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74880B - 自行車曲柄臂及自行車曲柄總成 - Google Patents

自行車曲柄臂及自行車曲柄總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74880B
TWI574880B TW102110557A TW102110557A TWI574880B TW I574880 B TWI574880 B TW I574880B TW 102110557 A TW102110557 A TW 102110557A TW 102110557 A TW102110557 A TW 102110557A TW I574880 B TWI574880 B TW I57488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rank
arm
crankshaft
crank arm
bicycle crank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105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425130A (zh
Inventor
山中正廣
西本裕輔
野野下哲
渡邊佑樹
Original Assignee
島野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島野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島野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4251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251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748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7488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3/00Construction of cranks operated by hand or foo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74/00Machine element or mechanism
    • Y10T74/21Elements
    • Y10T74/2164Cranks and ped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hafts, Cranks, Connecting Bars, And Related Bearings (AREA)
  • Gears, Cams (AREA)

Description

自行車曲柄臂及自行車曲柄總成
本發明一般而言係關於一種自行車曲柄臂。更具體而言,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用於一自行車之自行車曲柄臂。此外,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自行車曲柄總成。
已知其中一曲柄軸固定至一曲柄臂之習用自行車曲柄總成(例如,第1 449 760號歐洲特許公開專利申請案)。該習用曲柄總成具有一曲柄軸及該曲柄軸固定於其中之一單件式曲柄臂。一鏈輪以可拆卸方式固定至該曲柄臂。該曲柄軸藉由(舉例而言)一軸螺栓、一壓入配合方式或型鍛固定至該曲柄臂。
已發現使用具有複數個件之一曲柄臂可進一步減小重量(與習用單件式曲柄臂相比)。然而,亦已發現在一曲柄臂具有複數個件之情況下,必需確保該曲柄臂之該等件牢固地固定至彼此。本發明中呈現之一個目標係提供一種其中複數個件彼此牢固地耦接之自行車曲柄臂。
鑒於習知技術水平,提供一種基本上包含一第一構件及一第二構件之自行車曲柄臂。該第一構件具有一曲柄軸相互作用部分及圍繞該曲柄軸相互作用部分之一第一凹入部件。該第二構件附接至該第一構件。該第一構件具有面對該第二構件之一第一側及與該第一側相對 之一第二側。該第一凹入部件自該第二側朝向該第一側凹入以使得該第一凹入部件包含在該第一側上附接至該第二構件之一附接區域。
熟習此項技術者依據結合附圖進行、揭示數個實施例之以下詳細說明將明瞭本發明中呈現之自行車曲柄臂及自行車曲柄總成之此等及其他目標、特徵、態樣及優點。
10‧‧‧自行車曲柄總成
11‧‧‧空心曲柄軸/曲柄軸
11a‧‧‧第一端部分
11b‧‧‧第二端部分
11c‧‧‧第一
11d‧‧‧第二花鍵
11e‧‧‧外部表面
11f‧‧‧突出部
11g‧‧‧中間部分
12‧‧‧第一曲柄臂/第一曲柄
13‧‧‧第二曲柄臂/第二曲柄
13a‧‧‧曲柄軸支撐區段
13b‧‧‧軸接納開口
13c‧‧‧內部花鍵
13d‧‧‧踏板軸安裝部分
13e‧‧‧踏板軸安裝螺紋孔
14‧‧‧曲柄主體
15‧‧‧鏈輪安裝主體
15a‧‧‧第一臂/臂
15b‧‧‧第二臂/臂
15c‧‧‧第三臂/臂
15d‧‧‧第四臂/臂
16‧‧‧第一曲柄部件/第一構件
16a‧‧‧第一底部部分
16b‧‧‧第一壁部分/第一側壁
16c‧‧‧踏板軸安裝螺紋孔
16d‧‧‧踏板軸安裝部分
18‧‧‧第二曲柄部件/第二構件
18a‧‧‧第二底部部分
18b‧‧‧第二壁部分
18c‧‧‧通孔
20a‧‧‧第一側
20b‧‧‧第二側
22‧‧‧曲柄軸支撐區段/曲柄軸相互作用部分
22a‧‧‧圓柱形部分
22b‧‧‧內部花鍵
22c‧‧‧周邊邊緣部件
22d‧‧‧周邊邊緣部件
23‧‧‧內底部表面
24‧‧‧第二凹入部件
26‧‧‧頂部部分
28‧‧‧外頂部表面
30‧‧‧第一凹入部件
31‧‧‧第一鏈輪安裝臂
31a‧‧‧側壁部分
31b‧‧‧第一鏈輪支撐部分/鏈輪相互作用部分
31c‧‧‧第一鏈輪安裝孔
32‧‧‧第二鏈輪安裝臂
32a‧‧‧側壁部分
32b‧‧‧第二鏈輪支撐部分/鏈輪相互作用部分
32c‧‧‧第二鏈輪安裝孔
33‧‧‧第三鏈輪安裝臂
33a‧‧‧側壁部分
33b‧‧‧第三鏈輪支撐部分/鏈輪相互作用部分
33c‧‧‧第三鏈輪安裝孔
34‧‧‧第四鏈輪安裝臂
34a‧‧‧側壁部分
34b‧‧‧第四鏈輪支撐部分/鏈輪相互作用部分
34c‧‧‧第四鏈輪安裝孔
35‧‧‧第一臂區段
