反映於增設單元200的動作。因此,使用者不必以手動方式備份增設單元參數213,僅交換增設單元200即能自動的繼承參數。
上述的說明中,係以遠端單元包含1個增設單元之構成為例,但是,包含於遠端單元之增設單元亦可為2個以上。在包含複數的增設單元之遠端單元當中,藉由使用增設單元參數類型名稱資訊而辨識增設單元,即能將自可程式邏輯控制器接收到的增設單元參數反映於符合的增設單元,且能將適用於交換前的增設單元之參數自動的繼承至交換後的增設單元。
實施形態2.
本實施形態2之分散型控制系統之構成和第1圖所示之實施形態1之分散型控制系統50相同。第7圖係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2之遠端單元之構成的區塊圖。記憶於基本單元內藏記憶體101、以及增設單元內藏記憶體203的資訊和實施形態1之遠端單元20不同。在實施形態2當 中,於基本單元內藏記憶體101係記憶有基本單元參數111、以及基本單元參數類型名稱資訊134。在增設單元內藏記憶體203中,係除了增設單元參數213、以及基本單元參數類型名稱資訊224之外,尚記憶有基本單元參數233。通常,基本單元參數類型名稱資訊224係不能改寫。
在實施形態2當中,CPU 103屬於基本單元中央控制裝置,係進行將通過區域網路30而自可程式邏輯控制器10接收到之基本單元參數輸出至增設單元200並記憶於增設單元內藏記憶體203之處理、以及在遠端單元20的起動時,自增設單元200取得記憶於增設單元內藏記憶體203的基本單元參數233,並反映於基本單元100的動作之處理。
第8圖及第9圖係表示實施形態2之分散型控制系統之參數設定處理之流程的流程圖。此處係假定將已設定於基本單元100及增設單元200的參數予以更新之情況而說明處理的流程。在步驟S61當中,CPU 103係經由區域網路30而自可程式邏輯控制器10接收基本單元參數、增設單元參數、以及基本單元參數類型名稱資訊。CPU 103接收之基本單元參數類型名稱資訊係表示和基本單元參數類型名稱資訊所一起接收之基本單元參數為何種類別之基本單元的參數。通常,基本單元參數類型名稱資訊係包含於基本單元參數的一部分。
在步驟S62當中,CPU 103係確認增設單元200是否連接於基本單元100。若增設單元200並非連接於 基本單元100時(步驟S62:否),則結束參數設定處理。若增設單元200為連接於基本單元100時(步驟S62:是),則進入步驟S63。
在步驟S63當中,CPU 103係自增設單元200取得基本單元參數類型名稱資訊224。具體而言,CPU 103係對CPU 202要求讀取記憶於增設單元內藏記憶體203之基本單元參數類型名稱資訊224。CPU 202係響應於CPU 103的要求,自增設單元內藏記憶體203讀取基本單元參數類型名稱資訊224,且傳送至CPU 103。
在步驟S64當中,CPU 103係確認自可程式邏輯控制器10接收到之基本單元參數類型名稱資訊、以及自增設單元200取得之基本單元參數類型名稱資訊224是否為一致。自可程式邏輯控制器10接收到之基本單元參數類型名稱資訊、以及自CPU 202接收到之基本單元參數類型名稱資訊224為一致時(步驟S64:是),則進入步驟S65。又,自可程式邏輯控制器10接收到之基本單元參數類型名稱資訊、以及自增設單元200取得之基本單元參數類型名稱資訊224為一致時,則CPU 103自可程式邏輯控制器10接收到之基本單元參數係符合於基本單元100。
在步驟S65當中,CPU 103係將自可程式邏輯控制器10接收到之基本單元參數反映於基本單元100的設定。亦即,CPU 103係在總括控制基本單元100時,使用自可程式邏輯控制器10接收到之基本單元參數。據此,基本單元100即成為根據自可程式邏輯控制器10接收 到之基本單元參數而動作之狀態。
在步驟S66當中,CPU 103係將自可程式邏輯控制器10接收到之基本單元參數寫入於基本單元內藏記憶體101。藉由CPU103而寫入於基本單元內藏記憶體101的基本單元參數係成為基本單元參數111。