35a‧‧‧側壁部分
36‧‧‧第二臂區段
36a‧‧‧側壁部分
37‧‧‧第三臂區段
37a‧‧‧側壁部分
38‧‧‧第四臂區段
38a‧‧‧側壁部分
40‧‧‧狹槽/切口
42‧‧‧附接區域
44‧‧‧安裝扣件
46‧‧‧固定螺栓
48‧‧‧保持構件
113‧‧‧經修改第二曲柄臂/第二曲柄臂
C‧‧‧中心軸
H‧‧‧空心部分
S‧‧‧內部空間
VII-VII‧‧‧線
現在參考形成此原始發明之一部分之附圖。
圖1係根據一項實施例之一自行車曲柄總成之一透視圖;圖2係圖1中所圖解說明之自行車曲柄總成之一外側立面圖;圖3係圖1中所圖解說明之自行車曲柄總成之一後側立面圖;圖4係圖1中所圖解說明之自行車曲柄總成之一分解透視圖;圖5係圖1中所圖解說明之自行車曲柄總成之一第一曲柄臂之一外側立面圖,其中自行車曲柄總成之一第二曲柄臂自該自行車曲柄總成移除;圖6係圖1中所圖解說明之自行車曲柄總成之第一曲柄臂之一內側立面圖,其中自行車曲柄總成之一曲柄軸附接至該第一曲柄臂;圖7係沿著圖5中之VII-VII線所截取的自行車曲柄總成之第一曲柄臂及曲柄軸之一剖面圖;圖8係圖1中所圖解說明之自行車曲柄總成的第一曲柄臂之第一曲柄部件及第二曲柄部件(例如,第一構件及第二構件)以及曲柄軸之一部分分解後側立面圖;圖9係圖1中所圖解說明之自行車曲柄總成之第一曲柄臂之第一曲柄部件及第二曲柄部件(例如,第一構件及第二構件)之一分解透視圖;圖10係沿著圖5中之X-X線所截取的自行車曲柄總成之第一曲柄臂之一剖面圖; 圖11係沿著圖5中之XI-XI線所截取的自行車曲柄總成之第一曲柄臂之一剖面圖;圖12係圖1中所圖解說明之自行車曲柄總成之第二曲柄臂之一外側立面圖;圖13係沿著圖12中之XIII-XIII線所截取的自行車曲柄總成之第二曲柄臂之一剖面圖;及圖14係根據另一實施例之自行車曲柄總成之一經修改第二曲柄臂之一剖面圖。
現在將參考圖式闡釋選定實施例。熟習此項技術者將依據本發明明瞭,僅為圖解說明起見而非出於限制如由隨附申請專利範圍及其等效內容界定之本發明之目的提供實施例之以下說明。
最初參考圖1至圖4,根據一項實施例圖解說明一自行車曲柄總成10。自行車曲柄總成10基本上包含一空心曲柄軸11以及第一曲柄臂12及第二曲柄臂13。
藉助一自行車車架(圖式中未展示)之一底部托架懸架中之一軸承以可旋轉方式支撐曲柄軸11。曲柄軸11界定自行車曲柄總成10之一中心軸C。如圖7及圖8中所見,曲柄軸11包含一第一端部分11a(例如,圖7及圖8中之一右端部分)、一第二端部分11b(例如,圖7及圖8中之一左端部分)及安置於第一端部分11a與第二端部分11b之間的一中間部分11g。第一端部分11a相對於第二端部分11b位於沿著中心軸C之一第一軸向方向(例如,圖7及圖8中之一第一側或一向右方向)中。第二端部分11b相對於第一端部分11a位於沿著中心軸C之一第二軸向方向(例如,圖7及圖8中之一第二側或一向左方向)中。第二軸向方向沿著中心軸C與第一軸向方向軸向相對。第一端部分11a具有複數個第一花鍵11c,而第二端部分11b具有複數個第二花鍵11d。曲柄軸11進一步 包含沿曲柄軸11之一徑向方向向外凸出遠於曲柄軸11之中間部分11g之一外部表面11e之一突出部11f。中間部分11g軸向安置於曲柄軸11之第一端部分11a與第二端部分11b之間。在所圖解說明之實施例中,定位於第一端部分11a處之第一花鍵11c相對於曲柄軸11之中間部分11g之外部表面11e徑向向外延伸,而定位於第二端部分11b處之第二花鍵11d不相對於曲柄軸11之中間部分11g之外部表面11e徑向向外延伸。特定而言,當第二花鍵11d之一頂峰之一外徑小於曲柄軸11之中間部分11g之外部表面11e之外徑時,第二花鍵11d相對於曲柄軸11之中間部分11g之外部表面11e徑向向內延伸。另一選擇係,當第二花鍵11d之頂峰之外徑等於曲柄軸11之中間部分11g之外部表面11e之外徑時,第二花鍵11d可與曲柄軸11之中間部分11g之外部表面11e齊平。第二花鍵11d較佳地經設計以使得曲柄軸11之第二端部分11b能夠首先通過第一曲柄臂12之至少一部分,然後與第二曲柄臂13嚙合。在所圖解說明之實施例中,突出部11f安置於曲柄軸11之第一端部分11a處。突出部11f相對於第一端部分11a處之第一花鍵11c軸向向外定位。突出部11f防止第一曲柄臂12相對於曲柄軸11沿曲柄軸11之第一軸向方向軸向向外移動。在所圖解說明之實施例中,突出部11f係圍繞曲柄軸11之一圓周整體地形成之一凸緣。另一選擇係,突出部11f可經塑形為至少一個銷狀構件。複數個突出部11f可圍繞曲柄軸11之第一端部分11a圓周狀安置。突出部11f較佳地自第一端部分11a處之第一花鍵11c徑向向外延伸。突出部11f亦可與第一端部分11a處之第一花鍵11c之一頂峰齊平,或甚至可相對於第一端部分11a處之第一花鍵11c之頂峰徑向向內延伸,只要突出部11f相對於第一花鍵11c之一底部係徑向向外延伸。在所圖解說明之實施例中,第一曲柄臂12固定耦接至曲柄軸11之第一端部分11a,而第二曲柄臂13固定耦接至曲柄軸11之第二端部分11b。
如圖1至圖4中進一步圖解說明,第一曲柄臂12(例如,一自行車曲柄臂)基本上具有一曲柄主體14及一鏈輪安裝主體15。曲柄軸11之第一端部分11a固定至曲柄主體14,如圖7及圖8中所展示。在所圖解說明之實施例中,曲柄軸11以一壓入配合方式(亦即,干涉配合)固定至曲柄主體14。鏈輪安裝主體15自曲柄主體14之一端徑向延伸。一對鏈輪(未展示)固定附接至鏈輪安裝主體15。在所圖解說明之實施例中,第一曲柄臂12基本上由兩個部件形成。具體而言,第一曲柄臂12包含一第一曲柄部件16(例如,一第一構件)及附接至第一曲柄部件16之一第二曲柄部件18(例如,一第二構件)。第一曲柄部件16及第二曲柄部件18由(舉例而言)一鋁合金或其他金屬製成。另一選擇係,第一曲柄部件16及第二曲柄部件18可由諸如纖維強化塑膠之其他非金屬材料製成。在所圖解說明之實施例中,第一曲柄部件16整體地形成為一單件式單體構件,同時第二曲柄部件18整體地形成為一單件式單體構件。第一曲柄部件16提供曲柄主體14及鏈輪安裝主體15之剛性之大部分。第二曲柄部件18安裝至第一曲柄部件16以便覆蓋第一曲柄部件16。第二曲柄部件18提供曲柄主體14及鏈輪安裝主體15之剛性之剩餘部分且亦供應一裝飾功能。因此,在所圖解說明之實施例中,第一曲柄部件16比第二曲柄部件18厚。另一選擇係,第二曲柄部件18可經設計以使得第二曲柄部件18提供曲柄主體14及鏈輪安裝主體15之剛性之大部分。第一曲柄部件16與第二曲柄部件18藉助(舉例而言)一黏合劑彼此固定耦接。在所圖解說明之實施例中,第一曲柄部件16及第二曲柄部件18耦接在一起以使得在其間形成一內部空間S。特定而言,第一曲柄部件16具有彼此相對之第一側20a及第二側20b。當第一曲柄部件16與第二曲柄部件18彼此耦接時第一曲柄部件16之第一側20a面對第二曲柄部件18。在所圖解說明之實施例中,第一側20a通常面向第一軸向方向,而第二側20b通常面向第二軸向方向。
參考圖5至圖11,將詳細論述第一曲柄臂12之曲柄主體14之組態。曲柄主體14係自曲柄軸11沿曲柄軸11之徑向方向延伸之一空心棒狀構件。
如圖6及圖7中所展示,第一曲柄部件16具有一曲柄軸支撐區段22(例如,一曲柄軸相互作用部分)。曲柄軸支撐區段22配置於曲柄主體14之一基底端上。曲柄軸支撐區段22與曲柄軸11之第一端部分11a嚙合以支撐第一端部分11a。在所圖解說明之實施例中,曲柄軸支撐區段22與第一曲柄部件16形成為一單件式整體單元。曲柄軸支撐區段22具有一圓柱形部分22a及複數個內部花鍵22b。內部花鍵22b形成於圓柱形部分22a之一內部圓周表面上。內部花鍵22b經組態以與第一端部分11a之第一花鍵11c嚙合以使得第一曲柄部件16及曲柄軸11作為一單元旋轉。曲柄軸11自在第一端部分11a之相對側上之第二端部分11b插入至圓柱形部分22a中。根據本申請案,第一構件之曲柄軸相互作用部分可經組態為以一壓入配合方式固定耦接至曲柄軸。因此,曲柄軸11藉由以一壓入配合方式插入至圓柱形部分22a中而固定至第一曲柄部件16以使得形成於第一端部分11a上之第一花鍵11c與曲柄軸支撐區段22之內部花鍵22b嚙合以用於將曲柄軸11固定至第一曲柄部件16。另一選擇係,根據本申請案,第一構件之曲柄軸相互作用部分亦可經組態為藉助一黏合劑固定耦接至曲柄軸。因此,亦可接受藉助一黏合劑將曲柄軸11固定至第一曲柄部件16。在此一情形中,曲柄軸11之第一花鍵11c與曲柄軸支撐區段22之內部花鍵22b在其間具有一間隙之情況下而非以一壓入配合方式裝配在一起。此外,亦可接受藉助一軸螺栓或藉由型鍛將曲柄軸11固定至第一曲柄部件16。如圖7及圖10中所展示,面對第一曲柄部件16之曲柄軸支撐區段22的第二曲柄部件18之一部分經組態以覆蓋曲柄軸支撐區段22。以此方式,曲柄軸支撐區段22未曝露到自外側可見之程度。「曲柄軸相互作用部分」之措辭 不限於直接支撐一曲柄軸之一部分。舉例而言,亦可接受在第二曲柄部件18而非第一曲柄部件16上形成一曲柄軸支撐區段,而第一曲柄部件16經設計以具有曲柄軸11通過之一通孔。在此一情形中,第一曲柄部件16之通孔亦視為一曲柄軸相互作用部分。當然,在一曲柄軸支撐區段形成於第二曲柄部件18上之情形中,曲柄軸11可藉助一黏合劑、藉助一軸螺栓或藉由型鍛而以一壓入配合方式固定耦接至形成於第二曲柄部件18上之曲柄軸支撐區段。
如圖6、圖7、圖9及圖10中所展示,第一曲柄部件16在曲柄主體14處具有一第一底部部分16a及一第一壁部分16b(例如,一第一側壁)。第一底部部分16a係薄壁的且沿曲柄軸11之徑向方向延伸。特定而言,第一底部部分16a自位於第一軸向方向中之曲柄軸支撐區段22之圓柱形部分22a之一周邊邊緣部件22c沿曲柄軸11之徑向方向延伸。第一底部部分16a具有大致面向自行車曲柄總成10之第一軸向方向之一內底部表面23。第一壁部分16b形成於第一底部部分16a之一外周界部分上。在所圖解說明之實施例中,第一壁部分16b自第一底部部分16a之內底部表面23沿第一軸向方向延伸。第一底部部分16a及第一壁部分16b界定第一曲柄部件16之一第二凹入部件24以使得第一構件(亦即,第一曲柄部件16)具有第二凹入部件24。另一方面,如圖5、圖6、圖9、圖11中所展示,第二曲柄部件18在曲柄主體14處具有一第二底部部分18a及一第二壁部分18b(例如,一第二側壁)。第二底部部分18a經配置以面對第一曲柄部件16之第一底部部分16a以使得第二底部部分18a覆蓋第一曲柄部件16之第二凹入部件24。第二壁部分18b形成於第二底部部分18a之一外周界部分上。在所圖解說明之實施例中,第二壁部分18b自第二底部部分18a沿第二軸向方向延伸。因此,在第一曲柄部件16與第二曲柄部件18之間形成內部空間S。特定而言,如圖7中所見,第二凹入部件24自第一曲柄部件16之第一側20a朝向第一 曲柄部件16之第二側20b凹入以使得在第一曲柄部件16與第二曲柄部件18彼此附接時第一曲柄部件16及第二曲柄部件18界定其間之內部空間S。在所圖解說明之實施例中,在第一曲柄部件16與第二曲柄部件18彼此附接時第一壁部分16b與第二壁部分18b彼此重疊。特定而言,如圖11中最佳所見,第二壁部分18b經組態以使得第二壁部分18b與第一壁部分16b之外側表面緊密接觸(亦即,配對)。第二壁部分18b藉助(舉例而言)一黏合劑結合至第一壁部分16b。
如圖5至圖7及圖9中所展示,第一曲柄部件16具有一踏板軸安裝部分16d(例如,一踏板軸相互作用部分)。踏板軸安裝部分16d經提供於曲柄主體14處之第一曲柄部件16之一尖端上。踏板軸安裝部分16d具有一踏板軸安裝螺紋孔16c。在所圖解說明之實施例中,第二凹入部件24安置於曲柄軸支撐區段22(亦即,曲柄軸相互作用部分)與踏板軸安裝部分16d(亦即,踏板軸相互作用部分)之間。更具體而言,如圖9中最佳所見,第二凹入部件24安置於曲柄軸支撐區段22之圓柱形部分22a與踏板軸安裝部分16d之踏板軸安裝螺紋孔16c之間。另一方面,第二曲柄部件18具有一通孔18c。通孔18c形成於面對踏板軸安裝螺紋孔16c的第二曲柄部件18之一部分中。通孔18c經組態以使得一踏板軸(未展示)可通過其。
參考圖5至圖11,將詳細論述第一曲柄臂12之鏈輪安裝主體15之組態。鏈輪安裝主體15自第一曲柄部件16之曲柄主體14延伸。
如圖6至圖10中所展示,第一曲柄部件16在鏈輪安裝主體15處具有一頂部部分26及分別具有側壁部分31a至34a之第一鏈輪安裝臂31至第四鏈輪安裝臂34。頂部部分26係薄壁的且沿曲柄軸11之徑向方向延伸。特定而言,頂部部分26自位於第一軸向方向中之曲柄軸支撐區段22之圓柱形部分22a之一周邊邊緣部件22d沿曲柄軸11之徑向方向延伸。換言之,如圖7中最佳所見,頂部部分26相對於第一底部部分16a 位於第一軸向方向中。頂部部分26具有通常面向自行車曲柄總成10之第一軸向方向之一外頂部表面28。側壁部分31a至34a形成於頂部部分26之一外周界部分上。在所圖解說明之實施例中,側壁部分31a至34a相對於頂部部分26之外頂部表面28自頂部部分26朝向第二軸向方向延伸。如圖6及圖7中所展示,頂部部分26及側壁部分31a至34a界定第一曲柄部件16之一第一凹入部件30以使得第一構件具有一曲柄軸相互作用部分及一第一凹入部件。在所圖解說明之實施例中,第一凹入部件30圍繞曲柄軸支撐區段22(亦即,圍繞曲柄軸相互作用部分)安置。特定而言,第一凹入部件30自第一曲柄部件16之第二側20b朝向第一曲柄部件16之第一側20a凹入以使得第一凹入部件30包含在第一側20a上附接至第二構件(亦即,第二曲柄部件18)之一附接區域42。更具體而言,第一凹入部件30相對於曲柄軸支撐區段22之圓柱形部分22a之周邊邊緣部件22c朝向第一軸向方向凹入,而第二凹入部件24相對於曲柄軸支撐區段22之圓柱形部分22a之周邊邊緣部件22d朝向第二軸向方向凹入。在所圖解說明之實施例中,如圖6中最佳所見,第一凹入部件30包含繞曲柄軸11之圓周方向之兩個單獨區段。然而,第一凹入部件30之形狀可係不同的。舉例而言,第一凹入部件30可經組態以使得第一凹入部件30環繞曲柄軸支撐區段22之整個周邊。因此,可能在第一構件之第一側上形成第二構件藉助(舉例而言)一黏合劑而非一習用結構附接至其之一較大區域。