在步驟S67當中,CPU 103係判斷對於基本單元內藏記憶體101的寫入是否正常結束。對於基本單元內藏記憶體101的寫入並非正常結束時(步驟S67:否),則回到步驟S66,CPU 103係將自可程式邏輯控制器10接收到之基本單元參數寫入於基本單元內藏記憶體101。另一方面,對於基本單元內藏記憶體101的寫入為正常結束時(步驟S67:是),則進入步驟S68。
在步驟S68當中,CPU 103係將自可程式邏輯控制器10接收到之基本單元參數、以及增設單元參數傳送至增設單元200。CPU202係將自CPU 103接收到之增設單元參數反映於增設單元200的設定。亦即,CPU 202係在總括控制增設單元200時,使用基本單元100自可程式邏輯控制器10接收到之增設單元參數。據此,增設單元200即成為根據基本單元100自可程式邏輯控制器10接收到之增設單元參數而動作之狀態。
在步驟S69當中,CPU202係將自基本單元100接收到之基本單元參數、以及增設單元參數寫入於增設單元內藏記憶體203。藉由CPU202而寫入於增設單元內藏記憶體203之增設單元參數係成為增設單元參數213。 藉由CPU202而寫入於增設單元內藏記憶體203之基本單元參數係成為基本單元參數233。
在步驟S70當中,CPU 202係判斷對於增設單元內藏記憶體203的寫入是否正常結束。對於增設單元內藏記憶體203的寫入並非正常結束時(步驟S70:否),則回到步驟S69,CPU 202係將自基本單元100接收到之基本單元參數、以及增設單元參數寫入於增設單元內藏記憶體203。另一方面,對於增設單元內藏記憶體203的寫入為正常結束時(步驟S70:是),則結束處理。
此外,自可程式邏輯控制器10接收到之基本單元參數類型名稱資訊、以及自增設單元200取得之基本單元參數類型名稱資訊224並非一致時(步驟S64:否),則由於CPU 103自可程式邏輯控制器10接收到之基本單元參數並不符合於基本單元100,故在步驟S71當中,CPU 103係進行錯誤處理。
自可程式邏輯控制器10接收到之基本單元參數類型名稱資訊、以及自增設單元200取得之基本單元參數類型名稱資訊224並非一致的原因,可考量為分散型控制系統50的使用者操作工程工具60而輸入基本單元參數、以及增設單元參數時的輸入失誤。
上述的說明中,在步驟S71當中,雖然CPU 103係進行錯誤處理,但是亦可為CPU 103不進行錯誤處理,而CPU 103使用前次設定的基本單元參數,換言之,使用記憶於基本單元內藏記憶體101的基本單元參數111 而繼續動作。此外,亦可適用預先記憶於基本單元100的預設值而進行動作。
繼而說明有關於交換基本單元之後的遠端單元之起動處理。第10圖係表示實施形態2之分散型控制系統之基本單元的交換後之遠端單元的起動處理之流程的流程圖。在步驟S81當中,CPU 103係自基本單元內藏記憶體101讀取基本單元參數類型名稱資訊134。
在步驟S82當中,CPU 103係確認增設單元200是否連接於基本單元100。若增設單元200並非連接於基本單元100時(步驟S82:否),則進入步驟S91。若增設單元200為連接於基本單元100時(步驟S82:是),則進入步驟S83。
在步驟S83當中,CPU 103係自增設單元200取得基本單元參數類型名稱資訊224。具體而言,CPU 103係對CPU 202要求讀取記憶於增設單元內藏記憶體203之基本單元參數類型名稱資訊224。CPU 202係響應於CPU 103的要求,自增設單元內藏記憶體203讀取基本單元參數類型名稱資訊224,且傳送至CPU 103。
在步驟S84當中,CPU 103係確認自基本單元內藏記憶體101讀取之基本單元參數類型名稱資訊134、以及自增設單元200取得之基本單元參數類型名稱資訊224是否為一致。基本單元參數類型名稱資訊134、以及基本單元參數類型名稱資訊224為一致時(步驟S84:是),則進入步驟S85。
在步驟S85當中,CPU 202係自增設單元內藏記憶體203讀取增設單元參數213,且反映於增設單元200的設定。據此,增設單元200即成為根據增設單元參數213而動作之狀態。