另一方面,如圖5至圖10中所展示,第二曲柄部件18之第二底部部分18a具有與鏈輪安裝主體15處之第一曲柄部件16之頂部部分26之外頂部表面28之輪廓配合之一形狀。第二曲柄部件18之第二底部部分18a經組態以與第一曲柄部件16之頂部部分26接觸。換言之,第一曲柄部件16之頂部部分26之外頂部表面28形成在第一曲柄部件16之第一凹入部件30之第一側20a上附接至第二曲柄部件18之附接區域42。在 所圖解說明之實施例中,第一曲柄部件16之外頂部表面28藉助(舉例而言)一黏合劑固定至第二曲柄部件18之第二底部部分18a。第二曲柄部件18亦具有分別包含側壁部分35a至38a之第一臂區段35至第四臂區段38。側壁部分35a至38a形成於鏈輪安裝主體15處之第二底部部分18a之一外周界部分上。在所圖解說明之實施例中,側壁部分35a至38a自第二底部部分18a朝向第二軸向方向延伸以使得第二曲柄部件18之側壁部分35a至38a分別覆蓋第一曲柄部件16之側壁部分31a至34a。在所圖解說明之實施例中,當第一曲柄部件16與第二曲柄部件18彼此附接時第一曲柄部件16之側壁部分31a至34a與側壁部分35a至38a彼此重疊。特定而言,如圖6中最佳所見,側壁部分35a至38a經組態以使得側壁部分35a至38a分別與側壁部分31a至34a之外側表面緊密接觸(亦即,配對)。側壁部分35a至38a藉助(舉例而言)一黏合劑結合至側壁部分31a至34a。
如圖6及圖9中所圖解說明,第一鏈輪安裝臂31包含在第一鏈輪安裝臂31之一徑向端部分處具有一第一鏈輪安裝孔31c之一第一鏈輪支撐部分31b(例如,一鏈輪相互作用部分)。第二鏈輪安裝臂32包含在第二鏈輪安裝臂32之一徑向端部分處具有一第二鏈輪安裝孔32c之一第二鏈輪支撐部分32b(例如,一鏈輪相互作用部分)。第三鏈輪安裝臂33包含在第三鏈輪安裝臂33之一徑向端部分處具有一第三鏈輪安裝孔33c之一第三鏈輪支撐部分33b(例如,一鏈輪相互作用部分)。第四鏈輪安裝臂34包含在第四鏈輪安裝臂34之一徑向端部分處具有一第四鏈輪安裝孔34c之一第四鏈輪支撐部分34b(例如,一鏈輪相互作用部分)。第一鏈輪支撐部分31b至第四鏈輪支撐部分34b中之每一者在兩側上經機器加工以便比其他部分薄。鏈輪(未展示)中之一者固定至第一鏈輪支撐部分31b至第四鏈輪支撐部分34b之外表面,而鏈輪(未展示)中之另一者藉助共用緊固螺栓固定至外表面之相對側上之內表 面。
如圖5及圖9中所圖解說明,第一鏈輪安裝臂31、第二鏈輪安裝臂32、第三鏈輪安裝臂33及第四鏈輪安裝臂34係依在觀看第一側20a時在順時針方向上自行車曲柄總成10之曲柄主體14移動之順序次序配置。如上文所提及,第二曲柄部件18亦具有第一臂區段35至第四臂區段38。如圖5中最佳所見,第一臂區段35至第四臂區段38分別覆蓋除第一鏈輪支撐部分31b至第四鏈輪支撐部分34b之外的第一鏈輪安裝臂31至第四鏈輪安裝臂34之部分。因此,在所圖解說明之實施例中,鏈輪安裝主體15具有分別由第一曲柄部件16之第一鏈輪安裝臂31至第四鏈輪安裝臂34及第二曲柄部件18之第一臂區段35至第四臂區段38形成之第一臂15a至第四臂15d。在所圖解說明之實施例中,如圖5中所見,第一臂15a與第二臂15b之間的圓周間隔與第三臂15c與第四臂15d之間的圓周間隔較佳地相等。同時,第二臂15b與第三臂15c之間的圓周間隔較佳地大於第一臂15a與第二臂15b之間的圓周間隔。此外,第二臂15b與第三臂15c之間的圓周間隔與第四臂15d與第一臂15a之間的圓周間隔較佳地相等。
在所圖解說明之實施例中,在踩踏板期間之大負載發生在第一臂15a與第二臂15b之間及第三臂15c與第四臂15d之間的地方處。然而,自行車曲柄總成10經組態以使得第一臂15a與第二臂15b之間及第三臂15c與第四臂15d之間的圓周間隔較窄。以此方式,自行車曲柄總成10之剛性以一有效方式得以改良。同樣,在所圖解說明之實施例中,自行車曲柄總成10亦經組態以使得第二臂15b及第四臂15d之剛性高於第一臂15a及第三臂15c之剛性。由於第一臂15a及第三臂15c在踩踏板期間需要較小剛性,因此第一臂15a及第三臂15c之結構可更多地集中於重量節省上。另一選擇係,可視期望或需要與上文不同地設定第一臂15a至第四臂15d之剛性。在所圖解說明之實施例中,如圖9中 所展示,第一曲柄部件16包含一對狹槽或切口40。狹槽40在第一鏈輪安裝臂31與第二鏈輪安裝臂32之間及第三鏈輪安裝臂33與第四鏈輪安裝臂34之間的位置處繞曲柄軸支撐區段22圓周延伸。在所圖解說明之實施例中,狹槽40徑向安置於曲柄軸支撐區段22與第一鏈輪支撐部分31b至第四鏈輪支撐部分34b之間。換言之,第一構件可具有一鏈輪相互作用部分,且可較佳地具有安置於曲柄軸相互作用部分與鏈輪相互作用部分之間的一狹槽。狹槽40在第一鏈輪安裝臂31與第二鏈輪安裝臂32之間及第三鏈輪安裝臂33與第四鏈輪安裝臂34之間徑向向外敞開。因此,可減小自行車曲柄總成10之總重量。
如圖12及圖13中所展示,第二曲柄臂13由一金屬材料或任何其他適合材料整體地形成為一單件式單體構件。換言之,根據本申請案,自行車曲柄總成包括:一第一曲柄臂,其包含一第一構件及附接至該第一構件之一第二構件;及一第二曲柄臂,其形成為一單件式單體構件。因此,第一曲柄臂之重量可由於多件式結構而減小,而第二曲柄臂之製造成本可因(舉例而言)一鍛造程序適用於其之單一件式結構而減小。因此,在所圖解說明之實施例中,第二曲柄臂13較佳地係藉由一鍛造程序製成之一經鍛造構件。特定而言,第二曲柄臂13可係藉由一冷鍛造程序製成之一經鍛造構件。如圖4中所見,第二曲柄臂13可釋放地且固定地耦接至曲柄軸11。第二曲柄臂13具有包含一軸接納開口13b之一曲柄軸支撐區段13a。在所圖解說明之實施例中,複數個內部花鍵13c形成於曲柄軸支撐區段13a之軸接納開口13b之一內部表面上。內部花鍵13c經組態以與曲柄軸11之第二端部分11b之第二花鍵11d嚙合以使得第二曲柄臂13及曲柄軸11作為一單元旋轉。曲柄軸11插入至軸接納開口13b中。曲柄軸11之第二端部分11b藉由一對安裝扣件44(較佳地,諸如夾緊螺栓)固定至第二曲柄臂13。安裝扣件44以一可釋放且可重新安裝之方式將第二曲柄臂13附接至曲柄軸11之第二 端部分11b。在所圖解說明之實施例中,第二曲柄臂13藉助一固定螺栓46緊固至曲柄軸11之第二端部分11b。若曲柄軸11之第二花鍵11d經設計為錐形花鍵且固定螺栓46用於將第二曲柄臂13緊固至曲柄軸11之第二端部分11b則可省略安裝扣件44。視情況,第二曲柄臂13包含係用於即使安裝扣件44變得鬆弛且固定螺栓46已掉落亦防止第二曲柄臂13自曲柄軸11脫落之一板形構件之一保持構件48。保持構件48係一習用結構且因此將在本文中不對其進行進一步詳細論述。此外,在所圖解說明之實施例中,第二曲柄臂13具有一踏板軸安裝部分13d。踏板軸安裝部分13d經提供於第二曲柄臂13之一尖端上。踏板軸安裝部分13d具有一踏板軸安裝螺紋孔13e。踏板軸安裝部分13d經組態以使得一踏板軸(未展示)旋擰至踏板軸安裝部分13d之踏板軸安裝螺紋孔13e中。在所圖解說明之實施例中,如圖4中所展示,曲柄軸11以一預組裝狀態固定耦接至第一曲柄臂12。特定而言,在曲柄軸11安裝至自行車車架之底部托架懸架之前曲柄軸11耦接至第一曲柄臂12。然後,第二曲柄臂13以一可釋放且可重新安裝之方式附接至曲柄軸11之第二端部分11b。較佳地,曲柄軸11以一壓入配合方式固定耦接至第一曲柄臂12。另一選擇係,曲柄軸11亦可藉助一黏合劑固定耦接至第一曲柄臂12。
在所圖解說明之實施例中,第一曲柄部件16與第二曲柄部件18藉助(舉例而言)一黏合劑彼此固定耦接。具體而言,第二曲柄部件18之第二底部部分18a具有與第一曲柄部件16之頂部部分26之外頂部表面28之輪廓配合之一形狀。第一曲柄部件16之頂部部分26之外頂部表面28以一平面方式與第二曲柄部件18之第二底部部分18a接觸。特定而言,第一曲柄部件16之附接區域42自曲柄軸支撐區段22朝向第一鏈輪安裝臂31至第四鏈輪安裝臂34連續延伸。因此,第一曲柄部件16可包含可在其上施加黏合劑且第二曲柄部件18之第二底部部分18a附接 至其之一較大附接區域42。因此,第一曲柄部件16與第二曲柄部件18可彼此牢固地耦接。
在所圖解說明之實施例中,如圖13中所展示,第二曲柄臂13具有一實心結構。另一選擇係且較佳地,如圖14中所展示,一經修改第二曲柄臂113可具有一空心結構。第二曲柄臂113由一金屬材料或任何其他適合材料整體地形成為一單件式單體構件。第二曲柄臂113相同於圖13中所展示之第二曲柄臂13,惟第二曲柄臂113包含一空心部分H除外。因此,為簡潔起見,將不論述第二曲柄臂113之詳細組態。
在所圖解說明之實施例中,如圖8中所展示,曲柄軸11之第一端部分11a具有突出部11f。另一選擇係,突出部11f可自第一端部分11a移除。在此情形中,經修改第一端部分可自第一曲柄部件16之第二側20b插入至圓柱形部分22a中且可(舉例而言)藉由型鍛及/或藉助一黏合劑固定至第一曲柄部件16。
在所圖解說明之實施例中,如圖5中所展示,第一曲柄部件16具有用於安裝鏈輪之四個臂15a至15d。另一選擇係,用於安裝鏈輪的第一曲柄部件之臂之數目可多於四個(舉例而言,五個)或少於四個(舉例而言,三個)。在此情形中,第一曲柄部件16之鏈輪安裝臂之數目及第二曲柄部件18之臂區段之數目可多於四個或少於四個。
在所圖解說明之實施例中,如圖7中所展示,第一曲柄部件16具有耦接至曲柄軸11之曲柄軸支撐區段22。另一選擇係,第二曲柄部件18可包含直接耦接至曲柄軸11之一曲柄軸支撐區段。在此情形中,曲柄軸支撐區段與第二曲柄部件18之第二底部部分18a整體地形成。第二曲柄部件18之此曲柄軸支撐區段可相同於曲柄軸支撐區段22。因此,為簡潔起見,將省略此曲柄軸支撐區段之詳細組態。在此情形中,第一曲柄部件16具有在曲柄主體14處之一穿過開口(例如,一曲柄軸相互作用部分),該穿過開口具有大於曲柄軸11之第一端部分11a 之直徑之一直徑。然後,第一曲柄部件16及第二曲柄部件18經組態以使得第二曲柄部件18之曲柄軸支撐區段延伸穿過第一曲柄部件16之穿過開口。特定而言,第二曲柄部件18之此曲柄軸支撐區段之一外部表面裝配至第一曲柄部件16之穿過開口。
在所圖解說明之實施例中,如圖7中所展示,第一曲柄部件16具有包含踏板軸安裝螺紋孔16c之踏板軸安裝部分16d。另一選擇係,第二曲柄部件18可包含具有一踏板軸安裝螺紋孔之一圓柱形踏板軸安裝部分。踏板軸旋擰至第二曲柄部件18之圓柱形踏板軸安裝部分之踏板軸安裝螺紋孔。在此情形中,圓柱形踏板軸安裝部分與第二曲柄部件18整體地形成以使得圓柱形踏板軸安裝部分自第二曲柄部件18之第二底部部分18a延伸。在此情形中,第一曲柄部件16具有一穿過開口(例如,一踏板軸相互作用部分)。第一曲柄部件16及第二曲柄部件18經組態以使得第二曲柄部件18之此圓柱形踏板軸安裝部分延伸穿過第一曲柄部件16之穿過開口。特定而言,第二曲柄部件18之此圓柱形踏板軸安裝部分之一外部表面裝配至第一曲柄部件16之穿過開口。
在所圖解說明之實施例中,如圖9中所展示,第一曲柄部件16具有分別包含第一鏈輪安裝孔31c至第四鏈輪安裝孔34c之第一鏈輪支撐部分31b至第四鏈輪支撐部分34b。另一選擇係,第二曲柄部件18之第一臂區段35至第四臂區段38可包含分別具有第一鏈輪安裝孔至第四鏈輪安裝孔之第一鏈輪支撐部分至第四鏈輪支撐部分。在此情形中,第二曲柄部件18之第一鏈輪支撐部分至第四鏈輪支撐部分除位置以外可相同於第一鏈輪支撐部分31b至第四鏈輪支撐部分34b。因此,為簡潔起見,將省略第二曲柄部件18之第一鏈輪支撐部分至第四鏈輪支撐部分之詳細組態。在此情形中,鏈輪固定耦接至第二曲柄部件18之第一鏈輪支撐部分至第四鏈輪支撐部分。
如本文中所使用之術語「包括(comprising)」及其派生詞意欲係 可擴充術語,其指定所述特徵、元件、組件、群組、整數及/或步驟之存在。此定義亦應用於類似含義之字詞,舉例而言,術語「具有(have)」、「包含(include)」及其派生詞。如本文中所使用之術語「附接(attached)」或「附接(attaching)」囊括:其中藉由將一元件直接貼附至另一元件而將該元件直接緊固至該另一元件之組態;其中藉由將元件貼附至又貼附至另一元件之中間構件而將元件間接緊固至另一元件之組態;及其中一個元件與另一元件成整體(亦即一個元件本質上係另一元件之部分)之組態。此定義亦應用於類似含義之詞語,舉例而言,「結合(joined)」、「連接(connected)」、「耦接(coupled)」、「安裝(mounted)」、「接合(bonded)」、「固定(fixed)」及其派生詞。如本文中所使用之術語「接觸(contact)」囊括:其中一元件直接接觸另一元件之組態;及其中該元件透過黏合劑間接接觸該另一元件之組態。術語「構件(member)」在以單數使用時可具有一單個元件或複數個元件之雙重含義。