在步驟S86當中,CPU 103係自增設單元200取得增設單元參數類型名稱資訊223。具體而言,CPU 103係對CPU 202要求讀取記憶於增設單元內藏記憶體203之基本單元參數類型名稱資訊223。CPU 202係響應於CPU 103的要求,自增設單元內藏記憶體203讀取基本單元參數類型名稱資訊223,且傳送於CPU 103。
在步驟S87當中,CPU 103係將基本單元參數233反映於基本單元100的設定。據此,基本單元100即成為根據基本單元參數233而動作之狀態。
在步驟S88當中,CPU103係將自增設單元200接收到之基本單元參數寫入於基本單元內藏記憶體101。藉由CPU103而寫入於基本單元內藏記憶體101之基本單元參數係成為基本單元參數111。
在步驟S89當中,CPU 103係判斷對於基本單元內藏記憶體101的寫入是否正常結束。對於基本單元內藏記憶體101的寫入並非正常結束時(步驟S89:否),則回到步驟S88,且CPU 103係將自增設單元200接收到之基本單元參數233寫入於基本單元內藏記憶體101。另一方面,對於基本單元內藏記憶體101的寫入為正常結束時(步驟S89:是),則進入步驟S91。
此外,自基本單元內藏記憶體101讀取之基本單元參數類型名稱資訊134、以及自CPU 202接收到之基本單元參數類型名稱資訊224並非一致時(步驟S84:否),在步驟S90當中,CPU 103係在進行錯誤處理之後,進入步驟S91。
自基本單元內藏記憶體101讀取之基本單元參數類型名稱資訊134、以及自CPU 202接收到之基本單元參數類型名稱資訊224並非一致的原因,可考量為分散型控制系統50的使用者在增設單元的交換時,交換成不同類別的增設單元。
上述的說明中,在步驟S90當中,雖然CPU 103係進行錯誤處理,但是亦可為CPU 103不找出錯誤,而適用預先記憶於基本單元100的預設值而進行動作。
在步驟S91當中,CPU 103係進行參數設定以外的起動處理。基本單元100或增設單元200為類比輸入單元時,參數設定以外的起動處理的具體例係可列舉硬體的初始設定處理。此外,基本單元100或增設單元200為類比輸出單元時,可列舉電容器的充電時間之設定。基本單元100或增設單元200為類比輸出輸入單元時,參數設定以外的起動處理的具體例係可列舉硬體的初始設定處理、以及電容器的充電時間之設定。
如上述,遠端單元係將備份於增設單元內藏記憶體203之基本單元參數223自動地反映於基本單元100。因此,能將適用於交換前的基本單元之參數自動的繼 承至交換後的基本單元。
如上述,藉由組合參數設定處理及起動處理,則使用者不必以手動方式備份基本單元100之參數。據此,僅交換基本單元100即能自動的繼承參數。
又,由CPU 202自動地備份於增設單元內藏記憶體203、且在遠端單元的起動時自動地反映於基本單元100的資料,係除了將參數作為對象之外,亦可將調整資訊作為對象。列舉調整資訊之一例時,則有類比輸出單元、類比輸入單元、以及類比輸出輸入單元之偏移及增益值。此外,亦可增加備份於增設單元內藏記憶體203的基本單元參數233的種類,且將複數類別的基本單元作為對象。
上述的說明中,係以遠端單元包含1個增設單元之構成為例,但是,包含於遠端單元之增設單元亦可為2個以上。在包含複數的增設單元之遠端單元當中,若將基本單元參數寫入於複數的增設單元之中之任一者之增設單元內藏記憶體,即能將自可程式邏輯控制器接收到的基本單元參數反映於符合的基本單元,且能將適用於交換前的基本單元之參數自動的繼承至交換後的基本單元。
在實施形態2當中,增設單元200係具有增設單元內藏記憶體203,該增設單元內藏記憶體203係記憶決定基本單元100的動作之基本單元參數233,而基本單元100係具有CPU 103,該CPU 103係自增設單元200取得記憶於增設單元內藏記憶體203的基本單元參數233, 且反映於基本單元100的動作。因此,使用者不必以手動方式備份基本單元參數111,僅交換基本單元100即能自動的繼承參數。
又,亦可組合實施形態1、2,而將基本單元參數備份於增設單元內藏記憶體,並且將增設單元參數備份於基本單元內藏記憶體。藉由將基本單元參數備份於基本單元內藏記憶體,並且將增設單元參數備份於基本單元內藏記憶體,即使在交換基本單元及增設單元之中之任一者時,亦均能自動的繼承參數。
實施形態3.
第11圖係表示本發明實施形態3之遠端單元之構成的區塊圖。記憶於基本單元內藏記憶體101、以及增設單元內藏記憶體203的資訊和實施形態1之遠端單元20不同。在實施形態3當中,於基本單元內藏記憶體101係記憶有基本單元參數111、以及增設單元參數121。於增設單元內藏記憶體203係記憶有增設單元參數213。
在實施形態3當中,基本單元100係僅能連接唯一類別的增設單元200。又,此處的連接係意味著能和基本單元100進行通信之狀態,且不包含僅單純作物理性的連結之狀態。
基本單元100的CPU 103、以及能連接於基本單元100的唯一類別的增設單元200的CPU 202係具備使用獨特(unique)的通信協定(protocol)而進行通信之功能。 因此,即使將和能連接之唯一種別不同類別之增設單元連結於基本單元100,亦不需進行使用上述的獨特的通信協定之通信。
第12圖係表示實施形態3之分散型控制系統之參數設定處理之流程的流程圖。此處係假定將已設定於基本單元100及增設單元200的參數予以更新之情況而說明處理的流程。由於步驟S215以前的動作和第4圖所示之實施形態1之步驟S11至步驟S14的動作相同,故省略其圖示及說明。
在步驟S215當中,CPU 103係確認增設單元200是否連接於基本單元100。確認增設單元200是否連接於基本單元100時,CPU 103係根據是否為使用上述的獨特的通信協定而處於能和CPU 202進行通信之狀態,而判斷增設單元200是否連接於基本單元100。具體而言,使用上述的獨特的通信協定將訊息(message)傳送至CPU 202處,在自CPU 202而有響應時,則判斷增設單元200為連接於基本單元100。
若增設單元200並非連接於基本單元100時(步驟S215:否),則結束參數設定處理。若增設單元200為連接於基本單元100時(步驟S215:是),則進入步驟S216。
在步驟S216當中,CPU 103係將自可程式邏輯控制器10接收到之增設單元參數傳送至增設單元200。CPU 202係將自CPU 103接收到之增設單元參數反映 於增設單元200的設定。亦即,CPU 202係在總括控制增設單元200時,使用基本單元100自可程式邏輯控制器10接收到之增設單元參數。據此,增設單元200即成為根據基本單元100自可程式邏輯控制器10接收到之增設單元參數而動作之狀態。
由於步驟S217以下之處理和實施形態1的步驟S19以下之處理相同,故省略其重覆的說明。
繼而說明有關於交換增設單元之後之遠端單元的起動處理。第13圖係表示實施形態3之分散型控制系統之增設單元的交換後之遠端單元的起動處理之流程的流程圖。在步驟S241當中,CPU 103係自基本單元內藏記憶體101讀取基本單元參數111、以及增設單元參數121。
在步驟S242當中,CPU 103係將基本單元參數111反映於基本單元100的設定。據此,基本單元100即成為根據基本單元參數111而動作之狀態。
在步驟S243當中,CPU 103係確認增設單元200是否連接於基本單元100。若增設單元200並非連接於基本單元100時(步驟S243:否),則進入步驟S247。若增設單元200為連接於基本單元100時(步驟S243:是),則進入步驟S244。
在步驟S244當中,CPU 103係將自基本單元內藏記憶體101讀取之增設單元參數121傳送至CPU 202。CPU 202係將自CPU 103接收到之增設單元參數121反映於增設單元200的設定。據此,增設單元200即成為 根據自可程式邏輯控制器10接收到之增設單元參數121而動作之狀態。
在步驟S245當中,CPU 202係將自基本單元100接收到之增設單元參數寫入於增設單元內藏記憶體203。藉由CPU 202而寫入於增設單元內藏記憶體203的增設單元參數係成為增設單元參數213。
在步驟S246當中,CPU 202係判斷對於增設單元內藏記憶體203的寫入是否正常結束。對於增設單元內藏記憶體203的寫入並非正常結束時(步驟S246:否),則回到步驟S245,且CPU 202係將自基本單元100接收到之增設單元參數寫入於增設單元內藏記憶體203。另一方面,對於增設單元內藏記憶體203的寫入為正常結束時(步驟S246:是),則進入步驟S247。
在步驟S247當中,CPU 103係進行參數設定以外的起動處理。基本單元100或增設單元200為類比輸入單元時,參數設定以外的起動處理的具體例係可列舉硬體的初始設定處理。此外,基本單元100或增設單元200為類比輸出單元時,可列舉電容器的充電時間之設定。基本單元100或增設單元200為類比輸出輸入單元時,參數設定以外的起動處理的具體例係可列舉硬體的初始設定處理、以及電容器的充電時間之設定。
在實施形態3當中,係於基本單元100能連接能和基本單元進行通信之唯一類別的增設單元200,增設單元200在連接於基本單元100時,係自基本單元100 取得基本單元100自可程式邏輯控制器10接收到之增設單元參數。此外,在能和基本單元100進行通信之唯一類別的增設單元200為連接於基本單元100時,則增設單元200的類型名稱係以獨一的方式制定。因此,和實施形態1不同,不需要根據增設單元參數類型名稱資訊而對照增設單元200的類型名稱之處理。亦即,僅藉由將增設單元200連接於基本單元100,即能不需另外的認證方法而更新增設單元200的增設單元參數213。