儘管已僅選擇選定實施例來圖解說明本發明,但熟習此項技術者依據本發明將明瞭,可在不背離如隨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之本發明之範疇之情況下在本文中做出各種改變及修改。舉例而言,可視需要及/或期望改變各個組件之大小、形狀、位置或定向。經展示為彼此直接連接或接觸之組件可具有安置於其間之中間結構。一個元件之功能可由兩個元件來執行,且反之亦然。一項實施例之結構及功能可沿用於另一實施例中。未必所有優點同時呈現在一特定實施例中。不同於先前技術、單獨或結合其他特徵之每一個特徵亦應被視為對本申請人其他發明之一單獨說明,包含由此(等)特徵實施之結構性及/或功能性概念。此外,僅為圖解說明起見而非出於限制由隨附申請專利範圍及其等效內容所界定之本發明之目的提供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之前述說明。
11‧‧‧空心曲柄軸/曲柄軸
11a‧‧‧第一端部分
11c‧‧‧第一花鍵
11f‧‧‧突出部
12‧‧‧第一曲柄臂/第一曲柄
14‧‧‧曲柄主體
15‧‧‧鏈輪安裝主體
16‧‧‧第一曲柄部件
18‧‧‧第二曲柄部件
20a‧‧‧第一側
20b‧‧‧第二側
22‧‧‧曲柄軸支撐區段/曲柄軸相互作用部分
22a‧‧‧圓柱形部分
22b‧‧‧內部花鍵
22c‧‧‧周邊邊緣部件
22d‧‧‧周邊邊緣部件
26‧‧‧頂部部分
28‧‧‧外頂部表面
30‧‧‧第一凹入部件
32‧‧‧第二鏈輪安裝臂
33‧‧‧第三鏈輪安裝臂
40‧‧‧狹槽/切口
42‧‧‧附接區域
C‧‧‧中心軸

Claims (20)

  1. 一種自行車曲柄臂,其包括:一第一構件,其具有包含經組態以接納一曲柄軸之一曲柄軸接納部分之一曲柄軸相互作用部分、經組態以接納一踏板軸之一踏板軸相互作用部分及圍繞該曲柄軸接納部分之一第一凹入部件,該第一構件形成為一單件式單體構件;及一第二構件,其連續圍繞該曲柄軸接納部分直接附接至該第一構件,以界定介於該第一與第二構件間之一附接區域,該第二構件形成為一單件式單體構件,該第一構件具有面對該第二構件之一第一側及與該第一側相對之一第二側,該第一側為該自行車曲柄臂之一內表面,該第二側為該自行車曲柄臂之一外表面,該第一凹入部件界定該第二側之一凹陷,該第一凹入部件界定在該第一構件之該第一側上附接至該第二構件之該附接區域。
  2. 如請求項1之自行車曲柄臂,其中該第一構件與該第二構件藉助一黏合劑彼此固定耦接。
  3. 如請求項1之自行車曲柄臂,其中該第一構件之該曲柄軸相互作用部分經組態為以一壓入配合方式固定耦接至該曲柄軸。
  4. 如請求項1之自行車曲柄臂,其中該第一構件之該曲柄軸相互作用部分經組態為藉助一黏合劑固定耦接至該曲柄軸。
  5. 如請求項1之自行車曲柄臂,其中該第一構件進一步具有一鏈輪相互作用部分及安置於該曲柄 軸相互作用部分與該鏈輪相互作用部分之間的一狹槽。
  6. 如請求項1之自行車曲柄臂,其中該第一構件具有一第一側壁,且該第二構件具有一第二側壁。
  7. 如請求項6之自行車曲柄臂,其中當該第一構件附接至該第二構件時,該第一側壁與該第二側壁重疊。
  8. 如請求項1之自行車曲柄臂,其中該第一構件進一步具有安置於該曲柄軸相互作用部分與該踏板軸相互作用部分之間的一第二凹入部件。
  9. 如請求項8之自行車曲柄臂,其中該第二凹入部件自該第一側朝向該第二側凹入以使得當該第一構件與該第二構件彼此附接時該第一構件及該第二構件在其間界定一內部空間。
  10. 如請求項1之自行車曲柄臂,其中該曲柄軸包含:一第一端部分,其具有複數個第一花鍵;一第二端部分,其具有複數個第二花鍵;及一中間部分,其安置於該第一端部分與該第二端部分之間。
  11. 如請求項10之自行車曲柄臂,其中該曲柄軸進一步包含一突出部,該突出部相對於該第一端部分處之該等第一花鍵軸向向外定位,該等第一花鍵相對於該中間部分之一外部表面徑向向外延伸,且該等第二花鍵不相對於該中間部分之該外部表面徑向向外延伸。
  12. 一種自行車曲柄總成,其包括: 一第一曲柄臂,其包含:一第一構件,其具有包含經組態以接納一曲柄軸之一曲柄軸接納部分之一曲柄軸相互作用部分、經組態以接納一踏板軸之一踏板軸相互作用部分及圍繞該曲柄軸接納部分之一第一凹入部件,該第一構件形成為一單件式單體構件;及一第二構件,其連續圍繞該曲柄軸接納部分直接附接至該第一構件,以界定介於該第一與第二構件間之一附接區域,該第二構件形成為一單件式單體構件,該第一構件具有面對該第二構件之一第一側及與該第一側相對之一第二側,該第一側為該自行車曲柄臂之一內表面,該第二側為該自行車曲柄臂之一外表面,該第一凹入部件界定該第二側之一凹陷,該第一凹入部件界定在該第一構件之該第一側上附接至該第二構件之該附接區域;及一第二曲柄臂,其形成為一單件式鍛造構件。
  13. 如請求項12之自行車曲柄總成,其進一步包括一曲柄軸,其以一預組裝狀態固定耦接至該第一曲柄臂。
  14. 如請求項13之自行車曲柄總成,其中該曲柄軸以一壓入配合方式固定耦接至該第一曲柄臂。
  15. 如請求項13之自行車曲柄總成,其中該曲柄軸藉助一黏合劑固定耦接至該第一曲柄臂。
  16. 如請求項12之自行車曲柄總成,其中該第一構件與該第二構件藉助一黏合劑彼此固定耦接。
  17. 如請求項13之自行車曲柄總成,其中該第二曲柄臂係一冷鍛造構件。
  18. 如請求項12之自行車曲柄總成,其中該第二曲柄臂具有一空心結構。
  19. 如請求項13之自行車曲柄總成,其中該曲柄軸包含:一第一端部分,其具有複數個第一花鍵;一第二端部分,其具有複數個第二花鍵;及一中間部分,其安置於該第一端部分與該第二端部分之間。
  20. 如請求項19之自行車曲柄總成,其中該曲柄軸進一步包含一突出部,該突出部相對於該第一端部分處之該等第一花鍵軸向向外定位,該等第一花鍵相對於該中間部分之一外部表面徑向向外延伸,且該等第二花鍵不相對於該中間部分之該外部表面徑向向外延伸。
TW102110557A 2012-12-27 2013-03-25 自行車曲柄臂及自行車曲柄總成 TWI57488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3/728,294 US9475545B2 (en) 2012-12-27 2012-12-27 Bicycle crank arm and bicycle crank assembly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25130A TW201425130A (zh) 2014-07-01