上述之例中,雖係以能否進行由獨特的通信協定所進行之通信而判斷增設單元是否為特定的類型名稱之增設單元,但是,亦可將和基本單元的增設單元之抵接面設為獨特的形狀,且除了特定的類型名稱之增設單元以外會和基本單元產生物理性的干涉而無法連接連接器。
又,和實施形態2相同地,亦能將基本單元參數備份於增設單元內藏記憶體。此外,亦能將基本單元參數備份於增設單元內藏記憶體,並且將增設單元參數備份於基本單元內藏記憶體。藉由將基本單元參數備份於增設單元內藏記憶體,並且將增設單元參數備份於基本單元內藏記憶體之狀態,則即使在交換基本單元及增設單元之中之任者時,亦均能自動的繼承參數。
20‧‧‧遠端單元
30‧‧‧區域網路
100‧‧‧基本單元
101‧‧‧基本單元內藏記憶體
102‧‧‧通信介面
103、202‧‧‧CPU
104、204‧‧‧機器控制部
105、201‧‧‧連接器
111‧‧‧基本單元參數
121、213‧‧‧增設單元參數
131、223‧‧‧增設單元參數類型名稱資訊
200‧‧‧增設單元
203‧‧‧增設單元內藏記憶體

Claims (8)

  1. 一種分散型控制系統用控制機器,係通過網路而連接於作為主局的控制裝置,且成為分散型控制系統的遠端局者,該分散型控制系統用控制機器包含:基本單元,係具有通過前述網路而進行通信的功能;以及增設單元,係透過該基本單元而連接於前述網路;前述基本單元係具有:基本單元中央控制裝置,係通過前述網路而自前述控制裝置接收決定前述增設單元的動作之增設單元參數;以及基本單元記憶體,係記憶自前述控制裝置接收到之前述增設單元參數;前述增設單元係具有增設單元中央控制裝置,該增設單元中央控制裝置係在前述分散型控制系統用控制機器之起動時,自前述基本單元取得記憶於前述基本單元記憶體的前述增設單元參數,且反映於前述增設單元的動作。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分散型控制系統用控制機器,其中,前述基本單元係將表示前述增設單元的類別的增設單元參數類型名稱資訊記憶於前述基本單元記憶體,前述增設單元係在和前述增設單元參數一起由前 述基本單元自前述控制裝置所接收到之前述增設單元參數類型名稱資訊與記憶於前述基本單元記憶體之前述增設單元參數類型名稱資訊為一致時,自前述基本單元取得和前述增設單元參數類型名稱資訊一起由前述基本單元自前述控制裝置所接收到之前述增設單元參數。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分散型控制系統用控制機器,其中,前述基本單元係僅能連接唯一類別的前述增設單元,前述增設單元係在連接於前述基本單元時,自前述基本單元取得前述基本單元自前述控制裝置接收到之前述增設單元參數。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3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分散型控制系統用控制機器,其中,前述增設單元係具有增設單元記憶體,該增設單元記憶體係記憶決定前述基本單元的動作之基本單元參數,前述基本單元係具有基本單元中央控制裝置,該基本單元中央控制裝置係自前述增設單元取得記憶於前述增設單元記憶體的前述基本單元參數,且反映於前述基本單元的動作。
  5. 一種分散型控制系統用控制機器,係通過網路而連接於作為主局的控制裝置,且成為分散型控制系統的遠端局 者,該分散型控制系統用控制機器包含:基本單元,係具備通過前述網路而進行通信的功能;以及增設單元,係透過該基本單元而連接於前述網路;前述增設單元係具有增設單元記憶體,該增設單元記憶體係記憶決定前述基本單元的動作之基本單元參數,前述基本單元係具有基本單元中央控制裝置,該基本單元中央控制裝置係進行將通過前述網路而自前述控制裝置接收到之前述基本單元參數輸出至前述增設單元,且記憶於前述增設單元記憶體之處理、以及在前述分散型控制系統用控制機器之起動時,自前述增設單元取得記憶於前述增設單元記憶體的前述基本單元參數,且反映於前述基本單元的動作之處理。
  6. 一種分散型控制基本單元,係構成分散型控制系統用控制機器者,該分散型控制系統用控制機器係通過網路而連接於作為主局的控制裝置,且成為分散型控制系統的遠端局,該分散型控制基本單元係具有通過前述網路而進行通信之功能,藉由連接於增設單元而將前述增設單元連接於前述網路,且具有:中央控制裝置,係通過前述網路而自前述控制裝置 接收決定前述增設單元的動作之增設單元參數並且顯示前述增設單元的類別的增設單元參數類型名稱資訊;以及記憶體,係記憶自前述控制裝置接收到之前述增設單元參數及前述增設單元參數類型名稱資訊;在前述分散型控制系統用控制機器之起動時,且在和前述增設單元參數一起由前述分散型控制單元自前述控制裝置所接收到之前述增設單元參數類型名稱資訊與記憶於前述記憶體之前述增設單元參數類型名稱資訊為一致時,將和前述增設單元參數類型名稱資訊一起自前述控制裝置所接收到之前述增設單元參數傳送至前述增設單元。