TWI574880B true TWI574880B (zh) 2017-03-21

Family

ID=506835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10557A TWI574880B (zh) 2012-12-27 2013-03-25 自行車曲柄臂及自行車曲柄總成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475545B2 (zh)
CN (1) CN103895793B (zh)
DE (1) DE102013103288B4 (zh)
IT (1) ITMI20132199A1 (zh)
TW (1) TWI57488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32638B (zh) * 2011-10-12 2016-05-11 Shimano Kk Bicycle crank assembly
TWM550261U (zh) * 2016-11-04 2017-10-11 Cherub Cycle Enterprise Co Ltd 雙用童車
US10000253B1 (en) * 2016-11-25 2018-06-19 Shimano Inc. Bicycle crank assembly
JP2019034686A (ja) * 2017-08-21 2019-03-07 株式会社シマノ クランクアーム
USD860060S1 (en) * 2018-03-09 2019-09-17 Sram, Llc Cover for a bicycle chainring
US11505277B1 (en) * 2022-01-04 2022-11-22 Shimano Inc. Crank arm for crank assembly of human powered vehicle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59171A (en) * 1995-08-04 2000-05-09 Shimano, Inc. Bicycle crank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CN1089304C (zh) * 1996-12-20 2002-08-21 株式会社岛野 自行车曲柄
US20070095164A1 (en) * 2005-10-28 2007-05-03 Shimano Inc. Bicycle bottom bracket assembly
TW201208938A (en) * 2010-08-18 2012-03-01 Shimano Kk Bicycle crank assembly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1137A (en) * 1898-09-20 Bicycle crank-shaft bearing
FR756054A (fr) * 1933-05-23 1933-12-04 Manuf Fr D Ameublement De Jeux Manivelle emboutie pour bicyclettes
US2350468A (en) 1941-11-04 1944-06-06 Murray Ohio Mfg Co Bicycle crank hanger assembly
FR980071A (fr) 1948-12-09 1951-05-08 Masson Ets Perfectionnements aux manivelles de pédalier pour cycles et autres
FR981600A (fr) 1948-12-27 1951-05-28 Manivelle pour pédaliers de cycles ou autres et son procédé de labrication
GB8827513D0 (en) 1988-11-24 1988-12-29 Linfield D Bicycle crank
JP3708526B2 (ja) 2003-02-18 2005-10-19 株式会社シマノ 自転車用クランク組立体
US5197353A (en) * 1991-07-31 1993-03-30 John Trenerry Crank and spider assembly for bicycle
US5609070A (en) * 1995-08-01 1997-03-11 Lin; King-Chen Crank cover assembly for a bicycle
JP3149374B2 (ja) * 1996-12-27 2001-03-26 株式会社シマノ 自転車用中空クランクとその製造方法
US5941135A (en) * 1997-06-18 1999-08-24 Schlanger; Raphael Bicycle crankshaft assembly
EP1120336A3 (en) * 2000-01-26 2002-08-07 Cannondale Corporation Integrated crank assembly and components therefor
US6475110B1 (en) * 2000-03-17 2002-11-05 Shimano Inc. Bicycle front chainwheel assembly
ITTO20010617A1 (it) 2001-06-27 2002-12-27 Campagnolo Srl Pedivella per bicicletta e procedimento per la sua fabbricazione.
CN1439567A (zh) * 2002-02-20 2003-09-03 江承勋 自行车曲柄成型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2617670Y (zh) * 2003-04-14 2004-05-26 江承勋 改良结构的曲柄