  7. 一種分散型控制基本單元,係構成分散型控制系統用控制機器且係僅能連接唯一類別的增設單元者,該分散型控制系統用控制機器係通過網路而連接於作為主局的控制裝置,且成為分散型控制系統的遠端局,該分散型控制基本單元係具有通過前述網路而進行通信之功能,藉由連接於增設單元而將前述增設單元連接於前述網路,且具有:中央控制裝置,係通過前述網路而自前述控制裝置接收決定前述增設單元的動作之增設單元參數;以及記憶體,係記憶自前述控制裝置接收到之前述增設單元參數; 在前述分散型控制系統用控制機器之起動時,且將記憶於前述記憶體之前述增設單元參數傳送至前述增設單元並連接有前述增設單元時,將自前述控制裝置所接收到之前述增設單元參數傳送至前述增設單元。
  8. 一種分散型控制基本單元,係構成分散型控制系統用控制機器者,該分散型控制系統用控制機器係通過網路而連接於作為主局的控制裝置,且成為分散型控制系統的遠端局,該分散型控制基本單元係具有通過前述網路而進行通信之功能,藉由連接於增設單元而將前述增設單元連接於前述網路,且具有:中央控制裝置,係通過前述網路而自前述控制裝置接收決定前述增設單元的動作之增設單元參數;以及記憶體,係記憶自前述控制裝置接收到之前述增設單元參數;且在前述分散型控制系統用控制機器之起動時,將記憶於前述記憶體的前述增設單元參數傳送至前述增設單元,自前述增設單元取得決定前述基本單元之動作的基本單元參數且反映於前述基本單元的動作。
TW104132510A 2014-10-02 2015-10-02 分散型控制系統用控制機器及分散型控制基本單元 TWI59001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4/076447 WO2016051573A1 (ja) 2014-10-02 2014-10-02 分散型制御システム用制御機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29654A TW201629654A (zh) 2016-08-16
TWI590012B true TWI590012B (zh) 2017-07-01

Family

ID=553609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32510A TWI590012B (zh) 2014-10-02 2015-10-02 分散型控制系統用控制機器及分散型控制基本單元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160269487A1 (zh)
JP (1) JP5868563B1 (zh)
KR (1) KR101919670B1 (zh)
CN (1) CN105659174B (zh)
DE (1) DE112014003865A5 (zh)
TW (1) TWI590012B (zh)
WO (1) WO201605157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29089B (zh) * 2017-10-31 2022-04-19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Cpu参数的调整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US12088478B2 (en) 2019-07-25 2024-09-1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Production assisting device, production system, and recording medium
JP7462848B1 (ja) 2023-04-14 2024-04-0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Plcシステム、リモートユニット、マスタ局、リモートユニット制御方法、マスタ局制御方法、リモートユニット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マスタ局制御プログラ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289717A (ja) * 1992-04-13 1993-11-05 Sharp Corp 入出力制御装置
JP2963676B2 (ja) * 1997-06-11 1999-10-1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プログラマブルコントローラ
JP2000268016A (ja) * 1999-03-15 2000-09-29 Omron Corp 分散制御システム並びにその構成要素
DE102005025645A1 (de) * 2005-06-03 2006-12-07 Bomag Gmbh Konfigurationsverfahren für Steuergeräte
JP4415981B2 (ja) * 2005-09-09 2010-02-17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プログラマブル・コントローラのリモートターミナル装置
JP4888718B2 (ja) * 2007-06-29 2012-02-29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分散型制御システム
KR101280083B1 (ko) * 2009-03-25 2013-06-28 미쓰비시덴키 가부시키가이샤 파라미터 설정 장치
JP2012022560A (ja) * 2010-07-15 2012-02-02 Murata Mach Ltd 制御システム
JP6136228B2 (ja) * 2012-12-14 2017-05-31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通信カプラ、通信システム、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12014003865A5 (de) 2016-06-09
JPWO2016051573A1 (ja) 2017-04-27
WO2016051573A1 (ja) 2016-04-07
JP5868563B1 (ja) 2016-02-24
US20160269487A1 (en) 2016-09-15
KR101919670B1 (ko) 2019-02-08
KR20160050021A (ko) 2016-05-10
CN105659174B (zh) 2018-03-23
TW201629654A (zh) 2016-08-16
CN105659174A (zh) 2016-06-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285168B1 (en) Disaster tolerance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active-active cluster system
JP4888718B2 (ja) 分散型制御システム
US11392368B2 (en) Electronic control system for updating circuit
CN103559053A (zh) 一种板卡系统及通信接口卡fpga在线升级方法
JP6477555B2 (ja) 中継装置、中継装置の制御方法、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TWI590012B (zh) 分散型控制系統用控制機器及分散型控制基本單元
US20180357193A1 (en) Computing device and operation method
JP2008254484A (ja) 車載用通信システム
WO2014174546A1 (ja) プログラマブルロジックコントローラ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マブルロジックコントローラ
JP5034979B2 (ja) 起動装置、起動方法、及び、起動プログラム
TWI547873B (zh) 端點伺服器的控制模組及其韌體更新方法
CH706996A1 (en) Operating unit with applications for operating production systems.
CN108319679B (zh) 一种主键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03164297B (zh) 存储系统、控制设备和控制存储系统的存储系统控制方法
US20220357711A1 (en) Field device
TWI574134B (zh) 可程式邏輯控制器
JP7568572B2 (ja) 監視装置
JP2016143103A (ja) 制御装置
CN114026506B (zh) 可编程显示器及数据管理方法
JP4394608B2 (ja) ストレージシステム、コンピュータ、ストレージ装置、アクセスコントロール設定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618505B2 (ja) コンフィグレーションデータ設定装置
AU2016201734B2 (en) Alarm assembly and programming key
CN116244109A (zh) 数据的备份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5033423A (zh) 双机热备drbd初始化同步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8760456A (zh) 基于GLink控制系统的FPGA更新方法、装置、设备及程序产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