WO2005068284A1 (ja) 2004-01-13 2005-07-28 Toray Industries, Inc. 自転車用クランク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060053962A1 (en) 2004-07-26 2006-03-16 Douglas Chiang Retainer of spindle tube device
US20060101940A1 (en) * 2004-11-15 2006-05-18 Shigekatsu Okada Bicycle crank cover assembly
JP2007069798A (ja) * 2005-09-08 2007-03-22 Shimano Inc 自転車用クランク組立体
JP2007302222A (ja) * 2006-04-14 2007-11-22 Shimano Inc 自転車用クランク
JP2007297040A (ja) * 2006-05-04 2007-11-15 Campagnolo Spa 自転車のクランクアーム・アセンブリ
JP2009160965A (ja) 2007-12-28 2009-07-23 Toray Ind Inc 自転車用クランク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TWM399835U (en) 2010-06-15 2011-03-11 Shimano Kk Gear crank for bicycles and decoration screw nut for use in crank
NL2005745C2 (en) 2010-11-23 2012-05-24 3T Design Ltd Load bearing component, in particular for a bicycle, having a stack of insert piece segments and fibre layer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59171A (en) * 1995-08-04 2000-05-09 Shimano, Inc. Bicycle crank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CN1089304C (zh) * 1996-12-20 2002-08-21 株式会社岛野 自行车曲柄
US20070095164A1 (en) * 2005-10-28 2007-05-03 Shimano Inc. Bicycle bottom bracket assembly
TW201208938A (en) * 2010-08-18 2012-03-01 Shimano Kk Bicycle crank assembly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40182413A1 (en) 2014-07-03
DE102013103288A1 (de) 2014-07-03
CN103895793B (zh) 2019-07-26
US9475545B2 (en) 2016-10-25
TW201425130A (zh) 2014-07-01
DE102013103288B4 (de) 2023-07-20
ITMI20132199A1 (it) 2014-06-28
CN103895793A (zh) 2014-07-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74880B (zh) 自行車曲柄臂及自行車曲柄總成
TWI353935B (en) Bicycle wheel securing structure
US9487266B2 (en) Bicycle crank axle assembly
JP2003261087A (ja) クランクアーム装置,アクスルボルト,アクスルボルト用ツール及びクランクアーム
US10093389B2 (en) Bicycle front sprocket, bicycle crank assembly, and bicycle drive train
RU149373U1 (ru) Система рулевого управления для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US9016169B2 (en) Bicycle sprocket
US20130269638A1 (en) Valve timing control device
US9228613B2 (en) Bicycle bottom bracket assembly
TW201806820A (zh) 自行車曲柄臂
US20060284472A1 (en) Brakable wheel hub device
US7793952B2 (en) Knuckle with integrated ball joint and method of assembly
US20130207366A1 (en) Bottom bracket assembly of a bicycle and left crank arm assembly thereof
US8955410B2 (en) Bicycle crank assembly
JP2000289677A (ja) 自転車用クランクの支持構造
JPH08230749A (ja) 自転車クランクセット
IT201900002367A1 (it) Disco freno con assemblaggio perfezionato
JP2004044445A (ja) 内燃機関の組立式カムシャフト
JP3569181B2 (ja) ホイール装着補助具
KR20200059695A (ko) 휠 베어링 조립체
JP2002021866A (ja) 波動歯車装置ユニット
KR102360483B1 (ko) 이종소재 부품의 결합이 용이한 자전거용 휠
JP2005035312A (ja) ステアリングギヤハウジングの固定構造
IT202100004070A1 (it) Componente per una sospensione sterzante di veicolo
KR20130079861A (ko) 휠베어링 일체형 드라이브 샤프트 어셈블리 및 그 제작방법